時間:2023-08-09 17:18:22
序論:在您撰寫地理教學感悟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從試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以來,經過幾年多的摸索、探討與實踐,我們認為地理課改首先要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把握好課標,使用好教材;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等;以下是我們的具體做法的一點感悟:
一、認真研讀和領悟高中地理課程標準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編寫地理教材的依據,各種版本的教材無一不都是圍繞課程標準編寫的。無論是新課標教材的編者,還是教材的使用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我們覺得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揮的余地過大;針對正文篇幅小、彈性大的特點,我們教研組的幾位地理教師每周都堅持集體備課,統一要求,集體討論;利用教材素材理解掌握它想說明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成因及規律,同時緊密結合實際,尋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識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有關的原理等。
二、改進教學觀念和方法
傳統的教學在目標的確立和教學方法的處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師的主體能力,沒有很好的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考慮進去。高中學生學時的緊迫使得我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采用教師教知識,一堂課下來,覺得很滿,彈性時間不長,學生消化吸收的速度也慢。這樣教學目標就很難在課堂中體現出來,重難點的不明確使學生學習被動,知識框架混亂。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并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教學目標的實施,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在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自己設計并動手制造小道具或者收集地理小標本、地理小資料,會使學生從中悟出更多的地理知識。如講到南方的水稻土、紅壤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到郊外收集標本并進行觀察記錄,就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又如講到經緯線的分布時,在課前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個小地球儀,再進行觀察后完成表格練習,效果比教師費力講解效果好。 地理的科普讀物有很多都是形式生動、圖文并茂、內容豐富的,如《少年科學》、《世界奇觀》等。教師應鼓勵學生多看書、多思考。安排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在課堂上講述課外所學的知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悟性。
三、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
由于初中階段地理雖然是中考科目,但由于采用開閱考試,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懶于記憶,造成地理基礎非常差,進入高中后普遍感到地理難學,而且地理知識缺乏系統性,比較零散,許多老師說:地理新課程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針對知識缺乏系統性、零散的情況,上課時我們利用第二教材幫助學生了解三維目標和對課文內容進行概括,教師每上完一節課要進行課堂小結,每學完一個單元也要進行小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把一些陳述性知識變成生成性的知識,讓知識開花結果。
四、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探究欲望
針對學生的特點,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們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盡量發現學生某方面的優勢并不斷強化其學習地理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幾點:一是把課程標準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讓學生嘗試到成功,興趣就會越來越濃。二是充分利用模型、文字、圖片、多媒體動畫等,以創設一個新奇的環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直觀表象,激發學生的興趣。三是注意發揮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并進行合理的加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四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學資源,讓學生去體驗身邊的地理,并從體驗中去探索、領悟、學習。通過上述做法,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教師教起來容易,學生學起來也就不太難了。運用對比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從中找出知識間帶規律性的東西,如說到南方地區時,可讓學生用北方地區來對比,找出南方地區獨有的自然特征;又如講到北美的氣候與地形的關系時,可用歐洲氣候和地形的關系來比較,就能使北美的氣候特征鮮明突出。通過對學生進行對比思維的培養,就能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自覺進行知識的橫向或縱向聯系,樹立地理知識的全局感。 過去,我們的教學一直強調提問、講授、嚴肅的課堂紀律,卻從來沒有安排學生討論,其實這是個誤區,其實,只要教師調控得當,預留一定讓學生自主學習、進行討論的時間,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講述南極大陸的氣候特征時,列出幾個引導性的提綱,如:對氣候影響的四大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對南極氣候的影響等,讓學生討論其成因,通過過去積累下來的思考方法,引導學生推導出正確的結果。
五、注重教學反饋
在教學過程中,我由于沒有注重學生的層次性,以同樣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進步。同時,很多學生在課后仍然對一些基礎知識不明確,更多的原因在于我沒有很好的教于分析方法而一味的就題論題,同樣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布置作業時,要求學生以書本知識為基礎,認真構建知識框架,學會舉一反三,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對地圖的分析上,學會讀圖名、圖例,了解題目要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課后及時輔導和解析,讓他們更直接、更具體的接受知識。
六、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時事地理”是近年來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并實踐而逐步形成的一種教學理念。時事地理教學也是地理教學的一次重要改革。在這里,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和教學實際,來談談在時事地理教學中的一點感想。
時事信息是地理教學最重要的素材。面對信息瞬息萬變的時代,地理課本上的一些內容往往時效性不太強,不太符合時展,這與學生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有了一定的差距。而在日常生活中時刻包含著地理信息,聯系時事地理信息進行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學地理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更是為了能夠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實效性。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自然災害”這節課時,了解到自然災害,主要包括洪澇、臺風等氣象災害,還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在我們這個北方地區,多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我在講課之前,就有意識地讓學生去收集一些相關的資料,有圖片、視頻等,我把它們融入我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中去。然后在教學中運用,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講臺風的時候,還引起了一個小,因為,在我們這個地區,發生臺風的幾率很小,頂多會受一些影響,學生在討論的時候,就談到我們在本學期有一天就因為臺風的影響,而停課了一天,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們還列舉了一些臺風的名字,例如“菲特”“羅莎”“海燕”等,使我也感到了吃驚。事實證明,時事地理教學也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地理素養。尤其是講到自然災害的預防時,學生紛紛列舉方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學習的目標。
我覺得在地理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國家、關心國家、關注國家發展,增強學生對祖國的情感是非常必要的。以白山在3月份發生了“霧霾”現象,作為鄉土地理信息的素材,能幫助學生認識本地區的生活環境,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鄉土信息更好地融入地理課堂教學中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堂成功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在“時事地理教學”中,將地理知識與時事聯系起來,用時事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不積極學習到喜歡學習,這就是作為一名地理老師的重任。
總之,在初中時事地理教學中,我們一定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利用時事信息,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當然,怎樣科學、合理地利用,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地探索、積累。
【關鍵詞】初中地理 教學感悟 直觀教學 提問藝術
地理教師都有同感,不少學生對地理學習缺乏動力,存在著一定的畏難情緒。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理知識本身較為抽象,需要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初中生還沒具備;另一方面,也許是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教學形式比較呆板有關,因此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在此略談幾點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的感悟,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一、利用直觀教學手段
地理研究的對象,時空界限,廣闊遙遠,內容范疇,涉及多個學科。如果只憑教師一只粉筆、一張嘴或學生個人的視野和見聞去理解,那是難以掌握的,因此必須借助地球儀、各種教學掛圖、地理景觀圖等直觀教具,或者借助電視錄像、幻燈片等手段,才能把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發揮插圖、地圖冊、地理掛圖功能
地圖是地理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種特殊的教科書,與地理課本可說是一對“孿生兄弟”。學生可從地圖上直接獲取地理知識。課本中的插圖、地理圖片是課本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一幅好的插圖、照片,可充實和簡化課本中的文字敘述,產生“見圖識文”、一目了然的效果。它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擴大學生的地理視野,創設地理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學生想象能力,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和鞏固。
(二)精心設計地理略圖進行課堂教學
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設計地理略圖。利用地理略圖進行教學,既能展現內容特征,突出教學重點,又能培養學生直接學會畫圖的基本技能,對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要熟悉教材,根據教學內容邊講邊畫,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邊聽邊記,使學生的思維隨著老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然轉移,起到視聽結合,手腦并用,印象深刻,興趣盎然的作用。
如講解“長江”內容,老師可在黑板上繪制長江干流略圖。從發源地繪起,一直畫到長江的入???。畫干流時,可把干流比作一個不規則的英文字母“W”,教師講到哪里,干流就畫到哪里。先講上、中、下游的劃分,把宜昌和湖口兩地名稱用紅色筆標在干流上;接著講長江的支流,用藍色粉筆從西向東畫出主要支流,邊畫邊講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講長江上、中、下游的特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豐富”,中游“河道彎曲,容易泛濫”,下游“江闊水深,便于航運”。這樣教學,使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地理略圖栩栩如生,它不是靜態的存在,而是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淋漓盡致地反映了長江的特征;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力,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對地理的興趣。
(三)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直觀優勢
運用投影、幻燈、電影、錄像教學,能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化教學是現代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益的有效途徑。電化教學以直觀形象,感染力強等獨特優勢顯現出極大的生命力,成為廣大教師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自制的投影片作為一種直觀、實用、形象的地理教學軟件,解決了很多傳統教學形式解決不了的問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講究課堂提問藝術
學起于思,思起于凝;提出問題比知識更重要。要想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教師就要講究課堂 提問藝術,善于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向學生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來讓學生思考。課堂提問要講究層次性,問題的難易要適度,還要講究趣味性、啟發性,才能激發學生沿著一個正確的思路去想,并從中掌握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方法。
提問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發揮教師在課堂上“主導作用”的重要表現,對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讓學生經過分析、比較、想象、綜合等方法,展開思維翅膀,把學生帶到思考的殿堂,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認識地理事象和人地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三、靈活處理教材內容
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老師的教學不是死教教材,而是靈活使用教材。這里所講的“靈活”并非隨心所欲的意思,而是指抓住教材精髓,“靈活”地呈現教材內容,傳授教材知識,從不同側面以不同形式來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地理知識變成地理能力或地理觀念,使學生心中有“圖表”,眼中有“演示”,思維空間里有各種各樣的“畫”。
地理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使用各種圖表,地理學科的考試命題也多是以圖表類的題目為主。所以,老師在地理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多補充一些圖表,以圖表形式來說明地理分布或地理事物的變化過程,長期堅持,學生心中就會形成圖表。
“演示”包括實驗演示、模型演示、教師表演和學生表演等多種形式。經常進行各種各樣的演示,學生對演示的中的知識就會活靈活現在展示在眼前,運用起來,就會隨手可及。
一、初中地理各冊的知識特點
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是重點。如果用因果觀來統觀初中地理各冊教材,七年級上冊所涉及的知識點主要是“因”,其他幾冊則在運用七年級上冊中的知識,即用“因”解釋“果”。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應將七年級地理知識作為重中之重與學生進行深入探討。如,判斷地圖上某點的方向。也許有的同學會說,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就不難判定方位,這個問題太簡單沒有必要探討。但這只是平面上某一點方位的判斷方法,如果深入挖掘,會發現問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①東西、南北方向各有什么特點?(方向相反:只要知道一個方向,就可知道另一個方向。)②東、南、西、北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順時針排列:只要知道其中一個方向,按其規律,很快就能知道其他三個方向了,是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補充。)
二、要具有一定的繪圖能力
繪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例如,講解“經線和經度”內容時,教師在黑板上繪圖的同時,可以要求學生利用乒乓球等嘗試繪圖。學生通過教師講解、自己繪圖、互相探討,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經線的特點(形狀、指示方向、長度)。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在經線上標出一些度數,由此加深學生對一些標志性經度的認識并進一步掌握有關東經西經的知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以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更深刻的認識。
例1 看圖一解答問題
(1)觀察東經和西經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2)一個經線圈其經度有什么規律?
(3)東西半球界線是哪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為什么選擇這兩條經線作為東西半球界線?
(4)觀察東西半球的經度范圍有什么特點?
例2 看圖二解答問題。
(1)在圖上填出w或E,N或S。
(2)在東半球的點是_____,在西半球的點是_____。
(3)東經在180°經線的_____(東或西)方,西經在180°經線的_____(東或西)方。
(4)填出A、B、c三點的經度、緯度。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三、在教學要注意體驗的效果
下面,筆者將以大小比例尺與繪圖效果的關系為例來具體說明體驗對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性。
例3 某人身高2米,①用1厘米表示身高1米來畫一幅圖a;③用1厘米表示身高0.2米畫一幅圖b。
對比a、b兩圖思考:
(1)比較a、b兩幅圖比例尺大小?(知道圖幅的大小)
(2)比較a、b兩幅圖,所畫的人的身高各是多少?哪幅畫更為詳細?(解決比例尺與繪圖內容詳略的關系)
(3)在同樣大小的兩張紙上重復把這個人畫滿,哪張紙上畫的人更多?(解決比例尺與面積的關系)
通過在動腦基礎上的實際操作,學生很快就深刻了解了比例尺的相關知識。由此可見,體驗式教學能將復雜、抽象的問題簡單化、具體化,從而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在地理教學中適時突出體驗的作用,往往能事半功倍。
四、通過地圖挖掘地理知識
圍繞地圖展開教學,讓學生知道地圖是學好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如,結合圖形來解釋“地球南北極地區產生極晝和極夜現象”,學生更容易理解。
我們知道受太陽照射的一面是白天,另一面為黑夜。通過圖三可以看到,在北極地區,由于B處沒有遮擋A的陽光,因此在北極及其周圍地區會出現極晝現象;而在南極周圍地區,由于D處的遮擋,c處不能接收太陽光線,因而在南極及其周圍地區會出現與北極及其周圍地區相反的極夜現象。
五、地理教學中的困惑
1. 從零開始,迅速武裝自己
上帝在十個人面前把1、2、3、4、5、6、7、8、9、0這十個數字擺出來,說道:“你們去取吧,但每個人只能取一個?!比藗儬幭瓤趾蟮厣先グ?、8、7、6、5、4、3都搶走了,取到2和1的人都說自己運氣不好,得到的太少了。可是,有人卻心甘情愿地取走了0,有人說他傻,有人笑他癡,這個人卻說:“從零開始麻!”便埋頭苦干,孜孜不倦地干起來,他獲得1;有0便10,他獲得5;有0便成50,他一心一意,一步步向前成了最富有的人。從0開始經營自己的人生,便能收獲更多。而我也不得不選擇零,我雖然選擇了這個職業,但我的地理知識遠遠不夠。記得剛到一中的第一次試講,面對那么多老師,我一下子把準備好的全忘了,手也顫抖得厲害,板書上了山。真是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講完的。只是結束以后覺得很迷惘。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但事實證明了我在教學上還存在許多缺陷。我意識到我應該去做些什么,那就是迅速武裝自己。
第一就是看大量的書,這樣才能備好課。古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說,在這短短的半年里我也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地理知識面太廣了,有的甚至很抽象,要做到知識淵博真的好難,但是學生理所當然地認為地理老師就應該才華橫溢,幽默風趣。甚至地理老師應該能夠使他們在玩樂中學好地理。有的學生還認為地理老師最好是男的,因為他們認為男老師,而且最好老一點,這才符合他們心目中的想象。所有這些不利條件都使我們首先得經過他們的觀察、考驗才能取得信任,所以迎接我們的常常是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預先假設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充分準備,但是真正作好這一點又不是很容易,常常是一節課準備兩三天了,也查了很多資料,做了許多題仍是不敢走進教室,而且在講臺上也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血液迅速上升,臉一下子就紅了,全身冒汗,原因只是學生問的問題我沒有提前考慮到,即使我做了完整的回答,我仍然會感到很心虛,因為我沒有提前考慮到這個問題,而我向來討厭沒有作好準備的感覺。當然當我完美地回答了學生的問題后,看到學生信任的目光也會很高興。
另外,我從來不把教案帶到教室,講課過程中也很少看書,盡量作到把書合起來,并時不時地說出哪一句話、哪一幅圖在哪一頁哪個位置,這么做的時候也就有贏得了學生的一分信任甚至是敬佩。其實作到這一點到不是不難,試想我們經常要求學生記住一些內容,那么我們首先把它記住不更能讓學生心甘情愿地去做,何況通常一節課也講不了幾頁,完全可以作好到這些細節。我一直想達到的目標就是上課信心百倍,下課能夠輕松地走出教室!
2. 正確引導學生
高一學生在學習上有很大的盲目性,需要我們去正確地影響他們、改變他們。
首先,我們要面帶微笑,充滿活力和激情,從精神上去感染他們,做到這一點其實一點也不難,想一下上課前走進教室當學生有說有笑,有的還在認真的學習,這時我們會不會不自覺地變得心情愉快起來,甚至想和他們說會兒笑話。那么,同樣當我們喜悅地、有活力的走進教室時,學生也會不自覺地精神起來;當我們聲情并茂、充滿激情地講課時,學生又怎會渾渾欲睡?充滿朝氣,具有旺盛的精力這些原本就應該屬于孩子們的特點。
其次,我還認為上課一定要注意節奏緊湊,如果臺上老師思路或語言不連貫或說話少氣無力,臺下又該是怎樣一種情形?我們都喜歡學生做事雷厲風行、不拖泥帶水、不松松垮垮,那么我們就應該讓自身影響他們。讓他們不自覺地跟著你緊張起來,從而在學習中培養好的習慣。因為我一直認為只有做事時速度快,思想高度集中,才能思維敏捷,達到最好的效果。
另外,我認為做為老師我們應該少說多做,少說一些空話。比如,我們布置了作業后不查不問,就會影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既然做了就要把一件事做完整,這樣才能讓學生重視起來,而且我認為學生交上來的作業要盡量全批全改。尤其是考試前,每次發下來的試卷,我都會讓他們在規定時間交上來,并盡量全批改,但有時三百多份試卷確實改不完,我就會每份試卷批改一部分,有時候也會在他們的成果上有所表示,或暗示完成的不夠好,或贊揚一下,我發現這樣做學生挺配合我,基本上能夠認真對待每一次任務,這讓我明白學生真的很可愛,很體貼,我也慶幸剛走上工作崗位就能遇到這樣懂事的學生。
3. 熱愛工作,讓工作真正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我也曾抱怨過工作的不如意,但我想先在現有的工作中證明自己的能力,值得高興的是在證明的同時我發現很喜歡和這些小弟弟小妹妹相處。當我們真正喜歡做一件事的時候又怎么能做不好呢?所以經常是學生一放假我就會覺得六神無主,我知道干什么,干什么也做不好。于是就只好走近學生,比如,星期天去教室與學生或探討問題或說說笑笑;批改作業時也忍不住回寫幾句話,或問問近來學習、生活情況或鼓勵一下或指出他這一段出現的問題或純粹問個好;晚會時娛樂堂我們一起跳,一起瘋狂;拔河比賽時我們一起吶喊,一起努力。最主要的是我發現這樣做很快樂!學生的一切都成為了我最關心的事情。通過這些小事兒,常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那就是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上課更認真了,也更愛上地理課了。尤其是與那些談過話的學生。
4.付出就有回報
一、注重實驗演示自然地理規律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是高中地理的重難點,筆者講授在這一部分內容時,采用了實驗的方法,演示地球運動。例如在講自轉的地理意義時,把本節課安排在晚上,事先準備好白熾臺燈和地球儀,關上教室的燈,打開臺燈,適當拉大地球儀和臺燈的距離,讓學生觀察地球儀的亮暗情況。學生經過觀察得到結論:一半亮,一半暗,即晝夜兩個半球,中間的分界線即晨昏線,形狀為大圓。接著轉動地球儀,演示晝夜交替和時差。在轉動地球儀的過程中,在其上方滴墨水觀察墨水的運動軌跡,演示地球自轉會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轉。通過此實驗,學生能直觀地了解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幫助他們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
二、注重規律方法的推導與總結
地方時的計算,分四步驟:一定時(確定已知點的時間,首先直接從材料中找,其次從圖上讀。如晨昏線與赤道交點的時間分別為6時和18時,晝夜半球中央經線的地方時分別為12時和0時,晨昏線與緯線圈的切點的地方時,若相切緯線圈出現極晝,切點的地方時為0時,反之,則為12時);二定向(所求地點在已知點的哪個方向,東“+”西“—”);三定差(經度差,同“—”異“+”);四定值(代進公式:T=已知地方時±經度差÷15°/時,求出地方時)。
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用左右手定則,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原始的運動方向,拇指的指向即物體的實際運動方向。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規律加以運用,會變得簡單、快捷、得心應手。
三、注重使用多媒體教學
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其獨特的形、聲、景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如旅游地理講授借助多媒體,可以展現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使枯燥無味的書本知識變得生動、形象、直觀,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四、注重舉一反三,變式訓練
每講完一個知識點,都會有例題鞏固所學知識點,讓學生知道該知識點一般會怎樣出題。一方面使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例題后會有一道變式訓練題,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五、注重讀圖能力的培養
地理學科和圖息息相關,高考題中95%以上的題目都有圖,因此教師平時必須注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讀圖步驟:一讀圖名(了解此圖要表達的主要內容);二讀圖例和注記(了解圖中的符號所表示的地理事物);三讀有無坐標軸(若有坐標軸,看清縱橫坐標所表示的含義及單位);四讀圖(讀取圖表中表達的地理信息)。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也是提高讀圖能力的基礎和關鍵。
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如日出方向的確定。分別組織學生觀察二分二至的日出方位,從而得到結論:除赤道和出現極晝極夜的地區外,均有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日出日落方位就帶那個字,太陽總體上是東升西落的,即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日出方位為東南方向,日落方位為西南方位;赤道上永遠是正東升,正西落;北半球出現極晝的地點,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出現極晝的地點,正南升,正南落。
天氣系統講解的時候也應注重聯系實際,一方面掌握了知識,才能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指導我們的生活。如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多為暖鋒,暖鋒過境時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由晴轉為陰雨連綿再轉晴。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雨多為冷鋒,冷鋒過境有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由晴轉為陰雨后又轉晴。
七、注重解題方法的歸納與指導
關鍵詞:恰當教法;學習興趣;教材;教法;德育工作
時光的車輪把我們帶入一個嶄新的世紀,新的時代對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體會到,首先,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師自身對教材的理解與把握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其次,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對教學方式有一定的選擇性,所以,合理應用適當的教學手段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同時,把德育教育融會貫通在教學中,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下面,我從上述三點談談自己在重慶地理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深入鉆研教材
古往今來,教師這一行業一直受到人們的尊重,這是因為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因此,教師必須有博學的素質,特別對所教學科一定要達到較高的專業水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成為一片海。要教好重慶地理這本書,教師先要對本書的結構、內容、重點、難點進行分析總結,做到成竹在胸、厚積薄發。
本書從重慶的地理位置入手,依次闡述其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進而介紹重慶作為長江上游工業中心的地位和加速發展的大農業,以及水陸交通的樞紐地位和作為外貿港口的位置優勢,并從自然和歷史的角度講述它聞名中外的旅游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整個教材以人地關系為線索組織內容,充分注意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選材,層次清楚、重點突出,表現出很強的客觀性、實踐性和實效性。
教師只有在把握住這些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在教學中對難點、重點把握適當,深入淺出,使教學變得輕松、愉快。
二、靈活應用教法
在重慶地理的教學中,如何靈活有效地應用不同的教法則,是一項極有意義的實踐活動。運用好適當的教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改變學生對地理課的枯燥無味的看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選取教法上,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根據教材內容特點選用教法
在重慶地理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上的特點。首先,教材有很強的客觀性,直觀演示法就可以經常用到。例如,在講重慶豐富的自然資源時,我分別組織了重慶土地、動植物、礦產資源的圖片展示給大家看,學生們不僅爭相傳看,而且記憶效果比往常有較大提高。其次,教材有豐富的實踐性,參觀法、實踐法可充分應用。如:帶學生考察學校附近的地形類型、土地利用類型等。這樣學生們對重慶的自然地理知識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
2.根據教學對象特點選取教法
初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活動性和表現欲望。因此,教師在教法上應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在這一點上,我常用到指導法,這種方法主要用于幫助學生看書思考。例如,在講重慶氣候時,可先提問、引導學生去找出重慶夏天悶熱、秋冬霧日長的原因,鼓勵學生上講臺用自己的語言來分析、講解。另外,還可選取討論法,如,“重慶近幾年來夏季酷暑加劇,高溫、干旱持續時間長的現象凸顯,有人說這與三峽水庫蓄水有關,你怎么看?”對這樣有爭議的問題進行開放性的討論,學生往往表現出很強的探究愿望、思辨能力和高漲的學習熱情,在這種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了同步增長。
3.根據學校條件和周邊環境選教法
學校硬件條件有好有壞,但只要教師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講到重慶旅游資源時,有錄像資料放給學生看當然最好;如果沒有,也可以收集學生旅行時拍的照片加以展示,著這樣不僅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學校周邊環境也是運用實踐法的好場所。例如,學校地處交通要道,在學習重慶交通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實地考察交通路線,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可以學以致用,學到有用的地理。
總之,我們如能應用恰當的教法,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
三、德育工作要常抓不懈
我國正處在全面發展的歷史時期,社會財富不斷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人們的價值觀又呈現出價值主體自我化,行為選擇功利化等明顯的傾向。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青少年中逐漸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象,如愛國主義思想淡漠,自我意識膨脹,重索取、輕奉獻,意志力薄弱,受挫能力低下等。所以,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重慶地理課,除了讓學生們了解家鄉、認識家鄉,同時也是持久深入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在講解家鄉的建成就時,就可以立足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在講解旅游資源時,就可以帶學生去參觀革命紀念地白公館、渣滓洞,促使學生思考人生的價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作為多年從事中學地理教育的工作者,以上幾方面只是筆者幾點粗淺的體會還不成熟,將來在工作中還要繼續努力,不斷總結提高,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張昕,任奕奕.新課程教學設計.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