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9 17:18:08
序論:在您撰寫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引言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企業規模實力有限,為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收入水平,很多中小企業都將稅務籌劃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如果稅務籌劃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中小企業出現涉稅風險,稅務風險控制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企業出現由于法律風險影響經營,不僅會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影響業務的正常開展。因此,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實現中小企業的良好穩步發展,應該將稅務風險擺在重要位置,通過在企業內部建立良好的稅務風險防范控制體系,促進企業的健康經營發展,這對于企業的發展成長壯大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小企業主要稅務風險及產生原因分析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就是中小企業對于涉稅行為處理不當,在稅務管理中存在著偷稅漏稅、納稅不足等行為,在涉稅業務中違反稅務法律法規規定,造成企業出現法律風險;另一方面,就是企業在稅務籌劃中出現了不少的問題,未能充分結合企業的自身經營活動以及涉稅行為,造成了企業繳納多余的稅款。造成中小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意識缺乏。中小企業由于企業自身經營規模相對較小,內部管理資源不足,在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精力投入不夠。而且有的企業管理層對稅務風險管理重視不夠,認為稅務風險主要是財務管理部門的業務,未能上升到企業整體管理的層面,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出現不少問題。
2.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保證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規范有序開展,需要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控制管理制度體系,但是目前有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缺失,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體系也不夠完善,影響了財務報表的真實性,這也是影響企業稅務管理,甚至是造成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重要原因。
3.中小企業稅務管理力量有待加強。稅務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需要專業管理人員負責。但是目前中小企業中專業從事稅務管理人員相對較少,稅務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不夠,難以勝任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
三、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控措施研究
1.提高對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認識,增強稅務風險管控的主動性。作為中小企業,更應該重視涉稅風險對企業的經營所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進一步提高對自身涉稅風險的認識,主動適應稅務風險管理新常態下的新變化、新要求,樹立起管控稅務風險就是提升企業效益,規避稅務風險就是創造企業價值的理念,加強稅務風險管理。其次,中小企業應該提高稅務管理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全面、準確掌握并科學合理地運用好相關稅收政策,特別是中小企業應該根據自身行業、經營業務范圍等,準確地了解和準確掌握好相關稅收政策,按照稅收政策的適用范圍和條件,依照稅收法律法規和相關稅收政策規定,進行稅務籌劃,提高涉稅工作管理水平。
2.進一步健全完善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防控機制。防范應對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問題,基礎就是應該在中小企業內部建立規范完善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防控機制。首先,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風險管理體系,完善稅務風險防控管理制度,明確中小企I的稅務風險防控管理的基本原則、管理內容、防控重點以及具體防控業務流程等。其次,應該重點完善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防控管理組織架構,特別是對存在涉稅風險的財務會計、稅務籌劃等一線管理崗位,明確稅務風險防控管理責任,確保加強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過程管理。
3.提高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識別和防范控制。一方面,應該提高對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的識別分析能力,重點在中小企業材料采購過程中的票據管理,經營、銷售過程中影響增值稅、所得稅合算的內容,財務核算和稅務籌劃過程中的各項稅務風險點等方面,準確全面的掌握好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和內部管理中可能出現的各類稅務風險問題;另一方面,應該重點加強稅務風險點的防控,通過采用合同控制、入賬依據控制、成本費用控制、固定資產控制、銷售付款控制以及聘用稅務顧問等措施,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識別,及時對可能出現的稅務風險隱患進行防范處理。
4.注重加強與稅務部門的聯系溝通。防范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中可能發生的稅務風險問題,中小企業還應該注重積極主動地加強與稅務機關的聯系,特別是在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稅務風險防范等方面,積極邀請稅務主管機關部門的指導,對有關的涉稅業務,或者是納稅爭議,等應該做好協調處理,在保證各項納稅工作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實現中小企業稅收籌劃效果的最大化。
四、結語
中小企業應該將稅務風險防范控制擺在重要位置,結合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明確稅務風險控制管理的目標,完善稅務風險防控機制、稅務風險內部監督與預警機制,為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科學合理開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合法合規降低企業的稅負,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企業稅務風險及防范措施研究[J]. 邱月洪.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7(01).
[2]試論“營改增”稅制改革下企業稅務風險[J]. 崔麗芳. 現代經濟信息. 2016(23).
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及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
1.客觀因素方面客觀因素方面,涉稅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變動頻繁,企業財務人員往往無法比較準確地把握其當期規定,造成稅收政策信息滯后的風險;缺乏對稅務風險的有效判斷和分析,如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潛在的稅務風險未能有效判斷和分析形成的風險;稅務機關的不當行為和不作為行為形成的風險;未及時發現問題,或雖已發現問題,但未及時采取正當,有效的措施予以補救。
2.主觀因素方面主觀因素表現為決策管理層在決策時未對稅務政策進行有效研究,造成無意識地少繳稅或多繳稅款;領導當局不重視,缺乏稅收政策及相關業務知識系統的、全面的、經常性的培訓,更有甚者從未舉行過任何學習和培訓;稅收自由裁量權過大,企業無法把握和適從。
3.企業稅務風險產生的不良影響因主客觀原因導致企業對稅收法規的理解和執行發生偏差,遭受稅務等部門的查處而增加稅收滯納金、罰款、罰金等額外支出的可能性;企業因多繳稅款或未用足稅收優惠政策等而減少應得經濟利益的可能性。企業稅務風險首先會導致企業的成本增加;其次稅務風險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等決策行為產生影響,對企業的投資決策、財務決策、組織設立形式等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再次,稅務風險還可能會導致企業的信譽受損。有時候企業的稅收信譽與商業信譽聯系在一起,這樣就會對企業在產品交易、銀行貸款等方面的產生連鎖反應??赡軐е缕髽I一般納稅人資格、開具發票的資格、以及稅收優惠享受資格等資格喪失。
(二)企業稅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1.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意識,稅務風險觀念不強納稅是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盡的責任,也是法律法規對其企業的必然要求,從直觀的看對企業沒有實質性地幫助。因此企業在稅收問題上產生抱怨,企業往往在稅收問題上產生逃稅、避稅等行為。企業沒有把稅務風險控制貫穿于企業生產的全過程。目前大多數企業只重視生產經營環節的管理,缺乏經營的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稅收管理,絕大多數的企業稅收問題,都是全部交由財務這個“事后”部門全權處理。造成經營者在決策時缺乏稅收意識,業務部門做業務、簽合同缺乏稅收意識,而當稅收結果產生之后,由財務人員來調整、解決,這種經營過程中稅收管理的忽略,增加了潛在的稅收風險。
2.企業辦稅人員業務素質低下一般來說企業的稅務風險隨著辦稅人員的業務素質的提高而降低,反之亦然。但是我國現在的辦稅人員對稅務、財務、會計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對業務的了解和掌握并不是那么熟悉和透徹,由于辦稅人員的業務素質的限制,對稅法掌握不準,雖然主觀上沒有偷稅的意識,但在實際業務操作過程中沒有按照稅收法規的要求去做。
3.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信息的不對稱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信息的嚴重不對稱是增加納稅人稅務風險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相當一部分適用性、比照性的政策處于非公開狀態,稅務機關對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不夠。一般僅限于有效范圍的解釋。對于新出臺的稅收政策,缺乏提醒納稅人予以關注的說明,因此很容易誤導納稅人,使其跌入稅收陷阱。
4.國家稅收政策和征管方面的影響稅收政策變動是企業稅收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在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政府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制定了不同的稅收政策,因此,稅收政策的時常變化,增加了企業把握稅收政策的難度,就會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另外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層次多,地方法規復雜導致企業對稅收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透,從而可能利用不當而導致稅務風險,而我國稅收的法律法規又不健全,企業又面對國稅和地稅兩套征稅系統,這樣導致企業與稅收的征收機關對稅法的理解上存在著差異帶來稅務風險。
5.外部經營環境復雜客觀經營環境特別是稅收秩序方面存在一些社會問題,也對企業稅務風險形成影響。例如,交易環節虛開、代開增值稅發票的問題,就給正常的經營企業的納稅人帶來巨大的稅務風險,另外在企業兼并過程中,由于未對被兼并企業的納稅情況進行充分的調查了解,因此就有可能承擔因兼并對象以前經營中存在的稅務違法而造成的稅收補稅罰款的損失,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這類風險廣泛存在。
二、規避納稅風險及加強稅務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稅務風險控制體系,提高納稅風險意識
建立稅務風險控制策略和目標,風險控制體系是公司內部控制得以有效運行的基礎。公司稅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公司管理層的納稅文化,納稅風險意識和稅務成本控制目標要求??刂企w系構成如下:一是成立以公司總會計師,財務部及相關部門領導組成的聯合小組,全面負責年度財務預算編制和年度預算執行情況考核小組。二是根據企業整體財務預算安排,于每年的第三季開始編制次年企業年度稅金預算,摸清家底,根據財稅政策及其變化準確預測企業稅負。三是次年年初根據企業下達的年度目標,稅務部門結合本企業實際情詳細制訂年度稅務工作思路,籌劃目標及相應的措施和風險控制策略。
(二)鎖定重點涉稅目標,評估涉稅風險
鎖定重點涉稅目標是指以企業生產流程的關鍵環節為重點目標,對癥下藥,有的放矢。評估涉稅風險是對企業具體經營行為所涉及的稅務風險進行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明確責任人,是企業納稅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的環節。一是在遵守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前提下,積極研究財稅政策、合理有效納稅籌劃、加強納稅風險管理、合理規避稅費,降低稅務成本。圍繞稅務創新創效主題開展工作,把握重點,管好稅,納好稅。二是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積極爭取和享受與企業有關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業稅負。三是針對新的稅收政策變化點,成立課題研究小組,開展稅務籌劃。
(三)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檢查報告制度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與控制實施隨著稅務稽查力度加大,以賬務處理和與當地稅務部門融通關系為主要手段,以達到節稅目的指導思想,將逐漸失去其存在的空間,企業所面臨的稅務風險將危及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根據《稅收征管法》第52條之規定,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追征期的限制,因此為合理有效降低稅務成本,規避納稅風險,企業必須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稅務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并實施相應措施才能確保目標的實現。
(四)注意稅務政策變化帶來的時效性問題
摘要: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淡薄,對內部控制又不重視,造成稅務風險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內部審計是企業風險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線,但是內部審計機構在中國中小企業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部門。中小企業應該重視內部審計在稅務風險管理中的作用,可以通過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完善內部審計的功能、提高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等措施對稅務風險管理進行監督和評價。
關鍵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
1引言
根據《2015年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調查顯示,稅收負擔過重是企業反映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希望政府出臺稅收減免的政策呼聲最高。稅收負擔過重而政府如果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當企業的人工成本、融資成本成為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時,企業是經濟人,為了生存會想辦法降低成本,而有時會鋌而走險通過非法的途徑來降低成本。降低稅收負擔就成為企業降低成本的渠道之一。企業在涉稅過程中如果沒有遵守國家的稅收法律規章制度,會導致企業利益的損失,將給企業帶來風險,這就需要對稅務風險進行管理。近年來,很多學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通過管理如納稅籌劃等來降低稅務風險。羅威在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博士論文中提出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但對內部審計對稅務風險管理如何監督沒有展開進一步研究。目前國內研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文獻較少,本文將運用內部審計的有關知識,從內部審計的角度討論降低稅務風險的措施,以此給中小企業管理和控制稅務風險提供一些參考。
2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
COSO的風險管理定義是指企業可以有條不紊的管理風險的過程,而這種風險指的是附著在每一個戰略組合之上,以實現持續盈利為目標的風險。風險是阻礙企業目標實現的可能性,企業要實現盈利目標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采取應對措施。IIA《標準》第2120條規定:內部審計必需評估風險管理過程的有效性并對其改善做出貢獻。內部審計組織介入企業風險管理已經得到國際內部職業界的普遍認可。
2.1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可以提升企業風險管理水平
風險管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中心環節,沒有風險就不需要控制,稅務風險是存在的,企業需要對稅務風險進行分析,才能評估風險控制的有效性,而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手段的一種。根據2004年IIA頒布《內部審計在企業全面風險管理中的作用》中指出,內部審計在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中應該發揮核心作用。內部審計以獨立、客觀的態度對內部組織進行評價和監督,以保證企業管理的需要,控制和化解各種風險,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同時,風險管理的加強能夠使內部審計更加明確自身參與企業風險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稅務風險管理作為企業風險管理的組成部分,內部審計的風險導向決定了其能與風險控制完美結合,從而有效降低企業涉稅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審計人員在為企業把脈,審計人員要確保企業識別全部稅務風險,進而企業才能管理風險。
2.2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
如果企業稅務風險沒有控制得當,會導致企業違反法律規章制度,影響企業聲譽甚至可能導致觸犯國家法律的行為。如何防范和控制風險成為中小企業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從現實意義上看,目前很多企業的管控都側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經營效益方面,而對稅務審計有明顯的忽視現象。彭喜陽對全國部分城市的中小企業調查發現,企業稅務風險意識淡薄和稅務風險管理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不足是最基本的問題,稅務風險管理組織機構不健全,缺乏內部審計的監督,即使少數中小企業設置了內部審計部門,也大都沒有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審計。風險總是存在的,不會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對于中小企業管理者而言,在外界環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來防范稅務風險成為一項首要任務。由于審計人員和企業的管理者對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淡薄導致很多企業都是稅務風險發生以后才采取措施,但為時已晚。如果企業能夠盡早意識到稅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及時地讓審計部門參與到稅務風險管理審計中,必然會大大降低涉稅風險,進而很大程度上減少企業的損失,不至于讓企業在蒙受損失的同時擔負更多的法律責任,這樣也會提升企業的信用和聲譽,給社會留下較好的口碑,中小企業將實現可持續發展。
3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為引導大企業合理控制稅務風險,國家稅務總局2009年出臺《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2011年出臺《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暫行辦法》,我國的大型企業開始逐步重視并且進行稅務風險控制。但目前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建設情況并不樂觀,而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明顯低。彭喜陽(2014)經過調查發現,幾乎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不存在稅務風險管理體系,不將稅務風險管理作為企業的日常管理,稅務風險缺乏內部審計有效的監督和評價。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3.1內部審計機構不健全
根據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12年對9287家中國民營企業的調查顯示,8128家占全部調查數的90.82%沒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有些企業雖然設置了內部審計機構,但是設立內部審計機構是為了滿足上級單位、法律法規的外部要求。內部審計機構成為企業可有可無的部門。很多企業為了應付稅務機關的要求被動地對企業各項涉稅活動進行自查,而僅僅為應對稅務部門的檢查而沒有真正讓獨立的內部審計人員來擔當稅務風險管理的監督和評價工作。
3.2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功能不到位
筆者調研了福建一些中小企業,對于企業稅務管理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發現目前部分企業雖然設有審計部門,但大多是對于企業采購、招標以及生產等方面進行審計,忽視了稅務風險管理審計。目前企業把稅務審計作為財務審計的一部分,而對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不重視。根據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12年的調查,民營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經常開展的審計項目中風險審計占2.01%、國有企業占2.06%;而開展財務審計民營企業占16.7%、國有企業為23.7%。通過數據分析我們認為企業的風險審計力度不夠,內部審計還是集中在財務審計。
3.3內部審計人員從事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專業勝任能力不足
根據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12年調查:民營企業內部審計人員46.5%是兼職人員、??茖W歷從業人員占44.03%;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人員30.61%是兼職人員、??茖W歷從業人員占43.53%,由此可見,我國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偏低,無法勝任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需要復合的知識,因為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和其他方面的審計有很大的區別,稅務風險審計不僅僅涉及到風險的控制,更要求審計人員對國家的相關法律條文和財務制度有比較深入了解,因此,對審計人員的要求較高,審計人員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專業知識才能夠勝任此項工作。但是目前企業的審計人員大多只是熟悉財務知識,對于稅務風險管理沒有太多的概念,一旦盲目進行稅務風險審計,稍有不慎就會觸及到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從而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使企業的稅務風險進一步增加。
4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的應對措施
企業資源是有限的,中小企業的內部審計資源更有限,以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要讓企業的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對稅務風險管理進行有效的監督。企業在實現目標的道路上,機遇與風險并存,只有那些練好內部控制體系與防范風險管理措施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立足之地。
4.1建立健全內部審計機構
根據2003年審計署的關于內部審計的規定:企事業組織以及其他單位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企業管理層應重視企業的內部審計建設,企業管理層應該明白內部審計的建立和健全能有效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另外由于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的特殊性,企業在完善審計部門的同時應該根據企業經營規模設立專門從事稅務風險審計的小組和專業審計人員。要盡快落實稅務風險審計部門每個人的職責和義務,成立責任追究制度,中小企業可以在財務部門之下設定稅收風險管理崗位,這樣能夠實現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對于工作人員而言,每個人的責任明確,一旦出現問題,便可追責到人。另外,應明確要求內部審計機構參與稅務風險管理審計,制定相應制度促使內部審計人員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到風險管理工作中。
4.2完善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的功能
如果企業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內部審計機構,在企業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內部審計的職能能夠嚴格地監督和評價稅務風險,但是由于企業的管理風險本身是隨著企業內部環境和同領域的外部環境不斷的發生變化的,所以企業的風險管理是很難摸索清楚的。另外,也由于中小企業內部審計資源有限,導致在企業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過程中要首先抓住重點,然后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工作。稅收風險管理審計最主要的目的是從事后審計轉向事前控制,把風險關口前移,實現全過程審計。這就需要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轉變觀念,做好各部門的自我約束,提升管理效益。
4.2.1提升企業管理者的思想觀念和稅務風險審計意識
Gilmour認為,管理層把內部審計看做改善控制的資源,有利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王兵認為內部審計發揮作用,領導的重視是主要因素。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有些是企業主或管理層的故意行為,稅務機關要加大稅收規章制度和企業合法經營的宣傳力度,并加大執法力度,在全社會營造合法經營的氣氛。相關部門(如各級審計機關和各級內部審計協會)加大內部審計對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宣傳力度,并切實做好政府服務工作。另外,只有企業主或企業管理層提高稅務風險意識和認識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才會有意識地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關注風險并積極地開展風險評估工作,這樣才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4.2.2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質量
企業的許多涉稅行為是企業的整體層次行為,如果企業進行偷漏稅,大部分是企業層面的舞弊行為,而企業主或管理層就不希望內部審計在此方面出具不利的審計報告。由于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容易受到企業管理層的影響或與管理層妥協,內部審計人員即使認為這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涉稅風險,但一般會聽從企業的安排,這使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受到很大的影響。根據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內部審計人員應該有責任提醒企業主或管理層相關的涉稅風險,應與企業主或管理層溝通,明確告知涉稅風險的后果。稅務風險管理審計需要對稅務知識、稅務法律規章制度、企業會計準則、企業財務賬務處理了解透徹,這對內部審計人員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容易造成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審計時信心不足。財務人員有時也認為審計人員沒有能力來審計涉稅業務,財務人員在進行涉稅賬務處理時存在故意的涉稅風險行為,某些涉稅不符合相關制度要求,但企業財務人員認為歷來都是如此進行涉稅處理,或者其他企業也是這樣處理,而稅務部門也沒有提出不同的意見。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基于獨立、客觀的立場以及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與財會人員溝通,認真分析并解決存在的問題。
4.2.3加強稅務風險管理與內部審計的內部協同度
內部審計在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不能成為風險的管理者而應是協調者。內部審計在開展審計工作時,不但要查出錯誤,還要保證咨詢與服務結合到位;不但要注重結果也要注重審計工作的過程,內部審計部門與企業其他部門進行協同工作,才能協調各部門共同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防范風險的發生和對企業造成的利益損失。企業內部審計活動的計劃要充分反映出企業的風險戰略。在企業的管理體系中,稅務風險管理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其目的就是要保證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并重。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要和內部審計工作達成一致,確保兩項工作協同發揮作用,這也要求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在做好企業稅務風險評估和風險暴露的基礎工作之上,合理地安排好審計計劃,在具體的審計活動中,強調內部審計和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協調一致性。同時,因為企業在風險評估中會涉及到企業橫、縱向的廣泛層次上的業務,這也需要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和財務部門或風險管理部門共同協作,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其團隊合作的力量,共同努力實現企業價值的增值。
4.2.4通過合規性的審計來提高稅務風險管理水平
企業進行稅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需要落實稅務崗位責任制,以制度為準繩。COSO-ERM框架提出,內部控制的各風險要素以及整個企業層面都要考慮合規性。而稅務風險管理審計最終的目的是發現企業涉稅過程中不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章制度的風險,其本質應該是合規風險審計。內部審計應該從管理層的理念及管理風格、企業稅務管理風險評估、稅務控制活動和監督等幾個方面對稅收管理的內部控制進行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并通過內部審計的第三道防線來防范稅收風險。
4.3提高內部審計人員從事稅務風險管理審計的專業勝任能力影響
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提高很關鍵的一個因素是審計人員是否具備必要的專業能力和水平。特別是風險導向的審計,審計人員僅僅有審計知識是不夠的,學習和創新是內部審計人員的源泉。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對審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有更高的要求,既具有財會、稅收、審計、管理、溝通知識又要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復合型人才,需要對他們進行培訓或者通過崗位輪換以提高他們的專業勝任能力。一般的審計人員是不能勝任此項工作的,中小企業可以和高校簽訂專業人才聯合培養協議,對于那些愿意從事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的優秀學生,企業可以在其未畢業時進行考查和培養,待其畢業即可快速參與到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審計工作中,不斷地給企業的審計人員注入新生力量。
5結語
風險管理的內部審計最大價值并不在于“監督”,而是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稅務風險管理審計對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技能、職業道德等方面帶來嚴峻的挑戰。內部審計在中小企業還不受重視,企業內部審計還集中在財務審計。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在我國企業中還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價值,稅務風險管理內部審計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人民網.減輕中小企業稅負應多管齊下[EB/OL].
[2]羅威.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
[3]彭喜陽.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芻探一基于對長沙、上海、廣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關單位的調查[J].湖湘論壇,2014(2):57-62.
[4]李乾文,李昆.中國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研究報告[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26-31.
[5]王兵,劉力云.中國內部審計需求調查與發展戰略[J].會計研究,2015(2):73-79.
[6]吳敏慧.關于我國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的思考[J].國際商務財會,2012(12):79-81.
[7]理查德•L•萊特里夫,溫特•A•華里絲,格蘭恩•E•薩姆那,等.內部審計原理與技術(上、下冊)[M].中國審計出版社,1999:51-59.
關鍵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分析
隨著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其對國家稅收的重要性也不斷得到了提高。從某種角度來看,中小企業遵循國家的法律規定,按時繳納稅款對國家稅收事業以及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起到了直接的影響作用?;诖耍訌妼χ行∑髽I稅務風險管理問題的研究對推動中小企業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穩定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概述
中小企業稅務風險指的是在國家稅收體系的基礎上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經營管理行為不當以及稅務處理行為違反了國家的法律法規,給中小企業發展和利益造成了負面影響,從而導致中小企業出現納稅不正確的情況。從稅務風險的本質來看,其具有以下三大特征:一是普遍性。中小企業稅務風險會出現在任何行業、任何規模的中小企業中,且無法從根本上規避。二是主觀性。在面對同樣的稅收業務時,納稅方和稅務單位的理解角度不同,導致雙方在處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終導致出現稅務風險。三是損害性。當中小企業遭遇稅務風險時,中小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經營情況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且中小企業在行業和社會中的聲譽也會遭受損失。
二、中小企業稅務管理工作所存在的問題
(一)納稅意識問題中小企業管理者納稅意識淡薄問題一般主要集中在中小企業中。一般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普遍存在對稅務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的情況,其主要集中在納稅意識的匱乏層面,不愿意主動承擔自身的納稅義務,甚至還會采取不合法的措施和手段達到逃避稅款的目的。此外,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對稅法的認識不夠全面,錯誤以為只要與稅務管理單位建立一定的聯系即可無需繳納稅款。
(二)會計核算問題從某種角度來看,導致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稅務管理的原因在于中小企業自身的會計核算制度不完善。為了達到逃避賦稅的目的,會計核算工作成為了中小企業投資人的突破口,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會計核算的報備不及時,稅務單位無法及時進行稅收統計。二是賬外賬問題。中小企業上報給稅務單位的賬本存在一定的不全面性和不真實性,而中小企業則建立額外的賬本達到漏稅的目的。三是會計憑證資料不齊全問題,比如缺少合理有效的收入憑證、費用憑證入賬等。
(三)中小企業職工不參與稅務管理工作在多數中小企業管理者的心目中,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屬于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范疇。但是實際稅務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內容和范圍往往超出了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范圍。稅務管理工作不僅是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更是中小企業全體職工的工作內容。多數中小企業管理者并不會要求中小企業的其他職工參與到稅務管理中,同時對其他職工的考核內容也不會涉及到稅務管理工作。例如,生產人員僅需要參與到產品生產中;銷售人員則重視業績和業務開展。從本質來看,稅收誕生于中小企業的業務活動,并非誕生于會計核算中,若因為中小企業業務拓展及中小企業經營環節出現了稅收風險,則無法從會計核算的角度進行彌補。
(四)缺少對納稅統籌的有效認識顧名思義,納稅統籌指的是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所開展的稅收壓力控制措施,其目的是為了降低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和稅務風險。但是,多數中小企業管理者錯誤理解了納稅統籌的真正含義,甚至將這一理念與偷、漏稅結合在一起。在實際中很多中小企業邀請稅務單位處理中小企業的所有涉稅問題,但卻沒有認識到稅務單位的正確作用,甚至將稅務單位與“人情稅”聯系到一起。
三、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稅務風險防范意識盡管稅務風險無法從根本上規避,其屬于一種客觀存在,但中小企業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中小企業出現稅務風險的概率。在這一過程中,中小企業管理者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提高稅務風險防范意識。稅務風險防范是有效規避稅務風險的關鍵,中小企業應加強對內部工作人員的稅務風險知識培訓,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風險判斷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以及解決風險的能力。為了促進員工稅務風險意識的提升,中小企業可以定期對員工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為稅務相關理論知識和實際防范操作。通過提升員工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和專業素養,使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降低。此外,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只有中小企業財務部門參與其中,中小企業管理者需要將其下派至各個生產、工作環節,提倡全員參與。任何與中小企業稅收相關的工作人員均需要樹立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從根本上將稅務風險發生的概率降低。
(二)建立中小企業稅務監督管理體系為保證稅務工作的有序開展,中小企業建立專門的稅務監督管理部門,明確稅務管理部門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并制定稅務監督管理體系,招聘專業稅務管理人員。通過完善內部稅務監督體系,可以對中小企業的稅務工作過程進行約束以及監督,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規避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稅務監督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負責中小企業的涉稅環節,對國家的稅務條例和政策進行研究,確保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切實得到應用。同時,稅務監督管理部門還需要在稅收的角度給予中小企業管理者相關的意見和建議,確保中小企業稅務決策的合理性。最后,稅務監督管理部門需要規范中小企業的納稅行為,實現對中小企業納稅行為的全面監督管理。除完善內部稅務監督管理體系以外,中小企業還可以引入外部稅務管理機構,如稅務中介機構。與中小企業相比,稅務中介機構專門從事稅務相關工作,因此其更具備稅務風險防范經驗,可以為中小企業的稅務工作提出更科學的指導意見,可以有效避免中小企業產生稅務風險。同時,中小企業的稅務中介機構屬于外部機構,由外部機構監督和審計中小企業的稅務工作相對更加客觀且不易受到中小企業內部企業部門的影響。中小企業可以對外部稅務機構的資質進行調查和評估,選擇資信較好的稅務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服務。
(三)建立稅務溝通體系從某種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內部各個涉及到稅務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性直接決定著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長期以來,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主要由中小企業財務部門參與,其他各個部門之間的稅務交流和溝通相對較少,從而嚴重影響到稅務控制措施的執行。為達到降低稅務風險的目的,中小企業需要在遵循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強化內部聯系以及與當地稅務單位之間的聯系,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主動上門和稅務局溝通,維護好中小企業的稅務信息。近年來,特別是“金稅三期”上線以來,因為中小企業稅務人員知識水平等的局限,中小企業非主觀因素發生的違法成本增大,稅務信息的維護顯得更加重要。這時更需要中小企業主動及時上門遞交材料證據進行公關,及時向稅務機關申請撤銷非主觀違法的信息公示。這樣一來中小企業不僅及時規避不必要的風險,而且可以確保稅務決策的合理性和實用性,更能通過當地稅務單位及時了解合理的稅務處理措施。
[關鍵詞]內控;中小企業;稅務風險;中小企業管理
中小企業是我國數量最大、最具創新活力的企業群體,在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增加財政稅收、緩解就業問題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在許多中小企業管理過程中稅務風險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由于中小企業大多規模小、發展時間短,企業內部管理控制機制建立往往不夠完善,對于稅務風險的防范和承受能力都比較差,而且大多中小企業通常在管理中不夠重視稅務風險管理,因而一旦稅務風險觸及稅收法律,必將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因此,本文結合中小企業的特點以及稅務風險管理的實際情況,對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產生原因從內部控制角度進行分析,并為加強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內部管理提出合理建議。
1稅務風險管理的定義及現實意義
企業稅務風險是指企業的涉稅行為因未能正確有效地遵守稅法規定,而導致企業未來利益的可能損失。企業稅務風險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的納稅行為不符合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刑罰處罰以及聲譽損害等風險;另一方面是企業經營行為適用稅法不準確,沒有用足有關優惠政策,多繳納了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相比第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更為隱蔽。而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在兼顧經營目標的前提下,通過系統、有效的管理,避免或減少其遭受法律制裁、財務損失、聲譽損害、承擔不必要的稅收負擔和機會成本的管理過程。①近年來,在國際經濟持續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經濟背景下,廣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重重,面臨市場競爭壓力增大、利潤空間縮小的現狀,在這種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更是大為提高,中小企業只有通過稅務風險管理才能減少稅務風險,使企業損失最小化,保證生產經營環境的安全,促進企業決策的科學化、合理化,使中小企業經營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2基于內控視角的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形成原因分析
現有研究認為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形成原因既有稅收立法制度不完善、稅收相關政策多變、稅收執法不夠規范等外部原因,也有企業稅務風險意識不強、缺乏稅務方面的內部控制體系、納稅專業水平不夠等內部原因,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將造成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的主要根源分為如下三項。
2.1中小企業管理層普遍缺乏稅務風險意識
在調查中發現,中小企業管理層普遍能夠意識到企業稅務風險的存在,但相較于稅務管理專家,甚至大企業的管理層,中小企業管理層普遍對稅務風險意識淡薄,往往低估企業所存在的重大稅務風險,對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有很少的中小企業管理層主張進行系統的稅務風險管理,而其他大部分管理者都是打算等到稅務風險暴露時再通過關系人脈來解決,消極守法意識嚴重。因而中小企業管理層通常沒有形成研究國家稅收相關政策和企業稅務風險的習慣,更無法在經營中對涉稅事項處理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標準化,缺乏主動研究國家相關稅收法規政策及防范稅務風險的意識、動機和積極性。管理層對待稅務風險的這種態度在管理中表現為對企業稅務風險相對比較忽視,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不重視對企業各部門人員稅務常識的普及,更不會將稅負成本的高低納入績效考核的內容中,因而在不知不覺間企業的稅務風險就形成了。
2.2稅務相關認識存在誤區
大多數中小企業普遍存在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認為既然企業稅款是在財務部門核算時產生的,那么稅務風險必然就來自財務部門,而忽視對其他業務部門的稅務管理。而實際上企業的納稅義務產生在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環節中,而非產生于財務部門,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經營管理都對企業納稅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企業生產是企業經營生產的核心環節,企業生產過程中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生質量方面往往都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對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則很少有中小企業設置專門的管理制度,以至于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往往只考慮生產成本、產品質量,而不考慮在生產過程中因不同生產工藝和材料構成對企業稅負的影響,甚至出現為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不惜以提高企業稅負為代價,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稅負。又如在企業簽訂各類合同過程中,很多中小企業已經有意識聘請法律人士審核合同以規避法律風險,但很少有企業有意識在合同簽訂前請稅務人士審核合同以規避稅務風險,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認識到合同內容涉及的合同性質、交易價格和付款方式等因素都直接會對企業稅負造成影響,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增大企業稅務風 險。還有在企業對各部門、各環節的績效考核中,往往沒有對稅務費用因素的考核,例如對銷售部門大多只考核銷售量,那么銷售人員在開展營銷活動時,往往只考慮這一行為對銷售業績的影響,而不關注該行為對企業整體稅負的影響,而實際上不同的營銷模式和促銷方式的選擇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的稅負,不當的營銷模式和促銷方式的選擇必然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中小企業在各經營管理環節中如果忽視了稅務風險,必然直接導致企業稅務風險的產生,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給企業帶來慘痛的教訓。
2.3中小企業內部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
大多中小企業因為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普遍存在管理制度體系不健全的問題。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大多存在財務管理混亂、責任不明確、財稅不分家的問題。由于對稅務管理專業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在組織設計中通常沒有設立專門的部門和崗位進行稅務風險管理,只是以財務管理代替稅務管理,而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通常素質較低、工作繁忙,認識不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因而無法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合理評估生產、采購、銷售和籌資等環節稅務風險的大小,更談不到分析、評價和管理。而事實上,稅務管理要求較強的專業性和一定的經驗累積,尤其是稅務風險管理,只有專業的高素質人士投入相當的精力去識別、預測、評估、分析稅務風險,才能真正有效地開展稅務風險管理工作。另外,大多數中小企業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雙向溝通機制和完善的信息系統,因而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上下級和平級溝通都存在一定的障礙,無法確保重要信息的正確傳遞和及時反饋,稅務風險管理相關措施和政策難以落實,稅務管理難度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目標難以實現。
3加強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內部管理的建議
3.1建立包含稅務風險管理文化的企業文化
首先要求中小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通常是企業老板)重視企業稅務風險,認識到企業稅務風險發生對企業的危害性,理解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及對企業健康發展的意義。而在調查中也發現,經營時間較長的中小企業較經營時間較短的企業對稅收風險的認識提高一些,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已經在稅務問題上“吃過虧”,隨著經營年限的增加,很多中小企業管理層已經通過經營實踐認識到稅務風險的危害性。只有管理層真正重視稅務風險管理,才有可能在企業內部進行系統的稅務風險管理,營造良好的稅務管理氣氛,在制定企業經營目標時制定與企業相適應的稅務風險管理目標,在企業日常經濟管理中將稅務風險管理貫穿于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環節中,對涉稅事項的處理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和標準化。要實現這樣的稅務管理目標,首先就是要將企業稅務管理目標傳達到企業各個部門和各層級,使企業全體員工都要充分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及實現該目標對企業的重要意義,從而在工作中嚴格落實稅務風險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加強對與涉稅事項相關人員的稅務風險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培養其形成研究國家稅收相關政策和企業稅務風險的習慣,同時在管理中要將稅負成本的高低納入績效考核的內容中,從制度上激勵其在各項工作計劃執行過程中,都要考慮對企業整體稅負的影響。
3.2建立高效的稅務風險管理組織
完善中小企業的治理結構,明確企業治理結構各層面的稅務風險管理責任。對于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中型企業,在組織設計中就要設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和崗位,賦予對應的權限和職責,負責整合管理企業的稅務風險,落實各項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統籌管理各個業務部門的生產經營的涉稅事宜,尤其對于合同簽訂過程、生產營銷過程、籌資投資過程等重要的生產經營環節要特別注意防范稅務風險。對于小型企業和新辦企業,因企業規模較小,業務較為單一,企業涉稅相關事宜較少,沒必要設立專門的部門崗位進行稅務風險管理,更適宜外聘稅務人員擔任企業稅務顧問,對企業各項業務進行專項的稅務風險評估并隨時提供稅務咨詢幫助。
3.3構建中小企業信息溝通機制
為順利開展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各中小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特點,在經營中建立起迅捷高效的信息管理與溝通制度,構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信息溝通制度。首先,建立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信息溝通制度,對企業相關的稅務風險管理信息溝通內容、方式、負責部門及人員、溝通流程等都要做出明確的制度規定,并依規定認真落實執行。其次,在企業內部設立內部信息反饋系統,各部門凡是在日常工作中涉及與購進、耗用、損失、銷售及庫存的有關日常生產經營情況,都要定時進行信息反饋,尤其與企業資產負債、重大計劃和決策等相關的稅務風險信息要按規定進行反饋。同時設立外部信息獲取系統,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部門在開展業務時,要經常與客戶、供應商、稅務機關及其他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交流,及時獲取稅務風險管理信息并按規定反饋。通過對內外涉稅信息的及時收集掌握,才能使企業在分析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時及時發現并應對稅務風險,并能使企業最大限度地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根據稅收政策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有效防范稅務風險的產生。綜上所述,中小企業內部產生稅務風險的原因很多,各企業只有針對自身特點,認真分析稅務風險的特性及產生的根源,才能探索出一套適合本企業的、切實可行的稅務風險管理方法和風險應對措施,從根源上對稅務風險進行控制與管理,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環境的安全,推動企業穩健發展,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參考文獻:
[1]羅威.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2.
[2]彭喜陽.我國中小企業稅務風險及其管理研究[J].企業研究,2013(4):155-156.
【關鍵詞】 中小企業; 稅務風險; 管理; 實證分析
一、研究背景
企業稅務風險對企業產生的影響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且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而從實證角度分析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的研究成果基本屬于空白。因此,本文通過廣東省部分城市不同企業的問卷調查,發現中小企業稅務管理制度建設上的不足,并總結出影響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水平的因素,以期為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機制的建立、健全提供參考依據。
二、研究假設
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信息的溝通以及監督改進機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在中小企業內部產生了大量的稅務風險。因此,本文參照COSO的風險管理框架,從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識別與評估、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要素,編制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調查問卷》,對不同類型、規模、運營時間、所在行業的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的差異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假設以待驗證。
H1: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1A: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目標設置水平存在差異。
H1B: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水平存在差異。
H1C: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識別與評估水平存在差異。
H1D: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涉稅信息溝通水平存在差異。
H1E:規模較小企業與規模較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監督與改進水平存在差異。
H2: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3:不同運營時間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4: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H5: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的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異。
三、樣本分析
(一)樣本介紹
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共向廣東省8個城市(廣州、惠州、清遠、中山、陽江、湛江、潮州、東莞)各類企業發放問卷1 500份,回收問卷1 413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問卷1 289份,較之問卷發放總量,有效率為85.9%。被試的具體情況見表1。
(二)評價指標的測度方法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評價中涉及《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調查問卷》中的16個問題,這些問題都屬于定性指標,因此需要通過對問題選項的賦值來進行量化。具體的賦值方法包括:
方法一:根據企業對問題2選項“會咨詢、不咨詢”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2、0”值進行量化。
方法二:根據企業對問題4、問題6、問題7、問題8、問題9、問題11、問題12、問題13、問題14以及問題16選項“是、否”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2、0”值進行量化。
方法三:根據問題1、問題3中企業實際選擇的信息溝通程度分別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從不、偶爾、經?!狈謩e用“0、1、2”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四:根據問題17中企業實際選擇的對國稅發[2009]90號文的了解程度,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從來沒有聽說過、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大概了解一些、仔細研讀過”分別用“0、0.5、1、2”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五:根據問題10中企業實際選擇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情況給予不同的分值進行量化,企業選擇“設置了稅務部門、設置了稅務崗位、有財務部門人員兼任、由外聘機構、否”分別用“2、1.5、1、0.5、0”來進行量化標度。
方法六:由于問題15是反向設置題,根據企業對問題15選項“是、否”進行的選擇,分別賦予“0、2”值進行量化。
(三)整體樣本的正態檢驗
傳統上,學者多采用ANOVA方法識別因素的不同水平量所帶來的差異。但是ANOVA方法應用的前提是變量的分布必須滿足正態分布,因為ANOVA所采用的F檢驗等方法,是建基于正態分布假設之上的。為此,我們首先采用非參數檢驗中的Kolmogorov-Smirnov檢驗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的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
可見,全體樣本的顯著度在1%以上,拒絕樣本為正態分布的零假設。這意味著,相關的樣本不能采用傳統的ANOVA方法進行分析,而Mann-Whitney U檢驗最顯著的優點是無需數據服從正態分布的假設,可以視為對大樣本正態檢驗的代用品,因此,本文采用非參數Mann-Whitney U檢驗代替ANOVA來進行分析。
四、不同企業規模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現狀分析
(一)不同注冊資本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分析
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3。
不同注冊資本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特別是注冊資本低于500萬元的小企業,在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都顯著低于注冊資本在3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但在信息溝通水平上與大型企業沒有顯著區別,這是由于小型企業員工人數少,管理權相對集中,導致小型企業在涉稅信息的溝通上,反而優于大型企業。就中小企業本身而言,隨著企業注冊資本的增加,對于注冊資本在500―3 000萬元的中型企業而言,所有稅務風險管理相關的制度建設都有了顯著提升,這說明了注冊資本越大的企業,規模相對來說也比較大,在其他稅務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上比起小型企業都有所加強。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管理目標控制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與注冊資本3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相比,并沒有顯著的區別。但在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以及稅務風險評估水平上還明顯低于大型企業。
(二)不同收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4。
不同收入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顯差異,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特別是年收入低于500萬元的小企業,無論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信息溝通水平還是監督改進水平,都顯著的低于年收入在5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就中小企業本身而言,隨著企業收入的增加,對于年收入在500―5 000萬元的中型企業而言,除了稅務風險管理崗位設置水平以外,其他制度建設都有顯著提升,這說明了中小企業隨著年收入的增加,雖然尚未設置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但在其他稅務風險管理的制度建設上已經有所加強。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管理目標控制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與年收入5 000萬元以上的大企業相比,并沒有顯著的區別。
(三)結果分析
無論從企業注冊資本還是經營收入分析,規模較大企業與規模較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都存在顯著差異。其中經營收入越多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也越高。研究假設H1得到了證實。具體到目標控制水平、崗位設置水平、識別評估水平、信息溝通水平以及監督改進水平上,規模較大企業與規模較小企業也都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在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水平上,無論是從注冊資本還是經營收入來分析,規模越大的企業,其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水平越高。研究假設H1A、H1B、H1C、H1D以及H1E得到了證實。
五、不同特點中小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上的差異研究
(一)樣本調整
由于本部分重點研究不同特點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意識差異,因此,在數據的使用中進行了進一步篩選,剔除標準參照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文中《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將注冊資本在3 000萬元以上或年收入在5 000萬元以上的規模較大企業予以剔除。剔除大型企業后,有效問卷為967份。被試具體情況見表5。
(二)不同所有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6。
根據表6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所有制類型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外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大于其他類型的被試企業。
(三)不同經營年限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7。
根據表7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運營時間不同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運營時間在10―20年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大于運營時間在10年以下的企業。
(四)不同行業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8。
根據表8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并不明顯;主要表現在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企業以及建筑安裝企業之間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并不存在顯著差異。
(五)不同地區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差異分析
將樣本數據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的結果見表9。
根據表9進行Mann-Whitney U檢驗分析結果表明,對于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不同地區的中小企業漸進顯著度明顯;主要體現在湛江、潮州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高于廣州、惠州以及陽江地區企業,另外中山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明顯高于惠州地區。
(六)結果分析
1.不同所有制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外資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其他企業。研究假設H2得到了證實。
2.運營時間不同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運營時間在10-20年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運營時間不到10年的企業。研究假設H3得到了證實。
3.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雖然有所不同,但并未存在顯著差異。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業以及建筑安裝業的差異并不明顯。研究假設H4沒有得到支持。
4.雖然不同地區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存在顯著差異。但與企業所在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并無直接聯系,例如在2011年廣東省城市GDP排名第九位的湛江市,其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顯著高于排名第一位、第六位以及第十六位的廣州、惠州及陽江。研究假設H5沒有得到支持。
六、結論
本文研究的主要結果及分析如下:
1.與規模較大的企業相比,規模較小的企業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都顯著較低。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業在稅務風險的管理上是明顯落后于大型企業的,這也證明了中小企業需要加強稅務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2.與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制度相比,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稅務風險識別與評估水平也隨之提高,這說明部分中小企業在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時候,更注重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但在其他制度的建設上沒有同步跟上。
3.在對中小企業進行分析時發現,外資企業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水平上比內資企業要高。一方面由于國外稅務風險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早,外資企業非常重視稅務風險問題。另一方面,也由于外資企業收入較高,其員工素質普遍較高,在稅務風險的管控上更有“執行力”。
4.中小企業的經營年限也直接影響了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經營時間較長的中小企業對稅收制度了解的多一些,甚至是在稅收問題上“吃過虧”,因此對于稅務風險的重視程度要顯著高于經營年限較短的中小企業。
5.本研究最初假設,中小企業所在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會影響到其稅務風險管理水平。經濟發達地區的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應高于其他地區。通過分析最終發現,經濟發達與否并未顯著影響到當地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水平。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可能會受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經營環境、稅收環境、稅收執法力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
6.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稅務風險的管理不僅要求中小企業要有稅務風險意識,關鍵還要建立一套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參照COSO的風險管理框架,中小企業同樣需要從稅務風險目標控制、崗位設置、識別與評估、信息溝通以及監督改進等要素入手,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僅有風險意識,沒有建立配套的制度,將無法實現管理稅務風險的目的。同時,各項制度的建設必須齊頭并進,不能簡單的將稅務風險管理的概念停留在稅務風險的識別與評估,要設置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崗位及控制目標,通過企業內部及外部的涉稅信息溝通,識別與評估稅務風險,并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應對策略,及時的完善、改進管理制度。
7.中小企業應認識到進行稅務風險管理的緊迫性。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應及時進行,不能等到出現稅務問題了再“亡羊補牢”。在前文的分析中提到了稅務風險可能給中小企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如果一定要在稅收上“吃了虧”才想起稅務風險管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成本就太高了。特別是對于剛成立的中小企業,應該在成立初就打好稅務風險管理的基礎,為企業快速平穩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與外資企業相比,內資企業更應該盡快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稅務風險管理制度,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地生存、發展。
【參考文獻】
圖們江區域地處東北亞的中央部位,與中、俄、朝三國毗鄰接壤,且長吉圖先導區建設橫貫中蒙大通道,并輻射至東北經濟區、大圖們江經濟圈和東北亞經濟區,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圖們江區域的發展已影響和拓展至整個延邊州地區。
從近幾年延邊州地區經濟發展的宏觀數據來看,中小企業已成為延邊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和領跑員,對延邊州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相關資料可知:截止2012年底,延邊州登記的中小企業數量占全州企業總數的99.5%,上繳稅金占全口徑財政收入的33%,經濟總量的47%,同時延邊州中小企業的經濟總量還在逐年高速增長。不論從企業數量上看,還是從經濟總量上看,中小企業對延邊地區的經濟的增長、就業的穩定及社會的和諧等都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但延邊州地處我國吉林省的東部經濟發展水平較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相比有較大差異,且宏觀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相對較重,同時,中小企業自身發展力量薄弱,企業內部管理水平較低,內部人員稅務知識和專業勝任能力有待提高等,致使企業往往缺少對稅務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從而導致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較重,且其風險管理和控制面臨較大壓力。
本文以圖們江區域(主要以延邊州)中小企業為研究對象,綜合分析和評估延邊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現狀,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合理化解決措施和建議,從而,幫助圖們江區域中小企業合理規避稅務風險,降低和減少稅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助力中小企業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二、延邊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從企業危機管理理論的角度來看,危機的爆發通常情況下可分為: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同樣,延邊州中小企業的稅務風險也無異于此。本文從稅務風險管理的三個階段入手,事前防范以規避風險,事中應對控制以阻止風險,事后補救以降低風險,總結和歸納了現階段延邊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現狀和特點。
1.事前稅務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在延邊地區,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經營管理層往往缺乏對稅務風險的正確理解和合理認知,在經營決策中往往忽略了稅務風險對公司業績和企業發展的影響。然而,實質上企業稅務風險的產生主要集中在兩個環節:一是公司注冊階段引發的風險,二是公司納稅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從企業的業務構建和管理決策開始,就決定了企業的稅收范圍和稅負大小等相關問題。企業管理人員稅務風險防范意識的薄弱,經營業務決策的不得當,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納稅申報、稅種、稅率、納稅時間、稅負繳納金額等,從而直接影響和改變企業的稅務風險大小,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稅務風險。
2.事中稅務風險控制不及時,應對措施不完善
事中控制是有效防范稅務風險,減少損失的重要階段,而中小企業往往無法準確判斷、識別和評估稅務風險,并作出及時的反映和應對。結合延邊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本文認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稅務專業知識欠缺,專業人才匱乏。以延吉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為例,截止到2014年末,已有276家企業落戶高新區,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戶。通過開發區納稅人交流群了解到:該群包括開發區內近七百余名企業的會計、稅務人員,群內每日消息量近一百條,主要內容涵蓋稅務申報系統、軟件、程序等多個方面。這也在側面反映了:在延邊州,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管理者往往不具備較高的稅務知識水平,缺乏對稅務知識的了解和運用,一些人甚至在獨立完成稅務申報和稅款繳納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同時,在中小企業內部往往沒有專業的稅務人員,為節省成本,降低日常開支,延邊州中小企業普遍采用記賬或聘用兼職會計人員記賬等方式,來負責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稅收申報繳納等工作;由此,企業的內部日常核算和稅務管理過度依賴于外部機構和人員,容易導致內部管理和控制的滯后,不利于企業管理者根據會計信息進行決策和監督;且稅務機構人員的業務水平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稅務活動,從而產生難以為中小企業規避和控制的風險。
(2)內外部信息傳遞和溝通機制不健全。稅務風險的產生和防范離不開稅務機關的管理和相關稅收政策的變動調整。延邊州通過不斷強化中小企業技術服務,完善創業、信用擔保機構建設,制定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方案等不斷優化企業環境,推動中小企業迅速發展。2013年以來,全州為中小企業減免稅收約4.8億元,清理各類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1553項,下放縣市行政審批權限50項。事實證明:外部政府機關的相關信息,企業內部部門間的交流溝通均是影響企業稅務工作的重要因素。通過不斷完善內外部溝通機制,整合信息資源,有利于幫助中小企業實現稅務風險的有效管理。
(3)企業內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不完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考核和監督機制,是重要的稅務風險控制機制,但延邊州中小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制度往往不健全,考核和監督機制徒有虛名,風險管理制度更是虛有其表,從而導致企業內部核算無監督,納稅無保障,業務決策不經稅務風險審核,經營活動和會計處理不當等必然導致事中控制難以進行,稅務風險頻發。
3.事后監督和改進機制不健全
稅務風險發生后,及時迅速地處理有利于為企業降低風險,節約成本。一旦稅務風險發生后,應積極迅速應對,把握時機,在稅務機關進行處罰時,應及時上交稅款,繳納滯納金,避免將事態擴大,從而避免進一步影響到企業的聲譽,損害企業核心利益。從服務行業來看,受企業性質的影響和制約,服務行業中小企業享受政府稅收優惠政策少之又少。以延吉市羅京飯店為例,受旅游淡旺季的影響,企業營業收入變動較大,淡季經營可能出現虧損,由此管理者決策對稅收風險產生較大的影響,稅收滯納金成為淡季經營中的的嚴重稅務風險。
同時,在經歷稅務風險后,應及時進行改進和強化監督,在分析和評估稅務風險產生的原因的基礎上,不斷改進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從而,有效識別、規避和控制企業的稅務風險。在延邊州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滯后的監督和改進機制正是影響其稅務風險的重要原因。
三、完善延邊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現狀的對策
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從表面和淺層來看,是受制于其生產規模的大小、經營營管理水平的局限,但究其根本是管理者缺乏稅務風險的意識和觀念,同時也離不開企業內部的制度化和體制化問題。從中小企業發展現狀著手,本文為改善延邊州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強化稅務風險管理意識,構建稅務核算和監督機制
企業的經營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稅務風險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強化稅務風險意識,做到會計信息為決策服務,稅務管理為企業服務,讓稅務風險管理意識貫穿企業發展的始終;同時,完善企業內部的核算和監督機制,促進日常核算公開化、透明化,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經營活動和會計處理不當引發的稅務風險。
2.設置專職會計崗位,聘用專業稅務人員作為咨詢顧問
企業日常核算是其經營管理決策的重要指標和參考因素,在企業內部應設置專職會計崗位聘用會計人員進行經營活動的日常核算,從而為稅務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生產規模較小、職工人數少、現金流較小,聘用專職稅務人員進行稅務風險的管理成本較高,企業經營壓力較大。因此,聘用專業人員擔任咨詢顧問具有可行性,請專業人士定期為企業進行稅務風險的評估和調整,為企業提供稅務知識的普及和咨詢幫助,從而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實現對風險的控制和管理。
3.建立內外部的信息溝通和交流機制,加強政企合作
延邊州的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的信息溝通和交流機制,從而導致影響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各項決策無法及時有效地傳遞,并缺乏正確的反饋。因此,要加強內外部的溝通,安排企業內部的人員定期與主管稅務機關溝通,了解和關注政府相關稅收政策的變化和調整,組織稅務工作人員定期參與政府相關政策培訓和學習。充分把握延邊州強化中小企業技術服務,完善創業、信用擔保機構建設,制定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方案等的相關優惠和扶持政策,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4.建立稅務風險的檢查和監督制度,強化企業內部控制
對于企業的日常會計核算和稅務相關工作,由熟悉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和核查,確保日常核算符合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稅務申報、繳納工作滿足稅收征管部門的要求,從而降低會計核算錯誤、因疏忽、漏報導致的偷漏稅風險,同時,也對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進行檢驗,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四、結論
稅務風險的發生涉及企業收入、成本費用、會計報表、納稅程序、稅收政策、稅務爭訴等多個方面,與企業內部管理組織形式、專職稅務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企業內部稅務風險評估體系、內外信息溝通交流機制等息息相關。從長遠角度看,要促進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首先,國家應與時俱進出臺相關稅收政策,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政府應通過相關政策培訓強化對中小企業信息溝通和交流機制的指導,更要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改變固有思維和意識,從根本上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更好地發展;更重要的是,中小企業自身應強化稅務風險管理意識,重視企業內部的稅務核算和監督機制的構建。從而,全面帶動整個延邊州乃至圖們江區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