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9 17:17:59
序論:在您撰寫有趣的科學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2、大象死后還會保持站立姿勢。
3、瞎眼的變色龍,還是有能力變色來適應周遭環境的。
4、每次你舔一張郵票的背膠,就等于吸收1/10卡路里。
5、乳牛聽音樂時可以供應更多牛奶。
6、鱷魚無法伸出它們的舌頭。
7、北極熊是左撇子。
8、鴕鳥的眼睛比腦袋大;海星至今還沒演化出腦袋。
9、跳蚤可以跳過比它們350倍身長的距離,相當于一個人跳過一個美式足球場。
10、一只被摘掉頭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則是過度饑餓。
11、長頸鹿沒辦法咳嗽。
12、貓頭鷹是唯一能夠分辨藍色的鳥類。
13、鯨魚一分鐘心跳只有9下。
14、月亮有810億磅重。
15、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關鍵詞:職校;數學教育;趣味性
長期以來,我國的數學教育注重數學知識的學習及技能的訓練,過度追求數學結果的推理演繹。數學教材內容繁、難、偏、舊,過于強調知識的邏輯性、嚴密性,淡化了作為學生終身學習所需知識的儲備,缺乏對有關數學背景知識的介紹,導致學生缺乏對數學的了解,缺少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被動地死記硬背和機械地接受訓練,影響了學生的數學文化教育和全面發展,從而導致在高職院校中數學教學缺乏市場,造成很多學生懼怕數學的狀況。
顯然只有改變傳統的、機械的和死板的教學方法、教學途徑,將數學教學轉到尊重學生經驗和需求上去,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現實生活中探討數學現象和規律,使教學內容真正成為學生喜歡的內容,讓學生自身感到數學是“有趣味”的,真正喜歡數學。這也說明了讓趣味數學走進職校數學課堂的必要性。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到職高數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組織課堂教學,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從而達到接受數學的目的。
一、生活中的數學
設計一個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真正感到數學并不是那么難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周圍處處有數學,時時會碰到數學問題。通過實例來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他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趣味和實用,最終幫助他們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有關,數學是有用的,我要學數學。
例如,講解“排列組合”一節時,通過一個有趣故事來引入:本班一個小組10位同學去一家餐館吃飯,10個座位有先后順序,10位學生謙讓很久也沒有入座,飯店老板說:“你們在本店每吃一頓飯,就換一種坐法,等到所有坐法都坐過一遍之后再來吃飯,本店將永遠免費請你們?!闭垎?,若一天平均吃一頓飯,這10位同學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免費吃飯?此時學生情緒高漲,很快就進入角色。引起了學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游戲中的數學
數學是嚴肅的事業,游戲是閑暇的娛樂,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如果寓數學于游戲中,卻能產生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數學因與游戲的結合而不再枯燥;另一方面,游戲也因有數學的參與而不再空洞。同時,數學教學的游戲化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課堂教學的活力。
游戲在于“享樂”,但游戲者在“享樂”中卻獲得了更好的發展,學生在享受游戲的同時,身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松,智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這更加符合職校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心理需求:玩中學。所以,教師要利用游戲,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趣味性,讓他們感覺到其實數學也不是那么深奧的。如我在教學“函數的定義”這一節內容時,利用猜數的游戲,就是讓學生在心里想一個數,把它除以2再減去3,將得數告訴老師,老師就能很快猜出學生所想的是哪個數。這樣,很快就出現了學生主動思考并積極發言的熱烈場面,大大地激發了興趣,并且極為自然地引入課題,本來很抽象的理論,在游戲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就掌握了。這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又如,在講“角的概念推廣”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角的定義以及角的推廣成任意角時,本人在課堂上設計了如下活動:在教室地面上畫一個大的鐘面,讓兩位學生充當分針和時針,然后在老師的指令下進行一連串的活動。整個活動中,教室里充滿歡聲笑語。當活動結束以后,我聽到有幾位同學在說:原來數學這么簡單,我以后不怕了。聽了以后,我心里暗暗高興,職高數學教學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學生覺得數學“不難”。
三、從數學中找回成功感
成功和愉快總是聯系在一起的,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的產生和保持有賴于成功。讓全體學生廣泛參與教學過程,有經常性的成功體驗。如果在表現過程中他獲得了成功,以后學習的勁頭就會更足。這種成功的喜悅會產生更高的學習興趣,而這種興趣又能再次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可再次促進興趣的萌生。
在學習“等比數列”時,首先設定學生中的某位創辦公司成交了一筆大生意,購買了一百萬元的產品,對方要求付款,給出兩種支付方式:一是一次性付一百萬,二是交付一元,連續三十天,每天給前一天兩倍的錢,大家幫他選一選,哪種方式對他的公司更劃算?學生被這有趣的問題吸引住了,展開思考,各抒己見。此時點明課題,用“等比數列求和公式”,使學生全神貫注地進行等比數列求和的學習。
四、專業中的數學
除去少數想參加高職單招的同學外,大部分中職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學好技能。將必學的數學知識滲透到專業知識中,多講與專業相關的數學知識,就會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也是在學習專業知識,讓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
針對數控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給他們一張圖紙,要求理解圖紙所表達的意思,再利用數學知識通過運算得出一些相關的數據,然后按要求在車床上做一個零件,并計算成本等。對零件的評價既檢查到學生的數學知識,又對學生車床的基本操作能力進行了測試,一舉兩得,這樣學生在學習和測試中感受到了樂趣,有利于促進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當然,為了提高職高生的數學興趣,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做法還有很多,如數學建模、數學實驗,心理輔導……運用各種適合于現階段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重新樹立起學習數學的勇氣和信心繼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只要我們老師認真地去做,就一定可以使學生熱愛數學、理解數學,最終都學到有價值的數學,都得到數學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孔企平.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朱淑紅.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教學.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2).
誤區一:處處探究,視探究為新課程教學的唯一良方
在一些老師的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其探究思想,處處設計探究,處處讓學生想,讓學生做。結果課堂鬧哄哄,一些基礎稍差的學生就在混水摸魚,一堂課下來只有固定的幾個學生在真正參與課堂。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強調探究式教學,并在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探究活動,這一方面說明了探究式教學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產生一切知識都應該通過探究的方式獲得、在教學中探究才是唯一的方法的假象。
事實上,探究式教學也有其自身缺點:探究活動的計劃性差,探究過程較長,耗用時間較多,教學過程的駕馭是很困難的,給教師的教學組織帶來很大的困難。如果課堂組織不好,會影響教學效果,甚至達不到教學目標。因此,一些內容的教學,用探究的方式不僅效率太低,而且效果往往不如直接學習。
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般有“接受式”和“發現式”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是中小學生的重要學習方式。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本身并沒有錯,錯的只是僅僅把它當做教學和學習的唯一方式,走上了一條極端的路。所以在批判原有錯誤的同時也就要避免新的極端。
探究式教學必須在與傳統教學的融合中進行。比如學生通過探究對某一現象已有大量的感性經驗時,或者學生對某一現象或知識不太深入時,教師的講授就是一種更恰當的選擇。另外,探究也需要教師的講解和指導,沒有教師指導下的探究本身就不可能順利進行。在課堂教師中,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千萬不要為了探究而探究。
誤區二:頻繁提問
問題是探究性教學的載體,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以問題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把教學過程變成“模擬的科研過程”,使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以問題為中心積極、主動地去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課堂內通過自己的實驗、觀察或與教師、同學的交流討論等一系列探究的學習活動來獲取知識。
然而,在實踐教學中一些老師卻將探究式教學演化成了“滿堂問”式教學,教學中頻繁提問,把提問當成了探究的唯一形式。其實課堂上探究的問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不精心設計問題,只是提出一些“你是怎么想的,談談你的感想”“為什么”之類的問題,教師問個不停,學生來不及深入思考,只是應付性地隨意發表“見解”,并不能獲取探究學習的實效。久而久之,學生不僅會失去興趣,還會引發學生的不良學習情緒,使探究學習適得其反。 轉貼于
設計適用于探究性教學的問題應當明確以下四點。
第一、所設計的問題應具有趣味性、連續性,書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以此來設計問題的情景或必要的材料;
第二、問題應當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悟以及認知能力相結合,使學生能運用其感知和認知能力有效探究;
第三、問題不僅應有利于獲取學習的成就感,而且應有利于實施有效教學,獲取探究教學的實效性。
第四、探究式學習要面向全體學生,所提的問題不僅要具有可探究性,而且要有利于教師的指導性講解,以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開發學生的潛能,引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誤區三:不需預習
在評課過程中大家談到了“預習”與“探究式教學”的矛盾。
有些老師認為:探究式學習就像猜謎一樣,如果謎底給出,就會失去猜謎的動力,課堂就會失去精彩,探究就會流于形式,就會是對答案找過程,缺乏創新性,這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
也有一些老師覺得:通過預習學生已經知道答案,但并不防礙探究。因為我們通過讓學生參與探究的過程獲得感性認識,同時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而結論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的教學重過程而不能僅重結論。
誤區一:處處探究,視探究為新課程教學的唯一良方
在一些老師的教學過程中為了突出其探究思想,處處設計探究,處處讓學生想,讓學生做。結果課堂鬧哄哄,一些基礎稍差的學生就在混水摸魚,一堂課下來只有固定的幾個學生在真正參與課堂。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就是強調探究式教學,并在教材中設計了大量的探究活動,這一方面說明了探究式教學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產生一切知識都應該通過探究的方式獲得、在教學中探究才是唯一的方法的假象。
事實上,探究式教學也有其自身缺點:探究活動的計劃性差,探究過程較長,耗用時間較多,教學過程的駕馭是很困難的,給教師的教學組織帶來很大的困難。如果課堂組織不好,會影響教學效果,甚至達不到教學目標。因此,一些內容的教學,用探究的方式不僅效率太低,而且效果往往不如直接學習。
學生的學習方式一般有“接受式”和“發現式”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都是中小學生的重要學習方式。傳統的接受學習方式本身并沒有錯,錯的只是僅僅把它當做教學和學習的唯一方式,走上了一條極端的路。所以在批判原有錯誤的同時也就要避免新的極端。
探究式教學必須在與傳統教學的融合中進行。比如學生通過探究對某一現象已有大量的感性經驗時,或者學生對某一現象或知識不太深入時,教師的講授就是一種更恰當的選擇。另外,探究也需要教師的講解和指導,沒有教師指導下的探究本身就不可能順利進行。在課堂教師中,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千萬不要為了探究而探究。
誤區二:頻繁提問
問題是探究性教學的載體,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以問題為載體組織教學內容,把教學過程變成“模擬的科研過程”,使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以問題為中心積極、主動地去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課堂內通過自己的實驗、觀察或與教師、同學的交流討論等一系列探究的學習活動來獲取知識。
然而,在實踐教學中一些老師卻將探究式教學演化成了“滿堂問”式教學,教學中頻繁提問,把提問當成了探究的唯一形式。其實課堂上探究的問題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果不精心設計問題,只是提出一些“你是怎么想的,談談你的感想”“為什么”之類的問題,教師問個不停,學生來不及深入思考,只是應付性地隨意發表“見解”,并不能獲取探究學習的實效。久而久之,學生不僅會失去興趣,還會引發學生的不良學習情緒,使探究學習適得其反。
設計適用于探究性教學的問題應當明確以下四點。
第一、所設計的問題應具有趣味性、連續性,書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以此來設計問題的情景或必要的材料;
第二、問題應當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悟以及認知能力相結合,使學生能運用其感知和認知能力有效探究;
第三、問題不僅應有利于獲取學習的成就感,而且應有利于實施有效教學,獲取探究教學的實效性。
第四、探究式學習要面向全體學生,所提的問題不僅要具有可探究性,而且要有利于教師的指導性講解,以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開發學生的潛能,引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誤區三:不需預習
在評課過程中大家談到了“預習”與“探究式教學”的矛盾。
有些老師認為:探究式學習就像猜謎一樣,如果謎底給出,就會失去猜謎的動力,課堂就會失去精彩,探究就會流于形式,就會是對答案找過程,缺乏創新性,這與新課程理念背道而馳。
也有一些老師覺得:通過預習學生已經知道答案,但并不防礙探究。因為我們通過讓學生參與探究的過程獲得感性認識,同時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而結論的得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的教學重過程而不能僅重結論。
關鍵詞: 高職數學課程教學 趣味性實例教學 教學效果
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及必修課程,具有較強的基礎性、應用性和實踐性。同時,數學課程對學生的思維習慣與學習方式都會產生深遠而重要的影響。
高職院校的數學教育不同于高中或大學數學專業教育重視理論內涵的特點,而是著重突出了對數學實際應用方面的要求。近年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也給高職院校數學課程的教學進程帶來了重大的挑戰。如何更好地完善高職數學課程教學,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成為現今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的重大課題。
目前,全國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工學結合模式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其內容簡要地說是基于工作過程建立課程體系,以工作任務驅動課程改革,其目的是使學習者能夠真正掌握勝任工作崗位的技能并順利就業。為了響應這項重大的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我們提出引用實際應用性實例的教學方案。我們在具體方案實施過程中發現,過去傳統的講解模式過于單一枯燥,在實際應用方面缺乏形象性理解,教學模式按照“講解概念―例題演示―學生練習”的模式,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記憶過于生硬,實際應用能力與理論結合實踐能力較差。而引入了趣味性實例教學后,整體調整為“理論講解―實例分析―實例講解”的教學模式,強調“例以見學,例以強學”的指導思想,大量探索實際生活中的實例模型,自然地轉化為數學模型,從中探索問題并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法。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證實了該方法的可行性與高效性,同時總結了一些教學經驗。
在具體實施實例性課程教學的初期,我們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抽樣調查,了解學生真正喜歡的數學實例,盡量貼合學生的實際興趣,同時,引入的實例緊密結合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特點,著重選取學生們深感興趣的專業應用實例。這樣不僅解決了實例模型中的數學問題,而且強化了學生們對專業知識的記憶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我們在《機械制圖》課程中選取了實例模型?!稒C械制圖》是機械類通用工種的一門技術基礎課,既有抽象的投影理論,又有很強的實踐性。所以在這門課程中選取適合數學教學的實例模型,既滿足了廣泛覆蓋的資源共享性特點,又滿足了資源利用高效性特點。
在具體實施數學實例模型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還應注意實例模型教授的難易性及技巧性。選取的數學實例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基礎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宜選取高難度或過于復雜的實例模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啟發式、討論式、自主探究式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并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從依靠教師“教會”轉變為在教師引導下自己“學會”,并使學生“會學”,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為主動參與者。這樣可實現理論聯系實際的效益最大化,成為提高應用高職數學課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徑。
在學期期末的成績考核中,我們將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例應用模型作為考核的重點,全面地考查學生結合實踐的能力與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這樣不僅強化了數學理論知識的應用,而且強化了學生專業知識的拓展應用,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今后日趨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實例性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目前高職院校要求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不是簡單地再現以往已經感知過的形象,而是在人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新形象的過程。這里所說的“空間想象”是指工程技術領域對空間形體或幾何元素的形狀、大小、方位與深度等的想象??臻g想象能力的基礎是空間觀念,其來源是我們對現實世界的直接感知與認識。實例模型教學大大促進了對空間想象能力的探究和培養。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實例模型反映的實際問題與所需數學內容聯系緊密。
(2)學生動手操作、實踐性強,利于開發空間觀念。
(3)重視數學理論基礎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例如,在講解對稱及對稱圖形的概念時,我們從專業課程中的實際模具所體現出的實物模型中獲取空間信息,讓學生列舉出與所學專業符合的模具或機械零件進行觀察和分析,從具體形象的實例中理解有關對稱性質的事物或現象?;蛘咦寣W生設計實例模型,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對稱的含義,加強立體感的培養。
2.提高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和掌握能力
實例模型具有的形象性與具體性,利于學生在形象的問題實例當中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課程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并不斷深化。其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實例模型的主觀記憶,而且增強了學生對其實際存在的數學問題相關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產生了由數學理論教學到專業課程實例模型再到數學理論的掌握理解等一系列良好的連鎖反應。
3.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例模型的納入,充分地激發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僅提高了學生討論研究的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高職數學教學的互動性,使學生在親身感受、親身體會、親手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加深對實例模型的理解和創新,同時在具體的研究問題的過程當中潛移默化地增強了探索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和能力,更培養了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實現了數學理論知識增強和創新能力培養雙贏的目標。
基于以上的優勢,我們將在今后的高職數學教學過程當中不斷進行優化配置,完善實例教學體系,革新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實現高職數學理論教學與專業課程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一、在教學開始前要科學詳細的制定教學目標
對于職校幼師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學習美術課程除了能夠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以及修身養性之外,最根本的還是在以后的工作當中能夠順利的展開對于幼兒的教學,小朋友是祖國的花朵,老師的素質如何對于他們有著直接的影響。為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環節對于學生們興趣程度的影響,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提前制定好詳細的、科學的教學目標,這樣,在教學展開的時候能夠直接進入主題,讓學生們能夠更充分的和美術接觸。首先,就是在基礎訓練方面的目標制定,對于課程上需要的材料、色彩等都提前準備好;其次,對于學生們實踐能力的培養應該加強重視,設定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們開展實踐;最后,就是對于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的鑒賞,老師一定要經常組織學生們進行鑒賞名畫等課程內容,能夠提高學生們對于美術作品的正確認識,從而幫助他們快速的對于美術作品做出正確的評價。
二、在教學的時候要學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傳統的美術是用畫筆畫在紙上的,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社會已經基本上進入了完全的信息化社會,對于美術而言也走進了全新的時代,它們不再拘泥于用畫筆在紙上作畫,通過計算機實現的各種精彩的美術作品數不勝數。因此,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除了要培養學生們傳統的美術素養外,還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時代的美術素養,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不能再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應該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首先,是為同學們選擇一本有價值并且能夠直接的吸引他們翻閱興趣的美術教材,這對于順利的開展美術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其次,在鑒賞傳統名畫的同時,還應該欣賞一些時尚的美術作品,提高學生們對于美術作品橫向的審美;再次,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應該像其他課程一樣,采用多媒體老進行教學,畢竟課本上能夠看到的知識是非常局限的,老師可以根據每節課的上課內容,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開合適的擴展,讓大家更好的掌握知識,培養興趣;最后,就是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不能按照傳統課堂當中那樣一味的講解,不顧慮學生的感受,老師要做的更多的是和學生展開良好的互動,師生之間融洽的關系是直接決定學生是否喜歡這門課程的原因。
三、在教學的時候要為學生們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
對于美術學習和創作來說,相比于其他課程,可能對于環境的要求更高,越是輕松愉悅的氛圍越能夠帶給學生們愉悅的身心感受,在這樣的環境和身心條件下,學生能夠以更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美術這門藝術,能夠更快的發現對美術的興趣,發現美術當中所蘊含的美和藝術,激發學生們創造美的熱情和激情。輕松愉悅的氛圍主要體現在教室的環境和師生之間的關系兩方面。在教室的布置上,如果有條件的話老師可以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而做出適當的布置,展現一些畫作,或者是可以在黑板上進行一些簡單的創作,讓學生們從環境上首先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再者就是師生之間的關系,如果師生之間有著平等、融洽的關系,在課程進行的整個過程當中,師生之間有著充分的互動,老師在提出什么見解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討論和評價的機會,師生之間在互相友好的交流和切磋的過程當中,既充分的感受了美術藝術的真諦,又促進了師生感情的培養,這對于培養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興趣來說是具有最好的效果的。
一、嘗試學習,把握起點――讓課堂生成智慧
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學習效果的差異。非指導性學習承認并堅持學生的差異性,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取知識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此,在智趣課堂的教學情境中,要求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增強教與學的互動生成,采用“嘗試學習單”引領學生開展前置性學習,以此充分展示學生的學習思維過程和最近發展區,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智慧。嘗試學習單的編制具體分為四個板塊:字詞訓練營、結構梳理站、文字品味園、質疑交流臺。
【課例】《半截蠟燭》
文章寫的是在德國法西斯的殘酷殺戮和占領之下,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表現出來的機智和果敢。我們可以進行如下內容的設計,讓學生感受文本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真摯情感和睿智理性的有機交融。
字詞訓練營。設計的內容主要針對課文的字詞等基礎知識,如辨析“秘密、絕密、絕妙”等詞語,旨在引導學生感悟用詞的精妙,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結構梳理站。主要針對課文結構而言,感知課文大意,梳理課文的寫作順序,為深入解讀文本做好準備
文字品味園。主要是對教材中生動優美或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的語句進行賞讀、思考、品味、想象,學習文本遣詞造句的精妙,感受意味深長的哲理,領悟作者獨特的表達方法,從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如,比較兩個“似乎”的內涵,透過這些詞語我們可以體會伯諾德夫人的膽識和智慧,更能感悟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質疑交流臺。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提出不理解的內容,這是嘗試學習單中的亮點,更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
構建高效課堂的前提是教師對學情清晰而準確的把握,而嘗試學習單是課堂教學的起跳板,起跳點找得越準,踩得越重,跳得就越高。因此,教師要認真批閱并分析學生的嘗試學習單,看看學生哪部分掌握得比較好,掌握的程度如何;哪部分是薄弱環節,需要怎么彌補;多少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新知識必須的知識技能,多少學生的儲備還不夠等等。掌握了學生完成嘗試單的第一手材料,教師就等于摸清了學生的“家底”,為學生“轉識成智”做好鋪墊,也為下一步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準確的導航。
二、問題建構,合作探究――讓課堂充盈情趣
非指導性學習主張學生所學的內容不是由教師傳遞,而是從意義上被納入學生的認知結構以前必須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此在學生嘗試學習的基礎之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問題進行合理梳理整合,確定本課需要解決的主問題,學習過程中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把課堂中大量的時間省下來留給學生自由支配,以保證主體的參與率。教師參與組織、調控、點撥并及時介入,歸納大家的看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情境以推動學習的進程。
【課例】《理想的風箏》
……
師:其實,從文中讀出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并不難,大家看,這是同學們嘗試學習的成果,很多同學認為劉老師是個――
生:劉老師是個慈祥忠厚、樂觀開朗、身殘志堅、心靈手巧、幽默風趣、執著追求、熱愛生活、富有童心的人。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把劉老師的形象讀得這么豐富。那么劉老師的這些特點作者是通過什么方法寫出來的,從中我們又能體會到怎樣的情感呢?這就是我們需要探討的話題。下面請根據要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
生1:我們小組選擇學習的是笑談腿疾這件事,下面先請小蔡同學談談看法。
生2:我從“劉老師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對時常瞇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頭發更襯出他的忠厚”這句話中讀出了劉老師的慈祥忠厚,作者通過對人物的外貌描寫來凸顯人物的性格特點。
師:你真會學習,不僅讀出了文字信息,更讀出了作者的表達方式,掌聲送給他。
生3:我讀出了劉老師的幽默風趣。文中是這樣寫的:“他在講女媧造人的傳說時,笑著對我們說:‘……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我就是那時侯被她摔掉一條腿的?!痹趧⒗蠋熭p松的笑談中,我們都開心地笑了,可是他內心卻是痛苦的,這一點我們當時并沒有立即感受到。
生4:我來補充,失去一條腿本來是人生的一大不幸,然而劉老師不回避自己的身體缺陷,他真會自我解嘲,我們被他的幽默風趣逗樂了。
師:說得多好啊,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劉老師說的這幾句話。(生有感情地讀)
師:讀了劉老師幽默的話語,讓我們更體會到他的――
生:樂觀開朗。
師:這就是細節描寫的魅力。(板書:樂觀開朗 細節描寫)
生5:我還從“但笑過之后,每個學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澀的感情,同時更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這句中讀出了同學們對劉老師的尊敬。
師:這種“酸澀”是一種復雜的情感,可能是――
生:(七嘴八舌)同情。后悔。慚愧。
師:這種復雜的滋味慢慢地從心底里滲出,充滿了每個人的胸膛。像這樣表達作者觀點,抒感的寫法叫議論抒情(板書:議論抒情)。本文借景抒情、議論抒情、細節描寫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種寫作方法。課文借助這樣的方法,把劉老師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
……
從上述課例片段可以看出,智趣課堂必須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基礎,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為目標,激發學生閱讀、認知、理解、探索的興趣,進而碰撞情感和思維的火花,努力創造和諧、民主、主動的教學效果?!澳阌X得劉老師是個怎樣的人呢?”這是嘗試學習單中的問題,在前置學習中學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作者是通過怎樣的方法把劉老師這個人物形象寫出來的,恰恰是需要探究的話題,因此通過師生共同提煉,水到渠成地成為第二課時教學的主問題。此時學生處于亢奮之中,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在整個探究過程中充滿了情趣,借助小組合作學習這一非指導性學習的主要策略,確保了所有學生的參與度,小組成員既分工又合作,真正起到了集思廣益的作用。長此以往,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三、多向互動,對話啟智――讓課堂充滿理趣
智趣課堂應始終圍繞主問題展開教學,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多向互動對話,深入探究文本。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通過情境創設、思辨研討等活動,不僅讓學生理解文本所傳遞的信息,更要感悟言語表達的智慧,讓學生強烈感受到充溢于教材中的理性審美之趣,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協同發展。
【課例】《山谷中的謎底》
……
生1:我們組研究的也是“就這樣”一直到“反復地彈……”這句話,小陳同學對這句話有著獨特的見解。
生2:四個“反復”可以反映出雪松與風雪抗爭的艱辛,也可以體現出雪松不屈不撓的精神。第一個反復可以看出當時暴雪的大,“反復地彎”可以看出當時雪下得很大,雪松承受的壓力很大,說明它采取了退讓的策略,從“反復地彈”可以看出這個退讓策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生1:小陳同學說得非常好,其他同學繼續發言。
生3:從前面“不一會兒”一直到“厚厚的一層雪”可以體會到暴風雪的大,雪松受到的壓力之大,就像我們遇到的挫折或者失敗所帶來的沉重打擊一樣?!爱斞┓e到一定程度時,雪松那富有彈性的枝丫就開始向下彎曲”,就是說我們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要做出一定的讓步?!坝谑欠e雪便從樹枝上滑落”,這時我們就如同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待壓力減輕,剛彎下去的樹枝又立刻反彈過來,雪松依舊保持著蒼翠挺拔的身姿”,大家就可以看出來,即使剛才雪松彎下來了,是作了讓步的,但是到最后,他依舊保持蒼翠挺拔的身姿,不像那些女貞、柘之類的樹,它們雖然寧折不彎,但是因為過于剛直而一蹶不振,再也挺不起來了。
生1:松樹以屈求伸的精神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同時也讓我們記起了中華五千年長河中,那一棵棵屹立在人們心中的雪松。勾踐臥薪嘗膽,創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奇跡;藺相如委曲求全,為了趙國的利益而顧全大局;二萬五千里,實行戰略大轉移,打破了三個月剿產黨的美夢。無論是誰,面對困難和壓力,都不能盲目地硬拼硬碰,要學會退讓,要有承受失敗、挫折的能力,這退一步并不意味著退步,并不意味著膽怯,而是為了積聚力量尋找機會戰勝困難,因為厚積才能薄發。(師生掌聲)我們小組的匯報完了,請問其他小組有補充或質疑嗎?
……
高效的語文課堂應落實在學生對文本精深、精當的感悟理解上,上述案例讓我們看到了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文的字詞句等基礎知識,更有了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感悟,生生之間的砥礪對話含金量較高,從雪松品質聯系到了現實生活,進而感悟到人的生存智慧,這是“理趣”的最好體現,從而實現了由表層知識轉向了個人知識理解的深度建構。這樣的“趣”味盎然是在感受人文情趣的基礎上向言語之“智”的華麗轉身,讓學生進一步感悟言語表達的技巧,領悟了“字詞知冷暖,言語有溫度”的語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