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8 16:46:05
序論:在您撰寫人文地理學科評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CDIO模式;人文地理學專業;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051-02
國外的高等教育一直把人文地理學認定為重點學科。在美國,從事人文地理教學及研究的人員和機構占到了地理學科高等教育研究人員和機構的半數以上。我國于1982年將人文地理學引入高校課堂,并列為高等教育重點發展學科。自此以后,國家投入大量研究經費到人文地理學的學科建設中,相伴隨的研究項目也不斷增加,科研隊伍不斷壯大,涌現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人文地理學學科建設獲得了健康蓬勃的發展。目前,全國有近百所高校設置人文地理學專業,占到了全部高??倲档氖种弧R虼?,加強人文地理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課程改革的需要,其中教學方法的改革更是關鍵。
一、關于CDIO
2000年10月,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會耗資近1600萬美元,資助由美國工程院院士Ed.Crawley教授帶領的,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瑞典皇家工學院、瑞典查爾莫斯工業大學和瑞典林雪平大學四所高校的專家學者組成的跨國研究組,進行了長達四年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實踐。2004年,研究組創立了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并于同年成立了CDIO國際合作組織。CDIO以產品的研發到運行的整個生命周期為載體,提供了一套面向學生的工程教育,強調讓學生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運行(operate)的項目過程中通過參與性實踐主動地、實踐地學習專業理論、實踐經驗和綜合能力。通過CDIO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能夠具備四個層面的能力――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過硬的個人能力素質、超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系統的統籌工作能力,因此,CDIO教學模式要求其教學方式能夠突出學生在上述四個層面的綜合培養,達到每個層面的預定目標。CDIO培養模式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1)密切聯系產業。CDIO教育模式以行業需求為導向,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緊跟行業發展,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項目為導向開展課程教學和設計實踐,在完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檢驗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2)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CDIO模式在設定教學大綱前,會對學生在行業內的全球性人才市場需求進行調查研究,分析人才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和素質,然后再以此為依據制訂系統的培養目標。并在培養專業能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主動進行批判創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人際交往能力,并引導學生進入生產一線,在實踐中進行自我認知、自我批評和自我提升,在進入社會前就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態度和職場能力。(3)人才工程理念。CDIO教學理念完全打破了學科之間的壁壘,強調從人才工程的角度來培養學生,對學生進行寬口徑培養,強調系統化的人才工程教育體系不只包括技術教育,還包括在歷史人文、社會進步、文化價值、市場經濟、心理學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培養。CDIO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工程師不僅具有專業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而且還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CDIO教育模式不僅適合于工程教育,其原理還普遍適用于絕大多數的高等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成效也不由簡單的課堂考試成績來評定,而是由市場中的利益相關者對學生的可用性進行反饋評定??傮w上來說,CDIO教育模式強調實踐,強調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系統培養。因此,要求教學機構制定出動態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專業建設。用人單位會第一時間將評估結果反饋給教師和學生,教育機構也就可以快速調整和改進落后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使得人才培養達到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狀態。
二、人文地理學專業的課程要求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下設的二級學科,從屬于社會科學范疇,本科專業的人文地理學專業課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學為基礎,以研究人地關系為核心,課程體系涵蓋社會、人口、經濟、語言、宗教、民俗、自然、行為、政治等諸多內容,是高等學校地理學本科專業基礎課。人文地理學研究內容緊隨時代步伐,具有鮮明的時空性,涵蓋當前的區域可持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城鎮一體化、新經濟技術開發、旅游開發等諸多熱點問題。因此,人文地理學專業研究范圍廣、知識面寬、學科之間的綜合性與交叉性強,老師和學生都需要具備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多學科知識。在現階段,綜觀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學教學手段和方法,主要還是采取“課堂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沒有體現出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適應性的教學改革應圍繞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將教師與學生緊密聯系,將實踐教學融入到各教學環節中。
三、CDIO指引下的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課程教學是由師生共同完成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學方法選擇、應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關鍵性作用。適應性的課程教學方法要有利于達到師生雙邊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學科知識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人文地理學需要融合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等多學科知識。因此,人文地理學課程體系需要打破學科與學科之間的壁壘,進行寬口徑培養,不僅僅局限于GIS、測繪等實用技術教育的傳輸,還要使得學生具備人文歷史、市場經濟、社會文化、心理學、管理學學科的基本素養。學生不僅具有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還要具備團隊協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是人文地理學在專業課程設計時需要具備的基本理念。
2.加強啟發式教學,培養綜合素養。啟發式教學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建立,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導精神。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通過設問、指導等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總結學習方法、發表看法、參與討論,發揮教學和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得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相得益彰,課堂氣氛處于最佳狀態。因此,在人文地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大力開展課堂與課后討論,啟發和引導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理論去思考和分析社會熱點問題,給他們創造發表不同見解的環境和平臺,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應用性思維。師生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都能獲取新知識、解決新問題,教師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或進一步的指導,使學生們能夠抓住興趣點,促進學習。
3.強化實踐教學,密切聯系產業。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實用性和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非常重要。人文地理學學科要求學生能夠解決諸如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與規劃、生態環境保護、土地價值評估和旅游資源開發等社會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用到調查、模擬、考察、比較和模型分析等多種的方法去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教師和學生運用這些方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社會研究方法的訓練過程。很多基本概念存在于課本中,它們雖然非常重要,但是大多都比較抽象,通過教師的口頭講解或課件演示雖然也能幫助學生理解,但是其效果去遠遠不如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去體驗、探究、理解與總結。通過實踐學習,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難度。因此,相關的高等學校教學機構不能把師生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應該花力氣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教學研究合作基地和建立校內實驗教學中心。校外的研究基地能夠給學生提供調查與考察的環境,校內的實驗中心則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比較和模擬。
4.注重案例教學,提高技術能力。案例教學法通過讓學生去分析和研究已發生的問題個案,把現實案例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教師案例講解、學生討論、撰寫分析報告、教師歸納總結等環節,提高學生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案例教學將能夠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形象,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旅游專業、城鄉規劃專業、建筑學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一門基礎理論,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現實指導性。同時它還是一個與多學科理論交叉、綜合性十分強的學科。因此教學機構要下大力氣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科學設置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教學體系。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靈活選擇和使用教學設施,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科學合理地設計授課內容。人文地理學教學要加大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多樣化教學方法的使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其創新思維與能力,使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具備專業動手能力與時代關懷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尹珂,李孝坤.高校人文地理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科教文匯,2011,(10).
[2]吳攀升.關于大學人文地理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索實踐[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10).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問題導向;能力培養;人文地理
一、“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
1.課程特殊性的客觀要求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的基礎性核心課程,是一門研究人地關系的學科,不僅對揭示地球表層的人地關系地域系統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經濟、語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軍事等內容,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現實問題、熱點問題、焦點問題。人文地理學主要特征是社會性、區域性以及綜合性。通過研究性教學可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性教學能真正體現人文地理的教育意義。
2.課程時代性的客觀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嚴重的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問題,區域發展失衡問題,文化、宗教沖突問題,局部地區政治、軍事動蕩不安等問題,為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性教學提供了廣闊空間。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實施研究性教學可使嚴肅、枯燥的理論說教變得生動,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學中,可開展我國人口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對策的研討;農業地理教學中,可緊密結合我國的三農問題、縣域可持續發展問題、農業產業化等熱點,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課程實踐性的客觀要求
實踐應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人地關系,所有對人文現象形成與發展的觀察分析,都建立在對自然界現象的觀察分析之上,理論知識框架體系構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各種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現象、人文景觀都能在實際中得到證實;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能接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各種真實、具體的環境與人文地理事物關系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生動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實踐過程
1.“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實施目標
一是應關注學生及其發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必須發揮學生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獨立性、參與性,把學生的個性健全發展作為研究性教學的出發點和目標。二是應關注“人文地理學”問題及其解決。研究性教學以對“人文地理學”問題的研究為切入點,把“人文地理學”方法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滲透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讓教學過程成為探究、質疑、思考、設計的開始。
2.“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
“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要求:一是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要求教學內容選擇應體現“人文地理學”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重視人文地理學的科學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實用性。二是實施“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的可行性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研究內容的“人文地理學”學科背景、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實施研究的條件等。研究性教學選擇的具體內容,包括經典性人文地理問題、社會性人文地理問題、前沿性人文地理問題、生活性人文地理問題、鄉土性人文地理問題、時事性人文地理問題等。
3.“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實施要求
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研究性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教學過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按照“問題的提出—引導—準備—指導—實施—展示—評價—理論提升—實踐應用”的思路、層次逐步落實完成,使研究性教學過程是有序的、開放的、主動的、互動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真正實現人文地理學科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研究與創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應協調關系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應協調好以下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是主導,是問題的激發者、教學過程的策劃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反思者;學生是主體,是問題的解決者、教學過程的實施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體現者。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從“理論的實踐化”到“實踐的理論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得益彰。課內與課外的關系:時間安排、信息來源、問題分析與解決?;A與拓展的關系: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實踐、應用、拓展。有序與無序的關系:集體組織研究與自主性研究,研究結論形成與研究質量評價。
三、“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教育效應分析
1.教育教學效應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具有多層面、多維度的多元化目標,覆蓋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和環節。①基于學生。研究性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目的是培養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監控的“建構者、探究者”群體,使學生從被動的人文地理知識的接受和吸納轉變為主動建構人文地理知識和探索客觀世界。②基于教師。培養研究性的教學者,在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充分顯現“組織者、學習者、參與者、研究者”的地位與作用[1]。③基于教學過程。充分滲透人文地理學的動態性、空間性、綜合性、創新性的教學思想,配合學生研究性教學的認知規律,形成以人文地理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多渠道、大數據信息來源、開放情感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確立問題性質—尋找解決信息—反饋認知思路的教學程序。④基于教學環境。創設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課堂情境,在課堂氛圍中充分體現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學本質特征,激發學生的積極反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自由空間。
2.教師引導教學行為的主導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教師的角色、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對人文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起指導性作用。主要表現為:①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即教師對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的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起組織作用。②教學行為的引領者,即教師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各個階段給予學生指導和引導,而不是全程包辦、灌輸,導致學生失去主體地位、自主權力。③教學實施的參與者,即教師在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全過程與學生一起進行研究、探討,并進行反思和評價。④教學效果的評價者,即教師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對教學的研究性內容、教學效果、學生受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科學評估。⑤教學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師在參與整個研究性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進行討論、反思、研究。
3.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人文地理學”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研究性教學蘊含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人的價值、尊嚴,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把“人文地理學”的學習建立在學生能動性的層面上。學生是研究性教學的中心,通過學生對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層投入與參與,使學習與研究并進,讓學生成為自我反思、自我發展的主體。
4.知識生成過程的體驗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重視學習、研究的過程價值。研究性教學過程中蘊涵著巨大的教育價值,對學生的成長、全面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研究性教學注重學生人文地理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讓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實地觀察、文獻檢索、文獻研究以及運用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等科學研究方法與技能,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興趣與欲望,逐步培養學生主動質疑、獨立思考、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學習方式。研究性教學強調學生在知識探究過程中的各種心理體驗,通過心理體驗明白人文地理知識創造的過程,在體驗、內化、生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創造行為的觀念體系。學生的人文地理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等只有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方可形成。
5.教學系統的開放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強調教學過程的開放性,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由管理者、評判者轉變為合作者、學習者和服務者,主要為學生創設友好寬松的學習、發展環境。學生之間是合作關系,師生之間是平等關系。思維方式也從單純的教師思維到復雜、多向、多元的師生共同思維,從封閉走向開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學對教學形式的要求是開放的,即拓展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時間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空間上教學的地點可以是多樣的,課堂、社會、野外相結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學的內容是開放的,表現在教材與其它知識資源的結合。研究性教學的形式與內容是開放的,有彈性的。教學的視野絕不僅限于課堂、教材、考試,而是隨時能把師生引向外在的社會與自然界的關注之中,這會大大拓寬教學的空間,師生得以在更廣的視野中尋找、發現、把握和研究“問題”。
作者:吳攀升
參考文獻:
[1]吳攀升. 關于大學人文地理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索實踐 [J]. 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10) :83-86.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問題導向;能力培養;人文地理
一、“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
1.課程特殊性的客觀要求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科學的基礎性核心課程,是一門研究人地關系的學科,不僅對揭示地球表層的人地關系地域系統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經濟、語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軍事等內容,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現實問題、熱點問題、焦點問題。人文地理學主要特征是社會性、區域性以及綜合性。通過研究性教學可最大限度地體現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實施“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性教學能真正體現人文地理的教育意義。
2.課程時代性的客觀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嚴重的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問題,區域發展失衡問題,文化、宗教沖突問題,局部地區政治、軍事動蕩不安等問題,為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性教學提供了廣闊空間。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實施研究性教學可使嚴肅、枯燥的理論說教變得生動,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學效果與人才培養質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學中,可開展我國人口問題的形成與解決對策的研討;農業地理教學中,可緊密結合我國的三農問題、縣域可持續發展問題、農業產業化等熱點,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課程實踐性的客觀要求
實踐應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人地關系,所有對人文現象形成與發展的觀察分析,都建立在對自然界現象的觀察分析之上,理論知識框架體系構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各種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現象、人文景觀都能在實際中得到證實;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能接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各種真實、具體的環境與人文地理事物關系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本上枯燥無味的知識生動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實踐過程
1.“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實施目標
一是應關注學生及其發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必須發揮學生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獨立性、參與性,把學生的個性健全發展作為研究性教學的出發點和目標。二是應關注“人文地理學”問題及其解決。研究性教學以對“人文地理學”問題的研究為切入點,把“人文地理學”方法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思維的發展滲透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讓教學過程成為探究、質疑、思考、設計的開始。
2.“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
“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要求:一是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要求教學內容選擇應體現“人文地理學”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開放性;重視人文地理學的科學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實用性。二是實施“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的可行性要求學生具有相應研究內容的“人文地理學”學科背景、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實施研究的條件等。研究性教學選擇的具體內容,包括經典性人文地理問題、社會性人文地理問題、前沿性人文地理問題、生活性人文地理問題、鄉土性人文地理問題、時事性人文地理問題等。
3.“人文地理學”研究性教學實施要求
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研究性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教學過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按照“問題的提出―引導―準備―指導―實施―展示―評價―理論提升―實踐應用”的思路、層次逐步落實完成,使研究性教學過程是有序的、開放的、主動的、互動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真正實現人文地理學科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研究與創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應協調關系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應協調好以下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是主導,是問題的激發者、教學過程的策劃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反思者;學生是主體,是問題的解決者、教學過程的實施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體現者。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從“理論的實踐化”到“實踐的理論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得益彰。課內與課外的關系:時間安排、信息來源、問題分析與解決?;A與拓展的關系: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實踐、應用、拓展。有序與無序的關系:集體組織研究與自主性研究,研究結論形成與研究質量評價。
三、“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教育效應分析
1.教育教學效應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具有多層面、多維度的多元化目標,覆蓋教學過程中的各個要素和環節。①基于學生。研究性課堂教學活動的首要目的是培養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監控的“建構者、探究者”群體,使學生從被動的人文地理知識的接受和吸納轉變為主動建構人文地理知識和探索客觀世界。②基于教師。培養研究性的教學者,在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充分顯現“組織者、學習者、參與者、研究者”的地位與作用[1]。③基于教學過程。充分滲透人文地理學的動態性、空間性、綜合性、創新性的教學思想,配合學生研究性教學的認知規律,形成以人文地理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多渠道、大數據信息來源、開放情感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確立問題性質―尋找解決信息―反饋認知思路的教學程序。④基于教學環境。創設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課堂情境,在課堂氛圍中充分體現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學本質特征,激發學生的積極反應,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自由空間。
2.教師引導教學行為的主導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教師的角色、行為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對人文地理教學活動的開展起指導性作用。主要表現為:①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即教師對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的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起組織作用。②教學行為的引領者,即教師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各個階段給予學生指導和引導,而不是全程包辦、灌輸,導致學生失去主體地位、自力。③教學實施的參與者,即教師在研究性學習實施的全過程與學生一起進行研究、探討,并進行反思和評價。④教學效果的評價者,即教師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對教學的研究性內容、教學效果、學生受益、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科學評估。⑤教學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師在參與整個研究性教學過程中,在教學觀念與思想、教學手段與方法等方面進行討論、反思、研究。
3.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體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在“人文地理學”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其主體性、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研究性教學蘊含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人的價值、尊嚴,關心、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把“人文地理學”的學習建立在學生能動性的層面上。學生是研究性教學的中心,通過學生對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層投入與參與,使學習與研究并進,讓學生成為自我反思、自我發展的主體。
4.知識生成過程的體驗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重視學習、研究的過程價值。研究性教學過程中蘊涵著巨大的教育價值,對學生的成長、全面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研究性教學注重學生人文地理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讓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實地觀察、文獻檢索、文獻研究以及運用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等科學研究方法與技能,激發學生探索和創新的興趣與欲望,逐步培養學生主動質疑、獨立思考、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學習方式。研究性教學強調學生在知識探究過程中的各種心理體驗,通過心理體驗明白人文地理知識創造的過程,在體驗、內化、生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創造行為的觀念體系。學生的人文地理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等只有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方可形成。
5.教學系統的開放性
“人文地理學”實施研究性教學,強調教學過程的開放性,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由管理者、評判者轉變為合作者、學習者和服務者,主要為學生創設友好寬松的學習、發展環境。學生之間是合作關系,師生之間是平等關系。思維方式也從單純的教師思維到復雜、多向、多元的師生共同思維,從封閉走向開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學對教學形式的要求是開放的,即拓展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時間上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空間上教學的地點可以是多樣的,課堂、社會、野外相結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學的內容是開放的,表現在教材與其它知識資源的結合。研究性教學的形式與內容是開放的,有彈性的。教學的視野絕不僅限于課堂、教材、考試,而是隨時能把師生引向外在的社會與自然界的關注之中,這會大大拓寬教學的空間,師生得以在更廣的視野中尋找、發現、把握和研究“問題”。
參考文獻:
[1]吳攀升. 關于大學人文地理課程研究性教學的探索實踐 [J]. 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10) :83-86.
1.研究性教學的內涵與外延
研究性教學,也稱研討式教學,是指教師以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知識積累為基礎,引導學生創造性地運用知識和能力,自主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在研討中積累知識、培養能力和開發思維的新型教學模式。泛義的理解,研究性教學實際上是一種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是利用來自實踐或從實踐中提煉出來的案例或問題進行類似研究的訓練。是將課內講授與課外實踐、教師引導與學生自學、教材與文獻閱讀有機結合并達到完整、和諧、統一的教學。研究性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是讓學生獨立地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的學習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吸收知識、應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一種教學方式。
2.人文地理課程研究性教學的原則
以學生為本。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其教學過程必須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獨立性、參與性;學生全體、全程、全面、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
以學科為本。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中“研究”討論的焦點是“人文地理”,集中體現其科學性、研究性、社會性、生活性、時代性、地域性、綜合性、邊緣性、預測性的內涵與特色。
開放性。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過程中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學形式開放;教學內容開放;教學資源開放;學科開放;教學系統開放;研究結論開放;學生思維、情感開放。
有效性。研究性教學過程中教學時間有效、教學內容有效、實踐應用有效,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研究性教學的教育價值。
系統性。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活動滲透在課堂教學、社會實踐、課后作業、考試形式、學位論文等各個教育教學環節中,關系到教育、學習、管理、評估等多個層面,是一項系統性、持續性工程。
3.人文地理課程研究性教學的目標
基于教師的目標。教師在策劃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的“預案”中,要研究教育規律,提升教學質量;審視人文地理學科前沿,提升人文地理學科水平。
基于學生的目標。學生在落實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的“過程”中,實踐了人文地理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
基于教學的目標。在整個研究性教學活動中,創新人文地理學教學模式,變革人文地理學的學習方法,構架教學與研究為一體的教學活動有效機制,實現人文地理學教學革命。
4.人文地理課程研究性教學內容的選擇
研究性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要求。一是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必要性,要求教學內容選擇應注意:體現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重視人文地理學的科學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實用性。二是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可行性,要求學生具有研究性教學內容的學科背景、知識儲備、生活經驗和研究條件等。
研究性教學選擇的具體內容。包括經典性人文地理問題、社會性人文地理問題、前沿性人文地理問題、生活性人文地理問題、鄉土性人文地理問題、時事性人文地理問題。
5. 人文地理課程研究性教學的基本要求與模式
研究性教學實施的基本要求。形式的多樣化:研究性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層面。過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學實施的過程中,要按照“問題的提出——引導——準備——指導——實施——展示——評價——理論提升——實踐應用”的思路、層次逐步落實完成。使研究性教學過程是有序的、開放的、主動的、互動的、探索的、求真的。目標的多元化:真正實現人文地理學科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研究與創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教育。
研究性教學實施需處理的六個關系。人文地理研究性“問題”的選擇與課程教學目標的關系;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主導、問題的激發者、教學過程的策劃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反思者,學生—主體、問題的解決者、教學過程的實施者、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教學效果的體現者;理論與實踐關系:切入—印證—融合—升華;課內與課外的關系:時間安排、信息來源、問題分析與解決;基礎與拓展的關系: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實踐、應用、拓展;有序與無序的關系:組織與自主,放與收。
研究性教學的實施模式。分為“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模式橫向體系(圖1)和“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模式縱向體系(圖2)。
二、人文地理課程實施研究性教學的意義
1. 有利于優化教學情境與教學系統的開放性
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強調開放性,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由管理者、評判者轉變為合作者、協助者和服務者,主要為學生創設友好的發展環境。師生之間是平等關系,學生之間是合作關系。在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過程中,思維方式也從單純的教師思維到復雜、多向、多元的師生共同思維,從封閉走向開放。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對教學形式是開放的,以課堂、校園、社會為平臺,采取自主型、問題型、體驗型、交流討論型、研究型等多種方式,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前提下,課內與課外相結合,課堂、社會、野外相結合。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的內容是開放的,表現在教材與其它教學資源的結合。教學視野不僅限于課堂、教材、考試,而是隨時把師生引向對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等全球性、區域性、地方性人文地理問題的關注中,大大拓寬教學的空間,使其得以在更廣的視野空間中發現、研究、解決問題。
2.有利于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眰鹘y的人文地理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生成了被動的知識接受者。人文地理研究性課堂教學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學生從人文地理知識的被動接受和吸納者轉變為人文地理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和人文地理客觀世界的探索者。研究性教學蘊含并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發揮學生自身非智力因素中對人文地理需要、動機、理想、興趣、愛好、意志、情感、習慣等的積極作用,激發學生的“人文地理”情意因素,尊重信任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人文地理問題,在實踐探索中,培養學生的文獻檢索、自主學習、口頭表達、互助合作,以及發散性思維、綜合分析等多方面的人文地理能力和綜合素質。不僅重視學生的智力發展,而且更加重視學生人文地理的動機、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激發學生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在研究性教學過程中,培養了學生人文地理的語言表達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思維分析能力、綜合概括能力、判斷辨析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協作互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及批判創新能力。
3. 有利于教師的自身發展與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在研究性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學習者、參與者、研究者”,教師的作用是積極的、主動的、主導的。要實現研究性教學,教師必須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思想,研究研究性教學的內涵與外延,研究實施研究性教學的形式與方法,研究理解課程內容的宏觀結構與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研究“時事性”人文地理、“區域性”人文地理,研究學生的人文地理學、地理學以及總體知識背景與知識水平,研究學生對人文地理學、地理學以及總體知識的心理需求與理想愿景;要實現研究性教學,教師必須整合教學內容與教學資源,自身具備人文地理學、地理學以及寬厚的相關學科知識背景與開闊的學科思維通道,具備與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善于評價,發揮表揚的藝術,更大程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動力,具備對學科、課程、研究性內容、學生心理、研究性教學過程的宏觀駕馭能力。所以,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學是學生與教師同步發展、共同進步的過程,是教師自身發展、自我創新的過程,是全面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
關鍵詞:大數據;人文地理學;研究
1“大數據”的定義與類型
總的來看,當前仍然沒有形成對“大數據”統一的定義。早在17世紀,哲學家們使用“數據”這一詞匯,專指真實的、反映事實的相關信息。長期以來,研究過程中的“數據”指的是依據某些傳統調研方法(例如:問卷、訪談、日志等)收集的信息,以及這些信息所抽象表達出來的意義。進入20世紀80年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加速了信息的存儲、交換與計算過程。特別是互聯網的使用,遺留下大量的數據“痕跡”,而且產生的速度也是日益增倍。據Hilbert等的研究表明,僅2007年人類大約存儲了超過300EB的數據,而人類存儲信息量的增長速度比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快4倍。這一海量的數據被形象的稱為“大數據”,這一定義突出體現了數據規模大的特征。
簡單來看,“大數據”可以大致劃分為三種類型:直接觀測型、自動獲取型與自愿貢獻型。①直接觀測型主要是指由各種電子監視器等(例如道路卡口攝像頭)直接觀測的數據,往往針對某一特定地方或人(群)。②自動獲取型數據是由于電子信息設備或相關網絡應用程序的使用而自動留下的網絡“痕跡”。例如網絡中留下的搜索與瀏覽記錄;網絡購物留下的交易數據、快遞包裹留下的轉運記錄;出租車gps記錄的時空出行路線、智能公交卡記錄的上下車出行記錄;手機基站檢測得到的手機用戶位置、手機用戶間的通信記錄等。③自愿貢獻型數據是人們自愿在網絡上或分享的數據,主要是社交網站上使用者的相互作用,例如社交網站簽到留下的時空數據、社交網站用戶的社交關系網絡、社交網站用戶的相關言論,以及Frickr等分享網站上游客上傳的照片信息等。
2“大數據”為人文地理學研究帶來變革
從人文地理學發展歷程看,大數據迎合了人文地理學“計量轉向”與“社會轉向”的發展規律。1950年代,得益于計算機處理數據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學研究出現了“計量轉向”。數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間研究的方法基礎,避免了簡單、抽象、定性的約束。特別是舍弗爾(Schaefer)等為代表的學者倡導地理學是一門追求普遍規律的實證主義科學,并力圖借助數學模型等工具發現空間法則。大數據提供了豐富的、詳細的、實時的信息,有助于社會科學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細化地研究各類社會科學問題,考慮到越來越多的大數據攜帶的地理空間屬性,無疑也為關注空間的人文地理研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在當前社會科學空間轉向的大前提下,大數據為人文地理學科在整個社會科學領域內爭取更多的關注與重視提供了新的契機。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為主到計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興起,到20世紀70、80年代以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數據環境以數據驅動的人文地理學研究,這其中通過對人與自然交互活動過程的實時、精細、動態感知,使從原先只能由結果去推斷過程的研究模式轉變為可以對事件發生的全過程實現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這就是以數據驅動,特別是大數據環境人文地理學研究范式的一個創新。
大數據給人文地理學帶來的變革除了思維模式以外,對現象與要素數據的實時性、覆蓋面、精細程度(實時監測數據)也是一個極大的補充。傳統統計數據由國家權威部門提供,而大數據時代到來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統計數據的提供者與者(VGI),這是一種由下至上的自發數據收集形式,可能促使傳統統計數據采集方式有所革新。帶有空間信息的大數據給人文地理學研究帶來了機遇。大數據與計量地理革命以及社會轉型不應該被忽視,因為其提供了大量帶有時間與屬性信息的人類行為數據。新的數據源:大數據時代向通常以傳統統計數據為研究基礎的人文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數據來源、方法論、思維方式。數據采集方法也已經從傳統的統計年鑒數據、調查問卷數據、訪談數據轉變為網絡數據(社交網絡數據)與新的空間定位數據(GPS,智能手機,位置服務等)轉變。
3大數據應用于人文地理研究的總體框架
大數據已經滲透至國家、區域及城市經濟社會與公共管理的各個領域,人文地理的研究應抓住大數據這一機遇,對城市居民活動、企業空間布局、公共服務供給及城市治理等領域開展深入研究??傮w來看,人文地理研究或應用的框架構建需要以大數據為核心。通過網絡數據挖掘或信息設備采集等手段獲取主題網站、社交網站、智能手機及城市傳感器等行為活動數據,利用傳統人文地理研究方法和地理信息科學GIS等數據分析工具對大數據進行相關關系分析,并結合部分傳統數據對研究主題內部存在的因果關系進行把握,從而構建以居民個體或群體組織行為分析為核心的大數據應用支撐平臺。
在此數據平臺基礎上,城市地理學研究應重點關注居民行為、活動等及其影響下的城市空間組織和結構的變化;社會地理學研究則需要集中分析社會群體特征、網絡、活動等及其影響的社會空間分異或融合;政治地理學研究則通過基于輿情分析的國家或地區間地緣政治關系判斷政治現象發生和影響規律;旅游地理學研究應強調旅游者行為分析在旅游出行方式、資源選擇、旅游體驗及設施應用等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交通地理學研究可以以基于電商大數據的物流組織分析為切入點來優化區域或城市內部的交通網絡;經濟地理學研究應系統模擬企業生產、經營、遷移等行為活動及其對區域或城市生產力空間的影響;文化地理學研究則需要從大量居民活動或情感數據中分析城市文化特質或結構來探討人類文化活動對區域或城市的影響;軍事地理學研究可以側重對大體量地理環境、政治因素、突發事件等信息進行安全評估來制定軍事戰略方針。同時,還應借鑒地理學(自然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情報科學、心理學、數學及城鄉規劃學等其他相關學科新的理念、方法和技術手段來不斷完善大數據時代人文地理研究框架或體系。
參考文獻
[1]吳傳鈞.人地關系與經濟布局[M].學苑出版社,1998:28-33.
關鍵詞 教學組織 教學手段 教學風格與技巧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要目標之一,①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的關鍵。②而深化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是加強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之一。③其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進一步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基礎。因此,高等學校的教師,作為第一線工作者應在每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強化本科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人類社會發展至20世紀后半葉,不僅出現人口膨脹、城市化進程加速、工業增長、區域發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會問題,而且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資源匱乏等重大環境問題也開始顯現,成為各界關注的主要問題?!叭绾稳ズ椭C自然環境和人類文化生活的關系,已成為國際地理學界所面臨的主要研究任務?!雹苓@種背景下,高等院校作為重點建設重點學科、專業點,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陣地,⑤在地理類、資源環境類課程中極其重視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為研究對象的《人文地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建設?!度宋牡乩韺W》是高校地理專業課程中,與自然地理學相對應的最主要兩個基礎類課程之一,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⑥該課程涉及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其內容豐富多彩,具有社會性、綜合性、地域性、動態性的特點。其所重點講授的復雜多樣的人地關系表現形式往往是學生較難掌握和理解的難點內容之一。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圍繞著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問題,開展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方法幾個重要環節的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1 教學方法改革探索
1.1 教學組織形式
(1)重視實踐環節。加強實踐是本科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措施之一。人文地理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但其部分內容很抽象,如非物質形式的文化景觀是一種摸不著看不見的客觀存在,屬于只有當事人在其中仔細觀察和體會才能理解的內容,諸如此類的內容較多。因此,該課程也需要進行一定量的實踐,以強化教學效果。在不破壞學科的整體性,要保持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打好必備的理論基礎前提下壓縮部分較深的理論,增加實踐環節,加強能力培養。我們在總學時不變,56學時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課外觀察的實踐內容,由原來未設實踐教學改為4~6學時,以觀察學校周圍各種人地關系表現形式或參與各類課題的完成。
(2)解決好進度與效果的矛盾。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程,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較多,同時它所運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多種,所需要的技術、技能方面的內容也不少。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講好、講透基礎知識性內容則實踐環節的授課時間被大大縮短,無法達到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問題。如果加強實踐,壓縮講授內容則達不到培養厚基礎人才的教學目的而教學進度與教學效果之間發生沖突。為協調兩者之間關系,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絕大部分學生的去向,根據以相關學科知識理論為依托,培養實用型、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和本校人才培養目標,重新調整教學大綱,理論課的講授時間比原來減少的情況下重新分析講授內容的重點。保證基礎知識完整、連貫的前提下,壓縮和簡化人文地理學其他分支學科的一些內容,加強基礎理論、基本研究方法、技能的同時適當地增加該學科最新發展動態、研究成果的簡介。
(3)開展研究型教學形式。研究型教學是采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法指導學生從自然、社會或現實生活中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一種教學過程。⑦研究型教學強調將教學與研究的結合作為大學教學的基本思路,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創造性人才具有重要意義⑧。在空間信息迅速發展并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顯得不可缺少的信息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地理專業人才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科發展的要求。因此通過研究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意識、主動參與意識和信息處理能力。
(4)健全教學效果評價機制。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是整個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檢驗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手段。評價教學效果的形式有多種,每一種方式的考核各有特點,各有其適用的范圍。⑨為保證課程教學效果,必須加強對課堂教學、平時的復習與鞏固、課后思考等多個環節的監控,建立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為了教學各環節的順利進行和保證效率,開學第一節課就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學全過程各環節的目的與要求、最終成績評定的方法與比例,引起學生的重視和注意??刹捎萌缦驴己朔绞剑鹤罱K成績=課堂成績?.75+實踐成績?.25;其中,課堂成績=平時成績?.3+期末考試?.7;實踐成績=實踐過程?.3+實踐報告或論文成績?.7。平時成績又由出勤率、作業成績構成。期末考試主要測試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程度;實踐過程主要評價學生對野外觀察與實踐的態度、掌握基本內容的程度和完成任務的進度;報告或論文是指將實踐的目的、過程、結果、結論等以報告形式或論文形式概括、分析提交的成果,反映學生對項目目的、過程的認識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1.2 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載體或設備,⑩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沒有一定的教學手段,教學就無法進行,就不能存在。我們要深入發掘和發揮不同時期、不同場合、不同類型教學手段各自的功能與優勢,深刻地理解其對教學實踐的影響,按針對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則,正確、恰當地選用教學手段,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度宋牡乩韺W》課程內容豐富而抽象,有的內容甚至無法直觀可視,且具有動態性、交叉性、綜合性等特點。而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圖文并茂、聲響并舉、動靜結合、直觀明了的優勢, 符合此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快內容的更新,提高教學效率。
1.3 教學風格與技巧
教學風格是一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組合和運用,體現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技巧、教學風度和特色,是教學活動個體化的重要表現,標志著教師教學藝術的成熟。理想、成熟的教學風格是提高教學質量措施、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從實際需求出發,創造問題,啟發學生:無論哪一門課程、哪一部教材的哪一部分內容,在教材編寫、教學設計時都有特定的作用,為特定的目標而設置的。講授新內容時能夠抓住其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作用,從實際需求出發,創造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導入主題,從而明確學習目標,則學生會主動參與,有興趣、有目的地掌握知識。如在講授文化景觀內容之前,給學生演示不同風格的建筑圖片后可提問“這些建筑物分別是哪個國家哪個地方的?”“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它們所反映的地理環境是什么樣的?”等等問題來做導語,激發學生興趣,開始進入正式內容。
(2)提高查閱文獻能力:一個人的生活領域、知識領域擴大到什么程度,取決于其查閱文獻能力。學生的知識也是一樣,只靠教材和教師的講授,永遠都是有限的死水。只有查閱大量相關的信息才能獨立獲取知識,處理信息,才能科學地運用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研究方法,逐步地實現由學生向獨立工作者的轉變。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交代實踐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內容后,采用查閱文獻指導法,給學生列出典型的幾篇學術論文的同時,要求學生按關鍵詞自己檢索10篇論文,列出各論文的提綱、主要分析的內容、研究方法來了解和掌握人地關系基礎理論、研究方法、技術與手段和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為完成自己的實踐報告、論文直接服務。這也是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
(3)教態的完善:教師教態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形體動作——站態、坐態、行態等,以及教師的語言、語調、面部表情的綜合體現。教師的教態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影響到教者本身的講課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別注重教師的教態,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同時,也要生動形象地調動全身各種器官,積極運用眼神、表情、語調、動作等教態語言,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以表情感染、以姿態影響、以手勢吸引學生的優良教風,必將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互動配合默契,課堂氣氛生氣勃勃,春意盎然,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愉快。
2 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效果
近幾年的《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跟蹤調查2003、2004、2005、2006四個年級5個班學生通過《人文地理學》課程掌握和提高基礎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的實踐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期末閉卷考試上體現的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良好,平均83分以上;實踐方面在課外觀察學校附近的各種人地關系表現形式、對其進行整理與歸納,以強化基礎理論知識方面掌握的良好,絕大部分同學已達到實習目的;提高綜合能力方面,通過撰寫小論文不僅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采集法,還提高了文獻查閱、引用能力,更是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思考研究問題的能力。學生將自己采集的數據信息,經分析、研究后以小論文形式提交,按實踐成績折算到最終成績中。分析四屆學生的成績來看,學生綜合能力提高顯著。而且60%的學生將本課程的小論文修改后當做學年論文來提交;此外統計畢業論文題目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同學選擇家鄉或感興趣地區的人地關系,如城市化、土地利用變化、草場退化、畜群結構變化、湖泊面積變化等等為論文題目,并采用計量地理方法、統計方法和遙感技術手段等完成了畢業論文。還有部分同學擴充內容,精心修改后在學術期刊或國際會議論文集上發表了論文, 最終達到研究型教學的目的。學生評價方面,學校每學期進行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結果表明課堂教學質量優良,得到了學生普遍認同和支持。
項目名稱:“地理科學專業”國家級綜合專業改革試點
注釋
①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10.
②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文件.
③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令.
④ 趙榮,王恩涌,張小林等.人文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⑤ 林兆其.高等教育學[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⑥ 趙榮,王恩涌,張小林等.人文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⑦ 陸紅燕.研究型合作學習理念與少數民族預科班英語教學[J].科學創新導報,2008(23).
⑧⑨馬曉旭.現實可行的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新構建[J].教育與現代化,2009.2.
⑩ 李成良,顧美玲.大學教學理論與方法[M].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11]王立華.教育學院地理專業遙感課程和教學及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3.
[12]葉小梅,烏敦,阿拉騰圖婭.鄂爾多斯耕地變化及其驅動因子分析[J].內蒙古林業科技,2011.37(1):34-39.
[13]哈斯圖亞,烏敦,包玉海.呼和浩特市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關系分析[J].內蒙古林業科技,2010.36(4):79-82,91.
[14]王巨力河,烏敦,阿其拉圖.鄂爾多斯市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研究[C].第三屆中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論文,2008.3:113-117.
[15]王海云,阿拉騰圖婭,烏敦.農林牧交錯典型區近二十年的林地變化及其驅動因素分析——以阿魯科爾沁旗為例[J].內蒙古林業科技,2011.2:42-45.
[16]包蘇雅.鄂托克旗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及其影響要素分析[J].內蒙古林業科技,2010.4:71-75.
地理學是一門涉及多學科、跨領域的綜合叉科學。地理學科文理兼備的綜合性、社會實踐性、區域性的特性決定了其在研究性學習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內容基礎、社會實踐基礎和方法論基礎。如地理學中關于資源開發與合理利用、環境保護、產業布局與結構調整、交通運輸、城鄉規劃以及人口、環境、資源等重大區域問題及其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均可構成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素材;地理學要求培養學生很強的實踐能力,這種實踐能力,小到地圖的辨識與繪制,大到城鄉規劃、國土開發整治等,恰恰是研究性學習所需要的;地理學注重人地關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綜合集成,強調多種方法的靈活選擇與組合,如比較法、文獻資料分析法、實證分析等。此外,地理學科善于利用先進的3S手段和計量地理工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準確描述、合理解釋和預測,這些正是研究性學習所需要的方法論基礎。
隨著國家教育部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納入“實踐教學重點”和“教育教學水平評估體系”,以及“十一五”規劃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確定,創新性教學與研究已成為教育教學的主旋律。教學和科研相結合、教學與教研相長,是地理教師隊伍必備的素質。憑借地理學科特性優勢,地理課程教學在區域人口、資源與環境等領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條件更成熟、更優越,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
二、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課堂組織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渠道,是地理研究性學習的主陣地。地理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必須充分考慮到地理學科特性和專業培養目標,遵循一定的組織原則,結合各校地理師資條件、實驗和實習條件以及學生能力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和組織模式。
1.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原則
在研究性學習中,筆者認為應遵循以下五個原則:一是自主性原則,即把學生真正置于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自主習慣,通過學生自主選題、自由組團和自覺研究,來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創造潛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實現自我、創新自我和發展自我。二是實踐性原則,即充分利用地理學科的實踐性特點,把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構建應用型的研究性課題,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讓學生在社會大熔爐中完成實地考察、調研以及課題相關信息資料的搜集,提高對現實世界的認知能力,增強對社會實際的了解,并收獲人際交往技能、溝通技能、與他人合作技能,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三是興趣性原則,即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不僅具備研究價值和科學意義,同時必須要有趣味性,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點。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捕捉周圍客觀環境的新變化,增添研究性學習課題的時代感和吸引力,以促使學生興趣火花的不斷迸發。四是創新性原則,即研究性學習活動能夠通過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和現象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心理傾向,能夠樹立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新精神。五是可操作性原則,即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開展,必須著力于高師地理院校自身條件和學生實際能力水平。在內容設置上,要有一定的難度和能力要求;在空間尺度上,應以學校周邊社區、城市或區域為研究重點,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并能實現費用成本的最小化,增強學習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體系
根據地理學科特性和研究性學習開展的基本原則,筆者以人文地理部分課程教學為例,進行研究性學習課題素材的挖掘。人文地理學是關于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在研究內容上,注重人地關系,并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為重點,貫穿于工業、農業、交通、商業、城市等內容之中。在人文地理學龐大的科學知識體系中,產生了諸如文化地理、人口地理、農業地理、工業地理、聚落地理、語言地理、宗教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行為地理等眾多的分支學科。在地理教材的人文地理部分中,可以從基本理論、方法論及部門地理三個方面,提煉出以下研究性學習課題(圖1)。
其中,基本理論部分包含的主要研究性課題有人文地理學的應用及理論價值、人地關系的可持續發展觀等;人文地理學的方法論部分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人文地理工作者(教師、科研人員、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能力要求的探討;部門地理中可以挖掘出眾多的研究性課題素材,如文化地理部分的不同空間尺度的文化沖突與融合問題;人口地理部分的人口增長的社會問題(人口老齡化、留守兒童等)、人口政策(戶籍制度、計劃生育等)、民俗景觀中的人地關系態度等;農業地理部分,包括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及其實現條件、三農問題、新農村建設中的人地關系問題(基礎設施、教育、醫療衛生、保險等);工業地理部分的技術創新與工業革命關系、工業布局的影響因素及其時空演變、工業化進程中的人地關系問題(如區域協調發展、環境保護、主體功能區劃分)等;聚落地理中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關系、城市(鎮)體系、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失地農民、城市交通擁阻、城市教育醫療衛生支撐體系等)、農村聚落規劃與管理(如古村落景觀、農村聚落空心化現象)等;語言地理部分,包括語言分布與擴散的影響因素、地名景觀中的人地關系等;宗教地理中的與國家關系(如國民特質、國家凝聚力)等;旅游地理中的旅游活動對區域的影響(含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等;政治地理部分的地緣政治與國家戰略(尤其是中國的地緣政治與外交戰略)等;行為地理中的人類行為空間尺度的影響因素、全球化與本土化關系等。
3.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實施
研究性學習目標的實現依賴于良好的課堂組織,尤其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和真誠合作。研究性課題的組織實施可以分為課題選擇、計劃制定、資料收集、資料分析、成果表達、成果交流和成績確定(課題結題)等七大步驟(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