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7 17:07:01
序論:在您撰寫統計學的內涵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統計學研究的對象是數據,數據科學顧名思義也是以數據為研究對象,這產生一種直觀的錯覺,似乎數據科學與統計學之間存在某種與生俱來的淵源關系。Wu(1998)直言不諱,數據科學就是統計學的重命名,相應地,數據科學家替代了統計學家這個稱謂。若此,那是什么促成了這種名義上的替代?顯然僅僅因為數據量大本身并不足以促成“統計學”向“數據科學”的轉變,數據挖掘、機器學習這些概念似乎就已經足夠了。問題的關鍵在于,二者所指的“數據”并非同一概念,數據②本身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只要是對客觀事物記錄下來的、可以鑒別的符號都可以稱之為數據,包括數字、文字、音頻、視頻等等。統計學研究的數據雖然類型豐富,如類別數據、有序數據等定性數據,定距數據、定比數據等定量數據,但這些都是結構化數據;數據科學所謂的數據則更為寬泛,不僅包括這些傳統的結構型數據,而且還包括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網絡日志等非結構型和半結構型數據,即,大數據。大數據(以半/非結構型數據為主)使基于關系型數據庫的傳統分析工具很難發揮作用,或者說傳統的數據庫和統計分析方法很難在可容忍的時間范圍內完成存儲、管理和分析等一系列數據處理過程,為了有效地處理這類數據,需要一種新的范式———數據科學。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統計學是從處理小數據、不完美的實驗等這類現實問題發展起來的,而數據科學是因為處理大數據這類現實問題而興起的。因此數據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大數據,而統計學以結構型數據為研究對象。退一步,單從數量級來講,也已發生了質變。對于結構化的大規模數據,傳統的方法只是理論上的(可行性)或不經濟的(有效性),實踐中還需要借助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并行處理技術等現代計算技術才能實現。
二、數據科學的統計學內涵
(一)理論基礎
數據科學中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是在不同學科領域中分別發展起來的,譬如,統計學、統計學習或稱統計機器學習、數據挖掘、應用數學、數據密集型計算、密集計算方法等。在量化分析的浪潮下甚至出現了“metric+模式”,如計量經濟學、文獻計量學、網絡計量學、生物統計學等。因此,有學者將數據科學定義為計算機科學技術、數學與統計學知識、專業應用知識三者的交集,這意味著數據科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但是這種沒有側重的疊加似乎只是羅列了數據科學所涉及到的學科知識,并沒有進行實質性的分析,就好似任何現實活動都可以拆解為不同的細分學科,這是必然的。根據Naur(1960,1974)的觀點,數據科學或稱數據學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替代性稱謂。但是這種字面上的轉換,并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而形成。Cleveland(2001)首次將數據科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提出時,將數據科學表述為統計學加上它在計算技術方面的擴展。這種觀點表明,數據科學的理論基礎是統計學,數據科學可以看作是統計學在研究范圍(對象)和分析方法上不斷擴展的結果。一如統計學最初只是作為征兵、征稅等行政管理的附屬活動,而現在包括了范圍更廣泛的理論和方法。從研究范圍的擴展來看,是從最初的結構型大規模數據(登記數據),到結構型的小規模數據(抽樣數據)、結構型的大規模數據(微觀數據),再擴展到現在的非(半)結構型的大規模數據(大數據)和關系數據等類型更為豐富的數據。從分析方法的擴展來看,是從參數方法到非參數方法,從基于模型到基于算法,一方面傳統的統計模型需要向更一般的數據概念延伸;另一方面,算法(計算機實現)成為必要的“可行性分析”,而且在很多方面算法模型的優勢越來越突出。注意到,數據分析有驗證性的數據分析和探索性的數據分析兩個基本取向,但不論是哪一種取向,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假設,就是觀測數據是由背后的一個(隨機)模型生成,因此數據分析的基本問題就是找出這個(隨機)模型。Tukey(1980,2000)明確提到,EDA和CDA并不是替代關系,兩者皆必不可少,強調EDA是因為它被低估了。數據導向是計算機時代統計學發展的方向,這一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統計學家所認同。但是數據導向仍然有基于模型與基于算法兩種聲音,其中,前文提到的EDA和CDA都屬于基于模型的方法,它們都假定數據背后存在某種生成機制;而算法模型則認為復雜的現實世界無法用數學公式來刻畫,即,不設置具體的數學模型,同時對數據也不做相應的限制性假定。算法模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而得到快速成長,然而很大程度上是在統計學這個領域之外“悄然”進行的,比如人工神經網絡、支持向量機、決策樹、隨機森林等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方法。若響應變量記為y,預測變量記為x,擾動項和參數分別記為ε和β,則基于模型的基本形式是:y=f(x,β,ε),其目的是要研究清楚y與x之間的關系并對y做出預測,其中,f是一個有顯式表達的函數形式(若f先驗假定,則對應CDA;若f是探索得到的,則對應EDA),比如線性回歸、Logistic回歸、Cox回歸等??梢姡瑐鹘y建模的基本觀點是,不僅要得到正確的模型———可解釋性強,而且要得到準確的模型———外推預測能力強。而對于現實中復雜的、高維的、非線性的數據集,更切合實際的做法是直接去尋找一個恰當的預測規則(算法模型),不過代價是可解釋性較弱,但是算法模型的計算效率和可擴展性更強?;谒惴ǖ幕拘问筋愃朴诜菂捣椒▂=f(x,ε),但是比非參數方法的要求更低yx,因為非參數方法很多時候要求f或其一階導數是平滑的,而這里直接跳過了函數機制的探討,尋找的只是一個預測規則(后續的檢驗也是基于預測構造的)。在很多應用場合,算法模型得到的是針對具體問題的解(譬如某些參數是被當作一個確定的值通過優化算法得到的),并不是統計意義上的推斷解。
(二)技術維度
數據科學是基于數據的決策,數據分析的本質既不是數學,也不是軟件程序,而是對數據的“閱讀”和“理解”。技術只是輔助數據理解的工具,一個毫無統計學知識的人應用統計軟件也可以得到統計結果,但無論其過程還是結果都是可疑的,對統計結果的解釋也無法令人信服?!皬挠嬎銠C科學自身來看,這些應用領域提供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數據。雖然計算機科學一貫重視數據的研究,但數據在其中的地位將會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不可否認,統計分析逐漸向計算機科學技術靠近的趨勢是明顯的。這一方面是因為,數據量快速膨脹,數據來源、類型和結構越來越復雜,迫切需要開發更高效率的存儲和分析工具,可以很好地適應數據量的快速膨脹;另一方面,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新方法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對于大數據而言,大數據分析丟不掉計算機科學這個屬性的一個重要原因還不單純是因為需要統計軟件來協助基本的統計分析和計算,而是大數據并不能像早先在關系型數據庫中的數據那樣可以直接用于統計分析。事實上,面對越來越龐雜的數據,核心的統計方法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改變的只是實現它的算法。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大數據考驗的并不是統計學的方法論,而是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算法的適應性。譬如大數據的存儲、管理以及分析架構,這些都是技術上的應對,是如何實現統計分析的輔助工具,核心的數據分析邏輯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因此,就目前而言,大數據分析的關鍵是計算機技術如何更新升級來適應這種變革,以便可以像從前一樣滿足統計分析的需要。
(三)應用維度
在商業應用領域,數據科學被定義為,將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商業信息①的完整過程。數據科學家要同時具備數據分析技術和商業敏感性等綜合技能。換句話說,數據科學家不僅要了解數據的來源、類型和存儲調用方式,而且還要知曉如何選擇相應的分析方法,同時對分析結果也能做出切合實際的解釋②。這實際上提出了兩個層面的要求:①長期目標是數據科學家從一開始就應該熟悉整個數據分析流程,而不是數據庫、統計學、機器學習、經濟學、商業分析等片段化碎片化的知識。②短期目標實際上是一個“二級定義”,即,鼓勵已經在專業領域內有所成就的統計學家、程序員、商業分析師相互學習。在提及數據科學的相關文獻中,對應用領域有更多的傾向;數據科學與統計學、數學等其他學科的區別恰在于其更傾向于實際應用。甚至有觀點認為,數據科學是為應對大數據現象而專門設定的一個“職業”。其中,商業敏感性是數據科學家區別于一般統計人員的基本素質。對數據的簡單收集和報告不是數據科學的要義,數據科學強調對數據多角度的理解,以及如何就大數據提出相關的問題(很多重要的問題,我們非但不知道答案而且不知道問題何在以及如何發問)。同時數據科學家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能將數據中所發現的事實清楚地表達給相關部門以便實現有效協作。從商業應用和服務社會的角度來看,強調應用這個維度無可厚非,因為此處是數據產生的土壤,符合數據科學數據導向的理念,數據分析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增進商業理解,而且包括數據科學家、首席信息官這些提法也都肇始于實務部門。不過,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故圖靈獎得主格雷(JimGray)就已經意識到,數據庫技術的下一個“大數據”挑戰將會來自科學領域而非商業領域(科學研究領域成為產生大數據的重要土壤)。2008年9月4日刊出的《自然》以“bigdata”作為專題(封面)探討了環境科學、生物醫藥、互聯網技術等領域所面臨的大數據挑戰。2011年2月11日,《科學》攜其子刊《科學-信號傳導》、《科學-轉譯醫學》、《科學-職業》專門就日益增長的科學研究數據進行了廣泛的討論。格雷還進一步提出科學研究的“第四范式”是數據(數據密集型科學),不同于實驗、理論、和計算這三種范式,在該范式下,需要“將計算用于數據,而非將數據用于計算”。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將數據從計算科學中單獨區別開來了。
三、數據科學范式對統計分析過程的直接影響
以前所謂的大規模數據都是封閉于一個機構內的(數據孤島),而大數據注重的是數據集間的關聯關系,也可以說大數據讓孤立的數據形成了新的聯系,是一種整體的、系統的觀念。從這個層面來說,將大數據稱為“大融合數據”或許更為恰當。事實上,孤立的大數據,其價值十分有限,大數據的革新恰在于它與傳統數據的結合、線上和線下數據的結合,當放到更大的環境中所產生的“1+1>2”的價值。譬如消費行為記錄與企業生產數據結合,移動通訊基站定位數據用于優化城市交通設計,微博和社交網絡數據用于購物推薦,搜索數據用于流感預測、利用社交媒體數據監測食品價等等。特別是數據集之間建立的均衡關系,一方面無形中增強了對數據質量的監督和約束;另一方面,為過去難以統計的指標和變量提供了另辟蹊徑的思路。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數據科學(大數據)對統計分析過程的各個環節(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評價、等)都提出了挑戰,其中,集中表現在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這兩個方面。
(一)數據收集方面
在統計學被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分離出來之前(1900年前),統計學家們就已經開始處理大規模數據了,但是這個時期主要是全國范圍的普查登記造冊,至多是一些簡單的匯總和比較。之后(1920-1960年)的焦點逐漸縮聚在小規模數據(樣本),大部分經典的統計方法(統計推斷)以及現代意義上的統計調查(抽樣調查)正是在這個時期產生。隨后的45年里,統計方法因廣泛的應用而得到快速發展。變革再次來自于統計分析的初始環節———數據收集方式的轉變:傳統的統計調查方法通常是經過設計的、系統收集的,而大數據是零散實錄的、有機的,這些數據通常是用戶使用電子數碼產品的副產品或用戶自行產生的內容,比如社交媒體數據、搜索記錄、網絡日志等數據流等,而且數據隨時都在增加(數據集是動態的)。與以往大規模數據不同的是,數據來源和類型更加豐富,數據庫間的關聯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大數據的組織形式是數據網絡),問題也變得更加復雜。隨著移動電話和網絡的逐漸滲透,固定電話不再是識別住戶的有效工具變量,相應的無回答率也在增加(移動電話的拒訪率一般高于固定電話),同時統計調查的成本在增加,人口的流動性在增加,隱私意識以及法律對隱私的保護日益趨緊,涉及個人信息的數據從常規調查中越來越難以取得(從各國的經驗來看,拒訪率或無回答率的趨勢是增加的),對時效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官方統計的數據來源已經無法局限于傳統的統計調查,迫切需要整合部門行政記錄數據、商業記錄數據、個人行為記錄數據等多渠道數據源,與部門和搜索引擎服務商展開更廣泛的合作。
(二)數據分析方面
現代統計分析方法的核心是抽樣推斷(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然而數據收集方式的改變直接淡化了樣本的意義。比如基于瀏覽和偏好數據構建的推薦算法,誠然改進算法可以改善推薦效果,但是增加數據同樣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甚至效果更好。即所謂的“大量的數據勝于好的算法”這與統計學的關鍵定律(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是一致的。同樣,在大數據分析中,可以用數量來產生質量,而不再需要用樣本來推斷總體。事實上,在某些場合(比如社會網絡數據),抽樣本身是困難的。數據導向的、基于算法的數據分析方法成為計算機時代統計學發展無法回避的一個重要趨勢。算法模型不僅對數據分布結構有更少的限制性假定,而且在計算效率上有很大的優勢。特別是一些積極的開源軟件的支撐,以及天生與計算機的相容性,使算法模型越來越受到學界的廣泛重視。大數據分析首先涉及到存儲、傳輸等大數據管理方面的問題。僅從數量上來看,信息爆炸、數據過剩、數據泛濫、數據墳墓、豐富的數據貧乏的知識……這些詞組表達的主要是我們匱乏的、捉襟見肘的存儲能力,同時,存儲數據中有利用價值的部分卻少之又少或塵封窖藏難以被發現。這除了對開采工具的渴求,當時的情緒主要還是遷怨于盲目的記錄,把過多精力放在捕捉和存儲外在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開采有用的知識等價于拋棄無用的數據。然而,大數據時代的思路改變了,開始變本加厲巨細靡遺地記錄一切可以記錄的數據。因為:數據再怎么拋棄還是會越來越多。我們不能通過刪減數據來適應自己的無能,為自己不愿做出改變找借口,而是應該面對現實,提高處理海量數據的能力。退一步,該刪除哪些數據呢?當前無用的數據將來也無用嗎?顯然刪除數據的成本要大于存儲的成本。大數據存儲目前廣泛應用的是GFS、HDFS等基于計算機群組的文件系統,它可以通過簡單增加計算機來無限地擴充存儲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式文件系統存儲的數據僅僅是整個架構中最基礎的描述,是為其他部件服務的(比如MapReduce),并不能直接用于統計分析。而NoSQL這類分布式存儲系統可以實現高級查詢語言,事實上,有些RDBMS開始借鑒MapReduce的一些思路,而基于MapReduce的高級查詢語言也使MapReduce更接近傳統的數據庫編程,二者的差異將變得越來越模糊。大數據分析的可行性問題指的是,數據量可能大到已經超過了目前的存儲能力,或者盡管沒有大到無法存儲,但是如果算法對內存和處理器要求很高,那么數據相對也就“大”了。換句話說,可行性問題主要是,數據量太大了,或者算法的復雜度太高。大數據分析的有效性問題指的是,盡管目前的硬件條件允許,但是耗時太久,無法在可容忍的或者說可以接受的時間范圍內完成。目前對有效性的解決辦法是采用并行處理。注意到,高性能計算和網格計算也是并行處理,但是對于大數據而言,由于很多節點需要訪問大量數據,因此很多計算節點會因為網絡帶寬的限制而不得不空閑等待。而MapReduce會盡量在計算節點上存儲數據,以實現數據的本地快速訪問。因此,數據本地化是MapReduce的核心特征。
四、結論
(一)數據科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統計學的重命名,二者所指“數據”并非同一概念,前者更為寬泛,不僅包括結構型數據,而且還包括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網絡日志等非結構型和半結構型數據;同時,數量級也是后者難以企及的(PB以上)。但是數據科學的理論基礎是統計學,數據科學可以看作是統計學在研究范圍(對象)和分析方法上不斷擴展的結果,特別是數據導向的、基于算法的數據分析方法越來越受到學界的廣泛重視。
(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大數據考驗的并不是統計學的方法論,而是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算法的適應性。譬如大數據的存儲、管理以及分析架構,這些都是技術上的應對,核心的數據分析邏輯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因此,大數據分析的關鍵是計算機技術如何更新升級以適應這種變革,以便可以像從前一樣滿足統計分析的需要。
(三)大數據問題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商業領域,受商業利益驅動,因此數據科學還被普遍定義為,將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商業信息的完整過程。這種強調應用維度的觀點無可厚非,因為此處是數據產生的土壤,符合數據科學數據導向的理念。不過,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故圖靈獎得主格雷就已經意識到,數據庫技術的下一個“大數據”挑戰將會來自科學領域而非商業領域(科學研究領域成為產生大數據的重要土壤)。他提出科學研究的“第四范式”是數據,不同于實驗、理論、和計算這三種范式,在該范式下,需要“將計算用于數據,而非將數據用于計算”。這種觀點實際上將數據從計算科學中單獨區別開了。
(四)數據科學范式對統計分析過程的各個環節都提出了挑戰,集中表現在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這兩個方面。數據收集不再是刻意的、經過設計的,而更多的是用戶使用電子數碼產品的副產品或用戶自行產生的內容,這種改變的直接影響是淡化了樣本的意義,同時增進了數據的客觀性。事實上,在某些場合(比如社會網絡數據),抽樣本身是困難的。數據的存儲和分析也不再一味地依賴于高性能計算機,而是轉向由中低端設備構成的大規模群組并行處理,采用橫向擴展的方式。
[論文摘要]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實質上是把教師和學生從一種“客位”的生活狀態轉向一種“主位”的生活狀態。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應該具有:教學目標的整體性;學習系統的開放性;學習過程的有序性;成員行為的主體性;師生關系的和諧融洽等特點。課堂,就是教學主體通過交往和對話構成的一個學習共同體 ,是開展教學活動的舞臺,是教師和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的主要生活場所,從課堂教學活動的視角來審視教師與學生的教學生活與學習生活,我們發現,課堂生活就是指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非主題性的、奠基性的、主觀的、直觀的存在,是教師和學生將課堂教學作為其生命存在的展現過程。作為教師與學生的課堂生活應該具有自然、習慣、非課題、非預設、自發本能等特點。然而,“實然”的課堂生活則成為一個完全與教師和學生的生活世界隔絕的目標性、科學性、規范性、預設性、非交往性的過程,成為一個教師與學生為了知識而存在的過程。這種課堂生活狀態,一方面,教師與學生的課堂生活與其現實生活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他們的日常生活世界正在逐漸地縮小,日常生活世界的時間與空間正在被無限擴大的教學專業世界所填充,使教師和學生封閉地生活在一個狹隘的、沒有生命情趣的課堂世界之中。另一方面,教師與學生的教學生活世界缺乏交往的體驗,缺乏生命的表現,缺乏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正因為這樣,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他們的日常生活世界與教學專業世界同時被異化,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生活得不像一個正常的社會化了的人,在專業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失去了其生活世界作為基礎,使專業世界成為異化人的存在的主要工具。 [1]原本成為學生樂園的課堂成了學生最煩惱的地方,應該是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地方,卻與學生的經驗、認知、興趣、活動、交往、情感等沒有多少關系。而且還會使他們純真的情感和天生的好奇心得到壓制。傳統課堂的生活是一種壓抑的生活、奴性的生活,在這種生活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的異化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生活的快樂。我們認為,這種課堂生活狀態所賴以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是將知識視為客觀性、終極性和價值中立的存在,忽視了知識的境域性,從而使教師和學生都成為知識的奴隸。實質上,傳統的課堂主要是“知識”的課堂,教師和學生的生活都是圍繞著知識而展開的,教知識,學知識,考知識成為學校生活的全部,在這種狀態下的人自然而就異化為認識的工具。
一、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內涵
什么是共同體?“共同體”一詞 , 作為社會學的概念進入學科領域 , 最早來源于德語“Gemeinschaft”,可以追溯到德國社會學大師斐迪南·滕尼斯 (Ferdinad Tonnies) 1887年出版的 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一書 , 其基本含義是任何基于協作關系的有機組織形式。作者采用這一概念主要在于強調共同體的自然形成和整體本位,強調共同體中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關系、共同的精神、歸屬感和認同感。最初關于共同體的理解中,具有一種基于某種關系的自然性和封閉性。從發生的角度來看,血緣的紐帶成為共同體最原始的形態,其次是基于地緣的共同體,而精神的共同體則是真正的人的和最高形式的共同體,人的結合或關系脫離了可見的空間聯系,而發展成為一種心靈生活的親近。[2] “共同體”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相對應的是“Community”,注解為:①the people living in one place ,district or country, considered as a whole ;②group of people of the same religion, race, occupation ,etc, or with shared interests?!癱ommunity”譯成中文對應有“社區/共同體”,相應的解釋為:①在一個地區內共同生活的有組織的人群;②有共同目標和共同利害關系的人組成的社會團體?!俄f氏大學詞典》(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將共同體(Community)定義為:“擁有共同的歷史、共同的特征、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利益的人或群體”。萊夫和溫格(Lave Wenger )通過對人類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的研究總結了共同體的特點,即:“共同的文化歷史傳統,包括共同的目標、協商的意義、實踐;互相依賴的系統;再生產循環,通過循環,新來者能成為老手,共同體也因此得以維持”。[3]在共同體中,人們通過社會交往逐步形成相同的觀念 ,從而相互理解 ,并視對方的活動狀態作為自己評價活動的參照系 ,即站在“他我 ”的立場上去考察“我 ”的行為和原則。通過對共同體定義的梳理。我們認為,一個共同體至少應該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個體自愿組成的集體。(二)集體中存在著個體所追求和認同的東西。(三)集體中的個體是自由的、得到尊重的。(四)集體中的成員互相幫助、彼此信任。
什么是學習共同體?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個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共同構成的團體,在學習共同體中,成員共同學習、彼此溝通、分享智慧、交流情感、體驗和觀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在成員之間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人際聯系。一所學校是一個學習共同體,一個班級是一個學習共同體,班級中的每一個小組也可以是一個學習共同體。教育領域對“學習共同體”的探索可追溯到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 (John Dewey) 提出的學校概念。杜威認為: “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經歷 , 而學校即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 [4] , 學校并不是專門去學習知識或技能的一個場所 ,是一個社會組織; 學校教育是一種人與人交往互動的社會活動。雖然杜威當時沒有提出“學習共同體”這個概念 , 但他的許多觀點與學習共同體的思想念是一致的。佐藤學教授在描述日本的學習共同體學校時也說 , 他們正在實現“多種多樣的人共同生活的生存方式”。當前,教育學界關于學習共同體的研究也逐漸豐富,但卻未能形成關于學習共同體統一的認識。我們比較認同博耶爾關于學習共同體的定義,即,“學習共同體是所有人因共同體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學習的組織,共同體中的人共同分享學習的興趣,共同尋找通向知識的旅程和理解世界運作的方式,朝著教育這一相同的目標相互作用和共同參與”。[5]共同的信念和目標,使學習共同體也一定是一個充滿關懷和自由的環境。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學習共同體包括三個層次的含義:第一、它是知識生成、傳播、理解和確認的共同體。即知識的生成、傳播、理解和確認都與知識所賴以存在的場域有關,沒有獨立于主體、超越時空的知識。第二、它是學習者的共同體。強調學習者互相關心、彼此信任、相互學習的親密關系。第三、它是文化的共同體。作為文化的共同體也就預示著共同體中的成員有共同的信仰和愿景,這種共同的信仰和愿景使共同體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內涵是什么?傳統課堂,在英國思想家齊格蒙特·鮑曼看來也是一種共同體,只是它是靠強制的力量而形成的烏托邦式的共同體,背后隱藏著人的異化和權利的失衡,這種共同體沒有幾乎沒有共同體的親合力和凝聚力,更沒有共同的精神可言[6]。我們認為,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首先應該是一個自由的共同體。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充分的得到彰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是一種平等交往和對話的關系,教學主體之間不是以自己的觀點來征服或消滅對方的觀點,而是一種對對方個性的肯定、接納、尊重和認同。其次應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 ,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基本上是一種“事際關系”——為了某種外在的社會性目的而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在這種關系中 ,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決定者和絕對的權威 , 教師和學生不是以一個完整的人的存在方式出現 ,彼此之間缺乏一種本源性的尊重、真誠、信任和理解 , 也根本不把對方作為存在意義上的“人”來看待。在學習共同體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首先是一種“人際關系”而不是“事際關系”。[7]是教師和學生作為人的生命的共同體。再次,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也應該是一個有序的共同體。我們強調共同體中成員思想的自由、個性的充分張揚,并不意味著在課堂共同體中不要規范,但這種公共秩序必須以每一個個體認同作為基礎。最后作為學習共同體的課堂還應是一個智慧的課堂。課堂作為學習共同體其實質是把教師和學生從一種“客位”的生活狀態轉向一種“主位”的生活狀態。
設計美學產生于工業革命以后,是一門立足于現代,在現代設計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傳統的美學思想和審美理念發展起來的交叉性學科。它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包含了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內涵之美等與美學相關的各個方面。但就研究范疇而言,設計美學又不同于純粹的美學思辨。設計美學是應用型美學,它強調的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通過藝術與技術的巧妙結合,設計出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和精神需要的產品。而傳統的美學則側重于純粹的藝術方面,看重藝術家個人情感的表現[1]。雖然設計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確立于工業革命之后,但是設計美學的思想卻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了,并且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和體現。
中國古代的設計美學注重抽象化與意境,這有別于西方注重寫實和邏輯思維的設計美學。因此古代器物在制造時也會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用有形的東西傳達無形的思想,借而抒發造物者的情感、志向,并且關注人與自然平等包容關系。以座椅為例,中國傳統比較講究意向與象征意義,手工也非常精細,會把重點放在椅子材料(木頭等)的選用及裝飾與做工等,以求更好地達到與自然結合的目的。而西方設計美學則強調實用功能的重要性,在設計的時候會把精力放在研究人的坐姿、椅子的尺寸、舒適度等具體問題上,以此來設計出更符合人體姿態的座椅。
東西方設計美學的差異在文化、藝術、建筑等諸多領域也很明顯。如,繪畫。受中國古代設計美學的影響,中國古代畫家推崇的是意境而非寫實。因此他們并不是寫生作畫,往往是游覽了名川大山之后憑借自己的記憶繪畫,借畫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心情。如果說中國畫家重寫意,那么西方畫家則偏寫實,看重的是技藝和邏輯。繼承了西方設計美學的精華,他們的繪畫一種是強調反映物或人在光影下自然逼真的寫實畫,一種是表現極強邏輯思維的抽象畫。同樣的設計思想在園林建造中也有所體現。中國的園林建造受到詩歌繪畫的影響,追求詩情畫意的境界,因此它們通常被設計的曲折含蓄,著重考慮景觀在情感上給人的感受,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之境界。而西方的園林則過于強調結構、對稱、比例,且多會采用軸線對稱,以此表現強烈的節奏和邏輯感。
不止這些,確切地說,凡是涉及到設計美學的領域,在東西方范圍內,都有著不同的詮釋和發展。但盡管如此,設計美學思想卻是源于相同的出處——新石器時代。設計美學便是從那時起,伴隨著人類歷史走過了數千年,并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設計。這些設計在歷史的長河中保留下來,且璀璨至今,每一個都飽含了設計者聰穎的思想和辛勤的汗水。然而在這些優秀的器具中,中國古代燈具以現存數量眾多,記載之詳盡,且擁有著完整的發展體系和脈絡,能夠充分反映中國古代設計美學的本質內涵[2]。
中國古代燈具起源于火的發現和人類照明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設計美學思想體系的完善,燈具有了更廣泛的作用和內涵。它們不僅僅是用作照明,更多的時候起到裝飾的效果。所以古代的燈具也必須要符合設計美學標準,兼具功能和形式兩方面才算得上是優秀的燈具。據考古資料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成型的燈具出現。那個時期的燈具,受傳統設計美學理論的影響,除了少量仿生、象形造型的銅燈以外,大多數燈具造型類似陶制盛食器“豆”。上盤下座,中間以柱相連。后來,由于青銅的發現、鑄造技術的提高,燈具和其他器具一樣,在美學價值上有了更深一步的發展。唐宋時期,更多的新材料被運用到燈具的制作中,于是出現了大量兼具實用功能和精美造型的燈具[3]。自那以后,燈具廣為流傳和發展。燈具的功能也隨之完善,造型和裝飾也更加貼近人們的審美標準、符合設計美學的規律。
中國古代燈具能夠反映每一個歷史時期的裝飾風格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是設計美學體系發展的很好見證, 其蘊含的設計美學思想和觀念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中國的設計美學思想包括很多內容,尤以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內涵之美為代表。在營造燈具造型之美這方面,古代造物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便是模仿自然形態。因此古代的燈具通常是通過具體的形狀來營造出一種情景交融的精神境界,通過虛與實、意與境的相互結合,使燈具本身具有較高的情思和理趣,從而表達人們內心祈求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如圖1的十五連盞燈,產生于戰國時期,是由青銅制成,以造型獨特聞名于世。那個時期中國社會十分動蕩,藝術家們的思維也很活躍,他們希望更好的描述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因此這樣一款造型的燈具應運而生。該燈為樹形,中間一樹干直立于燈盤之上作為燈柱,前后各有十五個燈盞,燈的底座上刻著鏤空的龍,底座靠近中心刻著兩個小人。在燈架上也分別設計了玩耍嬉鬧的猴子和小鳥。從遠處看,儼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在造型的設計上,生動又富有情趣,燈盤的重復也表現出很強的形式美感??梢钥闯鏊鼉A注了當時人們最高的智慧——借助有形的物體傳達無形的思想,表達了造物者渴望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而數字十五在文脈底蘊中也是蘊含著生命以及美好的向往的意思[4]。這件藝術品不僅在造型上構思巧妙,在功能和工藝的設計上也是匠心獨運。燈盤高低錯落,燈光可均勻地射向周圍四方,使照明功能更加完備。在制作中,將工藝、雕刻等技術集于一身,手工精細,燈具連接處也吻合牢固。十五連盞燈將古代設計美學精華反映的淋漓盡致,在設計美學的各個方面都可作為典型的例子和代表。 當然,設計美學的內涵在其它燈具中也有非常顯著的體現。以功能之美為代表,中國古代傳統燈具的功能美學講究“重己役物,致用利人”。強調器物是為人所用的,器物最本質的目的是更有利于人的生活,相當于現在設計所強調的“以人為本”。例如圖2的漢代長信宮燈。這款燈具不僅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譽。該燈集各種美學內涵于一身,堪稱“中華第一燈”。在造型美學上打破了傳統青銅器具給人的笨重感覺,以宮女一手執燈為造型,含蓄溫婉,整個形態極其優美自然。它在設計時比較注重概念,沒有刻意追求嚴格的結構,將形象的東西抽象化,寓情于物,給人更加隨和舒適的視覺感受和精神境界,與設計美學所追求的意境相吻合。在功能美學方面,除了基本的照明以外,還加入了蓄煙功能。設計原理是燈火的煙可積聚于器身內腔,然后從袖口排出,減少燈油的污染而保持空氣清潔。其在功能方面做出的跨越,為以后的燈具設計提供了方向。它的制作工藝也是相當精湛。《考工記》中記載一個好的器物應該是“材有美,工有巧”的,就是說傳統設計美學包括了材料的品質加上完美的技藝。從這件燈具高超工藝中就可看出造物者的審美觀念。長信宮燈是通體鎏金的銅燈,整體由六個部分——頭部、身軀、燈座、燈盤、右臂、燈罩組成,澆鑄后合在一起。表面打磨得非常光亮,細膩,宮女的神態以及衣服袖子上的褶皺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把工巧美學的內涵表現到極致。
關鍵詞:教學領導;共同體;和諧共生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4289(2013)06-0008-03
要實現有效的教學領導,就需要在學校內部形成一種教學領導共同體。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和芬克(Dean Fink)指出,“領導的未來必須嵌入在眾人的心靈中,而不能站在個別英雄的肩膀上”[1]。因此,為推動有績效的教學領導,就必須在學校共同體內部創造與實施一種分布式領導的文化,而不是在每個學校訓練與發展一小部分領導精英。但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學校教育管理都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校長個人權力過重,不會也不想給學校教師賦權,也沒有培養學校教師領導能力的想法與動機;另一方,學校教師也抱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心態,把教學領導看成是校長一個人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校長獨自推進教學領導,沒有充分運用學校成員集體的領導能力,也會因為校長的離職或調職影響工作的開展。為此,就必須在學校培育與建構教學領導共同體,實現分布式領導,營造一種合作、積極、彼此信任的組織文化;要求共同愿景的分享與踐行;要求責任共擔與合理賦權[2]。
有效的教學領導需要依托于教學領導共同體的建構。為此,深層剖析與探討教學領導共同體的內涵與特征,有利于我們明晰教學領導共同體的組織架構以及活動開展方式,有助于教學領導的有效推進,從而促進學校整體效能的提升。
一、教學領導共同體的內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有待于校長和教師轉變自己的角色與行為,把工作重心從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轉移到學校教學品質與整體效能的提升上來?;诖?,學校面臨的改革任務就是,要把過去那種行政式的、旨在督促教學規范的組織內涵,轉化為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提升學校整體效能為核心要義的組織。教學領導共同體是指一個由教學領導者共同構成的團體,彼此在教學領導的過程中溝通、交流與分享,共同完成學校教學發展目標與任務,在成員之間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關系,最終促進個體的成長以及學校整體效能的提升。教學領導共同體在交流與互動的團體活動中,有力地凝聚了多方的智慧與力量,共同為達成學校發展目標努力。
為更好地把握教學領導共同體的內涵,我們必須明確學校教學領導主體。領導的內涵是豐富的,因此還沒有統一公認的領導觀念,但是“設置有意義的方向、對影響或者權力的運用實質上是所有有關領導的觀念的核心部分”[3]。這就表明:領導者必須要在組織設置方向、愿景和目標,在與組織成員的互動中,充分運用自身的影響力和權力。當今社會倡導民主與平等,文化多元與價值多樣已經深入人心,這就要求學校管理組織從過去的“垂直化”管理走向“扁平化”領導,不僅發揮強制性的權力作用,更要強化專家型權威等非強制性的權力。也就是在一個組織中,一個團體或幾個人發揮自身權力與影響,實現領導功能,促進組織愿景地實現。領導的內涵也就發生了延伸與擴展,它不再是某一個人的專制管理,而是走向一群人的民主領導?;A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注重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品質提升,這就要求我們邁向轉型領導,建構教學領導共同體。因此,學校教學領導主體,就是指在學校情境中利用影響力和權力實施教學領導,構建民主、合作、信任、賦權的教學文化,促進學校教學發展,實現學校發展愿景的個人和團體。這些個人和團體能夠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的教學改革,發揮著各自應有的教學領導作用。
教學領導主體的具體構成包括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家長、社區人員以及專家學者,他們在組織系統內發揮著各自的作用,可能運用制度化權力,也可能運用專家型權威,來影響或左右學校的教學改革,內在性地形成了學校教學領導主體系統。學校教學領導主體系統實質上就是教學領導共同體,在學校層面上,他們透過整體地發揮團體的影響力與權力,來推動學校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但實際上,各領導主體距離學校改革的核心事務有“遠近”之別,而且各自擔負的職責也不盡相同。1.充分發揮學校管理人員的引領作用。學校管理人員包括校長、中層人員以及基層行政人員,其中校長是學校發展的負責者和人,擁有學校發展與規劃的法責權、獎懲權等制度化權力,主導著學校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命脈,同時又要充分發揮自身專家型權威的人格魅力,在學校改革中扮演示范與引領的作用;而中層人員一般擁有較資深的教學經歷,可以通過向新進教師傳承教學經驗,促使學校教學文化的累積與延續;基層行政人員擁有一定的制度化權力,能夠為學校改革發展計劃的推行保駕護航。2.積極鼓勵教師教學的有效實施。學校教學領導應該著眼于三個層面:教學方案的規劃、執行與實施。教師作為教學方案的一線實施者,對學校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違背教師意愿或沒有教師參與的教育改革從來就沒有成功過”[4]。教師通過自己對學校發展目標與任務的理解與建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理念與計劃滲透其中,并對教學效果做出自己的評價。3.合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傳統學校教育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學生恰恰是課程與教學的感悟者,“學生是難以覺察的,無論從過去到現在,學生所面臨的課程內容始終都是新的,他們不可能對新舊課程進行一個比較,因此無法感受課程變革對他們的意義”[5]。盡管“很少有教育者認為學生是改革的人。但人們已經開始慢慢意識到學生也能夠在教育改革中發揮作用……如果學生們發現這些準備進行的課程活動與自己無關的話,他們將不愿意參與”[6]。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就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有效生發。4.有效發揮家長和社區人員的促進作用。學校正在由一個封閉的工廠轉型為一個開放的學習型組織,學校教育與社區、社會的聯系正變得越來越緊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教學環境的培育與建構,這些都離不開社區人員與家長的支持。當社區人員和家長變成學校改革的擁護者、教學資源的提供者、學校發展的諫言者,他們就有效地納入了學校教學領導共同體,真正參與到了學校教學領導的事務中去。5.積極采納專家學者的合理建議。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長期從事教育理論的研究工作,掌握了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能夠為學校的教育改革計劃提供理論支撐,并為其提供頂層的制度設計,從宏觀上把握學校發展方向。此外,專家學者還能夠為學校生成與滋養教學文化提供哲學支撐,促進學校形成自身辦學哲學,實現學校的特色化發展。同時,在學校發展遭遇瓶頸與挑戰的時候,專家學者能夠為學校把脈,提供咨詢建議,為學校改進建言獻策。
二、教學領導共同體的特征
為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學校教學領導共同體,就應該理解和把握教學領導共同體的基本特征。
(一)學校愿景的合理性
教學領導共同體的建構需要依托于學校發展的共同愿景,并在此基礎上凝聚組織成員的愿望,激發群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與分享經驗,引領學校發展的方向。為使得學校發展愿景明確合理,就必須考慮學校發展的歷史傳統、地理環境、師生實際等歷史與現實條件。學校領導者要結合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學校所處社區的環境和條件、學校實際發展狀況以及師生合理要求,廣泛聽取包括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家長、社區人員以及課程與教學專家在內的共同體組織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在理性傾聽溝通對話之后,確立共同且明確的學校發展愿景,讓愿景得到大多數組織成員的認同,如此,學校成員才會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齊心協力地促進共同愿景目標的達成。
(二)共同體的開放性
為促進學校可持續特色化發展,始終緊緊把握學校發展內在和外在環境的變化,真正意義上的教學領導共同體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無論是人員組成還是組織運行,都要采取隨機應變的姿態。就其人員機構而言,教學領導者一般包括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區人員以及課程教學專家等,共同體也應該能夠隨時接納新的成員參與進來,產生新的話題與思想,而每個成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教育情境,成員的角色與身份也可能隨著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組織運行的方式與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靈活多變的,以集體協商對話與個體學習觀摩等形式,通過正式會議與非正式會議的方式,深入推進教學領導共同體的良性運營,實現有效的教學領導。
(三)共同體內部的和諧共生性
把教學領導當作是不定期的教學管理活動,這不但曲解了教學領導的內涵,而且也使得教學領導成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個短暫的插曲和風景。教學領導共同體把學??闯墒且粋€學習與生活交織共生的世界,是一個既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的智慧,同時又能夠豐富其情感世界的場域。在學校教學領導共同體中,其組織目標指向學校整體效能的提升,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幸福生活,還是學生的學業成就與生活體驗,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與達成,組織成員不僅能夠得到知識的分享,同時也能夠獲得思想的交流與情感的滿足,這樣就實現了組織目標達成與個體需求滿足的內部和諧共生。
(四)成員行為的主體間性
所謂主體間性是指主體與主體之間以交往和對話為手段,以理解為目的所達成的一致性和共識[7]。學校教學領導共同體是教學領導者共同確立意義、構筑關系的社會與文化共同體,其人際關系是一種“借助交互主體式的實踐構筑的共同體關系”。在教學領導過程中,校長透過權力和影響力來激發教師的生命意識,幫助教師實現自主的專業成長,而教師則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學習成就也影響著教師以及校長的教學領導內容和方式,家長和專家、學者因其處于學校教育教學的不同關注層面,也會相應地參與學校事務管理,與師生在相互尊重與關心的前提下,通過寬容、平等、民主的對話交流,從而實現自身對教學領導地有效參與。
(五)學校發展的促進性
教學領導包括理念、行為與結果三個層面,建立理念引領、行為跟進與結果保障的教學領導路徑,有利于學校教學領導的整體推進,實現卓越的教學領導。在確定合理與明確的學校發展愿景、確保共同體的開放性、激發成員行為的主體性以及實現共同體內部的和諧共生性等教學領導共同體的規劃與運營過程中,也為學校發展確定了適切的學校文化和遠大的未來藍圖,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的制度規章和正確的行為規范,從而為學校整體效能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學校教學領導共同體的文化引領、行為規約與制度保障,慢慢浸潤與濡化為學?;|,為學校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而有效地推動著學??沙掷m特色化發展。
參考文獻:
[1]Andy Hargreaves, Dean Fink.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Leadership[DB/OL].http://www2.bc.edu/-hargrean/docs/_seven_pri-nciples.pdf.
[2]陳學軍.學校發展的現實困境與可持續學校發展[J].教育發展研究,2010,(8):37-42.
[3]Leithwood K J,Chapman D C,Hallinger P,Hatr A,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M].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6:1-25.
[4]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137.
[5]于澤元.課程變革與學校課程領導[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序言.
[6][美]艾倫·C·奧恩斯坦,費朗西斯·P·漢金斯.課程:基礎、原理和問題[M].柯森,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333.
[論文摘要] 文中所例舉的優秀燈具設計,造型獨特、工藝巧妙、寓意深刻,這些燈具既將功能和形式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還把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充分表現出來,其設計美學理念合理科學,是現代設計絕佳的靈感源泉。繼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符號的抄襲、形式的模仿,我們要深入剖析傳統設計文化及表達方式,了解其美學內涵和設計語義,走出一條屬于中國自己的特色設計之路。
設計美學產生于工業革命以后,是一門立足于現代,在現代設計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傳統的美學思想和審美理念發展起來的交叉性學科。它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包含了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內涵之美等與美學相關的各個方面。但就研究范疇而言,設計美學又不同于純粹的美學思辨。設計美學是應用型美學,它強調的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通過藝術與技術的巧妙結合,設計出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和精神需要的產品。而傳統的美學則側重于純粹的藝術方面,看重藝術家個人情感的表現[1]。雖然設計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確立于工業革命之后,但是設計美學的思想卻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了,并且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和體現。
中國古代的設計美學注重抽象化與意境,這有別于西方注重寫實和邏輯思維的設計美學。因此古代器物在制造時也會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用有形的東西傳達無形的思想,借而抒發造物者的情感、志向,并且關注人與自然平等包容關系。以座椅為例,中國傳統比較講究意向與象征意義,手工也非常精細,會把重點放在椅子材料(木頭等)的選用及裝飾與做工等,以求更好地達到與自然結合的目的。而西方設計美學則強調實用功能的重要性,在設計的時候會把精力放在研究人的坐姿、椅子的尺寸、舒適度等具體問題上,以此來設計出更符合人體姿態的座椅。
東西方設計美學的差異在文化、藝術、建筑等諸多領域也很明顯。如,繪畫。受中國古代設計美學的影響,中國古代畫家推崇的是意境而非寫實。因此他們并不是寫生作畫,往往是游覽了名川大山之后憑借自己的記憶繪畫,借畫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心情。如果說中國畫家重寫意,那么西方畫家則偏寫實,看重的是技藝和邏輯。繼承了西方設計美學的精華,他們的繪畫一種是強調反映物或人在光影下自然逼真的寫實畫,一種是表現極強邏輯思維的抽象畫。同樣的設計思想在園林建造中也有所體現。中國的園林建造受到詩歌繪畫的影響,追求詩情畫意的境界,因此它們通常被設計的曲折含蓄,著重考慮景觀在情感上給人的感受,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之境界。而西方的園林則過于強調結構、對稱、比例,且多會采用軸線對稱,以此表現強烈的節奏和邏輯感。
不止這些,確切地說,凡是涉及到設計美學的領域,在東西方范圍內,都有著不同的詮釋和發展。但盡管如此,設計美學思想卻是源于相同的出處——新石器時代。設計美學便是從那時起,伴隨著人類歷史走過了數千年,并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設計。這些設計在歷史的長河中保留下來,且璀璨至今,每一個都飽含了設計者聰穎的思想和辛勤的汗水。然而在這些優秀的器具中,中國古代燈具以現存數量眾多,記載之詳盡,且擁有著完整的發展體系和脈絡,能夠充分反映中國古代設計美學的本質內涵[2]。
中國古代燈具起源于火的發現和人類照明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設計美學思想體系的完善,燈具有了更廣泛的作用和內涵。它們不僅僅是用作照明,更多的時候起到裝飾的效果。所以古代的燈具也必須要符合設計美學標準,兼具功能和形式兩方面才算得上是優秀的燈具。據考古資料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成型的燈具出現。那個時期的燈具,受傳統設計美學理論的影響,除了少量仿生、象形造型的銅燈以外,大多數燈具造型類似陶制盛食器“豆”。上盤下座,中間以柱相連。后來,由于青銅的發現、鑄造技術的提高,燈具和其他器具一樣,在美學價值上有了更深一步的發展。唐宋時期,更多的新材料被運用到燈具的制作中,于是出現了大量兼具實用功能和精美造型的燈具[3]。自那以后,燈具廣為流傳和發展。燈具的功能也隨之完善,造型和裝飾也更加貼近人們的審美標準、符合設計美學的規律。
中國古代燈具能夠反映每一個歷史時期的裝飾風格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是設計美學體系發展的很好見證, 其蘊含的設計美學思想和觀念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中國的設計美學思想包括很多內容,尤以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內涵之美為代表。在營造燈具造型之美這方面,古代造物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便是模仿自然形態。因此古代的燈具通常是通過具體的形狀來營造出一種情景交融的精神境界,通過虛與實、意與境的相互結合,使燈具本身具有較高的情思和理趣,從而表達人們內心祈求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如圖1的十五連盞燈,產生于戰國時期,是由青銅制成,以造型獨特聞名于世。那個時期中國社會十分動蕩,藝術家們的思維也很活躍,他們希望更好的描述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因此這樣一款造型的燈具應運而生。該燈為樹形,中間一樹干直立于燈盤之上作為燈柱,前后各有十五個燈盞,燈的底座上刻著鏤空的龍,底座靠近中心刻著兩個小人。在燈架上也分別設計了玩耍嬉鬧的猴子和小鳥。從遠處看,儼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在造型的設計上,生動又富有情趣,燈盤的重復也表現出很強的形式美感??梢钥闯鏊鼉A注了當時人們最高的智慧——借助有形的物體傳達無形的思想,表達了造物者渴望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而數字十五在文脈底蘊中也是蘊含著生命以及美好的向往的意思[4]。這件藝術品不僅在造型上構思巧妙,在功能和工藝的設計上也是匠心獨運。燈盤高低錯落,燈光可均勻地射向周圍四方,使照明功能更加完備。在制作中,將工藝、雕刻等技術集于一身,手工精細,燈具連接處也吻合牢固。十五連盞燈將古代設計美學精華反映的淋漓盡致,在設計美學的各個方面都可作為典型的例子和代表。
當然,設計美學的內涵在其它燈具中也有非常顯著的體現。以功能之美為代表,中國古代傳統燈具的功能美學講究“重己役物,致用利人”。強調器物是為人所用的,器物最本質的目的是更有利于人的生活,相當于現在設計所強調的“以人為本”。例如圖2的漢代長信宮燈。這款燈具不僅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譽。該燈集各種美學內涵于一身,堪稱“中華第一燈”。在造型美學上打破了傳統青銅器具給人的笨重感覺,以宮女一手執燈為造型,含蓄溫婉,整個形態極其優美自然。它在設計時比較注重概念,沒有刻意追求嚴格的結構,將形象的東西抽象化,寓情于物,給人更加隨和舒適的視覺感受和精神境界,與設計美學所追求的意境相吻合。在功能美學方面,除了基本的照明以外,還加入了蓄煙功能。設計原理是燈火的煙可積聚于器身內腔,然后從袖口排出,減少燈油的污染而保持空氣清潔。其在功能方面做出的跨越,為以后的燈具設計提供了方向。它的制作工藝也是相當精湛?!犊脊び洝分杏涊d一個好的器物應該是“材有美,工有巧”的,就是說傳統設計美學包括了材料的品質加上完美的技藝。從這件燈具高超工藝中就可看出造物者的審美觀念。長信宮燈是通體鎏金的銅燈,整體由六個部分——頭部、身軀、燈座、燈盤、右臂、燈罩組成,澆鑄后合在一起。表面打磨得非常光亮,細膩,宮女的神態以及衣服袖子上的褶皺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把工巧美學的內涵表現到極致。
說到工藝之美,還有一件作品值得一提,便是永樂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主要是因為其表面精巧絕倫的花飾。燭臺通體繪有青花,色澤鮮艷,釉面也是青白色,瑩潤、干凈。燭臺的燭插和座壁都繪有蕉葉紋,且紋理間通過線條粗細變化來表現層次。將青花瓷的端莊典雅以及高超燒制工藝在燭臺中完美體現出來。而制作為八角,是借數字“八”來寄托祥和富貴的愿望、心意。
縱觀這些優秀的燈具設計,它們造型獨特、工藝巧妙、寓意深刻,每一個都承載了中國古代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設計美學理念。可以說,這些燈具在設計美學的影響下,既將功能和形式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還把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充分表現出來。而且其設計美學理念合理科學,不僅對當時器物設計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是現代設計絕佳的靈感源泉。因此對中國古代設計美學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夠讓我們對古代的設計理論和美學規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啟發現代設計,用現在的設計語言來詮釋傳統,把傳統應用到當代產品設計中[5]。在分析研究中國傳統設計美學的同時,發掘中國古代的美學精髓,并在此基礎之上,繼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符號的抄襲、形式的模仿,我們要深入剖析傳統設計文化及表達方式,了解其美學內涵和設計語義,走出一條屬于中國自己的特色設計之路。
參考文獻
[1]童友軍,李道兵.論設計美學產生背景及原因 [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1):83-85.
[2]王強.中國傳統器具的設計觀 [J].包裝工程,2009,(11):152-154.
[3]趙鵬.古代燈具中的傳統文化要素[J].包裝工程,2010,(8):32-34,38.
[關鍵詞] 美學 設計美學 傳統燈具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43
設計美學產生于工業革命以后,是一門立足于現代,在現代設計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傳統的美學思想和審美理念發展起來的交叉性學科。它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包含了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內涵之美等與美學相關的各個方面。但就研究范疇而言,設計美學又不同于純粹的美學思辨。設計美學是應用型美學,它強調的是以市場經濟為導向,通過藝術與技術的巧妙結合,設計出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和精神需要的產品。而傳統的美學則側重于純粹的藝術方面,看重藝術家個人情感的表現[1]。雖然設計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確立于工業革命之后,但是設計美學的思想卻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了,并且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和體現。
中國古代的設計美學注重抽象化與意境,這有別于西方注重寫實和邏輯思維的設計美學。因此古代器物在制造時也會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用有形的東西傳達無形的思想,借而抒發造物者的情感、志向,并且關注人與自然平等包容關系。以座椅為例,中國傳統比較講究意向與象征意義,手工也非常精細,會把重點放在椅子材料(木頭等)的選用及裝飾與做工等,以求更好地達到與自然結合的目的。而西方設計美學則強調實用功能的重要性,在設計的時候會把精力放在研究人的坐姿、椅子的尺寸、舒適度等具體問題上,以此來設計出更符合人體姿態的座椅。
東西方設計美學的差異在文化、藝術、建筑等諸多領域也很明顯。如,繪畫。受中國古代設計美學的影響,中國古代畫家推崇的是意境而非寫實。因此他們并不是寫生作畫,往往是游覽了名川大山之后憑借自己的記憶繪畫,借畫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心情。如果說中國畫家重寫意,那么西方畫家則偏寫實,看重的是技藝和邏輯。繼承了西方設計美學的精華,他們的繪畫一種是強調反映物或人在光影下自然逼真的寫實畫,一種是表現極強邏輯思維的抽象畫。同樣的設計思想在園林建造中也有所體現。中國的園林建造受到詩歌繪畫的影響,追求詩情畫意的境界,因此它們通常被設計的曲折含蓄,著重考慮景觀在情感上給人的感受,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之境界。而西方的園林則過于強調結構、對稱、比例,且多會采用軸線對稱,以此表現強烈的節奏和邏輯感。
不止這些,確切地說,凡是涉及到設計美學的領域,在東西方范圍內,都有著不同的詮釋和發展。但盡管如此,設計美學思想卻是源于相同的出處——新石器時代。設計美學便是從那時起,伴隨著人類歷史走過了數千年,并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設計。這些設計在歷史的長河中保留下來,且璀璨至今,每一個都飽含了設計者聰穎的思想和辛勤的汗水。然而在這些優秀的器具中,中國古代燈具以現存數量眾多,記載之詳盡,且擁有著完整的發展體系和脈絡,能夠充分反映中國古代設計美學的本質內涵[2]。
中國古代燈具起源于火的發現和人類照明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設計美學思想體系的完善,燈具有了更廣泛的作用和內涵。它們不僅僅是用作照明,更多的時候起到裝飾的效果。所以古代的燈具也必須要符合設計美學標準,兼具功能和形式兩方面才算得上是優秀的燈具。據考古資料記載,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成型的燈具出現。那個時期的燈具,受傳統設計美學理論的影響,除了少量仿生、象形造型的銅燈以外,大多數燈具造型類似陶制盛食器“豆”。上盤下座,中間以柱相連。后來,由于青銅的發現、鑄造技術的提高,燈具和其他器具一樣,在美學價值上有了更深一步的發展。唐宋時期,更多的新材料被運用到燈具的制作中,于是出現了大量兼具實用功能和精美造型的燈具[3]。自那以后,燈具廣為流傳和發展。燈具的功能也隨之完善,造型和裝飾也更加貼近人們的審美標準、符合設計美學的規律。
中國古代燈具能夠反映每一個歷史時期的裝飾風格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是設計美學體系發展的很好見證, 其蘊含的設計美學思想和觀念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中國的設計美學思想包括很多內容,尤以功能之美、造型之美、工巧之美、內涵之美為代表。在營造燈具造型之美這方面,古代造物者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便是模仿自然形態。因此古代的燈具通常是通過具體的形狀來營造出一種情景交融的精神境界,通過虛與實、意與境的相互結合,使燈具本身具有較高的情思和理趣,從而表達人們內心祈求融入自然的美好愿望。如圖1的十五連盞燈,產生于戰國時期,是由青銅制成,以造型獨特聞名于世。那個時期中國社會十分動蕩,藝術家們的思維也很活躍,他們希望更好的描述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因此這樣一款造型的燈具應運而生。該燈為樹形,中間一樹干直立于燈盤之上作為燈柱,前后各有十五個燈盞,燈的底座上刻著鏤空的龍,底座靠近中心刻著兩個小人。在燈架上也分別設計了玩耍嬉鬧的猴子和小鳥。從遠處看,儼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在造型的設計上,生動又富有情趣,燈盤的重復也表現出很強的形式美感。可以看出它傾注了當時人們最高的智慧——借助有形的物體傳達無形的思想,表達了造物者渴望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而數字十五在文脈底蘊中也是蘊含著生命以及美好的向往的意思[4]。這件藝術品不僅在造型上構思巧妙,在功能和工藝的設計上也是匠心獨運。燈盤高低錯落,燈光可均勻地射向周圍四方,使照明功能更加完備。在制作中,將工藝、雕刻等技術集于一身,手工精細,燈具連接處也吻合牢固。十五連盞燈將古代設計美學精華反映的淋漓盡致,在設計美學的各個方面都可作為典型的例子和代表。
當然,設計美學的內涵在其它燈具中也有非常顯著的體現。以功能之美為代表,中國古代傳統燈具的功能美學講究“重己役物,致用利人”。強調器物是為人所用的,器物最本質的目的是更有利于人的生活,相當于現在設計所強調的“以人為本”。例如圖2的漢代長信宮燈。這款燈具不僅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譽。該燈集各種美學內涵于一身,堪稱“中華第一燈”。在造型美學上打破了傳統青銅器具給人的笨重感覺,以宮女一手執燈為造型,含蓄溫婉,整個形態極其優美自然。它在設計時比較注重概念,沒有刻意追求嚴格的結構,將形象的東西抽象化,寓情于物,給人更加隨和舒適的視覺感受和精神境界,與設計美學所追求的意境相吻合。在功能美學方面,除了基本的照明以外,還加入了蓄煙功能。設計原理是燈火的煙可積聚于器身內腔,然后從袖口排出,減少燈油的污染而保持空氣清潔。其在功能方面做出的跨越,為以后的燈具設計提供了方向。它的制作工藝也是相當精湛?!犊脊び洝分杏涊d一個好的器物應該是“材有美,工有巧”的,就是說傳統設計美學包括了材料的品質加上完美的技藝。從這件燈具高超工藝中就可看出造物者的審美觀念。長信宮燈是通體鎏金的銅燈,整體由六個部分——頭部、身軀、燈座、燈盤、右臂、燈罩組成,澆鑄后合在一起。表面打磨得非常光亮,細膩,宮女的神態以及衣服袖子上的褶皺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把工巧美學的內涵表現到極致。
說到工藝之美,還有一件作品值得一提,便是永樂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臺。主要是因為其表面精巧絕倫的花飾。燭臺通體繪有青花,色澤鮮艷,釉面也是青白色,瑩潤、干凈。燭臺的燭插和座壁都繪有蕉葉紋,且紋理間通過線條粗細變化來表現層次。將青花瓷的端莊典雅以及高超燒制工藝在燭臺中完美體現出來。而制作為八角,是借數字“八”來寄托祥和富貴的愿望、心意。
縱觀這些優秀的燈具設計,它們造型獨特、工藝巧妙、寓意深刻,每一個都承載了中國古代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設計美學理念??梢哉f,這些燈具在設計美學的影響下,既將功能和形式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還把古代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充分表現出來。而且其設計美學理念合理科學,不僅對當時器物設計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是現代設計絕佳的靈感源泉。因此對中國古代設計美學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但能夠讓我們對古代的設計理論和美學規律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啟發現代設計,用現在的設計語言來詮釋傳統,把傳統應用到當代產品設計中[5]。在分析研究中國傳統設計美學的同時,發掘中國古代的美學精髓,并在此基礎之上,繼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符號的抄襲、形式的模仿,我們要深入剖析傳統設計文化及表達方式,了解其美學內涵和設計語義,走出一條屬于中國自己的特色設計之路。
參考文獻
[1]童友軍,李道兵.論設計美學產生背景及原因 [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8,(1):83-85.
[2]王強.中國傳統器具的設計觀 [J].包裝工程,2009,(11):152-154.
[3]趙鵬.古代燈具中的傳統文化要素[J].包裝工程,2010,(8):32-34,38.
[4]王樂瓊.論傳統燈具設計中的文化意蘊 [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7,(5):70-71.
[5]祝燕琴,楊維平,晏群.中國古代燈具造型藝術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9,(8):120-122.
作者簡介
【關鍵詞】 馬克思;人的本質;西方哲學
一、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的科學內涵
1.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明確地指出:“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于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并不是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笔紫热说谋举|的規定性不是人的自然屬性、生物屬性,而是人的社會屬性。社會是人的社會,人則是社會的人。人離不開社會,社會制約著人的存在,規定著人的本質。如果沒有社會,人就失去了自己的本質,人就不成其為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關系”。其次人的本質不是由社會聯系的某一方面決定的,而是由一切社會關系總和決定。把人的本質理解為社會關系的某一方面或者各種社會關系的機械的相加,都是片面的。只有以生產實踐為基礎,把人放到各種社會關系中作綜合的考察,才能真正把握人的本質。同樣應看到,處于不同關系的人的本質也必然是具體的、歷史的、發展變化的。
2.人的本質在其類的區分上是勞動。馬克思所闡述的人的類本質就是“自由自覺的活動”,即,勞動。所謂自由自覺的活動,就是指人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活動,就是主體按照自身的需要,價值取向亦即對于課題屬性規律性認識所構成的目的而進行的感性物質活動。這種感性的物質活動,就是人的對象化活動,在哲學意義上,這種對象化活動就是勞動。首先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和人類社會。任何人類社會并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和人類社會產生的內在機制,和現實基礎是勞動,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一個基本條件。社會形成過程中,勞動起了決定性作用。其次勞動是人現實存在的根本前提。人必須通過自己的活動變革自然對象,創造屬于人的產品。馬克思認為:“勞動這種生命活動,這種生產活動本身對人說來不過是滿足熱愛的需要即維持肉體生存需要的手段?!比说纳难永m、發展首先需要通過勞動獲取生存資料,這是人活動的首要目的,也是人存在的根本前提。
3.人的本質在其自然屬性上是其需要。馬克思認為人的需要是人進行生產和結成社會關系的動因,人們所以進行生產,是為了生活的需要。需要推動了勞動的發生,促使社會關系在勞動過程中得到發展,隨著需要的不斷滿足,社會關系不斷擴大、發展??梢哉f,社會關系的發展是隨著需要的增長實現的,從這一角度看,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質,它是人其他特性產生的前提條件。人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改造原有的需要,產生出新的需要,給勞動以新的動力,從而不斷地使任何社會得以發展變化,因此,人的需要又是人的自我發展的內在確證和根據。
4.人的本質從相對于群體的個人而言人的本質又在于其獨特性與個性。馬克思指出:“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為一個個體,成為一個現實的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眰€人有獨特的思考和感知活動,人由于自己的特殊性而成為一個個體,稱為單個的社會存在物。在馬克思看來,個人及其個性是在社會和社會關系中得以表現、實現和確立的?!皞€人怎么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即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么生產一致?!彼?,處于不同社會現實中的人,必然具有不同的社會關系,也就必然具有各自的個性。
二、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對傳統西方傳統哲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