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6 10:45:47
序論:在您撰寫心理與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使道德教育突破傳統德育的局限性傳統德育更多關注社會政治層面,強調從政治層面開展道德教育,更多關注政治思想態度方面的教育內容。國內研究者鈔秋玲就認為,德育就是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這種觀點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將道德教育僅僅限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圍之中,過分縮小了道德教育應有的內容和范圍。吳俊清在討論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化時認為,大德育模式下的德育,用一句直白的話說,就是“德育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面裝”,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德育的全貌幾乎成為一種定勢。這種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導的道德教育,在教育過程中,過分關注學生接受政治思想的內容,過分關注學生對意識形態的態度與適應性,而很少關注學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忽視了學生自己的想法,限制了他們的進一步發展。心理-道德教育更加關注道德教育的心理元素,是從心理層次關注道德教育,而不是僅僅從意識形態層面關注道德教育,從而弱化了意識形態對學校德育的限制。心理-道德教育強調從人性的角度面對生活問題,從利于個體內在發展的心理層面入手,引導問題的解決,而不是從政治思想層面,以要求式、命令式方式教育個體,從而弱化意識形態對個體的影響。心理-道德教育摒除影響個體內在判斷的意識形態因素,但并不意味心理-道德教育要拒絕思想政治教育,拒絕學校德育的政治價值和社會責任,相反,它擁有一種更為人性化的道德觀念。心理-道德教育既尊重個體發展,又承擔社會責任的觀念,使學校德育從外部判斷標準中解放出來,擺脫單純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2.使道德教育重新回歸人性塑造的軌道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更多關注政治意識形態,強調外部規范標準,沒有將人性塑造作為目標,給予人性應有的關注,常常容易使人性發生扭曲。當人無意識地以這種外部標準作為行動出發點,而不是以人性作為出發點時,人性就已發生扭曲。以政治思想作為道德教育指導方向的道德教育,在做每件事時都以是否符合政治思想為前提,符合了才可能去做,不符合或者沒有規定就不能去做,這使得人總是將自己的立場規定在政治思想所許可的范圍內,而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理-道德教育對人的教育增加了感情投入,更關注人性,既考慮到社會對人的需要,又從人性的層面關注個體,顧及個體自身的需要與發展。它不是用機械的標準規范人,當道德的社會要求過于強大,以至個體自身內在的需求受到壓制時,心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就會通過對話這一更為人性的手段,調節社會的需求程度,從而降低其過于強大的需求,以防止社會需求對個體成員產生過度的壓制,以致人性的扭曲。也就是說,心理-道德教育是以個體自身潛能的充分發展與社會價值統一為目標的,它將人作為社會發展的主體,一旦社會價值需求超越這個目標,使人可能受到不正常壓抑,心理-道德教育就會不斷調節社會的可能需求,而不是把人看作只能“適應”外部世界的“工具”,從而更好地發揮人的創造性,更好地完善自我。
3.使道德教育解除教育單一化的偏見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宣傳在一個時期起到構建規范道德體系的教育作用,但它在很多領域與相應的學科發生思維方式的沖突,造成某些人認為思想道德教育將教育單一化,限制人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從而影響人的充分發展與潛能發揮。這種思想偏見的產生,使得人們將學術界缺乏活力與創新力的現象歸因于思想道德教育,將中國高等教育缺乏思想活力與原始創新力歸因于思想道德教育,從而對以政治思想教育為導向的道德教育也開始產生懷疑甚至失去信心。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道德教育分離,使道德教育獨立于思想教育,教育就不會被認為過于單一化,缺乏創造力與想象力。心理-道德教育發揮心理教育的功能,可以解決將思想單一化的教育問題,化解思想教育引發個體的抵觸情緒。因為它從心理的層面關注個體的道德發展,弱化了創造性的限制元素,從單純關注意識形態轉化為對道德生活的全面影響,從生動的、真實的世界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思想政治與道德教育更好地融為一體,使道德教育具有了更加豐富的標準。這樣,心理-道德教育從道德教育的立場出發,既顧及到社會的政治價值,又考慮到個體的道德發展,緩解了教育過程中的抵觸情緒,改變了學生對道德教育的偏見和誤解,提高了學生接受和參與德育過程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心理-道德教育具有超越心育與德育的新功能
1.擴大心育與德育功能發揮的范圍心理教育的功能發揮局限于個體的發展,缺乏社會性;而道德教育的功能發揮局限于對社會的適應,缺乏個體性,雖然兩者都涉及到對方的功能,但都不能得到充分體現。林崇德教授認為,心理教育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并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整體素質的提高,使他們的個性和諧發展,人格完善。[9]林教授對心理教育功能的看法,主要在于強調個體人的發展,而沒有將個體的社會責任功能體現出來。約翰·馬丁·里奇和約瑟佛·L·戴維提斯認為,道德教育是指為了培養良好的人格特質和道德行為的目的而進行的行為道德規則教育。[10]他們認為道德教育主要的功能在于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質和道德行為的人,側重點在于人對社會的積極作用,強調人的社會性,而對個體自身的內在發展重視不夠。心理-道德教育充分發揮了個體發展的功能,也適應了社會對個體的需要。因此,心理-道德教育既擴大了心理教育的社會適應性,又提高了道德教育的個體發展潛力。心理教育是為了培養個性和諧發展、人格完善的學生,道德教育是為了培養良好的人格特質和道德行為的學生,兩者具有內在統一性和一致的價值取向性。心理-道德教育使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相互滲透,充分體現了兩者的不可分隔性。在心理教育中滲透道德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整體素質的提高,這就是心理教育中的道德教育;而在道德教育中應用心理教育,通過心理教育的技術手段,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格的人,這就是道德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在心理教育中,總包含著道德教育,因為完善人格本身就具有高尚人格的特質;而在道德教育中,也總進行著心理教育,因為良好道德行為離不開心理教育的支持,兩者具有交叉性。
2.打破心育與德育活動設計上的人為界限將心理教育局限于個體自身的內部發展,將道德教育局限于外界的社會需求,這樣的人為界定造成心育與德育的教育偏離。李建剛在《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析異》一文中認為: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目標不同,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工作機制不同,評定標準不同。這種區分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是,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的交叉性、滲透性、重疊性,決定了它們的依存關系。只看到它們的區別,人為地將道德教育與心理教育分離,一方面使得這些重疊的問題在定性上常碰到歸屬問題,引發爭論與沖突;另一方面,不但不能培養出真正意義上人格完整的人,還可能會產生不良后果。將心育與德育目標與內在架構統一起來,化解其間的界限,才能培養出真正意義上人格完整的人。心理教育重視個體發展,道德教育注重社會普遍要求,心理-道德教育將二者結合起來,在社會要求的基礎上尊重個性發展,根據個體的獨立性進行社會需求教育,避免內容設計和實施過程的矛盾和沖突,既為了個體的內在發展又適應社會需求。心理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融合,解除心育與德育之分,化解交叉性內容的歸屬問題,避免心理課或德育課在設計上應該歸入哪一科目的人為矛盾,避免長期以來在歸屬上的理論爭論,避免對心理教育課性質認定上的爭論,避免因過分強化區別而產生的不利實際的操作,從而將為解決這些矛盾而消耗的資源集中起來,用于進行心理-道德教育,有利于教育資源的開發和使用。
3.實現心育技術性與德育價值性的統一心理教育的實施過程與應用目標是技術性的,心理教育可以通過正式的課程,以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可以通過各種活動,以參與的方式進行;可以通過心理咨詢,以指導的方式進行;也可以通過公共環境,以情境熏染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參與活動、心理咨詢、情境熏染都是心理教育的教育手段,它通過課程教學使學生獲得心理知識;通過參與活動使學生體驗心理教育的內涵與實質;通過心理咨詢解決學生遇到的困惑,使學生從心理指導者那里獲得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通過情境熏染,傳授學生直面社會問題,應用學習、體驗的知識與技術手段。對于道德教育,拉思斯曾經提出四條原則:第一,以生活為中心;第二,對現實的認可;第三,鼓勵進一步思考;第四,培養個人能力。從這四條來看,它的中心是“生活”,其真正目的是希望通過學校德育,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與生活。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與生活,就是以社會與生活作為個體發展的前提,把社會需求作為衡量個體的價值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社會遵從性,能遵循社會的價值標準,因此它具有價值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首先從二者的含義來看,認識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與區別,可以更好地把握各自的特點與優勢,以其互鑒與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形成教育的合力。從學科的內涵上來看,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屬于不同的系統和模式,在教育目標、理論基礎、實施策略、功能作用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各有其特點與優勢。概括起來講,在理論基礎上,前者側重人文社科,后者側重心理科學;在指導思想上,前者側重社會價值,后者側重科學規律;在特點色彩上,前者側重東方文化,后者側重西方文明;在指向對象上,前者側重群體同性,后者側重個性差異;在注重問題上,前者側重思想精神,后者側重心理行為;在視角思路上,前者側重整體系統,后者側重單項具體;在措施方式上,前者側重教育關愛,后者側重訓練咨詢;在達成目標上,前者側重完善的“人”,后者側重健康的“心”。顯而易見,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各自有其不同的內涵與內容體系,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但從教育的本質與根本宗旨上看,兩者可以相互借鑒與融合,以更好地服務于高校培養與塑造人才的根本目標。也就是說,正因為兩者存在差異,才體現了各自的特點與優勢,而兩者的特點與優勢,也正是互補、互鑒與融合的前提與基礎。再從學科的理論體系上看,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鑒與融合,在其教育目標與內容上有其相通性與涵蓋性,尤其是將生命教育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豐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提升其教育水平。具體而言,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能夠使大學生提高對生命價值的認識,更加珍惜和珍重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同時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其對他人及社會的愛心,使其人格得到完善。顯然從生命教育的角度來看,大學生常見的心理異常現象,即是大學生生命中生理、心理、社會性以及精神性等生命層面中的一個問題,要預防與矯治大學生常見的異常心理,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與健康水平,生命教育更具有本原性與根本性。同時,將生命教育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拓展與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及方式,并使其教育效果更具實效性和長效性。為此,借鑒與運用生命教育的方式,不僅是防治大學生常見的異常心理的主要措施和有效之法,也為拓展與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與途徑。這將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統性、全面性與實效性。最后從教育的實踐上來看,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鑒與融合,有效地提升了大學生健康教育的整體水平與質量,特別是生命教育的開展與融入。如眾所知,當高等教育跨進新的世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得到了興起,各個高等院校都開設與配置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擔當起在校大學生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以全面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以及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然而,由于受到多種教育教學因素的制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如教育目標不大清晰、教育內容不夠全面、教學模式不太靈活等問題。如何破解與改進心理健康教育呢?顯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與滲透生命教育是其必然。生命教育的實踐也確實說明,實施生命教育,是促進大學生在生理、心理、社會性以及靈性都能夠得到全面均衡地發展,良好成長的內在需要,亦是保障大學生理解生命真諦,創造生命價值,順利成才的題中之義,尤其是破解現實生活中大學生自殘輕生、傷害他人等嚴重問題,使大學生珍愛寶貴生命、欣賞生命美麗的緊迫需要以及創建安全與和諧校園的有效之法。為此,將生命教育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為應對與防治大學生常見的異常心理,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提供生命教育的理論指導與實踐模式。
二、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鑒與融合的現實考量
盡管高校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諸多不同,但相互之間的聯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實踐中,兩者達成的目的、指向的對象、面對的問題等等都是相同的。
1.教育起因的同一性。
我國高校生命教育及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與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并向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教育憂思與本土追尋階段、學術詮釋與學科互動階段、理論熱興與實踐探索階段、“國家準生”全新機遇階段等。這就是說,開展生命教育及研究,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的緣起一樣,都是對教育的憂思,即對大學生中出現的異常心理,甚至傷害他人生命,輕生自殺等問題而展開的。從大學生教育的實際可見,消除大學生輕生等現象緊迫需求生命教育,舒緩大學生內心壓力急迫呼喚生命教育,保障大學生良好成長成才急切需要生命教育??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起初的成因、出發點都是一致的,就是對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及其對生命的影響與傷害而展開的。既然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起因相同,這就為兩者的互鑒與融合,相向而行,奠定了基礎。
2.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高校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也是相同的。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是一種喚醒心靈的教育,也是一種人文教育,還是一種精神教育,其目的和意義在于保證大學生在生理、心理、社會性以及靈性上得到全面均衡地發展、健康成長。所謂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心理素質教育,它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運用有關心理科學方法,對大學生心理的各個層面產生正向的作用,以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全成長以及對環境的良好適應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它的宗旨就是通過教育,使大學生具有優秀的性格品質,智力潛能得到開發,心理承受與適應能力不斷增強,同時使其內在動力與活力得到激發,并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等行為習慣。相比較可見,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育人,就是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品質與素質,保障大學生健康成長,成為合格的人才。但兩者又是不同的,即實現共同目標的路徑與理論依據不同。殊途同歸。目的與目標一致,必然要求兩者互鑒、互滲與融合,發揮各自學科優勢,形成教育合力。
3.教育內容的重合性。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以大學生健康成長為主線,從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識、學習心理、人格發展、戀愛、人際交往、情緒管理、網絡心理、職業規劃與就業幾方面進行心理引導與教育,來呵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矯正其不良行為,使其心理潛能和創造力得以充分開發。大學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生命觀方面的教育,它包括生命本質觀、價值觀、存在觀、過程觀、修養觀與境界觀等方面的教育,以引導與培養學生關注生命,關愛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敬畏生命,正確對待與處理人際交往、親情、友情、愛情、學業、擇業、創業以及生存、生活與生命等方面的問題。由此可見,二者指向的問題以及教育的內容大都是重合的,特別是針對大學生的熱點、關注點、興奮點等展開的教育內容,更是近似的一致。另外還有二者教育方式的交叉性,即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兩者教育的方式方法可相互借鑒運用,并沒有嚴格的區分與界限。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實踐中的內容重合性與方式的交叉性,也都說明兩者的互鑒與融合是實際需要,無需無法人為分離。
三、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互鑒與融合的路徑探索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各自的理論體系與內容,又有相同的教育目標與內容;既有平行的又有交叉的,可謂職能互補,內容相互滲透。為此,探求與實現兩者互鑒與融合,就成為推進與提升大學生健康教育的主要課題和必經之路。
1.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目標相統合。
盡管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不盡相同,但總的目標要求相互統一整合,這就是破解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生活以及人生種種困惑,保障大學生健康成長,使其成為具有良好素質的合格人才。只有明確相統合的目標,才可以頂層設計大學生健康教育,使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不悖,相互滲透,功能互補,充分發揮其各自優勢,形成立體交叉、科學有效的教育合力,實現其教育的一體化。同時,還可以避免其各自為政、教育內容既有重復又有空缺、教育資源既有不足又有浪費等不良現象的存在。顯然,這既是實現大學生健康教育目標的內在要求,也是提高大學生健康教育實效的現實需要。
2.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內容相互補。
教育理論明確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確定是以教育目標為依據與標準的,不能是為教而教。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內容的確定也是如此。這就是為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的合格人才,選擇各自最適宜的內容,實現內容互補,以對大學生進行完整而更有效的教育,避免各自為求獨立體系而走入教育的誤區。例如,把心理健康教育或視為心理學課程教學,或等同于心理咨詢,甚至當做心理疾病的治療等,這其實就是一種偏差與誤區。如前所述,生命教育之所以在高校興起與開展,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缺失的補充和遭遇困境的突破與拓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與推進。當然生命教育也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兩方面的教育內容互補,才能形成更為完整深入、科學有效的大學生健康素質教育。
3.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方法相互鑒。
生命教育法與心理健康教育法,各有特長與優勢,可以互鑒,只要運用得當,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互促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運用的方法,如“沙盤游戲”的心理分析法、“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詢法以及系統脫敏法、厭惡療法、沖擊療法、情緒宣泄法、自信訓練法和團體朋輩心理輔導等行為矯正法,都可以適當地運用在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尤其是依據人的心理發展階段與規律進行教育的方式,具有普遍的教育價值與意義。而生命教育中,所運用的教學法,如精巧教學導入、精彩主題講解、精美影像欣賞、精辟主詞解析、精深主題討論以及注重人文教育與關懷、強調生命體驗與主體認知、重視教學互動與分享等,也可以運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這樣的方法互鑒,也就是兩方面教育的相互滲透與融合。
4.生命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之資源相兼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品德教育幫助其把握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道德上能夠接受的方式,以有價值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影響。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而學生健全人格的標志與學生健康心理的標志有著高度的統一,即是“以積極進取的,符合社會進步方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作為人格的重要核心,并且具有高度的社會義務感和責任感,希望能夠通過對自己身心潛能與創造力的不斷開發來不斷的體現出自身的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睆倪@里可以看出價值觀、世界觀、信念等道德內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標。品德教育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二)品德教育能夠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實效性
如今,品德教育的實效性問題已經成為了大眾所關注的焦點。我們必須要清楚的認識到我國的德育沒有能夠聯系到學生的心理、生活實際。德育已經成為了一門有名無實的學科,實效性越來越差。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的實際身心特點,為學生傳授各種心理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心理問題,避免簡單出現簡單的機械灌輸和理論教化,采用豐富多彩的討論、角色扮演、心理疏導等靈活的教學方法,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開發學生的潛能。心理健康的這些特點正好彌補了直接進行品德教育的不足。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中,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等進行滲透,能有效增強德育的實效性。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生品德教育中的優勢
(一)與品德教育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的對象都是學生,基本職能都是“育人”,都需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二)內容相互融合
無論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還是品德教育,都需要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進行關注,兩者側重點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決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心理層面上的東西,而德育則主要是解決道德認知、愛國主義情感、遵守道德觀念的意志等各種思想道德層面的東西。
(三)職能相互銜接
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成才,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健康的心理是一個學生是否能夠成才、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品德教育的基本前提。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改善,讓學生能夠保持一種主動接受教育、積極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狀態,為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與其他教育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而德育則是通過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熏陶與塑造,可以對學生的心理狀況的穩定進行積極的影響。
(四)擁有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規律
各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他人的價值觀、重視個性發展等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所應該共同遵循的教育規律。
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中的具體措施
在教育實踐中,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工作中,能夠促進學生的的道德內化,提高品德教育的實效性。
(一)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理念之中
在進行品德教育時,德育工作者不僅僅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政治導向與道德導向,還應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重視,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同時,還需要分析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加強對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增強他們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讓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面發展。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方法之中
在進行品德教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采用一些心理學理論和方法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從而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與調試。同時要盡可能的改變過去的那種單項灌輸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擁有自我選擇、判斷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如何進行判斷,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三)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內容之中
教學中對學生最顯而易見的道德影響體現在教學內容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了認知、情感、意志、性格、氣質、能力、動機、學習、人際交往等多個方面,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做人產生影響。在進行品德教育時,不僅僅需要重視政治思想教育,還需要將現代人所應該具有的觀念和素質、各種心理問題的防范和調節等各種內容納入到德育中,讓學生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同時,還學會如何為自己創造健康、幸福、美好的心理條件,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四)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品德教育過程之中
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必須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解,要引導學生自己去對相關內容進行領悟,并對自己的心理狀況進行調適,讓學生能夠處于一種自覺自主的心理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將“說服”真正轉變成學生自己的“心服”,從而成為學生自己的內在素質和個性品質。
1.1心理教育中師生關系被淡化
在我國目前許多高校建設中,對于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建設都是比較片面的,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核心被曲解,教學內容被片面性選擇,學生在學習心理教學課程時也主要關注的是考核制度和考核內容,而不是因為心理教育本身去關注其教學內容。這樣的惡性循環就逐漸增加了學生對于課程的不重視態度,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學任務和教學目的不得不以學生考核為主要目標,這樣的教學就完全忽略了課程中的師生協作與溝通,所產生的師生關系只是在考核問題上建立的,這樣的關系不僅對學生沒有多大幫助,而且還在側面助長學生在大學期間對考核制度的變向理解。如果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降低心理教育的不完整性,讓學生從根本上重視心理教學,那么就有可能在高校建設中重新建立起心理教育的核心價值和核心內容。
1.2心理教育的規范化和教學不達標
高校教學中對于心理教育課程的工作人員安排大多數是敷衍了事,并不是專業的心理教育工作人員,這樣的非專業型人才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大多只是進行讀教材工作,這樣的教學內容就很容易讓心理教育課程成為學生敷衍的課程。這樣不規范化的高校心理教學是完全不符合國家教育標準的。
1.3高校心理教學思路不正確
大學生心理教育從根本來說是主要以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主。但是我國目前的高校心理教學思路是比較片面的。如果教師在進行心理教學時可以將教學思路端正,以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為主,就可以將心理教學課程在高校更好地建設起來。在進行高校心理教學建設時,首先要確保心理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協作力度,這樣不僅可以通過教師的教學把握學生的學習方向,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高校心理教學課程的建設。
1.4教學團隊不夠優良
心理教學在高校教學中是需要教師有高度專業知識基礎的,從心理教育的本質來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保持高度人性化而不是以傳統教學的態度來進行授課,這項工作目前在我國高校的建設過程中不夠完善,許多心理教師大多沒有教學基礎和教學經驗,對于這項工作的態度也比較片面,不能從根本認識心理教學在高校中的價值,這樣不僅不能促進高校心理教學內容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還會阻礙高校的整體建設。對于心理教學在高校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1.5高校對于心理教學的關注態度不正確
大學生階段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比較關鍵的,通過大學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在這樣特殊的教學環境中,學校必須重視學生的每一門課程,不應該將高校心理學進行冷處理。從高校心理教學的本質來說,可以帶領學生正確對待自身心理狀況,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高校目前的建設程度不夠完善,對于心理教學方面的建設更是起步階段,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加以重視。
2高校心理教育中師生協作與互動的建設途徑
2.1創新情景模式,提高師生互動的積極性
在現在的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是相當重要的,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目前在課堂上有許多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差,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這就嚴重地影響教學的質量。解決學生心理素質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采取科學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積極的和教師交流溝通,提高師生互動的積極性。教師要創新教學情境或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的融入進來,在活動中與教師交流溝通,一起體驗活動的樂趣,在與教師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會不斷的提高,而且還能增進師生關系,多方面的對學生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面對當前我國的高校心理教學建設程度,要想在教學課程中有效創新情景教學模式,就必須將心理教學課程進行正確的安排,把高校心理教學的教學目標引入全新的教學理念,并且不斷改善高校心理教學課程的實際效率和實際價值。教師在這樣的課程基礎上才能有效的創新課堂內容,比如對心理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模擬建設,通過有效的實際生活聯系,才能將學生的心理教學內容進行良好的滲透。
2.2調動師生問題的協作效果
在前文的基礎上,不斷擴大高校心理學教學課程的建設程度,由此開展新型的心理學教學課程,為之后增加師生協作的效果和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心理課程安排上要努力做到多元化科學化,并不斷強化自身的專業知識,在課程中盡可能的保持師生之間的溝通協作頻率,由此來促進師生之間的協作關系。在整個高校心理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協作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如果可以有效增大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和問題交流,由此展開多元化的互動環節來培養學生在高校心理教學中的學習自主性,就可以從根本上提升高校心理教學課程的建設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把握學生的學習思維,只有有效保證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師生協作機會。在高校心理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發散性思維類型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提問機會和回答機會,這樣就從課堂內容中增加了師生的協作關系。
2.3改變師生感情增加師生協作途徑
在高校心理教學的課程安排中,師生協作關系的發展還比較簡單,在師生協作互動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占有比較高的主動權,而且影響師生協作關系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師的教學態度。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握好課堂教學內容,保證教學中的質量效率以及基本的公平公正等,在教學方式上要不斷實踐改善,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努力突出自身的教學特點,這樣就可以為之后的師生協作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此基礎上就要努力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協調好教師與學生之間單純的傳統師生關系,盡可能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定的友誼,這樣的教學環境中所產生的師生合作就不僅僅是教學方面的價值,還包括師生情感價值,從總體來說教師應該首先建立起良好的教學環境,由此發展師生關系,努力創造課程中的師生協作活動,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傳統高校心理教學中師生協作的效果和價值。
3總結
1科學設計心理健康課程,配備專業的心理疏導教師
大學期間,學校要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學生心理健康,是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理論知識的重要基礎,如果一個學生雖然有著十分優異的專業成績,但是心理健康存在很大問題,同樣不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學校要在大學生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科學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配專業的心理學教師,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心理安全防范教育才可以順利地進行。
2注重提升文化教育水平,深入挖掘大學內在的潛質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很大程度上與大學期間的迷茫有關,從這個層面分析,就需要在教育過程中,提高人文化教學水平,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和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質??梢哉f,在當前大學教育階段,對于學生內在潛質的開發,還存在不少差距,因此,在未來的教育發展改革過程中,應當遵循如下幾點要義。第一,教育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人的一種生活過程。傳統的教育知識論把教育過程看成一種單純知識傳授的過程,不僅忽視人的智慧的開發與挖掘,而且忽視人的道德的培養和養成。應試教育把學生作為純粹客體和知識容器,獲取的是狹隘的目標結果,并非智慧的過程。第二,教育是人與人的對話、溝通和理解的交往過程。教育在實現功利化和工具化價值的過程中,必然把滿足外在的生存性需要而產生的適應性教育作為重點,但不能因此忽略了超越性教育。正如教育人本主義認為的,人之所以成為人,不在于人的工具價值,而在于其一般本性。它不僅要使人有富裕的物質生活,還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自由自覺的創造能力。第三,教育是發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社會活動過程。教育是前有古人,后有來者的事業,是不斷傳承,不斷創新的事業。教育伴隨人類的存在而存在,引領人類的發展而發展。幫助個體不斷提高和發展主體性,使之逐步地由一個自然人變為社會人,變為能夠認識、改造和幸福社會的主體。
3提高對大學生生命、心靈的教育
加強學生對生命的認識,讓他們更了解生命的本質,對于生活中的困難要勇敢積極地面對。當今社會全球化迅速,各種思想百花齊放,人們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競爭和壓力,因此,高校要適應時展,不能只是傳授知識,還要教育學生重視生命,加強學生的本性教育,讓學生對自己的生命價值有更深的了解,“為何而生”以及“何以為生”,幫助學生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感以及自信心,能夠以平靜、豁達的良好心態對待周圍的事物,從容應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懷著健康向上的心態走好自己將來的每一步。教育伴隨和發展著每個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過程。教育實現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改造自己,在改善環境的同時發展自己,在和諧社會的同時幸福自己。教育的現代化從根本上講是人的現代化而不是物的現代化。教育是人的教育,不是物的教育。教育是人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是人占有物的需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
4整合資源,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機制
學生的教育主要由三個方面構成,第一,學校教育。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載體。第二,家庭教育。它能夠有力地支撐學校教育,是其堅強的后盾。第三,社會教育。它是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乏,為了解決該問題,各學??梢月摵蠈I的心理醫院開設“學校-醫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在心理疾患方面進行長期的防控合作,開設“學校-醫院”24小時心理咨詢和輔導援助熱線。醫院醫生和心理專家擔任大學的心理教育顧問,接待學生的心理咨詢和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專題研究,并培訓相關人員,以便于更有效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讓學生多參與活動
教師要給同學們創造集體活動的平臺,通過參與集體活動,學生的心理壓抑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從這個角度來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還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思維,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緩解心理的負擔,使得學生保持良好的態度和情緒,投入到今后的學習中去。一些社區義務活動、學校內部演講比賽、辯論賽、創業計劃大賽等,這些項目活動都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減少學生的獨處時間,對于防范學生的心理問題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二結束語
1.1原理相同
“三生教育”強調學生的體驗、態度和感悟,這正是人本主義的精髓。人本主義重視人的本性、需求、動機、興趣和愛好,強調“來訪者中心”,這些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反映?!叭逃笔且环N完善人的生命,促進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活動,這與積極心理學致力建立積極的“心理免疫力”異曲同工,而積極心理學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指導思想之一[4]。
1.2內容相似
“三生教育”主要分為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大類,具體細化內容可以涵蓋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角色轉換和適應(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生涯規劃與專業發展、學習方式轉變與同伴互助、人際交往與社會實踐、戀愛、婚姻與性、擇業與就業等;這些內容都是囊括在“三生教育”之中的。
1.3原則一致
堅持主體教育、認知教育、行為教育、差異教育、全面教育,著力促進認知、體驗、實踐和感悟,這是“三生教育”的實施原則?!靶睦斫】到逃敝饕裱逃栽瓌t、全體性原則、差異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和保密性原則這六大原則。除“三生教育”未涉及保密性原則外,其余各原則兩者均是一致的。
2“三生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現行教學模式分析———以保山學院為例
2.1教學現狀分析
保山學院“三生教育”課程為新生必修課,采用階段式集中教學的方式進行。即只對新生開設,以專題形式進行,每學期一個專題,共兩個主題;課程結束采用開卷考查的方式評定學生成績;成立專門的教研組,教師集中備課,統一批改考查試卷;教學形式為課堂教學,以講授法為主?!靶睦斫】到逃辈扇”匦拚n與選修課相結合的方式,按教材實施教學,每周2課時,共計36課時,一學期完成;必修課對新生開設,選修課則不限年級;課程結束采用閉卷考試或開卷考查的方式評定學生成績。教師歸屬專門的教研組,教師獨立備課,獨立完成試卷批改;教學形式為課堂教學,以講授法為主,配合適當課堂活動。
2.2教學效果分析
通過采用座談會的方式及對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多數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反映較為積極,普遍認為貼近自己的實際,對個人學習生活有指導作用,實用性強,不枯燥,只是個別內容宏觀性太強,缺乏針對性。相比之下,學生們對“三生教育”課程的反映消極,認為內容單一,教學時間有限,并不能夠真正領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真諦,加上不存在學習壓力,多數人對其并不重視,混課現象嚴重。
2.3教學弊端分析
現行的“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兩種平行的教育,不同的授課教師,相同的學生群體在不同的課堂時間分別進行。兩種教育都要開展卻困于教學時間、教學資源不夠分配,于是乎許多高校往往采取壓縮教學內容、增加額外的教學時間和要求學生自學的方式完成。由于一些知識點雷同、業余時間被占用的因素造成了學生學習的倦怠,以致出現了學生對這兩種教育從思想到行動都以敷衍了事的態度面對的不良現實。如此一來,不但未能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反而使學生把這兩種教育當成負擔,從而喪失了學習的意義。
3“三生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教學的可行性
“三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從地位上來說同樣重要,側重點各不相同。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從生命、生存、生活的角度去獲取相關的知識、信息和技能是必要的,熱愛生命、學會生存并積極生活這對他們的一生大有裨益;與此同時,健康的身心也不容忽視,這也是“三生教育”得以保障的前提和基礎。既然兩種教育都是操作性的實用教育,又有相通相似之處,考慮雙管齊下應該是一個好方法。對“三生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通知識進行融合捆綁的滲透式教學,既能夠節約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效率,亦可以強化教學效果,從而實現學生從兩種教育中都受益的教學期望。
3.1整合教材
目前,絕大多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都是從心理學角度建構教材內容,從心理學角度提出解決方案。而實踐證明,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以及極端后果最終都歸結為生命、生存、生活問題。如果嘗試以“三生教育”的體系編撰教材,既是對開展“三生教育”的呼應,也是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更是對心理健康教育規律的正確反映[5]。
3.2整合教學內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角色轉換和適應、生涯規劃與專業發展、學習方式轉變與同伴互助、人際交往與社會實踐、戀愛、婚姻與性、擇業與就業等,這些都可以在“三生教育”中找到歸屬。例如生命教育的部分,可以設置生命價值與責任、禁毒防艾、感恩教育、性健康教育等內容;生存教育的部分,可以設置環境適應、自我意識、生涯規劃、挫折應對、情商培養等內容;生活教育的部分,可以設置學習、人際交往、戀愛、擇業與就業等內容。這樣一來,二者就真正互相融合了。
3.3整合教學資源
一旦內容實現整合,教師、教室、教學時間等教學資源也都能得到整合。這樣做的好處首先是節約了教學成本,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避免了教師的重復教學和學生的累贅學習,也真正把教學落在了實處。
3.4整合教學方式
網絡道德教育顧名思義,是道德教育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是以網絡道德規范作為基本行為準則約束網絡主體,保證他們有組織、有計劃地接受這些道德規范并逐漸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需要[3]。網絡道德教育主要是對虛擬網絡環境中產生的行為進行規范,以及解決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學生過度迷戀網絡、接受低級庸俗理念等導致行為異常和心理異常。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除了網絡本身傳播途徑的特殊性、社會環境的影響之外,學生自身思想道德觀念不堅定、缺乏必要的鑒別能力也是不得忽視的,這也是信息化潮流下進一步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網絡心理教育與網絡道德教育的聯系
(一)網絡心理教育為網絡道德教育提供支持
作為一個廣泛開放式的概念,網絡心理教育包含的內容較為復雜,網絡道德教育也可以看作其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因此一定程度上也為網絡道德教育的開展提供了環境、教育方式和學生基礎方面的支持。首先,網絡心理教育為網絡道德教育創造了相對有序的教育環境。網絡道德教育的本質歸根結底還是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往往又是與學生個體的素質密不可分的。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樂觀積極地面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進而約束自己。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網絡心理教育通過廣泛而多樣的教育方式,貼近學生個體的教育理念,使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客觀世界,從而理性地接受網絡道德教育所傳達的價值觀。其次,網絡心理教育為網絡道德教育提供了可操作方式的參照。心理現象和心理問題的產生往往并非一日之功,其改變也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心理咨詢中的傾聽、心理換位、自由聯想等多變靈活的方式對網絡道德教育的開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而網絡心理教育借助互聯網的特性充分貫徹了心理教育的隱秘性、自主性原則,對網絡道德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網絡道德教育推動網絡心理教育發展
首先,有效的網絡道德教育不僅能使學生自覺遵守網絡上的行為規范,也能幫助他們自覺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輕易受到消極奢靡風氣的影響。一旦學生能主動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襲,就意味著他們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態也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能更加理性地接收網絡心理教育的種種信息并據此做出真實有效的決策,實現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網絡道德教育在教育理念、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和創新將進一步促進網絡心理教育范式的改革。網絡道德教育的具體實施方式目前還是較為傳統的,雖然內容主要是針對網絡行為,但尚未據此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嘗試。如果能根據當前的客觀條件結合新媒體技術潮流對網絡道德教育的實踐形式進行變革性探索,深化網絡道德教育的作用體制,必將由此帶來多米諾骨牌效應而推進網絡心理教育范式的創新步伐。
三、網絡心理教育與網絡道德教育的區別
(一)理論背景不同
網絡心理教育脫胎于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借助了網絡技術而具備了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但其理論基礎仍然是現代心理教育的研究成果,即精神分析理論、行為主義理論、認知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和心理生物學理論。這些理論主要是從人的個體角度出發,促進自我感受的完善,幫助個體化解自我矛盾、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各種問題。至于個體能否適應社會的需要,是否順應社會道德輿論潮流則不在網絡心理學教育的考慮范疇。網絡道德教育作為道德教育的一個分支,隸屬于社會意識形態領域,其理論基礎可以概括為道德社會學,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道德產生和發展的社會因素、道德對人們社會生活和社會行為的各種作用、各種社會群體道德的特征及其發揮作用的過程等。道德社會學通過對社會公民施加思想影響來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指導人們遵守社會道德基本準則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維持良好的社會運行秩序[4]。
(二)實施手段不同
網絡心理教育主要是根據心理學的具體咨詢方法,通過各種線上線下的渠道對學生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引導開解,尤其是出現心理異?,F象需要指導的同學,更是以安撫疏導為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我以及分析自我的狀態,并能適當配合咨詢及治療最終糾正心理偏差,能更好地面對自己的生活。網絡心理教育的實施不提倡任何強制性措施,包括當事人是否愿意接受咨詢和治療、選擇什么機構或咨詢師都擁有較強的自主性。從事網絡心理教育的人本身不應帶有任何主觀感情看待教育對象,而是以專業的角度給予較為理性的參考意見,并非是指令性結果。網絡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正統說教方式向學生灌輸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規范、社會公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內容,潛移默化影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模式,將學生塑造成符合社會要求的公民。另外,網絡心理教育的方式除了常見的面對面溝通還包括在網絡上進行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接受教育的時間、地點、對象及內容,更為方便靈活,且可以反復使用。相對而言網絡道德教育還只是局限于學校教育及社會輿論導向的影響,學生可選擇范圍較小,教育效果也未必能達到預期目的。
(三)對象定位不同
網絡心理教育以人本主義為基本立場,尊重個體意愿,鼓勵學生回歸本我的內在需求及本能屬性,要求學生自尊自立,自愛自強。網絡心理教育工作者可能并不了解受眾的詳細情況,只是在客觀理性的立場上將學生視為具體問題的當事人,圍繞如何讓當事人理清思路做出決策進行一系列溝通。至于學生最后的決定是否正確,是否能與社會環境適應并不是最受關注的,學生在做決定的過程中對自我的剖析及辨識才是網絡心理教育工作者最重視的。網絡道德教育則更多地強調學生的社會屬性,強調學生要有社會公民意識,自覺服務于社會,樹立符合社會主流導向的價值觀,具有明確堅定的政治立場等。網絡道德教育一般對學生會有一些定性的評價,教育結果也并非是自主選擇的建議而是命令式的意見,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可能會周而復始地加強說教力度,達不到要求可能會陷于輿論導向的對立面被孤立。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