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4 16:49:41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發展的評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十七大報告; 經濟發展; 新思路
黨的十七大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針對現階段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進行全面規劃和部署。在經濟發展方面提出很多創新思路,概括地講主要是“一個轉變”、“三個格局”、“六個體系”。
一、“一個轉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報告》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提出,并進一步明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
一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保持經濟協調發展,必須協調好投資、出口與消費的關系。近年來,投資、出口增速較快,而消費增速相對緩慢。要保持經濟協調發展,必須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尤其是要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一要堅持走內需主導型發展道路。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可能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外需上,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經濟復雜多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擴大內需具有突出的戰略意義,關系到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二要不斷擴大國內消費需求。要以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尤其是要走好新農村建設這一著“活棋”。通過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消費需求,啟動農村市場,從而帶動內需和消費。三要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二是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我國仍處在工業化的過程中,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仍呈規模發展之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在鞏固發展第一、二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其中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地位,從加工業優先發展逐步轉向服務業率先發展。一要圍繞現有產業來延伸,促進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加快融合、互動發展。二要圍繞需求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三要發展農村服務業。加快構建和完善包括生產銷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務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四要培育充滿活力的服務業市場主體,優化服務業組織結構。
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我國經濟增長仍然是通過大量消耗能源資源實現的。2006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僅占世界的5.5%,卻消耗了約占世界50%的水泥、30%的鋼材、15%的能源。大量消耗的能源資源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礦物資源,絕大多數需要進口,大量進口我們又缺少價格話語權。因此,必須加快增長方式轉變,實現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低代價增長。提高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從目前的不足30%向發達國家的70%以上提升,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這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關鍵因素,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環節。管理創新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也是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條件。
二、形成“三個格局”
形成“三個新格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這三個格局涵蓋了城鄉、區域、社會經濟結構,是更新、更深層次的改革。
(一)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報告》指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是我國發展新階段提出的新任務,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應當明確認識到,中國現代化的“短板”在農村,只有農村實現小康才能實現全面小康,只有農村實現現代化才能實現全國的現代化。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農民居民化趨勢明顯,為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創造了條件。
一是要城鄉規劃一體化。打破城鄉界限,從整個行政區域范圍進行整體規劃,以節約土地、優化資源配置為原則,統籌城鄉發展。二是要城鄉市場一體化。統籌城鄉市場發展,建立完善城鄉一體的市場體系。完善商品流通市場,構筑城鄉一體的流通體系;完善各類要素市場,促進生產要素和資源要素在城鄉之間互動交流;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三是要產業發展一體化。要根據資源、環境、土地和勞動力條件,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四是要公共服務一體化。建立城鄉共享的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五是要交通一體化。建立覆蓋城鄉的交通體系,建設城鄉之間人員往來、資源流動的通道,加強城鄉之間的互動交流。六是要社會管理一體化。以戶籍制度改革為主線,促進城鄉人口合理流動。
(二)優化國土開發格局
《報告》提出把優化國土開發格局作為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任務。這是從我國資源開發與區域發展的實際出發,按照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要求,統籌區域發展的新思路。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就是要在調整國土開發格局的基礎上,按照資源、環境與人口、經濟相均衡的原則,統籌規劃,優化開發,合理布局。引導人口相對集中居住,產業相對集聚發展,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城鎮化發展模式,構建均衡、和諧、效率和可持續的國土開發格局。當前,優化國土開發格局的重點,一是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同時,還要促使改革開放過程中的一些特殊政策優勢逐步均等化。按照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思路,“加快形成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能區的規劃,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布局。基本原則就是“尊重自然、有限開發”。二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三是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首先,要從國情實際出發,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其次,要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托,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三)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
《報告》明確指出,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堅持平等保護物權的前提下,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這是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實踐,對基本經濟制度做出的新闡釋,對于完善所有制結構具有重要意義?!秷蟾妗访鞔_提出,要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實現平等競爭、相互促進。
一是要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通過深化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通過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使國有資本向關鍵領域集中,進一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通過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促進競爭主體機會平等,創造充滿活力的競爭新局面。通過加快建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促使國有企業像其他企業一樣,稅后利潤中的相當部分要回報給出資人,而不是任由企業支配。在各項改革的基礎上,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使國有資本得到有效監管和經營。同時,通過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合作經濟。
二是提升非公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競爭能力。與國有企業相比,個體私營經濟和中小企業處在競爭弱勢地位,要消除體制障礙,從全局的高度重視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必須破除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公平準入,改善融資條件,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
三是要以現代產權制度為基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所有制經濟都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但是,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產權制度基礎上,要通過股權合作、戰略投資等現代產權形式,進一步增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內在聯系。三、建立和完善“六個體系” 建立和完善“六個體系”,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格局所進行的重大戰略調整。
(一)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
《報告》明確指出,要深化對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當前,形成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要突出三個方面的重點。
1.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完善公共財政體系。要以突出公共化為重點,不斷拓展和充分發揮財政調控、收支、管理的重要職能作用。完善公共財政體系,一方面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拓寬公共財政覆蓋領域,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全社會。另一方面,要根據主體功能區建設的要求,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公共財政的內涵和外延,使公共財政手段更加靈活,作用更加積極有效。
2.完善現代金融體系。推進金融體制改革,發展各類金融市場,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結構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現代金融體系。建立現代金融體系涉及金融機構體系,重點是提高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競爭力;金融市場體系,主要是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金融監管體系,主要是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3.完善國家規劃體系。發揮國家發展規劃、計劃、產業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導向作用,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提高宏觀調控水平。國家規劃體系是一個創新概念,主要包括發展規劃,如經濟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和區域性、行業性的發展規劃;發展計劃,主要是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各項計劃;產業政策,這是國家規劃的重要內容和保證,其實施是落實國家規劃的重要過程。完善國家規劃體系對于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十分重要,特別是把計劃列入規劃體系中,更有助于規劃的完整性、可行性。
(二)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
《報告》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為此,必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
1.建設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區域創新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創新效率,降低創新成本,使創新所需的各種資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各種知識和信息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各種服務得到及時全面的供應,是大幅度提高區域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的根本途徑,也是把國家目標與區域發展結合起來,提高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大力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2.建立技術創新體系。一是優化研究結構,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為自主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二是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3.完善創新體制與機制。一是加強創新管理體系建設。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市場環境。二是完善企業創新機制。企業技術創新機制通常分為決策機制、運行機制、調節機制、擴散機制。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主要是由于技術創新機制不完善。
4.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于鼓勵自主創新、優化創新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要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使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落到實處。
5.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在經濟全球化和擴大開放的背景下,要正確處理引進與創新的關系,利用好全球科技資源,繼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擴大和深化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6.激發創新主體的活力。一是調動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大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力軍,要繼續發揮創新的表率作用。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最具創新活力的企業群體,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要在科技政策和經濟政策上給予更大支持。二是造就創新人才。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培養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使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人才大量涌現。
(三)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這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1.完善產業體系結構。第一,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先進制造業是現代產業結構的核心,是產業競爭力的具體體現。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意味著我們將從“加工型經濟”向“制造型經濟”轉變。為此,要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振興裝備制造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產業。第二,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服務業是現代產業中最具成長力的產業,也是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依托。加快發展服務業既符合現代產業發展的趨勢,也符合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實際。第三,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和綜合運輸體系。加快解決我國能源供給和需求的矛盾,根本出路是要加快新能源開發和產業化,要在優化能源結構的基礎上,加快發展現代能源產業。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對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出新的要求,要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經濟結構的變化,進行合理布局,做好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發揮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第四,協調發展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隨著現代經濟技術的發展,知識資源“成為先進經濟的核心資源”,推動建立在知識資源基礎上的虛擬經濟快速發展,虛擬經濟正在“取代實體經濟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的動力”。在這一大背景下,產業選擇和結構調整必須要兼顧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開發,協調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發展,堅持在提升實體經濟水平的同時,注重發展虛擬經濟,以使我們在新的競爭中贏得主動。
2.強化體系功能,提高體系化程度。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重點,要放在努力提高產業體系化程度上,圍繞重點企業和核心技術,完善產業體系,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一是加強優勢產業。對于比較優勢產業,重點是加強體系建設。以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為核心,加強產業聯系,促進合理分工,形成優勢互補,利益共享。二是調整弱勢產業。對比較弱勢產業,要加大調整力度,促進產業向區外轉移,包括部分具有加工優勢的產業以投資合作方式向境外轉移。三是培育新的優勢產業。四是推動資源向優勢產業、企業和產品集聚,建設一批規模實力強、核心競爭力明顯、產權結構合理、創新能力突出的大型企業集團,作為產業體系的龍頭。五是加強產業平臺建設。建立創新型工業區,作為資源集聚、產業集群、經濟集約的重要平臺。六是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增強產業體系的活力。
(四)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
《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的新要求,這是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關鍵環節,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因此,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當前,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緊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發展的能源資源約束已近極限,并且正在擴大為全球性問題。解決能源資源緊缺問題,增加供給是重要的,但關鍵還在于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國際能源機構估計,假如全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取節能措施,那么2030年前,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長將由1.6%降至1.2%,年均增速將低于過去30年的2%。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的重化工業階段,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仍然要持續增長,能源短缺將是長期現象。因此,加強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節約發展,是緩解能源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徑。目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還很低。我國每單位能源消耗生產的GDP,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4左右;單位資源產出水平僅相當于美國的1/10,日本的1/20。為了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必須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就是要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推進發展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受力,統籌考慮當前發展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既要重視經濟增長指標、又要重視資源環境指標;既積極實現當前發展目標、又為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為此,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標準,加快技術進步,加強體系建設。通過建立完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實現能源資源有效利用的科學化、體系化。
(五)健全現代市場體系
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就明確提出過,在十七大報告中再次加以強調,可見其對于體制完善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當前,健全現代市場體系的重點有:
1.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適應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要求,圍繞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打破行政壟斷和地區封鎖,健全全國統一開放市場,使各種要素資源自由流動。同時,要加強市場現代化建設,利用信息化手段,發展經銷、采購和配送網絡;提高市場組織化程度,變小市場為大市場,變小物流為大物流,發展運輸、倉儲、加工、配送一體化的大型市場組織;發展連鎖經營,采用統一采購、集中配送、購銷分離等現代流通方式。
2.發展各類生產要素市場。如發展土地、技術、產權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促進資源通過市場實現最優配置。同時,要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不斷培育新的要素市場,進一步增強市場體系的活力。
3.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的形成,要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同時要把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作為價格形成的重要參數,適當增加其在價格形成中的權重。這有利于引導經濟向節能環保和效益方向發展。
4.規范發展行業協會和市場中介組織。各類中間機構是市場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經濟越發展,各類中間機構越重要。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中間機構發展同時存在著總量短缺與結構過剩、定位不準與服務不規范的問題。隨著發展空間的擴大、發展機會的增多,各類機構會越來越多。所以,在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必須加強規范發展。
5.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只有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才能保證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要加快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
(六)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
《報告》強調提出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這是全面提升我國開放經濟水平的重大戰略措施,對于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包含三層含義:
1.內外聯動。就是要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實現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首先要在對內對外開放上體現公平互利的原則,并在開放中相互促進。其次要在積極引進來的同時,推動我國企業走出去,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部門理論是對傳統區位理論的一種擴展,所揭示的是在技術變化條件下區域結構變化的一般規律,也即區域不同產業部門的轉換規律。該理論系根據大多數歐洲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而總結出來的,它認為任何區域的發展都存在著“標準階段次序”,這種標準階段次序可以表述為下列幾個過程:
(1)在大多數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第一階段往往是自給自足型的經濟。在這一階段中,當地居民幾乎完全與生活必需品的供給聯系在一起,基本上沒有貿易上的投資,人口是按照維持自給自足經濟所必須的資源基礎而分布的。
(2)隨著交通運輸的日益發展,貿易往來和地區專業化生產也在區域中發展起來了。第二階層的人口開始出現,他們進行著簡單的手工業生產,為當地農民服務。由于鄉村手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市場和勞動力全部是由農業人口提供的,所以手工業分布與基本階層農業人口分布直接相關。
(3)隨著區際貿易的日益發展,區域也開始趨向于從原來粗放的畜牧業轉向發展系列農作物產品,如種植水果、生產日用農產品和發展蔬菜農場等。
(4)隨著人口的增長及農業生產和采掘工業生產效益的下降,區域被迫開始實現工業化。區域工業化的早期階段立足于建立在農林產品的基礎之上,主要發展食品加工、木材產品加工和纖維紡織業等。工業化的后一個階段則出現了諸如冶煉業、金屬材料加工、化學工業、建材工業等。
(5)在區域經濟成長的最后一個階段,區域實現了為出口服務的第三次產業專業化生產。這時,區域開始輸出資本、熟練技術人員和為不發達地區提供專業化服務。
據此,在部門理論看來,任何區域的發展都必須經歷兩個相輔相承的成長過程。一方面區域經濟必須經歷由自給自足的封閉型經濟向開放型商品經濟轉換的歷史過程。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運輸成本下降起著關鍵性作用,因為只有運輸費用降低才使區際貿易成為可能。此外,要想區際間資源轉移獲得最大比較利益,還必須建立區際貿易基礎。另一方面,與此相適應,區域經濟必然要相應地完成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的過渡。而其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則是區域工業化戰略的實施。甚至在胡佛等看來,由農業、采掘業等初級產業向以制造業為中心的次級產業過渡被認為是維持區域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部門理論由于系根據大多數歐洲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而總結出來的,符合大多數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客觀規律。但該理論的弱點也是很明顯的,正如大多數評論家所指出的,并非什么地區經濟發展都必須經歷這樣的“標準階段次序”。
二、輸出基礎理論
輸出基礎(ExportBase)概念最先由城市規劃者們所采用,他們用它來預測地方化城市經濟的短期變化趨勢。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曾建立了一種能定量地對城市經濟進行預測的理論模型。在這種模型中,經濟被劃分為兩個部門,即一個輸出基礎部門(包括所有的城市外部需求導向的產業活動)和一個自給性部門(包括所有的城市內部需求導向的產業活動)。在這種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給性部門不具備自發增長的能力。但是,隨著外部需求的擴大,輸出基礎部門的擴張、并為地方經濟帶來額外收入時,這些部門也會隨之相應擴張。
輸出基礎思想后來被著名經濟史學家、1993屆諾貝爾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思(DouglassNorth)用來預測區域經濟的長期變化趨勢,從而形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輸出基礎理論。諾思在其1995年所發表的《區位理論與區域經濟增長》一文中,根據把太平洋西北岸作為其實證研究的基地而得出結論:區外對木材、毛皮、面粉、小麥等產品需求的擴大,不僅會影響到那里的絕對收入水平,而且也會影響到諸如輔產業的特征、人口的分布、城市化模式以及收入與就業波動范圍等。他進一步指出,對區域輸出需求的增加能對區域經濟產生乘數效應,這不僅會導致輸出產業投資的增長,也會導致對其它經濟活動的投資增長。因此,按照諾思的觀點,一個區域要求得發展,關鍵在于能否在該區域建立起輸出基礎產業,而特定區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輸出基礎產業,又將根據它在生產和銷售成本等方面對其它區域所擁有的比較利益而定。
與諾思的輸出基礎理論相對應,蒂博特在其于1956年所發表的《輸出與區域經濟增長》論文中也提出了相類似的“大宗商品輸出理論”(thestapleexporttheory)。該理論認為,特定區域經濟的發展,往往開始于該區域發現了一種諸如礦產品等特殊的自然資源,或者因為其自然條件特別適合于生產某種出口作物,在世界市場商品價格為既定的條件下,資本甚至勞動力將輸入該區域,于是供出口的“大宗商品”生產將發展起來,而地方工業和地區市場是隨著出口品生產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因此,按照該理論,特定區域要取得發展,必須以建立外向型的“大宗商品”出口產品基地的方式來帶動整個區域經濟的發展。“大宗商品輸出理論”可以被看作為輸出基礎理論的一種變種,也可以將其歸之為廣義的區域輸出基礎理論之列。
三、資源稟賦決定論
無論是部門理論還是輸出基礎理論,均是從部門或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研究區域發展過程的,而較早從空間或區位的角度來對區域發展進行實證研究的理論可追溯到珀洛夫(H.S.Perloff)與溫戈(L.Wingo)所提出的資源稟賦決定論。
珀洛夫與溫戈在《自然資源稟賦與經濟增長》(1961年)等論文中,將諾思等人的區域輸出基礎思想作了進一步的推廣,并把制造業的建立看成是區域經濟出現增長的首要條件。在他們看來:企業家總是選擇使其生產利潤最大化的區位進行投資。為此,他們需要對不同區位的生產成本和收益進行比較分析,并相應地作出區位投資決策。就特定產業來說,由于不同區位的“自然資源稟賦”不同,取得其基本生產投入要素和接近產品市場的機會也將有所不同,相應地其成本與收益變量也就有所不同,從而企業家必然作出有利于某一特定區位而不利于其它區位的區位投資決策。并且一旦投資向某一區位傾注就會產生相應的區域乘數效應,從而加速經濟活動在特定區位上的集聚過程。
珀洛夫和溫戈通過對美國經濟從早期農業社會階段向先進的工業和服務業社會階段過渡過程的實證研究發現,隨著經濟上的日趨成熟,不同的自然資源都在區域發展中起著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且隨著不同區域自然資源稟賦之不同,這些區域也將出現或大或小的繁榮。一般來說,區域增長主要取決于區域生產國民經濟所需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以及按競爭利益向區外輸出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并且這種輸出能力增長將導致區域經濟發展進程將通過乘數效應方式而得到強化。乘數效應大小將依賴于某些反映區域社會經濟特征的“內在”特征而定。在這些內在特征中,尤為重要的有:輸出產業的性質、地方產業關聯程度、勞動力的質量與數量以及工資水平、地方收入分配狀況等。但是,隨著區域經濟的擴張并出現自我強化和自我維持的經濟增長時,新的內在因素,如與社會分攤資本及與產業集聚相關的外部經濟、內部規模經濟等將成為決定乘數效應和經濟增長率的重要因素。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集中,將導致工業“核心地帶”的形成。而工業核心地帶的出現為經濟增長在全國范圍內的出現造就了基本條件,正是由于工業核心地帶的出現而使得新的區得到連續的發展。即隨著所需投入量的擴張以及地區新的“自然資源稟賦”的發現,經濟增長將逐步“滲透”到地區。
珀洛夫等認為,美國東北部“核心地帶”的形成,最早即在于該地區擁有鋼鐵工業發展的“自然資源稟賦”,這一自然資源稟賦使得該地區在本世紀初發展成為美國的鋼鐵工業中心,并進一步在后來發展成為美國主要的制造業中心。而美國自1920年以來所出現的不同州之間人均收入差距縮小的整個趨勢中,核心地帶對地區的“滲透過程”又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世紀以來,隨著工業資本投資在美國西南部和東南部等落后“內陸腹地”鋪開,或者是從美國西南部和東南部等落后“內陸腹地”向美國東北部高收入地區的移民,州際間的區域差異已逐步縮小。
珀洛夫等人的資源稟賦決定論將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稟賦以及區域乘數效應等因素聯系了起來,其理論思想與蒂博特的“大宗商品輸出理論”和諾思的“區域輸出基礎理論”具有某種類似特征。所不同的是,該理論已經將“核心地帶”與“地區”等空間變量引入到區域經濟分析之中,并且所分析的對象已由孤立的區域經濟分析轉向綜合的區域發展分析,因而更接近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實際。
四、經濟進步延滯假說
珀洛夫與溫戈的資源稟賦決定論已經將“核心”與“”等空間因素引入到對區域發展的分析之中,而美國著名農業發展經濟學家、1979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T.W.Schultz)對“農業社區”與“經濟進步中心”即農村地區與工業城市中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區域經濟進步的“延滯假說”(theretardationhypothesis)。舒爾茨最早在其于1950年所發表的《農業部門貧困的反思》一文中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正當美國經濟處于空前高速增長時,一些“農業社區”的生活標準還總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他最初在該文中所給出的答案是,這種相對貧困并不是由土地的自然特征來決定的,而是由農業社區與“經濟進步中心”的親疏性(Proximity)所決定的。他在1951年所發表的《土地經濟學構架:長期觀點》一文中,又將這種思想具體化為所謂的“延滯假說”,該假說的基本內容包括:(1)經濟發展出現于特定的區位基(locationalmatrix)上,經濟中一般存在著一個或數個區位基。(2)區位基一般以典型的工業化城市經濟結構為其基本特征,經濟發展往往出現在這些區位基的中心;基的中心一般都不會屬于農墾區而往往為工業化城市中心,但由于這種城市中心的崛起而使得一些農墾區比另一些農墾區處于更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區位上。(3)位于或靠近特定經濟發展區位基中心的區域經濟組織將運行良好,受惠于中心的農業區的經濟組織也將運行良好,只有遠離區位基的農業區的經濟組織運行狀況比較差。
舒爾茨所提出的“延滯假說”后來由尼科爾斯(W.H.Nicholls)和唐(Tang)在南加利福尼亞、佐治亞和田納西等州進行了檢驗。其研究結果證實了“延滯假說”所作出的結論。他們根據統計資料分析發現,在工業化與城市化發達的縣,其勞務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效率也高,越靠近這些地區,農業生產效率越高,農村收入也更高,這些都是由于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對農業要素市場所造成的影響的結果。
五、區域創新擴散理論
無論是珀洛夫與溫戈的資源稟賦決定論還是舒爾茨的經濟進步延滯假說,均已經強調了“核心區”或“經濟進步中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而貝里(B.J.L.Berry)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實證考察了城市體系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創新擴散理論。
在貝里看來,城市中心在發展中的作用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創新的滲透作用,使經濟增長通過城市等級而逐漸向下傳播;二是增長利益的擴展作用,包括從核心區往腹地區及從大都市中心向城市間區的擴展兩個方面。在他看來,增長起源于企業和家庭對創新的采用。區域不平等則是由于創新的收益效應為時間的遞減函數,并受擴散的門檻范圍所制約。因此,城市中心本身即能起著一種“發展作用”,因為它們能強烈地影響著不同地方創新采用時間的先后順序,而經濟變化的影響將按城市等級順序由高級城市中心逐漸傳播到低級城市中心。
貝里認為,創新在大范圍內的等級擴散及其橫向擴展將帶來城市與區域的經濟增長與收入提高?;蛘哒f增長起源于創新通過城市等級順序的向下滲透以及創新向城市周圍腹地的橫向擴展。
從貝里的這一理論結論中可以推導出各種政策主張。一般說來,要促進區域成長就應該去加速創新的擴散,從而使創新逐漸滲透到貧困地區及小城鎮之中。而且如果城市中心“創新潛力”大小真與其本身規模及接觸創新采納中心之機會相關,那么應采取的政策措施應該是去促進地區城市中心的人口增長,并改進它們同最大或最早的創新中心接觸可能性。
六、區域發展倒U字型假說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區域經濟發展過程。那么,區域經濟不平衡發展的趨勢將如何,不少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其中,影響較大的研究應該首先應歸功于杰弗里·威廉遜在實證研究基礎上所提出的區域發展“倒U字型假說”。他根據其在50年代對24個國家有關區域差異的國際性數據進行實證研究得出結論:在國家發展的早期階段區域收入差異將會不斷擴大,但是在達到發展過程的某一點后區域差異開始縮小。
由于威廉遜把區域人均收入作為指示器,將權變系數作為度量區域收入差異之工具,通過對24個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區域不平等格局的經驗考察得出了驚人的結果。即當這些國家按其發展水平進行“排列”時,我們可以發現,區域不平等格局呈現為倒“U”字型狀,其中,如巴西、哥倫比亞、菲律賓與波多黎各等中等收入國家和地區到達了倒“U”字型的頂端。威廉遜又將橫斷面分析法擴充到對單個國家區域收入差異變化趨勢的分析上來,并從24個國家中的16個國家中取得其所需的一年以下的短期數據。其結果是,這種趨勢分析進一步證實了所假想的格局:人們預料富國各區域之間會逐步趨同。事實上,它們也正在走向這個階段,而不是趨向于區域收入差距的擴大,而窮國正相反,它們以區域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為特征。
威廉遜的發現是引起區域發展理論家發生爭執的重要源泉。然而,他所得出的結論,即“在發展的初期,區域間以收入差距擴大和‘南北’二元性增強為特征;在國家成長和發展較為成熟的階段,則以區域間趨同和‘南北’問題消失為特征”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被區域發展理論家所接受,并把它看成是發展中國家將會出現的或應該通過政策干預使之出現的模式。
七、經濟增長空間影響論
以上我們已經分別考察了部門理論、輸出基礎理論、資源稟賦決定論、經濟進步延遲假說等區域發展經驗理論,首先對此一系列理論進行總結的是美國區域規劃學家約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他在其1966年所出版的《區域發展政策》一書中,通過匯集這樣一組研究成果而把它們綜合成“經濟增長空間影響”的八條命題,這些命題可以依次簡單地表達為:(1)區域經濟是向外界開放并受制于外部影響的;(2)區域增長是由外生力量所誘導的;(3)輸出部門向自給部門的增長傳播取決于該區域的社會政治結構、地方收入分配結構及其區域收入開支狀況;(4)地方領導是成功地適應外部環境變遷的關鍵,而領導素質取決于區域發展的實踐經驗;(5)區域經濟增長可以部分地看成是企業布局問題;(6)經濟增長趨向于在城市區發祥地產生,并通過該發祥地來組織相關的區域經濟;(7)勞動力流動將對經濟增長的福利效應施加一種均衡力量,但也可能出現相反的情形;(8)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將推動著空間經濟向逐漸一體化的方向發展。這些命題大部分均可以分別在諾思、珀洛夫、舒爾茨等人的著作中找到理論依據。據認為,這八條命題由于綜合了各家之言,因此它為區域規劃者提供一種區域發展過程的標準考察方法。
[關鍵詞] 信用 民營經濟 企業資信制度
一、引言
近十年來,我國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在國民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并成為我國最有活力的經濟增長點。民營經濟涉及的范圍廣,經濟總量大,對市場經濟的貢獻突出,因此,保障民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是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時間短,上升的空間和后勁很足,但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如經濟地位、政府干預、后續資金、經濟規模、企業轉型 、企業管理等諸方面的問題。其中,信用問題是民營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二、民營經濟的信用環境及其影響
應當說,信用問題并不僅是民營經濟所面臨的瓶頸,也是當前我國整體經濟的一種共同現象。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與金融機構之間、企業之間普遍存在的信用問題,成了我國經濟“肌膚”上的一顆“惡性毒瘤”,嚴重危害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有效的發展。而民營經濟缺少國家政策、地方政府的扶持,該問題應值得各界更多的關注。
經濟學范疇的信用是指一種借貸行為,是一種以償還和付息為條件的價值單方面的轉移。 民營經濟涉及的信用主要是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而從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都存在很大問題。其中,商業信用問題主要表現為因賒銷成本過高造成的阻礙生產與流通,限制市場規模的擴大問題。其具體表現為:企業相互之間的拖欠貨款。這種拖欠現象全面延展,形成擴及幾乎所有企業得拖欠債務鏈,即“三角債”。據統計,近年相互拖欠的應付未付資金總量約達3000億元~4000億元。這就使企業間尋找交易對象的成本過高,即很難找到一個資信水平高、道德風險低的交易對象,致使交易對象只能限定在一個教小的區域內,造成市場交易困難,制約著民營企業的生產和銷售,不利于其市場規模的擴展;企業資信的缺乏,造成銀行產生巨額不良債權。企業相互拖欠貨款的同時,必然對銀行也不能按期還本付息,而且,同時發展起了故意把逃廢銀行債務作為掩蓋經營失職、侵吞國家財產等意圖的手段。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0年末,在四大國有銀行開戶的62656家改制企業中,經金融債權機構認定的逃債企業就有32140家,逃廢資金1851億元,占貸款本息的31.96%。 這種情況下,銀行對企業的放貸條件趨嚴,造成“惜貸”現象。在這種環境下,民營企業由于沒有政策性支持,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資金。而對于大部分民營企業而言,通過股票市場融資、發行企業債券等間接融資渠道獲得發展資金是不現實的。
從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民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因信用瓶頸導致的資金、生產、銷售、市場規模等問題極大地限制了其健康、持續發展。以上問題可能是我國長期以來實行計劃經濟帶來的不利后果,但問題的出現需要我們以務實的態度認真對待。
三、信用瓶頸的對策
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早期模式(國家指令和壓倒性優勢的國有經濟)決定了民營經濟的信用問題不是一時出現的,也不會很容易地解決。但我們可以從信用問題所涉及的主體入手進行的分析,得出有實用價值的思路。
信用問題的出現,與各信用主體自身的原因不無干隙。民營經濟的信用問題只涉及兩個主體――民營企業與金融機構。但包含著多重關系:貨款關系、借貸關系、監管關系。而這些關系中,第一種關系屬于合同法規范范疇,第二種和第三種屬于金融法律規范范疇。根據民營經濟中的信用主體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須從民營企業、金融機構、監管機構自身及立法上尋求對策。在整理現有資料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以下觀點:
1.進行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破產立法。我國目前正在進行企業破產法的起草,但并未將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主體納入其中。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企業規模、制度化建設的差別很大,贏利能力也參差不齊。贏利能力差、經營困難的民營企業退出市場,一方面將節省金融機構的后續貸款,減少呆壞帳,使其更多資金流入效益好的民營企業,實現金融服務與民營經濟發展的雙贏。進行民營企業(個人)破產法的立法,可完善市場淘汰機制,改善我國經濟的信用狀況,利于民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2.完善金融機構的企業資信管理制度,使金融機構放貸規范化、市場化。金融機構“惜貸”,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免因企業資信不好而損失貸款。建立企業資信制度后,金融機構可以根據民營企業的資信程度而放貸,作到信息對稱,防范貸款的道德風險。 民營企業通常在充足的資金環境下能有很高的回報率,因此,民營企業通過貸款能提高資信度,反過來有能力更好的維護其在銀行的資信。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從根本上改變了現在銀行惜貸、民營企業少貸的尷尬局面。
前言
從自然法理論角度來看,自然法高于實證法并決定了實證法的性質要從屬于并體現出自然法,如果沒體現出自然法要求的實證法必定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惡法。因此以自然法理論為視角來審視平等理念在國際經濟法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自然法的基本理論與發展歷程
1.自然法的基本理論簡述
關于自然法的定義,在人類發展歷史上有過很多種不同的認識,但通常意義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為一切制定法制基礎的關于正義的基本和終極原則的集合。自然法萌發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文化中經久不衰的體系之一。自然法主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發揮了最高程度的人文主義,自然法的理論基礎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為權利。在如今,各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要求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講求誠實信用原則等很多理念都是自然法要求的體現。
2.自然法的發展脈絡
最早的是古代自然主義自然法,追溯到荷馬時代,從古希臘自然法的萌芽由來。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都普遍認為的觀點是,任何事與物都有其自身存在的規則和秩序,不僅僅是自然界有自然生長的規則,個人、民族、社會、國家之間的關系都是建立在自然法的整個程序大體系之中。希臘人固執頑強的“城邦主義”是自然法觀點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集中表現。
后來衍生出中世紀神學自然法,是自然法觀念的另一種發展形態。在中世紀神學自然法階段下,基督教神學占領了統治地位,不僅教會與國家執行二元統治,神權和王權也實行二元統治是其根本特征。在此之下由于基督教勢力龐大,因而使當時的自然法觀念被蒙上了神學色彩的面紗,而自然法也被看做是神的意志的代名詞。
接著自然法迎來了思想發展的歷史高峰,即近性主義自然法。在中世紀后期,由于工業革命和各種改革浪潮的不斷涌現,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在這種發展力的推動下,古典自然法學說因此出現。古典自然法學說是一種中世紀神學世界觀相對立的法學世界觀,講求以人為本的唯物觀點,它是在繼承了古代自然法的傳統和在批判中世紀神學自然法的基礎上,以人文主義為出發點、以理性主義為核心,正式形成的系統的自然法理論。
隨后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現代自由主義自然法出現。在此時的思想學派上,雖然有些許不同不過普遍都認為固有的人性是自然法的本質來源,自然法確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剝奪的權力,人人平等,并賦予了“正義原則”,使人們不斷反思惡法,并再次意識到國際法應該融入自然法的精神,才能推動國際經濟法的發展。
二、平等理念在國際經法各階段的發展
國際經濟法的各個主體之間進行經濟活動往來的同時,不僅僅發生了互利的合作,有時也會有利益沖突、摩擦和隔閡。在通過不斷的協商、溝通、競爭、調解和放棄,逐漸構成了各個發展階段的國際經濟法,每個階段過程中自然人對平等的追求都有不同的體現。
1.萌芽階段
國際之間的經濟來往和國際貿易活動的日漸頻繁,為國際經濟法的出現奠定了環境基礎,尤其是在地中海地區及亞洲、非洲與歐洲各國之間的經濟來往尤為明顯。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日趨繁多,就會對一定的依據準則有需求,無規矩不成方圓,所以,各國的商人在經驗的不斷探索和實踐積累中,漸漸通過雙方的約定構成了許多交易習慣和規范,以此來處理今后的國際貿易往來,因此形成了國際經濟法的前身。商人們在制定這些制度的時候,會不約而同的重視對國家平等、地區平等、人民平等的觀點,所以這些習慣制度的產生是基于了約定各方平等來往的前提下進行的。
2.發展階段
在發展到十七世紀以后,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的經濟活動越來越頻繁,伴隨著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國際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也隨之形成。由于各個國家的規章制度不同、經濟手段不同和習慣也不盡相同,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國際經濟法來約束各國的活動方式,因此從十七世紀開始到二十世紀中葉的數百年間,關于國際經濟法的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和國際習慣都大量涌現并逐步完善,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關于平等理念的發展史曲折又蜿蜒的。由于歷史時期的發展,西方強國的經濟實力非常強大,眾多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相比起來落后、弱小,在此時簽訂的平等條約也是基于維護了大國利益的前提下簽訂的,而平等理念的大觀念遭到了踐踏和破壞,各國之間的矛盾也不斷被激化。由此可見,國經濟經法基本理念的發展是一個逐步爭取、不斷斗爭的過程。
3.轉折階段
在二戰結束之后,國際經濟法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經過了多年戰爭的洗禮,各國都對和諧互助發生了強大的愿望渴求,對平等的追去更為強烈,因此使得舊的不平等國際現狀被全全打亂。世界上的各種力量以結盟的方式形成新的國際力量,很多飽受多年摧殘的發展中國家和落后國家為了尋求平等對待逐漸擺脫了殘酷的殖民統治,組成了第三世界,共同為實現實質意義的平等努力,進而使得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平等理念被再次重視起來,向新的臺階發展。
4.更新階段
隨著世界發展越來越趨于區域化和聯盟化,世界發展態勢呈現和平發展的狀態。發展中國家在不斷追去平等的努力下,聯合國召開了第六屆聯合國大會,并一致通過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宣言》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行動綱領》,為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往來平等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根基。如今,國際經濟法的各個基本原則中都滲透著平等理念,其基本原則一直被各國倡導,在實質平等的基礎上,各國在國際社會上才能實現真正的民主。
三、平等是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念
國際經濟法是國際法的一個分支,從自然法的角度來看,國際經濟法在實際發展中必然受到其基本理念的影響,并必須體現基本理念的要求。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念中最為重要、影響意義最為深遠的就是平等理念,只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才能經受住時間、歷史、國家與社會實踐的考驗。
1.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基本理念的關系
國際法的制定區別于國內法,其制定主體和法律效力都是由兩個以上主體或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來進行。國際經濟法與國內經濟法的區別在于其規定不是一種任意而是制約,是受到各國意念的一種協調,然而在這種協調關系中會往往出現以大國或發達國家的意志比較突出,因此在國際經濟法的制定過程中把握好基本理念的貫徹、防止大國獨權是重要任務,避免將國際經濟法的良性規定帶入惡性邊緣。
國際經濟法基本理念是指國際經濟法制定的法理基礎,也是國際經濟法在發揮效力時遵循的客觀規律,更是國際經濟法進行法律活動應該追求的價值目標。國際經濟法基本理念具有自然法的性質,其占據了國際經濟法的核心地位,表明了國際經濟法的價值取向,為其指明了發展方向。在國際經濟法基本理念的指導下,國際經濟法會更適應國際環境的實際發展,能為每個國家的切實利益做根本保障,不傷害每個個體的利益發揮國際經濟法的靈活性,從而促進國際經濟法在世界范圍內的法治進程。
2.平等是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念
在國際經濟法基本理念中,最具有人文主義和理性觀點的就是平等理念。平等,是自然法的精髓,講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人類精神世界的崇高體現。平等作為一切法律實行的基礎,如果沒有平等,那么其他權利都只是擺設和形式而已,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法律嚴謹,更加失去了法律的公正。
國際經濟法基本理念的設定是基于指導國際經濟法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將平等理念作為指導國際經濟法的發展基本理念,有利于國際經濟法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法制化進程,更是國際經濟法的理論依據和前提,以平等基礎建立起來的法律規范對于各個國家來說更具有信服力,使各國能更好的遵守和執行,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世界和平。當國家與國家之間因為利益關系發生了處理意見的矛盾、沖突時,基于平等理念的協調決定也更有利于提高國際經濟法處理問題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提高國際經濟法在各個國家的威信。
四、結論
自然法具有很悠久的歷史,存在著強大的生命力,自然法在注重實踐的今天擁有很明確的指導意義,增強對理論知識的探索和研究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是實證法前進的導索。自然法精神的體現主要在平等理念的追求上,本文通過綜上論述,得出國際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念同樣適用于自然法的理論框架。
關鍵詞:融資性擔保機構 金融缺口 行業評級 中小銀行 存款保險制度
中圖分類號:F8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3-018-03
一、引言
擔保是在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滯后的情況下,民營企業進行融資的一個據點、翹板和橋梁。擔保機構的主要服務對象就是中小企業。中國擁有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全國民營經濟單位總數1000多萬個,近年來民營經濟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5%以上,生產總值占大多數省份的比重已經超過50%。但是,資金短缺、融資難一直制約著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據調查,全國中小企業每年資金缺口達50多萬億元,而全國所有的專業擔保機構年擔保總規模也不足1萬億元,相差非常懸殊。銀行對企業間的貸款互保變得越來越謹慎,這就為專業擔保機構創造了巨大市場空間。國內擔保機構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逐步發展壯大。根據廣東擔保協會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擔保機構8402家,融資性擔保機構資產總額9311億元,融資性擔保貸款余額12747億元。但是,國內擔保機構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圍繞這些問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對擔保機構當前發展的“瓶頸”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二、擔保機構目前發展“瓶頸”
近幾年來,擔保行業快速發展。雖然實施融資性擔保機構經營許可制度,對融資性擔保機構進行規范調整,但制約行業健康發展的不利因素依舊存在。
1.擔保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影響民營擔保機構生存的整體環境。我國信用擔保法律法規和政策約束不健全、不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擔保行業整體良好形象和行業應有作用的正常發揮。如擔保公司在設定反擔保措施時,對債務人的房地產、車輛、股權等作抵押登記時,發現債務人已經重復抵押了兩次?!吨腥A人民共和國擔保法》對重復抵押做了禁止性規定,但對一些債務人和擔保機構明知故犯的行為,卻沒有明文規定。對農村集體土地抵押權的實現,法律也沒有明確規定,使擔保機構在操作上遇到困難,擔保風險相應增大,擔保成本隨之提高。
雖然2010年3月8日國家七部委聯合《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對擔保機構準入門檻如資金條件、人員素質以及資本金運作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以便各級政府部門操作和加強管理,也有助于杜絕個別擔保機構的不規范現象,但擔保機構存在的關聯交易、地下金融等問題依然沒能杜絕;管理部門不專一,有的省是由金融辦管理、有的省是銀監局或中小企業局管理,導致政策把握程度不一致,管控力度也不一致,對擔保機構是管還是促的問題上看法也不一致。
2.銀行的強勢地位擠壓擔保機構的生存空間。在國際市場上,對于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銀行和擔保企業之間的合作,一般采取風險按照2:8比例承擔,擔保費率按規定可以是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5%。但在國內,擔保機構要承擔全部擔保風險,而實際上擔保機構卻只能收取2%-3%的擔保費。這使得擔保機構自身經營風險大大提高而利潤大大降低。這種高風險低利潤的經營模式,迫使一些擔保企業只能通過自有資金和保證金的非正常運作獲取高額回報,以彌補經營中的低利潤。這種做法不僅給擔保機構的運作帶來了高風險,同時阻礙了擔保機構的正常和健康的發展。
3.擔保機構實力和業務水平有待提高。擔保機構較小的規模限制了擔保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個別擔保機構一旦出現擔保企業貸款逾期和代償等情況,立即形成擔保風險,加上擔保資金規模過小,放大倍數不高,導致資金成本過高,影響到擔保公司職能的正常發揮,制約了擔保機構的業務拓展?,F在一般擔保資金只放大5倍,是擔保機構與銀行協議中5-10倍的底線,這也導致了擔保資金過多閑置,增加了資金成本。從各省擔保協會調查情況看,擔保機構總體盈利能力弱,一半以上處于虧損邊緣,總體運行相對困難。
擔保機構人員素質有待提高。擔保業務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并具有較大風險性,需要符合現代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但目前擔保機構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缺乏具備較強的金融、法律、管理、擔保方面的專業知識、專業經驗和判斷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擔保機構的快速發展。
三、擔保機構未來發展方向
20世紀初,英國議員麥克米倫在國會演說中講到“金融缺口”,他指出,當企業需要的外援性資金少于25萬英鎊(相當于今天的250萬英鎊)時,很難獲得融資。麥克米倫的觀點得到普遍認同,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世界性問題遂被稱為“麥克米倫缺口”。一個世紀以來,歐美國家在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方面進行了不懈努力,在為中小企業疏通融資渠道方面有很多建樹。雖然中小企業的發展還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其合理的融資要求亦不能完全滿足,但可以說中小企業的外部環境包括融資環境基本上得到解決,中小企業的發展是比較健康的。這些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1.加快擔保行業相關法律和制度建設,盡快開展擔保行業評級制度。歐美各國普遍加強了擔保行業相關的法律和制度建設,各國普遍采取的存款保險制度和貸款擔保制度,以財政資金彌補社會存款保險基金和貸款擔保公司財力和公信力之不足,以此減少儲戶、銀行風險,保障社會安定,擴大擔保機構資金來源,鼓勵增加對中小企業貸款。我國目前還沒有正式實施存款保險制度,擔保機構不可以吸收存款,財政支持資金有限。在擔保管理辦法沒有正式出臺的情況下,在全國實行統一的、各家銀行普遍認可的擔保機構信用評級辦法是現實可行的,是快速促進擔保行業健康發展的捷徑。
2.大力發展中小銀行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必然之路。德國目前擁有3000多家銀行,其中60%以上是總資產不超過5億馬克的中型銀行,它們與中小企業保持緊密聯系,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美國在擁有數家全世界最大銀行的同時,還擁有數量最為龐大的小銀行。本世紀初,總資產少于5億美元的銀行有8000余家,占美國銀行總數的92%;總資產少于一億美元的5300余家,占美國銀行總數的61%。此外,美國還有一萬多家信用社。美國數量龐大的小銀行、信用社促進了所在地的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而根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11年底,我國可以提供貸款的銀行(含信用社)600家。與美國銀行(含信用社)近20000家、德國銀行3400多家相比較,數量遠遠低于應有的正常水平,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總量不相適應,這也是我國中小企業貸款難的根本原因所在。
近幾年政府一直重視中小企業信貸難題,并出臺相關政策解決,包括小額貸款公司、組建村鎮銀行等措施。據調查全國截至2011年末,已組建小額貸款公司4282家,但貸款余額僅3914.74億元;新組建的村鎮銀行726家,由于設立條件“必須有金融機構參股”限制,不能大范圍設立,而且已經設立的也是由參股的金融機構(銀行)管控,但由于不允許吸收存款、由政府掌控等弊端,導致資金抽血現象越演越烈。
借鑒外國經驗,在對融資性擔保機構進行規范調整、加強監管的同時,應大力支持擔保行業內的整合力度,培育龍頭企業,選取已經經營多年、具有一定經驗和經營記錄的優秀擔保企業,使其向中小銀行方向發展,是我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和加快擔保機構發展的必然選擇。從我國的金融業發展經驗教訓看,中小金融機構的設立和經營,民營化或股份制是一種必然選擇,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因此,允許設立民營或股份制中小型銀行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必然之路。
3.盡快立法與實施存款保險制度,促進中小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若讓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向中小型銀行方向發展,必須有一定政策和法律支持,最為重要的就是存款保險制度立法與實施。存款保險制度是指國家為保護存款人的利益和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通過法律形式建立的一種當銀行面臨危機或破產時進行債務清償的制度。國家貨幣當局或有關政府部門在金融體系內設立存款保險機構,各成員金融機構向存款保險機構交納保險費,當成員金融機構面臨經營危機或破產時,存款保險機構向其提供流動性支持,或代替破產機構在約定的限度內對存款人給予償付。存款保險制度可分為隱性存款保險制度和顯性存款保險制度。隱性存款保險制度是指完全由一國中央銀行作為最后貸款人向銀行提供的保險制度;顯性存款保險制度則是指以專門從事存款保險的機構為主、以中央銀行為輔的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制度的目的是保護存款人,特別是小額存款人的利益;保護銀行及整個經濟體系,使它們不致遭受現實的、和可能發生的因銀行體系崩潰所造成的嚴重后果,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改進對銀行監督的質量。
從國外經驗看,存款保險制度作為金融安全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可以有效維護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促進金融體系的穩定,在本質上來說非常適合獨立經營的、自負盈虧的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因此,我國必須從自身具體情況出發,借鑒其他國家的實踐經驗,建立適合于我國國情的存款保險制度,促進中小金融機構健康快速發展。
四、結語
不可否認,我國擔保機構發展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借鑒國外經驗,結合自己的國情,加快擔保行業相關法律和制度建設,開展擔保行業評級制度,大力發展中小銀行,盡快立法與實施存款保險制度,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振興國民經濟。
參考文獻:
1.諶勇.論中小企業信用評價及其融資[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09(3),p28-30
2.譚中明.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研究[J].學術論壇,2009(5),p129-133
3.高凌云,程敏,徐???我國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4(12),p94-97
4.王宛秋,尤雪.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信用問題探討[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8(2),p37-40
5.Altman,E.I.,Marco,G.,Varetto,F..Corporate Distress Diagnosis: Comparisons Us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and Neural Network[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18, p505-529
6.YUK2SHEE CHAN, A. V. THAKOR. Collateral and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with Moral Hazard and Private In2 form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42 , No.4 , 1987, p345 - 363
7.A.W. A. BOOT, A. V. THAKOR, G. F. UDELL. Secured Lending Default Risk: Equilibrium Analysis,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Empirical Results[J],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 101, No. 4 , 1991, p458 - 471
8.ALLEN N.BERGER, G. F.UDELL. 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 [J ],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 68, No. 3, 1995, p351 -381
9.A. W. A. BOOT, A. V. THAKOR. Moral Hazard and Secured Lending in an Infinitely Repeated Credit Market Game[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 35, No.4,1994,,p899-920
[關鍵詞]英雄工業園;產業集聚;區域分工;空港經濟圈
[作者簡介]黃志平(1994―),男,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專業,本科;何振學(1992―),男,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專業,本科。(江西南昌 330013)
一、英雄開發區的發展現狀
(一)產業發展情況
自2005年英雄開發區揭牌以來,雖然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整體上呈上升趨勢,然而其內部的產業結構卻存在不少問題。“十五”期末,英雄工業園的三大產業結構比為31:54:15。開發區的第三產業在產業結構上出現嚴重的失衡,以第二產業為主。而在第二產業中,又有技術含量較低的特點。入駐英雄工業園的中大型企業占少數,而且大部分都是食品加工行業,如:江西金牛企業集團、江西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南昌亞啤一廠區、江西正邦集團養豬育種有限公司等。從這個層面講,食品加工成了英雄工業園的支柱產業。在開發區經濟中主要是以加工型的中小型企業為主,缺乏大型規模性企業。
英雄開發區缺乏商業、教育等設施,全區除了各企業廠區和一些民宅交錯分布之外,沒有任何的商業集聚,也缺乏教育設施。外來人口不足,經濟缺乏活力。
在區域的布局規劃中,英雄工業園的區位功能十分不明確。由于政府招商過程中為了追求效率而多多益善,因此引進的企業在很大程度上都沒什么很強的相關性。
(二)人才資源現狀
1.高層次人才比重偏低,創新型人才緊缺
區內企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的配置還遠遠低于事業單位。從人才資源的基本結構可以看出,隨著科技進步和企業產品升級換代,普通人才過剩和高新技術人才短缺現象并存,將極大地影響區內人才資源的質量和數量。
2.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層次偏低
技能人才在目前開發區人才總數中占據比重最大,但高技能人才比例偏小,人才素質偏低。農村實用人才中企業經營能人及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比例相對較低,這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的要求還很不適應。
(三)招商困境
開發區政府主要是依靠提供土地以及優惠的財稅政策來吸引企業進區。由于這種模式并不重視企業內在機制的建立,使得這些企業既在空間上沒有形成集聚,也未顯示出對開發區強烈的植根情懷。更為關鍵的是,英雄工業園本身的短板限制了其長足的發展。第一,開發區內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第二,區域內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較為單一,雖然國家在政策層面極力拓寬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然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沒有提供較為直接的資金支持,也缺乏與該地區合作的金融機構,小企業缺乏資金支持。第三,區域內人力資源較為貧乏,技能人才與實用人才較少,并且距離市區較遠,城市化水平較低,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夠。
(四)環境污染
英雄開發區在開發發展中,整個園區內沒有污水處理企業等環保措施,而卻擁有晨鳴紙業、中石化昌北儲油等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在開發區內,煙囪將廢氣直接排放到空中、廢水直接排放到地下。據了解,目前整個開發區內污染已經十分嚴重,為開發區的持續發展遺留隱患。
二、對英雄工業園的定位
(一)無法形成規模經濟效益
根據上文對英雄工業園發展現狀的分析不難發現:
1.園區內沒有完備的微觀經濟主體,企業之間的相關性不高,分工程度較低。
2.園區內的各要素市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融資方式單一,人才資源較為低端,技術資源短缺,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區域規劃不協調。
3.園區內基礎設施不完善,與之相關的配套設施不齊全。
這些都導致英雄工業園無法形成產業集聚,實現規模經濟效益。
(二)區域分工與競爭
作為大區域,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希望實行分工是因為地區分工將以較低的成本來滿足整體需要;作為子區域,英雄工業園參與分工是因為分工可以增進本地區收益。分工則導致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則是一個區域發展的方針。無論是實現區域內部或區域之間的分工,都能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區域內部實現分工,則內部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區域間分工,則在同一產業中根據區域的生產力完成產業鏈中的部分環節。而影響區域分工的主要因素,則是分工產品或要素之間的價格比,即實現生產分工的平均成本。從英雄工業園的發展現狀分析中得知,該區域在各要素市場的供給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提供要素的成本會較高。從這個層面講,在市場規律下,市場更情愿選擇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內部分工。這也意味著如果通過政策的調整一定要使整個英雄工業園參與到生產分工中來,就意味著承擔著更大的機會成本。這也是單獨為英雄開發區設立獨立的管理委員會的一種弊端。雖然這種方式可以提高行政效率,但卻無法綜合更大區域的整體資源,實現經濟發展的互動效益。針對單個區域的區域政策會影響到具有經濟聯系的相關區域。一定的區域政策制定后,所有受政策影響的區域將同時就政策規則作出理性博弈。假如英雄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制定政策時只考慮本區域的行為,而未考慮到非目標區域的行為選擇,那政策實施的效果必然與預期目標有所差異。因此,英雄工業園與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之間,在產業的分工過程中就存在著一種競爭,而這種競爭出現的根源就在于區域的發展水平不一致。
(三)工業發展的后花園
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南昌英雄開發區的關系可以通過“中心―”模型得以解釋。南昌經濟開發區屬于中心位置,英雄工業園則屬于經濟中心的。經濟中心部位由于其區位獨特的優勢,使生產要素從周邊向中心流動。在經濟發展的現階段以及未來一段時期內,英雄工業園還將持續保持經濟發展的地位。
英雄工業園作為南昌經濟開發區的輔助區域(簡稱經輔區)可以實現雙贏的目的。一個層面,對英雄工業園而言,作為經輔區可以較好的解決開發成本較高的困境,因為區域內的企業規模會比較小。另外一個層面,對于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而言,經輔區的設立可以完善該區域的產業結構,加強該區域的產業集群度。因此,定位英雄工業園作為一個經輔區,就像是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后花園,如果做好后花園的經濟發展,就必須先做好經濟中心的經濟建設。
三、開發區經濟發展瓶頸的改良途徑
(一)加強人才吸引力度
人才的聚集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開發區作為所在地區乃至國家的重要經濟增長級,應高度重視人才聚集,以推進開發區的發展,在開發區的發展過程中,要實現人才的聚集和區域經濟的協同效應,充分發揮人力資本作用,推動區域經濟深入的發展。
(二)打造空港經濟區
2008年4月24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擴建工程開始啟動。此次擴建,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將把自身的物流、商務等配套設施與樂化組團規劃建設、南昌經濟開發區、南昌英雄經濟開發區、桑海開發區開發建設連接起來,進一步推動南昌臨空經濟圈規劃建設。若能合理的整合資源,形成土地、產業、規劃的互動,可以帶動整個南昌大區域經濟的增長,實現區域之間經濟互動效益。
(三)加強自主創新
建立完善的區域自主創新體制,要以企業為核心提高產業的創新能力,逐步實現產業的轉型。
1.對企業進行績效考核,通過財稅政策給予企業創新大力支持。鼓勵先進的產業,淘汰落后的產業,并在財稅政策上減免企業設備創新與更新的稅收。
2.建立專門的科研機構,給予企業技術支持與輔導。
3.積極引進其他區域先進的技術以及信息資源。英雄工業園臨近四個開發區,借助獨特的地理優勢,可以積極向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紅谷灘新區等開發區引進先進技術、管理模式以及大量的資金流。
4.構建“贛菜城”的設想
結合英雄工業園目前的發展現狀,可以將其打造成一個食品加工產業基地。預期在英雄工業園中分別劃分三個關聯區域,建成食品加工基地、特色體驗超市、物流包裝中心三個圍繞贛菜生產、銷售、出口的集約化“贛菜城”。
[參考文獻]
關鍵詞:人才 林業經濟 發展
一、我國林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現有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的絕對值極為可觀的,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由于國家大、人口多,人均森林面積和人均蓄積量分別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和13%左右,屬于森林資源嚴重缺乏的少林國家。
按照發展階段我國的林業發展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
1、第一階段林是為國家工業化提供積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過程。
2、第二階段是林業發展的探索階段
這一時期的核心活動是在集體林區和其它非國有林區進行“林業三定”:穩定山權、林權,劃定自留山,確定林業生產責任制。
3、從1992年開始,這一時期林業的發展必須落實到林業的科學經營上。這也就提出了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經營模式。
二、構建人才平臺的重要性
要使林業經濟更好的發展,建立建全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和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形式內容貼近自然的林業格局,建設具有多樣性的生態系統的林業經濟內容,因此加快林業現代化建設步伐,是實現這個奮斗目標的根本途徑。唯有人才是根本和關鍵。林業企業遠離城市區,條件艱苦,待遇偏低,生產組織結構單一,人才結構并沒有優化,造成了人才外流的現象。應該做到聘用人才人才要打破系統之間、部門之間、省市之間的界限,實施人才共享。人才共享是充分發揮最大創造力一種人才資源配置新主要手段。人才共享兩個方面人才的引進和在不改變人才原有身份和人才所在單位利益情況下,對人才能力充分發揮和合理使用。
三、如何構建人才平臺
(一)建立人才信息網,為了大力發展林業經濟,當代林業現代化的標志是信息化的逐步成為系統,它主導著未來一個時期林業現代化的方向,電子信息技術是實現發展持續林業和林業現代化管理的重要的基礎支撐技術之一,只有通過整體性人才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才能直接為林業經濟建設與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資源與智力保證。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建立全新新理念、新思維,把實施林業人才戰略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布局之中,堅持以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持為根本出發點。人才的引進和不改變人才原有身份和人才所在單位利益情況下,充分發揮人才的能力和合理使用。
(二)人才資源市場化,優質化,加快整體性林業科技人才資源開發與利用。
目前知識經濟已成為決定生產力、競爭力、經濟成就的關鍵因素,以知識為資本將高技術成果產業化,高技術成果可作無形資產參與項目產業化投資,依據效益應獲得相應的股權收益。積極開發人才市場,吸引人才為林業經濟建設服務,合理配置人才資源。
(三)加快培養高素質的林業科技人才。
培養人才的創新精神,務實精神,認真搞好高端的林業學術科研項目,技術帶頭人隊伍建設,培養高新技術人才,培養年輕創新型人才,典型人才,建設一支高素質敢超國際先進水平的林業科技團隊。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收人才、用好人才三個環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采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培養林業各類(含短缺學科)專業人才。
林業既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又是重要的基礎產業,具有生態、社會和經濟三大效益,肩負著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兩大任務。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是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后代的,千秋的偉業,注意加大對天然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認真落實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等國家重大環境建設,努力努力發展擴大森林資源。知識經濟時代,要創知識經濟之業,探索出為林業經濟發展的新路子,開辟林業經濟發展的新領域,創造林業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為四化建設提供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多學科,多專業的各類人才資源,促進生態環境,林業經濟有一個快速的發展與提高。
四、搭好人才平臺,促進林業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
高素質林業科技的人才,能夠把握好二者的辯證關系。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二者之間具有互相依存、相輔相成,彼此之間即互相互相矛盾、互相影響、又互相作用的關系。在忽視生態環境而過度追求經濟增長的時期,盡管當期的經濟增長速度相當快,但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而增長環境惡化的巨大報復,制約了后期的經濟發展,阻礙了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導致萎縮。在重視經濟效益同時又要注重生態效益,這樣不僅當期的經濟快速發展,后期的經濟增長也能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
五、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實踐中的對策
1、造林規?;?。片林建設以發展苗木基地、經濟果林、速生豐產林等經濟型林地為主。從提高生態效應、景觀效果、經濟效益出發,成片造林力度明顯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