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10:21
序論:在您撰寫中醫學護理基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護理;中醫;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3(b)-102-02
高職高專護理專業開設《中醫學基礎》的目標是讓業已形成現代醫學觀念的學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了解中醫學的基本特點,熟悉不同醫學體系對生命的認知差異,進而拓寬學生的臨床視野,優化思維方式,豐富診療手段。然而,對于中醫知識的困惑和無所適從,使這門課的教學目標很難實現。如何讓背景知識極度匱乏的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學有所得,進而能學以致用,是富有挑戰性的一個問題。將學生的專業特點、情趣愛好、思維方式與中醫學的學科特點有機結合,能夠提高這門課的授課效率。
1 引經據典,教學生熟悉中醫文化
中醫獨特的文化內涵是承載這門自然學科的精髓。對傳統文化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這無形中提高了學習的門檻。加之以往主修的現代醫學注重實證,想要完全理解人文因素濃厚的祖國傳統醫學實非易事。作為一門獨具特色的生命科學,中醫學只有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壤之中,才會根深葉茂,本固枝榮[1]。有鑒于此,指導學生熟悉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成為貫穿《中醫學基礎》教學的一條重要線索。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刻意將中醫學的發展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例如,在講授醫史的時候,介紹歷朝歷代的名醫,并特別指出其中一些大醫多有棄文從醫的經歷或是德藝雙馨,他們在文學和醫學兩個領域都能獨領。戰國時期的偉大詩人屈原在《離騷》中記載了數十種藥物的形態、性味、功用以及栽種方法;被后世尊稱為“藥王”的唐人孫思邈年少得志,官居顯位,后中隱于市,潛心醫藥,留下傳世之著《千金方》;南宋愛國主義大詩人陸游,早年立志光復中土,仕途失意后,轉而研修岐黃之術,著書立說闡發中醫理論,并身攜藥袋深入病家為人治病。再如,學生們對“陰陽八卦”和“相生相克”等表述有濃厚的興趣。筆者就在介紹相關章節的時候穿針引線、深入淺出,將文化與現象聯系起來。同學們知道抽簽的時候抽到下下簽不好,但不清楚什么才算是下下簽。筆者就借用八卦之中“否卦”的卦象拋磚引玉,結合陰陽學說之陰陽互根互用理論對其闡釋。筆者還時常引用一些學生耳熟能詳的詩詞或文學典故片段,讓大家在“玩文弄字”的同時,體味詩詞文化中所體現的樸素的醫學思想。比如,在解釋“春之主氣是風”的時候,以“吹面不寒楊柳風”來印證春天是一個多風的季節;在說明“思傷脾”的時候,引用“為伊消得人憔悴”證明過度的思慮對脾胃功能帶來的影響。用范進中舉的故事來說明“喜傷心、喜則氣緩”,用林黛玉的結局來說明“悲傷肺,悲則氣消”。在講授過程中,筆者努力引導學生暫時擯棄習得的西醫思維方式。通過講授鮮活、有趣的傳統文化內容,在同學們頭腦中建構中醫的思想理論。
2 觸類旁通,教學生認識中醫現象
“天人合一”道出建立在中國古代哲學體系基礎上的傳統醫學具有的特點。高深的理論,需要從業者具備不俗的悟性。自古以來,醫家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時候都非常重視啟迪學生的智慧。在筆者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也特別注重對學生思維潛能的挖掘。中醫研究的對象都是生活在自然界的人,研究的范圍包括人的生、長、壯、老、已的生命活動規律,以及病因病機和防治原則。既然中醫研究的是活體的人,那么就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入手,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通過取象比類的方式,讓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掌握艱澀難懂的中醫理論。對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體驗,學生往往心存疑慮,他們迫切希望從中醫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釋。利用這一契機,可以在講授過程中巧妙對比和設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深入分析生活經驗中透射出的中醫學原理,引導學生進行推論、發散,從而獲得新知識、新結論。比如,在介紹六致病具有外感性的特點時,學生熟悉病邪從口鼻侵入的起病途徑,對于病邪易從皮毛侵入不得其解。這時,可以提示大家回憶自己的感冒經歷,想想是不是晚上不蓋被子也會感冒,進而找出發病的原因,從而解除學生們的疑惑。再如,火邪致病具有“其性炎上”的特點。聯系平素耳聞目睹的“上火”現象,指出自然界中的火都是向上的,沒有誰看到火是向下的,這也就有了“上火”之說。平時我們感受到的口舌生瘡、心煩失眠,牙齦腫痛、口臭、吃得多且餓得快,目赤口苦、頭痛眩暈等現象,實際分別是心火上炎、胃火上亢、肝火上炎帶來的后果。又如,在介紹濕邪具有“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的致病特點時,詢問“為什么飯前大量飲水會影響食欲和適量”;在闡述“氣隨津脫”的理論時,提出“為什么中暑的患者在大量出汗后會精神疲憊、四肢倦怠、少氣懶言”。通過生活體會和生命現象的結合,同學們真切感受到中醫現象無處不在,親身體會到中醫學的返璞歸真。
3 學以致用,教學生用中醫理論指導護理工作
中醫學是在古代哲學思想和自然科學知識指導下,形成、發展起來的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傳統醫學[2]。與西醫理論來源于各種實驗不同,中醫學是一門經驗學科,中醫理論多來源于臨床實踐。前賢謂“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就充分體現出臨床實踐在中醫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3]。中醫是“非常私人化的經驗醫學”。在具備基礎的中醫理論后,這種個體化的醫療模式可以合理地運用到常規護理的各個環節。例如,在對患者進行日常起居護理的時候,可以根據患者的病證特點來安置床位、調試病室光線和溫度。具體地說,寒證、陽虛證患者多畏寒怕風,宜安置在向陽溫暖的病室內,使患者感到舒適;濕盛患者,房間濕度宜低;燥證患者,濕度可略高些;熱證、陽亢的患者,病室光線宜暗;痙證、癲狂證者,應用黑窗簾遮擋。此外,要囑咐患者隨四時寒熱溫涼的氣候變化而增減衣被。春時不可遇天氣轉暖而頓減衣被,夏天不要當風乘涼,秋天不宜大汗淋漓,冬天最好減少室外活動,避免風寒。這些蘊含中醫理論的起居護理,對疾病的預防和康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再如,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中醫學的“七情”理論。俗話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常人的情感尚易波動,何況身處窘境的患者。對初入院或病情反復的患者,可運用“情志相勝法”等傳統心理干預方式,影響和改善患者的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意志和信心,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達到早日康復的目的。具體地說,醫護人員一定要以誠懇熱情的態度去關心體貼、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除自己的語言、態度外,還應重視病室環境和患者周圍的人和事,全面進行照顧。護理人員要在全面了解情況的基礎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護理。通過開導法的運用,可解除患者不良的情緒,從而使患者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暢、氣機條達,氣血調和,臟腑氣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再如,中醫強調“三分藥,七分養”、“食補勝于藥補”,在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的時候,運用中醫學的食療理論,能縮短病程,提高治療效果。具體地說,根據中醫學的“五味”理論,實熱證的患者,宜食用苦味的藥物;慢性虛損性疾病的患者,宜食用甘味的藥物;多汗、二便失禁的患者宜食用酸味的藥物。另外,在食療或藥療時,中醫還強調“忌口”。例如,黃疸患者忌食油膩;溫病高熱患者忌食辛辣葷腥;脾虛泄瀉患者,忌食生冷瓜果;產后、經期忌食寒涼食品。服用中藥一般忌嗜茶,服參類補品,忌食蘿卜,服蜂蜜忌蔥,食天門冬忌鯉魚,鱔魚忌犬肉等。
中醫學的價值和生命力源于其本身內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于那種深層次的、對人與生命和自然的尊重[4]。結合學科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護理專業學生,必定能使他們能夠在臨床工作中創立一個與醫師、患者良好溝通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賈秀敏.高等中醫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5):416-418.
[2]李柏.淺談《中醫基礎理論》課的興趣教學[J].中西醫結合學報,2008,6(6):643-644.
[3]沈玉潔.我國高等中醫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7,4(4):89-91.
摘要: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包括兩大方面,即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中醫學十分重視人體自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因此將中醫護理引入基礎護理教學實驗十分必要,根據辨證理論所施行的護理原則和方法,其有效完成離不開中西醫結合護理,是兩者互補的共同結果。因此可將中西醫護理的優勢結合起來,并加以發展鞏固。具體做法有:重視學習和交流,運用當前護校中現有的中醫方面的資源進行交流式教學,將中醫知識貫穿于基護教學實驗中,重視護生操作技能與課后考核與反饋,既學會了知識的融會貫通也發揚了祖國的傳統醫學。
關鍵詞:中醫; 整體護理; 基礎護理教學; 辨證施護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傳統醫學至今仍在不斷地應用與發展,這對護理學有著深遠的影響。表現在臨床護理方面,除了西醫護理外還存在著我國特有的護理類型中醫護理和中西醫結合護理。中醫護理在預防、治療和康復護理中,在中國人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預防和康復護理[1]。因此,作為護校的學生有必要學習中醫護理知識和技能,運用這些理論維護自我健康和病人的健康,并不斷實踐上升至高層次的中醫護理理論,使祖國的醫學護理事業發揚光大。
1 中醫護理的基本特點
它包括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兩大方面[2]。整體就是統一性完整性。中醫學十分重視人體自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它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協調、互相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同時也認識到人體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系,人體的生理和病理是變化不斷受到自然界影響的,人類在能動地改造自然的斗爭中,維持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這種內外環境的統一性,機體自身整體性的思想,稱為整體觀念。這一思想貫穿到生理、病理、辨證和護理等各個方面。人體是由若干臟器、器官和組織所組成、各臟器、器官和組織都有著不同的功能。但五臟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決定了人體各臟器、器官和組織和生理上是互相影響,以維持其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另一方面人體局部和整體也是辨證的統一,因此,我們在護理病員過程中,必須從整體出發,通過觀察病人的外在變化,了解機體內臟病變,從而提出護理問題和采用護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臨床上見到口舌糜爛的局部病變,實質是心火亢盛的表現。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相應地產生生理性反應,若超越生理范圍,則產生病理變化。辨證施護是中醫護理的又一基本特點,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護理方法。所謂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本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邪正關系,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施護,則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護理方法。辨證是決定護理的前提和依據,施護是護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過施護的效果可以檢驗辨證的正確與否。辨證和施護,在護理過程中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又是理論聯系實踐的具體體現。
2 將中醫護理引入基護教學的必要性
整體護理是當前我國護理學理論與實踐發展的重要特征,整體護理的核心是以人為中心,將人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看待[1],保持人與內外環境的平衡。辨證施護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根據辨證理論所施行的護理原則和方法,其有效完成離不開中西醫結合護理,是兩者互補的共同結果。因此將中西醫護理的優勢結合起來,并加以發展鞏固,對提高護理的價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整體護理是在中醫整體辨證觀指導下的護理方法,中醫整體護理思想貫穿于護理過程的始終。如口腔潰瘍以補充維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療,往往收效欠佳。如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從整體護理的角度進行護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靶拈_竅于舌,舌為心之苗”,即心通過舌竅與外界相連。中醫認為,口舌生瘡是心火上炎或小腸實熱所致,治療除選用清熱解毒、導熱下行的藥物外,還應選取一些寒涼清火食物,如鴨、鱉、豆芽、豆腐、藕、海帶、梨、西瓜、白蘿卜等,勿食辛辣溫燥之品。同時要避免情志過激,以免出現過喜傷心、急躁傷肝之弊。
轉貼于
3 具體方法
3.1 學習和交流教師首先要懂得中醫護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參加有關中醫護理知識的培訓,到中醫醫院參觀學習,到社區參加社會實踐,可與中醫系或中藥系教師共同探討中醫護理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可以利用學校中醫康復系從事過中醫診療技術的老師來參與中醫護理的臨床實踐與教學,從中學習不同教師應用中醫護理知識的技巧,探討在基礎教學中應用中醫護理的知識。在基礎護理實驗課教學中,結合中醫學的基本特點,認識和理解整體護理??梢栽诶碚撜n講授時先進行中醫方面知識的穿插,先在學生頭腦中有一個認識,再在基護實驗操作課中具體講解中醫學的知識的運用。如在褥瘡護理教學中,結合中醫護理的特點,重點講解褥瘡的分期和各期護理的要點;運用中醫知識講解褥瘡的形成是由于長期受壓,血液循環受阻,持續的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導致的組織潰爛、壞死。在具體操作實驗課中,可結合中醫的穴位知識,進行按摩,從而完成褥瘡護理的實驗課教學,既講解了它的原因,又具體操作了它的預防方法,這樣把中醫知識結合起來,學生既好懂也好學,效果不錯[3]。又如在講給藥法實驗時,指導學生根據病情和醫囑用藥,不要自己濫用藥物,以免延誤病情,用藥中還要根據年齡、性別、環境、氣候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使學生具備中西醫結合的護理知識基礎,也就是新的護理觀,即對人、環境、健康、護理要領的認識。又再例如對高熱不退者,可采用物理降溫法。當熱入營血時,護理上應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當熱病后期、余熱未盡時,護理上應在”調“字上,通過調養使病癥得到痊愈。這些也是運用了中醫護理的知識。
3.2 基護技能的培養重視學生操作技能的學習與提高,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與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基護操作中“灌腸法”與中醫的“導便法”相似,在保留灌腸中,學習運用中藥灌腸治療某些疾病,重點講解各種不同的灌腸液及濃度與溫度等,使學生掌握灌腸的技術。又如按摩法,是運用醫護人員的雙手,在患者身上推穴道,循經絡,并結合有關部位進行按摩,使機體內部產生發散、宣通、補瀉等作用。在基護操作教學中,主要是針對一些常見疾病的護理:如發熱、咳嗽、疼痛等,通過布置護生這些疾病的護理操作,使同學們更加理解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中醫護理理論對醫學事業的貢獻。針對中醫護理基本知識在基礎護理操作實驗課中,除了要練習基本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操作的步驟和要領及實踐的運用。運用中醫護理的知識到基護操作實驗中,除了在操作過程中提問及討論外,還可以留置課后習題,運用所學知識寫出中醫的護理診斷這個方法,具體體現在寫實驗報告中,規定學生要寫出中醫的一項護理診斷,既可完善護理診斷計劃,又可復習中醫護理的知識,也學會了知識的融會貫通。將中醫護理的基本知識運用到基礎護理的實驗教學中,是可行的。它不僅發揚祖國醫學的長處,又促進了基礎護理學實踐的發展,使中西醫護理相互促進與提高并產生積極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燕京.將中醫護理引入基礎護理教學的嘗試[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4):231.
關鍵詞:基礎護理;護理禮儀;綜合素質
作為一名護生,恰當地運用護士禮儀與服務對象溝通,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必備條件,而這正是護生所缺乏的。在日常生活和臨床工作中經常會看到一些護生在求職面試時自信心不足、缺乏應聘技能和有效溝通或與服務對象交流時不知如何應對。在護理實踐技能教學中,注重強化護理操作禮儀實踐技能培訓。將護士的儀容、舉止禮儀、服飾、言談禮儀、護理工作禮儀、護患禮儀等應用到具體的操作技能教學中,對護生進行禮儀方面的培訓,是每個護理教師面臨的新的任務。
一、方法
(一)操作中的禮儀
就護生而言,每一項護理技能操作,都是從初學時的按部就班,到熟練后的習慣動作,最后到真正學會一套完整的護理操作,需要一個科學、全面、系統和反復的訓練過程[1]。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培訓,言談、舉止等行為規范也應該如此。為了提高護士的禮儀修養和護理操作技能,我們把護理技能示教室和練習室作為護生在職教育的場所,要求她們將禮儀服務的理念滲透到護理技術操作訓練中,就像開展臨床護理工作一樣。例如護士在進行基礎護理操作前認真核對床號、患者姓名,并對所做的操作做出相應的解釋。我們要求護士必須做到上身稍彎曲,眼睛要直視模擬人的眼睛,兩手自然下垂或重疊、面帶微笑做好解釋工作。將禮儀服務運用于基礎護理的各項技能操作中。
(二)形體訓練
分組進行護理操作練習時,也對護生形體進行訓練,要求護生時時保持職業的微笑并把規范訓練貫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在形體訓練中不斷糾正與護士禮儀課不相符的動作姿勢,要求護生遵循護士禮儀課的原則,培養護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還要求護生在早操前和晚自習課前分別練習10分鐘,鼓勵護生參加學校組織的第二課堂形體訓練,同時在上課時嚴格要求,使護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教師的示范
培養護生的禮儀,應從教師做起,將護士的儀容、儀表禮儀、服飾禮儀與護士的儀表規范展示給護生。要求戴護士帽,頭發前不遮眉,后不搭肩,側不掩耳;護士服應清潔、平整、合身,群擺不長于護士服;不染指甲,不留長指甲。讓護生接觸護理時就學習護士的規范禮儀,在以后的練習課中不斷強化護生規范的儀容、服飾、舉止禮儀,以滿足護理工作的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和日常與護生的交往中處處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使護生在禮儀的氛圍中接受禮儀教育,由教師用優美的姿態,溫柔的語言在教室進行護士的站姿、坐姿、行走、推治療車、端治療盤、持病歷夾等行為的示范。使護生直接感受到護理教師是禮儀的典范。
(四)護生的語言形象
護理語言美體現在護士和患者交流時,俗話說“良言一句寒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護理語言美是護士素質培養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向護生灌輸雅致得體的護理語言,有意識地培養護生的語言美。如各項護理操作,不論是用模型進行導尿、鼻飼、吸氧等,還是用真人進行注射、輸液等,使用科學、規范的醫學術語,耐心地向“患者”解釋,以示對“患者”的尊重。護理教師無論是在進行知識傳授還是在與護生溝通過程中,都應使用美的語言來感染和影響護生,并要求護生在語言交流中應做到:口齒清晰、禮貌謙虛,稱呼得體,表達清晰和富于情感。在護理實踐課中,逐漸引導護生掌握護患語言溝通技巧,多用禮貌語言、巧用安撫性語言、學會運用操作解釋用語,掌握與患者溝通的藝術性。
二、教學效果
(一)改善個人氣質和行為習慣
在基礎護理學的課程中,特別是在示教和練習課程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受過該項訓練的護生,個人氣質和行為習慣也都有明顯改善,大多數護生在護理操作過程中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自覺按照禮儀的基本要求去規范、檢點言行舉止,能從社會流行風中提煉出護士真正的美,追求嚴謹、進取、樸素、大方、樂觀、善良的高尚品質。
(二)護士的禮儀是現代護理學發展的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推進,對各行各業職業禮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士作為患者生命安危的保護者,人類健康的維護者,其行為舉止是護士職業道德的反映,是護士素質修養的體現[2]。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護士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患者的情緒,進而也影響其治療和身心健康的恢復。護士的禮儀對建立新型的護患關系和建設精神文明都具有重要意義,是護生的必修內容。
(三)提高綜合素質
通過以上教學活動,能極大地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護生通過規范化的護士禮儀行為訓練,不僅得到了自身基本素質的培養和提高,而且還對護理專業有了新的認識,更加熱愛自己將要從事的護理事業,還對護生畢業后的就業面試,競爭上崗作好了最基本的鋪墊,不僅為未來的護士培養了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出優美的風度和姿態,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護生綜合素質。2007年5月12日在泰安市舉辦的“職業禮儀表演大賽”中,我校的“護士禮儀表演”獲得好成績,充分展示了新一代護士的精神風貌。
(四)完善自我形象,增強自信心
現代護理專家說:“護理是科學、藝術與愛心的結合”[3],教學過程中,護理的藝術性在于護士通過自身形象表現出專業的獨特的美,護士只有對服務對象、對護理本身的領悟、尊重和理解,才能不斷地豐富、完善自己,增強了護生對未來所從事護理工作的熱情和生活的自信心。
(五)適應了護理教育改革,突出了護理專業培養目標
加強素質教育是21世紀我國各級各類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和時代主題[4]。因此,護理教育應突出專業特色,重視人文知識的傳授和禮儀行為的培養,只有把人文學科的教育納入護理教育的范圍,才能促進護生在知、情、意、信、行方面的和諧發展,同時,也只有經過嚴格的護理禮儀訓練,才能使護生在個人形象、容貌、服飾、言談、舉止、禮節等方面表現出良好的修養,使她們學會穿衣戴帽、謙恭有禮、舉止優雅、儀態大方,成為名副其實的白衣天使,使培養出來的護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受到社會及用人單位的歡迎[5]。
總之,良好的行為舉止要經過訓練才能養成,將護士的職業禮儀課納入我們的護理教學中是我們的嘗試。通過反復訓練,逐步矯正護生的一些與職業禮儀不符的日常習慣,提高護士整體素質,使護生在今后護理工作中更好地展現自己的形體動作,當代護士只有既掌握了相應的專業知識,又具有一定禮儀修養,才能滿足人們對醫院護理工作的要求[6]。
參考文獻
[1]曹世媛.將護理禮儀貫穿于護生實訓教學中[J].現代醫藥衛生,2005,21(19).
[2]王愛清.淺談護理教學中的禮儀培訓[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12).
[3]陳維英.基礎護理學.第3版[M].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1999.
[4]高愛國,王東光,林永超.21世紀初我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改革趨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0,(4).
[5]張紅云.護理專業開設護理禮儀課程的教學實踐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24).
1實訓前準備
1.1教師的護理禮儀榜樣教師的榜樣是十分重要的,在進行實訓課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自己首先掌握《護理學基礎》上的護士的基本儀容的要求,以高標準、嚴要求約束自己。把護士最美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看,讓學生在心中形成一個端莊、可親、仁愛的臨床護士形象。這是需要下功夫做得一件事情。同時,在護理技能課程的相關教學過程中,指導來時要認真地做好備課的工作,盡量詳細的制定培訓方案,將實際護理中可能和患者交流的情況都納入教學的體系中去。促使學生能夠自己有目的的和患者進行交流。
1.2幫助學生樹立護理禮儀的理念在進行每一次的實訓教學前教師都要依據教學的目標制定好相關的禮儀規定,按照制定好的規定去嚴格的要求學生,幫助學生明白樹立護理禮儀理念的重要性,讓他們逐漸形成護理禮儀的理念。還要結合目前臨床操作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增強學生自主和患者進行溝通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在臨床中獲得患者的滿意,減少醫療糾紛的產生,樹立良好的護士形象。
2實訓教學實施
根據事先制定好的有關培養方案以及指導老師個人的擬定的授課安排,例如在《護理學基礎》講授肌內注射前兩周,在《護理禮儀與形體訓練》課上給學生布置與肌內注射有關的禮儀作業。但是學生畢竟才剛剛接觸這方面的知識,對有關的概念和經驗還不是很明白,如果單獨讓學生自己去完成任務有一點強人所難,所以教師應提供肌內注射的視頻錄像,為學生完成任務提供一個參考依據。在實訓教學中①統一實訓操作程序。②分析各個步驟的禮儀要求。③情景模擬。依據實現制定好的一系列護理禮儀的規范,挑選出一組的學生根據上次的病例教學課程進行案例模擬活動。在這一組同學進行案例演示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其他學生認真觀察演示這一小組在護理禮儀方面表現出的可取點和缺點。④總結的任務也十分重要,針對學生記錄的各種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交流,逐步改善存在的缺點。
3體會
關鍵詞:建構主義;中職;護理學;教學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優質護理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護理學基礎涵蓋了臨床護理所需掌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而大部分中職學生基礎比較薄弱,自學能力相對較差,如果只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將建構主義理論運用到教學當中,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建構主義理論教學的意義
皮亞杰等心理學家建立起“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應該被看成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的建構活動”。就是說,學習的過程是認知個體通過同化與順應這兩種形式來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平衡。所以教師應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情境,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積極交流,從而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和社會性。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育的諸多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
二、建構主義理論用于指導有效課堂教學
1.學生是教學情境中的主角
傳統教學偏重教師的教,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學效果不佳。建構主義理論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情境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如,以前教師教授如何給病人做口腔護理時,經常是教師先示范,然后給學生看視頻,視頻看完后教師再講授口腔護理的操作注意事項,這種教學方式往往使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口腔護理的操作要點。采用建構主義理論教學后,我們改變了這種以教師為主的方式,上課前讓學生先預習課文十分鐘,然后隨機派兩名同學,一位當病人,一位當護士,進行口腔護理操作,其他同學注意觀察。操作結束后教師提問剛才學生操作的失誤之處在哪,進行總結。最后教師再做示范,觀看教學視頻。通過這種角色的轉變,教學效果得到了較大提升。
2.教學是激發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
知識是學習者自我建構的結果,教學不是簡單的傳授、灌輸知識的活動,而是一個激發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學就是要創設或利用各種情境,幫助學生利用掌握的知識與已有的經驗在此情境中進行學習和認知。如,教師在教授輸液不良反應肺水腫時,就可以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對肺水腫的產生原因及護理措施進行建構,講授前先讓學生復習血液循環的過程,再讓學生理解如果短時間輸入過多液體或超過患者的可代償量時會出現什么反應,進而引導學生思考應采取什么措施來有效緩解患者癥狀,從而完成新信息的建構。
3.教學活動體現為合作、探究方式
傳統教學多強調規范和紀律,學生很少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合作。而建構主義理論教學就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學習,面對問題情境,刺激學生思考和探究,同時營造互動的氛圍,讓學生學會在合作中學習。如教師在護理學基礎的技能操作課時,對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每個小組選出一位操作水平較高的學生為組長,當某一位同學練習時,組內其他同學負責觀察并進行點評。下課前從小組中隨機抽取學生進行小組間的評比,其他同學和老師一起對比賽進行觀察和評審,發現問題并進行打分。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同時完成了教學目標。
4.教學活動應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
傳統護理學基礎教學,尤其是教授基本技能操作時,一般都是教師告訴學生一個標準答案,學生不需要理解為什么,只要按照教師的要求做就可以,這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而教師采用建構主義理論教學,可充分引導學生提出疑難、困惑,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如:教師在教授鋪床法時,有學生提問:“為什么一定要從右往左鋪,不能從左往右鋪嗎?”“老師,一定要一個人鋪嗎,兩個人一起鋪可以嗎?”對于這些問題,教師不再告訴學生能或不能這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引導他們思考、探索,讓他們嘗試解決困惑。而教師就負責觀察,并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通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牢牢掌握了鋪床法的步驟,還學會了面對不同情況時如何靈活運用,更重要的是對為什么要這樣做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結語
建構主義理論教學有著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建構主義理論從獨特的角度對教學和學習這對關系作出了全新的詮釋。運用這種方法,教師需要在進行護理學課程教學設計時,采用全新的教學思維和方式,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護理學基礎教學相融合,這對提高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有效性有深刻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薛國鳳,王亞暉.當代西方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評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嚴雪怡.從建構主義理論視角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2(23):28.
關鍵詞:集體食物中毒 蠟樣芽胞桿菌 急救 護理【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222-01
學校集體食物中毒近年來時有發生,以發病急、人數多、較集中為特點[1]。2012年5月28日18∶50至次日晨8:00我院接診一起青島市某中學在校集體食物中毒的學生共94人,經及時救治及相應處理,中毒學生全部康復?,F將救治和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接診的94例全部為某中學在校食堂吃午餐的學生,年齡13—15歲,學生平素身體健康,5月28日在校食堂午餐,主菜是紅燒茄子、炒玉米粒、雞肉,主食是米飯。飯后1小時,陸續有學生出現胃部不適、惡心、腹瀉等情況,經衛生部門調查分析和檢驗,中毒食物是米飯,學生食用的米飯為隔夜米飯,學生食物中毒為蠟樣芽胞桿菌感染所致。
1.2 臨床表現。多數患者以惡心、嘔吐、全身無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出現腹瀉,查血常規,90%以上患者白細胞及中性粒比例均升高。其中病情不穩的急診留觀治療患者10人,癥狀較重1人,已收入院,其他患者經門診治療后,病情好轉,回家觀察。
2 應急措施
這起學生食物中毒特點,人數多、發病急、較集中。事情發生后,值班的醫護人員立即上報市疾控中心、院總值班、感染科主任及護士長,經領導的安排與協調,根據就診同學的年齡、癥狀輕重,向急診和兒科急診進行分流,以此同時,緊急調消化內科醫生多名到腸道門診坐診并增加了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快速有效地對患者進行了診治及護理,確保了患者的治療使得醫院在處理突發事件上贏得了時間。
3 急救治療
3.1 迅速建立留置針靜脈通路,由于患者腹瀉、嘔吐易引起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2],需及時補充葡萄糖氯化鈉、維生素C、以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3.2 對癥處理。根據嘔吐物的情況對癥處理,患者嘔吐物為食物殘留物時,要進行催吐,以減輕中毒癥狀,減少變質食物對胃部的刺激,患者嘔吐物為水或粘液時,應肌肉注射胃復安,靜脈注射胃酸抑制劑等處理。大多數患者經積極補液、抗感染、保護胃黏膜治療后,患者體溫生命體征穩定,體溫降至正常,癥狀緩解,矚患者回家后進食半流質軟食,若有不適及時復診。
4 護理措施
4.1 測量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作好護理記錄。
4.2 協助患者保留糞便、嘔吐物的樣本,通知市疾控中心進行采樣,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
4.3 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輸液中、輸液后的臨床反映、了解患者嘔吐、腹瀉、脫水的癥狀是否得到改善。
4.4 心理護理。由于本次集體食物中毒發病急、時間短、癥狀重,且均為學生,年齡偏小,家長及孩子易產生心理恐懼,出現緊張、煩躁不安、焦慮等情緒波動,護士應多向家長及學生進行病情解釋,使其了解食物中毒的有關知識,緩解緊張情緒,同時根據患者的需要及病情上的變化,及時的給予護理及心理上的疏導,使患者及家長對醫護人員有信任感、安全感,從而能夠安靜、積極地配合治療。
5 小結
5.1 近年來學生集體食物中毒時有發生,以發病急、人數多而集中為特點,學校領導、疾控中心及食品監督局應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衛生加強對學校食堂的監督與管理,從根源上杜絕此類事件發生。
5.2 蠟樣芽胞桿菌(bacillus cereus)為厭氧革蘭陽性粗大芽孢桿菌,常單獨、成雙或短鏈狀排列,芽胞常位于次極端;芽胞體外抵抗力極強,能在110℃存活1-4天,能分泌強烈的外毒素,依毒素性質分六型A、B、C、D、E、F引起食物中毒者主要是A型、F型。致病食物由于存放較久或加熱不足,引起蠟樣芽胞桿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引起中毒[3]。
5.3 進行衛生宣教,使群眾了解食物中毒的有關知識,加強衛生意識,不吃隔夜飯,不吃變質食物,注意衛生,出現腹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癥狀加重。
5.4 食物中毒多以細菌性食物中毒為主,因此腸道門診應做好消毒隔離工作,保持環境安靜、清潔,醫護人員在接觸病人前后,注意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參考文獻
[1]杜茹慧,楊收平.學校集體食物中毒的護理[J].天津護理,2009,17(1):33-34
關鍵詞:醫用化學教學;醫學知識;護理教學
醫用化學基礎是醫學基礎課,為基礎醫學課程,如生物化學、生理學、藥理學等提供基本教學。該課程專業知識性強,內容豐富。由于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明確,“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標準”,且總教學里時程緊,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學時程,完成本課教學目標,實現與相關課程教學的有效連結,根據筆者十多年的醫用化學教學經驗,做如下探討:
一、從專業目的出發,制訂教學計劃
長期以來,中專護理教學沿用了學科型的教育模式,強調學科知識的系統性,有利于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基礎理論掌握得較好,但不足的是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而只有將這種傳統的教學跟實踐教學有機銜接起來,學生的實際技能操作水平才能提高,上崗就能勝任,就業能力強,適合對現代中專護理教育發展的需要。所以,現階段中專護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知識全面、能力強、素質高并富有創新意識的優秀護理人才。由此帶來的中專護理醫用化學教學特點為重在培養學生對化學在醫學中的地位的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夠有的放矢,才能將所學的大部分知識點在醫學學習中找到用武之地。
二、從學生特點出發,尋找教學突破口
中專護理專業化學教學中存在著較大的困難,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方面主要是中專護理專業的相當一部分學生是初中畢業后由于種種原因未能進入高中而分流出來的,成績相對落后,學習的內在興趣不足,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加上初中階段的學習中對科學這門功課基礎相對較弱,對化學學習的認知能力較低,往往由于聽不懂課而不去聽;更有部分學生在進入護校以前,面對每個人對醫院的日常生活印象,總認為是跟化學沒有關系的,一旦進入學校,開學的第一門課就是化學,在心理上不認同,甚至有害怕、恐懼心理。對化學學習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在我校的每一屆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個月的班主任會議上,班主任老師提得最多的是學生對化學聽不懂的問題;在第一次學生的教學座談會上,學生說得最多的還是化學的問題。但是,作為化學任課老師,當我深入學生中間,具體詢問有哪些問題難以聽懂的時候,學生往往會說一些什么公式記不住啊,分子式記不住啊等等問題。事實上在醫用化學基礎課上對計算公式和分子式的要求是極少的。第二方面原因,首先來自現行的醫用基礎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與醫學缺乏緊密聯系,更加注重的是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導致醫學生對化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說白了就是不明白學習的化學跟臨床到底有什么關系,或者說在臨床哪些知識中有化學的影子。教師唯有將臨床知識中化學的內容加強提煉出來,讓學生有個明確的思路,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學校的化學教師又往往大多畢業于綜合性大學的化學專業,不具備系統的醫學知識,授課常與醫學基礎、臨床課脫節,這勢必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任課老師要將收集到的化學在醫學中的應用實例如何恰當地補充到課堂教學中顯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三、用學科前瞻性的視角,引領學生學習思路
針對以上中專護理教學的特點和化學教學的困難,除了進行必要的解釋以外,作為教師,我們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改變學生在初中階段形成的定向思維,迅速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那么,在如何在教學中將醫學知識天衣無縫地引入化學的教學便變得尤其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淡化學科意識,注意化學與醫學的聯系。
例如,在“溶液”的教學中可以引入正常成人體內的血液中血漿蛋白的濃度,正常成人血漿中Ca2+的濃度以及缺Ca2+的話會帶來怎么樣的表現等等。同樣的,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營養特質的運輸和轉化、代謝廢物的排泄等都離不開溶液。讓學生能從宏觀的感觀上覺得原來化學就在我們體內,跟原來學習過程中最害怕的分子式,化學反應方程式有些區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用量出為入的觀點,實施無縫聯結
雖然化學教學避免不了要講解到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點,這些也是學生覺得困難的地方,但是作為教師,可以在講解基本知識點時引入一些醫學中較為簡單的知識,比如,在溶液濃度的學習過程中引入酒精的相關知識。酒精的化學名叫乙醇,是飲用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在醫藥衛生方面的用途很廣。比如,體積分數φ≥0.995的主要用作化學試劑;而體積分數φ=0.95的在醫藥上主要用于配制碘酊,浸制藥酒、配制消毒酒精和擦浴酒精等;又因為體積分數φ=0.75的乙醇溶液能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使蛋白質變性,干擾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抑制細菌繁殖,有殺菌消毒的作用。而臨床也可利用酒精揮發時能吸收熱量,用含量為φ=0.25~0.50的酒精溶液給高熱病人擦浴,從而達到退熱、降溫的目的。這樣在教學中能將比較生硬的純理論知識滲透醫學知識的教學,并且是日常學生接觸到的醫學知識往往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真正的教學為臨床服務的理念。
總之,化學是一門理論為主的課程,但是,可以將化學教學的目標在醫學教學中充分體現其理論的實用價值。從實踐出發,通過理論跟醫學知識的結合學習,鞏固化學理論知識,強化這些知識在醫學中所適用的理論,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通過醫學知識的引入,使教學變得具體生動,學生由被動變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積極性,為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通過醫學知識的引入,可以促使學生提前接觸臨床,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技能。真正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的職教理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