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10:13
序論:在您撰寫休閑農業發展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3-0074-02
一、基于不同開發經營主體的開發模式比較
休閑農業是指利用農村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環境資源、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園區,結合農業生產經營、農村文化及農民生活習俗,經過科學規劃、開發,為游人提供休閑、觀光、度假、體驗、娛樂、健身及教育、推廣、示范等多種服務,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和新農村建設。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選擇是一個關系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目前,各地休閑農業的開發與經營主要是由農戶、政府與企業三方進行,由此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一)農戶主導型休閑農業開發模式
農戶主導型休閑農業開發模式根據農戶組成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個體農戶獨立開發經營。由個體農戶依托自家的果園、田地、林牧場以及地區的特色產業而開發出的休閑旅游產品或項目,獨立完成休閑農業旅游的接待和服務工作,“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院、干農家活、娛農家樂、購農家品”為其共同的特色。
2.農戶聯合經營。個體農業經營規模小、服務水平低、重復建設嚴重、惡性競爭加劇等問題,各地在發展休閑農業的過程中,開始積極探索成立專業合作社來全面統籌地區休閑農業產品開發與項目的建設,促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對游客的接待與服務進行統一組織與管理,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實行分戶經營。通過這種模式,有利于挖掘地區特有的農村優秀文化,促進規模經濟的實現,也有利于塑造地區休閑農業的品牌形象。
(二)政府主導型休閑農業開發模式
政府主導型休閑農業開發模式是在政府規劃指導下,采取各種措施,對休閑農業開發給予積極引導和支持,有意識地發展休閑農業,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模式。該模式主要是政府從地區農業發展的視角立足,對休閑農業的開發范圍進行統籌規劃,對地區開發休閑農業旅游活動的特色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設計開發休閑農業的產品和項目,統一對外宣傳推廣地區休閑農業的品牌形象。由于政府在整合資源方面具有強大優勢,有利于把握地區休閑農業的發展方向,從整體上促進地區休閑農業旅游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不顧地區農業資源察賦、以政府行政命令強制推動休閑農業發展的問題。從實踐上來看,政府應該為地區休閑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最終還是需要依靠以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作用來優化地區休閑農業的資源配置。
(三)企業主導型休閑農業開發模式
企業主導型休閑農業開發模式主要是由企業在農村租賃包括農地、庭院、山林、魚塘等在內的經營場所,開發休閑農業產品和項目,以吸引旅游者進行休閑娛樂。這種開發模式也會由企業對當地的休閑農業項目建設進行規劃設計,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統一組織和經營,也會對外進行宣傳與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農民主導型休閑農業開發模式存在的資金不足、旅游人才缺乏等瓶頸問題,同時又兼顧了政府在地區休閑農業旅游資源開發中所具有的整合資源的能力,是目前較為成功的一種休閑農業開發模式,對于我國休閑農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該模式也存在著難以保障當地農民合法權益、企業與地區政府利益分配不均等現實矛盾,成為影響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影響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
(一)農業自然資源的稟賦及分布狀況
休閑農業資源豐富,一方面具有農業生產特有的自然、季節等特征,另外一方面又受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的影響比較大。因此,在選擇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時應該首先考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發揮生產要素稟賦優勢。另外,資源的集中程度也影響了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選擇,一般相對集中的分布有利于規?;_發,產生規模效應,而分散的資源分布狀況給資源的整合和規?;a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打破傳統的經營模式,綜合利用當地資源,合理規劃,結合當地文史資源、特色資源進一步豐富休閑農業項目的內涵,是實現休閑農業發展經久不衰的必然途徑。
(二)經營者的實力
目前主要的經營主體包括企業和個體農戶。企業一般具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也比較熟悉市場經濟規律,可以對當地的休閑農業項目建設進行規劃設計,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統一組織和經營,對外進行宣傳與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農民主導型休閑農業開發模式存在的資金不足、旅游人才缺乏等瓶頸問題,同時又可兼顧政府在地區休閑農業旅游資源開發中所具有的整合資源的能力。但是該模式也存在著難以保障當地農民合法權益、企業與地區政府利益分配不均等的現實矛盾,成為影響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農戶自主經營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個體農戶獨立開發經營,由個體農戶依托自家的果園、田地、林牧場以及地區的特色產業而開發出的休閑旅游產品或項目,獨立完成休閑農業旅游的接待和服務工作,“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院、干農家活、娛農家樂、購農家品”為其共同的特色。個體農業經營規模小、服務水平低、存在重復建設嚴重、惡性競爭加劇等問題。二是農戶聯合經營,各地在發展休閑農業的過程中,開始積極探索成立專業合作社來全面統籌地區休閑農業產品開發與項目的建設,促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對游客的接待與服務進行統一組織與管理,在分工協作的基礎上實行分戶經營。
(三)政府行政規劃
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對休閑農業開發給予積極引導和支持,有意識地發展休閑農業,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模式。政府從地區農業發展的視角出發,對休閑農業的開發范圍進行統籌規劃,對地區開發休閑農業旅游活動的特色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設計開發休閑農業的產品和項目,統一對外宣傳推廣地區休閑農業的品牌形象。由于政府在整合資源方面具有強大優勢,所以有利于把握地區休閑農業的發展方向,從整體上促進地區休閑農業旅游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當然,政府規劃也可能存在著不顧地區農業資源察賦、以政府行政命令強制推動休閑農業發展的問題。
(四)基礎設施與商業配套
休閑農業資源大部分分布在鄉村,基礎設施,比如交通狀況往往對其發展影響重大。良好的交通等基礎設計及商業配套,能夠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需求。
(五)休閑農業的發展階段
休閑農業與其他產業的發展一樣,都有一個逐漸成長壯大成熟的過程,在發展初期,一般都以農戶自發自主經營為主,經濟效益相對不高,難以形成規模經濟。隨著企業的介入,政府的規劃設計,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的引入,休閑農業的發展將逐步進入規范化、市場化的快速發展時期,其發展模式也將更加多樣化。
三、優化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的政策建議
(一)加強政府行政引導
發展休閑農業是一種具有較強外部性的農業經營模式,很多國家都把休閑農業項目作為政治任務或公益事業來發展。歐美國家把休閑農業開發和農村區域的全面發展統籌兼顧,將農業資源的利用與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緊密聯系起來,頒布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區域的科學規劃和休閑農業的合理開發。法律法規的出臺,在規范與引導休閑農業的發展方面將起到巨大的推動和約束作用,使休閑農業得以獲得健康快速的發展。在法律的規范與保障下,廣大游客對休閑農業場所提供的服務多了一份肯定與信賴。
(二)發揮農業合作社的組織、管理與推動作用
農業合作社一方面克服了個體農戶規模小、資金少、經營管理經驗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作為連接政府與農戶、市場與農戶的中介組織,可以連接休閑農業主管部門與生產經營者,促進橫向交流,促進休閑農業與市場需求的有效連接、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服務和信息交流等。由于休閑農業發展的基礎是農業,具有地域性特征和季節性變化,因此,需要以產業化、規?;姆绞秸w推動,特別是在對外宣傳、塑造地區形象方面,更是需要以集體行動的方式來降低交易成本、增強規模效益。農業合作社規范了休閑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區惡性競爭的發生,同時塑造了地區休閑農業的品牌形象,提高了整體的收益。
(三)差異化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休閑農業是休閑旅游市場中以農業生產要素作為特定產品的一種特色型態,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當一個特定區域內休閑農業產業發展較為迅猛、產品項目較多時,地方特色、獨特性和個性化就成為了休閑農業產品“不可替代”的競爭要素。西方發達國家的休閑農業,在經歷了凡十年發展之后,依然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主要在于其能夠緊密結合地方資源優勢和文化傳統,緊跟消費者需求的變換推陳出新,不斷開發特色產品和體驗項目,不斷推行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策略,實現錯位發展,突出休閑農業產品在地區之間的差異性。目前,各國休閑農業項目不僅包括品嘗農家美食,而且包括騎馬、狩獵、探險、垂釣、觀光、運動、科教、娛樂等主題活動。充分利用當地的鄉土文化、民俗藝術來拓寬休閑農業的內涵,獨特的創意使整個產業的素質得到提升。
(四)提供資金的支持
作為農業生產的一種重要形式,休閑農業由于受到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雙重約束,也是一項風險相對較高的產業。因此,各國在發展休閑農業的過程中,都會在加強立法保障的同時,通過金融、財政信貸、保險等多種手段支持休閑農業的發展。
(五)開展休閑農業的整合營銷
休閑農業景點的經營者可以與旅行社、酒店、農業旅游科研單位合作,共同研發旅游產品,運用廣告傳媒、公共關系等手段,利用各類傳播媒介,開展休閑農業的整合營銷傳播。這進一步擴大了休閑農業的影響,為地方特色休閑農業產品塑造品牌形象,也為休閑農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參考文獻:
[1] 趙航.休閑農業發展的理論與實踐[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2.
關鍵詞:低碳經濟;休閑農業;發展
一、前言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低碳經濟這一理念被提出,并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此,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如何將低碳經濟理論真正貫徹落實,成為各個國家發展經濟必須考慮的一個關鍵問題。基于低碳經濟理念下的休閑農業發展,如何對傳統發展模式進行轉變,更好地適應“低碳經濟”這一發展環境,是當下休閑農業探討的重要課題。
二、休閑農業的低碳特征
休閑農業的本質在于“休閑”,是基于農業資源發展模式下,對農業資源的一種有效開放,更好地滿足人們的旅游觀光需求,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展農業經濟。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休閑農業逐漸成為一種較為流行的發展模式,對于提升農業商品化程度,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對此,研究低碳經濟環境下的休閑農業發展情況,我們需要對休閑農業特征進行把握。一般來說,休閑農業的低碳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休閑農業與旅游業相互結合
休閑農業的基礎是農事活動,注重以農業生產作為依托,將農業和現代旅游業發展進行緊密結合,更好地實現現代農業經營目標。休閑農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單單具備基本的生產活動,還需要具備觀賞、娛樂、文化、教育等休閑功能。對此,在發展休閑農業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突出休閑農業的“旅游特性”[1]。
(二)休閑農業具有天然的低碳性
低碳經濟的本質是“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實現社會、經濟、環境三者之間的協調可持續發展。而休閑農業發展過程中,含有農業、生態、環境、經濟、旅游等文化內涵,這樣一來,在發展休閑農業過程中,必須將“可持續”這一理論貫穿于休閑農業發展的始終。休閑農業的低碳性,表現在了農業生產、餐飲住宿、商業發展等方面。
(三)堅持“綠色理念”
休閑農業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開發其觀光價值、旅游價值,是休閑農業發展必須考慮的一個關鍵點。對此,需要將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進行緊密結合,并需要將“綠色理論”貫穿于休閑農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階段,讓游客能夠感受到休閑農業的“自然風光”,體現出“綠色”這一特征[2]。
三、低碳經濟下的休閑農業發展道路研究
綜合上文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休閑農業發展過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這樣一來,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選擇有效路徑,促進這一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是當下休閑農業必須考慮的一個關鍵點。
(一)加強休閑農業的資源節約性
休閑農業發展,要注重堅持“資源節約性”,將生態農業發展理念,應用于休閑農業發展過程當中?,F代休閑農業的發展,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影響下,必須關注于“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能夠對開發休閑農業的相關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地應用,對農業生產、農業旅游進行全面規劃,實現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同時,休閑農業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特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握資源節約性這一特征,使休閑農業發展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二)綠色休閑園區建設必須落實節能減排
休閑農業建設“綠色休閑園區”,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旅游觀光需要,對此,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落實節能減排這一政策,牢牢地把握休閑農業與生態環境的緊密關系。在休閑農業旅游觀光發展過程中,要積極開展環保、節能建設,積極控制碳排放[3]。對此,在進行綠色休閑園區建設過程中,可從以下幾點進行考慮:
1.注重建筑節能。休閑農業在發展旅游業、觀光行業過程中,需要設置住宿、餐飲等部分,這樣一來,在進行建設過程中,如何提升建筑節能效果,是發展低碳休閑農業必須關注的一個要點問題。在進行建筑規劃、設計、改造過程中,要注重設置有效地建筑節能計劃,將綠色能源技術在建筑設計中得到有效應用。同時,在進行運營過程中,要采取有效辦法,降低運營過程中的相關資源消耗,實現休閑農業經營的經濟效益。
2.加強低碳交通建設。休閑農業主要以觀光和旅游為主,這樣一來,在進行建設過程中,交通建設的節能性,我們可以從“低碳交通建設”這一點進行考慮。低碳交通建設,可以以自行車、不行作為觀光的主要方式,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了低碳發展目標。
(三)注重對高新技術手段的應用
高新技術手段在休閑農業中的應用,是實現休閑農業發展和進步的關鍵舉措。休閑農業本身,具有基本的農業生產活動、旅游觀光服務等。高新技術應用時,可從提升農產品質量、產量等方面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利用高新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化肥、農藥的應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同時,化肥、農藥減少使用,還可以避免化學物質對周圍土地、河流以及環境的污染,使休閑農業具有較好的綠色性和生態性。再者,農產品是休閑農業餐飲方面的主要原料,需要進行有效地存儲、加工。在存儲加工過程中,通過采取新的技術手段,可以保證產品質量和新鮮感,游客在品嘗時,能夠帶給游客更好的口感。高新技術的應用,注重對農業生產活動的科技化和合理化管理,更好地實現了對資源和環境的有效應用。同時,應用高新技術手段,開發自控溫室、無土栽培技術等,可以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休閑農業的長足發展和進步。
四、結束語
關鍵詞:休閑農業;發展模式;多元性;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休閑農業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19世紀的歐洲,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大工業的飛速發展,城市規模急劇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生活的壓力使人們向往鄉村生活的悠閑與安詳,在這種情況下休閑農業應運而生,意大利、奧地利成為休閑農業的誕生地,之后休閑農業在歐美國家受到了青睞,形成了農業經濟體系中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各國的休閑農業,大都依托農業自然資源和既定的生產條件,大力發展觀光、旅游、采摘、體驗、民族風情等多種休閑經營模式。城市市民在休閑農業中體驗到了鄉村生活和鄉土情趣,獲得了心理上的寧靜和情感上的快樂。我國的休閑農業的發展歷程起步也大大滯后于發達國家。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脹,休閑農業成為城市市民渴求的一種消費模式。為了適應新形勢的出現,我國開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浙江省依托自身的農業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經濟發展態勢,開展了多種特色模式、多種經營模式的休閑農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分析浙江省休閑農業的發展經驗,對于我國其它地區更好地發展休閑農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浙江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分析
浙江省經濟發達,交通網絡健全、交通路線暢通,加之各類農業資源豐富,為休閑農業的快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隨著休閑農業消費群體的不斷增加,政府層面給與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促成了浙江省休閑農業的欣欣向榮的蓬勃發展局面。從發展模式上看,浙江省的休閑農業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類型:1.農莊休閑模式。農莊休閑模式的基礎是農莊,具有相對開闊的農業資源區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農田觀光、種植體驗、養殖體驗、采摘體驗、旅游度假、健身娛樂等休閑服務內容。農莊休閑模式的消費群體主要面對一些高端客戶,在田園風光之中為消費者提供高端的休閑服務。此類模式的代表,如紹興郊外的綠林竹海農莊,農莊內竹林如海,傍依蘭亭景區、會稽湖泊,景色別致、幽雅清新,讓消費者的身心松弛、精神愉悅。2.農戶休閑模式。農戶休閑模式的基礎是農戶家庭,側重于讓消費者體驗農民生活,達到休閑放松的目的。在農戶休閑模式下,消費者的消費活動主要集中在品嘗農民飲食、居住農民宅院、操持農民家務、體驗農民樂趣等方面,是一種典型的體驗式模式。此類模式的代表,如衢州下轄的七里鄉,各村農戶大多開展了個體休閑農業經營活動,消費者可以在這里自制豆腐、年糕等農家食品,親手采摘小園里的瓜果蔬菜,自然而然地享受到返璞歸真的情調。3.園區休閑模式。園區休閑模式的基礎是農業生產科技,通過向消費者展示最新動植物品種、最新農業生產設備、最新農業生產技術,間接達到科普示范、推廣宣傳的目的,在農業科技觀光旅游的過程中,不僅放松消費者的心態,也吸引更多的人群關注農業、投身農業。此類模式的代表,如杭州下轄的蕭山開發區,不僅興建了溫室大棚基地、綠色果蔬基地、高檔盆栽花卉基地,還引入了克隆展示項目,吸引了大量農業科技愛好者的到來。4.景觀休閑模式。景觀休閑模式的基礎是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或復合景觀,以景觀旅游為載體,推動旅游景區農林牧漁等農業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此類模式的代表,如奉化市下轄的向陽海岸,這是一個典型的依托海洋景觀和漁業資源的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消費者在享受陽光、沙灘、海岸的美景時,游覽海島、品嘗海鮮、垂鉤海釣,享受濃濃的漁家樂趣。5.特色休閑模式。特色休閑模式的基礎是特色,以與眾不同的農業特色達成對消費者的吸引。這種特色可以是農業資源上的,可以是農業生產環境上的,也可以是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上的,以特色、新穎、不同之處帶給消費者特殊的情趣。此類模式的代表,如麗水市下轄龍現村的田魚養殖,在稻田中養魚,種植與養殖渾然一體,真山真水,品魚觀魚,極具特色。
三、浙江休閑農業的發展經驗
從浙江休閑農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其巨大的成功是實事求是的結果、是長期堅持的結果、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結果,其成功經驗在于:發展模式豐富且有針對性,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1.休閑農業發展模式豐富且有針對性。如前所述,浙江休閑農業形成了極為豐富的發展模式,這些發展模式構成了浙江休閑農業的立體化發展體系,具有良好結構化特征和持久的生命力。這樣的發展模式,給與不同消費者以足夠的選擇,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酌定參與何種休閑農業模式。不僅如此,浙江的休閑農業,特別注意本地域內的實際情況,注重休閑農業服務的針對性,從不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從而形成了自身的鮮明特色。2.休閑農業的投資主體實現了多元化。休閑農業的發展是一個漸進式過程,需要長期的籌建和準備工作,由此也造成了比較大的資金需求。浙江省的休閑農業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大的成功,資金投入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浙江省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扶持休閑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各種資金參與休閑農業經營,同時也鼓勵農戶積極參與休閑農業的股份制建設。到目前為止,浙江休閑農業基本實現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既有政府投資,也有個人投資,更有企業投資和外來投資,從而為其休閑農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金保證。3.休閑農業的走上了可持續發展軌道。休閑農業發展的長期性,要求投資者不能過于短視、不能過于追求獲取利益的快速性。浙江省休閑農業的發展,在準確把握各地區特色的同時,制定了長遠的發展規劃,并采取合理的經營措施和管理制度,長期堅持并最終走上了現在的可持續發展軌道。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使得浙江休閑農業不僅獲得了應有的投資回報,更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廣闊空間。目前,每年慕名而來的各地游客,正是浙江休閑農業蓬勃發展的最好力證。
四、浙江休閑農業對其它地區的借鑒意義
浙江省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和成功經驗,對于我國其它省份、其它地區的休閑農業發展,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筆者認為,其它地區休閑農業的發展,應該因地因時而宜地構建發展模式、切合實際地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注重投資的多元性和經營的合理性。1.因地因時而宜地構建發展模式。每一個地區和其它地區相比,都有不同的農業資源配置和自然環境情況,更有著不同的鄉土文化和民間風俗,這些都是農業發展體系中的一部分。所以,要發展休閑農業就必須深入地分析自身的情況,準確地把握自身的特色,包括自然條件、農業資源、氣候征象,挖掘自身的與眾不同,這才能形成對消費者的吸引、有助于樹立休閑農業的特色品牌。各地區發展自己的休閑農業,切忌盲目地照抄照搬,就算是同類模式的學習,也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2.切合實際地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本身就是一個長期過程。休閑農業,作為農業生產經營的一個新領域,也繼承了這一基本屬性。這不是一個投資短、見效快的行業,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急功近利。進行準確的模式定位以后,各地區的休閑農業要以發展模式為依托,以本區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制定合理可行的中期、長期發展規劃。在規劃中,尤其要考慮到初創期的各種困難和應對措施。當休閑農業進入收益期時,更要避免竭澤而漁,而是要合理分配收益,立足于長遠、立足于品牌建設,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3.注重投資的多元性和經營的合理性。休閑農業作為一項經濟活動,最大的影響因素在于資金,尤其是前期的資金投入。如果再綜合休閑農業投資回報的周期較長,單一投資主體一般都難以保證項目的長期穩定運營。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注重休閑農業投資的多元化,政府既要給與一定比例的投資,更要引導其它投資進入,并努力拓寬休閑農業項目發展所需的融資渠道。這其中,休閑農業會直接惠及參與建設的農戶,因此鼓勵農戶投資也極為關鍵。項目進入具體經營過程以后,一定要注意經營方式的合理性,特別是考慮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的合理性,既能保證各方的投資回報,又達到多方共贏得最佳局面。
參考文獻:
[1]胡孝平,王福鑫,許思潔.我國休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全產業鏈發展策略[J].貴州農業科學,2015,3:202-205.
[2]田嘉.基于國際經驗的中國都市休閑農業全產業鏈經營機制的構建[J].世界農業,2015,8:210-213.
[3]劉紅瑞,霍學喜.城市居民休閑農業需求行為分析——基于北京市的微觀調查數據[J].農業技術經濟,2015,4:90-97.
[4]蔣穎,聶華.休閑農業市場客源行為分析研究——以北京市門頭溝區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1):405-411.
[5]趙仕紅,常向陽.休閑農業游客滿意度實證分析——基于江蘇省南京市的調查數據[J].農業技術經濟,2014,4:110-119.
休閑農業是為滿足更多城市居民親近自然、回歸鄉村、體驗民俗風情的休閑需求。休閑,是人們工作和勞動之余的生活方式。在凡布倫《有閑階級論》一書中高頻率提到休閑帶動產業的經濟效益,凡認為休閑既帶給人們娛樂的滿足感,也帶來了不同階級由休閑而發展成為具有經濟利益產業的重要性。因為那是經濟活動的源泉以及以人為本的基本生理需求為出發點。而休閑農業則是利用自然的或人造的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為一體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模式。近年來,政府對發展休閑農業也非常重視。認為能夠給中國市場經濟帶來活力的還在于發展緩慢的傳統農業區域,那么由傳統農業發展為休閑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源動力。2011年9月正式在山西晉城召開關于“全國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工作會議”提出了發展要求。由此可見,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諭。
二、休閑農業的類型及其與公共服務的相關性分析
(一)已有文獻中對休閑農業類型的劃分
休閑農業中的“農業”是廣義上的農業,主要包括農、林、牧、漁等產業,而休閑農業是指狹義上的具有比傳統農業更高的經濟價值的農業。因此對休閑農業類型的劃分,不同流派的學者因研究角度不同而不同。在1994年,袁燕才等以利用層次為根據,將休閑農業直接分為農作過程耕作型、直接利用型及農業環境利用型三類。從這個分類可以明顯看出,休閑農業已經從傳統農業中剝離出來,不再是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當中的危地馬拉的帕那加撤爾描述的那樣貧窮的傳統農業,而是改造后的農業,即休閑農業,玩中帶樂、玩中有效率的農業經濟。但是這種分類還沒有完全抽離傳統的農業。直到1999年,有文獻把休閑農業按開發主體分類,分成田園農業型、民俗風情型、村落鄉鎮型、科普教育型;不過這種分類界限具有一定的模糊。總之,還處在對休閑農業進行開發實踐的探索階段。但是從近幾年的文獻當中,可以看到,隨著政府對我國傳統農業加大力度的改造及其一系列一攬子農業優惠政策中和對休閑農莊發展模式的重視,學術界也對休閑農業的領域研究越來越關注和重視。對其發展及其應用也有了更豐富的認識和經驗。李白如等從產業鏈的角度,把休閑農業分為觀光種植業、觀光休閑、觀光漁業、觀光牧業。但是從客觀上講還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嚴力蛟等從其功能劃分為教育型休閑農業、觀賞型休閑農業及度假型休閑農業、體驗型休閑農業。王兵認為休閑農業應按地域分為城市郊區型、景區周邊型及偏遠山區型。陳艷等還根據農業的經營模式分為個體農戶經營型、農戶聯合經營型、外來協助開發型。不難發現,在上述對中國農業類型的劃分當中,能直接體現出休閑農業與政府公共投入相關聯分類的甚微。這將導致在實踐中忽視休閑農業活動開發構想的思路只是一個空花架,不利于休閑農業可持續發展。
(二)休閑農業與公共服務的相關性分析
發達地區良好的休閑農業經營,離不開大環境即國家宏觀調控以及地方性規劃的導向作用。從中國社會轉型期的國內國外大環境來看,休閑農業發展的在政府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推動、調整之中,其動力的源泉來自各個方面。反之休閑農業的大好發展也進一步推動政府的導向性力量。首先,政府對機構改革的理念深化使服務型政府更快轉變,政府官員的選拔、評價、激勵機制等有力地促進了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其次,參與休閑農業開發和管理的所有的農民經濟組織、利益集團以及政府等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公共服務體系的有力支撐是至關重要的。最后,各地方性政府對發展休閑農業的激勵競爭,民營企業和社會其他組織機構的涉入有效地推動了休閑農業的發展,公共服務體系也不斷的創新。總之,這些動力來源既有政府內部自身的需要,也有外部因素的推動。
(三)基于公共選擇視角的休閑農業類型區分
基于前文中提出許多文獻對休閑農業類型的區分缺少公共服務多視角的考量。所以本部分將從公共選擇的角度對休閑農業進行分類,為休閑農業經營者和管理者提供廣闊的發展思路。
1.公益性的休閑農業
該類型的休閑農業屬于公益性的,人們共享的不可獨占不具有排他性、競爭性的資源,一般由政府投資或者由政府投資為主體,目的是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或準公共物品,但是生產由政府壟斷,并且服務的對象和產品價格由政府定價。常見于紅色革命區、國家級自然資源地區,一般以資助旅游、跟團參觀、走近民宿、親山樂水等活動為主要經營項目。該類型休閑農業主要依附于自然風景區、名山名人古鎮的相近地區,具有配套吃住等比較健全設施。因而當地政府對景區的公共設施的維護和美化等相關公共支出尤為重要。
2.組織型的休閑農業
該類型休閑農業依托公共事業單位承辦,這類機構的基本特征有:主要由政府投資,而所需資金主要由財政提供,但是部分資金由其他社會服務組織所得收入予以補充,為社會提供更全方位的休閑農業以外的文化需求。
3.非政府組織的休閑農業
該類型的休閑農業主要是私人投資自己承辦的小型農家樂,與農民同住同吃同耕,體驗農民樸實生活的一天。結合農村民俗展示、農作物花期或成熟期的觀賞與采摘,給游客提供游、玩、樂、購、吃、住全方位的服務。該類型休閑農業在經營中更注重田園風光和鄉村環境的優美宜人。因此,在新農村建設當中,是非常鼓勵農民及企業投資開發發展鄉村農業經濟。
三、休閑農業發展的機理分析
(一)公共服務的驅動力作用分析傳統的概念認為,僅僅只是把農業看成一個專門生產和提供食品的產業部門,并沒有充分考慮到農業的公共產品性。特別是又把休閑農業從傳統農業當中提升出來,這需要地方政府健全農業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大量的技術、人力培訓、出省市區進行考察學習借鑒農業經營的發達地區。從而實現農業的專業化、規?;?、產業化直到休閑農業的產業化升級。休閑農業發展中,在表現形式上公共服務驅動力的作用呈現“雙核結構”,即內核和外核組成。從農業內核系統向公共服務外核系統構成環狀型。內核系統以自然資源、經營項目和管理者水平三大類組成,外核系統則由政府公共服務以改革的動力、地方官員考核激勵、旅游者需求的牽引力等其他社會動力機制組成。農業內核系統與公共服務外核系統相互耦合的效果決定著這個系統的緊密度。(二)其他因素分析———外部性推動休閑農業發展政府政策外溢效應的影響是具有導向作用,由公共服務驅動力引導下形成的一股“無形”的力量。對于創造休閑農業的經營者來說,對休閑農業的供給代表了私人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游客的需求代表了私人價值,這兩者之間就建立了一個均衡點。但是發展休閑農業依附于宏觀政策經濟環境提供的公共服務驅動力而運轉,這就形成了一定具有積極的經濟效應的外部性,帶動周邊居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農家餐廳興旺、農產品形成具有鄉村特色,這些表現出來的,非游客對休閑農業的需求就是外部需求,代表了社會價值增值。
四、對休閑農業發展中公共服務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科學規劃,加強領導
因為農產品是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使得生產農產品也帶有了公共產品的屬性。要發展休閑農業,提高農民的收益,政府的責任一方面要減少農民的稅負,另一方面要進行支持和技術引導。比如進行花卉培訓、果園摘種技術培訓。由于農民缺乏現代管理意識,對市場需求動向把握不清,對信息的搜集利用不來,這就造成了很多農業休閑地的項目簡單且沒有多大經濟價值,觀賞型不強,功能設施比較落后,資本短缺等現象。目前來看,中國的休閑農業仍以家庭式經營、自主開發為主,缺少集群式發展及拓寬。因此,發揮地方政府部門主導作用非常重要,積極引導休閑農業健康快速發展,加強科學的規劃,對市場認真準確的定位,及時有效的信息資源是搞好休閑農業的首要任務。同時加強領導,配合相應的資金支持、信貸等輔助政策,全面發展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二)發揮政府作用,宣傳地方特色
近年來,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越來越重視的同時,許多基礎性工作沒有做到位。嚴重缺乏宣傳力度,除一些民族特色的旅游項目外,游客對其他形式的農業休閑了解甚少,大部分只限于本市甚至是本地區的人知道,休閑農業突破瓶頸得到大力發展,宣傳模式的多樣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加大宣傳力度,打響地區特色休閑農業品牌化的發展戰略是發展休閑農業的又一有效途徑。
關鍵詞:鄉村休閑旅游;創意農業;發展模式
發展創意農業,就是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要求,通過全面系統的規劃和科學設計,打造資源節約、綠色開放、包容共享的農業發展新形態,走出一條能源消耗低、經濟效益高的鄉村休閑旅游與現代農業融合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1鄉村休閑旅游與創意農業
鄉村休閑旅游指旅游觀光者依托自然鄉村空間環境,以領略美好鄉村奇特自然風光、突出人文景觀為目的,集觀自然風光、鄉村休閑度假、民俗娛樂、農家購物、農事體驗為一體的旅游形式[1]。19世紀30年代,在歐洲興起了一股“鄉村熱”形式的旅游,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從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角度引導居住在大城市的居民,利用閑暇時間在家人、朋友、同事的自由組合下,結群到農村體驗鄉村生活,倡導游客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經濟組織形式更趨多樣化,鄉村旅游也隨之異軍突起,鄉村休閑旅游作為提高農村經濟新的衍生形式,以其功能多樣、資源利用高效、消費需求新興而被業界視為最具潛力的朝陽產業。據成都市旅游局的《2015年成都市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成都市接待鄉村休閑旅游游客達9519.18萬人次,占旅游接待總人數的49.75%,收入總額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00.06億元),同比增長24.25%。創意農業旨在突出思維邏輯和發展理念的創新,注重把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加工過程、生產方法等融入文化再造、旅游提檔、產業升級,從而打造具有濃郁“鄉愁”意境的產品和市場[2],并以獨特的創意農產品或農事活動,傳承并打破生態農業、都市農業、設施農業等農業形態,達到現代農業與旅游產業的資源優化配置和協調包容發展的最佳效果。
2“中國酒村”的基本情況
“中國酒村”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部邛崍臨邛街道文筆山村,距成都65km,項目規劃面積533.33hm2,總投資15億元,以“酒香里的中國、記憶中的老家”為主題,以邛崍千年南絲路農家釀酒工藝為文化基礎,對現有川西民居實施升級改造,打造集“邛崍原漿文化體驗之旅、紅高粱種植釀酒、農家花海田園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展現獨特原酒文化為主題的川西平原鄉村休閑旅游勝地。“中國酒村”規劃建設12個功能區域,分別為:大梁酒莊、田園迪士尼樂園、萬畝紅高粱觀光公園、迷你香豬園、大梁農耕園、酒療SPA水景酒店、二十四孝養老院落、未來水世界樂園、天府水浜漁村、太陽部落夢幻樂園、絲路酒寨以及酒坊民居安置街區。這些不同的功能定位與建設旨在為每一位遠離都市喧囂的游客能在這里隨農家俗、釀農家酒、住農家院、吃農家飯,體驗田園耕種、釀制原漿老酒、尋找兒時的記憶。隨著“中國酒村”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升,慕名而來的國內外游客越來越多,僅2015年就接待國內外游客約80余萬人次,單體旅游收入總額達3000多萬元。
3“中國酒村”發展創意農業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3.1“中國酒村”發展創意農業的特點
3.1.1“以農養酒、以酒促旅”的模式促進了創意農業與鄉村休閑旅游的循環融合發展“中國酒村”在打造過程中,突出農業主線,把周邊農民的農業生產用地通過作物折價、貨幣補償、土地入股等形式進行了使用權流轉133.33余hm2,專門用于種植釀酒原材料紅高粱。游客以認種紅高粱的形式體驗種植、收割、釀酒的樂趣,通過“種酒糧、醅酒窖、事酒藝、興酒禮”等一系列身臨其境的活動讓游客了解中國酒文化的源遠流長。
3.1.2“回味童趣、回歸田園”推進鄉愁記憶與農耕文化深度結合按照“嬉戲田園一天,穿越時空千年”的理念,把農業生產的末端附屬品稻草編制成變化多樣的各種動物形狀,建造一個純稻草主題文化的“農村新型迪士尼樂園”,在給游客帶來耳目一新感覺的同時,又在山水田園間親身感受滾鐵環、扯陀螺、蕩秋千、跳皮筋、蹺蹺板爆米花等傳統老游戲的無限樂趣,找尋孩提記憶,重歸故里田園。
3.1.3“體驗農事、農耕教育”推動鄉村休閑旅游與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結合以親子系列為主題,父母帶領孩子種高粱、探酒坊、碾水磨、進廚房,通過這些農事體驗活動,把碾米、磨面、榨油等傳統手工技藝一一呈現,讓游客特別是青少年游客感知農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汗滴禾下土”的辛勤與快樂,讓城里的孩子在勞動中接受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再教育。
3.2“中國酒村”在發展創意農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酒村”在發展創意農業進程中,充分吸納前人在開發過程中形成的成功經驗,經過4年多的成長,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績,但是在運行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3.2.1生產的適度經營規模效益不明顯過于分散的經營方式,將會造成投入產出比的偏離,產業鏈條局限于第一和第三產業,缺乏農業工業化過程,創意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值空間相對狹小,因此缺少規模化的企業等市場力量的跟進,將很難投放市場,樹立高端品牌,從而將大大限制其資本運作的潛力。
3.2.2創新力度不夠大有重復傳統農家樂的趨勢,產品開發的科技含量偏低,生產加工工藝落后,缺乏一定的科研投入、技術儲備和厚實的農業發展土壤環境。
3.2.3對鄉村休閑旅游與創意農業協同融合發展的認識程度不夠缺乏宏觀愿景和遠期發展目標,還沒有利用好“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這塊金字招牌進行創新品牌的宣傳與推介,缺少全景產業發展的市場化開發理念。
3.2.4缺乏對鄉村休閑旅游與創意農業發展方面的資本、技術、人才、運作機構的充分培育還沒有從教育、科研、人才、政策、市場等方面為創意農業市場化開發創造條件成熟的外部環境[3]。
4創意農業發展的模式探究
在分析了“中國酒村”創意農業發展的特點和存在問題后,我們不難發現,農業與旅游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在呈現多層次創意化發展的農業產業里,要實現農旅互動發展,融合多種產業元素催生新的創意農業發展模式十分必要。
4.1“花卉+婚慶”模式,打造“世界愛谷”把花卉的培育生產與婚慶進行有機結合,打破傳統室內婚禮的束縛,在絢爛鮮花的芳香和美麗陽光的交相輝映中舉行浪漫婚禮,在花熏大道感受七彩浪漫童話花海。推出花卉種植、銷售、鮮切花;推進花卉深加工與鮮花延伸品再生;打造婚紗攝影勝地、婚禮舉辦天堂和溫馨蜜月洞房;形成集花卉養生、保健、美容于一體發展的世界愛谷特色花卉婚慶游憩綜合項目。
4.2“苗木+休閑”模式,打造美麗生態新村把苗木作為鄉村休閑旅游與創意農業規劃的有生資源,在全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種植旅游觀賞性強、開發價值高、景觀效果好的優質苗木,不斷提高苗木在鄉村休閑旅游發展中的經濟效益。同時對景觀苗木進行搭配種植,突出苗木種植的空間視角,形成情景化的景觀效果,把游客帶入一種心曠神怡、如臨其境的林木郁郁叢生的美麗生態新村[4]。
4.3“果業+創意體驗設計”模式,打造創意瓜果王國以“微果園”的模式,由企業主把果園劃分為若干大小不一的小塊,游客可以根據個人對水果的偏好、不同的季節、種植技術的掌握程度等認種一塊果園,平時由企業主代為打理,游客可以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來照料自己的果園,并在瓜果成熟季節實地感受采摘之歡樂。同時,邀請有經驗的專家對瓜果進行創意設計,形成以瓜果果實、果樹、花朵及其吉祥寓意為原型的各種創意性景觀、休閑空間、動漫體驗項目,也可以“以人代物”,把鮮活的人打扮成瓜果形態,感受異樣之美,并在游客用餐時的餐具、座椅、房間的包裝設計中融入瓜果元素。
4.4“魚業+多元化漁樂體驗”模式,打造百漁樂園和蝦兵蟹將王國在傳統垂釣的基礎上,引入摸魚、掏螃蟹、釣青蛙、抓大蝦、粘知了等各種娛樂方式,將釣魚、抓魚、網魚、摸魚、打魚融入相關聯的其他鄉土游樂方式,構筑一個鄉土田園以漁獵文化為主題的游樂游憩綜合體。同時,將魚、蝦、蟹、蛙、貝等進行象形設計,設計成為各種小屋、休閑座椅、景觀設施、生活用具,真正地讓你進入水產養殖的王國。
4.5“民俗技藝+情景化體驗”模式,打造夢回“十八坊”以記住鄉愁為目標,收集整理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民俗技術、耕作方式和傳統勞作工坊,通過特定區域、方式再現作坊內部擺設、工具、工藝流程等[5],游客既可觀看傳統的勞作方式,又可親身參與酒坊、油坊、磨坊、染坊等體驗勞作。
作者:龔賢 閆紫月 單位:成都行政學院 西南民族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參考文獻:
[1]楊暢.鄉村休閑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困境與破解—基于湖南實踐的思考[J].農村經濟,2016(4):50.
[2]李瑞芳.創意農業視角下的農業科技發展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46.
[3]林炳坤,呂慶華.雙鉆石模型視角下閩臺創意農業合作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3(4):116.
濰坊市農產品資源豐富,田園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深厚,優越的地理條件,形成了發展休閑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緊緊依托資源優勢,積極推進休閑農業建設。
1.努力建設適應環境發展要求的休閑農業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現代農業為核心,以建設“高效農業,精品旅游”為目標,以倡導健康休閑、回歸自然、崇尚生態為理念,按照“突出生態、保護為主、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以旅游綜合開發為手段,將地域特色形成的產業品牌與旅游文化相結合,充分滿足游客物質與文化需求,將各園區打造成為集參觀、飲食、游玩、購物、休閑為一體的高品質,多功能的休閑文化綜合旅游園區,以此輻射帶動周邊沿線各景點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了我市休閑農業的全面發展。
2.搶抓機遇,實現休閑農業新突破
近年來,我市統籌發展文化和旅游資源,以依托濰坊對接青島為主攻方向,以構建青島一濰坊一泰安一曲阜四點一線旅游格局為切入點,將我市的昌邑市綠博園、濰坊金寶樂園、青州花卉展、壽光蔬菜博覽會等帶動示范性強的現代農業項目示范點納入到跨越齊魯東西的點線旅游發展模式中。在這種大背景下,有地方特色產業做支撐的各地休閑農業功能更加凸顯,通過一系列綠色產業品牌、生態文化和旅游品牌等榮譽的獲得,使我市成為輻射江北、影響全國的現代農業建設大市。
3.休閑農業發展初見成效
休閑農業不僅是農業結構調整新的重要切入點,同時也成為了新農村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如壽光市通過每年菜博會的帶動,目前休閑農業投資規模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6家,500萬元以上的有7家。這7家企業全部為龍頭企業,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l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截至2011年,我市已發展休閑農業園區50個,休閑農莊128個,農家樂962個,從業人員327567人,其中農民工達133872人,年營業收入39.8億元,實現利潤2.2億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發展休閑農業尚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
農業旅游開發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這是當前嚴重制約農業旅游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我市目前發展休閑旅游農業,資金投入渠道比較單一,休閑旅游農業企業大都是由民間資本投入,政府在財政上缺乏大力支持,影響了企業發展。許多休閑農業企業融資困難,無法加大投入,難以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農村水、電、路、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相對薄弱,也影響休閑農莊的接待能力。
2.區域統籌規劃不太完善,整體檔次不夠高
一是缺乏區域統籌規劃,項目設計雷同,布局不盡合理,一些地方重復建設現象比較突出,分布零散,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二是建設檔次不高。大部分休閑農莊設施簡陋、項目雷同、活動單一、服務水平較低,還停留在釣魚、打牌、吃土菜這一層次上,缺乏更有觀賞性、體驗性的旅游項目。
3.從業人員缺乏必要培訓,素質亟待提高
大多數員工沒有接受規范的培訓,企業管理人員原來多是從事農業生產、加工、營銷的農民,缺乏科學的管理知識和經驗。
三、推進休閑農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1.堅持科學規劃
各地要加強對發展休閑旅游農業的統籌規劃,使休閑旅游農業規劃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去,并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農業發展規劃、城鎮發展規劃、城市旅游規劃等相銜接,確保規劃的整體性、前瞻性和延續性。同時,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將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理念貫穿于規劃始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盡量避免原本是城市的一些生活垃圾、環境壓力轉嫁到農村,影響農村的生態安全。
2.堅持突出特色
要指導和幫助經營者牢固樹立“民俗文化就是資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將富有農業特色休閑項目引入農莊企業,打造特色招牌。休閑農業園區建設要充分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等資源,開發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將農業生產、生活、生態進行有機融合,將現代農業、科普教育,以及環保、農事體驗于一體。
3.堅持加大投入
要積極探索,逐步建立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機制。要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大力鼓勵廣大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股份合作的方式,參與休閑農業的發展。要高度重視休閑農業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工商企業、旅游企業投資開發休閑農業項目,發展休閑農業配套產業。
4.堅持提升品牌
要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質量。加強對休閑旅游農業質量的控制,制定完善休閑旅游農業相關行業標準和運行規則,努力構建完善的服務質量保證體系;要積極培育和發展休閑旅游農業協會、專業合作社及中介服務組織,不斷完善行業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機制;要嚴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關,尤其對于上餐桌的食品,管理部門和企業自身一定要強化監督管理,確保休閑旅游農業企業的產品和餐桌上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關鍵詞:休閑農業;發展;理論;實踐
農業發展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社會有關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而休閑農業作為新型的農業類型,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要想加快休閑農業的發展,就需要農民及相關人員對休閑農業的理論進行透徹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發展休閑農業,促進農業和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1]。
1休閑農業發展的理論
作為開展休閑農業的載體,農村的環境、農業的生產以及農民的生活對于休閑農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休閑農業的發展又以農業有的資源作為發展基礎,依托于傳統文化,以增進人們對于農村生活以及農業生產的體驗和感觸為最終目的。因此,在發達國家,具有將服務性和生產性融為一體的休閑農業已經逐漸普及,并且被人們所接受。在我國,休閑農業雖然尚且處于起步階段,但是隨著政府的扶持和推動,也成為了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熱點。由于休閑農業具有馬克思休閑思想、城鄉一體化、產業融合以及外部性理論作為依托和支持,因此在具有悠久農業歷史的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前景必然是極其廣闊的[2]。
2休閑農業發展的策略
2.1以農為本
農業作為休閑農業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只有做到以農為本,對休閑農業的發展方向和進程進行科學的規劃,才能夠實現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休閑農業發展的主體是農民,載體是農村所獨有的自然環境,因此,政府應當在重點強調休閑農業的發展絕對不可占用農民耕地的同時,鼓勵開展休閑農業相關產業的負責人對荒山、荒灘以及村內的廢棄空地進行合理的利用。
2.2因地制宜,創新開發模式
休閑農業的發展應當通過對所處地區的歷史、交通、資源以及區域特色等具有差異性的因素進行巧妙的結合,開展與之相對應的休閑農業模式,例如農業主題公園等。而在城市的郊區以及景區的周邊地區進行休閑農業的開發和發展時,應當做到因地制宜,突出所依托環境的特色,進行適度的發展。只有做到結合實際情況,對休閑農業發展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才能加強農業與生態的融合,由此提高農產品所具有的附加價值[3]。
2.3進行規范化管理,促進生態保護進程
休閑農業正是依托于農業環境所產生的,因此,企業負責人應當通過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以及加大對休閑農業進行規范化管理重要性的宣傳力度,逐步對管理的規范化以及服務的高效化進行推進。與此同時,要想使管理呈現規范化的狀態,完善的規范標準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可以為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企業負責人還應當針對休閑農業的特點,將負責休閑農業的講解員和引導員納入培訓的范圍之內,并且執行持證上崗的工作制度,從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休閑農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大量引進人才也是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企業負責人可以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加快對經營休閑農業的場所在水電、安全防護等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并且通過對衛生間、停車場等輔助設施進行完善,達到提高游客滿意度的效果[4]。
2.4政府進行引導,創建示范區
政府在休閑農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肩負起引導的職責,在進行規范化管理、宏觀調控和指導等方面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調動起有關部門進行休閑農業發展和建設的積極性,將市場配置在休閑農業生產過程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進行最大化發揮。政府還應當充分利用宏觀調控的特性,通過對“最美休閑村”的稱號以及休閑農業的等級等進行評定,從而帶動全國的休閑農業進行高效的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政府應當對經營休閑農業的主體進行鼓勵,使其通過對資本、流動要素以及品牌的高效結合,達到創造知名休閑農業品牌的目的。而誠信作為企業經營之本,政府在休閑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將誠信經營的理念灌輸到每一個企業經營者的心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以提升企業的信譽度,達到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效果[5]。
2.5保護環境
作為休閑農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的核心價值理念,“開發和保護同行、生態和生產并重”對于休閑農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在發展休閑農業的過程中,應當對環境的承載力以及資源的可再生能力進行合理的統籌規劃,將保護環境作為首要目標,以此實現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生態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綜上所述,休閑農業作為依托于社會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深而產生的全新農業產業,其特點在于融合了傳統農業生產以及新興的旅游兩個功能,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煥發出了奪目的光彩以及強大的生命力,因此,休閑農業無可爭議地成為了農業生產的熱點所在,并且對于推進農業以及經濟的發展具有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春旭,劉德法.科學發展現的經濟學思考[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15,11(04):43-46.
[2]許玉乾.科學發展現與人本經濟學[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16(3):38-41.
[3]陳惠雄.人本經濟學的重要理論現點[J].財經論叢,2014,09(3):68-72.
[4]王冰,郝豫.快樂經濟學研究進展及其公共政策內涵[J].上海經濟研究,2015,13(1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