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10:07
序論:在您撰寫農村電子商務的前景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概況
中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比較晚,在1995年開始發展,這一年中國的互聯網也開始迅速的發展,人們在步入網絡時代的同時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馬云創辦的“中國黃頁”率先的將互聯網應用于商務,把互聯網中的電子商務的門檻降低了,同時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體系、配送體系和支付體系,奠定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地發展,電子商務不斷地普及和深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產生了促進中國經濟發展的效益,也將人們的消費行為和習慣帶來了巨大的改變。給民眾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就業機會,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促使了新的商業文明的發展?,F在的發展形勢是擋不住電子商務的發展的。經過互聯網的交易我國的經濟進一步擴大,而電子商務的發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在運行的過程中也存在相應的缺憾。但是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我們需要有足夠的信心去改變,給中國的經濟帶來新的容貌。
(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前景
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迅猛發展,前景可觀。但是從電子商務進入中國以來,其主要的發展市場是在城市地區。畢竟長期以來,農村的通訊不夠寬闊,農民的視野也不夠廣闊,其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具有風險的。而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民的消費需求是需要得到相應的滿足,同時也可以在互聯網的連接下接通農村市場的發展,讓農村與市場的發展聯系起來,提高農村的農業產品生產率,同時增加農民的日常收益,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意義
對于農村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其對于通訊不夠廣泛和暢通的農村來說,加快了互聯網的發展?,F在互聯網已經逐漸步入農村,大多數的村民都給自家裝上了寬帶,用上了電腦用上了智能手機,對于外界的新聞和消息也都很明了了。通過農村電子商務的市場發展,首先,將信息變成了商務化和數字化,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將農業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結合到一起,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避免盲目?l展。其次,減少了農業產品的不流通的問題。最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增加農村村民的知識,提升其知識文化的素養,促進了農業文化傳播,還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益。
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人才
對于農村的電子商務的運行大多數是一些對于智能網的信息了解還不夠充足的農民,他們對于電子商務的處理和運行還處于模棱兩可的狀態,這樣一來對于處理相應的事物就需要大量的精力。因此,農村的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電子商務人才的參與,也需要培養、引進、挖掘大量的專業人才。
(二)同質化競爭嚴重
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大家因為對于電子商務的市場化發展缺乏相應的知識了解,只是知道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是可觀的,沒有自己相應的主見,盲目地自己跟隨別人進入市場,給人一種急功近利的感覺,很多的網店都是一樣的。
(三)缺乏自己的創新
現在農村淘寶對于其網店的開設賣的產品都是一些沒有質量保障的產品,而且大多數都是盲目模仿別人的設計以及想法,沒有自己的創意和創新。
三、解決問題的相關建議
雖然我國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是畢竟其發展的時間是相對短暫的,存在相應的問題。為了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我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
(一)培養、引進和發掘專業人才
因為缺乏相應的人才,所以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并不會那么順暢。所以就需要各級政府和群眾的相應配合來提高其發展。培養、引進和發掘大量的專業人才來改善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提高其運行的效率。當然這樣的發展形勢也不是個人所決定的,其需要當地的相關機構積極地配合。比如政府機構,可以結合相關的資源、給予相應的規劃,將相關的法律法規完善。引進相關的專業人才,以引導農村對于電子商務的開展,同時加強對農村網商的扶持。
(二)實施品牌化戰略
因為現在農村網店的模仿性的設計太多,導致其各個網店都失去了運行特點。所以未來的農村網商需要通過自己的創新意識和想法來打造自己的品牌。擁有屬于自己的專賣特色和技巧。
(三)優化網商的關系
對于農村網商都是小小的個體戶,但是數量居多。需要有相應的協會在更多相應的方面發揮其主要的作用。借鑒相關地區的相應經驗,以提高相應的網商之間的協調關系。相互合作相互采納和吸取建議。作為農村網商,在平時的經營生活當中,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和營銷能力,同時還要充分的了解電子商務的知識點。將農村電子商務這一虛擬經濟融入到農村經濟、農業生產這一實體經濟中,不斷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長久地從農村電子商務中獲得利益。
(四)利用當地產品的優勢吸引外地客戶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相應的特色產業,而別的地區是沒有的。這樣一來,農村的網商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產品特色,做出相應的相關的廣告宣傳,讓外地的人了解自己產品的優勢,以增加外地客戶對于本地產品的了解和購買的數量。同時還可以與外部的合作,加長銷售的鏈條,敞開懷抱大量吸取外部的資源,拓寬發展的渠道。鼓勵外部網商、服務商和其他非贏利性等各類主體的進入和競爭,特別要歡迎那些長期合作和落戶于當地的市場伙伴,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將他們融入到當地已有的市場生態體系中來。
(五)把培訓和引進人才放在突出的戰略地位
為了滿足農村淘寶的有效發展,就需要更多地借助外力滿足本地的人才需求。在農村所屬城市和周邊城市,通過聯合高校、電子商務企業共建實習和培訓基地,鼓勵在校大學生網絡創業等方式,打通網商與所需人才之間交流與合作不足的障礙;鼓勵有條件的網商或協會直接與高校建立更為靈活的“訂單式”培訓課程,以應對網商對人才的急切需求。
(六)建設多元化農村金融路徑
關鍵詞:電子商務;農村發展;挑戰;機遇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5-000-01
一、電子商務在中國農村發展的機遇
(一)國家支持,政策扶持,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前景廣闊。2016年出臺的1號文件中,加大了關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篇幅,并4處提及農村電商發展問題,分別涉及到物流、平臺建設、寬帶覆蓋、資費降低、標準體系建設等諸多方面,并且著重提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模式,期望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相比往年,文件中更強調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為農村電商落地實行提供了諸多有利保障。2015年度,《“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和,《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進中小企業、進社區,線上線下融合互動,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產業升級。
(二)互聯網的普及,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普及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機遇。2016年1月2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指出, 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中國居民上網人數已過半。其中,農村網民占比28.4%,規模達1.95億,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增加,規模增長速度是城鎮的2倍。同時,中國網民繼續向低學歷人群擴散。截至2015年12月,網民中具備中等教育程度的群體規模最大,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占比分別為37.4%,29.2%。這些數據強有力地證明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空間。 據了解,阿里巴巴美國上市后,涉農電商、大數據業務和跨境電商服務將成為集團未來的三大發展方向?!?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指出,商務交易類應用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進入穩健發展時期。網絡購物市場保持快速發展,跨境電商和農村電商成為市場熱點。
(三)農村資源豐富,農村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說,“農村的市場是一個新的藍海市場,在整個網購一片繁榮的背后,其實在三線四線五線六線城市的分布是超過一半的,所以未來一個新的增長點是在包括農村這塊?!睊侀_買家這一塊,“賣家”優勢明顯,例如土特產、旅游、手工制品等資源都會是熱銷產品。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2015年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76750萬人,占55.5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60599萬人,占總人口的44.121%。
二、電子商務在中國農村面臨的挑戰
(一)農民的電子商務意識缺乏,對于電子商務認識嚴重不足。受傳統營銷消費模式的影響,大多農民還局限于現金----市場的營銷、消費模式,許多農民對于持卡消費還不太適應,尤其是農村中50歲以上的農民,信任現金支付,存折儲蓄,對于銀行卡、信用卡持抵觸情緒,這就為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設置了一定的障礙。
(二)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電子商務技能缺乏。電子商務直接涉及到國家法律、貿易、金融、物資、流通、信息交流、基礎設施等諸方面,是網絡技術應用于商務,需要既懂計算機信息技術,又懂經營、管理知識的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盡管互聯網的普及度越來越高,手機和電腦的持有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接受并使用互聯網購物消費,但利用互聯網推銷當地的農產品與旅游,讓豐富、新鮮的當地特產走出農村,走向城市,這方面的人才在當前農村是少之又少。
(三)重視前期交易,但忽略了后期的管理與服務。電子商務需要處理好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中的各個環節,才能健康運行和發展。信息的流動必須在可管理性、安全性、及時性、保密性、靈活性以及國際化等方面均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在電子商務中可靠地應用。 農村電子商務由于受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制約,往往只注重交易、支付,注重短期效益。
三、相應的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村居民電子商務意識?;ヂ摼W已為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所接受和認可,但大多數農村居民對于電子商務這個詞仍然是一知半解,利用新聞媒體、倚托農村遠程教育網絡平臺,發揮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宣傳互聯網知識,激發農村居民的信息技術興趣,搞活雙向流通,使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效益最大化,農村居民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既能方便、快捷地買到商品,也能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推銷當地農產品,發展當地經濟,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切實讓農村居民享受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利益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共享。
(二)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訓與引進,加大典型案例示范帶動作用。一是創新大學生村官選拔機制,在選拔大學生村官時,向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等方面傾斜,充實這部分力量到農村基層中去。二是關注培育電子商務成功案例,并加以推廣宣傳。三是啟動農村青年電子商務培育工程。定期組織召開電商推廣發展會議,邀請淘寶大學講師、成功電商圍繞電商發展思路、鄉村旅游、農產品營銷等方面時行授課指導性;定期開展電商實用技能培訓班,對全網營銷、淘寶開店流程、網店視覺營銷等方面知識進行詳細解讀。
(三)依托農民創業園、農村專業合作社等載體,積極引智聚才,解決后期線下管理和服務問題。一是積極引進涉及法律服務、互聯網創新、農商創意、理財投資、品牌推廣、營銷策劃、農村產權改革、食品安全、休閑農業等方面的專家,并成立創業導師團隊,對入駐企業和項目進行創業指導評估,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指導、政策咨詢、經營管理培訓、信息服務、風險評估、專利申請、投融資咨詢等服務。二是加強基層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力爭在每個社區服務中心建立一個社區服務站,實現農村居民網上購物,銷售、繳費等一站式辦理,引導全社會、全民參與電子商務。
【摘要】
電子商務模式是我國近年來發展態勢比較迅猛、涉及地域比較廣泛、從業人員數量比較大的新型商業業態,本文以山東省菏澤市為例,在對欠發達地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有效性進行闡述后,認真分析了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制約性問題,并從政府、商戶以及協會等角度為出發點,對欠發達地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可行性路徑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欠發達地區發展多元化經濟、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鑒。
【關鍵詞】
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子商務;可行性路徑
電子商務,是指買賣雙方以網絡為媒介進行各種貨物交易、商貿簽訂等活動的商業運行模式。欠發達地區,是相對的概念,是指由于歷史、觀念和區位等條件的制約,經濟基礎薄弱,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科技水平不發達,缺乏區域性支柱產業,基本內涵是發展起步晚,經濟社會競爭力不強。
本文以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大集鄉為例對欠發達地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具有的效應、存在的問題和可行性路徑進行探析。菏澤市處于山東省西南部,是人口大市、農業大市,經濟社會尚屬于欠發達狀態,曹縣大集鄉的丁樓、張莊兩村位于菏澤市中部,交通條件較差,農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和在家務農,經濟相對落后。2010年以來,兩村依托演出服飾加工這一傳統產業優勢,借助“淘寶網”平臺,規避了資源不足、交通不便、產業薄弱等劣勢,電子商務發展如火如荼,演出服飾生產紅紅火火,使大集鄉于2013年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個“淘寶村”的鄉鎮,有效地促進了農民的增收致富,為欠發達地區發展電子商務提供示范路徑。
一、欠發達地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正相關效應
與其他模式相比,電子商務對資源優勢的依賴性較低,只要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優勢,發揮農村“熟人社會”為特征的社會屬性,電子商務模式更具有復制性和推廣性。
(一)促進思想觀念更新。從事電子商務的村民足不出戶即可在家做網商,吸引了一大部分外出務工農民工就近就業和未就業青年大學生返鄉創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實現了“出口”轉“內銷”。村民通過電子商務,增加了收入,開闊了視野,豐富了頭腦,增強了勇于開拓、敢闖敢試的信心和能力。
(二)改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從事網店經營的村民不再依賴種地務農,就業方式實現由傳統種植業向二、三產業為主、一產為輔的轉變;更多的青年農民在家就業或就近創業,有效解決了農村“空巢”現象,生活幸福指數明顯提高;村民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創業上,農村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群眾的安全感大幅提升。
(三)帶動農民增收致富。電子商務為農民帶來了“財源”,居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據統計,2013年,大集鄉涌現出30多個百萬元戶,從事電子商務的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11600元,分別比全鄉、全縣、全市農民人均水平多3000元、2420元、2291元,電子商務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二、欠發達地區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經營檔次低,不利于提升附加值。多數網店處于電子商務發展的初期階段,店鋪以簡單的產品圖片為主,缺乏專業裝修和美化設計。產品雖然占有一定的國內市場份額,但多為中低檔,初加工多,附加值低,自有品牌少,知識產權意識淡薄。
(二)龍頭企業少,不利于輻射帶動。龍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火車頭,是規模經濟的膨脹劑。菏澤市丁樓村、張莊村企業發展速度雖然很快,雖然已經注冊成立了63家企業,但普遍規模小、產品檔次低,大部分企業年銷售額僅100萬元左右,最大的企業年銷售額也只有1000萬元,輻射能力差,帶動能力弱。
(三)資金缺口大,不利于擴大再生產。隨著產業的膨脹式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也在成倍增加。據初步統計,全鄉商戶備貨的資金缺口在1500萬元,直接影響5000萬元的銷售收入。這些企業經營意識較為薄弱,經營賬務缺乏規范,電子商務企業(戶)的品牌經營和管理理念不強等往往惜貸、慎貸。加之有效抵押物不足,許多時候商機就在眼前,但由于流動資金不足只能忍痛放棄訂單,資金問題已明顯制約電子商務在欠發達地區的發展。
三、欠發達地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可行性路徑
(一)政府強化多方扶持。政府應堅持“不越位”、“不缺位”的工作理念,運用好“有形的手”,在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培訓指導等方面綜合施策。在資金扶持上,簡化貸款程序,降低貸款門檻,提高授信額度,創新信貸抵押方式。在培訓指導上,積極整合政府、企業和社會等培訓資源,根據農民發展電子商務的實際需求,提品設計、店鋪美工、網絡營銷等針對性的培訓服務。對于土地、交通、物流、電信等農民自身解決不了的瓶頸問題,政府要積極出面協調,及時幫助解決。
(二)商戶著力膨脹壯大。資源、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是構成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從事電子商務的商戶應著眼于長遠,立足自身實際,打造核心競爭優勢,爭取擴大規模、提升檔次。統籌好土地供給、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等要素保障,增強現代經營管理理念,積極引進專業人才,采用先進設備和技術,提高生產標準和工藝水平,實現從管理體制到運行模式、經營管理、質量品牌的全面升級,逐步成長為演出服飾產銷一體化的行業龍頭。
(三)商戶推進規模經營。目前,菏澤市大集鄉“淘寶村”網商正逐步向“網商+實體企業”一體化轉變,傳統的演出服飾加工由小作坊向工廠化生產轉變。順應這一趨勢,要大力推廣“網店+生產加工”模式,將演出服飾傳統生產加工、營銷手段與現代電子商務運作模式更好地有機結合,從C2C逐步向B2C或B2B發展,提高規模經營效益,實現“1+12”的放大效應。
四、結論
電子商務作為隨著信息化發展出現的新經濟模式,具備可復制性、集群性、內生性、包容性和易于轉型等多方面特征。這種模式可以在農村形成大量網商聚集的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改變農民過去以耕種為主的收入方式,可實現就地就近創業致富;解決農產品交易雙方信息交流與溝通的問題,減少了中間商環節,可促進農產品市場化;在直接增加鄉村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消費現狀的同時,還可帶動當地其他產業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商業生態,電子商務強勢的增長速度讓人們看見這一新興行業在未來對于促進消費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可為欠發達地區農民增收致富乃至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趙潤田.欠發達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社會的雙重影響及對策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第11期(總第207期)
關鍵詞:農村電商 發展趨勢 思考
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義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實現我國農業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所謂的農業產業化強調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農戶或是龍頭企業合作社為紐帶,運用市場機制實現農業生產的環節聯合成為有機的整體,連通種養和銷售。換而言之,就是實現農業生產的市場化。在這個模式中,最基本的模式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式生產模式,農業產業化的形式實質是企業化。
(一)完善供需雙方信息溝通。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為供需雙方架起了溝通的橋梁,通過雙方的溝通,能確保農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降低農業產業的風險。與此同時,農村電商的發展,打破了傳統農產品交易的空間限制,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協調供需矛盾,減少農產品滯銷的風險。
(二)促進新技術在農村的傳播。人才缺乏是目前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瓶頸,通過互聯網,農民可獲取更加廣泛的資源,甚至能夠請全國乃至世界的專家,為自己解疑答惑,有利于我國農業從粗放式轉向高效化。
(三)能夠減輕農戶負擔。對于農民而言,即是農村電子商戶的賣家,同時也可以是買家,農戶通過電子商務,運用采購招標等方式,可降低農業生產資料的采購成本,另外農戶也可采用團購等方式減低成本,減輕負擔。
二、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我國農村市場具有巨大潛力,而近些年來,政府部門也越來越強調農村電子商務的建設和發展,可以說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無論是市場還是政策導向都是大勢所趨。
(一)農民花錢網絡化?,F如今,網購已經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也不再是“城里人”的獨享的便捷,隨著計算機、智能機等設備的普及,農民也走上了網購之路。例如,在浙江遂昌的農村,農民已經將集市搬到了網上,不僅在網上購買化肥、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大型電器、私家車等都會在網上購買,足見如今農村電商發展的大動力。
(二)農村電商與政府關系愈加密切。在我國,農村電商已經不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更深層次來說,還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助推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而這些問題與政府關系密切。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不僅是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更是工商企業與用戶互動的社區平臺,助農政策落地的途徑。因此,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要遵循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還應該要積極政府政府部門更多的支持。
(三)發展前景廣闊。近些年來農村電子商務的覆蓋面越來越廣泛,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廣闊。我國現代農業正想著智能化、精準化、定制化的方向發展,在未來的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應該把握好“模式+服務”的特點,將農村行業的特點在農村電子商務的模式中進行優化,利用創新的思維和創新的技術,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更加深刻的變革。
三、如何促進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一)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無論是對農產品生產者而言,還是對整個農業經濟發展而言,農業信息都是至關重要的。農業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就需要政府部門發揮職能,只有政府部門直接參與到農業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中,統一規劃,整體協調,才能確保農業信息化網絡能夠由城鎮覆蓋到農村,真正實現信息進村入戶。另外,政府部門具有權威性,政府部門搭建的信息咨詢服務機構,更能贏得百姓的信任,農村電子商務才能正常運作。
(二)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網站建設
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較多,但魚龍混雜,網站質量參差不齊,農業信息資源內容不足,重復信息較多,缺少針對性和實用性和實效性,網站建設地域分布不均衡,在設計方面也未能體現專業化和個性化。筆者認為,必須要加強對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的建設,不斷提高其質量,及時更新信息,美化網站設計,提高網站的吸引力。
(三)盡快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建設
目前,在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農產品的標準化建設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難題,農產品要實現成功交易,就必須要正確傳統農產品信息。為此,我國部分農村電子商務網站開始了一些嘗試,例如制定統一的標準等,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離真正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建設還遠遠不夠。
(四)完善配送體系構建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還需要要不斷完善配送體系,配送體系的建設是關系到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環節,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若無法充分運用配送資源,發揮分工優勢,必然會被物流瓶頸所限制。
(五)積極引進和培養信息人才
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偏低,勞動者的素質不夠,信息意識不強。在這種形勢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就迫切需要一批高質素人才。為此,應充分發揮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實施遠程教育,不斷提高農民的素質,提高其信息意識,培養一批新型農民,使其成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領頭雁”。
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雖然面臨著人才、配送體系、網站建設、基礎設施等各方面的現實,但總體來說勢頭強勁,前景廣闊,發展壯大將大有可為。
參考文獻:
[1]駱瑩雁.淺析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應用――以沙集淘寶村為例.[J]中國商貿,2014(02)
[2]張振華.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創新路徑.[J]對外經貿實務,2015(12)
[3]張勤,周卓.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11)
[4]施銳,馬坤.淺析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8)
信息化是當代社會發展與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農業信息化則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農村電子商務是以涉農領域生產與經營為主體,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條件,在網上完成產品購買或服務的電子支付業務。農村電子商務對提高農業產品知名度有著重要意義,并對農業生產銷售規模的擴大,起到了促進作用。當前而言,我國電子商務消費主要集中于城市人群,農村中并沒有盛行開來。
一、農村電子商務現狀與問題
(一)農村電子商務所處環境制約
1.基礎設施發展的不足
基礎設施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前提,我國農村信息基礎設施的匱乏嚴重制約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例如,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部分農村已經實現了“村村通”,有線或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基本覆蓋了每家每戶,而在中西部地區,情況則截然相反,鄉村基礎設施存在落后與殘缺等現象,大部分農村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依舊處于空白狀態。
2.信息服務的缺乏與低質
信息基礎建設好比一座住房,除了基礎的地基之外還需好的磚瓦為其加料。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所采用的電子商務平臺大部分為B2B、C2C類網站,但是這類網站往往只記錄了供求雙方聯系方式與基本信息等內容。部分農業網站上所謂電子商務模塊僅僅是打著一塊電子商務招牌,不具備交易流程各種細節,設計缺乏人性化、信用問題得不到解決,完全淪為裝飾品。
(二)農業自身缺陷問題
1.農民自身素質
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一種經營概念,需要一定綜合素質作為支撐。電子商務雖然對信息技術要求不高,只需要通過簡單的上網就能完成產品的銷售與購買。但是經相關調查可知,我國農村有超過63%的人從未接觸過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僅有18%的人在學?;蛲ㄟ^自學才對信息技術有一定了解。
2.農業生產限制
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業依舊屬于半機械化、小規模經營,所生產的農業產品與副產品產量較少,農業生產中必須的種苗與農藥的農資農具需求量較低,無法達到規模化要求。因此,在農業生產限制下,生產規模過小、生產品種單一等問題都不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的開展。
3.農村電子商務商品的制約
農村電子商務商品種類繁多,每種商品保質時間、運輸方式不盡相同,例如海鮮、蔬菜等商品保質期不會超過一個星期,有的商品甚至只有幾個小時保質時間;干菜等腌制品則具有長達數月的保質時間;水果、蔬菜在運輸過程中需要調節干濕度;冷凍食品則需要低溫保存;鮮活海鮮類需要水中運輸。由此可知,農產品受其生產過程中各種自然條件影響,其質量難以統一。因此,農產品無法用數據指標對其進行描述,缺乏一定客觀性。
4.農民上網人數少
根據最新的互聯網信息數據顯示,我國農村網民人數少,年增幅率12.3%,與城市網民人數差距顯著,不到城市網民數量的1/5,而且農村的網絡覆蓋率低,網民普及率只有城市的2.7%,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由于農民的文化素質低,真正上網的人很少,獲取信息的方式還停留在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的媒介。農民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水平不高。對電子商務的觀念模糊,缺少電子商務人才,嚴重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相關法律政策影響
我國對農業、農村問題關注力度極大,其目的在于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與增加農民收入。但是我國人口問題與國土面積依舊是制約農村發展的主要因素,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律、政策無法在短時間內覆蓋所有。因此,這類綜合性問題,需要國家在不斷發展中,對其進行完善,短時間內無法通過個人或企業力量完成改革。
二、農村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模式
本文對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進行研究,選擇了近年來最為火熱的“農業移動電子商務”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例,對其進行探討。
(一)移動終端優勢與潛力
我國既是農業生產大國,也是農業消費大國。據我國互聯網中心統計表明,2014年12月,我國手機網絡使用者超過5億,是2012年8000萬人的6倍。在我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手機基本成為了人民群眾生活必備物品,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無線網絡與基礎通信設施的普及,通過移動終端完成交易已成為現代人們生活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手機功能多樣性為廣大農民群眾進行農業生產提供了重要支持,在WI-FI、4G等現代科技推動之下,全民手機上網已經成為可能。中國移動集團董事長奚國華在2014年承諾,2015年全國329個城市將建立50萬個4G基站,同時全國4G用戶將超過1億。時至今年,4G網絡的普及使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一同步入移動互聯時代。因此,我國農村移動電子商務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農村電子商務移動平臺創新模式
近期以來,一種稱為“蔬菜代種”的私人訂制模式悄然出現在市場中?!笆卟舜N”指的是城市人群通過移動終端與山區農民進行溝通,指定蔬菜品種由山區農民完成種植工作,并送貨上門。代種過程中,農民將種植10余畝蔬菜,品種包括土豆、四季豆、白菜等,并保證種植過程中絕不使用農藥,不種植反季節蔬菜。待蔬菜成熟后,農民會按照消費者要求通過物流送貨上門。
市場上現有“蔬菜代種”業務共有三項套餐供客戶選擇,按時間刻度分,客戶可以選擇三天、五天或七天送一次;按重量分,客戶可選擇五公斤、九公斤、九公斤以上。為此,客戶需每年向農戶支付2500-3500元“工資”。這種“私人訂制”蔬菜價格雖然比市場要高出5元左右,但是其符合現代人消費需求,因此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在“私人訂制”模式中,農戶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將生產信息在交易平臺上,客戶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農戶被動種植方法,通過針對性種植,提高了自身經濟效益。
(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
對于偏遠的農村發展電子商務,可以實施三種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第一種,走平臺化路。要結合農村當地的實際發展情況,借助電子商務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全面實施“原產地直銷”的經營模式,把本地優質的農產品通過網絡品臺,送到全國各地。執行“原產地直銷”模式,打造新型“C2B”,農產品不同于工業化產品,假如你對雜糧雜豆有特別的愛好,完全可以通過預定,全年的口糧,往后那塊黑地就成為你的了。跟著物流產業配套完美實施,加強冷鏈物流的持續發展。第二種,走本錢整合路。政府要積極主動幫助農村提高電子商務的發展。在政府支持和推動下,成立電子商務協會,主打當地的土特產產品,放在網店售賣。利用微博、微信推銷產品,進行宣傳,并招募年青人員,對他們進行專業化的銷售培訓。第三,走品牌化路。順應時展的情勢,打造專屬本地的農產品的品牌,并直接進駐網店,由專業的第三方主體進行運營。
關鍵詞:農民;信息素養;農業電子商務;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24-000-02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而且不同于發達國家,我國的農業人口居住比較分散,而且多是以小家庭為單位,生產規模并不大。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看,農村的購買力比城市差距很大。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農村物品的供應不如城市充足,相對來說,對于電子商務的發展,農村潛在的市場還是廣闊的。但是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制約因素,比如農村人口的流動,農民購買力的問題以及農民信息素養的問題,其中農民信息素養問題是主要問題之一。
一、電子商務的含義及農業電子商務的主要內容
1.電子商務的含義
電子商務的含義是有些復雜的,考慮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結論也就不一樣。從企業的角度來考慮,電子商務是企業與企業之間或者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通過因特網來進行網易往來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不僅僅只是交易那么簡單,還包括電子網絡的維護,電子交易的可信度,商品的宣傳、介紹,貿易往來中的協議,商品的線上訂購,還有一些關于商品售后中的一些問題等。從相關組織的角度來講,電子商務能夠施行的前提是網絡的大規模使用,電子商務包括商務交易、企業和消費者,它是各個交易方之間用電子網絡的形式來主導和完成的任何形式的電子交易,而并不是依靠交易雙方的直接接觸來完成。從政府部門的角度來講,電子商務超越了傳統的商務貿易形式,是以信息數字化的形式進行的商務貿易,它通過網絡來處理和傳遞信息,這其中包括聲音、圖像、文字信息,同時還包含著一些貿易中涉及到的數據、商業貿易協定、競拍等一系列的相關規定。
電子商務是伴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的,它是信息快速發展的衍生品。電子商務給商業的發展帶了新的變革,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商業交易的地域限制,甚至商品交易可以擴大到國際領域,使商品的銷售市場更加廣闊。同時,電子商務還減少了銷售的環節,有利于降低商品的成本以及銷售的價格。電子商務的推廣不僅適應了信息時代經濟發展的形勢,而且滿足了廣大消費者更高的要求,在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2.農業電子商務的主要內容
在許多發達國家農業電子商務已經發展較為成熟,在農業領域所使用的也比較廣泛而在我國農業電子商務尚處在起步階段,在農村應用并不廣泛,使我國農業失去了很多發展的機遇。因此,現階段認識到農業電子商務的重要意義,促進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是農村發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農業電子商務與電子商務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利用網絡為基礎和手段進行的電子交易活動,所不同的是交易的對象和商品的變化。簡單的來講農業電子商務就是指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利用成熟的網絡技術將農戶、相關企業和消費者連接起來形成完整銷售系統的農產品的電子銷售形式。但是這并不是簡單的農戶與企業、消費者的聯系,這中間涉及到農業電子商務中的媒介,農業網站。農業網站是農業電子商務中的主體,“涉及企業、商、政府、消費者、商家以及認證中心,物流、監管金融等機構;電子商務再通過計算機網絡把相關聯的資料統一起來,信息技術在電子商務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1]農業電子商務的推廣將農戶與銷售者、消費者緊密聯系起來,為大量的農副產品找到了廣大的銷售市場,最重要的是,農業電子商務保證了農業信息的暢通,促進了農業市場的流通,促進了農村市場的發展,帶給農民更大的實惠。
二、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意義
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也面臨了很大的挑戰。一方面,政府給予農業發展也多優惠條件,有利于農業發展形勢的好轉。但另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在農業發展中也有許多消極的方面,比如,由于城鎮化速度的加快,農業用地很多被侵占。農業信息不暢通,農產品很難向外傾銷,出現農產品價格過低的現象,還有農村勞動力的大量缺失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我們思考和亟需改變的。農業電子商務的擴大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變這些問題。
1.農業電子商務的施行有利于擴大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農產品的銷售一般依靠的是農民的直接銷售,銷售商的直接收購或者利用一定的實體媒介,比如農貿市場的銷售等。但是,在這種傳統的農產品傾銷過程中,信息是閉塞的,尤其是對于農民本人,在農產品成熟或者在當地過剩的情況下通過傳統的銷售方式根本無法賣出農產品,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農業的發展。在農業電子商務普及后,農民就能利用快捷、便利的網絡及時了解全國各地甚至國際上的市場行情以及供求關系,能快速的為自己的農產品找到銷售的渠道,而且可以實現成批量、大規模的銷售,這對于農產品的向外傾銷是非常有利的。
2.農業電子商務促進信息的暢通,降低銷售成本
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方式,農民直接與實體之間進行交易,在交易的過程中,他們并不了解農產品的市場行情以及在各地的價格,就很容易出現農產品價格過低的現象。且在農產品銷售中一般都有中間商的參與,農產品的利潤都被他們盤剝,農民獲利減少。而且在農產品的銷售過程中,農民也不能了解實際市場的需求,只能每年重復種植同樣的農產品,不利于農業的發展和轉型。在電子商務發展起來后,農民可以在網上直接查到各地農產品的價格,在銷售的過程中就不會出現很大的差價現象。而且在農業網站上,農民可以宣傳自己的農產品,通過宣傳找到網上的銷售商家,實現出售與收購的整體性,不需要中間商的參與,降低了農產品的銷售成本使農民獲利更多。更為關鍵的是,農民可以在相關的農業網站上得到農作物市場需求的信息,這樣更能把握市場行情,合理地種植農作物,增加農業收入。
3.有利于促進農產品的產業化和農業的集約化
在以往的農產品銷售中,農民的銷售都是分散的、零散的,這不利于農業的大規模、集約化發展。在利用電子商務后,農民獲得更多的信息,從而增加了農業收入,可以利用更多的資金投資農業,為農業的規?;彤a業化提供了條件。而且利用這種方式,農民對農產品的傾銷也實現了批量化和規?;?,這些都為農產品產業化的實現準備了條件。
三、農民信息素養對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
農業電子商務是以成熟的網絡技術為支撐的,它的發展前景和發展勢頭都非常好,但是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必須要依靠農民的信息素養的支持,必須發揮出農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當前農民的信息素養問題是信息化時代到來的需求,是農民實現自身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信息素養作為信息時代公民必備素質,是這個時代人的基本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不論從事何種職業的公民都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盵2]
農民信息技術的掌握是農業電子商務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農民信息素養的培養。很多農民只是對電子商務有一些粗淺的認識,保持了一些興趣但是并不敢嘗試。這就需要有信息素養的支持,同時政府也要在這方面給與農民一定的信心和支持,鼓勵他們進行農業電子商務電子的嘗試,并且定期進行電子商務技術的培訓。只有農民擁有信息素養,才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找到農業電子發展的支撐。
四、提高農民信息素養的策略
1.政府應該加強扶持、宣傳,培養農民的信息素養
在培養、鍛煉農民信息素養的過程中,政府應該發揮主導作用。定期進行宣傳電子商務方面的支持,同時發揮干部的帶頭作用。關鍵性的一點是要建立電子商務技術訓練班,讓農民真正了解電子商務知識,而不是粗淺的認識。
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在培養農民信息素養的同時,更需要進行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道路和農村網絡的建設,這些都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準備了重要的外在條件。
3.對農民進行實踐性的培訓和指導
對于農民信息素養的培訓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中,而應該給與他們更多的實踐機會,讓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政府相關部門創造條件使農民與相關企業、高校建立聯系,為農民提供實踐機會。
五、結語
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在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中,為農民提供了暢通的信息和農產品的銷售平臺。但是,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農民信息素養的支撐,這是我們所必須重視的。
參考文獻:
全國電子商務人才服務平臺項目由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牽頭,同時成立“全國電子商務人才專業化委員會”,委員會下屬“全國電子商務人才專家委員會”及“全國電子商務人才執行委員會”,推出全國電子商務人才專業化體系,體系動態反映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教育經歷、職業經歷、職業技能和職業信譽,并能為人才評價、配置、管理、培訓和開發提供重要依據的新型誠信信息服務,是為解決現今社會日益嚴重的電子商務人才供求矛盾而采取的重要舉措。
陳總在談及電子商務人才供求矛盾時表示:“在全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和互聯網寬帶技術迅速普及的背景下,國內的電子商務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膨脹,電子商務人才缺口日益顯現。根據近幾年的發展趨勢,預計未來5年,國內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量將達到300萬以上?!?/p>
“尤其是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缺口將會更為嚴重。”
陳總在談到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發展時講到:“電子商務是農村經濟發展和市場經濟接軌重要的渠道,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一條任重道遠路。伴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和傳統銷售渠道的變革,中國數字農村網旨在打造全球最具價值的農業信息化平臺,農業產業第一門戶和網上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國數字農村網一直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農村經濟的飛躍,發展越迅速,越覺得只有系統的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同時加強業界間的互動交流、溝通才能夠應對電商企業發展的規律性問題、比如人才、戰略升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