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3 16:10:06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勞動教學設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一次函數 教學設計 教學思想
初中數學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要回歸學生主體,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形式上注重個體化,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意見的機會,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正確的學習態度、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學設計是指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并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數學思想,是指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反映到人的意識之中,經過思維活動產生的結果。它是對數學事實與理論的本質認識,是體現在基礎學科中具有奠基性、總結性的內容,它含有創痛數學的精華和現代數學的基本觀點,并將繼續發展完善。
一、一次函數教學中體現的數學教學設計
一次函數時初中數學的重要知識點,《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一次函數提出了六點教學要求,其中對一次函數圖像提出的要求是:能畫出一次函數的圖像,根據一次函數的圖像和表達式y=kx+b(k、b為常數,k≠0)探索并理解k>0時和k
筆者根據這一要求,在一次函數定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來探索一次函數圖像的規律。學生們都曾學過描點法作圖,一次函數也可以用此方法來完成,而一次函數又與前面學到的函數的圖像不一樣,就是只要確定坐標上的兩個點就可以做出圖像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做出適當的引導,啟發學生能夠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教師可以抽兩三個同學到黑板上畫出一次函數的圖像,一般的學生是根據一次函書,任意地確定出五六個點的坐標從而得到了一次函數圖像。事實上,在學生在確定第三個點的坐標時就已經能夠猜想出一次函數的圖像是一根直線,這樣的直覺就為后面的教學奠定了思維基礎。這個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通過描兩個以上的點到兩點確定一次函數圖像這一過程,從而認識到“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這一規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把表達式和圖像結合起來,才能讓學生更清楚的認識這一規律。需要強調的是,教師一定要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有的學生自己就可以掌握到的知識和規律盡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學習,有些則需要教師的一步一步的引導,這都需要教師能夠準確判斷。同時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以便解決“突發事件”,否則,自主學習就會淪為形式主義了。這一設計能夠為學生以后的代數和解析幾何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數學思維的基礎。
二、一次函數教學中體現的數學教學思想
在學習初中一次函數時,大部分學生都會感覺一次函數比較難。事實上,只要能夠把握數學思想,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根說過:“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非?!薄皵怠迸c“形”反應了事物兩方面的性質,數形結合,主要指的是數與形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數形結合就是把抽象的數學語言、數量關系與直觀的幾何圖形、位置關系結合起來,通過“以形助數”或“以形解數”即通過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結合,可以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達到優化解題途經的目的??v觀多年來的中招試題,巧妙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解決一些抽象的數學問題,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輛速度為90千米/小時汽車由贛州勻速駛往南昌,下列圖像中能大致反映汽車行駛路程s(千米)和行駛時間t(小時)的關系的是( )
為了鼓勵小強勤做家務,培養他的勞動意識,小強每月的費用都是根據上月他的家務勞動時間所得獎勵加上基本生活費從父母那里獲取的.若設小強每月的家務勞動時間為x小時,該月可得(即下月他可獲得)的總費為y元,則y(元)和x(小時)之間的函數圖像如圖所示.
(1)根據圖像,請你寫出小強每月的基本生活費為多少元;父母是如何獎勵小強家務勞動的?
(2)寫出當0≤x≤20時,相對應的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3)若小強5月份希望有250元費用,則小強4月份需做家務多少時間?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數形結合的例子,都是從“數”到“形”的思想的應用。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就是在圖像上由相應點得出對應的坐標,形成由數表形,由形反應數,數形相統一的結合。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是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主線之一,可以幫助師生解決函數問題、方程與不等式問題、三角函數等后期數學遇到的較復雜的問題。
數形結合具體思想簡而言之就是把數學中的“數”與數學中的“形”結合起來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數學思想。通過數形之間的對應和轉換來解決數學問題。在中學數學的解題中,主要有三種類型:以“數”化“形”、以“形”變“數”和“數”“形”結合。首先以“數”化“形”中,“數”和“形”是一種對應,有些數量比較抽象,難以把握,而“形”具有形象,直觀的優點,能把具體的思維表出來,對解決問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只要把“數”的對應---“形”找出來,利用圖形就能解決問題。其次以“形”變“數”中,要正確地把圖形數字化,仔細觀察圖形的特點,挖掘其中的隱含條件,充分利用圖形的性質,正確把“形”化成“數”。最后“數”“形”結合中則要把“形”直觀與“數”的嚴密結合起來。要想提高學生運用數形結合思想的能力,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引導學生學會聯系數形結合思想、理解數形結合思想、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掌握數形結合思想。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是一個既易且難的過程,說其容易,是因為其知識點多是基礎性的。而一次函數教學又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個轉折,不僅對前面學過的知識進行了整合,同時奠定高中數學的思維基礎。初中數學教學面臨著很多的變革,這種變革是對傳統的審視與選擇,需要教師對自身原有的教學習慣作出革命性乃至顛覆性的判斷,簡單的數學知識如何教的有滋有味,永遠是初中老師思考的主題。
參考文獻:
[1]張戰強.初中數學一次函數的思想[J].師者,2013.6
關鍵詞:物理教學 新課標要求 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4-0078-01
1 引言
優化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教學的設計過程,也可以說是讓教學盡可能和課程標準形成一致的過程。為了促使初中物理教學得到優化,本文將主要對物理教學設計同新課標一致性展開個案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
2 個案研究
2.1案例:對自由落體運動展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方法和過程、價值觀和情感態度、教學重難點等。首先提出猜想:哪些因素會影響物體在下落過程中的運動情況,質量小的物體的下落速度是否一定慢于質量大的物體。為了證實猜想,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選擇相同的兩枚硬幣和兩張表面積和硬幣相同的紙片,讓它們根據以下幾種情況從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并對其下落的速度進行觀察。第一種情況,將一枚硬幣和一張紙片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能夠發現紙片下落速度慢于硬幣,由此證明,下落速度更快的是質量大的物體。第二種情況,選擇兩種相同的紙片,并將其中一張卷緊之后再同時將其從同一高度釋放,發現紙團下落速度要快于紙片,由此證明,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體積越小的東西下落速度越快。最后一種情況,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一枚硬幣和粘了紙片的硬幣,發現兩者下落的速度一樣,由此說明質量不同體積相同的兩個物體下落速度一樣。根據上述三種情況可得出結論即物體下落的速度和物體的質量沒有關系。其次利用實驗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相關規律,在完成實驗之后,要求學生思考以下問題:(1)自由落體運動呈現怎樣的運動軌跡;(2)中午在進行自由落體運動時,其速度是否發生了變化;(3)哪些因素會影響實驗的精確度。根據實驗可得出以下結論:(1)直線是自由落體運動的軌跡;(2)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加速運動;
(3)阻力是影響實驗精確度的主要因素??偨Y上述結論即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之后利用課件展示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相關公式。最后做出課堂小結并布置隨堂練習和課后作業等。
2.2案例評價
通過分析該案例,發現該教師是盡可能根據新課標要求來設計教學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該案例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對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1]。第二,在設計教學內容上,教師結合了教材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原有基礎對教材加以處理,對教學資源展開了二次開發和整合。第三,在進行合作與實驗探究的時候,教師充分預測了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出了相關對策,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有效探究。
3 促使物理教學設計與新課標一致性得到增強的相關建議
3.1教師方面
首先,初中物理教師要改進自身的教育觀。在實施新課標的背景下,教師首先應該將先進的教育觀念樹立起來,這比經驗的總結、方法的更新以及知識的積累更為重要。其次,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物理教師只有在具備豐富的知識且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的前提下,其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尤其是在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方面,知識就更能夠凸顯出它的重要性,原因就在于教師設計課程的基礎就是知識[2]。再次,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只有在具備良好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才能夠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想法傳遞給學生。最后,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如果一個教師擁有良好的交際能力,那么不僅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物理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還能夠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
3.2學校方面
首先,要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能夠對教學設計和新課標的一致性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物理學科屬于自然學科的范疇,所以新課標對教學資源具有更加廣泛的要求。其次,加強指導年輕教師的力度。很多年輕教師因為缺乏教學經驗,通常都難以將符合自身和學生特點的個性化教學方案設計出來,因此,學校必須對年輕教師加大指導力度。再次,保障教師的交流與合作。新課標提倡教師展開個性化的教學,個性化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創造性勞動,結合眾多教師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夠實現這種創造性的勞動,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恰巧能夠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保障。因此,學校應該對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形成重視。最后,鼓勵教師展開教學改革活動。教學不能是一層不變的,教師只有不斷的進行探索,才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方法,因此,學校應該支持教師不斷革新教學,多于一些為教學改革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應該給予相應的獎勵。
3.3政府方面
首先,增加有意義培訓。當前有很多培訓都實施一種形式上的培訓,沒有切實的意義,為了讓教師學到更多有效教學的理念和知識,就應該增加有意義的培訓。其次,為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平臺。政府可以借助互聯網為教師提供一個免費的交流平臺,促使不同地區和學校的教師可以在這一平臺中暢所欲言。最后,改革選拔制度。對學生的考察不再僅限于筆試的成績,還需要對學生動手等多方面的能力進行觀察。
4 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當前初中物理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與新課標的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因此,無論是教師自身還是學?;蛘呤钦紤摓槲锢斫虒W設計與新課標一致性的增強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一、數學學科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學情分析缺失
學生現有的知識距離學習目標知識的差距就是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就是我們進行教學設計的根據,而教學設計需要在對學生的認知特征等因素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展開。但在實際中,多數教師卻沒有準確地定位設計數學教學的目標,教學活動的設計脫離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最近發展區以及記憶規律,導致沒有突出重點、活動無序的現象出現。沒有準確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必定導致數學教學設計的低效產生。
2.教學策略設計缺少選擇
在初中數學的教授過程中,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設計數學教學的內容包括組織課堂教學形式、約束和管理學生行為、調節課堂氣氛等等方面。通過觀察各種課堂教學,發現教師在組織初中數學知識和課堂活動中隨意性較大,往往出現脫離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的情況,不能有效約束和管理學生的行為,課堂失控的現象也時常出現,這對課堂教學的效果造成了嚴重影響。
3.教學過程設計以教為中心
教學既包括教的內容又包括學的內容,是在師生之間展開的交往互動,是通過教師創設的學習環境、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驗證認知過程,也是學生與教師在互動中實現自我展示、自我發現以及自我發展的過程。但是,在目前初中數學的課堂設計上占主導地位的仍是以教為中心。學生圍著教師轉,自主性匱乏,合作探究以及自主學習的新課程標準還是流于形式。
4.教學技術設計不切實際
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其合理性,切忌濫用。首先應對不同媒體的特點進行了解,掌握其優勢與不足,結合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選擇做到有針對性地應用。為使教學技術在教學中發揮最大化作用,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實際情況,整合優化地選擇媒體。
5.教學設計評價形式化
在教學設計中,評價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確保教學設計得到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評價的實施可以把教學設計的缺點找出來,從而對教學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但在實際中,評價教學設計卻很少進行。即使存在,也只是運用形式化的語言應付這個環節,對共性理念的反思、反映欠缺。因此導致不能優化教學設計,不能順利發展教師專業化水平。
二、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有效教學策略
1.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會持不同的態度和方法進行概念和理論的學習,其內心體驗也很復雜。學習任務順利完成時,就會產生愉悅的心情;如果學習失敗,則會沮喪和憎恨;找出了新奇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就會感到欣慰,信心倍增。因此,情感教育有利于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也可助推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學習的動力源于興趣,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學習是一種枯燥單調的勞動,如果能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學生就會主動、愉快地學習,這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及時的鼓勵會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新課程標準認為教學的關鍵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的領路人、引導者。因此,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掌握有效學習數學的方法,這是我們這一代教育工作者應該承擔的歷史重任。
3.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被動接受和主動學習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兩種途徑。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地獲取知識,這是我們所倡導的。教學的藝術性很強,教法沒有一定的界限,但方法得當是最關鍵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材的重難點,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教學方法要做到靈活有效。課堂教學后的反思與研究也很重要,有利于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優化。養成習慣,在每節課后主動進行反思:哪一個環節對學生的啟發作用較大?教學的亮點在哪一部分?學生喜歡回答什么樣的問題?教學效率最高的是哪一部分?如何改進下節課?從而在教學工作中實現真正有效落實教學理念和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合作探究
新時期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初中物理教學的核心理念,主張“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切實要求教師放低姿態、走近學生,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針對性地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基于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新時期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研讀教材特征,優化教學內容
教材是物理教學中最基本的課程資源,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如今的初中物理學科經歷了新課改這一事件,整個物理教材內容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課改后的初中物理教材內容編排更科學、更加貼近學生現實生活、理論知識也更有彈性,這就讓不同潛質、不同能力傾向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因而,初中物理教師更應仔細研讀物理教材,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優化教學內容,將生澀難懂的物理知識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內容,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比如,《物態變化》一章中涉及的概念名詞較多,一些物態現象的發生條件、影響因素也需要學生嫻熟掌握,同時還要求學生要能用理論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態變化現象,因此物理教師應投入一定精力在課堂教學環節,確保列入教學設計中的內容具有實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循著教材中名詞概念的出現順序,依次闡明“凝固”、“熔化”、“汽化”、“液化”、“升華”、“凝華”等物態現象,隨即細致描述每一種物態現象的發生條件、影響因素,同時可以嘗試引入學案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或多媒體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才能有章可循,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二、完善備課方式,創新教學設計
一般來講,備課環節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土壤,課堂教學設計基本上都是在備課環節正式定型,因而教師應嘗試完善備課方式,進而有效創新教學設計。我認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方案最好采用共性教案與個性教案相結合的方式,“共性”即吸收和借鑒多數物理老師的備課方式,在集體智慧的基礎上減少勞動的重復;“個性”則是在共性的基礎上凸顯個人教學的特色與風貌,竭力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營造出耳目一新的物理課堂教學氛圍。比如,在教學“摩擦力”這一課時,可以將整個教學設計過程分為三個部分,即課前、課中、課后。課前:備課時便確定好教學目標,同時制作好上課所要用的PPT課件,準備好彈簧測力計、木塊、木板、鉤碼等實驗教材,明確整節課采用分組實驗探究的教學方式;課中:將班級學生分成小組,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演示整個物理實驗過程,然后給每一小組提供固定且有限的實驗器材,鼓勵學習小組成員依照課件中的實驗步驟完成整個實驗過程,記錄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課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反思,結合理論知識再次認知整個實驗活動,從而矯正自我、完善自我。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部分是開展實際教學活動的大綱,卻并非一成不變,教師可根據實況靈活調整。
三、革新學習方式,引領合作探究
新時期的初中物理教學主張“以生為本”,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倡導探究式教學,因而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務必遵循物理教學的基本要求,然后精心設計出有趣味性、探究性、開放性以及層次性的問題,然后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手段,引發學生思考與合作探究,進而革新學生的學習方式,完善他們的知識框架。比如,在講授“壓強”這一章節內容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簡單實驗:用木板和手指分別壓住氣球,引導學生觀察現象,用木板壓氣球時,用很大的力也無法將氣球壓破,而用手指卻可以輕松壓破氣球,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根據這一現象,提出壓力、壓力方向、壓力作用效果等多個名詞概念,同時提出壓力作用效果如何表現、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相聯系等問題,這樣由淺至深、層層遞進,經由學生思考、交流與合作之后定然都會有所獲。因此,在某一節物理教學內容的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善于組織探究,設想整個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切現象和達成的教學效果,為學生學習方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礎。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革,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真正為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物理上獲得最大可能的發展而努力,扎扎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讓物理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周麗,張金良.淺談中學物理教學藝術[J].中學教學參考,2014(08).
[2]梁鴻秀.新課標下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8.
教學設計是教師將教育理念付諸教學實踐的起點,是教師對課程實施的設想、策略和方案,是聯系新課程理念與課程行動的關鍵。因為教學不僅是教者個體的勞動,作為教者,不僅要去認識教材,還要思考如何將教材的諸多內容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積累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豐富內在情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人生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引航。我校對數學教學設計開展了兩年多的研究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提高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指導思想
1. 新課程理念下,由于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擴大,學生自主性、個性化學習情況是難以預先設想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預測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繼而設計出針對不同學生的多項指導措施,這樣的課堂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進行到位而恰當的點撥、引導、評價。
2.《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應以課標為指導思想;以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探索創新能力、終生學習能力、會用數學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的;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地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
二、提高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實踐
1. 提高教師分析學情、教情的能力。(1)學情分析。它主要包括學生學習起點狀態的分析、學生潛在狀態的分析。(2)教情分析。教情分析是分析教師自身特點對教學設計的影響,教師的課程和教學理念,教師的價值觀、人才觀等,都對教學設計形成指導性的作用。
2. 提高教師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合理的組織教學,創造一個愉快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教材的不同內容等具體情況和條件靈活運用,創造出適合學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科學知識。
3. 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設計的能力。課堂教學設計不僅是教師備好課寫好教案的基礎,更是反映教師教學能力、體現教師自身教學特色和風格的重要途徑。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思路要圍繞具體教學目標,立足于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具體的教學環境等多種因素來進行。
4. 提高教師課外活動設計的能力。數學課外活動是數學課程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活動的開展,使數學走進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悟數學與自然、與社會之間的密切關系,體現數學的價值。我在設計中突出學生的廣泛參與性,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活動采用小組合作型為主,活動的評價多元p多層次,重在參與,重在體驗。
三、提高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體會
1. 活動操作模式的教學設計?;顒硬僮鹘虒W模式,意在突破傳統的課堂為中心、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陳舊格局,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基礎、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構建一種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課堂學習情境,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 真實任務情境的教學設計。重視創設一種接近生活原型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產生總是領受“真實任務”、形成迫切解決需要,并開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認知與個性發展。
3. 小組活動模式的教學設計。小組活動是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它可以用在課堂學習中,也可以用在課外和校外的各類非學術性實踐中。綜合實踐活動基本是分小組進行的,事實上也只有分小組才能使活動有序地開展。
教學設計是教學成敗的前提,教學設計要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確立培養目標,研究教學方法。
一、轉變教育觀念,優化教學結構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轉變觀念,只有觀念轉變了,才能使課堂教學結構得到根本的改變。
實施音樂學科教育改革的關鍵不是教材,而是教師的教育觀念。只有明確觀念,才能優化教學,教師首先樹立讓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思想,要面向每一個學生,既是非專業音樂教育,那么教師就必須用非專業音樂教育的手段、方法、策略等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基點,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為重點,才能培養對未來社會有用的人,培養盡可能全面的人才。
教學設計必須針對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構建教學步驟,使初中音樂教學淡化知識,強化觀點。面向全體,師生共同探索、共震、共學,強調以美育人,把音樂課設計成充滿美的創造性課,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初中音樂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學生具有高尚的審美情操。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考慮到美感能力的發展從簡單到復雜,從初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展開。尤其是初中年齡段的學生,可以通過對作品的初步比較、評價,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趣味,引導學生從真正美好的東西中,得到美的享受,從勞動中、日常生活和藝術中去理解和創造美好的東西。
教師要講求教育藝術,用充滿智慧的提問,給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動的課應充滿藝術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給學生知識,而且在于吸引、感染、鼓舞許多學生為追求美、創造美而終身努力奮斗。
二、確立培養目標,提高全民素質
中學音樂教學其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促進全體學生多方面的協調發展,而不是培養音樂家。在這一大目標的前提下,由此決定其性質是音樂藝術普及教育,而非專業的音樂教育。教師必須強化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最終達到培養審美能力,發展高尚情操,提高人的素質。美育能培養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為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奮斗。通過藝術教育幫助學生明是非、知善惡、識美丑,以“善”為美,以“有德”為美,以“愛科學”為美,以“愛國”為美,以“好學”為美。
音樂活動的過程原本就是三度創作的過程,一度創作是靜態的,二度創作是動態的表演,三度創作是欣賞者課內的說、唱、奏等活動。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挖掘教材中可進行創造性教學的內在因素,為學生提供創作素材及語匯,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時間和空間。
關鍵詞:初中地理 教學反思 提升
教學反思是教師為了實現有效的教育、教學,對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及這些活動背后的理論、假設進行的一種積極的認知加工過程。教學反思具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新課程的順利實施等價值。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它具有研究性質。
從某種意義上說,初中地理教學反思在新課程理念之下有了本質性的變化,其一,是要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以及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細致的回顧;其二,要喚醒教師的自我意識,從更深的層次、更大的層面,多角度、多元化地進行反思。
一、在教學觀念和教學理念方面的反思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滿堂灌”,基本上四十五分鐘是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學生很難參與進來,只是被動的接受。長期下去,被動的教育模式形成了被動的教育思想,教師的自我實踐反思意識逐漸淡化直至消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教師成了一個體力勞動者,而非一個腦力勞動者,這樣一來效果極其不好。因此,教師應該改變教學觀念,全面、系統地學習新課程理念,仔細思考其中所滲透的先進理念,而后積極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運用。
二、在教學設計方面的反思
教學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必須要引起各位教師的注意。在這里必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在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我們要對以往的教學設計或者別的教師對同一節課的教學設計的反思。
三、在教學過程方面的反思
現實教學中,我們許多教師的反思大多數是針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的。譬如,對教學難點的突破是否恰當,對教學重點的把握是否得當,以及對某一知識點講解的是否到位。這樣反思之后,用獲得的收獲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研究,教學與研究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如果堅持下來,那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現在為許多教師所推崇,學生所歡迎的“探究式學習”的模式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觀察視角,這種“探究式學習”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
四、在自身教學行為方面的反思
教學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這種相互性就決定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符合教師的規范,現代意義上的師生關系是民主而平等的。因此教師必須要做到,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論他是優等生,還是差生,我們應該一視同仁,將自己的愛無私地撒向他們,在課堂上與他們平等的對話、交往。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修煉自己的德行,踐行教師職業道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學識。在提倡個性教育的時代,我們要允許學生個性的存在,因此,我們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奇思妙想”、質疑不要回避、壓制或者冷處理或者搪塞,甚至簡單否定。殊不知,這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抹殺了個性。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該鼓勵學生的想法,引導他們的思想。
五、在教學方法方面的反思
教學方法對于整節課質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教學反思中應該有這一方面的內容。要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僵化的、固有的、守舊的方式方法,掌握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等。內容是不變的,但是方式方法可以多變。隨著學生的思想認識不斷深化,知識面不斷擴大,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都對教學方法的改進提出了要求。因此,要適應課改要求,教師應在手段多樣性、過程自主性、目標發展性、形式新穎性前提下,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
六、在教學反饋方面的反思
教學過程很重要,然而如何得知學生對課堂的講解掌握的程度呢?這就必然涉及到教學反饋。我們知道,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看他們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看他們的表情是否對哪方面的內容還有疑惑,還沒有聽懂??傊?,我們要注意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舉止。另一方面,通過課堂練習,獲得學生對教學的反饋信息,進而全面分析、評估學生對于新知識掌握的程度。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除了要傳授知識外還要教會學生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等等。在教學過程中,傳道授業解惑只是其一,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育人,傳授方法,還有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古語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獨立的探索、思考,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規定了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作為一門理論性以及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要完成這三個方面的目標,一方面要靠教師與學生的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最直接的反饋就來源于課堂練習以及作業練習。相對于直接的課堂組織教學學習過程,作業練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有益的補充,它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總之,有創新意識的教師,總會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教學任務完成后,對自己上過的課進行回顧與評價。教學反思是一種教育教學常態下,教師應當具備的內在的自省、自糾、自勵行為。因其涉及思想觀念和方法論的方方面面,故而應當將其放在以學論教,以思促教的大氛圍中加以實踐和探索。實踐表明,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情緒體驗、過程參與、知識獲得等諸多信息的獲得,無不源自教師理智而有見地的教學反思活動?;A教育階段的地理課改任務重、難度大,尤其應當強化教師教學反思行為,使之在自我反思中不斷改變教育教學思想觀念,提高專業素質、文化素質和教學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