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2 16:18:40
序論:在您撰寫語文教學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語文教學;教法;學法
語文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學科之一,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傳統的師傳生授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育形式。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學生期待一種生動活潑、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故充分落實新課程理念,加強語文教法與學法研究是當前語文教學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教師要有科學的教法
新課程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但并沒有否認傳統的啟發式、講授式教學等,只是以往的教學方式太單一,不能滿足不同特點、不同學生發展的要求。任何教學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壞方法,它的功效發揮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和諧,所以要克服形式主義。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教學中是否適用,一要看是否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三要看是否與教學內容的性質相符;四要看是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五要看教學技術手段的使用是否得當。所以,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揚長避短地將各種教學方式有機融合。
語文教師要做到科學的教法有兩個重要的基礎,首先要具備較強的一般能力,包括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聯想和想象能力,一般能力強,才能有好的教法運用與語文教學實踐中。一個教師要使自己的方法得當,還必須具有較強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強,方法才能優化,成功才有保證。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最重要的應該是具有閱讀、寫作的基本能力技巧。
除了具備這幾種能力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發揚民主,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把情感交流當做課堂教學和諧統一的溶劑,要打破教師和教材的框框,師生之間積極的雙邊活動,構建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教給學生學會聯想,推理和發現,還要善于用眼神、微笑等身體語言傳達對學生的愛,激發他們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也要運用肯定語言,肯定學生的成績和所做的努力,引導學生積極向上。
隨著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在語文教學中,應盡量利用高科技成果為語文教學服務,全面啟動聲像設備,多渠道、多觸點、多媒體進行視、聽、說多功能訓練,把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思維活動全都調動起來,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加課堂容量,加大課堂密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學生要有高效的學法
1.重在學生自己對語言、對生活的感受
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學生難以讓教師牽著鼻子走。教師只能起點撥、啟發、梳理、指導的作用,一字、一詞、一句、一文都要由學生自己去反復體味之后才能靈活運用。
2.重在學生平時的有心積累,檢查復習時的總結提高
語文知識,字、詞、句,有以系統的完整的同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更多的卻是以不系統、不完整、不統一的形式存在的。語文能力也一樣。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要有意識地積累。
3.要關心生活、體驗生活,關心社會、關心世事
有生活乃有語文,語文是為服務生活、服務社會而存在的。離開生活、離開社會,不能學到活的語文,有用的語文。
4.培養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
學習是要循序漸進的,不懂于前就不能曉于后,對于某一學科的學習,對于其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學習,的確是要循序漸進的;不循序漸進,基礎打不好,煮夾生飯,到頭來還要重煮,還要從頭學起。
5.做到新舊聯系,溫故知新
各門知識、各種能力都從初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自成為一個系統。要樹立新舊聯系的學習觀念,需要樹立溫故知新的學習觀念。如文言虛詞,讀到初三課文中的文言虛詞就要聯系初二、初一課文中出現的同類文言虛詞,加以比較,深化認識。
6.要學會自主學習
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養成在學習中自覺遵循科學的規律,自定目標,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約束、自我激勵,如自訂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合理選擇學習方法等。
三、要實現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統一
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方法。一般來說,教法和學法是不能分割的。教法中包含著學法,學法里體現著教法,二者共處于教學過程之中。但是,教法和學法又是兩個不同的教學主體,所以它們彼此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不可代替。
因為教學過程中的兩個主體――教師和學生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是主導,后者是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主導作用決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應試教育把學生看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教法采取注入式;而素質教育把學生看作教學的主體,教法采用啟發式。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要求教法必須改革。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和素養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法和學生學法是有機統一的,這一點是現代教學方法區別于傳統方法的最大特點之一,我們的有效課堂均需寓學法于教法之中。近年來,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學法、教法改革研究逐漸引起高度的重視。其實,教學方法理應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因此,提出教法與學法的密切配合,教法必須服務于學法,更充分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這種思想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發展方向。
總之,教師的“善教”和學生的“會學”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關鍵,只有做到教法與學法的和諧統一,才會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大學教育;語文教學研究;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2
一、前言
在大學教育體系中,語文作為社會人文的重要學科,其教學效果對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和認知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大學都以專業教學見長,對語文教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學語文在師資力量、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隨著教育部對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視,我們應認真開展大學語文教學研究工作,對大學語文教學進行全面分析,重點做好大學語文師資構建、教學過程優化和提高教學評價水平,使大學語文教學取得積極效果。
二、大學語文教學關于師資力量的研究
大學語文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然而要想把它教好,深入學生之心,并體現出大學語文課程的價值,"教"成了各個環節的核心問題。然而,在當前,這個問題卻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并使大學語文課程處在非常尷尬的位置:教師隊伍參差不齊。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一些開設大學語文的高校,有不少是由一些兼職的、非專業課的教師來擔任的。他們本身無論在學歷還是在教學水平方面都有待提升,由他們充當大學語文教師,無疑給這門課程造成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障礙";也有一部分高校是由中文系/文學院的各學科的專業老師充任的,他們的學術背景、知識積累和文化修養等方面各不相同,造成了大學語文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更主要的是他們常常以專業的眼光或者態度來講授大學語文教學,要么傾向于"深"與"澀",要么傾向于"專"與"精",而對于大學語文所要求的綜合性往往注意不夠。
一些高校把大學語文的教研機構也往往由基礎部或公共課部來進行管理,無形中就萎縮了大學語文課程的特色;即使設置大學語文教研室,也很少有真正專職的大學語文教學人員,不過是由其他教研室的人混合而成;即使有專職的大學語文教師,但對他們的要求往往低于其他專業課教師,由此導致了大學語文師資力量不強。
三、大學語文教學關于教學過程的研究
對于大學語文教學而言,只有不斷優化教學過程,才能保證大學語文的整體教學效果滿足實際需求。通過了解發現,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應認真分析學生的特點
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中,學生是主要因素,只有認真分析學生的特點,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保證大學語文教學取得積極效果?;谶@一認識,大學語文教學過程優化應對學生的特點有足夠的了解,并根據大學教學實際,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2、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應注重教學實效性的提高
對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應與大學語文教學實際進行深入結合,要認真分析大學語文教學現狀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注重教學實效性的提高。具體應對現有的語文教學過程和課堂教學進行認真分析,找出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保證大學語文教學過程取得積極效果。
3、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應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不是隨意為之的,而是要在特定的教學目標下進行的。為了保證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效果,應設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成為大學語文教學過程優化的有力的指導,滿足教學過程優化的需要,使大學語文教學過程的優化取得預期效果,滿足教學需要。
四、大學語文教學關于教學評價的研究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準確評價,進而對教學過程提出具體的整改意見。從目前大學語文的教學評價來看,整體教學評價水平還不高,教學評價還缺乏一定的客觀性。為此,應制定具體措施,提高教學評價水平。具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認清大學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性
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對教學評價引起足夠的重視,應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要將教學評價作為大學語文教學開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谶@一考慮,應全面推進教學評價深入發展,使教學評價成為保證大學語文教學取得積極成績的關鍵,滿足大學語文教學的實際需要。
2、保證大學語文教學評價公正、客觀
對于目前大學語文教學評價公正性和客觀性不強的問題,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評價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應在推進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使教學評價能夠獨立于教學過程之外,保持教學評價的獨立地位,提高教學評價的公正性和客觀性,提高教學評價質量。
3、提高大學語文教學評價的實效性
對于大學語文教學而言,教學評價是保證整體教學過程準確有效的重要手段,基于這一認識,教學評價結果必須是客觀準確的,不能存在主觀和虛假。為此,大學語文教學評價應不斷提高實效性,使教學評價成為保證教學過程取得積極效果的重要手段,充分滿足大學語文教學需要。
五、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語文教學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考慮到大學語文教學實際,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主要應從師資力量、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進行,以大學語文教學需求為主,全面提高教學實效性,是教學研究成為滿足大學語文需要的重要手段,提升大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蔣曉城;;"文學閱讀思路"的彰顯與建構--評王先霈主編的《大學語文》[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年05期
[2]王群芳;;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構建《大學語文》教學內容[J];大眾文藝;2011年13期
[3]孫麗麗;;大學語文教材的問題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唐哲;;構建《大學語文》立體化教學新模式初探[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8期
隨著我國有關部門對大學語文的日益重視和各高校大學語文教育教學的蓬勃開展,我國大學語文教材建設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繁榮景象,有媒體認為進入21世紀,我國大學語文教材建設如同一場轟轟烈烈的“復興運動”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啟[2]。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大學語文教材出版已經達到2000種之多[3]。面對琳瑯滿目的大學語文教材,不少教育專家和從事大學語文的教師對當前高校大學語文教材建設問題進行了積極思考和研究。劉年喜在《大學語文教材的世紀變革》一文中對現行的幾套大學語文教材的特色進行了評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學夏中義教授主編的《大學新語文》是人文主題的弘揚,東南大學王步高教授主編《大學語文》是文學史編排體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學溫儒敏教授主編的《高等語文》是文化專題講座形式的嘗試,南開大學陳洪教授主編的《大學語文》是美文薈萃與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導入[4]。這些教材的編撰出版彰顯了編寫者銳意變革精神和勇氣,對創新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有著重要啟發和示范意義。李小瓊在其碩士論文《中國大學語文教材選文問題研究》中對我國大學語文教材選文現狀、影響因素、編選原則等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闡述[5]。
姚莫詡則從大學語文教材建設的方向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21世紀大學語文教材的建設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時代性和地域性,要堅持“文學思路”與“人文思路”的統一,堅持傳統文學文化與現當代文學文化的統一,堅持總體規范與文化特色的統一[6]。李康德對大學語文教材的地位及價值追求進行了探討,他認為大學語文教材與文化之間是一種雙向建構性的天然存在關系,而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這種雙向建構性關系是文化不斷地建構教材,教材不斷地建構文化,教材與文化呈整合方向發展,當代大學語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實體性”“關系性”到“建構性”的轉變[7]。對于我國大學語文教材的編撰體例問題,喬根在《對大學語文教材編寫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較好的歸納,“大學語文教材,其編寫模式大致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主題•文選模式。以徐中玉主編的大學語文為代表,體例上強調以主題為線索,較為全面地介紹我國語言文學的知識、理論與方法。第二種是專題•文選模式。以溫儒編的高等語文、夏中義主編的大學新語文和周金聲主編的大學人文語文為代表,體例上以不同專題來編排文選,較之前一種模式更為細致,從不同角度增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第三種是作家•文選模式。以錢理群主編的大學文學教材為代表,體例上完全突顯個人化的語文主張,以文學替代語文,創新性極強。第四種是文史•文選模式。以王步高主編的大學語文和彭光芒主編的大學國文為代表,體例上打通文史,回歸傳統。第五種是對象類型•文選模式。以溫儒編的中國語文為代表,體例上根據學生、學校、專業等對象類型來確定文選,因材設教,適應性廣,選文難度較大”[8]。在眾多的大學語文教材中,廣西師范大學黃偉林教授主編的《大學語文》是一部值得關注的特色教材,該教材分為《大學語文》(大學版)、《大學語文》(高職高專版)兩種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學教育、中國文化、廣西元素、通識理念、語文技能五個元素,力圖使大學語文名副其實,以滿足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大學語文教育教學的需要”[9],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將本土文化中最優秀的因素提煉出來融進教材建設中去,讓學生在感受學習漢語言文化魅力的同時樹立愛國、愛鄉、愛人的美好情懷”[10]。
在高校大學語文教材中,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材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職高專院校與重點大學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高職高專院校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為目標。高職高專院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著眼于對學生的“通識教育”,是為了學生的文化修養和人文素養。因此,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材建設也是以適應高職高專的“職業性”、“實用性”基本特征。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編排體例、作品的選擇等方面也凸顯出了自身的獨特性。如很多大學語文編寫專家為區別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材與本科院校大學語文教材的區別,將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材取名為“大學語文”(高職高專版)、“高職語文”、“實用語文”等;在教材編排體例上打破傳統以“文學史”或“文學體裁”為教材編撰邏輯的慣例,而是選擇以“人文主題”或“文本模塊”為編撰體例;在教材作品的選擇上,其內容和難度也盡量契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和水平。對于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材建設問題,不少研究者也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如彭新竹在碩士論文《高職大學語文教材建設新思路——與專業相結合》中較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職高專教材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材與專業相結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職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原則、編寫體例、內容選擇等問題[11]。周文在《對高職語文教材編寫的反思》一文中,從高職大學語文教材的編寫的理念、體例、選文等方面進行的思考,認為高職大學語文教材編寫應以培養高職學生語文操作能力為主線,以模塊組合為框架[12]。舒立輝則指出了當前高職高專大學語文編寫存在著“重古輕今”、“重經典輕發現”、“重共性缺個性”等問題[13];韓向陽從教材編寫的原則、體例、內容設計等方面探討了高職《大學語文》教材的改革問題[14]。
二、大學語文課程性質與定位研究
有關大學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定位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國學術界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也是大學語文研究的一個核心問題。不少研究者結合自身的學科背景和教學實踐體會,對大學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定位問題做出了深刻學理闡釋。南開大學的陳洪教授對目前高校大學語文課程性質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這樣描述到:“目前開展大學語文教育還遇到一個困難,甚至是尷尬之處,就是其學科歸屬問題。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理方面的,即就其學術內涵而言,‘大學語文’無疑要提高學術水準、教學水準,但朝哪個方面努力,似乎比較模糊,沒有定論。二是從實際處境來說,一位高校教師,如果沒有一個‘法定的’學科作依托,似乎就沒有明確的專業歸屬感?!保?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學語文”決不是大學中一個可有可無的課程,更不是中學語文的“補課”課程?!按髮W語文”課程是大學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養不可或缺的課程,它在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品格素質與人文精神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他強調在注重大學語文工具性的同時更應該“兼顧文學性、藝術性、審美性、創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學語文課程在大學階段應是重要的‘通識’性課程,貴在以學生的需要為中心,力求引導學生,使他們確立自覺、積極學習的態度”[16]。北京大學的溫儒敏教授則強調大學語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學生的語文素養[17]。
朱恒則認為學術界將大學語文學科定位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為目的的“能力說”和以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人文說”,都是不準確的,“前者看輕了大學語文的應有作用,后者又過于沉重,大學語文無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這兩極之間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為主要目標”[18]。李景強認為,根據《大學語文》的改革趨向和大學課程設置原理,當前高校大學語文教學應淡化“語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學、人文或文化的理論知識性,“《大學語文》應以人文思想為學科基礎,以人文基礎理論為課程定位”[19]。賈瑩對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問題進行了多維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認為從大學語文課程性質的定位來看,大學語文具有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審美性;從大學語文的課程類型定位來分析,大學語文應既是一門公共基礎課也應是一門必修課;從大學語文的功能定位來考察,大學語文不僅傳承中國文化和延續民族精神的橋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培養學生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的重要工具,也是啟迪智慧,實現感性與理性平衡發展的重要途徑[20]。
對于我國高職高專院校而言,大學語文課程性質與定位問題也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楊定明在《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定位問題研究》一文中認為,由于長期以來大學語文在高職高專院校課程體系中并未有明確的定位,導致了當前高職高專大學語文課程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尷尬地位,并從高職高專大學語文課程在整個語文學科教學體系、職業教育體系、不同學科專業素質培養體系、公共課程體系以及在高職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個方面全面闡述了高職高專大學語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21]。陳嫣嫣則認為高職高專大學語文課程應該具有人文性、職業性、母語性等學科品質和復合型教育功能[22]??v觀學術界對大學語文課程性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其通識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語性,職業性、綜合性等性質特征的探討與研究;對大學語文課程定位的論述,研究者主要認為大學語文是培養學生文化修養和人文素質的“通識教育課”、“公共課基礎”、“公共必修課”、“母語教育課”等。研究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大學語文課程性質與定位問題進行多維度的探討與研究,對進一步深化大學語文的學理研究和學科建設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三、大學語文教學策略問題研究
“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適應學生學習需要和完成教學目標而診察作出的、并隨情境變化而進行調整的教學謀劃和采取的教學措施。教學策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學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狹義的教學策略僅指教的策略。”[23]大學語文的教學策略問題就是探討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教”和學生如何“學”的問題。朱媛指出隨著我國國際地位和經濟實力的日益提升,國外的“漢語熱”也日益興盛,然而在當前全球化語境的沖擊下,我國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重視度卻呈現出日益下降的趨勢。在我國大學教育中,大學語文教學面臨著課程定位模糊不清、教材建設質量懸殊、師資構成參差不齊、學習主體過于功利等多重困境,面對“母語教學”日益式微的窘境,他認為當前我國大學語文教學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明確大學語文課程的性質、功能和定位,完善大學語文教材建設,積極革新與整合大學語文教學方法,加快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的改革力度[24]。
吳素萍認為在當前網絡文化語境下,高校大學語文教師要重新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新教學理念,注重網絡語言文學和規范的語言文學的比較分析,適時改變授課模式,豐富學生文學課堂形式,進而推進高校大學語文的有效教學[25]。蔡繼蓮針對理工科對學生人文素養缺失的現實,認為大學語文教學應該從目標的確定、習慣的養成、學法的優化、閱讀引領的角度來提高高師院校理科大學生人文素養[26]。楊坤道在碩士論文《論當前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中認為,當前高校大學語文教學存在著學科邊緣化、師資力量薄弱、教材陳舊缺乏特色、教學時間不足、教學方法陳舊、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教育質量滑坡等問題,要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提高對大學語文教學重要性的認識;組織權威專家、資深學者和優秀教師重新編寫教學大綱、配套教材和教輔資料,做到教學大綱規范化,教材經典化,教輔資料科學化;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做到教師學者化;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改革考查辦法,促進大學語文教學的良性發展。趙卓則認為大學語文教學應該立足于語言文學的基點之上,在知識積累、能力培養和素質育成三個層面實施教學策略,三個層面協調發展,大學語文才能完成教學使命[27]。大學語文課程是高職高專院校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和必修課,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職業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在高職高專院校有效開展大學語文教學也是眾多研究者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劉春芳認為高職高專大學語文教學應該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效統一,高職高專大學語文課程應該走知識性和素質性平衡的考核之路[28]。
大學語文作為高等院校的一門課程,是母語基礎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卻長久以來被邊緣化,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準確的定位,教師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近些年在國家教育部的大力提倡和有識之士的呼吁下,大學語文開始被重新重視起來,很多人對大學語文的教學提出了批評和建議;隨著近幾年研究的深入,對大學語文教學研究形成了幾個主要的方向。
1 對大學語文價值定位的研究
對于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來說,如何定位大學語文價值,是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長久以來,大學語文被認為是高等教育中不甚重要的一部分,被很多人忽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認識到大學語文的學科性質、作用,沒有對大學語出準確的價值定論,因而,大學語文的價值定位成為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中的重點方向。
大學語文教學最基本的作用是加強學生的母語基礎教育,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書寫能力。通過對優秀文本的閱讀、欣賞和學習,培養學生對漢語的感悟、外化和綜合運用能力。但是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大學語文教學的價值還在于有更深層次的審美價值和人文價值。學生在閱讀經典文學作品時,領悟到其中的語言藝術之美、人性人情之美、自然風光之美,感受到文學作品中帶來的精神震撼和對生活、生命的再認識,與此同時,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開闊視野。因此,大學語文教學擔負著民族語言文字的學習,承載著優秀文化精神的傳播,是學生認知世界的一個窗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總之,大學語文價值定位的研究是不應被忽略的。
2 對大學語文教師素質的研究
在大學語文教學的環節中,教師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在大學語文教學研究過程中,對教師素質的研究經常成為一個熱點。從現今的教學實踐來看,由于對大學語文教學的不夠重視,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
在高校中,一般把大學語文作為一門公共課,缺乏有效的管理。有些高校的大學語文課程由一些非專業教師擔任,這無疑降低了教學水平和課程深度,使得這門課程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和意義。有些則是請文學院的各科教師擔任,但是這些教師往往攻讀某一方面,擅長精深的學術研究,所以對于要求綜合素質的大學語文教學來說,顯得并不恰當。
大學語文教學需要的是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師。首先,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寬廣的知識面,能夠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各個知識層面引領學生;然后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不僅能以豐富的學識吸引學生,還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穩重而不失活潑的口頭表達能力等等;最后,作為一名大學語文教師,還應該具有創新思維,時刻關注本學科的發展動向,積極運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推進大學語文的學科建設和改革,這樣,教師本人和大學語文學科才能共同成長。
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素質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校不夠重視。作為校方,應該設置專門的教研機構,提高教師的待遇,鼓勵和推進大學語文教學的改革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大學語文教師的素質,提高大學語文教學的水平。
3 對大學語文教材內容的研究
大學語文應該用什么教材,具體教學內容是什么,成為近幾年教學和教材內容和改革的爭論焦點,也是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的焦點。一直以來,大學語文教材內容大多是選取古今中外具有極大影響的文學作品,并對此進行分析和欣賞,很顯然,這種教材內容存在很大問題。
第一,教材內容選編存在比較嚴重的傾向性,很多教材選取了大量的文言文,對于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則取之甚少。當然,這也是為了傳承民族文化的需要,但也從另一個方面束縛了學生的思想,無法開闊眼界;第二,在教材課程內容安排上,閱讀和和欣賞占了絕大部分,很少有實際的文字語言訓練和獨立的思考練習,這使得學生缺乏實踐訓練,無法真正提高語言文字水平,與實際生活脫節。
不過,現在很多人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大學語文的教材也呈現出多樣化的風格:一方面繼續堅持大學語文教材傳播知識,美德育人的傳統;一方面也注意和現實相結合,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盡可能與日常生活和工作聯系起來,反映濃郁的時代特征;另外,在教材的編排上,努力以提高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水平和增加學生的積極性為目的。
4 對大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
在大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方向中,對大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可以說是最貼近實踐的。大學語文教學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實現優秀文化和道德的傳播,在各種教學方法的實踐中完善大學語文教學的研究,是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的興趣難以激發,而老師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于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就成為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學校
一、課題的提出: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在中國的教育界引發了一場關于語文教育問題的大討論。無論是語文界的教育專家,還是語文教育工作者,甚至眾多的學生家長,都對目前語文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極大的憂慮。究其問題的根本,在于語文教育只盯在幾本教材上,遠離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來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師教得死,考試考得死,學生學得死。
從大量的現實和有關的調查中反映出這樣一個現實:盡管經過許多年語文課堂上的學習,但學生卻積累淺薄,閱讀面狹窄;寫文章時言之無物,常感到沒有生活;學得很苦卻收獲很少,對語文課感興趣的同學越來越少,厭學情緒較濃。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中常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有思維,但無智慧;有行動,但無熱情。因為老師沒有把生活中鮮活的事實引入課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實不是沒有出現在教材、課堂或作業中,遺憾的是,這種生活事實僅僅是以例證的角色出現的。當教師為了說明某個觀點、證明某種結論、鞏固某一記憶時,事實才臨時被拉進了課堂,而此時此刻的生活事實,已經不是那種能給人熱情、沖動、直覺、遐想的事實,它是被人制作、化妝過的一個道具或角色。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卻絲毫沒有感觸,因為這不是他有體會、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實,他是被動的、勉強的理解事實,而要讓他再寫出這種生活來就更是難上加難了。所以我們的課題“生活化語文教學研究”就是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為了教而教,遠離生活遠離學生興趣的現狀提出來的。應該講這是一個很有現實意義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課題。
面對語文教學的這種現狀,我們認為,語文學科作為多門學科的基礎學科,要做到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突破點,就是要變“應試語文”、“課堂語文”為“生活語文”。我們希望通過多渠道的研究,能尋找到一條突破課堂教學封閉模式的新道路,擴大學語文和用語文的時空界限,使學生利用課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廣泛的運用,在實際運用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足夠的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狹窄的課堂教學變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學。
我們要通過課題的研究使師生自然擺脫語文教學的形式主義和繁瑣哲學。在教與學中自覺地意識到:不熟讀背誦課文,經典語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擴大閱讀,就不可能擴大知識面,豐富營養,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頭活水中去學語文,不為生活而學語文,語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直接的和間接的閱讀,閱讀能力就不可能有實質的提高,寫作就會無病,搞文字游戲,抒虛情假意。因此,要使師生共同清醒地意識到要改變單一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把語文教學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當然,語文教學要改革、要創新,首先應是它的施教者——教師的素質要提高、觀念要更新。我校作為中新合作開發的工業園區內的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學校的每一位教師都是經嚴格考核選的,他們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有著較新的教學理念,愿意嘗試,敢于創新。新的學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學思想來體現其強大的生命力,同時眾多來自各所學校的教師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學研究所追求的目標來將他們統一到一起,開始譜寫嶄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學校沒有舊體制遺留下來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沒有參差不齊的教師隊伍的制約,更適合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語文學科是基礎學科的基礎,從社會的要求、學科的要求、學校的要求、師生的要求幾方面來看,我校確定的研究課題是體現社會需求的、符合教學規律的,也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可行的課題,它的研究必將使學生獲得最大的利益。
二、概念的界定:
關鍵詞:語文教學研究;問題;對策
一、語文教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1.研究者的層次是單一的
語文教學研究是關系到每一個華人的事情,它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首先,處在語文教學最前線的中小學語文教師、教研員是最直接接觸語文教學活動的人群,他們能夠取得第一手的資料,他們的研究活動可以直接促進語文教學向前進步;其次是漢語言專業的研究學者,他們可以運用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更富邏輯性的思維來豐富語文教學方法;最后是社會各界人士,他們可以站在各自專業的角度,為語文教學添磚加瓦。
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中小學教師,很少有專家和社會人士參與到語文教學的研究之中來?!吨袊Z文》《語文建設》這類比較高等的語文學習刊物中很少刊登關于語文教學研究的文章,它們是中國語言中最有價值的刊物,理應高度關注語文教學的發展和研究,但是近年來,這些刊物很少為語文教學研究提供建設性意見。
2.研究成果欠缺邏輯層次
由于研究人員單一,大學和高層次的研究者很少參與到語文教學研究當中來,我們的語文教學研究成果欠缺邏輯層次。從發表的文章和論文來看,中小學教學中出現的現實問題研究比較多,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素質教育、情感教育和網絡教育中。對語文這門學科深層次的理論研究比較少,這就導致了語文教學缺少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文章來為語文教學者提供理論指導。
二、解決語文教學研究問題的對策
1.鼓勵社會各層次人士參與到語文教學研究中
要讓社會各界參與到語文教學研究的活動中,政府可以積極組織社會各界人士把平時工作中遇到的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集中起來,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集中反映給語文教學研究組;大學和漢語言的專家們要集中精力進行語文教學的研究,把研究方向放在語文教學的深層次理論上,爭取為語文教學研究的發展作出質的突破性貢獻。
2.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中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自己掌握,盡量做到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在具體的操作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引導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在自己思維的引導下去尋找規律、理解定理。教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要觀察每一個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根據每一個學生個性和能力的不同,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展現自己,讓學生增強自信,具有成就感。
(2)教師在上課時要學會給學生空間和平臺。教師在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努力構建一個發揮平臺,構建起這個平臺,學生才能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也才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意愿和動力。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想要表達的欲望,學生也不例外,在繁忙的學習和無限壓力下,學生受到了相當的限制而沒有表現而已,教師要給學生足以發揮的空間。
(3)課堂教學中的發揮應該是自我發揮。傳統的語文教學是教師說了算,學生只是負責聽、背誦和記憶。新課改要求學生對課文內容有自己的見解,教師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意識。比如在《孔乙己》一課的教學中,孔乙己是晚清時期一個沒落的知識分子。他深受封建科舉制的影響,認為“學而優則仕”才是一個君子該有的理想。在這種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教育中,孔乙己看不起體力勞動,對于經商致富,他更為不屑?!熬庸谈F”既是他的人生信條,也是他淪落社會的“擋箭牌”。他雖然小有才華,但是好吃懶做,又不會營生,最后淪落到討飯的境地。后來甚至去偷竊,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卻還紅著臉爭辯說“竊書不能算偷”,“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慘境。此外,人的性格是復雜的,孔乙己也一樣。他雖然干些偷偷摸摸的勾當,但是品行卻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比如講信譽,從不拖欠酒錢;他看不起勞動者,以讀書人自傲,但是對孩子卻很熱情,教“我”識字、給孩子分茴香豆,這都表現出他質樸、善良的本性。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傳授課文,那學生對課文的背景和文章深意必然理解不透徹。如果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編寫下去,就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課堂氛圍也活躍起來,這才能真正做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解也才能更為透徹。
3.教師要學會傾聽,及時鼓勵
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可以分為書面和口頭形式的,無論是哪種形式,都是其對課文的理解和表述。從學生的發言,可以觀察出學生目前的認知水平、情感發展水平、言語水平,也就是教學達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學會在傾聽中去發現問題,教師可以在傾聽中發現學生言語上的問題和漏洞,予以糾正;可以發現學生認知上的偏差并進行引導和改正。如,教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課時,在討論鄭屠夫是不是該打的時候,有位學生發言說:“鄭屠夫以權欺人,無惡不作,魯提轄行俠仗義,該打。”這時,教師抓住學生發言中的“行俠仗義”一詞深入生成,問道:“魯提轄是如何行俠仗義的?如果你是一個提轄,而你又武功高強,你該怎樣做?再讀課文,你認為此時的魯提轄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通過讀書思考,對魯提轄此時的內心活動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參考文獻:
[1]邵建文,魯艷.論新課程理論下的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26B).
一、 轉變語文教學研究的方向
近幾年,我們學校的教學研究重點是:延長有效教學研修鏈條。我們從解讀教材、確定重難點、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案,到實施教案、上課、評課,都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切實把“有效”的理念和標準貫徹到了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不斷地夯實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讓教師獲得了專業化的成長。同時,我們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目標,培養學生有效的自學習慣,培養學生“學問精神和習慣”,組織學生“兵教兵”,組織“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學習,打造“實力活力”(“雙力”)的教學,使學生的課業負擔得到了減輕,學業成績保持在了較高的水平。但是,怎樣做到因材施教、以學定教,仍然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短板”,因為我們對“材”“學”缺乏“讀心術”,所以語文教學的以生為本尚停留在喊口號,至多是淺嘗試的水平上。為此,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嘗試研究心理學視閾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具體研究重點為:1.小學生認識特征及教學對策;2.小學生情感特征及教學對策;3.小學生意志特征及教學對策;4.小學生識字、寫字心理機制及教學對策;5.小學生閱讀心理機制及教學對策;6.小學生習作心理機制及教學對策;7.小學生口語交際心理機制及教學對策;8.小學生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心理機制及教學對策。我個人認為,小學生心理學和語文教學的結合是偉大而艱難的嘗試!詩人艾青說過:“人生的道路很長,但關鍵的地方只有一步!”心理學視閾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研究是語文教育的關鍵一步,我們學校正在跟高校合作,傾力強攻。
二、提倡研究語文教學的細節
有一天,我聽了我校青年教師的課《紀昌學射》。該教師先是用比較快的速度組織學生識字、寫字,掃清了障礙,接著叫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到讀議第二、三自然段的時候,教師提出:“讀第二、第三自然段,說說紀昌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然后讓學生讀書、思考、討論。我對這樣一個開放的問題的解答充滿了期待??墒牵瑢W生回答時,只能說出一點點。教師連續問了三次“還留下了怎么樣的印象”,學生才梳理出紀昌給人留下了謙虛好學、刻苦認真、堅持不懈的印象。學生讀議課文沒有相互糾錯、相互補充的互動氛圍,沒有思考、回答問題“一次到位”的課堂習慣,難脫細問碎答的俗套。第二天早上,我在學校巡視時見到該教師,就和盤托出了我的想法:在今后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中,首先要訓練學生牢記教師的問題。然后系統訓練學生的思維,即教師的問題是什么,學生讀書后的答案是什么,是從哪些詞、句、段得出這樣的答案的,得出答案的詞、句、段中又有哪些特別值得品味的地方,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怎樣才能讀出這樣的體會。接著訓練學生的系統表達,即緊扣教師的問題,結合所學的課文,用自己的話表達出系統思維過的內容。最后,允許其他學生糾錯、補充。這樣做,才能實現課堂上教師退后一點,騰出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思考、表達和讀書的目標。我一邊說,一邊問該教師:“你領會了我的意思了嗎?”她頻頻點頭,我感到格外欣慰。我希望我們的教師和我們的教學都能發生改變,因為只有改變,才會更好。
三、 系統總結語文教學的經驗
幾年來,我總是利用每星期二的上午到班上聽課,聽過我們學校100%的閱讀課。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很敢說、很愛說,但是對生字新詞、詞語比較、文章結構、思想感情和內在含意的自求自得能力還有待提高;教師的導、扶也不夠自然。教師在課堂上細問碎答,特別想讓學生問懂、議懂,殊不知,這樣做卻無法體現“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的教學思想,反而浪費了學生相當多寶貴的閱讀時間。
我常常追想自己二十多年來的閱讀教學和研究實踐,倍加覺得閱讀教學思想對于教學,對于教學改革格外重要。于是,我給我校的兩位主任提出了我的個人建議:不妨帶領教師們重溫關于閱讀教學的最基本問題,即1.什么叫閱讀教學?2.閱讀教學的目的、任務是什么?3.閱讀教學的途徑是什么?4.閱讀課的步驟是怎樣的?5.閱讀課上教師的作用怎樣發揮?我堅信,解決了這些基本的認識問題,肯定更能改變閱讀教學的面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當然,如果借此機會好好拓展研究一下以下幾方面的內容,自然更好,那就是:1.怎樣形成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毅力;2.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3.我校學生應掌握哪些學習語文的方法;4.我校學生學習語文要按照怎樣的步驟去進行才最科學、最合理(即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的程序設計)。這樣,我們學校的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學研究的品牌就能夠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