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8 16:33:39
序論:在您撰寫創業現狀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近幾年來吳江市創業培訓的情況
創業培訓是對具有創辦小企業意向的人員和小企業經營管理者進行企業創辦能力、市場經營素質等方面的培訓,并對他們在企業開辦、經營過程中給予一定的政策指導,其目的是通過提高企業創辦者創業的心理、管理。經營等素質,增強參與市場競爭和駕馭市場的應變能力,使小企業創辦者在成功地創辦企業,解決自身就業問題的同時,創造和增加社會就業崗位,幫助更多的人實現就業或再就業。自2003年起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統一部署,在蘇州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的指導下開展創業培訓。
創業培訓也稱SIYB培訓,SIYB是國際勞工組織為了促進就業,支持發展中國家微小企業的發展,以創業促就業,實現就業的倍增效應,專門組織專家開發的。SIYB培訓項目由四套以教材為主的培訓課程組成,體系包括GYB即創業意識初始階段;SYB是創辦你的企業;IYB是改善你的企業;EYB是發展你的企業。我們目前舉辦的主要是前兩項培訓,自2010年開始嘗試第三項培訓IYB。從2003年到現在,吳江市參加創業培訓并取得合格證的有5981人。
總的來看,近幾年參加培訓的人數逐年增加,培訓質量不斷提高,社會反響較好,能取得這樣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領導重視,宣傳到位
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都把創業促就業工作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蘇州市分別于2008年、2010年舉辦了蘇州市民創業創新大賽,由電視臺進行直播,市領導頒獎,營造了創業光榮的良好氛圍。吳江市配合蘇州大市也分別搞了兩次創業大賽,得到了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重視,在吳江掀起了一股創業熱潮。我們還充分利用吳江日報、吳江廣播電臺等媒體常年開展創業培訓的招生及政策宣傳,讓更多的吳江市民了解創業。2010年我市配合蘇州大市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成立了以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各項工作在全市上下得到了充分重視,創業培訓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
2、培訓范圍 不斷拓展
2003―2005年,實行免費創業培訓的對象主要是下崗失業人員,2006年開始拓展到高校畢業生、失地農民、農村富余勞動力、退役士兵、大學生村官、殘疾人。
只要有創業愿望和一定的創業能力,都可以申請參加開辦企業的培訓。有條件的地方,也可對已經是企業主,但需要提高經營能力的人員進行提高培訓。
3、培訓目的 更加明確
通過創業培訓,培養、提高“創業者”的心理、管理、經營素質,增強其駕馭市場的應變能力。對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中的“創業者”實施心理、管理、經營素質的培訓,幫助下崗職工、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樹立創業的自信心。同時,對他們實施市場分析能力、市場競爭意識、組織管理能力的培訓,增強他們駕馭市場的應變能力,造就一批成功的小老板。
通過創業培訓,實現就業倍增效應。部分下崗失業人員通過創業培訓成為小老板,開辦了新企業或實體,在解決創業者本人就業問題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一批就業崗位,能幫助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實現就業倍增效應。
通過創業培訓,推動民營經濟進一步健康發展。吳江歷來都是民營經濟特別發達的地區,創業的環境很好,對創業者進行培訓,使這支新生的創業者隊伍了解、掌握國家的有關經濟法規,學習工商、稅務、金融、科技、管理、勞動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幫助他們選準經營方向,減少經營投資的盲目性,從而提高創業的成功率,促進吳江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
4、創業優惠 政策到位
這幾年,吳江市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使創業者得到了極大的實惠,為成功創業創造了良好的基礎。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主要有:
創業補貼。在法定勞動年齡段內,具有本市戶籍經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創業培訓結業的自主創業人員,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1)在領失業保險金人員;(2)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包括:女40周歲、男48周歲及其以上失業人員;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長期失業人員;夫妻雙失業人員;單親家庭失業人員;特困職工家庭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人員;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殘疾人員; “零就業家庭”的人員;(3)無單位就業經歷,初次創業的高校畢業生;(4)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低收入純農戶家庭和農村單親家庭等農村就業困難群體;(5)持有效證件初次創業的復員轉業退役軍人。
對確認符合上述對象和條件的自主創業人員,自2008年1月1日后領取營業執照,所辦實體正常經營,已辦理社會保障登記,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正常經營是指辦理納稅登記并已進行納稅申報,繳納稅款的,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2000元。
小額擔保貸款。經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創業培訓合格并創業的人員,可直接向職業培訓指導中心申請,填報《吳江市小額擔保貸款(個人)申請表》,并按要求提供相關資料和證件報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審查,經審查通過后直接提交擔保機構。市擔保機構接到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查的申請材料,在3個工作日內審核完畢并為符合條件的申請人辦理擔保手續和反擔保手續,并出具擔保書。農商行收到擔保機構提供的申貸材料后,對材料齊全、符合貸款條件的,在3個工作日內辦理貸款審批手續,核定貸款金額和貸款期限,簽訂借款合同并發放貸款。貸款擔?;鹗杖〉膿YM不超過貸款本金的1%,由市財政全額向擔保機構支付。貸款額度不超過10萬元,貸款期限最高為二年,貸款利息由財政全額貼補。
2008年出臺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給廣大經創業培訓合格后自主的小老板得到了強大的資金支持。2009年實現成功貸款人數為59人,貸款金額為570萬元;2010年實現成功貸款人數為164人,貸款金額為1626萬元。
社會保險補貼。經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創業培訓結業的人員,自辦實體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給予定額社會保險補貼。社會保險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補貼標準參照當年企業參保繳費基數下限,按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合計單位繳費比例計算,2009年補貼標準為每月300元,2010年調整為每月317元。
5、帶動就業 成效明顯
各鎮“一鎮一品”活動的開展和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為自主創業者提供了強有力的經營保障,增強了初辦企業的成活率,也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和成本壓力。創業孵化基地還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經營環境,便于小企業之間的聯系和交流,也便于市場的集中,形成固定的客流及訂單,有利于規模經營,提高市場的知名度。目前吳江市各個鎮(區)根據當地的產業結構,建立了10個創業孵化基地,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創業培訓的成功率,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
二、創業培訓目前存在的問題
1、創業師資建設受到瓶頸制約,創業服務專家建設亟待加強
目前的創業師資結構比較單一,隨著創業培訓的目標任務的增加,創業培訓質量要求的提升,無論是從知識結構、還是年齡結構,師資問題將越來越受到嚴峻的考驗。創業指導專家志愿團的建設,依靠職業培訓指導中心個體的力量,無法聘請到高層次的專家,需要更高層面的推動。
2、小額擔保貸款的審批程序有待細化
目前的小額擔保貸款,給創業者提供了很好的融資渠道,極大地推動了吳江的創業活動。但在擔保審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沒有明確的標準),造成了許多學員的不理解和埋怨。需要進一步細化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擔保貸款的操作流程及標準。
3、自主創業者的融資需要更多的支持
自主創業者要實現成功創業,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問題。隨著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成熟,開辦企業的各項成本都在水漲船高,目前實施的小額擔保貸款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燃眉之急,創業者需要通過其他渠道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4、創業項目、創業孵化基地建設上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溝通
當前創業培訓的過程中,主要以教材內容為主線,所涉及的案例與吳江市創業項目推介(一鎮一品)、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缺乏有效的銜接,今后要加強這方面的交流。
三、進一步優化創業培訓的工作思路
1、成立創業講師志愿團,并定期進行交流,開展教研活動
向社會公開招聘兼職創業培訓講師,充實創業培訓師資隊伍,著重培養有自主創業實體或經歷的創業講師。定期開展創業業務培訓,通過教研活動、參觀學習、拓展訓練等多種形式提升自身業務水平。
2、強化創業培訓的后續服務工作,提高創業培訓質量,提升企業經營水平
加強創業指導專家委員會的建設,聘請高層次的企業家、高校教師、企業高管、政府相關部門的專家為創業者出謀劃策,指點迷津,優化企業經營方案,提升企業經營水平,提高創業成功率和成活率。在服務形式上開展“門診式服務”、“會診式服務”、“結對子服務”、“上門服務”、“網上服務”等形式的指導服務。
3、鼓勵引導社會各界捐助成立創業基金,改變由財政獨撐的局面
創業存在著風險,財政資金的特殊性規定了嚴格的反擔保措施。初次創業者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所以融資的需求量較大。因此兩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彌補這一差距,需要政府或行業協會出面向社會各界發起募捐,成立創業基金,緩解資金矛盾。
4、擴大免費創業培訓的覆蓋范圍
將創業培訓的范圍擴展到有創業意愿的吳江市民。將創業培訓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體現政府為民服務的理念,鼓勵更多的市民通過創業實現更好地就業。
5、成立自主創業者協會
今年我們在市人社局的指導下,成立了吳江市自主創業者協會。今后我們將利用這個平臺有序開展聯誼會活動,加強創業者之間的交流。定期組織專家志愿團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工作,為創業培訓學員答疑解惑。加強地區間的創業聯誼活動,及時掌握最新動態,擴大地區間的合作。擴大創業者協會的知名度,讓更多的自主創業者加入到這個陣營來,為吳江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字:鋼琴演奏;大學生創業;創業教育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1-0224-01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到:“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機構。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痹谇嗄暌淮?尤其是大學生,是中國最具活力的群體,所以保證大學生的就業,也就變的尤為重要,但是對于鋼琴演奏專業的學生來講,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鋼琴演奏專業的學生都是屬于難就業群體,在這種就業形勢下,鋼琴演奏專業學生的自主創業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鋼琴演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專業,在所有的音樂院校中,鋼琴演奏專業都有這舉足輕重的地位。鋼琴演奏藝術屬于表演藝術。因此,我們對它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的重點就放在“演奏和表演”上。每個人的音樂表演才能都不是與生俱來,它來自于演奏者的長期藝術實踐和積累,來自于演奏者全面的修養和豐富的生活體驗,更加要求演奏者擁有扎實的基礎。作為一名鋼琴演奏專業的學生,只有注重演奏基礎的訓練,經常參加演奏實踐,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找機會多舉辦不同形式的音樂會,不斷加深自己的演奏實力,才有可能將自己打造成高水平的演奏人才。在當今這個變幻莫測的社會中,雖然有無數的機會,但是人才數量之多和其就業的多樣化,也使得不少初入社會的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缺乏前進方向。總的來說,鋼琴演奏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以有很多的就業選擇,一般的學生選擇從事鋼琴家教,成為隱形的就業者。但除了家教之外,也可接受琴行的邀請進行授課。還有一些學生如果想要從事電子音樂和電子作曲之類的工作,則還需要參加相關的學習或培訓。還有一些學生選擇在市、區級藝術院(團)從事鋼琴演奏工作;或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文化站任專職音樂管理工作;還可以擔任各級青少年活動中心的藝術管理人員或鋼琴指導教師;從事鋼琴教育工作;或在文化娛樂場所擔任專業的鍵盤演奏或其它跟鋼琴演奏有關的工作。就業方向職業的崗位職責主要是從事鋼琴演奏等藝術類培訓和輔導。在一些工作崗位上積累到一定的人脈后,還可以選擇自己創立鋼琴演奏藝術學校,但這種創業方式存在一定的風險。而對于大學生來講,就業的好壞與自己本身的能力有著非常大的聯系。
以目前的創業教育現狀來看,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相對于許多西方國家來說起步較晚,還存在這許許多多的問題,像創業觀念上的落后,尤其是針對音樂類學生的創業教育體系還不夠成熟夠,沒有良好的創業環境等。所幸中國的鋼琴教育在整體上來講還是非常好的,特別是這些年,發轉的速度非常快,這通過觀察每年參加大賽的新增選手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許許多多普通家庭也開始購買鋼琴,培養子女在這個方面有所發展。一些不是音樂院校的學校也開始招收藝術類學生,并且開設了鍵盤演奏系。對于培養全面的鋼琴人才以及生源的多元化來說,這個現狀是很好的。在某種意義上,現階段中國的鋼琴教育和發展鋼琴教育的大環境是我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想要擁有創業能力,學生自身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然而,在通過多年的實際教學和調查中,筆者發現現在的教學中還很多存在著許多問題:大部分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是依然運用“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大束縛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和靈感;在選擇教材也不夠慎重,太過強調技術性。首先,應該打破傳統授課模式的束縛,目前,“一對一”的課堂教學還是學校音樂教育以及私人教學的重點,這種方法使得學生的音樂體驗的范圍比較小,教學方法主要也是靠死記硬背、練習、模仿和重復,極大地束縛了學生主動創作的積極性和想象的空間。理想的學琴過程是教師提供給學生一個音樂性的教育而不是音樂培訓。所以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一對多”集體授課的模式,特別是初學鋼琴的學生,這種方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請一位同學上前獨自演奏,然后其他同學進行討論,指出他彈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怎么解決,再由教師示范正確的演奏方法,這樣在鍛煉學生上臺表演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質的同時,也使學生之間形成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的氣氛。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教會了學生“怎樣彈”,也讓學生掌握了“怎樣教”。這對學生今后的就業創業有非常大的幫助。
關鍵詞:高職 大學生 創業教育 實證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b)-0153-02
創業教育作為新的教育理念,是在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基礎上進行的,以開發和提高青少年的創業基本素質,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模式,是社會經濟結構調整對人才需求的要求。江蘇省作為我國職業教育開展較好的省份之一,近年來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江蘇省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分析其開展的現狀與存在的不知,對全國高職院校的創業教育起到很好借鑒作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群體抽樣方法,根據江蘇地區分布,從蘇南、蘇中、蘇北抽取7所高職院校(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等)的1 000名大學生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采取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設計了《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問卷》,發放問卷1 000份,得到有效問卷976份,問卷有效率97.6%。
2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2.1 大學生對創業和創業教育的理解
創業教育是一種嶄新的教育理念,是人才觀的轉變和教育觀的革命,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調查得知,有87%的學生認為高職院校開設創業教育很有必要,但對什么是創業教育不理解,認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的同學占38%,認為上學期間勤工儉學、外出干兼職是創業的學生占61%,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僅僅局限于一個相對較淺的層面。另外,有88.5%的大學生認為高職院校開設創業教育很有必要,大多數學生對創業教育的意義保持肯定態度,說明當代大學生支持創業,希望參與創業,這對今后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環境基礎。
2.2 大學生對學校創業教育的評價
創業教育觀念是決定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的內在動力,學生如果對創業教育有較好的評價,有良好的創業觀念,則在創業教育活動中會積極投入學習,然而,受多年來應試教育影響,一些高職院校為了響應國家創業號召,象征性地做些創業教育宣傳,不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而把重心偏向于鼓勵學生學好專業技能知識。調查得知,江蘇省高職認為學校創業教育較差的為59%,21%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創業教育開展得比較好,20%的學生認為一般。多數高職院校只是開展“挑戰杯”“創業大賽”等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等活動,多數學生也僅僅知道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反映了目前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形式比較單一。
2.3 學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情況
創業教育的實施離不開創業教育課程與教材的支撐,從高職院校現實創業教育現狀看,課程設計簡單、教材匱乏。調查得知,有71%的大學生認為設置創業教育課程沒有意義,只有11.5%的大學生認為應該設置創業課程。認為把創業類課程列為高職必修課的占總數31.6%,認為將創業課程作為選修的占68.4%,可見開設創業課程成為高職院校普遍的共識。訪談得知,目前多數高職院校都拘泥于創業講座、報告,創業教育相關專業教材幾乎沒有,多數高職培養人才的目標更多傾向于崗位工作者,而不是崗位創造者。
2.4 創業教育的模式和內容
學生對創業知識的需求并不僅限于開設幾門課程,而是能切實提高創業意識,需要一個系統的模塊和多樣化的內容。調查得知,56.3%的學生希望得到挫折心理教育;78.3%的學生期望得到實踐能力的教育;91.2%的高職大學生期望得到創業基本理論教育;33.9%的學生期望得到團隊精神教育與培養;41.2%的學生希望學校開設創業學或創業管理方面的課程,說明大學生對創業和創業教育知識了解有限,創業勝任力中最缺乏的因素是積累社會經驗和人際技能,多數高職學生沒有接受過創業專門教育,一部分學生創業自信心不足,缺乏創業精神。
2.5 創業師資配備現狀
創業教育領域的師資要通曉創業教育的理論知識,要有社交、營銷、管理等各方面創業實踐經驗,對講授該課的教師要求相應提高。調查得知,學生對教師授課內容的創新性評價不高,31%的學生認為老師無需接受創業教育的培訓,14.7%的學生對老師是否接受創業培訓抱無所謂態度,80.3%的學生認為教師應該接受創業培訓。訪談得知,高職現有的教師大都沒有創業經驗,63.5%的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不具備“雙師素質”,許多教師邊自學邊教學,對于新時期大學生創業必須的虛擬企業知識、融資、創業等知識欠缺。
創業教育目的是發揮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優勢,培養出具有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的人才,要求高職院校要從多個方面為創業教育提供資源。調查得知,目前認為創業教育學校政策支持不夠的占26.1%,認為資金缺乏的占36.7%,認為學校創業能力不夠的占32.5%,高職生對創業政策的了解貧乏,只有52%的大學生知道國家對大學生創業有鼓勵政策,多數學生對政府創業政策關注不足。訪談得知,高職中一些教師對創業教育的實施對象不明確,部分教師認為實施創業教育的對象應該是畢業班的學生,不應該對大一學生實施,一些學校缺乏創業的氛圍,缺乏鼓勵個人創業的配套措施。
3 提升高職創業教育的策略
3.1 創建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與寬松的創業教育環境
創業教育的良好氛圍可以促使學生理性思考未來,規劃職業生涯,打造和諧的創業氛圍和環境是開展創業教育的基本前提。樹立創業是一個公民素質能力的重要體現,在全社會培育創業意識,倡導創業精神,倡導勇于競爭和寬容失敗的精神。要營造校園創業文化氛圍,通過宣傳欄、校園刊物、校園網絡等使學生了解創業的政策法規等信息,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形成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
3.2 加強高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創業教育需要的具有創業激情、創業能力、創業實踐的教師,培養一支具有創業意識和素質的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關鍵。高職院校要建立有效的創業教育激勵機制,促使教師主導提升自我職業素養,要為教師個人的進步拓展空間,建設創業教育教師的培訓基地,組織教師到創業市場進行系列考察活動,為高職院校創業教育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3.3 構建高職多樣性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是創業教育的基礎,開發出一系列實用適需的創業教育課程是發展創業教育的當務之急。在創業教育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將創業成功者都納入創業教育課程開發的主體當中來,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應圍繞創業過程的具體環節而展開,要注意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情況相結合,充分發揮不同地區高職的教育特色,不斷探求和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構建多樣性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 費小平.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路徑探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6):55-57.
自從有效市場假說提出以來,高效的會計信息質量一直被視為保證證券市場有效性的關鍵,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上市公司日趨頻繁和普遍的財務重述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在中國的證券市場,年報披露后,會有很多公司公告,宣布原先披露的年度報告中存在錯誤或遺漏,需要更正或補充,這種更正和補充幾乎可能涉及年度報告的每一個角落,錯誤或遺漏的嚴重程度也差異頗大。創業板自2009年10月開板至今,其上市公司已披露了三年的年報,然而與主板類似,創業板年報披露后也有大量的補充更正現象出現。
國內學者對主板市場財務重述現象研究較多,對于開板時間較短的創業板財務重述現象還少有研究,因此本文以創業板財務重述現狀為主要分析內容并提出建議,以期為該研究領域做出些許貢獻,并在實務中為提高創業板上市企業信息披露質量,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盡些微薄之力。
二、財務重述概念與研究現狀
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于1971年的第20號意見書(APB20)對財務重述的定義為:上市公司在發現并糾正前期財務報告的差錯時,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財務報告的行為;美國審計總署2003年的定義(GAO2003)為:在發現前期財務報表差錯時,公司自愿或被監管機構促使更正并重新表述已披露的以前期間財務報表的行為;2005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第154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對財務重述進行了重新定義:修正前期的財務報告以反映這些報告中存在差錯被更正的過程。而我國相關機構并沒有對財務重述的明確定義,我國學者結合我國的特點,習慣將類似于國際上被稱為財務重述的問題稱作“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為了與國際說法保持一致而采用“財務重述”。我國對于“財務重述”的概念中還需加以關注的是“年報補充更正公告”或“年報補丁”這一概念,有學者以該概念為題進行了研究(陳凌云2009;周洋,李若山2007)。年報補充更正公告是我國上市公司已公布的年報不再可靠時而的對歷史公告的補充和更正,而這只是對錯誤信息的簡單補充和更正,即使補充更正的是財務報告相關內容,但并沒有像美國那樣形成成熟的重述機制,因此只能稱之為特殊的財務重述。筆者將國內學者對財務重述問題的研究按照其所選取的載體分為兩類,以避免混淆從而看到本質:針對會計差錯更正展開研究(姜英兵等,2010;黃志忠等,2010;張俊瑞等,2011;蘭艷澤等,2011);針對范圍更廣的年報補充更正展開研究(周春生,2005;周洋等,2007;魏志華等,2009,2010;陳凌云,2009;陳麗英等,2010;毛志宏2010)。
本文所研究的是創業板上市公司針對年報中錯誤及遺漏披露的補充及更正公告,所要分析的是該類公告的披露現狀。已有的對主板市場年報補充更正公告的研究從不同角度將該類公告進行細分,本文部分借鑒了前人的分類方法。本文涉及的所有年報補充更正公告均來自深交所網站。
三、創業板財務重述現狀分析
創業板自2009年10月開板至今,已經有三年的年報披露經驗,筆者收集了創業板上市企業針對2009、2010、2011三年年報所披露的補充更正公告,從公告數量及公告內容兩個方面對其現狀展開分析。
(一)公告數量情況
在2009年末及2010年初于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中,有59家公司披露了其2009年年報,這對其自身來說是一種新的經驗,同時也為未來將披露年報的其他公司提供了借鑒。隨著創業板上市公司逐漸增多,披露2010年年報的公司增加到188家,2011年年報披露公司達到290家(如表1所示)。表1統計了2009~2011三年間年報補充更正公告的披露數量情況,針對2009年年報披露補充更正公告的公司數占披露該年度年報的公司總數的37.29%,比例很高,原因很大程度上應歸結于2010年為創業板上市公司披露年報的第一年,經驗還不足。2010、2011兩年該比例大幅下降,且兩年比例接近。
如果說經驗是重要的,經驗的積累可以使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提高的話,那么顯然對某些公司來說,這種說法并不成立。表2、表3旨在說明年報披露經驗對補充更正公告披露的作用,以及幾年間重復進行年報補充更正的情況。在針對2010年年報進行補充更正的公司中,已經第二次披露年報的公司有59家,其中2家公司披露了補充更正公告;針對2011年年報進行補充更正的公司中,第二次披露年報的公司有129家,其中22家公司披露了補充更正公告,第三次披露年報的公司有59家,其中4家披露了補充更正公告,可見從這個角度來看經驗似乎并沒有抑制發生補充更正的可能(如表2所示)。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已披露過兩次年報的公司中,犯過一次錯誤的有37家,兩次錯誤的有4家;已披露過三次年報的公司中,犯過一次錯誤的22家,兩次錯誤的3家,倒還沒有連續三年出錯的公司(如表3所示)。有的公司可能第一年出錯,第二年沒錯,第三年又出錯,有的公司前兩年連續出錯,有的后兩年連續出錯,該種狀況進一步表明對于一些公司來說,經驗并沒有阻止出錯的情況發生。更有甚者,三年間,有兩家公司針對同一份年報,連續了兩份補充更正公告;有一家公司針對同一份年報連續了三份,這就稍嫌夸張和冗余了。
【關鍵詞】遼寧?。淮髮W生;自主創業;現狀分析
我國早在20多年前就開展了創業教育,也將創業教育、學術性教育及職業性教育三者擺在了同等的地位。然而,通過有關的調查顯示,進行自主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并不多,雖然有一部分大學生具有自主創業的思想,但真正行動起來的大學生卻很少。遼寧省政府在處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問題時,出臺了一些相關的優惠政策,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其中包括減免稅收、擔保貸款及社會保障等。而且,還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特意開辦了相關的知識培訓、市場調查等服務部門。但受到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響,大學生自主創業依然舉步維艱。針對這樣的局面,本文在此對遼寧省大學生創業現狀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解決。
一、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特征
(一)大學生的理論知識豐富,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大學生剛從院校畢業,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不管是在管理公司上或者是專業技術上,這些豐富的理論知識為他們的自主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大學生具有創新思想,有無畏困難的精神。處于青春年齡階段的大學生,他們剛從院校畢業,對社會的新新事物充滿好奇心,具有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有嘗試一切事物的勇氣,這也是自主創業需具備的一種品質。
(三)大學生在創業時缺少耐心。在創業過程中,他們雖然具有創新、勇敢的精神,但他們卻缺乏面對困難的思想準備,一旦遇到困難,就垂頭喪氣,這種心態不利于自主創業的開展。
二、遼寧省大學生自主創業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創業載體問題。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主要環節就是建設創業載體,有制度載體、程序載體、培訓教育載體及宣傳載體。首先,制度載體缺失、程序載體效能不高。我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有關政策及法規還不完善,政府職能尚未完全轉換,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創業程序繁瑣,政府部門在辦理時服務態度不太好,整體素質偏低。政府開辦的創業咨詢、風險評估、創業指導、資金扶持等工作做得不到位。沒有給大學生提供一個公正、開放、誠信的創業法制環境;其次,創業教育載體建設比較滯后。在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時,先要處理好創業教育傳統觀念及現代觀念之間的矛盾,教師及學生對創業教育沒有充分的認識,沒有營造良好的創業校園氛圍,缺少對實踐基地建設的投入。因此,加強創業教育至關重要,應該積極引進其他開展得比較好地區的經驗,改變觀念,勇于創新。另外,當前創業教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诋斍案咝摌I教育及大學生創業活動的情況分析,遼寧省創業教育模式還不夠成熟和規范,在調查中發現,一大部分的高校尚未開設創業教育課程,有的高校雖然有開設,但也是以一種形式的方式存在,教師師資力量及教學質量還要進一步提高;最后,宣傳載體力度不夠。
(二)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大學生剛從院校走向社會,雖然具有自主創業的激情,但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和商業管理經驗,阻礙了大學生自主創業發展的步伐。他們在組織團隊時沒有相關經驗,市場調查做得不夠,也不懂得如何給公司制定戰略目標,在提高工作效率、產品市場推廣中不夠重視。因此,在開展自主創業時,應聘請具有市場管理及產品推廣經驗的人才,要懂得運用手段激發起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缺乏資金。大學生自主創業中,讓他們頭疼的不僅是經驗不足問題,更重要的是資金上的缺乏。我國當前個人商業貸款雖然有多種形式,但對大學生來說,要通過這些途徑貸款都是不太可能的。這時候,大學生為了盡早獲得企業的啟動資金,常會低價賣掉自己的創意或者技術,或者對方給點錢就讓他們占有大股份。有的投資者雖然不能為公司提供專業的指導,但因為股份關系和公司也是聯系在一起的?;谶@樣的情況,大學生在自主創業時,不要僅看到眼前的利益,要盡量和具有創業理念、真正有實力并能給公司提供有價值意見者合作。
(四)沒有對遼寧沿海地區的經濟優勢加以有效利用。首先,政府在大學生自主創業方面缺乏完整的創業配套政策。當前,遼寧省在大學生自主創業中相關政策主要是給予鼓勵性及優惠性方面的政策,雖然政府在本地區經濟帶發展的相關政策很多,但在大學生自主創業相關的政策文件卻非常貧乏;其次,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沒有進行有效的引導。隨著遼寧省沿海經濟帶的不斷發展,政府的有關政策也相繼出臺,但這些政策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缺乏實用性,政府的領導能力沒有得以充分發揮。因此,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時,要和遼寧省的經濟發展狀況互相結合,通過各種方式和外界接軌,不斷對創業教育內容進行更新,任課老師還要對學生進行培訓并引導,在大學生自主創業中,院校要積極鼓勵他們,還要為他們提供創業實踐環境,擴大信息傳播范圍,開拓外界網絡,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最后,權威機構沒有對其進行指導。院校不但要授予學生理論知識,還要針對遼寧省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開展多樣化的模擬創業,為他們多創造實地考察的機會,并在課堂教學中多舉一些案例,多邀請遼寧省大規模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權威機構進行指導,盡量為自主創業學生創造條件。
三、結語
綜上所述,院校畢業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可以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還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形成良好的創業環境氛圍。因此,院校要加強創業教育,而政府也應給予實際上的政策支持,調動起大學生的創業熱情,真正幫助具有創業意識的大學生獲得創業成功。
參考文獻
【關鍵詞】就創業法律;高校教育;大學生
一、大學生應具備的就創業法律知識
大學生應具備的就業法律知識主要包括兼職、實習中的法律問題及維權途徑,大學生就業權益,常見就業陷阱,三方協議,勞動合同的簽訂、解除與終止,試用期的規定,違約責任,勞動爭議處理等。應具備的創業法律知識主要包括創業法律形式的選擇,創業中的合同法、物權法、債權法、商標法、專利權等。
二、我國高校就創業法律教育現狀分析
(一)就創業法律課程設置分析。以泰州學院為例,根據各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校開設的通識法律課程主要是《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另外,在《就業指導與創業基礎》課程中部分章節涉及到少量就創業法律內容,但賦予的課時只有兩個學時;此外,學校未為學生開設專門的就創業法律課程。《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面向所有大學生開設,但教學內容未涉及就創業法律知識;而選修其他法律課程的學生只有14%;出于學時的限制,學生在《就業指導與創業基礎》中也只能接觸到極少的就創業法律知識。在對泰州學院部分2018屆畢業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399名畢業生中有331名學生認為自身十分欠缺就創業法律知識。筆者也對我國其他高校課程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其他高校為在校生開設的通識法律課程與泰州學院基本相似。以北京兩所高校為例,學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發展綜合素養》《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求職技巧實訓》。這些課程重在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職場、明確目標、制定計劃,或者在創新能力、自我效能、有效溝通、求職禮儀和簡歷撰寫等方面給予學生指導,均未涉及就創業法律方面的內容。因此,在我國,從大一到大四,一名大學生能從第一課堂學習到的就創業法律知識是極少的。問卷調查發現,83%的畢業生認為大學期間所學法律知識不能應對現實中的就創業法律問題。(二)第二課堂就創業法律教育現狀。1.高校就創業法律講座培訓開設情況。以泰州學院為例,學校就創業指導中心每年邀請專家為畢業生開設就創業指導講座,如:江蘇省大學生就創業指導公益巡講、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培訓講座、創業者沙龍等;各二級學院也為學生開設相關講座。然而幾乎所有講座內容都沒有涉及到就創業法律問題,未對學生實際會遇到的法律問題給予指導。據筆者統計,從2015~2018年,泰州兩所高校為在校生共舉辦28場就創業講座,其中僅有一場涉及到就業法律知識,即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2016年舉辦的“大學生勞動就業常見問題解讀”講座。筆者也對其他高校第二課堂就創業法律教育進行了研究,發現各大高校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為學生舉辦的講座培訓主要涉及行業分析、簡歷寫作、面試技巧、面試訓練、職業素養提升訓練、求職禮儀、職業規劃、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等。學生在第二課堂中通過講座的形式能獲取的就創業法律信息幾乎為零。有部分高校在就業信息網就業輔導板塊推送畢業生就業協議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等相關文章,但數量少,內容淺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2.高校就創業咨詢情況。經筆者研究發現,我國大部分高校就業信息網開設有“咨詢預約”板塊,學生可在線預約咨詢,但很多高校這項服務并未真正開展,開展這項服務的高校,咨詢也主要聚焦于職業生涯輔導,主要在自我及職業探索、簡歷修改、面試指導、求職心理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服務,并未在就創業法律方面提供咨詢。筆者在問卷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遇到就創業法律問題時選擇求助于輔導員、就業指導中心或者自己上網搜索相關信息。而輔導員和就業指導中心教師大部分并沒有法律專業背景,也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并不能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學生通過網絡搜索信息,也很難解決具體問題。學校法律援助中心也未在就創業領域為學生提供服務。綜上所述,以泰州學院為例的高校大學生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均很難獲得應具備的就創業法律知識,這極不利于大學生就業維權意識及就創業法律素養的培養。
三、中美就創業法律教育比較分析
上文從第一課堂及第二課堂分析了我國高校就創業法律教育現狀,總體而言,我國高校對學生的就創業教育限于對大一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在學生即將畢業時提供一些就創業技能的指導,而未對大學生就創業教育進行系統化的設計,對就創業法律教育更是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下文中,筆者將分析美國就創業法律教育現狀。(一)就創業法律指導課程形式多樣。美國大學通過豐富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就創業法律指導,服務的實施形式多樣。常見的授課形式有理論講授和實踐教學,并將就創業法律實訓平臺運用于教學當中,讓學生通過課堂模擬進行法律文書撰寫、法律事務實操訓練,加強對學生法律操作技能的培養。另外,還采用就創業法律研討會、校外企業參觀訪問、網絡課程、創業者講座等形式,而且往往一門課程綜合利用各種形式。授課教師不局限于本校教師,充分利用校內外教學資源已經成為美國就業指導課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以斯坦福大學為例,該校是美國最早開始創業教育的高校之一,第一課堂涵蓋了建立和運營一個企業各個流程的內容,其中涉及創業各環節法律知識,可見,以斯坦福大學為首的美國大學已將法律知識納入創業課程體系。(二)第二課堂就創業法律教育內容豐富。在第二課堂中,以斯坦福大學為例,該校通過就創業活動周每年定期舉辦就創業活動,在活動期間舉辦豐富多彩的就創業法律講座、創業論壇。我國各大高校也基本創建有就創業協會等社團組織,但該組織開設的活動涉及到的就創業法律專業知識不多,未將校內外就創業法律教育社會資源利用起來。另外,美國高校時常邀請就創業法律專家和企業專業人士為大學生舉辦講座,講解就業及創辦企業的法律風險及應對方式,為學生就創業提供建議。
四、對策研究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創業;現狀;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11-128 -03
一、引言
“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二十一世紀的奮斗目標,是引領我國走向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復興道路。在億萬人民實現“中國夢”進程中,青年創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現實中大學生創業項目仍呈現“三低狀態”(即創業率低、存活率低、成功率低)現象,且成功的項目也因大多停留于“現象級”項目層面,難以維持可持續發展。此次調研活動,我們通過一手調研和二手資訊相結合的方法,分別對來自廣東省工科院校的廣東工業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創業團隊和創客街、宏太智慧谷、百達國際電商城青年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等孵化器進行實地訪談,剖析雙創時代下大學生創業現狀。
二、現狀分析
2014年9月總理公開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2015年“雙創”戰略正式納入政府工作,2016年4月“雙創指數”被提及當做決策重要參考依據,創新創業迎來了最好的時代。隨著科技時代的到來、創業孵化環境的便利、相關政策的扶持,大學生創業者也迎來前所未有的優越環境。
(一)政府層面
1.大學生創業政策配套扶持力度大
隨著創新創業的步伐加快,為了引導大學生多渠道就業,尤其是鼓勵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政府提供了多項優惠扶持政策,于2011年6月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國發〔2011〕6號)。意見規定,高校畢業生可于畢業所在自然年期間申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從事個體經營的畢業生可憑《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享受3年內按每年8000元金額的稅收補貼,可沖抵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等(備注:從2015年起,《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已取消,《就業失業登記證》變身為《就業創業證》,自主創業畢業生可繼續享受3年稅收減免補貼政策)。
2.政策導向頗具效果
無論是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還是“雙創”環境不斷優化,雙創導向效果日益顯現,主要體現在“創客群體不斷壯大、雙創氛圍不斷向好、穩定經濟增長、調整經濟結構、促進就業”等方面??傮w而言,我國正處在創業創新的黃金期,呈現出“六增長”的發展態勢,一是新增市場主體快速增長,二是初創企業用工需求迅猛增長,三是大型企業“雙創”支撐平臺大幅增長,四是技術市場交易明顯增長,五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增長,六是新三板掛牌企業翻番增長。實踐表明,“雙創”已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培育新動能、壯大新經濟的重要動力。
(二)學校層面
1.創業競賽逐步普及,高校創業教育發展多元化
根據大學生就業網2014~2016年“高校創業競賽發展狀況”統計發現,隨著高校創業教育的多元化發展,創業競賽成為高校學生競賽的重要項目。從“挑戰杯”等國家級賽事到各省市級賽事,創業競賽網絡已初步成型。根據調查,在創業教育的大力推進下,2014-2016年全國大學生參與創業競賽的項目數、團隊數及參賽人數都得到了高速增長。以廣東工業大學為例,于2014-2016年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項目數量分別為665項、611項以及1022項,而且較多項目獲得較好名次立項,整體來看參賽項目及人數都有很大突破。與此同時,各高校也通過積極舉辦創業競賽組隊沙龍、創業論壇、KAB/SYB創業培訓、創業集市等系列活動,讓學生了解和體驗創業,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此外,少數院校利用已畢業的創業校友資源,將在校生與畢業生匯聚同平臺,提供共同參與創業沙龍等集聚多元化的活動,營造濃厚的校園創業氛圍。
2.創新創業教育顯成效,實踐體系漸成型
從創業教育實踐活動的發展歷程來看,最早要追溯到1998年清華大學舉辦的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從此之后,共青團系統組織的創業計劃競賽便在全國開始普及,相應的創業教育實踐也于2002年進入了政府引導的多元化發展階段。同時,隨著創業教育試點的深入探討,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也取得相應的成效,于2008-2012年間,教育部便從教學原則、活動開展、項目推進和基地建設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為創業教育及其實踐全面且系統地開展及落實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政策支持與制度保障。
(三)團隊層面
1.創業趨于冷靜,創業者量力而出
根據智聯招聘2014~2016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調研報告”統計發現,應屆畢業生創業比例從2014年的3.2%上升到2015年的6.3%之后回落為2016年的3.1%。其上升回落的狀態,映射出“創業熱潮的興起到創業熱潮退卻”的表象。雖然這看似是創業潮的落幕,但實則卻是創業環境孵化效果良好的信號。如同報告顯示:“雖然政策、投資環境和社會整體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鑒于當今創業成功率低、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顯效等原因成為2016年應屆畢業生直接創業人群有所回落。”可見通過近3年的成長,大學生創業者少了莽撞多了冷靜。
2.融資渠道仍處困境,自救能力尚低
隨著投融的環境逐漸明朗,大學生創業融資的可供選擇的渠道得到相應發展。對于融資渠道而言,按照融資對象可分為私人資本、機構資本和政府背景資本,其中私人資本由于難度小時間短的優勢而成為大學生創業者的主要籌資方式。相對而言,機構資本和政府背景的資本支持由于嚴格和繁瑣的審批程序常常使得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面臨著資本難關,甚至導致有些創業者因為資金的不足而最終放棄創業想法。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策扶持層面――創業資源也需供給側改革
“雙創”政策的扶持力度對于創業潮而言,無疑是歷年力度最大的一次??v觀行業的經濟發展,無論是技術改進還是科技顛覆,創新是萬年不變的標簽。正如2015年11月主席于APEC會議上提及的供給側改革目標――“努力創新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路徑,加快產業升級換代,以科技創新帶動產品、管理、商業模式創新一致”,創業資源的對應扶持也應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而調整,創業資源不應局限于資金的投入,更要注重人力資源的配合以及相應教育制度的調整。
(二)創業教育層面――創新創業服務配套不到位,普遍存在運營瓶頸
自2002年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邁入政府引導的多元發展階段以來,眾多高校創業教育試點實施已頗具成效。但是,通過我國綜合創業教育實踐的研究現狀發現,我國的創業教育大多以課程教育為主,在關于如何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方面,還是探討多于實踐。同時,基于創業實踐而言,學校提供給學生的創業產地等配套服務大多存在運營瓶頸,關于調動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的方式較為生硬以及普遍存在“創意難以轉化為創業”等困境。
(三)創業團隊層面――創業意識不成熟,缺乏市場經驗
對于創業的階段,按融投資金的金額劃分,可以劃分為種子輪、天使輪、pre―A,A輪,B輪,C輪,C輪以上(D,E,……),pre―IPO,上市(新三板,A股)以及在創業時期內發生的并購等階段。大學生創業目前大都處于種子輪、天使輪時期或者尚未達到種子輪,該時期特點是創業團隊擁有創意或者單一的技術,而其他創業要素都尚未完善(例如符合市場運作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等)。同時,此時大學生創業者的心態很容易處于先入為主的市場意識,缺乏相應的社會經驗,對于創業產品或服務的定位把握較差,難以掌握自身的產品或服務需要符合“普遍、顯性、剛需、高頻”等定位而導致創業項目的軟弱、難以市場化以及難吸引投資。
四、調研結果分析
(一)調研對象及方法
本次調研以實地采訪及電話訪談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所選取的調研對象為廣東省工科院校的廣東工業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的創業團隊以及創客街、宏太智慧谷、百達國際電商城青年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等孵化器,其中所調研的創業者對象均屬于畢業3年內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均處于良好的運營階段。同時,此次調研具有跨城市、跨對象等特點,憑借廣州一線城市和東莞二線城市的角度以及創業者和創投人的角度,以不同調研視角對大學生創業現狀進行思考。此次共調研16人,且樣本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二)調研結果分析
1.二線城市盼創業帶動經濟產業改革
一線城市的創業氛圍活躍,在創業氛圍的營造下,結合城市發展特點,創業方向呈現多元化,而二線城市的創業氛圍主要由當地產業升級的剛需而帶動發展?;趧摌I氛圍的不同,其發展情況也呈現獨特的地域特點,例如,東莞理工大學生更趨向服務于當地傳統行業的轉型而孵化對應的產業鏈,而廣州大學生創業涉及的方向則更俱前瞻性。
2.創投考核展現多層次、長周期等特點
從“一個概念到一場路演就能融到錢”的情景到團隊要拿出“更多的佐證和實力”去融資,資本的流向如今越來越流向更有價值和符合經濟發展的創業項目。在資本寒冬的情況下,如今的融投圈主要呈現:“好的項目趨之若鶩,一般的項目無人問津”的狀態。這對于經驗甚少的大學生創業團隊而言,面臨著項目的不成熟、團隊的能力不足等問題無疑給融資之路帶來很大阻礙。但是,并非全部大學生創業者都陷入資金困難的窘境,經調研發現,技術類的項目及現金流業務的項目創投人還是樂于資助的,同時創投圈對投資企業的考核除了對項目情況、財務情況以及未來發展等基本項的考察外,也更傾向于通過業務進一步的合作對團隊領導者以及整個團隊的執行力、業務能力、人品等因素進行細節性考察。
3、大學生創業項目趨勢:互聯網科技、傳媒、公益
對于創業所集中的行業,互聯網科技、傳媒、公益類方向囊括了所調研的孵化器入孵團隊的95%,僅有5%左右歸屬其他行業。一方面是,如今大學生創業產業更趨向于 “高速發展”以及“社會高需”等特點,另一方面則為學科力量與創業動力相互促進的結果。
五、對策與建議
近年來,隨著“雙創”政策的深入實施,我們不難看出現階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越性。但是由于大學生市場經驗尚欠等劣勢,本文認為解決大學生創業現狀存在問題以及追求創業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政策的協助、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等手段,同時還需要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監督、校企間的合作、學生自身層面的自我規范等措施。
(一)政府指導創業
1.開啟精準指導模式,反饋助力共進步
對于大學生創業扶持而言,政府擔任著重要的“引路人”角色。一方面,除了戰略引導外,對于扶持資金的使用,需要建立獨立的創新創業管理部門,指導創業活動以及審核對應企業的成長性,制定促進政策,營造良好創業氛圍;另一方面,除了落實創業優惠政策外,還需要創建相應的反饋制度,定時關注創業發展現狀,將問題產生的因果真實呈現在官方平臺,助力更多創業團隊往正軌方向發展。
2.多元化扶持導向,配合經濟新常態
從社會經濟層面上說,經濟發展與政府政策指導是互相協同的關系,經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配合,政策的具體落實需要經濟實力的匹配。同時,創業領域也不例外,創業資源的扶持政策需要配合經濟發展而制定。因此,本文認為,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指導體系,強化高校創新創業師資隊伍,調整相關的教育制度等政策,從人才、創業教育等角度助力經濟新常態的“軟文化”建設。
(二)學校扶持創業
1.加強創新創業高等教育,增添實踐教學課程
創新創業包含著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前者傾向以原創性與拓展性的思維去思考與處理問題,后者偏重發現與識別商業機會、綜合利用各種資源以創造價值。這兩種素養都是現代大學生所應該培養具備的,因此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操刀者”而言,高校應該不局限于理論教學,更該開展更多關于創新創業的實踐教學,諸如用商業運營實踐課外課程、創業成功與失敗案例的雙面案例教學等形式增強大學生市場經驗,從而一定程度上減少大學生創業的失敗率。
2.加強與孵化器與創投基金的合作,三方共贏
高校除了自身師資資源外,可以通過引入社會性質的孵化器與創投基金等專業創投人入駐校方孵化平臺,實現校方、創投方、學生方等三方共贏的局面。結合雙方優勢,對于校方而言,有助于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完善及孵化平臺的運營;對于創投方而言,有助于深入接觸早期優質創業項目;對于學生方而言,有助于增強其在校期間對創業商業化的把握。從而,以三方力量達到共同孵化、精準服務的效果。
(三)學生自主創業
1.打破學生的狹隘思維,主動積累市場經驗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獲取的時點已成為創業競爭的重要因素。把握社會需求,對于初創團隊而言是立足于風口之處的首戰。因此本文認為,大學生需要把握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在創業運營前期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與數據收集,以及借助科學統計分析仔細權衡決策內容,精準產品(服務)定位,累積市場經驗。
2.完善團隊組織架構,提高核心人員專業素養
眾所周知,創業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而是團隊綜合體系的相互協作。創業團隊的協同作用是實現創業從0到1,從1到10,10到100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認為,健全與完善創業團隊的組織機構,通過在技術、營銷、財務、人資、運營等方面培養與學習專業技能以提高公司管理能力是保證創業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總而言之,對于大學生創業可持續而言,創業成功的三要素:“團隊”“項目”“資金”,其重要程度是缺一不可的,但是對于初創期而言,在一個企業家精神的團隊領導帶領下,去把握一個有前景且該項目符合“普遍、顯性、剛需、高頻”的特點已成大學生創業可持續的關鍵因素。以項目為基礎,磨合團隊,發揮項目預期價值,大學生創業維系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將事半功倍。因此,本文從政府指導監督、校企間的合作、學生的自我規范等層面提出相關建議,希望給予相關從事人員以及相關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黃興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機制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1).
[2]劉麗靚. 發改委:不斷拓寬“雙創”融資渠道[N].中國證券報.2016-08-26(A01).
[3] 商應美,方琳,馬成龍等.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研究及其發展現狀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