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5:58:59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物理教學視頻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微視頻;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社會的普及,多媒體技術教學中的微視頻教學也受到師生的普遍歡迎。大多數教師進行了大量的科學實踐和探索,并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還存在很多不夠完善的,有待改進的地方。如何不斷優化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微視頻教學,我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第一,利用身邊的微視頻資源,設疑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都有好奇心,初中學生尤其的強烈,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能較好的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疑問和思考,對物理教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新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九章壓強這部分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觀看馬德堡半球實驗視頻,馬德堡半球(德語:Magdeburger Halbkugeln,英語:Magdeburg hemisphere),亦作馬格德堡半球,是1654年時,當時的馬德堡市長奧托?馮?格里克于神圣羅馬帝國的雷根斯堡(今德國雷根斯堡)進行的一項科學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大氣壓的存在。而此實驗也因格里克的職銜而被稱為“馬德堡半球”實驗。當年的進行實驗的兩個半球仍保存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中,現在可供人們參觀所用。通過微視頻的回放,學生的興趣被點燃,思維被激活,整節課的學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較強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實效性。
第二、利用身邊的微視頻資源,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初中物理課程中實驗較多,但有些實驗的效果并不好。例如在昕人教版八年級(上)第四章《光的折射》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光線的傳播方向和路徑在實驗中很難被觀測到,為此教師利用計算機的動畫和文字功能來模擬光線,還可以借助專業的實驗室,錄制《光的折射》的實驗微視頻,并設計《光的折射》課件,讓學生觀看到模擬的物理圖景,因此,這一抽象的理論有了直觀的認識。其中“光的折射應用”中“筷子插入水中彎折”的動畫,引起學生強烈興趣,很容易發現了光的折射的原理,達到了很好的、理想的教學效果。有了這些微視頻作為基礎,學生再利用老師準備的實驗器材動手實驗,能很好的提高實驗的目的性,效果性,使課堂內容的學習變得更容易,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第三、利用身邊的微視頻資源,答疑解惑,提高教學效率。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由于我們的學生平時對實驗儀器接觸的比較少,做實驗的時候不知所措,有些教學任務一節課不能完成。例如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六章《串聯和并聯電路電阻的特點》的實驗中,實驗器材多,一部分學生拿到實驗器材后不知如何進行探究。于是我在實驗過程中間同時播放該實驗的實況錄像和模擬動畫課件,學生動手實驗操作同步進行,即看清了操作上的技法,注意事項,又明白了實驗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學生的實驗速度以及準確性。再例如用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第六章《天平測物體質量》,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掌握天平的各個部件的名稱和使用的方法,教學中先放一段介紹天平結構和使用方法的微視頻資源,學生對照老師所提高的實物逐步認識各個部件,并隨錄像進行初步的操作,隨后讓學生上展示臺介紹天平的各部件名稱,并演示相關的操作,其他學生當“裁判”,共同規范學生實驗的操作流程,最后分組進行學生實驗,學生興趣較濃,操作規范,效果好,為以后有關天平的使用實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應試教育已經不能夠適應教育的整體發展,以學生為主的素質教育也應運而生.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日漸普及,教育也隨之發展和進步.物理學科是一門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同樣網絡上豐富的視頻素材給初中物理教學帶來了福音.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網絡視頻的輔助教學讓學生看到生動的視頻內容和有趣的生活信息,構建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并為學生的思維提供素材和空間,讓學生去參與探索、發現和獲得知識,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也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的和諧和有趣,使學生在良好的交流互動空間里,拓展自己的學習思路,培養創新能力的發展.
二、網絡視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應用的原則
1.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教學的目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故無論采取何種教育手段都需要以學生為本開展教學.初中物理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原則,教學開展中選擇學生感興趣易于接受理解的網絡視頻素材,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選擇幽默風趣且易被學生接受的網絡視頻素材進行物理教學,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欲望.
2.學習內容的適用性原則
利用網絡視頻素材進行教學時,要注意網絡視頻與課本內容的一致性和適用性,切忌生搬硬套,牛頭不對馬嘴的教學模式,這樣開展的教學不僅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困惑,還丟失了教學目標,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選擇網絡視頻素材時,一定要注意其內在所延伸的物理規律,選擇的原則是有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還要起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作用.
3.促進學習的原則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得到全面的發展和共同的進步.利用網絡視頻素材教學時,核心思想是為了促進學生物理知識的發展,因此利用此教學方法的時候要遵循促進性原則,要以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為前提.
4.優化教學的原則
采取網絡視頻素材和初中物理課程結合應用的目的,是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引發學生對物理常識的興趣和深度的思考.在選取網絡視頻素材時,要注意選取易于理解可對教學起優化效果的素材.例如課堂上選取新聞素材“2004年德國站KIMI尾翼脫落事件”進行輔助教學,可以使學生在不易于了解什么是流體的情況下,明白流體的概念和流體壓強的應用范圍以及所產生的現象.
5.滲透性原則
在利用網絡視頻素材教學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當下初中物理的學習,更是為了培養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和喜好,培養學生對物理主觀的自學能力發揮,在主觀上熱愛物理,觀察物理現象,尋找物理學習方法.因為初中物理的課程是有很強的延續性,要保證課程穩步進展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網絡視頻素材的選擇可以逐漸滲入到學生日常學習中,讓學生將素材內容和課程內容相結合,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
三、運用網絡視頻素材推進初中物理教學
1.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的構建
對于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如何更好的與初中物理課程相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用網絡視頻素材短時間內讓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構建出生動合理的物理現象,集中學生的思維的過程中會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當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學效果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學習“照相機與眼睛,視力的矯正”這一章節時,很多學生對于照相機和眼睛有個大概的表面認知,對于其原理很難從現象認識到本質.而現實中比較枯燥的講述和黑板上傳統的講解很難讓學生快速的認知和了解.而網絡素材廣告“為您揭開緩解近視的秘密”,可愛卡通的畫面,立體形象的眼睛內部構造立馬就會吸引住學生的眼球,從而誘導學生產生極大的熱情聚精會神地觀看視頻.該視頻可使學生清楚地了解眼睛內部的構造,進而很容易理解成像原理.這種網絡視頻素材輕松的構建出物理課堂上的教學場景,即讓教師的課堂變得趣味十足,又讓學生的精神為之一振,輕松快樂理解眼睛成像的原理和視力的矯正這一課程.
2.便于理解物理抽象知識點
物理教學課程中有很多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難點,有些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由淺及深的對知識點開展講解.采取網絡視頻教學的手段使課堂教學形式變的多樣性,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抽象困難的知識點.比如,學習各種能量的轉換時,對于重力勢能、動能之間的轉換,很多學生會認為比較抽象,也沒有實際案例便于考察.這個時候選取網絡視頻素材科普新聞“這是真的嗎?雞蛋從30米高空下墜能砸碎玻璃?”是比較不錯的手段.該視頻一開始就調動起學生的興趣,接下來就會有探索難點的興趣觀看接下來的視頻,居然雞蛋從30米高空下墜真能砸碎玻璃.學生會思考為什么能砸碎玻璃呢?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抽象的概念,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換.通過這樣的一個網絡視頻素材,很好地解決了物理抽象知識點難以理解的問題,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
3.提升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1 高中物理課程教學內容分析
通過微視頻資源進行教學使得高中物理教學形式不斷得到豐富,改變了傳統教學中以講授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高中教學規定中將該階段的教學定為雙主體的教學,而傳統的單方面講授遠遠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插入時間較短的微視頻不僅能夠豐富物理教學的形式,同時還使得原有的教學講授方式變得更為多樣化,使得原有的教學更為豐富.與初中物理教學相比較,高中物理教學難度有了進一步提升,教學中需要加強對學生抽象思維以及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此外,高中物理教學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就高一物理教學課程進行分析,從課程性質上可以將其分為五種類別,分別是基礎課程、推導課程、應用課程、實驗課程以及拓展課程五種.其中,基礎性課程主要講述的是一些基礎規律以及基礎性的知識內容,例如《重力勢能》和《牛頓第一定律》,在這種類型的課程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引入教學概念,從而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通過視頻演示實驗,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總結出更多的規律,進一步鞏固物理教學中的一些概念和知識.作為新課程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類型,基礎課程非常適合利用視頻資源輔助教學,微視頻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有著較高的應用頻率.
2 高中物理教學時效性的提升
如何利用微視頻資源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時效性,具體的教學方式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需要配合課程教學的內容來檢查微視頻,然后將準備好的微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例如在講解到物體的平拋運動一課時,可以播放一些模擬物體運動軌跡以及運動分析的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能夠自己動手進行操作.除此之外,教師播放的微視頻需要和學生學習的知識點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能夠讓學生有效的理解平拋物體的運行.第二,要注重學生集體協作的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自己瀏覽并且搜索一些與其所學的物理知識相關的微視頻資源,這種學習模式已經在很多的高中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對于物理教學這種實踐性相對較強的教學來講,采用這種教學模式有很好的效果.在分組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小組的學習程度以及具體的學習情況來下達學習任務,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為熟悉微視頻資源,同時還能夠在微視頻搜索以及檢索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認識和總結,有利于其學習的知識進一步升華.第三,師生合作,提高教學的效率.學生可以和任課教師一起參與[HJ1.6mm]到課程所學的微視頻中,在微視頻制作參與中,對于教師和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課程要求一般相對較高,因此,制作微視頻可以從簡單的理論制作開始,在教師的協作之下先讓學生掌握具體的制作方法,從一些簡單的視頻制作開始,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掌握了具體的制作方法之后再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制作,這樣一來可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知識應用水平.
采用微視頻教學還可以進一步強化高中階段物理教學的內容,形成一種有利于高中教學的媒介,這種教學媒介能夠使得教學內容更為形象化、精簡化和片段化.通過微視頻教學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參與知識的構建并且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激發他們探索的熱情,從而體驗到獲取知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感受物理科學知識真正的價值所在.視頻教學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從中體現物理教學真正的價值和意義,以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作為我國高中物理教學新的發展模式.
3 推導課程
一、什么是微視頻
什么是微視頻呢?微視頻是指短則30秒,長則不超過10分鐘,內容廣泛,視頻形式多樣,涵蓋小電影、紀錄短短片、DV短片、視頻剪輯、廣告片段等,可通過PC、手機、攝像頭、DV、DC、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或播放的視頻短片的統稱,“短、快、精”、大眾參與性、隨時隨地隨意性是微視頻的最大特點。
有許多學校,也有許多老師,已經認識到微視頻對教學的促進作用。積極地探索它的運用,不同學科有著不同的特點,微視頻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也有重要的應用。
二、微視頻的作用
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創新途徑,微視頻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活躍度。不同于傳統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氛圍,微課程以視頻為載體的授課形式兼具精干精練的特點,非常適合初中物理教學。微課程還可以直接存儲,如果學生需要使用,可以再次拿出來觀看。每個初中物理微課程都是對某個知識點的解說,學生可以利用微課程鞏固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而對于初中物理老師來說,微課程的出現,是對教師專業素養的新要求。作為教師,應積極適應微視頻的要求,打破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實現實時教學,銜接好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越是成功的微視頻教學,越能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量身定做的微視頻資源,學生只需要針對自己的學習需求,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打開資源學習觀看即可。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解放了傳統課程中的桎梏,同時也讓初中物理教學空間得到了無限的擴大,教師的教學不再局限在課堂中,學生也可以實現靈活學習,重點鞏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視頻的發展將有效補充和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水平,構建更為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
微視頻的出現,打破了課堂的框框,打通了課內與課外學習的聯系,其鮮明的可重復性、可選擇性特點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加靈活。微視頻為初中物理課程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激發了課堂的活力,微視頻最終的呈現方式是“數字格式的視頻”,可以存儲,在學生有需要時觀看,可以突破重點和難點,加深知識的鞏固和延伸拓寬,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能力提高有著重大的作用;教師也可以在自己專業不斷成長的同時對自己制作或收集的微視頻進行完善和提升。
三、微視頻的使用策略
無論是物理的新授課、驗課還是復習課,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所制作的微課都要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注重學生能力發展,并以因材施教、適時適度為原則。
1.課前預習,激趣為主
微課短小精悍,一個話題、一個知識點、一個實驗,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如錄制為同學預習而用的微課,一開始就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情境,然后給出自主學習的提綱,將學生迅速引進學習的角色。如講《浮力》一課,我在給出了潛水艇的圖片和曹沖稱象的故事后,再給出自學提綱:①什么是浮力?它有沒有方向?②怎樣測量浮力的大???③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你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去驗證自己的猜想?然后給出一些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水、鹽水、玻璃杯、細線、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鋁塊(正方體)、木塊。
2.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具體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很多地方由于實驗設備或是安全問題,很多實驗由做實驗變成了演示實驗,甚至是講實驗,效果極差。例如:在教《大氣壓強》一節的托里拆利實驗,用水銀柱測大氣壓強的值,因為水銀揮發后有毒,不利于初中學生操作,所以利用微視頻。學生不僅可以了解整個實驗的操作過程,還可以看到當長玻璃管改變傾斜程度時,大氣壓支持的水銀柱高度不變的現象。另外,對比水銀,視頻中還用常見的水來做這個實驗,需要的水管至少要10米多……在驚訝聲中,學生對此印象極深。這樣變抽象為具體,教學效果較好。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引導:現象(觀察)條件(認識)過程(分析)規律(歸納)應用(綜合)。在講解托里拆利實驗時,插入一段微視頻,配合視頻講解,學生不僅知道了實驗的操作要求,而且理解了實驗原理,知道了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銀柱高度不變,使得教學更加緊湊。在總結階段,請學生尋找一下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子,基于生活,學生說的都是一些類似現象,通過微視頻播放了幾個不同的場景,顯示了大氣壓強的作用,如用吸盤搬運玻璃,注射器吸藥液,拔火罐等,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這些也是語言和圖片達不到的效果。
3.重視生活現象,凸顯物理規律
物理源于生活,許多司空見慣的生活現象中蘊含著物理規律,初中學生的生活體驗既不豐富,也不善于觀察分析,微視頻中可以把相關的生活現象反復重現,激活學生的記憶,并感受和體會其中抽象的物理規律,例如在講解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時,對初中學生理解相對運動是難點。用微視頻播放一段:兩列并排停著的列車,一個人從車窗觀察另一列列車時,以為自己的火車在緩緩出站,結果是另一列火車在出站,而自己坐的火車還停在原地……。熟悉的畫面和感受,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4.整合實驗復習,規范實驗操作
在期末、中考復習時,時間都非常緊張,尤其是復習實驗。許多重要的學生實驗沒有時間重新做,但通過微視頻教學可以激活學生的回憶,可以進一步規范學生實驗操作步驟,比較不同實驗的操作過程,實驗數據的處理等,對實驗歸類,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的理解,提高實驗復習的效果。例如:測液體密度的實驗,時間久了學生就容易出錯,很多學生都會認為是先測空杯的質量,再測杯和液體的總質量,最后測杯中液體的體積,就可以算出液體密度了。這樣測得的液體誤差較大,在復習時就通過微視頻對該實驗進行分析,讓學生找出正確的測量方法。
5.培養思維能力,提升自學水平
微視頻因其具有短小精致、便捷的特點,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課堂學習動態,隨時隨地為學生提供微視頻教學,提高學生物理思維的品質。為了便于教學,將相關的微視頻用flash課件進行集成,課堂教學流程很清晰,師生使用更方便,而且為了檢測微視頻教學的效果,課件還加了學習任務單,通過相應練習,檢測和鞏固所學,幫助學生課堂學習效益最大化,發揮微視頻的合理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基于以上微視頻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優點,我在課堂教學中做了有益的嘗試。通過不斷的教學實驗,體會到微視頻在我們物理課堂教學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但是任何事情都要辯證地對待,凡事有利必有弊。例如:微視頻拍得太長,一節課里使用太多,都會造成學生的視覺疲勞,極大地減弱了微視頻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感覺到,微視頻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不能代替老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因為微視頻錄制時對許多情況作了預設,但教學實際中會有許多意外事件的生成,必須依靠教師的靈活處理。再例如:一些易于課堂演示的實驗,為了省事,也用微視頻代替,雖然也有效果,但是總不如課堂直觀的感受更震撼人心,畢竟教師親身示范,言傳身教,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提升教師自身教學信息化素養也是微視頻教學時代對教師提出的專業化發展要求。
且思且行,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適度地運用微視頻,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簡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物理 微視頻資源 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28-01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步入了信息化時代。尤其是在近幾年來,網絡資源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利用手段被重復的使用。為了突破原有教學模式的弊端,令物理課堂變得更加多樣化,微課視頻資源的利用也漸漸進行了擴展。
一、微視頻資源在中職物理的應用基礎
1.微視頻資源的內涵
微視頻教學資源的手段在物理課程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它是一種特殊的應用形式。它主要是以教師輔助為手段,以教學材料為主要基礎的視頻。微視頻在制作時間上有一定的規則,它的制作時間在60秒到20分鐘之間。視頻時間雖然短暫,但是其內容的涵蓋方面確是非常多的。微課視頻可以以“小電影”的制作方式來體現,也可以以“短片”的形式來體現。但不管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它都要圍繞著“物理課本”的這個主題,以課程資源作為主要依托。最重要的是,微課資源的結構相對完整,信息也比較全面,非常適合物理課程的教授規則。另外,微視頻和當前社會中的微課非常相似,它是微型課程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物理教學體系中非常關鍵的部分。
2.基于微視頻資源的學習理論
微學習的理論主要是將整個學習系統分為不同的模塊,它值得主要要素分別是“微學習”、“微內容”、“微環境”四個方面。微視頻資源的學習模式離不開網絡信息系統的結合,它的受眾對象是所有人,它能夠做到課內、課外隨時的學習。也就是說,它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有著很大的靈活調整性??梢曨l資源將整個學習結構用零散的小模塊進行拼接,使學習者從傳統過程中的被動消化到主動接受,完善了知識的獲取途徑。
二、中職物理教學中微課視頻資源的應用案例
1.微視頻資源教學視頻模式初探
微視頻資源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設置結構。它不僅能夠在幾十秒或十幾分鐘內使學生把物理中的重點難點進行點的突破,也將知識的覆蓋范圍擴大,并且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基礎上將主要內容的涵蓋點進行擴充。以物理知識中的“加速度”為例[1],探究速度變化量、速度變化率、以及速度之間的關系。在這個物理知識結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制作微課視頻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的目的。微課視頻內容:視頻的內容主要是三名同學在同一起跑線上進行比賽,而同時一輛汽車與兩個推動力摩托也從相對靜止到慢慢加速。由此微視頻中,學生們可以看出,汽車與推動力摩托之間的加速速率不同,通過視頻直觀展現出不同人與不同車輛之間的速度變化規律。學生可以由視頻得出,兩個車輛的類型不同,但是它們都在同一時間、從同一位置上出發,開始摩托領先,但在2分30秒處,汽車超越了摩托車。這種微視頻資源可以使學生們直觀感受到物體速度的變化,如果教師靠圖文結合、語言描述,效果遠比不上直觀印象易于接受、記憶深刻。微視頻能夠幫助學生們留下直觀深刻的印象,為加速度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2]。
2.微視頻教學資源探究重力
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的力,性質與萬有引力相同,但重力本質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在這節課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了解重力的基本定義、大小以及方向。最重要的是要使學生明白產生重力的原因及與萬有引力的區別。通過初中的學習,學生對重力的概念有了基本認識,但并不知道重力究竟是什么性質的力。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地面,對于遠離地面的情況是沒有直觀感受的,而且失重狀態是課堂實驗無法模擬的。所以教師進行制作微課視頻,以宇航員楊利偉在太空飛行為例,為學生們播放他在太空中失重的狀態,再給學生們觀看一些宇航員在太空艙進行集合訓練的場景。通過這些視頻,讓學生們真接看到失重究竟是怎樣的狀態。通過把地面上的情況與宇航員在太空船中情況的對比,讓學生們比較容易理解重力的概念[3]。
3.微視頻教學資源探究彈力的意義
彈力是物理課程中的關鍵部分之一,教師在這節課中的目標是讓學生知道彈力產生的的原因,知道物體微小的形變就會產生彈力,從而認識到彈力廣泛的存在。而物體微小的形變是很難直接觀察到,需要通過實驗間接證明,這類實驗現象的結果不容易觀察,所以將實驗錄成微視頻,既方便學生觀看結果,又大量的節約了課堂有效時間。微視頻中錄制兩個實驗:一是證明桌面能發生形變,光束通過兩個平面鏡兩次反射放大反射角度,看到光斑移動。二是證明玻璃瓶能發生形變,在玻璃瓶中裝滿帶有顏色的液體,在瓶塞上插入細玻璃管并使其中進入一段液體,用手觸擠壓玻璃瓶,會看見液柱上升。通過這樣的微視頻引入了彈力的概念。如果課堂實驗這種微小的形變,后排的學生很難看到,如果利用微視頻播放教師親自做的實驗,更能增加實驗的可信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自己進行嘗試,使彈力的知識掌握的更加充實[4]。
4.微視頻教學資源探究超重與失重
超重和失重是牛頓運動定律在生活中的運用。是學習了牛二定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學習。包括兩個個知識點:一是超重與失重概念的提出及其解釋,二是完全失重現象。前者重在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學生認識到完全失重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及影響。在生活中學生最直接的感受到超重與失重就是在電梯里,在上升和下降時身體是能清楚感受到的,但是只有感覺沒有定量的分析,所以教師的微視頻如下設計:在電梯里面放上一臺稱,稱中放上物品。通過視頻記錄下靜止時、勻速上下時和升、降的啟動和制動時的數據,讓學生親眼看到示數的變化,通過分析得出結論,并且可以利用橡皮筋系重物,親身體驗到二者是怎樣的規則進行變化的[5]。
三、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微視頻資源在中職物理課程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并且它適用于物理課程的講授。不可否認的是,“微”時代為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不僅是在教學方面還是人們的生活方面。新教育形式下,只有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才能夠促進中職物理課程的發展,為我國人才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孔繁成. 微視頻資源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新校園(中旬),2015,12:35.
[2]王世科. 微視頻資源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中學物理,2016,07:9.
[3]胡歸. 微視頻資源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中學物理,2016,11:61-62.
關鍵詞:初中物理;自制教具;身邊物品;教學方法
自制初中物理教具主要是指通過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采用簡單的方式,科學的自己動手制作教具。通過自制教具,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強化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與運用程度,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自制初中物理教具在教學中有簡單化、生活化的優勢,能夠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具象的物理實驗,促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物理教學內容。
一、加深學生的記憶程度
自制物理教具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進行實驗演示,針對課程內容中需要記憶的內容,以實驗的方式進行求證,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點的記憶程度。例如,在教學滬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以下統稱“教材”)八年級上冊“光”這一內容時,教師充分利用一次性紙杯來制作小孔成像的眼鏡,在課堂中利用自制的小孔成像眼鏡進行物理實驗。實驗器材:兩個一次性紙杯、大頭針和線。自制步驟:首先,教師需要剪去兩個一次性紙杯的底部,使用大頭針在剪下的兩個杯底中各扎一個1mm左右的小孔,隨后在兩個杯底的兩側各扎兩個小孔,使用準備好的線將兩個杯底穿起來做成一副眼鏡的樣式。教學方法:教師選取近視的學生,讓其戴上自制的小孔成像眼鏡進行觀察,這樣無論是近視度數多高的學生,戴上眼鏡后都能夠看清物體。由此可以表明:光在通過小孔之后,光屏在一定的范圍內成像總是清晰的。教師也可以發放一些準備好的一次性紙杯、針和線,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動手制作小孔成像眼鏡,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與實驗,能夠輕松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
二、延伸物理教學內容
物理知識之間具有較強的聯系,教師在講解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結構網。例如,在教學教材八年級上冊“聲波的產生和傳播”這一內容時,教師通過自制聲波傳遞能量裝置來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這一概念。實驗器材:一個圓柱形的空罐、橡皮筋、橡皮膜、泡沫小球若干個和音叉。自制步驟:首先,教師需要去掉圓柱形空罐的蓋子,使用橡皮筋將橡皮膜固定在空罐上;其次,在橡皮膜上撒若干個泡沫小球。教學方法:教師敲響音叉,然后將音叉逐漸靠近泡沫小球和橡皮膜。在靠近之后,學生能夠觀察到橡皮膜的振動和小球的跳動。教師立刻捂住音叉,當音叉聲音停止后,小球和橡皮膜便停止了運動,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聲波傳遞能量的過程。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這些自制工具進行延伸實驗教學。例如,在敲響音叉之后,音叉距離小球和橡皮膜的距離越近,其振動的頻率越快,由此可以表明響度與發聲物體的距離有著密切的關系?;蚴窃谧灾平叹叩母郊庙懸舨?,能夠觀察到小球的振動,由此也可以表明空氣能夠進行傳聲。
三、提升學生的理解程度
物理知識通常較為抽象,學生往往難以理解其中的內容。通過自制物理教具的方式,能夠促使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實驗,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例如,在教學教材九年級下冊“電與磁”這一內容時,教師通過自制教具來進行教學。實驗器材:一根長木條、四個接線柱、一段電阻絲、與電阻絲橫截面積相同的銅絲和泡沫塑料。自制步驟:首先,教師需要在木條的兩端固定兩個接線柱,在中間固定兩個接線柱,并確保兩端接線柱到中間接線柱的距離相等;其次,從左到右將四個接線柱分別作為1號、2號、3號和4號;在1號和2號接線柱上接上電阻絲,在2號和4號接線柱上接上銅絲,并促使銅絲能夠穿過3號接線柱;在1號和4號接線柱上接上一根導線,方便切割器與電源相連;最后,在木條中標上低壓直流4V的字樣。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將1號接線柱和4號接線柱的導線連接到電源上,通電一段時間后,分別使用銅絲與電阻絲對泡沫進行切割。在切割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電阻絲可以切割泡沫,而銅絲無法切割泡沫。通過這一實驗,學生能夠了解電阻絲和銅絲的電流與通電時間均相同,而電阻絲能夠切割泡沫,銅絲無法切割泡沫,表明電阻越大產生的電熱越多,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焦耳定律的內容。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物理活動中親身體驗,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并以觀察實驗為基礎,體現探究的本質特征.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還要關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一是樹立“天賦”潛能的理念,教學中注重激發學生業已具備的好奇心,挖掘和發展學生的學習潛力;二是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教學中要提供學生自主感知、領悟、實踐的學習機會.
在物理教學中,通過 “產品制作”的完成,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完成所學知識的自我意義建構,另一方面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親歷活動的過程中,既能學到物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產品制作”教學模式,能夠改變當前物理教學偏離課程改革目標的現狀,有利于師生素質、能力的共同提高.
一、物理學原理的“產品”概念
產品的一般概念是,農業或工業生產(加工)出來的,能夠提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并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物品
物理學原理的“產品”是,指導學生運用物理學原理制作某一個特定的“產品”(如利用浮與沉的條件制作“潛水艇”)或一個特定的“任務”(如測量熱水冷卻過程溫度變化與時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實踐體驗、內化吸收、探索創新中獲得較為完整而具體的知識,發展技能,培養習慣,陶冶情操,學會合作學習.
二、物理學原理“產品”的生成
1.在課堂探究活動中生成學習內容
針對教學某一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生成探究性學習內容.
例如,“比較材料的隔音效果”,通過活動體驗噪聲的防治方法,體驗聲音的傳播;“溫度的測量”,可以組織學生探究熱水冷卻過程中溫度與時間的關系;“物態變化”,可以組織學生“人工造雪”,在活動中體驗物態變化規律;等等.
2.在研究性學習中生成學習內容
組織物理興趣小組,進行有關的研究性學習.
例如,在講“聲的現象”時,讓學生開展“噪聲的傳播與危害”的研究性學習,組織學生走進社區、工廠、工地,確立“關于噪聲的危害”、“ 關于噪聲的防治”等學生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利用周末時間進行走訪、調查,在課堂上交流,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從而完成教學目標.
3.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生成學習內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充分開發物理學原理的“產品制作”.
例如,引導學生利用杠桿原理,自制桿秤、天平;還可指導學生制作會跳舞的小人(聲音具有能量)、能調節亮度的小臺燈(滑動變阻器、簡單的電路)、豎笛(音調的高低與空氣柱的長短關系);等等.這樣,讓學生在實踐體驗、內化吸收、探索創新中獲得知識,達到“學進去”的效果.
三、在實施物理學原理的“產品制作”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角色的定位
在“產品制作”過程中,教師的身份是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在實施物理學原理的“產品制作”的過程中,就是“師傅帶徒弟”,師傅在跟徒弟一起“干活”的過程中把要領告訴徒弟,其余的學習就可以放手交給徒弟了,當徒弟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才會由師傅出面點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統籌全局、策劃引導、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在實施物理學原理的“產品制作”教學模式過程中,課堂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