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5:58:48
序論:在您撰寫少數民族的藝術文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化 藝術教育 應用
一、少數民族文化是培養藝術人才的有效資源
少數民族文化,是當前文化學所關注的重要內容。在實際中,其不但是對文化學者的學術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藝術院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價值,是所有院校所重視的教學資源和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是指在藝術院校的藝術人才培養過程中,少數民族藝術文化是其構建少數民族藝術認知系統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深入了解少數民族的歷史社會、風俗民情、語言行為,才能成為自有的知識,才可以深刻體會少數民族藝術,并時刻保持創作的熱情,才可以自覺的對其加以傳承行為。
教學資源,主要是指講過學者的整理、耙梳,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資源能夠進行典型代表的總結,將具有一定規律性的東西引入課堂,使其成為現代教育教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學校培養藝術人才的重要知識內容。
二、特色教材是少數民族文化變為人才培養資源的主要途徑
在當前的社會中,少數民族文化是很多社會活動的主要資源。比如,宗教研究、文化研究、文化產業的研究、法學研究、社會文明研究、經濟研究、生態研究等等。而作為藝術院校,特別是地方的藝術院校在教育資源研究方面的應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將少數民族文化進行藝術教育資源的有效轉化。
(一)進行積極的跟蹤,即確保采風的經常化
在藝術院校中采風是長期以來堅持的一個優良傳統,不論是從生活藝術創作源泉方面,還是從民間學習的意義上來說,采風都是必要和需要的。但是問題在于,采風不是在社會生活基層中進行生活素材的簡單感受以及吸收,而是經過整理以后進行一定的藝術創作;同時更應該從人民群眾的生活中進行人們的愿望、情感、表達方式的切實體驗。這些內容是文藝創作在生活中進行靈感汲取的最重要內容。
(二)認真進行培植,確保研究的項目化
藝術院校在進行學術研究時,除了對各種對接渠道項目進行研究以外,針對自己學校實際情況,如辦學設想、專業設置、學科布局等,設計出整體推進學科發展和專業建設的研究項目,作出發展和建設的理性分析、科學導引,這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是十分重要。把學校的研究項目和學生的個人愛好以及零星行為進行有效結合,將其引領到項目中去、引領到相關項目群體中去,還具有另外的意義,即通過項目研究進行精神的凝聚、隊伍的鍛煉、力量的整合、品牌的打造。
(三)積極加以支持,實現成果的課程化
成果課程化的研究,在本質上屬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研究中的辦學行為加以焊接,是十分有效和有力的,其對于辦學綜合實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成果的課程化,需要有教材編寫來進行有力的支撐。怎樣才能把少數民族的藝術資源編寫到現代教育行為中,使其成為教學傳播的主要內容,是對教學團體和教師進行考驗的關鍵所在。在教學的實踐中,應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提高的教師能力和水平,使其從一知半解的“知道者”成為真正的專家。
三、出版社應在藝術人才培養過程中具有自覺意識和積極作為
對于文化強省和文化大省的建設而言,藝術人才的創造能力和智力貢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是民族文化培養的創新者和傳承者,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就地取材和因人施教。所以應將內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藝術優勢內容融入藝術教育普遍性規律中去,從而構建高等院校新世紀藝術專業系列教材的框架。
【關鍵詞】少數民族音樂;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文化價值
在我國廣袤遼闊的土地上共生活著五十六個民族,而由于我國各地區地形多樣、文化背景復雜,使得各少數民族之間在藝術形式和情感表達上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風格。而少數民族音樂就是其藝術表達中的典型代表。在上千年的發展中,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表達習慣對音樂進行藝術加工,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而這些藝術形式,不僅展示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為高等院校的公共藝術教育提供了多樣化的資源,因此隨著我國教育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明確少數民族音樂的文化價值,對于實現少數民族音樂在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
我國燦爛的音樂文化成就離不開少數民族對音樂的貢獻。在我國歷史發展長河中,各民族之間相互交融、相互吸收、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音樂文化。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在長期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以下特點:(一)變異性,即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習慣以及社會風俗的不同,各少數民族在表達同一事物時采用的音樂風格也會出現一定的變異;(二)即興性,能歌善舞是我國許多少數民族的特點,而在生產生活中,這些質樸的人們會根據心情的變化對音樂風格進行即興創作,而這種創作方式不僅創新了音樂形式,也豐富了少數民族音樂內容;(三)地方性,即少數民族音樂是在其本民族語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它既體現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點,也蘊含了濃厚的地方特色。
二、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在大學生全面發展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等社會不良思潮充斥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而大學生接受這些思想的侵蝕,逐漸形成了民族精神、民族責任感淡薄等問題,因此,如何實現對大學生的民族主義滲透,成了高等教育中的重點,而少數民族音樂作為抒發民族情感的獨特形式,其對于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民族責任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二)有利于塑造大學生的精神品質。音樂文化中不僅包含著優美的音符旋律,還包含著深厚的文化觀念、思維方式以及精神氣質。大學生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特殊群體,其精神品質在其適應社會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少數民族音樂中包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內核,如北方少數民族中具有勇敢、無畏的精神品格,而學生在學習中可以從或歡快、或蒼涼的旋律中真切地感受到其獨特的民族精神,并將這種精神品質融入在自身品格的塑造中,從而激勵著大學生在未來的發展中敢于進取、不斷開拓。
三、少數民族音樂對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啟示
(一)實現了教學過程中的文化滲透。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其具有豐富的美學價值,學生在不同的音樂內容中,可以感受到少數民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對山水的熱愛以及對社會倫理道德的尊重,而這種在音樂中形成的文化滲透比任何說教式的文化傳承都具有感染力。高校在公共藝術教學中,一方面可以通過少數民族音樂的滲透引導當地大學生形成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進而提高其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另一方面還可以開闊外地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對中國傳統音樂多樣性的認識。(二)增加了課外活動中的審美體驗。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常都是與一定的社會活動相關聯,如廣西壯族的歌圩、云南傣族的孔雀舞等,這些音樂與舞蹈、社會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既體現了少數民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點,同時也為大學生開展課余文化活動提供了資源,因此在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學校可以根據少數民族音樂為大學生組織文藝活動,以豐富其在實踐中的審美體驗。
四、結語
在中國民族文化中,各民族音樂別具特色,既相互區別,又相互借鑒,共同發展。少數民族音樂作為我國音樂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具有豐富的史學價值和美學價值,因此高等院校在公共藝術教育中,應該深入挖掘少數民族音樂內涵,并結合科學的教學方法,吸取國內外音樂教學經驗,以不斷提高當代大學生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鄧春慧.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大舞臺,2015,(05):177-178.
[2]黎瑛.廣西普通高校少數民族音樂藝術教育探索——以廣西布傣壯族群天琴音樂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6):65+64.
關鍵詞:昭通;中小學美術;少數民族;文化藝術
對接昭通是云南省下轄的市級行政區,聚居著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藝術,為中小學美術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云南昭通,尤其是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美術教育,在教育工作者幾十年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較全國其他一些發達地區而言,昭通少數民族地區的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尚存在一些差距。為此,昭通中小學美術應積極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實現對接。
一、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與中小學美術對接的意義
中國歷史悠久,除漢族以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這些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民族文化藝術,書畫、泥塑、剪紙、雕刻等都是其寶貴的特色文化藝術。如,云南昭通地區的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人民創造了剪紙、挑花、刺繡、泥塑等特色文化。如果在中小學美術中滲透這些資源,在課堂上將兩者完美對接起來,就能讓學生從小接觸、感受、學習昭通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使他們在增長知識、拓展視野的同時發展認知能力,豐富審美體驗,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民族的信念,促使他們積極樹立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與此同時,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與中小學美術的對接,還能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美術課程的內涵性、趣味性,從而加強對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充分開發、利用,讓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內涵,進而使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藝術能通過中小學美術進一步傳承下去。
二、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與中小學美術實現對接的策略
其一,構建中小學美術鄉土教材。昭通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從小就生活在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中,對少數民族美術文化耳濡目染。如,苗族、彝族的一些小姑娘從六歲左右就開始跟著祖母、母親學習刺繡、挑花,十幾歲就開始準備自己出嫁時的刺繡嫁衣、嫁妝。所以,實現中小學美術與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對接,在美術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當地的美術文化,會使學生對美術學習更感興趣。因此,昭通要想改進中小學美術教育,就應積極依據各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歷史編寫鄉土教材。如,在實際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內涵、制作特點、美學意義及其與人之間的關系等,并注重將一些美術名作、少數民族民間藝術品等編入教材,使學生能通過鄉土教材更加深刻地了解、認識本民族、本鄉本土的文化藝術,并不斷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學生情操與精神的健康發展。其二,創設少數民族的教學情境。按照昭通少數民族地區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美術教師應認真挖掘、整理少數民族美術內容,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大量的、學生容易接受的、色彩鮮明的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品,促使學生能近距離接觸、感受昭通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如,教師為學生布置一個昭通風情版畫作品展的活動,將一些富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泥塑、樂器、刺繡等穿插在版畫作品展覽中,為學生營造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教師也可在畫室的墻面上為學生布置一些回族、苗族、彝族的刺繡圖案、樂器等藝術作品,以調節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創設充滿少數民族文化藝術風情的美術教學情境。此外,教師還應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把體現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相關音頻、視頻等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并通過課堂展示給學生,促使學生在教室內也能欣賞到昭通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少數民族美術的興趣與熱情。其三,有機結合欣賞教學與實踐。通過欣賞昭通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之美,中小學生能了解當地傳統的手工藝表現題材和創作方法;通過了解本土傳統的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就能在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判斷能力、審美能力。同時,學生在欣賞傳統少數民族美術作品過程中可按照不同的內容表達自己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看法,并學習使用美術語言將自己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強烈情感抒發出來,在拓寬眼界的同時增強鑒賞能力、表達能力。如,在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引入美術課堂,并鼓勵學生積極實踐,表達對美的真實體驗,從而通過實踐掌握使用各種傳統工具的方法,體驗少數民族美術制作的樂趣,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踐自己的構思、創意等,逐漸增強學習自信。中小學美術教師應正視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價值與魅力,積極實現它與中小學美術的對接,讓學生從嶄新的視角對民族文化藝術的內涵進行審視,并加深理解。結語在人類社會眾多的文化藝術中,美術一直是重要的瑰寶,是民族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手段。作為教育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中小學美術教學應加強對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探索與研究,通過實現中小學美術與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對接,讓學生感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無窮魅力,從而做好宣傳與傳承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小坤.中小學美術教育與民族特色文化關系.青春歲月,2013(24).
人類以自然為載體,接受自然的庇護和啟發,通過與自然的抗爭和適應逐漸尋找生存的方式,繁衍自己的后代,孕育自己的文化,并使之沉淀和延續。云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是偉大祖國多民族的縮影。作為多民族聚居區域,各少數民族豐富的文化藝術離不開對自然模仿和融合,由于各民族文化程度的發展、各民族之間的交流、生產力的限制、自然環境的差異等等原因,云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的自然屬性表現更為豐富和直觀,有著其獨特之處。
一、對自然屬性的認識
(一)自然屬性的概念
自然屬性是人腦對自然界事物的面貌、規律、現象本質屬性的反應和認識。自然界中的存在物都是人們模仿靈感的來源和依據,也是給人適應自然的理由,自然帶給人類創造的靈感,人類又用創造適應和挑戰著自然,從而創造出具有自然屬性的文化藝術。
人類對自然的模仿是一種天生的行為,是現實世界中廣泛存在的現象。模仿存在于人類文化發源之初,存在于漫長的人生過程的每時每刻,人從出生就模仿動物四腳爬行,模仿身邊的語言和聲音,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中就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也反應了早人類對自然事物的模仿和融合,人類效法天地,并順應自然,融合自然,形成具有自然屬性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體系。
(二)民族與自然的關系
民族孕育于大自然之中,與大自然中一切生物與環境相互關系,其在特定區域通過對自然的模仿和融合,形成獨特的文化藝術體系。民族作為自然發展的內在動因之一,對自然的變化發揮著作用;自然作為民族生存的載體,為民族的形成提供物質和精神的條件,自然的變化影響著民族的產生和滅亡,影響著民族的發展。
民族對自然的模仿行為具有合理、不合理的兩面性。合理的行為能促進其所在區域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各民族交流,從而促使各民族文化藝術的交融,滇中的彝族學習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形式,同時壓縮庭院面積,減去正房兩邊的漏閣,從而顯得格外靈巧和秀麗 ;不合理的行為,小則損傷,大則滅亡,甚至影響到其他民族的失調,導致全面消失。自然對民族這一影響其發展的動因給以反應和啟示,讓一個有各責任的民族去思索影響自然發展的合理方式,融合于自然,創造出璀璨獨特的民族文化藝術。
二、云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中自然屬性的特點
(一)功能性
任何自然的模仿行為都脫離不了其功能性,這種功能性包括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在早期,面對各種自然災害所構成的嚴重威脅,天然的洞穴是人們最早的選擇和直接利用,但由于人類的繁衍,天然洞穴具有其局限性,于是人們又受到自然的啟示,如仿喜鵲造窩等,原始先民通過對自然的模仿,建造出穴居空間,從而滿足人類繁衍和躲避自然災害物質功能的需求,同時人們精神上安全感得到提升,滿足了人類的精神功能的需求。
云南少數民族在其特定區域更是具有其所需的功能性。由于云南地理環境復雜,獨特的氣候特點,民族特點,信仰不同,也有著對功能性特殊需求,如傣族干欄建筑,其對自然的模仿滿足了當地雨季多雨,防洪水和野獸襲擊的功能,同時模仿狗傾斜的脊背,建造前后高低兩面坡的房子,稱作“杜瑪些”,滿足當地防雨的需求。
(二)神話性
云南許多民族的民族文化中流傳著關于其民族起源的神話,苗族流傳著始祖姜央出生于楓樹干上的傳說,因此楓樹成為其民族崇拜的圖騰;布朗、佤、拉祜、怒等民族都有祖先是生于葫蘆誕之中的神話;德昂族、阿昌族有當地茶葉是其阿祖的傳說,;白族認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納西、傈僳等族認為自己是黑虎的后裔;傣族神話中充滿了對水、大象和孔雀等的崇拜。彝族、白族、哈尼族、侗族、苗族、水族、瑤族等許多民族中,他們普遍有對樹崇拜的文化,認為樹木春繁夏茂,秋落冬眠,其根延伸至地獄,其冠直上云霄,是自然界的神靈化身和溝通者??梢哉f云南云南少數民族的精神崇拜很多來源于對自然界的植物、動物或者是自然中事物的演變,正是這種對自然敬畏和崇拜,合理正確的引導云南少數民族對自然的模仿和融合行為,自然生態得到了保護,在云南不少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至今人們還能看到大量的原生態森林、湖泊、河流資源等,造福著自己的子孫后代。
(三)原始性和原生態性
云南少數民族地區位于中國西南邊區,很多少數民族地區生產力相當對低下,交通條件不便,一部分民族甚至剛剛步出原始社會或者仍然保持著原始社會的習性,如納西族的支系摩梭人至今仍保持著原始社會走婚的習俗,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的基諾族1949年前仍處于原始社會等等,云南少數民族對自然的模仿比較原始,主要是對自然界困惑的事物和事物形態的直接模仿,同時由于對自然有著無限的崇拜、敬畏和感恩,云南少數民族地區自然生態環境基本維持了原生狀態,許多樹木樹齡在上百年以上,至今依然主干粗壯、枝葉旺盛。
(四)多樣性
云南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中自然屬性的多樣性特征與各民族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是密切相關的。云南各少數民族因地制宜,選擇其所在自然區域環境中事物進行模仿,從而形成不同民族建筑樣式,不同的民族服飾紋樣,不同的民族神靈崇拜文化。即使同一民族,由于自然生態環境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文化,居住在麗江壩子的納西族,因為周圍土多石少,墻體多為夯土墻;居住在金沙江兩岸的納西族,則恰好相反,其周圍石多土少,因而墻體大多采用石頭砌成;居住在森林茂密的山區的納西族則全用木材建造出井干式建筑。不同的自然生態環境里有著不同的自然事物,因此人們對自然的模仿對象是不同的,產生的文化藝術也各具民族特色,云南自然地理環境的復雜性造就了其民族文化藝術中自然屬性的多樣性。
(五)不平衡性
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由于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以及云南當地旅游業的飛速發展,不同區域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差距逐漸拉大,不同地區少數民族生產力水平也有著明顯的差距,部分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生產力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對自然的占有和需求增加,這些都導致對自然模仿和融合方式的改變,各民族間文化藝術中自然屬性具有差異性和不平衡性的特點。
【關鍵詞】少數民族文化;活態傳承;原生態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4-0251-02
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與現代化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一種神話或想象性資源,在新時期以來不斷浮現于受眾的閱讀和視聽空間”。①少數民族文化自身具有的獨特魅力和文化認同,使得它需要其他介質幫助其搭建一個平臺去完成傳承的使命。影像以其形象直觀的特點,成為了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首選。馮小寧執導的《紅河谷》不僅描繪了青藏高原的秀麗風光,更向觀眾展示了藏民族的民俗風情。影片通過一場戰爭來謳歌藏族人民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尊嚴的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升華民族情感的同時,以影像傳播的方式傳達出藏民族的傳統文化,讓人們對遙遠而神秘的藏民族有了直觀的了解。
一、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困境
“文化是一個民族存在的根本核心,同時也是這個民族發展的根本動力,文化的繁榮與否制約著民族的發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直接關系到民族的存亡。我國少數民族文化可謂千姿百態,魅力十足,是中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奇葩。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樣性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②少數民族文化的精華部分所蘊涵的哲學意識、道德觀念和藝術見解,在培育民族的優秀精神品格方面起著其他方式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就好比是磚瓦,共同壘起來便成就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因而少數民族文化是絕對不能缺少的。
在國家一系列扶持少數民族發展的政策下,少數民族同胞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卻在逐漸流失,文化的傳承成了目前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重大問題。“目前少數民族地區在追求經濟發展時,仍面臨二難困境:一方面如果加快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加入經濟全球化的鏈,必然會加劇生態與傳統文化不可持續的危機;另一方面,如果放慢發展經濟與工業化的速度,又會加大與較發展地區的差距,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雹蹮o數少數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瀕臨失傳,很多少數民族甚至正在面臨即將失語的困境。眾所周知,語言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影響。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反向來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梢哉f,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它不僅積淀著該民族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而現代社會中,無數少數民族同胞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在不斷學習漢語的過程中,逐漸遺忘了本民族的語言,這是少數民族文化研究中一個很大的遺憾。文字的傳承對于文化研究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當前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主要方式,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的形式,都可能存在著對少數民族文化理解方面的誤區。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字或圖片記錄的載體可能會慢慢老化,甚至可能會存在遺失、損壞等問題。因此,民族文化的活態傳承逐漸提上了議事日程。
二、影像記錄成為少數民族文化“活態”傳承的渠道
活態傳承是指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過程中,以文字、音像、視頻的方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方方面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原生態”的保護。只有活態傳承才能達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終極目的。
在少數民族的全面發展過程中,文化的傳承意義重大。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方式多種多樣,“博物館”式的記錄確實在某種意義上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及傳承起到過積極作用。但文化畢竟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生存與生活中形成的產物,即便是口與口的傳播中都有可能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像的記錄因為為少數民族文化的“活態”傳承提供了可能。通過影像資料,人們可以更加真實地了解少數民族文化,避免前人的思維定式。這種“原生態”的記錄為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拓寬了思路,民族文化的傳播顯得更加全面而客觀。
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數民族人口涌向都市,留在本民族聚居地的少數民族人口越來越稀缺,而外來者對少民族文化的理解又存在著文化上的隔閡。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活態”傳承對于民族文化的繼承發展十分重要。就好比一個人學習一門語言,僅靠書本上的知識學習起來會很吃力,但如果他身臨其境,主動來聽、說這門語言,那么很快他就可以成功。其實,文化的傳播也是如此,人們一般更容易接受的是活靈活現的事物,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死知識”。例如紀錄片《云朵上的民族》,就用影像的形式展現了羌族神秘的祭祀文化。片中真實記錄了羌族的“儒節”,在紀錄片的鏡頭下,無論是祭山會還是羊皮鼓、羌戲、特技表演等,都以一種活靈活現的真實狀態展現出來。特別是在展現羌族舞蹈和羌族戲劇的過程中,運動鏡頭的使用為少數民族藝術的傳神再現增添了魅力?!皠优c靜的關系是紀錄片鏡頭語言藝術中重要的標志,運動鏡頭可以使紀錄片更好、更直接地向客觀事實所靠近?!雹苡谑牵谂臄z祭祀山神的場面時,紀錄片鏡頭的運動模式對羌戲、薩朗舞、羊皮鼓舞、特技表演等進行了富有生氣的展示。有時候利用攝像機的運動鏡頭來完成對環境的介紹或對動作和節奏的展示;有時候又運用搖臂和升降鏡頭來全面呈現羌族舞蹈的整體氛圍??梢哉f,在原汁原味地展現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文化基因方面,紀錄片確實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對少數民族文化“活態”傳承的思考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文化瀕臨困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原生態民歌,消亡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有的甚至是整個品種的滅絕。產生于人們日常勞作的東北森林號子、嘉陵江號子,隨著人們生產方式的改變,現在會唱的也屈指可數了。因此,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來真實記錄少數民族文化,還原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目前值得大力推進的文化傳承策略。
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傳播,少數民族文化也不例外。身處現代社會的人們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口耳相傳、文字記錄等一系列傳統的傳播方式上,而應該發揮視覺傳播優勢,拓展民族文化交流途徑?!耙曈X文化資源的開發、建設,能夠幫助傳播圖片語言的局限,開闊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向世界傳播的途徑?!雹菀虼?,傳承少數民族文化,既需要利用影視媒介,也需要借助網絡推廣。在傳播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少數民族文化的“原生態”性,注重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深度挖掘,盡量避免理解上的誤區和變相的毀壞,使少數民族文化的“活態”傳承得以真正實現。
注釋:
①周根紅.全球化時代少數民族電影的民族文化境遇[J].民族藝術,2009(1).
②毛泓.論電視與當代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與傳承――以“央視春晚”為例[D].重慶:西南大學,2011.
③溫開照.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的思考[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3).
④[美]邁克爾?拉畢格(MichaelRabiger).紀錄片創作完全手冊[M].何蘇六等譯.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5.
⑤羅蘭.現代影像與少數民族文化傳播[J].中國傳媒科技,2013(8).
作者簡介:
張蕓銘,成都理工大學2012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
關鍵詞:云南;花腰彝舞蹈;文化特色;藝術
舞蹈可以說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因而每一種舞蹈在背后都具有文化建構,具有該文化的特點。云南花腰彝舞蹈也是如此,作為一種起源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舞蹈,其具有很強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對花腰彝舞蹈進行研究必須將其放在文化背景中。也只有這樣,花腰彝舞蹈的藝術特色才能原原本本地展現出來。
1 具有美感的動作姿態
花腰彝舞蹈由于節奏明快,所以很有動感,在動作上既表現出樸實的生活場景,又極具藝術性。特別是花腰彝舞蹈的腳步動作,紛雜變化的同時還會以篝火、群舞等表現形式展現其豐富的姿態,極富美學價值。結合具體動作分析,花腰彝舞蹈動作中,最突出的就是“頓足踏地”以及“腹前擊掌”。這兩個動作是根據原始部落人們的動作加以演化而成,包含著原始的美感。“頓足踏地”就是用腳與地面接觸以發出聲音,并通過有韻律地接觸創造節奏;“腹前擊掌”則是人利用自己的身體發聲,完全沒有打擊樂器的參與,原本地展現了原始的美感。在進行這種節奏的同時,伴隨著呼喊使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原始氣息。
除此之外,“圍篝火”也是極富有特色的元素,一方面,“火”具有象征意義。在原始社會和少數民族地區,生產力低下,因而對火有很深的依賴?!皣艋稹边@樣的一個動作,就是在表達對火的崇拜。而花腰彝舞蹈對這一元素的應用,實際上是對原始力量的一種崇拜,有一種肅穆的美感?!拔椠垺眲t取材于花腰彝傳統的祭祀儀式。由于在花腰彝的概念中,舞龍也有雌雄之別,因此在祭祀的時候需要兩條龍一起舞動,生動卻又不失嚴肅。這種舞龍的動作也是花腰彝祭祀儀式的美感展現,其深層次的含義就是人們對于龍的崇拜和認同,是在當時低下生產力的客觀條件中脆弱、渴望庇護的一種體現,因而具有莊嚴的儀式美。
2 蘊含著樂感與痛感文化的母題
在花腰彝中,憂傷和歡快都表現得十分極端,這從文化根源上不難解釋。花腰彝的文化具有痛感文化和樂感文化共同的母題,一方面是由于這些文化產生于花腰彝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受本民族文化影響的花腰彝族人在后期創作中提煉出來的。首先是“大地母題”,在許多少數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對這一主題的表現,這是因為對于大多數少數民族而言,大地十分重要,也十分熟悉。因此,在花腰彝舞蹈中就有對大地的深情,諸如“屈膝弓腰”這個動作,就展現了對大地的尊敬。這里的尊敬應當一分為二來看,一方面這是花腰彝人民對于大地的一種崇敬,向大地尋求庇護,表達感謝;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敬畏,由于生活生產過度依賴土地,對地震等自然災害原理不明,導致了畏懼大地的心理。
花腰彝舞蹈中,還有對于生死主題的展現,對于這個母題,花腰彝同樣有兩種態度。在花腰彝的祭祀舞蹈中,大部分都會涉及舞龍,這表現的是對死者的敬畏。由此還引發了對于生命的思索,一方面,人們懼怕死亡,向死神表達著自己的畏懼與服從;另一方面,人們必須經歷死亡,死亡也是人最終的歸宿,自然而又具有皈依感?;ㄑ臀璧笇⑦@兩種看似矛盾的生死感悟有機地融合在了舞蹈中,并通過看似激烈變幻莫測的舞蹈動作展現出這種糾結,有一種矛盾的美感。
此外,生殖崇拜也是花腰彝舞蹈表達的母題之一。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殖的崇拜會逐漸減弱,這是由于生產力的發展使人們獲得了有更多生存的機會,所以死亡率大大降低,而死亡率降低又意味著不需要擴大出生率來維持種族的繁衍。在一些相對閉塞的地區,其生產力水平仍然沒有很大的提高,思想水平也與現代社會脫節,所以在花腰彝的舞蹈中還是存在著生殖崇拜的痕跡。在舞蹈服飾上,花腰彝舞蹈的服飾以大紅色為基礎色調,男性通常會上身,展現出活力。
3 花腰彝舞蹈的感官價值
舞蹈藝術本來就能調動觀眾的視覺與聽覺,并通過視聽的結合充分調動起觀眾的感官?;ㄑ臀璧冈谝曈X方面,尤其是動作、色彩給人很深刻的印象。大部分花腰彝舞蹈的動作幅度都不算太大,但是有很強的節奏感。觀眾在欣賞花腰彝舞蹈時,會感受到自己的視野被凈化了。因為動作的細小,所以會仔細關注那些細微的動作,不會被其他因素影響,有效地提升了視覺的靈敏度,從而摒除雜念,專注于舞蹈動作,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在聽覺層面上,花腰彝舞蹈重視延長聲音以及曲調的應用。花腰彝舞蹈要求舞蹈是四二拍,而歌曲卻是四三拍,因此舞蹈的呈現常常是舞步聲與歌唱聲錯亂,但是卻又不紊亂。并由此展現出與視覺截然不同的體驗,讓人感到仿佛是視覺與聽覺割裂了開來,因為眼前的景象的確與耳邊的聲響沒有在一個節拍上。但是,這一切卻又有一種紛亂的美感,讓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此外,具有花腰彝民族風情的唱詞與音樂,同樣豐富了人們的感官。
4 結束語
云南花腰彝舞蹈獨具藝術特色,首先體現在其美學內涵上,通過原始美、莊嚴美、儀式美的內涵展現,讓人們沉醉于美學的境界中。其次,體現在母題上,由于花腰彝舞蹈設計的內容與其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其母題中關于土地,關于生死的內容獨具民族特色。最后,花腰彝舞蹈的藝術文化特色還體現在其展現的感官價值上。通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影響,花腰彝舞蹈讓人們深切地體會到了民族舞蹈之美,并被花腰彝文化藝術深深折服。
參考文獻:
[1] 彭艷云.花腰彝“舞龍”文化傳承的現狀及思考[J].文山學院學報,2010(02).
[2] 魏美仙,蔣少華.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數民族藝術的生存與傳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兩個村落的田野考察[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9(04).
[3] 陳勁松.花腰彝服飾藝術初探[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9(02).
一、 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形式及特點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傳承下來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表現形式有:民族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民族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民俗、節慶、禮儀等文化,還有集中表現、體現和展示某種特定文化傳統的區域、場所、空間。
與漢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相比,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許多鮮明的特點:
民族區域性。少數民族大多居住在邊遠地區,相對處于一種遠離經濟、社會、文化主流的邊緣化狀態,自然環境相對封閉,其傳統文化在較為穩固的空間內傳承。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區域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存在著不同的價值觀念,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長久以來便促成了少數民族的地域性文化,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區域上的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如東北地區的蒙古族與內蒙地區的蒙古族,甘肅、云南的藏族與青藏高原的藏族,都在民俗上表現出一定的區域性特點。
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涉及文學、音樂、舞蹈、醫學、體育競技等諸多領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著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生產生活,因而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表現形式上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正是各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才使中華文化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大眾接受的局限性。有的少數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有的語言文字齊全,但也只限于本民族使用,所以普及面較窄,給大眾的接受帶來了很大的局限。
更強的瀕危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特有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漸向城市化趨近,許多生產生活習俗也在悄然蛻變。少數民族的語言、服飾正在逐步漢化;牧民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喪失了其生存土壤,逐漸走向衰退;一些傳統手工制作技藝,如印染、編織、手工器具制作等項目因經濟效益低下、需求市場萎縮,已完全被機械化生產所取代……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到了瀕臨解體的境地,如何對其實施保護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發展大事。
二、 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保護意識淡薄
從地方政府的層面看,還沒有切實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擺放在一個足夠重視的位置。時常可以從網絡、媒體上看到珍貴的古建筑被拆,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毀,原因無非是追求現實的經濟利益而漠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從保護機構的層面看,對瀕危項目、瀕危傳承人還沒有真正做到 “搶救性保護”,沒有保護意識上的緊迫感,當人亡藝絕的時候,該搶救的東西已經不復存在了。從基層群眾的層面看,尤其在少數民族地區,更多的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還不夠了解,年輕人大多認為是過時的、無用的東西。更多的人已經離開了生活了幾代人的故土,丟棄了古老的傳統勞作,許多祖輩傳承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因為這些改變而悄然消失。
(二)、生存環境的破壞
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逐漸失去其賴以產生、發展的文化生態環境。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文化主要是狩獵和游牧文明的產物,隨著人們生存環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變化及外來文化的沖擊,傳統的民俗民風已經漸漸被人們擯棄,文化生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的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依靠口傳心授保留下來的許多東西,因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而衰微甚至消亡。
(三)、傳承斷代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延續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傳承人,而傳承人目前的狀況令人堪憂。很多掌握技藝的傳承人年事已高,年輕人又不愿繼承,技藝面臨失傳;有些技藝目前是得到了延續,但經濟效益低下,作為一種謀生手段肯定難以為繼。總的來看,大多數非遺項目都存在傳承斷代、后繼乏人的現象。
(四)、沒有形成合力
有很多項目的保護單位是文化系統以外的單位,包括集體的、個體的企業。文化部門與這些保護單位缺乏業務上的聯系溝通,脫節現象普遍存在,這就導致對某些項目的傳承保護情況了解不夠,對傳承人履行傳承義務的情況知之甚少,加上專項保護資金的安排使用也存在一些問題,使得保護機構本身就沒有形成合力。
(五)、專業人才匱乏,隊伍不夠穩定,素質有待提高
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豐富,涵蓋面廣,且專業性、知識性較強,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各級保護機構應有專職人員從事這項工作。但基層文化單位業務交叉、沖突現象比較嚴重,很難做到專人專職,而且人員隊伍不夠穩定,調換頻繁,使非遺工作的質量無法保證。還有,人員的知識結構各不相同,個人文化素質良莠不齊,加上接受的專門學習培訓非常有限,在實際工作中,不能進行深入挖掘和系統整理,更談不到學術性的研究。缺少攝錄、照相、記譜、影音制作的專門人才,使許多資料征集后不能有效保護和利用。在少數民族地區,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從事語言文字翻譯的人才非常匱乏,這給少數民族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帶來了直接的影響和制約。
三、 對少數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現狀的思考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