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7 15:58:41
序論:在您撰寫學習音樂的基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有很多的老師并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這一能力的訓練,小學畢業時雖能唱幾首完整的歌,但是識譜能力卻很差,甚至還有些青年教師在課堂上只教歌詞省略識譜教學。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卻使學生錯過了識譜學習的最佳年齡階段。
中小學音樂教師多數是懂得這一道理而不肯去做。那么在許多家長望子成龍的社會環境里更存在嚴重的問題。
近幾年來,兒童學習各種樂器的熱潮遍布全國。許多家長為了使子女全面發展,不惜財力,煞費苦心來培養孩子的業余愛好。幸運的沒有白費心血,但倒霉的,遇到了不負責的老師。孩子學了兩三年的鋼琴連簡單的樂譜都唱不出來,彈奏也只能單一的指法訓練,毫無樂趣和音樂的表現力,有些家長都沒聽說過這一概念,對于文化素養如此低下的“伯樂”他又如何去發現“千里馬”?
記得前幾年看到的電視歌手大賽參賽選手的演唱,歌都唱得很好,感情也很投入,但是最后一項聽旋律模唱與視唱的考核分數大多丟分嚴重,有的干脆就唱不成調。這表明我國的音樂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國民音樂教育有待于提高。
我在東北師大學習受益匪淺,多年的經驗也得到了理論的認證,于是下決心開設視唱練耳來訓練音樂學生。采用了綜合性的教學方法,把達爾克羅斯的“體態律動學”融進了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結合“體態律動”“即興創作”進行視唱練耳教學,并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和信息反饋。
例如:把手的五指比作五線譜來記音的名字,按C大調音階,讓學生指出相對的音名;音階的上行比作上樓梯,下行比作下樓梯;既生動靈活,又易于學生記憶,音階還可以找七個學生來扮演,利用這樣的游戲來幫助孩子理解音準概念。
還利用“科爾文”手勢學習音階,聽音時也會充分的利用,能讓學生理解音高位置;教師彈奏旋律短句讓學生模唱,并說出這段旋律是幾拍子、幾小節,有幾分音符組成。讓學生拍一拍手,跺一跺腳打出節奏來,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內心聽覺逐步得到了提高。
達爾克羅斯、柯達伊、奧爾夫等許多音樂教育家共同的教育目標是:“音樂教育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保ㄌK霍姆林斯基)
關鍵詞:初中生;音樂教學;流行音樂
1.初中音樂教學概述
作為成長的過渡時期,初中生的身心發展有其一定的規律性,既有自身的特性,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任何教育的開展都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材施教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由于初中生的特殊性,音樂教育應該融音樂性、娛樂性、知識型與技能型于一體,既要關注學生音樂技能與知識的培養,又要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促進全面發展,為音樂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因此初中音樂教育具有以下特點:(1)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應該注意教學方式,使學生在音樂中領悟美的內涵,在音樂課堂上獲得審美體驗;(2)音樂教育是一種全面性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將音樂性與知識性結合起來,既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又要關注學生音樂基本技能的培養;(3)音樂教育是一種開放性教育,應該遵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音樂教育不應該拘泥于條條框框,而應該給予學生更多主動性。
2.流行音樂引入的意義
2.1流行音樂的特點
流行音樂一出現就以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吸引著廣大的年輕聽眾。其通俗易懂、大眾時尚、娛樂獵奇的特點正迎合了初中生的追求新意、渴望認可的心理,因而流行音樂在青少年間受歡迎程度極高。然而由于流行音樂的商品性,它并不像古典音樂,以藝術性為追求,而是以迎合市場需求為主要目標,因而流行音樂包含的內容良莠不齊,而青少年大多缺乏篩選的能力,這也是許多家長和老師反對學生接觸流行音樂的原因。因而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在音樂篩選上給學生一定的指導。
2.2流行音樂引入的意義
初中音樂教育既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的需要,而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引入流行音樂不僅是初中音樂教育的一種創新,更對初中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和身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具體來說,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主要有以下幾點意義:(1)從藝術性的角度篩選流行音樂,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篩選,培養學生健康的音樂賞析態度。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初中音樂教育內容應該積極向上、健康活潑,而流行音樂的良莠不齊可以通過引入到課堂來引導學生吸收其中的積極部分。(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藝術意識。初中音樂教育本就是一種審美教育,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發現美的眼睛”。(3)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音樂教育不只是單純的音樂教育,而是一種融自然、社會、情感于一體的全面性教育,初中生對流行音樂的熱情普遍較高,引入流行音樂的元素有助于激發其學習興趣。
3.流行音樂引入的策略分析
3.1明確初中音樂教學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流行音樂引入是初中音樂教育的一大創新,也必須加以重視。首先要明確要提高初中音樂教育的目標,同時要加強音樂教育的師資水平建設,首先必須配備專業的音樂教師,音樂教師自身還要注意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引入流行音樂對音樂教師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教師見多識廣,篩選出既符合教學目標又迎合中學生心理的流行音樂作品,還要求教師在課堂設計上加入流行元素,而不是簡單的音樂欣賞。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3.2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因材施教
要引入流行音樂更要求學生的參與和互動,音樂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初中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深入學生當中了解每一個學生,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其主體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鼓勵其大膽表現,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3設計多元靈活的流行音樂教學活動,啟發審美體驗
流行音樂的引入并不是簡單的流行音樂添加,而是應該在教學形式和教學活動上添加流行的元素,使初中音樂教學更具有娛樂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學到相應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審美情趣和音樂素養,進而培養學生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作為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外界的接觸主要表現在直觀感受上,所以要啟發學生的審美體驗,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積極運用電教媒,通過樂器的演奏、音樂的欣賞、電影片段賞析、錄音的評析等等手段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使學生不只是簡單的從耳朵的來評判流行音樂,而是從身心的感受、音樂的背景、音樂傳達的主體等多角度來欣賞流行音樂,在體驗中真正獲得音樂知識和審美體驗。例如,可以利用音頻播放器開展音樂賞析、多媒體進行短片鑒賞,給學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手的訪談錄等,讓學生不僅可以從歌曲本身了解音樂,還可以透過歌曲看到比歌詞和曲調更有內涵的東西。
3.4認真篩選流行音樂作品
篩選流行音樂作品是引入流行音樂的關鍵環節,教師的篩選行為不僅關系到課堂的教學效果,更影響到學生的審美取向,既要在內容上嚴格把關,做到所選作品必須積極向上、富有內涵,還要注意作品的藝術性和多樣性,保證作品能夠傳達一定的文化內涵。例如,為了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可以選擇王力宏的《落葉歸根》,讓學生們在熟悉的歌曲中獲得不一樣的感受;為了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向往,可以選擇騰格爾的《天堂》等等。
4.總結
流行音樂通俗易懂、大眾時尚、娛樂獵奇,這正迎合了初中生的追求新意、渴望認可的心理,因而流行音樂在青少年間受歡迎程度極高,但如何引導青少年篩選流行音樂作品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們頭疼的問題。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引入流行音樂,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更將引導學生不只是簡單的從耳朵的來評判流行音樂,而是從身心的感受、音樂的背景、音樂傳達的主體等多角度來欣賞流行音樂。
參考文獻
[1] 劉丹,論中小學實施流行音樂教育的可行性,[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04)
[2] 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3003
【關鍵詞】 基礎理論 視唱 樂理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4)01-089-01
本文所說的音樂基礎理論是指音樂中所學基本的視唱、樂理這一基礎性理論課程,這一基礎理論的學習對普通高中音樂考生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說,我們在教學中會發現有些學生在演唱與演奏中很難掌握準確的音準、節奏等技巧,更不要提對音樂的表現力。高中音樂基礎理論不但是高考音樂的必考科目同時還是與其它音樂考試科目建立聯系的重要支柱,無論在理論或實踐中都能發揮著巨大作用。
筆者自工作以來一直在潛心研究音樂的考試內容與摸式,發現很多高中學習教師都注重對學生技能的培養而忽略理論知識的學習。就拿我們江蘇省來說,每年的高考學生都說自己彈奏或演唱的怎么樣,很少聽到有人說視唱、樂理或其他理論不行,可見在很多學生眼里,高考只有吹、拉、彈、唱,可是他們卻不曾想在嫻熟技巧與豐富表現力的背后,音樂基礎理論的學習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筆者在幾年工作研究與實踐中來具體分析高中音樂學生學習音樂基礎理論的重要性。
一、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在高中的定位與制約因素
1. 視唱基本樂科定位與影響因素。俗話說,看一個人的素質如何,就要看他的視唱水平怎樣。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知道,學生剛接觸音樂時首先接觸的是視唱的音階“1234567......”,對音準好的同學來說,好則好,不好即便后天怎樣努力,也很難趕上視唱好的同學,這部分學生音樂素質就談不上好,在高考中很難考出好成績,甚至影響整體分數,像這樣的學生在音樂高考中很多。還有一種可能,學生的音樂整體素質較差。這是客觀因素存在的,學??紤]自身的發展,并不是把所有條件好的學生都給你參加訓練,有的文化成績相對薄弱,有的個性比較強,厭惡做一切事情的調皮者,這些學生也是沒有辦法管理和改變其性格的,也難以在藝術領域取得進步,甚至由于沒有良好的音樂感的培養和認真的態度,影響了整個音樂的學習。
2. 樂理基本樂科的定位與影響因素。樂理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音樂基本樂科,它包括音、音程、和弦、節奏、調、調式等幾個方面。它在高考中占有的分值不大,但卻往往因樂理分數而影響整體,這說明學校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其實,樂理內容不多,但靈活性與理論性是比較強的。還是以江蘇省為例,每年高考學生自認為樂理復習的不錯,起碼不會在專業上拉分,但往往想象與結果大相徑庭。這說明,首先,樂理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其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甚至有些呆板,原本一樣的題型換一種方法就做錯,這是肯定不行的;然后,就是做題速度慢、不熟練,雖然江蘇省每年的高考樂理題與其他省份相比略簡單,題量也不大,但學生的做題速度實在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這需要引起學校老師的高度重視。所以,樂理學科更不該忽視。
二、音樂基礎理論知識指導藝術實踐
1. 視唱樂科藝術實踐。視唱是一門理論兼技法的學科,它有固定的邏輯思維模式,但在運用過程中也可引申到其他學科中,它是比較靈活的。作為基本考試樂科,視唱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下面我分兩方面來說。
①歌唱方面:對于聲樂專業的學生來說,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要用來歌唱,歌唱時首先要練聲。練聲就像視唱一樣需要音準等方面的要求,顯然,有些學生會說,教唱發音本來就是聲樂教師的職責,他唱一句我們就模仿一句,殊不知這里面還有很多牽扯你音準問題的因素。
舉個例子來說,剛開學時,臨時聽一位老師上聲樂課,學生看見我們在聽課,狀態相當積極,作了一組發聲練習后感覺其聲音是通的,方法運用的也較到位,表情也不錯,可是總覺得他的音準忽高忽低,總有那么一點點音發不到音點上去的感覺,盡管老師再強調再模仿讓他注意音準,可還是沒有改變多少,這很顯然是他音樂素質的問題。
②演奏方面:對演奏的學生來說,有些樂器音準方面也不容忽視。比如拉弦樂器二胡,我經常聽到有些二胡學生演奏姿勢、持琴觸弦的感覺還不錯,就是二胡拉出的音如噪音般,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本身不像鋼琴等鍵盤樂器一樣有固定音高,只有演奏者在演奏時提前閃過某個音的音高,把這個音印在腦海里,拉出此音,所以二胡不好拉,音準要好。
2. 樂理樂科藝術實踐。音樂理論基礎也稱樂理,它要解決的問題是有關聲音的性質、律制、怎樣記譜(也就是怎樣讀譜)、音樂的基本要素、音與音之間結合的基本規律等等,當它作為理論考試時,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樂理知識是對音樂藝術規律的總結,因此對于樂理知識的認識和把握不能脫離音樂作品孤立存在,不能把樂理作為數學知識教授給學生,樂理知識的學習應該更多地和活的音樂作品分析聯系起來。
不管是聲樂演唱還是器樂演奏,對于音樂作品的藝術處理都是音樂表演中的重中之重,同一首音樂作品因為藝術處理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來。而為了表現作曲家的創作意圖,我們的藝術處理首先要尊重作曲家的創作,而這一創作意圖的體現往往是根據樂譜體現出來。對于樂譜的分析,包括對于作品中一些音樂記號的處理、音樂的節奏節拍、強弱力度及調式調性、曲式結構的分析等。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基礎教學;識譜視唱;音樂知識;樂感
音樂是一種藝術和美的體現,能夠帶給人們愉快的享受。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不是要把學生都培養成著名的音樂家,而是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鑒賞能力。通過音樂能夠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而基礎知識的傳授不僅為學習者的音樂道路掃除障礙,更是學生學習和提高音樂能力的階梯。老師要從個人特點到音樂特點再到教學特點等多個角度完善小學音樂的基礎教學方法,讓音樂課堂更加有活力、有意義。
一、基礎教學能夠降低學習難度,以興趣培養為主
每個人對音樂的感悟程度都是不一樣的,而多數學生對音樂的掌握總是停留在跟唱和會唱的水平,而對于其中的音樂知識、基本技能卻不能真正地掌握。因此,只有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才能準確地分辨音準和節奏,才能讓學生真正地領悟音樂、愛上音樂。所以說,音樂基礎知識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程度,降低對音樂學習的畏懼感。音樂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音符的教學、樂譜的識別及視唱等。對于視唱的教學,老師可以多方面結合起來進行,在學習節奏的基礎上訓練視唱,讓學生逐漸累積音樂的基礎知識,搭建自己的音樂大廈。例如,針對學生對音樂節奏掌握不好的現象,我將教學設計成朗讀歌詞的教學模式,在歌曲空拍與延長音的部分用空格代替,畫一個空格為一拍,然后分小組朗讀,這樣學生在朗讀中就會可以注意空拍的部分,并且和小組成員朗讀不同步時就會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通過這樣的趣味練習,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握能力,為視唱教學打下基礎,激發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基礎教學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特點,實現分層次教學
基礎教學指音樂的識譜視唱教學,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接受能力加以區分,根據學生的識譜能力選擇曲目,因材施教,第一種是趣味性教學,為了提高學生識譜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先從學生喜歡和容易接受的童謠歌曲入手,利用童謠生動、活潑的特點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識譜學習的積極性;第二種是耳熟能詳的教學,學生對歌曲的熟悉程度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識譜的教學。只有會唱才能更喜歡唱,選用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來視唱,才能消除學生的陌生感,從而不再懼怕識譜視唱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識譜在音樂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根據教材難度先進行歌曲的教學,在學生熟悉歌曲之后再進行視唱的教學,增加學生的熟悉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音樂是和天賦掛鉤的,部分學生對音樂天生就很敏感,在識譜視唱教學中他們“一點就通”,有的學生甚至不用教師點撥就能獨自地完成識譜的過程;而對音樂的敏感程度較差的學生,教師就要付出足夠多的耐心,循序漸進地教學,才能讓學生掌握識譜視唱的技能。例如,在學習有關春天的歌曲,我們就可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播放春季大自然的美景,用生動的畫面和快樂的節奏將學生帶入大自然的懷抱中,同時借助身體跟著節奏律動,烘托愉快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識譜學習的興趣。
三、基礎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樂感,打實音樂基礎
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如果學習中只注重學習成品歌曲的話,那么音樂道路一定走得不長遠。學習成品的歌曲雖然能夠提高音樂的學習量,但是卻不能夠幫助學生啟發音樂思維,不能夠再做進一步的提升。而且學生對音樂感覺是需要從簡單到復雜逐漸積累起來的,如果沒有這個積累過程,就如同建造一棟高樓大廈一樣,沒有堅實的基礎,隨時容易倒塌。然而,在音樂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并不能對教師口述的識譜知識深度了解,因此,教師可以直接用樂器演奏的形式進行滲透。我們可以用豎笛和打擊樂器進行操作,通過樂器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識譜技能,這樣不僅能夠讓樂感較差的人有一定的感覺,還能夠幫助那些音樂較好的學生打實音樂基礎,使他們的音樂技能進一步得到提高。
四、基礎教學能夠挖掘學生更大的音樂潛力,拓展他們的音樂空間
很多老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急于求成,更喜歡直接教給學生一些成品音樂,認為這樣他們學習得更快。但其實這樣反而不能夠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急于求成往往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在音樂課堂中進行識譜視唱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創造他們自己的音樂世界。這和“授之以漁與授之以魚”的區別是一樣的,與其讓學生學習“音樂魚”,不如讓他們學習“漁音樂”,這樣能夠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收獲更多的知識。掌握了音樂的識譜視唱技能,才能讓音樂學習不停留在表面,從而讓學生深入音樂,感受音樂甚至是自己創作的音樂,進而擁有自己的音樂世界。
五、基礎教學符合小學教學精神,利于完成高年級的教學任務
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學習任務,而且這些任務可以超額完成,但是不能夠跳級完成。沒有前面的積累就不可能有后面的學習,否則就會像“水中月、鏡中花”一樣,沒有實際意義且很容易崩塌。很多有樂感的學生在高一級的學習中,卻感覺到學習音樂較為吃力,因為他們沒有打好識譜視唱的基礎。幾首成品的歌曲似乎展現了他們好的嗓音,但是絕不能代表他們就會有較好的音樂成就。甚至很多喜愛音樂的人,都是在后來去彌補識譜的學習。
小學音樂是初中、高中甚至更高等教學的一個基礎教學,所以音樂基礎知識教學符合小學教學精神,也是其他教學階段的基礎。讓學生從識譜知識學起符合學習本質和音樂教學目標。
總之,音樂課堂中的識譜試唱教學是一個人性化、基礎化、個性化的教學任務。它是重要的,具有突破精神的;它是基礎的,具有創造底蘊的;它是多樣的,具有啟發思想的。小學老師一定要把握基礎的音樂教學,給學生搭建一個更加穩定扎實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 音樂教育提倡適應學生個性,擴展創造性經驗的音樂欣賞教育
美國音樂教育家穆塞爾提出:“音樂教育就是欣賞教育,就是為了欣賞而進行的教育?!边@種新的教學理念給予我們極大的啟示。分析筆者所教班級的學生實際情況:有九分之八的學生是當地人,根據他們年齡特點,各方面感知能力特點,另外九分之一的外校生,他們思維較為敏捷,想象力豐富。根據這一特點,我們有意識地在音樂欣賞教育中進行主體性的策略研究,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自信心和創造意識,達到整體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提高初中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主體性、活動性、創造性三個方面。
1.1 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自主性
它與受動性、外在性相對立,其表現為學生行為的自主、自信與自律(自控)。自主性對教師的要求是“尊重”,目的在于通過對教師的尊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自尊心,創造使教師的“外部”指導轉化為學生“內部”能動活動的條件。教師的角色應當是顧問、辨論會主席、對話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教師的主要作用是組織、點撥和概括三方面,在這三個方面之前教師行為應該是傾聽,努力的傾聽(這點在當前普遍沒有做到)。應該區別“教學”與“教學生學”的不同,認識到從長遠上看,少教才能多學。對學生的要求是“反思”(自律、調整)。具有反思的思維方式,是人的重要特征;反思,是自主性的最重要表現。
1.2 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活動性
活動性對于教師的要求是給學生留下必要的時空,把表現的機會留給學生而非自己。必須強調指出,這里的活動是自主性的活動,即學生作主人的活動,而非學生是木偶的活動,也非"表演式"的專供參觀學習的所謂活動。對學生的要求是參與,在參與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確,應當允許學生犯錯誤。學習是試錯的過程,不是復制、照相。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理解事物,都只能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并不存在唯一正確的理解。教師應該研究學生的錯誤,調整自己的教學,矯正或糾正學生的錯誤,從而使學生得到發展。
1.3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創造性
創造是人的主體性的最高表現,對中學生而言,不應該要求“發前人所未發”,僅要求“發自己所未發”即可。從社會需要與學習需要兩個方面看,教學中都必須強調創造。創造性對教師的要求是實踐與激勵,自己的創造實踐是對學生創造的激勵,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識。創造離不開直覺思維,而直覺思維離不開審美水平。因此,在引導與激勵中,應該在美育上多下筆墨,對學生的要求是探索與猜想,探索是態度、猜想屬方法。
2.研究理論依據
主體性教育思想即便成了現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體性教育也便成了立于教育改革潮頭的主題?,F代教育把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構建學生的主體性作為學校教育的本質。主體性即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且三者是主體性結構中的三個相互聯系、而又不同層次的方面。主動性即主體能動性,它必須以自主性為基礎,又把創造性作為主動性的較高層次的發揮和表現,主動性是主體性的本質特征。因此,只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實施主動性教育。實施主動性教育,必須依據主動性培養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基本原理:需要激勵原理,滿足需要是一個人主動行為的心理依據;行為強化原理;人的主動性可以通過對其主動行為的強化而塑造;文化教育原理;通過學習人類文明汲取蘊涵的人類主動精神;社會互動原理;人的主動性總是通過與社會的互動而促進的;自我教育原理;自我教育是學生主動性的本質體現,也是主動性生成和強化的必要條件。教師只有從思想上真正顧及了學生的多方面成長、顧及了他們的主動性,才會充分發揮他們自身的創造才能和主導作用,也正是在處理一些活的情景中得到發揮。這些活的情景向教師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戰:當學生茫無頭緒時,老師能否給以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老師能否喚起他的力量?老師能否從學生的眼睛中讀出愿望?老師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造?老師能否讓學生自己明白錯誤?老師能否使學生覺得你的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老師能否讓學生的爭論擦出思維的火花?老師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愉、發現的驚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們不只是在教和學,他們在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能獲得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教學才不只是與科學,而且與哲學、藝術相關,會體現出育人的本質。也只有“這種教學的方法,使得教員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得學校因此可以減少喧囂、厭煩和無益的勞苦,多具閑暇、快樂和堅實的進步?!?/p>
3.研究方法
根據初中學生課堂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觀察法的設計作研究方法。
3.1 學生音樂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通過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教學,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將會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在這里,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指在音樂課堂的學習過程中,能主動、大膽地提出和參與討論有關音樂知識和問題的行為。對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測量與評價方法可以采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課觀察和記錄的方法得到相關的數據資料,并根據這些數據資料的性質選用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方法進行分析檢驗。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生活化課堂;引發共鳴;心靈感悟;熱情激發
音樂的教學要從生活實際出發,否則我們的教學內容就會過于空洞和乏味。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尤其是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孩子們對于音樂的理解幾乎完全是感性的,對于音樂理論知識是十分陌生的,但是他們對于生活中的音樂卻并不陌生,如果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忽略了學生對于音樂的生活認知,而強行地將音樂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那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學生的心智發育程度較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低,如果沒有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激發出來,那么要想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果就非常困難。而在音樂教學中,將我們課堂的音樂融入到生活實際當中,用課本中所學到的音樂來引發學生生活經驗的共鳴,這樣不但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地提高,而且其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情也會被充分地激發出來,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有效的互融過程能夠提高學生心靈的感悟,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優秀品質。
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將教學的出發點立足于生活實際,利用學生既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主動地去印證所學到的音樂知識,將自己對于生活的認識和感知融入到課本內的音樂作品中,讓學生用純潔的心靈去感悟音樂作品中的無限之美,
久而久之,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升華,其純潔的心靈也得到了凈化。
另外,課本中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都反映了生活中真實的情感,
如母子之情和朋友之情等等,這些都是對學生內在品質的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如果音樂教學脫離實際生活,則學生完全不能對這種音樂內在情感產生一個較為深刻的印象,絲毫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真正目的。所以筆者認為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堅持從生活實際出發,首先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出來,進而引發學生對于生活實際的共鳴,凈化和升華學生的心靈。
一、革新教學理念,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生活化課堂
生活化課堂的構建最為基礎、最為關鍵的就是學生的參與程度,只有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我們的生活化課堂教學才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而在提高學生參與程度的過程中,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定位下來是十分必要的先決條件。既往的音樂教學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教師教學不努力或者是教學手段不夠先進,而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感和感受受到了忽略,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顯得無所適從,
其主觀能動性自然發揮不出來,從而思維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
因此在構建生活化課堂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把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定位下來,給學生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主來,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就會逐漸地被激發出來。
二、拓展教學平臺,豐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如前文所述,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是來自于創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課本中的音樂作品同樣也是如此。而且課本中選擇的音樂作品都是學生理解程度能夠達到的作品,教師可以在教授音樂作品之前先讓學生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根據自己所聽到的音樂內容聯想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用自己的實際生活感觸去領悟音樂作品的真諦和創作者的真情實感。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拓展教學平臺,杜絕將學生的思維固定在課本所學的音樂作品之
中,要將更多相關的或者是感情相近的音樂作品引入到課程內容中來,拓展學生的音樂鑒賞面,讓學生的情感能夠更加豐富,對音樂的感悟也能夠更加的靈敏。拓展教學平臺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輔以一些豐富的教學手段。例如,在學習《粉刷匠》和《飛來的花瓣》這兩部音樂作品的時候,花瓣是每一個學生在生活當中都見過的,粉刷工作也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工作,因此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拿起自己手中的畫筆,用自己的生活體驗去勾勒出這兩部音樂作品,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極大地被點燃起來。
三、挖掘音樂之美,凈化和升華學生的心靈
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有很多極具教育意義的音樂作品,這
些作品都是創作者對實際生活的真實感悟,也是創作者思想的高度結晶,這些作品都對學生的內在思想品質有著非常好的教育意義。如果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地將這些作品流于表面,將音樂作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分離,則這些作品的內在教育意義根本不能夠進到學生的心中,學生在學了這些作品之后心靈也沒有得到應有的凈化和升華。所以在搭設音樂作品和生活實際的橋梁時,我們應該深度地挖掘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音樂作品來對學生的內在品質進行教育,讓學生的心靈能夠和優美的音樂產生共鳴,同時讓學生純潔的心靈能夠在優美的音樂之中不斷地升華。例如,在學習《不再麻煩好媽媽》這首歌的時候,我們就要充分地利用這首歌偉大的教育意義,那就是對偉大的母愛的歌頌。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的母親有著極為深刻的印象,并且被偉大的母愛包圍
著,所以這首歌會引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共鳴。而在教授這首歌的同時,我們可以教育學生要尊重母親,理解母愛的偉大,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報答這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在學習的過程中,很
多學生會在內心深處體會到母愛的深沉和偉大。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將我們的音樂課堂生活化是十分必要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生活體會,將這種體會融入到音樂課程的學習之中符合音樂這門藝術的本質,這種融合也能夠促發學生生活經驗與音樂學習之間的共鳴,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地激發出來。另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利用生活化課堂的巨大意義也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內在品質,利用音樂的魔力來讓學生的內在思想得到凈化和升華。
參考文獻:
[1]畢向明.讓生活走進小學音樂課堂[J].信息教研周刊,2012(2).
一、導入激發興趣導入是新課教學的第一步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優秀的教學導入環節,不但能夠起到畫龍點睛、啟迪思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愛迪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彪x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情感,就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主動地學習音樂。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重對導入環節的設計,科學、合理地運用各種不同的導入方式,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導入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不管用哪一種方法,都必須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進行設計,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年齡特點,他們所需要的、所喜歡的去設計。比如說,在欣賞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長城》時,我講到:“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筑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長城墻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長城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從此,山海關被后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并在那里蓋了孟姜女廟,南來北往的人們常在這兒灑下一掬同情之淚。廟中有楹聯這樣說: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惫适轮v完,我看到了學生們哀傷的表情,接著我不失時機的說:“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歌聲來聽聽孟姜女的傾訴吧?!庇纱司桶褜W生們引入到了本課主題,最后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他們不僅積極的去思考問題欣賞音樂,并且很容易的就總結出這首民歌所要表達的感情。當然能更好的激發學生興趣的導入還有視頻導入法、聽辨導入法、語言導入法、問題導入法、特長生展示導入法、教師示范導入法、學生即興表演導入法等。
二、為學生有針對性的對難點、重點進行精講細講
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激發學生的興趣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的源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边@充分說明,音樂的熏陶對于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我們農村的鄉鎮中學的學生,接觸音樂課堂教學比較少,有的學生在小學可能一節正規的音樂課就沒上過。在初一剛入學,在給學生講解枯燥無味的音樂知識,音符和休止符時,講到時值比例時,恰好與數字的意義相結合,我形象的把一個成熟的大西瓜放在桌上,同學都爭著大眼看,一定要想吃一口又甜又起沙的大西瓜。我問:“大西瓜與咱們將要學的音符時值有什么聯系?如何劃分?”小組互相討論,交流意見和看法。即把大西瓜分成四等份,以一等份四分音符“5”(一拍)看成單位“1”。二分音符“5-”(二拍),全音符“5--”(四拍),然后把西瓜分給每小組,看如果再切分結果將如何?,這樣有趣味的課堂教學既加深了音符時值,學生又復習了數學知識。在這樣的啟發下,學生既記牢知識點又開發了智力。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有針對性的對難點、重點進行精講細講,創設使學生輕松愉快,情趣高昂的愉悅氛圍,使學生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利用分組合作的形式
激發學生共同探索研究的興趣分組合作學習是指把學生根據興趣愛好或知識水平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它的優點是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發揮全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集合所有學生的智慧,還能使學生的優缺點互補,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上課時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不管是欣賞課,還是唱歌課,都可以放手任由他們自己討論,取舍,然后選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課下可由教師或音樂課代表組織音樂興趣小組,通過教師指導和學生自由活動,探究課程要求之外的音樂創作活動,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認知面,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F代社會越來越需要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強的人,而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意識不是隨便就有的,這是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慢慢培養,而初中階段又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所以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和集體意識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