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3:51
序論:在您撰寫茶文化的學習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茶文化;英美文學;滲透;實施路徑
英美文化構成了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日益被專業教師所重視。通過加強英美文學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能拓展他們在學習英語時的視野。在與同行的交流中可以感知到,隨著對英美文學教學的重視,教師在課堂上也能較好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但隨著教學實踐的推進,也陸續出現了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選擇怎樣的英美文學元素。需要指出的是,大學生在接觸英美文學作品時,往往缺乏對其內容的歷史把握,進而在閱讀中和聽課中也難以發揮自身的主體性,而更多的體現在對相關知識點的機械記憶。因此,還需要從學生所熟悉的文化類型中來入手。為此,探究茶文化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滲透,便成為了破解當前教學困境的途徑之一。由此,這也就構成了本文立論的出
1對“滲透”二字的內涵界定
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界定“滲透”的內涵:
1.1“滲透”的目的滲透的目的直接與英美教學的目的有關,英美文化教學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拓展他們的英語學習視野。正因如此,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在內容的選擇上不能超越學生的認知能力,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閱讀和聽課中形成能動的反映,進而切實拓展自己的英語學習視野。由此,通過引入茶文化信息便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具體而言,我國作為茶文化古國,茶文化已經深入到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通過國別茶文化的比較便能在學生認知能力范疇下,拓展他們的國別視野。1.2“滲透”的方式滲透方式則是從手段的構建上來進行探討,而這也是將茶文化引入到教學中的關鍵之處。需要指出的是,英美茶文化只是英美文學的構成要素之一,所以在滲透式需要尋找到恰當的時間和載體。這里的“時間”主要指向,在日常教學時以怎樣的課程時段來引入茶文化;這里的“載體”則指向,在教學中以怎樣的引子來進行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若要形成有效的滲透方式則需要占到承載茶文化的文學載體,如詩歌、散文、小說等。1.3“滲透”的結果正如茶文化在教學中的滲透要滿足英美文學教學的目的那樣,這里也需要建立起與其結果相匹配的“滲透結果”。毫無疑問,促使學生了解英美茶文化,并從整體上把握與茶文化有關的英美文學的特點。以上從三個方面所做的內涵界定表明,在茶文化的滲透中需要解決好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
2茶文化的功能分析
在這里,主要從以下三點來分析茶文化在教學中的功能:2.1適應認知能力的功能這里所提到的大學英語屬于公共英語范疇,所以針對那些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需要考慮到他們對英美文學的認知能力,因為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興趣使然。由于茶文化在我國存在著悠久的歷史,所以學生在接受以茶文化在要素的英美文學時,并不會感到陌生。再者,在教學中通過形成比較視野,則可以使學生在自己的認知范圍下,能動的進行比較分析和比較記憶。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在比較分析和記憶過程中,會因國別茶文化的差異性而激發起他們的興趣來。2.2培養閱讀興趣的功能上文已經提到了“興趣”問題,對此筆者在教學中深有體會。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任課教師,在公共英語教學中時常引入較為專業的英美文學素材,這樣就難以在課堂上形成共鳴,進而不但打壓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挫傷了教師的教學激情。因此,圍繞著茶文化的英美文學教學,能夠在專業中引起學生的共鳴。另外,在當前互聯網時代學生也能在網絡上了解英美文化信息,而他們幾乎不關注茶文化,所以引入茶文化還能彌補他們的認知缺陷。2.3拓展文化視野的功能拓展文化視野的目的在于增強他們的修養,進而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能保持一種思想格局,也能較好的助力今后的英語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最為熟悉便是中國茶文化,而對于英美茶文化則幾乎是一無所知。但隨著中國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要求,大學生群體需要通過一點帶面來拓展自己的文化視野,進而以一種更為開放的心態來面對世界。
3茶文化在滲透中的思路
這里所要討論的問題便是,怎樣建立起適合的茶文化滲透之路。對此,筆者提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經驗體會:3.1話題的鋪墊這里需要注意一點的是,茶文化在向英美文學教學進行滲透時,往往是以茶文化作為內容的題材選擇和教學,若是在向學生進行傳遞時沒有足夠的鋪墊,則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而且在學生缺少對英美茶文化擁有足夠儲備的情況下,則無法實現興趣引導下的視野拓展目標。因此,這里話題的鋪墊則主要指向,通過布置預習任務,來促成學生自主、自覺的完成相關茶文化信息的搜集工作。通過對這樣任務的履行,來加強他們對茶文化主題的探究意識。3.2載體的找尋前面已經提到了載體問題,即英美文學題材。在英美文學中存在著與茶有關的詩歌、散文和小說。它們作為一種載體各具特色,并且也都蘊含了豐富的英美文化積淀。但在實際操作中則需要思考一個老問題,那就是那種題材更能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不難看出,詩歌和散文存在著翻譯上的難度,在翻譯上往往需要意譯,而且其中所蘊含的內容較為晦澀,需要專業人士在足夠的英美文學修養下來解讀。因此,這里應以小說為載體來進行滲透。3.3興趣的培育興趣的培養在于激發起學生自主探究英美文學的意愿,而這也是促使他們在今后不斷拓展自身國際視野的必要之路。興趣培育的關鍵在于,英美茶文化本身的新奇性和人文性,為此在完成英美文學教學時,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上單獨就英美茶文化進行教學。
4實施路徑
根據以上所述,實施路徑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構建:
4.1對英美文學題材的解構盡管在上文的討論中找到適合承載茶文化的題材,但作為公共英語教學而言,則無法以小說作為整體來面向學生。因此,這里需要根據教學需要對小說進行章節選擇。從教學實踐中可以知曉,這里的選擇需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小說整體的難度,這里的難度包含翻譯和文中思想兩個要素;第二,小說所蘊含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若是長篇作為景物描寫,也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因此,教師在集體備課中可以圍繞著以上問題的破解,來進行章節選擇。4.2設計出前置性預習任務為了實現話題的有效鋪墊,這里就需要設計出前置性的預習任務。在設計預習任務時需要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展開:第一,給出學生明確的中心任務,這是任務設計的原則;第二,向學生介紹茶文化搜集的有效途徑;第三,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引導學生在組內進行分工協作。第四,在線上建立信息反饋通道,實現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時時互動。筆者在按照以上方式設計出前置性預習任務后,發現學生在聽課和閱讀過程中能帶著已有的經驗來展開,這樣就促進了他們文化視野的拓展。4.3規劃英美文學教學時段這里所涉及的問題便是,如何在正常的英語教學中植入茶文化教學。筆者認為,這里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實施:第一,從正常閱讀材料的選擇上,來引入茶文化的思想內容,這樣就能在拓展視野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二,在章節教授完畢之后,以1-2節課的時間來開設茶文化專題講座。通過進行中外茶文化的比較,來促使學生能區別記憶英美茶文化的特點。這樣一來,實則就如同上文所提到的那樣,能顯著培育學生的興趣。4.4合作學習下的興趣培養在上文中已經就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闡述,而在合作學習下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興趣。這里的合作學習不僅反映在英語文學學習中的相互討論,也反映在完成前置性預習任務上。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促使學生獲得英美文學的學習體驗。另外,在英語文化教學中,還需要重視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為何英美人具有直線思維的特質,并反映在閱讀材料上具有“是什么就是什么”的特征,這與國人的喜歡繞圈子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他們在特定的哲學意識下,所逐漸形成的民族特性。如,在日常交往中的原則性極強,并尊重制度安排。由此,使學生明白這一點將有助于他們在涉外崗位上,能適應英美人士的行為習慣,而不至于陷入中國人臆斷的尷尬之中。(2)價值觀念的不同也充分體現在中美文化的差異中,而美國人的價值觀念又受到移民文化的深刻影響。眾所周知,移民文化所推崇的競爭、自由、平等,深深影響著美國社會,并植入到了每一位美國人的意識形態中,這就使“自信”、“創新”、“冒險”的特質植根于美國人的行為習慣里。在語言邏輯上則表現在,如面對需要冒險的事宜,國人常常從消極的一面進行表達,而美國人則從積極的一面進行表達。
5小結
本文認為,英美文化構成了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日益被專業教師所重視。通過加強英美文學教學,不僅能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能拓展他們在學習英語時的視野。但在實踐中,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境。探究茶文化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滲透,應成為了破解當前教學困境的途徑之一。茶文化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可從:對英美文學題材的解構、設計出前置性預習任務、規劃英美文學教學時段、合作學習下的興趣培養等四個方面來構建。
參考文獻
[1]張芳玲.影響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因素[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12-13.
[2]余明蘭.制約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及對策[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12):22-24.
[3]白雪.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發展,2010(12):44-45.
關鍵詞:茶文化;英語教學引言英語教學方式應該更加多元化,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要體現出英語的魅力,針對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更加完善的英語教學模式。而茶文化背景下的英語教學,能夠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茶文化在我國具有扎實的群眾基礎,能夠激發社會各階層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茶文化與英語語言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并且深受中國人民以及西方國家人民的喜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融入茶文化,不僅可以提升英語教學整體質量和效率,同時還能夠促進中西方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
1大學英語與英國茶文化的關系概述
中國有幾千年的茶文化歷史,并深深影響著世界的茶文化發展。其中以英國茶文化最具代表性。隨著現代人對茶文化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許多院校已將茶文化與教學內容相融合,保證開展教學課程的過程中,同時講解茶文化的背景以及文化理論,讓茶文化被更多的年輕人所熟知。在開展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西方國家同樣重視茶文化,因此,可以適當引入西方的茶文化知識,讓學生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才能更準確的掌握英語語言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由于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語法、句法以及語言場景的使用,教師可以以茶文化為背景,不斷融入茶文化教學理念,確保學生對英語教學更感興趣,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駕馭能力。截至目前,多所高校已將文化教育與語言教育相結合,提高了英語教學的利用價值,并確保在融入茶文化以后的英語教學課程變得更有意義。學生了解基礎茶文化內容以后,可以更準確的理解英語詞匯,并掌握重、難點英語語法和句法的使用方法,既保證學到了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又可以對中國的傳統茶文化進行學習和弘揚,讓英語課程教學變得更有意義。
2高校進行茶文化教學的有效措施
隨著中國茶文化流入英國,英國本土漸漸接受了這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并將其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形成了獨有的茶文化內容。
2.1增加選修課
與其他學科的授課方式不同,茶文化的教學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讓學生可以以良好的心態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完成其他科目的學習任務。由于學生掌握了茶文化的相關內容,因此,在學習其它文化科目的同時,可以適當引薦茶文化的基礎知識,并要求教師對相關茶文化歷史進行講解,加深對其他文化的印象。學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蘊,才能在文化底蘊的基礎上陶冶情操,順利完成其他科目的學習任務。
2.2不同的渠道推廣
茶文化在我國生活中十分常見,教師也在課堂上大力宣講茶文化的內容,因此,學生有了更多渠道來了解茶文化的相關知識,進一步對茶文化進行推廣。為確保學生了解更多的茶葉品種,并在推廣的同時,融入自身對茶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各大院??梢栽趫D書館設立茶展覽區,并提供相關介紹書籍,讓學生完成茶文化知識的自主學習任務。適當開展以茶文化為主題的詩詞大會,要求學生在大會舉辦之前,不斷積累茶文化的知識和內容,以便提高答題過程的精彩程度。校園內部也應大力宣傳茶文化的知識,鼓勵更多學生普及茶文化,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茶文化的相關理論,確保我國優秀的茶文化可以傳播得更快、更廣。利用校園廣播的宣傳方式,能夠迅速提高茶文化在校園的影響力,有針對性的對茶文化的知識進行宣講,滿足了茶文化愛好者的學習要求,提高了學生對茶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
2.3將茶文化與學生自身的專業內容結合
由于學生需要學習英語課程知識,因此,教師將茶文化知識在英語課堂上推廣,能夠彌補學生茶文化知識的空白。教師引入的文化內容以西方茶文化為主,英國的茶文化是西方茶文化的代表,為避免學生對學習茶文化知識不感興趣,教師可以采取中西方文化結合的教學模式,既保證滿足學生對漢語文學的學習需求,又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傳播英國茶文化知識,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茶文化知識的精髓,進一步體會茶文化內容的價值。外語專業的學生需要用英語與外國友人進行交談,在了解英國茶文化的內容以后,可以滿足特定語境的交流需求,讓交流的內容變得更加完整,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流暢性。
3茶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與傳統的英語教學課程不同,融合了中西茶文化后的教學內容,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搭建英語課程基礎,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彌補知識的空缺。由于學生首先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間的差異,所以在對英語課程進行學習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學習不同的內容,并有階段性的進步和提高。
3.1閱讀中西茶文化文學作品,豐富英語教育內容
學生想要更好的了解英語的重要內容,可以先從閱讀西方茶文化文學作品開始。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語言學習能力,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符合學生閱讀能力的茶文化文學作品。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文學作品,并讓學生有針對性的開展閱讀課程,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知識,并以此為基礎,了解英語的使用方法和表達技巧。因為這種學習方式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需求,因此,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加強英語知識的儲備量;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盡量閱讀原著,以免在進行漢英互譯的過程中,受盜版錯誤翻譯的影響。學生積極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并深入了解茶文化的知識,感受作者在茶文化氛圍中的思想和情緒變化,才能更真切的了解茶文化的歷史價值,并進一步提高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最后,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讓學生提出對閱讀作品的看法,檢驗學生英語水平提升的狀況,才能順利完成下一步教學方案的制定任務。奧斯汀的《曼斯菲爾德莊園》、《諾桑覺寺》以及最為著名的《傲慢與偏見》進行閱讀。這些作品各有各的藝術風格,且與茶文化息息相關,同時也對英國飲茶方面的風俗習慣、文化特征等進行了詳細的概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將這些作品推薦給學生,或定期的舉辦英語優秀作品心得交流座談會、懇談會等,這將使學生在作品的交流中不斷的增長自己對英國茶文化以及不同區域風俗習慣、文化特征的理解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了解東西文化差異,提高學生基于英語文化理解英語知識的能力。
3.2立足于中西茶文化的差異,培養學生正確的認知觀
諸多高校開展英語教學課程,都要先讓學生了解中西茶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才能讓學生在學習英語課程的同時,有選擇性的進行學習。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交際習慣和規范用語習慣,才能確保學生在與國外友人進行交流時,語言更為嚴謹,口語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由于中英文化之間存在差異性,所以學生在翻譯時一定要注意,翻譯的內容應避免與中西方文化產生沖突,避免翻譯以后的文章難以被理解。教師應注重中西方文化差異性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英語課程教學任務。由于某些學生存在英語成績較差的狀況,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茶文化的同時,為避免學生出現理解歧義或無法理解茶文化根本內涵的狀況,教師需要先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在課后自行上網查閱與茶文化相關的資料,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以及相關歷史背景,然后教師針對這一類學生增設培訓科目,比如單獨出課后復習題,讓學生的個人能力有質的飛躍。學生需要謹遵教師給出的教學方法,接受教師的指導性意見,才能經過不斷努力,既可以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間的差異性特點,又可以以英國本土的茶文化思想,完成英語知識的學習任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注重茶文化導入的層次性,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
英語專業的教學課程需要教師有階段性的開展教學任務,也需要學生個人能力有層次的提高,才能確保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教師為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需要不斷學習,并適當的將茶文化知識在課堂上進行宣講,讓學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順利的完成英語課程的學習任務。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開展茶文化的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語境,讓學生的語言能力逐步提高。由于教師講解的理論知識更有邏輯性,學生學起來也更為方便,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學生應根據教師的指導性辦法,在課堂上認真思考,并做好相關的記錄工作。另外,學生應利用課余時間對不懂的知識進行補充,或者找老師進行詢問,彌補茶文化知識的空缺。教師也應與學生共同討論,充分了解學生的愛好興趣,才能將制定的理論教學方法更好的應用于實際,讓學生的個人成績穩步提高。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使用,避免在短時間內為學生灌輸過多的知識內容,假如學生無法消化和理解,那么這些知識內容的講解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開展以茶文化為基礎的教學課程,還需教師有階段地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慢慢融入這種學習氛圍,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英國文化歷史悠久、淵源流傳,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想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文化知識,就可以從茶文化方面入手,通過優秀茶文化作品的分析,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重點、難點知識。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通過積極的引入英國茶文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品位。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以閱讀西方優秀文化作品為基礎,先讓學生在茶文化的海洋中暢游,從而用茶文化去感染、熏陶每一位學子,豐富學生的見解,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理解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鼓勵學生去閱讀英國優秀的著名原著作品,若存在問題,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英漢互譯本,從而幫助學生通過學習英國茶文化,更好的掌握英語語法、語感等方面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顏學軍.《失明抒懷》語言層面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12(5):2-4.
[2]袁宏.從語言層面談兒童繪本的翻譯[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5):11-14.
[3]彭富強.論文化與思維方式對英漢語的影響[J].新西部(理論版),2014(8):35-36.
[4]肖辛格.例談影視作品標題的翻譯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3(3):45-46.
[關鍵詞]現代文學;茶文化;詮釋
一、茶文化的多重特性分析
(一)茶文化的歷史特性
茶文化的成型和發展歷史悠久,自我國商周時期便已將茶葉作為被統治階級向統治階級上供的貢品。漢朝時期,茶葉以滋補品、藥品的形式成為佛教參禪的專用物品。直至三國時期,茶文化的發展已頗為成熟,飲茶已基本成為我國古代人民必不可少習慣性行為。到了唐宋時期,茶葉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大量的茶館、茶樓開始出現,斗茶、贈茶等將茶葉作為提高生活品質附加品的現象普遍,同時形成了當今仍然保留的敬茶文化。
(二)茶文化的時代特征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精神文明國家建設的過程中,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共同進取,為茶文化增添全新活力與內涵。在新時期文化不斷轉型升級的思潮中,茶文化的表現形式和含義也在隨之拓展、延伸、擴大和創新,將茶文化與現代高度的科學技術、新媒體行業相融合,吸收資本經濟市場精髓,為茶文化功能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得以顯著提升。茶葉的價值是確保茶文化價值的基礎和前提,隨茶葉行業國際交流頻率日趨提高的促使下,茶葉附加經濟價值顯著提高,使茶文化傳播方式逐漸向現代化、科學化、大型化、社會化、國家化以及國際化發展。進而,致使茶文化內在含義快速膨脹,影響力迅猛提高,成為世人矚目的人類文化重要內容。
(三)茶文化的國際化屬性
年代久遠的中國傳統茶文化,與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人文、文化、歷史充分結合,衍生出日本茶道、韓國茶道以及英國茶道等。英國是茶葉行業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雖然我國已有四千多年茶文化歷史,但英國聯合利華旗下的立頓飲料公司,該公司在茶葉方面的生產總值超越我國七萬余家茶葉生產加工企業。立頓茶葉象征著一種都市化、時尚化的現代生活,以價格低廉且品質優越的表現,是我國大部分茶葉行業與茶文化領域不可比擬的?,F階段,喝茶已成為英國人民的基本生活內容,是展現男性紳士風度、女性優雅氣質的一種禮儀,也是女王等本國貴族出席重大活動不可缺少的禮儀性程序。日本的茶文化受中國影響最為深刻,其茶道不僅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更具備相對獨立的本國民族風情,隨時間的不斷推移,日本茶文化已形成獨特的系統和流派。
二、傳統茶文化的內在含義
茶文化不僅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內涵形式,同時也是一個具體的物質元素,利用茶文化系統內涵的具體分析,可以充分感受到茶文化整個體系中所蘊含的價值理念,更能將其中所展現的文化元素演變成為當今各種藝術創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礎和文化鋪墊。在我國現當代文學體系的發展創作過程中,需要源源不斷的創新思路,使文學作品可以與時代特征相融合,使作者改變傳統創作理念、風格,進而使整部文學作品的品質、深層含義得以大幅提升。在現當代的茶文化思想體系中,其不僅具備相對豐富的物質元素,也具備相應的精神文化含義。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含義方面,茶文化為現當代文學構思環節、創作環節提供了充足的文化素材。同時,茶文化中所蘊含的文明價值和精神價值規律,成為規范認知和學習體系的有效內容。美國著名符號論美學家蘇珊朗格(SusanneK.Langer)在其著作《情感與形式》中,表示生物生命構型與藝術構型具有極高的相似性,在文學藝術創作的過程中,利用合理的情感融入方式,可使生命具體形態得以升,成為具有多重體驗的情感形態。感官能力是維持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工具,感情是生命感官系統、思考組織受外部環境和內在性格所產生的精華。因此,在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可將茶文化生命內涵投影于作品當中,進而激發人類情感,通過觀者情感上的共鳴,使作品的文學審美價值得以升華。從感性的角度審視茶文化在文學創作中的運用,其獨具特色的靈性和生命形式特點,是激發文學作品不同含義的重要因素。例如,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正源指出“作家眼中的茶葉,是富有精神和思想的鮮活生命,茶葉的紋理、質感等外觀元素是激發藝術家創作靈感的有力工具”。
三、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中茶文化的詮釋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體系中,包括了大量不同創作素材的元素內涵,不管是具體事物,還是基礎創作理念,其現實上均和客觀應用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相對于我國傳統的茶文化思想體系的歷史傳承和發展而言,研究茶文化融入于文學創作的具體表現機制,對于茶文化思想理念的理解和傳承具有極高的歷史意義。
(一)賈平凹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
在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的文學作品內容中,對茶文化的理解蘊含著大量幽默、風趣的元素,與其他作家相比彰顯出與眾不同的特色。在賈平凹先生的筆下,喝茶不但是普通人的一種名堂,對于佛家弟子而言,也是禪文化的一種體現;對于道家子弟而言,喝茶又是一種道法;對于現代知識分子而言,喝茶則是一種文化內涵、精神內涵的闡述。由此可見,在作家賈平凹先生的文學思想中,喝茶既是一種修養、品格,又是一種極具情感元素的情懷和情操,同時也是亂世時期各種事物的一種形態詮釋。
(二)老舍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
我國文學巨匠老舍先生作品《茶館》中,對茶葉和茶文化均有較為成熟的全面認知和立體化描寫。老舍先生本人對茶文化與喝茶具有較為全面的理解,并對整個喝茶活動和其背后所蘊含的茶文化真諦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探究。因此,老舍先生在個人文學作品創作體系中,利用茶文化映射出老北京、舊北京的社會背景,展現出大裕茶館的興起、繁榮直至衰落的變化過程,實現了將茶文化充分融入文學作品創作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見,雖然老舍本人并未從事過茶葉、茶樓行業,但是由于其深厚的文學功底、文化修養,以及對事物敏銳的藝術化觀察力和反叛精神,使其實現了眾人眼中的普通物品向藝術作品轉化的奇特過程。
(三)汪曾祺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
我國當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是將作品融入茶文化元素最多的作家之一。在汪曾祺先生一生的文學創作中,融入大量茶文化元素,富含了大量的茶文化思想理念,充分展示出作者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茶元素文化的深刻理解。在汪曾祺先生的著作《泡茶館》一書中,利用自身對昆明各所學校大門口多種茶樓、茶館的了解,以及對茶館、茶樓等商業性和文化性價值的探究,進而將整個茶文化系統所蘊含的價值元素加以詮釋。通過對汪曾祺先生文學作品的閱讀,讀者可深刻體會到茶文化對于文學作品創作的重要影響力。
(四)魯迅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
魯迅先生對茶文化理解頗深,并對喝茶、品茶、賞茶有著獨特的喜愛。在魯迅進行文學創作時,時常在對文學作品進行構思的過程中品茶。進而,使其在文學作品中將茶文化的感情價值充分發揮,不僅將自身對茶文化的理解加以詮釋,更將文學作品賦予了生命和活力。例如,1933年十月,魯迅先生在《申報》發表散文《喝茶》,該文形象生動鮮活,推理和論證嚴謹科學,具有極為強大的說服力。以喝茶開頭,又以喝茶結尾,使茶元素貫穿文章整體,以茶文化映射出“雅人”極具病態的思想情緒,蘊含魯迅對黑暗社會鮮血淋漓人生的反抗態度。
(五)梁秋實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
梁秋實先生文學作品富含大量的茶文化元素,在其散文《喝茶》中,開篇便寫到,我不善于品茶,也不精通茶道,更不懂得茶經。實則不然,梁秋實先生是我國現當代作家中,對茶文化理解最深的一位,其認為“茶文化的發展史就是中國的發展史,如同瓷器文化、中國畫文化同樣重要,在文學作品中談及茶文化,就如同談及人生,使情感、精神均歸于茶香之中”?!逗炔琛氛恼乱圆铻橹骶€,從茶的品種、茶道用具,到喝茶的藝術,對讀者通過文學作品了解茶文化意義重大。
結語
綜上所述,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創作與茶文化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緊密關聯,文學作品通過對茶文化元素的運用,可大幅提升自身文化價值,優化文學底蘊,彰顯文學氣質。茶文化在文學作品中的頻繁出現,可使自身現已具備的精神價值和文化價值得以進一步發揮。因此,茶文化與文學創作是相互促進、相互依托的文化共同體,是文化層面與文化載體層面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謝瑤.“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茶文學作品的歸化翻譯與異化翻譯[J].福建茶葉,2017(2):360-361.
一、茶文化概述
首先,茶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精神。它將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融為一體,獨成一派,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平利的茶文化,又有其獨到的地域特色,我縣已把茶文化作為女媧文化與旅游開發的重要內容,著力營造全民飲茶、懂茶和愛茶的茶文化氛圍;我縣還把平利茶做為對外開放的名片著力打造,先后參加了中華茶藝之墨競賽、楊凌農高會、北京農高會、西洽會、青島農產品博覽會、廣交會以及在俄羅斯卡羅加州舉行的俄羅斯•中國年活動,目的就是要廣泛宣傳推介平利茶產業。繼2005年以來成功舉辦“中國•平利茶之旅文化節”,把宣傳活動推向,使平利的茶飲產品知名度大增,備受消費者青睞。如今,逛典雅茶樓,觀精美茶藝,聽優美茶歌,品女媧綠茶已成為社會風尚。如今,茶文化已經不只是一種飲食文化,更體現了我國五千年文明的精髓。茶園遍布,陳陳相因。豐富的茶園景觀,厚重的茶文化積淀,淳樸的民風與茶俗,相映成趣。我縣也策劃了以發展茶葉生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相關策略。因此,我校引入茶文化,實在是天時地利人和而為之,非常有必要。
二、將茶文化引入中職教育對中職生素質培養的作用
1.茶文化有利于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精神世界
對于茶文化,每個學生都處在同一起點。學習茶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還能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豐富其精神世界。
2.茶文化有利于提高中職生的審美能力
中職生的審美能力較差,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文化內涵。在一些學生看來,美僅僅是服飾和發型上的另類。而茶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美、品味美,最終創造美。
3.茶文化可以促進中職生提升思想道德修養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來,很多研究茶的人和文化學者都將茶道的思想內涵總結為“和、靜、怡、真。”中職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情緒常常比較浮躁。讓茶文化走進課堂,可以讓他們拋卻浮躁,恢復純凈的心靈。
4.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就業面
關鍵詞:英語精讀課;現狀和問題;茶文化導入;構建思路
新時期,英語精讀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一門重要的語言學課,已不僅僅是教授學生語言技能,而是掌握語言背后所代表的深層次文化同時傳承我國的優秀文化,茶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和文化積淀被運用到越來越多的教學領域,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但目前英語精讀課教學中仍存在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這就要求在整個英語精讀課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導入茶文化時注意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積極探索茶文化導入的構建思路。
1當前英語精讀課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英語精讀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英語精讀課教學不再局限于簡單的對學生進行單詞語法和閱讀、翻譯等技能的教授,正逐步摒棄傳統教學方式進而轉移到以學生為主體的交際英語教學模式上來,但必須強調的是當前英語精讀課教學現狀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需引起重視:首先英語精讀課形式單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難以達到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雖然英語精讀教學不斷革新,但很多學校仍在沿用傳統的靠著一本教材老師教授字面意義的語法、句子結構等基礎知識,學生標記好知識點后囫圇吞棗死記硬背,而對于一些專業術語和概念等抽象詞匯,學生根本不理解其真正的意思,甚至完全按照本國的文化和語言習慣去理解,這樣不僅導致理解偏差易出現錯誤,久而久之,也會使學生厭學情緒,學習積極性主動性降低,自然教學效果不盡人如意。其次英語精讀課教學教學觀念落后,缺乏創新。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知識結構更新的不斷加快,要求高校英語精讀課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掌握新的教育和教育模式及知識結構等滿足社會發展和英語精讀課教學工作的需要。當前英語精讀課教學存在著知識陳舊,教材教具教學場地單一,教學觀念落后等問題,很多學校的英語精讀課教學依然只過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音、語法、閱讀理解,翻譯等基本技能,而忽視了學生對英語文章本質和文化內涵的理解,不僅教材多年不變,課堂教學也仍停留在老師口授學生聆聽,幾乎沒有互動性的模式上,導致很多學生學習了多年英語,即使拿到了等級證書,依然是“啞巴英語”。最后應試教育制約了英語精讀課教學的發展。雖然我國現在九年制義務教育中對英語教學無論在教學模式、教材編排、教學方式上等都進行了很多改革和創新,很多孩子在小學甚至幼兒園就接觸并學習掌握了很多英語知識和技能,但進入初中之后,應試教育迫使家長和學校仍以強調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為主要目標,“填鴨式”傳統英語教學又死灰復燃一直到學生進入大學。而進入大學后,由于多年的英語學習習慣和思維已根深蒂固,教師和學生都很難從根本上扭轉思想,導致英語精讀課教學革新和發展受到影響很難推進。
2茶文化的內涵和傳承價值分析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傳承千年,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和德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強大的社會功能成為千百年來國人爭相學習和傳承的優秀傳統文化,如今中國茶文化已推廣到世界各地,受到各國人民的青睞,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中國茶文化的內涵和傳承價值主要體現在:首先茶文化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我國是茶葉種植、生產大國,茶作為可再生資源,不僅為從事茶事的人們帶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體現了其強大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多的人從事茶事活動,很多地方更是形成了龐大的茶文化經濟鏈,涵蓋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振興了地方經濟,也推動了當地精神文明建設。其次茶文化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目前茶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健康、低碳、環保、老少皆宜的飲料,改變著人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廣東人吃早茶就是吃早飯,四川人的生活里更是離不開茶。新時期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與此同時時代飛速發展引發的激烈競爭也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于是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之余,很多人會尋求輕松愉悅健康的放松方式來舒緩壓力,茶館無疑是釋放壓力消遣娛樂最好的去處,喝茶的環境、茶葉的清香能讓人們消除焦躁、疲憊的情緒,全身心得到放松。最后傳承茶文化對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發展和傳播有深遠意義。我國茶文化有悠久的歷史,古代文人墨客把茶和文化相結合,賦予茶文化豐富深厚的文化內涵,很多文學著作里都可見茶的蹤跡。茶文化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精神內涵可指導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如茶文化內涵中關于“禮節”的體現潛移默化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行為,教導人們寬厚待人、誠信待人,和諧共處。新時期各國間茶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中國的茶文化已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滲透進各國的文化中,這對傳播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3英語精讀課教學中茶文化導入的必要性分析
英語精讀課是一門語言學科,而語言是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現形式。英語精讀課教學想要達到“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目的,就要廣泛植入各種文化,茶文化作為中國社會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中理所當然,英語精讀課教學中茶文化導入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將茶文化融入英語精讀課教學中可以豐富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以往的英語精讀課只關注學生對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學習興趣等都缺乏深入細致的考慮,良好的文化修養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學習觀念,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其次,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導入茶文化能優化學生知識結構。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每個時期時代背景不同文化特色也不盡相同,而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文化滲透入茶文化中,都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同時茶文化在對外傳播過程中又與當地文化相碰撞融合,賦予新的內涵和價值。最后,導入茶文化對英語精讀課教學的引導和啟發。茶文化所蘊含的專注、美學鑒賞、分享等內涵為英語教學提供引導啟發作用。如學習泡茶就要了解各種茶的品性,口感及沖泡方法等,泡茶時要專心致志注意力集中才能將茶葉的功效發揮到極致。通過學習借鑒茶文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另外茶文化蘊含的謙讓、勤儉、感恩、修心等處世哲學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啟發學生思維。
4英語精讀課教學導入茶文化的構建思路分析
英語精讀課是大學教育體系中一門至關重要的學科,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為社會培養全面人才有著重要意義?,F階段,很多大學已經充分認識到英語精讀課教學導入茶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英語精讀課教學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學習語言技能的過程,而是學習了解各國文化,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過程。英語精讀課教學導入茶文化的構建思路分析:首先,調研學生的英語精讀課學習現狀,查找問題和不足,完善教學體系。想要從根本上改變英語精讀課教學效果差的問題,必須深入細致地調查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切以學生和社會的需求為出發點,對落后的教學理念和現狀必須狠下功夫加以改進。將茶文化選擇性地導入英語精讀課教學中,找出二者的切合點準確導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并定期檢驗導入茶文化后的教學效果,發現問題及時更正。其次,英語精讀課教學要注重創新。時代飛速發展,英語精讀課教學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時展步伐,培養適合時展的全面人才。這就要求英語精讀課教學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可以靈活多變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如開展茶藝課,讓學生在品茶、聆聽茶文化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知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文化的魅力。又可以將古代的采茶舞融入到現代舞蹈中,學生在體驗中勢必要先了解茶葉的種植、制作等工藝及各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色。這樣的教學重在體驗容易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明顯要比教師一言堂抽象的教學方式效果顯著。最后,英語精讀課教學導入茶文化應從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同時入手。首先學校方面應加強對英語精讀課教學的重視,加大資金和人才的投入,改革教學模式,引進先進的教學經驗;教師方面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刻苦鉆研東西方文化差異,加強對各民族和國家文化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學方法上應推出新靈活多變大膽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學生方面,學生不能滿足于書本及老師傳授的知識,應發揮現代社會互聯網和信息發達的優勢,積極主動搜集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
5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英語教學理念的不斷完善和進步,英語精讀課教學中導入茶文化已逐漸成為大學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是目前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但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茶文化的本質和內涵也在發生著變化,這就要求大學在開展英語精讀課時邊研究邊總結,認真提煉茶文化的內涵選擇性地導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廖文麗.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中文化因素的導入[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3(2):123-126.
[2]周東華.大學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導入研究[J].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16-118.
[3]趙才華.語言與文化關系以及外語基礎階段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J];外語電化教學,2015(5):171-175.
[4]陳漢生.大學英語的作文教學要溶于精讀課的教學中[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2):216-220.
關鍵詞:中英;茶文化;比較;英語教學;運用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近五千年來,偉大的中華民族在種茶、制茶和飲茶的過程中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與各時代、各地區的典型文化形態緊密糅合,集自然靈氣與哲學光華為一身,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是我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十六世紀,伴隨海上貿易的發展,茶葉作為與絲綢、陶瓷并重的特色民族產品,從福建等省份的通商口岸進入歐洲,茶文化也由此踏上了“東學西漸”的旅途。在英國,它積極融入當地的民族文化特色,以歷史、地理、文化、心理等因素為依托,催生出以“下午茶”為代表的英國茶文化,對英國文化及民族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逐步與國際社會接軌,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對外交流越來越多,英語作為世界公認的“橋梁性”語言,正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我國的英語教學事業也被提升至關乎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顯著地位。然而,由于東西方地理氣候、歷史文化、民族性格、價值觀念等各不相同,要讓中國學生完全把握英語的內涵及外延并非易事,如若要打破這一僵局,較為有效的方法在于對中英之間存在的相似或相通之處進行對比研究,茶文化作為東西方文化的共有之物,無疑肩負著推動英語教學、促進文化傳播的光榮使命。在英語教學中引入茶文化比較這一媒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兩種語言誕生的文化背景及民族地域差異,站在科學的語境上學習英語,增強語感,繼而提升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和駕馭能力,不斷提升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實現高效的語言習得,最終成為優秀的雙語人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盡一份力量。
1中英茶文化比較
中國茶文化與英國茶文化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歷史起源、品飲禮儀和精神內涵三個方面。從歷史起源上來說,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關于茶的記錄。起初人們將野茶栽培為家茶主要是看中了茶葉消炎、鎮靜、解毒的醫學功效,后來人們才發現茶葉有提神醒腦、排毒養顏的保健功能,并逐步將茶發展成為“全民飲品”。唐宋時期,茶文化邁向成熟階段,“茶圣”陸羽《茶經》詳盡介紹了茶葉的種植、制作、沖泡以及茶器的選擇等問題,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茶學專著,也是我國茶道藝術的理念根基。時至今日,茶文化已經成為我國傳統文化大花園中最為瑰麗的花朵,各種國內外活動都會以上好的茶葉招待賓客,有些還會組織茶藝表演與鑒賞活動,各類茶博會更是比比皆是??梢?,茶文化已經融入到中華兒女的骨髓之中,是民族氣質的源泉。英國茶文化則全然不同。十六世紀,茶葉經由葡萄牙進入歐洲,隨葡萄牙公主凱瑟琳與英王查理二世聯姻傳至英國,先是受“飲茶皇后”凱瑟琳的影響在貴族社會掀起“飲茶之風”,而后公爵夫人安娜開創“下午茶”,飲茶之風迅速覆蓋大街小巷,下午茶則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拓展社交的必要方式。從品飲禮儀上來看,中國茶文化崇尚至簡、至真、至純,主張“清飲”,強調茶的原汁原味。普通人飲茶只需將茶放入專門的茶具之中以熱水沖泡即可,講究之人則會奉《茶經》為圭臬,對水、火、茶、爐、人、境等都有較高要求,真正的茶客甚至要在飲茶之前沐浴更衣,在飲茶之際撫琴伴奏,飲茶結束后則要思考人生、吟詩作賦。中國人飲茶并沒有固定的時間,人們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飲茶。英國茶文化則反其道而行之。英國人飲茶的功利性比較明顯,強調飲茶的實際效用,主張“混飲”,即根據個人喜好往茶中加入牛奶、蜂蜜、餅干等各類輔食,飲用時也有各種美食相伴,并且飲茶是以休閑、交友以及展現自我為目的的,所以英國人飲茶通常是一種群體活動,對于儀表、舉止、談吐等都有較高要求。另外,英國下午茶是有固定時間的,正所謂“雷打不動下午茶”,無論這一天多么忙碌、多么勞累,人們都要抽出時間去享用下午茶,實現身心放松,滿足人際交往的需求。從精神內涵上來說,中國茶文化內涵豐富、意義深刻,它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文化的精髓,是我國主流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彰顯出中華兒女熱愛自然、崇尚和諧、主張自省的民族品格。人們以茶明志、品茗暢談,在飲茶過程中抒懷、提升境界、完善自我,所以,對于中國人來說,茶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文化,無論形式是否復雜、茶具是否精美、茶葉是否精良,都絲毫不影響人們通過飲茶來寄托情感、書寫理想。與之相對,英國茶文化則是一種物質文化,強調飲茶所帶給人們的實際利益,將英國文化中的個人主義和功利主義展現得淋漓盡致。英國人飲茶講究品位、注重形式,用茶的場所、飲茶的器具、輔茶的食物等都要盡可能地精美,人們出席下午茶要身著盛裝、舉止得體、談吐優雅,彰顯騎士風度和淑女風范,為人們留下美好的印象,從而在休閑放松之余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子,實現交際目的。
2中英茶文化比較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中英茶文化之間在形式與內容上均有顯著差異,對中英兩種語言文字的發展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將茶文化融入其中,通過對比分析兩者的異同,揭示兩種語言異同的根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提升教學課堂的有效性、趣味性和文化性。首先,英語教師可以根據茶文化的發展背景,以茶文化用語為例,展現對應詞匯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不同含義,拓展教學范圍,提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傳統文化術語的掌握。詞組、短語、習語等是英語語言體系的基本構件,是民族文化特色的綜合反映,通過對茶文化用語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整體感知度和對英國文化的綜合理解力,令后續相關文化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漢語中關于茶的詞句數不勝數,茶社、茶室、茶館等比比皆是,茶盤、茶托、茶杯、茶碗等琳瑯滿目,茶文化術語更是精彩紛呈。無獨有偶,在英語中也有大量與茶相關的短語,比如茶室(tearoom)、茶會(teaparty)等,還有很多意義豐富的習語,比如“acupoftea”,它并不僅僅指代“一杯茶”,還可以用來表示一個人對于他人或事物的喜愛或是一個人所擅長的領域,因此,“That’sjustmycupoftea”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為“這恰恰是我所擅長/喜愛的”;“Story-tellingisnotmycupoftea”的含義則為“講故事并非我的強項”。再如,“adifferentcupoftea”帶有較強的對比語氣,表示“完全不同的人或事”,所以,“LondoninwartimeisaverydifferentcupofteafromWinchester”所要表達的是“戰時的倫敦與溫徹斯特完全不同”。另外,茶葉剛進入英國的一兩百年間非常稀有,曾被王室貴族視為奢侈品和財富,因此便出現了用“alltheteainChina”表達“巨額財富”的說法。在英語教學中引入中英茶文化對比研究,以學生所熟悉的內容為媒介去理解他們所未曾接觸過的文化背景,更具針對性和趣味性,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文學藝術是無國界的,可以為各地人民所共同欣賞和解讀。茶文化在中國和英國都擁有長足的發展歷史,已經深深地滲透到中華民族和不列顛民族的血液之中,融入到當地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學藝術之中。在中國,圍繞茶文化所創作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既有《茶經》、《茶典》、《茶學》等茶文化專著,又有《紅樓夢》、《茶館》、《茶人》等著重突出茶文化的文學巨著。在英國,茶被諸多偉大詩人譽為“世間的甘露”、“靈感的源泉”、“生命的希望”,在《傲慢與偏見》、《匹克威克外傳》以及浪漫主義詩人濟慈和雪萊的眾多詩歌中都有茶的參與,例如在《致瑪利亞•吉斯伯思》中有如下片段:“那藥師醫士抱怨的飲品,而我會不顧勸誡大口痛飲,當死神來臨我們將拋硬幣決定為飲茶而死誰第一?!庇膶W泰斗塞繆爾•約翰遜則將自己視為“與茶為伴歡娛黃昏,以茶為伴撫慰良宵,以茶為伴迎接晨曦,典型頑固不化的茶鬼”。由此可見,茶在中英文學藝術之中都是人們歌頌及贊美的對象,具有較強的可比性與關聯性,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英國文學研究納入其中,通過學習茶文化相關作品,讓學生在體驗藝術美的同時看到活靈活現的英語文化世界,其學習積極性無疑會得到較大提升,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展開英語學習。此外,教師還應當善于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由茶文化相關作品改編而成的電視劇或電影片段,開展詩歌散文賞析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茶文化詩歌朗誦比賽,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與文化內涵。在原汁原味的英語作品的潛移默化之中,學生對英語的語感會大大增強,對英語的靈活運用程度也將大幅提高。最后,現代英語教學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填鴨式”及“應試”的單向教學,它講究語境上的對等或對應,把英語文化的傳達置于重要位置,努力挖掘學生的主導作用及主動意識,它歸根結底是一種以文化教學為基礎、以語言理論為中心的“雙向性”及“互動性”教學。中英茶文化都是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可以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價值觀念、思想意識、審美趣味等,是語言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根本保障,所以,英語教學可以嘗試以茶文化教學為先導,為語言的差異性學習做好鋪墊。教師可以茶文化為出發點,以英語課本理論為落腳點,兩者結合歸納出科學、系統而合理的茶文化教學框架,以文化內涵拓展教學內容,再由茶文化拓展到文化的其他領域,使教學內容更加廣泛、更為全面,幫助學生建立起更為豐富多彩的語言文化體系。此外,教師要特別注重講解那些在不同文化語境下擁有不同含義的表達,比如“teaparty”既有“茶宴”、“茶會”的意思,也有“吸大麻的聚會”這個意思,究竟選取何種意義必須要根據當時的場景來決定,教師在傳授基本語言結構和語法結構知識的同時,還要著重突出文化意義的傳達,綜合提升學生分析語法和語境的能力,確保他們能夠根據不同的上下文特點選擇恰當的文化用語,更加順利地使用英語,從而促進中英文化之間的有效交流以及中國文化的對外傳播。
3結語
關鍵詞:傳統茶文化;體育教學;教學新思路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課程改革工作都很注重對傳統人文精神元素的融入,傳統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特有人文藝術表達,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多樣的表現形式是當前高校教育的重要資源。體育教學活動是有目的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全民健身意識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主要圍繞實踐展開,課程和考核通常在戶外進行,與一般文化課學習有著很大不同,因此,傳統體育教學往往是由教師組織的體育活動,忽視了教學中的人文性元素。當前高校教育提倡以素質教育為核心,體育教學展開需要兼顧當代青少年綜合素質培養,所以,在教學中引入傳統茶文化元素,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傳統茶文化的認知程度,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精神發展。通過實現高校體育教育的人文性,發揚和傳承傳統茶文化知識,利用民族文化內涵重塑當代大學生文化修養,樹立科學的體育教學理論并參考理論進行實踐,確定融入傳統茶文化體育教學思路的施展空間和具體可行性,為高校教育改革,尤其是體育教學開展提供新的途徑。
1傳統文化與體育教學分析
1.1傳統茶文化內涵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產地之一,神農氏嘗百草,茶葉作為解毒藥材被人們了解,隨著歷史發展,茶葉逐漸由草藥轉變為一般日常飲品。茶葉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香氣受到各地區、不同民族的歡迎,人們不斷提升茶葉的生產工藝和茶水的烹制手法,逐漸形成富有規律的茶文化現象,唐代陸羽的《茶經》,首次將茶葉的相關知識系統地向世人作了介紹。唐代以來,茶文化為主題的文化表現形式日益豐富,古代文人通過吟詩作賦、舉辦茶會等方式進行茶文化創作與交流,逐漸將茶葉從一般植物飲品提升到審美藝術高度。茶文化從表象的茶具、茶藝發展為茶禮、茶德,包含著不同歷史時期的主流思想內涵,與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釋道”三教文化都有著或多或少的關系,茶利益、茶道德對個體文化修養及價值觀建立有著指導作用。茶文化中存在的親近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以及飲茶活動的社交性和團體性都對現代體育教學有著指導作用。青少年學生在體育比賽中往往求勝心較重,面對體育課程片面追求考核成績的現象,茶文化在體育教學中可以起到有效的心理疏導作用。傳統茶文化在現代社會中依然有著廣泛基礎,以熟悉的文化切入體育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2高校體育教學現狀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主要通過大學體育課程形式展開,是帶有明確目的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體育技能及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必修課程。體育課程學習是目前貫穿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之中的普及性最高的課程,傳統體育教學思路主要是通過教師對體育技巧的教授,讓學生進行模仿和練習,通過對多個體育項目的成績測試作為考核標準。近年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逐步得到社會各界認可,但是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體育課程作為“副課”被相對邊緣化,學生及教師重視不足,學生對大學體育滿足于必須考及格,缺乏對體育活動參與的熱情;其次,體育教學缺乏完善的教學大綱,沒有明確體育理論教學的重要性,高校體育教學的開展沒有統一標準,往往憑借任課教師的經驗和主觀喜好,多數學校存在體育理論教學缺失,使體育課逐漸淪為缺乏科學支持的活動課;最后,教學方式的單一化,長期固定的教學方式使課程缺乏趣味性,課堂教學成果很難實現課下延伸,學生實際掌握情況參差不齊,無法適應社會人才發展需求。
2傳統茶文化與體育教學
2.1傳統茶文化與體育教學的融合
通過上文對傳統高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發現傳統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在跨學科文化交流融合上存在很大不足,如果學生不能自發地開展體育鍛煉,僅憑課堂時間很難實現這一目標。因此,將傳統茶文化中相關因素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現實意義,茶文化的內在價值理念可以有效幫助改善體育教學模式的單一化問題,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可以在提高學生民族文化認識水平的同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通過跨學科知識的融合應用,符合當前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為社會培養能力全面的綜合性人才,也使體育教師在全新教學思路的指導下獲得二次學習、二次提高的機會。提煉傳統茶文化中思想精髓,培養學生不驕不躁的態度和社交能力,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團體活動,倡導茶文化中提出的交流分享、平等互助思想,以傳統民族文化內涵規范當前高校學生行為,確保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與學生思想道德成長水平,為茶文化元素的推廣做出積極示范。
2.2傳統茶文化與體育教學融合的新思路
傳統茶文化元素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合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主要思路:第一,要增加茶文化相關的授課內容,通過教育方案的形成規范高校體育教學開展,并根據教學上發生的變動適當調整考核方式,使師生雙方最大程度地認可全新教學思路。第二,定期組織教研活動,增加體育教學經費投入。傳統茶文化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需要建立在教師充分了解茶文化、勇于結合創新基礎上,學校需要定期組織相關教研活動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并加大體育教學經費,為多樣化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由學校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社會的飲茶活動或茶藝表演,理論結合實際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充分實踐,勇于創新。雖然傳統茶文化是“偏理論”的教學元素,但在體育教學思路變化中需要進行充分實踐,保障課程內容的可操作性,考慮到不同專業、不同地區學生需求可能存在的差異性,如果學生出現接受困難或興趣較低現象,教師需要及時了解情況并對教學做出調整。高校體育教學新思路的把握可以幫助教師的教學工作兼顧學生身體素質提升與人文水平培養,以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調動起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在課下自發參與體育活動。
3結束語
傳統茶文化融入體育教學新思路的出現為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全新方向,體育教學內涵的豐富可以在充分發揮實踐課程對學生體能素質方面功效,加深學生對傳統茶文化了解,有效提高學生對高校體育課程的參與積極性,在民族文化價值觀指導下進行全面素質教育。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學生面對著多元化信息環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十分有限,通過學校教學中傳統茶文化融入,使學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開展課程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豐富自身認知水平的機會。教學過程中,全新教學思路帶來了授課方式、授課內容以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改變,其中考核方面采取綜合評價形式,避免一次成績決定學生最終考核,逐漸形成符合學生需求和現代教學理念的全新模式。高校及有關部門需要鼓勵任課教師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改革中,不斷再學習建立起對傳統茶文化的基本認識,為我國傳統茶文化傳播與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作者:劉力 殷國璽 郭春龍 單位: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洋,張振軍.民族體育元素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新疆刀郎舞為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1):96-100.
[2]于善.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植入式”教學模式探析———以桂東南采茶舞引入高校體育課堂為例[J].福建茶葉,2016(5):252-253.
[3]李全德,趙福祥.云南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少數民族體育的可行性[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01-104.
[4]張勃,劉俊榮.民族傳統文化融入體育教學的模式與思路分析———以采茶舞融入為例[J].福建茶葉,2015(6):224-226.
[5]周靜,劉振忠,康建敏.創新創業文化融入體育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5(2):53-55+60.
[6]孫云,莊希琛,任平社.文化傳承視閾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現狀調查[J].山東體育科技,2014(5):99-101.
[7]李兆臣.嫩江流域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高校體育教學與校園文化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67-68.
[8]張同懷.從高校體育教育的現狀看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意義和途徑[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