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5 16:33:50
序論:在您撰寫經濟貿易全球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經濟貿易;積極影響;消極影響;對策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
自“經濟全球化”一詞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以來,各國學者都在從各自的立場和角度對其加以詮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的相互依賴性增強”。雖然這一定義被認為較為合理、較有權威性,但仍不全面。如果我們將迄今為止的各種關于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加以概括和綜合不難發現,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實際上是指,在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技術革命的條件下,通過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投資以及技術和人員的國際流動,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越來越緊密地結合成一個高度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的過程。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使世界經濟真正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發展趨勢。
二、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1.貿易全球化
貿易全球化主要是指商品和勞務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貿易速度不斷加快,并逐漸超過了生產的速度。貿易自由化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張,貿易對經濟發展起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國際貿易成為當今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
2.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即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活動逐漸融合成一個整體的國際金融活動,他們在金融政策、金融業務、金融資產等方面相互影響和融合,相互競爭和制約,從而使全球金融市場日趨開放、金融體系日趨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進一步加速經濟全球化進程。
3.生產與投資全球化
生產與投資的全球化主要體現在跨國公司的建立和發展。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分支機構,并借助這些分支機構突破國界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最優的生產條件和資本條件,從而獲得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外部環境,進而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4.國際專業分工進一步深化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全球范圍內的國際分工體系逐漸建立起來,使各國各地區的生產都成為了全球生產體系的一部分。
三、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它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也日趨強烈和多樣化,這些影響不僅表現在對國際經濟的推動作用上,同時,它也對當前經濟產生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因此對每一個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帶來的不僅是機遇,還有挑戰。
1.積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通過更為自由的對外貿易和更加廣闊的投資渠道獲取了巨額現實經濟利益。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進程,為發達國家對外出口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建立和快速發展,使發達國家能夠充分的利用國外的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實現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
(2)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的發達國家獲得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和潛在利益。發達國家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自然也就成為國際經濟貿易的規則制定者,特別是當今世界一些非常重要的國際組織,幾乎都是由發達國家在背后主導,這就導致了它們往往只能代表一些發達國家的利益,甚至不惜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造成國際經濟貿易的不公平,發達國家也就能從這種不公平的國際貿易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3)經濟全球化加快了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升級。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帶來了產業分工的深化,隨之而來的是發達國家的一些勞動力密集型和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不斷的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這些轉移產業利用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勞動力、土地、政策等各種有利的條件生產大量產品,又通過跨國公司等渠道返銷到發達國家,這既為發達國家消費者提供了必要的消費品也使發達國家可以將其更多經濟資源投入到更高附加值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中去,從而優化了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促進了產業結構升級。
(4)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了條件。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面臨著盡快發展經濟的艱巨任務,要實現這一任務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經驗等。而在當今世界經濟中,這些要素大都為發達國家所占有。因此發展中國家只有通過經濟全球化加強與發達國家的聯系與交流,才可能獲得這些必需的資源要素,從而實現經濟的發展。
(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得以發揮比較優勢,更好的發展經濟。發展中國家擁有大量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以及廣闊的市場等這些具有比較優勢的生產要素,通過與發達國家的合作,使得這些要素得以充分發揮,同時促進發展中國家資源優化配置,進而推動其經濟的發展。
2.消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貿易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對外貿易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沖擊著各國的國內產業,因此貿易保護主義隨之盛行起來。當今的貿易保護措施也體現出了一些新的變化:即由公開轉向隱蔽,由固定轉向靈活,由單個國家自我保護轉向區域集團集體保護,由通過貿易政策保護轉向尋求國內產業政策保護。貿易保護手段更加多變和隱蔽,非關稅貿易壁壘成為各國實施貿易保護的主要工具,區域性貿易集團的出現更是使貿易保護主義添上了集團的色彩。
(2)經濟全球化加大了各國的金融風險。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擴展和深化,全球金融資本的流動速度加快,規模增大,使大額資本的調度更為便捷,這就在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的同時也加大了全球金融投資風險,對金融市場的管理難度加大。此外,一國的經濟波動很容易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甚至帶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2007年美國的次貸危機最終演變為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就充分證明了金融全球化所蘊含的巨大金融風險。
(3)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南北差異,不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南北差異是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兩者之間的差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原本就存在較大的經濟差距,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達國家憑借其主導地位從發展中國家獲得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各種資源,從經濟全球化中的獲得了更大的經濟收益,而發展中國家也更加落后于發達國家。
(4)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增加,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難度加大。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國際間資本的自由流動增大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容易引起經濟的動蕩不安。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市場的調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滯后性,這就需要國家通過經濟、法律以及行政等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的調控。但是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經濟的運行趨于全球化,各中之間的關系利益十分的復雜,這就增大了各國政府對本國經濟的管理和控制的難度。
四、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對策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趨勢,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反對或是支持全球化,而是應該立足自身,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制定合適的發展計劃,全力發展中國經濟。
1.加速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力。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中國技術發展的跨越。
2.積極開展區域經濟合作,以區域經濟一體化迎接經濟全球化
單個發展中國家力量薄弱,不足以推動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全球化規則的制定和實施,因此中國應該積極的與周邊及其他國家進行區域經濟合作,從而增強自己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建立起國際經濟新秩序。
3.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力度,確保經濟的健康平穩運行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難度增大。因此為了維持本國經濟的平穩運行,就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制定有力的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中國金融出版社,1997
[2]《世界經濟概論》.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經濟全球化產生之后,在上世紀80年代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國際格局上,東德和西德實現了統一、東歐發生了巨變、蘇聯解體,這樣一來,原本的東西對峙因為缺乏對抗的基礎而變得沒有意義。新科技革命之后,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國際社會中,經濟貿易發展成為主旋律。以上世紀80年代為界限,國際貿易爭端發展出了很多的新的特點。
1.國際貿易爭端領域的新特點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最容易發生國際貿易爭端的領域為貨物貿易領域,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之后,爭端領域發生了變化,由單一的貿易領域擴展到服務貿易領域、知識產權領域、投資領域。服務貿易領域之所以會得到快速的發展,是因為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服務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專業化分工的程度越來越深,由此促進了服務貿易的發展,所以服務貿易領域的爭端就逐漸的多了起來。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交易不再是單純的貨物,非貨物也變為交易的對象,由此爭端就擴展到了知識產權領域。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逐漸增強,促進了間接投資和直接投資的發展?;诖耍瑖H貿易爭端的領域發生了新的變化,體現出了新的特點。
2.國際貿易爭端內容的新特點
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爭端的內容主要是削減關稅壁壘,而在經濟全球化之后,爭端的內容變為拆除非關稅壁壘。國際貿易在八十年代之前,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平穩發展的影響,一直呈現出貿易自由化,因此爭端就主要集中于關稅壁壘上。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國際貿易中,出現了非經貿領域的問題,使得國際貿易爭端的內容呈現了新的特點。
3.國際貿易爭端主體的新特點
在過去,發生國際貿易爭端的主體多為發達國家,但是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壯大,在爭端主體中,出現了大量的發展中國家。一般來說,貿易主體之間的貿易量越多,那么發生爭端的頻率越大,反之則頻率越小。在上世紀80年代前期,主要是在發達國家之間進行國際貿易,因此發生爭端之后,解決爭端的規則也是由發達國家來決定,但是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其經濟實力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在國際貿易中逐漸出現了發展中國家的身影,當發生國際貿易爭端時,發展中國家會利用已有的爭端機制來保護自身的合理利益。由于主體的變化,導致國際貿易的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
4.國際貿易爭端原因的新特點
各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濟水平各不相同,這種差異性導致在國際貿易中會會發生爭端。以農業為例,美國和歐盟的農業都比較發達,但是美國的農業發展水平要高于歐盟,在美國與歐盟爭奪世界農產品市場時,歐盟為了取得爭奪的勝利,就制定了一系列出口補貼政策,這樣一來,美國與歐盟之間就發生了爭端。除了經濟水平的差異之外,各國之間的政策、國內法、國際法之間都存在著差異性,在國際貿易中都會形成爭端。
二、WTO解決爭端機制的完善
1.引進“否定協商一致”原則
在解決爭端的過程中,會遇到程序性或者實體性方面的問題,對于這類問題的解決辦法,如果出席會議的成員國沒有一致的反對,那么該問題的決定予以通過。這樣一來,爭端解決得到了有效的保證,不會因一方的阻止而終止或者拖延。
2.建立統一的爭端解決程序,設立專門的爭端解決機構
在關貿總協定中,國際貿易爭端解決由理事會負責,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之后,對這種狀態做出了改變,爭端解決不在由理事會負責,而是設立了專門的解決機構———DSB。爭端解決的規則及程序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DSB負責執行,另外,在協定中磋商和爭端解決條款也由DSB來負責。
3.引入自動程序
國際貿易爭端解決由多個階段組成,各個階段都有具體的工作時限,這在諒解及附件中做出了明確的固定,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未磋商出結果或者不理會磋商,那么在進行第二次爭端解決申訴時,就會自動成立有關的專家組。專家組成立之后,會向DSB提出報告,DSB要在60日內通過該報告,這樣的規定是為了阻止其中一方當事人有意上訴。報告通過之后,如果沒有“否定一致同意”的情況,那么就會引入自動程序。通過自動程序,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預,進而促使爭端得到有效的解決。
4.引入交叉報復
對于中止和減讓的問題,專家組在進行審理時,要與專家組處于相同的部門中,然而,在同一個部門中,中止和減讓比較難以實現,因此,當事人就會用其他的辦法將另一有關協議項下的減讓中止,這就是交叉報復。通過這個做法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執行裁決結果。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國際貿易爭端的應對對策
1.中國要積極地加入國際貿易中
近年來,國際貿易爭端的數量急劇增加,并且情況變得越來越復雜,我國加入國際貿易后,會產生一定的風險,但是我國不能因此就拒絕加入,反而要積極地加入到國際貿易中。對外開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為了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提高我國的實力,就需要大力推行對外開放,加強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科技、文化的合作與交流,并積極地吸收先進的東西。不過,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切忌盲目樂觀,要對國際貿易爭端有一個清晰地認識。
2.加強與發展中國家、亞洲國家的合作
實際上,國際貿易爭端的本質為利益之爭,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達成協作、協同利益。我國也屬于發展中國家,在與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展國際貿易時,由于分工定位趨同導致爭端的發生,對于這類型的國際貿易爭端,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實行產業升級,或者進行地區間的合作,進而有效的減少爭端。
3.發揮行業協會在避免和解決爭端中的作用
所謂行業協會,是指一種特殊的中介組織,介于政府和企業之間,屬于民間組織,WTO規則無法直接管轄行業協會。在解決國際貿易爭端時,行業協會可以直接或間接代表會員企業參與其中,利用其自身的優勢促進爭端解決。
4.完善我國的產業救濟體系
在WTO中倡導貿易自由,但這并不能說明其一概排斥貿易保護,在法律框架中,設定了許多的例外,主要目的在于允許成員國實施國內產業救濟。有些國家為了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勝出,會采取不恰當的傾銷、補貼措施等,通過法律框架中例外條例,成員國就可以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等。完善的產業救濟體系,可以保證我國的國際貿易,并形成公平競爭的環境。
5.培養國際貿易人才
作為國際貿易人才,不僅需要懂得相關的國際貿易知識,還需要掌握國際貿易法律法規、規則,同時還要精通外語,通過國際貿易人才,可以促進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我國應建立嚴格的國際貿易人才上崗制度,避免非專業人士上崗,讓其在國際貿易中發揮成分發揮自身的技能。
四、結論
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競爭優勢將取代傳統比較優勢而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
在國際貿易理論體系中,自由貿易理論一直占統治地位,而比較成本理論又是自由貿易理論發展的主線。比較成本理論認為,在國際貿易分工中,只要各個國家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生產成本相對低的產品參與國際分工,就會獲得比較利益,不僅其自身而且整個世界都會從中受益。其后的要素稟賦理論從一般均衡的角度運用多因素分析方法進一步解釋了比較成本差異產生的原因,這些理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從經濟學角度認為,只要各國遵循成本原則從事分工,就都能獲益,各國不存在利益的沖突。1990年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在其出版的《國家之競爭優勢》一書中,指出競爭優勢是一國在國際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并詳細闡述了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但該理論主要是從管理學角度分析了一國如何在國際競爭中提高整體競爭力,實質上屬于宏觀競爭戰略的分析。因此,如果要把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歸入國際貿易理論的話,它也只是進一步解釋了國際貿易新理論中如何從宏觀上培育產業與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對比較成本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但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比較成本已經不能再成為決定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這是因為比較成本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假設前提,即要素在國家間的不可流動性。正是由于要素的不可流動性才造成了各國比較成本的差異,而且其帶來的某一方面的比較優勢是一國所獨有的,其他國家無法加以利用,國家之間的分工和貿易就成為平衡這種差異的唯一途徑。在經濟全球化、要素特別是資本要素的流動性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比較成本優勢已不再為一國所獨享,如某一國家勞動力比較豐富和便宜,外國企業可以借助資本流動到該國投資設廠加以利用、獲取利潤并匯回母國。在此情況下,某一國的比較優勢實際上成為本國及外國都可以利用的區位優勢。一個國家資本實力雄厚或者技術、管理上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其利用國外比較優勢獲利的能力就越強。因此,所謂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一體化實質是跨國企業依靠競爭優勢,借助投資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源的整合。競爭優勢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其主要表現在企業的市場力量方面,規模大小、成本高低不是競爭優勢的唯一決定因素。
二、經濟全球化使國際貿易利益的衡量標準發生變化,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將取代靜態利益而居于主要地位
比較成本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為代表的傳統自由貿易理論運用靜態分析方法,闡述了每個國家只要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貿易,就會帶來整個世界產量的增加、消費水平的提高和要素使用的節約。如通過出口,一國的出口商可以獲得更高的出口收入,國家可以得到更多的外匯收入。他們強調的主要是國際貿易的靜態利益。但國際貿易還有對一國經濟社會發展更為重要的動態利益。通過國際貿易可以促進競爭,加快技術進步,促進資金積累,優化和提升產業結構,引進先進的觀念、制度等等。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動態利益的地位還將上升,它應成為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分工和貿易的主要著眼點。這是因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經濟全球化下就國際經濟活動的直接利益而言,國際投資的收益將逐步超過貿易的收益而居于主要方面。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認為,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既相互替代,又相互促進,總體上國際投資促進國際貿易的規模擴大,因為對投資國而言,雖然對外投資替代了原先的對外出口,但也因此帶動了相關設備、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對受資國而言可彌補資本的短缺,使潛在的比較優勢得以發揮,增強生產和出口能力。這種分析方法顯然是傳統的比較成本的分析方法。但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雖然不排除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存在相互促進的關系,但另一方面,對資本輸出國而言國際投資的收益不能夠再通過國際貿易的利益加以體現。這是因為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投資活動是跨國公司借助資本這一紐帶所進行的全球范圍的資源整合,為了利用某一東道國的要素優勢(比如廉價的勞動力),它可能到該國投資設廠,但中間零部件、機器設備則可能來自他國而非母國,生產的產品可以就地銷售,或向其他國家出口,出口收益則記在東道國的貿易收支上,跨國公司得到的是投資的收益――利潤。如果跨國公司將利潤匯回母國,則資本輸出國得到了投資收益。相反,如果母國所得稅率相對國外較高,跨國公司從自身總體利益出發有可能將利潤留在國外,母國將一無所獲。因此,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跨國公司的利益與母國的利益并不總是一致的,只有投資收益才能準確反映資本輸出國所獲得的直接利益。
2、經濟全球化下,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應成為開展國際貿易的主要目標,對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這是因為,經濟全球化意味著各國都被強行納入國際分工體系,各國市場都成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在一國市場上從事生產和出口的企業不僅有“純粹”本國的企業,還有外國的企業、合資企業,出口收入因此并不為出口國所獨享,外國企業可以將出口利潤匯出國外。特別是當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開展國際化經營時,它們還不可避免的會使用轉移價格的手段轉移利潤,發展中國家所獲得的直接貿易利益更是大打折扣。在此情況下,國際貿易的動態利益應成為發展中國家開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的主要目標。一國是否從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中獲益,主要看它對本國就業、稅收、產業結構升級、國民收入、社會的現代化等方面的貢獻。
三、經濟全球化使國際貿易政策中的“雙邊、諸邊、多邊”成份增加,各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自主性減少,保護貿易政策的效果下降
根據傳統的貿易理論,對外貿易政策是一國政府制定的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經濟貿易政策,它是一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其制定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戰略、產業競爭力、對外政治經濟關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顯然,在這種對外貿易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中,一國政府的自主性比較強,外貿政策往往會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工具。但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由于國際分工網絡的形成、各國國內市場的國際化,一國保護貿易政策實施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單純考慮本國利益的自主貿易保護政策難有生存的余地。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一國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時,不僅要考慮貿易伙伴的利益,而且制定政策的立足點也不能一味地側重于保護本國產業,要適應全球化的需要,制定和完善鼓勵競爭的貿易政策,在國內市場上為國內外廠商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鼓勵本國廠商在國際競爭中成長,并借助諸邊、多邊力量在國際生產上為本國廠商爭取有利的國際競爭環境,而且基于各國利益的相互交叉,還應該強調貿易政策的國際協調,以便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一個穩定、有序的環境,這些都是經濟全球化下貿易政策制定所面臨的新課題。
四、經濟全球化使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模式不斷突破傳統的限制,對外歧視性、對抗性降低,開放性、包容性增強
傳統的一體化組織大多在經濟發展水平相近、政治制度與文化傳統相似、地理位置鄰近的國家和地區間組成。其封閉性相對較強,對內貿易自由化的同時,對外保持較高的貿易壁壘、實行貿易歧視是其基本特征。與之相對應,當時具有代表性的關稅同盟理論也從這一角度著重分析了關稅同盟的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
關鍵詞:國際貿易;利益沖突;經濟全球化
有利益往來就會有沖突存在,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貿易中,各參與國都會優先考慮本國利益,貿易爭端由此發生,國際貿易發展越是迅速,貿易爭端就越頻繁。在新時代形勢下,我國要根據貿易爭端具體特點,采取合理應對措施,才能確保我國在經濟貿易爭端中少受傷害。
一、經濟全球化的涵義及其現狀
1.何謂經濟全球化
在當今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相互聯系緊密,國家發展離不開與外界的相互依賴相互溝通,世界經濟依然成為由不同國家組成的“大家庭”,民族、區域等界限日漸模糊,大家的聯系更加緊密,這就是普羅大眾約定俗成的經濟全球化概念。
2.經濟全球化的現狀
生產的全球化,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產品已經不再是單一由某個單位或者某個國家生產的,它的技術和制造分別由不同的兩個經濟體來完成。
貿易的全球化,自給自足,自產自銷的時代早已過去,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國經濟貿易的往來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金融的全球化,世界金融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同國家間的金融命脈與國際市場密不可分,互聯網的發展,使全球經濟的交流變得更加容易。
投資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發展至今,資本輸出不再是發達國家的專利,發展中國家資本輸出在國際中的地位同樣不容小覷。
區域經濟合作變得越發重要,各種區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迅猛發展,區域間的溝通和交流也變得更加頻繁。
3.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
經濟全球化即是各國經濟攜手共同發展,全球市場日趨統一,各國紛紛打開國門,歡迎其他國家的經濟注入,在世界經濟市場的基本準則下穩步發展。美蘇冷戰結束以后,市場經濟的形成,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二戰以后,世界各國致力于建立健全的全球統一的市場經濟規則,WTO的出現標志著全球市場經濟規則的基本形成。隨著WTO的成立和發展,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貿易也得到了相對穩定良性發展。
二、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爭端的表現形式及其特點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與地區貿易保護主義的對抗使國際貿易爭端愈發激烈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經濟互動緊密,隨著發展腳步的加快,發生經濟摩擦的幾率隨之上升。經濟聯系越緊密,外來經濟技術的注入,與本國的經濟利益發生沖突,爭端由此開始。近年來,全球性經濟不景氣,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發展迅速,長此以往,不僅對世界經濟起不到恢復作用,更嚴重者還會破壞世界經濟的正常發展。
許多國家內部經濟已經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沖擊,失業率上升,影響社會安定,在這樣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與經濟全球化展開拉鋸,國際貿易爭端變得更加激烈。
2.國際貿易爭端的范圍正在不斷擴大
經濟的迅速發展,貿易結構的改變,國際貿易爭端已經不再局限于紡織品、汽車或信息技術方面,而是擴展到更多的行業,包括服務貿易領域、知識產權和投資等各方面。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經濟的往來不再是單純依靠貨物的買賣,非物質業已成為國際貿易中不容小覷的部分,各國經濟不斷聯系,間接投資越來越多,國際貿易爭端的領域也在隨著貿易的領域在不斷擴大。
3.國際貿易摩擦日漸頻繁
以我國為例,隨著經濟的發展,在2010年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貿易經濟體,但是,同時也是國際貿易摩擦的“重災區”。發達國家不斷出臺針對我國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政策,摩擦產品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例如:中國面臨的反傾銷調查、中美輪胎特保案、中歐紡織品貿易爭端、中歐光伏產業貿易爭端等。
不光是我國,發達國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也在不斷上升,發達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爭端也是由來已久。歐美之間貿易爭端同樣也是層出不窮,由此引發的制裁和反制裁斗爭也是越來越激烈,歐美轉基因食品的爭端和歐美關于牛肉的爭端也是轟動一時。
4.國際貿易爭端的主要內容發生轉變
最開始的國際貿易爭端主要集中在削減關稅壁壘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不斷發展,國際貿易爭端開始轉變為拆除非關稅壁壘。
這是由于之前的經濟交流一直處于貿易自由化狀態,爭端也多出現在關稅壁壘方面,而經濟全球化發展至今,許多非經貿領域的接觸越來越多,致使國際貿易爭端的內容也在隨著變化。
5.國際貿易爭端的主體不再局限于發達國家之間
由于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國際貿易往來多發生于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參與甚少,所以國家貿易爭端也多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解決貿易爭端的規則也是由發達國家來決定。
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崛起,經濟實力日趨增強,在國際貿易中也有了一席之地,這種情形下發生國際貿易爭端,發展中國家的態度和意見也變得更加重要。國際貿易主體的變換,國際貿易爭端的主體也不再是單由發達國家來決定了。
6.經濟發展水平各異,國際貿易爭端無可避免
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對比經濟水平處于劣勢,這種差異性的存在勢必引發國際貿易中發生爭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對發達國家造成沖擊,發達國家同樣會加以防范,爭端由此而起。
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同樣是國際貿易爭端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經濟水平的差異,各國的經濟政策存在很大差異,國家貿易爭端無可避免。
7.國際貿易中反傾銷、保障措施等新措施不斷出現
反傾銷、反補貼措施是在WTO的規則中允許的,也是維護公平競爭的有效手段,保障措施在一定條件下允許實施的。這些措施的合理運用是不會對其他經濟主體造成嚴重侵害的但是,有些WTO成員國卻著眼于自身眼前利益,違反國際義務,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無端生事,發起反傾銷和實施保障措施,嚴重影響了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
除此之外,所謂的技術壁壘也是不斷出現,對進口產品進行種種限制,來保護本國經濟,長此以往,不免引起國際貿易新的矛盾和沖突。
三、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經濟貿易爭端的措施
1.對外開放,保持對國際貿易爭端的清醒認識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對外開放的“走出去”戰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已是大勢所趨。國際貿易爭端日趨激烈,但是身為WTO成員國,中國必須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事業,對外開放的程度在也是決定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方面,要想更好發展我國經濟,就必須開放國門,加大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盲目樂觀,時刻警惕西方強國的強權政策和經濟掠奪,必須保持對國際貿易爭端的清醒認識。
2.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
國際經濟貿易爭端歸根結底是各國之間的利益之爭,在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面對利益沖突,最好的方式就是合作,減少爭端實現共贏。
同樣身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與其他發展國家的貿易沖突主要表現在分工定位趨同方面。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需采取產業升級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合作的方式來減少貿易爭端。
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經濟沖擊,中國必須協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直接參與國際貿易的規則制訂,才能加快本國經濟的發展進程,規避國際經濟貿易爭端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爭取應得利益,從而實現共贏。
3.發揮行業協會在避免和解決經濟貿易爭端中的作用
行業協會是一種民間組織,不受WTO規則的直接管轄,不同于政府組織,也不同于任何企業單位,是介乎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特殊中介組織。
行業協會以其獨特的身份參與國際貿易爭端的解決,在避免國際經濟貿易爭端方面,它應對適當利用自身的特殊優勢對爭端進行調節。行業協會掌握著本行業許多重要的出口產品數據,其中包括產品價格等方面信息,還包括進口國對該行業商品需求的政府指令,行業協會可以利用這些數據對可能出現的反傾銷及時進行預警,有利于出口國作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另外,行業協會還可以對整個行業的信息、數據進行整合,為調查方提供本行業最全面最真實的數據,以供作出較為合理的決策。
4.完善我國產業救濟體系
適當的貿易保護是在WTO規則下允許的,成員國在自由貿易的背景下,可以根據時勢對本國經濟實施救濟,救濟手段主要包括反傾銷措施、反補貼措施以及相應的保障措施。
一個國家具備有完善的產業救濟體系,也是為本國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而推行的,救濟體系的完善可以有效遏制不必要的貿易爭端,增強自身企業的競爭力,并使本國企業在貿易爭端中占據優勢。
我們國家要完善產業救濟體系,首先要建立企業和政府間良好的溝通環境,政府任命專人對企業申訴進行受理和負責。其次,根據WTO規則制訂我國應有的反傾銷、反補貼及保障措施,利用WTO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優惠措施,對我國的產業進行相應保護。
5.培養本國專業的國際貿易人才
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各行各業的頂尖專業人才到哪里都炙手可熱。在國際貿易中,培養國際貿易專門性人才,嚴格上崗制度,讓有能之士為我國在國際貿易爭端中發揮他最大的作用。
這些專業的國際貿易人才,不光要懂得經濟貿易,還有熟悉國際貿易的相關法律,并且熟練掌握外語溝通技能。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貿易中面臨著許多層面的競爭壓力,在國際貿易爭端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為杜絕在貿易各個環節出現差錯的可能性,培養本國專業的國際貿易人才勢在必行。
6.適當合理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
WTO自成立以來,解決了數百起的國際貿易爭端,其中涉及眾多國際和地區貿易,WTO爭端解決機制一直為各成員國所信任和依賴。WTO爭端解決機制有其相應的規則和程序,我國作為WTO成員國,同時也是經濟和貿易大國,在運用WTO爭端解決機制時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運用。
在貿易爭端出現的時候不能盲目濫用WTO爭端機制,不能刻意采取報復措施,要以磋商為主、專家組程序為輔的原則去使用。國際經濟貿易涉及國家眾多,一旦傷和氣便會得不償失,采取適當合理的WTO爭端解決機制,爭取大家共同協作,合作共贏。
四、結語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騰飛的舞臺,但隨著國際貿易日趨頻繁和重要,復雜的國際貿易爭端次數也隨之上升,面對此情此景,我們必須正確清醒地看待經濟全球化,對國際貿易爭端作出積極防范和合理應對。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是與各國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密不可分的,要想合理解決貿易爭端,需WTO各成員國之間共同協商和努力,才能創造出更加穩定的國際貿易環境。我國在面對國際貿易爭端的時候,要積極發揮自身在國際中的影響力,保障本國利益,協同發展中國家,聯合亞洲國家,共同應對國際貿易爭端,為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交流中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戴佩華.發揮行業協會解決國際貿易爭端作用的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12(12):11-14.
[2]徐麗輝.國際貿易爭端發展趨勢及我國的對策[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3(5):22-26.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對外貿易;國際競爭力
一、經濟全球化的概念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最早是由T?萊維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因此,目前的經濟全球化可以理解為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廣泛和密切,相互支撐,相互制衡,同時,各個國家在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定上更加多的關注于國際條約與國際公約,為國際間的貿易提供方便,此外,各個國家聯合形成的經濟組織,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許多國與國之間的貿易糾紛開始依賴于經濟組織的調節。
經濟全球化形成的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經濟全球化更多的依賴信息技術,以跨國公司的發展壯大為顯著標志,信息技術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步伐,推動了經濟信息的傳播,也讓各個企業間的聯系方便迅捷,因此經濟全球化,也是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基礎的。
二、經濟全球化的趨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1.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來說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挑戰。積極的影響有:第一,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以市場經濟體制為基礎的。沒有市場經濟體制的全球化,就沒有生產要素全球性的自由流動,也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市場化有利于資源全球性的優化配置,它是經濟全球化的前提。當市場經濟體制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選擇后,全球經濟逐漸趨于市場化。我國從黨的十四大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經過不斷深化改革,已經逐步形成了全面開放的市場體系。
第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突出了我國在對外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下,世界各國都把對外貿易作為發展本國經濟的重點。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對外貿易數量上很少,貿易結構和質量也偏低。隨著外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逐步與世界接軌,對外貿易迅猛發展并且持續穩定增長。這與貿易全球化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貿易全球化為我國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在全球貿易中突出了我國的外貿優勢。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F在,我國每年的出口產品中有50%以上是由外資企業提供的,而且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80%也是由外資企業提供的??梢哉f,貿易全球化促進了我國成為貿易大國。
第三,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二戰后,一些世界經濟組織在調節世界經濟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其中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是世界經濟組織的三大支柱。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取代關貿總協定,成為國際多邊貿易的基礎和法律載體。世界貿易組織對國際貿易的協調作用促進了市場規則的全球化。2001年我國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從此融入了一個全球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之中。我國可以享受100多個成員國的多邊最惠國待遇和發達國家的普惠制待遇。在國際貿易上,改善了我國與世界各國經濟往來的國際環境,有助于更快地發展我國的對外貿易。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大大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提高了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2.經濟全球化也為我國的貿易發展帶來了沖擊和挑戰。第一,區域和集團經濟保護下,競爭激烈。在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下,地區或集團的經濟貿易保護主義壁壘,使中國的對外經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第二,市場競爭方面的沖擊。入世后,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國內競爭和國際競爭交織在一起,必然會給中國經濟,特別是給企業來帶巨大沖擊。
第三,義務約束帶來的沖擊。中國入世后,收到的義務約束中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是關稅的約束,二是約束非關稅措施,既要逐步降低關稅水平,又要逐步撤銷非關稅壁壘。有了這種約束,中國入世后出口的路子拓寬的同時,進口的大門也會大大敞開。
三、經濟全球化下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
1.參與制定相應的國際貿易方面的規則。我國要在加強對邊貿易方面不斷努力,提升自己在區域經濟和多面合作領域的重要地位,全面參與到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中來,將國際貿易規則導向到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和外貿領域的多面合作中來,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提高我姑對外貿易的影響力。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中美貿易;不平衡
中圖分類號:F7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6-0178-03
一、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在生產、貿易、金融、投資等領域都有所體現,具體來說,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際貿易額增長及貿易手段創新。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貿易對世界經濟的拉動作用在不斷加強,國際貿易增長率大大高于世界經濟增長率。1950年全球總貿易額為1130億美元,1997年已達11萬億美元,增長了97倍,遠遠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貿易額已達GDP的35%。另外,國際貿易的手段也在不斷創新,主要表現為:電子化貿易手段、電子數據交換(EDI)已在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其他如電子商務(EC)、電子資金轉賬(ETF)等也已在許多國家開始應用。
2.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加快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使各國為了獲得更多的優惠和更大的發展空間積極地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熏在WTO的144個成員國中,近90%隸屬于不同程度的區域經濟組織。目前,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經濟組織主要有:歐盟(EU)、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東盟(ASEAN)、亞太經合組織(APEC)等。
3.跨國公司蓬勃發展。1996年,世界上的跨國公司已達到44 508家,在全球的附屬企業已達到276 659家。跨國公司的貿易量已經占了全球貿易總額的40%以上,在國際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到2001年,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銷售額已達19萬億美元,總產值占世界GDP的11%,出口額占世界出口額的1/3,雇傭人數達5 400萬。
4.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與互動加強。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也使各國經濟相互傳遞的障礙減少互動性加強。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外貿易與投資逐漸變成雙向傳遞渠道,發達國家把經濟發展和衰退通過對外貿易與投資傳遞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金融波動也影響到發達國家。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發達國家未能幸免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5.對國家之間經貿權益的傳統概念和統計方法提出了挑戰。這主要表現在傳統的對外貿易差額概念未能反映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國家之間實際的貨物利益,在產業內貿易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大量增加的情況下,按總貿易和專門貿易劃分的國家之間的進出口掩蓋了國家之間在產品價值上的實際所得。另外,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滯后于經濟全球化的現實,使統計出現嚴重的誤差。
二、經濟全球化對中美貿易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貿易產生了如此重大的影響,中美貿易作為世界貿易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主要體現在貿易額的迅速增長和貿易不平衡的進一步擴大。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美貿易也在快速發展。根據中國海關統計,1995―2004年中美貿易年均增長17.2%。其中,2001年中國對美國全年進出口總額為804.8億美元;2002年比上年增長了20.8%,達到971.8億美元;2003年則增長了30個百分點,達到破紀錄的1 263.3億美元;2004年又增長了34.3%,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1696億美元。這使中國成為繼加拿大、墨西哥之后美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而美國則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對象。2005年中美貿易仍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全年雙邊貿易額達到2 11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4.8%(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與此同時,隨著貿易額的大幅增長,中美貿易不平衡也在加劇。2001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280.8億美元,2002年達到427億美元,2003年增加至586億美元,2004年這一數字為802.7億美元,2005年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則為1 141.7億美元(見圖)。
另外,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也使得美國的跨國公司大量來華投資。截至1999年7月底,美國公司在華獲得批準的直接投資項目已達27 814個,協議金額498億美元,實際投入金額236.7億美元。按投資額排名,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前20家各國公司中有11家是美國公司,其中包括通用電氣、可口可樂、摩托羅拉等大型跨國公司。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產生的原因
中美貿易不平衡趨勢不斷擴大有其內在的統計誤差、政策限制等原因,但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國際分工、跨國公司、區域經濟集團組織等外在因素則是導致中美貿易不平衡加劇的重要原因。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分工
從近年來中美貿易的主要商品結構來看,中國對美出口以紡織品服裝為主的貿易格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計算機通訊類產品的出口份額在上升。但實質上,中國對美國出口仍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而根據美中商務中心的統計,1997―2001年美國對華出口的20種主要產品中,出口額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飛機、通訊設備、顯像管、含油種以及自動數據處理器。可見,美對華產品出口明顯屬于高技術設計與營銷為主的技術密集型產品。
中美兩國貿易產品的各自優勢,充分體現了經濟全球化時代全球產業鏈的內部分工,中美兩國之間并不是在同一個水平上的競爭關系,而是優勢互補的分工合作關系。美國一直對華實行嚴厲的高技術出口管制,抑制了美國比較優勢的充分發揮,雙方產品的優勢互補也難以體現出來,無法實現優勢互補的國際分工合作,由此導致中美貿易的不平衡。
(二)美國跨國公司在華投資
美國跨國公司近年來對中國的投資日益增加也成為加劇中美貿易不平衡的重要原因。美國的跨國公司通過在華投資繞開了關稅壁壘以及其他一些關稅措施,獲得了更多利潤。這些跨國公司以高于國際市場的平均價格為他們在華的企業輸送境外關聯企業提供的零部件,再以低于國際市場的平均價格將制成品輸送給其在消費國的批零企業,從中獲取高額利潤,而中國得到的只是少量的加工費。美國跨國公司把原來由本國生產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務轉化為海外子公司的巨額生產與出口,并相應地增加美國公司從其海外子公司對美國的進口,從而擴大了美國的“貿易逆差”。于是,簡單的進出口統計,掩蓋了真實的經濟關系,從而加劇了中美貿易的不平衡。
另外,美國的貿易統計報告沒有計算跨國公司匯回美國國內的投資利益,也加大了中美貿易的差額。據中美商會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長達4年的調查期內,參加調查的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公司中75%的公司實現盈利,10%的公司利潤非常豐厚,還有44%的公司2002年收入大幅增長,但這些美國公司匯回美國國內的利潤并未被統計在內,這就更加大了中美貿易的不平衡。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產業轉移
經濟全球化可以使各國的生產跨越國界,這就使各國充分利用全球化的契機對本國的產業進行調整。在進行產業調整的過程中,中國由于政局的穩定,利用外資的優惠政策,加上低廉的勞動力等因素,成為亞洲新興經濟體和日本、美國、歐洲的跨國公司轉移制造業的對象,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貿易差額的轉移。對中國進行產業轉移,導致中美貿易不平衡加劇的因素主要源自兩個方面:
1.東亞地區對中國實行產業轉移。中國對美國貿易差額的增加,主要是東亞地區相關國家對美貿易順差向中國轉移的結果,即東亞一些國家對中國實行了產業轉移,使原來東亞各國對美貿易順差轉移到了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過去一直是美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主要提供者,這些國家和地區在經歷了工業化的繁榮發展之后,勞動力成本開始大幅上升,并因此逐漸喪失了生產及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優勢。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和提升產品出口的競爭力,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這些國家和地區不斷把勞動密集型產品轉移到中國內地來生產,再返銷國內和出口到世界市場,中國制造的產品因此繼承了上述國家和地區產品在美國市場上的份額,也繼承了他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通過對1989―1995年間美國與中國和亞洲“四小龍”的貿易逆差的分析,可以明顯地看出這一點(見下頁表)。
2.美國本土企業將生產轉移到中國。美國一些企業原來在國內生產、國內消費,現在則將生產轉移到了中國,生產出的產品再對母國“返銷”出口。有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一半以上是由美國在中國的獨資和合資企業生產的。以紡織品貿易為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紡織品最具價值的外包基地,中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紡織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國服裝采購商的訂貨或美國本地服裝企業在中國生產的返銷產品,中方除了賺取小部分加工費用外,大部分利潤都流入了美國。與此同時,也通過產業轉移加大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四)全球化導致的原產地統計誤差
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家貿易統計制度是在20世紀上半葉為國際社會所確定的。當時,這種以國家境域為統計著眼點所形成的外貿統計,即貨物跨境流動統計是與國家參與對外貿易所獲得的利益是一致的。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的經濟國界日漸模糊,尤其是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布局,使得國際貿易已經完全擺脫了傳統的以國界劃分的模式,以往的原產地統計標準已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國家間的貿易關系。
由于原產地規則,使中美兩國在貿易額的統計上產生很大的偏差,也使中美貿易不平衡被進一步夸大。中國對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貿易,產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裝物件基本上是美國或其他國家提供的,加上其他運輸和管理成本,約占到該產品的85%左右,中國獲得的加工費為數甚微,僅占15%左右。但美國海關按原產地規則卻將這類商品的全部價值計入進口額,這無疑夸大了中國對美國的實際順差。另外,美國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生產的產品,按原產地規則也被計入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之中,這也擴大了中美貿易的不平衡。
四、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相關建議
(一)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努力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
目前,我國對美國的貿易依存度很高,美國是我國的第一大出口對象,這就使我國對外貿易很容易受到美國的影響,且風險也較高。因此,我國應鼓勵企業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不要只盯住美國市場。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已參與許多區域經濟合作,如:10+1、10+3、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等,參與這些區域經濟組織可使我國享受關稅優惠等貿易優惠政策,這無疑為我國企業開拓新的出口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比如,2005年7月,隨著《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的實施,雙方已就7000多種商品進行關稅削減,而東盟一些國家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量很高,我國企業正可以抓住這一商機拓展出口市場,而不是只注重向競爭已很激烈的美國市場低價出口,從而也可以起到適當緩解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作用。
(二)樹立全球化發展戰略,推動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我國政府應加大力度扶持企業尤其是工業生產性企業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同時為企業做好咨詢與信息提供的宏觀指導工作。這樣不僅可以避開貿易壁壘,緩解貿易不平衡,而且還可以通過投資設廠更有效地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我國企業的綜合國際競爭力。另外,在政府引導和扶持下組建的大型跨國公司通過其國外直接投資行為,可以分享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際分工專業化、精細化所帶來的更高效率。
(三)逐步開放我國服務業,擴大美國對華服務貿易
由于美國對中國的服務業市場一直比較感興趣,而中國加入WTO也要求服務業逐步開放,因此中國可以逐步開放服務業,不但可以引入競爭機制促進國內服務業市場的發展,還可以借機彌補中美貿易的不平衡,但前提必須是美方對服務貿易進行充分的統計。
另外,對于美國政府而言,對華貿易的優先策略之一就是擴大服務出口,限制貨物進口,而后者實際上是非常難以做到的。因此,只有擴大服務出口才能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才有利于實現貿易平衡。
(四)大力發展高科技產品技術貿易,促使美國放松出口限制
高科技產業是美國出口的主要優勢產業,但由于美國對華實施出口管制政策,極大地限制了美國高技術產品,尤其是軍民兩用技術設備的出口,致使大批擁有高科技的美國廠商痛失商機。事實上,美國對華出口管制并不能達到其阻撓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目的,中國不從美國進口,則可轉向他國進口同類技術設備。美國這一舉措不但不能實現對華限制,反而不利于中美更深入、更廣泛的進行合作。因此,大力發展技術貿易,不僅有利于改變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而且有利于進一步改善中美貿易關系,是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現實出路。
參考文獻:
[1] 馬云飛,楊辰飛.經濟全球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市場經濟研究,2002,(2):42-44.
[2] 程曉東.淺論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中國輕工教育,2003,(4):8-9.
[3] 賈懷勤.中美貿易不平衡綜論[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48-52,186-199.
[4] 石衛星,蔣飆.淺析中美貿易平衡問題[J].經貿縱橫,2005,(5):52-53.
[5] 夏明國.合理看待中美貿易摩擦[J].理論與現代,2005,(7):62-63.
[6] 郭益耀,鄭偉民.經濟全球化與中美經貿關系[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86-87.
[7] 苗迎春.對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重新審視[J].同濟大學學報,2004,(8):99-104.
[8] 翁道義.淺談中美貿易順差[J].中國科技信息,2005,(10):10-11.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最根本特征,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和趨勢。雖然,目前,對于經濟全球化的涵義,國內外都沒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但是,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客觀存在,已被多數學者所認同。所謂經濟全球化,就我理解,最一般的含義,就是指經濟活動的全球化擴張和全球化聯系,是資本、資源、信息、貿易的全球共享與優化組合。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全球化就是一種新的國際經濟關系體制,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經濟態勢。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它給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既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也使各國發展經濟面臨嚴峻的考驗和挑戰。
在國際經濟領域,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可回避這一世界潮流和趨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該如何迎對這一世界潮流,無疑是中國當今乃至未來經濟發展最為關鍵的問題。為此,筆者將“經濟全球化與中國貿易之發展”為題,從中國貿易發展這個側面談談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一)經濟全球化下國際貿易的新特點
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世界經濟一體化進一步加強,國際貿易的發展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際貿易的內容在比例結構上出現了重大變化
現代國際貿易從內容上看主要包括國際商品貿易、國際勞務貿易和國際技術貿易,二戰后,服務貿易發展速度一直高于商品貿易發展速度,服務貿易的比重相對于貨物貿易正在快速上升,至1997年,世界服務貿易額已相當于當年商品出口貿易額的25%,這一比例數還在逐年提高,使服務貿易越來越成為世界貿易新的增長點。工業制品中技術產品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原材料產品中具有特別意義和戰略意義的資源產品的貿易量增長迅速,綠色環保產品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2.產業內部貿易比重上升
20世紀80年代以后,區域經濟一體化在更大范圍內推動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加速資本的相互滲透,深化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依存和國際分工,進而推動了產業內貿易比重上升。在21世紀,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縱深發展,這種趨勢將繼續擴大。
3.區域內貿易擴大,全球貿易向自由化方向發展
由于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區在各地區的相繼建立,使自由貿易區內部關稅將最終消除,生產要素逐步實現自由流動。因此,在一體化區域內部貿易量將迅速增加,同時將減少與非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使貿易更多地在區域內部進行。在多邊貿易體制另一側發展起來的區域經濟合作以降低貿易壁壘、推進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區域貿易自由化正成為全球現象。
4.世界市場競爭激烈,貿易大國摩擦此起彼伏
近年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發展經濟的立足點放在世界市場上,為了發展經濟,都要擴大出口,市場競爭大大加劇。各貿易大國競相擴大海外市場,必定會加劇它們之間的貿易摩擦。隨著國際貿易體制的改變,發達國家往往打著合法的旗號,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和歧視政策。
5.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正在穩步上升
國際分工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許多發展中國家已逐步改變了只生產和出口原材料的情況,發展了自己的多種制造業,且制成品出口日漸增多。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以及工業有較大進展的國家,產業結構不斷升級,正在大力發展某些中等技術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這導致了發達國家對外貿易的地區結構的改變。
6.各國外貿額相當于gdp比重大幅升高
1950年國際貿易占全球生產的比重為7%,現已接近20%。到1997年,世界主要發展中國家的貿易額占gdp的比例都是1995年的兩倍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1995年的三倍。這些特點將會導致全球貿易額和貿易量的增長。國際貿易額增加使各國外貿依存度加大,國際貿易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據預測,到2020年,貿易將占gdp的50%,世界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貿易仍將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二)經濟全球化下我國的貿易發展
1.我國貿易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貿易事業開始全方位對外開放。隨著加入apec、wto等國際經濟組織,積極參與世界經濟競爭與協調發展,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發揮的作用也越發重要,我國已成為貿易大國而崛起了。具體表現在:
(1)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地位不斷上升。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發展,中國外貿規模不斷擴大,迅速崛起為世界貿易大國。進出口商品總額從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8512億美元,增長40多倍。中國在世界貿易的排名也不斷上升,197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排名世界第25位,2001年則攀升到第6位,2002年第5位,2003年躍至第四位,成為僅次于德國、美國和日本。2007年我國累計貿易順差為2622億美元,較2006年的1774.7億美元增長了47.7%,比2001年增長了11.6倍,進出口總額增加到21738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23.5%,貿易規模世界排位第三。
(2)外貿進出口依存度不斷提高。外貿依存度是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通常是衡量該國經濟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的高低。外貿依存度可分為出口依存度(即出口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和進口依存度(即進口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伴隨中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也迅速提高,從1980年的12.6﹪提高到2003年的60﹪,其中,出口依存度從1980年的6﹪提高到2003年31.3﹪,進口依存度從1980年的6.6﹪提高到2003年的29.5﹪,世界經濟對我國的影響明顯加深。但近幾年我國外貿依存度過高,這成為我國外貿發展乃至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2007年這一問題顯得尤為突出。2007年1~9月,我國外貿依存度達到71%,創建國以來最高水平。
(3)貿易商品結構逐步趨向優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外貿規模的增長,中國外貿的結構也逐漸改善。我國工業制成品出口有了長足發展,初級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不斷下降,制成品比重不斷上升,出口結構呈不斷優化趨勢。與此同時,中國外貿進口結構也出現逐步優化的趨勢。1980年,初級產品進口額為69.6億美元,占當年進口總額的34.8﹪,到了2003年,初級產品進口額雖增長到728億美,但初級產品在當年進口額比重卻降至17.6﹪。相反,工業制成品進口呈穩上升趨勢,從1980年的130.6億美元增至2003年的400億美元,工業制成品進口占進口總額的比重也從1980年的65.2﹪上升到2003年的82.4﹪。而且,現在進口商品主要是原料、燃料、機械及運輸設備,消費品的比重很低。2007年機電產品出口增幅繼續高于出口總額增幅,初級產品進口增幅繼續高于進口總額和工業制成品進口增幅。這表明中國在國際貿易和國際分工格局中的工業國地位日益鞏固。比如,機電產品全年出口額7014.5億美元,增長27.7%,比出口總額25.7%的增幅高2個百分點。2007年1-11月,中國進口初級產品2177.9億美元,增長27%,比進口總額增幅高6.5個百分點,占同期進口總值的25.2%。與此同時,一般貿易進出口和出口增幅在近兩年均超過貿易總額、出口總額增幅,又表明中國貿易方式的改善。
轉貼于
目前,中國制成品已占到出口總量的94%,機電產品占5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由5年前的17.5%增加到現在的28%。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外貿總額比重不斷提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型產品出口持續下降。中國正迅速地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生產營銷鏈條當中。
2.我國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改革30年 ,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對外貿易大國,然而還不是一個貿易強國。
(1)中國外貿絕對量雖然較大,但相對量特別是人均量仍然很低。
(2)從進出口商品結構和貿易結構看,中國出口商品中技術含量及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所占比重偏低。
(3)從進出口市場結構看,中國進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區域多元化市場有待進一步開拓。
(4)從資本流動情況看,中國吸引外資已居發展中國家之首,但對外投資額卻較少。
(5)中國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貿易體制與企業經營機制 都還有巨大差距。
(6)貿易摩擦形勢嚴峻。
我國遭受的貿易調查表現出三個“最多”:連續12年成為世界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目前世界1/3的反傾銷調查是針對中國的;今年以來成為全球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2002年以來連續6年成為美國337知識產權調查最多的國家。
3.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面臨“五難”、“三多”。
當前我國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國際貿易環境:一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經濟進入近30年來增長最快的時期,但在強勁的增長勢頭之下,全球經濟還面臨著通貨膨脹、石油價格風險等因素的阻力,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最近都了世界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的警告;二是我國外貿持續高增長,貿易平衡壓力還較大。目前我國已連續42個月實現貿易順差,預計今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將超過2萬億美元,雖然今年以來我國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但造成順差過大的根本因素還存在;三是“中國因素”影響全球,“中國制造”成為眾矢之的。中國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經貿格局,“中國制造”已成為世界貿易增長的重要動力。我國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各主要貿易伙伴的不安,不少國外媒體頻頻制造形形的“中國”,最近的中國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等“”就是突出表現;四是經濟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矛頭直指中國。近年來國際貿易高速發展的同時,一些主張保護國家利益、反對外來資本入侵的聲音抬頭,美國、歐盟、俄羅斯等今年以來紛紛調整對華貿易政策,南歐、發展中國家也對我國貿易的增長表現出擔憂;五是貿易摩擦形勢更加嚴峻,反補貼成為新熱點。2007年1~10月,我國共遭受各類貿易措施62起,其中2/3來自發展中國家。美國自2006年11月份以來已經向我國發起地多起反補貼調查,針對中國的世貿爭端解決案件越來越多,知識產權、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貿易壁壘不斷增加。
(三)新貿易環境下我國貿易發展的戰略對策
面對貿易全球化帶來的巨大挑戰,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應采取相應的對策,總的來說要大力發展國際貿易,實現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夢想。
1.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是我國實現由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必由之路
中國不僅要順利的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中,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分享參與國際分工的好處,其關鍵在于中國能否盡快提高外貿出口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因此,我們要 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參與競爭的制高點,積極謀劃扶持我國未來的戰略產業。也就是說,要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實現外貿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2.加大國有企業改革的力度,加快外貿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進程,增強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世界級的大企業往往代表著一國的整體經濟,并主宰著世界經濟格局。國際市場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跨國公司名牌產品之間的競爭,中國限于國力和財力,很少有躋身國際市場的跨國企業。為了能夠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加速發展自己,中國的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要走強強聯合之路,但前提是必須加快外貿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進程,實現“轉機建制”。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可以綜合地解決國有企業走向市場所遇到的一系列體制性矛盾。長期以來,我國商品出口是粗放式經營,以數量而不是以質量取勝,這種廉價銷售與外國國內市場或第三國 (替代國 )市場同類商品價格相比 ,往往給人留下傾銷的印象。近年我國出口商品結構雖然不斷改善,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因此,外貿企業必須轉換增長機制,轉向依靠技術革命提高生產率的集約型增長機制,提高單位資本的產出率,使企業真正做到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同時,又要根據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發展趨勢,積極推動外貿企業向集團化、實業化、國際化、綜合化經營發展,提高規模效益。而中小企業由于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產品 (輕工、紡織、工藝等 )和一些高科技產品的國際交換中,往往擁有大企業集團無可比擬的經營優勢,應進一步加強經營管理 ,積極調動和充分發揮它們在外貿發展中的作用。
3.既要重視“中國引資”,也要推動“中國投資”,使對外開放的兩個輪子更好的轉動起來
“引進來”和“走出去”是我國對外開放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我們要把對外開放的兩個輪子同時靈活的轉動起來。
“引進來”就是要通過優化進口結構,著重引進當今國際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引進國外各類專業人才,同時也要提高引進外資的質量。
“走出去”,就是要進一步擴大商品和服務的出口,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各類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的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
(1)優化出口結構。在保持出口規模穩定增長的同時,進一步調整出口結構,著力提高出口的質量和效益。①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出口;②以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營銷為重點,引導企業增強綜合競爭力;③支持自主性高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和高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④完善加工貿易政策。完善加工貿易行業準入標準,實行鼓勵、限制和禁止的分類管理;⑤加強對出口商品價格、數量的動態監測。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出口預警機制,引導出口企業合理自主調節出口,避免在某一市場集中過快增長。
(2)積極擴大進口。完善進口政策與制度,積極鼓勵進口,優化進口產品結構。①清理各項限制進口的政策,對不合理的限制進口政策進行修改和完善;②恢復進口信用保險,使中小企業的進口潛在需要為實際可操作的進口需求;③擴大能源、資源類產品進口;④利用貼息和政策性進口信貸鼓勵進口高新技術產品、重要裝備、能源和原材料;⑤擴大國內有需求的肉制品、奶制品等食品進口,適當擴大名牌家電、服飾、工藝品等高檔消費品進口,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
(4)積極有效參與多邊貿易體制,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合作,改善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
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在多邊框架下加強區域和雙邊的經濟合作,能夠為對外貿易的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只有積極有效參與多邊貿易體制,才能利用有關規則維護中國在對外經貿活動中的正當權益。同時,我國也要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區域合作與雙邊合作,大力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5)加快經貿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對外經貿制度環境
我國已成功地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中國經濟貿易發展面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現有的經貿體制面臨嚴峻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經貿體制改革調整和完善對外經貿的制度環境。我們既要建立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涉外經濟管理體系和制定統一、規范、公平的對外經貿法律體系,又要加快建立符合國情的對外經貿促進體系。
(6)提高參與國際定價和應對貿易磨擦的能力
健全貿易運行監測預警體系和摩擦應對機制,深入研究國際貿易摩擦的新特點,健全貿易運行監測預警系統,建立統一、協調的多雙邊反應機制,多渠道緩解國際收支不平衡矛盾。①合理運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增強應對貿易爭端的能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②抑制貿易順差過快增長,要從源頭抓起,加快能源、資源要素價格改革,提高出口產品的環保成本;③敦促美歐等發達國家放寬對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限制;④適當擴大企業和商品儲備進口,分散國家集中進口的風險,擇機進口一些國內短缺、長期依賴進口的石油、棉花等重要能源和資源性產品,用于充實國家儲備;⑤規范、引導企業積極穩妥地運用期貨貿易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規避國際市場風險。建立政府、行業組織、企業中介機構間分工合作的產業安全協調機制,提高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