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6 21:51:12
序論:在您撰寫政治話語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要注意語言的啟發性
很多學生之所以對政治學習缺乏興趣,與教師長期的灌輸式教育也存在著直接的關系。很多教師在上課之前往往會花上很多時間把教材上的知識點一一總結歸納,然后在課堂上就把自己之前的勞動成果一絲不差地“丟”給學生。這種“喂食”式的教學方式雖然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增強知識的系統性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卻也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權利。
要知道,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年齡段,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讓他們單純地扮演知識容器的角色,自然難以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師要通過一些啟發性的語言來告訴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知識“喂進”學生的嘴巴里。例如,我在給學生上到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積極的生活態度》這節課的內容時,在說到樹立明確目標的重要性時,我并沒有長篇大論地給學生講授樹立目標的重要性,而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某研究機構曾經對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測試,測試的內容是看這些學生是否擁有目標,測試結果顯示,在這個班級中,有20%的學生有明確而遠大的目標,55%有模糊的近期目標,而25%的學生則表示沒有目標。
20年以后,這家機構對當年參與測試的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擁有明確目標的20%的學生基本上都成為了社會上的杰出人才,而擁有模糊目標的學生則大多數處于社會的中層,至于那些沒有目標的25%的學生,如今的生活狀況基本上都不太如意,大多處于社會的低層。通過這個案例的啟發,學生自然體會到了樹立明確目標的重要性。
要重視身體語言的運用
在教學語言中,身體語言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也非常明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懂得運用身體語言,有的教師一堂課上下來,腳步基本上就沒有邁出過講臺以外,更談不上身體語言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口頭語言以外,包括眼神、面部表情、手勢、身體動作等都屬于身體語言的范疇。
學困生之所以難轉化,不僅因為教師、家長的幫扶不力,還因為他們常用一種病態的目光看待問題,犯了錯誤,不是及時地反省而是把個人封閉起來,認為自己無能、老師偏心來逃避責任;另一方面,他們卻有著一種強烈的病態自尊。鑒于此,筆者試從語文老師的角度,借語文學習這個主陣地,嘗試為他們畫好一個個大大的“正暈輪”,幫助他們重新找回自尊和自信。
一、借語文式寬容,畫“樂學”之暈
大多數的學困生表現為對老師和家長的苦口婆心無動于衷,對事冷漠。攻其身不如攻其心,我們何不寬容一些,為他們畫一個大大的“樂學之暈”?
1.友愛的姿態。學困生更渴望得到老師的愛。一句適宜的鼓勵,一個充滿贊許的暗示,一句關切的話語,都會點起學困生心中希望的火焰,構建學困生樂于學習的氛圍。
2.幽默的語言。有魅力的語文老師應該具備語文式的幽默。面對學生在學習中無意犯的錯,尤其是學困生,大聲呵斥于事無補,幽他一默又何妨?
案例1:有位三年級老師看到學困生將“桌”寫成了“卓”時,故作驚訝地對他說:“這張桌子不得了,砍了兩條腿還能站??!”孩子便在玩笑中會意了。
3.入耳的說教。學生犯了錯誤,用什么樣的話語對學生最有效?惡狠狠的話語就一定有效嗎?我曾見過學生當著教師的面摔門。在教育界,到處流傳著陶行知老先生“四顆糖”的故事。沒有義正詞嚴的批評,沒有語重心長的說教,更沒有疾風暴雨的體罰,而誰能說這樣的教育不動聽入耳呢?
4.契合的心靈。有些課任老師常會對學生說:“你們班紀律真差!”而班主任常會說:“我們一定能贏!”“我們”與“你們”,前者親和,后者對立。不要小看了教師不經意間的用詞。教師在對學生惡語相向時,就是將這些學生推向了自己的對立面。而很多優秀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無不向孩子們暗示著一個信息——“我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老師,是其中一員。
二、借語文式幫助,畫“悅己”之暈
所謂語文式幫助,意為含蓄的、育人于無形的幫助形式。
1.鼓勵化整為零。學困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似乎一無是處,拿寫字來說,滿本的習字冊上你找不到一個可以稱得上整潔、美觀的字。怎么辦?將鼓勵化整為零!
案例2:我用紅筆圈畫出他們每個字中相對漂亮的筆畫以示褒獎,哪怕只是一筆略帶筆鋒的捺。這方法還真奏效,有兩個原本寫字如亂草的孩子,就因為半個學期中,我用這種方法送他們數百個紅圈圈,現在開始認真寫字了!
2.競賽有縱有橫。與學優生相比較,學困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是不多的,這就需要老師針對他們的特點為他們多提供成功的機會。
(1)縱向評比:當然是拿他們自己的現在和過去相比,不斷發現并表揚他們的進步。此時,給他們備一個成長記錄袋真的很有必要。有時,針對特殊情況還要采取一些非常方法。
(2)橫向評比:為了不讓學困生離群或是自封,我們也不能忽視他們與同學之間的橫向競賽。可以指導全班學生在班里找一個競賽對手,在學習上制造你追我趕的氛圍。不過,學困生的結對子競賽一定是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之下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教師要不動聲色地給他們安排一個水平相當的競爭對手。
3.評價短中見長。不可否認,學困生雖然文化成績不夠理想,但也許文體方面有一定特長;他們雖然一時落后于人,但內心也有爭上游、爭榮譽的欲望;他們遵守紀律的自覺性不夠高,但卻樂于助人等。我們要勇于跳出傳統的思維束縛,對自己的學生進行重新“定義”,做到“短中見長”。
4.距離遠近適當。筆者在此處要重點說一說,細心的語文教師是如何把握好和學困生之間的空間距離的。
(1)授課時的距離。教育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教室里有四組學生,教師始終站在三、四組之間過道的三分之一處上課,實驗觀察結果顯示,教師身邊的三、四組學生的聽課狀態明顯好于一、二組。所以,我們不要總高高在上地站在講臺上,要常走進過道進行課堂教學,并且要時常變換兩個過道。
(2)評價時的距離。如果批評,對那些膽子大,屢教不改的孩子要近距離批評,使他能夠感受到壓力,對膽量較小的孩子最好遠距離批評,使其不會太感覺壓迫;如果表揚,那就最好是近距離了,因為對任何一個取得成功的孩子進行靠近表揚都具有明顯的教育功效,有很好的激勵作用。
三、借語文式交流,畫“親子”之暈
如何用語文方式與家長更有效地交流,為學困生與家長之間畫好“親子”之暈呢?
1.拓一條渠道。對于中高年級的學困生,家長的教育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問題。而且經過多次較量,他們也已經像他們的孩子一樣油鹽不進。對于不愿或不敢與你交流的家長,不同的情況要借助不同的交流渠道,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家校良好溝通。
案例3:剛接這個班里阿凡(單親家庭)的爸爸是基本請不動的,于是我果斷地放棄了與他面談的交流方式,改為給他寫信。孩子每有點滴進步,我都會寫上只言片語讓孩子捎回。53封信寫完了,他的爸爸竟然開始主動到學校來與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狀況了。更可喜的是,在捎信的路上,孩子也悄悄增長了自信!
2.換一個角度。其實,我們做教師的如果能在改變觀念去欣賞孩子的同時,也教會家長換一個角度去欣賞孩子,才可謂功德無量。我的同事徐老師就是這樣做的。她最常問家長的一句話是:“這孩子在家有什么優點是我還不了解的呢?”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是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所有外部因素,那么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會因素等方面。這些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影響,其發生作用往往是多種因素的合力??墒?從微觀方面看,單個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影響亦是存在的。我們試著從文化傳播與遷徙的角度,來探討文化遷徙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影響,從而為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創造條件。應當指出的是,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文化遷徙的含義與途徑
文化遷徙,或文化變遷是指文化從一個地方和環境傳播或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和環境。在這當中,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又是文化傳播的推動者或實踐者。在人類文明史上,曾經的四大文明已經隨著漫長的歷史長河的不斷遷移或消融或消失或融入到一種新的文化中,成為新的文化形態。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傳播可謂是經典之傳。正是因為的巨大生命力,特別是與中國文化的某種可相容性,使得不斷中國化,從而成為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科學理論,成功推動了中國化的理論進程,在實踐中豐富了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就是說,文化遷徙是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和實現理論創新的重要途徑。
文化遷徙需要在一定的條件和環境中進行。這就是文化遷徙的途徑問題。文化遷徙的途徑主要包括口頭傳播、書本傳播、潛移默化式地傳播和網絡傳播。
首先,口頭傳播。這是最原始的文化傳播方式。在人類社會初期,由于生產力水平不發達,人類在群居生活中往往是由長者把本族群積累的知識,用口頭傳授的方法傳給下一代。其中,采取的是講故事的方式。當然,這種知識不能被稱之為知識,只能稱之為傳說。
其次,書本傳播方式。把文化用書寫的方式記錄下來,是人類文明的巨大進步。甲骨文是人類較早的記錄文化的方式,雖不能同現在的文字相比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說明人類的進步。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造紙術的發明和印刷術的改進,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從此以后,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就大大加快了。我們今天能見到和讀到的許多書籍,特別那些關于古代史書、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正是書寫方式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體現。
一、網絡政治參與的基本內涵
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互聯網用戶規模的擴大,我國公民網絡政治參與的熱情與日俱增,參與方式也日益多元化。本文認為,網絡政治參與指在信息網絡條件下,網民作為參與主體,以互聯網為活動空間參與社會政治生活,以期直接或間接影響國家決策從而實現公民政治權利的行為。對這一界定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首先,從網絡政治參與的主體來看,由傳統意義上的“公民”轉變為身份內涵復雜的“網民”,也就是說,網絡政治參與者具有現實和虛擬兩種身份。
其次,從網絡政治參與的對象和目標來看,它與一般意義上的政治參與沒有本質的區別。在一定程度上網絡政治參與是現實政治生活的延伸,公民網絡政治參與的主要目的在于影響政府的活動,使政府及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以及政策的執行能夠滿足他們的利益要求。
第三,從形式和手段來看,網絡政治參與拓寬了公民參政的渠道,擴大了直接民主的范圍,公民獲得信息機會的可能性增大。
二、網絡政治參與對我國政治文化的影響
(一)網絡政治參與對我國政治文化的積極影響
網絡政治參與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民眾由于權力、財富、身份、地位造成的不平等狀態,激發出民眾平等、自由、尊重的思想觀念。
1.推動公民政治社會化的進程。作為政治文化形成、維持和改變的過程,政治社會化“對個人來說,是個人獲得政治知識,形成政治信仰、觀念、態度和行為模式的學習過程”。網絡是政治社會化的途徑之一,且網絡政治參與過程本身就是政治社會化的過程。公民在網絡政治參與過程中,通過關注政治現象和政治問題,掌握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識,政治認知、政治態度、政治評價和政治信仰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并逐漸形成較為成熟穩定的政治人格。
2.推動政治文化向參與型政治文化轉變。阿爾蒙德根據人們在政治系統中的輸入、輸出以及扮演的政治角色,將政治文化分為村民政治文化、臣民政治文化和參與者政治文化。參與者政治文化“是社會成員往往公開地取向于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以及政治的和行政的結構與過程的一種文化”。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物質與制度層面發生了巨大變化,網絡政治的興起和發展使中國公民獲得了一種全新的政治參與途徑,激發了公民政治參與的熱情,對傳統的非參與型政治文化會形成巨大的沖擊。網絡政治文化突破了網民的階層局限與信息局限,調動了公民的政治參與積極性。近年來,網絡監督已經成為普通公民表達民意、維護權益、鞭撻腐敗的迅捷而有效的工具。
(二)網絡政治參與對我國政治文化的消極影響
網絡政治是一把“雙刃劍”?;ヂ摼W自身具有的隱蔽性與虛擬性容易導致網絡政治參與的欺騙化與非法化。
1.政治參與盲從導致公民的政治認知出現偏差。所謂政治參與盲從,是指“公民進行政治參與,既不是被一定的目的或動機所驅使,也不是由于直接迫于某種外在的壓力,而是源于自身的一種盲目的本能和不自覺”。某些民意制造者雇傭“網絡推手”和“網絡水軍”,使之按照自己的意愿批量生產“民意”。這些推手和水軍往往利用“羊群效應”和“沉默的螺旋”的大眾心理,以普通網民的身份留言、發帖、跟帖,對網絡輿論進行惡意引導,傳播“民意病毒”。由于網民難以駕馭無限的網絡信息,更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消化和辨別這些信息,導致其缺乏深思熟慮和意見多變,從而易發生政治參與盲從和非理性行為。
[論文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文化;取向
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進行文化意義上的闡釋,乃是創新發展中的審視和梳理。它以實踐要求為根據,人文發展為背景,又以思維轉型為依托,同時也是基于傳統理路的局限以及對克服這種局限的理論邏輯要求。盡管傳統的認識模式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實現超越和轉換則更是文化意義上的理性自覺。
一、實踐要求的理性自覺
學者劉大椿在《當代我國哲學教育的錯位》一文中提出了“知識大全的幻象”,用這樣的話語描述了當代哲學教育存在著刻板性和獨斷性,“即視哲學教育為最高層次的知識教育,哲學教師為無所不曉的萬事通?!睆默F實來看,這種反思性的內容,不僅僅是哲學教育的反映,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現實寫照,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我國高等教育大體遵循著應試教育的規則,以“傳授知識”為價值取向,教育活動追求以知識為本的模式,而這種模式運作反映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狀況(不完全性反映),它迫使學生對其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澄清和綜合,而教師則是不同程度地表現出使教育內容表達趨于經驗科學化的傾向,即關于所認識對象的范圍判斷,存在可靠性、真理性和客觀普遍性及其確證、價值等知識問題,通過對知識分析追求內容及其表達的嚴謹性和明晰陛,從而為命題即知識提供可由經驗證實或證偽的邏輯框架。這樣只能導致:第一,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內容的把握是抽象的、思辨的,并試圖在知識闡述中抽象出普遍規律和程式,追求其絕對本質、絕對來源和絕對標準,從而致力于探究知識、真理絕對可靠性、普遍性和明證性的方法和途徑。而不是把其放置在社會生活實踐存在境域去考察它的具體的豐富的人文歷史意義和標準;第二,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把握是直觀的、機械的,總是在某一端尋找一個最終的根源和答案。顯然,這種把握方式不能傳達出思想政治理論的深層的歷史感、強烈的現實感和豐富的人文感。這就造成了自身改革的兩大實踐困境:一是由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型,并沒有從根本上撼動教育的價值取向,而是陷入了“知識循環”移動的怪圈,即創新和改革變成了知識體系的重新劃割,造成有限突破和實效難成的問題;二是泛科學理性實證,往往使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限于工具理性的追尋中,結果使自己寓于機械式服務的狹窄功能之中,最終將消解其知識圖景中的人文價值意義與根基,導致改革不但不具有實在意義,反而同人和人文精神相對立的問題。
對實踐困境的消解和超越,一是要有對自我理解的自覺;二是以理念為背景的轉向的自覺。以“人文價值”的文化理性來表達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根本性理解,首先是因為這種視角凸顯了當代人類理念的內涵,即凸顯了把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觀視為關于人類社會存在的自我意識理論的文化觀內涵。以“人文價值”的理念為背景,我們可以看到文化轉向所凸顯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自我理解的雙重自覺:一方面,它是一種“拒斥”傳統工具主義教育觀的自覺,也就是以“文化轉向”為標志,討伐任何試圖借助科學理性對他者的征服過程,反對用“實用的技術旨趣”的“超歷史”的觀念去構建思想體系的理論自覺;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種確立以人的“生存”發展為出發點的教育觀自覺,即把教育活動“定位”為關于人的社會歷史性存在的文化意義理論的自覺。在當代社會,科技進步與全球問題、物質豐富與“人的物化”等深刻矛盾,都合乎邏輯地提醒我們以“人文價值”和生命意義的考量來實現對人類自身的關切,由此而構成的以“生存和發展”為主題的時念,也必將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主題性轉換的落腳點,進而實現對人類、對社會更深層的關切。
二、理論發展的理性自覺
近代科學的發展,不僅高揚了知識和技術的作用,也帶來了工業文明。人類借助科學知識和技術工具不斷擴大著控制與征服自然的范圍,自身的力量也得到了迅速膨脹,由此產生了知識盲目樂觀和技術絕對崇拜,人類陶醉在至上性和英雄主義情愫中不能自拔,反映在近論上則有弗蘭西斯·培根的著名口號“知識就是力量”,以及肇始于孔德的實證主義等用科學消解意義,用實證瓦解理念。當然科學本身也是文化事象,但科學不能涵代文化,在人類確信科學技術、工業化發展是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的盲目之中,理論思維就發生了主客二分的對象性思維模式轉換,把世界的存在物歸為兩類:“思維的東西和具有廣延的東西,進而把自我設立為主體,而把世界上一切具有廣延的東西設定為自我的對象即客體。在主體與客體之間,主體是主宰,人作為主體在自己的對象中印正自己的存在,在對客體的征服中體現自己的能力,并按照自己的意圖來實現自己作為人的本質”。從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來看,主客二元論模式極度夸張主體的活動能力和決定性作用,強調個人獨立于他人的重要性,主體對客體的“控制”和“占有”,而他人作為自我活動決定的對象,則“合乎邏輯”地遭到統治和貶低,其結果無疑會走向人我之間的相互排斥,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張。
由科學主義、技術主義、工具主義、實證主義到思維方式的主客二極走向,都作為文化內容直接地表現為當代教育所遭遇到的尷尬,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不可回避的悖論性文化現象:一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工業文化道路,即按科學主義、技術主義等支配下的工業文明設計了統一流程式教育過程,統一學制、統一課程、統一標準的規?;吧a”,規格化知識結構、標準化目標預設、集約化群體培育,僵硬化教學活動和單一化人才模式,而人的差異性、豐富性、多樣性文化內求難以達成,其文化特質不能彰顯;二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受西方主客二元對立思維模式的嚴重影響,形成了一種主客對立式的簡單化思維方式。如對教學的認識上,或立足于教,或立足于學;對師生的關系上,是主體——客體的對應關系;對課堂活動的安排上,是單向式純知識的輸出,或純知識的接受。甚至就連本來完整意義上的人,也被二元分割為生理和心理、理性和感性、認識和情感等。這種極端僵化的思維模式反映在現實教學模式中,使我們不自覺地走人了誤區:一個明顯的誤區是在教學實踐中強調教師單主體論;另一明顯的誤區是學生單主體論;再一個誤區是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均表現為受動的客體(教師是社會的客體,學生是教師的客體)。受制于此,必是難以實現其應有的歷史豐富性、現實生動性和理論深刻性的文化特質。
當然,傳統文化模式的局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超越自我的最大障礙,因此,瓦解傳統文化模式局限的鎖絆,在“文化”意義上弱化科學主義、技術主義、工具主義和兩極對立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不僅僅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實踐需要,更是人文社會科學在發展的客觀上要求對其存在的價值、合理性及其思維方式所做的理論追問。淡化一種文化模式的影響,在理性上必須實現兩個自覺:一是對文化判斷和反思的自覺,形成批判的文化模式;二是對新的一種文化重構的自覺。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早就開始了對科學主義、技術主義和工業文明一方面帶來了物質生活的豐裕、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消解人文價值理念造成全球性危機等悖論性文化樣式的警覺和討伐,許多學者建立起了對超越性文化理性的內在追求和對理想的精神世界與生活的執著尋求,這一耘的趨向是超越顧此失彼式獨斷,“走向生活、實踐、交往、歷史、文化與價值等人的存在境域中生成的“理解”。
因此,在理論自覺基礎上,現代主義二元對立式理論思維模式必然會受到無情的批判。以人的主體性(主客對立)思維方式為特征的實踐,已開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主體問性即“主體一主體”模式隨著人們實踐的深入和理論的伸展由此而衍生出來,主體間性意味著交往共同體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主體存在。由此,人與它者(自然、社會、他人)等關系的文化價值觀念發生了某種深層的革命,開始向復合統一式發展,以復合統一式即“主體一主體”思維模式為文化前提的理解范式,在現實層面上,應實現對轉型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活動范式進行理性的設計與重構,即建構民主的、雙向活動的理想模式,在某種意義上,這不僅是人類理性思維的變革,更是社會文化轉向在教育中的折射。
三、人文擔當的理性自覺
從“文化”的詞源學歷史考證來看,對“文化”一詞的確定是極其艱難的,這是一個定義最多、觀點最難一致的問題,在古代西方英語中“文化”一詞cul—ture源于拉丁語cuhura,這個意思是耕作土地、載培莊稼、飼養家畜等。而中文“文化”則被表達為文治和教化。這時“文化”一詞的涵量還很窄?!拔幕鲍@得豐富的內涵,是它成為顯性問題被人關注之后。19世紀中葉以來,隨著學科分類,社會學、人類學、文化學的興起,文化概念才成為人們研究的關注點,學者們從功能、結構、特征、心理、歷史等不同的角度給文化下定義,使其一直不能有一個統一的定論,但現有教科書中卻常從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來確定,廣義文化一般是指人類通過實踐活動所創造的一切財富,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狹義文化則指精神領域,是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包括哲學、文學、藝術、教育、風俗、宗教等觀念形態的東西。因此,為了能夠把握文化概念的確切意義,需要從一定的思維視域對文化進行梳理,或是從哲學、社會學、人類學,或是從政治學、經濟學、文學等學科方向去探究,惟此,我們才能獲得領域明晰,范疇準確的研究。本文就是在這個前提下,把文化放置在哲學的解釋力范圍中,因為,哲學乃是一切學科的方法論和思維基礎,惟有從哲學的角度研究文化,才能把握其更深刻的內涵。
“陌生化”創作理論是俄國形式主義批評流派提出的文學理論,它對戲劇、音樂、美術等多個領域都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借鑒性。“陌生化”理論的提出者什克洛夫斯基認為,對于熟悉的事物主體往往因為過于習慣而熟視無睹,從而機械地應付它們。今天的研究生校園媒體工作要解決的也是這樣一個問題。所以,針對如何喚起研究生對我們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感受力,如何通過方式方法的改變打破研究生看待思想教育工作的定式,“陌生化”理論這塊“他山之石”為我們提供了多個角度的參考。德國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曾從戲劇理論的角度對“陌生化”進行了論述,他認為“陌生化”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形式與結構層面,成為參與、介入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在于完成對社會的批判和改造,“陌生化”的理論成為了一種介入社會的手段,具有了相應的社會功用。布萊希特已然是一個將“陌生化”理論進行“思想移植”的范例。
二、從陌生化理論理解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價值
當前高校中的學生媒體按照媒體形式主要分為報紙、雜志和網站。其中,傳統媒體報紙和雜志已經開始利用新媒體作為媒介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網站本身就是新媒體平臺。要想通過這三種媒體形式的建設開展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它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哪些重要價值。
1.從“使之陌生”到“使之回歸”。
“使之陌生”就是產生新鮮感從而調動研究生對于我們所宣傳的思想的感知力。語言最初是在人類的原始沖動中產生的,但隨著人們對語言反復的使用,語言失去了其本來具有的新鮮可感性,成為符號或代碼。而“陌生化”的任務則是將語言的可感性復活。從這個意義上說“,陌生化”與其說是“使之陌生”倒不如說是“使之回歸”:回歸到語言最初的新鮮可感的狀態,這才是深層的思維過程。新媒體的意義就在于從“使之陌生”到“使之回歸”,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吸引研究生的注意力,進而激發研究生對內容感知的興趣,但傳達的是核心的思想和價值觀。把握住新媒體從“使之陌生”到“使之回歸”,才能既尋找到理想的“陌生化”手段,又不偏離我們的思想教育工作任務本身。
2.調動審美目光,完善情感機制建設。
在“陌生化”理論下,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把審美主體的審美目光調動起來,以最大限度地產生共鳴。為了迎合當代人接收信息的習慣,我們應該思考將一部分的思想宣傳以視頻、音頻和圖像等生動的形式呈現,以調動研究生的審美目光、縮短接受信息的時間。對于文字宣傳可以嘗試建立一個“階梯式”的宣傳模式,比如利用新媒體將文章的精華部分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形式表達出來,注明文章出處;與此同時,出相應的原文,進而帶動讀者對整個報刊雜志的興趣。這樣便實現了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有效鏈接。想要搶占研究生的思想陣地,還需要在內容上完善情感機制的建設。首先,使研究生形成和增強同所獲得的思想認識相一致的情感,去改變那些與之相抵觸的情感。其次,要善于分析研究生的情感狀態,通過對研究生情感的理解尋找到引導研究生思想的渠道,讓我們的宣傳內容符合研究生的情感體驗訴求,從而產生共鳴。
三、陌生化理論下對新媒體應用的啟示
新媒體以其新穎性似乎已然成為思想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面對洶涌而來的新媒體的龐大資源,“陌生化”理論在如何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給我們帶來了啟示。
1.螺旋上升———堅持新思路的探索。
“陌生化”表現為一種螺旋上升的辯證發展過程:我們通過對熟悉的事物進行陌生化處理,使其能夠以鮮明的狀態呈現在我們面前。但當這種手法被經常性地使用,就會重新成為人們熟悉的事物,難以再引起注意。于是,我們需要在更高一級的層面上再一次對其進行陌生化處理,使其能夠成為調動我們審美積極性的新鮮符號。這要求我們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堅持探索新思路,挖掘出更多的創新點。①媒體的綜合運用。在高校的媒體具有各自的立足點,我們可以通過電子雜志等方式進行網絡宣傳,或借助SNS社區與研究生進行互動,這樣可以更多地既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又能起到宣傳的作用。除了因地制宜地尋找適合媒體本身的網絡手段,還應探索各家媒體之間的綜合運用。例如報紙、雜志和網站三種媒介形式,如何能夠在各自的發展中通過優勢互補、相互配合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應。②選題的創新。對于商業媒體來說,優秀的選題是其盈利的關鍵。對于我們的思想政治宣傳工作來說,我們的“盈利”就在于讓更多的研究生吸收我們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在選題上的創新不容忽視。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領的是先進的正向的思想文化、道德體系和價值觀念,這些蘊含在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應借鑒成熟的商業媒體經驗多思考如何對研究生感興趣的領域和熱點話題進行策劃。③方式的多樣性。新媒體為基于傳統媒體的思想文化宣傳提供了多樣化的平臺,打破了傳統媒體單向的接受形式,通過網絡、問卷調查、征集活動等為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與研究生互動的平臺。網站也可以通過報紙、雜志上的精品文章開拓網站建設中的新版塊,比如將某些優秀文章錄制成音頻在網絡電臺中進行播放等。
2.張力與度———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在審美目光被調動起來之后,接受主體往往會形成一種“前在性”的預期,在這種情形下,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主體的習慣心里,結果只能是使接受主體心生厭倦、失去興趣。所以“作品”必須要與主體的審美心理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形成一種“張力美”。由于在進行陌生化處理時,需要這種對張力的把握,這就在我們的宣傳工作中對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①宣傳隊伍的理論修養。面對新媒體,求新求變的思路往往會讓我們的宣傳工作走得太遠,顧此失彼。要在多樣化的宣傳方式下仍能保證宣傳的準確性和充分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認識,才能對多樣化的手段使用得游刃有余,不會因為追求新穎、投合受眾而迷失其中。②宣傳隊伍對新媒體的把握能力。新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為了及時捕捉研究生的思想動態、搶占研究生的思想陣地,思想政治宣傳隊伍需要與時俱進,及時把握新媒體的發展,去不斷探索新的可利用資源,讓新媒體的發展成為我們宣傳工作手段創新的重要推動力。③宣傳隊伍的策劃能力和文字能力。宣傳隊伍在個人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和對新媒體的把握能力的基礎上,要在宣傳內容的策劃上以及文章的論證上做到陌生化與思想政治理論的統一。在宣傳內容的策劃上,可以通過學生關心的話題以及新穎的形式來挖掘其中值得思考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內涵;在文章的論證上,充分考慮接受者的期待視野,通過文章的高度、深度以及獨到的見解表達出所要宣傳的思想,讓研究生產生共鳴,有所感悟。
四、結語
證券交易技術的發展并沒有伴隨無紙化證券登記、存管、交易、結算法制的完善。立法層級、立法理念、法律規則、法律關系、法律風險和權益保護等構成證券無紙化時代的主要挑戰。
一、證券無紙化下中國證券登記存管法規范體系
我國證券登記存管法律規范體系目前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行業規范(業務規則)以及相應的習慣做法等構成。盡管行業規范的效力層級最低,但從數量來分析,其大約占90%以上,在實踐中發揮著指導和規范證券登記存管的作用。
(一)證券登記存管法律的滯后性
從法律性質分析,證券登記是對公司發行的證券的資產確權行為,而證券存管則在證券存管機構與證券所有人之間建立起保管合同關系。登記的確權功能以及保管合同在民事法律中都有一般性的規定,但這些規定仍主要基于動產和不動產這種實體物而言。證券的無紙化徹底消滅了紙質證券的實物載體,投資者也不再通過持有“證券”而證明證券所有權,證券登記表現為登記機構儲存的電子記錄,證券存管也是以證券賬戶的形式保管的電子記錄。這樣,以實物為基礎建立的民法上的登記和保管法律規范就無法真實、完整地表彰無紙化證券權利,確立無紙化證券的保管關系。
無紙化證券登記存管規則在典型民事法律中的空缺在《證券法》中仍沒有彌補,第159條、160條和166條雖基本確立了證券直接登記、證券登記確權以及證券存管制度,但證券直接登記的唯一化使之前和之后立法規定的間接登記面臨合法性問題,以“證券登記結算的結果”作為確權依據含糊不清,證券存管的規定則更顯簡陋。顯然,《證券法》此次修訂并沒有為無紙化證券的登記存管提供完整的指引性規范。
(二)其他證券登記存管規范的合法性問題
部門規章以及行業規范對無紙化證券的登記存管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其中有以行業規范為主,從證券持有方式,到證券登記確權,再到證券托管存管,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但行業規范在證券登記存管操作中的主導性地位在我國的法制環境下卻面臨合法性問題。首先,配合證券登記存管業務發展需要而創制的行業規范或者習慣做法可能與傳統的法律原則或規則不一致;其次,無紙化情況下證券登記、轉讓、抵押的效力和結算規則的效力等還沒有得到立法確認,近年來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依據業務規則做出的許多行為被訴諸法院,嚴重影響了結算秩序和證券市場安全運行。
二、證券無紙化與我國證券登記存管法規范的不適性
《證券法》確立了我國證券登記結算體制的基本框架,即“集中登記、存管與結算”模式。從時間來看,我國證券登記存管的法律制度建立在證券無紙化之后,立法基礎比較充足,但從規范內容來看,立法質量并不高,證券登記存管法律規范仍表現出相對證券無紙化技術性規范的不適應性。
《證券法》將我國證券登記體系建立在證券直接持有模式基礎上,但國務院及證監會、中登公司等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行業規范等則在法律之外創造了證券間接持有模式。如國務院早在1995年《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定》就確立了境內上市外資股的間接持有方式,即“境內上市外資股的權益擁有人,可以將其股份登記在名義持有人名下”。中登公司2002年《關于落實證券賬戶管理規則中有關B股賬戶業務補充通知》第7條規定:“境外投資者可以名義持有人的名義開立證券賬戶?!倍C監會《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通過“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證監會的規定,證券記錄在名義持有人證券賬戶內的,從其規定”的規定,以例外的方式將證券間接持有方式一般化。盡管如此,證券間接持有還是因上位法依據的欠缺面臨合法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