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 16:50:32
序論:在您撰寫統計學的學科性質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摘要: 本文從系統科學理論的角度探討學生學習型組織的建構,分析了學習型組織和系統科學之間的理論聯系,提出了從不斷學習激活個體超越自我,改變心智;在協調、修正中確立共同愿景,確保學習團隊建設;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把握系統思考這三個方面建構學習型組織。
由于學者們對團隊學習研究的深入,其運用的效果也逐漸表現出來。在目前的中小學教學中,教師們都經常使用成立學習小組、學習團隊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建立怎樣的學習團體能更好地發揮團體整體的智慧及作用呢?以下我從系統科學理論的角度來探討學習型組織的建構。
一、學習型組織與系統科學理論
學習型組織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彼得·圣吉正式提出的。他將學習型組織描述為是一個“不斷創新、進步的組織。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的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維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及不斷一起學習如何共同學習”。在《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圣吉提出了構建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1]
系統科學理論是指“三論”(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和“新三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和突變論)的總稱?!叭摗币韵到y論為核心,“新三論”是系統論的新發展。系統科學成為了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具有方法論的意義,指導著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各個學科的發展。[2]
我在系統科學的理論基礎上,探討了如何建構學習型組織,以使學習型組織在現實的實施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1.自我超越中改變心智與耗散結構理論。
自我超越指的是一個不斷突破現有水準的自我實現,也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通過自我超越改變我們的心理素質和思維方式,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打破原有的水平,提升自我。耗散結構理論告訴我們,系統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于:必須使系統開放,有信息交流。一個人是一個系統,一個組織是一個大系統,無論作為個體的人還是作為集體的組織都只有以開放交流為重要手段,才能走向進步,走向有序,實現超越。
2.共同愿景下的團隊學習與協同理論。
共同愿景是全體成員共同發自內心的愿望和意愿,是通過共同的意愿、價值觀、使命緊緊地將不同個性的人凝聚在一起,逐步突破組織成員個人能力成長的上限,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團隊是學習型組織的基礎。所謂團隊是指為了達成共同目標彼此分工協作相互依存的人群。團隊學習是發展團隊成員相互配合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的學習活動及過程,突破了“單個人”學習的封閉狀態,組織成員互相協調、共同進步。
3.系統思考與系統論。
系統思考是以系統動力學為理論基礎的一種思考方式,它要求人們樹立全局的觀念,形成整體的動態的搭配能力和思維模式,將問題置于系統中來思考,從動態發展的各種要素中尋求新的動態平衡。系統思考要求不孤立、片面地看學習型組織自身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聯系,把學習型組織活動的各個環節看成相互隔離的狀態,注意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系統論的本質在于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放在系統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始終著重從整體與部分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整體與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中進行綜合的、精確的考察,以期達到處理問題的最優化。它的顯著特點就是整體性、綜合性、層次性、最佳性和目的性。
二、學習型組織的建構
1.不斷學習激活個體超越自我,改變心智。
學生要超越自我,就要打破原有知識和觀念的有序狀態,遠離原有的平衡狀態,通過與外界的信息交換,達到新的有序的平衡狀態。
學生應該不斷地向經驗世界、語言文字世界和虛擬現實世界學習,樹立終身學習觀念?,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學校的教育和個人的學習方式帶來了重大的變革。在學習型組織內的學生要超越自我,應該利用好虛擬現實世界的橋梁作用,向這三個世界學習。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學生從小就應該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學生通過學習形成新的心智,從整體上理解知識,對知識的不確定性和非線性有進一步的了解,學會從知識網絡中理解新的問題。
在學習型組織內,小組內成員可以通過小組其他成員吸取知識和思想,互相支持超越自我。
(1)成員之間的感情投入。學習型組織的建立,使學習者有了一個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的小環境,從一定意義上彌補了個別化學習的情感缺憾,使各成員處于一種友好積極的氛圍,形成一種突破自我的需要。
(2)營造學習氛圍。學習型組織的建立,營造出了學習者之間相互支持和影響的環境氛圍,學習過程所形成的特定的人文環境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地維持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3)知識的交流。學習小組的建立,使學生間相互解難答疑、知識的互通有無以及學習方法和心得相互取長補短成為可能,對教學過程的支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不斷地學習是超越自我,改變心智是基礎。不斷地學習既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征,也是耗散結構理論的要求,必須不斷從外界吸取能量。主要含義:一是強調“終身學習”,二是強調“全員學習”,三是強調“全過程學習”,四是強調“團體學習”。
2.在協調、修正中確立共同愿景,確保學習團隊建設。
以協同理論為基礎,通過共同的愿景來凝聚學習的團隊。通過樹立共同目標,增加系統有序程度的參數,實現系統內部的協調,促進個人和團體遠離原來的平衡態達到新的平衡,實現新的突破和新的進展。
個體的學生也有自己的愿景,確立共同的愿景也是學生之間協同的過程。共同愿景是由個人愿景匯聚而成的,通過匯聚個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獲得能量。必須不斷地鼓勵成員發展自己的個人愿景,然后把擁有強烈目標感的成員結合起來,可以創造強大的綜合效果。
在學生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組織必須持續不斷地激勵成員發展自己的愿景,并為個人愿景的分享提供寬松和諧的環境,使學生對學習有明確的目標,使學習型組織的理念成為全體學生的共識。
在課堂學習中,協作學習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七種,分別是競爭、辯論、合作、問題解決、伙伴、設計和角色扮演。
3.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把握系統思考。
學習型組織建立以后,組織的一切行動都要從系統的角度來思考,主要就是在于看清復雜事物背后結構的形態。
圣吉給出了它們的基本模型,稱為系統基模。不斷增強的反饋,反復調節的反饋,時間的滯延是系統基模的三個主要方面。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更有利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團隊學習這四個方面的順利完成。
系統學科從整體上把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從方法論上對學生給予了學習型組織建構的指導。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建構也將會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第二版)[m].上海三聯書店,2002.
論文關鍵詞: 學習型組織 系統科學理論 建構
論文摘要: 本文從系統科學理論的角度探討學生學習型組織的建構,分析了學習型組織和系統科學之間的理論聯系,提出了從不斷學習激活個體超越自我,改變心智;在協調、修正中確立共同愿景,確保學習團隊建設;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把握系統思考這三個方面建構學習型組織。
由于學者們對團隊學習研究的深入,其運用的效果也逐漸表現出來。在目前的中小學教學中,教師們都經常使用成立學習小組、學習團隊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建立怎樣的學習團體能更好地發揮團體整體的智慧及作用呢?以下我從系統科學理論的角度來探討學習型組織的建構。
一、學習型組織與系統科學理論
學習型組織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彼得·圣吉正式提出的。他將學習型組織描述為是一個“不斷創新、進步的組織。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的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維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及不斷一起學習如何共同學習”。在《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圣吉提出了構建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1]
系統科學理論是指“三論”(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和“新三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和突變論)的總稱。“三論”以系統論為核心,“新三論”是系統論的新發展。系統科學成為了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具有方法論的意義,指導著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各個學科的發展。[2]
我在系統科學的理論基礎上,探討了如何建構學習型組織,以使學習型組織在現實的實施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1.自我超越中改變心智與耗散結構理論。
自我超越指的是一個不斷突破現有水準的自我實現,也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通過自我超越改變我們的心理素質和思維方式,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打破原有的水平,提升自我。耗散結構理論告訴我們,系統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于:必須使系統開放,有信息交流。一個人是一個系統,一個組織是一個大系統,無論作為個體的人還是作為集體的組織都只有以開放交流為重要手段,才能走向進步,走向有序,實現超越。
2.共同愿景下的團隊學習與協同理論。
共同愿景是全體成員共同發自內心的愿望和意愿,是通過共同的意愿、價值觀、使命緊緊地將不同個性的人凝聚在一起,逐步突破組織成員個人能力成長的上限,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團隊是學習型組織的基礎。所謂團隊是指為了達成共同目標彼此分工協作相互依存的人群。團隊學習是發展團隊成員相互配合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的學習活動及過程,突破了“單個人”學習的封閉狀態,組織成員互相協調、共同進步。
3.系統思考與系統論。
系統思考是以系統動力學為理論基礎的一種思考方式,它要求人們樹立全局的觀念,形成整體的動態的搭配能力和思維模式,將問題置于系統中來思考,從動態發展的各種要素中尋求新的動態平衡。系統思考要求不孤立、片面地看學習型組織自身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聯系,把學習型組織活動的各個環節看成相互隔離的狀態,注意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系統論的本質在于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放在系統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始終著重從整體與部分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整體與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中進行綜合的、精確的考察,以期達到處理問題的最優化。它的顯著特點就是整體性、綜合性、層次性、最佳性和目的性。
二、學習型組織的建構
1.不斷學習激活個體超越自我,改變心智。
學生要超越自我,就要打破原有知識和觀念的有序狀態,遠離原有的平衡狀態,通過與外界的信息交換,達到新的有序的平衡狀態。
學生應該不斷地向經驗世界、語言文字世界和虛擬現實世界學習,樹立終身學習觀念?,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學校的教育和個人的學習方式帶來了重大的變革。在學習型組織內的學生要超越自我,應該利用好虛擬現實世界的橋梁作用,向這三個世界學習。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學生從小就應該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學生通過學習形成新的心智,從整體上理解知識,對知識的不確定性和非線性有進一步的了解,學會從知識網絡中理解新的問題。
在學習型組織內,小組內成員可以通過小組其他成員吸取知識和思想,互相支持超越自我。
(1)成員之間的感情投入。學習型組織的建立,使學習者有了一個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的小環境,從一定意義上彌補了個別化學習的情感缺憾,使各成員處于一種友好積極的氛圍,形成一種突破自我的需要。
(2)營造學習氛圍。學習型組織的建立,營造出了學習者之間相互支持和影響的環境氛圍,學習過程所形成的特定的人文環境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地維持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3)知識的交流。學習小組的建立,使學生間相互解難答疑、知識的互通有無以及學習方法和心得相互取長補短成為可能,對教學過程的支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不斷地學習是超越自我,改變心智是基礎。不斷地學習既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征,也是耗散結構理論的要求,必須不斷從外界吸取能量。主要含義:一是強調“終身學習”,二是強調“全員學習”,三是強調“全過程學習”,四是強調“團體學習”。
2.在協調、修正中確立共同愿景,確保學習團隊建設。
以協同理論為基礎,通過共同的愿景來凝聚學習的團隊。通過樹立共同目標,增加系統有序程度的參數,實現系統內部的協調,促進個人和團體遠離原來的平衡態達到新的平衡,實現新的突破和新的進展。
個體的學生也有自己的愿景,確立共同的愿景也是學生之間協同的過程。共同愿景是由個人愿景匯聚而成的,通過匯聚個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獲得能量。必須不斷地鼓勵成員發展自己的個人愿景,然后把擁有強烈目標感的成員結合起來,可以創造強大的綜合效果。
在學生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組織必須持續不斷地激勵成員發展自己的愿景,并為個人愿景的分享提供寬松和諧的環境,使學生對學習有明確的目標,使學習型組織的理念成為全體學生的共識。
在課堂學習中,協作學習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七種,分別是競爭、辯論、合作、問題解決、伙伴、設計和角色扮演。
3.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把握系統思考。
學習型組織建立以后,組織的一切行動都要從系統的角度來思考,主要就是在于看清復雜事物背后結構的形態。
圣吉給出了它們的基本模型,稱為系統基模。不斷增強的反饋,反復調節的反饋,時間的滯延是系統基模的三個主要方面。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更有利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團隊學習這四個方面的順利完成。
系統學科從整體上把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從方法論上對學生給予了學習型組織建構的指導。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建構也將會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第二版)[M].上海三聯書店,2002.
關鍵詞: 學習型組織 系統科學理論 建構
由于學者們對團隊學習研究的深入,其運用的效果也逐漸表現出來。在目前的中小學教學中,教師們都經常使用成立學習小組、學習團隊的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建立怎樣的學習團體能更好地發揮團體整體的智慧及作用呢?以下我從系統科學理論的角度來探討學習型組織的建構。
一、學習型組織與系統科學理論
學習型組織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彼得?圣吉正式提出的。他將學習型組織描述為是一個“不斷創新、進步的組織。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的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維方式,全力實現共同的抱負及不斷一起學習如何共同學習”。在《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中,圣吉提出了構建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1]
系統科學理論是指“三論”(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和“新三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和突變論)的總稱?!叭摗币韵到y論為核心,“新三論”是系統論的新發展。系統科學成為了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具有方法論的意義,指導著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各個學科的發展。[2]
我在系統科學的理論基礎上,探討了如何建構學習型組織,以使學習型組織在現實的實施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1.自我超越中改變心智與耗散結構理論。
自我超越指的是一個不斷突破現有水準的自我實現,也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通過自我超越改變我們的心理素質和思維方式,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打破原有的水平,提升自我。耗散結構理論告訴我們,系統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于:必須使系統開放,有信息交流。一個人是一個系統,一個組織是一個大系統,無論作為個體的人還是作為集體的組織都只有以開放交流為重要手段,才能走向進步,走向有序,實現超越。
2.共同愿景下的團隊學習與協同理論。
共同愿景是全體成員共同發自內心的愿望和意愿,是通過共同的意愿、價值觀、使命緊緊地將不同個性的人凝聚在一起,逐步突破組織成員個人能力成長的上限,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團隊是學習型組織的基礎。所謂團隊是指為了達成共同目標彼此分工協作相互依存的人群。團隊學習是發展團隊成員相互配合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的學習活動及過程,突破了“單個人”學習的封閉狀態,組織成員互相協調、共同進步。
3.系統思考與系統論。
系統思考是以系統動力學為理論基礎的一種思考方式,它要求人們樹立全局的觀念,形成整體的動態的搭配能力和思維模式,將問題置于系統中來思考,從動態發展的各種要素中尋求新的動態平衡。系統思考要求不孤立、片面地看學習型組織自身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聯系,把學習型組織活動的各個環節看成相互隔離的狀態,注意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系統論的本質在于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放在系統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始終著重從整體與部分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整體與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中進行綜合的、精確的考察,以期達到處理問題的最優化。它的顯著特點就是整體性、綜合性、層次性、最佳性和目的性。
二、學習型組織的建構
1.不斷學習激活個體超越自我,改變心智。
學生要超越自我,就要打破原有知識和觀念的有序狀態,遠離原有的平衡狀態,通過與外界的信息交換,達到新的有序的平衡狀態。
學生應該不斷地向經驗世界、語言文字世界和虛擬現實世界學習,樹立終身學習觀念?,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學校的教育和個人的學習方式帶來了重大的變革。在學習型組織內的學生要超越自我,應該利用好虛擬現實世界的橋梁作用,向這三個世界學習。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學生從小就應該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學生通過學習形成新的心智,從整體上理解知識,對知識的不確定性和非線性有進一步的了解,學會從知識網絡中理解新的問題。
在學習型組織內,小組內成員可以通過小組其他成員吸取知識和思想,互相支持超越自我。
(1)成員之間的感情投入。學習型組織的建立,使學習者有了一個情感交流和相互支持的小環境,從一定意義上彌補了個別化學習的情感缺憾,使各成員處于一種友好積極的氛圍,形成一種突破自我的需要。
(2)營造學習氛圍。學習型組織的建立,營造出了學習者之間相互支持和影響的環境氛圍,學習過程所形成的特定的人文環境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地維持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
(3)知識的交流。學習小組的建立,使學生間相互解難答疑、知識的互通有無以及學習方法和心得相互取長補短成為可能,對教學過程的支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不斷地學習是超越自我,改變心智是基礎。不斷地學習既是學習型組織的本質特征,也是耗散結構理論的要求,必須不斷從外界吸取能量。主要含義:一是強調“終身學習”,二是強調“全員學習”,三是強調“全過程學習”,四是強調“團體學習”。
2.在協調、修正中確立共同愿景,確保學習團隊建設。
以協同理論為基礎,通過共同的愿景來凝聚學習的團隊。通過樹立共同目標,增加系統有序程度的參數,實現系統內部的協調,促進個人和團體遠離原來的平衡態達到新的平衡,實現新的突破和新的進展。
個體的學生也有自己的愿景,確立共同的愿景也是學生之間協同的過程。共同愿景是由個人愿景匯聚而成的,通過匯聚個人愿景,共同愿景才能獲得能量。必須不斷地鼓勵成員發展自己的個人愿景,然后把擁有強烈目標感的成員結合起來,可以創造強大的綜合效果。
在學生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組織必須持續不斷地激勵成員發展自己的愿景,并為個人愿景的分享提供寬松和諧的環境,使學生對學習有明確的目標,使學習型組織的理念成為全體學生的共識。
在課堂學習中,協作學習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七種,分別是競爭、辯論、合作、問題解決、伙伴、設計和角色扮演。
3.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把握系統思考。
學習型組織建立以后,組織的一切行動都要從系統的角度來思考,主要就是在于看清復雜事物背后結構的形態。
圣吉給出了它們的基本模型,稱為系統基模。不斷增強的反饋,反復調節的反饋,時間的滯延是系統基模的三個主要方面。在系統論的指導下,更有利于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團隊學習這四個方面的順利完成。
系統學科從整體上把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從方法論上對學生給予了學習型組織建構的指導。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建構也將會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第二版)[M].上海三聯書店,2002.
有人說:“走進班級看看這個班的書櫥就知道班級的孩子愛不愛讀書了?!遍_學初我非常重視班級書櫥的充實,為孩子們創建更廣闊的閱讀視野。我們寄宿制學校,孩子們兩周放假一次,中途有半天小休的時間,家長可以來??赐⒆?,孩子總會借助小休家長來校看望的機會買很多零食。因而在開學后第一個小休前我專門開一次題為“少吃一次零食多讀一本好書!”的主題班會,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潛意識里明白:讀一本書的樂趣遠比吃一次零食帶來的幸福大得多,并把孩子們用吃零食省下的錢買來的書貼上標簽,編上號充實到我們的書櫥中去,這樣放了兩次假我們班的書櫥基本就充實完畢了。有了大量的圖書,孩子們的課余生活也會增色了許多。良好的閱讀氛圍直接感染著孩子。一到課余時間,孩子們會不自覺地來到書櫥旁拿起課外書閱讀起來。寄宿制學校的班級更應創建這樣的“書香班級”,因為這些孩子比其他學校的孩子待在教室里的時間要長得多,這里更應是孩子們開展課外閱讀、汲取知識的理想港灣。
二、走進童話世界,指導課外閱讀方法
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一個又一個溫馨的童話故事是這個世界送給孩子們的珍貴禮物。每年在漢語拼音剛學完我就將這樣一個又一個好聽的童話故事帶給孩子,起先是繪聲繪色地講,等孩子們興趣濃厚時帶孩子閱讀整本童話故事書。
三、開展多種活動,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1、開展“我是讀書小明星”的評比活動。我們寄宿制學校每大周(兩周時間)放假前我都安排“我是讀書小明星”評比活動。先小組推薦,再班級評比的方法,評選本大周的讀書小明星。再把這些孩子的照片張貼到班級黑板報“我是讀書小明星”的版塊中來,等到家長送孩子到班級的時候,獲獎的小朋友都會很開心地把家長帶到自己的照片前,此時孩子的臉上寫滿了興奮和驕傲。我清楚地知道孩子們此時的興奮將換來更加濃厚的閱讀興趣,比任何獎狀、獎品都管用,是對他們課外閱讀成績的最高肯定。
2、編排課本劇讓故事走上表演的舞臺。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天性是具有很強的表演欲?!币坏┳寣W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在新奇、好奇、興趣心理的驅使下能使他們積極進入故事中的特定角色體驗中,運用角色的語言、動作,去理解角色的情感,以期完美編演。課本劇的編寫、表演,比平時的閱讀教學要多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帶給學生的卻是“忙里帶著樂”。寄宿制學校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多的課外時間,他們還是樂于編排課本劇的。低年級兒童閱讀過的許多故事,尤其是童話故事都可以作為課本劇走上表演舞臺。每個月我們會從共讀書目中讓學生自己選擇一些有趣的故事,讓孩子以宿舍為單位進行課本劇編排。在編排過程中,我積極參與并適時進行有效地指導,提出一些合理性改進意見,讓課本劇的表演更到位、更精彩。
關鍵詞:勞動價值論;均衡價格論;價值;統一
中圖分類號:F0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6-0-01
作為當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基礎的均衡價格論與作為《資本論》理論基礎的勞動價值論存在著人類對社會發展客觀規律認識的統一性。
一、均衡價格理論在效用理論上與勞動價值論的統一
一般化的認識是,效用理論即使用價值影響交換價值。一定量的某種商品,按照各種不相同的比例同別的商品交換。這說明在兩種不同的物里面有一種等量的共同的東西。馬克思把這種東西叫做“價值”,價值決定交換價值。但這個決定并不僅僅決定交換價值的大小,最主要的是決定交換價值的存在?!敖粨Q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與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互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這個比例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改變?!边@個比例是怎么變的呢?馬克思認為:“每一種有用物都是許多屬性的總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會尺度,也是這樣?!庇行┤藫伺袛嗍褂脙r值有賴于人們基于特定時間和空間的主觀判斷,是一個“因人、因地、因時而異”的歷史性范疇。這是一個誤解。首先上述話語并未出現“使用價值”,而全是“有用性”,可見“有用性”不等于“使用價值”,當然這個理由在說服力上是欠缺的;最主要的是馬克思下面的表述“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使用價值”,即物是使用價值,至于是怎么變成使用價值的,并不影響這一判斷。
所以效用理論一般化認識的準確表述應該是,效用理論是使用價值在特定時間和空間的釋放對交換價值的影響,它表現為產品交換雙方自覺或不自覺地以產品數量為重要參照對使用價值在特定時間和空間的釋放作出判斷后的博弈。
二、均衡價格理論在消費者剩余理論上與勞動價值論的統一
西方經濟學中,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和實際支付價格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生產者剩余是指廠商在提供一定數量的某種產品時實際接受的總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總支付之間的差額。消費者剩余體現的是消費者對使用價值釋放的主觀認識不同和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主觀估計不同。與對使用價值主觀認識變化同行的是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估計。以名牌為例,“識貨者”和“不識貨者”對這同一產品的制作工藝、時間、材料等判斷不同。之所以出現不同,是因為認識和估計的對象不是主觀臆造的概念,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范疇。
《商品》一章從單位產品角度對價值的決定進行了分析,“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這個平均訓練程度和勞動強度并非將“最先進”和“最落后”為端點的區間加總求和再除以數量,而是一個標志客觀實在的歷史范疇,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超額利潤導論》一章從社會總產品的角度對價值的實現進行了分析,“……只有當全部產品是按必要的比例進行生產時,它們才能賣出去。社會勞動時間可分別用在各個特殊生產領域的份額的這個數量界限,不過是整個價值規律進一步發展的表現?!薄耙挂粋€商品按照它的市場價值出售,也就是說,按照它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來出售,耗費在這種商品總量上的社會勞動的總量,就必須同這種商品的社會需要量相適應,即同有支付能力的社會需要相適應?!?/p>
三、均衡價格理論在供求理論上與勞動價值論的統一
首先要說明的是,馬克思對于“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供過于求,價格下跌”是肯定的。分歧在于價值的決定和價值的影響兩個概念。馬克思的表達更加明晰和嚴謹。
上文提到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兩方面界定在此處是這樣起作用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前提,也是價值的前提。假定按比例來說生產的產品多了,即供給過盛,同樣的時間生產出了更多的東西,一方面單位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另一方面,盡管在這種產品的總產品中實現的只是既定條件下生產這個總產品的必要勞動時間??傊@些使用價值在主觀判斷的代數表示上已經為零。但現實中這部分“沒有用處”的產品的命運尚未結束,他們連帶著“有用處”的產品的命運由必要勞動的付出者和剩余勞動的占有者共同決定——西方經學表述為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博弈,結果,“沒有用處”的產品被從閑置狀態拉回了市場。
例如有兩塊相同的面包,即兩單位使用價值,我們將使用價值的釋放界定在解決饑餓上。對于饑餓中的你,其中任何一塊面包都恰好滿足你解決饑餓的需求,則選擇有兩種:一是吃掉其中的一塊;二是分別在兩塊面包上各取一部分且兩部分之和等于一塊完整面包。不論哪種情況總會有一單位使用價值剩余。剩余的一單位使用價值從你的主觀感受上來說在數字表示上已經為零。把此例的兩位主角擴展開來,兩塊面包擴展到某一個因社會分工而獨立的社會生產領域的總產品,“你”的需要擴展為整個社會的需要,問題就明晰了。兩塊面包合起來只代表一單位使用價值,以使用價值的釋放為前提的交換價值相應變化,即供過于求,不考慮貨幣因素的單價下降一半,總價不變。我們需要明確的是這些“偏離”即對使用價值釋放的判斷影響著交換價值。規律是:倘若社會規模的使用價值不變,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總產品價值量不變。
將上述規律的應用擴大到現實生活:產品不止有兩種,貨幣成為一般等價物,那么隨著生產發展和技術進步,各種產品的價值在不斷變動,使用價值的釋放不斷變動,交換價值不斷變動,價格不斷變動。均衡價格理論的供求理論便是對此的另一種表述。
討論到此我們可以明確地表達:作為西方經濟學體系構建基礎的均衡價格理論實際上是作為馬克思經濟學體系構建基礎的勞動價值理論中商品交換價值或價格理論的另一種表述。很多時候“另一種表述”在運用了大量數學公式、幾何圖形、圖表等分析工具之后更加量化、更加具體、更加簡易、更易于感知。但相比之下我更加敬重馬克思先生,是因為他可貴的實證性分析??茖W的任務是認識自然和人類社會——當然,從廣義上講,人類社會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茖W家的動詞化定義應該是探求真理。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馬歇爾.經濟學原理(上下卷)[M].商務印書局,1964.
[3]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關鍵詞:操作系統;教學質量;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引言
“操作系統”課程特點是:理論性強、內容抽象、理解掌握有困難;學科內容廣泛,與多個方向交叉;知識點多綜合性強,靈活性大。因此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普遍認為該課難教難學。以往,在教學中教師單純側重于“教”字,而忽略了“學”字,盡管為此付出了許多,但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實際上教學是雙邊活動,老師和學生是互動的。既要注重“教”,更要注重“學”,因為學生是主體。本文探討如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與“操作系統”課程的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調動學生的主觀積極性,使學生對該課產生較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變難學為易學,變枯燥無味為生動活潑,變教師的注入式為師生互動式。通過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提高“操作系統”課的教學質量之目的。
2方法
2.1端正學習動機
學習與識記的效果離不開目的任務明確與否,會直接影響人的學習記憶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及計劃性。要想使學生學好“操作系統”課,就必須端正學習動機。通過上好“概論”課,達到這一目的。
為了使學生對操作系統這門課有一個了解,從一個簡單的例子開始該課的教學:在字處理Word中,實現將H盤中的課程表.doc文件,復制到E盤上名字仍為課程表.doc文件。大家知道,在Windows 2000下,用戶很容易實現這個功能。只要在“我的電腦”中,打開H盤,用鼠標右鍵單擊文件課程表.doc的圖標后,在出現的菜單中,選“復制”。再打開E盤,單擊鼠標右鍵,在菜單中選“粘貼”。即可完成兩個文件復制的操作。用戶所要做的,只是“點點鼠標”而已。而在計算機系統內部。首先,需使H盤的驅動器工作,找到你所需要找的文件“課程表.doc”。然后,將其讀入內存(緩沖區)中,再在E盤上找到可以存放該文件的存儲空間。最后,將內存中的源文件作為目標文件寫到E盤上。在這個過程中,姑且不考慮具體實現的細節,只從功能上大致分析一下。磁盤工作,由設備管理負責,文件的讀寫,由文件管理負責,緩沖區以及盤空間的分配,由存儲管理負責,各管理程序的運行和協調,由處理機來實現。為什么用戶操作能夠“彈指一揮間”,如此輕松?只因有Windows 2000操作系統的存在,復雜的工作均由操作系統“不聲不響”、“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完成。若是沒有操作系統的存在,所有的工作都由用戶自己做,可想而知難度該有多大啊?在計算機系統中,離了操作系統,用戶幾乎是寸步難行。由此可見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和靈魂,是計算機系統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也是計算機教學的核心內容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正因為這樣,它被作為計算機專業考研全國統考課之一,占150分中的35分。再結合就業問題,近年來普遍認為: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好找工作。其實筆者認為,由于計算機的普及會使用計算機的人多了,但真正鉆進計算機系統內部,對計算機系統了如指掌的人,能承擔起系統設計任務的人并不多。作為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你為什么要去爭有關計算機方面的較低層次的那杯羹呢。而“操作系統”這門課,恰恰是打開通向計算機領域金字塔大門的金鑰匙。從計算機公司高薪聘請系統分析員等較高層次人才的事實,就可見一斑。千里之遙,始于足下,你想躋身與計算機行業高薪人才中嗎?那你就從操作系統學起吧。
回過頭來,再看看操作系統在計算機系統中,究竟充當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通俗地講,它就是計算機系統中的一個高級“管家”,作為一個合格的管家,應該想方設法地把這個“家”管好,讓“雇主”滿意。在計算機系統中,這個“管家”要管理:處理機、存儲器、設備、文件等各種各樣的系統資源,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最后,達到用戶有一個良好地工作環境,可以隨心所欲地指揮計算機為我所用。
最后,鼓勵學生現在使用計算機是“彈指一揮間”,今后在你們的努力下開發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操作系統,只要“說一下”、“想一下”,計算機就可乖乖地按著你的想法為你服務了。盼望著這一天早日到來,同學們行動吧……
2.2遵循學生認知規律
端正了學習動機是學好“操作系統”課的前提。但不等于所有的學習障礙都被掃清了,該課的特點依然存在。當任課教師滿懷豪情地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述“進程”、“同步”、“互斥”、“P、V操作”時,由于內容抽象、難懂而學不懂時,甚至放棄時,教師的積極性也隨之被打消了。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針對知識點的特點,采用由形象到抽象,由具體到理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散難點,循序漸進地教學方法,使學生具有持續的學習積極性,方可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授用鎖來實現進程互斥問題時,以火車上的廁所為例:先要看一下廁所門上的把手標識是“有人”還是“無人”。只要當“無人”時,你才能進入廁所。而你一旦進入廁所后將門鎖上時,把手標識也隨之由“無人”變成了“有人”,防止其他人進入。當你方便完后,打開廁所門的同時,標識“有人”也變成了“無人”。形象地描述了用“鎖”實現進程互斥地進入臨界區的全過程。并抽象出互斥模型為:
(1) 進入區:申請臨界區的互斥權。即:用來判斷臨界區中是否有其他進程?有,未得到互斥權,只好等待。無,得到互斥權,可進入臨界區。
(2) 臨界區:訪問臨界資源。
(3) 退出區:釋放了臨界區的互斥權。
在這個模型中,缺一不可。進入區與退出區的位置也不可顛倒。
再比如,講授經典進程同步問題中的典型問題之一:生產者-消費者問題時,用兩句話來概括問題的關鍵。即:保證不出現,“供不應求”和“供大于求”。由于生產者和消費者是互相獨立的主體,要想解決供需矛盾,可在生產者進程與消費者進程中,利用兩種機制,一個叫做等待機制,一個是喚醒機制來實現它們之間的相互等待和相互喚醒即達到“同步”。在這里假設生產者將生產出的產品放在倉庫里,消費者到倉庫里取出產品去消費。這樣一來,二者之間需要解決兩對矛盾。首先,生產者在生產產品之前,要判斷一下,可供放置產品的倉庫是否還有空閑的位置?若有,則可繼續生產(用等待機制P操作實現)。生產者每生產一個產品,放入倉庫時,產品數量計數值加1和判斷有無等待產品的消費者?若有,需將其喚醒(用喚醒機制V操作實現)。沒有空位置,生產者要等待。其次,消費者到倉庫去取產品之前,也要判斷一下倉庫里此時是否有可供消費的產品?若沒有,消費者等待。有產品便可取走去消費,(用等待機制P操作實現),還要看看有沒有等待倉庫空閑位置的生產者,有的話也需要喚醒(用喚醒機制V操作實現)。從中可得到應該設置一個表示倉庫是否有空閑位置的信號量,還要設置一個表示倉庫中是否有可供消費的產品的信號量。根據需要利用“P、V操作”來實現兩類進程的同步。
2.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操作系統”課中的概念多,繁雜,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原因之一。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找出問題的共性和特性。通過掌握共性,再利用比較得出特性,可大大減少知識的記憶量。
如在講進程控制塊的定義時,“進程控制塊(PCB)是進程存在的標志,其內容為系統對進程進行管理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敝灰獙⑸鲜龆x中帶有下劃線的名詞做一個替換,就可得到線程控制塊、作業控制塊、文件控制塊等被管理對象的控制塊的定義。這是它們的共性。而特性可從各對象的定義中尋找答案。如線程是進程內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執行流。一般認為,進程是資源的分配單位,線程是CPU的調度單位。因此,線程控制塊的內容一定與所屬進程控制塊的內容相關。它的內容較少,因為有關資源分配等多數信息已經記錄于所屬進程的PCB中,剩下的是有關CPU調度的信息,如標識信息、狀態信息、調度參數、現場信息、鏈接指針。舉一反三,善于比較和鑒別,就會使學習變得輕松起來了。
在講授進程三種基本狀態時,啟發學生既然進程的運行狀態可分成系統態和用戶態,那么其余的兩種狀態是否可以一分為二或一分為三呢?三種狀態之間的轉換圖中,哪條邊應該有?哪條邊不應該有?為什么?讓學生們課后去討論。在講到作業狀態轉換圖時,又把前面講過的進程狀態轉換圖拿來,與之比較,從中找出進程調度與作業調度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眾所周知,學生們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是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基礎。實際的系統與理論中所介紹的內容,往往都有一定的差別。這一點一定要和學生說清楚。應該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方法。結合Windows的線程狀態轉換圖,指出由于Windows操作系統是多處理機操作系統,因此,在它的轉換圖中要體現出來。其中的“備用”狀態,就是一種特殊的就緒狀態,是已經分得處理機,但暫時還需等待的狀態。
2.4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筆者認為教學中突出重點,梳理所講述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學習方法,有時要比傳授一般性知識內容更重要。
比如在講操作系統類型時,它有10多種。引導學生重點掌握三種基本的操作系統類型,即:多道批處理系統、
分時系統、實時系統。其它類型可看成是基本類型的“混和運算”,或在基本類型基礎上增添某些功能,便可得到另外的類型。如通用操作系統,是基本操作系統的“混和運算”。而網絡操作系統,可看作在基本操作系統的基礎上,添加了網絡管理功能。即:網絡操作系統=基本操作系統+網絡管理。
又如操作系統的各大管理名目繁多,不易為學生所掌握,引導學生將其分為兩步:(1)為被管理對象建立一個某某控制塊、根據被管理對象的特點,利用相應的算法,實現其管理目標。(2)如在管理中出現各種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轉到相應的中斷處理程序,去解決。
類似的例子很多,不在此贅述??傊P者是想通過這種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變復雜為簡單的自學能力。正如常言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3結束語
通過上述教學方法的改進,學生對學習本課的積極性顯著提高。表現在上課出勤率高,課堂的學習氛圍濃烈,認真思考,師生教和學的活動同步,變一言堂為多言堂,生動活潑。不僅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好這門功課。同時也使教師在學生的信息反饋中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高職教育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具有特色、富有創新的課程改革可謂碩果累累。不過,在發展的背后,仍存在很多值得深思之處。首先課程改革往往針對獨立課程,缺少關聯課程的有力支持;其次課程改革側重專業課程,并且教改成果很難在同行中應用推廣,造成了優質資源的極大浪費。為改變改革過程中出現的片面性、局限性和表面性,高職課程改革應在前階段成果與經驗的基礎上,推行全面性、整體性和系統性的課程開發與設計。
系統性課程設計是一個教師團隊針對課程體系中的相關教學環節而進行的整體的、全面的、系統的設計與創新,是針對一個專業的復雜而浩大的工程,呈現出教學主體的整體性、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教學環節的全面性三個特征。
(1)教學主體的整體性。一個專業的課程開發主體是教研室團隊。課程設計是認識統一、能力相當和認真負責的教師團隊集體智慧的碰撞和能力的匯集,而不是少部分教師針對獨立課程的離散工作。
(2)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學習者的能力培養是系統化工程,為保證前后知識的延續性、連貫性和相輔相成,以及能力培養的循序漸進和工作經驗的積累,實現課程間的準確對接與順利過渡,課程設計要從課程體系入手,鏈接相關聯的各教學環節同步改革,才能保證教學內容設計的系統性。
(3)教學環節的全面性。課程設計要從教學內容到教學組織、從過程管理到學習評價、從教室到工廠、從教師到學習者,涉及到方方面面,全面系統地整體推進。高職課程改革只有全方位推進,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1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
高職課程的培養目標是整體化解決綜合性專業問題的能力和相應的技術思維方式。課程強調專業學習和綜合職業能力開發的過程性、關聯性和情境性。在行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思想指導下,課程的內容應該是在職業能力和工作分析基礎上,源于工作實際的典型工作任務中提煉出來的系列學習任務。
1.1職業能力與工作分析
行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思想指出:職業能力和工作分析是基于工作過程的、整體化的職業資格分析。職業資格研究的實質是:以職業行動領域(一個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導向,把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職業行動情境進行科學的歸納和整理,并描述相應的職業能力,從而幫助人們遵循職業發展規律完成課程開發與設計。職業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是一個職業的具體工作領域,是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可反應該職業的典型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通常一個職業(或專業)一般包括10~20個典型工作任務,如機制專業的“零件加工”、電氣專業的“設備電氣安裝”和電子專業的“電子產品裝調”等。準確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對應明確的職業能力(知識與技能)分析是行為導向課程開發的關鍵依據。
1.2按崗位―能力―工作任務―課程的思路構建課程體系
高職教育要保證在“職業資格―工作要求―學習內容”之間建立起直接的聯系,就應按崗位―能力―工作任務―課程的思路構建課程體系,同時,兼顧職業成長規律、教育規律和職業生涯的發展。
行為導向性課程的開發可不與來源于企業的實際典型工作任務完全對應,可根據教育特點、教育環境和教學條件進行適當調整,甚至有一定的創新。在同時遵循職業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時,課程體系結構要突現四個層次的能力教育,每個發展層次須配備相應的知識形態。第一層次是讓學習者了解職業概況,初步建立職業認同感;第二層次提供與職業相關聯的知識學習,讓學習者對工作系統建立整體性的認識,初步建立合作意識;第三層次提供職業功能性教育,讓學習者掌握與復雜工作任務相應的功能性知識,完成非規律性的學習任務,促進合作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形成較高的職業責任感;第四層次是建立學科知識與工作實踐的聯系,開發學習者的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和高度的責任感。只有科學的、漸進的能力培養過程,才有可能將學習者由較低發展階段有序、有效地帶入到更高的發展階段。
2高職課程系統性教學設計的思路
典型工作任務通常是一個完整工作流程中的某項工作任務,一個經營活動中的環節工作任務,或者是針對大系統中的子系統的局部工作任務。那么,通過一個由典型工作任務轉化而來的課程學習,僅能使學習者處理某個職業(或專業)的一個典型的“問題情境”。要培養整體化系統性的解決綜合性專業問題的能力,還需通過系統化的工作歷驗和經驗積累。因此,高職教育過程中應體現系統化綜合性工作任務的學習過程。這樣,需要以一個能串連多個典型工作任務的綜合性工作任務為載體,對相關連課程進行系統性教學設計。
基于綜合性工作任務的系統性課程設計思路是:從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務中,提煉出能串聯多個相關聯教學環節的綜合性工作任務,通過將綜合性工作任務分解成多項工作子任務(根據教育的特點工作子任務還可進一步細分為學習任務),各工作子任務(或學習任務)引至各課程,各課程的教學則圍繞工作子任務的開展而設計,從而實現課程的系統性設計。基于綜合性工作任務系統性課程設計的思路如圖1所示。
2.1綜合性工作任務的選擇
作為系統性課程設計的載體,綜合性工作任務的選擇顯得尤其重要。它應具備承載學習者系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的特性,是開放性、設計導向性的任務,注重反映工作過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綜合性工作任務可以是一個系統工作流程(如制造業),可以是一個完整項目任務(如營銷、管理),也可以是一個整體系統的設計、生產與裝調任務(如電氣控制、電子信息)。它能分解為多項完整的工作子任務,每項工作子任務對應一門課程(課程可以開發為行為導向課程、項目驅動課程或任務引領課程等),各課程則圍繞工作子任務的開展而設計。
2.2綜合性工作任務的分解
在綜合性工作任務分解成工作子任務時,要保證工作子任務本身的全面性(包含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對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獨立性,但有相互聯系、互相影響。工作子任務還要體現出不同特征,從剛開始的單一、簡單、封閉和模仿的任務,發展到組合、復雜、開放和創新的任務,為學習者的經驗性知識積累提供有效的渠道。在學習過程按工作流程(即按各工作子任務的完成順序)進行有效排序時,因此而建立起課程間的相互關聯與相互支承,實現課程間的準確對接與順利過渡。
3基于綜合性工作任務的課程系統性設計應用
以機制專業(數控方向)基于綜合性工作任務的課程系統性設計為例。選擇中等復雜部體的加工與裝配(如減速器的設計與加工)為綜合性工作任務,并按工作流程進行分解工作子任務:部件的結構設計工藝設計通用加工數控加工零件檢驗與部件裝配。綜合性工作任務、工作子任務、學習任務和課程對照如圖2所示。以減速器的設計與加工為綜合性工作任務的課程系統性設計,串聯了有關聯的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圖及CAD、機械工藝及夾具設計、通用加工和數控加工、生產管理與質量控制等教學環節的系統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