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 16:50:31
序論:在您撰寫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DF4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日益轉向多樣化、優質化 ,我國的農業也隨之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但隨著形勢的變化,人口增長與生態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尖銳,突發性生態環境問題接踵而至。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農產品面臨著國際市場的嚴峻挑戰。【1】因此,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以保障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農業發展的趨勢。
一、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 【2】
(一)、生態農業是發展中國現代農業的根本途徑。
生態農業吸取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國外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從我國國情出發遵照生態學的原理和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農業生產,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發展戰略的轉移和加速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二)、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發展生態農業,可以避免對自然資源掠奪式經營和濫用,對農業的可更新資源注意增殖,對不更新資源注意保護和利用,使自然資源能得到持續的利用,減少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生態農業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生態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生態農業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它又能為社會創造數量多、質量好的多種多樣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態農
二、生態農業在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一)、生態農業是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退化的有效途徑。
隨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加,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資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區農業環境污染相當嚴重,已經成為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可持續農業生產體系。
(二)、生態農業建設是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生態農業適應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調整農村產業和經濟結構,并結合地區優勢和產業特點,確定農業發展主導產業,培育龍頭企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措施。同時,通過生物鏈加環和產業鏈延長,形成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的良性轉化增值的“農戶+公司”的模式和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為主的龍頭企業,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工業為龍頭,產加銷貿一體化的格局??梢娚鷳B農業不僅保護生態環境,而且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持續高效發展,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生態農業是促進農村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
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不以破壞農業可再生資源、降低環境質量為代價換取農業的發展,把保護環境和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與滿足人類需要相結合,達到生態合理和持續發展之目的。把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和現代農業技術按照生態優化的規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態合理、經濟高效的現代化持續農業發展模式,使農業經濟的增長與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結合起來,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這是生態農業長期追求的目標。
三、生態農業建設的要求。
針對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生態農業建設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從我國國情出發,寓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資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一)、總體思路。
一是要立足于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藝措施,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步快速發展提供生態安全保障;二是著眼于質量和效益,解決農產品地區性和結構性過剩,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三是解決農產品污染問題,保障國民消費安全,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二)、區域布局。
要按照“重點突破,穩步推進”的原則,在鞏固和提高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示范縣的基礎上,有重點、分區域地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向縱深發展。
(三)、主導產業。
無公害糧食生產是我國糧食主產區生態農業建設的重點。從全面提高我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角度分析,畜牧業、蔬菜和水果、水產等產業要保持持久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確保將其發展納入生態合理的軌道,建立起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為基礎的生態型技術保障體系。
(四)、關鍵措施。
建立適合新時期生態農業發展的創新機制。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增加資金投入、強化技術支持,必須完善有關的法規制度和有效發展機制,使資金和技術投入真正發揮作用。當前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要進一步理順管理和運行體制,建立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組織管理體系和監督機制;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盡快制定全國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建立生態農業建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加強法制體系建設,制定和完善生態農業的法律、法規,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農業技術保障體系。
為進一步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必須要加強生態農業技術標準和關鍵技術的攻關研究,包括生態農業評價指標、管理認證方法、環境友好技術、不同要素的時空優化組合技術、適宜物種的挑選與改良技術等各個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態農業的生產資料、生產基地標準、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和產品標準體系,為生態農業建設和科學管理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總之,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應由當前的“重經濟,輕生態”的社會發展現狀,轉向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把發展生態農業放在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核心位置。
參考文獻:
[1]賁克平.對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探討[J].農村發展論叢,1997,(1):14~16.
[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農學會編,常平生.農牧結合是發展有中國特色可持續農業的戰略需要[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關鍵詞:低碳農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日益顯現,使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農村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之一,農村也成為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我國有18多億畝土地在農村,其中有1.5億畝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農業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模式,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農村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農業產業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轉變。
1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
1.1農村水源污染嚴重
我國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水污染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非常嚴重,導致農作物毒物質富集,農產品質量降低,甚至顆粒無收,迫使部分地區改變農業種植結構。漁業受污水的影響則更加嚴重,如2004年7月,淮河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處,魚蝦絕跡。
1.2農村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土地的土壤污染處于警戒狀態,約5%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安全保障的農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1.3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長,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農村,給農村帶來了嚴重污染。
2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設低碳農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一致,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發展低碳農業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農業資源與環境壓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清潔工程穩步推進,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繼續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可以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進而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3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低碳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低碳農業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3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途徑 1全面強化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
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例如有機食品以及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等,并且要積極按市場經濟規律把產品推向市場。此外,還要加大力度建設安全食用農產品重點加工企業,創建綠色低碳農產品市場,積極發揮這些基地、企業的帶頭作用,促進低碳農業規模的擴大。 2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提高低碳農業整體水平
發展低碳農業,還應該加強農業科技教育,要積極整合加強生態農業建設與科教興農戰略。要大力引進、選育、推廣品質優良、產量較高的品種,提高種養業的低碳水平;進一步改革農業科研機制,引導農業科技企業向低碳、高效方向發展,加大對企業、基地潛力的挖掘;積極開展并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低碳農業知識的培訓,從根本上提高低碳農業水平;要加大低碳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力度,園區建設政策應該更加傾向于低碳農業,使之成為發展低碳農業的榜樣;積極推廣和使用農作物病蟲防治技術和農業生產用品無害處理技術,積極合理使用農藥防治,宣傳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3加大對低碳農業的監管,強化低碳農業的規范化程度。
為促進和發展低碳農業,滿足老百姓對綠色、無公害、低碳農產品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檢測機制,從源頭上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對即將上市的農產品和市場上的農產品要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測。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嚴格踐行對百姓作出的低碳、綠色、安全的承諾,對不合格農產品進行召回、銷毀、理賠。
4積極宣傳低碳農業,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農業認識
充分利用媒體資源,開展低碳農業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低碳意識。低碳農業對我國來說尚屬新生事物,民眾對此認識不足。因此,要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傳教育。 運用輿論宣傳工具,積極宣傳低碳農業,讓廣大民眾充分認識低碳農業的重要性,認識到低碳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優越性,逐漸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宣傳和改善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低碳環
境,打造低碳農產品自主品牌,生產綠色、低碳、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農副產品的低碳深加工企業,使得廣大農民和加工企業積極參與低碳農業建設。以低碳農業理論為先導,將低碳農業作為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的重要內容,鼓勵農民采用低碳技術,實施低碳型種養模式,創造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和諧低碳系統。 5強化農業行政執法,為發展低碳農業保駕護航
加大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執行農用資源管理條例、農業管理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資市場、低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質量進行監測和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用品的安全。堅決打擊各種損害農產品安全、破壞資源環境,假冒無公害、綠色、低碳農產品標志、品牌的違法行為。要積極展開 “低碳打假”行動,維護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根據發展低碳農業的要求,促進農業執法隊伍的發展。 6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保證低碳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低碳農業關系到整個農村經濟的全局,建設投資大、見效慢,因此在起步階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國外政府為鼓勵農民從生產常規農產品轉向生產低碳農產品,對農民給予相當數額的補貼。鑒于國外的經驗和發展低碳農業的需要,必須確保生產基地、生產加工過程、貯藏運輸途過程中杜絕污染。這對于正常生產的農民和加工企業來說,這一轉變不但人力投入將大大增加,而且物質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農業在發展初期需要相關農業部門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設立低碳農業專項投入資金。在加大投資的同時,還必須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投資發展低碳農業。積極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科研單位等進入低碳農業發展領域,與低碳農業建設基地及農戶形成共享利益。此外,還應該采取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一批農業低碳型龍頭企業,推進和擴大低碳農產品發展,提高低碳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展望
當前農村發展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發展低碳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為了我國農村的持續、科學、和諧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必須發展低碳農業,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
[1] 趙文晉,李都峰,王憲恩.低碳農業的發展思路[j].環境保護,2010(12):38-39.
關鍵詞:低碳農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日益顯現,使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農村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之一,農村也成為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我國有18多億畝土地在農村,其中有1.5億畝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農業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模式,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農村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農業產業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轉變。
1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
1.1農村水源污染嚴重
我國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水污染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非常嚴重,導致農作物毒物質富集,農產品質量降低,甚至顆粒無收,迫使部分地區改變農業種植結構。漁業受污水的影響則更加嚴重,如2004年7月,淮河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處,魚蝦絕跡。
1.2農村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土地的土壤污染處于警戒狀態,約5%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安全保障的農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1.3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長,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農村,給農村帶來了嚴重污染。
2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設低碳農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一致,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發展低碳農業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農業資源與環境壓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清潔工程穩步推進,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繼續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可以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進而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3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低碳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低碳農業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3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途徑 1全面強化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
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例如有機食品以及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等,并且要積極按市場經濟規律把產品推向市場。此外,還要加大力度建設安全食用農產品重點加工企業,創建綠色低碳農產品市場,積極發揮這些基地、企業的帶頭作用,促進低碳農業規模的擴大。 2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提高低碳農業整體水平
發展低碳農業,還應該加強農業科技教育,要積極整合加強生態農業建設與科教興農戰略。要大力引進、選育、推廣品質優良、產量較高的品種,提高種養業的低碳水平;進一步改革農業科研機制,引導農業科技企業向低碳、高效方向發展,加大對企業、基地潛力的挖掘;積極開展并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低碳農業知識的培訓,從根本上提高低碳農業水平;要加大低碳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力度,園區建設政策應該更加傾向于低碳農業,使之成為發展低碳農業的榜樣;積極推廣和使用農作物病蟲防治技術和農業生產用品無害處理技術,積極合理使用農藥防治,宣傳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3加大對低碳農業的監管,強化低碳農業的規范化程度。
為促進和發展低碳農業,滿足老百姓對綠色、無公害、低碳農產品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檢測機制,從源頭上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對即將上市的農產品和市場上的農產品要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測。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嚴格踐行對百姓作出的低碳、綠色、安全的承諾,對不合格農產品進行召回、銷毀、理賠。
4積極宣傳低碳農業,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農業認識
充分利用媒體資源,開展低碳農業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低碳意識。低碳農業對我國來說尚屬新生事物,民眾對此認識不足。因此,要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傳教育。 運用輿論宣傳工具,積極宣傳低碳農業,讓廣大民眾充分認識低碳農業的重要性,認識到低碳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優越性,逐漸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宣傳和改善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低碳環
境,打造低碳農產品自主品牌,生產綠色、低碳、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農副產品的低碳深加工企業,使得廣大農民和加工企業積極參與低碳農業建設。以低碳農業理論為先導,將低碳農業作為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的重要內容,鼓勵農民采用低碳技術,實施低碳型種養模式,創造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和諧低碳系統。 5強化農業行政執法,為發展低碳農業保駕護航
加大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執行農用資源管理條例、農業管理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資市場、低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質量進行監測和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用品的安全。堅決打擊各種損害農產品安全、破壞資源環境,假冒無公害、綠色、低碳農產品標志、品牌的違法行為。要積極展開 “低碳打假”行動,維護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根據發展低碳農業的要求,促進農業執法隊伍的發展。 6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保證低碳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低碳農業關系到整個農村經濟的全局,建設投資大、見效慢,因此在起步階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國外政府為鼓勵農民從生產常規農產品轉向生產低碳農產品,對農民給予相當數額的補貼。鑒于國外的經驗和發展低碳農業的需要,必須確保生產基地、生產加工過程、貯藏運輸途過程中杜絕污染。這對于正常生產的農民和加工企業來說,這一轉變不但人力投入將大大增加,而且物質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農業在發展初期需要相關農業部門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設立低碳農業專項投入資金。在加大投資的同時,還必須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投資發展低碳農業。積極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科研單位等進入低碳農業發展領域,與低碳農業建設基地及農戶形成共享利益。此外,還應該采取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一批農業低碳型龍頭企業,推進和擴大低碳農產品發展,提高低碳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展望
當前農村發展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發展低碳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為了我國農村的持續、科學、和諧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必須發展低碳農業,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
[1] 趙文晉,李都峰,王憲恩.低碳農業的發展思路[j].環境保護,2010(12):38-39.
關鍵詞:低碳農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日益顯現,使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農村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之一,農村也成為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我國有18多億畝土地在農村,其中有1.5億畝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農業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模式,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農村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農業產業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轉變。
1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
1.1農村水源污染嚴重
我國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水污染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非常嚴重,導致農作物毒物質富集,農產品質量降低,甚至顆粒無收,迫使部分地區改變農業種植結構。漁業受污水的影響則更加嚴重,如2004年7月,淮河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處,魚蝦絕跡。
1.2農村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土地的土壤污染處于警戒狀態,約5%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安全保障的農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1.3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長,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農村,給農村帶來了嚴重污染。
2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設低碳農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一致,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發展低碳農業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農業資源與環境壓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清潔工程穩步推進,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繼續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可以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進而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3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低碳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低碳農業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3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途徑 1全面強化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
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例如有機食品以及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等,并且要積極按市場經濟規律把產品推向市場。此外,還要加大力度建設安全食用農產品重點加工企業,創建綠色低碳農產品市場,積極發揮這些基地、企業的帶頭作用,促進低碳農業規模的擴大。 2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提高低碳農業整體水平
發展低碳農業,還應該加強農業科技教育,要積極整合加強生態農業建設與科教興農戰略。要大力引進、選育、推廣品質優良、產量較高的品種,提高種養業的低碳水平;進一步改革農業科研機制,引導農業科技企業向低碳、高效方向發展,加大對企業、基地潛力的挖掘;積極開展并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低碳農業知識的培訓,從根本上提高低碳農業水平;要加大低碳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力度,園區建設政策應該更加傾向于低碳農業,使之成為發展低碳農業的榜樣;積極推廣和使用農作物病蟲防治技術和農業生產用品無害處理技術,積極合理使用農藥防治,宣傳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3加大對低碳農業的監管,強化低碳農業的規范化程度。
為促進和發展低碳農業,滿足老百姓對綠色、無公害、低碳農產品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檢測機制,從源頭上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對即將上市的農產品和市場上的農產品要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測。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嚴格踐行對百姓作出的低碳、綠色、安全的承諾,對不合格農產品進行召回、銷毀、理賠。
4積極宣傳低碳農業,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農業認識
充分利用媒體資源,開展低碳農業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低碳意識。低碳農業對我國來說尚屬新生事物,民眾對此認識不足。因此,要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傳教育。 運用輿論宣傳工具,積極宣傳低碳農業,讓廣大民眾充分認識低碳農業的重要性,認識到低碳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優越性,逐漸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宣傳和改善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低碳環境,打造低碳農產品自主品牌,生產綠色、低碳、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農副產品的低碳深加工企業,使得廣大農民和加工企業積極參與低碳農業建設。以低碳農業理論為先導,將低碳農業作為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的重要內容,鼓勵農民采用低碳技術,實施低碳型種養模式,創造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和諧低碳系統。 5強化農業行政執法,為發展低碳農業保駕護航
加大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執行農用資源管理條例、農業管理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資市場、低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質量進行監測和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用品的安全。堅決打擊各種損害農產品安全、破壞資源環境,假冒無公害、綠色、低碳農產品標志、品牌的違法行為。要積極展開 “低碳打假”行動,維護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根據發展低碳農業的要求,促進農業執法隊伍的發展。 6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保證低碳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低碳農業關系到整個農村經濟的全局,建設投資大、見效慢,因此在起步階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國外政府為鼓勵農民從生產常規農產品轉向生產低碳農產品,對農民給予相當數額的補貼。鑒于國外的經驗和發展低碳農業的需要,必須確保生產基地、生產加工過程、貯藏運輸途過程中杜絕污染。這對于正常生產的農民和加工企業來說,這一轉變不但人力投入將大大增加,而且物質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農業在發展初期需要相關農業部門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設立低碳農業專項投入資金。在加大投資的同時,還必須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投資發展低碳農業。積極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科研單位等進入低碳農業發展領域,與低碳農業建設基地及農戶形成共享利益。此外,還應該采取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一批農業低碳型龍頭企業,推進和擴大低碳農產品發展,提高低碳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展望
當前農村發展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發展低碳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為了我國農村的持續、科學、和諧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必須發展低碳農業,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
關鍵詞:低碳農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日益顯現,使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農村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之一,農村也成為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我國有18多億畝土地在農村,其中有1.5億畝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農業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模式,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農村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農業產業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轉變。
1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
1.1農村水源污染嚴重
我國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水污染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非常嚴重,導致農作物毒物質富集,農產品質量降低,甚至顆粒無收,迫使部分地區改變農業種植結構。漁業受污水的影響則更加嚴重,如2004年7月,淮河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處,魚蝦絕跡。
1.2農村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土地的土壤污染處于警戒狀態,約5%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安全保障的農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1.3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長,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農村,給農村帶來了嚴重污染。
2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意義
2.1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設低碳農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一致,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發展低碳農業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農業資源與環境壓力的重要方法。
2.2有利于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清潔工程穩步推進,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繼續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可以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進而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2.3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低碳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低碳農業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3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途徑
3.1全面強化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
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例如有機食品以及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等,并且要積極按市場經濟規律把產品推向市場。此外,還要加大力度建設安全食用農產品重點加工企業,創建綠色低碳農產品市場,積極發揮這些基地、企業的帶頭作用,促進低碳農業規模的擴大。
3.2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提高低碳農業整體水平
發展低碳農業,還應該加強農業科技教育,要積極整合加強生態農業建設與科教興農戰略。要大力引進、選育、推廣品質優良、產量較高的品種,提高種養業的低碳水平;進一步改革農業科研機制,引導農業科技企業向低碳、高效方向發展,加大對企業、基地潛力的挖掘;積極開展并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低碳農業知識的培訓,從根本上提高低碳農業水平;要加大低碳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力度,園區建設政策應該更加傾向于低碳農業,使之成為發展低碳農業的榜樣;積極推廣和使用農作物病蟲防治技術和農業生產用品無害處理技術,積極合理使用農藥防治,宣傳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3.3加大對低碳農業的監管,強化低碳農業的規范化程度。
為促進和發展低碳農業,滿足老百姓對綠色、無公害、低碳農產品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檢測機制,從源頭上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對即將上市的農產品和市場上的農產品要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測。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嚴格踐行對百姓作出的低碳、綠色、安全的承諾,對不合格農產品進行召回、銷毀、理賠。
3.4積極宣傳低碳農業,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農業認識
充分利用媒體資源,開展低碳農業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低碳意識。低碳農業對我國來說尚屬新生事物,民眾對此認識不足。因此,要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傳教育。 運用輿論宣傳工具,積極宣傳低碳農業,讓廣大民眾充分認識低碳農業的重要性,認識到低碳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優越性,逐漸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宣傳和改善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低碳環境,打造低碳農產品自主品牌,生產綠色、低碳、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農副產品的低碳深加工企業,使得廣大農民和加工企業積極參與低碳農業建設。以低碳農業理論為先導,將低碳農業作為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的重要內容,鼓勵農民采用低碳技術,實施低碳型種養模式,創造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和諧低碳系統。
3.5強化農業行政執法,為發展低碳農業保駕護航
加大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執行農用資源管理條例、農業管理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資市場、低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質量進行監測和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用品的安全。堅決打擊各種損害農產品安全、破壞資源環境,假冒無公害、綠色、低碳農產品標志、品牌的違法行為。要積極展開 “低碳打假”行動,維護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根據發展低碳農業的要求,促進農業執法隊伍的發展。
3.6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保證低碳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低碳農業關系到整個農村經濟的全局,建設投資大、見效慢,因此在起步階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國外政府為鼓勵農民從生產常規農產品轉向生產低碳農產品,對農民給予相當數額的補貼。鑒于國外的經驗和發展低碳農業的需要,必須確保生產基地、生產加工過程、貯藏運輸途過程中杜絕污染。這對于正常生產的農民和加工企業來說,這一轉變不但人力投入將大大增加,而且物質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農業在發展初期需要相關農業部門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設立低碳農業專項投入資金。在加大投資的同時,還必須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投資發展低碳農業。積極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科研單位等進入低碳農業發展領域,與低碳農業建設基地及農戶形成共享利益。此外,還應該采取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一批農業低碳型龍頭企業,推進和擴大低碳農產品發展,提高低碳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展望
當前農村發展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發展低碳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為了我國農村的持續、科學、和諧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必須發展低碳農業,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低碳農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日益顯現,使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農村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之一,農村也成為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我國有18多億畝土地在農村,其中有1.5億畝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農業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模式,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農村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農業產業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轉變。
1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
1.1農村水源污染嚴重
我國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水污染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非常嚴重,導致農作物毒物質富集,農產品質量降低,甚至顆粒無收,迫使部分地區改變農業種植結構。漁業受污水的影響則更加嚴重,如2004年7月,淮河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處,魚蝦絕跡。
1.2農村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土地的土壤污染處于警戒狀態,約5%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安全保障的農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1.3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長,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農村,給農村帶來了嚴重污染。
2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設低碳農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一致,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發展低碳農業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農業資源與環境壓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清潔工程穩步推進,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繼續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可以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進而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3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低碳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低碳農業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3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途徑 1全面強化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
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例如有機食品以及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等,并且要積極按市場經濟規律把產品推向市場。此外,還要加大力度建設安全食用農產品重點加工企業,創建綠色低碳農產品市場,積極發揮這些基地、企業的帶頭作用,促進低碳農業規模的擴大。 2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提高低碳農業整體水平
發展低碳農業,還應該加強農業科技教育,要積極整合加強生態農業建設與科教興農戰略。要大力引進、選育、推廣品質優良、產量較高的品種,提高種養業的低碳水平;進一步改革農業科研機制,引導農業科技企業向低碳、高效方向發展,加大對企業、基地潛力的挖掘;積極開展并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低碳農業知識的培訓,從根本上提高低碳農業水平;要加大低碳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力度,園區建設政策應該更加傾向于低碳農業,使之成為發展低碳農業的榜樣;積極推廣和使用農作物病蟲防治技術和農業生產用品無害處理技術,積極合理使用農藥防治,宣傳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3加大對低碳農業的監管,強化低碳農業的規范化程度。
為促進和發展低碳農業,滿足老百姓對綠色、無公害、低碳農產品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檢測機制,從源頭上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對即將上市的農產品和市場上的農產品要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測。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嚴格踐行對百姓作出的低碳、綠色、安全的承諾,對不合格農產品進行召回、銷毀、理賠。
4積極宣傳低碳農業,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農業認識
充分利用媒體資源,開展低碳農業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低碳意識。低碳農業對我國來說尚屬新生事物,民眾對此認識不足。因此,要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傳教育。 運用輿論宣傳工具,積極宣傳低碳農業,讓廣大民眾充分認識低碳農業的重要性,認識到低碳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優越性,逐漸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宣傳和改善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低碳環境,打造低碳農產品自主品牌,生產綠色、低碳、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農副產品的低碳深加工企業,使得廣大農民和加工企業積極參與低碳農業建設。以低碳農業理論為先導,將低碳農業作為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的重要內容,鼓勵農民采用低碳技術,實施低碳型種養模式,創造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和諧低碳系統。 5強化農業行政執法,為發展低碳農業保駕護航
加大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執行農用資源管理條例、農業管理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資市場、低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質量進行監測和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用品的安全。堅決打擊各種損害農產品安全、破壞資源環境,假冒無公害、綠色、低碳農產品標志、品牌的違法行為。要積極展開 “低碳打假”行動,維護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根據發展低碳農業的要求,促進農業執法隊伍的發展。 6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保證低碳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低碳農業關系到整個農村經濟的全局,建設投資大、見效慢,因此在起步階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國外政府為鼓勵農民從生產常規農產品轉向生產低碳農產品,對農民給予相當數額的補貼。鑒于國外的經驗和發展低碳農業的需要,必須確保生產基地、生產加工過程、貯藏運輸途過程中杜絕污染。這對于正常生產的農民和加工企業來說,這一轉變不但人力投入將大大增加,而且物質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農業在發展初期需要相關農業部門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設立低碳農業專項投入資金。在加大投資的同時,還必須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投資發展低碳農業。積極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科研單位等進入低碳農業發展領域,與低碳農業建設基地及農戶形成共享利益。此外,還應該采取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一批農業低碳型龍頭企業,推進和擴大低碳農產品發展,提高低碳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展望
當前農村發展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發展低碳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為了我國農村的持續、科學、和諧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必須發展低碳農業,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
關鍵詞:低碳農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日益顯現,使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農村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之一,農村也成為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我國有18多億畝土地在農村,其中有1.5億畝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農業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模式,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農村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農業產業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轉變。
1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
1.1農村水源污染嚴重
我國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水污染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非常嚴重,導致農作物毒物質富集,農產品質量降低,甚至顆粒無收,迫使部分地區改變農業種植結構。漁業受污水的影響則更加嚴重,如2004年7月,淮河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處,魚蝦絕跡。
1.2農村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土地的土壤污染處于警戒狀態,約5%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安全保障的農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1.3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長,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農村,給農村帶來了嚴重污染。
2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設低碳農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一致,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發展低碳農業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農業資源與環境壓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清潔工程穩步推進,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繼續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可以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進而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3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低碳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低碳農業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3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途徑 1全面強化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
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例如有機食品以及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等,并且要積極按市場經濟規律把產品推向市場。此外,還要加大力度建設安全食用農產品重點加工企業,創建綠色低碳農產品市場,積極發揮這些基地、企業的帶頭作用,促進低碳農業規模的擴大。 2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大力提高低碳農業整體水平
發展低碳農業,還應該加強農業科技教育,要積極整合加強生態農業建設與科教興農戰略。要大力引進、選育、推廣品質優良、產量較高的品種,提高種養業的低碳水平;進一步改革農業科研機制,引導農業科技企業向低碳、高效方向發展,加大對企業、基地潛力的挖掘;積極開展并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及廣大農民低碳農業知識的培訓,從根本上提高低碳農業水平;要加大低碳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力度,園區建設政策應該更加傾向于低碳農業,使之成為發展低碳農業的榜樣;積極推廣和使用農作物病蟲防治技術和農業生產用品無害處理技術,積極合理使用農藥防治,宣傳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 3加大對低碳農業的監管,強化低碳農業的規范化程度。
為促進和發展低碳農業,滿足老百姓對綠色、無公害、低碳農產品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必須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農產品檢測機制,從源頭上控制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對即將上市的農產品和市場上的農產品要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測。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嚴格踐行對百姓作出的低碳、綠色、安全的承諾,對不合格農產品進行召回、銷毀、理賠。
4積極宣傳低碳農業,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農業認識
充分利用媒體資源,開展低碳農業宣傳,提高農民群眾的低碳意識。低碳農業對我國來說尚屬新生事物,民眾對此認識不足。因此,要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傳教育。 運用輿論宣傳工具,積極宣傳低碳農業,讓廣大民眾充分認識低碳農業的重要性,認識到低碳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優越性,逐漸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
宣傳和改善農民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低碳環
境,打造低碳農產品自主品牌,生產綠色、低碳、無公害農產品,發展農副產品的低碳深加工企業,使得廣大農民和加工企業積極參與低碳農業建設。以低碳農業理論為先導,將低碳農業作為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的重要內容,鼓勵農民采用低碳技術,實施低碳型種養模式,創造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和諧低碳系統。 5強化農業行政執法,為發展低碳農業保駕護航
加大農業行政執法力度,執行農用資源管理條例、農業管理條例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農資市場、低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農產品質量進行監測和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用品的安全。堅決打擊各種損害農產品安全、破壞資源環境,假冒無公害、綠色、低碳農產品標志、品牌的違法行為。要積極展開 “低碳打假”行動,維護廣大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根據發展低碳農業的要求,促進農業執法隊伍的發展。 6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保證低碳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低碳農業關系到整個農村經濟的全局,建設投資大、見效慢,因此在起步階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國外政府為鼓勵農民從生產常規農產品轉向生產低碳農產品,對農民給予相當數額的補貼。鑒于國外的經驗和發展低碳農業的需要,必須確保生產基地、生產加工過程、貯藏運輸途過程中杜絕污染。這對于正常生產的農民和加工企業來說,這一轉變不但人力投入將大大增加,而且物質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農業在發展初期需要相關農業部門加大對低碳農業的投入,設立低碳農業專項投入資金。在加大投資的同時,還必須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各界投資發展低碳農業。積極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科研單位等進入低碳農業發展領域,與低碳農業建設基地及農戶形成共享利益。此外,還應該采取財政稅收、信貸等經濟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一批農業低碳型龍頭企業,推進和擴大低碳農產品發展,提高低碳農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展望
當前農村發展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發展低碳農村經濟是新農村建設的客觀要求,為了我國農村的持續、科學、和諧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必須發展低碳農業,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
[1] 趙文晉,李都峰,王憲恩.低碳農業的發展思路[j].環境保護,2010(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