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6 17:19:27
序論:在您撰寫倫理道德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選擇倫理道德論文這一類題目,須對倫理道德問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且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寫作經驗。對于畢業論文來講,限于條件,選擇這類題目要十分慎重。以下是倫理道德題目的參考。
1.當前中國倫理道德狀況及其精神哲學分析
2.當今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精神哲學規律
3.當前中國倫理道德的“問題軌跡”及其精神形態
4.《論語》倫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哲學詮釋
5.青少年生態倫理道德意識的培育探究
6.倫理道德,因何期待“精神哲學”
7.改革開放三十年行政倫理道德法制化問題研究述論
8.旅游倫理道德判斷與結構性分析
9.科技倫理道德論析
10.中國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的起源和發展規律研究
11.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
12.多重價值的融合與沖突——新聞倫理道德失范原因的深層闡釋
13.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基于儒學倫理分析
14.倫理道德,何種精神哲學形態?何種“中國氣派”?
15.中國倫理道德發展與大眾意識形態領域的“中國問題”與“中國戰略”
16.網絡時代大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的思考
17.科技與倫理道德沖突的四種類型
18.論青少年生命倫理道德教育之必要性
19.喬治·艾略特倫理道德觀的藝術表現
20.后奧運時代下對體育倫理道德發展的研究
21.新農村倫理道德建設問題探索
22.倫理道德的中國精神哲學范式與中國話語
23.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
24.“倫理”—“道德”的歷史哲學形態
25.倫理道德,為何“精神”?
26.我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化重構
27.鄉規民約與新農村倫理道德建設
28.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轉變
29.哥特小說中的倫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為例
30.新時期公務員行政倫理道德建設的途徑探析
31.會通與更新:基督宗教倫理道德觀與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的關系
32.價值定位:公務員行政倫理道德建設的前提思考
33.服務型政府視域下的公務員倫理道德建設
34.倫理道德與美國外交——兼論倫理道德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
35.何謂“父親”?為什么要反對“父親”?
36.企業倫理視角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障礙與路徑探討
37.新形勢下加強醫學生倫理道德教育意義的調查分析
38.馬克思的倫理道德觀及其現實意義
39.醫學期刊編輯與倫理道德應對
40.論菲利普·羅斯小說的倫理道德指向
41.我國鄉村倫理道德的歷史演變
42.從諺語看維吾爾族的倫理道德觀
43.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的影響與疏解
44.關于新時期大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的探討
45.關于信息技術倫理道德問題的思考
46.中國金融穩定的實現:金融倫理道德的實驗分析
47.論教育制度的倫理道德之維
48.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與思想政治教育
49.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對現代文明建設的積極影響
50.浙江省中小企業倫理道德狀況調查報告
51.藥害事件引發的倫理道德教育
52.文化自信心與中華優秀倫理道德教育
53.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在近代民俗中的嬗變
54.倫理道德的西方精神哲學范式
55.試論伊斯蘭教倫理道德思想在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56.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教育的法治化思考
57.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閱微草堂筆記》的家庭倫理道德觀
58.運用倫理道德理念進行護理管理的研究
59.伊迪絲·華頓倫理道德觀的“相對論”——小說《元旦》的倫理道德思想研究
60.儒家倫理道德思想對當代青年德育的啟示
61.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信息倫理道德探析
62.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思考
63.網絡社會人際關系與倫理道德探究
64.社會轉型時期家庭倫理道德的構建探析
65.論網絡出版的倫理道德問題
66.淺議新聞攝影圖片中的倫理道德問題
67.試論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
68.試論和諧社會中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意蘊
69.儒教與基督教對中西方社會倫理道德之影響研究
70.我國少數民族倫理道德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71.傳統倫理道德現實價值研究
72.食品加工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對策研究
73.原罪與贖罪——紀錄片拍攝中的倫理道德
74.中國優秀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價值探析
75.大學生家庭倫理道德的現狀與構建途徑——基于武漢高校的調查
76.護生倫理道德行為的相關因素研究
77.論佛教倫理道德思想及其現實啟示
78.論清末民初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轉型與重構
79.中國倫理道德傳統述要
80.論中國傳統體育倫理思想特征及其對現代體育道德重建的價值
81.論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
82.倫理實體的諸形態及其內在的倫理—道德悖論
83.網絡社會倫理道德的特征
84.旅游倫理道德建設探析
85.淺議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與現代倫理道德之區別
86.中國傳統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社會價值
87.倫理道德:現代科學人才觀的應有之義
88.淺談大學生的網絡倫理道德問題
89.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探討
90.現代化進程中農村倫理道德體系危機及原因探究
91.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現代化轉型與重構
92.網絡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倫理道德教育
93.試論高等職業教育中的倫理道德教育
94.的家庭倫理道德
95.論伊斯蘭倫理道德的社會應用
96.關于環境倫理道德教育地位的再認識
97.論壯族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在民族地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
98.我國農村倫理道德問題及研究對策
關鍵詞:倫理道德企業文化個體企業法人
企業文化在中國的興起,使東方文明重倫理、講道德的優秀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同時,為了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倫理道德的觀點與內涵,又必然會突破歷史的局限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一、企業倫理道德的內容
倫理是指道德關系及其相應的道德規范。企業倫理是倫理的具體表現之一,通過企業道德規范來調節企業和企業員工的行為。所謂企業倫理,是指企業全體員工認同并在實際處理各種關系中體現出來的善惡標準、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倫理道德是一種習俗,是人們自覺自愿追求的,對人們行為活動具有約束力。企業倫理道德屬于企業文化系統中的習俗要素,對企業和企業員工的約束是自然的,對企業和企業員工的影響是長期的。企業倫理道德是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積淀的一種文化,企業倫理道德的優劣對企業的發展又具有深遠的影響。企業倫理道德包括員工個體道德和企業法人道德兩個方面。
1.員工個體道德。員工個體道德的主體是企業單個的員工,員工個人道德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任何人的道德素質的各個方面都有內在的一致性,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互相制約,都統一在人的根本道德價值觀念。人內在的根本的道德價值觀念,控制、導向、左右和調節人在各種場合下的道德行為。事實上,我國古代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就是人的道德行為在各種場合的統一性。員工個體道德素質的高低,影響著整個社會風氣,也必然影響整個企業的形象。員工個人道德對整個企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員工的職業道德上,加強員工職業道德的教育是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內容。
2.企業法人道德。企業法人道德是以善良、正直、公正、誠信等為標準,來評價企業和員工的行為,并調整企業與社會、企業與企業、企業與顧客、企業與員工等之間的行為規范。企業道德一方面通過輿論和教育來影響員工個體道德,形成員工的愛憎、善惡、是非的觀念,另一方面又通過制度在企業確定下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企業道德準則,明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成為約束企業和員工行為的原則和規范。企業法人道德素質的優劣,對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比員工個體道德的影響更大,并直接決定著整個企業的形象和發展前途。企業道德建設必須從現代市場經濟的實際出發,明確企業法人道德在整個道德體系中的根本或關鍵地位,著眼于用優良的企業法人道德來帶動整個社會道德風氣的優化。企業正而后市場平,市場平而后社會穩,社會穩而后民風純,由此可見,企業法人道德建設的地位重要、作用重大。
二、企業倫理道德的建設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是我國古代講的“修己安人”的道理?!案裎铩⒅轮?、誠意、正心、修身”是修已的功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安人的行為,體現了一種系統的管理哲學,其根本的核心就是“規規矩矩地做事,誠誠懇懇地做人”。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立于不敗地位,全面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強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就顯得十分必要。企業倫理道德建設有兩個方面的層次,一是員工個體道德的建設,二是企業法人道德的建設。員工個體道德與企業法人道德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兩者之中,企業法人道德處于主導地位,因此,企業倫理道德的建設,應重點加強企業法人道德的建設。
1.員工個體道德的建設。員工個體道德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占居重要地位,加強員工個體道德建設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企業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中國傳統文化非常講究修身養性,完美人格,儒家文化對人們修身養性的影響已有幾千年了。仁、義、禮、智、信、溫、良、勤、儉、讓、真、善、美、誠、敏、圣、寬、嚴、勇等,都有著豐富而濃厚的內容,即使在現代高度文明的社會,也有著新的內涵,對人格的完善仍然具有超強的影響力。在我國,企業員工道德建設已有一定的歷史,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如今,面對進一步深化改革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迎接世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企業員工個體道德建設的核心就是加強職工職業道德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遵守企業行為規范,愛集體,愛崗位,愛勞動,愛他人;講責任,講紀律,計協作,講奉獻,講和諧;忠于職守,勤奮工作,誠實勞動,承認差距;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團結互助,不斷創新,創造價值。
2.企業法人道德的建設。企業法人道德與員工個體道德是有區別的,兩者在層次上是不同的,企業法人道德缺失的危害遠比員工個體道德缺失的危害要大得多。但兩者又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企業法人道德的建立,必然會對員工提出相應的要求,必然要部分地體現在每一員工的言行之中,特別會經常性地體現在員工的職業道德之中。在當前,我國企業法人倫理道德的建設,應充分關注企業的社會道德、生態道德、人際道德和行業道德四個方面的建設。
⑴企業社會道德建設。就是要處理好企業、國家、社會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追求經濟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但必須在法律道德規范的范圍內進行,如果一個企業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損害國家和他人利益,是不道德的,是一種社會病害。一個遵守文明道德行為準則的企業,才具備了良好的社會道德。就企業與國家關系來說,毫無疑義,國家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企業無論在何時何地的任何行為,都應自覺地維護國家的最高利益。就企業與社會的關系來說,無論企業大小、強弱,都不能靠損害社會求發展,應充分考慮并承擔企業的力所能及的社會責任,如慈善資助等,而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可以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的發展環境。就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來說,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應提倡公平合理的文明競爭,在企業自身求發展的同時,不中傷陷害其他企業。
⑵企業生態道德的建設。就是要處理好企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一個企業對它所處的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是有很大影響的。企業不僅改變自然環境中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而且還會改變社會環境中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一個能與環境共同優化發展的企業,才具備了良好的生態道德。就企業與自然環境關系來說,企業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已是責無旁貸,企業必須采用先進工藝和先進技術,尊重自然規律,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做到企業發展與自然環境相和諧。就企業與社會環境關系來說,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促進社會生態的良性循環,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如交通擁擠、生態環境污染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對社會環境的正面影響,如促進地區的經濟繁榮、參與社會公共事業的建設等。
⑶企業人際道德的建設。就是要處理好企業與人的關系。企業發展的關鍵歸根到底在于人,企業如果只關心生產而不關心人,不僅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是不道德的。一個能全面關心人的企業,才具備了良好的人際道德。企業不僅要關心人,而且還要全面地關心人,要從各方面關心并盡可能地滿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企業人際道德的建設,要求企業不僅要關心企業內部的員工,而且還要關心全社會各種各樣的人,如客戶、社區居民等。
伊斯蘭教傳人中國,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從公元7—14世紀,伴隨著大批穆斯林來華,優秀的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也同時向東方傳人。并與中國傳統文化長久的互相滲透與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內涵豐富的中國伊斯蘭文化。而作為意識形態范疇的伊斯蘭倫理道德觀,當然也會在伊斯蘭整體文化中體現出來,并在人們的宗教行為與現實生活中發揮重要影響,逐漸形成有益于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強大推動力,從而成為中華文明中優秀思想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
伊斯蘭教是兩世并重的宗教。穆斯林在謀求基本生存條件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過程中為有效地協調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實現自身價值,滿足心靈寄托,便以《古蘭經》、“圣訓”為思想準繩形成牢固的關于家庭關系、社會交往、從業思想等一系列重要的規范性要求,總結出閃爍著伊斯蘭思想光輝的道德風范和倫理準則。這一準則在日久年深的社會實踐中日臻完善,自成體系,成為一代又一代穆斯林的重要精神支柱,對提高穆斯林精神修養、道德素質,改善穆斯林地區的社會風氣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穆斯林把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溫馨和睦的家庭關系,以及以積極的態度合理的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創造一定的物質財富等,視為真主賦予人類社會的神圣義務和不可推卸的責任,因而人必須以一種敬畏的心態和信仰的誠意去身體力行加以實踐,而這其中無一不蘊涵著伊斯蘭纖而美好的道德倫理因素。不難想象,脫離這種道德約束的行為,必然會對社會的穩定安寧,人際關系和諧和健康等帶來極大的破壞,而且也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潮流相違背。
伊斯蘭倫理道德觀的確立,源于經訓原則,并與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等關系十分密切,因而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中阿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伊斯蘭倫理道德的適應和影響范圍,從伊斯蘭世界向東方社會乃至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擴展和延伸,發展成為世界上大部分人們所普遍遵循的社會公德,如在中國,伊斯蘭教倡導的勤政廉潔、秉公辦事、尊師重友、尊老愛幼、扶若濟困、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等道德行為,不光在穆斯林民族中得到推崇,同時,也是穆斯林民族以外的其他兄弟民族所接受和遵從的,成為中華民族全體人民崇尚和洛守的美德就行,成為衡量一個優秀民族健康心理素質和美好精神情操及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堅持愛國主義教育是伊斯蘭教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熱愛祖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為人民的事業前赴后繼,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建功立業,是穆斯林優秀品質的精髓。在我國歷史上,每當國家,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嚴峻時刻,穆斯林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犧牲,為國效命的英雄事跡不勝枚舉,這種壯舉正是他們所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人生觀的最好體現。在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時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國穆斯林倫理道德修養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伊斯蘭精神的顯著特點舊對現實生活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并且認為營造今世是為了后世,這樣這能夠使穆斯林站在神圣信仰和遵從主命的高度去認識自己對時代、對社會、對人類應有的義務和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有一位宗教思想家曾寫下這樣的銘言:“名實兼收,不獨潤身還潤屋;經營俱到,真能成己更成人?!彼笕藗兊淖鳛楸仨毦哂忻黠@的,公眾的社會目的及相應的效益,凡做事應名實相符,有益于大眾,有益于社會和國家,在自己取得成功的時候,也要想到對他人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扶持。這一思想明顯的反映了伊斯蘭教的人世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它對于國家建設與富強,民族進步與振興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對于國計民生與人民利益的大事,伊斯蘭教總是從各方面動員和鼓勵人們予以關注并熱情的參與,以實際行動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主動地投身其中,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如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家實行的改革開放,經濟體制的轉型,西部大開發等許多重大的戰略決策,我國穆斯林是非常歡迎的,更何況這些重大戰略決策和舉措是與穆斯林自身的利益和長遠發展息息相關的,參與了它,也就是辦了有利于自己琢子孫后代的大事。
伊斯蘭倫理道德體系,不是短期內的應景產物,也不是只在某些特殊地域適用的生活制度,而是一種世界性的行為規范準則,它經歷了上千年的考驗和人類實踐的反復檢驗,長期不衰、歷久而彌堅,在伊斯蘭文化向世界傳播的整個過程中,始終發揮著影響和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及生活方式的作用。但是必須承認對于某一穆斯林群體或穆斯林個人而言,良好的道德意識的形成,倫理觀念的增強,不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從抓抓墜地到進人墳墓都需要不間斷,不停息地去學習、去汲取伊斯蘭思想文化的精華和先進的科學知識,才能跳上有倫理道德意義的人生道路,才會有提高精神修養水平的自覺行動。不論個人或民族,文化積淀愈深通能自覺的去下理性參悟功夫,也就愈會形成較高水準的道德品質。同一信仰的不同個人之間對倫理道德內容和意義的理解及其實踐上,不一定完全相同,對事物價值的衡量和判斷,也可能存在差異,這主要緣于接受教育的程度、文化涵養水平、生活環境的影響不同所致。有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居廣居、由正路,方能保合元氣;友良友、親明師,不啻坐于春風”。所以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水平,堅持守正、自潔,修行養性是養成良好的倫理道德素質的前提,而良好的道德倫理行為則應是教育與學習長期熏陶的結果。早在伊斯蘭教初創時期先知就很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他有兩段著名圣訓“求知是每個穆斯林的天職”、“學問雖遠在中國,也應當去尋求?!毕戎终f:“誰踏上求學的大道,真主已經使誰走上直達樂園的途?!边@是他對求知者的高度評價和贊譽。先知在阿拉伯半島傳播伊斯蘭教的成功,就在于他用伊斯蘭文明的力量凝聚了人心,改變了四分五裂的部落割據狀況,形成一個統一的穆斯林整體世界,這也可以說是伊斯蘭倫理道德之光啟迪阿拉伯民族的心靈取得的重大勝利。伊斯蘭教在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其他各地的傳播中,同樣沒有忽視和放松對信仰者在倫理道德方面耐心地教化,因而才有了不受疆域之限水陸之隔的空前發展,直到今天在世界范圍內仍保持著日盛一日的強勁勢頭。伊斯蘭教傳到那里,便把作為宗教基石的精神文明和倫理道德原則帶到那里,使人們的價值觀念、宗教意識、精神面貌和為人處事的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促使人類文明的向前發展。
伊斯蘭倫理道德中融有的理性成份,從一個側面反映、揭示了宗教的本質功能,因為真正的宗教是崇尚理性,注重人們的道德修養,用教理教義去擦亮人們的心靈之窗,使他們對美好和善良的東西有深刻的感受,從而啟迪他們不斷追求上進,不斷完善自我,實現人生理想。而以散布和販賣低下灰色的精神垃圾為能事的所謂“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是,其歪理邪說只能扼殺理性,給人們的精神和生命造成痛苦甚至災難。所以我們宣揚正確的宗教倫理道德,也是讓人們知道如何去識別和抵制錯誤的、虛假的,是宗教學者們的一項嚴肅而光榮的工作任務,也是宗教倫理道德建設中的大事。當前在商品經濟大潮中,伴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革和社會經濟關系的重新調整,勢必使原來傳統道德和行為規范中某些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部分受到沖擊。而一些新的道德標準為人們所認可和接受,給已有的倫理道德體系增添新的內容,從而使社會生活,人們的相互交往活動建立在更富有活力,更符合宗教教義和時代特點的良性、有序的健康運行軌道;同時,在市場經濟時代,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一些人當中也會出現倫理道德失衡,甚至道德敗壞、違法犯罪等現象,嚴重危害社會安寧,干擾破壞人們的正常生活。公民倫理道德素質的提高,可以促進國家的法制建設:而健全的法制環境,則為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能夠營造必不可少的環境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既要重視廣泛的倫理道德的宣傳教育,又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運用各種手段,多種方法,不同形式,全面提高人們的思想覺司和法制觀念。伊斯蘭倫理道德教育要在這場浩大的社會文明建設工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積極用道德的感召力量來喚醒人們的良知,使他們從思想深處產生震憾和道德約束力,使人們以美好的心靈,文明規范的舉止凈化社人環境,以積極主動的敬業精神建設我們生存的家園。
宗教道德規范還主張動機和效果的統一,既重視行為的動機,又強調行為的效果。教義指出:抱著愛心和奉獻精神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成全別人就是一種好的動機,就是一種施舍,就會得到好的效果。若無動機,則無效果可言;效果是動機的兌現和轉化,若動機不純,其效果有可能會走向它的反面。伊斯蘭教倫理道德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高尚和精神情操和誠實的敬業精神。既要勤奮工作,盡職盡責,又要為社會履行義務,為大眾謀求幸福。既享用通過勞動創造的成果,也反對揮霍浪費,暴殮天物。伊斯蘭教認為奢侈浪費是一種罪過,信仰不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應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既具有服務于社會的意識,又重視愛意識支配而產生實際行動。如果只有信仰而無實踐活動,則信仰的誠意得不到體現,其信仰也只能是空泛膚淺的,沒有什么意義。也無社會價值。
真主明確的啟示:“信道的人們?。耗銈円次氛嬷鳎驼\實的人在一起”。(9:119—)先知曾說:“你們堅持誠實的美德。因為誠實會引導你們走向正義”。中國穆斯林先哲曾用“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養無限天機”來高度概括這一美德,它的核心內容是“忠厚”與“和平”,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對道德修養起碼的要求,一個人只要作到“忠厚”、“和平”這兩點,他就是一個實踐了圣人曉諭的誠實的穆斯林,一個在行為上為人們樹立了榜樣的人。
《古蘭經》、“圣訓”中大力宣揚追求和平、安寧、倡導仁慈、博愛的宗教倫理觀,體現在人們的行動L就是誠實、忠厚與和平。
學術界對會計倫理的關注,主要集中于會計倫理的研究起點、研究對象、具體構建和實施機制幾個方面。理論界對會計倫理的研究雖然進行了初步的嘗試,但主要集中在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倫理分析,及會計倫理的基本原則、基本規范體系建設、研究對象等方面,但并未形成一個清晰的結構研究框架,如何基于現有會計倫理中現實問題,基于實踐角度對會計倫理進行制度與實踐的研究,還相對缺乏。
一、會計倫理問題
近年來,企業市場上會計造假事情頻發,越來越嚴重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擾亂了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行,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主旋律中出現不和諧音符。同時,隨著中國企業日益卷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化的呼聲日益高漲,為了順應這一趨勢,我國已頒布新的會計準則,新的會計準則中專業判斷因素增多,更加注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水平,因此,會計倫理的研究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成為了會計學術研究的一個熱點。
會計倫理追求的目標是“會計善”或“會計應該是什么”,會計倫理對會計行為的約束主要是一種非正式約束,強調會計倫理建設將給會計職業判斷過程中注入更多的倫理精神和價值色彩,在某種程度上為會計的職業判斷增加新的約束,使會計人的職業判斷能力得到倫理提升,為新準則的順利實施和執行提供思想武器。
會計準則的制定是以一定的倫理道德預先設定為前提條件,然后根據預設的倫理道德制定出合乎道德、合乎義理的會計準則,而且會計準則是否合乎道德、合乎義理必須用倫理道德標準來評價。當前我國會計準則中倫理意義的模糊乃至缺失,使得會計準則的調整問題更為凸現。
(1)道德失范。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過分關注資金利益,從而使會計人員在領導的示意指示下,做出有悖于會計職責道德行為的事情。這種不堅守職業道德,違背會計真實性原則,偽造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的虛假會計信息,是一種為追求私利的行為。功利主義會計準則價值觀成為會計準則不公正性的價值觀根源。從目前的會計準則體系的價值取向來看,其顯然是偏向于財務資本所有者,資產負債表中沒有人力資本的項目就是很好的例證,顯然這是有違利益相關者理論的
(2)缺乏公正。由于法律責任體系的不完善,致使違法所得遠遠大于被發現后懲罰所失,難以對違反會計準則行為做到有效的懲戒,在很大程度上激勵了會計信息提供者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行為。會計準則的公正性不僅取決于會計準則本身的公正性,而且取決于會計準則實施過程中的矯正正義。矯正正義的缺失是我國證券市場中虛假會計信息泛濫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會計倫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理論的欠缺。由于歷史上國家會計業對會計倫理問題的不夠重視,使得理論研究一直十分薄弱。由于我國現階段舊的倫理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被普遍否定,逐漸失去了對社會成員的約束力和積極的價值引導作用,而新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尚未形成,或者說新道德的傳播及其為人們普遍接受并發揮作用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在倫理道德層面出現了激烈的碰撞和沖突,也使得社會成員的行為處于一種規范真空或規范沖突的社會狀態中。
在我國社會中應世道德還沒有占據主導地位,過時道德還相當活躍地發揮著影響,趨前道德作為道德理想的引導和激勵作用還未發揮出來。不良的社會道德背景都極大地促使會計倫理危機惡化,助長了會計失信,侵蝕了會計領地。
(2)自身道德規范。會計人是否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在道德決策中堅持貫徹這種價值觀的個人性格特征、道德發展水平的高低以及道德責任意識的強弱無不影響著影響會計人的倫理行為。因此這需要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不能無視道德約束,重利輕義,否則將導致企業違法違規和違背社會倫理的經濟案件的發生,這不僅使企業自身陷入困境,而且直接引發了社會動蕩。令人憂患的企業倫理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導致會計人員倫理標準的模糊化和道德行為的敗壞。因此,現階段會計倫理建設有待于企業倫理精神的培育和發展。
三、會計倫理建設
(1)建立監督管理體系。從企業自身出發,在爭取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建立監督管理部門,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管,對發現的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進行嚴懲,并作出引導和規范。
(2)加強會計人員的道德建設。會計倫理機制的實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主張強化會計倫理、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并非否定制度建設的必要性。會計倫理的實施應采取會計道德教育、法律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會計道德評價,會計倫理信息披露,倫理道德鑒證服務等多種形式,藉以培養會計人強烈的倫理意識,引導和規范倫理行為,使倫理規范成為廣大會計人的行為指南,從而促使多種會計倫理關系達成和諧穩定的局面,最終使得會計倫理道德水準逐步邁向理想狀態。
四、結束語
隨著市場改革的深入,傳統思想的義利觀念受到很大的沖擊。為了提高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為了能夠擴大自身所能攫取的利益,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到一味追逐自身利益而不顧消費者死活的隊伍,越來越多的商家泯滅自己的道德和良心,為了利益而奔波。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應接不暇,坑蒙拐騙現象屢禁不止。
在這樣的一個生活環境中,學生很容易受到這種不好的社會風氣的影響,或者變得見利忘義,或者面對利和義變得茫然無措。傳統倫理道德對于利和義做出了很好的詮釋,提出了“以義制利”的利義選擇原則?!耙粤x制利”也就是說當利益和道義發生沖突的情況下,要選擇義,而后再考慮利。對于不義之財不能貪圖它的利益而接受,對于有利但不符合道義的利益,要避而遠之,不可違背原則賺取。
在學校的道德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傳統倫理道德“以義制利”的原則,將我國傳統文化中能夠遵守道義,而不貪圖不義之財的人作為學習的榜樣或者將見利忘義的人作為反面教材對利義的選擇問題加以形象化和具體化的講解,以此使學生能夠在面對利義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二、借鑒傳統倫理道德,完善學生的人格
當今社會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然而,很多人的內心為物欲所占據,氣節、人格都成為一種腔調,一種說辭。若要在物欲縱橫的環境下出淤泥而不染培養健康的人格,就必須做到自尊、自信、自強不息,就必須能夠不被物欲控制靈魂,能夠清晰的明辨是非,并堅持自己正確的立場不被外界的各種不良因素誘惑。傳統倫理道德中關于氣節的觀念,不僅有利于學生獨立人格的養成,而且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自強不息精神的養成。因此,在學校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將傳統倫理道德中的氣節觀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以古為鏡端正自己的行為,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借鑒傳統倫理道德,教會學生禮儀
孝悌之禮本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俗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孝敬父母不僅是一種樂趣,更是一種榮耀,善待將自己辛苦養大的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在傳統美德缺失的今天,沒有工作能力的父母被視為兒女的負擔,成為兒女的累贅,虐待父母甚至對父母的生死置之不理的例子舉不勝舉。
還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事業,只是給予父母足夠的贍養費,使得年邁的父母雖然在物質上得到滿足,然而卻因為長年累月不能見到自己的兒女,忍受相思之苦造成精神上得不到安撫。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讓學生學會孝悌之禮成為迫在眉睫的大事。而傳統倫理道德中就有有關孝悌之禮的觀念,古語中有這樣一句話“百行孝為先”就是說的孝悌之禮。在學校德育的過程中,即可以結合我國古代的孝子典范來滲透孝悌之禮,也可以通過古語和典故來教育學生學會尊敬和善待父母。
四、總結
鍵詞:倫理道德;刑法學;見危不救
1見危不救的涵義及表現形式
見危不救,泛指一切在他人處于危難時或公共利益處于危難之時而漠然處之,不予救助的行為。根據國內外的立法與實踐,見危不救主要包括以下五種情形:
1.1不報告他人危難這種情形是指:見他人處于危難狀態時,能報告治安、醫療或其他有關部門喚起救助而故意不報告的行為。
1.2不救助他人危難見他人處于危難之時,能救助而不救助的行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見危不救的最普遍的情形。
1.3不應公務員請求協助救難這種情形主要是指當有危險災難發生時,若負責救助的公務員發出要求,請求協助
救難時,公民不予協助救難的行為。
2對見危不救行為入刑的考證
1975年在云夢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最早對見危不救行為進行處罰措施:“賊人甲室,賊傷甲,甲號寇,其四鄰、典、老皆出不存,不聞號寇,問當論不當?審不存,不當論;典、老雖不存,當論?!痹撈€記載:“有賊殺傷人沖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從這兩段秦簡的內容來看,秦代對見危不救的處規定十分嚴格,凡鄰里遇盜請求救助而未救者,要依法論罪;凡有盜賊在大道上殺傷人,在路旁百步以內的行人未出手援助者,罰交戰甲二件。從我國古代社會和國外的情況來看,把見危不救行為人刑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道德刑法化的過程,眾所周知,道德與法律都是人類社會重要的行為規范,二者都屬于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評價。但是由于道德的規范作用主要是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等精神力量來維持,實際上是通過社會成員的自覺性來發揮作用的,因此,道德在發揮作用時就具有局限性,它對那些嚴重危害他人或社會利益的行為只能進行輿論的遣責而不進行實質的制裁。對于那些不知廉恥的人來說,道德的遣責在他們身上幾乎不會發揮任何作用。然而法律則不同,雖然其規定的范圍有限,但是它表現的是“國家意志”的他律,它可以規定人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是以國家強制力——法庭、警察、監獄為后盾,它既有引導、推動、教育的作用,更有懲戒、防范的作用。較之道德,法律對人們有著更強的制約作用。
3對我國設立見危不救的可行性論證
在今天道德日漸滑坡的情況下,把見危不救排除在刑法的高速范疇之外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筆者建議把見危不救行為入刑,設立見危不救罪,這是因為:
3.1從我國古代社會和國外在“見危不救”問題基本上采取相同的立場來看,這種立法選擇有著超越階級和制度的文明屬性資本主義道德以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權利至上為旨,二者有根本的矛盾但都不約而同的“強人所難”,逼人見義勇為,嚴懲見危不救的行為。這說明,法律上的這一選擇與特定的階級、制度沒有多大關系,而與各國面對的共同慶社會問題(道德滑坡相關)。我們國家既然存在著同樣的社會問題,就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和成果。社會主義本來就是比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更強調社會公德的社會,我們沒有理由對國民的道德要求更低,沒有理由不立法“逼”人們見義勇為。
3.2設立見危不救罪,其前提是行為人必須具有相應的刑法上的作為義務,也就是必須將原本的道德義務上升為法律義務換句話說,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標尺上,用指針將見危不救劃在法律義務的一側。我們認為這種劃分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也是必需的。這是因為:一方面,法律對道德領域的干預程度應依時而定。當道德的力量本身足以保證道德規范得以實施時,法律自不必“多管閑事”。但當道德的力量已經不足以使道德規范得到實施,而該規范對于社會來說又至關重要時,就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以強化和鞏固該規范,否則,聽任道德規范的滑坡,直至最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那時再想通過立法來扭轉局面,也只怕是“法不責眾”、為時已晚了。另一方面,刑法本來就滲透一定的道德,同時又是鞏固道德的武器,而道德是刑法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對見危不救這種嚴懲違反傳統倫理道德的行為的處罰還只是停留在道德譴責的層面上,是難以遏制這種現象蔓延的。將見危不救規定為犯罪是社會的需要,這一點是不容忽視與否認的。所以,“將本來屬于道德層面的要求部分變成法律規范,變成人們的強制義務,這是提高國民精神文明的一種途徑?!豹┆?/p>
3.3“見危不救”行為的實質屬性決定了它應當定為刑事犯罪“見危不救”之行為,實質屬性有兩方面:一方面,能救助或能喚起救助而故意不為,實為坐視、縱容他人生命、健康等重大損害的發生,說明這種損害結果并不違背其內心意圖,這與加害人或造成危害之人的心理狀態沒有本質區別,是一種間接故意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見危不救”行為常常成為實際危害結果發生的重要條件之一,若無此一條件,若“見危而救”,損害結果大多不會發生。這就是說,這種行為與他人損害之間也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
基于此種實質屬性,我們能將其僅視為不道德行為嗎?刑法既然追究造成嚴懲后果的過失犯罪的責任,也應該追究贊成嚴懲后果的過失犯罪的責任。因為見危不救者的主觀過錯或惡意(坐視、縱容)遠比過失犯罪更嚴重、更可惡。見危不救行為直接贊成得人身、精神傷害,以及間接造成的社會影響都是十分惡劣的,將其納入刑法的調整范圍并不違反犯罪概念的構成理論,而且這樣做也符合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的原則。
4設立見危不救罪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4.1法律所規定的道德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對一個公民最起碼的要求,而道德的層面卻有高低之分,低層次的道德是能為一般公眾所踐行的道德,可稱其為基本道德或普通道德(底線道德),而高層次的道德則代表一種道德的理想,只有少數人物能實現它。顯然,理想的道德是不宜法律化的,否則就是強人所難,因為一般人難以做到。
4.2我們不能隨意地將所有道德義務上升為法律義務,不能隨意將所有倫理道德刑法化如果將全部的道德義務提高為法律義務,那無疑提高了法律的標準,而這種被拔高了的標準是難以被普遍社會成員所接受的?!耙虼?,法律義務的設定也要保持適當的度,這個度就是普遍社會成員的道德觀念所能接受的程度。能夠確立為法律的道德要求,只是公認的社會道德的一部分,有相當一部分道德要求仍需停留在道德領域。如將全部道德問題變為法律問題,那無疑使一個社會的法律變成了道德法典,法庭變成了道德法庭,這就等于用道德取代了法律,它是不符合人類創設法律的目的的?!豹┆?/p>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3
2范忠信.國民冷漠、怠責與怯懦的法律治療[J].中國法學,1997,(4)
我國目前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期,已經暴露出了普遍的職業道德問題。從公司的治理角度來說,對于會計的管理,不僅需要整個社會的道德氛圍做外部環境,還需要公司對會計的關愛與約束,加強會計職員的職業道德操守做內部環境,里外相結合,才能行之有效的管理好會計職員。
1.什么是會計職業道德
隨著社會分工的日趨細化,各種各樣的職業也日趨細化,各種細化的職業需要越來越多的行業才能完成一條產業鏈條,人們的工作聯系便日益緊密,因而就產生了各種職業利益沖突。對于職業利益沖突來說,因為有利益的爭端,故職業人和外界的關系便復雜化;因為有利益的爭端,故為了有效地來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就必須要調整職業人利益和本職業及其他職業之間的關系,就必須要對職業人在職業活動中所有相關行為,以及對其應該擔負的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進行有效規范和引導,來求得整體的認同和一致性,職業道德便是職業人所應認同和執行的一種有效規范和引導。
作為會計從業人員來說,職業道德則是指其在會計職業的相關活動中,體現了會計的職業特征的,應該遵循的會計職業關系及其職業規范和行為準則。
2.公司治理與會計職業道德的關系
人治遠比治人重要。由于會計信息對于一家企業來說,在諸多經濟信息中的作用明顯,不真實的會計信息將會給企業帶來難以挽回的傷害,故當經濟利益與職業道德規范沖突時,如果企業對會計人員缺乏有效地監督和引導,勢必會讓部分會計職員出現某種程度的道德失范問題。近年來由會計引發的經濟問題層出不窮,國家審計署于2010年6月4日結果顯示,截止到2010年5月30日,會計師事務所總共為2085家業已上市的公司出具了審計報告,其中1933份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87份無保留帶強調事項段意見審計報告,41份保留意見審計報告,32份保留帶強調事項段意見審計報告,22份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非標準審計意見共152份,占7.3%,,可見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其次假賬盛行,腐敗盛行,以各種名目做的收入、利潤、成本、效益的假賬,被瞞天過海中飽各關聯人員和會計的私囊,以至于企業管理者防不勝防,會計管理疲軟無力,導致企業績效不前。
二.倫理道德和職業道德的關系
倫理道德和職業道德是統一的,和諧的關系。
1.什么是倫理道德
《說文解字》中關于“倫理”的解釋:“倫,從人,輩也,明道也;理,從玉,治玉也。”。倫的本義為“關系”或“條理”,展開則有類別、順序和輩分等含義,后世則引申為人和群體之間,群體和自然之間的廣泛的利益關系。理的本義為玉石上的紋理,展開則有治玉、治理、道理和條理等含義,后世引申為道理、原則和規則等。倫理具有“人的行為必須符合一定的社會秩序,合乎一定的條理規則”的意義。顧名思義,倫理道德則是具有“人的行為必須合乎一定的條理規則的,符合一定的社會秩序的道德品性和道德行為規范的”涵義。
2.倫理道德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影響
中國傳統的儒家倫理道德,講究“慎獨”。
即是指在一個人的時候,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況下能依據道德標準行事,也能堅守道德準則。所謂“暗室不欺心”,即便不被人發現,也不做壞事。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來說,擁有“慎獨”的倫理觀,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堅守會計職業的道德原則,遵守會計職業的行為規范,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素養,更是一種道德修養的境界。儒家講究“無信則不立”。誠信對于任何職業人都需要,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來說,受到的金錢誘惑更大,若能夠誠實守信的對待經濟問題,則能體現出自身尊嚴和職業道德境界的問題。
三、完善新的倫理道德和會計職業道德體系
1、市場經濟整體的道德環境建設
會計的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建設的壓力來自全社會的各個層面,絕不是一家公司或者單純的會計業界可以完成的。
1.1重視全社會的道德氛圍
凈化會計的職業道德環境首先要依賴于各界的支持和協調,要營造出一個健康的社會輿論環境和一個健全的法治治理環境。中小學教學、會計專業的專門法學習、文化宣傳、主流媒體和現代媒體的輿論造勢,都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有著感染力和滲透力。一個社會對于倫理道德的堅守和對職業操守的肯定,能影響每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對于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的廣泛宣傳,能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使命感、責任心和榮譽感以及恥辱感
1.2完善監督機制評估機制
有約束力的職業規范,才可能規范的約束職業行為。
法律可以對會計人員產生威懾作用,目前我國關于會計違法犯罪的條文,比較全面,但是健全的法律條文之外,必須做到有法必依,才會讓會計人員因為懼怕法律的懲罰而不敢輕易嘗試制造假賬、貪污公款或者挪用公款等行為。反過來法律又可以保護遵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良好的法律環境無疑是從業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前提。有完善的評估機制才能更好的全面的評價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如果說法律的約束作用是“硬”作用,那么道德規范的評估作用則是“軟”作用。所謂軟硬兼施,評估可以從職業道德評價、敬業精神、責任心、合作性、工作認真態度等多方面,客觀的、公正的、科學的來評價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從而鼓勵和引導會計人員規范其道德行為,自覺的向職業操守靠攏。
2.企業內部環境的建設
2.1企業對會計人員的愛護
要想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必須遵循企業倫理和商業道德統一的原則,建立起企業倫理觀。有理性的企業會創造出合乎倫理道德的價值觀,其價值觀能適用于所有員工和部門,正因為其對于所有員工的適用性,就必然是考慮了員工的正當利益的,明確了企業與員工關系的價值觀。對于會計人員,在企業有著舉足輕重的職位,受到金錢的誘惑最大,所以企業要從細處關心他們,尊重他們,讓他們感覺到個人在公司的福利、前途明朗;公司樹立起雙贏觀點,讓會計職員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滿的道理,分惠于他們,讓他們不需要依靠違背倫理道德和職業道德而獲得可觀報酬,從根本上感受到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轉貼
2.2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賞罰機制
公司需要賞罰分明。道德規范的施行,必須要有賞罰機制,如果一鍋水端平,認真遵守職業操守的會計人員與不遵守職業操守的人員無賞無罰,就意味公司對任何行為都沒有肯定和否定之分,勢必會前者冷心,后者安心,不利于引導其自覺向往職業道德規范,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賞”是一種鼓勵,“罰”則意味著批判,利于會計人員趨善避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