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 16:18:00
序論:在您撰寫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DF4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溫飽問題的基本解決,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日益轉向多樣化、優質化 ,我國的農業也隨之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但隨著形勢的變化,人口增長與生態環境惡化的矛盾日益尖銳,突發性生態環境問題接踵而至。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農產品面臨著國際市場的嚴峻挑戰?!?】因此,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以保障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農業發展的趨勢。
一、發展生態農業的意義 【2】
(一)、生態農業是發展中國現代農業的根本途徑。
生態農業吸取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和國外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從我國國情出發遵照生態學的原理和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進行農業生產,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發展戰略的轉移和加速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二)、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
發展生態農業,可以避免對自然資源掠奪式經營和濫用,對農業的可更新資源注意增殖,對不更新資源注意保護和利用,使自然資源能得到持續的利用,減少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生態農業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生態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生態農業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它又能為社會創造數量多、質量好的多種多樣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態農
二、生態農業在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一)、生態農業是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和資源退化的有效途徑。
隨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急劇增加,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資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區農業環境污染相當嚴重,已經成為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可持續農業生產體系。
(二)、生態農業建設是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生態農業適應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調整農村產業和經濟結構,并結合地區優勢和產業特點,確定農業發展主導產業,培育龍頭企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措施。同時,通過生物鏈加環和產業鏈延長,形成了以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的良性轉化增值的“農戶+公司”的模式和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為主的龍頭企業,建立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加工業為龍頭,產加銷貿一體化的格局??梢娚鷳B農業不僅保護生態環境,而且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持續高效發展,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生態農業是促進農村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
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不以破壞農業可再生資源、降低環境質量為代價換取農業的發展,把保護環境和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與滿足人類需要相結合,達到生態合理和持續發展之目的。把傳統農業技術的精華和現代農業技術按照生態優化的規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態合理、經濟高效的現代化持續農業發展模式,使農業經濟的增長與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結合起來,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這是生態農業長期追求的目標。
三、生態農業建設的要求。
針對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生態農業建設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從我國國情出發,寓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資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一)、總體思路。
一是要立足于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藝措施,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步快速發展提供生態安全保障;二是著眼于質量和效益,解決農產品地區性和結構性過剩,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三是解決農產品污染問題,保障國民消費安全,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二)、區域布局。
要按照“重點突破,穩步推進”的原則,在鞏固和提高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示范縣的基礎上,有重點、分區域地全面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向縱深發展。
(三)、主導產業。
無公害糧食生產是我國糧食主產區生態農業建設的重點。從全面提高我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角度分析,畜牧業、蔬菜和水果、水產等產業要保持持久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確保將其發展納入生態合理的軌道,建立起以資源高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為基礎的生態型技術保障體系。
(四)、關鍵措施。
建立適合新時期生態農業發展的創新機制。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增加資金投入、強化技術支持,必須完善有關的法規制度和有效發展機制,使資金和技術投入真正發揮作用。當前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要進一步理順管理和運行體制,建立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組織管理體系和監督機制;完善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盡快制定全國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建立生態農業建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生態農業建設的積極性;加強法制體系建設,制定和完善生態農業的法律、法規,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五)、農業技術保障體系。
為進一步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必須要加強生態農業技術標準和關鍵技術的攻關研究,包括生態農業評價指標、管理認證方法、環境友好技術、不同要素的時空優化組合技術、適宜物種的挑選與改良技術等各個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態農業的生產資料、生產基地標準、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和產品標準體系,為生態農業建設和科學管理提供全方位技術支撐。
總之,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應由當前的“重經濟,輕生態”的社會發展現狀,轉向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農村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把發展生態農業放在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核心位置。
參考文獻:
[1]賁克平.對可持續發展農業的探討[J].農村發展論叢,1997,(1):14~16.
[2]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國農學會編,常平生.農牧結合是發展有中國特色可持續農業的戰略需要[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1.1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通過采用現代化的科技,在農業發生產過程中以不耗盡資源或是破壞生態的農業生產方式,從而確保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同時還要加快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使后代人對農產品的需求都能得到有效的滿足。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確保農業生產率的穩步增長,努力提高糧食的產量,確保糧食的安全,在當前農村和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可持續發展概念得以進一步延伸,所以作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與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自身發展特殊規律和內在要求息息相關。
1.2農業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以農業生態環境作為前提和基礎,只有具有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才能確保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農業生態環境可以說是農業發展和人類生態的基本條件,其為農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保證。一旦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則會加重農產品的污染,這不僅對我國農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制約作用,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都具有極大的影響,而且影響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所以需要加強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力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對于一些重點污染區域,更要加強治理,同時還要加快相關法律和政策的完善,從而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我國的農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是農業生態環境的保障??沙掷m發展是指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同時也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指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后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保持農業生產率穩定增長,而且還要提高糧食生產的產量,這就強調了農業生產與資源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只有農業生態環境得以保護,才可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實現了農業可持續發展,便會更進一步促使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提高,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2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1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不僅具有生態意義,還具有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保障食品質量、安全、營養的生活意義。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重大意義的認識,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變成一種自覺行為,增強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監督性,營造共促、共建、共謀的和諧氛圍。
2.2發展生態農業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如何發展生態農業,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直接關系著我國未來農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全面建設的進程。生態農業的建立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和有力的保障。生態農業不僅為農業生態治理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2.3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多部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城鄉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編制生態環境保護法規,在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法律目前還是空白。所以,形成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依然是當建設方面的立法步伐,促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可持續增長前的重要任務。
3結語
關鍵詞: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生產活動
1要積極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積極建設良好生態環境,必須采取多種措施,才能夠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加強保護生態環境的工作。首先,要盡量使垃圾能夠得到利用,使垃圾變廢為寶;要增加除填埋、焚燒以及露天堆放之外的處理做法,積極探尋處理方法,把垃圾分成不同類別,要采取分離垃圾的做法,還要積極加強對城鄉居民生活垃圾的治理;其次,保證小康社會的建設,建立綠色的農業生態環境,使農業環境的污染得到抑制,才能改善農業環境的污染現狀,只有實行好的規劃,要積極做好城鄉工業布局的規劃,把對環境的污染治理工作做在污染之中,必須加強城鄉企業的清潔生產工作,建設好生態環境;再次,解決資源的循環利用,農村沼氣得到大力應用,要在農村大力發展沼氣的應用。一方面,減少化肥的使用量,使有機肥料得到大量利用,還能夠為農村的植物增加有機肥料,還有利于緩解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凈化農村環境,沼氣使用量的增大。把有用的水用到實處,增強人們節約用水意識,提倡節約用水,我們還要積極建立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設施,在建設現代化農村中,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提高農業生產力[1]。
2要積極保護農業資源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要積極保護農業資源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進行科學研究,要從保護農村耕地資源出發,對于農村的耕地,保護耕地是防止資源退化和縮減的有效措施,實施在行動中,農村耕地的紅線要始終記在心中,在農村要對耕地資源實施合理開發和保護,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資源,農民不能失去了基礎,更不能失去了耕地。使農村有限的耕地資源得到保證,在調整中絕不占用耕地面積,達到嚴格限制農業內部結構調整,這樣才能積極穩妥開展農村基本農田建設,堅決不能觸動底線,一定要加強規劃管理,當地政府要把加強農村生產的建設用地。提高農業灌溉利用率的農村生產方式,建立創新的,這樣就可以轉變傳統的大水灌溉農業的生產方式,積極構建節水型的農業生產體系,要組織農民,應積極推廣節水技術,主管的農業部門,要利用高科技保護水的蒸發速度,要對農村水資源實施統一管理模式,積極加強保護水資源[2]。
3要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科技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現代農業科技的廣泛應用,是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的必經之路,這樣才能使中國農業生產之路,緩解生態環境被不斷污染和破壞的現狀,要從原有的觀念的轉化中,逐步轉變只是片面追求農業生產量的傳統觀念,使農村資源得到大的收益,不斷提高農村資源的利用率和轉化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在現代農業科技的發展中,可以利用中國現有的水資源、土地資源、動植物品種資源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它有利于緩解中國農業資源的短缺問題,這就是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寶。
4要積極宣傳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可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使廣大人民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針,才能夠盡快增強人們的思想覺悟和法制觀念,只有從根本上轉變人們對環境意識淡薄的現狀,這樣才能達到目的,必須提倡宣傳教育,這一點必須要讓廣大農民知道。首先要求各有關部門,要深刻的認識到環境違法行為所承擔的法律后果,使人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廣泛宣傳《森林法》、《土地法》、《環保法》等法律法規,積極行動起來運用多種形式和手段;其次,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高度,使人民將環保意識上升到生存意識,增強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加快培養社會公眾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的激情,加深人們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理解,普及環境科學知識。使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得到良好促進,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重要的工作去落實,使農村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提高政府的決策水平,同人民一道認真學習環境保護知識,要充分發揮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3]。
5結束語
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的大事,需要全國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也是人民的大事。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使中國人民早日實現小康社會的夢想,是中國發展現代農業,這樣才可以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條件,為全體人民謀福利,這樣才能提高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又要積極利用環境科學手段,考慮生態資源的保護,必須堅定的方向,注重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對于國家和社會已經各階層的百姓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周赫男.農業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D].渤海大學,2013.
[2]張鐵亮,周其文,鄭順安.農業補貼與農業生態補償淺析——基于農業可持續發展視角[J].生態經濟,2012,(12):27-29.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發展生態農業,降低生態赤字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著手,提出了寶雞市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用科技武裝農業,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加強培訓,提高農民素質。
【關鍵詞】生態赤字 農業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09(2010)08-000-02
生態赤字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說,一個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水平由生態承載力和生態足跡二者共同決定。生態承載力反映一個地區生態系統資源的豐富程度,生態足跡反映人類活動的強度,二者的差值即為生態盈余(赤字),反映該地區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脆弱性)。如果一個地區生態承載力小于生態足跡,就出現生態赤字,表明該地區的人類負荷超過了其生態容量,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發展模式處于相對不可持續狀態。
《中國21世紀議程》中指出,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和領先領域,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使農業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能力。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把農業發展、農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資源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盡可能減少農業發展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破壞和污染,采取措施降低生態赤字,使農業發展于良性循環之中。
1 降低生態赤字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1.1 降低生態赤字是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約束條件
可持續發展要求發展的可持續性,農業發展必須維持在資源和環境的承受能力范圍內,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發展的可持續性。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可以用生態赤字來衡量,故降低生態赤字是可持續發展的約束條件??沙掷m發展除了需要保持經濟、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外還必須以降低生態赤字為基礎,可持續發展的整個理念,就是經濟系統的增長規模絕對不能超出生態系統可以永久持續或支撐的容納范圍。
農業想要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有持續的資源供給,同時又必須有足夠的環境容量容納農業生產所產生的廢棄物。而資源是有限的,環境容量也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可持續發展不會進一步消耗世界自然資源的絕對量和涵容能力,對自然資源的利用不會因為過度的對地球承載能力和繁榮能力的開發而導致生態債務(朗克和哈尼,1992)。
可見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約束條件就是降低生態赤字,擴大生態承載力,保證農業生態系統自我維持、自我調節能力,資源的供給能力和環境的容納能力持續健康發展。
1.2 降低生態赤字是實現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條件是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一旦出現了生態赤字,就表明農業賴以發展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農業發展就會失掉后勁和依托。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降低生態赤字,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對于農業來說,既不能引入,也不能借貸,只能靠自身系統內部的修復與養殖。所以我們應當像重視財政赤字一樣關注生態赤字,從保護環境入手,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合理利用資源,保持生態平衡,促進農業生態系統內部能流物流通暢,保證高效運轉,實現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1.3 降低生態赤字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成倍增長,產生了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非理性行為。農業是生物的自然再生產和人類的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產業,農業的經濟增長,不僅取決于資本、勞力和技術的貢獻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資源的影響。如果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保護生態環境,降低生態赤字,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只有在此前提下,農業生產才能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為社會創造數量多、質量好的農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1.4 降低生態赤字是實現農業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手段
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提高農業產品的產出率、產品質量和農業經濟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社會進步和資源環境保護放在首位,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降低生態赤字,保護生態環境,能夠滿足人們對勞動環境、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質量的生態需求,可以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生活與生存質量,使人、社會與自然保持協調關系和良性循環,從而使社會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生態與經濟共同繁榮。
2 實現寶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分析
資源環境是人類農業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人類在農業開發的過程中必須遵從客觀規律,不能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然而寶雞市本身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1993—2004年寶雞市出現生態赤字且有上升趨勢,2004年人均生態赤字達1.426hm2表明寶雞市生態發展不可持續。那么,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指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的方法,把現代科技成果與農業技術相結合,使之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并良心循環的一種現代化農業發展模式。它強調建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協調平衡的大生態農業結構;把糧食生產與經濟作物生產相結合,種植與農林牧漁相結合,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相結合,生物、工程和農業這三大措施相結合,實行綜合治理。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力推廣生態農業是落實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
第一,寶雞應當依托我國唯一農科城—楊凌農科城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致力與孵化和傳播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為發展生態農業提供技術支撐。開發關鍵鏈接技術,發展生態無害化技術,努力實現廢棄物的回收利用;積極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支持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污染防治等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效率;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推廣機械化秸稈還田技術以及秸稈氣化、固化成型、發電、養畜技術。
【關鍵詞】生態赤字 農業 可持續發展
生態赤字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說,一個地區生態可持續發展水平由生態承載力和生態足跡二者共同決定。生態承載力反映一個地區生態系統資源的豐富程度,生態足跡反映人類活動的強度,二者的差值即為生態盈余(赤字),反映該地區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脆弱性)。如果一個地區生態承載力小于生態足跡,就出現生態赤字,表明該地區的人類負荷超過了其生態容量,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發展模式處于相對不可持續狀態。
《
第三,加大發展生態農業的宣傳力度,尤其加強對無公害農產品、有機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宣傳力度,向農民公布當前環境污染的嚴重危害,讓廣大民眾真正意識到發展生態農業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使生態農業的理念深入人心。
2.2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第一,保護耕地,合理開發和利用土地,減少非農業占用耕地,促進土地復墾,種植農田防護林帶,積極引導 農民使用有機化肥,減少化肥對土地的侵害。保護水資源,控制水環境污染,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適當用污水灌溉農田。合理開發和利用沼氣、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情節能源。保護生物多樣性。
第二,,改善農業資源環境。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污染源,防止工業“三廢”直接排入農業環境而造成危害??刂妻r業自身的污染源,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殘毒農藥的使用,提高農藥化肥的利用率,減少化學產品對土壤、水質、大氣及農產品造成的污染。減少農膜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無害化處理畜禽糞便,提高糞便還田和綜合利用比例,加強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水平。
2.3 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產業化是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對當地農業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實現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把產供銷、貿工農、經科教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條龍的經營體制。
首先,龍頭企業是關鍵,它肩負著開拓市場、科技創新、提升管理水平和帶動基地發展的任務。應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牽引作用。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一種是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種養加銷綜合經營;一種是“公司+農戶”、“訂單農業”等組織形式。不論哪種形式的龍頭企業,只要能帶動農戶發展生產,就應給予扶持。
其次,無論采取哪種形式經營,都必須實行區域化布局、規?;a,努力形成當地的主導產品。有了規模,才能造就出產業,種養加工銷售才會配套,龍頭企業才可發育出來;公司與農戶和基地才會逐漸組成“風險共擔,利益公沾”的經濟共同體。壽光的蔬菜、諸城的肉雞就是靠市場和規模發展起來的。寶雞農村也應以培育龍頭企業為切入點,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壯大縣域主導產業,努力在發展特色產業上有新突破。
第三,要在培育本地主導產品基礎之上,加快規?;?、專業化、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后勁和活力。要抓緊建設一批大型綠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推進綠色農產品的開發,突出高附加值產品、精深產品開發,加強特色產品、有機食品和生態食品開發。建立高效的綠色農產品產業政策扶持體系,鼓勵農業企業走出去,拓展農業產業發展的新空間。
第四、要加強合作意識,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推進農村經營體制創新。依托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經營能人組建合作社,集中采購原材料并銷售產品;依托基層供銷部門組建合作社,發揮場地和經營優勢;依托基層農技部門組建合作社,發揮技術和服務優勢;加快特色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搞好特色農產品的中介和流通。
2.4 用科技武裝農業,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
現代農業的實質是發達的科技型農業,科技進步可以全面提高農業生產中要素的利用率,沒有科技進步,就無法深入挖掘現有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內在潛力,就不能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就很難迅速提高農村各類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無從談起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和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目前,農村傳統的土地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經濟增長中仍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地區間競爭的實質是科技的競爭,隨著科技發展,許多新科技在農業中很快得到應用,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 有些生物技術和產品已經用于實踐,大大提高農業產品的數量和質量,農業科技對農業生產貢獻越來越高。改造傳統農業的出路在于向農業領域引入現代科學技術,使農業投資變得有利可圖,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首先,科學技術可以通過改變農業生產要素來推動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農業中的種子、化肥、土壤、工具、飼料等各個要素都需要科學技術的滲透和推動。要實現農作物、牲畜、魚類、林木的良種化,就必須利用現代育種學、遺傳學的科學成就;要對中低產田進行改造,就要采用現代改良土壤的先進科學和技術;通過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促進農業生產率的提高,有助于搶農時,提高作業質量;通過先進技術和手段的使用,有效地對森林、草原、山地等資源加以綜合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科學技術還通過提高農業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勞動者及其素質來推動農業的發展。通過農業各生產要素的改變,達到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目的。
其次,科學技術可以通過改變農業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來推動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在生產環節上,依靠科學技術才能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沙化,促進農業的良性生態循環,實現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規模化和生產組織的科學化、社會化;在加工環節上,依靠科學技術才能開發出多品種、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在流通環節上,依靠科學技術才能發展先進的交通工具和設施,建立多功能、多渠道的市場信息網絡;在服務環節上,依靠科學技術才能為產前、產中、產后的管理工作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通過各個環節的改變,才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綠色農業;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特征;原則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1-0002-2
1 農業生態保護簡述
1.1 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與保護
生態系統通過漫長的演化過程使自身具備了在一定范圍內的自主調節和自主控制等能力,使其在結構與功能上達到動態平衡的狀態,從而保持相對的穩定。然而,生產力的迅猛發展與對自然規律認知的嚴重不足,使人類長期處于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謀求發展的模式,它對生態系統的破壞與影響已經超出了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范圍。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降低必然會導致其功能的退化,使其平衡難以維持,進而嚴重危及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這些發人深省的教訓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必須要以堅持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由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建立在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上,所以要求人類采取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維護和治理,生態保護的概念也由此產生。生態保護是人類以生態學為指導,遵循生態規律有目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行維護和治理的活動。通過針對人類不合理的資源利用和開發活動進行約束和調整,將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限制在生態承載力限度范圍內,以確保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
1.2 針對農業的生態保護
農業生態環境是指農業生物賴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種天然和人工改造的環境要素的總和,包括土地、土壤、森林、草原、水源、空氣、陽光、溫熱、微生物等農業生產的基本物質條件,這些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農業生態環境總和系統,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和載體。
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離不開對農業環境和自然環境的保護,這兩者作為農業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生態保護的重要對象。由此可見,農業生態保護的實質就是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間的協調統一。
首先,農業生態環境是農業經濟發展的載體,為人類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質基礎。人類不僅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資源,獲得更多的生產、生活資料,更要從根本上解決如何通過保護農業生態安全來獲取充足、優質、安全的農產品的問題,從而達到產量與質量上的雙達標。
其次,人類作為農業生態環境開發利用與保護的主體,必須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的原則。面對全球性的人口數量增加和消費質量要求的提高,必然會引起對于農產品消費總量和總體質量兩方面的需求大幅增加。雖然人類試圖通過提高科學技術水平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能力在不斷加強,但是,這一過程所產生的“三廢”等有毒、有害物質同樣會對農業生態環境產生危害,如果這種危害超出農業生態環境的自凈能力,就會危及到農業生產和人類安全。
2 生態保護與綠色農業發展的必然聯系
2.1 生態保護是綠色農業發展的先決條件
綠色農產品作為綠色農業的產出,與傳統農業相比,不僅對農產品的營養、衛生標準要求嚴格,同時對農產品產地的生態環境、原料作物的生產規程、包裝和儲運過程都有著更多的規范,但對于綠色農業及其綠色農產品更基本的要求在于生態環境。
綠色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會對綠色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現實卻是:“三廢”排放無序、農化物質濫用等一系列造成環境污染、資源縮減和生態系統失衡的不合理問題在我國仍然十分嚴重。只有合理利用科學技術,著重發展農業生態建設,以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發展綠色農業的立足點,才能使我國的綠色農業得以更好、更快的發展。
2.2 綠色農業的發展對生態保護起到促進作用
農業生產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通常是由于農業生產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如果農業發展以破壞生態、掠奪資源的方式進行,它所帶來的效益也只是短期的,而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卻是長久的。這種不合理的發展模式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綠色農業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并已在我國農村逐步推廣。由于綠色農業在理念上強調對資源和環境的合理利用,追求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并且把生態環境作為綠色農業生產的根本。所以,綠色農業生產會極大的提高農村農業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綠色農業的生產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逐步改善生態環境的過程,所以,它對保持生物多樣性、提高植被覆蓋率等方面都有長遠的重要意義,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3 綠色農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3.1 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特性概述
首先,發展作為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首要目的,其主要是農業生態環境由廣度到深度全面提高的變化過程,這一過程中的多數資源都具備可再生的特點,并且各因子的結構和功能都會根據農業生態系統在不同情況下的需要產生不同的變化以維持農業生態系統自身的穩定性,這些時刻變化的因素都使得綠色農業生態的發展具有動態的特性。
其次,農業的發展既要能夠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不能對生態環境產生過為嚴重的影響,所以,如何使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之間建立長期協調統一的關系是人類面臨的重要難題。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自身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者的有機結合,其在生產、生活、生態三方面更是體現出極強的統一性。
最后,綠色農業生態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單純的經濟價值上,同時它還具備環境價值與社會價值,這就使其在功能上具備了一定的多樣性。綠色農業發展是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的整體,這是它區別于傳統農業的重要特點。
3.2 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概述
3.2.1 可持續發展原則 綠色農業健康、穩定的發展與其持久發展的能力是分不開的,農業生態系統本身的調節能力固然重要,但要做到綠色農業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綠色農業系統的可持續性,還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這里的可持續性是指綠色農業生態系統受到外界干擾時仍能保持或恢復其生產率的能力。
為貫徹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要求:第一,根據可持續性的條件調節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在生態允許的范圍內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第二,有足夠的綠色農業設施系統保障能力,確保在季節與氣候不利的情況下仍可以確保農業生態的穩定性;第三,綠色農業生態環境的長期建設也決定了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2.2 有序發展原則 綠色農業生態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國可以通過吸取國外的成熟經驗來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錯誤,但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的進行,絕不可以忽視農業生態發展的客觀規律,盲目的。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農業尚處在不發達的傳統農業階段,農業生態環境也在逐步惡化,這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現實。所以,這就要求我國的農業生產要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現代農業科學分步驟制定與其相配套的農業生產管理辦法,循序漸進地進行優化,為今后的綠色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積累財富。
3.2.3 立足資源與環境原則 發展綠色農業,要立足節約優先、環境優先的原則,進行農業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在節約資源方面,要通過發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綠色農業循環經濟,盡可能的做到可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非可再生資源的節約利用。在環境治理方面,要從政策上加大污染的防治力度,盡可能的減少其他生產活動對農業生產所造成的大面積污染,并對與綠色農業生產相關的水、地、生物等自然資源進行有效地保護,為綠色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從而逐步實現綠色農業和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嚴立東,劉新勇,孟慧君,羅昆.綠色農業生態發展論,人民出版社,2008.
[2] 高旺盛.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政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關鍵詞: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現狀;可持續發展;對策
農業生態旅游萌芽于20世紀30年代,歷經持續發展進而擴展到世界多個國家。農業生態旅游以綠色、環保為經營發展理念,借助于農業生產,將農業與旅游景觀有效融合,既達到了旅游業的休閑娛樂目的,又實現了旅游業發展的低碳環保目標。因此,世界各國紛紛推行農業生態旅游,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存在許多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筆者針對面臨的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農業生態旅游含義與特征
農業生態旅游是農業資源、自然生態環境與旅游相結合的產物,隨著世界農業生態旅游業的飛速推進,發展中國家紛紛抓住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的契機,通過農業生態旅游帶動國家經濟的發展。筆者就農業生態旅游的含義、特征以及意義分析如下。
1.1農業生態旅游的含義
農業生態旅游是以農村生態環境為依托,以生態農業資源為基礎,以農村生態文化為指導,以低碳環保為目的,以生態可持續發展理論為規劃原則,通過對農業資源的合理布局整合和科學規劃設計,將旅游業與生態農業發展有效地融合而產生的一種集旅游、休閑、體驗民風民俗、健康環保為一體的旅游活動新形式[1]。由于該旅游形式貼近自然,靈活多樣,便于實施推廣,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睞,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農業生態旅游景區,發展中國家更是通過開發農業生態旅游推動國家旅游業的發展。
1.2農業生態旅游的特征
1.2.1環境保護有效性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接踵而至的環境危機日益升級,環境保護問題現已上升為國際熱點話題。在旅游業發展方面,通過轉變傳統模式為農業生態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揮生態農業的生態優勢,進行環境保護科學布局,實現農業、生態環境與旅游業的有機結合,從而有效地實現環境保護的目的。
1.2.2農業生態依托性農業生態旅游突顯出生態農業對旅游業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旅游業以生態農業作為發展契機,對農業生態資源進行充分合理的開發利用,把傳統農業生產轉變為新型生態農業技術及成果,通過展示逐步形成新型農業生態旅游。可見,農業生態旅游以農業生態作為支撐點,對農業生態的依賴性很強。
1.2.3鄉村文化融合性由于鄉村文化能展現不同地域特異的民風民俗,能顯現當地保留的歷史文化資源,能激發人們參與的熱情,因而致使鄉村文化成為農業生態旅游的一大亮點。在農業生態旅游發展中,鄉村文化通過對各組成要素的相互融合,讓游客感受到農業生態景觀與特異鄉村文化融合之美,為游客帶來了巨大的文化審美享受,提升了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的品位。
1.2.4活動形式趣味性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在生態農業旅游的活動形式設計上加入了趣味性的設計理念,如在景區設計建成特色農產品種植實踐園及采摘園,建立農耕活動基地,開展科技農業展示及民俗文化欣賞活動等,通過多彩趣味的活動形式為游客帶來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的樂趣與享受[2]。
1.3農業生態旅游的意義
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有利于合理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減少因農業生產對土地資源造成的污染,實現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有利于有效地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緩解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壓力,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3];有利于慎重地傳承地域傳統文化,保持自然文化的完整性,實現旅游與文化的和諧融合;有利于轉變農民的傳統觀念,增強城鄉交流的頻率,實現城鄉的協調發展;有利于全面協調農業生態旅游的功能價值,解決農業發展中的難題,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2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現狀
在20世紀中期,發展中國家大力發展農業生態旅游,并通過旅游業帶動了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目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已經日漸成熟,其根據各自的資源優勢及特點構建了適合國家發展的農業生態旅游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1政府扶持模式
隨著發展中國家對農業生態旅游的不斷開發,部分發展中國家政府積極給予其經濟與政策上的支持,對農業生態旅游進行全面的調控及管理,進而建立了政府扶持模式。構建該模式的典型代表為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巴厘島由于自然風光秀美,氣候宜人,故于20世紀60年代末,印度尼西亞政府將其規劃為國家最重要的農業生態旅游景區[4]。印度尼西亞政府通過向世界銀行貸款注資建設巴厘島農業生態旅游,在巴厘島規劃并建設完備的旅游配套設施,開發多樣的農業生態旅游項目,延長農業旅游土地的租賃期限,改善農業生態旅游的投資環境,利用低息貸款、減免相關稅收以及降低營運費用等方式鼓勵投資者開發巴厘島農業生態旅游業。由于政府的強力扶持,巴厘島的農業生態旅游發展日趨完善,觀光游客與日俱增。
2.2居民參與模式
部分發展中國家由于土地面積大、農業自然資源豐富、人力資源眾多等特點,政府鼓勵農民通過發展農業生態旅游增加收入,進而提升農村的文化素質及經濟效益。以中國廣西平樂縣瑤族鄉居民參與模式為例,政府在該模式的構建中起著引導、支持及保障作用[5]。居民作為該模式的實踐主體,合理進行旅游資源開發,積極從事旅游設施建設,充分參與旅游方案規劃決策,全力解決旅游引發的疑難問題,有效進行旅游基礎知識及技能培訓,強化資源環境保護意識,通過開展居民參與模式的農業生態旅游,中國廣西平樂縣瑤族鄉現已成功脫貧致富。
2.3旅游環保模式
由于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科技力量不足等原因,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時選擇以低碳環保作為發展方向,從而構建農業生態旅游環保模式[6]。如墨西哥的坎昆島,該島風光旖旎且植被豐富,在農業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通過全面把握優勢資源開發,合理選取人性化環保旅游設施配置,積極實施旅游生態保護項目規劃。規劃設置旅游項目充分滲透環保理念,在旅游活動形式及內容的設置上貼近生活,貼近自然。旅游環境簡單而質樸,吸引了大量向往自然,釋放壓力的游客,進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旅游境界。同時墨西哥的坎昆通過構建旅游環保模式帶來了旅游業的巨大商機。
2.4民俗節慶模式
發展中國家都具備特色的民族風情及傳統節日,部分發展中國家以民族節慶為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契機,通過將農業生態環境、文化與民族傳統節日相融合,達到吸引游客前往觀光旅游的目的。如越南老街省沙巴縣大坪鄉,其為多民族聚居地,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傳統,匯集豐富的民俗節慶特色[7]。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方面,把握民族各異的風俗節慶契機,融合豐厚的農業自然資源,規劃建設民族特色風情的配套設施,開發民族特色農業生態旅游形式,打造富有強大引力的旅游項目,推進地域特色旅游商品流通,深化旅游產業的穩健發展。
3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
隨著世界各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農業生態旅游備受旅游愛好者的青睞,發展中國家積極抓住這一經濟發展契機,大力發展本國的農業生態旅游,在發展過程中必然面臨諸多問題,對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正視這些存在的問題尤其重要。筆者就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3.1政府認識缺乏,管理缺失
發展中國家在本國農業生態旅游的支持力度上強弱不一,部分發展中國家政府未意識到農業生態旅游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如剛果、利比亞等部分非洲發展中國家,其政府在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過程中,管理職責不清,宏觀調控缺失,監管力度缺乏,導致農業生態旅游失去活力。可見,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管理缺失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2資源開發盲目,意識模糊
隨著世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部分發展中國家盲目擴大農業生態旅游的規模,如非洲的摩洛哥、肯尼亞等發展中國家,其大力開發農業用地,加大耕地上的娛樂設施建造力度,忽視資源優勢,未進行科學規劃,盲目開發無優勢的耕地,導致耕地面積急速減少,旅游業發展不盡如人意,浪費了大量的人、財、物力,未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3環境污染嚴重,整治不力
目前,部分發展中國家旅游經濟發展迅猛,產生的環境污染現象也日益嚴重,典型代表如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巴厘島雖然農業生態旅游發展飛速,然而由于旅游開發者規劃設計思慮不全,未建立合理的環境污染防治計劃[8],對產生的污染性廢棄物隨意排放,規劃建立配套設施欠缺環保意識,造成了農業生態環境的多重污染,嚴重影響游客游覽觀光的心情,阻礙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4服務質量欠妥,服務理念欠缺
發展中國家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時,大部分是放任其在市場競爭中自主發展的,政府往往疏于管理,導致旅游服務質量降低,如中國的部分農業生態旅游景點旅游服務質量不佳,表現為在旅游發展中服務理念欠缺,不注重旅游區從業人員服務意識的提升,使得旅游區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許多從業人員臨時上崗,缺乏規范的培訓與管理,導致應對旅游區游客的突發狀況及污染景區行為無合適可行的解決辦法,不能有效地引導服務游客,致使游客對旅游產生負面情緒,因此不利于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3.5形式特色不明,吸引力有限
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在內容以及形式上具有明顯的相似傾向,致使農業生態旅游引力缺失,如馬來西亞、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部分農業休閑度假村,其表現為地域及文化特色突顯不足[9],旅游活動形式較單調,旅游趣味性缺乏,導致游客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吸引力有限。形式特色不鮮明的問題嚴重影響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4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
由于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存在許多制約因素,因此,筆者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對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些許幫助。
4.1政府發揮調控職能,強化管理意識
當今社會,世界各國都將旅游業作為促進國家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但是依然存在部分發展中國家政府對農業生態旅游支持力度欠缺,忽視對農業生態旅游的監管,導致農業生態旅游在市場競爭中出現發展混亂以及停滯不前等現象。因此,要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在政策利導上,制定促進農業生態旅游發展的法律政策,發揮法律政策的引導保護作用;在資金扶持上,政府要加大旅游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增加旅游接待服務的資金投入,加強旅游交通建設的資金扶持,扶持旅游企業吸引外資投入;在活動宣傳上,政府利用對外大型活動加大本國農業生態旅游的宣傳,以農業生態旅游作為活動宣傳主題,從而提高國外游客參與度;在監管職責上,明確監管職責任務,劃清監管職責范圍,培養監管科學意識,提升監管者的綜合素質,從而給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以強有力的支持。
4.2資源開發因地制宜,提升配置高度
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合理開發是農業生態旅游順利發展的關鍵條件之一,然而部分發展中國家為了拓寬本國農業生態旅游的范圍,盲目地大肆開采農業耕地用于建設旅游設施,導致嚴重的資源浪費及環境破壞。因此,發展中國家在農業生態旅游資源開發上,充分合理地進行資源開發異常重要。在資源環境選擇上,要立足實際情況,考察自然條件,思量環境劣勢,謹慎開發選擇;在景區規劃設計上,要合理規劃項目,突顯農業優勢,降低耕地浪費,保持生態和諧[10];在客源市場吸引上,要實現交通便利,旅游發展條件優越,經濟承載輕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要適宜基礎設施建設設計合適的旅游形式,開發特色旅游產品。只有通過因地制宜地開發資源,才能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4.3景區加強環保規劃,加大整治力度
發展中國家的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是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的重點任務,生態環境如果保護力度不夠,景區污染現象整治力度不足,將直接影響農業生態旅游的穩健運行,因此,加強景區的環保規劃及整治力度刻不容緩。在景區設計上,要擴大保護區域范圍,實際規劃合理緩沖帶,營造健康環保的景區安全系統;在景區交通規劃上,要修建景區生態小路,倡導徒步觀光賞景,控制交通工具流量;在污染整治上,要控制工業污染排放,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少農業污染物排放,加快污染處理設施建設,實現景區廢棄物集中處理,加強景區配套設施的完善;在水源保護上,保護自然水源環境,規劃景區綠化工程,保持地表水源通道完整,防止地下水源污染。通過對農業生態旅游景區的環保規劃及整治,為農業生態旅游注入新的生命力,促進其持續健康發展。
4.4員工強化管理培訓,增強從業素質
當今世界農業生態旅游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的競爭,然而部分發展中國家在農業生態旅游發展中,存在管理及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意識薄弱,解決問題技巧欠缺等現象??梢?,只有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才能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及服務意識,才能確保農業生態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11]。在培訓類別上,可實施統一與專業培訓相結合,對全體員工開展全員培訓,提升全員的整體素質,提高服務意識,增強問題處理技巧,對于管理人員開展專業培訓,提升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素養,增強管理藝術;在培訓形式上,可采取集中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形式,就旅游基礎知識與服務基本意識等進行集中培訓;對于專業性理論與專業服務藝術行為等,進行分散培訓;在培訓內容上,做到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組合,對于具體的服務要求及價值體現進行理論學習,對于抽象的問題處理藝術及技巧可通過實踐操作培訓;在培訓考核上,要體現理論考試與實際評比相統一,對員工培訓效果予以科學合理的分析及獎懲。培訓是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必須堅持實施的任務,只有正視并合理開展培訓,才能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推進。
4.5地域特色充分顯現,提高景區吸引力
發展中國家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可通過地域特色的發掘與民族文化的融合得以實現,突顯地域特色可以達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在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旅游設施可結合地方特色進行建設,旅游形式可融合民族風格進行規劃,旅游內容可突顯獨特農業景觀進行講解。隨著農業生態旅游的開發,旅游產品作為旅游的輔助產業應運而生,在旅游產品的設計開發上要結合地域特色,在設計上彰顯地域文化內涵,突出環保性、藝術性、實用性、品牌及便于攜帶等特點,從而增強景區吸引力,為農業生態旅游帶來生機,促進農業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建萍.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2]李長榮.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3]袁京平.發展中國家的旅游業[M].北京:中國商貿出版社,2003.
[4]鄭鐵.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
[5]方士明.國際旅游信息系統概論[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6]曾坤生.生態旅游消費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J].改革與戰略,1997(4):15-16.
[7]彭希喜.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國際市場,1998,18(3):38-40.
[8]佟敏.淺談國外生態旅游的發展現狀[J].美中經濟評論,2005,40(3):51-52.
[9]張蓓,萬俊毅,文曉?。畤廪r業旅游的模式比較與經驗借鑒[J].農業經濟問題,2011(5):102-103.
[10]慧.國外都市農業發展經驗研究[J].世界農業,2012(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