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 16:17:56
序論:在您撰寫翻轉課堂內容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翻轉課堂突破了傳統課堂的教學局限,將課堂時間延伸到了課外。學生可以坐在家中自主學習,直至學會為止。所以,翻轉課堂突破了時空局限,重新建構了學生的學習流程。學生借助教學視頻和開放網絡資源自主完成知識的建構,課堂則成為探討問題、得到個性指導的地方。學生擺脫了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成為整個教與學過程中的主體,實現了個性化學習。
一、“翻轉課堂”的內容選擇
翻轉課堂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安排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合理設計內容板塊?!读鶉摗返慕虒W成為筆者的第一節“翻轉課堂”。課前教師首先需要錄視頻,筆者確定了本課學習的重點:一是講解重要字詞句,二是分析《六國論》的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我將重點錄成了微視頻,時長約為10分鐘左右。錄制完成后上傳到學校的公共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后打開網頁自主觀看學習,實現課前預習的自主化。
第一步,根據“翻轉課堂”特點,把重點字詞句放在課前的視頻中,讓學生在課前梳理課文;
第二步,筆者在視頻中講解“論,是古代常用的一種文體”;
第三步,作者介紹;
第四步,在視頻中布置思考題:
1.劃出本文的中心論點和兩個分論點?
2.課文第3、4段分別論證了兩個分論點,如何論證的? (提示:方法多樣)
第五步,教師講解第5、6段的作用,視頻展示補充時代背景。
“翻轉課堂”的古文教學中,可以把字詞句的檢測、落實放在課前,同時,對于具有鮮明時代背景的文章,應該讓學生提前了解,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文章。這樣,課堂教學就可以實現從知識學習到知識運用的轉換。
二、課堂教學流程的安排
1.教學視頻的觀看
錄制好的視頻,通過學校信息平臺發送給學生,學生觀看完字詞講解后,老師暫停視頻,將不理解的字詞記錄下來,自主梳理課文內容。學生將無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在課堂上探討研究。
2.課上交流展示
首先,交流課文字詞的疑問,因學生課前預習充分,對于字詞句的理解基本沒有困難。其次,學生交流后明確指出《六國論》的中心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分論點:①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②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第三段的論證內容與論證方法學生都能輕易解決。內容: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對比論證法:①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②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③先人得土地之難與子孫失土地之易。④六國割地之繁與所得平安之短。⑤諸侯之地有限與暴秦之欲無厭。引證:“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第四段論證了三國滅亡的原因分別是:齊“與嬴而不助五國”,燕“以荊卿為計”,趙“牧以讒誅”。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以三國滅亡的事例為例,深化并具體論證了“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道理。
3.學生合作探究
在交流展示后,筆者發現學生忽視了第四段中的“假設論證”,趁勢拋出探究問題:“第四段除了運用舉例論證外,還運用了何種論證方法?如何理解這一論證方法?”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的方式,經過合作討論后,學生得出第四段中還用了“假如論證”,“向使三國各愛其地”中的“向使”就是假如的意思。
雖然學生使用了一個非專業名詞“假如論證”,(正確應為“假設論證”),然而筆者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了肯定。
4.精講點撥
“假設論證”是個全新的知識點,學生不甚了解,教師應該精講,讓學生明白何為假設論證。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中的“向使”就是假如的意思,“向使”是一種典型的假設論證,翻譯成現代漢語,可以翻譯成“如果……那么”“假如(倘若)……怎能” “假使…那就……”“試想……”等。在古漢語的假設論證中,“向使”是個經常出現的標志性詞語。
例1:李斯《諫逐客書》:“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保偈顾奈痪骶芙^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任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了。)
例2: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君》:“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保偈箾]有君主,人們都能得到自己的東西,人們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
在古文中“假設論證”除了“向使”還有在必修三中出現的“不然”。
例3:……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句子中的“不然”就是“如果不這樣”的意思,也是“假設論證”的常用詞。
5.內化知識
知識點的內化,是課堂生成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事例分析得出,假設論證是在列舉事實論據后,從相反的方面進行假設分析,從而揭示論據和論點之間關系的說理方法。
為了進一步內化知識,筆者展示了示例4:
例4:假如王羲之根本沒想過要當什么書法家,那他絕不可能有這么堅強的意志去練字。正因為他從小就立下高遠的志向,才會有堅強的意志去苦練書法,才會成就一代書法家。
筆者讓同學們討論這個片段是不是假設論證。有的學生覺得寫得比較完整,有的學生認為沒有掌握假設論證的精髓,論證中雖然有“假如”二字,然而卻不屬于假設論證。還有學生認為這個例子不屬于假設論證,而是“因果論證”……討論很熱烈。甚至有學生拿出上學期的作文片段。
例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狈擦⒐γ谑勒撸瑹o不是從小處做起,注意點點滴滴的積累,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斷自我完善的。若無每日聞雞起舞堅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無長年筆走龍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揮毫蓋世被尊稱為書圣呢?
這名學生通過例5,向在座的學生講解,何為真正的“假設論證”。這種探究方式讓課堂產生了新的火花,這種生成讓筆者非常欣喜。
最后,學生總結出完整的假設論證包括:材料+多層假設推論+反問+結論,說明知識的內化比較到位,這也解決了其他學生在自學中的疑問。
6.擴展遷移
教學時需要合理設計,利用“最近發展區”理論,幫助學生完成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過渡。
筆者組織學生觀看電影《中國合伙人》的片段(6分53秒到7分35秒,約40秒),要求學生以“追求夢想”為話題應用假設論證的方法,寫100字片段。
視頻播放完畢,留出5分鐘時間讓學生完成片段。學生因為對電影感興趣,片段完成比較快。寫作結束后,小組交流,組內選出最好的片段推薦出來,在全班交流。下面為某位學生創作的片段。
例6:面對高考的失利,家境的艱難,成東青沒有停下追求夢想的腳步,為此,在他最親愛的家人面前,將姿態放倒塵埃里,電影里說,中國的英雄是可以跪的。如果他當初真的放棄了,老老實實做一輩子農民,那么他的人生又會是怎樣?他又如何去向他的學生解釋他所寓意的新夢想?
推薦出來的片段,讓學生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謄抄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交給教師批改,這成了積累素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認知活動總是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的順序,螺旋式上升。學生的認知活動是與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及個性心理傾向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的。因此筆者根據教學實際將翻轉課堂分為六個環節:視頻觀看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內化知識拓展遷移。
三、翻轉課堂的實踐策略
1.根據文本特點和學情狀況,確定教學內容
筆者在錄制視頻前,根據文言文的特點和學情狀況,確定《六國論》的兩個教學重點,在拓展遷移中選擇學生喜歡的電影作為素材。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在制定教學內容時,體現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在拓展方面,盡量給學生提供新鮮素材,比如新聞、電影等等,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課堂效率。學生還可以通過翻轉方式,自行產生課堂探究的問題。
2.視頻講解重點,減少教師教學壓力
翻轉課堂雖然體現了高效的教學理念,然而在目前的教學中,很多教師不愿意實施翻轉課堂,主要是擔心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學效果不理想,并且擔心無法順利完成教學進度。
然而通過教學發現,學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古文中的字詞學習,在課堂上解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翻轉課堂在自主中探究、拓展,有利于擴展學生的語文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3.翻轉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參與度
由于班級規模過大,班級人數過多,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是存在差異的。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發展不均,課堂參與度也會受到很大影響。然而翻轉課堂將教學前移,讓學生提前參與學習?!读鶉摗方虒W中的重點字詞,如果放在課堂教學,能力強的學生認為浪費時間,能力較差的學生更有可能跟不上教師節奏。把重點字詞放在課前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多次反復學習,從而更有效地完成學習。
翻轉課堂讓學生把參與課堂活動當做享受,在課堂中可以充分發揮能動性,參與度變高,這使得他們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
4.翻轉教學評價,加強主人翁意識
在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最常見的就是關于過程的評價,主要通過教師對學生課堂的活動的評價,主要是對學生表達內容、語言表述、參與活動和小組合作表現的評價,這種評價體現的往往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缺少評價的多元性。翻轉課堂的評價則體現了評價的多元性,如下圖:
圖表體現這樣幾個方面的評價:一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側重在學習態度、知識理解、問題回答、學習習慣和方法掌握以及問題深度等方面;二是生生評價,側重在小組合作、理解問題的正確度、參與討論的態度和方法等方面;三是家長對學生的評價,側重在反饋和評價學生觀看視頻的有效度;四是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側重在視頻制作的質量和前移知識的落實;五是教師對家長的評價,側重在觀察和督促學生觀看視頻的時間安排與專注態度。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參與、合作、創造互動性的教學方式,是一種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流程的翻轉讓教學變得豐富和多樣,讓教學在實際操作中變得容易,易于達成教學目標,實施起來方便快捷。研究與構建出適合不同學校、不同班級和不同學科的翻轉模式,進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是翻轉課堂研究者的當務之急。
參考資料:
1.韓麗珍《翻轉課堂在我國發展的瓶頸及路向選擇》,《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第2期。
2.丁建英、黃煙波、趙輝《翻轉課堂研究及其教學設計》,《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年第7期。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遠程教育雜志》2012年第4期。
4.張D、蒙澤察《“導學案教學”與“翻轉課堂”的價值、限度與共生》,《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7期。
移動設備日益普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和交流,翻轉課堂的出現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和教師的關注,有學者在研究分析國內外典型案例的基礎上,對比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的特點,提出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設計模式。如鐘曉流等人提出了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李麗麗等人提出了翻轉課堂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及具體學科的應用上,而支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移動學習APP設計研究較少。翻轉課堂模式需要移動學習設備和APP的支持,一個好的APP設計,可以提升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聯通主義理論認為,學習者的學習不是個人的內化活動,而是利用新的學習工具迅速改變知識,持續獲取新信息,保持個人與其它節點聯系、暢通的過程[1]。本文依據聯通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移動學習APP的內容模塊框架設計,強化學習者在課前和課中學習的互聯互通,強調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結。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簡稱,指移動終端設備上的第三方應用程序,目前我國的移動應用程序下載量居世界第二。移動APP如此受寵的原因是它具有便捷性、個性化、娛樂性3個特點[2],因此將移動APP應用到教學中是一種必然趨勢。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薩爾曼·汗( Salmankhan)成功創辦的可汗學院,掀起了網絡教學的旋風,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特點
傳統教學過程通常包括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知識內化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操作或者實踐來完成。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以前的這種形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借助信息技術在課下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新的特點:
(1)教師和學生角色轉變。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從傳統課堂中知識的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技術支持的個性化學習環境中,學生從內容被動的接受者變成了通過主動學習來建構自己知識的學習者,成為了學習的主體。翻轉課堂真正實現了將學習主體歸還于學習者。其最大好處就是增加了師生、生生互動,充分發揮了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3]。
(2)教學組織形式翻轉。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上通過講授的形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在課下通過完成作業鞏固知識,加深理解。而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前通過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自主學習,課上的時間主要用來小組之間的協作交流以及師生間的問題答疑。這種轉變更加強調學生利用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3)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更加重要。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強調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的重要性,教師提供的相關視頻以及其它學習資料要經過精心設計,通過恰當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1.2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學習流程
美國富蘭克林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專業的Robert Talbert在很多課程中(如“用計算機工具解決問題”、“線性代數”)應用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經過多年的積累,Robert Talbert總結出翻轉課堂的實施結構模型(見圖1)。該模型描述了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的主要環節。
圖1翻轉課堂實施結構模型
在Robert Talbert提出的翻轉課堂結構模型的基礎上,張金磊等人[3]提出了一個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型,這個模型更強調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是翻轉課堂學習環境創設的有力杠桿。盧強[5]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克林頓戴爾高中的翻轉課堂實踐和Robert Talbert研究的基礎上,結合“非線性編輯”課程和大學生學習特征設計了包括課前自學、課中內化討論和課后升華3個階段的翻轉課堂實施過程。
通過比較國內外學者提出的這些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型,結合移動學習APP特點,筆者提出了移動學習APP貫穿其中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
圖2移動學習APP貫穿始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在該翻轉課堂的學習流程中,移動APP貫穿始終,注重翻轉課堂之后的反思總結是該模型的特點。
在課前,教師在管理端上傳相關的課程視頻和作業,學生通過移動客戶端的移動學習APP進入所學課程,觀看學習視頻以及其它相應的學習資料,在這個基礎上在線完成作業并提交。在觀看視頻和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帶著疑問進入移動學習APP中的交流討論區,提出自己的問題并與他人進行交流。教師收集匯總學生的問題。
在課中,教師通過移動學習APP呈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堂探究,學生采用移動學習APP查詢相關資料,分小組進行協作式的問題討論,最終得出結論。教師對于學生得出的結論以及在整個翻轉課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評價和總結,根據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借助移動學習APP給學生推送本節課的補充學習資料。
在課后,學生對補充資料進行學習,完成鞏固作業,并在移動學習APP的個人空間中,發表自己的學習反思和學習體會。
整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移動學習APP支持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活動,促進教育教學效益、效率、效果的全方位提升。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學習能力。在移動APP支持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的學習是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江山野在《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一文中指出:教學過程是“從教到學”的轉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增長,教師的作用在量上也就發生了相反的變化。
課前的交流討論與課上的小組協作式問題解決過程中,強調對學生溝通交流能力以及協作能力的培養,在分組時,教師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異質分組,并對小組活動加以引導,盡可能讓學生在問題和方向明確的情況下,互相協作,共同得出結論。
(2)移動學習與翻轉課堂結合,提升教學質量。翻轉課堂顛倒了傳統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傳授將在課外進行, 本文中的移動APP設計支持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大多數步驟,移動學習與翻轉課堂的有機融合必將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優化學習效果。
(3)符合聯通主義理論中對于學習的理解。在聯通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學習者的學習不再是個人的內化活動,而是利用新的學習工具迅速改變知識,持續獲取新信息,保持個人與其它節點聯系、暢通的過程[3]。學習者在移動APP中擁有個人學習空間,可以時刻記錄學習心得,收藏學習資料,有利于日后的復習和階段性的自我評價。學習者可以通過交流討論模塊來保持與他人的交流溝通,在學習網絡中不斷提高個人學習效果。
2支持翻轉課堂的移動學習APP設計
筆者在上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流程的基礎上,結合聯通主義學習理論,構建支持翻轉課堂的移動學習APP系統及其內容模塊。
2.1系統設計
該移動學習APP的系統體系結構采用B/S運行模式(見圖3)。系統的服務器端由Web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組成[4],學生通過移動APP進行學習和交流,教師通過服務器端對信息進行處理和響應,進行實時反饋,支持整個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學習活動。
2.2APP內容模塊設計
(1)資源模塊部分。最底層的是資源模塊,主要由4部分構成,分別是視頻模塊、作業模塊、補充資料模塊和搜索查詢模塊。
視頻模塊:教師通過服務器端上傳現有的或者根據學校和班級具體情況錄制的微視頻,在上課之前,學生在移動APP端通過觀看視頻進行學習,可以對觀看的視頻進行快進、快退、暫停等操作,以便在觀看的過程中記錄下學習心得和遇到的問題,該模塊是設計中的重要部分。
圖3移動學習APP的系統體系結構
圖4移動學習APP內容模塊框架
作業模塊:教師在制定課前作業和練習時應依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對學生進行起點能力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認知結構,合理設計練習題的數量和難度,練習題的數量不應過多,難度要適當,讓學生感覺到一定的挑戰性,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7]。
補充資料模塊:教師根據學生課前和課上對本節內容的掌握情況,通過服務器端推送相應的補充學習資料,以供學生在課后根據需要通過移動APP學習相應內容,加深對課程的學習和理解,這部分的學習資料可以以鏈接、視頻等形式呈現。
搜索查詢模塊: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前交流討論中反映的問題,在課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和協作兩種形式查詢相關資料,最終得出結論,在該模塊中,學生可以在指定的資料庫中進行搜索也可以鏈接到搜索引擎搜索相關資料。
(2)學習交互模塊部分。中間一層是學習交互模塊部分,該部分主要由交流討論、群組、個人空間3個模塊組成。
交流討論模塊:在課前,學生通過移動APP觀看視頻和完成練習之后,通過該模塊與同伴進行互動交流,分享各自的學習收獲,探討課前練習及觀看視頻過程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對于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反饋給教師,教師在服務器端收集學生遇到的問題并進行分析。該模塊的作用有兩點:一是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課程學習內容的理解,明確自己遇到的問題并把問題提交給教師;二是充分發揮社會臨場感的作用,即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使學習者快樂、不孤單地學習[8]。
群組模塊: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還要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課前提出的疑問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協作式的問題探討,小組通過資源模塊部分的搜索查詢模塊查詢相關資料,得出結論,然后在群組模塊中匯總大家的成果和結論,最終得出整個小組的結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加以引導,小組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評價。
個人空間模塊:通過之前的學習,學生會對該章節有一個理解和思考,課后,在個人空間模塊中,學生可以寫出學習的反思以及記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是學習者自我反思的過程。該模塊支持同學和教師給予的建議和評價,同時也支持學生在該部分收藏學習資料,目的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學習記錄和學習檔案。
(3)課程目錄部分。最頂層是課程目錄模塊:學生通過該模塊來選擇要學習的課程和章節,既可以學習新的課程,也可以對學過的課程進行復習。
3結語
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9]。本文提出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移動學習APP內容模塊的框架設計。創設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技術環境,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提升教學質量以及優化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樂樂,黃如民.聯通主義視域下的移動學習環境設計[J]. 現代教育技術, 2013, 23(2):115119.
[2]胡曦.淺論APP應用程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科教導刊, 2013 (30):6769.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遠程教育雜志, 2012 (4):4651.
[4]JONATHAN BERGMANN,AARON SAMS.Flip your classroom:reach every student in every class every day[M].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July 15,2012.
關鍵詞:翻轉課堂;內容策展;Pearltrees;Blendspace;Edmodo
【中圖分類號lG40-057【文獻標識碼】A【論文編號】1009-8097(2015) 06-00065-06【D01】10.3969/j .issn.1009-8097.2015.06.010
引言
近幾年,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與逐漸深入,“翻轉課堂”教學法(Flipped Classroom)在國內外很受熱捧,不少學者和一線教師對翻轉課堂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研究,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涌現出不少成功的案例。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的教學視頻和其他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并針對教學內容完成幾個小測試,列出自己在課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回到課堂上,帶著問題進行探究性和協作式學習,在探討中完成知識的內化,以求達到掌握知識并提升技能的一種教學形態。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形式,突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習者的綜合學習能力。由于翻轉課堂一般都需要教師課前教學視頻和測試題,所以翻轉課堂的高效實施離不開網絡教學平臺的支持,選擇合適的網絡學習平臺是翻轉課堂有效開展的基礎。在最近幾年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根據學校和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科特點,選用了不同模式的平臺進行翻轉課堂的研究和實踐,比如Moodle、云平臺、電子書包及QQ群等。以上平臺在教學實踐中都具有自身的優勢,但也有一個共同的不足,就是在當前信息爆炸的時代,飛速增長的教育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可供參考與學習的數字化資源,而以上幾種平臺在教育資源的收集、整合與共享方面還略顯不足。在此背景下,內容策展(Content Curation)工具的獨特優勢得到了體現。最近幾年,國內外涌現出了很多內容策展工具,由于他們具有強大的資源收集、整理、評價及分享功能,而且免費安裝,所以在進行翻轉課堂實踐時,廣大教師也可以選用這類平臺進行實踐。
一 內容策展工具
在信息爆炸時代,我們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信息過量使得我們無法快速精準地尋找到需要的信息,這就需要一個新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內容策展在此背景下便快速地發展起來了。內容策展可以讓我們從雜亂無章、信息泛濫的網絡海洋中,挑選、轉化并創造出精煉有用的內容,把大量相關主題的內容通過編輯匯聚在一個策展網站中,把最前沿、最完整的信息分享給讀者,給讀者帶來更多的意見和資源,為個性化學習、知識傳播和創新提供了好的平臺,也為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向。內容策展是一個收集、篩選、評論、組織和共享與特定主題相關信息的過程。目前,國內外一些有名的策展工具已經擁有了大量的用戶,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用不同的內容策展工具。
1 普通策展工具
最近幾年,國內外涌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內容策展工具,方便策展人在大量繁雜的信息中快速篩選信息,并采用不同的形式將這些信息組織起來,通過多種途徑共享給其他人。內容策展工具根據不同的應用進行了細分。Pinterest、堆糖網等被視為圖片分享類的社交網站,它采用瀑布流的形式展現圖片內容,用戶可以按主題分類添加和管理自己的圖片,并與好友分享。Storify是一款聚合、篩選社交媒體信息并“新聞化”的工具,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網站中搜尋、篩選出最重要的信息,敘述一個故事或評論有關事件。Scoop.it被視為大眾免費出版平臺,它方便用戶收集自己感興趣的資訊,編排出線上刊物,并將這些內容分享傳播。Pearltrees被視為可視化社交平臺,以新穎的界面為用戶提供內容發現與分享服務。上述內容策展工具并非為教育而設計,所以不能很好地適應教學的各個環節,但相比教育策展工具,它們在教育資源的收集與組織上功能更全面,非常適合進行個人知識管理和教育資源庫的構建。
2 教育策展工具
隨著內容策展的應用推廣,教育領域也涌現出不少創新性的內容策展工具。Blendspace是專門為教育工作者和教師設計的,可以在課程頁面整合各類教學資源,還能方便地添加測試題目。EduClipper是專門為教育而設計的類似Pinterest的策展工具,平臺借Pinterest“瀑布流”的呈現方式來展示教育資源,鼓勵老師、學生分享教育資源。Curatr以獨特的視覺界面鼓勵學習者探索學習需要的內容,允許從更廣泛的網絡聚合內容,可以讓教師從網上或本地獲取教學資料來構建在線課程。Learnist是一個泛教育分享社區,被稱為“面向教育的Pinterest”,將改良后的Pinterest式信息組織方式用在學習資料的收集和分享上,網站的理念就是給所有人提供一個教授別人的平臺。上述教育策展工具在功能上各有千秋,多數平臺都按年級、學科歸類,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建設與共享,但是中文教育資源還很欠缺。
二 內容策展工具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國外很多教育工作者使用內容策展工具輔助教學,也有不少老師將其與翻轉課堂結合起來進行了混合教學實踐;國內在利用內容策展工具進行翻轉教學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下文將以高職“多媒體技術應用基礎”課程為例,介紹內容策展工具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l 翻轉課堂教學環境設計
翻轉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比較全面的資源、人力和技術支持,幫助他們在獲取、消化知識時不至于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迷失自我。不同的技術在教學中的功能是不盡相同的,內容策展工具也是如此。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時,將不同的工具結合在一起,可以充分發揮它們的優勢,提供高效的教學環境。
(l)教育資源庫的平臺選擇
由于翻轉課堂將知識的學習過程放在課外,因此要求教師必須認真設計、管理學習資源。面對海量的數字教育資源,教師管理教學資源的難度加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很難快速找到需要的學習資源。聯通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找到獲得所需知識的途徑比他們當前掌握的知識更重要。在信息爆炸時代,需要教師應用聯通主義所提到的“管道”,圍繞一個特定的主題,從個人出發在各個節點間建立好聯接,從各種媒體資源中收集、整理和共享教育資源。Pearltrees以文件夾的形式來組織資源,具有高效的資源搜索、組織與共享功能,并具備資源自動推薦功能,非常適合翻轉課堂教學資源庫的構建。
(2)在線學習平臺的選擇
建設好教學資源后,要將它們以恰當的方式提供給學習者,以便學習者開展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Blendspace和社交學習平臺Edmodo能完美地整合在一起,為在線學習提供了更強大的功能。Blendspace是一個專門為教育者設計的策展工具,非常適合應用于混合教學和翻轉課堂。教師可以建立班級課程,在“教案畫布”中輕松地添加、插入、刪除來自電腦和網絡的教育資源,為資源加上自己的評注。另外,該平臺可以很方便地測驗題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平臺允許學生建立自己的“教案畫布”,通過展示分享給老師和其他學生,真正做到在“學中做,做中學”。教師們還可以實時監控學生的進度,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雖然Blendspace能很好地實現教育資源的整合、評價與共享,為課程教學提供優質的教學內容,但在內容收集方面不如Pearltrees強大,而且由于國內網絡的限制,不能利用工具提供的搜索功能收集YouTube、Dropbox和Google Drive等平臺上的資源。另外,平臺在小組活動、作業提交等方面還有所欠缺,社交式學習平臺Edmodo可以很好地彌補這方面的缺陷。Edmodo為教師組織小組協作式學習、作業及批改作業提供了方便,但是Edmodo以消息模式為主,不能夠建立清晰的課程頁,在課程內容和教育資源及整合方面的功能較弱。所以在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時,將Blendspace和Edmodo結合應用于教學環節,可以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與實施
筆者所在學校的職業教育采用“2+1”模式,包括兩年校內課程學習和一年校外實習。所以,在專業設置時對“多媒體技術應用基礎”課程的課時進行了大量壓縮。教學重實踐輕理論,理論知識的缺失影響了學生的個人專業發展。而且同一課程的老師往往各自為戰,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共享。翻轉課堂的出現,可以有效擴展教學的時間與空間,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帶來了新思路。美國富蘭克林學院的羅伯特?塔爾伯特(Robert Talbert)教授設計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型,將翻轉課堂分為課前和課中兩部分,并簡要描述了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沈書生教授認為翻轉課堂課前、課中與課后是關聯的,所以把課外、課內作為時間分段進行教學設計。筆者在參考了他們的教學模式后,依托內容策展工具,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學模式以課外、課內作為時間分段,共6個步驟完成翻轉課堂的教學。
(1)教學資源庫建設
教學資源特別是視頻資源,是翻轉課堂實施的基礎。教學資源可以是教師根據教學設計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微課和教學案例等材料。在互聯網時代,知識更新很快,特別是多媒體技術方面的技術和知識更是如此。聯通主義學習觀認為,知識發展越快,個體就越不可能占有所有的知識。所以,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內容策展工具收集、組織和共享其他教學資源,這樣可以減輕教師負擔,有利于老師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組織中去。首先,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將課程分為多個主題模塊,在Pearltrees中建立不同的收藏夾(Collections),然后將自己制作的教學資源上傳到相應的收藏夾中。教師在平時的網絡學習中,發現和教學有關的教學資源后,單擊安裝在瀏覽器中的書簽工具便可將其加入到主題收藏夾中。Pearltrees提供了高效的資源搜索工具,在搜索欄中輸入關鍵詞,就可以找到平臺中具有該主題的“珍珠樹”( Pearltrees);找到合適的資源后,單擊“add”按鈕就可以將其加入到自己的收藏夾中。隨著收集的深入,Pearltrees會根據策展人的興趣愛好自動推薦資源,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當然,同一學科的老師還可以組建教學團隊,共享教育資源,共同構建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庫。
(2)教學資源
建立了教學資源之后,還需要將教學資源根據教學目標納入到Blendspace中,方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首先在Blendspace中建設課程頁面,如“FLASH公益廣告的制作”,課程通知,提出本節學習任務、方法和要求。根據教學設計和課前學習任務單,在Pearltrees教學資源庫中拖入相應的資源到頁面中,并對一些有難度的教學資源進行簡要評述,方便學生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為了便于學生自我檢驗課前的學習效果,教師根據學習內容設計、制作少量測試題,通過該平臺的自動閱卷功能,能為教師提供一份詳細的、易于使用的成績報告,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教學頁面制作完后,教師通過Blendspace平臺的分享功能,將教學頁面共享到Edmodo相應的文件夾中。
(3)課外在線學習
在Edmodo平臺中,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邀請碼加入到課程學習小組。學生單擊課程組中的教學資源鏈接,進入Blendspace平臺的課程頁面進行學習。在視頻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對視頻點“喜歡”或者點“不喜歡”。學習完成后,由學生自主完成測試題。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幾乎所有學生只要條件適當,就可以完成絕大多數評價項目。測試時,如果碰到不能回答的習題,學生可以回過頭繼續學習視頻和教學資源,直到完全理解為止。為了在課堂上更好地組織課堂教學,教師必須對學生的課前學習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Blendspace的課程“跟蹤器”可以很方便地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教師通過“跟蹤面板”可以實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度;清楚地了解學生觀看了哪些視頻,用了多少時間;對哪些資源做了一些什么評論;哪些資源學生很喜歡,哪些不喜歡:回答問題的準確率等。通過上述方式,教師在課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更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課堂教學設計。
(4)課堂協作學習
課堂上,教師根據Blendspace平臺反饋的學生課前學習情況,對學生在課前學習中好的方面進行表揚,并及時指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組織學生對課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得出自己的結論。討論結束后,請部分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答案,并闡述理由。然后,布置課堂分組實訓項目“Flash公益廣告的制作”,提出項目的要求和評分細則,明確該項目要達到的目的,并展示前面幾屆學生的優秀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翻轉課堂本質上是一種技術支持的自組織學習行為,學生通過組建學習小組進行協作探究和意義建構,完成知識的學習、拓展和創新。教師根據班級情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利用Edmodo的小組功能將學生分成8個學習小組,每組4人,分別負責腳本編寫、動畫造型設計、分鏡頭設計和動畫制作。小組成員推選一名責任心強、學習態度好、有一定創新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小組長利用Edmodo的小組討論功能,組織組內學生對項目進行研討,設計項目制作方案、分工細則。接下來,小組成員互相協作,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共同完成項目,并填寫好實訓報告。協作學習時,學生在碰到疑難問題時,可以在Blendspace中閱讀相關資料查找解決方法,進行自主研究學習;也可以在Edmodo中和老師、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尋求幫助。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全程監督項目的進展情況,適當幫助學生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排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增強他們合作完成項目的信心。Blendspace平臺容許學生創建屬于自己的課程主頁,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鼓勵他們將收集的教育資源和完成的作業添加到課程中,在學習過程中添加自己的反思,記錄下學習感悟和作業的自我評價,并共享給教師和其他學生。
(5)課堂展示
項目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對小組項目進行展示匯報,請小組長利用多媒體教學網展示小組作品,老師和其他小組成員提出修改意見。小組將作品修改完善后,由教師將小組作品上傳到Blendspace作品展示頁面中,方便其他學生瀏覽、評價,增進同伴間的了解與互動。
(6)教學評價與作品篩選
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方法,線上與線下評價結合,如表1所示,表中每個模塊的分數相加即為學生的單個項目分數。其中考勤采用扣分制,每曠課一次扣3分,事假病假扣1分,遲到扣0.5分。學習態度主要考察兩部分:一是學生課前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情況,比如回復帖子的次數與質量等;二是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比如是否積極參與小組討論等。作品評價則由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三部分組成。項目檔案主要考核學習小組與完成項目相關材料的質量和數量是否達到要求,特別是實訓報告的質量是考核的重點。
同時,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篩選,挑選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入到Pearltrees課程資源庫中,充實課程教育資源,形成課程學習資源良性循環的生態資源鏈,為下屆學生提供參考。
關鍵詞:可汗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翻轉課堂;教材;設計;創新
1 背景介紹
當全世界都在感嘆于可汗學院、翻轉課堂帶來的使用體驗之后,我們亦想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嘗試翻轉課堂。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一種創新教學模式,即學生事先觀看授課視頻,在課堂上,讓學生做練習,老師對學生不明自的地方進行指導。
而目前,經過對國內幾所職業院校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與訪談中了解到,40%的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并認為教師的講課內容太空泛,實際應用價值不大。89%的學生渴望個人實踐能力的提高。71.5%的課堂教師活動時間超過30分鐘,留給學生提問、發言、做作業的時間大約只有12-15分鐘,僅占一節課時間的28.5%。[1]
以上現狀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必須要進行深入教學改革,其改革方案即要符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又要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并盡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翻轉課堂這樣的教學模式特別適合解決以上的問題,并實現因材施教。然而,教學想要開展成為翻轉課堂的形式,是有前提條件的,即必須具備配套的教材和完整的視頻。這里,就以已出版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為例,來詳細闡述下翻轉課堂模式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內容的組織設計。
2 教材內容的設計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根據教育部制定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的要求,并參照教育考試中心最新《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MS Office考試大綱(2013年版)》,采用課程教學一體化設計思想組織編寫的。整體思路打破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順序,將整體課程設計為一個電腦銷售公司的完整培訓計劃,每個培訓計劃有明確的培訓目標,如圖1所示。
從上圖看出,內容共分九個培訓計劃,包括:入職培訓、公司產品介紹、計算機軟件安裝、計算機基本辦公應用培訓、WORD2010培訓、EXCEL2010培訓、PowerPoint2010培訓、網絡應用培訓、專業知識培訓。每個培訓項目的設計,都是經過認真推敲,不僅兼顧了考證考級的需要,并能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學生提高操作能力,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為最終目標。
通過這一系列的培訓,我們不僅希望學生掌握信息獲取及整理能力,更希望能夠培養學生的各種職業素質,包括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領導才能、責任心、團隊協作、審美能力、應變能力、統計分析、數據分析能力等。
2.1 整體設計思路
本教材以一個電腦銷售公司為背景,通過培訓新員工的形式,詳細制定了每個培訓項目。下面以“培訓三:計算機軟件安裝”為例來介紹設計思路,從圖1可以看出,培訓三涉及了傳統計算機教學內容中的五個部分,分別是:多媒體技術簡介、計算機病毒與其防治、計算機的軟件系統、操作系統和Windows7操作系統。培訓的主要目的是想讓學生了解現實中電腦公司員工如何給裸機安裝相關軟件,其選擇安裝軟件的標準、安裝流程和注意事項等,最后能夠借助專業軟件,并根據本機的配置單,來查看本機的硬件配置情況,通過這個環節來鞏固培訓二中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知識,以上都是該培訓重點的部分。
此時,開始引入理論部分,首先軟件系統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而系統軟件中核心的部分是操作系統,安裝操作系統中目前最流行的是win7操作系統,此時,可以把理論知識延伸到操作系統和Windows7操作系統兩部分。如果客戶是軟件開發人員,就會涉及到開發軟件、數據庫等的安裝,此時可以詳細介紹系統軟件的理論知識,之后,接著安裝應用軟件,如辦公軟件、多媒體處理軟件和Internet工具軟件,可以借助這些軟件的安裝,引入多媒體技術簡介和計算機病毒與其防治的理論知識。通過這樣的培訓,讓學生無論是從理論層面,還是實際操作層面都能夠深入了解和學習計算機軟件方面的知識。
2.2 具體組織和表現形式
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兼顧考級考證的需要,下面就以“培訓二:公司產品介紹”為例,來說明本教材內容的具體組織和表現形式。首先以電腦公司的日常銷售工作為背景,介紹公司主推的產品,然后就其產品中的G480系列筆記本為例,介紹該系列筆記本電腦的配置報價單。電腦的配置報價單包括了計算機系統中所涉及的主要硬件,而能看懂一張配置報價單,不僅是電腦公司銷售員工所要具備的職業技能,也是很多學生所想具備的信息技能。下面將以整張配置報價單為主要線索,理論聯系實際一一介紹每個硬件。具體在講解CPU這個知識點部分時,第一步,會給出關于CPU的理論定義及相關的技術性能指標,如圖2所示。第二步,結合G480系列筆記本配置報價單中關于CPU型號,對其中每個參數的意義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立刻把理論與現實關聯,深刻的理解這些知識點,如圖3、4所示。第三步,為了考級考證的需要,提供了一級MS考試相關知識點的經典試題,如圖5所示。第四步,根據考試大綱,為每個培訓項目做了知識點反饋表,通過學生提交《知識點反饋》表來了解學習效果。通過這樣的呈現和結合,讓學生能夠全方位的掌握知識。
3 符合翻轉課堂的教材設計特點
為了能夠配合“翻轉課堂”的開展,我們的教材設計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3.1 采用了微視頻格式制作教學視頻
經研究,學生能集中高效學習的時間為5~10分鐘左右,所以,所有視頻播放時間都是介于3~6分鐘,較長的十幾分鐘。而每條視頻都是針對一個知識點來詳細解釋的,這樣具有針對性強,方便查找的特點。配合教材本身,我們錄制了近千條視頻,視頻的制作,借助了課程PPT,輔以操作演示,采用了微視頻格式,這樣特別適合終端瀏覽和學習,尤其是手機。同時網絡的視頻,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方便學生自主學習。
3.2 全屏錄制視頻,教學信息傳遞非常清晰
所有視頻我們都采用了全屏錄制,清楚地演示了每步具體操作,并配合操作進行講解,視頻中并未出現教師的頭像,這樣讓學生更專注于自主學習。同時,為了方便手機用戶的移動學習,我們用“camtasia studio 7”軟件,對視頻進行了后期處理,主要包括對焦、標識、高亮等特效手段的處理。因此,信息傳遞非常清晰。
3.3 通過書中嵌入二維碼,實現移動學習
配合整本書,我們錄制了近千條知識點視頻,在書中任何涉及到知識點、培訓項目的地方都嵌入相關視頻的二維碼,通過二維碼,我們將視頻與書完美結合,如圖所示。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方便查找,我們在每個培訓后,都給出了該培訓涉及到的,又是考綱中提及的知識點的二維碼列表,如圖所示。而學生只要通過智能手機接入互聯網,就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實時掃描二維碼觀看相關視頻,從而實現隨時隨地的利用碎片時間來學習,實現指尖上的移動學習。如圖7、8所示。
4 總結
“翻轉課堂”備受關注的原因是,通過學生的自我學習,可以掌握學習進度,并能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課堂上互動交流時間的增多,可以解決學生學習進度不一致問題,做到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翻轉課堂這一新的教學模式的確提高了學生的成績,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而以上翻轉課堂帶來的益處,也是高職院校一直關注,并努力達到的。
本文以翻轉課堂配套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的編寫為例,詳細分析了教材內容的組織與設計,給出了視頻與書以二維碼的形式結合和呈現的方案。為翻轉課堂中,學生自我學習提供更良好的學習條件,為翻轉課堂的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研究
一、翻轉課堂的基本內涵
翻轉課堂首先承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將課堂上要傳授的知識和內容提前以文檔、視頻、圖片等形式發放給學生。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自我學習,做好課堂前的準備。翻轉課堂模式很多時候也依賴于網絡的運用,學生可以在課前準備中將自己認為的知識難點以網絡傳輸的形式發送給老師。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難點內容做出針對性的備課,并在課堂上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有利于學生和老師共同配合,促進學生知識水平提高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二、翻轉課堂教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的意義
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課程的不同點在于,其不具有應試性和創新性。信息技術課程更多傾向于學生教學內容的掌握,而不在于應付考試。在這種情況下,翻轉課堂模式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教師更多時候只要聽取學生對課堂教學疑難點的意見,而不用刻意地進行知識的灌輸。翻轉課堂將學生的題都統一反饋給了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疑難點講解往往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信息技術課堂講究的是創新性。初中的孩子有更多的思維和活力,擁有很強的創新性。翻轉課堂模式有利于鼓勵孩子探究,這是創新性的重要體現。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技術在初中信息課程中的應用已然十分廣泛,網絡和計算機作為翻轉課堂的媒介,學生作為翻轉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翻轉課堂的實施者這種模式具有優勢性,但是也要注意一定的問題。
1.課前進行充分的準備
翻轉課堂的課前準備部分是整個模式得以良好運行的基礎。首先,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全面理解整個課程內容。在全面了解課堂內容的情況下將教學內容制作成文檔、圖片和視頻的形式。而這其中將重點知識點轉化為直觀的文檔、圖片和視頻則需要教師投入很多的精力。教學資料需要更為豐富化、切合所需要的知識點,才能通過網絡傳播到學生的手中,作為課堂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掌握文檔的重點內容編撰、圖片的添加與壓縮制作、視頻的剪輯及播放等技術,在課前為學生準備好教學材料。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翻轉課堂模式的運行離不開學生興趣的指引。由于特有的教學模式,學生必須要對教師在課前準備的教學材料做全方位的了解,從而提出自己的疑問。然而,如何吸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課前能抽出時間進行疑難點的梳理,就引發了筆者的思考。例如,筆者在進行Photoshop軟件知識普及的課程中,在課前就以唯美的圖片等教學材料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看到唯美的圖片,必然會想到這些圖片是如何生成的,而其中的Photoshop軟件又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只有提高學生的探索欲望和興趣,他們才能從課堂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促進知識的掌握。
3.課堂效率的不斷提升
翻轉課堂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不是意味著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要放在課前。課堂中教師應發揮作用,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理解和難點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師在講解“計算機由來”課程的時候,不能將所有的教學內容以文檔的形式發送給學生之后就置之不理。在課堂中,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精煉的把控,幫助學生掌握重點,不斷提升課堂效率。
4.課后交流平臺的建立
翻轉課堂是依托網絡信息科技建立的,這一特征也使得教學內容得以很好的記錄和分享。學生可以將日常中收集到的有關信息技術的相關信息,以網絡傳輸的形式發送給教師,以便教師在課堂中解答。同時,網絡投票、微信朋友圈等方式,也可以將教師講的知識點分享給其他同學。當然,課后交流平臺的建立還有利于學生和教師思維的碰撞。學生和教師可以在BBS、微博、QQ空間等媒介中發表自己對信息技術的觀點,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翻轉課堂模式是依托傳統課堂模式和信息網絡技術而建立的新型授課模式,其優勢不言而喻。表現在課堂效率的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吸引,興趣的增強,教師引導的準確性提高,課后交流頻繁等多方面,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翻轉課堂模式作為傳統課堂模式的輔助,還需要做更多的探究,才能更好地展現其效果。
參考文獻: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翻轉課堂實踐
作者簡介:李甦,白柯晨(云南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昆明650000)
翻轉課堂是混合式學習的一種,翻轉課堂上的學習整合了在線學習經驗。[1]盡管教學者對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方法的實施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實施的基本思路大都是把基礎知識的學習轉移到課堂之外,然后用課堂時間開展活動進行知識的深化。但是,翻轉課堂不僅僅是簡單地把內容的教授轉移到課堂時間之外,它需要我們重新思考:我們是如何看待學習過程的。更具體地說,如何讓學生在課外獨立地進行像知識獲取之類的低層次認知工作,而把知識應用、分析、綜合等高階認知轉移到有同伴和教育者支持的課堂環境中進行。而在我國當前翻轉課堂實踐中由于有些教師對翻轉教學自身定位不準確,在設計和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常有師生關系“失位”、知識難度“越位”、適用對象“錯位”等問題。[2]因此,只有對翻轉課堂的源起目的和本質內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明確翻轉課堂設計和實施的關鍵和步驟,才能真正發揮翻轉課堂在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度和學業表現的作用和價值。
一、翻轉課堂概述
(一)翻轉課堂的起源和基本內涵
翻轉課堂的產生主要歸因于兩個運動:第一個運動是全球技術運動,使信息技術和教育“以極低成本”進行了整合;第二個運動是思想運動,思想通過技術渠道得以傳播。[3]一些學者認為翻轉課堂并不是一種新的教育運動,因為教師很早以前就鼓勵學生為課堂做好準備以便能夠有效地參與課堂活動。其他一些學者則認為教育電視和計算機支持的教學已經實施了幾十年,翻轉課堂有規則地、系統地使用交互技術融合在了學習過程中。在某種程度上,翻轉課堂為把新興的在線學習技術與主動和協作學習整合起來提供了框架,對于傳統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來說,是一種教育技術的新趨勢。與傳統的以授課為主的教學模式相比,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征是將學習內容和材料在課堂之外傳送和講授,課堂時間則用來解決問題和推進概念,并進行協作學習。[4]通過技術在課堂之外完成內容的教授和材料的展現,而把課堂時間用來在同學和教師的支持下積極地協作應用所學的內容。該模式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自己的學習步調獨立地學習材料,把重點從教師轉向學習者,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問題解決。
目前,在實踐中尚沒有設計和實施課堂教學模式的單一或標準的方法。內容傳送、教授的方法以及面對面課堂時間的使用方式將會隨著學生的特征、教學者的知識背景、可獲得資源以及學科問題的改變而變化。對于考慮應用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者來說,需要注意的是:翻轉課堂不僅僅是把課程講授轉移到課堂之外,內容的傳送僅僅是全部學習體驗很小的一部分。翻轉課堂需要把學生視為積極的學習者,把對學習和課堂的控制權從教學者轉到學習者手中,重視對學生高階認知活動的促進。
(二)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
翻轉課堂創始人JonathanBergmann認為翻轉學習是一場自下而上的改革。通常的學習有兩個方向:一是注重對新知識傳送的傳統課堂,即教師上課,學生做筆記;另一個是注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度,以學生為中心的自我習得式的學習。應當指出的是,翻轉課堂并不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全盤否定,相反,翻轉課堂吸收了傳統以教學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有利因素,只是把教師精講知識的這部分內容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讓學生在課前完成,為課堂上的促進知識應用的小組活動和問題解決活動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上,學習者能夠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尋求同伴和教師支持,課堂上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是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學習者。因此,在某種意義上,翻轉課堂的學習吸收了這兩種教育模式的有利因素,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的綜合體。這種混合學習策略的核心思想是翻轉常規的教學方法:把原來在課堂上完成的教學通過教師創建的視頻和交互式課程讓學生課前在家里進行學習,而把原來在課堂之外完成的作業和練習等任務轉移到教師在場的課堂上來完成。此外,研究顯示:混合學習環境要想成功,重要的是使面對面和網上這兩部分的學習經驗保持一個良好的結構,讓它們彼此能夠持續地相互支持。[5]
(三)翻轉課堂的本質
按照JonathanBergmann的觀點,從本質上來說,翻轉課堂解決的是傳統課堂中課堂結構的設計問題,為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與學生面對面的課堂時間。因此,在課堂上確保和保持足夠的、豐富的專題討論、問題解決、合作與有效交流溝通是至關重要的。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有機會在課前學習新內容并能夠反復地復習這些媒體資料直到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充分地理解了媒體上呈現的新內容。此外,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應當提供高質量的學習材料,鼓勵學生為課堂活動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設計有效的教學和學習活動來確保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熟悉度和參與度。
(四)翻轉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翻轉課堂能夠讓教師從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中解脫出來,充分利用可獲得的在線教學資源,從更大的范圍來思考、選擇最適合課程內容、學生需要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優化促進學習。教師在設計策略啟發,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更高層次的理性認知的過程中,也要幫助學生總結提升,讓學生把這些知識與對應的學科系統結構相聯系。這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一)翻轉課堂中學生參與度提升策略
在建構主義理論視角下,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在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協作者)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知識,而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建構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仡櫧嬛髁x學習理論,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翻轉課堂可以促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在翻轉課堂中,與當前被動課堂體驗相比,翻轉課堂中學生通過積極參與當前學習內容,有機會學習如何成為獨立思考者。因此,如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得當,有引導學生成為自己學習者的潛能。根據Young的觀點,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成為互相幫助的合作者,從而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通過與自身、同伴、社會和文化環境的相互作用來建構他們自己的理解。此外,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能夠在日常的課堂中和每個學生個體進行交流會話。
研究表明,參與度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深入調查研究的領域。關于此類研究的很大一部分的文獻都重在通過詳細描述促進積極參與的多種因素來闡釋學生參與度的重要性和意義。Skinneretal認為學生參與度是獲得更好成績、在標準化學業測試中取得高分、更強的個人自我調節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幾項研究表明,學生的參與度越高,學生成就越大,受教育水平越高,輟學率越低。影響學生參與度的因素有很多,與學生學業表現的提升密切相關的五個因素包括:教師支持(來自教師的支持)、教學質量、同伴聯系、課堂結構與管理、家長參與。本文結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參與度的相關研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翻轉課堂中學生參與度的提升策略:
1.教師的支持
研究表明,教師的支持與學生的學業參與度、學業表現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在對中小學生的研究中,Klem和Connell通過分析學生記錄以及關于教師和學生的調查數據,研究了教師支持、參與度和學業成就之間的聯系。他們的定量分析結果表明,來自教師的支持是增加學生參與度和提高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認為教師要創造一個有愛心、結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良好學習環境中,高期望、目標明確和公平公正的學習氛圍更容易激發學生較高的參與度。相應地,較高的參與度又和更高的考勤記錄以及考試成績相聯系。
Furrier和Skinner發現感到自己被教師的贊賞和重視的學生會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并認為這些活動是有趣的和令人興奮。相反地,那些沒有被教師贊賞和重視的學生就會在課堂活動中表現出無聊、不滿意甚至憤怒。
Connell和Wellborn研究結果顯示對課程內容的學習有困難但與教師保持著積極、融洽關系的學生更傾向于繼續參與各種課堂活動來展示他們的努力學習課程內容的動機。類似地,在Akey關于449名高中學生對于學校環境、學生態度與行為,學業成績的解釋性分析中,Akey發現,有過教師鼓勵性支持體驗的學生在學校中具有較高的參與程度。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教師營造并維持一種互相尊重的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樣的環境中,每一個學生的觀點都會被尊重,學生的努力會得到贊賞,學生將會更愿意在課堂活動中來展示和交流。而且,教師真誠、公正地思考學生的觀點和傾聽學生的想法、與學生對話并進行決策,這樣將會增加學生的參與度。Cothran和Ennis把教師稱為學生參與度與學業表現之間的“搭橋者”。他們發現教師在課上課下和學生交流學習內容之外領域的意愿對學生參與度和學業水平有著積極的影響。當學生感到自身未參與到課堂活動的決策過程之中,那么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會降低。此外,當學生感到教師對于與他們一起工作有足夠的重視并且表現出對他們的個人生活和安全的關心,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表現會更好。
2.課堂結構與管理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能夠和每一個學生進行會話交流以確定學生是否理解當前的學習內容。而且,在不用課堂時間進行內容的專門講授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把動手實踐的活動和基于項目的學習融入到真實世界的場景中,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領悟能力。
3.教學質量
參加翻轉課堂實踐的學生認為直接授課和記筆記不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相反,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更有效的,因為這種方法包括了各種教學實踐,包括:小組工作、動手實踐活動、發現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和真實世界中的應用。此外,所有的學生都認為翻轉課堂中技術的使用和一對一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
4.協作
小組工作具有提高課堂參與率和課堂參與度的作用,學生協作完成小組工作任務遠比聽課、做筆記有效得多。讓學生通過小組以共同工作的方式來學習和掌握當前學習內容,與傳統教學環境相比,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和學習同伴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學習者討論問題、分享解決方案并驗證他們的思維過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這樣的交流溝通有助于促進積極的學習體驗。
(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流程
1.前期分析
(1)分析教材和教學內容,確定教學重、難點,依據教學內容包含的知識點類型,思考是否適合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有無實行課堂翻轉的必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是否會比傳統教學模式的效果好,是否有助于教學問題的真正解決。
(2)基于對教材、教學內容的分析,如果確定了翻轉課堂教學的必要性,那么接著就要思考是否當前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進行課堂翻轉。能否只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節進行翻轉。也就是說,不進行整堂課的翻轉,而是針對某個知識塊和教學環節的部分翻轉。
(3)如果確定了要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緊接著教師就要思考如何翻轉;要確保為學生提供適合的在線學習平臺和經過精心教學設計的資源。
(4)教師要對實施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有一個預期,思考翻轉課堂教學下學生應當產生什么樣的學習效果。
2.課前準備
教師活動:
(1)創建不超過10分鐘的學習視頻;分析與當前學習內容相關的核心主題,進行問題設計,要求問題是來自真實世界的真實問題。
(2)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引材料,向學生說明如何使用在線材料、要達到什么樣的學習目標,最好提供電子版和紙質版供學生適時查閱。
(3)設計附在教學視頻后面的練習題,這一方面是為學生評估和確保自己是否理解了教學視頻中的關鍵內容提供一個自我檢測的參考,另一方面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找到學生可能存在的困難和疑惑。
學生活動:
(1)根據學習指引材料觀看教師視頻和其他的學習材料,記錄有困惑的知識點和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
(2)完成視頻后的測試進行自我評估,概述自己的學習收獲。
3.課中組織
學生活動:
首先分成三組,第一組:聚集到一起,在教室的電腦和個人電子設備上合作地審查回顧那些媒體資料;第二組:把收集的相關資料匯集在一起,和教師一起回顧這些內容;第三組:在沒有教師幫助的情況下,馬上開始獨立地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當前的理解水平自行加入這三組中的其中一組,并且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輪換在這三組之間直到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去解決教師在課前給出的來自真實世界的真實問題。
教師活動:
(1)根據課前制定的課堂觀察表積極關注學生的活動情況,發現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協同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適時地點撥和引導。
(2)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過程中,對學生的觀點和思路等給予及時、充分的反饋和評價,以增強師生互動。
學習評價:
(1)來自學生的評價:學生對自主探究或同伴協作的成果進行展示交流,進行同伴互評和組間互評。
(2)來自教師評價:收集學生作品等實踐成果,觀看學生的展示匯報,結合課堂觀察表的記錄對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課堂活動過程和活動結果進行廣泛的評價。
三、翻轉課堂實踐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一)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存在的問題
在“重構學習·第二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中,翻轉教室創始人JonathanBergmann在名為“我們在如何引領美國學生的有效學習”的精彩演講中指出,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存在五個常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國翻轉課堂實踐中普遍存在的不足。這五個問題是:
(1)沒有對翻轉課堂的課前任務和課堂活動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課前和課堂不能相互支持以促進提升學生學習,使得課堂時間變得沒有意義、沒有目的性和沒有效果。
(2)很多教師只是把視頻傳送給學生而沒有教學生如何來看這些視頻。
(3)很多教師常常完全用別人的視頻來做自己的翻轉教學,但是效果不理想。
(4)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夠活躍,缺少和學生的互動。
(5)教師會把視頻時間做得太長,學生在線學習時容易產生倦怠。
(二)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能產生的困難
學生對于翻轉課堂的學習也存在著一些困難,特別是學生對翻轉課堂這一教學策略的準備有限。在近期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結果表明,對于習慣了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學生來說,可能會對第一次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產生一些抵觸。學生可能會認為:他們不習慣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模式中學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在線學習;在尋找搜集在線學習資料時感到有困難;要閱讀和理解更多的內容;當課前沒有學習已的在線資料時,他們在課堂上感到很有壓力;與傳統的課堂相比,翻轉課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四、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的對策建議
基于以上對教師、學生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學習時存在問題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教育者應該目標明確地思考課程的設計,開發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參與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有力地補充在線的學習內容,從而才能確保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寶貴的面對面的課堂時間。本文在以往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針對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在實施翻轉課堂之前,必須要確保學生做好了利用翻轉課堂這種方法來學習的準備。因為有些學生可能對是否要接受這種改變感到猶豫,因此,在實施翻轉課堂這種策略之前,向學生介紹關于翻轉課堂的目標和活動是非常重要的。
(2)學習工具、材料和資源,尤其是教學視頻應該精心準備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想法的產生和問題解決技能。
(3)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負擔不要超負荷,否則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
(4)在課堂活動中應注重討論、問題解決和提供足夠的反饋。這有助于學生對正在學習的問題進行詳細的闡述,并可促進創造力的生成。也就是說,當學生需要與同伴、教師進行溝通商量問題解決的可能方案時,學生首先就需要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疑問,為問題解決貢獻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而在這個過程中,討論將會幫助和促進學生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有助于幫助學生發現并解決自己在關鍵概念的理解上存在的問題、偏差,訓練學生有邏輯地表述、論述問題的習慣和能力。
(5)評估應該采用形成性和總結性的方法來衡量學生的多種技能和能力,評價過程應當涉及翻轉課堂的各個方面,包括授課視頻,學習資源和其他課程材料的設計。評價還應該包括對課前、課中與教學者、學生相關的所有活動進行評估。
五、有關翻轉課堂的思考
作為21世紀的教育者,教師應當創造性地思考如何在他們自己的教學中使用新興的教育技術。在翻轉課堂中開放網絡課程的使用,進行更廣泛的混合學習,通過充分利用已有的免費課程來減輕教學者和機構重新設計課程的負擔。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通過查看的學習材料,讓學生有效地學習基本概念,這樣能夠讓教師有更多的空間專注于課堂的關鍵部分,即課堂時間里的知識應用和問題解決,在觀看教學視頻中產生的問題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強大動力因素,這些問題也會促進學生的參與度和課堂出勤率。正如Milman所說的那樣,翻轉課堂讓更多的課堂時間用來專注于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聚焦課堂討論。[6]
關鍵詞:翻轉課堂;專業英語;成效;問卷調查
油氣儲運工程是研究石油與天然氣的儲存、運輸及管理的一門交叉性工程學科,其專業知識包含油氣集輸、油氣長輸、油庫設計與管理等。而專業英語作為銜接基礎英語和專業知識的重要紐帶,對于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課文閱讀的方式,逐步教授學生專業單詞以及專業知識的英語表達,是目前油氣儲運工程專業英語較為常用的教學方式。但是,相較于通識英語,專業英語教材中的課文要求學生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才能準確地理解和接受。因此,常常發生教師與學生間對于學習難點的理解偏差,降低了教學效果。針對這一問題,以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集中答疑為主要形式的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教育方法,發揮和調動了學生的自主需求和內化學習能力,成為解決師生教學重點偏差的手段,在油氣儲運工程專業英語的教育中進行了改革試點。為了明確翻轉課堂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在學生中開展了問卷調查,通過分析調查結果,為油氣儲運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改革提供參考。
一、翻轉課堂教學成效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對象
本次問卷調查依托網絡調研平臺,從油氣儲運工程大三學生中隨機抽取一個教學班共51名學生完成調查問卷填寫。51名受調查學生中男生15人,女生36人,分別占比29.4%與70.6%。由于專業英語的學習情況與學生的基本英語水平相關,因此在調研之前也對學生的四級考試成績進行了統計。在調查對象中,通過四級的人數為38人,占總人數的74.5%。在后續的調查結果分析中,需要考慮學生之間英語基礎的差異對于學習效果的影響。
(二)調查問題設置
本次調查問卷一共分為五個部分共23個問題,見表1。設置內容除基本情況調查外,首先設置5個問題摸清調查對象在常規課堂中的學習情況;其次圍繞翻轉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設置了兩個部分共9個問題,分階段地了解調查對象對于該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最后是總體情況調查,設置了7個問題,主要用于掌握調查對象對于翻轉課堂的評價、認可度以及對教學方式推廣的支持度。
二、翻轉課堂教學成效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一)基礎學習能力對翻轉課堂教學成效的影響
本次問卷調查通過對常規課堂學習情況的調研,掌握了被調查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在常規的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偶爾注意力不集中或聽不懂老師講解的學生占比47.06%,另有近50%的學生會發生更加頻繁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存在聽不懂的現象,具體人數與分布見表2。而對于翻轉課堂上自己的具體表現,認為自己完成“很好”和“較好”的同學占比約為47%,認為完成“一般”的學生占比約為51%,認為自己完成“較差”的學生僅為1.96%,見表3。一方面,可以認為,在常規教學中從沒有發生過注意力不集中或聽不懂講解情況的同學,是英語基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其翻轉課堂的表現應當為“很好”。調查結果顯示,翻轉課堂中表現“很好”的同學的占比達到了9.80%,幾乎是自認英語基礎學習能力較好學生的3倍(3.92%)??梢姺D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在常規教學中經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或聽不懂講解情況的同學,是英語基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其翻轉課堂的表現預期在“較差”狀態。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自己在翻轉課堂中表現“較差”的同學僅為1.96%,遠低于常規學習中經常不能跟上進度同學的比例(13.73%)。可見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同學也具有較好的學習效果。綜合上述數據分析可知,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優生和差生中均要優于常規的專業英語教學方式,英語基礎學習能力上的差異,不會改變翻轉課堂教學的成效體現。
(二)課前學習環節對翻轉課堂教學成效的影響
專業英語課程的課前學習內容以課本知識為主,補充了中文教材、學術論文和網絡視頻資源。對于學生完成課前學習的效果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見表4根據調查情況來看,超過六成(66.67%)的學生認為課前學習的內容量適中,在余下的學生中,認為課前學習內容掌握較差的學生僅有1位,占比為1.96%,其余學生認為自己的課前學習效果較好或很好,自評價為“一般”“較好”“很好”的學生總人數占比超過了98%。這一比例與表3中認為自己在翻轉課堂上表現很好、較好及一般的學生總數是一致的。表明專業英語課前學習環節與翻轉課堂的教學成效之間具有十分顯著的關聯性,課前學習環節做得較好的學生,預期在翻轉課堂中應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此外,將課前學習評價與翻轉課堂表現評價進行詳細對比可進一步發現,對自己在翻轉課堂上的表現評價為“很好”的學生比對課前學習內容掌握自評為“很好”的學生多2名;而評價等級為“較好”的學生在翻轉課堂自評中又比課前學習內容掌握情況多3名,見表5。表明通過翻轉課堂的課上活動,有5名(占比9.80%)學生提升了自己對于學習狀況的評價等級,說明通過良好的翻轉課堂課上活動,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學生對翻轉課堂的評價
在本次調查問卷中,設置了“總體情況調查”環節,要求學生對于翻轉課堂做出總體評價。首先,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有90.20%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提高了翻譯能力,另有86.27%的學生認為提高了對于油氣儲運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其他三個潛在的能力提升范疇“閱讀能力”“專業英語寫作”“口語交流能力”的被選擇率僅分別為52.94%、43.14%和35.29%,見表6。這些薄弱環節為未來專業英語翻轉課堂的課上活動設計,提供了改進方向。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有超過一半的同學(50.98%)更加喜歡翻轉課堂,僅有2人(3.92%)明確表示更加喜歡常規教學,另有45.10%的同學表示自己難以做出偏好選擇,見表7??梢?,翻轉課堂相比于常規教學而言,其吸引力優勢是顯著的。但是,在受調查的學生中,有近一半無法在翻轉課堂和常規課堂之間做出明確選擇,說明需要進一步改進現有的專業英語翻轉課堂設計,來提高學生們對于該教學模式的認可度。
三、油氣儲運工程專業英語翻轉課堂改進建議
(一)在課堂環節中增加教輔材料和趣味閱讀
針對學生認為翻轉課堂對“閱讀能力”提升不足的問題,可以通過增加閱讀材料和提高閱讀量來解決。目前,超過六成(66.67%)的學生認為課前學習的內容量適中。因此,增加的閱讀量和閱讀材料不應納入課前學習環節,而需設置在課堂環節中。閱讀的內容應當與課文內容相關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其篇幅應保證班級同學能夠在10min之內完成閱讀并消化篇幅內容。對于閱讀效果的考察可以是多方面的,一類是按照傳統的方式課上布置5~10道閱讀理解題;另一類則是結合口語交流能力培養來設置,這類具體內容參見第三點改進建議。
(二)增加專業英語寫作練習
針對學生認為翻轉課堂對“專業英語寫作”提升不足的問題,分別在課前學習環節和課堂環節增加專業英語寫作的相關內容??蛇m當將部分課前學習中的專業英語閱讀材料替換為專業英語寫作內容,此外在課堂環節再輔助部分寫作內容,兩者可以聯動。例如在課前環節設置的專業英語寫作內容,可以在課上進一步延伸,將文字轉換為思維導圖、流程框圖等,更加多樣靈活地掌握專業英語的寫作方式、類型和內容。
(三)在課堂環節增加英語口語交流內容
針對學生認為翻轉課堂對“口語交流能力”提升不足的問題,在課堂環節中增加英語口語交流內容。為保證課堂教學的連續性,建議與課堂環節中增加的趣味閱讀聯動。具體做法是,將班級中的同學分為2組以上,安排不同的教輔閱讀材料。之后留出5~10min的準備時間,讓不同組的同學之間用英語相互交流,向對方說明閱讀材料內容大意。
(四)提升學生對于翻轉課堂的認可度
針對翻轉課堂認可度僅為50.98%的問題,從增加學生獲得感入手來提升學生對于翻轉課堂的接受比例。首先是保證以上三點改進內容的落實,補齊翻轉課堂的能力培養效果。其次可以適當增加課堂環節在課上演講、口語交流的點評和評優,以及課上小測試的評優環節,量化體現學生的所學所得,突出明確翻轉課堂的教學成果,從而提升學生的認可度。
四、結束語
為明確翻轉課堂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從油氣儲運工程學生中隨機抽取一個教學班共51名學生完成了問卷調查。通過分析調查發現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優生和差生中均要優于常規的專業英語教學方式,學生對翻轉課堂的學習過程及結果也普遍較為滿意。但是,學生對于翻轉課堂在“閱讀能力”“專業英語寫作”和“口語交流能力”三方面在能力提升上的作用的認可度不高,有接近一半的學生表示無法在常規教學和翻轉課堂教學中選出更喜歡的教學方式。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四點翻轉課堂的改進建議,增加學生的獲得感,提高其對于翻轉課堂的認可度。研究成果為油氣儲運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方法改革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金亮.“新工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油氣儲運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0(9):157-158.
[2]李潔,王黎,孫鶴旭.應用為導向的專業英語教材建設研究———以河北工業大學版《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6):89-90.
[3]陳海林.翻轉課堂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研究[J].知識經濟,2020(18):165-166.
[4]彭星煜,梁光川,胡亞梅,等.油氣儲運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思考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2(20):220-221.
[5]吳瑕,賈文龍.翻轉課堂在油氣儲運工程專業英語課堂中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8,5(29):219-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