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 16:28:25
序論:在您撰寫職業中學學前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舞蹈表演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0
一、培養舞蹈表演能力是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
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教學目標是,通過舞蹈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幼教專業舞蹈技能和訓練方法,舞蹈素養得以提高,確保學生畢業后能勝任幼兒園的舞蹈教學工作,成為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應以滿足幼兒舞蹈教育需求為目的,故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舞蹈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和舞蹈教學技能,以適應今后的幼兒舞蹈教育工作。簡而言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會跳、會編和會教。因此,掌握舞蹈基本技能,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就成為提高學生舞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對象的現狀
為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素質情況進行摸底,2012年9月本人面向本校學前教育專業一、二年級的240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設計的問題主要是舞蹈基礎、興趣和天賦三大類別,采用了封閉式與開放式問題相結合的設問形式進行,發放問卷24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達95.8%,根據統計結果,反應出來的問題堪憂。
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
綜合調查問卷開放式問題回答情況,結合封閉式問題統計,反應出如下問題:
一是學生舞蹈基礎偏差、起點較低。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入學前幾乎沒有接觸過舞蹈或接受舞蹈訓練。表現出來的現狀就是音樂、舞蹈素養普遍偏差,缺乏基本的樂感、美感和節奏感。這嚴重地制約其今后的舞蹈學習過程的習得能力。
二是學生對事物認知滯后,興趣不大。對于舞蹈這一沒有接觸過的新生事物,多數同學反應滯后,興趣不大,缺乏主動,上課不認真,訓練怕吃苦,課后不堅持。這些制約著學生舞蹈學習的積極性。
三是心態浮躁,急于求成。平時不注意掌握動作要領,不苦練基本功,不將動作技巧學習與領會作品意境相結合,只求形式和形似,不求神韻和神似,一旦傷病困擾或難出效果,就厭煩訓練甚至動輒放棄。這是制約學生舞蹈表演水平的心態原因。
三、有效提高學生舞蹈表演能力的措施探索
舞蹈是一門以肢體為語言的“心智交流”表達藝術,作為舞蹈學習者,需要在身體表現、節奏體現、情感再現方面綜合發力,才能真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因此致力于從興趣、基本功、激情、鑒賞力、節奏感和實踐強化等六方面采取教學措施,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一)培養濃厚的舞蹈興趣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和提高舞蹈學習興趣是學好舞蹈的第一步。
一是調動情緒,樹立信心,喚起舞蹈情感。教學中多著眼于學生的每個小小進步上,如在學生們每做完一個動作時及時補上“不錯”“很好”“有進步”的評語,學生們的身上會爆發出意想不到的熱情,增強她們學習舞蹈的自信。同時,“大家比以前有進步了,如果再努力一點就更好了”之類的賞識總結,更能使學生逐漸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增強自信,為調動舞蹈情緒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以情激趣,以趣激法。注意關心學生身心情況,讓學生感到親切,心理放松,或者安排一些有趣的舞蹈內容,或者設計一些舞蹈情景來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的興趣會更高。如在學習舞蹈《嘗葡萄》時,讓學生們“重返童年”,嘗試以維族小姑娘的身份,在自己的葡萄園里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小朋友們盡情地看葡萄、摘葡萄、嘗葡萄。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興趣,進而在表現中得到成就感。
(二)抓好樂感、節奏感培養,打好舞蹈表演能力基礎
音樂是激發舞蹈表演欲望的鑰匙。節奏的力量在于打動人心。舞蹈用肢體表現著音樂、節奏的變化,從而演釋出舞蹈的內涵,因此對學生進行樂感與節奏感培養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基礎。
在教學中常用聽音樂跟拍節奏進行練習是較為有效的方法?;镜奈璧敢魳方洺2捎靡恍?/4、3/4、2/4拍和柔板、慢板等不同節奏類型的音樂,這就要求學生在音樂伴奏下有感情地打出各種節奏型,以此來加強學生的節奏感訓練,提高樂感,比如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強弱變化、快慢的變化等等。
此外,對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和滲透也極為重要。對此,需要教師經常播放一些優秀舞蹈作品讓學生欣賞,逐漸潛移默化,實現藝術滲透。如在欣賞《江河水》這個舞蹈時,先分析舞蹈的主題,讓學生根據主題體會樂曲中悲傷哀怨的情緒,有針對性地給學生講解諸如什么是樂感、如何根據樂感發揮想象力塑造舞蹈形象等方面的知識,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塑造出舞蹈形象,使音樂與舞蹈高度統一。
舞動節奏也是訓練樂感節奏感的有效方法。在音樂節奏的適應練習中,要求學生在訓練中先以身體的局部動作來體現音樂的各種節奏,再以自由組合動作體現各種節奏音樂。在聚合分散的流動練習中,強調動作的變化和節奏處理,來提高學生對舞蹈表演的體驗水平。
(三)加強舞蹈基本功訓練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根本
學習過程循序漸進,鞏固過程堅持不懈。通過“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復習考核”三個進程對學生動作姿態進行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舞蹈的基本功習得效率。
首先,介紹幼兒舞蹈的名稱、內容、基本特點、舞蹈配樂,明確手形、腳形、手位、腳位、基本步法和基本動作要領,說明動作的形態和用力的方法。
接下來由簡至繁、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地對動作進行分解訓練,完成整套動作。如將幼兒舞蹈的腰部組合訓練分解成提腰、松腰練習、地面、地面開跨加提腰松腰練習四個步驟來訓練。又如將幼兒舞蹈二拍舞步組合訓練分五個步驟:前進步練習、后退步練習、橫移步練習、橫追步練習、前四步合練。各種舞蹈采用適合的分解過程進行教學,能顯著提高學生習得效率。
最后,采用多種形式,互助式、提問式、幫帶式進行復習,糾正重點動作,鞏固動作技能。使學生能從老師的糾正與指導中掌握動作的要點和規范。如幼兒東北秧歌組合訓練,糾正、鞏固訓練組合中的主題動作:“跳踢步”、“小燕展翅”、“單指”、“半蹲”,從第一個動作到最后一個動作,始終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四)富有激情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關鍵
運用多種多樣的手段來創造舞蹈表現情緒,激發舞蹈激情。
1.創設情境,豐富各種情感體驗,體會領悟舞蹈情感。在課常上多創造美的意境,營造美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情景,能激發學生的激情。如教授蒙族舞蹈時,教師用深情的語言描述情境:眼前是遼闊的草原,遍地都是牛和羊、悠揚的馬頭琴聲在草原上飄蕩,并以對駿馬和雄鷹的謳歌寄托對大自然的鐘愛之情。
2.分析舞蹈動作、挖掘舞蹈內涵?!榜R步”、“駝步”“抖肩”“碎肩”、“柔臂”等舞姿則是草原生活的真實寫照,教授學生為了表現出蒙族雄渾、剛毅、端莊、穩健的性格特點,要做到上身略后傾,頸部稍后枕,下巴稍抬,手型以平手為特點,“視線”開闊,仿佛置身于遼闊的大草原。當學生們深入意境張開了想象的翅膀、理解了舞蹈意境后,表演情緒就會逐漸到位,舞蹈激情得到激發。
(五)培養學生的舞蹈鑒賞力,促進學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可持續性發展
作為一名幼兒舞蹈教師,有了鑒賞力才知道動作的對錯、作品質量的高低,才可能帶領幼兒進入真正的舞蹈世界。因此,教師在要求學生掌握基礎技能和基本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舞蹈肢體美感及審美意識。
形體課上采取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區別專業體態和自然體態,鑒別對錯,找到美。在“基訓”中,讓學生從艱苦的、枯燥的訓練中找到美感。教師把美的教育貫穿整個訓練,讓學生認識到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造型都有主題、有思想、有情感、有美,充分發揮她們的主觀能動性,切實掌握好舞蹈的基本功。在視頻教學中,讓學生欣賞完作品后從自己覺得優秀的東西中挑選出來,不斷的模仿,練習,加上自我創新,才會達到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自我發展。
(六)創造展示學生舞蹈表演能力平臺
舞蹈教學需要通過舞蹈藝術表演的實踐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組織學生們多接觸社會,參加各種社會藝術實踐,參加各級各類文藝演出、比賽,當地文化藝術節、牛仔服裝節、旅游節暨嘉年華、校慶文藝晚會等等,都是很好的學生舞蹈展示平臺。學生們通過在這些平臺上的鍛煉,獲得比賽、演出成功后的喜悅,能進一步增強學習舞蹈的興趣,有效地提升其在人格完善、素質提升等方面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從興趣、基本功、激情、鑒賞力、節奏感和實踐強化等六方面采取措施,是提高現今職業中學學前教育學生舞蹈表演能力切實可行的方法。然而,要實現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會跳、會編和會教這一培養目標,仍需要在舞蹈教學方法上進一步改革,才能真正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學前教育從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紅梅,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應側重的五個方面,《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2010年第1期
[2] 劉敏,試析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方法創新,《大眾文藝》2012年16期
[3] 鞠小萌,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思考,《文學教育(中)》2010年第09期
[4] 陳小燕,“全實踐”理念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環節,《職業教育研究》2008年第03期
[5] 金日勛,新理念下幼兒教師的基本素質及培養,《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年第21期
一、 實施英語探究性教學的意義
1. 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質量
探究性的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與自主探究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理解學習的本質,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質量。
2. 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只是學生成績的提高,現代的教育教學理念,是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進步與發展。實施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潛能,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可以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 優化我國現代人才培養模式
現今時代對具有創新綜合能力的人才需求急劇增加,而實施探究式的英語教學模式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理念和習慣,有助于學生創造性學習能力的培養與自身良好素質的養成。
二、目前職業中專英語教學的現狀
1. 英語基礎較差
職中的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較差的問題,且在學習中沒有教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缺少責任感,甚至有些學生對英語學習采取放棄的態度。
2. 教學理念落后
隨著時代的發展,過去教師一味教授,學生被動聽講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現今的教學要求,但一些教師仍持落后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
3. 思想認識不清
職中是以就業為主導的教育,因此很多職中學生認為學好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就好了,對于基礎文化課和工具課的學習態度不端正,不重視英語學習。
三、 如何踐行職業中專英語探究性教學
1. 轉變教學觀念,巧設課程內容
教師應重新審視自身的教學方法,根據新的要求解放思想,落實新的教學理念,摒棄舊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活動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實施探究式的英語教學,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教學切入與設計,并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存在感和探究興趣。教師由原來的主導者變為引導者、組織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英語課程伴隨著很多外國的文化與習俗,因此教師可以多設置一些與其相關聯的內容,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對課堂的參與度。課程內容的趣味性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以靈活多變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吸引學生,使學生喜歡英語課堂。
2. 設置有效問答,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始于問題,問題來自思考與質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設置有效的問題,問題要具有啟發性,要能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采用互動啟發式的教學,與學生的互動要以學生為本,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存在。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應以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學習方法為原則。提出問題后不要急于給出答案,要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或是討論,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后的講解也不要只是給出具體的答案,而應對學生進行點拔和講解,不主宰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去一點點探索,從而得出問題的答案,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自我學習能力,形成探究式的自我學習模式,并達成探究性教學的根本目的。
3. 注重協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關鍵詞:職業中學;英語教學;探討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神州大地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各式各樣的教育管理理念……層出不窮的教育界朋友們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百年樹人”大計有中國特色,有一個輝煌的未來,不知作了多少艱辛努力與付出,但由于歷史的淵源、地域環境的差異、經濟文化發展速度的差異……而造成了人與社會有不同層次的認識。現我就我在教學中所積累的這方面的感悟作一個淺述,供同道們商討。
一、全面了解掌握職高生源的現狀及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是課堂設計的關鍵。
在現實情況下,職高的生源有這樣三種渠道:1、按各級教育局規定的比例留下的初三分流生,這是職高生源的主要來源;2、非初三分流生中因本人喜歡職高或未上普高錄取分數線的學生,這樣情況的學生數量相當有限;3、普高中的部分高三學生,因文化課的基礎差等原因,又想升入到高等學府深造,便自愿轉向到職高學習。產生這種生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1、社會方面。如今的初中已經實施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處于任何情況下的小學畢業生都有享受進入初中學習的權利,但現行的初中教材雖是九義教材,卻沒有將各種層次的學生掌握的學習內容體現出來,畢業的標準是也是統一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各種層次的學生,學生也很自然地形成了分流。2、社會、家庭、自身方面。在九年義務教育的統一尺度下,初中的考核也不像小學,有可以分別對待的標準,而是同一標準,不講“歷史”,在加上各級對老師的考核、學校對老師的要求,以及學校的生存與發展,注定了在很多的時候老師們不可能“扶貧濟弱”,而在家庭、自身方面,也總因經濟、文化、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存在,對知識的作用、價值等的認知能力,以及前面諸多因素造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等因素,“讀書無用”、厭學的群體就自然會產生。
二、平衡學生在面對現實社會時產生的心理特征,是確保課堂內外氣氛的關鍵。
在現實社會中,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就讀職業中學的學生不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初三分流生,就是家庭經濟拮據或升普高落榜、心情悲憤而不得以作出讀職高選擇的學生。這一群體中,學生普遍心靈上承受中家庭的冷落、社會的偏見俗念、同學朋友的冷漠退卻、個人的自卑,如不能及時地給以心理上的調節、疏導,便會有產生“隨波逐流”、“混日子”、棄學等的沖動。所以,對他們最重要且首要的是做好思想疏導工作,用真誠、用溫暖去喚起他們本充滿激情的心,重揚他們對生活的熱愛,重拾他們的理想報負。另外在職高生這一群體中也存在有喜愛職高且希望在職業中學中有所作為的學生,他們熱情、主動、好學、活潑,是學校充滿活力的象征,也是影響感染其它學生的最好的“催化劑”。總之,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逐一弄清各人在不同社會背景中的心理特點,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師生關系融洽了,課堂氣氛也自然活了起來,即算是學生內心沒有想學的目的,也會因為“彼此的理解、彼此的信任”而認真學習的,如此日積月累,他們也終會有所收獲的。
三、正確分析學生學英語的心態,是教學的關鍵。
在新形式下,由于教育制度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英語這門學科也必然蒙上時代的色彩,在教材的編排上,注重了語言的聽、說、讀、寫,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語法教學,注重了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淡化了學生只為考試方面的知識的準備等,這就必然造成英語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有容易教而教學效果不明顯的局面存在,在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與學生的經常接觸中,我發現學生普遍存在有以下幾種心理特點:
1、學生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和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且學習目的明確,學習積極、主動。
2、英語知識一般,但學習目的明確,能始終按教師的要求踏踏實實學習與生活。
3、英語基礎差,但學習態度端正,也能正確面對現實,所抱的心態就是事事皆盡力而為,不論成敗如何也無怨無悔。
4、學習成績本來優秀,但由于認為自己理想已經破滅又不得以作出選擇時,而萬念俱滅,自暴自棄;而英語基礎一般的,也因為習慣了無目的的生活,心中只他自己,走到哪兒都是“借房子躲雨”、“混文憑”的心態,不是成天亂蹦亂跳,就是沉默寡言,精神低靡。
四、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職業中學的學生生源的現狀及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內、外環境中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必將影響我們的教學過程,對于任何一位英語教師,在授課前必須認識到這方面的問題,并作好解決問題的策略,才能夠在實際教學中主動而不被動,學生熱情而不浮躁,學生平靜而不悲觀。要作好這一步,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做好思想動員工作,這是開展思想教育的第一步。授課前以書面問卷、單獨交流、群體交流等形式掌握學生到校的目的、英語成績情況、最希望老師怎樣授課、怎樣評改作業、怎樣課外輔導等,盡量達到師生間的融洽和睦,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與尊敬。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 美工課教學
學前兒童的教育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越來越被重視,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改革發展也是目前的重點。學前教育不僅要發展,而且要大發展,這樣學前教育專業在中等職業教育的地位也隨之提高了。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畢業后要成為幼兒老師,要具有一定的素養和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作為中職的老師,我們所面臨的是除了教授學生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外,還要讓他們在課堂上學會角色的轉變――成為一名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經常要運用繪畫知識與技能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同時還要動手為幼兒制作大量的玩具、教具,并結合季節、節日及時地更換幼兒活動場所的布置。新的教育觀念更強調教師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協作精神以及動腦、動手、獨立解決問題等能力。
中職學前教育的美術教學內容,大體包括繪畫與手工兩大部分。手工教學作為當前教育基礎的美術課程,主要包括平面紙工、立體紙工、泥工、縫繡織鉤、廢舊物造型和幼兒園應用手工幾個部分。手工是綜合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學生需要掌握手工的許多基本技能,由于學生沒有美術基礎,也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所以對美術知識與技法知之甚淺。如果只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沒有考慮到專業的難度和學生的生活環境,就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和抵觸情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能力的發展,利用簡單的工具、材料調整課程內容,提供多樣化、具有可行性的課程設置,盡可能地適應各種學生發展的需要。
下面我以平面紙工――剪貼為例子,來談談我的教學。
剪貼是拼貼畫的一種,它將剪紙技巧與貼畫技法巧妙結合,用各種彩紙根據需要先剪形再拼貼成畫,充分利用各種紙張的色彩與肌理紋樣,進行構思、取舍、剪裁、拼貼,突出表現不同紙張的質地美及其與剪裁的巧妙結合。巧用紙材,巧用剪刀,是剪貼區別于其他技巧的主要特征?!耙虿脑O意,按意造型,借形傳神”是對剪貼制作的極好概括。剪貼畫制作簡便,材料選取方便,在制作過程中,要善于聯想和想象。通過動手實踐,可以更好地感受剪貼藝術的無窮魅力,同時,想象力、創造力、動手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我通常把課程設置成三個部分:
一、 構思選材,制作要求
剪貼畫設計有兩種方法,一是依材設計,由于剪貼畫取材廣泛,那些用過的掛歷紙、各種舊畫報、報紙、包裝紙、廣告紙、樹葉、布條、米、豆、沙粒、吹塑板、紙盒、卡紙等,都是很好的剪貼材料。構思要通過對材料的選擇、加工來體現,依材料的特性而決定,這有一定的偶然性。二是主題性創作,依據構思選材,可根據畫面設計的主題選擇材料。題目的設計以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為基調,促進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品質和生活情趣。課前我給學生展示一些優秀的創意作品、剪貼畫作品圖片,來拓寬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在展示的過程中還要提出制作要求:層次分明,主題突出;色調統一,整體感強;構思獨特,震撼力強;制作精湛,畫面完整等。
二、 剪貼整理,調整完成
在不同的材質上剪取合適的圖形,要注意剪得技巧,幾何圖形需要整齊剪取,剪切時要有節奏的放松剪,即手剪配合,“收放有度”。剪切時要注意保持面材的連續性,盡量一次成形, 可使用工具勾畫(鉛筆、尺等),完成后擦拭掉線條,保持畫面干凈, 線條光潔流暢、避免毛糙、斷裂,從材料邊角剪切,提高效率,節約材料。粘貼時可先使用工具定位,如鉛筆等,先拼圖(剪切好的圖), 調整位置后粘貼,分層次、分步驟,避免大塊整塊貼,分前后、上下,先后再前,先下后上,膠水小心使用,避免殘留在畫面上,粘貼要牢固,不易脫落,不要用筆在作品上畫線條、圖形、寫字等,特別是水性筆等筆顏色較特別。整個過程要統籌全局,耐心細致,爭取形成具有一定主題且有較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
三、 布置畫展,提升能力
教育教學中要求我們表揚學生,鼓勵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舉辦畫展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學生的作品得到認可,滿足了他們的成就感、成功欲。舉辦畫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就布置展板,分類作品;展板的主題,作品的排版,裝飾都需要布局安排,需要烘托主題。通過舉辦畫展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對專業的熱愛,更是對學生的整體審美意識和應變能力的一個提升。
我們在教學中還應該注重教學手段多元化,充分利用直觀教具、電化教學輔助設備和多媒體設施等進行教學,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學生的心智水平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以教材為載體,以訓練主題,以靈活多樣的方法為手段,讓教服務于學。
中等職業 教育教學 教師工作
一、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學會生存的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一個好教師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要有淵博的知識。
首先,教師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為此,教師所掌握的學科知識必須大大超出課程標準的要求,這樣才能透徹地理解教材,靈活地處理教材,準確地講授教材。
其次,教師還應有比較廣泛的課外知識。因為現在的中專生,興趣廣泛,求知欲強。他們能夠提出形形、五花八門的問題,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教師,就要像海綿一樣不斷地汲取知識。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獲得知識的“源頭活水”,靠吃老本來教學生,再高學歷的教師也會落后于時代的發展。
二、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要想教好學生,首先要嚴于律己,應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尚的人格,火熱的感情,一言一行滲透著對學生、對事業的愛,要有責任心,能起表帥作用,決不能講怪話,發牢騷,把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課堂上,應正確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切實做到教書育人。
三、教師應把愛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教師的主要責任有兩個:一是傳授知識,二是教會做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沒有用愛心澆灌的教育是空洞的、殘缺的教育。我們不妨回想一下:我們教過的那么多學生,真正能夠深深吸引學生的、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感動的不是老師淵博的學識,而是老師是否有一顆熾熱的博大的愛心。
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育方法,又是一種教育藝術,在教育學生過程中,要不斷改進、完善,發展這種藝術,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教育好學生。
首先教師要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對教師的第一印象往往會銘刻在學生的心中,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師今后的教學工作,我認為教師對學生要有滿腔的熱情和發自肺腑的愛心,如果老師上課時情緒過于嚴肅、拘緊,必然缺乏藝術感染力,這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心理障礙,因為老師本身的情感會直接影響學生,不僅直接影響教師水平的發揮,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所以上課前教師應適時地調整自己的心境,滿腔熱情地面對學生進行教學。
四、教師應注意授課的藝術
一個教師首先要有淵博的知識不錯,但是要想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你的學生,更重要的還要注意授課的方式、方法。
1.即使教學任務再緊,也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教師工作的好壞直接會影響他們的成長。我希望學生自覺自愿地去學習,而不是強迫他去學習,中專生正值世界觀形成時期,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想法,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很多學生認為到了中??梢宰杂梢幌铝?,能考60分就行了,在這種不正確的思想指導下,學習態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確,失去了理想和目標。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深入到學生當中和他們在思想感情上進行交流,既像慈母一樣關心愛護他們,又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尤其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嚴重,如果你不把道理說到他心里去,學習起來是不會有動力的。一般我會提醒學生作為中華兒女要有強烈的愛國之心,要有報孝祖國之心,另外爹媽的養育之恩不能忘,養老送終是中國人的傳統,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父母生活的幸福,要有責任心,要讓自己的家庭快樂和諧。再結合當前就業的嚴重形勢,提醒學生必須學會一技之長,靠技術吃飯,俗話說一招先,吃遍天。日久天長學生總是在這種氛圍下熏陶感染,會無形當中形成一種責任和義務,漸漸地有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學習態度就會有所不同,學習動力就會越來越大。另外,還時刻提醒學生在一招先的情況下,若有機會還應多學一些其他相關的技能,比如說男生有機會的話,學習駕駛技術,考一個駕駛本,女生利用心細、有耐心的特點,利用課余時間練習打字,使他們認識到趁年輕應多掌握一些知識,為將來工作打下基礎,并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有了奮斗目標才能有動力,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自覺去奮斗,去進取,最終成為一個棟梁之材。這樣堅持幾年學習的話,畢業后一定會在同齡人中走在前面,更好地適應社會。
2.多鼓勵、多表揚
美國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贊美猶如陽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
現在學生自尊心很強,受到批評時自尊心很容易受傷害,所以最好是少批評多鼓勵,特別是后進生。后進生一般都有表現自己的愿望,我常在后進生身上尋找閃光點,創造條件通過各種方式給后進生表現的機會。我原來帶的一位學生,學習成績很差,上課常打瞌睡。但我發現他的計算機水平很高,在課上我下意識地安排一些平時教師演示的內容鼓勵讓他做,結果做的很不錯,我及時地在課堂上表揚了他。他的學習熱情慢慢地提高了,上課也不好意思再打瞌睡,期末成績進步很大。這就是表揚學生的效果。后進生需要表揚,優生同樣也需要鼓勵,對優生的鼓勵往往會帶動整個班級的學習風氣。
我教的一門課是利用電腦畫電路圖,在上機的時候,我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對于上機留的作業我總是說同學們快一點,要下課了,結果導致有些基礎差的學生一看本來就做不完,干脆不錯了,后來無意中我采取了一個辦法,即鼓勵的方法,我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基本的作業,然后誰有能力、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再找教師要作業來做,最低成績也是合格,若多做的話還要不時地表揚,這樣的結果是全體同學都在積極地練習畫圖,而且都在暗暗地使勁,因為人天生就是不服輸的,都想取得好的結果,都有爭強好勝的天性。這個做法也得到了聽課專家的一致認可。
關鍵詞:高職學前教育 音樂審美心理 音樂技能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技能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掌握音樂技能的基本知識,以發展音樂審美能力為基礎,通過音樂活動積極引導審美心理要素,提高音樂基本技能。目的是使學生形成的音樂素質融匯于自己的教育行為之中,使其德育、美育、智育并行發展。而目前,這種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引導教育,在我國學前專業音樂技能教育中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匱乏的。因此,認真思考怎樣從音樂審美心理角度入手,教會學生做人、學習和實踐,這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技能、適應幼兒教師教育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的有效途徑。
一、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價值和作用
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由音樂審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大要素構成。在音樂技能教育中,我們可以通過歌唱、器樂、舞蹈、欣賞等方式進行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內容,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想象、情感及理解能力,使他們在主觀情感上得到審美心理體驗,從而形成良性循環,這樣獲得的音樂技能教育要比任何說教來得自然真實,也是音樂審美心理要素培養的價值所在。
音樂審美感知是一切音樂審美心理活動的基礎,是人們把感覺到的美通過知覺反映、評價做出的情感判斷。音樂審美想象是人們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由感知到的事物(聲音、圖像等)通過高級神經活動對以往知識、經驗的重新排列組合而產生的聯想和創造。如果說感知是眼前形象的呈現,想象則是運用這種形象思維來設計音樂語言。豐富的音樂審美想象力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大大激發人的審美感受力。
二、德育功能――學會做人是前提
學前幼師教育是一個集綜合性、實用性、職業性為一體的專業教育,學生除了要掌握較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外,學會怎樣做人是十分重要的。音樂教師應善于在教學中挖掘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德育功能,通過傾聽符合教學內容需要的音樂作品來進行教學,這也是中國古代教育中十分重視的音樂審美心理的教化作用。
近幾年,我國適齡人口中大學生的比例在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民素質的提高,但隨之帶來的是一些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有所下降,特別是現在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一些學生的入學水平,大致相當于20 世紀90 年代中等教育的學生入學水平。一些學生素質差,也是導致職業技能教育起點低、培養難等問題出現的原因。這些學生有的來自單親家庭、有的是孤兒、有的認識問題容易偏激、有的人際關系差、有的人格發展不健全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關注和認識。音樂技能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的音樂審美心理特點。通過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音樂綜合課教學,改善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人格取向問題,使學生的音樂技能素質和心理素養得到全面和諧發展,這是挖掘德育功能之學會做人的前提所在。
三、美育功能――學會學習是條件
美育功能具有啟迪智慧,激發創造力,提高學習興趣的作用,是音樂技能教育的重要內容和實施手段。
在幾年的音樂技能課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正是由于教師對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引導教育認識不夠,才使得學生對該課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例如,對鋼琴小樂曲中旋律形象和風格的想象力,對聲樂演唱中音樂旋律線條的運用力,對兒歌即興伴奏彈唱中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對舞蹈中肢體語言的表達力等,這些音樂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開發音樂審美心理的美育功能教育才能實現。挖掘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的美育功能是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學生音樂技能快速而有效提高的必要條件。
四、智育功能――學會實踐是準備
學前教育專業教材處理知識篩選教學方法中等職業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材涵蓋著聲樂、樂理、視唱練耳、音樂欣賞等多項學科門類,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臨著所需知識面廣,而不需要各科類都能精準地達到演唱家,演奏家的水準,如何能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多項學科,學到更多實用的知識,從而為以后更好地做好幼教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著實是一項艱巨繁重的工作,這就需要教師在知識的篩選和教學的方法上,有著前瞻的遠見。
一、聲樂學科的教學
聲樂教學是中專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一項重要的課程,貫穿著整個音樂課的始終。
教師在選擇教材上,根據幼兒教師的崗位需要,不僅要選擇一些初級的聲樂歌曲的學習,還要伴隨著這些聲樂歌曲的教學加入部分兒童歌曲的學習內容。在開始系統訓練前,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充分掌握學生的專業功底、性格特點、習慣、聲音條件等,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幫助不同學生確定訓練方案、設計發展規劃。而要了解一個學生,決不是一個短期的、簡單的過程。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作為聲樂基礎的訓練,從氣息、元音輔音的選擇、練聲曲、歌唱曲目等方面都應該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師要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個性化訓練方案。那就是根據每個學生特點,制定目標,而不是統一要求,重點是觀察每個學生在原基礎上的進步和提高,并通過階段的考核做以階段性的修正。
學習兒童歌曲的同時要加入律動教學。中專的學生有著好動的特性并很有自主意識,也有創新精神,在一些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自己編創動作,或是利用生活用品制作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當然這需要老師充分的調動和引導。在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舞蹈性的音樂作品,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這些作品僅僅是聽了就過既失去了作品本身的意義,也難以讓學生對曲子本身留下深刻印象,造成課上聽,下課忘的后果。所以在進行本單元的教學時應注重將音樂與舞蹈、音樂與體態律動教學結合起來。
古人云,“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僅局限于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注意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自主學習,是指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好愛好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則應承擔起“導師”的責任,在教學中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方法上給他們以啟發,引導和幫助學生設計個性化自主學習方案。教師要啟發學生多動腦、勤思考,充分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動力,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特點、能力,為學生提供適合自身特點的閱讀書單、曲目庫等,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論,自教自學,由教促學、由學促教,讓學生由被動的聲樂知識技能的接受者轉為主動的音樂知識技能的探求者。
二、樂理、視唱練耳學科的教學
美學家叔本華稱“音樂是活的時間”,音樂隨著時間延續,同時也伴隨時間運動瞬間消逝,又因為聽覺訓練中使用鋼琴這種樂器本身的特點,要抓住轉瞬即逝的節奏和旋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加強聽覺訓練和有效的記憶力的培養非常重要。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面臨的崗位是幼兒園教師,因而幼兒園所能用到的樂理知識部分內容比較少,而視譜視唱兒童歌曲部分和能根據播放的樂曲,把樂曲記錄下來,這種能力培養的教學內容需要的比較多。因此,把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結合起來教學比較適合中等職業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實際。樂理知識部分選擇從鍵盤課所需的視譜,認音符,各種記號,表情術語;舞蹈課所需的節拍、節奏以及即興伴奏所需的和弦的構成及轉位這部分知識就可以了,再加以視唱練耳的視譜訓練,從而加強學生音準節奏感,為更好地學習相近的舞蹈,鍵盤等學科打基礎。因此上課時,我著重多練習學生的聽力部分,從基本的一度二度音程的聽力練習開始到最后的八度練習,由低到高,逐步加入節奏練習,從基本節奏的圖示開始,由淺入深,通過舉一反三,讓學生自主學會通過節奏圖示打各種節奏型;最后視唱練習,通過先和琴一起找音高開始訓練逐步到最后自己唱準音高,從而使學生的聽力和視唱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直至達到拿出一首兒童歌曲就能輕松視譜演唱的能力。
三、音樂欣賞學科的教學
音樂欣賞就是人們的感知,理解音樂體現音樂情感的一項音樂實踐活動。音樂作為藝術作品,它也有高低良莠之分培養良好的欣賞習慣,是學好音樂的重要基礎。幼兒教師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到今后的工作崗位上,更好地引導幼兒通過欣賞作品,分清善惡美丑,對幼兒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導作用。
1.培養學生傾聽音樂的習慣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币魳肥锹犛X的藝術,欣賞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聆聽的習慣。一般來說,音樂欣賞特別強調“靜”字,在“靜”中體會真諦。上課時,經常在什么也不介紹的情況下,讓學生靜靜地聽音樂,然后回答,聽完樂曲后能感受到什么,音樂中,仿佛看到什么,再加以引導,讓學生自己體會,最后老師再全面的介紹作品,讓學生體會差距,做到真正地自己去聆聽音樂,體會音樂,從而提高鑒賞音樂的能力。
2.啟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
在欣賞教學中,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和音樂的表現手段聯系起來,這是啟發學生想象和聯系的關鍵。生動的語言,富有意境的圖畫、幻燈、錄象,都可以在生活與音樂之間架起聯想和想象的橋梁。讓學生將自己在欣賞中所感受到的、聯想或想象到的,用圖畫或短文表達出來,可以有效地加深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發展他們的創造能力。采用這種方法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提倡發表不同見解,引導他們展開討論,避免欣賞教學單純依靠聽覺、過多講述。
3.結合節奏律動輔助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