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6 00:32:34
序論:在您撰寫韓語教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
據統計,整個毛里求斯,目前,正式在編的中文教師只有4人,這和龐大的學生群體不相匹配。當前毛里求斯小學漢語教學工作主要由兩個群體來承擔:一是毛里求斯本地會說漢語的人,他們中只有極少數人接受過短期專業培訓和學習,大多為在毛里求斯生活多年的華僑,或從中國遠嫁到毛里求斯的華人。他們的優勢在于能用克里奧爾語和中文進行交流,不足之處在于很多人沒有受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對教育學、語言學基礎教學缺乏基本的認識。二是國內派出的海外志愿者。志愿者們在國內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能使用標準的漢語,也有良好的外語基礎。但是由于只在毛里求斯服務時間在一年左右,流動性較大,對整個毛里求斯漢語教學本質的提升和改變起的作用不太明顯。
(二)缺乏專業的漢語教材
當前,毛里求斯小學課堂統一使用的教材是由毛里求斯教育部出版。該教材暫時彌補了先前缺乏全國漢語教學計劃和材的不同,但是課本的實用性存在較大不足:課文內容較為陳舊,難度偏大;各個年級的區分度不高;課后習題與課文內容的一致性不高,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此外,教學任務主要以中文閱讀為主,缺乏必要的聽說練習,致使學生的漢語表達存在脫節。課堂上出現的較多的語言就是“老師,我會寫這個字,但是我不認識;或者是老師我認識這個字,但是我不會說”。
(三)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不強烈
毛里求斯華人數量較少,多數家庭使用克里奧爾語進行交流。學生漢語學習缺乏必要的語用環境。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選修漢語的數量最多,但絕大多數學生都是抱著嘗試和體驗的心態;三年級之后漢語課程難度的攀升,以及學業的繁重性使得一部分學生相繼放棄;繼續學習的學生中也多數是處于家庭原因,并非自身主動要求。
二、關于毛里求斯漢語教學發展及對策
(一)打造專業的教師隊伍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對學生語言習得成效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發展毛里求斯的漢語教學的首要任務。盡管國際漢語教學的主戰場已逐漸從國內轉向國外,但是僅僅依靠國內派出的老師和志愿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缺乏長期扎根海外的專業教學和輔導機構是制約專業對外漢語教師團隊發展的第一問題。加強國內院校和該機構的交流合作,為當地老師開展教育學、語言學的相關專業教師培訓輔導工作,讓他們在會說中文的基礎上,轉變為會教中文;定期派出專業的對外漢語教師和各行業志愿者加強文化和商業的交流;增加對雙語教師的重視,才能持久地長遠地改進目前的對外教學現狀。
(二)打造針對性的教材和教輔資料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紐帶。教材和教學計劃是漢語教學有機的組成部分。教材的設計必須吻合教學計劃,如實地反應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教材的內容,必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經驗水平;教材的難度和區分度又是課堂教學、課外輔導和課后評價的重要依據。教材的編寫和使用需要加強同當地政府、國內外研究對外漢語的專家、中國文化中心、國家漢辦等諸多機構的分析和研究,結合毛里求斯實際情況,遵循針對性、實用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的原則,編寫出實用味性較高的教材;增加聽說練習,提高學生的實際交流能力。作為小學漢語教材,教材的趣味性更為重要,課文主題,課后練習等等多增加趣味活動,頁面的設置增加圖片、色彩的運用等。
(三)增強對外漢語的國內認可度
漢語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內容,目前中國內地的所有版本,都將其安排在了一年級的第一學期。而聲調的掌握是拼音教學的又一重要環節,也是教學中學生較難掌握的一個環節。細細分析原因,其發音上有漢語言中各地方語言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深遠的,正所以“鄉音無改鬢毛衰”;其外形上又完全的抽象,對于七八歲的孩子來說,那完全是一堆沒有情感的符號而已。因此,孩子們的學多處于一種被動狀態,盡管我們可以借助各種媒體(精彩的圖文、多彩的課件等等)吸引孩子們,而且大部分孩子能在這種狀態下達到我們的教學要求??烧嬲尯⒆幽荏w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還是顯得牽強。
肖川認為 :“發展的即時感受大多表現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悠然心會、深得吾心;表現為怦然心動、浮想聯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現為心靈的共鳴和思維的共振;表現為內心的澄明與視界的敞亮?!币苍S你會認為一個小小的聲調不值得如此用心,其實任何一個教育細節都可以印證你所掌握的教學規律。在這小小的聲調上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種自身的投入來感受想像所帶來的樂趣。
一年級的孩子最具模仿性,他們可以跟著老師讀,跟著老師做,但如果只是讓他們為了模仿而模仿, 這種模仿就會逐漸消磨掉其智慧。 常常聽到孩子們“ā á ǎ à”地讀著,可一待停下來,隨便指出其中的某個帶有聲調的字母時,他們便顯得無措,有的必須暗暗地從第一聲再次讀起,至所指字母處再響亮地讀出來。當然憑借天長日久,他們也能很快地辯論出其準確讀音。但這樣的收獲完全是一種外在的填入。我根據四聲的不同外形(其實蘊含著語音標調的規律,不直接告訴孩子們專業術語,并不表示排斥滲透),把它轉化到孩子的身體中來:利用雙臂將四聲改編成形體造型(就是以雙臂平伸為第一聲,左低右高為第二聲,雙臂上舉為第三聲,左高右低為第四聲)為了幫助孩子記憶,我還編了《聲調歌》配合動作展示:
一二三四,伸出手,
我將聲音做成球兒,
一聲平平左到右,
二聲向上爬山頭,
三聲先下拐向上,
四聲一路往下溜。
這不僅符合孩子們形象理解抽象事物的規律,也有利于課堂上學生生理的調節。是學生非常喜愛的一種形體操。我告訴孩子們:“你將自己的聲音想像成一個運動球,就像體操運動員那樣,將這個球兒,按照要求在你的手臂上滾動。”每學習好一個韻母,在聲調練習中我們就來一段這樣的形體操。下面以“ɑ”為例,談談具體操作: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聲調操》吧!
生起立,邊唱兒歌,邊運動。
師:好,現在我們來做“ɑ”的第一節,請小朋友們將雙臂平伸,將“ɑ”做成一個球兒。將它放在你的左手指尖上。
生平伸雙臂,雙目緊盯著自己的左手指尖。
師:準備好,我們一起將這個球兒平穩地滾到你的右手指尖。開始。
生:ā——(目光從左手指尖平移到右手指尖)
師:真好,你能將速度加快嗎?
生:ā (音長變短)
師:第二節,請小朋友將左臂側下垂,右臂側上舉,兩臂成一條直線。將“ɑ”做成一個球兒,將它放在你的左手指尖上。
生:(做好動作)
師:哎,這下子要將這球移到右手指尖,可有點難度哦。來吧!
生:á——(艱難地)
師:非常好,雖然爬山有點難,可難不倒我們小朋友,加快速度吧!
生:á(縮短音長)
師:第三節的動作有些復雜,老師想讓一個小朋友上來邊做邊講解。
生:兩個手臂都是側上舉,讓聲音球先從左手指尖上下來,在脖子這個地方拐個彎兒,再爬上去。
師:講得多清楚啊!大家一起跟著這個小老師做一遍。
生:ǎ
師:我想第四節,大家都已經會了吧!擺出你的造型。
生:(左手臂側上舉,右手臂側下垂。) à
師:現在我們將四節操連起來做一做。
1.1韓語教師本身對韓國文化了解欠缺現在很多韓語教師是從高校韓語專業畢業的漢族青年教師,在自身的專業學習過程中對韓國文化的了解就有限,如果沒有在韓的生活經驗,那么是很難全面透徹地了解韓國文化的。相對于漢族老師,朝鮮族老師由于對本民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韓國文化教育方面更有優勢。而另一方面,除了傳統的民族文化外,韓國更廣為人知的則是潮流文化,在這方面,年齡較長的老師雖然教學經驗豐富,對傳統文化也更為熟知,但對潮流文化則很難把握,與學生之間易形成所謂的代溝。這也是讓學生全面了解韓國文化的一個阻滯。
1.2傳統語言教學模式的影響語言教學的傳統模式是給學生分析單詞、分析語法、練習句型、講解文章等等。這種教學模式在我國延用了很多年,已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很難跳出這個圈子接受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很少甚至會忘記去穿插一些關于文化方面的介紹,學生不能全面地充分地理解語言知識,也使得教學過程枯燥無味,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1.3韓國文化方面教材的欠缺韓語教育在中國的發展遠不及英語和日語等語種來得久遠和廣泛,師資和教材一直都比較匱乏。雖然近年來韓語教育在國內逐漸熱門起來,也出現了一大批韓語教材,但其中多數還是以語言教育為主,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還不太豐富,為數不多的也是年代較久,與現代韓國文化出現了脫節的情況。
2韓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1提高學生學習韓語的積極性相對于語言,學生其實對外國的文化更為感興趣,他們對與本民族不同文化的好奇心遠遠大于其語言,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被韓國音樂、韓國電視劇、韓國偶像深深影響著。利用文化教育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不但增加了學生文化方面的知識,有助于語言的學習,也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2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脫離了文化,語言就失去了思想性、人文性、知識性和工具性。在跨語言交流中,如果我們不了解語言背后的內涵,很容易造成誤解,陷入尷尬的境地或鬧笑話。例如,韓國人如果說:“(我又喝海帶湯了。)”這時候如果你說:“你今天生日嗎?”那顯然是誤解了對方的意思。在韓國,生日的時候喝海帶湯是一種習俗。但是在韓語中,“(喝海帶湯)”也可以是“考試不及格”的意思。因此,我們在認識語言的同時,必須全面了解語言背后的內涵,才能真正實現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3如何在韓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
3.1提高教師本身的綜合素養要想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文化教育的滲透,教師是關鍵。這就對教師自身素質的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深厚的語言功底,也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實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且教師在走上講臺后,仍然要不斷地學習。因為文化知識是不斷發展的,即使語言基礎再扎實,也要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
3.2加強韓國文化方面教材的建設,運用各種手段,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首先,豐富韓國文化方面的教材,而且在選材時更應該傳統與現代結合,不僅要讓學生了解韓國的歷史與傳統文化,也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具有時代感,并且不斷豐富和更新。其次,打破原來語言教學教材的傳統模式,適當穿插文化方面的介紹,增加教材知識的趣味性,也能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語言知識。除了依靠教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等資源來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畢竟教材內容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教師可以多收集一些真實的韓國生化的素材來讓學生觀看,通過視覺和聽覺等不同感官的接觸,來拓寬學生的視野,身臨其境地感受韓國文化。
3.3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打破課堂講授的傳統模式語言學習的課堂不一定局限于教室中,我們可以走出教室,增加一些文化方面的小體驗。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在娛樂中增加了韓國文化方面的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4重視外教的作用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跨國交流,而很多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韓語知識,但是一遇到韓國人,卻無法開口說一句話,甚至連一個簡單的招呼都不會打,這就是只學習不交流的結果。因此,外教在學生整個語言學習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不僅是學生的口語得到訓練,也能從外教身上接觸到很多與韓國相關的文化知識。外教與學生成為朋友,可以一起進行很多生活活動,也可以進入一些韓國人的生活圈,更加直接地了解韓國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等,這比任何一種教學方式都要有成效。
4結語
從兒童的心理上看,一年級新生正處于從幼兒向兒童的時期過渡。處于這一時期的兒童理解能力差,記憶全靠死記硬背,他們擅長于記憶形象、具體的材料。另外,一年級新生的記憶效果與他們的情緒有著極大的關系,即在高興時記憶效果好,反之較差。
依據一年級新生這樣的認知特點,我在拼音教學中重點開發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以達到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營造活躍歡樂的課堂氣氛的目的。讓兒童在不拘一格的學習方式中積極愉快地度過小學學習的第一道難關──漢語拼音<br><b>大量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具,開發直觀性教學。
由于漢語拼音無法進行實物直觀,所以它的直觀性教學的開發,其實就是開發課堂教具。因為與漢語拼音教學配套的教具不多,所以許多教具都得教師自己來制作。下面我介紹幾種教具制作的方法,以供。
(一)依葫蘆畫標
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教具制作方法。主要用于第一課學習新聲母、新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把與新授拼音相對應的圖片,照教材上的樣子畫下來,貼于黑板一即可。這一方法一般都用拼音卡片代替,但拼音卡片有一個缺陷,它是圖片拼音同時出示的,而且色彩也不夠鮮艷,若教師自制圖片的話,就可避免這些缺陷。不過自制圖片需要一些時間,且較為麻煩,所以這一教學手段主要用于一些在字形或發音上較難掌握的拼音上。如:單韻母o、u;聲母b、d;f、t;p、q;復韻母等。
(二)活動激趣法
這類教具主要用于較難掌握的拼讀過程。把章節讀過程以活動教具的形式展示出來。讓死的書本"動"起來,寓教于樂以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例1、在教學b-aba時,由于這是第一次接觸聲韻相拼,是個重難點。于是我準備了兩個大小適當的紙盒。在第一個紙盒上的兩個面上分別寫上b和p,另一個紙盒的四面分別寫上a的四聲。教學時,先出示b,再出示a,兩個紙盒相碰撞,表示聲母b和韻母相拼,得出ba。這樣的出示方法簡明、有趣,學生也感興趣,而且制作十分簡便。例2、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去掉兩點的規則是一個學生最難牢固掌握的內容之一。這個規則的講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來敘述。小ü是學生,j、q、x是老師,學生見老師要脫帽行禮??衫媒叹哌M行表演。把小ü畫成一個小學生的樣子,戴一頂有兩個小絨球的帽子,j、q、x畫成老師的模樣。教師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手拿教具來表演。這樣,學生即有的聽,又有的看,很容易就把小ü的去點規則記住了。例3、為了訓練學生的直呼兩拼音節的速度,我還制作了一個"快樂大轉盤"。先剪一張長方形的紙板,在上面并列挖出兩個窗口。在紙板的反面釘一兩個圓形的紙板,分別寫上下23個聲母和24個韻母。練贈直呼時,教師轉動兩個紙盤,聲韻隨機組合,學生快速直呼。如果要帶調訓練,還可以在韻母的窗口上方再挖一個小窗口,在紙板的反面再釘上一個小轉盤,寫上四聲即可。這個"快樂大轉盤"制作簡便,可反復使用,效果也很好。
大力開展趣味教學,營造愉快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處于幼童期的孩子,是十分貪玩好動的。單靠圖片和活動教具是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他們不僅好看、好聽、還要好玩。所以上課時讓他們動動手,做做知識性游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極為有效的。
(一)多開展動手練習
動手練習的形式很多,有動筆的,有模仿老師動作的,有擺放學具的等等。在這兒我想重點談談動手擺學具的練習。擺學具這一教學手段數學教學中運用得很多,在語文教學中就很少了,不過它十分適合拼音教學。前面我介紹的"快樂大轉盤"是教師擺出拼音,讓學生讀,而擺學具則是與之相反,是教師發音,學生用拼音片擺出相對應的拼音。練習之前,只需要讓學生準備好23個聲母和6個單韻母,再讓學生自制四個聲調。外加一個小圓點(擺整體認讀音節和輕聲時用)。復韻母卡片不用。擺學具練習要由易至難,循序漸進,先練習找拼音,即:老師讀出一個聲母或韻母,讓學生觀察老師的口形,而后快速地找出對應的聲韻母。然后再練習拼復韻母,同上,用單韻母來組合。再練習擺帶調韻母。再練習擺二拼音節,最后練習較難的三拼音節和帶調音節。在進行擺事實放練習時,可以同時開展各種各樣的比賽,也可以指名到磁性黑板上進行擺入表演或比賽。擺放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拼音知識,更可以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和動手能力,是一項十分實用有效的綜合性教學手段。
(二)結合游戲、娛樂來進行拼音的教學
低年級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找朋友"。不過這個"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梢詮晚嵞刚遗笥眩ㄈ纾篴n一個學生拿a,另一個學生拿n);可以整體認讀音節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如:"轉筆刀",一人拿圖片,另一人拿相對的拼音詞語名稱)。形式多樣,靈活實用。除了"找朋友",還有"摘蘋果"比賽。在"蘋果"后面寫上音節,進行拼讀比賽。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1、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o……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表zhi、chi、shi、ri……3、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每次不必一次做完,只要做一段即可。
(三)提前讀寫,鞏固拼音,初試寫話
1留學生學習漢語的中級階段
這一階段的留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漢語語音、語法,學習水平和難度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這時,留學生非常容易產生懈怠情緒。因為與初級階段相比他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想要達到高級階段還有非常大的困難。例如有許多學生到了中級階段,仍然非常努力地學習,可是成績并不理想,不像初級階段學習時見效顯著,付出就會有回報。遇到這種情況,許多學生會感到無助,對漢語學習失去興趣,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失去信心。此時,老師通常會和學生聊天,了解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態,并且寬慰學生,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瓶頸期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學生在此階段稍稍取得了一點成績,老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以及獎勵,并和學生一起總結成功經驗,讓他們對自己的漢語學習充滿自信。我個人認為,在這個階段,許多有經驗的對外漢語老師都是受到了斯金納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的影響。斯金納把條件作用分為兩類:應答性條件作用(即經典性條件作用)和反應性條件作用(即操作性條件作用)。經典性條件作用是刺激(S)—反應(R)的聯結,反應是由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條件作用則是操作(R)—強化(S)的過程,重要的是跟隨操作后的強化(即刺激)[4]。斯金納認為,操作性條件作用與兩個一般的原則相聯系:任何反應如果隨之緊跟強化(獎勵)刺激,這個反應都有重復出現的趨向。任何能提高操作反應率的刺激都是強化刺激。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也給了我們對外漢語教學一些啟示:當留學生處在學習的瓶頸期時,一旦做出了一些努力或者是取得了一些成績,教師應該給予口頭表揚或者物質獎勵,給學生一個強化刺激,讓他這個好的現象伴隨著強化不斷地出現,從而提高漢語學習的水平。
2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高級階段
高級階段的留學生已經能和中國人用正常的語速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很少出現錯誤,基本能完整地用漢語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個階段的留學生漸漸開始向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發展。比如有的學生喜歡中國古典文學,課下他們會自己閱讀古典文學名著。在閱讀過程中,他們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基于他們已有的知識和對漢語的了解,他們可以借助工具書,憑借自己的能力解決相當一部分問題。這種現象可以用格式塔的學習理論進行解釋。德國格式塔心理學家苛勒于1913年至1917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試驗,證明了黑猩猩的學習是一種頓悟,而不是桑代克認為的嘗試錯誤。在格式塔心理學家看來,學習就是知覺的重新組織。人在認知活動中需要把感知到的信息組成有機的整體,在頭腦中構造和組織一種格式塔。這一過程不是漸進的嘗試與錯誤的過程,而是突然的頓悟。[5]試驗中的大猩猩,起初無論怎么努力都夠不到籠子外面的香蕉,但是當它將兩根竹竿連在一起的時候,發現可以觸碰到香蕉。這個過程非常的緩慢而且偶然,但是卻是大猩猩的突然發現。高級階段的留學生面對一些問題時,起初有可能會覺得無從下手,但是,當許多資料和已有的知識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將這些知識和技能在大腦中重新組合,也許會發現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突然頓悟,進而順利地解決問題。而留學生的漢語水平也在一次又一次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了質的飛躍。
3結語
(一)有利于少數民族更好的接受漢語言文化
為什么要研究漢語言少數民族的教學創新?研究這方面的內容有什么意義?其實研究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創新性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首先研究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創新,有利于少數民族更好的接受漢語言文化。少數民族由于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等許多方面的不同。使得少數民族在學習漢語言的時候并不會像漢族那么容易。因此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教學的時候,就需要做一些適當的改變。因此需要對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進行一定的創新研究。
(二)漢語言教學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切的事物都是需要發展的,漢語言的教學也不例外。漢語言這門學科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才建立的一門學科。隨著我國不斷地發展,我國的各行各業也都有了一些質的突破。如果漢語言想要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能夠保留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創新、不斷的改進。因此對漢語言教學發展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有助于漢語言教學自身的發展。也是發展我國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畢竟漢語言教學是了解我國文化與歷史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在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缺少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缺少一定的教學評價體系。大家或許不是很了解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其實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某一階段的教學情況。學校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教學評價對任課的教師進行一定的了解。然而,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卻缺少這一環節。
(二)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不得不承認,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的現象。經歷過漢語言教學的人應該都了解。目前各大學漢語言的教學模式仍很陳舊,教師講解,學生被動地聽或接受,師生之間交流很少,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原本充滿詩情畫意的漢語言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總之,教學模式的單一使得課堂缺乏一定的生動力。讓許多少數民族的孩子失去了對漢語言這一學科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內容不精練
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的內容不精練。漢語言博大精深,相同的一句話如果用不同的口吻去表述,那么含義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這是其他語言所不具有的魅力。因此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不加以提煉就進行教學,那么很難使得少數民族的學生掌握漢語言的精華。然而這也是現在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會選擇全面去講述,這樣使得許多的少數民族的學生找不到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重點。
(四)教學資源比較匱乏
現階段我國漢語言的教學資源主要來源于簡單的課本?,F如今,信息技術發達,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得各種各樣的最新的知識。純粹依靠課本,不涉獵課外,會使學生接觸與漢語言文學相關資源的空間變得極其狹小。教師本可以通過報紙、多媒體等許多方式為學生們或許更多的教學資源,但是現實生活中情況卻恰好相反。教學資源的匱乏也是現階段漢語言教學的一大弊端。這也使得少數民族在進行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使得原本寬泛的學習變得狹窄起來。
(五)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言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的現象。絕大多數的人認為漢語言教學的目的就是學會漢語。但是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漢語言的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少數民族的學生們學會漢語,更多的是通過對漢語言的學習了解我國的歷史與文化。簡單的只是讓少數民族學生學會漢語,可見這一目標并不明確。
三、提高漢語言少數民族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策略分析
(一)完善評價體系,督促師生學習
教學評價體系在教學的環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教學評價體系,也是漢語言教學在方式方面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可以改善的一個方面。要想有一個好的漢語言課堂教學效果,就要完善教學評價體系,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要明確,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的監督教師的教學執行情況,進而提升漢語言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在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時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考慮:首先是少數民族的學生定期地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可以及時的發現并解決教師教學行為存在的問題,使教師的教學技能方法不斷提高;再有就是對學生的評價,上課情況,階段作業完成情況等進行評估。評價的形式可以是自評,小組評,教師評。
(二)改變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地位
運用更多的教學方案也是更好地對少數民族進行教學的一個有效創新方式。為什么對少數民族漢語言文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性較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學生被動學習,極易產生厭學情緒,過少的交流,使師生關系緊張。所以影響教學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們應該選擇多種形式相互融合穿插的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漢語言課程的工具性要求漢語言課堂教學應靈活地選擇教學形式,采用分組等各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從而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言的掌控能力,達到提高少數民族文化素養的目標;其次,漢語言課程承擔著使學生認識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重任,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經據典,播放錄像視頻等形式讓學生了解漢語言文化,使學生對世界的真善美與假惡丑建立自身的認識,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
(三)提煉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提煉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內容充滿漢語言的精華,也是漢語言在教學方式創新過程中可以完善的一個方面。為了提升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提煉教學內容,讓內容變得精簡,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如果連篇累牘那么少數民族很難學到真正的知識。對漢語言文學進行一定的精華提煉是幫助少數民族更好的學習漢語言的有效途徑;(2)讓學生學會思考,漢語言這一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大部分都是教師經過自己的解讀后,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給學生聽,但是若想提高學生的興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應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思考,發揮其課堂的主動性,教師只起導的作用。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以簡要的語言概括或提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對漢語言的精華內容進行提煉是非常有必要的舉動。
(四)充分利用資源,拓寬學生視野
資源在廣義上指的是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任何材料和物質條件,但是在現代這個社會,資源就變得更加寬廣。在進行漢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漢語言的教學。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多媒體的資源對少數民族的學生進行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放映一些當紅的電影。通過電影向學生們傳授漢語言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間放一些輕松的漢語歌曲。既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的氛圍,也間接的加強了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
(五)制定明確目標,加強教學力度
制定明確的目標,加強教學力度也是更好的進行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的一個有效途徑。只有制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更好的發揮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增強教學質量。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曾指出:“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币虼耍虒W目標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提高對少數民族漢語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而制定目標的過程可以參考以下內容:首先結合少數民族的文化背景進行漢語言課程的設置。不同的少數民族文化背景也不一樣。因此要結合少數民族的文化背景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此外,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的過程中要懂得循序漸進。
四、結語
目前國內已有將近三十多所大學設立了這一專業。向世界各國輸送了大量的人才,對外漢語專業的大學生成為了中國文化在國外傳播的主力軍。即使是這樣,漢語教師的資源仍然無法滿足國際推廣的需求。當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國或者準備出國,那么以他們為主力的在校大學生和來自其他各行各業的中青年志愿者,完全可以成為向世界推廣和傳播漢語的有生力量,從中培養漢語師資和漢語國際推廣志愿者。
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研究方面,首先是關于對外漢語教學的定位問題。近年來,對外漢語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對學科的定位一直存在分歧。有些專家把對外漢語定位為現代漢語下面的一個分支,屬語言文學類;另外一些學者認為,由于語言和文化是相輔相成的,對外漢語教學離不開文化的滲透,應該是屬于語言學類下面的二語習得專業等。其次是關于研究的方向和視角。在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文章中,探討教學法的文章偏多,而探討漢語語言具體要素的文章顯得尤為少數。同樣在探討學習方法中,有價值的教學實驗和各種調查報告缺乏一定的數據。所以,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應該從多方面、多視角、有側重的進行科學的研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第一,學習漢語從開始就是注重語言知識和技能,反映在教學中就是太多的強調聽、說、讀、寫,課程目標非常的單一。其實,在漢語學習中應該重視漢語的思維和語言意識的培養,只有增強文化交流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內涵。第二,教學中需要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對不同對象的學生應具有他們本國特色的教材和教學輔助資源,貼近教學對象的思想、習慣和生活,創造合適的教學環境,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通過唱中文歌曲,收看中文視頻節目,參與中國的文化節日活動等以達到不同的學習目的;另外,制作的學習資源力求淺顯易懂,結合視聽教學,滲透中國文化。第三,在漢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誤區。首先,有些人認為不會寫就相當于沒學會。在漢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過程中,能熟練寫出來的字比能認識的字要少很多,比如“懵懂、尷尬、蹊蹺、痙攣、貔貅”等詞語。像這類很多人不能正確地寫出來的漢字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但我們在日常的讀書、看報、交談中,我們能夠運用自如,因此不能說不會寫就等于沒掌握,完全不會。其次,不理解文字的深層次含義就等于沒學會。在我們平常使用的語言文字中,很多字詞是很難有明確解釋的。比如“既然”兩字,有誰能一下子解釋清楚這里的“既”、“然”是什么意思,而“既然”這個詞組為什么會出現在語句中呢?搞清楚這兩個問題固然很好,不明白也并不影響我們熟練地使用它。
同樣,“所以、即使、但是”等等這樣的詞匯用法也很多,我們在掌握了他們的基本含義后就可以輕松自如地應用它們來進行交流。再有,很多老師認為聽、說、讀、寫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誠然,這四項技能是語言學習的基本技能,能同時掌握固然好。但是,聽、說、讀、寫,音、形、字、義全面推進的教學理念是傳統教學要求的,這對于成人來說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小孩子對筆畫多的字反而比筆畫少的字印象深刻。所以,我們要結合漢語特點,對不同學習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我們不認為“隨課文識字”是唯一的教學思路。對外漢語使用的教材通常是課文、字詞、練習等傳統教法。其實,“隨課文識字”即分散識字的優點是可以閱讀課文來學習文字,其缺點是認識生字的效率極低。在針對海外兒童的漢語教學中運用這種教學法,往往生字生詞太多和孩子們想通過閱讀來了解文章、理解文化現象的期望有差距,致使孩子們因為生字量的拖累而不能自主閱讀與其年齡匹配的讀物。
三、國際漢語教師將成為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的主力軍
作為國際漢語教師,首先要了解和教授中國的地理、歷史等文化背景知識,然后分類介紹;在講授漢語知識時還需要要把各類知識融會貫通到課堂教學當中。當前有關介紹中國文化的教材也逐漸增多,教學中可選擇的教材范圍也比過去多很多,在選用教材時應該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在視聽說課里把相關文化知識直觀地、動態地表現出來,讓外國學生在語境中學習到地道的文化。當然,要讓外國學生多體驗到生動的中國文化在漢語學習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根據學生需求特點,開設多種讓學生感興趣的文化課供學生選修;可根據不同階段開設比如像書法,繪畫,中國古典音樂欣賞等課程,力求多樣性;在選修的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在文化語境中潛移默化地理解所學知識,加深知識印象。
中國文化向海外傳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把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傳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國際漢語教師作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這項事業。讓他們不斷的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學習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教學法,走出國門,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四、遠程教育對外漢語教學的思考對外漢語教學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學歷教育到非學歷教育,已經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他們正肩負著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走向世界各地。面對目前對外漢語教師和學習漢語者比例嚴重不足的現狀(1:10),我們應該創造一切條件,充分發揮開放大學遠程教育的辦學優勢,制定文化視角下的教學目標,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合理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促進對外漢語教學在遠程教育中進一步發展。以下就對外漢語教學在遠程教育環境下所開設的課程來進行分析:以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主干課程有基礎英語(精讀、泛讀、聽說)、英語寫作、英漢翻譯、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語言與應用語言學、跨文化交際、西方文化與禮儀、國外漢學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概論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和教育實習等。遠程教育教學的發展對課程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借鑒學歷教育的經驗的同時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將課程教學任務貫穿到遠程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可以看出,這些課程設置涵蓋了現代漢語和英語兩個專業的大部分課程。而現代漢語和英語是電大辦學初期就建設的很有經驗的學科,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規范化的教學環節,具有更加優質的課程資源和豐富的辦學條件。在分析了開設了對外漢語專業的學校中,外語類在總課時比例,基本都占到了全部課時50%。所以,加大外語課應該是對外漢語專業的一個特色,是符合對外漢語交流和本學科發展所需要的。另外,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是整個教學環節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專業教師必須具備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才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針對以上這些課程,開放大學具有多年從事本專業的教學工作,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專職教師,并且他們依托開放大學的平臺,都具備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