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 16:28:16
序論:在您撰寫茶道基本禮儀知識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工程成本 成本差異
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位于白山市紅土崖鎮六道岔村。施工方是吉林省水利水電工程局(第四工程處),主要工作內容是漿砌石及混凝土、土方工程。工程規模(投標價)20075555元。合同工期:2013年4月20日~2013年10月31日,計14個月,年度計劃工期:2013年6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計7個月。其中:施工期:2013年6月1日~2013年11月30日,計6個月,非施工期: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計1個月。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施工區建設條件
對外交通:對外交通道路利用白山市至紅土崖鎮的城鄉公路及紅土崖鎮至本工程施工區(四道岔村、六道岔村境內)各村的鄉村道路,交通較為便利。
場內運輸道路:場內交通利用原有道路(含堤頂路)與各施工現場、附屬企業、生活管理區并與外部公路相連。可以滿足施工交通要求。
施工用電:施工用電及生活用電均采用當地電網電或自備30KW發電機組進行發電。
施工生產及生活用水:施工用水采用水泵抽取河道水,經凈化后使用。生活用水采用當地居民用水,消防用水需在施工現場和生活區分別設消防水池,每個水池容積20m3。
通信:通訊布置采用在項目經理部駐地安裝程控電話機一部,計算機一臺,移動電話若干,用于對外協調聯系工作。
(二)施工方法和施工機具選擇
本工程土方開挖施工時采用人工配合采用1m3挖掘機開挖,開挖料一部分用于土方填筑,一部分不合格土料用10噸自卸車運出施工現場。開挖過程中要經常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水平標高、水準點及邊坡坡度。開挖前測放開挖邊界線,以便控制斷面開口尺寸,使之符合設計要求。
(三)勞動力計劃
包括外雇工的選擇、來源、數量、計件及計日工單價、技工及普工單價、進退場時間、所施工工程部位等。
(四)主要材料和周轉材料需求計劃;
首先進行文字說明,包括各種材料的來源、廠家、供應商選擇及情況、數量、單價、進場時間、所用于工程部位等。
(五)機械設備需求計劃。
包括外租機械設備的租賃方式、數量、租金;處內機械設備的租賃方式、數量、租金(或計提折舊標準及計提折舊費)、進退場時間、所用于工程部位等。
二、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項目成本(費用)預算與測算差異分析
表1是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項目成本(費用)預算與測算差異分析表。
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成本費用項目包括直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人工費)、施工管理費(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間接費)和其他費用。在日常核算中人工費包括:生產工人的基本工資、工資性補貼、生產工人的輔助工資、職工福利、生產工人勞動保護費、住房公積金、勞動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工會費用、職工教育經費。材料費包括:材料原價或供應價、運輸損耗費、檢驗試驗費、材料運雜費、采購保管費。
從表1可以看出,直接費約占成本(費用)總額的九成(預算指標:88.45%,測算指標91.08%),施工管理費約占成本(費用)總額的一成(預算指標:11.55%,測算指標8.92%)。因此,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成本(費用)風險因素主要來自于直接費項目。
從測算值可以看出,材料費在直接費中占比最大,但是,材料費測算值較預算值節約了1314432元,由此可以認為材料費風險是可控風險。同理,施工機械使用費風險也可以認為是可控風險。唯獨人工費超支1423109元,可以認為人工費風險最為顯著。
三、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項目成本測算與實際差異分析
表2是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項目成本測算與實際差異分析表。
從表2可以看出,直接費約占成本(費用)總額的九成(實際指標:91.33%,測算指標91.08%),施工管理費約占成本(費用)總額的一成(實際指標:8.67%,測算指標8.92%)。因此,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成本(費用)風險因素主要來自于直接費項目。
從實際值可以看出,材料費在直接費中占比最大,但是,材料費實際節約了84020元,由此可以認為材料費風險是可控風險。同理,施工機械使用費風險也可以認為是可控風險。唯獨人工費超支127422元,可以認為人工費風險最為顯著。
結合表1表2可以看出,直接費中的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人工費,施工管理費中的其他直接費、現場經費、間接費等成本(費用)項目預算、測算、實際等三項差異較大,其中,直接工程費、直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施工管理費中現場經費、間接費等呈節約狀態,表明施工方(吉林省水利水電工程局第四工程處)施工管理水平較高;人工費項目呈持續超支狀態,表明人工費是施工項目是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成本(費用)風險中最主要的因素。材料費占比持續超過50%,表明材料管理應該是該項目的核心。
四、啟示:中小水利工程成本(費用)風險控制對策
結合表1表2可以看出,紅土崖河六道岔段治理工程項目成本(費用)風險主要來自于人工費、材料費。本文成本(費用)風險控制對策也主要考慮人工費和材料費。
中小水利工程成本(費用)風險控制對策:
(一)預算、測算前開展市場調查
將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包括施工規模、合同條件、工程難易程度、技術含量高低和施工地域的地理、自然、氣候、人文及周邊環境因素等都納入現場調查范圍。
通過市場調查,獲取準確的成本項目信息,包括工程材料價格、設備價格、當地人工價格、當地運雜費市場的物價走勢,掌握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可能性及其對成本的影響。確定符合項目實際情況的人工費用;主材、地材、輔材;合理使用的機械設備費用等。
(二)結合實際,做好項目成本預測
通過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所在地的價格水平,按作業層確定直接成本費用(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現場獨立費),按單位工程、分項工程和施工工序所耗用的實物量,應用定額和費用標準計算的直接用于工程主體的費用。
同時開展施工方案引起費用變化預測、輔助工程費預測、臨時設施及工地轉移費預測。
(三)材料管理對策
結合項目所在地和項目施工需要,科學制定采購方案,保證采購價格和質量,合理確定采購數量、進料時間和運輸方案,減少積壓和二次搬運。
改進施工技術,合理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
加強材料管理,合理確定材料定額。
建立經濟承包制,層層落實材料消耗定額指標,制定材料消耗節超獎懲措施。
建立內部制約機制,定價與采購分開,收料、管料及發料分離。
(四)人工管理對策
預算階段應該結合人力資源市場的現實情況提高人工預算單價,測算階段亦如此。
實際施工時,應該考慮施工季節和農民工的供給狀況,盡量在農閑季節施工。
加強勞務分包管理,選好選對有實力有誠信的外部勞務隊伍。堅持勞務使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合理有序,考核業績,注重實力,總量控制”的方針;堅持勞務使用“基地化、彈性化”的制度。同時,在保證自有隊伍有活干前提下,提倡“混編帶用勞務‘架子隊’形式為主”,“使用建制隊伍‘清包工’方式為輔”,“重要崗位禁用外部勞務制度”。
參考文獻:
[1]劉如青.淺談國有建安施工企業中工程項目之材料管理[J].經濟視野,2012
[2]蔡碧芳.淺談建安工程成本管理[J].福建建筑,2011
[3]劉如青.淺談國有建安施工企業中工程項目之材料管理[J].經營管理者,2009
[4]丁丹芝,羅勝霞.房地產公司工程建安成本控制與管理辦法[J].經營管理,2009
[5]楊宏鈺.建安企業工程項目勞務包的管理與對策[J].工程項目管理,2009
1.1閩南茶文化中的茶藝展示程序性與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對服務技能的高標準相耦合
福建閩南地區盛產茶,閩南人對茶情有獨鐘,且閩南人飲茶,從茶具、水質、用茶種類到斟飲的各個程序均備極考究。以烏龍茶鐵觀音為例,其茶藝表演程序甚至有十八道工序:焚香靜氣、葉嘉酬賓、火煮山泉、孟臣淋漓、烏龍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韻、玉液回壺、游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鼎、喜聞幽香、鑒賞三色、初品奇茗、盡杯謝茶,環節一道接一道,每一道都體現出“純、禮、雅、和”的文化精髓,每一個動作都講究規范的操作和程序。而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服務正是航空服務人才的起碼要求,同時在進行程序化的服務同時還要兼顧展示性和藝術性,這也是航空服務人才之所以成為服務行業內人才標桿的原因。通過對茶藝展示程序化的學習就能夠使學生在校內有相應的載體體會服務流程的藝術性,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按程序有條不紊、準確到位藝術化地進行服務流程的展示。同時這也是航空公司、地勤公司等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
1.2閩南茶文化中的“五境之美”茶藝氣質營造與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對學生美感培養的目標相耦合
閩南茶文化重在圍繞著茶元素,通過茶葉、茶水、茶具、火候、環境等展示國人生活之美。以環境中的茶席之美為例,閩南茶文化講究透過一席茶的布置有機平實、源遠流長而生命力不減的方式來體現文化,把茶席當成以生命自身的哲學體現之場。茶席不僅是單純的視覺美感,更要求符合泡茶邏輯,這個邏輯包含了對茶的解讀。種種細節的妥帖安排,會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閑潔。各個因素,如品茗的時令節氣、身邊的一景一物、水質水溫、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敠揀擇的用那把小壺還是這只蓋杯,每一個選擇都是那么的用心別具,但在決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選擇,每一個用心就體現在選擇的過程里,最后匯聚成一種特殊的氣質。航空服務人才美感的塑造也不僅是外表的,訓練有素的專業素養,對于美好形象和美好環境的創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服務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讓學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給人帶來毫無做作的舒適感,把女性的柔美優雅、男士的紳士帥氣演繹得恰到好處,有一種增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足的美感。因此在茶藝課中可以達到對航空服務專業學生進行氣質的培養、審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對于“美境”的創新能力。
1.3閩南茶文化中的茶藝禮儀要求與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對禮儀的高要求相耦合
禮儀是茶藝的核心部分。閩南傳統茶道表演其實就是待人迎客的過程,它每一個環節都寓意著一種東方待客禮節。而服務禮儀更是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服務過程中的禮貌和禮節。包括服務過程中的儀容儀表、迎來送往、互相交流與彼此溝通的要求與技巧等內容。這兩者的耦合之處更是不言而喻。
2關于航空服務專業中茶藝課程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茶文化;茶道
茶在中國擁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在中華民族這一片文化繁茂的土地上,茶文化結合了中國傳統佛、道、儒三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涵養,孕育出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茶文化的本質是一種“中介”文化,以茶為載體,以能體現中國傳統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為宗旨。它的內涵極其廣泛,主要包括有關茶的禮儀、風俗、茶規、茶藝、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以及文學藝術、辭曲歌賦等。它是中國人傳統的飲品,也是人們所追求精神高度的和諧統一。高校培養的是先進的學生群體,學生需要完成“學校人”向“社會人”的過渡,就必須提高自身素質來適應以及引領高速變化發展的社會。就目前來說,人文茶道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受到的教育界許多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
1茶與茶道
茶被稱之為國飲,是國人饋贈親友的良品。它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包含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結合,由此生出的便是茶道。茶道是一種藝術,一種禮儀,一種生活方式。飲茶之人多注重于養生,注重于提升自我的精神高度。人們在品茶的同時,體驗茶道,品味人生百態。
1.1茶的概念
茶起源于中國,在我國已經擁有了很長時間的歷史,受到了大眾的喜愛。大家普遍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也是從中國流傳至世界。茶的起源并不明確,但可以確定的是,唐代陸羽所作《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全面的茶學專著。這說明自唐代起,我國就已經擁有了較為系統的歷史和文化。茶除了具有觀賞、品鑒的價值,還具有其他多種功能,例如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勞等等。茶的這些功效都在國際醫學藥理上得到了證明。
1.2茶文化的意義
說到茶文化,就不得不提中國的歷史。茶文化的發展歷史實際上也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進步的一個過程,更是中國特色文化的具體表現。人們通過將賞茶、品茶、飲茶等等這一系列活動和中華民族的禮儀、哲學文化等相結合,創造出了茶的特色精神內涵,從而將其升華為一種精神活動。因此,茶文化對人的發展、現代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借鑒作用。
1.3茶道的內涵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中國茶道的發展經歷了從煎茶、點茶以及泡茶等多個階段。茶道主要講究五境之美,分別為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茶道的本質是品嘗茶的美感。它的美感一方面來源于茶本身的形態、顏色,另一方面也來源于茶道中所蘊含的禮儀。人們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等環節,不僅可以學習它的禮法規章,也可以領悟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進而提升自我修養、陶冶情操。常言道: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愛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風。人生就如茶葉,苦香淡皆是人生。人生百味,就蘊含在一杯清茶中。
2人文茶道概述
人文茶道四字,字如其名,是從茶道中所孕育出的人文精神,人文茶道重點在于人本。它是基于茶本身,加之以各種文化氛圍結合而成的。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都喜歡將琴、棋、書、畫與茶結合。人們以茶為媒介,修身養性,品位人生。茶相比于咖啡,在提神的同時更能給人以一種靜下心來的力量。這就是人文茶道中所蘊含的淡泊與寧靜。簡單來說,人文茶道是將藝術與精神高度完美結合。茶道有“四諦”:和、靜、怡、真。這也體現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上?!昂汀贝碇伺c人相處需要和諧,做事要恰到好處。人具備和氣的品性才能與他人友善交往,廣交善友。同時,“和”也代表著天人合一的道家哲學思想。“靜”就在于告訴人們要有一種平靜淡泊的心態。人們飲茶時的環境,需要安靜,這樣人們的心才能安靜下來體會茶的真諦,這是一種忘我的精神高度?!扳敝v究的是一種身心愉悅。人們在飲茶的過程中必定是愉快的,以一種輕松暢快的心情去品味它。喝茶不論貴賤,重要的是喝茶人的心態?!罢妗贝碇貧w本真。人們在飲茶中體悟人生,回歸自我。人來源于自然,生活于社會,難免會沾染上世俗的紛紛擾擾。因此,人更要以一顆真心來體悟茶道,才能回歸自我,找尋真我。佛道儒三家對中國人文茶道的影響最深。人文茶道也正是集合了佛、道、儒三家為主體的中國優秀哲學思想,才成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老子的《道德經》就有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這正好體現了人文茶道的人本精神。道家強調天人合一,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統一,人應該追求自然的本真,借以提升自我。道家所主張的道法自然,主要包含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佛家主張禪味,中國僧人認為茶有三德:第一,坐禪時,通夜不眠;第二,滿腹時,幫助消化;第三茶為不發之藥。這很好地體現了茶文化與佛家思想的融合。儒家核心思想為“中庸”,即做人做事恰到好處,不偏袒維護任何一方。做人必須講究禮儀,正如當代茶圣吳覺農先生所說:“君子愛茶,因為茶性無邪?!憋嫴璧倪^程就是提升自我修養、凈化靈魂的過程。
3加強高校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學生在接受知識教育的同時,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學生在經歷了幾年高校教育后,必將步入社會,而要成為一個完整的社會人,光有技術知識并不足夠,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我的素質,要學會與人交往,正確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念。當代的許多高校學生只注重于知識的獲取,并不善于與人交往也不注重于禮儀。在平時的生活中表現浮躁,忙忙碌碌不知所謂。許多人都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也不能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高校學生要想未來進入社會,成為一個可以引領時代的人,就應當從提升自我修養開始。高校學生只有提升了自我修養,才不至于誤入歧途,從而讓自己朝有利的方向發展。在高校學生的個人生活中,許多人喜歡獨來獨往。他們不善于與人交往也不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遇到問題也不懂得訴說和尋求幫助。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是,作為高校生,走出學校就會進入社會。任何人都逃不開與人交際。哪怕是親朋好友,同事同學之間都存在一種禮尚往來的關系。由此可見,學會禮儀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然而,目前高校素質教育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高校素質教育需要一種更有力的方式來直接或間接地促進其質量的提高。
4人文茶道對高校素質教育的影響
宣傳人文茶道精神對提高高校素質教育質量而言是一種非??尚械呐e措。茶道是中華茶文化中蘊含的獨特的人本精神。張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國的文化不是以神為本,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以人為本,即將人的問題作為中心問題。世界上所有的群體社會,都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人是基本,只有從各個學生個體著手,才能從根本上加強高校素質教育??偟膩碚f,人文茶道對高校素質教育具有有利的影響。4.1人文茶道能夠促使學生進行知識面的拓寬,傳承民族文化人文茶道始于茶文化,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一朵奇葩。它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了佛、道、儒多家的哲學思想。正是由于它這種博采眾長的特性,它的文化內涵才顯得愈來愈豐富多彩。人文茶道精神的學習能夠使大學生拓寬視野、增加其知識儲備,從而完成自我素質提升。同時,茶道精神的學習也能讓學生了解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4.2人文茶道能夠促使學生培養高尚的情操茶首先作為一門藝術,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的高尚情操。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藝術的熏陶不可缺少。人們在這種藝術的熏陶中學會了欣賞,找尋到了自我興趣,從而培養出高尚的情操。人一旦有了藝術的熏陶,整個人的氣質就會與眾不同。而人們通過學習茶道,可以了解到有關于茶藝、環境、詩詞、歷史等多種文化藝術。高校學生如果持續受這種有利環境的熏陶,自然就會以“茶人”為榜樣,努力提升自我修養。4.3人文茶道能夠促使學生學會釋放自我壓力高校學生的課業普遍壓力較大,節奏較快。在這個階段,不僅要學習自身的專業知識,也需要盡快地了解到社會人才需求,融入社會大環境。品茶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從人文茶道中,學生們可以學習如何從繁忙的生活中抽出一片空閑,體悟人生的真諦。從品茶中感悟到“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哲理,從而轉化成動力,讓自我的素質得到一個更高層次的升華。4.4人文茶道能夠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茶道精神的主體就是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是錢梁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觀點,其認為茶人應該“默默地無私奉獻,為人類造?!?。高校生活學習階段正是培養大學生心理素質的一個好時機,大學生在這個階段會遇到許多挫折但也會有許多成長。因此,高校階段是完善自我的一個好階段。大學生通過學習人文茶道,可以領悟茶道中的思想內涵,有利于清楚地認知自我和正確地處理人際關系。
5結語
人文茶道在提高高校素質教育質量中的作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越來越多的高校將人文茶道的教育提上日程。人文茶道只是茶文化中最精華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其全部內容。茶文化中所蘊含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只要學生有所接觸,必定會被茶文化所包含的深刻內涵所吸引。我們所應當做的就是讓人文茶道更廣泛地融入高校素質教育中,從而讓更多的高校學生接觸到它。
參考文獻
[1]付昌輝.加強橫向課題研究促進高職科研發展[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32):36-37.
[2]吳詩池.試論中國的茶文化———兼談中日茶文化關系[J].農業考古,2004(02):13-26.
[3]劉悅.著眼學生長遠發展培養素質奠基人生[J].陜西教育(教學),2016(4):15-16.
[4]王森勛.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M].泰山出版社.2010.
關鍵詞:日本茶道;日本文化教學;必要性;應用
中圖分類號:G1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29-0216-02
一、日本茶道在日本文化教學中的必要性
(一)教育技術手段不斷創新的客觀需要
進入21世紀后,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礎上學習日本語,能夠更快地適應日本公司的工作環境,比較融洽地處理在日資企業中的人際交往問題。因此,近年來高校也逐漸增加日本文化課的比例。大部分的專業外語院校都將日本文化課設為必修課或者專業課,但是,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近年來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利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將抽象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內容較為直觀地反映出來,滿足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從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但是,也會造成學生對多媒體課件過度依賴,想象力的發揮受到限制,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還是比較欠缺的。
教育部職教中心所姜大源教授講道:“實施行動導向的教學,要求開發過程導向課程、構建行動學習情境、完成教師角色轉變、實施個性化教學形式、建立一體化專業教師”。日本茶道課程為理實一體的課程,可以通過學習日本茶道儀式、點茶、環境的布置等去體悟日本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能夠從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實踐中探求真知。
(二)日本茶道對日本文化乃至日本社會影響深遠
日本近代文明啟蒙重要人物岡倉天心致力于保存和發揚日本傳統藝術和美學,他所寫的《茶之書》影響深遠,是西方人了解日本乃至東方的一個重要窗口,被譽為日本第一次向世界輸出文化觀念的代表作?!恫柚畷氛且圆璧罏榍腥朦c,全面地剖析日本古典美學的精髓,通過介紹日本茶道的緣起、傳播、品茗環境、儀式以及背后的美學和哲學思想,解釋日本的生活藝術和審美觀??梢?,要了解日本文化,了解和學習日本茶道是重要的途徑之一。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結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日本茶道的形成和確立,在精神文化、禮儀文化、飲食文化、傳統藝術以及傳統建筑等方面都對日本文化乃至日本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日本茶道建筑為例,日本茶室由茶室和茶庭兩大部分組成,是供茶人舉行茶事的場所。茶室建筑材料大部分取自于大自然,主要是由竹、木、草、石搭建而成。茶室小巧精致,以四疊半榻榻米為正常規格。茶庭是與茶室相配套的庭院,也稱作“露地”,即是洗滌心靈,讓人忘卻俗世煩惱的地方。庭中設水手缽,如茶室之前先潔手凈心。茶室是日本傳統建筑的代表,它所追求的美感對日本江戶時代的房屋建筑風格有很大的影響。后人把這種傳統建筑形式稱為“數寄屋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二、《日本茶道》教學設計
(一)《日本茶道》教學目標設定
日本茶道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日本茶道的淵源、傳播、儀式、品茗環境以及茶道美學,思考日本民族的性格、思維方式、審美意識、人際交往的方式等方面。讓學生在學習日本茶道動作的基礎上,把日本茶道文化的感性認識通過實踐加深理解。同時,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日本茶道》教學內容設定
《日本茶道》教學計劃表
首先是了解日本茶道的歷史。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國,在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帶回日本,最初只是在天皇、貴族和僧侶間流行;到鐮倉時代,在榮西禪師等人的大力推崇下,飲茶風氣逐漸走向平民化;16世紀初,日本文化藝術逐漸擺脫中國模式,瓜熟蒂落,形成自己的風格,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推崇的草庵茶道融禪宗思想、歌道、日本民間文化為一體,是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茶道。時至今日,日本茶道已經成為日本國民的行為禮儀規范。滕軍教授認為,日本茶道藝術是美的宗教,日本有兩種茶道文化形式:抹茶道和煎茶道。抹茶道誕生于四百多年前,與我國的宋元文化有緊密的聯系。抹茶道以為飲用珍貴的抹茶為主,主要茶道具是茶碗和茶筅。煎茶道誕生于100多年前,與我國的明清文化有緊密的聯系。煎茶道使用的是茶葉,以壺泡茶為主。抹茶道是日本茶道的主流形式,如今,以千利休為流祖的三千家仍是日本茶道的主要流派。
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學習抹茶道,讓學生在實踐中較為深刻地理解日本民族的性格,可以使其在老師的引導下有意識地去探索和尋求這種民族性格的根源所在。緊接著是對日本茶道建筑、茶花的介紹,日本人對“空寂美”、“無常美”、“殘缺美”的崇拜在此一一體現。最后是日本茶道主要經典著作《南方h》、《茶之書》的賞析。
(三)《日本茶道》教學方法的探討――以“抹茶道禮法與點茶”為例
日本茶道有一套嚴謹、繁瑣的程序,注重主客之間的禮法,小小的茶室將能樂、俳句、水墨畫等傳統藝術結合在一起,受禪宗的影響頗深,形成了“空寂”的美學思想。茶人只有親身這樣的環境和過程,才能夠切身體會“和、凈、清、寂”的茶道思想,因此,抹茶道禮法與點茶的學習重要是以實踐和課后總結為主。
1.課前準備道下:
(1)裝飾道具:掛軸、香爐、花入;
(2)點前道具:香合、炭斗、羽帚、環、火箸、灰器、灰匙、灰敷;
(3)點茶道具:
a.風爐:煮水用的爐子。
b.釜:煮水用的容器。
c.風爐先:風爐前面的屏風。
d.蓋置:放蓋子和柄勺的道具。
e.棚:點茶時擺放茶具的支架的總稱。
f.茶入:裝抹茶的罐子。
g.茶勺:取抹茶粉的勺子。
h.茶筅:點茶的器具。
i.茶碗:點茶以及裝茶湯的碗。
j.建水:盛放廢水的容器。
2.點茶的流程:
(1)客人入席:客人入席之前應在約定的時間到達茶室舉辦的地方,不得遲到也不要太早到達。經過茶庭,踏著飛石,在手水缽旁潔手凈心之后方可通過躪口進入茶室。躪口是茶室矮小的入口,不冷尊卑都必須屈膝彎腰才能進入,當年豐臣秀吉權傾朝野,參加千利休茶會時也是如此。
(2)拜見床龕:在床龕前跪坐,對著掛軸、插花、風爐等行禮,是入席后的重要儀式之一。
入座、敬禮:跪坐,上半身穩靜地彎曲,兩只手掌完全貼在榻榻米上是最正式的禮儀。
點茶:主人煮水,取茶粉,點茶。
(3)品茗:主人點完茶之后,端出來與客人享用。客人行禮致意表示感謝。把茶碗放在左手掌上,往右側轉兩圈,然后分幾口慢慢享用,不可一口氣直接飲用完畢。喝完之后拜見茶碗。
以上是抹茶道實踐課程內容的全部,課程剩余的時間讓學生對茶道禮法以及流程背后的茶道精神和美學內涵做一個探討。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課程呈現的知識是有限的,經過實踐學生對日本茶道的禮法、茶室的布置、點茶的技巧等方面提出很多的問題,此時,教師對此加以引導和總結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學生提到,為何茶室設置風爐于榻榻米上,但是有些時候卻放置于榻榻米下面?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讓學生思考物象之后的日本文化和美學內涵。
日本茶道注重茶會時間與空間的變化無常,茶室的設計以及器具的準備要根據時間與空間而設定。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在《南方h》中提出,夏日茶會與冬日茶會有所區別。他說:“夏天的茶道秘訣是要讓人感覺到那么的清涼,而冬天的茶道秘訣是讓人感覺到溫暖?!彼?,在寒冷的冬天,將燒水的爐子放榻榻米下面,以供取暖,而炎熱的夏天則相反。這種因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不同的細節處處可見。茶會發生在不同的地點、時間,茶人用心經營每一次茶會都是獨一無二的,因茶會而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情緣也都是不期而遇,都是當下的情感,可遇不可求,此生僅有,也就是“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是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之一,“一期”值得是人的一生,“一會”表示僅有一次的相會。也就是說每一次的茶會在變幻無常的時間與空間里都是一生一次,獨一無二的相聚,主客之間都要珍惜當下相聚的時光。“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戶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直弼(1815-1860)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原文是這樣的:
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復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為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腿艘岔氁源耸涝俨幌喾曛楦皶?,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
“一期一會”源自佛教的無常觀,意味著世間是無常的,短暫的,人的生死聚散也是無常的,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脆弱的。無常觀深深地滲透到日本國民的精神生活里,它體現了日本民族對生命的理解,小林一茶的名句:露の世は、露の世ながら、さりながら。譯為“露水的世,雖然是露水的世,雖然如此……”這正是對浮世無常的感慨。這種無常觀在日本文學中比比皆是。
在無常觀進行闡述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種意識產生的原因,它和日本的地理環境因素是分不開的。日本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頻繁,日本民族對于生命的無常和脆弱感悟更為深刻。
三、結語
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結晶,是研究日本文化的重要渠道。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日本茶道課程集理論和實踐為一體,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日本茶道教學有助于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和總結,體悟日本獨特的審美意識,分析日本國民性格形成的原因,從而了解日本文化,尊重日本人際交往規則,為培養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文員會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林瑞萱.日本茶道源流:南方h講義[M].臺北:陸羽茶藝股份有限公司,1991.
[3]林瑞萱.中日韓英四國茶道[M].北京:中華書局,1991.
[4]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
【關鍵詞】茶藝 中職學生 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2-0176-02
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已成為一個具有豐富內容、深刻思想內涵的動態的綜合體系。它作為一種人文精神的思維軌跡把人們崇尚的道德情操、人們追求的高尚品質及人格賦予具體的茶及各種茶事活動中,不僅可以修身怡情、陶冶情操,引導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可以增長人文知識,提高審美情趣。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茶藝作為一門生活藝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以茶為媒介進行溝通交流成為時興的方式。越來越多的職業學校將茶藝作為一門課程納入到了常規教學中。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茶藝教師,個人認為這門課要教給學生的不應僅僅是茶葉的起源、分類、加工、沖泡技能等茶藝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茶文化教育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以茶育人”的目的。以下是我對中職學校開設茶藝課對學生綜合素質影響的幾點認識。
一 茶藝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道德素質是指一個人在生活實踐中待人處事,協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相互關系的一種素質,其核心是要求行為個體在社會生活中自覺遵守社會道德規范,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為社會多做貢獻?!鞍傩械聻槭住?,道德素質教育是整個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中職教育由于其培養目標和生源的特殊性決定了教育過程中必須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
中國茶藝提倡茶人精神,以茶喻人,通過品茶品味人生。范增平先生將茶人的精神歸納為四點:(1)理性的思考,作為一個茶人凡事能做理性的思考,有所為、有所不為;(2)沉著的修養,堅守“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無畏精神;(3)堅毅的信仰,能擇善固執,不畏譏怕讒,明是非、辨善惡,眾善奉行,諸惡莫做;(4)正義的行為,為追求真理,只問是非、善惡,不計利害得失,只要是合乎社會正義,符合大眾公平的道理,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這種精神對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時期的中職學生無疑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學生通過對茶藝課的學習,及對茶道思想的領悟,可自省、可審己。茶禮的教育使學生懂得了敬老愛幼,懂得了禮儀;茶事的活動使學生更加和睦相處了;茶史的教育使學生了解了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體驗到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泡茶訓練也使學生養成了凡事自己動手,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同時還能滿足他們的表現欲望。
二 茶藝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跨越了哲學、美學、文學、民俗及文化藝術等門類,融匯了儒、道、佛各家的思想和傳統文化的精髓,綜合了插花、音樂、陶瓷、書畫、裝飾、建筑、表演等領域,可謂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茶藝教學中,將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通過內容豐富的各式茶藝、茶詩、音樂和茶畫等形式呈現出來,吸引著學生,在欣賞和實踐的過程中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人文知識,同時使他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潛移默化的熏陶中使學生感受到自信、滿足和成就感。
三 茶藝課有助于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
茶藝是指在傳統茶道精神指導下的茶事實踐,它包括泡茶的技能、品茶的藝術,以及在行茶過程中以茶為媒介去溝通自然、內省自性、完善自我的心理體驗。茶藝活動以人為核心,茶藝審美以人為首。我國傳統的茶文化中對人之美有儀表、風度、語言等要求。儀表美是形體、服飾、發型美的綜合;風度美是禮儀周全、舉止端莊;語言美是用語規范、待人誠懇。
在茶藝課上,學生通過觀看茶藝表演視頻,學習科學的茶葉沖泡方法、禮儀規范,在備具、滌器、投茶、沖泡、奉茶、品茶的過程中感受中國茶道所講究的六美,即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藝美和境美。寧靜幽雅的品茗環境、裊裊的茶香、甘醇的茶味,讓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簡約之美、虛靜之美、含蓄之美,潛移默化中,學生陶冶了情操,訓練了得體的著裝、常見的禮儀、規范的言語,形成良好的儀容儀表、禮儀和言語習慣,逐漸提升了個人的審美情趣。
四 茶藝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中職學校是直接面對用人單位的職業教育單位?,F代用人單位需要的不只是直接可用的技術人才,“是否具有團隊協作精神”已成為人員使用的一個重要指標。中職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規范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加強團隊精神的培養,對其以后的成才尤為重要。
茶藝是一項協作性很強的活動,尤其在茶藝表演中表現得更突出。茶藝表演是在泡茶技藝的基礎上,對泡茶的各項程序進行藝術加工,將生活中的泡茶技藝上升為一種表演藝術,使人們得到一種美的熏陶。茶藝表演一般情況下要三人同臺合作,即主泡手、助泡手、解說員。主泡手負責泡茶,助泡手協助主泡手,負責焚香、賞茶、敬茶等,解說員負責各項泡茶程序的解說。在整個過程當中,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說員有良好的協調與配合,不能因為個體的獨立而破壞整體的和諧之美。而在不同的場合以及泡茶任務的搭配中,有時候要求某些學生承擔主泡手的任務,有時候又要求學生承擔解說員或助泡手的任務,角色的變化意味著學生必須與他人緊密合作。因此茶藝表演是培養學生協作精神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協作精神。
總之,茶藝教學不僅僅是教授學生泡茶、品茶等基本知識技能,更應重視其素質教育的功能。莊晚芳教授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培養的一種儀式。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未來,茶藝教學中需進一步調整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其育人的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中職學生。
參考文獻
[1]林治編著.中國茶道[M].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
[2]莊晚芳.莊晚芳茶學論文選集[M].上海:上??萍汲霭嫔纾?995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薄拜薄保床璧墓抛?。從我國古人開始飲茶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上至宮廷下至民間都有飲茶的習慣,不同的時期又有不同的飲茶方式,可謂豐富多彩,紛繁復雜。一般認為,唐代是茶文化正式形成時期,此后的各個時期進一步豐富了茶文化的內涵。到了清代,中國茶文化發展更加深入,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例如清末民間,城市茶館興起,并發展成為適合社會各階層所需的活動場所,它把茶與曲藝、詩會、戲劇和燈謎等民間文化活動融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茶館文化”。更為重要的是,飲茶的儀式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與儒、禪、道哲學思想緊密結合,在精神領域有了較完美的體現,形成了具有形而上內涵的“茶道”。正因為“茶道”體現了儒、禪、道哲學思想的交融,稱其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亦不為過。
在廣府文化中,歷來就有“喝早茶”的文化習俗。在日益注重提升生活品質的今天,邀三五好友,尋一幽靜處,煮茗而談,已成為普通人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梢哉f,喝茶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提出,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鼓勵各地各學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A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專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上千年的積淀讓我們擁有了一個巨大的茶文化寶庫,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將我國茶文化傳承下去。在中學課堂開設茶道校本課程,不僅可以讓青少年了解茶文化、茶道基本知識,豐富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對于培養學生篤定、精細、雅致的精神品質與文化素養亦大有裨益。
本課程為通識教育,課程目標在于鍛煉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與同學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準備活動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生活品味與審美能力養成耐心細致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健康地成長。本課程共分為六個部分,涉及茶葉種類、茶具、茶藝、茶道、茶詩、茶文化歷史演變等,重點則在于茶道、茶詩、茶文化歷史幾個部分。現將課程安排列表如下(表一):
二、課例展示
自第一節課開始,筆者就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與飲茶相關的典故,由班委組織學生輪流講述,以此作為進入“茶道”課程的切入點。筆者的目的是從一開始就讓學生明白,茶道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或一套飲茶禮儀,其背后有著深厚的精神文化象征。
從學生的講述來看,他們大多能從茶的特點,飲茶的習俗、禮儀出發,切入茶文化的內核,了解飲茶背后的精神文化象征。例如,陸羽《茶經》有“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之說,這表明在唐朝茶就與儒家思想融合,“茶”象征那些品行堅卓、追求“至道”的賢德之士,符合儒家關于君子的想象。又如“達摩禪定”,講的就是達摩祖師坐禪時借助茶葉驅除困意,養助清思,最終修成正果的傳說。實際上,古代佛教徒經常利用茶葉能提神的功效,在久坐冥思時用以驅除睡意、攝心入定、精進修行;而茶也由此被賦予深邃的精神內涵,發展出了“茶禪一味”的理念。
當前,人們對于茶道存在不少誤解,例如,認為“茶道”來源于日本。應該說,這是當前普遍存在的誤解?!安璧馈钡拇_在日本得到過長足的發展,也是通過日本而具有了世界聲譽,不過,日本茶道的來源卻在中國。對此,日本著名美術家、文化學者岡倉天心在《茶之書》中就曾詳細論及。飲茶習俗在西漢就已經盛行,西漢王褒所著《僮約》曾敘述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到了唐代,飲茶成了上流社會普遍熱衷的社交禮儀,而陸羽更是在飲茶的儀式中發現了“貫穿世界萬物的和諧秩序”,在其著名的茶之“圣書”――《茶經》中創立了茶道。兩宋時期則是中國茶道發展的高峰,其時的茶道與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水融,真正成為一種主人和賓客協力創造宇宙間至福的瞬間的神圣儀式,一種天人合一、自我實現的方式,一種生活的藝術。南宋曾V《高齋漫錄》有這樣的記載:“司馬溫公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云:‘茶與墨者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蘇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堅,是其操同也。譬如賢人君子,黔皙美惡之不同,其德操一也。’公笑以為然?!边@是著名的司馬光與蘇軾間“茗戰”的故事,名儒大家風范躍然紙上?!败鴳稹?,又稱“斗茶”,是古代評茶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也是文人墨客間流行的雅集活動。
南宋時期,日本僧人明庵榮西到中國學習禪宗,公元1191年回日本時把禪宗和中國茶一起引入了日本。而中國茶道的發展卻因蒙古人入侵而中斷。后來,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反對,茶道更逐漸走向衰落。當時的茶道是一套貴族化的精致儀式,作為高雅、純潔的象征,其耗費往往奢靡,這讓底層出身的朱元璋非常反感,下詔要求全國上下都學農民的泡茶方法。從此,中國茶道開始走向低谷,但流傳至日本的余脈卻得到發揚光大,使“茶的理想達到最高境界”。這一段歷史,如今的學生恐怕少有人知,因而筆者在這一部分重點詳解。這也是本課程開設的目的之一:豐富學生關于傳統文化的認知,促進傳統文化繼承與發揚。
當然,即使在明清時期作為一種精細儀式、尋求抵達超越世界、臻于天人合一境界的茶道不再流行,并不意味著茶道自此在中國消失,蕩然無存了。這里筆者要提到對于茶道的另一層誤解,即以為茶道只是一種貴族化的雅集儀式,遠離了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實際上,茶道既是士大夫閑雅生活之極致,同樣體現于普通百姓的日用之間,不能過于強調茶道的超越維度,忽視了其背后的人倫禮儀及其在尋常日用之間的應用,忽略了其生活味。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延續至今的傳統禮儀。古人強調以茶修身,以茶雅志,以茶表敬意、樹禮仁,以茶協調人際關系。修身、雅志、表敬意、樹禮仁、協調人際關系,都是儒家思想在茶文化中的體現。所以,有人指出,中國茶道的精神是儉、清、和、敬、靜,即廉儉樸實,心地純潔,和睦相處,和誠處世,敬愛為人。這一提法不無道理,可以說,兩千年來儒家思想始終貫串于茶文化之中。
不管是把茶道視為一種雅致的存在方式、生活的藝術,或是體現于尋常日用之中的樸質的人倫禮儀,都是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此,我們不應厚此薄彼,而應在課程逐一詳細講授。
與茶道緊密相關的,還有“茶詩”。央視綜藝節目《中華詩詞大會》讓古典詩詞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成為普通大眾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談資。茶與詩,自古以來就存在緊密的關聯,有鑒于此,筆者在茶道課程中以當下的“詩詞熱”為契機,為學生介紹、講解歷代著名的“茶詩”,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切實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文學素養和文化基礎。
兩晉南北朝時期,飲茶開始進入文學領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晉杜育所作的以茶為主題的《F賦》。中唐詩人盧仝曾邀請韓愈、賈島等人在桃花泉煮飲,并創作了著名的《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盧仝《七碗茶歌》節選)
盧仝此詩神思敏捷,洋洋灑灑,把飲茶的審美體驗寫得淋漓盡致,借飲茶而抵達一片廣闊的、超凡脫俗的精神世界,難怪被后人稱為“茶仙”,與“茶圣”陸羽相提并論。此外,據文化史家揚之水先生《兩宋茶詩與茶事》一文,兩宋關于烹茶、斗茶、點茶等,都有不少詩詞作品,如范仲淹《和章岷從事斗茶歌》、蘇軾《行香子?茶詞》、劉過《臨江仙?茶詞》、呂本中《西江月?熟水詞》等皆為其中代表。此類作品描寫古時飲茶風俗,從日常生活而來,表達士人的高尚情趣,“有情,有境,有性靈”,“每每顯示著飲者的氣度和風神”,是我們古典詩詞教育的極佳材料,也是茶道課程應有的重要部分。
關鍵詞:閩南茶文化 航空服務 課程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9-0041-01
據調查,國內部分高職院校中航空服務專業開設茶藝課程作為職業延展課程。但無論是相關教師或者學生多功利地看待茶藝課程,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學習茶藝僅僅是為了彌補學生在應對航空公司面試時才藝不足的缺陷,有些人僅是因為某些航空公司有茶藝表演的活動而略做學習有備無患,他們往往認為只要學會花哨或者煩瑣的泡茶動作和程序即可,純粹將茶藝當成類似某種程序化舞蹈動作的簡單行為。正因為許多人對在航空服務專業開設茶藝課程,并推進茶文化對人才培養過程的滲透并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夠到位,本文將對閩南茶文化背景下開設茶藝課程的意義進行論述,并對該課程的建構提出意見。
1 航空服務專業在閩南茶文化背景下開設茶藝課程意義
1.1閩南茶文化中的茶藝展示程序性與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對服務技能的高標準相耦合
福建閩南地區盛產茶,閩南人對茶情有獨鐘,且閩南人飲茶,從茶具、水質、用茶種類到斟飲的各個程序均備極考究。以烏龍茶鐵觀音為例,其茶藝表演程序甚至有十八道工序:焚香靜氣、葉嘉酬賓、火煮山泉、孟臣淋漓、烏龍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韻、玉液回壺、游山玩水、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鼎、喜聞幽香、鑒賞三色、初品奇茗、盡杯謝茶,環節一道接一道,每一道都體現出“純、禮、雅、和”的文化精髓,每一個動作都講究規范的操作和程序。而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服務正是航空服務人才的起碼要求,同時在進行程序化的服務同時還要兼顧展示性和藝術性,這也是航空服務人才之所以成為服務行業內人才標桿的原因。通過對茶藝展示程序化的學習就能夠使學生在校內有相應的載體體會服務流程的藝術性,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按程序有條不紊、準確到位藝術化地進行服務流程的展示。同時這也是航空公司、地勤公司等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
1.2閩南茶文化中的“五境之美”茶藝氣質營造與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對學生美感培養的目標相耦合
閩南茶文化重在圍繞著茶元素,通過茶葉、茶水、茶具、火候、環境等展示國人生活之美。以環境中的茶席之美為例,閩南茶文化講究透過一席茶的布置有機平實、源遠流長而生命力不減的方式來體現文化,把茶席當成以生命自身的哲學體現之場。茶席不僅是單純的視覺美感,更要求符合泡茶邏輯,這個邏輯包含了對茶的解讀。種種細節的妥帖安排,會幻化出天然的中澹閑潔。各個因素,如品茗的時令節氣、身邊的一景一物、水質水溫、茶的性情,由此而砧揀擇的用那把小壺還是這只蓋杯,每一個選擇都是那么的用心別具,但在決定前又不是只有唯一的選擇,每一個用心就體現在選擇的過程里,最后匯聚成一種特殊的氣質。航空服務人才美感的塑造也不僅是外表的,訓練有素的專業素養,對于美好形象和美好環境的創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航空服務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讓學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給人帶來毫無做作的舒適感,把女性的柔美優雅、男士的紳士帥氣演繹得恰到好處,有一種增一分則過,少一分則不足的美感。因此在茶藝課中可以達到對航空服務專業學生進行氣質的培養、審美水平的提高以及對于“美境”的創新能力。
1.3閩南茶文化中的茶藝禮儀要求與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對禮儀的高要求相耦合
禮儀是茶藝的核心部分。閩南傳統茶道表演其實就是待人迎客的過程,它每一個環節都寓意著一種東方待客禮節。而服務禮儀更是航空服務人才培養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服務過程中的禮貌和禮節。包括服務過程中的儀容儀表、迎來送往、互相交流與彼此溝通的要求與技巧等內容。這兩者的耦合之處更是不言而喻。
2 關于航空服務專業中茶藝課程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