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 16:27:59
序論:在您撰寫新課標音樂教學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1-142-01
興趣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能力是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的通關密碼,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保證。音樂的學習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音樂能力。音樂能力是指先天具備以及后天通過學習獲得的感知、理解、表現和創編音樂的能力。它包含對音樂的感知辨別能力、對音樂關系的理解能力、對音樂技能的表現和運用能力。新課標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培養學生音樂能力的前提。所以我們說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應該從興趣和培養能力入手。以下是對幾種教學方法的探討:
小學生天生就具有熱愛和探索音樂的傾向,這種自然的傾向加上后天科學合理的強化和訓練,能夠很好地保持和發揚光大。培養小學生的音樂能力,積極引導小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力求把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
一、游戲教學法: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一到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愛好。把音樂同他們的生活、玩溶為一體,通過唱唱、跳跳、動動、玩玩的游戲活動輕松愉快地學習。一些童話故事般的歌曲如“龜兔賽跑”、“小紅帽”,與動物相關的歌曲“小燕子”、“喜洋洋與灰太狼”,以及邊唱邊游戲的歌曲“找朋友”、“丟手絹”等歌詞形象、口語化強、容易用動作表現的音樂作品,往往讓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情不自禁地邊唱邊表演,邊唱邊游戲,從而,激發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就是指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畫面等多種手段,創設一種情感和認知相結合、生動真實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有效的獲得知識,對學生進行個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養,并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法。情境創設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可以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可以給學生留下主動探索的空間。生動形象的語言以及肢體語言帶入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具有引導性、挖掘性的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例如:三年級教學內容《豐收之歌》,我在教學中設計了農民伯伯和農民阿姨們在金黃色的麥田里收割的場景。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場景,然后通過教師的語言導入,今天的老師開著小汽車帶大家到農民伯伯的田地里,田里的叔叔阿姨們正在辛勤的勞作,可以看見他們的勞作的服裝,很有特點,大把大把的汗水。把學生帶到田地的自然環境中,接著提出一些簡單的小問題,請問農民伯伯收割什么?我們吃的面包的原材料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慢慢引出粒粒皆辛苦的感情,讓學生珍惜糧食,同時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勞動人民最幸福,讓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同時也能迅速的進入角色,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好的教學情境,才能是學生樂于學習音樂,使學生成為音樂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扒榫敖虒W法”打破了傳統的教師滿堂灌的消極教學模式,以實踐性強、學生主動性強、互動性強等特點賦予課堂結構以新的生命,我認為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效的方法。
三、情感教學法:
用融洽的師生關系感染學生,現代心理學指出,積極健康的情感能使人們的思維敏捷深刻、想象豐富活躍、記憶力增強。融洽的師生關系就如一貼極好的"催化劑",能不斷激發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并且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和感情。師生感情好,學生就會更加信任教師,然后教師再組織什么教學活動,學生也會積極參加,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音樂教育以美的音色、美的節奏、美的和聲、美的旋律構成美的藝術形象,通過對健康向上的音樂作品的演奏、欣賞等教學活動把學生帶進一個真善美的藝術境界。情感教育是音樂教育中實施美育的最佳途徑,音樂教育的情感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
四、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的引進為音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他可以和任何教學方法緊密相連,使教學事半功倍。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廣等優點為教學服務。
1、直觀生動,喚起學生的注意,激發興趣。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多媒體為教學內容帶來了新的體驗,它可以有聲有色,豐富多彩,能動能靜。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器官,引發小學生極大地興趣。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靜靜地坐在那,聆聽幾分鐘甚至更長的音樂,十分困難。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一個情境,這樣學生就能不知不覺地進入音樂中。
2、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多媒體技術相較于傳統教學手段,可以通過教師根據課程所教內容準備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視頻、音頻、圖片、文字等方式,給予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直觀感受。為教學提供更好的手段。同時,多媒體教學技術所擁有的豐富教學素材和資源是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它使學生在課程學習時,也豐富了學習內容。
3、多媒體在音樂的美育作用中發揮更直觀的作用。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要求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其中的審美與我國教育方針中的“美育”相對應, 利用多媒體可以創設與音樂內容所表達的主題相匹配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容易投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綜上所述,用對了教學方法,就會使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音樂教學主要從興趣和培養音樂能力入手,保持學生對音樂的愛好,使其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培養感受與鑒賞的能力。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和藝術想像的創造力,并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
參考文獻:
關鍵詞:音樂 新課標 課堂教學
一、當前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師生對音樂課的重視程度不夠
音樂新課標中明確規定了要提倡素質教育的教育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僅是從教學內容方面還是從教學計劃上都做出了新的規定。雖然現階段各個學校為響應新課標的要求,紛紛開設了音樂課,但是音樂課形同虛設,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學校仍然存在其他課程占用音樂課程時間的狀況,偏科現象嚴重。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專門的音樂教室以及音樂器材,但是大部分的學校并沒有設置專門的音樂教室。特別是在學習緊張的時候很難讓學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音樂課的學習中去。
(二)教學分離不共鳴
音樂教師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一般是按照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述的,但是由于沒有照顧到學生的情緒和興趣愛好,教課的效果往往是不容樂觀。教師在課堂上洋洋灑灑的講課,學生們昏昏欲睡,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共同的價值點和興趣點,教師的講課內容并不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三)音樂教學多元化步伐緩慢
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內容比較缺乏新意,教學理念不夠新穎,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應當不斷的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不斷的改進教學方式,將新的教學理念引入到音樂課堂的教學中來。在教學內容方面經常也是一筆帶過,并沒有教授給學生系統的音樂知識和理論,學生也沒有掌握音樂的基本要素。其次,很多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了多媒體設備,經常是學生看過聽過之后并不能夠對講述的知識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和認識。
二、音樂新課標下的教學方法轉變
(一)教學目標上從單向的知識灌輸向發散的音樂思維進行轉變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認識到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同學們學會音樂鑒賞,同時還要學會通過鑒賞音樂來陶冶自己的情操。人們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思維是很活躍的,能夠調動大腦內部的很多區域,所以良好的音樂學習能夠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創新能力。所以新課標中規定了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當不斷的更新,將原有的傳統內容進行替換,選用的新內容能夠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教學方式上不再是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應當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不斷的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述過程中應當改變單方面的知識灌輸,更應該注重音樂向多維發散的思想進行轉變。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一味地聽課,死記硬背一些和弦、音程、調式,這樣只有功于應試,無助于音樂作用的發揮。所以,要承擔素質教育的重任,有必要進行發散的音樂思維訓練,比如傳統音樂與流行音樂的對比、掌握一定的樂器演奏技能,從了解音樂真正向理解音樂邁進。
(二)課程設計上從單一的歌唱向多元的音樂體驗進行轉變
在進行音樂課程的設計過程中應當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應當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相結合,然后是音樂課程涉及的學科應當廣泛一些,并且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音樂知識的掌握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學生的素質教育發展,會歌唱不是評判一個人音樂素養的唯一標準,所以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斷的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同r,也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以及音樂演奏的技能。新課標的實施,對于學生而言,音樂課應當著重在于音樂的多元化體驗,對各種音樂形式都能夠涉獵,不僅僅是片面的掌握。音樂的本質,貴在實踐,而精于體悟。這里所說的長期目標指的就是完成新課標的要求,短期目標指的是能夠通過強化訓練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其中一種音樂形式或者音樂元素,能夠使學生增加后續學習音樂知識的信心,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向深層次的方向發展,達到長期目標,所以說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應當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相互結合。
(三)教師素養上從專業的音樂素養向全面的教學能手進行轉變
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音樂內容的學習,教師應當制定出教學計劃,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除此之外,還應當不斷的學習各種教學手法和教學策略,不斷的根據學生的特點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圍繞著教學重點,能引人入勝地把各種專業的音樂理論結合在多元的教學實踐中。也就是說在課程的教授過程中教師除了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以外,還應當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同時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不同的身心發展規律安排自己的教學計劃,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同時,在講課的過程中還要深入淺出,便于理解,把音樂課堂變得多姿多彩。
三、結語
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的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不斷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接觸音樂,達到人格構建重要基石的目的。因此,作為音樂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的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納吉蕊.音樂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方法[J].才智,2016,(32).
[2]阿依先木?艾則孜.新課標下的中學音樂課堂教學[A].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現代教育教研學術論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5.
關鍵詞:音樂;教學方法;中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1-0217-01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現行音樂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較大的進步和改善,本文就近兩年來在音樂新課標下的新的教學方法作以小結。
一、音樂感受與鑒賞教學法
新課標在音樂欣賞部分表述了四方面內容:音樂表現要素欣賞、音樂情緒與情感欣賞、音樂體裁與形式欣賞、音樂風格與流派欣賞。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每一內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1、在欣賞音樂表現要素時,我們可以采取發現法和練習法,通過聆聽某首樂曲,找到其中的一些簡單要素,如旋律、節奏、和聲、音色等,讓學生識別什么是音樂,什么是非音樂,然后通過演奏、演唱、音樂創作等方式,練習鞏固已發現了解并掌握了的音樂表現要素;
2、在欣賞音樂情緒與情感時,采用情境法和演示法,因為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往往需要通過借助情境再現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等手段,是他們產生一定的內心情感體驗和情緒,才能完成對教材的理解,同時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
3、在欣賞音樂體裁與形式時,采用講授法和討論法,講授法的優點是能夠使施教者有較充分的主動性,易于把握所講內容,使受教者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多較系統的知識。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可能變成“滿堂灌”,因此還需要結合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討論辯論,各抒己見,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4、在欣賞音樂風格與流派時,采用問題法和研究法,通過老師或是同學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聽賞―提問―假設―推理―驗證”等過程,對問題反復地持續地進行探究、實踐,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音樂表現教學法
1、演唱教學方法
演唱時音樂表現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一種中小學校中的基本的音樂活動形式。演唱教學的方法主要應該通過科學性、趣味性、示范性來體現。提倡鼓勵式教學,強調演唱中情感的抒發,選擇音域適中朗朗上口的作品,使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和美感價值。用科學的方法訓練演唱的技巧技能,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作用。教師的范唱要完整有感染力。應注意指導學生正確表達歌詞,繼承我國聲樂演唱字正腔圓的優良傳統,但因是普通教學不宜做理論上的闡述和分析。
2、演奏教學方法
演奏教學也叫器樂教學,在普通中小學中主要是豎笛、口琴等小型樂器的教學,它是一種易被學生接受并喜愛的音樂藝術教育形式。器樂教學應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使學生初步掌握一至兩件常用樂器的演奏方法和技能。中小學器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樂器演奏中體驗到樂趣,表達音樂的美感,而不要因為涉及技能技巧訓練問題造成機械枯燥大量的重復操練,可以在教學中通過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范奏,也可以讓學生欣賞優質樂器演奏的音樂錄像或錄音,也可以在教學中恰當的進行競賽或獎勵等練習方式,還可以選擇學生熟悉并喜愛的流行音樂進行練習,以保持學生對器樂學習的持久樂趣。
三、音樂創造教學法
新課標中提到中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于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音樂創造包括探索音響與音樂、即興創造、創作實踐。有些人把音樂創造教學看得很神秘很復雜,以為是從事音樂專業創作人員的事,其實不然,在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學生編排音樂節目,利用樂器即興演奏一段旋律和隨口哼唱的自編自曲的歌謠都屬于音樂創造的范疇。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制打擊樂器,將成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加以表現,或即興做舞蹈動作編排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這些都是常用的音樂創造教學法。
四、音樂與相關文化教學法
音樂與相關文化是新課標中對音樂學習提出的新的要求,音樂教學中貫徹綜合原則,把音樂與舞蹈、戲劇、美術等在內的其它藝術形式進行教學。如讓學生通過舞蹈、律動表現音樂,音樂與美術結合使學生更形象理解音樂。音樂與文學的關系密切,音樂教學可與語文教學中的詩詞、戲劇等溝通。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有大量音樂現象,諸如禮儀音樂、背景音樂、實用音樂,從而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音樂;發展;素養
初中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能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轉變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教師的引導,提高初中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一、構建和諧的音樂課堂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創作音樂的過程就是作者抒發其內心情感,展示心靈感受的過程,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能使枯燥的音符變得有趣味,也能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發展,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采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圍坐在一起,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知識,感受音樂的旋律,體驗音樂藝術的美感,把單一的音樂欣賞變為多渠道的綜合音樂體驗。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合作的教學活動方式,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在音樂欣賞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生是審美的主體。音樂教學的審美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造的過程。美好的音樂帶給人,借助美的感覺,領悟藝術。培養學生審美趣味時,滿足于對感官和生理的快樂,悅耳動聽的聲音使精神需要獲得滿足,初中音樂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節奏美、旋律美,啟發學生品味音樂,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趣味,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例如,教師播放優美的樂曲,讓學生閉上眼睛,專心聆聽,能把學生帶進美妙的音樂世界,所以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盡情享受音樂的意境美和旋律美,通過音樂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在掌握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拓展教學內容,培養音樂素養
通過音樂的熏陶,能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音樂教師要認真研讀音樂教材,教材是知識點的提煉和濃縮,查找相關的教學內容,拓展延伸教材知識,從文化上把握音樂,深化音樂的內涵。例如,歌曲《讓世界充滿愛》的教學,教師在播放音樂的同時,展示生活中的畫面,把愛心故事展現給學生,通過極富感染力的畫面,感受愛心的力量,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愉悅的情感,激發人們內在的心理需求,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和智力素質,培養審美品格,提升音樂素養。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通過音樂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促進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育;信息化技術
在當前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非常重要,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根據實際教改要求,新課標理念,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優化和調整。在新課標背景下,創新教育已成為熱點話題,小學音樂教學領域也不例外。在筆者看來,所謂創新教育,實際上就是將培養人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作為價值導向,同時將創造型的人才培養作為終極目標的一種教育形式。創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弘揚創新本性的客觀需要,又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一種必然需求。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創新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于學生自己,因此從小學音樂教學創新的視角出發,勢在必行。
一、當下我國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由于目前普遍小學教育都將語文和數學作為主要的教育科目,而音樂由于沒有必考性和副課的定位讓其在學校的地位十分尷尬,從而導致缺乏重視的問題,一方面,由于是副課教育,有時一些主課教師為了達到教學計劃也會占用音樂課的時間,從而導致課程被壓縮;另一方面課程的時間不夠合理,為了方便主課的教學,很多小學會把音樂學習時間安排在下午,在一天的學習壓力下,學生根本沒有心思完成學習內容,從而導致學習效果差的問題。
(二)專業教師缺乏,教學手段落后。由于不是“應試”要求的科目,導致小學音樂教師的地位尷尬,一些專業音樂教師因為發展和待遇問題不得不轉行或者從事其他課程教育,所以專業教師缺乏也是目前我國各小學音樂教育的主要問題之一,而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很多教師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也會沿用應試教育的“灌輸”手段,通過照本宣科、領唱、學生學習唱等單一手段進行教育,不但學生的學習效果不高,而對學習也缺乏一定的興趣。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的創新
(一)不斷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教學方式下,音樂教師的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主導,而學生在教學中扮演的則只是參與者,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學習興趣很難得到提高。為此,教師必須積極的、不斷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不斷引導學生去探索音樂、學習音樂,這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大樹媽媽》這一音樂時,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搜集相關的音樂素材,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設定,這樣教師在對教學內容以及中心內涵展開講解的時候就能夠做到游刃有余。教師音樂教學的目標是不斷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先對歌曲的曲調有一定的掌握,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去。
(二)為音樂教學設定情境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設定音樂教學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夠實現學生對音樂教學內容的充分了解,也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新時期,情境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就要求教師要從音樂欣賞的角度出發,不斷創造音樂作品的物質情境、人文情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融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去。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四季童趣》這首音樂時,可以用多媒體軟件播放有關的畫面,然后將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回憶在不同的季節自己都會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這樣,學生與教師之間就會形成良好的互動,也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熱情。
(三)不斷的豐富學校音樂教學資源
在小學階段,音樂課的課時數是較少的,這樣,學生接觸音樂的時間就會大大降低,為此,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率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指出學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需要對相關的樂器進行添置,要不斷地開發本校特色的音樂模式,積極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氛圍。比如教師在介紹《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收集有關“母親”的音樂主題,然后讓學生在課上進行交流,最后,可以讓同學們對歌曲進行演繹,明確自身與課本存在的差異,最終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四)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在小學音樂教學之中,開闊學生的視野
一般而言,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欣賞教學內容約占總課時的四分之一,這一比例非常大,而且其中還涉及戲曲欣賞、器樂欣賞以及曲藝欣賞等方面的內容。樂器欣賞教學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西洋交響樂、民族管弦樂;民族樂器合奏教學過程中,又包含絲竹樂、吹打樂在內的五個主要樂種;樂曲中還涉及幾十種古今中外的樂器音色。對于這些音樂教學內容,如何才能獲得最佳的欣賞和教學效果呢?筆者認為,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方法就是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即通過放映錄像帶的形式,傳達教學內容。通過播放視頻的形式,學生們可對樂隊演奏過程中的規模、陣容以及指揮者的風格和手勢一目了然;同時,對音樂情感形象、樂器音色以及演員們的道具服裝和演唱過程中的動作表情,都可以看得明明白白,也能夠聽得真真切切。比如,在《迎來春色換人間》唱腔、組合片斷欣賞教學過程中,緊隨其后給學生們介紹京劇人物中的四大行當,即生、旦、凈、丑,這樣可以使學生掌握得更準確。比如,黑、白、灰須生和不帶胡須的小生;青衣、花旦及刀馬旦,并且什么是黑頭和花臉。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形式,不僅可以有效開闊視野、增長學生們的見識,而且還可以享受藝術之美。
小學音樂教學教法有很多。在平常的教學中,只要我們對學生充滿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探討新的教法與思路,就能找到適合孩子們的教學法。愿小學音樂教學之花開得更艷。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音樂;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社會對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視不斷加深,要求教師不斷地創新教學方法。小學音樂也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一、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斷加深,音樂不僅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還能陶冶情操。音樂又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課程之一,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音樂教學,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認知,不僅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還能夠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小學音樂教學創新的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中,老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地去探索音樂學習。如,在學習《童年》這首歌曲中,老師可以布置課前準備作業,讓學生自己去查找相關的音樂資料,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這樣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培養了他們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2.創設情境教學,調動學生的熱情
音樂教學情境創設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它能夠使學生更加充分理解音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在情境教學過程中,老師應以音樂欣賞為主,不斷創設與音樂相關的各種情境,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音樂學習中。比如,在授課《鄉間小路》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相關的畫面,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得到享受,讓他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師生之間自然就會在良好的互動環境下進行學習,從而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程在學生的學習中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積極創新多樣化的音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到音樂知識的樂趣。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育素質,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高中音樂教學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向前推進,我國中學音樂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我國普通高中音樂課程始于20世紀50年代,1996年全國統一在高中開設了藝術欣賞課,頒布了《普通高中藝術欣賞課教學大綱》,改變了高中音樂教育長期空白的狀況,體現了德、智、體、美要全面發展和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思想。音樂教學作為高中教學的一部分,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是全面提高高中生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
國家教育部于2003年頒布了《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規范了高中音樂課程的課程性質、課程定位、課程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等各個方面的標準,為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水準設立了新的目標,是新時代對廣大高中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提出的新挑戰。
當前普通高中音樂教育相對滯后,現行普通高中音樂教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作為高中音樂教師,我們要根據高中音樂教學的現狀,改革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與時俱進,轉變思路,不斷完善教學方法。
一、教師要主動轉換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要認清當前的音樂教育環境和教育模式。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現在的高中生通過電視、網絡、電臺、手機等媒體對音樂的感知與理解比以前更加全面,對國內國外的通俗音樂、民族音樂等都有了多方面的接觸,許多高中生曾學習過鋼琴、小提琴等樂器,接受過家教式的舞蹈、歌唱等方面的專業訓練。高中生基本掌握了一些音樂方面的初級專業知識,音樂的整體素質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提高。針對這種教育環境的轉變,高中音樂教師要開拓思維,與時俱進,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
其次,高中音樂教師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注意避免音樂課程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避免音樂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而缺乏綜合性和選擇性,避免內容的繁多與書本知識的過于偏重,使音樂教學不脫離生活及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
再次,教師在音樂的教學中要善于根據時代的要求培養全面了解音樂藝術的學生,要加強音樂教育教學的建設,完善音樂課程體系,推進學生美育的全面發展;要更新教學觀念,在時代精神的指引下提高我們音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二、教師要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
1.加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以計算機、網絡為主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已被廣泛運用。網絡、多媒體具有技術、功能上的多種優勢,傳統的音樂課教學方法與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不僅能有效地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比如音樂欣賞雖然有一些配套的音樂磁帶,但這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欣賞需要,為了讓音樂欣賞更加吸引學生,教師應用DVD錄像和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制作中插入視頻,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的欣賞需要,而且能增強課堂效果。
2.加強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體。
普通高級中學音樂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音樂專業知識和素質,因此教師應從審美的角度教會學生如何欣賞、鑒別和創造音樂美,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審美態度、良好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從而達到陶冶情操、凈化心靈、提高素質的最終目的。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對音樂的反饋,鼓勵學生發言,師生互相點評,要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次序,使學生在掌握節奏、樂理等知識的基礎上,將意志品質升華到一定高度。
3.拓展音樂教學的空間和交流的平臺,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學校應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比如可以舉辦才藝展示比賽,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賽,主持人大獎賽,十佳歌手比賽,器樂、舞蹈比賽等。這些課外活動能增加課堂學習的連續性,教師在課堂中結合這些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動員,可以為參賽學生進行輔導,使學生課堂內外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也更加滿足了他們的需要。
眾所周知,課堂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場所,設置交流環節、提供交流平臺,是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自主學習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并加以引導,如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選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具有時代氣息的、反映學生生活的音樂作品(比如校園歌曲),在課堂播放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聆聽,相互交流,感受樂曲的意境,從比較中有所發現,從發現中有所提高,讓學生在感受成功中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教師要主動更新教學計劃
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需要適當增加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增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要增加樂理部分的內容?;趯W生要學習樂理知識的愿望,以及他們對樂理知識了解和掌握不全面的現狀,教師要適當增加部分樂理知識,如節奏,曲式結構,音的長短,音名和唱名等。這些樂理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欣賞音樂、學唱歌曲等。二要增加部分流行音樂及通俗音樂的素材。我們的音樂教材內容中的曲目都是一些比較經典和嚴肅的音樂,流行音樂和通俗音樂相對較少,因此很多學生對于音樂課沒有興趣。加入這部分內容是時展和學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拘一格,讓學生學會欣賞自己的音樂。書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這些作品固然優美,欣賞價值很高,可是學生往往覺得它們離實際生活很遠,因此在教師教學中應播放校園音樂活動或比賽的錄像,增加部分本校學生演出視頻的欣賞,讓學生通過欣賞、分析身邊人的作品,縮小與音樂的距離,提升自信心。
四、結語
普通高中新課標的實施,為音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廣大音樂教育者要充分發揮音樂教學特有的審美功能、教育功能和社會功能,使之成為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成為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導向。高中音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任重道遠,筆者愿同廣大音樂教育者一起努力,譜寫音樂教學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馮蘭芳.對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探討[J].中國音樂教育,200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