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7 16:22:39
序論:在您撰寫中華文化的基礎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華東師范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方勇教授于2012年10月提出關于“新子學”的構想,隨即在學術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年多以來,許多學者認真思考,積極參與研究和探討,并對其內涵與內容進行了更全面、更深層次的系統建構,提出許多有價值的見解,新近出版的《“新子學”論集》,即集中體現了在此期間的主要研究成果。全書集中呈現了“新子學”的時代性、基本內容及其對中華傳統文化學術重構的重要意義。
中華文化的重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覺傳承無疑是重構中華文化的基礎?!靶伦訉W”是對中華文化軸心時代諸子百家生態的全面梳理,它的提出,顯現出學者對于傳統文化與學術基本命脈的敏銳把握。正如許抗生所言,我們在當下要做的是民族文化學術的全面復興,“新儒家”雖在相關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如先后提出“新理學”、“新心學”、“新氣學”、“新經學”等理念,但中華文化極其豐富多彩,絕非儒家一枝獨秀的文化所能替代,“新子學”的提出合乎傳統學術實際,正是當下所急需。也正因此,他以為,“新子學”應當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基本內容和進行中華文化重構的基礎。
在時代性方面,方勇從《“新子學”構想》到《再論“新子學”》,皆強調如今是一個多元、開放的時代,傳統學術面臨現代轉型,“新子學”正是此背景下的產物,同時也服務于這個時代?!靶伦訉W”強調要將諸子百家思想的優長提煉升華成創新、解放的“子學精神”。林其錟也概述了先秦諸子的原創、求實、爭鳴、匯通、開放等五重基本精神,這些皆可謂“子學精神”的重要構成。“新子學”強調以該精神為導引,系統整合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這也使得它更符合時代潮流。
“新子學”較之其他理念,更具有包容性。經學獨尊的時代已結束,且正如陸永品所言,經學范圍狹窄、陳舊、僵化、停滯,其中的一些主張也已不符合當今的國情民意,因而應當重申“新子學”在自身建構方面的一個基本理念,即強調“子”為思想史的“諸子百家”。如傅璇琮所言,“新子學”對自身之“子”的勘定,較傳統目錄學“經、史、子、集”之“子”的分類,更合乎思想史的實際。何況子學本身也包括了儒家的學說,如孔孟的學說。
“新子學”之所以適合今天的需要,還在于它所具有的開放性。中華文化的重構,是以現代眼光從傳統的中華文化中選擇那些經過現代闡釋能適合今日社會發展需要的內容,同時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融匯形成新的充滿生機活力、具有強烈時代性的文化。進入全球化時代的今天,只固守舊的一套,是十分荒誕的。時代的發展要求推陳出新,應當廣泛吸取世界各國文化中的精華,使之為我所用。許多被認為是普世價值的理念,皆應大膽加以回應和吸收。這些也都是“新子學”的題中之意。
[關鍵詞]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結合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234(2012)01-0028-02
“走出去”發展戰略是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一戰略最早在經濟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深,當今世界圍繞綜合國力的全方位競爭日趨激烈,各個國家、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各種文化之間的影響和融合不斷加速。要贏得國際競爭的勝利,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國防實力,還需要強大的文化實力。文化全球化勢不可當,文化領域實施“走出去”戰略勢在必行。文化“走出去”作為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戰略。是我國經濟“走出去”在文化產業發展領域里的必然延伸,是我國文化市場對外開放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所承載的國際期待和所肩負的國際責任,對中華文化傳播和諧理念、完善中國表達、樹立中國形象的要求。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與他國文化友好交流、相互借鑒、不斷交融的過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既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國際社會的現實需要。
文化“走出去”是通過對外文化宣傳、對外文化交流。特別是對外文化貿易等途徑,不斷發展外向型文化產業,擴大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增進國際社會對中華文化和中國的認識。通過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更好地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在建構國際政治新秩序和經濟社會發展新模式的進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華文化“走出去”,從跨入國際舞臺、呈現亮點。到形成規模、有所影響,現在逐步進入打造品牌、講求效益、進行長遠規劃的新階段。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深刻闡述和全面部署,將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作為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有利于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這為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遠,它是一個長期發展、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硬走,不能草率,作為一個國家戰略,必須遵循市場規律和文化傳播規律,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走出去,這其中要做好幾個結合。
一、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結合
中華文化“走出去”要推動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一起走出去。世界需要中國文化,歷史的中國和當代的中國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對外文化交流應該既有傳統文化,又有當代文化。以往傳播出去的更多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留在外國人的記憶中的更多的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中國武術、中國氣功、中國的戲劇、書法等等,而對于中國文化創新成果的宣傳和弘揚極度匱乏。甚至許多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還停留在物質匱乏、社會保守動蕩的年代。一些國家對改革開放的中國了解片面,甚至存有偏見。中國擁有人類歷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對外文化交流的本源和基本立足點,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讓世界領略到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恒久魅力是完全必要的,但這只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個方面。“走出去”不能僅僅推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更需要展示中國各族人民當代精神風貌,介紹中國文化的繁榮與創新。為了使世界人民更充分地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使世界人民更加全面了解中華文化的歷史和現實,進而了解當代中國的真實面貌。我們要全方位向世界展示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與當代文化成果,介紹和傳播我國人民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更多地推出題材廣泛、主題深刻、風格新穎、技法多樣、內涵豐富的當代優秀文藝作品,既要讓人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永恒魅力。更要讓人體會到當代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通過全面介紹中國的文化創新來反映當代中國的繁榮與進步,進而塑造改革開放、和平發展的當代中國新形象。
二、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相結合
文化交流具有經濟、政治交往所不具備的特點和柔性作用。日益成為各民族和諧相處的重要基石。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可以用藝術的形態容納更多的經濟、政治、社會信息,以文化力量塑造國家形象。只有建立并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關系,才能鞏固各領域良好合作關系;只有讓外國了解中華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國,才能更有效地與中國合作;只有不斷擴大文化交流與合作領域,才能更好地表達我們與國際社會共同建設美好和諧世界的愿望與主張。
隨著改革開放和世界形勢變化,我們發現只有文化交流是不夠的。中華文化“走出去”必須堅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兩個渠道并重的方針。通過深化文化交流與合作、加強文化傳播、擴大文化貿易。發展文化貿易關鍵是創新思路辦法、拓寬途徑渠道,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改造傳統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新的文化業態,努力形成對外文化貿易新的增長點,促使中華文化產品特別是內容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在獲取文化產品出口和投資收益的同時,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
三、政府主導和民間參與相結合
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全方位的、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只靠政府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堅持以政府為主導,民間為主體,政府推動與民間實施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國家層面掌握的開展對外文化交流的優勢渠道和廣闊平臺,與地方豐富的文化資源形成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避開意識形態壁壘。增強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親和力、吸引力和競爭力:在更大范圍、更多層次、更廣空間上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對外文化交流政府、企業、民間并舉的新格局。從政策上為中華文化走出去創造一切便利條件。減少審批步驟,放寬審批條件,在工商稅務方面都給予想走出去的文化企業與個人以最大的優惠。積極鼓勵、引導、整合、支持民間文化資源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更大的效力。
四、國內傳播和國際傳播相結合
文化“走出去”要善于利用國內通道和平臺。在自己的土地上做宣傳,環境條件都很成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在市場條件下發育起來的企業化運作的文化貿易中心,就是一個促進文化交易發展的綜合平臺,在文化“走出
去”方面成為一條有效的便捷通道。各省市舉辦的文化節、藝術節等。也是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特色的中國現代文化和民間文化的重要途徑。中國文化走出去,需要很好地重視和利用國際化文化人才資源。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大批歸國留學人員,他們可以說是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橋梁,是新生文化的傳接者,他們中間有許多是帶領中國文化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國際化文化人才。這些國際化文化人才在國際間不停地交流與傳播最新的資訊,他們受過中外文化的教育與熏陶,具有國際化的觀念,洞悉中外市場經濟,在國內國外都有很好的基礎,可以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梁和紐帶。
文化傳播還要借助于國際渠道。通過文化市場和渠道建設,加強和國外的合作。尤其是讓外國人來傳播中國文化,這樣宣傳的效果會更好,更容易被外人所接受。目前,中國的國力和經濟實力都在增強,具有很好的條件吸引優秀的國外人士來加盟中國文化對外宣傳的大潮,他們是中國文化傳播的使者,同時他們還能帶來國外文化在發展中的特色與成果,以供我們學習、借鑒,從而使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五、文化產品和文化價值相結合
文化“走出去”戰略,不僅是一個文化戰略,更是一個政治戰略,是中國在全球化時代參與話語權爭奪的重要舉措。文化“走出去”既包括有形的文化產品走出去,也包括無形的文化價值走出去。文化產品作為人類精神智力創造的物化形態,不僅能為人們帶來巨大經濟效益。還通過其文化內容和精神因素對人與社會的生存發展起到巨大的影響,甚至是影響到民族文化的積累創造、民族精神的凝聚、歷史文化的傳承等等。文化產品的生產取決于市場需求,但不能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只追求文化產品的經濟價值,而忽視了文化產品深層次的本質性的社會價值。要努力推動優化文化資源,開發文化價值高又具有較好經濟效益的文化產品,適應當代國際文化競爭和文化傳播的要求。通過文化產品把我們的文化價值、文化精神帶到國際上去。文化產品走出去要與文化價值走出去相輔相成。要推動文化價值與文化產品出口的同步化,借助于大眾文化和文化產業,充分體現中國當代各個領域發展成就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價值。我們需要在現代文明的基礎上傳承中華文化。生產富有競爭力和市場魅力的產品,與國際社會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對話。完成從文化產品走出去到文化價值走出去、達到既要輸出文化產品、又要實現當代中國文化價值走出去的跨越。
六、“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
文化的“走出去”和“請進來”是相輔相成同等重要的,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文化是相通的?!白叱鋈ァ?,是向世界全面展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最好途徑;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把中華文化全面推向世界,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共同推動世界文化多樣化發展的實際行動。文化“走出去”是不同意識形態的交流,是增進互信、進行公共外交的一種手段。獨立的、繁榮的中華文化。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是我國綜合國力的具體體現。文化“走出去”直接關系到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確立中華文化的重要地位。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中華文化“走出去”,通過自覺的文化批判和文化選擇。必將加快中外文化之間的碰撞和融合,加深我國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血脈認同,必將促進中華文化根深葉茂。永葆青春。
“走出去”是為了讓國外更多地了解中國,也讓中國了解世界,也是為了“請進來”,然后再更好地“走出去”。文化“請進來”。以開放的姿態、開放的眼光,將本國的文化融入世界。對西方文化中優秀的部分加以吸收,從而為自身文化帶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提升自身文化的生命活力。文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雙向互動既提升了自身文化的自省性。又創造了中華文化的新品格;既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競爭力。又提升了自身文化的世界感染力,從而為文化外交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條件,為中華文化的蓬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張鳳琦,文化復興與民族文化產業走出去戰略思考[J],中華文化論壇,2006,(04)
[2]吳金光,文化產品“走出去”的思考[N],中國民族報,2008-04-02
關鍵詞: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國際漢語教師;跨文化能力;文化間性
中圖分類號:G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6)05-0140-05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給人類發展帶來巨大契機的“全球化”就一直被學界視為一個核心議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全球化格局在初露端倪之時就與各種不平等掛鉤。在21世紀的當今,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互相依存、互相關聯。倘若彼此之間無法建立和諧的、互惠性的跨文化關系,弱勢文化將難以生存和發展。人們面臨的文化危機,并不僅僅是文化權力的博弈,更是交流的深刻無奈,是刻板印象的加劇。是對外來強勢文化的追捧和對己文化的不自信。而文化自主“走出去”。體現的不光是一種文化自信心,更是一種積極且理性的文化態度,是全球化時代對文化的生存與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以人為核心:文化走出去之關鍵
中國的文化版圖每一天都在發生變化。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和對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受到了史元前例的挑戰。當人們意識到這種變化在全球化時代成為常態之時。文化危機感也與日俱增。如今我們率先向國際社會傳播的是一種純粹的中華民族文化,它既包括傳統文化之精髓,也有現代社會和諧治理的主張。但倘若把握不好傳播這種純粹性文化主張的分寸和方法,便會遭遇他者的抵制――我們眼睜睜地看見他者對我們這種帶有善良愿望的文化傳播活動進行”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的解讀,卻束手無策。
國內學界對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意義多從“軟實力”的角度來進行論述,這意味著進入21世紀之后,國際關系和權力的博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人們征服世界的切入口從硬實力轉向了以文化為武器的軟實力。日本學者青木保先生雖然十分看重文化軟實力理論,卻對當今愈演愈烈的“文化政治化”趨勢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認為,現代國家、社會和人類應該以“異文化的理解”為基礎。充分意識到“多元主義”的重要性,并沿著“協調”和“友善的說服”的路線前行。讓文化充分發揮“第二自然”的作用。若想對不同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均衡與協調。則需要以一種“擯棄了意識形態對立的思維模式來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并在某種程度上“遵守或必須達到”文化傳播的“世界模式”。
雖然學界―致認為,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需要通過雙向的交流和對話來完成,而非單主體、單向度、單聲道的“三單式”自我宣傳??蓡栴}是,這種“雙向”的傳播模式到底該如何從理論落實到實踐中去呢?互聯網時代造就了新的全球傳播格局,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和關系建構的方式。學界對大眾傳播渠道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卻逐漸忽視了恰是不容被忽視的人類傳播活動之核心的人際傳播。從傳播效果和影響力來看。以交往和對話為基礎的人際傳播更加注重文化主體間的互動過程以及意義的創新與重構,是影響最為直接且經得住考驗的一種傳播方式。也就是說,愈是回歸到“人”的層面,愈能落實從單向宣傳到雙向交流的轉向。這種以人為交流主體的文化傳播也因其真實性和互動性而更具說服力。
以英國、法國和德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幾乎都將其語言文化傳播機構視為本土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的重要載體,中國的孔子學院也在這股國際潮流的影響下應運而生。然而實現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其關鍵還是要立足于人。文化的對外傳播。遠非向他者描述異域文化的某種代表性之物或是講述異域文化的一個新奇故事那么簡單,除了意義的“給予”之外,還強調意義的“獲得”,更強調意義“表征”的方式。如果說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總是最先走出去的,那么自全球第一家孔子學院成立之日起,漢語國際推廣就擔負著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而完成這一使命的國際漢語教師,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傳播主體,應該是最優秀的當代中國人之代表,并在這個傳播活動中處于最核心的地位。
以人為核心的跨文化傳播,需要傳播主體良好地構筑個人的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需要以一種基于個人跨文化認知的多元視角以及基于個人跨文化能力的行為方式。在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關系建構的過程中起到一個橋梁作用。從廣義的視角來看,這里的“人”既包括中國人也包括外國人,既包括局內人也包括局外人。既包括既有的傳播者也包括潛在的傳播者,比如傳播內容的受眾。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受眾往往兼具興趣導向和理性導向,特別對于那些將漢語作為一種理性學習的外國人來說。雖然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并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其母文化根基,但他們對中華文化持有的興趣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并且,其日漸增多的文化認知和交流體驗很有可能使他們在今后成為中華文化的言說者和傳播者。因此,主客分離的思維方式顯然是不利于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充分考慮和正視我們和他者之間互為主體的關系,才是更長遠的戰略眼光。而國際漢語教師。作為承擔和實施這一重要使命的核心主體。首先需要成為一個真正具有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人。然后才能在教學活動與交流活動中去感染他者、對他者實施影響。雙方主體在此基礎上共同創造出來的具有融合視角的文化意義。正是我們所期待的文化傳播內容;而當這些文化的他者也變成了中華文化的言說者和傳播者。并在中國與國際社會之間構建和諧關系、達成互惠性理解的過程中起到積極作用之時,以孔子學院為載體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傳播模式即達到效果的最大化。
二、國際漢語教師的文化觀對文化走出去的影響
國際漢語教師在世界各地進行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活動,被置于一個非常典型的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般來說,學生的文化背景越豐富、差異越大,該課堂的多元化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對文化傳播效果產生影響的文化因素,既包括宏觀層面上的任教國社會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學生個體的文化和次文化認同。另外,教師的多元社會文化身份及其在任教國完成跨文化適應的情況。也對傳播效果產生重要影響。
班克斯將多元文化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師分成了四種類型:“內部-局內人”、“內部-局外人”、“外部-局內人”和“外部-局外人”。具體到本研究,由中國外派至世界各地的國際漢語教師均來自任教國社會的“外部”(即中國),這種以地理和法定身份為依據的劃分一般是固定不變的;“局內”和“局外”則是基于文化視野和文化價值觀的劃分,“局內人”持有本土(任教國)文化視野,“局外人”持有外部(即中國)文化視野。據此,從中國遠赴世界各地的國際漢語教師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外部-局內人”(outgide-insider)和“外部-局外人”(outside-outsider)。前者了解、接受甚至推崇任教國的文化價值觀、信仰和行為方式等。后者則基本上和中國主流的文化價值觀、信仰和行為方式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影響語言和文化國際傳播有效性的因素除了教師自身持有的文化價值觀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師所持有的跨文化視野、態度和能力。具體來說,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師來自于該地區的“內部”還是“外部”(地理上的劃分),持有“本土文化觀”還是“外部文化觀”(文化觀念上的劃分),都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他們所持有的文化觀是“缺陷觀”還是“差異觀”。持有“文化缺陷觀”的教師往往認為文化國際傳播的有效性受學生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非常大。而教師或學校對其影響則比較有限;持有“文化差異觀”的教師往往將學生的文化多元性視為課堂資源,而教師需要做的則是幫助學生們發揮自身的文化優勢。將這些豐富資源運用到教學和交流活動中去⑦。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文化缺陷觀”和“文化差異觀”在這里指的是教師所持有的跨文化態度,一個具有本土文化視野的中國籍漢語教師(“外部-局內人”)或本土漢語教師(“內部-局內人”),都有可能以“文化缺陷觀”去對待學生;而一個具有外部文化視野的中同籍漢語教師(“外部-局外人”)。卻有可能在教學過程和交際過程中持有“文化差異觀”。那么區分“局內人”和“局外人”的意義在哪里呢?班克斯的研究告訴我們,“局外人”往往對學生的多元文化背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倘若教師本人又缺乏足夠的跨文化敏覺力,那么他在對教學內容的選取(無論是語言還是文化)、教學方法的設計以及行為方式的決斷上,就很難結合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和文化視野,嚴重的時候,還會引起文化沖突和丈化偏見,從而大大影響跨文化語言教學和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
然而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無法在“局內人”和“局外人”之間劃一條清晰的界線,我們無法去判斷一個教師到底被一種外來文化影響到何種程度才能被稱為“局內人”。事實上,那些輕易被一種外來文化同化了的教師也很難成為一個多元文化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反倒會在兩種或多種不同的文化中陷入“邊緣人”(the marginalman)的認同困境。中華文化走出去。指的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走出國門,更是要真正地走進他者的心靈。我們的目標從來都不是為了同化他者。我們所追求的融合文化觀也并不是在提倡被他者同化。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在我們和他者之間達成互惠性的跨文化理解,建構和諧的跨文化關系。既然如此,我們所提倡的也決然不會是一種絕對的文化觀。而是動態的、交融的、具有間性視角的觀點和態渡。
從文化間性的視角來看,一個熟諳中國文化的國際漢語教師,無論他的社會化是在中國完成的,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異文化同化,一旦他身處跨文化的教育情境和傳播環境,其全球化心態、跨文化敏覺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都立即上升到了一個極其重要且必要的位置。只有對學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認同、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價值觀進行足夠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在“局內”和“局外”出入自由,國際漢語教師才能使中華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三、國際漢語教師的文化身份和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以孤立呈現自我文化價值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傳播中華文化,可能會導致文化身份的認知焦慮,甚至遭遇他者的反感和抵觸。并將這種純粹性的、帶有良善愿望的文化傳播活動進行政治化解讀。特別是在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教師的社會文化身份、價值觀、個人經歷等會對文化傳播的效果以及跨文化關系的建構產生直接的影響,甚至持續地、動態地影響主體雙方的認知框架。因而,探討如何“以人為核心”來提升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結合教師的“社會文化身份”來審視這種跨文化能力對文化傳播活動的開展到底具有怎樣的重要性。
首先,從國際漢語教師的任務和目標來看,他們兼具了“漢語言教學者”和“中華文化傳播者”這兩個重要角色。外國人走進孔子學院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全球化格局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契機;其二是東方文化和中華文明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他們。持有前一種動機的學生在今后可能會以漢語為工具走向與之相關的工作崗位。掌握基本的漢語技能、儲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都有助于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對于持有后一種動機的學生而言,其關注點和興奮點從一開始就放在了中國的社會文化上面,而走進孔子學院,很有可能是他們通過交往實踐去了解和探索中國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正因為如此,隨著孔子學院在世界范圍內的迅猛發展,學界和教學界對將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策略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孔子學院的建設任務將會主要集中在內涵建設上”,語言加文化式的“博雅教育”(Iiberal education)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因為“單純的語言教育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了。
從文化間性的視角來看,無論是語言的推廣還是文化的傳播,都發生在典型的多元文化情境之中,因而教師和學生、教師和任教國社會成員之間必然是一個互為主體的跨文化關系。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都理應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起到一個良好的文化示范作用,這也對教師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一個較高的要求。除了做一個優秀的示范者之外,他們也應該是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傾聽他者的文化認同和跨文化感知是對話得以持續的基礎,否則無論課上課下,對中華文化的任何言說都將變成獨語式的廣播??偟膩碚f,國際漢語教師必須將“成為一個優秀的跨文化交際者”視為自己的努力目標,并在跨文化教學、交往及對話的過程中兼顧“文化示范者”、“文化傾聽者”和“文化引導者”等多重角色。
此外,旅居他鄉的國際漢語教師不僅需要處理在課堂上和學生之間的跨文化適應問題。還需要面對旅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跨文化挑戰。課堂上和生活中的雙重文化沖擊往往會加劇他們的焦慮感,因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所擔負的跨文化教學以及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雙重重任,甚至都無法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應對其每天都會遇到的跨文化適應的難題?!奥镁诱摺钡纳矸萁o國際漢語教師帶來了嚴峻的跨文化挑戰。但基于文化間性的交流、協商和對話。卻又給他們帶來了跨文化關系建構的希望――只有將注意力從消除差異(同化)轉向尊重差異,從單純的適應轉向和諧共存,從文化分離轉向共同協商,才能在高效完成漢語教學和文化傳播重任的同時。感受到跨文化交流與交往過程中的樂趣,這就涉及到一個傳播主體自身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素養的問題。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在西方學界被視為兩個可以互換的概念。在國內被使用較多的是后者,它在外語教學領域被譯為“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傳播學領域被譯為“跨文化傳播能力”。究其原因,此概念涉及到諸多學科,而不同的學科對“communication”的關注有著不同的焦點。從其動詞形式communicate的詞根構成來看,“com-”即“共同”、“一起”。“mumi-”即“人”、“大眾”,加上具有使動功能的動詞后綴“-ate”。合起來便是“使人們在一起”――而使人們在一起的方法,即對話和交流。漢語中并沒有與communication對應的詞,它在人際傳播層面被譯為“交際”或“溝通”。在組織傳播和大眾傳播層面被譯為“傳播”。前者局限于語言和非語言交際能力,后者則缺乏雙向互動的涵義。
筆者在這里使用的是intercultural competence這個概念,即“跨文化能力”。國際漢語教師應該具有的跨文化能力不僅包括人際交流層面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跨文化適應能力”、“移情能力”,也包括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所必須具備的“跨文化傳播能力”等等,這種整合在一起的跨文化能力是對國際漢語教師提出的一個高標準要求,其目標既指向一種終極的交流和溝通,也指向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和任教國社會成員之間、中國和國際社會之間和諧的多元文化關系的建構。
四、國際漢語教師的跨文化能力框架的構建
跨文化能力通常有“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恰當性”(appropriateness)這兩個層面上的需求。具體到以國際漢語教師為流動載體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有效性”指的是教師能夠在多元文化情境中。運用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去高效完成語言與文化的教學任務,實現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特定目標:“恰當性”指的是教師能夠在多元文化情境中充分認識到不同社會文化的規則體系。在符合跨文化倫理的前提下。滿足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及任教國其他社會成員對中國社會文化的認知需求和交流需求。這是一個直接的、雙向的、充滿挑戰卻又充滿希望的人際傳播路徑。為了使這種人際傳播的效果達到最大化,教師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就非常必要。具體來說,要想讓“中華文化走出去”在人際傳播層面上同時滿足“有效性”和“恰當性”的需求,國際漢語教師應從認知、情感和行為這三個層面去全面發展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認知層面的跨文化能力體現在“認識自我”和“認識他人”這兩個方面。對自我的認識包括認識自身的文化構成、情感態度、交際風格、對他文化的容忍力等;對他人的認識是移情發生的基礎,作為文化傳播主體的國際漢語教師既要了解他文化的廣義文化知識,也要了解其深層文化結構,因而需要在認知層面全面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理解力,習得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跨文化知識。并通過對特定文化圖景的描繪來呈現自己對己文化和他文化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刻板印象是認知層面的最大阻力,雖然我們無法避免刻板印象,但可以對之加以糾偏和修正。否則,一旦讓刻板印象發展為偏見,其造成的負面影響就不易消除了。
在情感層面,持有正確且積極的態度是打開他者心靈的鑰匙。禮貌、熱情、友好、樂觀、耐心、寬容、持久。都是在跨文化教學、交際和傳播過程中能起到積極作用的態度因素。其它重要的跨文化態度,還包括非我族主義態度,尊重他文化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盡量做到無偏見的判斷等。盡管大多數國際漢語教師都是具有一定跨文化敏覺力的教學者和交際者,但在教學和交際實踐中,他們的情緒卻時刻處于起伏和變化之中。只有當教師清楚地意識到提高自身跨文化敏覺力的重要性,將成為“多重文化人”作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嘗試將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進行整合,才能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有效完成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的雙重任務。另外,文化移情能力是國際漢語教師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跨文化素質和技能之一?!耙魄椤币馕吨星榈囊迫耄悄軌驅λ说南敕?、情感和觀念進行分享的一種品質,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是將自己投射到他人的文化背景之中去思考和看待問題。將自己置身于他人的社會文化情境之中去體會對方的情感和情緒。傳播主體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往往會成為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有效性的絆腳石。因為這樣的教師無法擺脫固有文化習俗的約束,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義,也無法糾正對他者的刻板印象或偏見。即便他們努力地去傳授知識、講解文化,但以這種單向的闡釋方式和傳播方式卻無法觸及他者的心靈。
最后,教師跨文化能力要想得到全面的提高,僅僅停留在知識儲備和態度轉變的層面上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掌握足夠的行為技巧,比如培養跨文化傾聽能力,把握行為彈性,采取描述性立場,正確選擇退避、和解、折中,合作等處理沖突的技巧等。在跨文化能力的行為層面,除了發展語言和非語言交際能力之外,教師還應該把重點放在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際策略和身份認同策略上面,前者指向人際交流層面所具有的靈活性和合作意識,后者則要求教師全面發展自身多樣的社會文化身份,并參與到與之相關的文化交流實踐中去。另外,在文化交流和傳播過程中維護對方的認同也是一種必要的策略,維護并不代表妥協,而是辯證地去認識和尊重他者的價值觀,有的時候它甚至比維護自己的認同更為重要。因為維護對方的認同有利于拉近自我與他者之間的心靈距離。從而也更有助于建立和諧跨文化關系。
總的來說,要想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提高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的有效性。國際漢語教師必須全面整合自己在認知、情感和行為這三個層面上的跨文化能力。沒有認知,就談不上理解或是不理解,更談不上跨越或超越文化藩籬的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認知層面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即文化符號的儲存和積累過程。這些豐富的文化符號資源在教師的跨文化旅居過程中得到持續的修正和補充,從而形成一個不斷擴展的文化脈絡??缥幕J知同然重要,但各種文化因素都在我們的心智中各就其位,不會主宰我們的交際行為,真正起到主宰作用的是我們的自由意志和文化修行。因為無論是異質文化的“病毒”還是多尤文化的“神靈”。都無法阻止生動的“多元文化心智”(multieultuml mind)的形成和發展。這就是情感層面的跨文化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僅僅依賴基本的文化認知能力和自由的意志與心智,還不足以提高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教師還需要正確、熟練地操作手中的文化“工具箱”和各種“文化開關”,用自由的心智去駕馭我們手中的文化符號及資源,這就涉及到跨文化能力的行為層面。
文化的力量需要通過“內化”于人的過程才能發揮作用。無論是何種傳播媒介,都需要發現一種特定文化“可利用的價值并真誠地加以利用”,并“將其轉化為自我解放與自我超越的力量”。否則無淪這種文化多么偉大,對文化之間的交流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目前遍布全球的孔子學院雖然在數量上呈現出可觀的增長趨勢,但相比兩方發達國家的語言文化傳播機構而言,其國際影響力和傳播效果還非常有限??鬃訉W院數量的迅猛增長直接導致了優秀師資的缺乏。倘若不加強對每一個國際漢語教師跨文化能力的培養,孔子學院將難以收獲理想的跨文化教學效果,也難以有效完成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然而??缥幕芰λ哂械膹碗s性、開放性和經驗性。決定了這種綜合而全面的能力并非能通過短期的培訓得以提高。那么,作為傳播主體的國際漢語教師,究竟該如何在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基礎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呢?
我們知道文化是后天習得的,它的穩定性是相對的,變化性卻是永恒的。如果文化僅僅被當作一種既定知識或事實來進行傳播,那么我們所傳播的僅僅只是文化的某個穩定的瞬間,從而忽略了對文化本質的理解。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對國際漢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種重要的人際傳播渠道。教師需要在超越自身文化的基礎上,提高自己與他者之間形成互動、建構關聯的能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不僅要同時顧及中國文化的知識性和動態性。更要考慮到中國文化和學習者自身文化之間的間性問題。
文化間性的視角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來獲取。國際漢語教師首先需要持續習得中外文化知識并進行基本的異同比較,這種途徑習得的文化是靜態的;與此同時,我們一方面要將知識置于交往和傳播實踐中進行檢驗。另一方面要將過去的歷史文化和當今的社會實際進行對比。從動態的角度去加深對文化的認識。此外,通過和學生之間的對話、討論與協商去積極尋找文化間的關聯。對于中華文化走出去也至關重要。它表現為一種動態的文化生成和意義的創新,是單向宣傳模式朝雙向交流模式轉變的關鍵落腳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持續地了解學習者自身的文化習俗和跨文化態度。在此基礎上不斷重構自己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認知框架,反思和調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和傳播模式,在這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其跨文化能力也得以提高。
五、結語
【關鍵詞】中國文化 “走出去”戰略 現狀 對策
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是對外開放新階段我國文化建設的重大舉措。因此,深入解讀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審視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成效,探討其面臨的困境及開展相應的對策研究對于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有效實施,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解讀
應對文化全球化發展的現實選擇。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競爭日趨激烈,西方價值觀念、社會范式和文化準則等在強勢經濟的掩護下涌入中國,悄悄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傳統、行為方式、社會心理與價值觀念。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確保民族文化傳統、價值體系的獨立,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明,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價值體系,但在世界文化體系中,中華文化長期處于邊緣地位,中華文化的競爭力、影響力、貢獻力與中國的國際地位、豐厚的文化資源不相適應。因此,我們應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提升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傳承優秀民族傳統的歷史必然。中華民族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實踐著文化“走出去”的各種方略,從漢代開始中國便與波斯、印度、東羅馬等國開展了文化交流,盛唐時期中國文化通過“絲綢之路”、“海上之路”、“茶葉之路”傳播到世界各地,與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臘文明等進行交流與融合,極大推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之后,中國邁開了學習西方文化的步伐,從到,再到和,中華民族始終沒有放棄學習與探索。當前,中華文化理應積極融入世界文化體系之中,用中國獨特的文化價值體系豐富全球文化,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現狀分析
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成效。在融入世界的過程中,中國繼承了“和為貴”、“和而不同”等傳統文化精髓,倡導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將中華文化中“和”的思想體現于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戰略層面,提升了中國的軟實力,獲得了世界各國的認可。
隨著我國對外交流范圍與渠道的拓展,已與一百多個國家建立了文化合作關系,建立了完善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和國際合作平臺,文化產業發展日漸成熟,逐步形成了“借船出?!?、“造船出?!薄ⅰ百彺龊!薄ⅰ般y企合作”等多種文化“走出去”模式,為文化品牌跨入國際市場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面臨的問題。在東西文化對話的世紀轉折期,中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仍然不足,在西方強勢文化的擴張中表現出接受與退卻的弱勢。
一是中華文化的吸引力不足。中國已開始了文化“走出去”的征程,但中華文化的文化吸引力還明顯不足。目前,各地過分注重文化產業化進程,忽視文化傳播的內容、文化產品的質量,造成文化產品質量滑坡、缺少創造性,這成了我國國際文化交流中的“短板”。中華文化“走出去”應以版權輸出和高附加值產品為核心,但我國的文化產品缺少核心競爭力,即文化創意能力,沒有原創品牌。
二是傳統文化資源開發不夠。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自己的價值理念,并將之融匯于中華民族對生命價值、人生境界、人生態度的理解與領會之中,成為中國人理解世界、把握現實、領會人生的內在依據,這些價值觀念已深深扎根于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之中,成為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的精神支柱。但是,目前我們對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還遠遠不夠,只是以片面化、零碎化的方式呈現給西方世界。我們輸出的武術、茉莉花、民間剪紙等,多是通過象征符號向西方世界勾畫“中華文化”,缺少中國文化的精神母體,沒有體現中華文化的文化價值、民族精神。
三是當代精神總結不足。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真正有影響力的文化軟實力應該是國家制度中的價值觀、社會創新能力、國家的理論話語權、國家的價值影響力等,應該是一個國家在化解人類生存困境方面的智慧與文化創新能力等。在這方面中國有許多優勢,如中國有過偉大的思想家、文化經典等,有過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當代中國的文化優勢卻很弱,缺少經典文化作品、缺少文化創新,意識形態宣傳簡單化且流于形式,這充分說明我們在當代精神總結方面做得還遠遠不夠。
四是缺少國際視野與文化適應能力。當前中國“走出去”的文化作品在內容、制作等方面都與國際市場要求存在著很多差距。雖然各國的歷史文化、價值信仰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但對人權保障、法制建設、人性自由等基本價值理念,各國是一致認同的。中國缺少設置全球議題的能力,很少能提出人類文明普遍關注的問題,在全球公共產品規則制定方面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明顯不足,遠遠落后于美國、英國等國家。
五是中國文化失語。目前,人們過多關注西方的價值觀念與生活信仰,忽視了對本土文化精華的學習與吸收,傳統文化失語已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瓶頸制約。傳統文化失語首先體現在國際傳播中的語言應用上,面對英語的強勢滲透,漢語正在節節敗退。在我國大學教育中,語文教學逐步被邊緣化,而英語學習卻被貫穿到大學教學的各個階段,英語幾乎成為評價人才的尺度與標準。
同樣,當前仍存在著學術與科學體系話語權的失衡。美國、英國等國的學術、科學體系的規范與模式是全世界的規范與模式。中國文化的失語還表現為核心價值觀的失語。中國核心價值觀的彰顯與對外傳播嚴重不足。中國出的書在美國一般被認為是宣傳品。中國傳統文化遠遠沒有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可。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對策思考
綜合國力是文化“走出去”的基礎。亨廷頓認為,文化總是追隨著權力。強大的綜合國力會提升國家的自信心,增強國家的文化吸引力,相反,實力下降會產生自我懷疑與認同危機??v觀世界歷史,可以發現國家強盛之后,其思維方式與文化傳統就會引起其他文明的關注。當前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擴張不只是中國的主動傳播,更是其他國家的主動接受。
因而,提升文化影響力,實現文化“走出去”,其根本要求就是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為此,我們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轉型升級與社會全面發展,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為文化“走出去”提供基礎性條件。
文化自強是文化“走出去”的根本出路。文化自強是增強國家文化吸引力的根本。美國的文化產業是非常發達,其核心則是美國式的自由民主價值觀,以及新教與資本主義結合的倫理精神。美國的學術著作、好萊塢電影等都滲透著自由民主、人道主義與個人尊重;韓國推行“文化立國”的國策,深入挖掘儒家倫理,并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之中,形成了有儒家倫理情懷的“韓流”。
因此,我們應借鑒他國成功經驗,推進我國的文化建設。應借鑒其他民族文化資源,提取其中有穿透力與生命力的因素服務于中國文化,同時應將中國人的立國、做人精神依據與文化根脈傳承下來,推進文化內容與文化載體的創新。只有形成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體系,才能為文化“走出去”提供堅實的支撐。
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是文化“走出去”的戰略選擇。文化產業是科技與文化相互發展、相互滲透的結晶。因而,應將先進科技成果應用于文化產品制作之中,以高科技為載體推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只有加快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掌握文化發展與傳播的主動權,不斷推進文化內容、傳播手段、體制機制的創新,才能產生強大的文化生產力。
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中,應克服片面注重科技的問題,科技是文化發展的手段與途徑,而科技手段承載的思想內容、價值觀念等才是文化發展的目的。只有以更成熟、更理性的文明引導科技、運用科技,才能提升文化創新能力,促進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政府支持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保障。文化傳播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傳播,其背后有著濃厚的政治色彩,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應將文化產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深入推進政企合作,為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應為文化戰略、文化“走出去”立法,確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目標等,為文化“走出去”提供制度支持;應發揮政府干預市場的作用,通過體制與政策創新,將政府機制與市場機制緊密結合起來,整合文化資源,推進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與科技創新能力,還應該有強大的文化影響力和文化話語權,有較強的文化創新能力。因而,我們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一、中國文化“走出去”是中國之需、世界之需
中國文化是多元一體、歷史與現代共生的、豐富而鮮活的文化。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唯一流傳至今仍生機勃勃的文明。中華文化不僅始終保持著獨立的、一以貫之的發展系統,而且長期以來以其文化高度的發展影響著周邊的文化。
從縱向來講,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當代文化是一個整體。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講話時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是當代中國文化的土壤與基礎,“中國人民的理想和奮斗,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深深植根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新、與時俱進的”。中國文化是一個有著智慧的鮮活的文化。
從橫向來講,中國文化不是指漢族文化,而是一種一體多元的文化,這是區別于其他國家的特質,其豐富性多元性世界少有。中國文化包括了中國大家庭中各個民族的異彩紛呈各具特色的文化,而中華民族通過多年的努力,處理好了各種文化的協調關系,終于形成了當前的多元一體、歷史與現代共生、豐富而鮮活的中國文化。
當前中國經濟成為世界重要引擎。中國在超大地域、超長歷史、超多人口的背景下,以爆發性速度完成了西方400年完成的經濟發展歷程。這種規模和速度在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中國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同時,近幾年世界形成新的政治格局,中國展現出新的外交姿態,國家外交實力急速提升。在此情況下,需要中國文化為國家經濟發展服務,為詮釋中國政治服務,因此中國文化“走出去”勢在必行,是中國之需、世界之需。
二、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幾點建議
近年來,在政府及社會各界力量的努力下,中國文化“走出去”在各方面取得了輝煌成績。中外文化交流熱不斷升溫,中國文化對外貿易取得了長足進步。媒體也搭建出“走出去”新平臺,近幾年,中國廣電媒體“走出去”主題呈現多元化趨勢,中央媒體、地方媒體、國有廣電機構、民營影視機構相輔相成,以齊頭并進勢態走向世界??鬃訉W院經過十年建設也取得了輝煌成績,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個國家(地區)建立475所孔子學院和851個孔子課堂。其中,亞洲32國(地區)103所,非洲29國42所,歐洲39國159所,美洲17國154所,大洋洲3國17所??鬃诱n堂設在65國共851個(科摩羅、緬甸、馬里、突尼斯、塞舌爾、瓦努阿圖只有課堂,沒有學院),其中,亞洲17國79個,非洲13國18個,歐洲25國211個,美洲7國478個,大洋洲3國65個。累計注冊學員345萬人。有61個國家和歐盟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達1億人,比2004年初建孔子學院時增長3.3倍。雖然中國文化“走出去”取得了驕人成績,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在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雖然中國國際政治和經濟地位不斷提升,但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建設與之并不相匹配,在“走出去”戰略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整體戰略規劃與頂層設計薄弱,國際話語權不強,復合型高端國際化人才匱乏,語言與學術創新支撐不足等問題。同時,文化“走出去”內容、路徑和方式不科學等問題也亟待解決。本文就中國文化“走出去”存在的某些問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加強外語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語人才的培養
語言具有承載與構建文化和標記國家與民族的社會文化功能,語言資源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也是國家開展涉外工作和相關研究的關鍵支撐。但中國目前所能掌握的語言覆蓋面已經跟不上國家在世界的快速發展。據統計,中國有3億人學習外語,涉及56個語種,而面對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個民族,及6000多種語言,中國作為一個外語學國,如此的語言覆蓋面就顯得極不均衡。且現今中國高?!耙粠б宦贰毙≌Z種專業開設明顯不足。具體而言,“一帶一路”覆蓋的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5個地區的官方語言數量超過40種,而中國2010-2013年外語專業招生語種只覆蓋其中的20種。且已招生的20個“絲路”小語種中,11個語種的在讀學生不足100人,其中波斯語、土耳其語和瓦斯西里語3個語種在50-100人之間,希臘語、希伯萊語、烏爾都語、孟加拉語、尼泊爾語、普什圖語、僧伽羅語和菲律賓語等8個語種均不足50人。所以說,當前語言成了我們對外文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開發新絲路的偉大事業當中的一個瓶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廈門大學教授蘇新春通過對中國五大科研基金的語言學選題的多維量化分析,指出雖然2010年以后中國語言規劃政策研究者已開始將目光投向國外,但關注的重點仍是美國、歐盟等西方國家和地區,對“一帶一路”所涉及的經濟發展與利益攸關地區關注較少,甚至對“一帶一路”國家語言現狀都知之甚少,語言交際能力甚弱;中國會外語的人雖多,但集中于大語種,小語種人才匱乏的狀況十分突出,這些現狀都亟需改變。因此,文化“走出去”語言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在未來發展中,應持續有計劃地增設新語種,形成語言建設總體方案,把語種建設與對象國研究、區域研究緊密結合起來。
2. 加強對傳播對象國的語言文化研究,有針對性開展對外傳播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一種語言在傳播交流的外殼下,都蘊藏著豐富、獨特的人文知識,完整全面地記錄著一個國家、民族深刻的人文底蘊。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國民性格。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必須要立足于對彼此的語言和文化的充分了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語言和文化差別甚大。加強對對象國語言文化概況的研究,有助于促進國家之間的人文交流,可以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也可以加深各國民眾的互相了解。因此,中國文化“走出去”要有針對性,對于不同的語言文化國家采取不同的傳播手段和策略,不可不加區分,批量傳播。這就需要加強對于“走出去”對象國的語言文化研究。近兩年,漢語國際傳播的重要陣地――孔子學院在個別國家的發展遇到“噪音”,在美國、加拿大等地遭遇了極個別機構和人群的質疑和排斥。究其原因,漢語國際傳播從業人員的一些言行與對象國價值觀發生沖突,其中不乏欠妥之處。如對員工信仰問題的處理,媒體訪談中的話語失當等等。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涉及到65個國家,“一帶一路”沿線自古以來就是多語言、多民族文化富集區,處于東西方多個文明交匯的地區,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的矛盾與沖突,不同民族與種族的矛盾與沖突,呈現易突發、多樣性、復雜化、長期化的特點,某一特定事件的爆發可能對周邊國家乃至多個國家產生較強的國家風險外溢效應。同時,這些國家多處于現代化建設階段,面臨突出的政治轉制、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艱巨任務,國內政治經濟的穩定性和成熟度較差,容易引發國家風險。這樣,為保證中國經濟在這些國家的投資和順利發展,應加大對“一帶一路”核心區的語言發展、對外語言傳播策略、跨境民族語言認同等相關問題研究,及文化政治、歷史的研究。充分發揮和利用好語言文化優勢,爭取沿線國家人民對“一帶一路”戰略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筑牢對外政治經濟交往的民間基礎、民心基礎。因此要深入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文化傳統、價值取向和接受心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中華文化不但能“走出去”,而且能“走進去”。
3. 精心構建反映中國文化特點的對外話語體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精神富礦,不僅鑄就了歷史的輝煌,而且在今天依然充滿著智慧的力量。怎樣把我們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傳播出去,講好中國故事,建構反映中國文化特點的對外話語體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是關鍵。如建立反映中國文化特點的學術話語體系是當下中國學術“走出去”之關鍵。但一個新的話語體系的建立絕非短期內完成。這本身就是一項需要耐心長期展開的基礎性學術研究。如何進一步將其政治話語體系與國際話語體系融合,在融合中如何保持其自身政治的特色,這些都是有待我們不斷努力的。構建反映我國文化特點的話語體系關鍵在于要注重科學性??茖W性是指我們傳播的概念范疇表述要反映本國文化特點,符合中國國情;要與國外習慣的話語體系、表述方式相對接,易于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要尊重翻譯的客觀規律;要充分尊重和顧及對象國的政治、歷史及風俗文化。這樣才能把中國各方面的東西解讀好。建立中國自己的話語體系,針對傾聽者講好中國故事,這是一個嶄新的、偉大的事業。
4、繼續發揮國家主導作用,淡化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的官方色彩
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各種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及積極性,形成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強大合力。在“走出去”過程中要繼續發揮國家的主導作用。政府作為決策與管理者、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必須在文化“走出去”工程中承擔自己應盡的職責,發揮其在文化“走出去”工程中的作用。政府層面的努力促進了文化交融、彰顯了中華文化特色,但要應對國際輿論甚囂塵上的“中國”、“資源掠奪論”、“中國崩潰論”,應對當前形勢下西方發達國家與中國博弈加劇的國際形勢,在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就要淡化官方色彩。
以漢語國際傳播為例,孔子學院遭遇的幾次事件主要發生在西方發達國家,這是中國國力增強、與西方國家博弈加劇的結果。從西方國家孔子學院的增長速度可以看出,大部分國家對于中國抱有強烈興趣,交流合作的愿望也很強。但同時,中國國力的增強又助長了“中國”,催生了某些國家的防御心態。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孔子學院現有傳播模式中爭議的關鍵詞主要是“官方資助”與“中外合作模式”。由于孔子學院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國政府,加上西方國家對中國政府所持的偏見,使他們不可避免地將漢語傳播同政治目的劃上等號,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一些中國官方資助的文化中心上。至于合作模式,孔子學院采取了與其他國家語言傳播機構不同的中外合作模式,被指建在大學內部,試圖控制對象國教學體系。
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同西方發達國家的博弈仍將繼續。這種情況下,漢語國際傳播將成為更加敏感的地帶,容易成為國家間矛盾的“火山口”。有研究顯示,美國孔子學院的發展進度與美媒對孔子學院的負面評價數量存在正相關關系。政府主導在孔子學院發展初期的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如今孔子學院的漢語傳播已初具規模,應進入到持續平穩發展的新階段,漢語國際傳播需淡化官方色彩,逐漸過渡到政府支持、民間主導的模式,孔子學院應在外宣策劃、綱領文件、官方口徑等方面做出相應調整。尤其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更應強化民間機構的形象,避免成為政治符號。
(本文為北京市教委共建科研項目“文化走出去與國際化人才培養戰略”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張西平主編:《中國文化走出去年度研究報告(201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②劉奇葆:《大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光明日報》2014年5月26日。
摘 要 中國武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體現著中國文化的特色。武術文化代表著中國古代體育的典型代表,如今中華武術正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傳承和弘揚優秀的中華武術文化,就是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對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崛起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 中國武術文化 形態結構 內涵
一、文化的內涵界定
文化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范疇,狹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精神產品以及與人的精神活動相關的活動過程;廣義的文化是指人的本質力量,以及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人的實踐活動創造的人化世界。一種成熟的文化形態中往往包含著許多分支文化,武術文化就是中華文化母體下的一種文化形態。中華武術文化有著完整的體系和足夠的文化承載能力,透過武術文化可以完整折射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芒。
二、中國武術文化的形態結構
(一)武術文化的本質
“武”最早出現于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之中,是指人手中拿著武器;在《說文解字》中,“術”主要指技藝、方法、手段等。因此,武術就是徒手或手執武器進行格斗的方法技能,其本質特征就是格斗中的方式方法。武術有著體育健身、娛樂表演、自衛格殺、競技運動等多種功能。武術不僅僅是人們在爭斗中的擊打動作、舞槍弄棒等格斗技巧,還體現為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礎,以內外兼修、術道并用為特點的人體文化。武術文化是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包含奮發進取、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以仁愛、倫理為核心的倫理文化精神,重視血緣關系的宗法精神。
(二)武術文化的組成結構
通常可以從物質文化、心理文化、社會文化等方面解讀武術文化。物質文化是指社會發展中留下的物質形態,如建筑物、生產工具、生活用具等;社會文化是指社會發展形成的社會組織、社會制度、道德規范、社會關系等;心理文化是社會發展中積淀于人們心理深處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民族性格、社會心理、審美情趣等[1]。其中心理價值層是武術文化的內核,反映著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思維方式等,表現為一種內在超越的精神。
三、中國武術文化的內涵解析
(一)武術文化中的道家文化思想
《易經》是我國最早的哲學著作,也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其中隱藏著中華文化最核心、最穩定的內核?!兑捉洝分械奶烊撕弦?、陰陽辯證思想深深影響了后世武術文化的發展。武術中的“太極”一詞就出現于《易系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里的太極是宇宙萬物最本源、最初的形態。“道”是武術追求的最高境界,而“道”則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經》。老子是以道為出發點來考察自然萬物與人類社會,認為道產生了自然萬物、推動世界發展,道也是自然萬物運動的總規律[2]。道家認為,人是陰陽二氣運行變化的產物,陰陽平衡是身體健康的內在表現。這種生命觀與健康觀深刻影響了古代武術,使中國武術形成了形神兼備的審美意識,通過手法、步法、身法等運用形成了神隨形轉、形隨意動的境界,顯示出逼人的威勢和脫俗的神韻。
(二)武術文化中儒家文化思想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儒家思想長期占據統治地位,它影響著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仁愛”,在法制不健全的古代社會,這種道德約束對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穩定具有積極意義。仁愛思想直接影響著武術文化的發展,武術道德就是從“仁愛”出發建立起來的道德體系。武德中的仁愛思想還體現在武技的運用上,武術的本質是技擊,武德強調技擊應以制服對方為主,禁止隨意使用武術傷人,正是儒家的道德約束限制了武術的破壞性。
“禮”也是儒家文化重要內容,儒家認為如果人們都按照“禮”去做事,遵循既定的社會秩序,社會就會變得和諧而有秩序。在武術文化中的拜師儀式、比賽儀式等就是儒家“禮”文化的具體表現,這種儀式對維護師道尊嚴、保持武術的神圣尊嚴有著積極意義。宗法意識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的倫理綱常思想的具體體現,中國封建社會就是一個典型的宗法社會,這種宗法制度對中國武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武術文化中的門派意識極強,按照技術風格可以分為少林拳、太極拳、蛇形拳等,按照地理位置的差異可以分為少林派、峨眉派、武當派等,這些武術門派多以門、宗、派命名,這充分說明武術與宗法之間有著密切聯系。
(三)武術技擊中的謀略文化
西方文化是一種誠實守信為重要內容的文化,而中國傳統文化則是典型的謀略文化。中國謀略文化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孫子兵法》是謀略文化的典型代表,這些謀略文化深刻影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3]。武術文化就是一種競技性的謀略文化,它講求斗智不斗力,注重智取巧取、以術制勝、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等,這與西方競技體育有著本質的區別。
中國武術文化就是中國民族精神的結晶。武術是一種浸潤了美、智、剛的健身藝術,它是速度、力量、氣勢的統一,正是載這種剛健有為的民族精神的強力支撐下,才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倒,毅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在道德失范、精神無根、進取乏力的今天,我們應該將武術精神融入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共同構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 王崗.中國武術文化要義[M].太原:山西出版集團山西科技出版社.2009:88.
關鍵詞:平面廣告;設計;傳統;文化藝術
對廣告進行設計是人類思想的集中體現,不同的民族會設計出不同風格的廣告,這是因為不同的民族會受到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從而產生不同的文化藝術思想,平面廣告的設計就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不同的民族文化體現出不同的藝術魅力,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如何在平面廣告設計中有效地利用傳統文化,來展現自身的文化傳統魅力,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廣大人民認真思考和探究的,要想將傳統的文化藝術科學地應用在廣告設計中,首先要明確現代廣告平面設計的需求,然后,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最后,探究如何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 平面廣告設計的簡單描述
伴隨著現代社會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各個商業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社會關注度,大力加強了廣告宣傳,廣告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平面廣告以高度的視覺沖擊力為消費者帶來了視覺上的震撼力,豐富多彩的廣告平面畫面和悅耳的聲音正在以超凡的魅力吸引著廣大消費者。生動、形象的畫面為人帶來了視覺信息的交流,“圖像”是一種基礎性的交流工具,是主體與消費者交流的一種媒介,畫面的色彩或者形狀以及動態都以其生動的形式來引起著廣大人們的目光,人們經歷了視覺上的盛宴,在視覺的沖擊下,人們產生了好奇心,在好奇心的趨勢下,人們開始關注廣告背后的商品,從而產生了經濟效率,廣告設計者要使平面廣告實現視覺化,這樣才能吸引消費者。
廣告平面設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中滲透著文化靈魂和藝術美,設計者將中華的傳統文化深入其中,為廣告帶來了民族的氣息,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民族思想的體現,對國民有一種潛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文化滋養下的廣告設計更具說服力。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
世界各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歷史和文化,正是這種文化與歷史的差異產生了多元的民族,說起“中國傳統文化”是指整個華夏兒女共通的、以儒家思想文化為基礎的、融入不同民族和世界外來文化的文化體系。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喻指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他所關注的是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創性、悠久性、包容性、統一性、保守性的特征。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輩輩相傳的文化,否則就不能稱其為傳統,傳統文化不僅屬于過去,也影響著現在,傳統文化在現代先進理念的影響下不斷走向未來的發展,傳統文化與世界民族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引導著國民在尊崇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與時俱進。
三. 平面廣告設計中的傳統文化藝術
平面廣告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必然受到周邊的文化氛圍以及設計者的文化思想的影響,而且在眾多的文化資源中,平面廣告設計會不自覺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將傳統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運用在廣告設計中,不僅可以充實廣告平面的表現形式,也豐富了平面廣告的精深的內涵。
平面廣告的設計要以廣大中國人民的思想觀念特征為根本的出發點,其設計的核心思想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要設計出與大眾人民心理追求向契合的平面廣告,這樣才能確保廣告被人認同,并得到廣泛傳播,平面廣告的設計要滲透這中華文化的底蘊和精神,作為廣告的設計者也要時刻根植與傳統文化的土壤,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引進并結合優秀的外來文化,達到設計的發展和創新。
優秀的平面廣告的主要價值體現在以他獨特的方式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然而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價值觀念的認同,也就是說要讓平面廣告中閃耀著傳統文化的光輝,滲透著中華的文化價值觀念,以此得到全體國民的文化親近感、歸屬感、信任感和認同感,廣大人們只有真正認同了這些廣告的價值,才能進一步關注廣告后面的商品或者服務,優秀的廣告設計者會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藝術形式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且用傳統文化來為廣告設計增色不僅消除了廣告的商業因素,而且豐富了廣告的文化內涵,給人一種心靈的信任感和文化的歸屬感、視覺上的美感以及精神的愉悅感。
四. 總結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需要中華兒女的廣泛繼承和弘揚,因為中華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思想一種意識已經影響了一代代的華夏兒女,為中華的發展與壯大提供了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然而平面廣告設計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是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一種方法、一種策略,在這個國際交流日益加強的現代社會,我們在注重發揚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也要積極引進外來文化,使我們的廣告不但弘揚著本民族的精神,而且也能夠逐漸走向世界,為國際間的交流和交往建立一和積極的橋梁。
參考文獻:
[1] 黃明 傳統文化因子對當代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J].池州學院學2007,21(6)
[2] 吳芳菲 淺談平面廣告設計教學中的常見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2010(3)
[3] 蘇毅.SU Yi 中國傳統吉祥紋樣與現代平面廣告設計[J].韶關學院20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