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 08:24:30
序論:在您撰寫平面設計交流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網絡課程;通用型;教學平臺;
1.網絡課程的定義
網絡課程就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其中網絡教學支撐環境特指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工具、教學資源以及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實施的教學活動[1]。
1.1 網絡課程的特點
交互性:在網絡教學中,網絡課程一改以往書籍、報刊等印刷信息以及廣播電視等電子信息的單向傳遞方式,網絡信息載體具備雙向傳遞功能,這種雙向交流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異步的。
開放性:網絡課程由于技術上突破了時空的限制,表現出極大的開放性。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受任何網絡學習,學校已經從一個有圍墻的實體轉變為一個覆蓋全球的知識網絡。
個性化:在充分開放的網絡中,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檢索學習科目。在每一門科目中,也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習者結合自己的學習狀況,目前已有的認知水平,選擇與自己學習特點、學習內容相適應的學習資源,自定步調地通過網絡學習。
多媒體化: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課程可以為學習者提供一個集視頻、音頻、聲像技術為一體的網絡學習環境,使交互形式更豐富、更逼真、更直觀。多媒體化提供多樣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有利于問題情景的創設,進而激發思維靈感,促使創造性思維的培養[2]。
1.2 面向醫學專業的網絡學習交流平臺設計原則
網絡課程設計不能簡單套用傳統課程設計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特長,二是要適當體現當代醫學教育改革的精神。網絡課程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
以人為本:網絡課程設計中要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向學生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現象、觀點、數據和資料,并適當地留出空間讓學習發揮自由思維活動,才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減少網絡學習可能給學習者帶來的情感缺失等問題。
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是指設計的網絡課程應有多個學習起點和多條學習路徑。建構主義強調事物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對事物的了解或對知識的掌握應從多層次、多角度入手,沒有必要給學習者設定一個固定的學習起點。
情境性原則:情境性原則是指網絡課程要給學習者提供和顯示與其生活工作相類似(如醫院、手術室等)的或真實的情境,以利于學習者在這種環境中去發現問題、探索或、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習的質量[3-6]。
2.系統開發環境與技術
2.1 系統體系——B/S模式
B/S(Browser/Server)結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興起,對C/S結構的一種變化或者改進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但是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形成所謂三層3-tier結構。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載荷,減輕了系統維護與升級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戶的總體成本(TCO)。它能有效地保護數據平臺和管理訪問權限,服務器數據庫也很安全[7],三層結構如圖1所示。
B/S模式的優勢在于維護和升級簡單便捷。首先它簡化了客戶端。它無需像C/S模式那樣在不同的客戶機上安裝不同的客戶應用程序,而只需安裝通用的瀏覽器軟件。其次,它簡化了系統的開發和維護。而采用B/S模式時,客戶端只是一個簡單易用的瀏覽器軟件,就可以直接使用。B/S模式的這種特性,還使系統維護的限制因素更少。
2.2 系統開發工具
本系統的開發工具是,是統一的Web應用程序平臺,它提供了為建立和部署企業級Web應用程序所必需的服務。為能夠面向任何瀏覽器或設備的更安全的、更強的可升級性、更穩定的應用程序提供了新的編程模型和基礎結構。
數據庫是構建應用系統核心部分,我們采用MS SQL Server 2008作為后臺數據庫,它除了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可靠性以外,還具有可以迅速開發新的因特網系統的功能。尤其是它可以直接存貯XML數據,可以將搜索結果以XML格式輸出等特點,這些特點在.NET戰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8]。同時,我們利用作為數據庫訪問技術,在.NET中為存取任何類型的數據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框架,它適用于WinForms應用程序、應用程序和Web Servers。
3.系統分析與設計
3.1 網絡課程教學系統功能設計
通過分析系統功能,網絡課程教學系統由登陸模塊、資源共享模塊、信息共享模塊、視頻共享模塊、留言管理模塊、問題答疑模塊、課程管理模塊、用戶注冊模塊、后臺管理模塊組成[9-11]。(如圖2)
登陸模塊:該模塊要求使用該系統的用戶首先根據角色登陸,根據不同的角色決定用戶系統的使用權限。
資源共享模塊:該模塊主要是提供給用戶資源共享的功能,包括課件的資源上傳,課件的下載,課件資源的查詢,以及資源分類搜索,用戶還可以瀏覽自己的已共享資源信息。
信息共享模塊:該模塊主要提供給用戶信息瀏覽的功能,包括新聞動態信息,考試信息(僅限于教師),以及信息瀏覽的功能。
視頻共享模塊:該模塊主要提供給用戶課程視頻播放的功能,包括視頻的搜索,視頻的共享,同時用戶可以查詢自己已經上傳的視頻資料。
留言管理模塊:該模塊提供給用戶信息交流的功能,包括課程的留言,以及其他用戶留言的查看。
問題答疑模塊:該模塊主要是提供給學生用戶,向自己某門課程的特定帶課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提問,同時可以瀏覽選定課程的其他學生用戶所提出的問題,已經教師對其的解答。并且提供給教師對自己所帶的學生進行答疑。
課程管理模塊:該模塊可以提供給用戶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課程,以及提供學生選擇課程的帶課老師,同時提供教師新建一門課程。
用戶注冊模塊:該模塊提供給非注冊用戶進行注冊,其中限制注冊的用戶名,以便于管理和維護。
后臺管理模塊:該模塊提供給管理員進行系統的維護,包括用戶管理,留言管理,資源共享管理等模塊。
3.2 系統的使用對象分析
系統的主要對象有:學生、教師、管理員
系統的日常工作有:
學生:用戶注冊;關注課程的添加、刪除;課程的新聞信息、瀏覽;課程考試信息的瀏覽;課程視頻觀看、;課程留言板的信息瀏覽、;向課程的負責教師提出問題、查看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
教師:用戶注冊;關注課程的添加、刪除;添加一門新的課程課程的新聞信息、瀏覽;課程考試信息的瀏覽、;課程視頻觀看、;課程留言板的信息瀏覽、;解答課程所帶學生提出的問題、修改以前所解答的問題。
管理員:用戶信息的修改;課程資源的修改、刪除;課程新聞信息的修改、刪除;課程考試信息的修改、刪除;課程視頻信息的修改、刪除;課程留言的修改、刪除;問題答疑信息的修改、刪除。
綜合以上系統日常工作任務,可以得出系統的用例圖3。
經過分析,以上工作內容可歸納為教師信息管理、學生信息管理和管理員信息管理三大類。其中學生與教師在系統中的互動,是系統的關鍵。本系統將采取“單獨房間式”的方法,讓每一門課程都享有一個獨立的空間,以提供所有信息的共享,提高課程的互動性,但同時也能明確區分出某一位教師所負責學生群,以提供給教師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所帶的學生身上,減少教師的壓力。(如圖4)
3.3 系統數據庫設計
(1)系統E-R圖
首先進行系統數據的概念模型的設計。描述概念結構的工具是E-R圖,E-R方法是“實體一聯系”方法,它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實用工具。數據庫的設計過程是先使用E-R圖描述組織模式,再進一步轉換成任何一種數據庫支持的數據模型。E-R圖的三要素為:實體(用矩形框表示,框內標注實體名稱)、屬性(用橢圓形表示,并用連線與實體連接起來)及實體之間的聯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內標注聯系名稱)。根據系統需求,設計的E-R圖如圖5所示。
3.4 系統流程圖
圖6主要表示用戶登陸系統之后的概要操作,其中課程資訊是提供給用戶對于所選課程的一個總體概覽,以查看是否有所選課程新的信息更新。
4.結語
面向醫學專業的網絡學習交流平臺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系統,包括登陸模塊、資源共享模塊、信息共享模塊、視頻共享模塊、留言管理模塊、問題答疑模塊、課程管理模塊、用戶注冊模塊、后臺管理模塊等模塊,網絡課程教學是新時代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網絡課程教學系統是學校整合所擁有的計算機資源以及網絡資源的產物,能幫助醫學院校的學生在課余時間更好的對所學課程進行交流和分享,達到優化教學質量的效果,同時也能減輕教師的負擔。
參考文獻
[1]林君芬,余勝泉.關于我國網絡課程現狀與問題的思考[J].現代教育技術,2001(2).
[2]王承博,劉瑞儒,王寧.網絡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3):7.
[3]廖金輝,唐日成,謝桂芳.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多媒體課件設計研究[J].湘南學院學報,2006,27(02).
[4]謝幼如,柯清超.網絡課程的開發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5]蘇順開,夏紀梅,楊建廣.網絡課程質量的關鍵是教學設計[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23(01).
[6]王樹紅.開發網絡課程的綜合設想[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9(06).
[7]盛蕾,方華.基于的四層WEB應用模型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數字與工程,2006,34(7):147-149.
[8]龍帥深入淺出SQL數據庫開發[M].中國青年電子出版社,2006:2-5.
[9]許斐.教育網絡課程的設計策略[J].2005(6).
關鍵詞:GUI;界面;設計原則
1什么是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
(1)什么是GUI界面設計?所謂界面的概念,它存在于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流,存在于人與物信息交流的一切領域。廣義上講它的內涵要素極為寬泛,可將設計界面定義為設計中所面對、所分析的一切信息交互的總和,它反映著人與物之間的關系。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即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戶界面,準確來說就是屏幕產品的視覺體驗和互動操作部分,我們常見的有電腦操作平臺及軟件產品、移動手機操作平臺、數碼產品、車載系統產品、智能家電器等。本論文研究的是電腦操作平臺上的軟件產品。所以說GUI界面設計就是設計師發揮出自己的才能設計出人機相互交互的圖形視覺化和互動操作的屏幕。
(2)什么是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虛擬現實――顧名思義是指虛擬化的一個現實場景,但是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它呈現的功能卻是現實存在的。如何把握虛擬與現實的結合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虛擬現實交流平臺指的是在虛擬世界中與現實世界的相互交融。運用虛擬化的場景給人以現實的體驗,甚至實現其現實功能(在虛擬中體現現實實際)。如何實現這個功能,這就需要一個平臺,也就是需要一個人機交互界面,即虛擬與實際的結合:虛擬世界的視覺享受,精神愉悅,情感流露及與現實世界的功能性、簡易性、方便性、可操作性,完善豐富的有機結合。
2創建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的基本原則
(1)功能性原則。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GUI整體界面設計在人機交互平臺的功能性原則下保證交互界面的合理性和明確性。GUI設計需要設計師的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結合,在設計中增強理性因素,如界面的布局合理、邏輯思維清晰、導航流程簡易?!叭绾胃菀琢私?,如何令人更加舒適?如何更為簡單的傳達?如何才能讓人感動?――這些才是衡量設計師的信息處理能力的尺度”。所以設計師要充分考慮各個元素在界面中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一張親切的面孔,而不是冷漠的機器,所以在此功能性原則上需要技術與藝術相統一。
(2)藝術性原則。在當今社會豐富多樣化的年代,GUI界面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為了實現不同人群的需要,在功能合理性的基礎上更需要界面的審美性和藝術性。作為一名GUI設計師,要充分考慮設計審美的意識,使各個元素在界面中有機結合。提升人們對美的認識,愉悅人的心情,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從而更加促進人們對美的追求,提高社會審美意識,最終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推動社會的發展。
(3)動態化原則。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GUI設計動態化原則,GUI界面設計不僅不是二維平面靜止的狀態,而且需要有三維空間、四維時空或者五維時空速度,而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四維或五維空間。但是在人機交互中我們可以利用GUI界面設計虛擬這么一個不存在的世界。它可以穿透時空、速度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即具有二維的平面畫面、三維立體,而且還具有時間與空間的變換,情感與思維認識的演變等多維因素。因為“富有動感的物體往往十分引人注目。運動是釋放能量、活力四射的象征。我們經常對比考慮動與靜,動意味著行動,而靜意味著思考。實際上即使是靜,如果加以動感描繪也可以在一瞬間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靜的作品,與其說其目的在于瞬時的溝通,倒不如說是在穿越時間的對話?!o的作品必須有動的要素,而動的作品中也必須有靜的要素?!睆亩鴮崿F技術與藝術在時空中的完美融合,這是GUI設計的終極目標。而實現這一終極目標進入這個世界只要我們輕輕點擊交互平臺。
(4)交互性(圖標運用、場景交換)原則。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GUI設計的交互性原則,主要指交互界面中圖標與場景的合理運用。“人們使用網絡的體驗往往是通過與某類服務組織的交互形成的”。界面設計中實現其功能主要依靠圖標的引導,使界面與界面之間相互跳轉,而圖標就是這類服務組織界面內容的高度概括,而且實現動態化的三維、四維甚至是五維空間就必須是圖標與場景的相互交互,圖標吸引人們去點擊進入界面。在點擊進入的過程中,場景畫面的運動轉換呈現出不同的內容,就是給人以運動中的虛擬化的時間觀念。這種依交互性而產生的虛擬化時空,使GUI設計具有極為豐富的趣味性。同時,界面的趣味性也表現在它不同部分的風格多樣化。
(5)風格多樣性原則。一套UI產品,它必須有統一的風格,這主要是品牌形象的確立(如騰訊整套界面的設計)。但GUI界面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是簡單的固定的模板式設計,它具有多樣性,因為“一件設計產品是不是令人愉陜,是不是富有美感,不但與產品功能形式有關,而且與使用者和觀賞者有關,使用者和觀賞者的趣味和心理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物品的設計本身的功能形式來說,也許是完美的,但未必受人喜歡?!彼栽贕UI界面設計中要考慮它的適用人群。
(6)協調性原則。GUI整體界面設計中要從整體系統的多維角度去思考設計的問題,需要功能、情感、美感與環境的協調統一。這四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不僅具有合理的操作流程,而且應具有清晰的視覺流程和視覺美感。1)GUI界面的功能和可操作性,沒有功能的UI產品是空洞的,不具有任何實際意義。2)任何一個產品或平面視覺傳達作品都不能脫離它的整體環境,在一個完整的UI產品中,它的圖標、界面、風格都是統一的,脫離這一整體環境任何元素它都是孤立的。3)GUI設計界面最直接的是首先給人以視覺體驗,這種視覺體驗存在著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它刺激人的情感,只有設計的作品抓住使用者的那種情感,才能有可能勾起使用者進一步體驗UI產品的功能。所以我們需要把各個部分的元素在功能的前提下整合為一體,再運用藝術的手法再把這一體熔于一爐,充分體現人性的追求。
在煤炭企業總圖運輸設計中,煤炭企業的總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從方案設計初期規劃到施工圖的具體描繪實施,總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都顯得尤為重要,從事總圖設計的人員,主要工作是考慮如何使煤炭企業總圖運輸布置方案更加優化和合理,從而達到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成產效益、減少污染等目的。
1 煤炭企業總平面布置內容
(1)通常井口位置是已知的,所以,在井口位置確定的前提下,根據工藝流程進行布設,合理確定井口房、翻車機、篩選樓以及選煤廠的平面位置。
(2)根據煤炭企業場地的工藝流程,可對其進行功能分區,各個區自成一個系統,所有功能區組建一個完整的煤炭企業物流系統。
(3)在確定了煤炭廠區主要建、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后,合理的進行煤炭廠區人、貨流組織,布置交通運輸線路,進行鐵路線路、站場和廠區道路設計。
(4)結合煤炭場地所選地形,進行防護輔助規劃,例如消防設施的布設以及防洪排澇設施的布設等等。
(5)結合功能分區,以降低煤炭企業污染為目標,進行煤炭企業場地的廠區綠化和美化設計。
2 煤炭企業交通流――貨流與人流合理組織
在坡地地形的煤炭企業總平面布置時,必須結合廠區的功能分區,建、構筑物的布置,工藝流程的要求,合理地進行貨流和人流的組織,這對企業的正常生產,對提高勞動生產率,消滅安全事故、方便運輸和職工通行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2.1 組織貨流與人流
煤炭企業的生產流水線,運輸了貨物,成為貨流。為了合理地對煤炭場地布置運輸線路,應對企業的貨流進行組織布置,原則以運輸線路短捷、貨流交叉減少、滿足生產物流運輸等,使加工和運輸相結合,做到加工過程運輸,運輸過程加工,盡量減少運輸距離,節約線路的長度和成本費用。
人流一般指煤炭企業職工上下班所形成的較大人群流,一般在進行總平面布置時應考慮到人流的方向和大小。最合理的人流布置應與貨流布置交叉最少,且線路短捷。
2.2 廠區出入口
出入口是煤炭企業場地中貨流和人流必須經過的設施,通常煤炭企業分為貨流出入口和人流出入口,對于有些小型煤炭廠來說,貨流和人流都很小,可合并為一個出入口。
對于人流出入口來說,關鍵就是保證職工從居住區能夠以最為快捷方便的道路到達工作地點,主要人流出入口應面臨城市主干道或居住區;貨流出入口主要應注意與人流出入口的協調布置,最好分開布置。出入口的布置應考慮消防要求和保衛工作的方便,并盡量減少人流貨流的交叉,特別要減少與鐵路的交叉。
3 煤炭企業總平面布置協調
煤炭企業的總平面布置應根據生產要求,結合地形,合理的調整煤炭企業生產工藝,廠內膠帶機以及準軌鐵路等,解決其之間的矛盾,各得其所,做到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等各個方面,在煤炭企業總平面布置時,在協調上常常碰到許多問題,如在地面上進行總平面布置,應對生產工藝的生產系統進行協調;準軌鐵路的運輸也應進行適當的局部調整,具體如下:
3.1 地面生產系統與總平面布置的協調
煤炭企業地面生產系統一般指的是原煤提升至地面后,經過井口進入受煤倉,再經過煤炭加工――例如揀矸、篩分或洗選――儲存或裝車進行外運等一系列煤炭物流系統以及矸石的處理系統。煤炭的地面生產系統對煤炭企業總平面布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著骨架和左右其它建、構筑物相對位置的作用。
在整個物流系統中,工藝流程是環環相扣的,所以,對煤炭企業的地面生產系統進行其生產環節之間的調整是十分重要的,具體如下:
①在煤炭企業中,當主井不與選矸樓聯合布置時,膠帶輸送機頭標高約為1.0m;當與選矸樓聯合建筑時,則決定于選矸樓的入料口高度。
②手選樓的入料膠帶輸送機頭離底層地坪標高與井型大小有關,一般最小8m。
③最終篩分一般設在裝車倉倉面以上,有時揀矸樓也在倉上,篩分層按照其揀矸、分級要求來決定其各層層高和層次,裝車倉個數和高度則是根據其容量和裝車方式來決定。
膠帶運輸機是工藝流程中運輸工具的一種,在煤炭企業的工藝流程運輸中,膠帶運輸機尤為重要,由于原煤的顆粒大小不一,運量較大,所以利用膠帶運輸機在廠內進行廠房之間的物料運輸是最為方便和科學的方法。在進行總平面布置時,煤炭企業膠帶運輸機屬于地面生產系統的一部分,所以在進行總平面布置的調整時,應對膠帶運輸機進行適當的局部調整。
3.2 膠帶運輸機與總平面的協調
①從平面來看,可增減膠帶運輸機的長度。根據煤炭的種類,為了能夠滿足地面的布置要求,可調整膠帶運輸機的最大傾角,并適當增加或減少膠帶的長度。
②從豎向方面來講,應對膠帶運輸機傾角進行適當調整。當不改變膠帶運輸機的兩端標高,為了滿足膠帶輸送機地道頂上布置道路或膠帶輸送機走廊下布置建筑的要求,在輸送機傾角未達到極限值時,可將單一傾斜的輸送機改成其他形式。
③系統布置形式調整
當在生產過程中兩端標高不能進行變更,傾角也不能夠進行調整,這時可對膠帶運輸機的運輸方式進行改變,例如變直線為 L 型或中間折返型,變平行運輸式為垂直運輸式等等。在保持工藝流程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也可考慮調整期生產建筑物的相對位置。例如變更建筑物方向、更換裝車點以及轉折點、選矸樓的位置。
3.3 準軌鐵路運輸與總平面布置
在煤炭企業場地的總平面布置中,應對鐵路進行布置以及研究,尤其是對外運輸準軌鐵路的布置研究。準軌鐵路在廠內與廠外的銜接上應注意其標高,應以廠外對接鐵路為研究目標進行詳細分析,一般煤炭企業以廠外鐵路為鐵路的起點標高,盡量不要改變原有鐵路標高,如有新建鐵路時,煤炭企業可與當地鐵路局進行協商,從而布設廠外鐵路的起點標高。
煤炭企業總平面布置中,與鐵路關系最為密切的是鐵路裝車站以及準軌鐵路站場。鐵路裝車站通常位于裝車倉或一些可直接外運的廠房中,其位置的確定不僅與地形地貌等因素有關,還與該煤炭企業的工藝流程有關,所以裝車站位置及其型式的調整對總平面布置起了極大的影響;煤炭企業準軌鐵路站場通常位于場地某一側,盡量避免從場地中央穿行而過,而站場布置的調整對總平面布置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①裝車站位置及型式調整
一般需要根據當前的工程地質情況、區間線路技術標準、線路工程量、咽喉區前方線路平面條件以及其地形地貌等等綜合考慮確定,并且結合礦井的開拓方式、井口的具置以及地面的生產工藝系統布置。
②站場布置調整
在煤炭企業總平面布置時,站場布置調整主要針對鐵路站場的方位進行調整。
視角語言
評價平面設計作品,通常情況下取決于視覺語言的準確性,因此,進行平面設計以及創新活動,需要對視覺語言的認識較為清晰。當人們在進行理解、溝通過程中,無法通過語言進行表達時,就可以通過視覺語言進行各種交流。與其他感性語言一樣,其客觀地存在于人類的感知當中,利用符號及符號系統傳達相關內容。平面設計是把想法或者意圖轉換為視覺風格,將其變為可理解的視覺圖像,以有效地傳達有用的信息。在平面設計中,設計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視覺語言是否準確、合適。視覺語言立意應當明確、簡煉,以防信息誤導,圖形構成力求刪繁就簡,一切分散讀者注意的圖形、線條,可有可無的裝飾都應摒棄,使構成元素均與設計信息內容有關,造型元素的編排要簡明、清晰。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中目前都已經涉及到平面設計,通過其精煉的視覺語言完成信息交流與傳遞。作為平面設計的視覺語言,則要達到如下幾點要求。(1)在視覺語言中,要重視現代社會的特點以及受傳者心理方面的因素,從心理習慣及原則性認識出發,以體現視覺語言的可讀性,避免出現圖像和色彩設計的隨意性,從而影響信息的傳遞過程和連貫性。(2)加強觀察和易讀性是平面設計應該追求和專注的重要方面,在設計時用簡明,生動的視覺語言,通過對圖案或者色彩的創造性改變,將使用文本或聽覺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含義,對吸引注意力有更好的效果。(3)視覺語言的概念應清晰、簡潔,防止誤導性信息,圖形構成也要以少勝多、刪繁就簡,要保留信息構成要素的主要內容和設置,拋棄一切不必要的裝飾以及分散讀者注意的圖形,其他元素的布局要簡潔,清晰。平面設計是通過平面媒體傳達信息,而平面設計的視覺語言本身就是符號的一種表達。平面設計的視覺語言本身是一種符號系統,其傳播的意義在于其中包含的情感傳遞和信息需求。因此,在視覺語言符號設計意圖的體現、交流,達到預期的效果。平面設計語言是文字圖形的位置、互動的規劃等在一維空間的展現,設計師開始思考的過程。這一擴展依賴于符號作為思維的主體,也是一個象征性的原則,作為符號的依據和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準確合理的使用視覺語言符號,已成為平面設計的關鍵。
手形符號的運用
人們觀看平面設計作品,通過創造性的設計產生對圖形符號的新形象。最常見的是手形符號及手勢密切相關的,在人們的感情交流中起著信息傳輸重要作用。手柄形狀象征著成功的創意設計,可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將手形符號恰到好處地運用在平面設計中,能夠使設計主題得到準確的表達,并給設計的作品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因此手形符號在平面設計中運用較為廣泛,在如下方面得到體現:(1)標志設計方面的手形符號。視覺符號具有簡單、易于理解的特點,可以把視覺符號的象征功能用在標志設計中,實現體現個性與文化傳播,信息的傳遞。每件事物只要有社會意識,手形符號具有象征意義。(2)招貼設計手形符號。在招貼設計中,運用手形符號可以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圖形形象。具有多種多樣的創意手法,而表現效果也精彩紛呈。(3)廣告設計方面的象征。在平面廣告設計中的符號,一方面可以通過視覺,反映不同的手勢,如大拇指稱贊,溝通和交流則用雙手交叉表示。通過手勢形象的象征意義,使人聯想到手勢形態以外的意義。平面廣告設計中的符號,一方面可以通過計算機圖形來表現現實同構具象寫實或加工使用,也可以用來表達抽象圖形。無論什么樣的圖形性能,創新永遠是最重要的。簡單的圖形語言符號,通過巧妙的創意賦予合適的象征,其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并進一步深化受眾對廣告主題的了解。
作者:曹美玉 單位:永城職業學院
關鍵詞:平面設計;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課程性質;學生特點
現今,網絡教學逐漸普及,網絡課程的建設越來越受到教育者關注。實踐證明,與固有的教學模式相比,網絡課程教學的方式更受學生歡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不斷提升。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IMNC)為教師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又實現了人機交互教學模式的功能,為教學提供了諸多便捷。所以,網絡課程教學對現代教育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平面設計類課程與網絡課程教學
1.平面設計類課程的可操作性
平面設計是教學生運用手繪或計算機技術在二維空間中進行藝術設計的課程。這類課程的實操性較強,教師不但要進行平面設計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的教學,還需要讓學生借鑒大量平面設計相關案例。因此,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學會制作并進行實際操作。平面設計作品的優劣與作品傳遞給受眾的視覺效果和中心理念有關,所以對于平面設計類課程的學習,學生還要培養藝術眼光和創新能力。平面設計類廣告主要通過媒體傳達設計者的理念,這種較為形象和具有立體感的傳播方式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所以,建立以網絡為基礎的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平面設計類專業培養更多的人才。
2.網絡課程教學的特點和不足
隨著網絡課程教學的不斷深入,教學空間獲得了延展,大數據下,教學資源變得豐富多樣,教學模式也變得多樣化。網絡課程教學實質上就是教師運用網絡技術向學生傳達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網絡課程教學打破了時空的局限,使學習范圍變得更廣;網絡課程教學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學生也可以反復利用這些網絡資源;它能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途徑,有效地進行有個性化教學;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具有豐富性和互動性,可以使學生進行多向交流,以便獲取教學資源,也實現了多樣性教學;教師在網絡課程教學中的角色是引導者和資源的提供者,學生在網絡教學中由被動變為主動,凸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與學生進行知識的交流和探討;網絡課程教學把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融合,教師可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進行面對面的課堂知識講授,也可以利用網絡在線慕課(MOOC)、微信閃課和微課等多種模式進行教學。但是網絡課程教學中也存在一些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首先是網絡課程的體系規劃不完善,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學資源豐富但較雜亂,缺乏統一的標準。網絡課程中的知識往往缺乏連續性和規律性,教學難以為學生提供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塊。其次,網絡課程教學中,網絡的互動利用率較低,面對新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對課堂的規劃不完善,對于課堂評價和網絡的意見反饋功能缺少規劃。雖然很多網絡課程教學平臺中設置了互動平臺,但是被利用到課程規劃中的較少。再次,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對教學內容、教學策略相關資料的檢索和規劃,而忽略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最后,學生要瀏覽大量的學習資源,但部分學生缺乏對海量網絡信息進行梳理的能力,這導致其面對網絡信息時產生焦慮感。
二、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實現
1.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的建立
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IMNC)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實現交流互動的功能。建立起交互模式的教學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首先是實現學生與交互媒介(S-M)之間的聯系;其次是實現學生與教師(S-T)之間的信息交流;再次是實現教師、學生與教學信息和概念(T/S-I/C)的交互;最后是實現學生與學生(S-S)之間的交流。交互界面的建立主要是方便學生通過交互界面與同學、教師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學習。對課堂信息的交互主要突出三個要素:學生之間的交互是進行合作或競爭(C-C)關系,以便實現信息的交流與互動;在師生的互動中,教師主要起監督和引導的作用(M-G),同時負責給學生分配任務、分組合作和樹立目標(A-G-G)等工作;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課程教學資源獲取平面設計的步驟和項目制作需要的材料(S-P)以及拓展項目的訓練(E)等信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學習資源(CR)以完成學習任務。然而,在獨立的網絡課程學習中,學生易出現孤獨情緒,一旦遇到了困難和挫折,往往產生放棄的想法。這時,教師要在網絡課程教學中加強情感交流,方便學生對不會或不懂的知識要點與教師、同學進行交流,同時在學生相互交流時對學生多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勵,以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這種交互可以發生在生生之間,也可以發生在師生之間,學生可以通過反饋平臺向教師反映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也可以和同學相互分享成功、傾訴挫折,從而達到彼此幫助的目的。一旦學生通過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獲取了教學資源,師生進行的交互過程就是概念交互。學生通過交互平臺獲取知識概念,在生生之間的交流中獲取新的知識,再將學到的新舊知識相互融合,從而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概念交互主要表現在情感交流和信息分享兩個方面,概念交互的結果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關鍵作用。
2.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中的應用
教學內容在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中的實現,首要任務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規劃?,F行的平面設計類課程設置中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素,另外,一些學生對課程基礎知識的掌握欠佳,對計算機軟件的操作不太熟練,對團隊依賴性較強。因此,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師對課堂的安排要遵循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以達到教學目的和要求:第一,網絡課程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教師要制定難易適中的教學內容框架,保證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動力;第二,網絡課程教學內容要與社會需求相適應,教師在規劃教學內容時應該分析當今行業的人才需求和公司對就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引進一些企業項目作為平面設計類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以發展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另外,網絡課程教學是教師給學生分配任務、以完成項目為目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對每節網絡課程進行設計,給不同的小組安排異質的項目,再對各項目進行步驟分層,學習小組內部可以根據每一步驟安排異質的學生完成。教師在分配每個網絡課程項目時要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首先,要給予學生合理、科學的項目任務、要求以及完整的效果圖;其次,給學生講解該項目實現的詳細過程,讓學生根據講解進行實踐并督促其完成;再次,教師要對該項目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搭建完整的知識框架結構;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相似的教學案例,讓學生在課外進行實戰訓練,并明確學生提交平面設計作品的截止時間,以督促學生學習。可以看出,這種網絡課程教學結構不僅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還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和建構知識的能力,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較大的幫助。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網絡資源。對網絡課程教學內容的實施,主要包括教案編排、教學PPT演示或利用網絡視頻教學(慕課、微信閃課和微課)等環節。教案主要包含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實踐、重難點知識、訓練項目與素材及案例分析等組成部分。教案要求表述準確且易懂,有相關教學項目的截圖說明等。教學PPT的制作要根據每個課程項目制作圖形和文字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包括項目制作的主要步驟和理論分析。視頻資源主要是網絡上的一些高質量的教學視頻或教師自己制作并上傳的視頻,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收集和整理并在課堂中運用。
3.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設計在教學中的實現
要在教學中實現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就要設計好交互界面的功能。首先教師對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的設計不僅要符合學生的需求驅動和學習特點,還要與課程特點相適應。交互界面的設計效果對學習效果有較大的影響,以上兩點要求對促進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有較大的幫助,也是保障網絡課程教學更好地實施的要素。平面設計類網絡課程教學界面設計要遵循以下要求:要保證網絡課程界面的統一,并且要求界面簡潔流暢和清晰;對于教學內容要有較為突出的呈現,以方便學生瀏覽海量信息;每次網絡課程資源的呈現界面不能超過正常顯示的長度,限制橫向翻屏,以避免不便的閱讀給學生帶來厭煩感;網絡課程信息導航要明確,方便學生隨時隨地訪問;網絡課程中海量信息的鏈接要清晰易辨;要具有檢索功能設計,方便學生有目的地搜索信息;在設置教師界面時,教師可以建立自己的網絡課程信息平臺,分享自己的資料和照片等信息,避免學生產生孤獨情緒;在平面設計類網絡課程中,還可以設計對教學內容進行標記的功能等。除了以上功能的實現外,在網絡課程交互教學模式中,師生也可以通過APP、BBS、微博或微信等交流平臺進行互動討論。
結語
建立良好的平面設計類網絡課程交互平臺,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平面設計類相關的學習資源,還可以為師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和互動平臺,進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所以,提高平面設計類網絡課程教學的交互功能,是平面設計類課程不斷發展的動力,有利于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平面設計類高端技術人才。網絡課程教學中交互功能的實現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特征、課程性質以及教學目的和要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課件等進行規劃,進行具有實效性的課程交互設計,保證平面設計類網絡課程得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朝暉,劉建高.平面設計類課程的網絡教學現狀分析.石油教育,2014(2).
[2]鄧朝暉,劉詩安,劉建高.平面設計類網絡課程的教學交互研究.成人教育,2013(12).
[3]王書艷.基于網絡學習行為分析的網絡課程教學設計研究.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4]白靜雯.基于Moodle的高職平面設計課程網絡教學系統設計研究.華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當前我國各高校平面設計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1.教學欠缺實用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在高校平面設計教學中,教學的實用性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高校教師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不斷轉變傳統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造型藝術表現能力的培養。然而在實際的平面設計教學中,一些高校教師采用的仍舊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少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只是讓學生對其基本設計原理或相關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而忽視了對學生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極易導致學生形成思維定勢,使平面設計教學的實用性得不到有效發揮。
2.課堂教學欠缺互動性
對于平面設計教學而言,增強課堂互動性是極為必要的。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才能使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快提升。但就我國目前一些高校的平面設計教學來看,由于學校所招收的平面設計專業學生中基礎水平不高,再加上學校本身教學實踐條件有限,極易促使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及設計程序和設計技能的教育方面,容易忽視了學生的創作靈感,加之學生在此期間被動接受學習,缺少與老師進行互動交流的機會,極易挫傷學生對平面設計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長期脫離實踐的學習也會促使學生的思維創新意識、動手實踐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降低,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3.教學欠缺特色
平面設計作為我國各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極為重要的學科之一,與其他各個科目之間既存在共性,又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平面設計教學本身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實踐能力的鍛煉,只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掌握到相關藝術設計方面的知識。但目前我國各高校在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效果還不是特別理想,不少教師在具體的平面設計教學實踐中,往往只強調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指導,而忽視了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只側重與其他學科之間的共性,而忽視了其獨特性,教學缺乏自己的個性和特色,很難使教師的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
高校平面設計教學的改革對策
1.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平面設計教學被授予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指出,各高校教師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不斷轉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致力于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促進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正確定位自身角色,一切以學生為主,不斷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及教學本身的實用性特征,善于使用全新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以便激發學生對平面設計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平面設計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共同發展。
2.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進課堂互動性
伴隨社會信息化對平面設計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市場對平面設計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做好將先進技術與創新思維的完美結合,才能創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獨具特色的作品。此外,平面設計作為一門互動性較強的學科,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善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致,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平面設計的實踐活動中來。與此同時,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作,并暢談自己的創作以及對平面設計的看法?;趯W生對平面設計相關知識片面的認知或不理解的地方,教師應予以及時準確的完善和指導,以便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熱情,使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注重個性化課堂教學設計的培養,突出教學特色
鑒于平面設計在與其他學科存在共性的同時還具有差異化特征,各高校教師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意識到平面設計教學的差異化特征,注重對個性化課堂教學的設計,突出教學特色。與此同時還應大力倡導學生個性化設計風格的發展,致力于在加強學生對平面設計基本理論知識牢固掌握的同時,促進學生個性化設計創意的培養,從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教師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束語
1.1印刷時代的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與印刷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真正的平面設計始于19世紀,機械化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是形成平面設計的主要因素,印刷技術的不斷改進,極大的促進了平面設計的豐富性和藝術性,尤其是照相制版印刷和石板印刷的發明及發展,催生了現代平面設計。到20世紀初期,藝術改革運動的出現,極大的刺激了人們的視覺感官,平面設計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飛快的發展。海報風格及各種宣傳畫在世界范圍內流行起來。從這個角度來說,印刷術是平面設計的原動力,也是平面設計進入大眾傳播領域的直接原因。平面設計是一種以視覺媒介為載體,由印刷制作而成的向大眾傳播信息和情感的造型活動,具有直接性、即時性、廣泛性和滲透性。平面設計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廣泛的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紙質包裝、書籍封面、商店廣告等,它是現代社會向人類提供多種視覺信息的載體,是信息傳達,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同時在特定時期還兼具著一定的文化傳播和藝術傳播的職責。
1.2傳統平面設計面臨的困境
首先,傳統的平面設計在現實空間的生命周期較短,人們在平面設計上的視覺停留時間極短,只能受到瞬間感染力的影響,這就極大的縮短了紙質媒介作為視覺載體的有效期。其次,印刷平面設計的批量生產容易導致生產過剩,紙質媒介的有效期短,使傳達的信息在短時間內就成為過期信息,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與當前建立節約型社會主流趨勢相違背。最后,傳統的紙質平面設計只能實現單向度的信息傳達,無法與受眾形成及時有效的互動,信息在缺乏交流的情況下,其傳達效果大打折扣。平面設計不僅是一項簡單的經濟活動,同時也是為人們創造藝術的一項活動。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毫無生命氣息的設計產品已經無法吸引人們的興趣,傳統的平面設計已經失去了市場競爭力,取而代之的將是具有生命力、情趣化和富含一定意境的設計。
1.3視覺傳達概念的提出
受傳達和交流需求的影響,平面設計正在被視覺傳達設計所替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概念最早于1960年的日本東京設計大會中提出。會議參與者意識到視覺影像隨著影像媒體的不斷發展而開始獨立存在,需要一種能代表設計的新名詞,視覺傳達概念由此開始被提出。視覺傳達不僅包括平面設計,還包括電視、電影、網絡等多種新型傳播媒體,極大的拓展了平面傳播媒介的范圍,原有印刷平面設計所包含的內涵已經無法涵蓋新媒體的創造性,美術設計范疇也難以容納諸如影像設計、網絡設計、動漫設計以及視覺環境設計等內容,視覺傳達設計由此產生。視覺傳達設計的起點為設計,中心為傳達,信息傳遞的方式為設計,設計的目的是以清晰、條理和具有一定美學水平的設計傳播信息,從而提高視覺傳播的效率,可以說視覺傳達是一種復合型的設計,或者說是一種動態的平面造型,一種視覺圖像的呈現。隨著傳播媒介功能的擴展,視覺傳達設計的內涵也在不斷更新,并逐漸由注重設計者個人的表現過渡到關注受眾者的視覺感受及信息感受。設計者已經完成了從商業藝術家到平面設計師角色的轉變,當前正面臨的是由平面設計師到視覺傳達者角色轉變的重任,新時期的平面設計將突破領域的局限性,逐漸走向交叉、綜合、融合的新時代。
2視覺傳達概念下平面設計的再生
2.1現代平面設計的主要任務
隨著設計環境的不斷變遷,平面設計或視覺傳達設計的稱謂都具有一定的存在意義,在未來設計行業中,將會出現更為廣泛的行業定義,使視覺傳達設計里包含更為全面的信息,涵蓋生活中各行各業,使設計深入到各個領域。設計者原研哉曾說,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力,因此,設計者的主要工作不是設計實踐,而是要保持對社會的敏感度,根據時代的變化,對設計領域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2.1.1合理配置媒體資源
設計若只依靠傳統的媒體,不僅其發展將受到影響,還可能遭到社會的淘汰。網絡的興起及發展,并沒有完全取代報紙,電子郵件和手機的發展也沒有減少郵政物資的數量,因此媒體種類的增多會促使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平面設計發展的新途徑就是要把不同媒體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促進平面設計的發展。
2.1.2設計信息的傳達
現代設計產品信息的表達不同于傳統平面設計的信息表達,而是對數據進行重新組織,將解讀工具授予客戶,使其根據自己的認知能力進行自我闡述?,F代平面設計主要發展趨勢為對信息過程的整合和視覺翻譯者向信息傳遞者的演變。無論是傳統的平面設計還是現代的視覺傳達設計,都需要依靠設計職能來實現。無論新媒體技術如何發展,都將成為平面設計的發展空間,是視覺載體范圍的擴展,同時也為平面設計再生提供了更多可能,進一步提升了平面設計的社會價值。
2.2平面設計未來發展趨勢
2.2.1數字化市場
數字化市場發展趨勢主要是由新媒體和網絡為代表的主要力量,新技術的出現,為平面設計開拓了新的市場,也促使新產品、新設計和新服務的誕生,如電子郵件廣告、在線廣告、廣告搜索、博客、手機市場等,這一系列的數字化市場具有的特征如下:消費者是設計活動的參與者,設計過程將觀眾的喜好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消費者對設計具有一定的控制力;注重設計的社會影響力,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交流;新媒體的選擇和檢索對設計的影響越來越突出。
2.2.2通用設計
通用設計指設計本身不需要調節或者變動,就可最大程度上適用于多數人產品的設計,設計者的作用是幫助消費者改變或者協調環境和產品。通用設計是交流設計的一部分,是未來設計的新動向,該設計的主要原則為設計多樣化的力量為人們所用,其次使用方法簡介直觀。如公共場所自動人行道及電梯的圖畫說明設計等。
2.2.3可持續型設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文化、資源都具有可持續再利用的特性,現代平面設計也應該將產品和設計材料進行謹慎的思考,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若能使用恰當的方法傳遞環保意識,可極大的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
3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