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6 08:24:07
序論:在您撰寫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教育;德育;勞動;培養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教育思想的一條重要原則,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必由之路。對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利于學生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培養小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筆者決定分四個步驟了解小學生的勞動心態:①小學生在校勞動的性質分析;②小學生在校勞動的類型分析;③小學生勞動的不同心態;④小學生勞動意識的引導。
為了細致地了解小學生在學校的勞動情況,筆者做了如下工作:①平時觀察學生做值日的表現,特別是那些不愛做值日的學生,要認真地了解他們不樂意勞動的動機。②定期通過開家長會或家訪是,了解學生在家庭勞動的情況。③讓中隊干部認真做好“雛鷹假日小隊”社區服務記錄,了解哪些學生不愿意為他人獻愛心,并詢問其動機是什么。④開展“今天我當家”活動,了解這一天中學生在家里勞動情況,并讓家長配合寫一份評價書,開班隊活動時,大家相互比一比,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通過觀察,筆者認為,關于小學生勞動、特別是在校勞動的表現及心態,首先要界定小學生勞動的性質和分類。
教育與勞動相結合是教育思想的一項基本內容。小學生參加的由學校組織勞動不以物質財富為目的,主要通過勞動培養學生勞動的觀念、勞動的習慣、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同時也使學生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勞動技能。通過勞動培養學生高尚的勞動道德情操,提高對勞動的認識,形成尊重他人勞動的美德的意識,因此,小學的勞動大多是從德育的角度講的。
小學生在學校的勞動,除了主要靠腦力支配的學習活動外,大致有四種類型:
一、禮儀類勞動。比如每周由各中隊輪流選出的禮儀員,負責日常行為規范的督查;升國旗的升旗手、護旗手;鼓號隊的學生,每逢重大節日出勤,但平時訓練很苦;大隊、中隊活動的司儀或主持人所從事的勞動。
二、技能類勞動。是指在音樂、體育、美術、舞蹈、等方面有專長的學生,在特定場合,可以展現自己的才華,但他們平時的訓練非常苦。
三、體能類勞動。每日的班級值日、周末衛生大掃除活動和室外衛生區定期清掃等。
四、服務類勞動。如當班(隊)干部,收發作業等瑣碎的事情,為同學們服務。還有少先隊組織的雛鷹假日小隊獻愛心活動和社區服務等綜合社會實踐活動。
由于小學生的性別、性格和成長背景不同,因此,他們在各類勞動中的心態是不一樣的,這從他們在勞動中的表現可以觀察出來。
有一類小學生,特別重視腦力勞動,學習上特別投入;但是,他們不樂意干體力勞動,即使老師委婉地暗示他們,也頂多是勉強按要求去做,但積極性不高。這種行為背后也許是中國傳統的教育功利目的在作怪,中國不是有句古話:“萬般皆下貧,唯有讀書高?!薄皶凶杂蓄伻缬?,書中自有黃金屋”……好好讀書,長大以后可以做大官,可以出人頭地。加上家長存在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不讓或盡量少讓自己的孩子參加各種勞動。受這種思想的影響,這些孩子當然會對勞動教育持冷漠的態度了。
這說明,這類小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是比較幼稚的,如何轉變這些孩子對體力勞動的不切實際的觀念呢?最好采取私下談心的方式,逐漸地讓其認識到,一個高素質的人才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及心理都全面發展的個體。一個人的聰明才智不僅體現在學習上,還體現在各類勞動實踐中;然后有意識地鼓勵他們嘗試參與體力勞動外的其它勞動,讓其在實踐中獲得充實,得到朋友尊重,喚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再鼓勵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必要時教師可以以身作責,帶動他們積極參與,使其在實踐中自省自悟,改變對體力勞動是下賤的錯誤觀念。
還有一類小學生,在家里從不做家務勞動,但在學校干體力勞動時特別主動,其它的類的勞動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在有教師在場時。為什么會這樣呢?專家認為,這是一種“虛榮心”再作怪。他們這樣做的動機很簡單——我要讓教師和同學看到,我是一個愛勞動的好學生,我要獲得教師對我的好感,我要讓朋友們認為我是值得依賴的……這類小學生實際上,在學校中很大的比重。他們為什么不愿意在家勞動呢?道理也很好理解——家庭包辦一切,孩子沒有機會;或孩子在家里獲得了充分的滿足,他沒有表現自己的“欲望”,逐漸地就養成了在家不干活的壞毛病。
當然,這些小學生確實是可愛的,特別是,在某種程度講,他們這種“虛榮心”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表明,他們想追求進步,希望做一個高素質的人。所以,教師要保護這種“虛榮”,不要吝嗇你的善意的微笑、贊許的目光、真誠的表揚……通過多渠道地拓寬他們施展才能的空間,在實踐中培養他們勞動的習慣,在勞動中養成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美德,進而促使其在家在校一個樣,相信這些聰明的孩子會心領神會,讓你高興的。
還有一類小學生,為數極少,他們無論在家還是在校都不愿意參與勞動,這說明他們缺乏明確的是非觀念。而且,這樣學生往往其他方面也表現的肯定不盡人意。對這類學生,我們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便。更不能采取惡意地指責或不理智地懲罰。因為這樣只能使問題變得更難于控制。因此,教師應該講究一點轉化他們的藝術,可以動員或介紹他們參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能發揮其特長的各類勞動,讓其在獲得榮譽感的幸福中,進一步產生追求進步的上進心,促使其爭著干工作,去讓教師表揚他,這樣長時期的努力,他們會逐漸地改掉壞習氣,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的。
因此,在學校應該重視小學生勞動意識的引導,多方面為學生創造接受勞動教育的機會,巧妙地利用各種類型的勞動方式,比如,各個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少先隊的體驗教育活動和各類社區文體活動,激發小學生勞動的熱情,使他們在潤物細無聲中接受勞動的鍛煉,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習慣。
總之,學校和教師要善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發展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使學生手腦并用,智體結合,既鍛煉了學生的技能,又使其體會到樂趣。勞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讓學生量力而行,選擇力所能及的勞動,嚴格控制勞動時間、強度,注意小學生智力和體力的差異,要因人而宜,不可一刀切。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勞動的自覺性,使勞動成為小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不要過早地讓孩子參加有報酬性的勞動,因為這可能養成自私、貪婪的惡習。”而且新頒布的《課程標準》也在小學增設了“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以使學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的技術意識和技術實踐能力。
有一點應注意,班級勞動還是一種集體性、協作性的活動。有競爭,更多的是合作,教師應有意識創造條件,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增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都能感到集體的溫暖。
總之,關于小學生勞動表現及不同的心態,教師可以通過其在勞動中的表現,進行觀察和了解,如果教師能進一步了解其勞動的心態,針對個別學生的勞動偏差行為,適時適度地進行善意地規勸,用耐心和寬容來感化他們,一定會有助于全體小學生養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素質,有助于他們將來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勞動者。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勞動技術課 重要性 綜合素質
1.引言
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只注重升學率,學生只追求學習成績的提高,大多缺少吃苦耐勞的品質,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求,應當轉變傳統的培養模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的學生應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高素質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加強勞動技術教育。
2.勞動技術課的內涵及現狀
勞動技術并不是指單純的體力勞動,勞動技術課是指將生產勞動與知識教育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勞動技術課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它滲透著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功能,在向學生傳授勞動技能的同時,在無形中也向學生輸入熱愛勞動、熱愛家鄉和人民的思想,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高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1]。教育工作者應當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升學率,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分數,應當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勞動技術課是實現素質教育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為社會的發展和國家建設培養創新型人才。
我國的勞動技術課是教育教學工作的薄弱環節,沒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受到應試教育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們普遍比較重視學生的分數和升學率,對勞動技術課的教學相對輕視。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認識到勞動技術課的重要性;選用的教材與實踐聯系不太密切,不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學設備也不完善,具有專業技能的教師相對較少。傳統的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求,應當轉變觀念,提高對勞動技術課的重視,加強勞動技術教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勞動技能。
3.勞動技術課的重要性
3.1勞動技術課能加強學生的德育培養
在勞動技術課的教學過程中應當以教材為載體,有意識地將德育融入到教學之中。教師應當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創設情境,自然地將德育觀念傳授給同學,增強學生的社會主義責任感和愛國意識。勞動技術課是進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實施手段和主要途徑,勞動技術教育是把技術理性與社會人文精神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教育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2]。勞動技術課將道德教育和科學文化在多元的實踐活動中加以深化,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艱苦樸素的品質。
勞動技術課具有實踐性和教育性的特點,因此,應當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勞動實踐,使學生在勞動過程中接受思想教育,讓他們在勞動實踐中體會勞動的光榮和艱辛,克服懶惰、散漫的毛病,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勞動觀念,培養他們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勞動技術與道德教育相輔相成,在潛移默化之中達到德育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學習品德,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勞動能力。
3.2勞動技術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立能力
當今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家長不重注孩子勞動能力的培養,造成許多學生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勞動觀念不強和動手能力較差。勞動技術課具有廣泛的通用性和較強的實踐性,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比如,在課堂中講解一下各種衣物面料的特性及不同洗滌劑的功能,同時利用不同的洗滌劑來洗不同面料物品上的污漬,再將實驗結果進行比對。讓同學們做記錄,回家之后自己動手進行洗滌。這樣既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可以使學生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勞動技術課的形式應當多樣化,這樣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授菜肴烹飪、家用電器的工作原理及賓客禮儀等內容。由于男女學生感興趣的勞動技能不相同,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要求,適時調整教學重點,有選擇、有重點地進行教學。比如,女生重點學習洗滌、烹飪等勞動技能,男生重點學習家電維修等勞動技能。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動手能力。
3.4勞動技術課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領域
勞動技術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包含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如:園藝、工藝美術、家電維修、烹飪、裁剪縫紉等,其中含有化學、物理、生物、幾何等多種知識。勞動技術課能夠使學生在其他學科中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領域。通過實踐,理論知識得以深化和升華,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各種問題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4.提高勞動技術課的教學水平
加強勞動技術課教學的基礎首先是教材建設,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勞動技術課的教學目的,注重選用教材的思想性、先進性、基礎性和實踐性。教材內容應當包含服務性勞動能力和工農業勞動技能兩方面。其次,提高勞動技術課教學的前提條件是教育基地建設,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勞動技術教育的投資力度,建立一個規模較大的勞動技術教育基地,支持學校開展勞動技術教育。最后,應當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勞動技術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高素質的師資力量,各個學校應當挑選專業知識扎實,業務能力較高,動手能力較強且熱愛勞動技術教學的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建立一支從事勞動技術課教學的專任教師隊伍,以保證勞動技術課教學質量的提高。
5.結語
勞動技術課將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具有趣味性和技術性,能夠引導學生在追求知識的同時,注重勞動技能的培養。同時,勞動技術課在學生德育、美育和智育的培養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勞動技術教育適應了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創新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關鍵詞:勞動技術教育 勞動觀點 勞動習慣
《2012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與就業報告》中指出在有職教特色的校園文化的熏陶下,通過接受養成教育、人文素質教育,以及“文明風采”競賽等特色活動的激勵,中職學生在學習掌握技能的同時,有了良好的行為規范,職業素養和人文素養逐步提高。在家長的眼中,孩子上學后,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好像變了一個人――有禮貌了,懂得感恩了,做事情有章法了。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進展及我國社會經濟的高度發展,社會和企業對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職業學校在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優良的勞動品質,提高學生就業的本領。
勞動技術教育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熱愛勞動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勞動成果的優良品德。因此,我們中等職業學校要加強勞動技術教育,讓學生多動手操作,培養出高素質的勞動者。
一、讓學生加深對勞動的認識。
勞動是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使用勞動工具所進行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是生產的最基本內容。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勞動在信息的形成、傳播、處理和運行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可以說勞動創造了所有價值,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使我們人類從類人猿進化成現在的人類。所以我們要熱愛勞動,把勞動作為生活的樂趣,始終記住“勞動是人類發展的源泉”。
勞動是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生命的需要,更是人類發展、成長和存在的需要。我們通過勞動改變自己,改善生活,改造世界。因此,不同的勞動有著不同的收益,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追求有著不同的勞動,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奉獻。無論是有價勞動還是無價勞動,都是可貴的和值得珍惜的??嘁埠?,累也罷,勞動不僅有關人的健康和智慧,也有關人的快樂和美好。勞動使我們生活豐富多彩,勞動鍛煉和造就了我們人類。人的偉大其實就在于會勞動、能勞動和愛勞動。沒有勞動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能體現勞動的生活是充滿幸福的。勞動證明我們不懶惰,勞動說明我們不貧窮,勞動表明我們不落后,只要我們想進步、想擁有、想改變,勞動一定能夠為我們實現。
革命先烈同志說:“我覺得人生求樂的方法,最好莫過于尊重勞動。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币虼耍覀冎新殞W生要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勞動實習,要熱愛勞動,把勞動作為人生的樂趣,始終記住“勞動最光榮”。
二、讓學生正確認識勞動的品質。
我國憲法規定遵守勞動紀律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其意義是重大的。勞動紀律是勞動者在共同勞動中所必須遵守的勞動規則和秩序,它要求每個勞動者按照規定的時間、質量、程序和方法完成自己應承擔的工作。勞動者應當履行規定的義務,不斷增強國家主人翁責任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勞動,保質保量地完成規定的勞動生產任務,自覺地遵守勞動紀律,維護工作制度和生產秩序。職業道德是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職業道德是在職業生活中形成和發展,調節職業活動中的特殊道德關系和利益矛盾,它是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體現,其基本要求是忠于職守,并對社會負責。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是保證生產正常進行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需要?,F代社會化的大生產,客觀上要求每個勞動者嚴格遵守勞動紀律,以保證集體勞動的協調一致,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勞動者在維護企業和自身利益的同時,還要就自己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向社會負責,這是現代社會法律要求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
我國憲法規定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既是勞動者的義務,也是勞動者完成勞動任務的保證。勞動者努力提高職業技能,提高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使勞動者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熟練勞動者,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因此,我校在教學中不斷增加勞動實習課,充分發揮實習基地的作用,通過勞動技能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熱愛勞動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勞動成果的優良品德。
三、勞動技術教育能培養學生優良的勞動品質,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人的成長必然要經歷一個實踐的過程,而勞動技術教育課就給了學生一個實踐操作的平臺。勞動技術教育課能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模仿、思維想象、認真思考、動手操作、發明創造等能力,能發展學生的智力水平,健壯學生的身體,即勞動技術教育課能益智健體、養德強能。
1.勞動技術教育能培養學生優良的勞動品質,強健學生的身體,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品質。學生到實訓基地親身參加勞動,體會勞動的不易――既需要嫻熟知識技術,又要有強健的體魄,尤其機電專業的學生進入工廠實習更需要有健壯的身體。從而讓許多學生想到自己父母打工賺錢的不易,培養加深學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品質。在勞動實習過程中,學生了解到計算機、車床等勞動工具都需要保養維修,沒有勞動生產工具就無法進行勞動、生產產品,讓學生產生保護勞動工具的思想意識,熱愛勞動工具。通過與工廠工人、果園工人等一起進行勞動生產,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積極肯干、按規程辦事等優良的勞動品質。學生看到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會欣喜若狂,內心就會產生成就感――文化知識雖然沒學好,但能進行勞動生產了,感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在社會生產勞動實踐中,使學生在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勞動態度等方面得到發展,學生能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道德信念,隨時隨地都能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善而行、棄惡從正,積存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合乎社會主義道德規范要求的道德行為。
2.勞動技術教育能培養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指學生自己能對事物有美丑的辨別能力。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更應突出地落實到學生的勞動實踐活動中和日常生活中去。藝術大師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教是為了不教,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單純地模仿,而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情境,培養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 勞動技術教育課就是一門集自然生活美、形象藝術美、品德心靈美和精湛高超的技術為一體的勞動實踐教育課。勞動技術教育能發展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發現美、評價美、創造美的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和修養,引導他們在良好的思想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上健康成長,培養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勞動者。
在今年我校舉辦的藝術節中,機電部鉗工教師把美學知識與鉗工做件相結合,學生做出了航母、飛機、自行車、梳子等工藝品;現代服務專業在音樂教師的指導下自編舞蹈“職教小蘋果”;計算機專業學生制作出了優美的平面設計圖形,等等。這些都充分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創造美的能力不斷增強,并使學生在自己創造美的過程中,享受美的歡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珍惜勞動成果,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3. 勞動技術教育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文化水平,增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進入實習室、到實習基地進行實習,需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勞動生產知識、勞動技術知識以及基本的勞動技能等,如果學生缺乏這些方面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進行勞動實習、實踐,所以就督促自己去學習一些有用的知識。在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要求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在勞動實踐過程中轉化為勞動產品,這就使得他們總是不間斷地積極地去學習書本知識,利用書本知識去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實現由理論到實踐、由零散知識到完備知識的升華;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學生手腦并用、體腦結合,能培養提高中職學生的觀察力、思維想象力、操作能力等。通過勞動技術教育,對學生進行生產知識教育和勞動技術訓練,使其了解和掌握生產過程的一般原理和勞動技術,在勞動實踐的基礎上學會使用勞動生產工具,并形成相應的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進入高等職業學校繼續深造的能力。
4.勞動技術教育能培養中職學生發明創造的意識和能力。勞動技術課的內容十分廣泛,有手工小制作、農林果樹修剪栽培、機械零件加工制造、圖紙設計、會計實際做賬、網頁制作等,這些方面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模仿、思維想象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熟練的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在勞動技術教育課中引導學生仔細進行觀察分析,使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觀察方法,培養積極的觀察習慣,讓學生體會到想象和創造的快樂,努力培養自己的想象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發明能力是創造力的重要標志,勞動技術課在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學習知識技術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發明創作意識的萌芽,在學校就培養工程技術發明創造、手工藝術制作創新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享受發明創造的快樂,產生積極的人生體驗,使學生熱愛勞動。
總之,勞動技術教育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勞動成果的優良品德。勞動技術教育是培養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質的根本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最佳方法,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提高中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我校必須加強勞動技術教育,充分發揮其不可忽視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實現中職教育“由大部分學生面向高考到直接就業教育”的轉型。
參考文獻:
第一,科學地安排大小訓練周期、負荷的變化,廣泛地運用各種訓練手段、訓練條件、器材和場地。建立運動員正確的生活節奏和訓練節奏,合理安排完整的生活制度,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方法。
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大腦皮層支配下進行的,養成每天正確的節奏會在大腦皮層中形成“運動定型”,使得機體的活動“自動化”和“節省化”,減輕機體生理負擔,有利于運動訓練成績的提高,同時有利于疲勞的消除。生活中要養成好習慣,保持良好的生理機能,促進運動訓練,防止運動疲勞的產生。
第二,每次訓練課達到最佳效果,運動后并進行合理的整理活動,是消除疲勞的一種積極的手段。在運動訓練和比賽之后,立即靜坐、靜臥效果并不好。實踐證明:采用慢跑作整理活動,血乳酸消除的速度要比靜止休息時快一倍,因此慢跑或有一定速度的步行,是整理活動的共同內容且不可缺少。特別是在整理活動中做些肌肉伸展性練習,有助于緩解肌肉纖維痙攣,改善肌肉血液循環,減輕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加速乳酸的消除,達到疲勞的迅速消除。
第三,合理營養是消除疲勞或提高抗疲勞能力的重要手段。運動中產生疲勞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能量供應不足。疲勞時,注意補充能量和維生素,尤其是糖、維生素及B1,夏季或出汗較多時,應補充鹽分與水。食品應富有營養和易于消化,并盡量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但不同性質的運動項目需要不同營養。速度性的項目應含較多易吸收的糖、維生素B1和維生素C較多的蛋白質和磷;耐力性的項目要多供給糖以增加糖元儲備,同時還要增加維生素B1、維生素C和磷;力量性的項目需要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B2,因此在運動中適時地補充有關營養物質,既能提高身體的抗疲勞能力,又能幫助運動疲勞的消除。
第四,心理學恢復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方法。心理恢復主要是意念活動,通過一定的套語暗示進行導引,使肌肉放松,心理平靜。從而調節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機能,然后再運用帶有一定愿望的套語進行自我動員。如暗示性的睡眠休息、肌肉松弛、心理調節訓練。實踐證明,采用上述方法能促進身體疲勞的盡快消除,加快身體的恢復過程。另外,舒適幽雅的環境聽音樂等可以減弱田徑訓練的枯燥單調刺激消除疲勞。
第五,睡眠是人體最好的休息,是消除疲勞最有效的途徑。睡眠是人在二十四小時內發生的周期性需求,一定時間的睡眠對消除疲勞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須考慮足夠的睡眠時間和深度。運動員平時訓練期間如每天達到八小時半的睡眠,在大運動量和比賽期間,睡眠時間適當延長到10小時,如果全天都安排訓練,中午適當午睡約1~2小時,自我感覺最好。①就寢前盡量使精神狀態趨于平靜;②避免外界刺激;③室內空氣保持新鮮;④就寢前應洗腳,使大腦得以休息,有助于盡快入睡。能使疲勞快速消除。
第六,物理療法,特別是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疲勞消除及機能的恢復。按摩是有效的恢復手段。負擔量最大的部位,應是按摩的重點,肌肉部位以揉捏為主,交替使用按壓、抖動、扣打等手法,在肌肉發達的部位可用肘頂、腳踩。關節部位不僅是運動的著力點,也是運動的樞紐。應全面進行,以擦摩為主,穿插使用按壓、搓和遠拉。按摩應先全身后局部,全身性按摩一般取俯臥位。根據專項不同,如某部運動負擔過重,需重點按摩,應在全身按摩之后再進行。在按摩肢體時,先按摩大肌肉群后按摩小肌肉群。如按摩下肢,先按摩大腿肌肉后按摩小腿肌肉,以提高肌肉韌帶的工作能力,加速疲勞時的肌僵硬緊縮和酸脹痛的代謝產物的排除,改善血液循環和心臟收縮功能。溫水浴也是理療的一種方法,是最方便最快的消除疲勞的方法之一。有溫度、水壓的要求,水溫以42℃加減40℃最適宜,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最長不超過20分鐘。每天不超過兩次,入浴時間長次數過頻,將會因消耗能量而更加疲勞。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提高國民素質、培養跨世紀人才、迎接21世紀挑戰的戰略舉措。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對素質教育的內容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奔热凰刭|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那么,素質的內容又有哪些?教育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指的是廣義的素質:“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質結構,通常又稱為素養。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弊鳛橐粋€班主任和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勞動技能素質又將怎樣進行相關的教育和培養呢?我在這方面進行了一點探索,現在講出來請各位老師指教。我的指導思想是:作為語文教師,應經常結合課文內容贊美勞動者和勞動技能,不但謳歌他們而且進行擴展和延伸。比如在《荔枝蜜》的教學中,問學生生活中像蜜蜂一樣的人還有哪些?他們對社會、國家、人民做出了什么貢獻?寫作文來贊美他們……開主題班會,舉行語文演講活動:“感動中國的人物,他們最讓我們感動的是什么?為什么?”等等。
作為班主任,我結合班級實際進行勞動培訓。第一,常規學校,沒有大量的時間專門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所以,我們就要想辦法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每天的教室衛生保潔和值日可以好好的利用起來,對學生進行一點關于勞動技能素質的教育和培養。第二,每天的教室衛生保潔和值日。不但可以在道德上培養對勞動成果的尊重,而且可以在行動上培養對勞動技能的掌握。每一所中小學學校,每一個學生都會面對教室衛生保潔和值日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方法完成一些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素質的教育和培養。以下是我具體實施的主要內容和方法步驟:第一步做給學生看。開學了,接到一個新的班級,學生進行大掃除,大掃除結束了,他們安安靜靜地坐在位子上聽學校領導講話等。我拿著勞動工具開始打掃教室衛生。首先是收課桌抽屜里的垃圾,左手拿垃圾桶,右手拿垃圾鉗子,我一排一排的收,一組一組的收,收干凈。接著是掃地。我一排一排的掃,一組一組的掃,掃干凈。然后,倒垃圾。把垃圾袋捆好,丟到垃圾站里面去。繼續,沖拖把,提拖把回來,拖地,依然是一排一排的拖,一組一組的拖,拖干凈。最后,擦桌子。我將盆和抹布拿到水池邊,將盆和抹布洗干凈,抬著干干凈凈的水和抹布回來,將講桌擦干凈,我一面一面的擦,一遍一遍的擦,擦干凈。然后我再一次將盆和抹布拿到水池邊,將盆和抹布洗干凈,抬著干干凈凈的水和抹布回來,好好的放在勞動工具柜旁。我做得很認真,就和我上公開課一樣認真,就和我上語文課一樣認真。孩子們都在看著呢,都在睜大眼睛看著我的一舉一動呢。我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做比說的效果好!這個時候身教勝過言傳!我要用我行動告訴我的學生:怎樣做好衛生?做好衛生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第二步陪著學生走一程。開學以后的一段時間里,我每天課間都和學生們一起保潔。放學都和學生一起做衛生,教他們怎樣進行科學公正的分工,教他們怎樣做好衛生,和他們談心,了解他們。一些小問題都在這些相處中一點一點地解決了,他們甚至說起家人的勞動故事,請教起家庭里的勞動問題。第三步讓學生們自己走。不久以后,他們做衛生就不需要我指導了。無論是平時還是衛生大掃除,我們的教室都是干干凈凈的!他們做衛生總是又快又好,我們的班級一直是全校衛生示范班級。
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非常明確地提出了“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論點。太對了,我這樣辛苦的教他們就是為了不需要教。我就是通過這個辦法進行一些勞動技能素質的教育和培養的。通過環境的影響和教育訓練,我的學生們依托每天的教室衛生保潔和值日,日復一日地在道德上培養了對勞動成果的尊重,在行動上培養了對勞動技能的掌握,在思想上培養了勞動也是一種本事一種能力的觀念。素質教育的道路是漫長的,我的努力是渺小的,懇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好在屈大夫說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創造性思維不是模仿現有的辦法,重復已有的結論,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的獨創,通過想象、推理、實踐從而得到再創造。創造性思維是可以培養開發的。小學《生活與勞動》課題材廣泛,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都很強,是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最好場所。因此,教師應積極利用其特點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啟迪學生創造的智慧。
一、營造寬松氛圍,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生活與勞動》教學中,很多被大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孩子們的眼里都變成怎么會是這樣,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質疑。如上《做香袋》一課時,教師讓學生聯系書本內容小組討論做香袋的過程,這時或許有調皮的學生對做香袋的第一步——剪布縫邊提出了質疑,書上縫香袋是把一塊布剪開再疊在一起,然后把相鄰的邊縫起來,拉開兩片布成了一個直角三角形。他認為這樣要縫兩條邊,太麻煩,不如直接把一塊布對折縫一條邊,再拉成直角三角形。這對成人來說是既簡單又平常的事,對三年級學生來說,卻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因為他在剪布縫邊這個問題上,能擺脫書本的束縛,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去思考不同的制作方法。作為該堂課的教師,應該及時發掘這種創造性思維,以積極的態度予以支持和鼓勵,并借此行為為模板啟發全體學生開展創造性思維活動,絕不能以違反操作要求為借口批評、冷落、指責這類創造性行為。在這樣寬松的氛圍里,或許又有同學能提出新的做法。
在教學時,我們就應該創設這樣的情境:老師盡量減少教學中的太多規定,包括過多、過深、過于整齊劃一的限制;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多表揚,讓學生消除怕受批判的緊張情緒,給孩子一種安全感。在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讓他們啟發創造性思維,毫無顧忌地去自由創造。 二、重視創造性行為訓練,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行為包含的內容有很多,主要有觀察、想象、實踐等。在《生活與勞動》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對它們進行有效地訓練,以此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重視觀察,激發思維
觀察是學生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發展智力,創造發明的基礎。教師要教會他們觀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導他們去觀察社會、觀察大自然,讓他們在觀察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表面貌似無關的東西中發現相似或因果關系。在《生活與勞動》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多摸、多拆、多試,對作品以及生活中的其他事物進行整體觀察和部分觀察,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如:教學《縫制捕捉昆蟲網》一課時,教師先指導學生通過摸來觀察實例,讓學生在分析中理解昆蟲網的構造,明確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在此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放手讓學生大膽嘗試制作。在試捕捉結束后,讓學生觀察成功的昆蟲網作品,通過拆來發現它的奧秘所在。這樣有些在制作上并不如意的同學就能從再度觀察中發現與自己作品不同的東西,加之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留意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便能讓學生激發創新的思維。有個學生在對蜘蛛網的觀察中,受到啟迪:“蜘蛛網有粘性,能把小蟲粘住,我把昆蟲網內部也變得有粘性,這樣昆蟲就不易逃脫了。”結果,他所制作的“逃不脫”捕蟲網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歡迎。通過觀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發展。
(二)重視想象,發散思維
豐富的想象是創造的火花。無論是創造想象還是再造想象,對發展學生的 創造性思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挖掘教材中創造想象的內容,激勵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鼓勵學生主動探求知識,多方面、多角度、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1、變式想象
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新的設計、構思,創造出變式作品來。例如在教學《縫制坐墊》一課時,學生完成了簡單坐墊的縫制。這時,教師就啟發學生變換角度思考,是否還可以在坐墊上加些什么,或者變一種形狀。學生紛紛張開想象的翅膀,有的為慶祝北京申奧成功,在坐墊上設計縫制了2008北奧標志;有的為中國足球破線助威,縫制了11角足球坐墊;還有的女同學改變了坐墊的功用,做了向日葵坐墊,懸掛在自己的房間,成了一種裝飾品。形形的坐墊作品,讓學生在創作想象中發散了思維。
2、拓展聯想
在教學中,教師對教材內容可進行適當的拓展,啟發聯想,使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例如,在《擦玻璃窗》一課中,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擦玻璃窗方法后,普遍對玻璃窗外面那些夠不著的地方無法用抹布擦干凈表示困惑,這時就此問題展開討論,你有什么好主意嗎?通過對現今市面上流行的可吸式擦玻璃器結構和功能的研討,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玻璃和玻璃窗的構成和作用。于是“玻璃革新”“玻璃窗革新”的討論在師生平等的設計、爭辯中進行?!熬G色玻璃”(可起到防塵作用)“可旋轉玻璃窗”(正反面可隨意調整)等應運而生。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由此及彼的發散式思維能力,使學生思緒萬千,在聯想中學會創造。
(三)重視實踐,深化思維
關鍵詞:小學;勞動與技術;探究能力;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9 文獻標志碼:A ?搖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7-0204-02
一、前言
教育的作用不僅在于對于構建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還在于對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動腦思考與探究性能力的培養。而隨著新時代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也相應有了提高。小學是國家教育的基礎,也是所有學生一生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動手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發現問題的敏感度。讓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試驗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得到自身探究性能力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中,培養學生探究性能力,已經成為了一個相當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
二、勞動與技術課程
在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的騰飛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全面發展。而科學技術領域的突飛猛進更是讓知識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學習已經成為了每一個人的必備生存素質。在此背景下,教育作為衡量一個國家未來發展潛力的關鍵領域,應緊跟時代步伐,主動調整與創新,不斷適應與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而勞動與技術課程作為一項操作性強、應用能力要求高的科目。對于學生的勞動習慣的培養與勞動品質的熏陶,有著重要作用。在社會化大環境內,對于學生技術性操作動手能力的關注,不僅對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觀有著關鍵意義。同時,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全面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诖耍瑢τ谛W生的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教學上來說,不僅要立足于勞動本身,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重要品質,同時還要立足于開發學生智力,通過動手來促進動腦,借由動腦來拓展學生探究性思維的發展范圍。同時培養學生對于小型實驗項目的興趣與愛好,讓學生在勞動與技術這門課程中,增強其求知欲,擴大其好奇心,發展其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讓其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學會動腦,善于動腦,從而提高學生探究與分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如何做好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中的探究性學習教學
1.教學創新。一切的教學創新都是立足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對于一個人的學習促進力是無窮的,在學習與實踐中,一個有興趣的學生看到的都是快樂,而一個沒有興趣的學生只會覺得負擔繁重?;诖?,教師應把握好教學創新的最終目的,對小學生天性好奇的本性加以引導,正確地帶領學生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把小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到的東西與課本知識結合起來,重趣味性,重實用性,讓學生感受到熟悉又新奇,好玩又奧秘無窮,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手欲望。為了達到良好的創新效果,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教學模式的靈活化。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接,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如在進行“如何制作植物標本”這一教學內容的講解時,教師拿出各種各樣的葉子,展示給學生看,提出問題:這么美麗的葉子,很容易腐爛,怎么樣才能使它們能夠永久得保存呢?對于這類發散性思維,教師應注重以褒揚為主,重視學生對于生活的觀察能力,并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擴寬學生思維廣度的同時,讓課本內容從學生自己的腦子里想出來、說出來、做出來。課前我們搜集了很多植物,請大家觀察一下:它們是什么樣的?我們可以把它們制作成植物標本。請大家想一想:制作植物標本有什么用呢?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深度,也擺脫了傳統教學下以課本為綱的機械式灌輸。也只有良好的教學創新,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擺脫思維桎梏,發散思維,進而形成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2.教學評價。一門課程以什么樣的方法進行評價,就決定了其教學的主體方向與教學重點的劃分。基于此,對于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要進行教學評價上的探究化。也就是說,要以對學生的積極評價為主,以鼓勵和褒揚為主,讓學生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與內心感悟,才是教學真正的目的所在。所以,在教學中不應片面就學生的動手結果進行評價,而應對學生整個過程進行跟蹤與觀察,再來進行評價。當然,對于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做出了優秀成果的學生也應進行贊賞。但總的來說,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的教學評價應把學生動手與動腦所得的經驗同時進行關注,不能失之于片面。從而達到全面發展、積極學習的教學氛圍,也才能夠讓不同性格與水平的學生在操作中得到各自積極的評價。
3.教學方法。教學中可能通過進行教學情境設計來進行教學方法的豐富。在這一內容上,要以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發育情況來進行課堂設計。教師作為課堂的設計者,應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一個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探究興趣,提高學生動手欲望。如在進行《制作風箏》這一課的教學時,我和大家講風箏又叫紙鷂,是我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品,也是我國古老的民間玩具,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制作和放飛風箏,是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春季戶外體育活動,也是一項運用數學、物理、美工等知識進行動手、動腦的科技活動。紙片風箏的制作,分兩節課來講,學生較快掌握了紙片風箏的折疊方法,順利做成了漂亮的風箏,收獲了成功的喜悅、放飛的快樂。在風箏制作上,用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削竹篾,削竹篾能手腦并用,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繁重的準備工作。為防備學生受傷,我還準備了創可貼備用。
另外,在進行《彩帶編制》的教學時,教師也應脫離傳統教學的桎梏,讓學生進行自行想象。在進行基本材料的操作教授后,教會學生相應的制作注意事項,保證學生的安全之后,就可以放由學生進行創作。結果學生給的作品原料各式各樣:藤、竹、紙、塑料、鐵、草芒、木片、毛等等。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筆者還進行了一次海選,讓學生之間進行投票,評出公認的最佳作品,學生們的審美與關注點也不同,整節課就在歡聲笑語中完成。在最后,還為孩子們的作品進行拍照,不僅增強了儀式感,也讓學生感覺到更深意義上的成就感,也就增強了學生自主探究的信心與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探究性能力。在此目的下,教學過程中,要把提高學生科學認知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兩方面作為教學的主體任務來抓。把教學創新與教學方法的豐富作為一項日常教學任務來做,把課堂與生活聯系起來,把書本與課外活動聯系起來,把小學勞動與技術課程教學課堂延伸出去,讓學生在實踐學會觀察、發現、分析、理解、動手、探究,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為培養具有探究性思維的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倪東,倪靜川.在“勞動”中播下“美”的種子——試論小學勞技教育中的審美熏陶[J].湖南中學物理·教育前沿,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