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16:25:36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物理教師要求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專業知識 教材架構 實驗能力 問題 愛心 合作 人格魅力
一、具備過硬專業知識,注重學科間交流與綜合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首先要具備過硬專業知識。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就必須保證自己先有一桶水?!睕]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就不能夠站的高、看的遠,又怎能引導學生呢?
隨著現代科學的深入發展,學科之間已不在孤立,學科間的聯系正在逐步加強,素質教育的推進、綜合能力的培養,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位合格的物理教師不但要掌握豐富的物理知識,同時也要兼備一定量其它學科的知識。社會的發展和需要,辦學條件的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得到普及,所以現在的教師,還必須具備一定量信息技術及其應用知識,如:掌握office辦公軟件、flas制作、Photoshop圖片處理等一系列與課件制作有關軟件的使用方法,學會用計算機制作課件,進行生動的多媒體輔助教學。
二、清晰認識教材的架構。
作為一名合格的本科畢業的師范生,面對高中物理涉及的專業知識已能夠滿足教學需要。但作為一名教師,僅僅自己知道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知道,所以教學中在進行“授業”之前,還要先考慮如何來進行更好的“授業”,即讓學生更好、更快、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識的同時,通過對過程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教學中,要把每一節內容匯成一個整體,以一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帶領學生去進行“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避免出現學生把各個知識點孤立起來,一個個死記硬背,變成讀死書的現象。但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教師對教材架構有一個非常全面、清晰的認識,熟悉各知識點的發展過程和學科新動向。
三、重視實驗,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大綱中明確要求:“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和實驗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笨梢娢锢韺嶒灲虒W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性。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驗證物理定律、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對基本知識的認識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學生對自然界的事物懷有好奇心,對不懂的現象總喜歡問幾個為什么。教師應該愛護學生的這種精神,可以和學生一起設計實驗,組織他們觀察現象,引導他們積極思考,通過設計物理實驗,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判定感生電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的教學,將學生帶到實驗室,根據電磁感應現象的知識,共同設計一個用線圈、電流表、條形磁鐵組成的實驗線路。讓學生自己動手連接線路,觀察實驗現象,并做好記錄。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發現問題,邊解決問題,并根據實驗記錄加以分析、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從中得出感生電流的磁場總是要阻礙原來磁場的變化的結論。最后,歸納得出上述不同情況下的電磁感應現象所產生的感生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原來磁場的變化的結論,即楞次定律。通過啟發誘導,大部分學生都能熟練應用楞次定律,收到良好的教學成效。
四、善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總結。
對從“不知”到“知之”的過程,要靠學生課前預習,從而知道這一事物的存在,對從“知之”到“理解”的過程,則主要是通過老師上課的講解與剖析,但人各有異,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對老師上課的內容都能100%的接受下來,所以課后還要先復習上課時的內容,使得自己真正的完成“理解”,然后再通過一定量的習題鞏固,鍛煉自己“會用”,并且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和歸納,最終使得真正的掌握,更好的運用,即實現“會思”。
五、做到“用愛滿天下的情懷,傾心育人”。
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是增加師生之間交流的彩橋,是促進學生奮進的催化劑,用陶行知先生的話說就是“用愛滿天下的情懷,傾心育人”,溫情一片,融化冰雪,只要老師給學生以涓涓細流般的耐心,必能鑿穿學生學習障礙的頑石。
⒈對“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偏愛。我們首先要摸清他們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進而對癥下藥幫助他們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從而擺脫這種局面。
⒉對“成績中等的學生”引導激發。我們作為老師要設法創造條件,讓他們盡可能多的得到鍛煉的機會,使他們由一個個不斷的小進步積累成質的飛躍。
⒊對“尖子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尖子生對每個班級來說,有兩大特點:一是有,二是不多。所以對這類學生,首先要灌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注重他們的品德教育,使他們成才的同時更能夠成人。其次,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培養他們在學科和技能上的個性發展,更順利地成才。
六、善于合作
競爭基礎上的合作,合作基礎上的競爭,是現代社會的顯著特征。社會如此,教師職業也是這樣?,F在的高中教育特點決定了,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是一個團體合作的體現。同樣,一個不善于合作的教師,他在所任教學科也走不了太遠。俗語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個人的精力、力量、知識面和經驗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在不斷提高自身素養的同時,更要加強與同組、同年級的同事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實現資源高效整合,相互促進,從而帶動全校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物理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理解新課程標準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培養”的活動,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管理者,本應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共同體被瓦解。教學評價也是看你是否把學生教會了。而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是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與知識建構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師生應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及理念,豐富教學內容,追求新發現,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在教學效果評價上也不只是注重結果,而是更加看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我們只有真正理解和體驗新課程標準的內涵和真諦,才能從根本上擯棄那些習以為常、駕輕就熟的經驗和模式,把在物理教學中更新教育觀念落到實處。
二、物理教師要轉變自我角色,構建民主、和諧、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角色的確立,直接決定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行為,關系到課程實施的走向及目標的實現程度。傳統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大綱的執行者、知識的傳授者、疑難問題的解惑者、應對考試的組織者。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即以學生為本,學生是教育之本,教育的目的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發展學生的一切。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關系,學生不再是教師“”的對象,相反教師成了學生的服務者。面對新課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只有一種正確的選擇:積極應對,在教改實踐中不斷地學習、探究,盡快完成由知識的傳授者到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由教學過程的主宰者到課堂的合作者、由大綱的執行者到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由疑難問題的解惑者到探究學習的促進者等角色的轉變,以構建民主、和諧、合作的新型關系。因為這種關系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思維活動的激發,而且還能夠發展學生的實際能力和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物理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質量
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方式已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當今社會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新課程標準要求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個性的學習,使學習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在教學方式上我做了如下嘗試――四步教學法:
(1)設疑閱讀
引入課題后,出示小黑板上的“隨讀隨想”,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這樣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部分學習稍差的學生閱讀中的盲目性。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找出重點,并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記下來。教師巡視輔導了解自學情況。這一環節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探究
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完成自己設計的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體驗實驗的魅力。還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完成一些難度稍小的演示實驗。實驗時要特別強調注意觀察,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索、發現。要求每位學生都要記住實驗現象和結果。對實驗中的重難點教師可以給予必要的補充。此過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動手與觀察的能力、探究問題的精神。
(3)競相問答
這一環節教師可以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先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各組學生自行討論后回答“隨讀隨想”提出的問題,交流對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的理解。根據問題的多少、難易采用必答或搶答的形式進行檢測,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4)講練點撥
教師根據以上環節反饋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分析、評價、整合,確保學生所學知識的系統性和示范性,然后配以針對性的訓練。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選題目,不僅要有課前精心準備的,還要有根據學習情況當堂現編的。
四、加強物理實驗操作訓練,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實驗學科,來源于生活,可以說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靈魂,在教學中加強實驗操作訓練是學好物理這門課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探究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為切實做到這點,教學中我是這樣探索的:
(一)實驗前,明目的、樹信心,精心準備。引導學生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對實驗所需的一切作好充分的準備。另外,有的學生雖感覺物理有趣,對物理現象也很好奇,但真要他們自己動手去做,卻又縮手縮腳。對此,我的作法是培養“領頭羊”,然后讓學生帶學生,形成星火燎原之勢,從而促進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養成。
(二)實驗中,多留意、細觀察,準確操作。實驗的目的就是要給學生以感性認識,這也是探究學習最關鍵的一步,所以要特別提醒學生多留意、細觀察,以便能夠通過現象上升到理論。在實驗中只要學生的操作沒有科學性的錯誤,一切都應交由學生自己處理,培養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關鍵詞:課程改革;知識素養;引導組織;合作交流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2)11—0180—02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這給教學帶來了生機,也給教師帶來了挑戰。教師在面臨新課程改革時,許多問題需要重新去面對,去反思,去探索,去解決。新教材要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全體學生”是量,“全面發展”是質。質和量要一起抓,一個不能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關鍵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這個過程要經過“要我學—我要學—我能學”的階段。讓學生從對教師的依賴逐漸變成獨立學習,更關注學習的情感,為學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接受各種教師培訓,及時轉變自身的工作方式。作為物理教師在這場改革中尤為重要的是提高本學科知識素養,提高引導組織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一、不斷提高本學科知識素養
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是新課程改革的中心任務。新課改精神的落實也真正能夠史無前例地體現素質教育的精髓。由于科學知識的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不斷增強,社會的經濟、文化和環境的變化不斷加快,導致知識的不斷更新。因此,學生的思維也空前活躍,提出的問題多,難度大。而課程涉及的面極廣,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風俗。作為老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雜家”,豐富自己的閱歷,關注我們生活里的熱點、焦點,尋找能引起學生心靈共勉的切入點。這就要求教師自身應具備豐厚的知識素養。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與新課程同步發展,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專業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具有一種超強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要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在教學中的角色,適應新課程提出的新要求。要自覺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斷調適,而且要具備能夠分析、討論、評估和改變其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的能力。在對新知識追求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夯實文化知識基礎,才能使你在課堂上信手拈來,最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呢?閱讀專業書籍當然必要。作為一名教師,具備專業知識是教師教學功底基本標準。除了專業知識外,教師還應該學習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作為基礎學科,必然與其他學科發生聯系,教師具備廣博的學科知識,有益于增強教學效果,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教學變得生動活潑。柯瓦列夫說:“教師應當知道的東西,要大大超過要教給學生的范圍,要具有更寬廣的科學視野,否則,他就不能喚起和發展對本門學科的興趣,就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往往對課外知識很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只局限于教材而不適當拓寬,學生學得索然寡味,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老師只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造就“學識寬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帶領學生在的大海里自由遨游,從平庸走向杰出。
二、不斷提高引導組織能力
《課程標準》中有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新課程的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在表演,而是教師和學生在交流與合作。這樣,教師絕不能僅限于“學科專業知識”和“課堂講授能力”,教師必須重新認識自身的專業素質結構。那么,教師應該從那些方面提高呢?我認為,課堂的引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都需要進一步提高。
課程標準提倡“科學探究”,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學習方式,“科學探究”過程中需要教師具有更強的組織能力。組織和駕馭課堂教學的進程,是教師的領導能力和指揮才能的生動體現,是在規定的空間和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學目的的創造藝術。具有了這種藝術,在教學中才能師和學生的意志,嚴明紀律,協調行動,使全班同學形成一個整體,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教與學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生動活潑的氣氛中進行,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因為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而忽略了教師應有的主導作用。同時我們不得不注意,一些小組合作的課堂看起來熱熱鬧鬧,但實效性不足。究其原因,是在教學中,教師忽視了自身的引導作用,從而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因而,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如果學生的“學”出現了偏差,教師也得隨時注意組織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管理學的知識,采取某些方法和途徑,來組織和管理課堂教學以及課外活動,建立起良好的教學環境,以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教學活動的效果如何,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組織狀況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教師在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和控制學習變量的過程中,表現出較好的組織能力,有利于建立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從而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教師必須精心組織好課堂教學,維護好課堂紀律,并且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以保證教學順利實施。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是教師能力結構的一個重要要素。
課改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雖然將時間和機會都留給了學生,但在一節課的40分鐘時間里,總有一些時間段或時間點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比較關鍵和重要的,教師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外在表現,分析學生的內在思維活動,把握時機,有效引導。
三、不斷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面對新課改,教師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識,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學引導組織能力,但也離不開交流與合作。交流合作既包括教師間的交流合作也包括師生間的交流合作。
上完課后,我和本組的老師,經常在一起探討許多問題:這節課是怎樣進行的?你的感覺怎樣?學生的感覺如何?學生質疑提出了些什么問題?乍看是不經意的交流,但經過合作同伴的點化,自己茅塞頓開,恍然大悟。我校同年級教師或教研組教師相互聽課,相互學習,相互研究交流,已蔚然成風。問題的發現、成功的嘗試、失敗的苦惱、有趣的課堂實錄都是我們交流的話題。如果交流中發現普遍性的問題,我們就共同研究與探索,先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后分析原因,尋找對策和方法,解決問題,最后反思與討論,以求更有效的方法。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多樣性、豐富性、個性化。與同事的講述與爭鳴,讓我們對教育有了新的看法、新的認識、新的見解。
同時,教師要轉變育人觀念,變“目中無人”教育為“目中有人”教育。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有獨立的人格。因此,因人施教尤為重要。首先,“師生是朋友”。我們教師應以民主、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學生,而不應以權威者、法官的身份,更不能以審判員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管”學生,而是放下架子與學生一起學習、生活。這樣,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會十分融洽,教育教學活動就會得以順利進行。其次,“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學生是“人”,他們在渴望得到成人的關愛的同時,更希望得到成人的關注,特別是尊重。因此,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尊重學生的人格。作為教師的我在教學別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尊重他們內心的想法。“你的見解很有創意”“你想得比老師都好”“你真了不起”等等,都成了我的口頭禪。正是因為教師的尊重,學生也學會了尊重。他們知道認真傾聽別人的談話是一種尊重;委婉地向別人提建議也是一種尊重。最后,“教學相長”是民主的體現。有研究表明,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沒有疑問,沒有異議,更沒有爭論。很顯然,這種教學模式,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創新個性的發展。為此,在課堂教學上,我努力倡導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始終是在教師的關愛、尊重和期待中,積極主動的學習。允許爭論,允許出錯,允許挑戰教材,允許反駁老師,允許保留意見,允許“師不必賢與弟子”……總而言之,在這里,師生都是自由而放松的。
總之,新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其中提高物理教師自身的知識素養對整個物理課程改革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新時期教師的知識素養不能只拘泥于某一方面,應該是多方面的。教師的知識素養與學生的素質、教學質量密切相關。在新時期,物理教師應不斷地更新知識,不斷地探索,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才能趕上課改的步伐,適應當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新時期物理教師需要不斷充電,完善自己的教學手法和知識儲備,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理課程改革。同時,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組織能力也很重要。因為課堂必須還給學生,然而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與合理組織。只有教師扮演好引導組織者這個角色,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能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在當代課堂中教師由以往的“演員”轉變成了“導演”,真正的課堂扎實、有效、有序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引導,因此,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組織引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提高教師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樣重要。合作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人們合作探索的結果,樂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必須具備這一基本素質,很好地進行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從而使新課程改革深入到每一位教師、學生、家長的心中?!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教師要在反思中成長,在學習中提高,努力做一名新世紀合格的教師,做一名走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前列的教師。
參考文獻:
[1]劉素梅.教師專業發展新視界[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關鍵詞: 新課標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多媒體手段
物理是一門注重實驗教學的學科,對于老師而言,在課堂上開展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實現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多老師害怕浪費時間,用講實驗代替做實驗,學生缺乏直觀體驗和探究實踐,往往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得不到培養和提高。
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要做到將學習過程從知識的被動接受向知識的主動獲取轉化,將學習重心從傳道、授業、解惑向自主探究合作轉化,這就要求物理教師開展好實驗探究教學。
一、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物理實驗教學
培養創新型人才要求我們把實驗教學作為研究、發展科技的前提,如果在課堂上予以高度重視,實驗教學就將大大強化它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功能。目前我國正走向世界,面臨重大挑戰,整個社會處在轉型時期,迫切需要創新型人才,我們必須把一向被人們忽視的實驗教學提到重要的地位上來。
1.制定實驗探究目標
實驗探究目標是整個實驗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決定著實驗教學設計的方向,對實驗教學起著導向作用,也決定著實驗教學過程的實施和實驗教學評價的開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中,必須有合理的、明確的、細致的、可以量化的實驗探究目標。簡單地說,就是要讓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掌握實驗技能,歸納出正確結論,通過教學,師生能明確這個探究實驗或這節實驗探究課要達到什么目的。實驗探究目標不宜定制過多,但要定制確切,從而發揮其在整個實驗教學中的功能。
例如:有的老師在教學中,只要是用電壓表的探究實驗就提出“電壓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的目標,就敷衍和應付。而如果在“探究串并聯電流電路的規律”中提出“電壓表的使用方法”的目標就比較恰當,因為此時學生剛剛學習了電壓表的使用規則,理當練習;若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提出就不妥當了,因為在做這個實驗之前,電壓表學生已經使用過多次了,已非常熟悉。
2.探究如何優化實驗教學因素
實驗教學因素包括實驗教學內容、教師、學生、實驗教學環境等,這些因素構成了實驗教學系統。教學中教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必須靈活多變,合理使用教學媒體,創造輕松有趣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就要協調好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實驗教學的教育教學功能,從而促進學生主體的全面發展。
實踐證明,學生實驗探究課的興趣是很濃厚的,他們樂于實踐操作,在學習中探究積極性也是很高的。只要我們充分抓住學生的探究欲望和興趣,合理地組織實驗探究,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物理實驗教學,應該通過學生的自主實驗,觀察思考、討論分析、推理、判斷,使實驗探究的過程成為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最終得出創新結論的過程。例如:在學習“聲音的產生”時,課本上用敲響音叉放入水中,效果很明顯,我們也可以利用身邊的器材來感受,讓學生通過生活感受來理解實驗結果。這樣做既方便易行,又可以激發學生對實驗教學的興趣。
對于分組實驗,實驗教師在實驗前應該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由組長分工,一人為主,其他為輔,輪流做主,使每一位同學動手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同時,教師還要密切關注各實驗小組的活動情況,如:實驗器材是否良好,各小組動手情況,各小組實驗進度、實驗數據,等等,還要及時幫助遇到困難的實驗小組。
3.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實驗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能力。使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享受探究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物理實驗中,教師可以激勵學生不局限于課本,讓學生根據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自主設計實驗方式和程序,鼓勵學生寫出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實驗報告,相互交流,最后綜合處理合理的實驗器材和步驟,把抄寫實驗報告的過程轉變為發散思維的過程。比如:在進行測量液體密度時,可以用口杯代替玻璃杯,在試驗程序上也可以自行設計。教師要表揚學生肯動腦筋的創新精神,肯定學生做法中的合理性,但對其有誤的地方要及時修正,不然,實驗就無法取得正確的結論,也會導致有的學生把實驗當做游戲。
二、物理實驗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選擇合適的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的方法很多,教師必須根據學情、學校的實驗條件合理設計實驗,實驗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能盲目設計實驗教學,最適合學情的實驗設計才是最合理的設計。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認為實驗探究設計的基本方法可以歸納為下面幾種。
(1)控制變量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很多實驗都使用了控制變量法。例如: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電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2)轉換法:看不見的量用由它引起的看得見的量來反應。例如:測試動能的大小。我們用小車撞木塊,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感知。
(3)放大法:利用疊加、反射等原理將微小量放大為可測量,例如:音叉振動。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主要是對基本儀器的使用和數據讀出能力,儀器、設備的組裝或連接能力,故障的排除能力等三方面的培養。
(1)規范使用基本儀器。
初中物理學生實驗涉及的基本儀器主要有:電流表、電壓表、溫度計、變阻器、米尺、天平、秒表、彈簧測力計等。
規范使用基本儀器是物理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具體有:①對儀器的調零;②了解儀器的使用方法,測量范圍;③儀器的使用規則和實驗的操作程序;④正確讀取實驗數據。
(2)組裝、連接實驗儀器和設備。
組裝、連接實驗儀器和設備要做到:實驗前要檢查和調節;連接要簡單、正確;布局要合理。
(3)排除實驗故障。
排除實驗故障,體現了學生對實驗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體現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物理實驗中的觀察能力
物理實驗中的觀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要求,觀察是正確操作,獲得正確結論的必備條件。學生要學會認真觀察儀器、設備,教師的操作演示,試驗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實驗得出的各種數據。比較常用的方法有:歸納觀察法和比較觀察法。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手段的使用是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輔助,它具有直觀性強,聲像并茂,實驗程序展示清楚,實驗現象展示明確,能突破時空限制,趣味性濃,對學生的吸引力強等很多優點。物理實驗有時顯得比較枯燥,多媒體手段的使用能借助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為學生設置觀察的通道,將實驗現象投影放大,能增加可見度,縮短觀察時間,增強實驗效果,有效彌補這一不足,也非常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對于教學設施和條件欠缺的學校,還可以起到解決教學困難的作用。實驗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使教師、學生、實驗融為一體,這是其他教學方法難以做到的。
對于多媒體手段的使用,教師應該制作好相關課件,在演示過程中對于出現的物理現象、疑難點和操作程序要做出具體的解析,而不是僅僅把課件演示一遍,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科學使用才能真正對物理實驗教學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實驗探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將來所具有的素質,在知識飛速發展的時代,物理教師再也不能只是傳道、授業、解惑了,僅僅以學生獲取書本知識為教學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教給學生創新的思維、學習的方法、探究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馬世紅.設計性研究性物理實驗的實踐情況[J].物理實驗,2004.11.
從表面上看,上述內容僅作為“附錄”內容,但它卻是新版《課標》調整內容中最能體現如何實現課標理念的重要內容,標志著課改十年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第一次有了明確具體的內容和要求.
青島市初中物理學科是全國最早的課改實驗區,長期進行國家級子課題“邊學邊實驗”的研究,附錄1的要求遠不能滿足青島的物理課堂教學.因此我們參考附錄1中的20個實驗和“科學內容”中的實驗內容,結合多年在實驗教學中的做法,形成了“青島市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內容和要求”.配合人教版2012年新教材,在各校實施,經一年實踐和2013年中考檢驗,取得了良好效果.下面將青島在物理實驗方面的教學要求及常見題型介紹如下.
1初中物理實驗的分類
根據實驗目的,青島市把初中物理實驗分為5類:
(1)測量性實驗:知道有關器材使用方法,會用它們進行測量.如:用電流表測電流.
(2)組裝性實驗:根據要求設計、連接、組裝,組成裝置或儀器.如:連接串并聯電路.
(3)驗證性、說明性實驗:設計小實驗去驗證觀點的正確性,或通過實驗說明某一問題.如:驗證光的直線傳播;通過實驗說明液化現象的存在.
(4)探究性實驗: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出結論.如: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5)建構性實驗:通過實驗,建構物理量.如:密度概念的建構.
2初中物理實驗的等級
由于條件所限,不可能所有實驗都是分組實驗.為此從知識重要性和能力培養角度出發,將實驗劃分為4個等級,即:零級實驗、一級實驗、二級實驗、三級實驗.
(1)零級實驗(8個)
就是對初中物理8種基本測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的直接訓練,是最低級實驗要求,是其他實驗的基礎.在教學中,可通過隨堂實驗訓練學生實驗儀器的使用:用刻度尺測長度;用表測時間;用溫度計測溫度;用天平測質量;用量筒測體積;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用電流表測電流;用電壓表測電壓.
(2)一級實驗(52個)
這是以演示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中,通過這些實驗展示物理現象或歸納一些簡單結論.
第二章:聲音由振動產生;聲音能在固、液、氣體中傳播;
第三章:熔化現象;凝固現象;汽化現象;蒸發吸熱致冷;影響蒸發快慢因素;液化現象;降低溫度使氣體液化;液化放熱;升華現象;凝華現象;
第四章:光的直線傳播;
第五章:凸、凹透鏡對光線的作用;
第七章:規則物體重心位置的確定;重力的方向;
第八章:慣性現象;二力平衡現象;摩擦現象;兩種摩擦比較;
第九章:液體壓強現象;大氣壓現象;托里拆利實驗(視頻);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第十章:浮力方向;潛水艇原理;
第十一章: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
第十二章:杠桿分類、特點;滑輪分類、特點;
第十三章:擴散現象;分子間引力;分子間作用力的彈簧-小球模擬實驗;改變內能兩種方法;
第十五章:帶電;兩種電荷;摩擦起電;電荷相互作用;驗電器及作用;電路及其組成;
第十六章: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及作用;
第十七章:串、并聯電路電阻定性關系;
第十八章:電能與其它形式能相互轉化;
第十九章:保險絲作用;
第二十章:磁極間作用;各種磁體磁場形狀;電流磁效應;電流磁場方向;通電螺線管外部磁感線形狀;鐵芯作用;電動機;
第二十二章:能量轉化和轉移.
(3)二級實驗(16個)
這是一些探究(或建構)內容.由于條件、時間等所限,這些實驗不能都到實驗室進行分組實驗,但可在教師演示實驗基礎上進行全班共同的探究教學.
①八年級(上):真空不能傳聲;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晶體與非晶體在熔化、凝固過程中異同點;折射規律.
②八年級(下):重力大小與質量關系;摩擦力與繩子纏繞圈數關系;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動能及決定因素;重力勢能及決定因素;彈性勢能及有關因素;滑輪組規律;斜面省力特點.
③九年級:熱運動與溫度關系;比熱容概念建構;電阻大小因素;焦耳定律.
(4)三級實驗(25個)
這是必須到實驗室進行的分組實驗.通過分組實驗,學生熟練操作、掌握整個實驗過程,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方法、裝置、裝置圖、步驟、表格、現象以及易錯點等.
①八年級(上):測物體速度;探究影響音調高低因素;探究光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探究水沸騰過程;建構密度概念;測量液體和固體密度.
②八年級(下):探究牛頓第一定律;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探究摩擦力大小因素;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探究液體壓強規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
③九年級:連接串、并聯電路;探究串、并聯電路電流規律;探究串、并聯電路電壓規律;探究歐姆定律;用伏安法測電阻;測量小燈泡電功率;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方向;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因素;探究磁場對電流作用;探究電磁感應現象.
3青島市初中物理實驗題型
考試是教學的重要指揮棒.在考試中,實驗類題目的考查既是督促平日實驗教學的有力工具,也是考查學生實驗能力乃至于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針對上述4個級別的實驗,我們設計的相應的考查內容和題型如下:
(1)零級實驗
通過零級實驗點,運用選擇、判斷、填空等題型,考查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例題:下列關于實驗儀器使用方法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使用彈簧測力計時,不能超過它的量程
B.使用天平測質量時,先調節天平橫梁平衡
C.使用液體溫度計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
D.使用電壓表時,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把它直接接在電源兩極上
(2)一級實驗
通過一級實驗點,讓學生設計驗證性小實驗和說明性小實驗,其中必須包括器材、做法、現象、結論或說明問題四個方面.
例題:給你兩張紙片,請你設計一個小實驗,驗證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3)二級實驗
通過二級實驗點,讓學生設計“探究實驗報告”,包括實驗器材選擇、實驗步驟設計和實驗數據表格設計三個方面.
例題請你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課題: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實驗器材:斜面、、木塊、長木板.
實驗步驟:
實驗數據表格:
(4)三級實驗
通過三級實驗點,考查學生對這些分組實驗各個方面的“回顧”,包括實驗目的、原理、方法、裝置、裝置圖、步驟、表格、現象以及易錯點等問題.
例題回顧“牛頓第一定律”實驗探究過程,將下列實驗報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寫完整:
過程方法: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水平面上運動的初速度.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
上述設計運用的科學方法是法.
結論: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少得越.
進一步推理:若運動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時,將做運動.
(5)創造性實驗
這是在上述幾種實驗題目的基礎上對學生綜合實驗能力的考查.在考試中通過設計類題目,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
【關鍵詞】 初中物理 新課標 啟發式 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5(a)-0142-01
物理是一門偏工科的課程,學習物理對學生的思維、理解、分析、操作等多項能力的要求十分嚴格。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方案必須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選用適合學生思維的教育方式,促進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皢l式”教學方法是近年來物理教學的新方案,在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綜合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
1 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難點
1.1 學生問題
學生是物理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課堂教學必須立足于學生的知識需求。由于初中生之間存在主體的差異性,如:環境差異、性格差異等,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影響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成效[1]。如:部分初中生偏向于英語、語文等文科課程,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未產生足夠的興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不積極,不利于其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物理知識傳授是綜合性的教學活動,若學生在課堂教學期間缺乏足夠的積極性,會直接影響整堂課的教學質量,也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
1.2 教師問題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自身的文化知識水平及授課經驗對學生的知識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師在物理課程教學的方法、教材、思路等方面尚有欠缺,對新課程教學的編排不夠充分,學生難以及時理解教師所講述的知識要點。如:教師在課堂講解中依舊擺脫不了傳統教學的方式,注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述,對學生課堂理解程度缺乏關注,這就阻礙了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深入理解。若教師自身對物理知識掌握不足,在課堂教學時很難把握整體節奏,顯然不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
1.3 課堂問題
課堂教學是學生吸收物理知識的主要環節,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里采用的教學方法決定了最終的教學成效。目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主要問題是方法運用不當,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知識理解相脫軌,影響了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2]。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新知識的講解不足,學生難以理解所講知識的本質內涵;節奏過快,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記筆記,沒有時間進一步思考課堂教授的物理知識。如:九年級上冊十二章第二節《探究歐姆定律》,缺乏互動,教師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講解知識,學生沒有機會或很小機會參與教學。
2 初中啟發式教學法的運用
現代教學論中的啟發式教學思想,是在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指導下,批判地繼承了過去的教學理論遺產,在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起來的。其特點是: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實現系統知識的學習與智力的充分發展相結合;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內在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聯系,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3 啟發式教學對思維能力的培養
面對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必須積極調整教學模式,從物理教材、教學方法、課堂改革等方面設計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中理解物理知識的內涵。根據長期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教學方法”對物理課堂教學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教學方法的差異會造成最終教學成效的不一致。因而,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期間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帶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以完成教學任務。“啟發式”教學法是物理課堂的新模式,通過啟發學生的大腦思維引導其學習物理知識,這種新方法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意義重大。
物理是理科類課程,對學生的大腦思維運轉能力的要求比較嚴格,初中生只有靈活調整思維方向,從不同的角度研究物理知識才能有所收獲。啟發式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打開學生的大腦想象空間[3]。如:《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一課教學時,我在課堂教學時沒有直接提出聲音是如何產生或傳播?而是利用間接性的提問或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思考與分析,而是提出“大家知道我們為什么能聽到聲音嗎?”利用這一個問題逐漸引導學生思考,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況判斷聲音的產生。接著,在引入“振動、介質”等關鍵概念,讓學生明白聲音由振動產生,通過不同的介質傳播。經過逐步引導,學生的思維運轉能力更加活躍,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4 啟發式教學對分析能力的培養
“啟發式”教學法的運用,不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更是要求教師能夠立足于現有的物理教材,不斷轉變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物理學習平臺。物理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所編制的教學計劃也需符合書本教材的內容。一直以來,物理教學采用的教材資源均是早期教育遺留的資源,教師在篩選使用教材時缺乏足夠的分析判斷,未能及時采用最新教材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此外,教師對物理教材挖掘的深度不夠,未能將物理知識全面呈現給學生,這也是限制他們參與知識學習的一大障礙。
5 結論
總之,新課標體制改革后,初中物理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教師必須要掌握足夠的課程教材及先進的教學模式,才能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更好地了解。面對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推廣,教師必須盡快調整教學狀況,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思想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學習平臺,增強初中生物理學科方面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高家梁.初中物理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J].物理教研,2010,18(4):22~24.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物理;新要求;創新性
一、轉變教育思想,建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的轉變,是用好新教材,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前提。只要我們在觀念上真正完成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跟上課程的改革步伐,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全面發展。中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不是為了滿足眼前的需要而主要是為未來的社會和人的發展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情感,促使其全面發展。因此,中學物理教師還應具備正確的學生觀和科學的育人觀,關注學生的主動性、潛在性和差異性。教育者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認識和重視學生的潛在性,要看到學生存在著多種發展的潛在可能性,克服物理教學中追求完全趨同、整齊劃一的弊病,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二、掌握教學要求和教材特點
與原教材相比,現行教材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生動活潑,簡明輕快,圖文并茂。
2.教學內容的編排順序調整合理。
3.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4.教材難度明顯降低
三、應具備復合型的知識素質
物理教師的知識素質應在體現教師專業素質的同時也顯示出其學科專業特征,既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要具備較為廣博的一般文化知識和教育學科知識,從而形成一種專業知識扎實、覆蓋面寬廣的知識結構體系。
四、應具備全方位的能力素質
能力是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教師,擁有較多的知識積累,并不意味著他就具有較高的執教能力,這一點,恐怕許多人都有切身體會。面對新課程中學物理教師應具有以下能力:
1.教育教學基本能力
2.交往與合作能力
3.物理觀察與實驗能力
4.運用物理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5.教育科研能力
6.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7.較強的學習能力
五、應具備健全的專業情意
教師的情感是豐富的,尤其是教師的職業情感更具特色,其主要內容包括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對學生的關愛和理解態度,對教育理念的更新,對教書育人的熱情以及敬業精神等。在教師的專業素質結構的構成要素中,專業知識是基礎,專業能力是專業素質的外在表現形式,而專業情意則是體現教師專業特征的重要保證。同時,教師作為完整的人不僅僅是理性的人,教師的欲望、情緒、價值信仰等人格特征更應受到重視。
六、傳統的教學方法必須改革
教學方法脫離不開教育觀念和教學目的。素質教育旨在“面向全體”和“全面發展”,課堂教學不僅要傳授物理知識,而已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較陳舊,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不適應現行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現行教材雖然降低了難度,但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卻有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顯然不行了?,F行教材編者的用心良苦,突出物理知識的趣味性,旨在創造意境,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輕松愉快地自覺學習,教學方法應該體現這個意圖;知識的傳授應該是引導學生動腦動手,通過想一想、做一做擴大教學效果,漫畫或插圖內涵豐富,相關的物理知識盡在其中,含義,切不可走馬觀花,一晃而過;現行教材知識面廣,伸縮性大,目的是要面向全體,適應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學中一定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
七、物理教師必須掌握現代信息技術
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物理課堂教學中,由于它能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將微觀現象宏觀地表現出來,瞬間現象轉化為較長時間的變化過程,幫助學生理解一些現象和規律,加快課堂教學節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對傳統教學觀念產生沖擊,有條件的學校紛紛將多媒體課件、計算機網絡引入課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豐富多彩的多媒體信息引入課堂,改變了傳統教學手段相對呆板的教學方式,加強了表現效果,加大課堂的信息量,增強了教學的雙向交流,給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F代信息技術對中學物理教育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