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16:25:24
序論:在您撰寫安全行為守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你院“關于訴前責令停止侵權案件如何編制案號和收取受理費的請示”[滬高法[2003]293號]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等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訴前責令停止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行為的案件是一類獨立的新類型案件。為了便于司法統計,并正確表明這類案件的性質,應當將這類案件統一編號為“禁”字號。
關于訴前責令停止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行為案件的受理費問題,由于這類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補充規定》第三條第(五)項之規定,按每件交納人民幣500元至1000元案件受理費收取。
關鍵詞 軌道交通;乘客;安全管理;
Abstract; Passenger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safety control system of rail traffic in the whole process. Through analyzing the unsafe behavior and consciousness of the passengers, combined with the rail traffic to take in the passenger safety behavior culture, system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security management measure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s passenger safety management.
Keywords; rail transit ;passenger; safe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交通動脈,系統復雜、環境開放、空間密閉、客流量大、應急疏散難度大,一旦發生事故事件危害性極大。我國軌道交通安全保障經歷“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評價”兩階段發展,逐步進入“全過程安全控制的系統安全保障”探索嘗試階段。乘客是軌道交通系統服務的對象,也是軌道交通全過程安全控制的主要參與者。對乘客不安全行為進行分析,強化乘客安全管理,對軌道交通系統安全意義重大。
乘客不安全行為分析
軌道交通的首要任務是保障乘客運輸安全,但乘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軌道交通安全??v觀各類事故事件,乘客因素是運營秩序絮亂、一般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之一,乘客的不安全行為可以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發生,乘客的安全意識淡薄還可能使事故得以發展或擴散。
1.1乘客不安全行為
目前乘客不安全行為主要有:不遵守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無應急技能或應急技能低、人為故意破壞。
(一)不遵守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乘客攜帶危險品乘車、緊貼車門站立、乘車不講秩序、擠車門、不拉扶手、擅拉緊急拉手、站臺車廂打鬧嬉戲、候車跨越安全線、跳軌自殺等行為是主要的不遵守乘客守則的不安全行為。僅2012年上海地鐵就發生十多起乘客跳軌自殺事件;還有乘客因同伴沒上車1小時內2次拉動緊急拉手,造成數千人延誤10分鐘以上。
(二)無應急技能或應急技能低
乘客無應急技能或應急技能低,突況不會自救、互救,不聽從軌道交通工作人員安排,慌亂中胡亂行為。如不知曉自動扶梯“緊急停機”按鈕,無按壓“緊急停機”按鈕的應急技能等;有如2008年上海地鐵某列車因故障迫停區間,故障處置中雖然司機不斷廣播安撫,但仍有20多扇車門緊急拉手被乘客拉下,一名乘客更是扒開車門進入隧道,步行至下一站。
(三)人為故意破壞
恐怖襲擊、蓄意破壞、縱火、偷盜等乘客行為是主要的人為故意破壞的不安全行為。1995年日本東京地鐵毒氣恐怖襲擊事件,造成12人死亡、14人終身殘疾、5500多人受傷;2003年韓國大邱地鐵乘客攜帶易燃物品乘車故意縱火,導致198人死亡。
1.2 乘客不安全行為意識
心理決定人的行為,行為顯示人的意識。乘客的不安全行為可分為無意識不安全行為和有意識不安全行為。
(一) 無意識不安全行為
乘客無意違反軌道交通安全保障制度,但由于某些原因,在軌道交通乘降過程中產生了不安全行為。主要原因有安全意識不高、安全知識不足、行為有限理性。
安全意識不高
安全意識較強的乘客對安全隱患能夠及時發現,果斷應對,甚至通過有效措施化險為夷;而安全意識不高的乘客不能及時發現隱患或發現后措施不當,最終釀成事故,甚至可能使事故損失擴大。如2004年香港地鐵人為縱火事故中,由于乘客安全意識高,及時發現有人蓄意縱火并果斷采取阻止措施,雖然沒能成功阻止肇事者,但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縱火行為實施;同時,縱火現場的乘客及時向其他乘客傳遞縱火事故警示信息,得以讓其他乘客及時了解情況采取應對措施,這起事故只造成14人因吸入煙霧受輕傷。
安全知識不足
乘客具備一定安全意識,但因安全知識不足導致行為不安全。從不遵守乘客守則中部分不安全行為可以看出,乘客缺乏前后亂擠、強行上下、爭搶座位、不拉扶手等行為會導致摔傷、踩踏等不安全事件的安全知識。源于安全知識不足,導致乘客只專注軌道交通的便捷、舒適,忽視了軌道交通的安全。
(3)行為有限理性
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乘客由于無法準確地認識和預測未來,從而無法按照結果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動,只能依靠自身經驗或跟隨其他乘客等采取行為來減少不確定性,而這種有限理往往只關注個人利益,而危害了整體利益。如突況下乘客只顧個人利益,爭先恐后無序疏散,就可能導致現場混亂或產生踩踏事件;又如列車迫停區間時拉下“緊急拉手”和進入隧道的乘客,只考慮到節省自身時間,完成不顧及對整體運營造成的延誤。
(二) 有意識不安全行為
乘客明白軌道交通安全重要性,知曉相關安全保障制度,但在某些條件下,如受好奇、省能、僥幸、逆反等心理驅使,或追求經濟效益,或其他動機,故意采取安全冒險行為或有意引發事故。產生這些有意識不安全行為的原因有安全習慣不佳、故意違規和有意破壞。
安全習慣不佳
乘客主觀上不愿意出現安全事件事故,在穩定的心理活動下基本能安全乘降。但在不利的心理狀態主導下,乘客由于安全習慣不佳,表現出不安全動機,實施不安全行為。如受好奇心理驅使有意觸碰消防、行車等安全設施設備;受省能心理驅使翻越安全護欄;受逆反心理驅使與安全檢查人員發生對抗沖突等。
故意違規
乘客安全道德水平低,只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為達到個人利益最優化,無視軌道交通安全保障制度,明知行為危險卻故意違規。如為節省時間故意沖門;為等待同伴乘車故意吊門、卡門、拉下緊急拉手;為出行方便故意攜帶危險品乘車等。
有意破壞
乘客為達到發泄自身不滿情緒、引起公眾關注等個人目的,或造成人員傷亡、公眾恐慌等險惡目的,利用軌道交通人員密集、社會影響大等特性進行有意破壞。
2軌道交通強化乘客安全管理措施
軌道交通通過全過程安全控制將“全員”安全管理延伸為“全民”安全管理。通過安全知識宣傳、安全風險告知、安全技能提升等,強化乘客安全意識,逐步建立乘客安全行為文化;通過安全制度的健全、實施及控制等,強化乘客行為監督,逐步建立安全制度文化。
2.1強化乘客安全意識,建立乘客安全行為文化
安全行為文化最基本的內涵就是安全行為意識。軌道交通通過多渠道、多手段強化乘客安全意識,提升乘客安全技能,形成乘客安全行為準則。
一、構筑校園安全物質文化是校園安全文化的基礎。
校園安全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樣,它的孕育、產生和功能都要依賴于一定的物質基礎,在校園安全構成要素中,最直觀、最外顯的因素就是校園的硬設施和硬環境。因此,要科學、精心建設校園安全的物質文化,通過校園的安全硬件建設保障學生安全,通過校園安全的環境營造,陶冶學生,提高安全心理素質,培育安全情感,規范安全行為,保障安全活動。一是依法規劃建設校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學校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準,適應教育需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選址要求和建設標準,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睂W校在新建、改建校園過程中必須根據教育法規進行,為師生提供安全的物質文化保障。二是增加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辦學環境,為校園安全文化提供物質保障和良好的安全環境。提高安全保障程度。如永定縣近三年投入3169萬元改造45893平方米危險校舍,同時投入300萬元改造廁所,加高走廊欄桿,更換老化線路,添置滅火器材等,基本消除校園存在的不安全隱患。三是營造校園安全環境的氛圍。學校要努力建設安全的精神環境和營造安全文化氛圍,讓學生在安全的精神環境中受到陶冶和教育。如學校要開辟安全宣傳欄,定期刊出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知識技能等,安全信息,建立安全友情提示角,在節假日、汛期、高溫、秋冬干燥季節到來之前安全友情提示,讓它成為學生特殊時段安全的良師;安全標語和安全宣傳畫上墻,讓它成為學生日常安全的益友;此外,設置活動安全警示牌、校園道路安全減速標志或減速帶,樓梯通道疏散安全出入口標志等等,通過校園外在的安全精神文化的精心設置,給學生予潛移默化的安全教育。
二、培養學生安全行為文化是校園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
安全的物質條件可能給學生學習、生活的安全感,如果僅僅停留在表層現象,不一定能達到“安全”目標,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安全行為習慣。一是要加強安全行為教育,增強學生安全行為意識。建設學生安全行為文化,提高安全行為的水準,首先要通過教育,培養學生主體的自覺自愿精神,形成主體的安全行為意識。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安全行為意識的形成必將成為推動安全文化的強大動力。學生的安全行為意識越強,對自己的安全行為意義就理解得越深,就會自覺地按正確的安全規則制度做事、做人。為此,學校要通過開設安全教育課程,舉辦安全法制報告會,召開以安全為主題的班團隊會,組織開展安全教育日、周、月活動等,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行為意識。二是要養成安全行為習慣,提高學生安全行為能力。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不能靠一朝一夕或突擊一陣風,而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生理心理發展特征和當地學校實際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學生安全行為養成具體做到五個結合,即與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把教育學生安全行為與教育學生做人統一起來;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把安全行為養成有機滲透在學科教學之中;與貫徹中小學生《守則》、《規范》相結合,把安全行為的培植與執行《守則》、《規范》同步進行;與學校開展的活動相結合,把安全行為規范養成寓各項活動之中。三是引導安全行為踐行,提升中小學生安全行為水平。為了使中小學生更加明確安全行為要求,學校要結合實際制定安全行為公約、安全行為規定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踐行安全行為,規范安全行為。如永定二中根據全體學生不住校,上學回家靠騎行車的特點,制定了安全騎車十條規定,以此規范學生騎車的交通行為。幾年來,學生養成了安全行為習慣,無發生一起騎車交通事故。
三、構建校園安全制度文化是校園安全文化的保證。
安全制度文化是圍繞學校師生安全,規范學校安全管理,規范師生安全行為,要求全體師生共同遵守的規章制度以及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安全制度是學生安全行為的準繩,又是安全精神文化的基礎和載體。學校通過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豐富校園安全文化;學生通過遵守安全制度,規范安全行為。一是明確建立安全制度文化的目的。學校安全工作與其它工作一樣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的制度,建設好安全制度文化對穩定學校秩序,保證師生生命財產安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著保障作用。二是完善安全制度文化內容。學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針對校園安全工作特點,在原有安全制度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項制度。如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網絡進入社會、校園、家庭,學校要制定網絡安全制度,規范學生上網行為,引導學生文明安全上網。三是落實安全制度文化的責任。學校一方面要與部門、科室負責人、班主任、科任教師簽訂安全工作責任書,把安全制度落實到人。明確提出各部門、科室、班主任、科任
教師等應承擔的安全職責,使他們有責可負,有責必負。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師生遵守安全制度的自覺性。四是檢查安全制度文化的效果。安全制度是靠人去執行落實的,再好再完善的制度,如果僅停留在制度匯編里,或掛在墻上,是不會產生好效果的。因此,學校要定期、不定期對各項安全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發現不足要及時整改,確保各項安全制度落實到位。學校安全制度文化是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所必需的,學校只有不失時機地加強校園安全制度文化建設,才能不斷提升安全管理的層次和水平。
四、形成校園安全精神文化是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目標。
1、各班主任利用班隊會,按《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二小學生紀律規則》的具體要求,教育學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樓道、操場各處追逐打鬧,不做危險游戲,不攀爬欄桿、籃球架、鐵門等設施,不跳乒乓臺及校園各處臺階。
2、班主任在課間隨時觀察該班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教育。對屢教不改的學生,通知家長到校配合教育。
3、分管行政、值周行政、值周教師課間巡視全校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作好記載,將情況通知班主任,并按學校“文明班”“優秀文明班”評比條例,進行扣分處理。
4、學前班學生,統一在教學班下課前10分鐘,由該節課任課教師組織上廁所,然后由該教師把學生帶到指定地點活動,并負責學生活動期間的安全,直至下節課上課鈴聲響。
1、各班主任利用班隊會,按《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二小學生紀律規則》的具體要求,教育學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樓道、操場各處追逐打鬧,不做危險游戲,不攀爬欄桿、籃球架、鐵門等設施,不跳乒乓臺及校園各處臺階。
2、班主任在課間隨時觀察該班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教育。對屢教不改的學生,通知家長到校配合教育。
3、分管行政、值周行政、值周教師課間巡視全校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作好記載,將情況通知班主任,并按學?!拔拿靼唷薄皟炐阄拿靼唷痹u比條例,進行扣分處理。
4、學前班學生,統一在教學班下課前10分鐘,由該節課任課教師組織上廁所,然后由該教師把學生帶到指定地點活動,并負責學生活動期間的安全,直至下節課上課鈴聲響。
[關鍵詞]事故 兩大成因 防范對策
0 引言
事故就是指發生在生產過程中,違背人們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而引起事故的兩大重要直接成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為此,我們要有效地控制事故,就要從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改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手。本文主要從管理角度來探討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兩大事故成因及防范對策。
1 人的不安全行為與不安全的心理因素
人的不安全心理是導致不安全行為的關鍵因素,而人的不安全心理及其導致的不安全行為表現又是復雜多變的,每一個人都會受自身心理和所處環境因素的影響,對同一問題的反應與處理表現出不同的行為。不安全的心理易導致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1.1 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心理因素
人的性格是人的心理核心,性格又決定人對某種情況的態度和行為。魯莽、草率、懶惰等性格是極容易產生不安全行為的心理因素。通過對各類事故的分析發現,非理智行為所引發的事故占因不安全行為而導致事故的比例相當大,生產中出現的違章、違紀現象都是非理智行為的表現,其中冒險蠻干表現的尤為突出。非理智行為的產生,多由于僥幸、逞能、逆反等心理所支配。因此,我們在安全管理過程中,控制非理智行為的任務就顯得相當重要。
1.2 人的不安全行為的主要表現
1.2.1僥幸心理,習慣性違章
在生產活動過程中由于人的安全意識和素質的差異,對事故預防的理解不一,有些人僥幸心理比較嚴重,對曾經的違章行為不認為是事故的導火索,反而覺得偶爾違章操作不會導致事故,進而出現一些習慣性違章行為。而當事故的必然條件――違章和偶然條件相結合時,事故就會發生。
1.2.2缺乏安全知識,盲目亂干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的用工也進入市場化,大量的農民工進入企業。由于這些人缺乏系統的教育培訓和相應的安全知識培訓,安全知識貧乏,在這些人進入企業后,再因一些企業為節省培訓成本,貪圖一時的經濟效益,未經系統培訓就安排上崗,導致這些人遇到問題時容易產生盲目亂干的情況,從而埋下事故的隱患。
1.2.3貪圖方便,省略操作步驟
在生產過程中有些人員喜歡逞能,工作圖方便、走捷徑,本應按步驟操作的,卻喜歡省略操作步驟,采用不應該的簡化操作,當出現險情時無法控制,最后導致事故發生。
1.2.4不良心理產生的誤操作
1)由于心理超負荷導致信息處理故障和決策錯誤而產生誤操作。
2)由于對正確的方法分辨不清,采取不恰當的行為,最終導致出現完全錯誤的行為。
3)由于遺漏或遺忘,操作順序顛倒,沒按要求或規定的時間操作,無意識動作出現的錯誤操作。
2 人的不安全行為預防對策
2.1 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培養良好的安全行為意識
及時、經常對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培訓,不斷地提高員工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培養員工良好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培養在危險情況下正確處理問題的良好安全素質,加強對員工的職業技能訓練和科學管理,從心理、生理和操作上控制不安全行為。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的技能,正確識別崗位中的危險源,及時處理生產中的隱患,以達到員工無違章、崗位無隱患、班組無事故的“三無”安全生產狀況。
2.2 強化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規范操作與管理,約束人的不安全行為
積極開展班組安全建設活動和安全標準化建設,實現操作標準化、管理標準化、現場標準化,是規避員工操作失誤、杜絕事故的有效途經。對那些存在習慣性違章行為的人要加強監督與考核,對于屢教不改者要給予重罰并重新進行安全培訓,真正實現安全標準化管理和規范操作,使人的不安全行為得到有效控制。
2.3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觀念,消除麻痹大意思想,杜絕習慣性違章
首先,要正確認識麻痹思想的特點、危害性和其存在的根源。麻痹思想的最大特點在于其隱蔽性,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觀念。安全的根本是對生命的關愛,利人利己,利民利國。安全規程是確保員工安全的守則,是員工生命的保護神。管理者對員工嚴管細究是對員工及其家庭和企業負責,是對操作者的保護。員工要加強自律,要欣然接受管理者的檢查并配合工作,營造一個“安全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要在生產過程中真正實現員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轉變,堅決杜絕習慣性違章,實現安全生產。
2.4 強化安全技能的培訓,不斷增強員工預防事故的能力
企業每年可通過技術講座、培訓,技術大練兵等形式加大對員工的職業技術培訓。在強化培訓的同時,開展崗位技術比武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增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技能和預防事故的能力,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
3 物的不安全狀態的防治措施
3.1 物的不安全狀態與事故的關系
人機系統把生產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的機械、物料、生產對象以及其他生產要素統稱為物。
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物的不安全狀態極易出現,而物的不安全狀態又是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它和事故存在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如:井下工作面因某種原因造成通風不良容易導致中毒窒息事故,提升鋼絲繩磨損程度超過安全允許范圍出現斷繩事故等。另外,物的不安全狀態導致事故發生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人的管理不到位或決策錯誤。歸根結底,事故與物的不安全狀態與人的管理是相互關聯的。所以,正確判斷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具體表現,控制其發展,對預防、消除事故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同時,消除生產活動中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生產活動正常開展的需要,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落實的需要,也是檢驗企業生產組織者安全素質和工作能力的準繩。
3.2 約束與限制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能量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是不可缺的,人類利用各種形式的能量做功以實現預定的目的。在利用過程中,人們給能量以種種約束與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進行流動與轉換。但是,當操作人員未對能量進行正確有效約束與控制時,能量就有會產生不正常的作用,突然釋放的能量波及人體又超過人體的承受能力,就會釀成傷害事故。一切機械能、電能、熱能、化學能、聲能、光能、生物能、輻射能等,都可能引發傷害事故。生產過程中要正確有效地約束、限制能量意外釋放,通常應做好以下約束與限制工作:
1)限制能量――如:使用36V以下的安全電壓,防止觸電事故。
2)防止能量蓄積――如:在一些容
易產生靜電積蓄的設備上,采用接地消除靜電蓄積;利用避雷針放電保護等措施來保護主要設施。
3)安全能源代替措施――如:在容易發生觸電的作業場所用壓縮空氣動力代替電力,以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4)減釋能量――如:在生產設備中采用各種減振裝置,以吸收沖擊能量,防止人員受到傷害。
5)物理屏蔽――如:在機械裝置轉動部分外面安裝防護罩,以防止員工受到傷害。
6)信息屏蔽――如: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牌,以提醒員工注意安全并做好防范工作。
3.3 全面推行安全標準化生產,規范現場安全標準
推行現場安全標準化建設是規范物與環境安全條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消除物和環境不安全因素的主要手段。因此,我們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行業安全標準,特別是地下礦山企業,其井下作業面隨時都在變化,井下的安全狀況也干變萬化,只有嚴格按照《金屬與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來規范作業現場,消除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安全才有保障。
要保證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有效推進,就要認真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領導重視,領導要親自抓,做到安全生產一級對一級負責;二是抓實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員工安全意識;三是要保證安全經費的投入,不斷改善安全條件;四是狠抓班組安全建設,從基層抓起,確保實現員工無違章、崗位無隱患、班組無事故;五是抓實現場安全管理與監督,規范現場管理,杜絕習慣性違章:六是嚴格考核,實行安全生產重獎重罰,以達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增長,民航業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近年來,中國民航通過建設機場、引進飛機、開放政策等措施,不斷提升民航整體運行水平。但在把握機遇的同時,民航業也面臨各種挑戰:空域資源配置不合理、管制專業人才緊缺等制約著民航業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平衡不斷攀升的航班量與空中交通安全保障之間的關系,是民航空管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
海因里希理論;空管安全;啟示
1 海因里希理論
1.1 海因里希事故法則
美國安全工程師Heinrich在1931年出版的《一個科學的方法》中提出了其著名的“事故法則”,又稱“安全金字塔法則”。通過分析55萬起工傷事故的發生概率,為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根據海因里希法則,在一個死亡重傷害事故背后,就有29起輕傷害事故。29起輕傷害事故背后,有300起無傷害虛驚事件以及大量的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存在,這些比例關系猶如金字塔的形狀。
分析金字塔形狀可知,忽視安全隱患、容忍違規操作,這些無明顯后果的無傷害事件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現輕傷害事故,甚至最終導致死亡及重傷害事故的發生。
這揭示了一個重要事故預防原理:無數次意外事件,必然導致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則必須減少和消除無傷害事故。死亡及重傷害事故雖有它的偶然性,但不安全因素肯定在此前已暴露過多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在事故發生前提高警惕,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重視安全隱患和無后果差錯事件,才能避免發生事故。
1.2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論
在事故法則基礎上,海因里希深入研究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提出了因果連鎖理論。他認為,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導致事故的重要原因。而人的因素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具體如下:
1.2.1 遺傳及社會環境
遺傳因素可能使人從母胎中就形成了魯莽、固執、粗心等對于安全來說的不良性格。社會環境也會影響人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意識,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助長不良性格的發展。
1.2.2 人的缺點
即由于遺傳因素和社會環境造成的不良性格,而它也是使人產生不安全行為的重要原因。缺點既包括了魯莽、過激、輕率等先天性格,也包括缺乏安全生產知識等后天不足。
1.2.3 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
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是由于人的缺點而產生的,這兩者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1.2.4 事故
指通過不安全狀態和行為導致的,使人員受到傷害的、出乎意料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1.2.5 傷害
即直接由事故產生的人身傷害。
上述五個因果連鎖關系,如同五塊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一塊骨牌倒下,在連鎖反應下,后面的骨牌相繼碰倒。因此,要防止人作出不安全行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需中斷事故鏈的進程,防止傷害發生、擴大。
2 空管安全管理
2.1 空管安全
空中交通管制的主要責任是防止航空器與航空器或障礙物相撞,維持空中交通暢通??罩薪煌ü苤茊T通過合理安排垂直間隔、水平間隔,科學判斷飛行趨勢,從而確??罩薪煌ò踩珪惩?。
2.2 空管不安全事件
目前,我國對空管不安全事件的危險等級評估根據不同的間隔標準分為空中交通管制差錯、事故征候、嚴重事故征候、事故等四個等級。
其中,空中交通管制差錯是指管制過程中出現的管制指揮錯誤,大多數情況下不影響飛行安全;事故征候,是指發生的未構成事故但與空中交通管制有關,影響或者可能影響飛行安全的事件;嚴重事故征候,是指管制指揮過程中幾乎發生事故情況的事故征候;事故是指空管指揮過程中發生的人員傷亡、航空器損壞的事件。
因此,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是一種多變量的、多因素的動態系統。在空管工作中的不安全事件的危險等級如同海因希里金字塔法則中的四種事故類型,也是有相應規律可循的。
3 海因里希法則對空管安全管理的啟示
3.1 完善規章制度,建立無處罰自愿報告制度
根據海因里希法則,死亡及重傷害事故是由眾多不安全事件累積而成。然而在實際空管指揮過程中,這些不安全事件未必造成嚴重的后果及影響,管制員擔心被處罰大多選擇了沉默。通過建立無處罰自愿報告制度,讓更多的管制員自覺地通過自愿報告的形式,報告工作過程中發現的錯誤和偏差。整合大量的自愿報告信息,有效的糾偏,從而更有利于改進空管安全工作。
3.2 定期組織培訓考核,加強對持照管制員的管理力度
管制員是空管指揮行為的直接操作者,業務水平的高低是實現空中交通安全與否的關鍵。在管制工作中,應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對業務知識的再學習,加深管制員對時間、空間的印象,幫助其熟練掌握航空器性能、提高語言溝通、沖突判斷等能力。針對不同管制員群體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切實提高整體業務水平。
3.3 加強安全責任意識教育,落實員工崗位安全職責
要加強現場運行的管理和監管,及時制止違章行為。積極開展管制員職業守則學習宣貫工作,進一步提高員工的崗位安全責任意識,嚴格落實各項規章,避免由于各類主觀人為因素導致的不安全事件發生。
3.4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尋找釋放壓力的有效渠道
航班量不斷增長導致原本有限的空域變得擁擠不堪,高強度的工作負荷經常壓得管制員透不過氣來。由于管制員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空管安全保障工作,單位應經常組織各種體育活動及娛樂活動,尋找一個能夠釋放壓力、舒緩情緒的有效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管制員高度緊繃的神經,防止人為因素導致的空管不安全事件。
4 結論
安全管理是空管的永恒話題,它與管制員性格、心理狀態、社會環境等密切相關,重大事故的背后往往隱藏著無數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安全隱患。根據“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預先研判空管不安全因素,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從源頭上治理才能掌握空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動權。
【參考文獻】
[1]張勇,孔建國.空中交通管理安全工作簡析[J].交通企業管理,2010(2)
[2]胡驥.結合心理學打造高效航空管制團隊[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