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2 15:22:54
序論:在您撰寫英文科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商務(business)”的定義
“商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它的詞典意義至少有20多種。那么,在商務英語中的“商務”到底指的是什么?它的界定,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科建設和課程設置都具有重大意義。有學者認為“商務”這個概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例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申報報告中寫道,狹義的商務指做生意,廣義的商務是指包括貿易、金融、投資、旅游、外事等在內的業務和公務活動。但這種定義太過寬泛,并沒有對商務英語中的“商務”進行準確定義。在英語中,“business”這個詞在商務用語和普通用語中含義不同?!秳蛏虅沼⒄Z詞典》網絡版的解釋是“買賣商品或服務的活動,或以從事此類活動的組織、公司或個人以求賺錢的工作”。在這種語境下,“business”的特點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這也是“business”最初始的內涵意義,即我們漢語中“商務”的意義范疇,可以稱其為狹義上的“business“。例如:?Ourfirmdoesalotofbusinesswithoverseascustomers.(business:theactivityofbuyingandsellinggoodsandservices)?Sheownsseveralbusinessesinthecity.(business:狂companyororganizationthatbuysandsellsgoodsorservices)?He''''sinthefrozenfoodbusiness.(business:workthatyoudotoearnmoney)在《劍橋英語高級詞典》?這部普通英語詞典(網絡版)中,"business"除了表示以上含義外,還能表示個人所做的事情或只涉及個人的事項,或是個人參與其中并給出意見的情況或活動。這種用法中的“business”的特點是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不能把它翻譯成“商務”,只能譯成“事務”。例如:?Whatshedoeswithherlifeisherbusiness.(business:thethingsthatyoudoorthematterswhichrelateonlytoyou)?Imakeitmybusiness(=Ifeelitismyparticularduty)tocheckthemonthlyaccounts.?Arrangingatripabroadisatime-consumingbusiness.(business:asituationoractivity,oftenonethatyouaregivingyouropinionabout)由此可見,商務英語中的“商務”應該指狹義上的“business”,即與盈利相關的商務貿易活動、組織或工作。而“以盈利為目的”是“商務”的重要特征,因為正是這一特征,最終從性質上確定了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的差異。這一意義的確定,對商務英語的學科建設也具有重要意義。
1.2“英語”的定義
商務英語專業中的“英語”與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英語專業)的“英語”并非同一個概念。在現行的英語教學中,英語專業是以文學英語為文本進行的普通英語教學。而商務英語中的“英語”是國際商務活動中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由于所傳遞的知識信息具有國際商務活動的特性,所以與普通英語相比,商務英語中的“英語”具有其自身獨特的語言特征,如正式、準確、精練、專業性強等。因此,商務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研究應該是以合同、信函、演講、報告、貨幣支付、保險等商務內容為文本,教學研究重點是商務交際中所使用的英語語言特點,包括詞、句、篇章、語體、語用、修辭、寫作等方面的特點,以及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所存在的差異(張武保、嚴新生,2008:102)。但是從目前的教學情況看來,商務英語專業的英語教學文本與英語專業的并沒有太大區別,這種情況嚴重制約了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應該得到充分重視和改進。
1.3“商務英語(BusinessEnglish)“的定義
“商務英語(BusinessEnglish)"一詞的定義在目前也存在很多爭議,主要分歧在于作為專業的定義與作為課程名稱的定義的混淆。我國學者根據中國的特殊國情,對商務英語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例如:張佐成(2008:28)認為:國際商務作為社會經濟活動,其活動參與人采用/化用商務慣例和程序,選擇使用英語的詞匯語法資源以及視覺、聽覺符號資源,通過書面、口頭或/及多種模態,以實現其交際目的。商務英語就是以這個策略際系統為內容的教學活動。翁鳳翔(2009:7)認為:商務英語是人們在從事國際商務活動過程中經常使用的以及國際商務學科所1涉及的英語。簡單來說,商務英語就是普通英語+國際商務行業英語。從學科角度看,商務英語是研究商務英語教育規律、教學規律以及英語在國際商務環境中所使用的規律的科學。陳準民、王立非(2009:5)認為:商務英語指在經濟錢化的環境下,圍繞貿易、投資開展的各類經濟、公務和社會活動中所使用的語言,具體包括貿易、管理、金融、營銷、旅游、新聞、法律等??偨Y以上觀點,“商務英語”一詞主要指的是兩種概念:(1)指人們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語言概念;(2)指商務英語的專業概念。當“商務英語”指人們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語言時,它實際上是一種交際工具,是在國際商務活動中傳遞知識信息的語言載體。根據之前提到的“商務”的概念,我們可以把“商務英語”定義為“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個人在買賣商品或服務的國際商務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語言”。當“商務英語”指商務英語專業的時候,它指的是以涉及貿易、管理、營銷、金融、法律、外事、旅游等方面的國際商務活動為內容的英語專業教學。商務英語作為滿足特殊商務目的的學科在語言層面上有自己的術語和形式,在需求分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估、教學大綱上也有其自身的特點(尤亞敏、張武保,2011:160)。至于我國的“商務英語"是否應該叫做“國際商務英語”,正如翁鳳翔(2009:98)所說,我國的“商務英語”其實已經等同于“國際商務英語”了。對中國人來說,英語本身就是一門外語,我們通常所提及的商務英語就是指在從事國際商務活動過程中所使用的英語,而從事國際商務活動就必然會涉及國際支付、國際金融等涉外領域,因此商務英語自然就具有國際性。換言之,在我國,“商務英語”就是指“國際商務英語”’而“商務”就是指“國際商務”,“國際”二字只是被省略了。
2.商務英語專業中旳概念
目前我國對商務英語專業的英文表達方式主要有“BusinessEnglish”和“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兩種。雖然中文同為“商務英語”,但這兩者的關注點是否相同?另外,我國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應該是什么?下文將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
2.1“BusinessEnglish”與"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的異同
商務英語教學與研究起源于應用語言學的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簡稱ESP),它具有應用于特定職業領域的特殊目的性以及內容專門化的特點,而ESP的教學理論就是要針對學習者特定的目的和特定的需要進行英語教學。在ESP理論下,商務英語還可以分為普通商務英語(EnglishforGeneralBusinessPurposes,簡稱EGBP)和專業商務英語(Eng-lishforSpecificBusinessPurposes,簡稱ESBP)。EGBP是以各種不同的商務背景為綜合教材內容的商務語言培訓,而ESBP則對商務專門知識的要求較高,是指特定行業的專業語言培訓(張武保、王維,2011:306)。前者的培訓對象是粗放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對國際商務活動中各個學科領域的商務英語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商務英語知識。而后者的培養對象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學生以學習普通商務英語為基礎,同時學習較為系統的國際商務基礎知識以及某一國際商務學科的專業知識。目前’商務英語的教學模式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國外的語言培訓模式,其特點是短期性、針對性、課程性、商業性等,屬典型的ESP理念研究范疇。中國早期的商務英語教學取名為“Eng-lishforInternationalBusiness",就是受了ESP理念的影響。這一類的教學模式能夠針對不同職業領域進行英語培訓,也更利于培訓機構針對市場需求做推廣,屬于專業商務英語。而另一類商務英語的教學模式就是我國大學里的商務英語專業教學模式,具有全日性、復合性(語言與專業并重)、專業性、服務性等特點,屬于普通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專業的英文名稱雖然為“Busi-nessEnglish",但實質上只是“English",其課程設置與英語專業的沒有太大區別,有些甚至連教材都是一樣的,這就導致了概念的混淆。因此我們建議,商務英語專業應該從教材、課程設置、師資等方面著手,徹底從“English"轉變為“BusinessEnglish"。為了更好地區分普通商務英語和專業商務英語,我們提議可以把普通商務英語稱為商務英語(BusinessEnglish),如我國的商務英語專業就屬于這個范疇;而把專業商務英語稱為EFX(Englishfor...),如“EnglishforMarketing"、“EnglishforManagement"等,以便于研究和區分。
2.2商務英語專業與英語專業的比較研究
2011年底,教育部把商務英語專業正式列入新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修訂一稿)?中,商務英語成為了與英語專業平行的一門專業。根據《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下稱“《要求(試行)》”),商務英語專業中英語語言能力課程、商務知識課程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課程的比重是6:3:1。然而,通過對比商務英語專業與英語專業、管理專業的教學大綱①可以發現(詳見附錄一),商務英語專業有55學分的英語課程與英語專業的相同或相似,有34學分的商務課程與管理專業的相同或相似,它們分別占了商務英語專業總125學分的44%和27.2%,合計超過70%。所以說,目前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實際上是把英語專業的英語課程和管理專業的商務課程進行了拼湊的結果。雖然這是商務英語學科建設初期的必然現象,能夠幫助一個新興專業快速成型,但如果商務英語專業一直保持這種借鑒已有專業課程設置的過渡時期產物,而沒有自己的獨創性,長此以往必然會失去生命力。一旦英語專業加大商務課程的比重,或管理專業加大英語課程的比重,那商務英語專業的存在性就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此外,?要求(試行)》中英語語言能力的課程約占了總比重的60%’在商務英語專業中處于核心地位。然而我們應探討這樣一個問題,英語作為一種技能,是一種載體,在商務英語專業中大家都將其稱之為工具。如果把工具與專業內容的比重倒置,這樣合理嗎?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從英語專業中獲得一些啟示。根據2000年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下稱“《大綱》”),此前的問卷調査早已證明,參加調査的國有企業、外經貿公司和教育部門等對于單一外語類畢業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求,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對英語專業的大綱進行了修訂。2000年的《大綱》把英語專業的課程分為英語專業技能、英語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三種類型,其中專業技能課程占總學時的65%,專業知識課程占總學時的15%,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占總學時的20%。雖然相關專業知識(指與英語專業有關聯的其他專業知識)的比例得到了增加,但從2010年開始,英語專業連續3年都被教育部列為中國大學十大“紅牌”專業?,成為失業量較大、就業率持續走低、月收人較低且就業滿意度較低的高失業風險型專業。英語專業這個曾經的熱門專業如今卻變成了“紅牌”專業,它是否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應該是什么?在專業課程設置中,英語專業技能課程的比例是否偏重?如果把語言這種工具當做是本科專業的核心,是否欠妥?畢竟只有在大專或中專這些培養層次才是以工具或技能為培養核心的。相比之下,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大綱與英語專業如出一轍,除比例上有少許差異外’內容上幾乎趨于一致,這樣又是否恰當?從英語專業的《大綱》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國每年僅需要少量的英語與文學或語言學相結合的專業人才來從事外國文學和語言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但卻大量需要英語與其他學科,如管理、法律、科技等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復合型的國際化人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英語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順應時代新需求應運而生的商務英語專業,其專業核心內容應該是“商務”,即以英語為載體的商務學科知識。這一問題我們將在下文3.3中評述。
2.3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什么
根據《要求(試行)》,商務英語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化視野、合理的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掌握經濟、管理和法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與溝通能力,能在國際環境中用英語從事商務、經貿、管理、金融、外事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陳準民、王立非,2009:5)。而英語專業《大綱》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那么,商務英語專業和英語專業的“復合型英語人才”到底有何差異呢?如果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也能滿足《要求(試行)》所提到的人才培養目標,教育部又何必另設商務英語專業呢?此外,“英語人才”指的是什么人才?是否只要能夠用英語從事某種活動的人就算是英語人才了?如果是的話,以此類推,只要能用漢語從事某種活動的人也算是漢語人才了。這顯然不合乎邏輯。因此,商務英語專業培養的應該是國際化的商務人才,而非英語人才。英語只是國際化人才必備的技能,而非他們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知識范疇。英語不應該、也不能夠成為高校一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綜上所述,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以英語為載體,以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的主干課程為主修內容,培養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直接有效地進行各種國際商務活動的國際化人才。目前對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的較權威定義是:“在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國際理念、國際競爭與國際合作意識;在繼承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同時,注重多元化的吸收,并具備良好的文化“免疫力”,注重綜合素質、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掌握一種或多種外語,并善于進行國際間的文化合作、溝通及信息處理;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但這個培養目標很寬泛,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關注點應該更為集中,即培養國際化的商務人才。那么,何謂國際化的商務人才?為了結合我國市場的實際需求,我們進行了一個《國際化商務人才知識技能調査》(下稱"《調査》”),收集了來自不同行業的108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見附錄二)。調査結果發現’受訪企業普遍認為管理知識、跨文化商務知識、市場營銷知識、國際貿易知識、經濟學知識、中國商務模式知識以及國際金融知識是國際化商務人才必備的重要專業知識,而人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應變能力、執行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商務英語聽說能力等,則是國際化商務人才應該具備的技能??偟膩碚f,我國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在國際化商務背景下,掌握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知識、國際貿易知識、跨文化商務知識、中國商務模式知識等商務專業知識,具備跨文化人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應變能力等技能,了解中國國情,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直接有效地從事以國際商務服務、國際商務運作、國際商務管理為主的國際商務活動的國際化商務人才。
2.4關于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原則討論
在討論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之前,有兩個定義必須理清,那就是“curriculum"和“sylla-bus"?!癱urriculum"可以翻譯為“全部課程、必須課程”,它是對一個學科或專業的總體課程規劃,包括學科或專業的基礎課、必修課、選修課等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和學習活動等;而“syl?labus"則可理解為“教學大綱、課程大綱”,是某一門課的教學計劃,重點是在一門課的教學內容選擇和組織上,同時還規定了課程的進程安排??梢哉f,“syllabus”與“curriculum"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是有密切的關系,但不可混淆。根據《要求(試行)》,商務英語專業課程主要由語言能力課程、商務知識課程、跨文化交際能力課程和人文素養課程4個模塊構成,各課程群開課時數的大體比例為:語言能力:50%~60%,商務知識:20%~30%,跨文化交際能力:5%~10%,人文素養:5%~10%。雖然“試行”中的課程設置體現了跨學科的特性,但從英語語言、商務知識以及跨文化知識的課程約為6:3:1的比例中可以看出,英語語言這個“工具”所占的比重較大,而商務專業知識的比重偏少。在上文我們巳經提過,目前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實際上是把英語專業的英語課程和管理專業的商務課程進行了拼湊的過渡時期產物。為了突出商務英語專業所應有的獨特教學模式,其課程設置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目標集中原則: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順應國際化、全球化和改革開放趨勢;(2)商務名著原則:教學內容應該包括國際流行的商務教材與專著;‘(3)中外兼顧原則:教學應兼顧中外商務理念、商務實踐和教學模式;(4)專業突出原則:教學應突出本專業特色和獨創性;(5)動態變化原則:中國以往的國際化教育以“引進來”為主,現在應兼顧“走出去”。根據以上原則,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可以調整為三大主要模塊’即商務英語知識課程、商務知識課程和商務文化課程。其中,商務英語知識課程包括綜合商務英語、商務寫作、英語語言學等課程。筆者認為,此模塊的教學應定位為基于商務內容的語言教學,將目標內容域的商務知識與英語語言技能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因此,將商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滲透到基礎階段的語言學習當中是極為必要的。具體做法可以是在英語教材中加入經典商務內容為教學文本,如MichaelPorter^AdamSmith等的名家名著,通過對商務知識與語百技能的合并交融,使學生在商務內容學習中“習得”語言,在商務語境下實際使用和操練語言。語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學習商務知識,而商務知識的學習過程又會幫助他們提高語言水平,兩者相輔相成。第二個模塊商務知識課程所傳授的知識,應該是我國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國際化商務人才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根據調查所反映出市場對商務英語人才專業知識的需求,本模塊的專業知識應該包括管理知識、市場營銷知識、國際貿易知識、法律知識、經濟學知識等;而且,本模塊課程應該采用靈活的雙語教學模式。例如,采用全英課本、雙語授課的教學模式,以求幫助學生把中英雙語的商務知識融會貫通,遇到晦澀難懂的知識點時,老師也可以用中文解釋,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學生一知半解,或只懂英文不識中文的尷她局面。最后,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加強,中國在當今國際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現在的中國除了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因此,第三個模塊商務文化課程除了有跨文化商務、西方文化、企業倫理等課程,還應該加人中國元素,如中國文化、中國商務模式等,以達到中西結合,突出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特點。另外,“6:3:1”這種固定的課程比例設置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持續性發展其實是不利的,如果能夠根據教學內容階段側重、動態調整專業課程的比重,從輸人和輸出兩個階段入手培養學生,將有利于學生專業知識的開發(張武保,2011:9)。如圖1所示,在大學一、二年級的語言能力培養階段,商務英語知識課程、商務知識課程和商務文化的比重為6:3:1,對學生進行大量密集的英語教學和訓練,使學生突破英語的聽、說、讀、寫關;同時,在這一段以培養語言技能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大量的商務背景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獲得一定的商務專業詞匯和文化背景知識,從而為第二階段的專業教學奠定基礎。此為“輸人”階段。而在大學三、四年級的商務專業學習階段,課裎比重則調整為“3:6:1”,并采用靈活的雙語教學方式。此外,學生還需要參加各類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在實戰中檢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此為“輸出”階段。商務英語專業動態教學模式體現了“雙重復合”的特征和“知技并舉、階段側重、先知后行、轉識為智”的專業發展理念,也體現了“先英后專、由淺人深、先利其器、后善其事”的實施戰略。這樣的課程設置模式能夠突出商務英語專業的獨特性,也是我國商務英語專業的成功保障之一。
3.結語
1.做好語音教學
要先讓學生掌握好語音知識,這是基礎中的基礎。梁儀在認為,“語音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庇⒄Z語音是七年級第一學期的教學重點,在第二學期的期末階段,全班應該有超過90%的學生能夠將48個國際音標正確地讀出來,而且還能夠做到根據音標讀準單詞,還能根據所聽到的讀音來寫出較為簡單的詞匯。在課堂教學中要有計劃地落實語音教學:學26個字母時,教師可以先從歸納字母讀音入手,能夠將字母以及音標明確地區別開來,而且還要講授部分比較簡單的發音要領;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解單詞的音標,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開音節、閉音節,分清輔音以及元音,能夠準確地朗讀長元音以及短元音;而且還要盡可能地運用單元綜合技能訓練課,最大限度地配合教材的單元語音練習任務,有步驟地學習相關的語音、語調內容,例如,重讀、連讀、濁化以及字母組合和失去爆破等。從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來看,在“Isthisyourpencil?”這個語音教學片段中,要掌握的主要內容是辨別元音音素[i藜]以及[e藜]。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如下操作:首先教師講解雙元音[i藜]以及[e藜]的發音方式,然而開始相應的聽辨音訓練。它要求學生能夠聽辨音標,而且教師也要向學生朗讀以下成對出現的單詞:hair-hear,ear-air,dear-dare,fare-fear,beer-bear,chair-cheers,然后讓學生能夠清楚地分辨出所聽到的元音,可以按照下面步驟進行T:hair;Ss:[e藜];T:hear;Ss:[i藜];然后讓學生聽辨單詞,教師要隨機地朗讀以下的詞匯:hair,hear,ear,air,dear,dare,fare,fear,beer,bear,chair,cheers,而且還要讓學生能夠根據所聽的內容圈畫出教師所朗讀的單詞。在此基礎上,要開展相應的口頭訓練。要求學生熟練朗讀下面的句子:(1)Dear,IhavetwoearsandIcanhearyou.(2)Pleasedrinkthebeeronthechair.Let’scheers!(3)Dareyoucutyourhairintheair?
2.善于復習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我們要在將記憶內容遺忘之前,盡可能早地、有規律地進行復習以及運用。教師和學生可以聽、讀,也可以寫,還可以說出來,這樣不斷重復以及運用,就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些單詞。例如,學生在學習單詞apple時,可以說,Applemobilephone,也可以假想吃蘋果時想起apple,教師也可以向學生講授俗語,“Oneappleadaykeepsthedoctoraway.”這樣以來,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想起了現代科技,還學到了如何養生。
3.語境學習法
在運用語境學習法開展詞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初中生的認知特點有清楚的理解與把握。在此基礎上,教師要能夠熟練地創設多種語境,這樣就能夠為學生借助不同的句式或前后文學習單詞提供較好的語言氛圍。例如,教師在講到新單詞water時,可以拿來水瓶澆花、也可以喝水等,這些場景都是學生們很熟悉的。教師要及時地向學生展示下列句子(1)Iwanttodrinksomewater(.2)Imustwaterthemeveryday.學生從這兩句話中就能夠大體上把握?。?)句中的water含義是可以喝的水,(2)句指的是動作“澆水”。在這種語境下,學生能夠很好地接受water一詞的用法以及詞性。
4.開展實物、圖片、游戲教學
考慮到初中生的認知特點,他們更能夠接受實物以及圖片。那么,運用這些方式,可以讓學生學會更為豐富、生動、形象、直觀以及立體的詞匯,學生也會牢記這些單詞。從初中英語來看,絕大部分名詞以及動詞都是用來表示非常詳細、具體的時間、人物、地點、事物以及動作,如watch,clothes,cup,smile,jump,run等。這些單詞相對比較簡單,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運用場景、實物或多媒體等豐富多彩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還刺激了學生的諸多感官來感知詞匯,從而加深對詞匯的印象。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搜索、選取和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素材。例如,在教授七年級下Unit11Whatdoyouthinkofgameshows?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瀏覽當地影院首頁的相關內容,學會talkshow,soapopera,sportsshow,sitcom,gameshow等詞語,這樣不僅很好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較好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5.教授構詞法知識
初中階段很多英語詞匯的構成和含義有著較強的規律性。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向學生教授一定的構詞法知識,就能夠很好地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在猜測詞義方面的技能,從而不斷提升學生詞匯學習時的自信。比如,可以利用已經學習過的單詞health來推斷出healthy、unhealthy的含義,也可以根據teacher推測出teach、teaching等派生詞的含義;利用非常熟悉的meeting與room,class與room,讓學生推斷出meeting-room以及classroom的含義等,這都能夠很好地讓學生迅速而有效的掌握相關詞匯。
6.讓學生自由交流
從英語學科來看,它屬于語言學科,不僅要聽讀、寫譯,而且最重要的是說,也就是交際。交際是語言學習最為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人教版教材仍然堅持了“交際教學法”。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Freetalk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出一些生詞。例如,在教授七年級下冊Unit9Howwasyourweekend?時,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來詢問學生:“Didyouplaysportslastweekend?”“Whatdidyoudolastweekend?”“Whatdidshedolastweek-end?”學生往往就會脫口而出一些詞組,例如visitaperson,gotothebeach,stayathome,dosomereading,studyforatest,playbasketball,cleanherroom等。通過此過程,就能夠很好地引導出本節課的一些生詞,而且也能夠引導學生在自由交流中學會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二、總結和反思
1.1開放性的特點
所謂開放性,指的是無論學習者身在何處,不需要特意參與入學考試,也沒有人數和學習時間的限制,只需要學習者利用電腦或者平板進行網絡連接就可以參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名師課程學習,并參與交流。慕課的開放性為不同層次的學習者提供了更多地學習機會與學習資源,不僅入學的“開放”,入學的學費也“開放”,從而使得學習者有更多地學習機會。
1.2精品化的特點
作為一名學習者,都希望能夠進入最好的學府,追隨最好地導師學習,而慕課的出現讓這一切變為現實。當前,慕課的共享課程資源主要來自世界一流的名師以及團隊,他們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了解授課規律,因此所授課程無論從內容到形式、從課堂活動到作業,都可以說是精品。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慕課將每節課的時間控制在唉10-15分鐘,在很大程度上將課堂精品化,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1.3碎片化的特點
所謂碎片化指的是慕課課程設計的碎片化和學習時間的碎片化。慕課的課程設計將每段視頻控制在10-15分鐘,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慕課視頻通過將課程碎片化,使學習者在每個知識點的學習上都處于注意力集中的狀態,從而促進了學習者學習效率的提高。另外,慕課教學在教學時間上也做到了碎片化,學習者可以隨意的加入、退出或者延長學習期限,使得學習時間更加靈活。
2慕課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面對“慕課”的興起,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我們既不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也不能急躁冒進、急于求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慕課教學,絕不意味著取代傳統課堂,慕課的角色將定位在對傳統課堂的補充、完善。那么,來勢洶洶的“慕課”對大學英語的教學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2.1迫切要求教學模式的轉變
當前,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部分英語教師仍沿襲傳統的引導型(Instructor-Led)的授課方式,學生的學習主要以個體學習模式為主。而慕課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要求教學由“由個體學習模式”向“團隊學習與個性學習相結合模式”轉變。也就是說在慕課引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改變傳統20多人的課堂英語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樣性、多元化的大學英語課堂。這樣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可以將不同背景、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學生聚在一起,成為“新時空”中的同學。將慕課引入大學英語教學,學生對學習內容、目標的選擇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自,而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和教師,從而真正實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決定教育發展的主人”。慕課的全面掀起已經成為時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雖然將慕課引入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曲折與誤解,但無需置疑:“慕課”時代已經來臨,大學英語教學也勢必會參與其中,并不斷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革。
2.2優化慕課教學,實現翻轉課堂
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實現知識由“被動灌輸”到“主動接受”的良好轉變,慕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于課外完成知識傳授,于課內分享心得收獲,可以說對大學生學習方式帶來的影響是極大的。所謂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可以在課外進行線上自主學習,并在課內與學生、教師對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將知識內化,這樣不僅解決上課時間,還能顯著提高學習效率。我們知道,英語的學習最主要的是進行口語練習,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慕課的社交網站與國內外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在慕課到來的時代,大學英語應該積極參與“慕課”平臺的建設,沖破傳統教學的思維定式,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校園圍墻”,建立并完善符合社會需求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更好地促進大學英語社會化和信息化的實現。
2.3慕課教學讓學生更愿意學習英語知識
慕課教學主要是以微視頻的形式出現,這個“微”不僅僅是時間上的縮短,更是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內容的濃縮與重點的突出。視頻將課堂上的重點知識濃縮在5-10分鐘,內容微而問題集中,突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課堂上其他的時間則留給學生思考、探究,給學生留下了充足的探究時間。這樣能有效地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讓教師能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研究之中,同時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慕課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能實現“人人參與,資源共享”的良好教學局面。
3結語
內容提要:長期以來,我國對英美文學教學的目標內涵并不十分清晰,對目標內涵的層次定位更是模糊,因此英美文學教學改革進步緩慢。本文認為,只有明確新形勢下英美文學教學的目標內涵,才能找準英美文學教學的層次定位和課程設置。英美文學課程設置應實現兩個突破:一是要突破專業選修課的限制,二是要突破英語專業的限制。
本科階段的英美文學課程設置,應以閱讀體驗、文學常識和批評方法為軸線,研究生階段的英美文學課程設置則應以文學史、文學理論和專題研究為軸線。在過去十多年中,我國高等教育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大學生就業從傳統的分配型轉向市場選擇型,本科教育逐漸從專才教育轉變為通才教育,研究生教育成為培養研究性專門人才的主要渠道。曾經是英語專業主要支柱課程的英美文學教學,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其主要問題是,大量學生把學習熱情轉向與市場關系較大、有助于就業的實用性課程,如外貿英語、商務英語、法律英語、旅游英語等。文學課程受到冷落,已經是不可回避的事實。①如何應對這一現實,李公昭教授說:“除了從社會、環境、教育思想等方面找原因外,我們更應從自身去尋找原因。
比如,我們應自問:在當前的社會大背景中,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美文學課究竟應該如何設置,英美文學課的教材究竟應該如何編,編入哪些內容才更科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英美文學課究竟應該怎樣上才能更有效地吸引最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講授英美文學課的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諸如此類的問題,需要廣大講授外國文學課的教師都來參加討論,并拿出有效的辦法,以推動外語專業外國文學課的教學”(李公昭11)。李教授提出的問題是中肯的,我們必須全面反省英美文學課程教學的目標內涵,才能準確把握層次定位,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走出英美文學教學的困境。
一、英美文學教學目標內涵的認識根據2000年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授課內容可包括:文學導論;英國文學概況;美國文學概況;文學批評”。這一表述比較籠統,缺乏指導教學實踐的層次感,但為我們提供了英美文學教學目標的基本框架。再結合英美文學教學實踐的具體情況,我們可以把英美文學課程的目標內涵分為五個層次:一是英美文學原著的閱讀體驗,這是一種基于感性認知的經驗層次。它的重心是把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過程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英美文學經典作品的親身閱讀體驗,逐漸培養起對文學的興趣和欣賞、判斷能力。同時,通過閱讀大量文學原著,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二是英美文學的基礎知識,這是一種基于理性認知的知識層次。它的重心是讓學生了解英美文學史的發展概況和脈絡,了解英美文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文學現象、流派、作品和作家,從而獲得英美文學的基本知識。三是英美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這是一種基于理論思辨的審美層次。它的重心是通過對文學批評理論和方法的介紹、通過對具體文學作品的實例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分析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論修養和思辨能力。如王守仁教授認為,英美文學課程“是一門素質培養課。學生通過閱讀英美文學作品,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現、創造過程,逐步養成敏銳的感受能力,掌握嚴謹的分析方法,形成準確的表達方式。這種把豐富的感性經驗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的感受、分析、表達能力,將使學生受益無窮”(王守仁11)。四是通過英美文學認識英美文化和國民性格(nationalcharacter),這是一種基于文化認知(culturalawareness)和文化認可(culturalrecognition)②的跨文化交流層次。它的重心是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和思想疆域,提高綜合人文素質,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文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和民族個性的重要表現形式。通過英美文學認識英美文化,進而勝任跨文化交際,這是一種有效的教學途徑。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義,培養人文情懷,張揚人文主義精神,這是基于人文關懷和道德塑造的哲學層次。它的重心是幫助學生“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認識人生,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文學涉獵廣泛的題材在表達悟識、反思生活方面的價值是任何其他方面的學習所難以取代的。除此之外,外國文學也是真正學好外語難以回避的路徑”(虞建華8)。
對照以上分析,我國現行的本科英美文學課程結構過于單一,即王守仁教授總結的“文學史+選讀”(王守仁10),主要偏重于第二層次,即對英美文學知識的系統傳授。文學史教材編寫得面面俱到,知識點過于細瑣和龐雜,學生陷于知識的無邊海洋,無暇旁顧。文學選讀課程往往從古典作品開始,學生還不具備閱讀英語古典作品的語言能力,加上課時和古典文學參考書的限制,學生自學能力有限,教師只能解讀經書式地逐詞、逐句講解。生動活潑、美侖美奐的文學作品被解析得支離破碎,失去了文學作品應有的藝術魅力。這種知識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對文學作品閱讀、闡釋和評價的參與,學生成為文學知識和作品分析的被動接受者和學習者。他們的學習任務往往凝縮成對英美文學歷史背景、事件、人物、作品、思潮及其評論的知識性記憶,文學課程“陶冶情操,開闊視野,認識人生,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教化功能難以實現。學生對作品,尤其是現、當代作品的閱讀和反應,是本科英美文學課程應有的起點。本科英美文學課程必須把目標定位在,通過經典文本的閱讀體驗和闡釋,增進人生閱歷,豐富跨文化知識,培養審美能力,陶冶精神情操,提高語言和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多數學生真正領悟到文學課程的“有用”和“意義”??傊?本科英美文學課程的基本定位不應該是專業理論課程,而是著眼于啟迪思想、開發思維潛能的素質教育課程。換句話說,本科英美文學課程的基本目標是培養具有人文關懷意識和高尚審美情趣的現代人格,而不是從事英美文學研究和批評的專業工作者。后者的培養任務,已經歷史性地轉移到研究生教育階段,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這是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發生的一個重大變化,即本科教育從專才教育轉向通才教育,研究生教育成為培養專業人才的主要渠道。只有統一了這個基本認識,才能有效地討論英美文學課程的設置問題。
二、英美文學課程的設置要實現英美文學教學的五個目標內涵。
必須思考的問題有:我們需要開設哪些課程?某一課程應該在哪一階段開?哪些可設為必修課,哪些可設為選修課?要實現專家們提出的人文素質、思辨能力、審美情趣的提高,是不是非得專門開設文學史?本科的文學史教材應該怎樣編寫,是不是應該類同于研究專著?對文學史知識面的掌握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什么不同要求?本科生的文學課程應該達到什么層次?哪些問題以留給研究生去學習?目前流行于各高校的英美文學課程結構,是英美文學史+文學作品選讀??傮w來講,實際教學情況是過分偏重英美文學史知識,對文學理論知識和批評方法重視不夠。這種課程體系的特點在于對英美文學發展史鏈的重視,有學者甚至要求英美文學史教材要更加全面,要“首位貫通、主次分明、脈絡清楚,對各個時期的各個文學流派應盡可能詳細地講清其產生的背景及發展情況,講清各種文學思潮的相互影響和相互繼承,文學史的線索要清晰明朗,最好不要留空白此外,教材還應吸取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對一些所謂的主流或非主流作家作品應重新界定,對中外研究的同異應有所交代”(程愛民等13)。如果著眼于培養英美文學專業人才,這種高度專業化的教學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在英語專業本科階段普遍按照這一要求來設計英美文學課程,則是難以實現的,因為英美文學的教學內涵和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一,隨著人類歷史的不斷推進和我國外國文學研究事業的進步,外國文學史鏈越來越長,分支越來越細;第二,國內外對主流、非主流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比如由于女權主義運動和少數族裔民權運動的推動,研究英美文學經典作家作品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第三,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高校在不斷開發新課程,留給文學課程的必修課時已經大量減少,而且只會越來越少;第四,英語專業的本科生和選修英美文學課程的非英語專業本科生,畢業后大多數不從事英美文學研究或教學等專業工作。英美文學課程體系是否需要突出英美文學史,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我們在學習漢語過程中,從小學語文到大學語文,接觸到的中國文學經典作品可謂不少,但我們并沒有按照中國文學史的發展脈絡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次序,更沒有在語文教材中安排系統的文學史知識?!吨袊膶W史》只是為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理論課程。同理,《英美文學史》也應該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專業理論課程。教育部在本科專業目錄中只有英語專業,而無英語語言文學專業,③其導向顯然是著眼于本科教育的“寬口徑”,給予各個學校選擇專業特色和發展重點的自由空間。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是作為二級學科設置在研究生階段,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階段。但是,我國英美文學教學界似乎沒有敏感地把握和應對教育部的這一意圖。在語言學和文學課程與專用英語(ESP)課程平分秋色的今天,比較現實的考慮是如何劃分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文學教學的不同任務和目標,如何在本科階段真正把教學的重心放到培養學生解讀、闡釋文學作品的能力上,讓學生在閱讀中實現認識世界、認識人生,認識自我的認知需求。以上四個現實問題迫使我們以開放的眼光來看待英美文學課程的性質。英美文學課程最少可以按照四個層次來理解和設計。第一個層次是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公共選修課。目前大學生已有的英語水平和不斷提高英語水平的渴望,以及大學的師資力量和素質教育取向,都為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英美文學公共選修課提供了可能。④我國大學英語的改革方向,一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尤其是專業英語應用能力;二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英語文化認知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兩項改革的目標是相同的,即大學英語教學從單純為了學生考級,轉向提高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這就為開設英美文學公共選修課提供了合理性和操作接口,并且使英美文學公共選修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在這個層次上,英美文學課程的目標一定要定位在經典文本的閱讀和闡釋上,不追求英美文學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也不追求文學批評的理論性,重點是讓學生體驗和感悟英美文學。
經典作品可以根據任課教師的偏好和特長來取舍,課程的內涵和名稱都是開放的。課程可以是綜合的,也可以是分類的,如《英美現代小說賞析》、《英美詩歌賞析》、《英美戲劇賞析》等。第二個層次是面向全體英語專業學生開設《英美文學選讀》和《英美文學概論》,課程性質是專業基礎課,為英語專業各個方向的學生所必修。在這個層次上,英美文學課程的目標要定位在英美文學的基礎知識和主要經典作品上,應開發若干種全國統編教材和教參。《英美文學概論》要以文學語法(literaturegrammar)知識,如文類、主題、人物、情節、敘述、文體、民俗等為主,輔之以英美文學經典作家和經典作品介紹。此外,在這個層次上,英美文學教學還要滲透到《綜合英語》和《閱讀》等課程教學中。原著可以放進《綜合英語》教材里,⑤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精讀一些文學經典作品的短篇或節選;《泛讀》教學除了涵蓋實用文體以外,還要選擇一些優秀的文學名著,讓學生每學期讀幾本英語小說、戲劇。這些課程以閱讀體驗為主,文學知識和文本分析為輔,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實現文學的娛樂和教化功能。第三個層次是面向英語專業中具有文學偏好和學術興趣的學生開設專業選修課,如《英美文學史》(通史)、《文學批評方法》、《英美小說》、《英美詩歌》、《英美戲劇》、《英美電影》、《英美散文》等。具體開設哪些課程,應根據具體學校的師資和教學條件加以選擇。在這個層次上,英美文學課程的目標應定位在英美文學史的基本知識和文學批評的方法上,它的重心是通過對具體文學作品的實例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分析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論修養和審美能力。第四個層次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課程。在這個層次上,課程目標應該定位在培養從事英美文學教學、評論、出版、研究和翻譯的專業人才上,要求學生掌握系統而充分的文學史和文學理論知識,接受嚴格而專業的學術研究訓練。因此,課程重點是文學史、文學理論和專題研究,比如英美文學的斷代史、經典作家研究、國別文學研究、經典作品研究、文學流派研究、文學現象研究、文學類型研究、文學理論研究,等等。具體開設哪些課程,應當視學校的師資和教學條件而定。以上思路可以總結為英美文學課程改革的“一、二、三模式”,即一個體系,兩個突破,三種要求。一個體系是要建立一個內涵豐富、層次分明、目標明確、外延廣闊的開放式英美文學課程體系,供不同類型的學生根據不同的需要自由選擇。兩個突破,即英美文學課程一要突破專業課程的限制,讓英美文學滲透到英語專業基礎教學中;二要突破英語專業的限制,讓英美文學課程向全體大學生開放。兩個突破的目的是要擴大英美文學課程的授課對象,使英美文學課程擺脫英語專業理論課程的限制,成為一門大眾化的大學生人文素質課程。學生可以自由選課,讓每一位大學生都有機會接受優秀英美文學作品和文化遺產的陶冶和滋養。
三種要求是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和不同的課程性質建立三種不同的課程要求,即對非英語專業本科生開設的英美文學公共選修課,要求以閱讀和賞析為主;對英語專業本科生開設的英美文學課程,要求以閱讀和評論(包括評論方法)為主;對以英美文學研究為發展方向的本科生和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開設的英美文學課程,要求以文學史、文學理論和文學專題研究為主,當然應包括閱讀實踐和文學批評的方法訓練。文學批評方法課程應開設在本科階段,研究生階段可開始西方文論的學習。掌握了批評的方法,會大大提高文學欣賞能力,從而激發對文學作品的審美體驗和興趣。本科階段的文學課程,要以介紹性、體驗性、審美性為主,可以和電影、電視、錄像片結合起來,把文學看成是大眾的娛樂和教育手段,而不是象牙塔里的學問和理論。簡而言之,本科階段的英美文學課程設置,應以閱讀體驗、文學常識和批評方法為軸線,研究生階段的英美文學課程設置則應以文學史、文學理論和專題研究為軸線。這樣的層次定位可能更符合我國當前英美文學教學的實際和需要。
三、英美文學教材和課堂教學方法文學選讀教材編寫中的傳統思維定式,是造成學生對學習英美文學缺乏熱情的一大因素。
目前,大多數英美文學教材按照年代順序編排,教學從早期詩歌等古典作品開始,到20世紀初或20世紀上半葉就結束了,學生很少讀到英美文學的現當代作品。這是按照文學史鏈安排教學內容的必然結果。早期作品難度較大,要么生詞太多,要么背景遙遠,要么篇幅太長,文學課往往上成了語言課,導致課程進度緩慢,教師除了精解語言難點外,就是講述作品的故事梗概,缺少對作品的審美解讀。語言學家斯蒂芬•克拉申曾經用公式i+1來說明外語教學內容的難度問題。如果語言學習者現有的語言水平為i級,他能接受的語言輸入難度應該為i+1。如果難度為i+2,則會在學生心中產生壓抑和焦慮;如果難度為i+0,則不能激發求知欲,也沒有提供進步所需的新知識(Krashen100)。因此,精心選擇適當的教學材料,并且給予必要的處理和引導,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學有所得。如果借用克拉申的公式來衡量現行文學教材的難度,那么不少本科文學教材的難度可能是i+2,甚至i+3。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受到抑制。這里有兩個事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來說明問題。2004年4月兩位瑞典的大學教師Ingegard和Gunnilla到寧波大學做學術交流,她們準備了6首瑞典當代詩人的英譯詩歌,給二年級英語專業學生上課。作品的主題都涉及到當代話題,生詞不多。首先,她們輪流朗讀了這幾首詩,然后讓每位學生再默讀一遍,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首,劃出重點詩行,寫下簡評。她們再根據學生的選擇分組,讓他們在小組里交流各自的感受和評價,最后讓各小組代表向全班匯報討論情況。
另一代表再給全班同學朗讀他們討論過的那首詩。學生們思想活躍,發言踴躍,而且還能把不久前在《綜合英語》課堂上學到的思想和語言表達方式活學活用到對詩歌意義的闡釋上,朗誦的同學理解到位,聲情并茂。學生的表現給兩位瑞典教師和兩位觀摩的中國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瑞典教師還及時記下了學生的某些觀點和精彩話語,大加稱贊,說回國后要向瑞典學生交流。這個例子說明,文學作品確實可以激發學習者的認知潛力和思維能力,調動起他們的聯想和想象,并在相互討論中品嘗到學習的快樂。學生并不是不喜歡文學,關鍵是讓他們讀什么樣的作品,怎樣去讀這些作品。年代久遠、通篇生詞的作品,自然不會受到歡迎。國內一位學者舉出了另一個生動的事例,從反面說明了同一個問題?!鞍凑宅F行教材的體系,學生首次開始文學學習的探險,就遭遇到最為苦澀、艱難的古英語詩歌‘貝奧伍夫’。教學的實踐表明,為了達到起碼的理解,都是不得不花去大量時間解釋詩歌用詞、術語、格律等,文學課堂成了變相的精讀和語法課”(史慧風100-101)。我們希望學生既了解英美文學的發展過程,又能讀懂古今經典文本,還要對文學產生持久的熱情,這樣高的期待難怪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文學興趣。讀者反應批評理論主張,要重視讀者對文本的閱讀體驗和再創造。把這一理論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就應該重視學生對作品的參與和理解,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共同分享閱讀經驗。學生的見解有的可能是膚淺的,甚至可能是錯誤的,但只有通過閱讀和表達的方式,才能使他們的審美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使文學課成為啟迪思想、激發創見、開發潛能的人文素質課程,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文學思考和交流的樂趣,認識到文學正在開拓他們的視野和思想。這樣,文學的實用性也得到了一定的體現。
如果忽視學生的現有語言水平,一味強調古典作品的重要性,把課堂變成教師灌輸自己對作品理解的一言堂,就難以實現開啟學生心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為了讓學生讀懂早期經典作品,而冒使他們失去文學熱情的風險,是得不償失的。再者,文學經典從古到今數不勝數,在有限的課時內選擇經典作品,理應遵循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放棄一些早期的、語言難度較大的經典作品,或把它們推遲到研究生階段,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現、當代英美文學的經典作品,是更加理性的選擇。王守仁、趙宇編寫的《英美小說》,⑥以小說要素為綱進行編排,就是打破以史為綱的一種嘗試,語言難度問題也比較容易兼顧。文學教材的編寫方式簡單,是影響教學效果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文學教材都是在作品選編的基礎上,加上必要的文字解釋,幾道思考題,再加上作者簡介等,缺乏對文學理論、文學術語和文學的基本構成成分,即文學語法的介紹。文學教材除了提供閱讀作品外,教授學生如何切入文本分析十分必要。因此,文學教材編寫方式應該改革,只有增加批評理論和批評方法的介紹和訓練,才能授人以“漁”。授人以“漁”比授人以“魚”更加重要。這樣編寫教材的另一優勢是理論與文本閱讀相結合,理論的活力和意義在實踐中得到展示。通過文本分析介紹文學理論,還可以避免理論脫離實際變得晦澀玄奧。
總之,在知識和信息越來越豐富的時代,學生要在大學四年成為文學專家是不現實的期望。但掌握一些閱讀文學的技巧和方法則是可能的。本科階段打下文學閱讀和批評的基本功,讓學生產生對文學的興趣,消除他們對文學的敬畏心理,應該是英美文學教學的基本定位和目標。
我校開展了每學期每人10本課外書閱讀的“圖書漂流活動”。我們選定了適合本校學生水平的外研版《書蟲》手繪本、朗文《書蟲》中英雙語兩種圖書作為學生日常泛讀的材料。由學校圖書館統一為學生購買。同時,學校出資為每班購置一個圖書漂流箱。根據班級學生數量,在每班的圖書漂流箱里面按比例放置10-20本書,每個漂流箱在每班停留兩周,依次漂流到下一個班級。由學生在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自由閱讀。期間,教師不布置任何與應試考題相關的任務,而是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美詞、美句的積累本。在閱讀過程中自主摘抄不會的單詞、喜歡的句子或者臺詞。這種方式的閱讀,讓學生在自由放松的狀態下享受閱讀本身的樂趣?;顒訂雍?,學生立刻被書中短小的故事、有趣的對話吸引。抓住這個契機,我們隔周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交流反饋活動。具體的反饋方式有美句賞析、臺詞比賽、劇本改編、戲劇表演。學生們大膽創新,戲劇表演由選擇原文中的臺詞,變成了改編劇本。每次,師生都非常期待小組的戲劇創新。我們設立了最佳編劇獎,以此鼓勵學生的應用和創新。
每學期期末,在學生完成了10本書的閱讀之后,開展泛讀競賽作為此活動的一個結束展示。以初一年級為例,共有10個班,每個班有6個學習小組,教師指定每班負責一本書,每個小組針對分到的書目設計一道細節問題,全年級一共60道題,分別寫到紙條上,折好,放在一個抽簽箱里。學生們主動報名參賽,一題定輸贏,輸的被淘汰,贏了的繼續抽取問題進行作答,直至最后一個勝出者。在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學生,就是泛讀狀元。圖書漂流活動讓學生體驗了英語的應用。不僅保證了英語的課外閱讀量,還培養了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主動查詞,向教師、字典、網絡尋求幫助,形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了語言的運用能力。
2.“我行我秀”英語課文誦讀比賽
上學期期末復習時,我們開展了第一屆“我行我秀”英語課文誦讀比賽。比賽內容是教材英語課文。要求學生們在熟練背誦課文后,以演講、表演的形式把它展示出來。不同于往常只選拔優秀生的比賽形式,我們這次活動是全員參與的。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本次比賽采取了分層設計參賽內容的方式。學生根據水平分成三組。強手組的學生,背誦整本書的課文,賽前進行抽簽決定誦讀篇目;中等組學生,背誦第二單元的文段;英語學習稍弱的學生,可自選參賽篇目。這種設置既保證了對優秀生的選拔,又給中等生和學習相對薄弱的學生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實現了人人參與、人人體驗的目的。
本次活動的特色之二是鼓勵個人參賽,也鼓勵小組表演。在學生中,存在一些缺乏自信心、不敢展示的同學。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特意設置了小組合作誦讀。沒有自信的學生可以尋求一個好搭檔,自己承擔任務量相對輕松的對話句子或者文段?!拔倚形倚恪庇⒄Z誦讀活動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給學生們單調的復習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英語學習興趣。
高中英語教學不應該僅僅是為了高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環境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營造和諧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教授UnforgettableFilms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先放一段相關的視頻,在學生看完視頻之后,找一位學生把剛才的視頻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緊接著再讓學生用英語把自己喜歡的Films講述出來。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標準的語音語調;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智慧,活躍課堂氣氛,為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
2.講究授課藝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其標準之一是看教師的授課藝術,包括組織教學藝術和講授語言藝術。教師擁有較高水平的授課藝術,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我們制作課件時,尤其是在導入部分,可以用一些時下比較流行的學生看到會引起共鳴的資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從而使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學習英語。
二、精彩的導入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導入是一個最基本的課堂教學環節;雖然不用占太多的時間,但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良好的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短時間內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對新課題的學習中。
1.設疑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耙伞笔菍W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究,才有所得。例如,在教學thenecklace一課時,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Ihaveanecklace.(showonetothem).Doyouknowhowmuchitcost?HowdidIgetit?學生對筆者提出的問題很感興趣,很快就進入了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這樣就收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微課,即微型課堂,它是指將教學資源、學生、教師等結合起來,以其中某一個因素為主題,從而設計的小規模的課程教學過程。微課采取以視頻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和授課模式。在微課中,教師往往利用簡短幾分鐘時間,對其中某個重要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進行視頻錄制,以此為基礎來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課程設置對教師和學生都會有所控制,會同時集中學生和教師的精力在短時間內解決某一重要知識點,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此教學模式與當下人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環境極為相似,能促發其學習的興趣,從而更有利于教學現代化的實現目前大環境下,信息化的發展是微課教學推廣的重要保障。但從教學因素來看,教師和學生是影響微課發展的兩個因素。首先,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是對傳統教師工作的極大影響。英語專業教師絕大部分都與攝影等專業沒有關聯,其運用能力也大都一般。而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使得微課堂需要攝影視頻技術的運用,并且在硬件和軟件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績,并且諸如錄屏軟件錄制、攝像工具錄制、專用軟件錄制、專業演播室錄制等等一系列微課制作工作的研發與利用等軟件對教師日常錄制微課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支持,從而使教師在微課制作時遇到的技術難關得以攻克。對學生而言,微課的推行意味著要有信息化設備,這樣可以隨時隨地將其打開進行微課互動學習,解決了學生在學習微課時遇到的硬件方面問題,以此使微課向著長遠方向發展。
二、當前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高校學學英語專業的學生往往是非英語專業。這些學生僅僅通過兩年的課程完成對于大學英語的學習,而且教學模式僵硬,沒有脫離中學模式,其教學的內容集中于單詞、句子講解、語法等方面,這也就形成了一系列的負面問題。對大學生尤其是剛剛進入大學的的新生來說,大學的任何事情都是新奇的,包括教學課程在內,但是當他們接觸到大學英語課程的時候發現教學模式和中學時期幾乎相同,同時大學英語的教學形式仍然是基于課本之內的,并沒有和社會生活和時事政治相結合,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對于大學英語沒有興趣,從而不能夠促使其在短短的兩年的時間認真努力的學習英語。同時大多數的學生在學學英語的時候也容易走入誤區,簡單的認為在大學學習英語就是為了學習一點單詞,畢業生走入這樣誤區的根本原因在于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再者剛開始很多的學生對于英語抱有一定的興趣,但是由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冗長和繁瑣,使得學生逐漸的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動力和興趣。以上的原因都不利于大學英語教學在教學任務中的開展。所以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采用微課式的教學,利用現代化的手段成為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和開展的一大重要途徑。
三、微課教學對大學英語的促進作用
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每個大學老師都會遇到相同或類似的問題,微課教學模式也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形成,使得學生產生了對大學英語的興趣和動力。同時也使得大學英語在學生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得到實際的應用。所以我們更加應該嘗試利于微課教學的模式來開展大學英語的教學工作。筆者在研究一系列的資料之后認為,微課教學對于大學英語的教學開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下面我們從微課教學的本身特點來分析其促進作用。首先,“微”“小”成為微課教學模式特點之一,對于與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講解一個語法時,從上到下所有的相關內容集中在一節課上,對某個語法點進行長篇大論,微課教學則是集中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比較重要且細小的問題來進行著重的講解,將語法中最重要也是最實用的知識點進行總結,以微課的形式傳授給學生,這也就解決了學生接受英語教學過程的乏味性,大大提高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其次,教學內容的靈活性也是微課教學的模式特點之一。微課教學素材的選取相對傳統教學模式更加廣泛,其教學內容相對集中。這樣的模式對于大學英語在教學中的開展也是具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由于教學素材的多樣性,教師可以選擇更加貼近生活和時事政治的素材,這樣也就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素材和課程單一性的問題。在微課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主要的接受體,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專門性的學習。同時學生接觸到更多貼近生活和社會的話題,使得大學英語在學生畢業以后的社會生活中占據了很重要的角色。學生在短時間內接觸到不同的話題,這種多樣性的教學模式也解決了學生對于傳統大學英語缺乏興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了互動性,教師和學生在微課模式下相互探討研究某一個問題,學生的主動參與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學生對于大學英語的興趣大大提高。最后,“務實”也是微課教學模式的特點之一。相對于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微課教學的選題不會按照課本的要求,固定的以某一脈絡進行選題,它的選題范圍更加活絡,而且更加注重對于當前社會需求以及社會熱點問題的選擇,其模式相對來講更加務實,更加貼近學校、教師和當代的教學內容。微課教學的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也是社會需要的,如果是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對于大學英語的興趣和主動性都會大大的提高。在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在實踐中解決是微課教學的主導思想。所以微課教學不像傳統教學那樣教學和實踐活動相分離,它更加注重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進行教學,這樣的模式提高了學生在大學英語開展過程中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學生的經驗也隨著大量的實踐活動不斷的得到提高,同時也體現了自己獨有的特點,從而提高了學生學學英語的積極性,有利于大學英語在學生群體中的開展。
四、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