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 16:27:40
序論:在您撰寫傳統體育課堂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而學校教育作為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應該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由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體育課堂進行教學活動是當代云南學校教育發展的新任務,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向規范化、科學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學校體育改革與創新的一個亮點。
從社會歷史的發展來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往往都是從學校教育著手。學校教育作為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應該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現已在實踐檢驗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
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大多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娛樂性、休閑性以及技術簡單易學等特征,符合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便于教學實施與開展,能夠緩解由于教育經費短缺,體育器材、場地貧乏等問題,豐富了課堂教學,促進各個民族之間交流,并且符合國家地方課程的實際以及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要。由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體育課堂進行教學活動是當代學校教育發展的新任務,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向規范化、科學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1 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
學校體育教育作為區域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發展狀態將成為區域體育全面協調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性評價指標,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由于云南各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導致全省學校之間的教育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不協調性的事實。
因此,探索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已經成為當下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課題,就當前學校教育發展以及區域現存體育資源的現狀來看,學校體育教育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融合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對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眾所周知,云南擁有數量龐大的少數民族群體,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了一大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內涵深厚以及具有較強健身娛樂功能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這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有著與現代體育增強學生體質、體育興趣的同樣功效,可在學校教育中適度設置進行教學傳承活動,與現代體育內容有機結合及互動發展模式, 有利于拓展與完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彌補學校特別是農村或偏遠學校體育教育條件不足的現狀。
就此而言,學校教育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互動,除了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及其形式,使其課堂教學更富有內涵性,促進學校特色體育課堂的構設,為推動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工作的實施創造更多有利因素。
部分學校就此作出了嘗試并收到了意想不想的效果。例如玉溪師范學院每年一屆的少數民族傳統項目竹竿舞比賽,競賽活動是在學校學工部組織下進行,以學校各二級學院為單位報名參加,裁判組對競賽隊的表演內容設計、表演技巧等進行綜合評價,對獲獎隊進行獎勵。
對于多年一直從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筆者來說,有幸在校園感受、觀賞整個激動人心的少數民族竹竿舞表演,實屬感慨萬端。從整個競賽活動可以看出,表演各單位非常重視該活動,所有參賽隊都在競賽前一個多月就開始構思、設計和排練。競賽活動現場充滿生機與活力,異常精彩和悅目,在約二千多師生觀眾熱烈的掌聲下完滿結束了活動??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學校教育活動相結合,豐富了學校教學內容,滿足了現代學生了解、認識少數民族文化的要求,一定程度解決好區域學校發展相對滯后與教學改革全面發展的矛盾,對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也是眾多學校教育發展所應承擔的新任務。
2 促進學校多元文化發展的需要
就當前而言,多元文化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確實對部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了較大的沖擊性,還可能導致文化發生變遷性、流變性和斷裂性,同時面臨著生存訴求和身份認同的危機。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使人們能夠拓寬視野,進一步了解、認識和吸收各國、各民族的特色及精髓文化,并將之與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促進全球范圍內各民族的和諧相處與共同進步。
學校作為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基地,應該承擔起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創造和生成新文化的任務,也必須對文化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做出回應。也就是說,當代學校文化不應該是一元性的,而應該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層性等特點。因此,學校多元文化教育方向要呈現不分族群、血緣、語言、習慣和地域,尊重各個族群的文化差異,認可各族群文化存在的價值和作用,并結合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共識,為構建校園多元文化和諧交融式發展戰略創造條件及實現路徑,以滿足學校多元文化發展以及學生獲取多元文化信息要求的需要。
在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學校多元文化的發展應關注鄉土知識,關注地方現存資源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要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尊重和傳承當地優秀文化傳統,保證鄉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使學校教育能夠成為鄉土傳統文化展示的平臺。筆者認為,學校只有在保證本民族文化或本區域性文化核心延續的前提下,才可以無顧慮地吸收融合外來有益的文化,從而實現學校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在云南少數民族世代相傳的傳統體育、競技和游藝活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學校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適時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予以研究、保護的良機。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的傳承,一方面承擔了本鄉土傳統文化的保護、延續和發展的重要責任,使區域學生領略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和功能價值,也認識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珍貴性,傳遞保護、傳承、發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使目前仍然處于非主流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不至于在主流文化全面發展的大潮中遺失或停滯。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的融合,讓各種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過程中實現共生,
讓現代學校呈現出多元、開放和自由的狀態,為創設和諧多元文化服務,促進學校多元文化發展的需要,滿足學校各個行為群體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但是,學校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文化信息時,要保持嚴密的、全面的和自我反省的思維方式,對相關文化進行甄別,以保證其選擇的各種文化信息具有優質性、實用性和傳承性等特征,使學校多元文化富有新的生機和活力,也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成為學校教育改革、教學創新的巨大資源庫,為學校體育教學提供豐富的內容,為學校教育成效的取得提供豐厚的沃土?!? 承擔起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任務
學校教育作為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基地,將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現已在實踐檢驗中得到了進一步印證。從社會歷史的發展來看,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往往都是從學校教育著手。首先,學校有一大批非常固定的受教育群體—學生,這個群體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必然要求其肩負著傳承歷史和文化的重要使命,也就是說他們終究是最重要的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紐帶群體。
其次,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會按相關要求制定相對充分的教學時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融合,這就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教育創造了較為充足的時間條件,能夠彌補學生放學后忙于課后作業而無暇參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不足。再次,學校體育教師往往是接受了專門的體育教育教學技能培訓,并具有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經過學習和培訓活動后普遍具備了“傳授者”的條件和優勢。第四,學校一般情況下都配置有供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所需的體育場地和器材,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的開展、傳播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實踐經驗也進一步表明,學校教育是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由于其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的特殊性和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保存、積淀,才得以弘揚、創造和發展。
就此而言,學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在動力,將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承擔起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新任務。鑒此,云南不少學校嘗試性的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課程資源的模式融入到學校體育課程資源體系中來,讓廣大學生在健身娛樂中接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學生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都是有益的,豐富了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滿足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形成了教育的區域特色的同時也弘揚、傳播了少數民族文化,對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梢?,學校教育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是對現代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學校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契機,是解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的關鍵。但是,由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學校進行教學活動還處于初級階段,傳承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和完善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在后期工作中需繼續加強、繼續努力和繼續深化的地方。
摘要:本文采用文獻資料研究調查,結合體育課堂教學實踐等研究方法,對現代體育課堂教學改革進行了相關闡述,提出現代體育課堂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采用創新教育--讓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走進體育課堂,而推動當前體育教育改革,繼承與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教學改革 健康第一
研究目的:
繼承與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是學校教育的永恒主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校是文化傳播的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體體現。學要基地。充分發揮學校載體之優勢,可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中華民族振興,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可以充實學校體育的教育體系,能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還能弘揚民族文化,從小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研究的方法
搜集資料法:查閱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網絡、查閱有關民族教育書籍
實踐法:結合各班研究的民族,體育課上進行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練習。
結果與分析:
體育學科是學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它不僅與學校的其它課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鮮明特性。體育學科為學生提供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 ,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表現機會,對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提高,具有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那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就成了體育教學追求的目標。學校體育不僅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更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一種思想、一種意識、一種精神。因此,改革體育課堂完成素質教育已是時代賦予我們體育教學的重任。我校開展的“知我民族、愛我中華”的民族文化系列活動,促進了我校的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下面就如何結合我校民族文化教育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淺談幾種具體做法
1、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以武術教學為切入口,激發興趣,喚起學生主動參與練習的積極性。
1.1確立武術教學內容
在確立武術教材內容的選擇和教材的搜集中,我們查閱大量有關武術的書籍和VCD,經過篩選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結合本校學生的自身條件,和學生初次接觸武術等多種因素,就確定了現在的武術教學內容由少林入門拳改編的“中華武術操(一)”和由中華正陽拳改編的“中華武術操(二)”。
1.2武術學習與學校體育活動相結合,喚起學生主動參與練習的積極性
學校的民族活動促進了武術教學:在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抓住民族運動的活動特點來施教育人。根據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基本動作人手,以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為套路練習打下良好基礎。練習中,采用師生互動、小組互動、學生互動的形式,讓每位學生比較容易的接受武術動作學習,樂于參與到武術動作的練習與表演中,使學生學習武術興趣極高,由此來提高武術動作的規范性、正確性。在學校的廣播操、民族活動展示中, “中華武術操”作為一個重要的表演項目進行展示。表演時,學生大聲齊喊“嘿”,一是動作整齊;二是增添力量和氣勢,達到了以氣推人,以聲助勢的效果,滿足了學生的表演欲望,激發了學生學好武術的決心,同時贏得了領導和家長的肯定與支持。
1.3以武育人、以武激智
在武術教學過程當中,比較明顯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思想品質,因此,應適時地生動具體地向學生進行武德教育和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培養優異的思想道德品質。教學中,教師結合民族英雄人物進行武德和思想品德教育。練習中,體現學生的嚴格性、緊張性,加強了集體主義精神,凝聚了校風和學風。
2、課堂教學中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讓學生體驗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認識,激發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我們剛進行研究時,我們把五十六個民族人們的習俗、各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打印出來,通過切磋、研究、實踐、反思、交流幾個步驟,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把符合在我校開展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確認出來,并同現有課標相結合,分成了發展跑、跳、投、靈敏等素質幾個大塊。比如:跑的項目有瑤族的巧過獨木橋、漢族的二龍戲珠、京族的捉迷藏、黎族的珍珠球(又名托球跑)、維吾爾族:踩繩等,跳的項目有黎族的跳竹竿、夾包等,投的項目有畬族的打松鼠,發展身體協調性的項目有怒族的虎熊背石頭、撒拉族的蹬棍、蒙古族的牧羊人、怒族的虎熊背石頭、壯族的賽龍舟等,并在此基礎上重點是滲透德育,通過簡單講解各民族的習俗,無形中既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又讓學生感受了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如:平日練習的擲準項目,在練習中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情境的創設下成為畬族的打松鼠,畬族的打松鼠填充了學生上肢的活動機會,把繩捆綁成小球作為投擲物,把滾動的球作為小松鼠,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常用物品的一物多用,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創新。游戲講評中,教師語言引導學生把獲得的獎勵―小粘貼能否像畬族人一樣,把打到的松鼠送給自己喜歡或自己尊敬的人?教育學生要有一顆愛待別人和尊敬別人的心??菰锏奶K練習,在練習中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情境的創設下成為朝鮮族的花樣跳繩;就連同學們最喜歡玩得快快跳起來,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情境的創設下成為同學們更想躍躍欲試的彝族跳火繩 。朝鮮族的傳統體育項目花樣跳繩引導學生學習朝鮮族人民尊敬老人的優良傳統,同時學習他們團結協作、奮發圖強的精神。彝族的跳火繩激發學生擁有彝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珍惜與向往。學跳黎族的竹竿舞:引導學生來了解黎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吸引學生對少數民族的探究。學生初次練習跳竹竿,動作會很不協調,這樣就會導致竹竿傷腳或摔倒,發生不安全事故,練習中教師用繩來代替竹竿,這樣學生就可以大膽的進行練習了。練習中提高了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反應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同時體現出同學間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質,促進了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增進了師生間的友誼。又譬如游戲:穿過小樹林,教師一般只是給學生一個想象成小樹的情景,練習內容簡單,這時如果結合民族體育項目,把它創設成草原小牧民,趕著一頭頭的羊(小牧民手中拿著一根體操棒,羊由小足球代替),繞過一個個障礙,最終要把羊安全的送回羊圈,以此類推。學生的練習熱情特別高,并且在練習中手腳并用,為了更好地當好一個小牧民,都開動腦筋,尋找竅門,練習效果明顯高于原有游戲,既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又讓學生深切的領悟到自強不息、團結統一的偉大民族精神。
二、融入民族特色體育項目,獨創我校的民族趣味運動會
我校的民族趣味運動會與課堂內容整和,本著各民族的友好團結為宗旨,滲透競技體育,體驗民族風情,結合我校的民族特色活動,開幕式上,各班根據自己班的民族特色,采用不同民族音樂來伴奏,一年級學生也加入進來,學生們跳起來了具有各民族代表性的舞蹈,如“蒙古族――賽馬”、“高山族――甩發舞”、“藏族――熱巴舞”等,最后,五十六個民族的集體舞,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民族大團結得到了升華。
競賽中參加的體育項目也是經過我們反復篩選,既要體現民族特色,又要同體育課相結合,讓學生全體參與進來,有畬族的打松鼠、瑤族的巧過獨木橋、蒙古族的牧羊人、彝族的跳火繩、壯族的賽龍舟、怒族的虎熊背石頭等。在比賽中,學生們各顯奇能,快樂有趣的參與到民族體育項目比賽中,看!比賽者虎視眈眈,觀看者搖旗吶喊,其中還夾雜著興奮的家長們,趣味運動會的成功舉辦,給了我們又一個成功的體驗,同時,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完善我們的校本教研的信心。
三、為了更好的引用,我們認為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挑選、整理一些民族民間體育活動引入課堂教學
選擇時要具有針對性,更多的選擇具有濃厚民族、地方特色,能滿足學生趣味的教材內容,使學生學練積極,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師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最適合學生的,如現在我們在教授低年級教學時,就要偏重于這一方面選擇適合學生的傳統項目,象游戲賽威呼 是游戲賽龍舟的初級階段, 每組隊員手握兩根木桿或竹竿,以一路縱隊的隊形向終點飛跑,先到終點者為勝,跑的過程中隊員可伴唱:嘿――吆嘿吆或“一二一”等便于集體掌握的運動節奏性口號,比賽中,竹竿任何部分不能落地,賽威呼在對于小學低年級走跑教學中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既可以糾正低年級學生走、跑的協調性,還可以解決學生“一二一”的落腳問題,同時還感受了一種民族風情。
2、及時反思,注意交流
教師上完課后,要針對教學中的有些問題進行反思,認真總結,比如:瑤族的獨木橋,此活動雖然學生的興趣極高,但是,通過上課,我們發現此項目低年級學生的安全性并不是很高,于是,我們用木塊替換了體操凳,適當的降低了難度,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效果反而更好,使我們嘗到了反思后的甜頭。同時我們還要多和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同行之間共同探討,還要同其他學科的進行交流,吸其精華,去之糟粕,從而形成具有自己學科特色的民族體育傳統教學。
四、結論與建議
結合民族體育傳統項目,把它有效的引入到體育課中,使我們初嘗到了勝利的喜悅,在驚喜之余,更堅定了我們繼續堅持下的信心,同時,在民族傳統教學中我們也獲得了一些心得,為自己的體育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展望未來,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將為繼承、發揚、傳播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提供良好的場所。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特別是在我?!爸颐褡?,愛我中華”民族文化特色教育的良好環境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應邁得再大一些,讓民族傳統體育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遺產,經過提煉與發展為學生所掌握與運用、傳播到社會中去,練就健壯的體魄,保持充沛的精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東方56個民族網
[2]青島市實驗小學校本教材
從社會歷史的發展來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往往都是從學校教育著手。學校教育作為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應該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現已在實踐檢驗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印證。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大多具有教育性、健身性、娛樂性、休閑性以及技術簡單易學等特征,符合各年級學生年齡特點,便于教學實施與開展,能夠緩解由于教育經費短缺,體育器材、場地貧乏等問題,豐富了課堂教學,促進各個民族之間交流,并且符合國家地方課程的實際以及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要。由此,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融入體育課堂進行教學活動是當代學校教育發展的新任務,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向規范化、科學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1 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
學校體育教育作為區域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發展狀態將成為區域體育全面協調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性評價指標,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由于云南各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導致全省學校之間的教育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和不協調性的事實。
因此,探索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已經成為當下教育工作者主要研究的課題,就當前學校教育發展以及區域現存體育資源的現狀來看,學校體育教育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融合發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對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眾所周知,云南擁有數量龐大的少數民族群體,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了一大批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內涵深厚以及具有較強健身娛樂功能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這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有著與現代體育增強學生體質、體育興趣的同樣功效,可在學校教育中適度設置進行教學傳承活動,與現代體育內容有機結合及互動發展模式, 有利于拓展與完善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彌補學校特別是農村或偏遠學校體育教育條件不足的現狀。就此而言,學校教育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互動,除了豐富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及其形式,使其課堂教學更富有內涵性,促進學校特色體育課堂的構設,為推動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工作的實施創造更多有利因素。
部分學校就此作出了嘗試并收到了意想不想的效果。例如玉溪師范學院每年一屆的少數民族傳統項目竹竿舞比賽,競賽活動是在學校學工部組織下進行,以學校各二級學院為單位報名參加,裁判組對競賽隊的表演內容設計、表演技巧等進行綜合評價,對獲獎隊進行獎勵。對于多年一直從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筆者來說,有幸在校園感受、觀賞整個激動人心的少數民族竹竿舞表演,實屬感慨萬端。從整個競賽活動可以看出,表演各單位非常重視該活動,所有參賽隊都在競賽前一個多月就開始構思、設計和排練。競賽活動現場充滿生機與活力,異常精彩和悅目,在約二千多師生觀眾熱烈的掌聲下完滿結束了活動??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學校教育活動相結合,豐富了學校教學內容,滿足了現代學生了解、認識少數民族文化的要求,一定程度解決好區域學校發展相對滯后與教學改革全面發展的矛盾,對促進區域學校體育教育的全面協調發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也是眾多學校教育發展所應承擔的新任務。
2 促進學校多元文化發展的需要
就當前而言,多元文化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確實對部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了較大的沖擊性,還可能導致文化發生變遷性、流變性和斷裂性,同時面臨著生存訴求和身份認同的危機。但是,文化的多元性使人們能夠拓寬視野,進一步了解、認識和吸收各國、各民族的特色及精髓文化,并將之與本民族的優秀文化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促進全球范圍內各民族的和諧相處與共同進步。
學校作為文化傳播與發展的重要基地,應該承擔起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創造和生成新文化的任務,也必須對文化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做出回應。也就是說,當代學校文化不應該是一元性的,而應該呈現出多樣性和多層性等特點。因此,學校多元文化教育方向要呈現不分族群、血緣、語言、習慣和地域,尊重各個族群的文化差異,認可各族群文化存在的價值和作用,并結合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共識,為構建校園多元文化和諧交融式發展戰略創造條件及實現路徑,以滿足學校多元文化發展以及學生獲取多元文化信息要求的需要。在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學校多元文化的發展應關注鄉土知識,關注地方現存資源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利用,要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尊重和傳承當地優秀文化傳統,保證鄉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使學校教育能夠成為鄉土傳統文化展示的平臺。筆者認為,學校只有在保證本民族文化或本區域性文化核心延續的前提下,才可以無顧慮地吸收融合外來有益的文化,從而實現學校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在云南少數民族世代相傳的傳統體育、競技和游藝活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學校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適時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予以研究、保護的良機。云南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的傳承,一方面承擔了本鄉土傳統文化的保護、延續和發展的重要責任,使區域學生領略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和功能價值,也認識到其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珍貴性,傳遞保護、傳承、發展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使目前仍然處于非主流的少數民族體育文化不至于在主流文化全面發展的大潮中遺失或停滯。
另一方面,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的融合,讓各種文化在相互交流、融合的過程中實現共生,讓現代學校呈現出多元、開放和自由的狀態,為創設和諧多元文化服務,促進學校多元文化發展的需要,滿足學校各個行為群體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但是,學校在面對紛繁復雜的文化信息時,要保持嚴密的、全面的和自我反省的思維方式,對相關文化進行甄別,以保證其選擇的各種文化信息具有優質性、實用性和傳承性等特征,使學校多元文化富有新的生機和活力,也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成為學校教育改革、教學創新的巨大資源庫,為學校體育教學提供豐富的內容,為學校教育成效的取得提供豐厚的沃土。
3 承擔起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任務
學校教育作為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基地,將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現已在實踐檢驗中得到了進一步印證。從社會歷史的發展來看,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往往都是從學校教育著手。首先,學校有一大批非常固定的受教育群體—學生,這個群體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必然要求其肩負著傳承歷史和文化的重要使命,也就是說他們終究是最重要的傳統體育文化保護和傳承的紐帶群體。其次,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會按相關要求制定相對充分的教學時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學校教育融合,這就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教育創造了較為充足的時間條件,能夠彌補學生放學后忙于課后作業而無暇參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不足。
再次,學校體育教師往往是接受了專門的體育教育教學技能培訓,并具有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經過學習和培訓活動后普遍具備了“傳授者”的條件和優勢。第四,學校一般情況下都配置有供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所需的體育場地和器材,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學校的開展、傳播提供了基礎和條件。實踐經驗也進一步表明,學校教育是傳遞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由于其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的特殊性和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保存、積淀,才得以弘揚、創造和發展。就此而言,學校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在動力,將為民族文化的傳承開辟一條重要途徑,承擔起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新任務。
鑒此,云南不少學校嘗試性的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課程資源的模式融入到學校體育課程資源體系中來,讓廣大學生在健身娛樂中接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學生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都是有益的,豐富了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滿足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形成了教育的區域特色的同時也弘揚、傳播了少數民族文化,對促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見,學校教育傳承民族傳統文化是對現代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學校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契機,是解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的關鍵。但是,由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學校進行教學活動還處于初級階段,傳承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和完善的地方,這也是我們在后期工作中需繼續加強、繼續努力和繼續深化的地方。
摘 要:傳統體育游戲是在人類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所創造與積累起來的一種具有顯著民俗特點的游戲,其產生的目的是為了健身、娛樂與防身。這些傳統的體育游戲反映了人類的文化特點、、生活習俗以及道德風尚,是人類生活、文化、政治的一種集中表現形式,具有風俗性、傳統性、節慶性諸多特c。傳統體育游戲形式多種多樣,如推鐵環、踢毽子、丟手絹、找朋友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機地將這些傳統體育游戲滲透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將利于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傳統教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具體應用
傳統體育游戲是我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體現,其多種多樣的體育形式進一步推進與豐富了我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所以,如果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將傳統體育游戲與小學體育游戲進行有機融合,則有助于提高體育游戲的教學效率。自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小學體育事業蒸蒸日上,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與推進,人們對體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小學生作為民族興旺的希望,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而將傳統體育與小學體育游戲有機結合,則能夠在豐富體育活動形式的前提下,弘揚與傳承我國優秀民族文化,樹立學生民族觀念與意識。
一、樹立民族體育意識,豐富學生理論基礎
正確的體育意識是實施體育教學的前提與基礎,將直接影響整個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所以,在小學體育的具體開展過程中,教師務必要注重樹立與培養學生的傳統體育意識,讓學生能在正確的體育意識指引下推動民族體育發展。但傳統體育理念卻與現代體育理念有著差別,傳統體育理念大多來源于民間,需要教師深入研究、調查與挖掘各種傳統體育項目名稱以及歷史,讓學生能在思想層次上進行理解與把握相關的傳統體育精髓與實質,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傳統體育意識,在豐富其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達到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精神的目的。例如,在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在課下為小學生準備不同的傳統體育游戲形式,并將其與體育內容、學生的心理特點相結合,以此吸引學生對傳統體育游戲的注意,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愛上這種游戲,如抽陀螺、踢毽子。
二、結合具體游戲內容,采用不同游戲形式
俗語有言:“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獨特性,無論是人或事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規律與法則,這一理論放在課堂教學中也適合。教學就是教授新的知識,所以每一節課的授課內容必然不同,如果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采取一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其課堂教學未免枯燥、乏味,這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尤為明顯。好奇是小學生的共性,如果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一味地采用一種游戲形式進行教學,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降低其體育參與的積極主動性。由于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傳承下來的游戲形式多種多樣,且大多是學生不曾聽聞的,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妨借助傳統體育游戲的這一顯著特點,將其引入到具體的體育游戲活動中來,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如有的體育課側重于全體學生的協作,則可以采用跳大繩、兩人三足等游戲;有的體育課側重于學生反應能力,則可以采用投沙包游戲。這樣,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游戲形式,不僅能給小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還能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激發其對于體育游戲的興趣。
三、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因地制宜展開教學
每個人從小所處的環境、所受的教育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特點各不相同,比如有的擅長動手實踐;有的則傾向于彈跳、跑步。此外,由于體育教學容易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每所學校的教學情況各不相同,且各項傳統體育游戲本身也存在一定地域特點。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全體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本校區的教學特色以及課程特點,從學生具體的生活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展開教學,以便突出傳統游戲特色,如摔跤、跆拳道、風箏。此外,男女學生也存在一定差異,將傳統體育游戲滲透到小學體育教學中時,應當考慮到這種情況,設計出的游戲既要符合男生的個性特點,又要兼顧女生的興趣特點,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傳統體育游戲實踐中來,提高他們的體育精神,鍛煉他們的體格能力,以此達到健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
總而言之,傳統體育項目作為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有著重要作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將其滲透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僅有助于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助于樹立學生的傳統體育意識,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此外,更有助于達到鍛煉學生體格,塑造學生人格的目的,對于其今后的學習與生活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鄭鐵.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體育時空,2013.
關鍵詞:體育課堂;傳統文化;集體榮譽感
體育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我校積極尋找體育教學和傳統文化的契合點,使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它以德育人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那么,如何在體育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呢?下面,筆者就從以下兩方面對此問題進行簡單論述。
一、采取集體合作練習的手段,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促使學生養成良好個性
集體主義精神是傳統文化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對中學生進行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從而使學生以集體的形式朝著明確、統一的方向和目標前進。所以,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通過采取集體合作練習的手段,使學生養成自身的集體意識,具有集體榮譽感,并養成良好的個性。
比如,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除了一些讓學生以個體的形式進行練習,還要選擇一些讓學生能夠通過集體合作來完成的,如足球、籃球等教學項目,在學生完成了個人技術動作的教學任務后,還要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實戰,讓學生在實戰過程中,感知所有成員相互配合的重要性,知道只有整個集體同心協力,才能取得勝利。這樣,通過采取集體合作練習的手段,使學生樹立集體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形成良好的個性,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適當進行武術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麗珍寶。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我們不要總是將教學內容始終局限在一些基礎體育動作的教授和練習上,還要適當進行武術教學,它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性,我們可以利用它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比如,我們可以給學生介紹中國歷史上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如清末民初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一代宗師黃飛鴻,他3歲從父習武,13歲盡得家傳功夫,有絕技無影腳、鐵線拳、子母刀等等。1894年,黃飛鴻隨劉永福赴臺灣抗擊日本侵略軍;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年幼時拜陳廣為師,學習刀槍之法,武藝“一縣無敵”,在北宋末年投軍,曾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斗,所向披靡,位至將相,岳母還為岳飛后背刺上“精忠報國”……這樣,通過結合中國歷史上一些習武之人的英勇事跡,讓學生知道了學習武術并非是為了以強欺弱、打架斗毆,而是成為合格的祖國保衛者。通過這些事跡,還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而使學生愿意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學習武術,使祖國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得到繼承。
綜上所述,在體育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感悟我國豐富的民族文化,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素養,并讓學生對我國民族文化產生熱愛和尊重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積極探究體育課堂和傳統文化的契合點,將傳統文化以科學、合理的形式滲透到體育課堂教學中,使學生不僅學到基本的體育技術動作和技能,心理品質也能獲得良好、健康的發展。
一、新課標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體育教學中很多舊觀念制約著當前學校體育的 發展 ,與新《大綱》不相適應。要想使學校體育向縱深發展,符合新《大綱》的要求,就必須轉變舊思想和舊觀念。
1.體育教學內容的轉變
隨著體育 教育 的發展,單純的競技教學和身體素質內容,已不適應 現代 體育教育發展的需要。(1)技術技能教學內容傳統體育教學中技術、技能的內容以田徑、體操和三大球為主,學習時不分性別、年齡、體質狀況、技術基礎全班統一,忽視了學生個人的特點,興趣和各方面的差異,不利于學習。在現代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興趣、體質等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技術、技能的學習和掌握,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解決了教學中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難題。 (2)理論教學內容?,F代體育教學中要重視理論課的教學,增加理論課在教學中的比重。學生通過對營養與健康、養生與保健的學習,增強學生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通過對我國傳統項目史、奧運淵源等體育史的學習,激發他們的愛國激情,使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美好愿望更強烈;通過動作技術原理、項目規則的學習,促進體育實踐教學的效果。
2.體育教學組織的轉變
傳統體育教學忽視教學的效果,重視教學的過程,“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步曲是多年的教學組織模式?!拌F”的紀律,整齊的隊形是課堂組織好的典范,學生在這種“死”教學環境條件下心理處于壓抑狀態,他們只能機械地從事與自己毫無興趣的活動,學生的個性被抹殺。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呆板是學生愛體育卻害怕上體育課的主要原因。體育課成了學生的一種沉重負擔,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效果?,F代體育教學的組織必須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快樂的教學氛圍。從知、情、意、行入手,重過程的參與、重個性的解放,重師生關系的和諧、重成功的體驗,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課堂教學做到嚴而不死、活而不亂。
3. 體育 教學方法的轉變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采用封閉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要求嚴格,他們認為“嚴師出高徒”,對課堂上學生的一些“出軌”行為嚴厲批評,甚至體罰,這樣加深了學生的消極情緒,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要隨之改進提高。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多肯定、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每個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同時合理利用多媒體等 現代 化教學設施,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
4.教師角色理念的轉變
體育教師傳統上是體育教學中的領導者,往往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現代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獨奏者”的角色轉變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是領導者,而是引導者,幫助和引導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知識;要由“學適應教”轉變到“教適應學”;要把主動性還給學生,把體育課當成是給學生提供充分鍛煉、 發展 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真正成課堂的主人。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內在的體育需求創設一系列和諧、民主、寬松的體育學習環境,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體育活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會學、樂學、善學,從而保證學生達到發揮和發展的最佳效果。
二、正確處理好體育教學中技術教學和理論教學的關系
1.通過體育理論知識傳授,教會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
體育教材是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的主要教學資料體育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對體育教材的學習是學生學習體育的基礎。重點應指導學生了解體育教材的知識結構,讓他們知道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指導他們邊閱讀、邊思考、邊比劃、邊練習。使學生對體育實踐內容有一個粗略的印象,體育教科書中的插圖和圖示有完整動作圖、分解動作圖、輔助練習圖、練習方法圖、游戲方法圖、戰術配合圖及衛生保健知識圖等,它們是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有效資料,教師應指導學生看懂體育教學資料中的插圖和與圖示的內容動作順序、動作路線及技術要求等,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自學能力,以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與運動技能。學生體育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體育基礎知識的學習,教會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簡單枯燥;體育教師;積極性;培養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6-0188-02
“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苯陙?,作為實施素質教育主要途徑之一的學校體育教育迅速發展,由于地區的差異,發展的不平衡性,農村體育課堂教學與現代教育教學不相符,為了適應現代教學的發展,應改變農村傳統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從而為提高國民的整體健康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打破常規跳出框框,例如在2007年“市優質課《前滾翻》”的教學中我以設問的方式導入,在教前滾翻時,把這節課的內容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使之成為一種誘因,把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潛伏狀態轉入活動狀態,來推動學生的內部動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自然的引入課題——前滾翻。
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的主動傳導和學生的被動吸收為主,忽視了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原則,把學生的思維空間限制在教師固定的框架之下,與培養高素質人才不相符,扼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體育教師,對大多數運動項目熟練些,教學方法掌握的熟練,不可能對所有的運動項目都透徹了解。但體育教學是全面的,不能因為體育教師個體教學的差異影響體育教學。如:常見的錯誤就是教師把自己擅長的內容精講精煉,動作示范規范,學生也對動作掌握快,相反,把自己不擅長的內容安排少些,講解生硬,動作示范效果不佳,學生學起來興趣也就不高,教學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結果出現了把教師擅長、熟練的內容安排多些,相反就少,這樣就違反了全面發展的原則。學生學習與鍛煉的主動性和思維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
這樣培養的學生在今天是很難適應時展的。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都想玩自己喜歡的項目,體育課教師就更難組織了。有些老師一看體育課無法上了就大放羊,學生干什么的都有:喜歡打籃球的打籃球,喜歡踢足球的踢足球,有的坐在一邊什么也不干,有的自己玩,有的看看書。這時我們的教師想,體育課這樣下去還有什么意義。這樣的體育課誰都可以上,還要專業的體育教師干什么。所以我們想了一些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多次在體育組教研會上討論,怎樣才能上好體育課,怎樣使學生對上課內容感興趣。我們多次討論教師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調查中學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我們在不違反教學原則的基礎上做了調整,體育課堂上不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強迫學生學習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是不能推動教學的順利進行的,更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更談不上課堂效率了。于是我們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5%的男生,5%的女生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90%的學生特別喜歡體育,但他們不喜歡這種體育課。于是針對這種現象我們對體育課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刪除了學生不感興趣的內容。根據我們學校的實際,以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健美操、校園集體舞、體操為主要教學內容,以武術為輔助教學,初步取得了效果。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了特長,而且提高了教學質量。通過這次調整,大大調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特別是一些大眾項目,如健美操、校園集體舞等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更能吸引學生。教師也發揮了特長,組織教學方便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