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2 16:27:33
序論:在您撰寫城鄉經濟差距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城鄉要素流動和城鄉政策對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就要從城鄉市場資源配置機制、城鄉公共產品投入機制、城鄉社會保障機制、城鄉規劃機制等方面入手進行統籌。
關鍵詞:統籌城鄉;機制;城鄉差距;區域政策;要素流動
一、城鄉經濟運行原理
(一)假定前提
城鄉社會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城市居民從事非農產業,農村居民從事農業。居民都是理性經濟人,影響其行為的僅僅只是收入的多少。居民的純收入由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和福利保障補貼三部分構成,即純收入=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福利保障補貼,可見純收入與自身能力大小正相關,與其生活成本負相關,與其所獲得的福利保障補貼正相關。這里的生活成本主要指城鄉居民獲得同等生活條件所需花費的成本,福利保障補貼是指同等條件的城鄉居民所獲得的國家福利保障等收入。其實,如果把生活成本小看成政府的生活補貼大,那么總收入=自身能力收入+政府生活補貼+社會保障補貼,這樣就可以把政府給居民的生活補貼和福利保障補貼統一為居民的政策性收入。由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居民自身能力收入都是在市場中實現的,因此可以把它稱之為市場性收入。這樣,居民的總收入就是由其市場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兩部分構成。
(二)運行分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城鄉作為兩個不同的區域,所有的可流動的產品和要素都會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自動流動從而得到有效配置。由二元結構和增長極等理論可知,城市在整個大區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發展優勢?;谕獠拷洕?、聚集經濟等原因,廠商、居民以及資本等可流動要素資源向城市集中,以謀取最大利潤和效用。城鄉經濟發展過程中社會資源的時、空有效配置,實際上就是土地要素與其他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當實現社會資源的時、空有效配置時,可流動的要素和產品通過市場交換達到供求平衡,從而確定均衡的要素與產品價格;而土地要素則因空間聚集和其他要素與產品市場的均衡達到最佳利用,從而實現租金收入——土地價格的最大化[1]。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居民成了生產經營的主體,各種機制的運行最終要表現為居民的經濟行為(特別是生產經營行為),并要以居民的行為作為運動的基礎。因為盡管土地、資本等要素資源也是城鄉發展中的重要要素,但是它們都是由人來支配的,其價值都體現為其所有者的收入。因此,在城市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的這種勞動力要素。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居民追求生產經營中的利潤最大化,按最優化原則在各種約束條件的作用下配置家庭資源,參與農外就業、科技進步,參與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因此,在城鄉發展過程中,城鄉居民會主動自覺地把自己所擁有的要素資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
起初因城市聚集經濟的存在,人口不斷集中于城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但由于城市土地供給嚴重缺乏彈性,導致城市土地價格不斷攀升,再加上其他種種原因,致使城市聚集經濟效益減少,甚至出現聚集不經濟。而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邊遠地區土地的利用提供了機會,降低了城市土地的使用成本。由此可以預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聚集經濟的下降,城市的部分居民和其他經濟活動主體可能會向城外(農村)遷移,以減少成本,增加利潤??傊?出于經濟人的本性,不管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民,都會作出選擇,使其收入水平達到最大??梢?在城鄉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市場主體對收入最大化目標的追求,會使主體在城鄉空間上位移,最終實現居民城鄉收入均等化,各種資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居民是居于城市還是農村,只取決于主體的偏好,與其經濟收入無關。
當然,實現這個目標是個漫長的過程。正如繆爾達爾和赫希曼所描述的,發展初期地區差距會日益擴大,從長遠看地區間的發展將趨向均衡。這種設想也被稍后幾年的威廉姆森的研究所證實,并被概括為區域發展的“威廉姆森倒U字曲線”或“威廉姆森法則”。但是,如果僅憑市場的力量,沒有人能知道,包括威廉姆森本人,那種使地區差距狀況發生轉折的倒U形曲線的頂點何時才能到來。
由于居民的總收入由市場收入和政策收入兩部分構成,市場收入主要由居民的個人素質、知識、技能等決定,政策收入則由國家對待居民所處區域(城市或農村)的公共產品投入和社會福利保障等政策決定??梢?居民的總收入與他們自己的能力有關,也與他們所處的區域(是城市還是農村)緊密相關。相同條件的城鄉居民獲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定相等。
由于農業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從事農業的市場收入低于城市工商業的收入。通過勞動力的區域間自由流動,同一勞動者在不同區域將獲得大致相同的收入,不然就會在城鄉區域間遷移,也就是說這樣就會最終導致相同能力的勞動者從事農業和從事非農業的收入一致。當然,這種收入與城鄉總的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而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卻又與政府的城鄉規劃水平正相關。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知:
1.如果居民在城鄉獲得的政策性收入一致,那么,這時勞動者是居于城市還是農村,對其沒有任何經濟上的影響,僅僅是生活方式的偏好不同罷了。
2.如果居民在城鄉獲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致,例如居民在城市的政策性收入大于農村時,那么,只有當相同能力的勞動者從事農業的收入大于從事非農業的收入并且之差不小于其城鄉政策性收入之差時,城鄉居民的收益差距才能縮小。如果相同能力的勞動者從事農業的收入小于從事非農業的收入,或者相同能力的勞動者從事農業的收入大于從事非農業的收入但之差小于其城鄉政策收入之差,那么,從事農業的居民就會往城市轉移,但是沒轉移到城市的農村居民與能力相同的城市居民相比則其收入可能要低,城鄉差距將不會縮小,甚至有可能會拉大。
3.如果居民在農村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城市,那么,當相同能力的勞動者從事農業的收入小于從事非農業的收入并且之差等于其城鄉政策收入之差時,即可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均等化。但是,如果當相同能力的勞動者從事農業的收入大于從事非農業的收入或者小于從事非農業的收入而之差小于其城鄉政策收入之差時,則城市居民會往農村轉移,直到其總收入均等為止。而如果當相同能力的勞動者從事農業的收入小于從事非農業的收入而之差大于其城鄉政策性收入之差時,則農村居民會往城市轉移,直到其總收入均等為止。
(三)結論
勞動力自由流動是保證相同能力的城鄉居民能獲得相同收入的前提條件,政府的城鄉規劃水平決定了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從而影響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政府對待城鄉區域的政策對于城鄉統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擴大或縮小城鄉差距,提前或延后實現城鄉的統籌發展。
二、城鄉經濟差距的現狀及原因
(一)城鄉經濟差距的現狀
在現實生活中,城市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向城市集中,而遠離城市的土地并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價格也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我國城鄉差距懸殊,目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并影響到社會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2]。在人均收入方面,從1978-2005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差距由2.57倍擴大到3.22倍,絕對差距由209.8元急劇擴大為7238元;如果用反映社會貧富程度的基尼系數來表示,1978年前我國基尼系數為0.20~0.24,1980年為0.33,1990年擴大到0.343,1994年突破警戒臨界點0.4,2000年后達到0.417,2005年《世界發展報告》認為已經達到0.447;從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爾系數來看,1980年城鄉恩格爾系數分別為56.9%、61.8%,到2005年分別下降到36.7%、45.5%,兩者差距由當初的4.9個百分點擴大到8.8個百分點;2005年中國農村地區年人均純收入低于944元的仍有6432萬人。當然,這還不能真實地反映城鄉之間的實際收入的差別。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沒有涵蓋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種各樣的實物性補貼,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種各樣的實物性補貼(醫療、教育、養老金保障、失業保險、最低生活費救濟等等)考慮進去,城鄉收入差距可能要達到4倍~5倍,甚至是6倍[3]。
2.城鄉教育存在嚴重差距[4],具體表現為:一是原來的《教育法》對農村教育存在歧視?!督逃ā芬幎?農民要負擔教育附加費,而大多數城鎮居民則沒有這個責任;對義務教育學校的基建支出負擔方面,城鎮由政府負擔,農村則要求由鄉村負責,部分通過向農民集資解決。類似硬性規定對加大城鄉間教育發展差距的影響不可低估。二是城鄉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勞動力(15歲~64歲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33年,比城市的10.20年低了2.87年。這種差距主要在于人口中各種文化層次分布的差異,農村勞動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明顯相對偏低,為8.46%,比城市低了35個百分點;而具有小學及小學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又相對過高,為47.62%,比城市高出31個百分點。三是城鄉教育投資差距。以小學生人均教育經費為例,2001年我國城鎮小學生均教育經費平均為1484元,農村為798元,城鎮是農村的1.86倍;初中生人均教育經費,城鎮平均為1955元,農村為1014元,城鎮是農村的1.93倍。在學生人均預算內公用經費上,城鄉差距更大:2001年我國小學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城鎮平均為95元,農村為28元,城鎮是農村的3.39倍;初中生人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城鎮平均是146元,農村為45元,城鎮是農村的3.24倍。四是城鄉教育的層次結構不合理。城鄉教育的辦學層次是教育發展的主要指標之一。在我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比初等教育多,初等教育的投入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中央政府的責任主要是投資高等教育。然而高等教育集中在城市并且在大城市,因此,農村的高等教育資源十分稀少。在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由于國家的重視和社會的支持,普及九年制教育在廣大農村都得到了實現,推動了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也使農村的基礎教育和城市的距離有一定的縮小。但是,其教育層次僅僅限制在9年義務教育上,在高中層次和大學層次上的差異還是十分明顯的。農村的高中教育與城市差距巨大,在大城市,一般都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但是,農村的高中入學率還很低,有的地方還在28%以下;農村不僅沒有大學,就是農村孩子上大學的機遇也比較少。
3.城鄉消費差距有擴大趨勢[5]。其主要表現為:(1)城鄉消費水平差距拉大。1978年城鎮人均消費支出405元,農村為138元,以后逐年擴大,到2004年,城鎮人均消費支出為7812元,農村為2185元,農民消費在城鄉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城鄉消費結構存在差距。恩格爾系數的差距大,1978-2003年,農村的恩格爾系數由67.7%下降為45.6%,而城鎮的恩格爾系數則由57.5%下降為37.1%。(3)城鄉居民衣著消費差距大,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更重視衣著服飾,從支出額來看,城鎮衣著支出額從98.02元大幅度上升到567.05元(1996年),之后雖有下降,但仍維持在500元以上的水平,而農村居民衣著支出增幅一直不大,從30.86元增加到最高113.77元(1996年),之后降到100元以下。(4)城鄉住房、家庭用品及精神文化生活差距也很大。眾所周知,一般城鎮居民的個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費和儲蓄,而農民的純收入除此以外,還要有一部分用于擴大再生產的支出。如果扣除農民擴大再生產的支出,城鄉差距將會更大。
4.城鄉差距還表現為[6]:(1)城鄉醫療差距大。目前,全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率只有10%之多,80%以上的農民屬于自費醫療群體。近幾年,由于公共衛生供給短缺,醫療價格大幅度攀升,農村不少地方出現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2)就業差距大。城市勞動人口的登記失業率為5%,農村勞動人口的失業率沒有人計算得出,拋開進城打工的1.3億勞動力不算,留在農村4億勞動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3)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大。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在不斷下降。
當然,在這些差距中,收入差距、消費差距是最直接的經濟差距,醫療差距、教育差距、就業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則是間接的經濟差距,因為醫療差距、教育差距和政府公共投入差距都會影響居民的就業和生活,從而影響其收入。
(二)城鄉經濟差距懸殊的原因
造成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城鄉居民自身素質、能力的差距較大,這體現在城鄉教育差距上。但是除了居民個體的能力差異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城鄉政策性收入差距造成的,但主要是城鎮居民享有較多的福利水平和擁有較多的財產積累,從而具有更強的消費支付能力。
在實際的城鄉政策上,確實也證明了這種城鄉差別。另外,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各地支持農業生產的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總體上都呈現出下降的趨勢,政府對農業支出的份額始終大大低于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份額,投資政策系統不利于農業,這也是造成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在我國城鄉公共產品供給制度上,中央政府主要以純公共產品的供給為主,由于農村社區的邊緣性、生產的分散性及公共產品受益的區域性,各類物品和服務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的直接效用并不大;地方政府作為準公共產品的供給主體,也沒有相應地承擔起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而是按照“公共產品的受益原則”將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層層下推,大部分的準公共產品,特別是“軟”公共產品或者不能有效提供,或者最后由農民自己承擔。這種農村個人產品和公共產品關系的模糊與顛倒是中國農民負擔過重的原因之一。這具體體現在最主要的地區性公共產品供給上,如義務教育、公共醫療、社會保障、水利設施、道路交通等實質上實行的是農村地區“自給自足”的政策。相比之下,城市公共產品由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提供[7]。還有土地征用制度也對農民存在著的明顯不公平,農民合法權益被大量侵占。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城鄉差距的重要原因。
另外,城鄉要素不是完全自由流動,這不但阻礙了城鄉經濟的更快發展,也阻礙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的程度和步伐。
許多發展理論認為,勞動力從邊際勞動生產率近乎為0的農業轉移到非農部門,可以通過縮小兩個部門的邊際勞動生產率差別來縮小農村和城市之間的收入差距,勞動力流動是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一種重要機制。但是,現實卻出現了勞動力流動規模與城鄉收入差距同時擴大的情況。蔡昉(2005)對此作出的解釋是:如果勞動力流動不足以形成足夠大的力量,將城市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供給曲線向右下方移動,或者農村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曲線向右上方移動,或者甚至發生相反方向的變化,在勞動力流動發生的情況下,城鄉收入差距也仍然會保持甚至擴大。林毅夫等(2004)通過估計遷移者對收入差距的反應彈性,認為遷移的確是一種縮小差距的機制,但他們同時也觀察到,由于戶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區過快的發展速度,目前的遷移規模仍然不足以縮小現存的收入差距。
在城鄉要素流動方面,從理論上講,二元結構理論,只談到了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轉移,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卻沒有討論城市居民往農村轉移的問題。實際上,目前我們的人員流動主要是農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轉移,并且這種轉移還不是充分的、自由的,還受到很多的制約,勞動力的流動不是理論上的自由流動。因此,導致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不能轉移到城市,轉移到城市的人口也不能完全享受到城市的同等待遇,致使轉移人口擁有的農村資產沒有退出來,沒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另外,由于國家的土地政策等制度約束,城市的人口基本上不能往農村轉移,導致那些在農業方面有專長和愛好的城市居民不能進入農村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這樣導致了城鄉人力資源都沒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由此可見,城鄉差距懸殊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市場資源配置機制不完善,城鄉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動,尤其是城鄉勞動力要素流動受阻,得不到有效配置。
2.城鄉空間作用機制不能完全形成,市場主體不能根據市場收入在城鄉自由選址,致使城市向周邊農村在空間上的擴散步伐受阻。
3.城鄉公共產品投入機制不完善,致使在農村居民收入本已低于城市居民的情況下,農村居民獲得相同生活條件的生活成本又大于城市居民,從而加劇了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
4.城鄉社會保障機制有欠缺,致使在農村居民收入本已低于城市居民的情況下,城市居民獲得同等條件下的福利保障補貼大于農村居民,使本已在收入上與城市居民相比差距懸殊的農村居民雪上加霜。
三、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機制的構思
區域政策決定區域居民的政策性收入,影響區域的經濟環境,并且也對所在區域居民的市場性收入產生影響。
從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城鄉經濟差距之所以一直這么大,甚至越來越大,原因就在于沒有很好地對城鄉建設進行統籌規劃,城鄉的政策性收入不一樣;同時,又不能使城鄉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動,尤其是勞動力的流動受到嚴重的阻礙,致使資源無法得到有效配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難以縮小。
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縮小城鄉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鄉要素資源,促進城鄉共同發展。因此,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不能寄希望于某個領導或某個領導班子,不能指望行政命令來強制執行,而應該從問題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構建城鄉共同發展、縮小差距的機制??偟恼f來就是應該允許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同時,統籌城鄉政策,對城鄉建設進行統籌規劃。鑒于此,筆者認為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應該從以下幾個“機制”入手。
1.要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要素資源配置的市場機制,讓城鄉要素資源在市場機制作用下自發流動,實現收入最大化目標下的有效配置,使居民城鄉市場收入均等化。
2.要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公共產品投入機制,使城鄉公共產品均等化。目前主要是增加農村公共產品投入,以使農村要素資源能夠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降低農村居民獲得城市居民同等生活條件的生活成本,同時也為農村居民自身能力、素質的提高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從而使農村居民獲取市場收入的潛力和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3.要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社會保障機制,使農村居民能夠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公民權利,獲得相應的福利保障補貼。目前急需要做的是縮小、甚至均等城鄉福利保障補貼。
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
近年來,城鄉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有逐步擴大的趨勢。城鄉之間的差距不僅表現在文化、科技、教育、衛生、體育、基礎設施上,更重要的表現在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等方面的差異。
首先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以1978年為基準年,2006年我國農民純收入的增長指數為24.47,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指數為30.59。自1992年后,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都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近幾年增長速度的差距越來越大。而全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呈擴大趨勢。199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16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僅為2090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3070元,2006年收入差距擴大到723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僅為3255元,不到與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一半。如果國家對城鄉差距不引起高度重視,我國城鄉差距會繼續擴大。
其次是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的差距不斷擴大。目前城鄉消費水平差距的絕對值逐年上升很快,相對值總體上也在上漲。1 986年全國城鄉居民消費支出絕對差為355.58元,相對差為2.12,農村居民平均消費水平是城鎮居民的47.2%。到2006年,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絕對差為5388元,相對差升為3.1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只為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32.17%。因而造成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差距越來越大,使得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存在較大的差別。
第三是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差距逐漸拉大。由于農村教育基礎薄弱,教育硬件、教育投入、教師水平、文化素質等方面與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在農村人口中低學歷人口的比例遠遠高于城市。目前小學文化在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比例分別是51.5%、16.3%,初中文化占兩者的比例分別為41.5%、32.4%。而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所占比例上,城市分別是農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倍、323倍。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差距逐漸拉大,不僅表現在上述教育文化的差距,還表現在城鄉社會保障及醫療衛生事業及公共基礎設施等諸多方面。
城鄉二元結構的表現
近年來,許多學者已對城鄉二元結構形成作了很多研究,有的認為國家應該注意公共產品的供給、社會保障制度、稅費體制、金融制度、勞動力就業制度、土地征用等制度方面的因素。有的主張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在城鄉經濟協調發展中的導向作用。一些學者從提高農業自身生產效率、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即內部因素闡述了城鄉二元結構形成的原因。
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就業制度、社會保障等制度。我國戶籍制度在本質上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口管理的范疇,成為一種以戶口管理為核心的多制度構成的體系,其中包括就業體制、教育體制、住房機制、醫療及社會保障體制、價格補貼機制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社會資源的分配,也影響著不同階層之間的自由流動,加劇了城鄉之間的差距。
國家財政過多向城市傾斜,投入農村的比例過低。1990年以來,我國一直存在財政支農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下降的問題。不僅中央財政如此,地方財政也是如此。2004年中央財政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1O.8%,地方財政支農支出占地方財政總支出的5.8%。在財政支農建設性資金中,直接用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比重少,約占11%,用于大中型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水利建設和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性質的林業建設投入的比重大,約占70%以上。不平衡的投資政策使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不合理的財政體制和稅收制度。2006年以前,農民稅費比較嚴重,農業稅曾經是中國農民長久以來的歷史負擔之一。2005年中國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是農村地區居民收入水平的3.2倍。考慮到一些額外補貼,如醫療保健等只針對城鎮居民等,真實差距可能還要大。2006年全國取消農業稅減輕農民稅費負擔1200多億元。
城鄉產業結構失衡。一個國家經濟增長過程也就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過程,產業結構變動的一般趨勢是第一產業在總產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產業的比重逐步上升。但農村產業結構比例中,第一產業長期占據重要的地位,農產品收入需求彈性較小的特點,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會降低,決定了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農業增長必然要慢于二、三產業的發展,農村的產業結構無法進一步優化升級,農村居民的收入很難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
關鍵詞:第三產業;城鄉經濟發展差距;貴州
1.引言
城鄉經濟差距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大問題,不僅關系到社會穩定,也關系到新時期新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實現。
貴州的城鎮人口為1176.25萬人,農村人口為2302.75萬人,農業人口達到了83.9%,第一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占到了70%,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比重是20.1%,說明貴州的農業人口數量是龐大的。1978 —2010年貴州省城鎮居民收入從 261.26 元提高到14147.74 元,農村居民收入從 109.30 元提高到3472 元,2010年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4143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3412,然而兩者相差3.15倍,貴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貴州與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差距,在此期間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貴州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 1978 年的2.39 倍,上升到 2010 年的 4.07 倍,上升了 70.29%,年均上升 2.20 個百分點。城鄉收入比例是4.07,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3.23,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比為4.18。
大量的理論研究表明,發展第三產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最有效途徑,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優化就業結構,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理想路徑。
2.貴州城鄉的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2.1貴州第三產業的總體發展現狀
從貴州省的三次產業結構看,第三產業貢獻率在50%左右。但是第三產業占貴州農村經濟總收入比重低,發展速度明顯滯后。貴州傳統服務業比重較大,新興服務業比重較低。在貴州省的第三產業中,位居前三位的一直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以及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住宿和餐飲業在第三產業構成中的比值仍然較低,這說明貴州省的第三產業的增加值主要是通過傳統行業的有力支撐實現的,一些與人們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咨詢、中介、法律、社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仍處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狀態,制約著第三產業的發展。
2.2貴州城鄉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比
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大,對勞動力吸收能力強。貴州第三產業的城鄉就業人數差距較大的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城鎮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的就業人數26451人,農村為5056人,兩者是5.23 倍;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城鎮的就業人數是3482人,農村的為760人,比例是4.58。
貴州對城鄉第三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存在巨大差距,第三產業固定投資差距最大的是住宿和餐飲業,城鎮的固定投資為21.64億元,農村的為0.56億元,兩者的比例是38.64 ,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方面,城鎮的589.65億元是農村27.92億元的21.12 倍。
私營經濟是推動區域經濟活躍,影響整體經濟結構的重要因素。貴州城鄉第三產業的私營企業戶數對比相差大的有租賃和商業服務業,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城鎮的私營企業戶數是5022戶,農村是968戶,相比為5.19 ,對于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城鎮為242戶,農村為70戶,前者是后者的3.46倍。
消費是拉動一地區經濟增長的動力。貴州城鄉居民對第三產業各門類的的消費存在著差距。在城鎮居民的消費結構中,用于交通、通信的消費占比為12.6%,用于教育、文化、娛樂的消費比重是12.50%;而在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中,用于交通、通信的消費占比是8.1%,用于教育、文化、娛樂的消費比重是6.5%。同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反映的是全社會消費狀況,對于零售商品的消費,城鄉之間的消費也在逐年擴大。
3.基于第三產業角度的貴州城鄉縮小經濟發展差異的環境
3.1國家政策的支持
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的增加使農民的收入增加。近年來,免除學雜費、醫保、低保、老保等一系列惠農政策。2012年的國發二號文件,說明中央高度重視貴州經濟的發展,貴州城鄉經濟差距的擴大勢必影響整個中國的宏觀經濟,國家政策的扶持為貴州縮小城鄉差距爭取項目與資金創造了有利條件。
3.2得天獨厚的資源
以自然資源為依托的旅游資源也為貴州大力發展鄉村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貴州是中國旅游資源極為豐富的省份,經過20多年的持續發展,已經形成諸多著名旅游景點,包括“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1個,國家5A級旅游區2個,國家4A級旅游區3個,等1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8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等。還有許多待開發的旅游景點都藏于深山之中,靠近農戶居住地。這些都是貴州農村地區發展第三產業的比較優勢。
3.3人口紅利的優勢
貴州的農業人口達到了80%多,勞動力資源充裕且成本優勢明顯。2011年貴州農村人均GDP為4200元,而第一產業就業人口占全省就業人數的70%多,在勞務成本方面, 2010年貴州縣域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元3412元,而同期貴州城鎮居民的為14143元,農村人均收入相當于城鎮的24.13%。貴州農村的勞動力成本低,為勞動力人口向第三產業轉移提供了條件。
4.基于第三產業角度的貴州城鄉縮小經濟發展差異的對策
4.1加大農村地區第三產業的投資傾斜力度
改善貴州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保護生態環境。實施農村公路鄉通暢、村通達工程。提高鄉鎮公路通暢率、行政村公路通達率,村通暢率。針對貴州城鄉的第三產業私營企業戶數對比相差大的衛生、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業,應構建城鄉統一的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農戶幫扶制度繼續加大農業補助強度.
4.2挖掘農村地區第三產業的特色優勢資源
貴州農村地區有獨特的民族傳統、民族宗教、民族習俗和民族風貌,應大力開發具有地方資源優勢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建設旅游小商品生產基地,充分發揮山區的資源和生態優勢,把山區建設成為綠色農產品出口基地和旅游觀光勝地。加速發展非農產業,如休閑產業,城郊型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將旅游和農業結合起來。
4.3開發農村地區第三產業的配套優質服務
貴州有獨一無二的氣候,生態優勢,農村地區應發展餐飲、住宿、旅行社等與旅游業相配套的后勤設施與服務,形成以農業觀光、休閑娛樂和特色餐飲為代表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積極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以及家政、養老等家庭服務業,為第一、二產業和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各種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朱滿德 王秀峰 貴州省逐步縮小城鄉經濟差距的思考[J]貴州農業科學2012(8)
一、改革開放以來城鄉經濟發展變化狀況分析
(一)城鄉經濟增長不平衡特點突出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從1978年至1995年前,城鄉經濟總產出差距比較穩定,一直維持在1350―1600億元之間,在1995年之后,伴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二、三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城鄉經濟增長差距不斷擴大,1996年城鄉經濟總產出差距為2332億元,2001年與2003年差距擴大到了3000億元以上。城鄉間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僅反應在經濟總產出的絕對差距,而且也體現在經濟增長率的差異方面,從1978年到2006年近30年間城鎮實際總產出年均增長率為5.12%,農村實際總產出增長率為4.10%,城市增長率比農村高約一個百分點。
(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明顯且呈擴大態勢
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結構比較單一,分配方式主要實行的是按勞分配,當時的城鄉收入差距比較小,1978年為209.8元。1982年的實施激發了農村經濟的活力,城鄉差距一度相對縮小,城鎮與鄉村居民收入比由1978年的2.6倍下降到1985年的1.9倍。1992年實施市場經濟體制后,經濟成分逐步多元化,城鄉收入差距迅速拉大,由1992年的1242.6 元擴大到2005年的7238.1元,城鄉收入比也由2.6倍擴大到3.2倍。如果考慮到城鎮居民享有各種補貼、勞保福利和社會保障等隱性收入,城鄉收入比則更高。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的結果是貧困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就城鎮來看,目前城鎮貧困人口規模超過了2000萬,約占城鎮人口的5%以上。如果從消費水平來衡量貧困人口或者進一步將進城打工農民工中的貧困人群考慮在內,城鎮貧困人口的規模可能會超過3000萬。
二、城鄉經濟增長差距的人力資本原因
什么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的差異如何衡量呢?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指出,人力資本是指人們花費在人力教育、保健、培訓、遷移等方面投資所形成的資本,這種資本,就其實體形態來說,是活的人體所擁有的體力、健康、經驗、知識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總稱。從這一界定不難看出,人力資本主要體現為個人的受教育程度、身體健康狀況、接受職業培訓情況及遷移四個層面。由于勞動力培訓與遷移方面的數據缺乏,本文主要從前兩個方面來探討城鄉人力資本積累的差異。
(一)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低,城鄉差異大
雖然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文化水平總體上不斷提高,但是城鄉差異明顯。據中國人口統計年鑒有關數據顯示,2005年鄉村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是城市的5.53倍、城鎮的5.57倍。對于接受高層次文化教育的人口比例,鄉村均大大低于城市,如鄉村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口占全國此類文化程度人口的比例為27.8%,比城市低22.8個百分點;鄉村具有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口比重更少,只占全國的7.5%,城市與城鎮的這一比重分別為72.7%、19.8%,城鄉勞動力文化水平差異由此可見一斑,文化層次按照由低到高排列,農村人口所占比重越來越小,而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指標來反應的城鄉人力資本積累的差異更加直觀,據計算在1994年前城鄉勞動力受教育水平相差無幾,1994年后差距逐漸拉大。2006年城鄉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別為10.42年和8.10年,差距達到 2.32年。
(二)城鄉間健康人力資本積累差距大
良好的健康狀況是人力資本實現保值和增值的重要保證,也是社會人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人力資本的積累通常用 “嬰兒死亡率”、 “孕產婦死亡率”、“身體機能失能率”等指標來反映。
1.城市兒童健康狀況優于農村兒童
中國衛生統計年鑒(2006)資料顯示,1991年到2004年13年間全國新生兒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了17.7、28.7、36個百分點,農村中這三個指標下降幅度更大,分別下降了20.6、33.5、42.6個百分點,但因原來基數較大,至2004年兒童死亡率仍然較高,分別是城市的2.06倍、2.43倍與2.38倍,比城市13年前還高4.8、7.2、7.6個百分點。
2.城市孕產婦及60歲以上老人身體狀況優于農村
對城鄉孕產婦死亡率及60歲及以上生活不能自理人口比率指標進行比較,不難看出城鄉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健康差異。近15年來,農村孕產婦死亡率明顯高于全國、全國高于城市,城鄉差距表現出周期性地縮小、拉大的變化。除了個別年份外,農村孕產婦死亡率比城市高1倍以上,有些年份甚至達到了2倍以上。全國60歲以上人口生活不能自理率也呈現出同樣的變動趨勢,不能自理率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為農村―城鎮―城市,2004年農村人口生活不能自理率平均比城市高3.4個百分點,比城鎮高3.1個百分點,比全國高1.4個百分點。
以上分析表明,農村人口總體健康人力資本存量低于城鎮。從微觀角度來講,人口健康狀況的差異直接影響勞動力參與社會活動有效時間的差異和生產產品質量的差異;從宏觀角度來看,人口身體素質會影響整個地區內社會勞動生產效率,進而影響該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
三、結論與討論
現代人力資本理論普遍認為,人力資本的初始狀態是一般勞動力,只有經過一定的投資才能形成人力資本。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本投資是形成掌握一定知識、技能的人力資本,實現經濟、社會收益的必經途徑。但是,就農村來說,人力資本投資的力度和強度又受到當前農民收入水平、政府的財政收入與投資傾向的影響。從縱向來看,我國農村無論是正規教育投資、衛生保健投資、職業教育與培訓投資還是勞動力的遷移投資,也無論是政府投資還是家庭投資都呈逐年增長的態勢。但從橫向比較來看,不論是教育投資還是健康投資,也不論是政府投資還是家庭私人投資,農村與城市均有較大差距,體現了人力資本“收益”對“投資”的影響機制。盡管人力資本積累受多種因素影響,但最根本的決定因素還是人力資本投資狀況。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再加上政府投資政策上的城市傾向性,造成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的低水平,人力資本投資的不足又直接影響到農村人力資本的積累水平。
摘要:二元財政是導致貴州城鄉經濟發展差距不斷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貴州省不斷從各方面加大對于農村地區的扶持力度,但貴州省城鄉經濟發展仍然持續拉大,城鄉居民收入比例高達4.1:1。本文選取了1978年—2010年貴州省數據,通過計量分析證明了財政支出是影響貴州城鄉經濟發展差距的一個重要因素。
關鍵詞:貴州省;財政支出;城鄉經濟發展差距;實證分析
1、引言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貴州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0年貴州省生產總值達到了4593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年加快1.4個百分點,比全國高2.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3.7%、39.2%和47.1%。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第三產業比重分別下降0.4個和1.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上升1.5個百分點。貴州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142.7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80.23元,同比增加七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471.9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6.53元,同比增加12.6個百分點。但值得警惕的是城鄉發展差距擴大的趨勢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
我國是一個二元經濟結構的國家——城市和農村。長期以來國家對農村實施歧視性政策導致農村發展嚴重滯后。這一點在貴州十分明顯。2010年貴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比為4.1:1,在全國范圍內是最高的省份。本文選取1978年——2010年貴州省數據,通過數據、計量分析財政支出對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最終得出結論。
2、實證分析
2.1.貴州城鄉經濟發展狀況分析
貴州省城市化水平起點比較低。1978年貴州省城市化率只有12.05%,處于西南地區的下游水平。經過三十年來特別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貴州的城市化進程已經取得不俗的成績,201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33.8%。
貴州省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978年為261.26元,到2010年這一數字達到14142.74元 ,增長了54倍。1978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09.3元到2010年達到了3471.93元,增長了32倍。
貴州省的財政支出城鄉比變動比較大。1978年到2003年一直在上升,1978年只有5:1,而峰值為2001年的12.7:1。以后比例逐年降低,到2010年降到近年來最低的5.7:1。
2.2計量分析
模型設定:
其中表示第t年城鎮居民收入,表示第t年農村居民收入,表示第t年財政支出中的非農支出,表示第t年中財政支出中的支農支出,為隨機誤差項。
由貴州統計年鑒選取歷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收入、歷年財政支農支出和非農支出進行擬合,并運用AR(1)模型重新擬合,得到,說明模型較好的解釋了1978年——2010年貴州城鄉收入差距變動的原因。財政支出每相差一元城鄉居民收入就相差十元。說明財政支出對于收入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
3、政策建議
第一, 持續增加對農業部門的財政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支持。經過本文實證研究,得出如下結論,在我國現行的二元經濟背景下,在城市化進程中,只有不斷增加政府對農業的財政投入力度,才能顯著地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從而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距。
第二,改革現行的財政體制,壓縮非正式財政的生存空間,切實降低對農業部門的一次性總賦稅率。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比如禁止亂收費、亂攤派和亂集資,明文免除農業稅,促進農產品價格市場形成機制。逐步降低農民的稅收負擔,真正的降低農村的總賦稅率。
第三,穩步發展城鎮化,在城鄉協調發展的進程中尋找平衡點。以黔東南州的為例,農村中相當一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只有部分老弱病殘留守農村。這種現象一方面導致了大面積的肥田沃土拋荒,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增加農藥化肥等的資本投入后,收成固然可以增加,但收獲季節由于缺乏勞動力而使大部分的豐收果實爛在地里。因此,必須適度控制各地的城鎮化發展速度和規模,保證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供給,才能真正的實現二元經濟的商品化。
【論文關鍵詞】城鄉收入差距;產業結構;負效應
目前,對于我國的經濟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已基本達成共識。李實等(2004,2007)利用泰爾指數將全國的個人收入差距分解為城鎮內部、農村內部和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三部分,計算出三種差距對全國的差距貢獻率,結果顯示城鄉之間收入差距對全國總體收入差距貢獻率從36%提高到43%,這說明了城鄉之間收入差距過大是全國收入差距過大的主要原因。對于城鄉收入差距對經濟影響的已有分析主要集中在消費結構上,認為城市居民消費趨于飽和,而農村消費結構升級較慢,農村消費占總消費比相對較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國經濟增長動力主要靠出口和投資,因農村消費不足帶來的內需不足將影響到經濟的持續平穩增長。而關于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對我國的產業結構之間關系做出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并不多。城鄉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將對產業結構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本文將視角集中于產業結構的市場需求與供給變動兩方面,以分析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對產業結構變動的效應。
1城鄉收入差距通過市場需求對產業結構變動產生影響
產業結構是指整個國民經濟中全部經濟資源在各產業的配置結構。本文中的產業結構不僅包括對第一、二、三產業的分類,還涉及到三大產業內部各行業和行業內部各層級及其之間的關系。正常的產業結構變動一般表現為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升級有兩方面的含義:
①指一國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各個產業部門所表現變動趨勢:第一產業的份額顯著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顯著上升,第三產業也略有上升,即三大產業比重次序的調整,其衡量指標一般是第二產業或第三產業的比重占GDP的比重;
②指發生在三大產業部門內部的產業由低級到高級、勞動生產率由低趨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以及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的發展變化過程。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市場的需求條件和供給條件的變動、國際市場供給條件以及經濟政策引起的變動,收入分配結構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收入分配結構決定消費結構。當收入水平較低時,可支配收入較低,于是有限的收入將優先用于滿足最基本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后用于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比例將逐漸下降,更多的收入將投向于更高層次的消費。消費結構將由購買食品衣服為主轉向購買電視機、音響、洗衣機等耐用消費品以及娛樂社交。在一個存在相對合理收入差距的社會里,會形成多層次的消費需求,低、中、高級消費品均有相應合理的需求結構。但若是收入差距過大,如Murphy(1989)在分析收入分配與工農業發展的關系時所指出,富人有足夠的收入購買進口奢侈品和手工品,窮人則局限于解決溫飽問題,財富過于集中在少數富人手中,而中產階級比重較小,會導致國內工業產品的需求不足。城市與農村的消費斷層將會導致相應的商品供給部門發展不均衡。
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投資結構必然與需求結構相一致,而市場需求結構又取決于人們的收入分配結構。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城市居民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也擁有更為有利的生產條件。城市居民更大的消費能力必然引導投資和其他經濟資源流入那些以滿足城市居民消費需求為主的生產部門和相關服務部門。充裕的資源使得這些行業快速發展,而為農村消費者提品和提供服務的行業因投資不足,需求不足而不斷萎縮。
具體說來,收入差距通過投資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投資在各個產業間的分布和比例不同,各產業的發展速度也就會不同,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動;投資結構作為資產增量可使產業結構存量的變動,引起產業間規模比例的變化;不同的投資方向形成不同的生產資料需求,從而引起生產資料產業構成的變動。城市居民消費所占比重大,致使更多的投資服務于城市,家電行業,通訊電子類行業等等均傾向于城市居民,且這些行業發展建設都比較快,而合適于農村的消費品和服務則極少。收入消費結構直接影響影響消費資料產業部門的發展,也間接影響為消費資料產業提供生產資料的生產部門的發展,從而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動。城鄉收入差距過大間接導致產業結構的相對不合理發展,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就難以為繼。
2城鄉收入差距通過市場供給對產業結構變動產生影響
在市場經濟中,收入分配形式多元化,不同的生產要素要求同投入所創造的產出相對應的收入。已存在的收入差距會影響生產要素流動方向,從而影響各產業的要素供給數量與質量。要素供給的數量與質量不同又會對各個行業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
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一個過程。這種要素流動減少了原來農業領域的閑置勞動力,提高人均耕地面積以及勞動生產率,同時也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調整了三大產業間勞動力占有比例關系。城市相對于農村的高工資是吸引農村勞動力流動的主要原因,而城鄉收入差距的拉大則給相對理性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強烈的流動信號。于是擁有一技之長、高學歷和較高文化素養的高質量勞動力聚集在城市,促使城市高精尖產業得以發展。城市的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年輕力壯的普通勞動力,勞動力資源供給充裕,則對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于是資金流向該產業,該產業能夠迅速發展。但須注意的是因普通勞動力供給充足導致勞動力市場一直為買方市場,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勞動力資源的充裕供給使企業缺乏提高效率改進的動力,沒有足夠的動力改進機械裝備生產以替代勞動力生產。
而對于農村的發展則是另一番情形,雖然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緩解了農村緊張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但是流動的都是年輕力壯的勞動力,于是出現農村發展所必須的勞動力也可能出現短缺,農村發展所需要的技術管理等人才也嚴重缺乏,這嚴重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產品生產和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農村居民收入也無法持續提升,城市收入差距擴大,人力資源與普通勞動力資源往城市流動的速度隨之加快。城鄉收入差距持續拉大,從勞動力的層面上看,是勞動力在三大產業中的比例趨于協調,但三大產業內部的生產率、產業附加值率和實際發展速度卻是不平衡的。
資金供給狀況也將影響到產業結構??晒┺r村投資的資金一般取決于農村的儲蓄,而儲蓄受限于收入水平。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無法得到較大幅度的持續增長使得儲蓄偏低,又由于工農業產品的價格差價使得農村自我積累能力低下。加上郵政儲蓄的只存不貸模式、國有銀行多存少貸惜貸致使原本不多的資金流向城市,農村發展所需資金相對稀缺,且獲取成本相對較高,于是農村經濟發展遇到資金障礙。與農村相比,城市資金供給充裕,資金的使用成本下降,有利于資金流向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推動產業的演化與發展。資金供給的差異使得城鄉各行業各產業發展不均衡。
3 城鄉收入差距對產業結構升級產生影響
前面已經討論過在市場經濟中城鄉收入差距將促使資源流向為城市居民提品或服務的部門。部分產業在充裕的人力、資金等資源供給和較大的需求刺激下,能夠得到較快的升級,采用新技術,實現產品的多樣化。但僅僅在一個城市經濟圈里,對某一產品的消費將會趨于飽和,而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其消費結構難以轉移和升級,于是為城市居民提供的消費品與服務無法在農村大范圍擴散。
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在產品的成長期,城市居民是其主要的消費對象,一般的產品研發設計也是主要是針對城市消費居民。從成長期過渡到成熟期的過程中,企業擴大生產,可獲得規模報酬遞增的效應,前期投入費用下降,產品價格下降,消費群體逐漸由城市居民轉移到農村居民。在有效需求的推動下,企業可以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批量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從而進一步擴大農村市場,實現規模經濟的良性發展。同時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也逐步上升。在收入差距比較合理的社會里,消費需求的結構也比較合理,產業的升級表現得較為平穩順暢。產品的擴散過程需要大量的有效需求拉動,而在像中國城鄉收入差距比較大,城市居民升級換代下來的消費品,農村居民仍無力購買,需求鏈發生斷裂,產業的轉換升級就不順暢。
產品順利進入農村市場,亦使得企業能及時回籠資金,從而有足夠的動力和資金開始下一輪的技術創新,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加快,相對于服務業也是如此。產品消費市場平穩轉移可促進新技術的普及和升級,但若為城市居民提供消費品和服務難以難于在農村較大范圍內得到消費,這些新技術的普及和升級便會受阻。
多年來工業經濟的高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生產能力,一方面,大量消費品及生產資料是農村居民所需要的卻無能力購買,另一方面,城市市場卻已相對飽和,使得工業生產能力與市場消化能力相比,形成嚴重相對過剩。工業經濟產能的相對過剩使整體經濟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成長。
4結語
有以上的分析可知,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對我國產業結構變動產生重要的影響,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都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影響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因此,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目前為刺激內需而采取鼓勵家電下鄉等措施,這些只是治標不治本,根本還在于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鄉收入差距;產業結構;負效應
目前,對于我國的經濟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已基本達成共識。李實等(2004,2007)利用泰爾指數將全國的個人收入差距分解為城鎮內部、農村內部和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三部分,計算出三種差距對全國的差距貢獻率,結果顯示城鄉之間收入差距對全國總體收入差距貢獻率從36%提高到43%,這說明了城鄉之間收入差距過大是全國收入差距過大的主要原因。對于城鄉收入差距對經濟影響的已有分析主要集中在消費結構上,認為城市居民消費趨于飽和,而農村消費結構升級較慢,農村消費占總消費比相對較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國經濟增長動力主要靠出口和投資,因農村消費不足帶來的內需不足將影響到經濟的持續平穩增長。而關于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對我國的產業結構之間關系做出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的并不多。城鄉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將對產業結構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本文將視角集中于產業結構的市場需求與供給變動兩方面,以分析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對產業結構變動的效應。
1城鄉收入差距通過市場需求對產業結構變動產生影響
產業結構是指整個國民經濟中全部經濟資源在各產業的配置結構。本文中的產業結構不僅包括對第一、二、三產業的分類,還涉及到三大產業內部各行業和行業內部各層級及其之間的關系。正常的產業結構變動一般表現為產業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升級有兩方面的含義:
①指一國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各個產業部門所表現變動趨勢:第一產業的份額顯著下降,第二產業的比重顯著上升,第三產業也略有上升,即三大產業比重次序的調整,其衡量指標一般是第二產業或第三產業的比重占gdp的比重;
②指發生在三大產業部門內部的產業由低級到高級、勞動生產率由低趨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以及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的發展變化過程。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市場的需求條件和供給條件的變動、國際市場供給條件以及經濟政策引起的變動,收入分配結構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收入分配結構決定消費結構。當收入水平較低時,可支配收入較低,于是有限的收入將優先用于滿足最基本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后用于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比例將逐漸下降,更多的收入將投向于更高層次的消費。消費結構將由購買食品衣服為主轉向購買電視機、音響、洗衣機等耐用消費品以及娛樂社交。在一個存在相對合理收入差距的社會里,會形成多層次的消費需求,低、中、高級消費品均有相應合理的需求結構。但若是收入差距過大,如murphy(1989)在分析收入分配與工農業發展的關系時所指出,富人有足夠的收入購買進口奢侈品和手工品,窮人則局限于解決溫飽問題,財富過于集中在少數富人手中,而中產階級比重較小,會導致國內工業產品的需求不足。城市與農村的消費斷層將會導致相應的商品供給部門發展不均衡。
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投資結構必然與需求結構相一致,而市場需求結構又取決于人們的收入分配結構。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城市居民擁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也擁有更為有利的生產條件。城市居民更大的消費能力必然引導投資和其他經濟資源流入那些以滿足城市居民消費需求為主的生產部門和相關服務部門。充裕的資源使得這些行業快速發展,而為農村消費者提品和提供服務的行業因投資不足,需求不足而不斷萎縮。
具體說來,收入差距通過投資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投資在各個產業間的分布和比例不同,各產業的發展速度也就會不同,導致產業結構的變動;投資結構作為資產增量可使產業結構存量的變動,引起產業間規模比例的變化;不同的投資方向形成不同的生產資料需求,從而引起生產資料產業構成的變動。城市居民消費所占比重大,致使更多的投資服務于城市,家電行業,通訊電子類行業等等均傾向于城市居民,且這些行業發展建設都比較快,而合適于農村的消費品和服務則極少。收入消費結構直接影響影響消費資料產業部門的發展,也間接影響為消費資料產業提供生產資料的生產部門的發展,從而影響產業結構的變動。城鄉收入差距過大間接導致產業結構的相對不合理發展,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就難以為繼。
2城鄉收入差距通過市場供給對產業結構變動產生影響
在市場經濟中,收入分配形式多元化,不同的生產要素要求同投入所創造的產出相對應的收入。已存在的收入差距會影響生產要素流動方向,從而影響各產業的要素供給數量與質量。要素供給的數量與質量不同又會對各個行業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
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流動的一個過程。這種要素流動減少了原來農業領域的閑置勞動力,提高人均耕地面積以及勞動生產率,同時也為城市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調整了三大產業間勞動力占有比例關系。城市相對于農村的高工資是吸引農村勞動力流動的主要原因,而城鄉收入差距的拉大則給相對理性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強烈的流動信號。于是擁有一技之長、高學歷和較高文化素養的高質量勞動力聚集在城市,促使城市高精尖產業得以發展。城市的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年輕力壯的普通勞動力,勞動力資源供給充裕,則對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于是資金流向該產業,該產業能夠迅速發展。但須注意的是因普通勞動力供給充足導致勞動力市場一直為買方市場,企業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勞動力資源的充裕供給使企業缺乏提高效率改進的動力,沒有足夠的動力改進機械裝備生產以替代勞動力生產。
而對于農村的發展則是另一番情形,雖然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緩解了農村緊張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但是流動的都是年輕力壯的勞動力,于是出現農村發展所必須的勞動力也可能出現短缺,農村發展所需要的技術管理等人才也嚴重缺乏,這嚴重影響到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產品生產和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農村居民收入也無法持續提升,城市收入差距擴大,人力資源與普通勞動力資源往城市流動的速度隨之加快。城鄉收入差距持續拉大,從勞動力的層面上看,是勞動力在三大產業中的比例趨于協調,但三大產業內部的生產率、產業附加值率和實際發展速度卻是不平衡的。
資金供給狀況也將影響到產業結構。可供農村投資的資金一般取決于農村的儲蓄,而儲蓄受限于收入水平。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無法得到較大幅度的持續增長使得儲蓄偏低,又由于工農業產品的價格差價使得農村自我積累能力低下。加上郵政儲蓄的只存不貸模式、國有銀行多存少貸惜貸致使原本不多的資金流向城市,農村發展所需資金相對稀缺,且獲取成本相對較高,于是農村經濟發展遇到資金障礙。與農村相比,城市資金供給充裕,資金的使用成本下降,有利于資金流向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推動產業的演化與發展。資金供給的差異使得城鄉各行業各產業發展不均衡。
3 城鄉收入差距對產業結構升級產生影響
前面已經討論過在市場經濟中城鄉收入差距將促使資源流向為城市居民提品或服務的部門。部分產業在充裕的人力、資金等資源供給和較大的需求刺激下,能夠得到較快的升級,采用新技術,實現產品的多樣化。但僅僅在一個城市經濟圈里,對某一產品的消費將會趨于飽和,而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其消費結構難以轉移和升級,于是為城市居民提供的消費品與服務無法在農村大范圍擴散。
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在產品的成長期,城市居民是其主要的消費對象,一般的產品研發設計也是主要是針對城市消費居民。從成長期過渡到成熟期的過程中,企業擴大生產,可獲得規模報酬遞增的效應,前期投入費用下降,產品價格下降,消費群體逐漸由城市居民轉移到農村居民。在有效需求的推動下,企業可以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批量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從而進一步擴大農村市場,實現規模經濟的良性發展。同時農村居民的消費結構也逐步上升。在收入差距比較合理的社會里,消費需求的結構也比較合理,產業的升級表現得較為平穩順暢。產品的擴散過程需要大量的有效需求拉動,而在像中國城鄉收入差距比較大,城市居民升級換代下來的消費品,農村居民仍無力購買,需求鏈發生斷裂,產業的轉換升級就不順暢。
產品順利進入農村市場,亦使得企業能及時回籠資金,從而有足夠的動力和資金開始下一輪的技術創新,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加快,相對于服務業也是如此。產品消費市場平穩轉移可促進新技術的普及和升級,但若為城市居民提供消費品和服務難以難于在農村較大范圍內得到消費,這些新技術的普及和升級便會受阻。
多年來工業經濟的高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生產能力,一方面,大量消費品及生產資料是農村居民所需要的卻無能力購買,另一方面,城市市場卻已相對飽和,使得工業生產能力與市場消化能力相比,形成嚴重相對過剩。工業經濟產能的相對過剩使整體經濟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這不利于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成長。
4結語
有以上的分析可知,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對我國產業結構變動產生重要的影響,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都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影響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因此,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目前為刺激內需而采取鼓勵家電下鄉等措施,這些只是治標不治本,根本還在于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