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0 16:03:41
序論:在您撰寫流行病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預防醫學本科生理論教學內容需求調查結果本次研究共調查本科生39名,分別計算各章節5個維度總分平均分和各維度平均分,以總分排序,排在前18位的章節為病例對照研究、描述性研究、隊列研究、實驗流行病學等,見表1。
2預防醫學本科生實踐教學內容需求調查結果本次共調查8位專家,其中行政管理人員2名,流行病學專家2名,疾病預防控制專家4名,均具有高級職稱。對所有問卷進行匯總后,再次征求專家意見,所有專家共同認可的預防醫學本科生應掌握的流行病學實踐技能概括為5個方面:常見病流行病學調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調查、現場生物標本采集、現場消毒技術和流行病學數據收集與分析。
3教學計劃制定根據預防醫學本科生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需求結果分析,流行病學教學重點為流行病學方法,強調基本公共衛生技能的訓練,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為主。筆者等針對性的修訂教學計劃,將流行病學教學分為理論講授(54學時)、分組講習(32學時)和現場實踐(24學時)3部分。
1轉變公共衛生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新時期公共衛生專業人才的基本前提
面對國際、國內嚴峻的公共衛生形勢,教育部、衛生部聯合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3],明確提出醫學本科生的培養目標要適應新時期我國疾病預防與控制領域的需求。據此將流行病學的教學目標制定為:通過課堂講授、課間實習及畢業實習使學生掌握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熟悉疾病預防控制中流行病學基本技能;了解常見疾病的人群防治策略和措施。通過流行病學教學推動學生疾病預防與控制能力的提高。
2加強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建設是實踐能力培養的關鍵[4]
目前,制約我國疾病預防與控制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合格專業人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出了下列幾條合格的專業人才應該具備的能力[5]:首先,發生疾病暴發或緊急衛生事件時,要具備獨立組織開展較復雜的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的能力;第二,公共衛生措施評價,制定現場衛生防病工作計劃和組織實施能力;第三,具備對疾病監測系統進行設計、分析和評價的能力;第四,向決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議,以及與新聞媒介和大眾溝通、交流能力;第五,信息收集、核實診斷、分析和利用能力;第六,項目的申請、計劃、實施和管理的能力;第七,撰寫調查報告、學術論文和演講的能力;第八,培訓和技術指導能力。如上所述,傳統的流行病學教學體系在上述8個方面能力的培養上存在缺陷,主要表現在對現場防病組織能力和技術操作能力培養缺乏,通過本次教學改革,筆者等設計了4個相互促進和聯系的教學體系,具體體現在如下4個方面:第一,通過大課理論講授培養學生流行病學基本的理論和原理。第二,采用小組講習的形式,組織學生針對流行病學基本理論和概念在具體案例中的應用開展討論,使學生掌握流行病學方法學基本指標和概念,突出培養學生基本理論和原理的應用能力。第三,設置流行病學現場實踐課程,訓練學生流行病學基本技能的操作,培養學生解決公共衛生實踐問題的能力。第四,將科室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緊密結合,開設流行病學現場調查研究實踐,選擇合適的課題,教師幫助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設計并實施,培養學生調查設計、資料收集和溝通交流能力[6]。通過上述4個方面的教學,使預防醫學本科學生基本具備了開展公共衛生實踐工作的能力。
3提升教師自身能力是高質量實踐教學的基本條件
【關鍵詞】中醫院校;流行病學課程;改革
流行病學( epidemiology) 作為現代醫學的一門工具學科,是研究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1],在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和疾病預防控制領域中發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在中醫藥醫學領域亦是如此。本文根據本校流行病學課程的教學實踐,探討具有中醫特色的流行病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1 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
中醫院校學生都以學習中醫知識為主,認為流行病學不是他們的主干課程,因此在學習時對課程不夠重視,熱情不高,不會主動去學習,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掌握本課程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近幾年,世界范圍內幾次大的流感病毒蔓延,包括我國在內,都導致全球范圍的大流行,其中讓人最為驚訝的是在此次流行中很多醫務人員都被感染了[2],這足以說明了我們醫生流行病學知識的匱乏。針對該現象,我們的應該從教學本身出發,改變教學理念,通過各種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目前,我們對本科生的教學內容主要以總論基礎理論知識講解為主,主要介紹幾種流行病學方法,比如:橫斷面研究、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及實驗研究。在以后的授課中可以采用從具體事例出發,引出相應的流行病學方法,并且通過經典事件的分析學習不同方法的特點及實施步驟。在講授病例對照研究時,可以引用比較經典的吸煙與肺癌的研究;在講授橫斷面研究時,可以結合相應的現況調查(大學生網絡生活知曉度調查)進行學習等等。一方面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認識程度;其次,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動手操作能力。
2 上課內容及課時的限制
涵蓋各種專業和層次,而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培養層次的學生,講授的內容和要求是不一樣的。教師應在授課的過程中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知識體系及需求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授課方案[3]。比如:流行病學做為預防醫學的主干課程,學時一般安排較多,教師應重點講授不同方法的理論思想、特點、實施步驟及應用,在此基礎上,還應盡可能多安排案例分析討論課,及時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事件中。對于非預防醫學專業學生,流行病學作為一門方法學科,在課時比較少的情況下講授應做到重點突出,重點培養學生流行病學在科研中的應用思路,讓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了解以后工作中應用流行病學的科研思路、研究內容和具體方法。
3 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流行病學作為一種方法學科,在教學中應包括理論基礎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注重講解基本概念、不同方法基本思想等;而實踐教學則注重各種方法的具體應用,但目前的教育是教師偏重于理論知識講解,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遇到實際問題,不會運用流行病學方法進行分析解決,比如:進行最簡單的社會調查,學生不知道怎么去開展實施;臨床上遇到比較罕見的疾病,不知道怎樣運用流行病學方法去查找病因,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整個本科教學的重要環節,而實踐教學本身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流行病學實踐教學環節主要以兩種形式來完成:一是選取醫學中經典案例課堂討論的形式,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具體事件相結合,更好的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二是現場實踐,現場實踐是流行病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4]。為了完成流行病學實踐教學任務,學校和教師要做好與地方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社區及相關部門的聯系工作,組織學生實地開展如個案調查、小規模的現況研究和利用現有資料進行生態學研究等現場實踐教學環節。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流行病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以往教學中我們多采用試卷形式進行考核,但單純通過一份試卷很難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5]。所以我們應在考核方式上做相應的調整。整個考試可以分為兩個環節:試卷基本知識點識記和具體方法應用。試卷內容應包含本門課程需要學生掌握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還包括對經典案例中所涉及到的流行病學方法進行分析;第二部分考核內容教師可以提供多個研究題目,由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寫出相應流行病學設計方案(研究目的、方法、步驟、結果、偏倚的控制等等)。通過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綜合考慮問題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醫學問題的實際能力。
流行病學作為預防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同時也是為臨床、護理、檢驗、藥學等各研究部門服務的一門工具學科,在科研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流行病學的帶課教師,應在不斷學習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流行病學的基本原理,正確應用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立明.流行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 13.
[2] 陳新林,徐謙,郎建英,等.中醫藥院校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探索[J].基礎醫學研究,2013,4(15):360- 361.
[3] 王福彥,李欣煒. PBC教學法在流行病學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1,3(2):106- 107.
【關鍵詞】預防醫學專業流行病學現場調查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9-0039-02
前言
現場流行病學的概念是:“要解決的問題出乎預料必須立即對該問題做出反應,流行病學工作者必須親赴現場解決問題,由于必須及時地采取控制措施,故調查深度可能受限”情況下的流行病學應用,現場流行病學是方法學科,有些學習流行病學很好的博士、碩士,由于缺乏現場經驗,面對實際發生的問題而手足無措,他們不善于征取得到當地人員的配合,不知道如何與群眾、決策者溝通,這足以說明僅僅掌握流行病學方法,是難以解決實際問題的。
雖然目前生物醫學日益發達,生物醫學技術已經發展到分子基因水平,但這些仍然代替不了現場流行病學研究,流行病學是研究疾病的群體現象,疾病的群體現象體現在現場人群中,因此必須讓學生經歷規范化的現場人群調查實踐,才能認識疾病的群體現象,探索疾病發生和流行的原因,然而,目前流行病學的教學重視理論,而實踐教學開展的相對較少。
流行病學是一門方法學科,在本科教學工作中應該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實踐教學比較注重流行病學各種方法原理的應用,幫助學生消化理論知識,采用實踐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應用理論教學中流行病學方法的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學習流行病學的興趣。許多在理論課堂上看起來較簡單的流行病學設計思路在實際應用中會有很多問題。因此通過現場調查實踐,根據存在問題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案,不僅能夠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應用,還能夠鍛煉其處理問題的能力。
現場實踐教學是流行病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但這一環節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往往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沒有相關流行病學課題支撐的情況下,相關部門不愿意配合完成,學生實踐現場難以獲得。因此為了完成流行病學教學任務,現場實踐教學這一環節必須加強,學校和代課教師要做好與地方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及相關部門和社區及相關部門的聯系工作,組織開展如個案調查、小規模的現況研究和利用現有資料進行生態學研究等現場實踐教學。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特性,被喻為“醫學中的哲學”,因此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流行病學理論和實驗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面對新形勢下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和疾病、防控的機遇和挑戰,加強學科建設,培養高層次流行病學專業人才,是擺在預防醫學專業教學面前的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現況調查是描述性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別適合于慢性病調查,對特定時間內某種疾病或健康狀況及有關因素的資料進行調查,描述資料的三間分布,以分析該人群中疾病的分布特征及其與相關因素的聯系,從而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病因線索,也可以調查某特定人群對某醫學知識領域的認知水平,以便對該人群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參考依據,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流行病學理論教學內容的掌握和應用能力。
在流行病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流行病學理論與方法的興趣貫穿于流行病學的課題設計、現場調查、案例討論、統計分析之中,是每一位流行病學教師需要長期研究和實踐的課題,因此通過系統的現場調查研究設計、現場調查實施、實驗室檢測和數據統計分析相結合的流行病學實驗教學改革實踐,可以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并運用于實踐。
流行病學現場實踐教學步驟與方法
現場實踐教學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計劃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
1.計劃階段
本課題,計劃在南疆51團流行病學現場,該團不同連隊包括美麗社區、和諧社區、6連、2連18周歲以上的村民(約1000人)作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法、體格測量法調查該地高血壓、血脂異常、肝膽良性腫瘤的患病率和知曉率。學生在帶教教師的嚴密組織和指導下開展流行病學的現況調查,包括調查設計、調查準備、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等流行病學調查的全部實踐過程。
2.準備階段
實踐教學4個階段中,準備階段尤為重要,如果準備工作做得比較周全、完美,就能為現場實踐教學工作的圓滿成功創造條件,打好基礎,如果準備工作做得不扎實,有欠缺,就會為現場實踐教學工作的成功埋下隱患,因此,本次現場實踐教學開始實施之前,我們準備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為保證本次現場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周密的教學設計和完善的教學準備是現場教學成敗的關鍵,該過程的主要教學工作包括:①向學生解釋說明現場教學的教學目標及其重要性、一般步驟和基本要求,使學生對現場教學的目的、內容、步驟及方法有一個整體了解;②指導學生復習流行病學現況調查的基本知識,及高血壓、肥胖、血脂異常、肝膽良性腫瘤的患病率和知曉率與防治技術;③練習擬定調查計劃,制定調查表,撰寫高血壓、肥胖、血脂異常、肝膽良性腫瘤的防治知識宣傳冊;④強化對高血壓、肥胖、血脂異常、肝膽良性腫瘤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等技術訓練,統一檢查和記錄標準,并對學生規范組織紀律和工作作風;⑤將學生分成不同連隊的流行病學調查組,分別參與各組的物質準備工作。
3.現場實踐
進入現場教學之后,將學生按自然村分成4個大組,每一大組均由流行病學基本信息調查小組、體格檢查小組組成,各小組在帶教教師指導下按調查設計有條不紊地開展流行病學現場實踐工作。流行病學調查組在各村領導協助下,主要負責逐戶宣傳動員群眾,收集流行病學基本人口學資料,采集研究對象血標本并送檢。對調查表進行核對、充實之后進行整理,及時計算出不同人群高血壓、肥胖、血脂異常、肝膽良性腫瘤的患病率。最后對流行病學現場場地進行清理,指導學生書寫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及現場教學體會之后結束現場教學。
4.總結階段
現場教學結束之后,由流行病學實踐教學現場返回學校并由帶教教師組織學生交流現場教學學習后的體會,總結學生在現場教學中的表現,評價學生所撰寫的流行病學調查計劃、問卷調查表及調查報告的質量,最后綜合評定現場教學目標達成度。
教學效果
學生在現場實踐教學中的一系列實踐活動中必然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尤其是對調查對象的宣傳,由于有周密的教學計劃、充分的準備、嚴密的組織、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使得學生在調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都能及時得到解決,順利完成各個環節的教學活動,保證了教學效果和流行病學調查的質量。同時教師認真的工作態度使學生初步認識到:作為一名公共衛生工作者,在工作中想要達到事半功倍之效,除了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基本理論和熟練的操作技能之外,還必須具有科學的工作方法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從而強化學生對專業學習的進取心和良好的工作作風。
結語
流行病學調查現場教學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有利于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有利于促進學生深化學習專業知識和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專業能力,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對預防醫學專業學生適當開設流行病學現場教學是大有裨益的。同時流行病學作為預防醫學中的主導學科,在預防醫學教學、防病控病以及科學研究中均發揮重要的作用。從“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人才培養方向過渡,綜合培養學生的流行病學思維和工作能力,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層次人才。
“一主三學”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圍繞學生自主學習開展全面便捷的導學、助學和促學[3](圖1)?!耙恢魅龑W”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體性教育理論、綜合性學習理論和教育信息技術理論?!耙恢鳌笔菍W生自主學習,包括主動自學、小組互學和選擇助學三個層次,分別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叭龑W”是在自主學習基礎上教師的導學、助學好促學支持服務。在“一主三學”教學模式中,教學活動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導學”、“助學”和“促學”是教師提供的支持服務,它圍繞學生自主學習而展開,并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和教學各個環節。“導學”是基礎,它對學生自主學習具有引導性;“助學”是關鍵,學生對助學各項支持服務具有選擇性;“促學”是保證,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手段,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只有“一主”和“三學”相互結合,互動交融,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主三學”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為目標導學——主動自學——小組互學——選擇助學——評價促學五個環節。藥物流行病學教學模式在實施“一主三學”過程中,將從臨床藥學專業定位、藥物流行病學自身特點和臨床藥學專業藥物流行病學教學模式三方面細化、深化、活化每一個操作程序。.
2.臨床藥學專業的正確定位
臨床藥學研究重點是藥物合理應用,即安全、有效、經濟、適當地使用藥物;但臨床工作中常是針對具體問題權衡利弊、尋求最佳平衡點[4]。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將來需針對臨床藥物應用展開廣泛的研究,通過臨床藥物應用實踐,促進合理用藥;因此,臨床藥學是技術性很強的創新性活動。這一部分的“一主三學”以目標導學和評價促學為主,主動自學、小組互學和選擇助學為輔。臨床藥學從臨床的角度出發,以患者和藥物使用環節為關注對象,促進藥物的合理使用[5]。但藥物使用受眾多因素影響,所以臨床藥學必須科學嚴謹的分析鑒別藥學與臨床醫學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并將其充分利用。在具體開展臨床藥學工作中,也需要在思路、方法及結果解釋上運用藥物流行病學對藥學與臨床醫學的經驗進行客觀嚴謹地吸取。
3.充分理解藥物流行病學的學科特點
流行病學是病因研究的一門工具學科,著眼于醫學、藥學科學研究的全面設計,在介紹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上,側重傳達一種思維模式和研究思路。藥物流行病學是流行病學的一個分支,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和臨床藥學都是藥物流行病學創建的學科基礎。臨床醫學和臨床藥學的工作從合理用藥的角度,將研究對象確定為用藥人群時,便自然進入了藥物流行病學領域。目前,藥物不良事件/不良反應日益受到關注,藥物流行病學的作用也逐漸被重視[6]。藥物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與傳統流行病學的相似,但有其特殊性和復雜性。藥物流行病學需要調查、研究、評估人群中藥物使用的源頭、分布、利用和效果,其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有其特殊性;藥物使用涉及到人的思維方式和選擇因素,藥物使用后療效受用藥劑量、用藥次數、用藥依從性、個體差異等多種因素影響,其結果分析有其復雜性。因此,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生需要把握藥物流行病學的學科特點,加強主動自學、小組互學和選擇助學操作環節,著重掌握藥物流行病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理解藥物流行病學在新藥臨床試驗、檢測藥物不良反應或非預期作用、參與國家基本藥物的遴選、調查藥物利用情況、參與藥物經濟學研究、評價生命質量中的具體應用。
4.臨床藥學專業藥物流行病學“一主三學”教學模式的思考
4.1學生能力的培養
臨床藥學專業的學習主體是學生,其能否成為合格的臨床藥師主要取決于是否學會終身學習,在校期間的一次性教育觀念已難以適應醫藥信息量劇增的現實,因此,主動自學、小組互學和選擇助學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作用至關重要。臨床藥學專業學生能力的培養有賴于其對專業課程興趣的提升,因此,藥物流行病學的“導學”的作用不可忽視。目標導學的授課內容需要與專業結合,授課案例、習題均應貼近臨床具體問題;在臨床藥物治療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藥物流行病學知識解決專業問題,這將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授課內容和授課案例的合理安排,學生可以自己重復或揭示臨床藥學某些專業領域的規律;通過臨床藥學科研實例的剖析,學生可以切實感受到藥物流行病學在設計實驗、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和分析資料中的重要作用;這些授課內容都是藥物流行病學主動自學、小組互學和選擇助學過程的靈活運用,加之教師的評價促學,可以進一步促進專業興趣的提升和能力的培養。
4.2教師能力的提升
藥物流行病學作為臨床藥學專業的基礎學科,教學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綜合能力,即提高目標導學和評價促學的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是臨床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前提和基礎,藥物流行病學的授課教師需要有扎實的藥物流行病學基礎及豐富的數據處理經驗,并且需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體系,重視開展真實世界研究,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和科研水平,同時需要加強對藥物流行病學相關領域如醫學統計學、循證醫學、臨床藥物評價、科研方法等各個方面的認識,從宏觀角度培養臨床藥學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7-10]。
4.3實踐教學的實施
藥物流行病學的實踐教學是鞏固和強化理論課內容,培養和鍛煉學生靈活運用統計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決臨床藥學問題的能力。目前國內的流行病學實踐多以課后習題課和統計軟件上機操作為主,尚未見藥物流行病學的實踐教學,我們結合流行病學實踐,傾向于藥物流行病學實踐采用統計軟件上機操作、網絡操作及藥物流行病學案例分析的形式開展。“一主三學”教學模式的作用在此過程中得以充分地體現。藥物流行病學的實踐教學、網絡操作和案例分析可以通過目標導學,創建藥物流行病學案例情景,將藥物流行病學理論與臨床藥學實際緊密結合,讓學生自覺進入主動自學狀態,以小組互學展示相應的學習成果和經驗,展開討論和交流,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藥物流行病學的SPSS和SAS等統計軟件上機操作和案例分析對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是必不可少的,但軟件分析無法對方法學適應性作出判斷,分析方法選擇的正確與否依賴于使用者對藥物流行病學資料的了解程度和對統計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此時自由選擇助學方式,參考教師支持服務和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解決相應的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藥物流行病學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學結束環節由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總結評價,鞏固強化學習成果,既可以調控“教”與“學”的過程,避免實踐教學放任自流、失去控制,也可以激發學生使用新方法的積極性,降低遺忘率,提高其應對臨床藥學數據的分析能力,有利于臨床藥學工作的開展。
5.小結
高校社區流行病學實驗教學設計性實驗流行病學是預防醫學的主干課程,它在疾病預防、控制和促進健康方面有十分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流行病學是一門方法學,利用流行病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解決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的很多重要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流行病學實驗教學的重要目的。
2003年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發生,把流行病學推上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流行病學在非典防治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暴露出我國疾病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如專業人員數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等,尤其是現場調查研究和應急反應能力不強等。說明傳統的流行病學教學已不能滿足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須對流行病學的教學進行改革,尤其是進行實驗教學的改革。
一、傳統流行病學實驗教學方式的弊端
傳統的流行病學實驗課教學主要以課堂討論為主,有統一的實驗課教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教材上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回答教材上所提出的問題。如疾病頻率測量資料分析實驗課,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上所給出的案例計算出發病率、死亡率、罹患率等并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分析則根據給出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判定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間是否存在著統計學聯系以及是何種關系等。該方法對鞏固理論課教學內容,掌握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有較好的作用,但對于培養學生設計調查方案、收集資料、發現并控制偏倚以及處理現場調查中突發問題的能力幫助甚小,更達不到啟發思維、發揮其創造力的目的。
二、流行病學實驗課開展設計性實驗的必要性
鑒于傳統流行病學實驗教學的不足,國內許多高校都積極的進行教學改革的研究,如項目綜合教學法、PBL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和開展設計性實驗等。其中PBL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仍然是一種以課堂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流行病學的思維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這兩種教學方式仍然缺乏學生實際的動手實踐,對于培養學生實施調查設計、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以及應對現場調查各種問題的能力并無幫助。項目綜合教學法是老師和學生形成一個團隊共同完成一個項目。項目綜合教學法如果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合理運用,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但是這種學生和老師團隊合作的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很容易變成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參與,而失去或減弱應有的作用。
設計性實驗是一種主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和項目綜合教學法不同,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對實驗內容和方法進行自主設計與實施。全過程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設計性實驗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協調和團隊協作能力,最重要的是通過對自己的選題進行實施,能鍛煉學生的調查設計、現場調查等能力。而“科學嚴謹的態度”“扎實的理論基礎”“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設計和應用能力”是疾病控制中心職工最看重的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充分發揮設計性實驗的作用很有必要。
三、高校社區作為流行病學現場的可行性
在流行病學的實驗教學中實施設計性實驗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首先要有合適的現場和調查人群。流行病學現場依據研究目的不同有不同的選擇,可以選擇普通社區,也可以選擇醫院、工廠和學校等。但用于教學的現場不僅要滿足調查研究本身的要求,還要求便于實施,更重要的是能夠絕對保證學生實驗課期間的安全。安全問題也是許多學校不愿意變課堂討論的實驗課教學方式為現場調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作為學生平時學習生活的地方,是學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以高校作為流行病學實驗課的調查現場能保證實驗教學安全有序的進行。高校社區里學生和教師都是有組織的團體,活動范圍相對比較集中,通過宣傳發動,調查的應答率相對較高,便于設計性實驗的實施。高校學生和教師分別有不同的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貼近學生自身情況,往往是學生所感興趣的,能基本滿足選題的需要。因此,高校社區是比較理想的流行病學實踐教學現場。
四、以高校社區為現場的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的選題
以高校社區為現場的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可以選擇現況調查、流行病學實驗研究甚至也可以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的嘗試。其中現況調查和流行病學實驗研究比較容易實施。
設計性實驗的選題除了考慮學生自己的興趣之外,還要考慮可行性,必須符合高校社區人群的特征??梢赃x擇網絡成癮、吸煙及控煙知識、心理衛生狀況、近視情況、營養知識和營養狀況、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識以及乙肝患病率等對大學生進行現況調查,如以教師為調查對象,還可以進行慢性病發病和患病率研究。如選擇進行流行病學實驗研究,一般建議選擇健康教育近期效果的評價。還可以選擇高校教師人群進行慢性病的病例對照研究。
五、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的實施
為了保證設計性實驗的正常進行,在安排教學進度的時候將實驗課安排在全部理論課結束之后進行。實驗課有一定的學時數,但實驗的設計、實施等不受課時安排限制,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完成。課堂教學主要完成分組、選題、開題和結果報告等步驟。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實驗分組
首先由教師在課堂上集中講授科研的基本步驟、文獻檢索方法以及設計性實驗課的基本要求,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自愿組合,5~6人一組,指導教師可在不同組之間進行人員的微調,使每組都有1~2位能力較強的學生,保證整個設計性實驗的順利實施。每2組配備一名指導教師,負責整個設計性實驗過程的指導。
2.選題及設計實驗方案
由實驗小組根據興趣自行選擇一個研究內容,也可以由教師先提出幾個研究方向,再由學生挑選。要求學生按所選題目自行查閱文獻并設計實驗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樣本量和研究對象的選擇、調查表的設計、可能需要的實驗器材、調查方法的選擇和質量控制、可行性分析及存在的難點等內容。要求選題不要太大,能夠在1個月之內完成,盡可能不使用二手資料。
3.開題報告
實驗在實施前需進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要求全班同學和全部指導教師參加,根據實際選題情況邀請實驗室老師參加。每個實驗小組由1名學生報告,全部成員答辯。老師和同學向該組的成員提問、討論,最后根據開題結果進行研究方案的修改。
4.課題實施
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獨立進行調查。學生需要獨立解決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只對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性問題進行指導。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填寫實驗記錄。
5.資料分析與總結
資料收集結束,實驗小組共同討論資料分析方法,并進入學校信息處理室進行資料分析,然后在指導老師指導下形成調查報告并在全班報告。
設計性實驗能培養學生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設計和應用能力,以高校社區為現場,又能保障學生的安全和實驗的順利實施,以高校社區為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將是流行病學實驗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王聲.常備不懈,磨礪以須,預防和控制傳染病[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3,37(4):221-222.
[2]王聲.流行病學教學與高素質的疾病控制人才培養.疾病控制雜志,2004,8(4):289-290.
[3]郭小娟,余清,鐘崇洲等.項目綜合教學法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內蒙古醫學院學報,2009,31(1):70-72.
[4]蘇虹,方雪暉,陳娟等.PBL教學模式在《流行病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疾病控制雜志,2007,11(2):238-240.
[5]馬莉,高曉虹,張翠莉等.實例教學法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5,27(1).
[6]朱紅,謝娟,朱新民等.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的開展及效果評價.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8):29-30.
Epidemiology and Population Health,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Biostatistics and
Epidemiology
A Primer for Health and
Biomedical Professionals
Third Edition
2004, 243pp.
Softcover $ 33.20
ISBN 0-387-40292-6
本書是由美國Albert Einstein醫學院流行病學和群體健康系流行病學室Sylvia Wassertheil Smoller教授編著的。第一版于1990年出版,第二版于1995年出版,現為第三版。本書的特點是根據流行病學和統計學的基本框架,使讀者理解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的基本原理,理解“為什么做”和“做什么?”學會“如何做、如何解釋”。書中的內容都是臨床試驗和基礎研究中最常用的、或是在文獻中經常引用的。
全書共分9章。第1章講述科研方法問題,包括邏輯推理、變異、研究設計、變量的量化、無效假設、假設檢驗、檢驗錯誤的類型、顯著性水平等;第2章敘述概率的一些基本概念;第3章介紹常用的統計學檢驗方法;第4章介紹流行病學的基本概念,包括流行病學的應用、常用指標、流行病學研究類型、偏倚、混雜、交互、多變量分析等;第5章介紹篩檢的基本概念;第6章是敘述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第7章介紹生活質量的評價,包括量表的結構、可靠性、真實性、敏感性(反應性)以及用量表評價生活質量的局限性;第8章介紹遺傳流行病學的基本概念,包括雙生子研究、連鎖和聯系分析、傳遞不平衡檢驗等;第9章闡述科研倫理學與統計學的關系。第8、9兩章的內容在人類研究中十分重要,是第三版新增加的,是一般流行病學或統計學入門書籍中所沒有的。
書后附有9項附錄,介紹正文中各種統計學計算的實例,以使讀者能夠更順利閱讀本書、以及如何實際計算,包括卡方、Z值及t-值的臨界值表、Fisher精確檢驗、幾組比較的Kruskal-Wallis非參數檢驗、相關系數計算、率的年齡調整、比值比的可信性、兩個變量的“J”或“U”型關系、量表記分改變的適宜性(敏感性)評價、以及遺傳學基本原理和知識。書后還附有參考文獻及建議閱讀的書目,讀者如需了解更深入的、超出本書范圍的內容、或涉及高等數學方面的內容,可閱讀這些推薦的教科書。書末附有主題索引,便于讀者檢索。
本書以科學的哲學和邏輯學原理,討論統計學檢驗的基本原理,而不是讓讀者去做具體的統計學檢驗。全書各章節都是獨立的,讀者可不按順序閱讀,只閱讀感興趣的部分。本書特別適合那些沒有或很少有數學背景的讀者,使他們能夠讀得懂、用得上。
本書內容既簡明,又適合范圍較廣的讀者需要,所闡述原理和方法適合多種領域,包括醫學、公共衛生、心理學、教育學。本書是一本簡明的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教科書,適合從事臨床和基礎研究的醫生、醫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或非醫學專業學生參考,也可供程度較高的讀者、以及對生物統計學與流行病學的邏輯學和方法學感興趣的研究人員參閱。
烏正賚,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研究所)
張 歡
[摘 要]流行病學是各類醫學院校必不可少的課程。然而學生對流行病學的學習往往不夠重視,缺乏學習流行病學的熱情和主動性。鑒于流行病學課程的重要性及目前流行病學教學效果欠佳的問題,提倡流行病學教師采用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加強學生流行病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流行病學資料分析方法的教學。此外,注重網絡學習材料的收集和利用,并適當開展雙語教學等對提高流行病學教學效果也有幫助。
[
關鍵詞 ]流行病學;教學效果;學習興趣;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4)35-0040-03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漢族人群Corin蛋白與高血壓發病關系的研究” (編號:81302499)、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CORIN基因多態性與Corin水平及高血壓的關聯研究” (編號:2014T70547)的成果。
流行病學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狀態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借以制訂和評價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 近年來公共衛生事件頻發,且傳染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顯著下降,而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癥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威脅不斷增加。如何更好地應用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來預防和控制慢性病和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是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面臨的重大課題。流行病學的重要性使之成為了各類醫學院校必不可少的課程。
由于課程多、學習任務重,同時對課程重要性不夠了解,醫學院中非預防專業的學生對流行病學的學習往往不夠重視。很多學校的流行病學教材和教師的授課教學模式比較單一,也使得學生缺乏學習流行病學的熱情和主動性。此外,為了適應慢性病患病率不斷上升的公共衛生新形勢,流行病學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需要不斷更新和改進。筆者根據近年參與流行病學教學工作的體會,談談加強流行病學課程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高學生興趣
流行病學教學大多采取大班上課方式,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性接受,學習興趣不高。由于大多數的流行病學教學內容是理論性的概念,邏輯嚴密、抽象,不如臨床醫學等課程那么形象生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互動性比較少。單向灌輸式教學方式使流行病學理論與防病實踐嚴重脫節,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同時,根深蒂固的重治療、輕預防的思想和現實也對學生有所影響,使得學生對今后在實際工作中是否有機會進行流行病相關的研究及工作缺乏信心。
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直接感受者,其興趣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典型實例討論,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認識到流行病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而促使學生自發學習。例如,講述病因推斷時,可以SARS為例,讓學生自己討論怎樣提出病因和驗證病因,讓學生對病因推斷的基本步驟有深刻的體會。在實驗流行病學中,可以從科研設計的角度來講解,讓臨床專業的學生認識到即使是臨床醫生進行療效評價,也離不開流行病的原理和方法,從而意識到流行病學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開設“第二課堂”,組織課外興趣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進行課題設計和調查等活動,并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等;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從文獻檢索、課題設計、現場調查或實驗到資料整理、數據統計分析和論文撰寫等,學生在進一步理論聯系實際的同時也提高了科研能力。
此外,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交互性、集成性”等特點.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經典的流行病學研究案例,制作形象生動、實踐性強的多媒體課件,可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的目的。
二、加強流行病學思維
流行病學是一門科研方法學,它的重要基礎是邏輯學和概率論,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式和從群體角度思考問題的概率論思想,這一點在病因學研究中尤為重要。 網但是長期以來,流行病學教學以單向灌輸式教學方式為主,偏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教學,對流行病學思維尤其是以預防為主的思維能力培養不足,導致流行病學教學中理論與防病實踐嚴重脫節,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在很大程度上壓抑和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流行病學的應用性無法得到充分體現,學生缺乏將來在疾病控制實踐中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加強流行病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宏觀(群體)、對比、概率統計、多病因論及預防為主的流行病學思維方式與觀點。
流行病學是從群體的角度宏觀地觀察一個人群的疾病發生情況、健康狀況和公共衛生問題,其原理是在個體中看來是偶發事件,但在群體中是有規律性的。在流行病學定義中,有兩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即“群體”與“分布”。這兩個概念正是流行病學中宏觀思維方式的體現。流行病學正是通過宏觀的人群調查,了解疾病在不同人群、時間、地區的分布狀況,并根據分布狀況去追溯造成分布不同的原因,從而達到控制疾病之目的。吸煙與肺癌的研究,Frarningham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學研究等,都是應用宏觀思維方法的典范。以吸煙與肺癌關系的研究為例,從個體的角度看,并非每一個吸煙者都患肺癌,也并非每一個肺癌患者都吸煙;從群體的角度來看,肺癌患者吸煙的比例顯著高于非肺癌者,吸煙者中肺癌的發病率與病死率也顯著高于非吸煙者,因而吸煙是肺癌的危險因素。通過實例使學生逐漸理解和接受流行病學的宏觀(群體)思維方式。
在流行病學研究中自始至終應貫徹對比的思想。只有通過對比調查、對比分析,才能從中發現疾病發生的原因或線索,而且這種對比必須堅持可比性原則。經典的分析性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如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均設立對照組,應用對比的思維方式檢驗病因假設或對可疑的病因或危險因素進行研究,通過比較分析這一科學嚴密的病因邏輯思維推論過程來判定結果。
流行病學的病因是概率論的病因, “能引起人群發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即為流行病學的病因”。這些因素實際上指的是疾病的危險因素,研究疾病的危險因素比研究直接的病因在疾病預防中的意義更大。在進行群體間比較時多使用發病率、死亡率等頻率指標,而不是用絕對數來表示。例如,人們不能因看到某個吸煙的人已經活到100歲或某個不吸煙的人也得了肺癌而否認吸煙是肺癌的一個重要病因,而應當從概率論的角度認識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肺癌的危險要高出多少倍。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某些疾病在某一地區具有某些特征的人群中比其他人群的發病率更高.則可認為這類人發生該病的危險更大。這種對某病的高危人群的確定,就是應用概率統計的思維方式來實施的。
流行病學病因研究認為許多疾病并非由單一的、特異的病因引起,而是遺傳與環境等多種因素長期綜合作用的結果。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本身就是多維的,因而應當用三維或多維的思維方式去貫徹和解決人類的健康問題。
流行病學的根本任務之一是查明病因并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包括無病時預防使其不發生,發生后使其得到控制、減輕甚至消除,即可根據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階段。采取相應措施來阻止疾病的發生、發展或惡化,這就是疾病的“三級預防”及“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使學生盡快樹立“預防為主”的專業理念,體會臨床學習的意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三、流行病學資料分析方法
預防醫學課程中的醫學統計學和流行病學方法,與醫學科研密切相關,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這兩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也往往需要進行有機結合。傳統流行病學教學中,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將醫學統計學方法和流行病學資料處理結合起來,因而很難理解和樹立流行病學概率論的觀點。適時地鞏固學生的統計學思維,提高學生對醫學數據的分析能力并將其與流行病學知識融會貫通,對醫學統計學教學和流行病學教學,都是很有幫助的。
運用計算器手工運算各項指標,回答思考題,這是大多數學校采用的教學模式。但僅以計算器進行數據分析并不能解決所有流行病學資料分析問題。如流行病學病因研究最常用的回歸分析,就無法在課堂上用計算器完成。 。目前,幾乎所有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資料分析工作都要借助于統計軟件,單純由計算器進行資料分析的教學與實際工作脫節,已不符合現代流行病學的教學和工作的需要。因此,應在保留少量計算器手工計算方法以加深理解的基礎上,將EpiData和sPss等國際權威的統計分析軟件應用于流行病學教學中。
EpiData是專為流行病學調查而設計的軟件,它與其他軟件相比更符合流行病學工作對數據錄入與管理的要求,所以在流行病學研究與實踐中極為常用。EpiData軟件是一款免費的數據錄入和數據管理軟件,簡單易學,數據錄入界面直觀,操作簡便,實用性強,具備強大的數據錄入、數據核查、數據轉化功能及雙份錄入及一致性檢驗的功能。 流行病學實習課的實例中,數據多是經過整理加工的,往往實習課結束后,學生對相關研究問題依然沒有理解和體會,流行病學實習課的教學目的沒能達到。在教學中應用EpiData等軟件處理真實數據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流行病學數據資料。SPSS軟件是專門為統計而開發的軟件,統計方法較齊全,一般用于大型統計,是當今國際流行的優秀統計分析軟件之一,是醫學科研工作的得力助手。sPss軟件界面友好,統計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易學,目前已在各大院校醫學統計學教學中廣泛應用。
蘇州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教研室教師有多年從事實驗教學的經驗,參與過多次大型流行病學調查,有豐富的流行病學資料分析經驗。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醫學統計學課程和流行病學課程均開設了實習課,且統計學課程在先,學生具備了使用統計學軟件的能力。在流行病學實驗課中使用統計軟件進行資料分析,使流行病學資料分析與統計學理論及軟件的使用進行對接并加以綜合運用,更能體現出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的緊密聯系,使實踐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性。
四、豐富學習材料
教科書是教學的核心材料,但廣義的教材可以是傳授知識、技能和思想的所有教學材料。廣義教材既包括教科書、教學實習指導,也包括學術專著、期刊文獻、教學幻燈片、音像資料、計算機輔助教學課程軟件等。當前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流行病學課程教學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材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通過網絡獨立獲取流行病學知識的能力,也使學生切身感受流行病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網站是提供流行病學實習的理想網站,可為流行病學學習和研究提供良好的素材。WHO從1995年起通過“The world heal山report”年度全球健康評估報告,報告有英文、中文、阿拉伯文等版本,內容覆蓋了流行病學的大部分領域。美國CDC wonder是美國CDC建立的數據檢索系統,可提供多種疾病的流行病學信息、統計數據、實驗數據和研究進展。通過這些網站,學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國的疾病負擔和疾病預防控制策略,并可以從流行病學研究實例中學習調查研究的方法。這些實例來自于疾病防治的實際工作,與學生的生活及將來的工作崗位關系密切,更容易激發學習的興趣。
隨著信息技術和教育理念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組織或個人在互聯網上共享教學資源,如全球健康網絡超級課程。 網該網絡課程匯聚了來自全球174個國家的56000名專業學者,目前收集了這些學者制作的5710份與全球健康和預防有關的Powerpoint講稿,構建成一個基于互聯網的開放的教學講稿庫,供全球相關領域的教師和學生免費使用。又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流行病學系的Frerichs教授建立的快速流行病學調查的課程網頁。該網站除課程的PowerPoint講稿、配套的講解錄音外,還包括推薦閱讀材料、統計軟件及其使用說明、練習用數據庫和課后作業等,成為一套非常完整的教學材料。此外,還應充分利用精品課程網站開展網絡補充教學,如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和流行病學精品課程網等。
五、嘗試雙語教學
當前流行病學研究飛速發展,國際交流合作日趨頻繁。如何培養具有國際合作意識、國際交流與競爭能力的公共衛生專業人才是目前高等醫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實施雙語教學正是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的發展需要,也是培養這類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徑。預防醫學本科生學習流行病學及相應的實習課程時大多已經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或六級考試,具備較好的英語基礎,這時合理地安排雙語教學,有助于將學生的英語學習從公共英語轉移到專業英語上來,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合適的外文教學資料是流行病學雙語教學實施的必要條件,獲得外文教學材料的途徑可以是直接購買或復印合適的原版教材和參考書。此外,通過互聯網收集教學材料是一個獲得雙語教學材料的有效途徑。美國匹茲堡大學的Supercourse以虛擬圖書館的形式為全世界從事流行病學教學的人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目前其中含有來自174個國家的5710個講稿。 網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方網站的各種年報等材料也經常被流行病學教研室教員用來作為雙語教學的背景參考資料。英國Dundee大學研制的流行病學互動教學軟件Studying Popula-tions ProWam也深受好評。該軟件是一個計算機輔助的流行病學方法學習軟件包,其中包含了80多個關于流行病學基本概念的交互式練習和模擬,適合所有健康科學工作者使用,包括醫學專業本科生和碩士生、公共衛生工作者及臨床醫生。在國外一些大型公共衛生或流行病學學術會議中,如美國公共衛生年會等,一些大學、研究所、出版社、公司等都會提供電子版或紙制的宣傳材料,其中不乏流行病學專業期刊,健康教育短片、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介紹、國外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介紹等。這些都屬于流行病學雙語教學資料的收集范圍,有利于我們及時地了解國外的流行病學教學的動態。另外,通過直接使用英文版的疾病數據分析軟件(sPss,SAS,Epi Info)來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運用和理解能力也是加強雙語教學的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