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 16:11:05
序論:在您撰寫國外商業銀行發展現狀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網上銀行;外匯業務;對策建議
一、目前我國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的現狀
(一)我國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的優勢
從當前我國各大商業銀行的官方網站上調查,我國商業銀行的網上外匯業務相比傳統的外匯柜臺業務,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因為對銀行和客戶來講可謂共同形成一種“雙贏”的局面。從銀行方面講,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的開通,既減少了銀行柜臺壓力又節約了人力成本;從客戶方面來說,當外匯業務只需在網上辦理,大大減少了客戶來回銀行以及排隊的時間,同時也簡化了辦理過程中的一系列繁雜的手續。以外匯買賣為例,其顯著的優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交易方式靈活:為客戶提供實時買賣、獲利委托、止損委托、二選一委托四種交易方式,供客戶選擇;②交易時間更長:網上銀行外匯業務可以方便了國際外匯市場全天候交易(休市和其他非交易日除外),因此白天、晚間均可投資;③投資機遇更多:網上可以實時進行資金結算,這樣一天就可進行多次外匯交易,因此方便實時捕捉市場機會;④方便了解行情第一信息:網絡的現代化為客戶提供實時的市場行情信息,以便讓客戶把握市場先機;⑤交易隨時查詢:提供當日外匯交易狀況和一定時間內外匯買賣成交狀況查詢。
(二)目前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的種類
自從網上銀行外匯業務開通以來,各大商業銀行都盡其所力,大力發展各自的業務種類。但從功能方面來說,目前網上已開通的外匯業務種類又大同小異。網上外匯業務主要有個人外匯業務和企業外匯業務兩個大類。個人外匯業務主要有:外匯買賣、外幣理財、外匯基金、個人外匯賬戶管理、個人小額結售匯、國際匯款、B股銀證轉賬、國際卡境外消費后購匯還款等;企業外匯業務的品種主要有:網上信用證管理、賬戶查詢、國際匯款、集團內外匯資金上收下撥等。
(三)發展網上銀行外匯業務過程中的局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然網上銀行外匯業務有很大程度的發展,但是相比網上銀行人民幣業務,外匯業務因外匯管理政策、貨幣流通等原因,處于一定的劣勢,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局限性:(1)從個人網上外匯業務看,業務主要分布在不涉及或涉及較少外匯管理政策的方面,業務量主要有:外匯買賣、外幣理財、個人小額(小于5萬美元)結售匯、個人外匯賬戶定活轉換等業務組成,其他方面業務量較??;(2)從企業網上外匯業務看,業務量的分布與個人業務相類似,發生的事務歷史記錄主要為接受客戶在網上提交進口信用證及信用證修改、轉讓信用證開立、轉讓信用證修改、進口信用證匯付款/承兌、進口代收代墊/承兌等業務申請,以及外幣賬戶查詢、集團內資金的集中收付等。(3)大多數名義網上外匯業務仍依附于柜臺操作,如農行,據統計,該行2008年1-8月份網上銀行國際匯款業務達210億美元,占其外匯業務總量的10%左右,實際上該行網上銀行國際外匯業務僅是將企業本來通過柜臺遞交的書面匯款申請改為從網上提交申請,但匯款相應的單證仍需在匯款時遞交柜臺,經柜臺審核、批準之后,匯款交易才算結束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手續仍然還是要在柜臺辦理,其他銀行網上國際業務也均為此種情形。
二、網上銀行外匯業務的風險
(一)個人小額結售匯總額難以控制
根據我國外匯管理局的規定,個人因私結售匯的年額度最高為5萬美元。然而目前,大多數的商業銀行均已開通了網上銀行個人小額結售匯業務,但由于各家商業銀行的網上銀行系統并不直接和外匯管理局的因私結售匯系統相互連通,造成有關統計數據無法及時共享,因此各家銀行對金額的控制不一,從而導致各商業銀行對個人小額結售匯總額很難予以控制,如工行規定小額結售匯金額低于5萬美元,匯豐銀行規定為5萬人民幣。
(二)信用卡境外消費購匯總額難以控制
信用卡境外消費后購匯還款也是目前已推出的網上銀行個人外匯業務產品之一。從銀行層面,主要設定對個人購匯還款金額不得超過實際透支額的限制,因此銀行設定的信用卡透支額度應該不高于外匯管理局規定的個人年度購匯額5萬美元。但實際上,個人年度購匯額是否超過5萬美元,還受非信用卡業務影響,明顯難以控制,是否存在資本項下的支出更是難以認定。隨著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和人民幣對美元不斷升值,各商業銀行VIP客戶信用卡的透支額度基本都超過了5萬美元,例如中國工商銀行的白金卡客戶最高可透支額就達到100萬人民幣,這也就意味著VIP客戶在境外使用信用卡消費的金額可以超過5萬美元。另外,從結售匯統計角度,由于信用卡業務的區域性特點,某家分行對具體發生的業務量無法及時統計,這需要總行層面給予統一扎口。是否每家銀行的總行均有這方面統計數據并向總局報送,也需要明確規定。因此,信用卡境外消費后購匯還款有可能超出個人年度限額。
(三)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的結算風險
論文關鍵詞:中間業務,發展創新,4P
一、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概述
根據2001年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可定義為: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并進一步細分為支付結算類、銀行卡類、類、擔保類、承諾類、交易類、基金托管類、咨詢顧問類和其他類共九大類。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
表1 國內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
國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
規模
不斷擴大
增長明顯
效益
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大大提高
不高,中間業務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比重偏低
品種
已達2萬多種
260多個品種
客戶服務
1.中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在所有銀行業務中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如西方發達國家,并且我國商業銀行開始發展的時間也比較晚,相比西方國家不是很成熟,實際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商業銀行才開始真正發展銀行的中間業務。國內商業銀行收到了分頁經營相知和傳統經營理念的影響,國內大部分商業銀行依然以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為主要業務,中間業務發展非常的緩慢和停滯。把銀行的中間業務僅僅看成是附加的業務,沒有站在銀行整體經營的角度去發展中間業務,對于中間業務的發展思想認識不足,一直把中間業務作為拓展低成本存款的方法而不是利潤增加點看看待??傮w而言,國內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比較緩慢,與外資銀行和國外的銀行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2.國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歐美國家二戰以后,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所得的收入一般占整個比重的30%-65%之間。在歐美國家一些特別重視個人銀行業務的商業銀行整個比重會更大一些。特別是在實行混業經營之后,國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得到了長足有效的發展,規模也逐漸擴大,他們在保險、證券、個人理財等方面的業務已經成為了整個銀行十分重要的業務。在整個銀行業務中,正常的收付業務卻成了次要的工作,這個現狀和我國目前的情況正好相反。而且在西方的很多國家,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服務手段科技化程度更好,軟硬件設備等管理信息系統更為先進,可以再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向客戶提供景榮服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銀行的服務時間和空間,降低了經營的成本。
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統計與核算
1.統計中的數據的采集。統計核算是指對事物的數量進行計量,通過計量來研究和監督大量的或者個別典型經濟現象的一種方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數據采集應該是包括國內所有的具有中間業務的商業銀行,在這個范圍內進行數據的采集工作,其選用的采集方式可以采取外部社差、抽樣調查、報表及直接管理人員對話等方式,在這些方式中,要以報表的方式為主要的采集方式,定期報表能夠更準確的展現出所采集的數據的特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可以借鑒目前我國信貸業務所采用的定期報表的制度,在各級商業銀行指定好報表之后,將報表報與同級別的人民銀行,下級的人民銀行上報至上級的人民銀行,最后由中國人民銀行各個地區的分行匯報上報總行即可。
2.統計指標的設定。統計指標是綜合數量,反映的是總體現象數量的特征,是用來描述總體基本狀況和各個變量分布特征的綜合數量,不同的統計指標所反映的內容不同。統計指標包含三個構成的要素,一個是指標名稱,一個是計量單位,另外一個是計算的方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統計絕對指標大體上包含以下幾個內容,中間業務的數量,中間業務的金額,單項中間業務筆數,單項中間業務發生額度,單項中間業務收入,中間業務的收入,單項中間業務凈收益,中間業務凈收益。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統計的相對指標包含結構相對指標,計劃完成相對指標,比較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強度相對指標和動態相對指標,下面列舉幾個相對指標的計算公式。例如,比較相對指標=A單位某指標數/B單位某指標數,通過這種指標的相互比較,可以看出我們目前不同的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數量和收入水平,例如可以比較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國際結算的水平。統計指標是從整體上研究,幾乎無法或者很難得到基本的特性,所以在進行總體的研究之外,還需要對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分析研究,這就需要進行統計分組,統計分組是指根據事物內在的性質和統計研究任務的要求,將總體各個單位按照某種標志劃分為若干組進行研究的一方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統計分組不但可以反映和研究中間業務的內部結構,而且可以劃分中間業務的類型,反映各個中間業務之間的相互關系。需要明確出一共包含多少個類別,每個類別下面有多少小類別和品種,做完劃分之后,就可以整理出“關于建立中間業務統計制度的征求意見稿”,并將意見稿發送到有關部分,請求他們提出修改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確定的中間業務的統計分組會更具有權威性和客觀性。
3.統計信息的披露問題。目前各個商業銀行在統計信息的披露上存在著共同的一致性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指標統計的口徑不一致,各個商業銀行所采用的統計指標口徑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第二個問題是披露的信息內容有限。因此,我們的商業銀行應該借鑒國外先進的商業銀行的做法,完善信息披露相關規范。銀行作為特殊的行業,其信息披露可以促進銀行自身與社會的協調發張,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和價值。
三、結語
【關鍵詞】中間業務;定價;創新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脫媒趨勢日益顯現和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進,銀行資金成本逐步上升,利率管制對商業銀行的利差保護逐步被打破,單純依靠存貸利差獲取收益的傳統經營模式受到嚴重沖擊。商業銀行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開始向中間業務領域邁進,開展多元化經營,向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能否通過加快發展中間業務,進而加快轉變以利差收入為主導的傳統盈利模式,成功實現轉型,對國內商業銀行來說,是生死攸關的戰略選擇。正視中間業務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中間業務發展策略研究已刻不容緩。
一、國內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
(一)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
在傳統體制下,我國商業銀行長期以來只重視發展資產、負債業務,而忽視中間業務的發展,雖然開辦了少數中間業務,但大部分是提供無償服務。改革開放以后,隨著銀行經營機制的轉換,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各商業銀行相繼開辦了一些中間業務,如銀行卡、信用證、收付、承諾、承兌等業務。21世紀初以來,人民銀行多次下調存貸款利率,使得存貸利差急劇縮小,商業銀行經營成本快速上漲,銀行的盈利空間變小,加上歷史上形成的大量呆、壞賬無法收回,造成銀行難以醫治的“內傷”。種種跡象表明,銀行業微利時代已經到來,通過傳統的存貸利差給銀行帶來的利潤越來越少,商業銀行必須尋找新的利潤增長空間。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也存在如品種單一,滯后于需求;服務成本高,收益占比小;業務規模小,發展不平衡等發展上的不足。
(二)國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現狀
20世紀80年代之前,國外商業銀行僅開辦一些支付結算、、外匯買賣等服務類中間業務,各商業銀行并沒有對表外業務的發展加以戰略考慮。80年代末,在金融外部環境趨向于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銀行業的競爭空前激烈。新世紀以來,在技術進步、金融創新和信息科技浪潮推動下,新的融資工具和業務方式層出不窮,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業務范圍逐漸向表外業務方面拓展。銀行利用其擁有的廣泛的客戶群體、龐大的分支機構網絡、所掌握的社會經濟信息、可調用的高級人力資源以及先進的網絡技術等,發揮其強大的金融信息服務功能,大力開發以信息處理為核心的中間業務服務項目,特別是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等業務。從目前來看,國外商業銀行不僅服務類中間業務品種多、規模大,而且表外業務發展迅速,完全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量體裁衣”,適時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類型的表外業務。
(三)國內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對比
從盈利結構和產品構成上來看,國內外銀行中間業務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差異:
1.國外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比重明顯高于國內商業銀行。目前,國外先進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大多高于40%,有的甚至達到80%,截止2010年,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該比例也僅為20%,形成較大反差。
2.經營品種比國內銀行業更多樣化。與美國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同業經營的中間業務品種還不及美國現有業務品種的一半。
3.國外銀行高附加值、風險型中間業務發展較好。由于經營環境的較大差異,美國等發達國家托管、保險產品和信用卡等業務收入占比不斷提高,且明顯高于國內商業銀行。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分業經營體制制約發展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本質上是在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上優化和配置資源,涉及金融不同行業之間的協作與聯系。我國目前金融業實行的分業經營分業管理體制,雖然對維護金融秩序穩定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國內金融業的快速發展,分業經營分業管理體制的負面作用也越來越突出。我國分業經營的限制使商業銀行經營范圍基本框在傳統存貸業務范圍內,商業銀行不能從事相當一部分資本市場上的中間業務,如股票承銷、經紀與基金管理業務,難以開發高層次、綜合化的業務,很難推動中間業務的發展。分業經營保護著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影響了商業銀行提供綜合性、多功能、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從根本上制約了中間業務的發展。
(二)市場惡性競爭,產品服務收費無序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的總體水平較低,有些甚至不能覆蓋成本,成本倒掛現象嚴重。制約中間業務收費的因素是銀行間的惡性競爭,某些銀行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采取“你高我低,你低我免”的策略,在中間業務項目爭奪中開展不正當競爭,造成銀行業的混亂,導致中間業務在惡劣的環境中掙扎生存。盡管人民銀行已頒布實施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對中間業務的范圍、準入制度、收費標準都作了嚴格的規定,但各商業銀行為了追求利潤,通過高成本提供中間業務以爭奪客戶資源,維持傳統存貸業務經營的穩定。個別銀行對工資、匯兌等不予收費,甚至出現為取得中間業務權而代客戶支付費用的現象。
(三)缺乏合理的定價機制
國內商業銀行在服務定價方面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定價機制不完善。銀行間定價政策不統一,分支機構擁有較大的定價權,致使同一類服務在同一銀行不同分支機構之間收費標準的差異;某些銀行定價決策機制極不規范,銀行內部多個部門同時擁有一定的定價決策權,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銀行服務定價缺乏有力的信息系統支撐。第二,定價能力亟需提高。目前大多數銀行都是采用市場跟進型定價,瞄準大銀行,但是這些占據市場優勢的大銀行的服務定價也普遍缺乏科學的定價理念,定價方法較為粗糙:采取市場跟進定價法不能與國外業務價格水平接軌,采取成本加權定價法無法準確計算作業成本,采用客戶導向定價法又不能有效地觀察客戶行為以及客戶對價格的敏感性。
(四)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結構需要調整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功能單一,技術層次低,盈利能力弱,創新步伐跟不上客戶(尤其是高端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部分業務無償服務,大多中間業務仍是空白。國外商業銀行經營的中間業務品種多達數十種,如證券投資、信托租賃、黃金買賣、對外開放貸款、保險、信息服務以及電子結算服務等,都是朝著多元化、多功能方向發展的,中間業務在其業務經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大型商業銀行擁有“金融超市”的美譽。相比之下,我國的中間業務不僅品種少、層次低、手段單一,而且業務范圍和發展空間限制多,報批手續繁瑣。在“銀證”、“銀?!焙献鞣矫妫_發創新的品種少,難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電子銀行服務方面創新品種缺乏,銀行的科技資源未充分挖掘使用,沒有體現出商業銀行科技資源的優勢;高附加值、高收費的品種開發少,導致中間業務收入總量小、占比低、盈利差。商業銀行在努力發展中間業務的同時,一定要重視調整中間業務結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三、新時期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策略
鑒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種種不足之處,我國商業銀行應該迅速找出相應策略,突破約束,使中間業務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
(一)逐漸松動金融業的分業經營體制
從長期來看,全能銀行是混業經營的最高層次。我國應未雨綢繆,把建立全能銀行作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的終極目標,要有步驟、有層次、有選擇地推進。首先,逐步向混業經營過渡。在堅持分業經營的前提下,適度地開展混業經營業務,同時由于我國還不具備實行混業經營的條件,為此不能走得過快過急,否則可能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混亂。其次,充分利用金融控股公司的資源整合優勢。雖然我國還不具備全能銀行存在的金融環境,但是金融控股公司已經顯示巨大活力和影響力,如中信集團、平安集團、招商集團等。在過渡階段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金融資源,實現規模經濟,達到中間業務利益最大化是可行的。
(二)規范同業競爭
建立公平競爭環境,需要做到:1.規范對中間業務的收費標準。在《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基礎上,規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嚴控基準價格和浮動幅度,改變各商業銀行自成一體,費率千差萬別的情況。2.制止不正當競爭。相關監管部門應引入反不正當競爭機制,加大管理力度,避免惡性無序競爭。3.建立中間業務服務收費觀念。各商業銀行自身要積極引導廣大客戶對合法收費的認識,通過積極宣傳和營銷,讓顧客認同中間業務服務收費的目的,使顧客明白對中間業務收費的依據及其合理性。
(三)提高銀行自身的綜合定價能力
商業銀行要采取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在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實行有償服務,以中間業務作為銀行新的盈利渠道。中間業務產品定價管理應重視對中間業務的統計分析,積累經驗教訓,借鑒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歷程,并綜合考慮我國金融市場發育、競爭程度和客戶認同度,合理引入數學模型,區分不同市場、不同產品,相機抉擇,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選擇適當的定價策略。在對中間業務產品定價時,一定要樹立效益第一的原則,使服務與價格相匹配。
(四)加大中間業務產品創新力度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藻生機的源泉??梢詮囊韵氯矫婵紤]:1.制度創新。國家要盡可能實現從分業到混業的轉變,這是依靠外部環境的制度創新;2.技術創新。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業務要發展,必須依托技術創新,要引入信息平臺、交易平臺和客戶管理三個平臺,以客戶為中心,實行科學、有效、統一的管理;3.產品創新。商業銀行要做到:積極發展各種結算、業務,開展有償國家政策性銀行業務,清理債權、債務業務,不斷拓寬結算領域,大力發展國際結算,科學推出新的結算承兌工具;加快電子化建設步伐,穩妥地拓展網上銀行、企業銀行等新興業務,還要開展專用卡、智能卡的研究開發,向更高層次邁進;集中人才、信息、技術、資源優勢,為客戶提供投資理財、融資策劃、資產管理、工程預算等服務,同時開展一些帶有潛在風險的具有信用性和融資性的中間業務及衍生金融工具業務,如提供遠期、期貨、貨幣互換、遠期利率協議等業務。
四、結束語
在商業銀行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是商業銀行共同的目標。中間業務作為無資本要求、盈利性強、成本較低的一種商業銀行業務,越來越受到商業銀行的重視。形勢使然,我國商業銀行積極推進中間業務已毋庸置疑。開展中間業務,既可使商業銀行擺脫傳統存貸業務利差逐漸縮小的困境,又可壯大商業銀行經營業務以提高其信譽。更重要的是,中間業務風險相對較小、收益比較穩定,不至于使商業銀行在面對金融危機時驚慌失措;但是,商業銀行也要慎重發展風險較大的表外業務,尤其是衍生金融產品。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要適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所允許程度的需要,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彌補不足、加大創新力度,不可一蹴而就,盲目只追求中間業務的“量”而忽視其“質”。
參考文獻
[1]王兆星.商業銀行中間業務風險監管[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姚先霞.國內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比較[J].華東經濟管理,2005(10).
[3]黃軍勇,陸秋娥.加快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思考[J].MARKET FORUM,2009(08).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營銷創新
一、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營銷的發展現狀
(一)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雖然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高速發展對金融產品需求的拉動,我國商業銀行開始重視中間業務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為迎接入世后外資銀行的競爭,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取得了快速發展。中間業務收入達到一定規模。但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一般占到總收入的40%~50%,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內,平均為7%~8%,比例最高的中國銀行也只有17%。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能力低,產品雷同,造成盈利能力差,“沒賣點”
目前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品種中,大多數停留于以銀行支付中介為基礎和以信用中介職能為基礎的中間業務,這些傳統結算業務、服務性的收付款業務品種收入約占中間業務收入的90%左右。比如中國建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銀行卡、結算類、類、外匯買賣及結售匯、咨詢類和房改金融業務等,這6項業務收入占中間業務收入的86%。盡管我國商業銀行業中間業務品種已達到260多種,但60%集中在代收代付、結售匯、結算等勞務型業務上,都是技術含量低的低附加值產品,銀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潤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產品卻很少。
(三)我國商業銀行缺乏較為明確的發展戰略和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在發展中間業務方面存在發展戰略和規劃不明確,缺乏全局性
由于我國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模式,造成各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的經營原則、經營范圍難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據自己的理解實施,缺乏規范性和長期性,分業經營模式也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的發展。
(四)我國商業銀行雖然注重科技投入,不短提高中間業務品種的科技含量,但是卻相反專業人才,科技支撐力度不夠
(五)我國商業銀行缺乏高素質復合型的從業人員,并且錯誤理解“關系營銷學“
二、我國商業銀行營銷中間業務創新的主要內容
隨著新的產品和服務的增多,營銷已經成為只有戰略者才能生存的陣地。西方商業銀行已經能較為熟練的運用這半個多世紀的不懈探索和嘗試研究出的營銷管理創新的成果,并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根據西方的商業銀行的營銷手段及發展特點,配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來討論中間業務創新的主要內容。
(一)建立商業銀行戰略性營銷管理過程模型及營銷目標
首先進行營銷策劃,銀行應該決定如何對實現營銷計劃的目標過程中的進展衡量以及誰對者這一衡量工作負責,換句話說,計劃本身應對這一問題作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了目的”,無論是何種原因,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評估并且對營銷組合進行調整或是微調都十分重要。
(二)進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
各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充分利用銀行已有的營業網點,在空間上,從城市包圍農村,要按照先從外部技術等環境較好的大城市開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農村推進。在時間上,先立足發展,如咨詢、理財、基金托管等風險較低的中間業務;待人員素質提高,再發展風險較大、收益豐厚的業務品種,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三)制定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戰略戰術
商業銀行營銷戰略,是指商業銀行將其所處環境中面臨的各種機遇和挑戰與商業自身的資源和條件結合起來,以期實現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目標。
三、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營銷創新的發展趨勢
(一)從單一網點服務向立體化網絡服務轉變
銀行營銷的服務渠道的發展走過了從單
一、片面到整體、全局,再到多元、一體化發展的軌跡,而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以及金融業運營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營業時間、營業地點的限制,能提供24小時銀行服務的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日益受到客戶青睞,傳統的分支網點數量比重逐年下降。據統計,招商銀行60%以上的業務已經實現了非柜臺化操作,隨著電子銀行的發展,這一比例還將不斷上升。
(二)從同質化服務向品牌化、個性化服務轉變
當今世界經濟正在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作為金融業競爭發展新趨勢的金融品牌競爭,正越來越受到各家金融機構的重視,成為現代金融企業競爭的著力點和核心所在。
(三)切實提高認識、轉變經營理念、提高服務水平
正確認識傳統業務與中間業務的關系,以傳統業務優勢帶動中間業務的發展,反過來通過中間業務的發展壯大來支撐和促進傳統業務的鞏固與發展,使兩者相互依存,形成一個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
(四)把握網絡背景下中間業務新的發展變化趨勢
銀行業務的網絡化促使銀行的組織和制度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也使銀行中間業務由類傳統業務向創新類業務的轉變,商業銀行在發展創新類中間業務時已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如商業銀行在辦理中間業務時,銀行或者暫時占用客戶的委托資金,或者墊付一定的資金并承擔相應的風險,或者銀行為客戶提供銀行信用,這時銀行收取的手續費就不僅僅是勞務補償,同時也包含著利息補償、風險補償或銀行信用補償。
(五)注重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中間業務人才的培訓和引進。
各商業銀行要重視中間業務人才的開發和利用,通過各種途徑,采取理論培訓和實務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對中間業務設計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養,尤其是要加強對從事中間業務開發等高級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備復合性知識,具備多種適應工作能力,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孫連軍.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思考.遼寧經濟,2007.3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營銷創新
一、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營銷的發展現狀
(一)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雖然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高速發展對金融產品需求的拉動,我國商業銀行開始重視中間業務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為迎接入世后外資銀行的競爭,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取得了快速發展。中間業務收入達到一定規模。但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一般占到總收入的40%~50%,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內,平均為7%~8%,比例最高的中國銀行也只有17%。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能力低,產品雷同,造成盈利能力差,“沒賣點”
目前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品種中,大多數停留于以銀行支付中介為基礎和以信用中介職能為基礎的中間業務,這些傳統結算業務、服務性的收付款業務品種收入約占中間業務收入的90%左右。比如中國建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銀行卡、結算類、類、外匯買賣及結售匯、咨詢類和房改金融業務等,這6項業務收入占中間業務收入的86%。盡管我國商業銀行業中間業務品種已達到260多種,但60%集中在代收代付、結售匯、結算等勞務型業務上,都是技術含量低的低附加值產品,銀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潤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產品卻很少。
(三)我國商業銀行缺乏較為明確的發展戰略和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在發展中間業務方面存在發展戰略和規劃不明確,缺乏全局性
由于我國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模式,造成各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的經營原則、經營范圍難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據自己的理解實施,缺乏規范性和長期性,分業經營模式也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的發展。
(四)我國商業銀行雖然注重科技投入,不短提高中間業務品種的科技含量,但是卻相反專業人才,科技支撐力度不夠
(五)我國商業銀行缺乏高素質復合型的從業人員,并且錯誤理解“關系營銷學“
二、我國商業銀行營銷中間業務創新的主要內容
隨著新的產品和服務的增多,營銷已經成為只有戰略者才能生存的陣地。西方商業銀行已經能較為熟練的運用這半個多世紀的不懈探索和嘗試研究出的營銷管理創新的成果,并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根據西方的商業銀行的營銷手段及發展特點,配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來討論中間業務創新的主要內容。
(一)建立商業銀行戰略性營銷管理過程模型及營銷目標
首先進行營銷策劃,銀行應該決定如何對實現營銷計劃的目標過程中的進展衡量以及誰對者這一衡量工作負責,換句話說,計劃本身應對這一問題作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了目的”,無論是何種原因,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評估并且對營銷組合進行調整或是微調都十分重要。
(二)進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
各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充分利用銀行已有的營業網點,在空間上,從城市包圍農村,要按照先從外部技術等環境較好的大城市開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農村推進。在時間上,先立足發展,如咨詢、理財、基金托管等風險較低的中間業務;待人員素質提高,再發展風險較大、收益豐厚的業務品種,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三)制定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戰略戰術
商業銀行營銷戰略,是指商業銀行將其所處環境中面臨的各種機遇和挑戰與商業自身的資源和條件結合起來,以期實現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目標。線
三、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營銷創新的發展趨勢
(一)從單一網點服務向立體化網絡服務轉變
銀行營銷的服務渠道的發展走過了從單一、片面到整體、全局,再到多元、一體化發展的軌跡,而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以及金融業運營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營業時間、營業地點的限制,能提供24小時銀行服務的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日益受到客戶青睞,傳統的分支網點數量比重逐年下降。據統計,招商銀行60%以上的業務已經實現了非柜臺化操作,隨著電子銀行的發展,這一比例還將不斷上升。
(二)從同質化服務向品牌化、個性化服務轉變
當今世界經濟正在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作為金融業競爭發展新趨勢的金融品牌競爭,正越來越受到各家金融機構的重視,成為現代金融企業競爭的著力點和核心所在。
(三)切實提高認識、轉變經營理念、提高服務水平
正確認識傳統業務與中間業務的關系,以傳統業務優勢帶動中間業務的發展,反過來通過中間業務的發展壯大來支撐和促進傳統業務的鞏固與發展,使兩者相互依存,形成一個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
(四)把握網絡背景下中間業務新的發展變化趨勢
銀行業務的網絡化促使銀行的組織和制度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也使銀行中間業務由類傳統業務向創新類業務的轉變,商業銀行在發展創新類中間業務時已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如商業銀行在辦理中間業務時,銀行或者暫時占用客戶的委托資金,或者墊付一定的資金并承擔相應的風險,或者銀行為客戶提供銀行信用,這時銀行收取的手續費就不僅僅是勞務補償,同時也包含著利息補償、風險補償或銀行信用補償。
(五)注重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中間業務人才的培訓和引進。
各商業銀行要重視中間業務人才的開發和利用,通過各種途徑,采取理論培訓和實務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對中間業務設計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養,尤其是要加強對從事中間業務開發等高級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備復合性知識,具備多種適應工作能力,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孫連軍.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思考.遼寧經濟,2007.3
[關鍵詞]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營銷創新
一、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營銷的發展現狀
(一)與國外商業銀行相比,雖然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是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高速發展對金融產品需求的拉動,我國商業銀行開始重視中間業務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為迎接入世后外資銀行的競爭,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取得了快速發展。中間業務收入達到一定規模。但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一般占到總收入的40%~50%,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一般在10%以內,平均為7%~8%,比例最高的中國銀行也只有17%。
(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創新能力低,產品雷同,造成盈利能力差,“沒賣點”
目前四家國有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品種中,大多數停留于以銀行支付中介為基礎和以信用中介職能為基礎的中間業務,這些傳統結算業務、服務性的收付款業務品種收入約占中間業務收入的90%左右。比如中國建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銀行卡、結算類、類、外匯買賣及結售匯、咨詢類和房改金融業務等,這6項業務收入占中間業務收入的86%。盡管我國商業銀行業中間業務品種已達到260多種,但60%集中在代收代付、結售匯、結算等勞務型業務上,都是技術含量低的低附加值產品,銀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潤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產品卻很少。
(三)我國商業銀行缺乏較為明確的發展戰略和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在發展中間業務方面存在發展戰略和規劃不明確,缺乏全局性
由于我國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模式,造成各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的經營原則、經營范圍難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據自己的理解實施,缺乏規范性和長期性,分業經營模式也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的發展。
(四)我國商業銀行雖然注重科技投入,不短提高中間業務品種的科技含量,但是卻相反專業人才,科技支撐力度不夠
(五)我國商業銀行缺乏高素質復合型的從業人員,并且錯誤理解“關系營銷學“
二、我國商業銀行營銷中間業務創新的主要內容
隨著新的產品和服務的增多,營銷已經成為只有戰略者才能生存的陣地。西方商業銀行已經能較為熟練的運用這半個多世紀的不懈探索和嘗試研究出的營銷管理創新的成果,并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商業銀行市場營銷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根據西方的商業銀行的營銷手段及發展特點,配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來討論中間業務創新的主要內容。
(一)建立商業銀行戰略性營銷管理過程模型及營銷目標
首先進行營銷策劃,銀行應該決定如何對實現營銷計劃的目標過程中的進展衡量以及誰對者這一衡量工作負責,換句話說,計劃本身應對這一問題作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經達到了目的”,無論是何種原因,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評估并且對營銷組合進行調整或是微調都十分重要。
(二)進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
各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充分利用銀行已有的營業網點,在空間上,從城市包圍農村,要按照先從外部技術等環境較好的大城市開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農村推進。在時間上,先立足發展,如咨詢、理財、基金托管等風險較低的中間業務;待人員素質提高,再發展風險較大、收益豐厚的業務品種,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三)制定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戰略戰術
商業銀行營銷戰略,是指商業銀行將其所處環境中面臨的各種機遇和挑戰與商業自身的資源和條件結合起來,以期實現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目標。
三、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營銷創新的發展趨勢
(一)從單一網點服務向立體化網絡服務轉變
銀行營銷的服務渠道的發展走過了從單一、片面到整體、全局,再到多元、一體化發展的軌跡,而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以及金融業運營成本降低的要求,不受營業時間、營業地點的限制,能提供24小時銀行服務的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日益受到客戶青睞,傳統的分支網點數量比重逐年下降。據統計,招商銀行60%以上的業務已經實現了非柜臺化操作,隨著電子銀行的發展,這一比例還將不斷上升。
(二)從同質化服務向品牌化、個性化服務轉變
當今世界經濟正在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作為金融業競爭發展新趨勢的金融品牌競爭,正越來越受到各家金融機構的重視,成為現代金融企業競爭的著力點和核心所在。
(三)切實提高認識、轉變經營理念、提高服務水平
正確認識傳統業務與中間業務的關系,以傳統業務優勢帶動中間業務的發展,反過來通過中間業務的發展壯大來支撐和促進傳統業務的鞏固與發展,使兩者相互依存,形成一個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
(四)把握網絡背景下中間業務新的發展變化趨勢
銀行業務的網絡化促使銀行的組織和制度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也使銀行中間業務由類傳統業務向創新類業務的轉變,商業銀行在發展創新類中間業務時已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如商業銀行在辦理中間業務時,銀行或者暫時占用客戶的委托資金,或者墊付一定的資金并承擔相應的風險,或者銀行為客戶提供銀行信用,這時銀行收取的手續費就不僅僅是勞務補償,同時也包含著利息補償、風險補償或銀行信用補償。
(五)注重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中間業務人才的培訓和引進。
各商業銀行要重視中間業務人才的開發和利用,通過各種途徑,采取理論培訓和實務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對中間業務設計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養,尤其是要加強對從事中間業務開發等高級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逐步建立起一支具備復合性知識,具備多種適應工作能力,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孫連軍.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思考.遼寧經濟,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