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7 16:10:57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勞動教育概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高校 戶外運動 體育課程 大學生
戶外運動一詞源于歐美,其運動形式已有近100年的歷史。上個世紀90年代初傳入我國,同時其相關產業也蓬勃發展起來。戶外運動以其新奇、刺激、多樣等特點深受廣大青少年追捧。近年來,在大學生群體中,戶外運動也已經悄然成了時髦的體育休閑活動??梢钥闯?戶外運動在我國,尤其在在青少年當中有著極大的魅力和發展潛力,從而使戶外運動融入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成為了可能,而這種嶄新的體育教學方式和手段,也必將給高校體育課程注入新鮮的血液。
一、戶外運動的概述
戶外運動是區別于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的一種時尚體育休閑運動。就戶外而言其不僅僅是簡單的走出家門的簡單戶外活動,戶外運動中的戶外應是對應城市環境而言,所以戶外運動運動是在大自然,原生態環境下進行的體育休閑健身活動。戶外運動是一個相對較為寬泛的概念,所以就決定了戶外運動的外延十分廣泛。據粗略統計戶外運動所涉及的小項近200余種。但根據參與人群的數量和參與戶外運動者的喜好來看,一般我們將戶外運動分為類,分別是:徒步運動、山地運動、山地自行車運動、滑雪運動、汽摩運動、水上運動、洞穴運動、帆船運動(近海)。
隨著社會的發展,戶外運動又出現了一些新的運動項目,而這些新的運動元素充實了戶外運動自身的體系,有利的促進了戶外運動的發展。
二、戶外運動在國內外高校的開展的情況
1.國外高校戶外運動發展狀況。俄羅斯體育大學本科主要課程中將《旅游體育及教法》(戶外運動相關課程)列為考查科目;英國伯明翰體育與運動科學學院運動與娛樂研究專業包括《野外娛樂》課程;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克蘭特分院在培養師資的專業理論課程中設置了《戶外活動教育》;日本鹿屋體育大學《戶外運動》為專業公共課程。
在國外中學體育教學課程中也開設了旅游體育的相關內容。如在英國體育教學內容具體類別和項目中包括《野外活動》――郊游、劃艇、登山、越野定向、攀巖和帆船等;美國紐約州中學教學內容開設《戶外運動》課程。
2.國內高校戶外運動的發展狀況。2002年7月18日至23日,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東北林業大學三所高校的60名大學生在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實驗林場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野外生存生活訓練,他們經歷了負重登山、冒雨行進、野外宿營、穿越沼澤、沿河漂流等種種考驗,從此拉開了“十五”國家級課題《拓展高校體育課程,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在高校開展野外生活生存訓練的實驗研究》的序幕,清華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北師范大學、浙江林業大學作為首批實驗學校。于此同時,我國部分高校也開設了與戶外運動相關的專業。從此,戶外運動正式出現在了高校內,很多大學的大學生都自發成立了戶外運動社團或俱樂部。戶外運動以新奇,刺激,具有多樣性和挑戰性的特點深受廣大高校學生追捧。
三、戶外運動在高校開展的可行性
1.戶外運動對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意義。戶外運動的形式較其他傳統體育運動相比更能吸引大學生的眼球,深受廣大高校學生的喜愛。同時戶外運動的健身性極強,能夠全方位的提高和改善參與者的身體素質。戶外運動能夠對人體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肌肉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體溫調節都顯著的功效,并且其提高和改善水平優于一些傳統體育運動項目。
2.戶外運動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戶外運動一般為群體性項目,在野外環境下,群體常常要面對相對較為惡劣的自然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充分的讓每個個體體會到“大家為人人,人人為大家”團隊意識。同時在野外環境下,生活資料相對缺乏,參與者必須解決生活的相關問題,這就培養了團隊及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戶外運動對參與者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全面徹底的。
3.戶外運動對大學生的多方位教育功效。戶外運動中所有的教育形式都是利用綜合手段來體現的。在自然條件下,雖然沒有規定教育任務,但是這種自然的教育過程在旅游體育中隨處可見背負行囊行進、翻越障礙――體能教育;大自然的美麗――審美教育;宿營與做飯、完成宿營中的不同工作――勞動教育;行軍中隊員之間互相幫助、紀律與責任――道德品質教育;認識自己國家的自然財富、歷史文化古跡――愛國主義教育。
4.戶外運動的開展是高校體育課程的有機補充。近年來,高校持續擴招所引起的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對于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也是如此。由于連年大幅度擴招,高校體育教學資源緊張已經是不爭的實施。這其中以體育場和體育器材的短缺尤為突出。而戶外運動不僅能夠解決上述所出現的教學問題,而且戶外運動的引入也必將給高校體育課程帶來一種新的模式和思路。將原有的相對封閉的傳統體育教學引入到大自然中,突破了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有原來的單向教學轉變成在大自然中的雙向互動,最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5.戶外運動的引入有利于其在高校的良性發展。我國高校學生參與戶外運動基本處于自發或半自發狀態,大學生缺乏起碼的安全意識,沒有科學的引導和幫助。近年來,大學生參見相關戶外運動傷亡的事故頻發,極大的阻礙了戶外運動在高校的開展。戶外運動相關課程在高校的開設可以使大學生系統的學習戶外知識和戶外技能,增強大學生戶外運動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技能,從而使戶外運動在高校中健康的發展。
四、高校開展戶外運動的對策和建議
戶外運動從已經有了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學科體系。但是,國情不同我們應經過試驗、應用、總結,最終形成符合中國高校體育課程發展的戶外運動學科體系。
1.以終身體育為理念,建立健康第一、求知創新的教學思想。
2.將戶外運動作為選修課在體育、地質、林業、醫學、公安、軍事等院校等一些與戶外活動相關的學校中開設。作為試點院校來驗證課程形式、知識結構、組織方式等,形成規范、科學、合理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
3.鼓勵建立高校戶外運動社團。以戶外運動為共同愛好,發動學生資助建立戶外運動社團,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戶外運動的熱情,有利于戶外運動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同時,對戶外運動社團加強監管杜絕危險事件發生
4.經常開展戶外運動相關的交流、游戲、競賽活動,擴大旅游體育的影響面,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
5.重視宣傳,包括戶外生存知識、戶外運動的健身意義及精神、戶外運動社團的組織與管理、戶外醫學常識、環境保護知識等。
6.應多與戶外運動以及戶外運動產業發達的國家進行交流合作,不斷用最新的理念、技術和組織方式來引導我們剛剛起步的高校戶外運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Ю.Н.Федотов, И.Е.Востоков.Спортивно-оздоровительный туризм.―М.:Советский спорт,2002.C7.
[2]В.Н.Сергеев. Туризм и здоровье. ―М.:ВЦСПС Профиздат,1987. С8.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育 粵教版教材 閱讀與感悟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61
0 引言
新形勢下的政治教育應當以多種方法立足于人的全面發展,有效幫助人們進行正確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養成,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們的素質,實現人們的全面發展。思品課的教學意義是指導學生們養成正確的行為、完善的人格,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在實際的教學中既需要有理論指引,也需要情感熏陶。在實踐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性格,共同欣賞“閱讀與感悟”這一選段,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粵教版教材的特點
粵教版的初中教材一改過去陳舊、生硬的教學模式,以全新面貌吸引著廣大師生。教材所體現的教育理念新穎前衛,創設了案例與情境式的教材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及學習興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價值觀及情感,引導著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粵教版的教材中選擇了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感人肺腑的實例,有助于升華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粵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為了全面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建立了由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每節課都設置了評價內容,包括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同學評價、自我評價等等,以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粵教版的思想品德教材結合了心理、道德以及國情,加強了學生的社會認同感?;浗贪娼滩姆譃樗膫€模塊,引領著學生深刻地認識經濟、文化、政治方面的問題,促使學生自覺地將個人與國家前途緊密聯系,肩負歷史使命,強化社會責任感。教材的每個單元都圍繞相關主題,包括“探究園”、“國情導讀”、“實踐與評價”以及“閱讀與感悟”等四個模塊,其中“探究園”能夠帶領學生從社會中的情境入手,探究、體驗不同的主題,探尋學習興趣,明辨是非?!皣閷ёx”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國家政策,幫助學生提高認知力?!皩嵺`與評價”模塊能夠再度強調學生的覺悟與實踐能力。“閱讀與感悟”引領學生閱讀文章、漫畫以及材料,感悟榜樣類的事跡,升華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2 思想品德教育中添加“閱讀與感悟”模塊的意義
2.1豐富思想情感,提升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傳播馬列主義的基本觀念,以馬列主義思想提高廣大學生的政治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實現思想教育任務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為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礎。人們在當下社會中,應當正確認識世界,正確處理好社會與個人的關系。思想感悟模塊的文字有著極大的感染力,在學生閱讀文章時思想情感就得到了極大的升華,也相應地提升了一個境界。學生是最容易被各種各樣的故事感動,在老師的引領下,在學生的自我領悟中及時感受到閱讀的魔力,知識學習的意義。
2.2促進未成年人的知行合一
人的成長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在社會化的進程中個體應該是能夠一直接受社會中的思想,其中包括行為規范、思想觀念和價值準則等,培養良好的習慣、堅定的信念以及高尚的品質,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通過接受先進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使得個體形成穩定的政治理想,以適應社會發展。在思想方面,可以不斷培養人的思想品德,規范個體的社會行為,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出的觀念,俗語有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蔽闯赡旮鼞斪龅街泻弦?,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2.3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在社會主義生產力中,人是最重要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要提高人的思想覺悟,調動人的勞動積極性,激發創造精神,推動人們全面發展。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從娃娃抓起,從學生年代就及時發揮積極性與創造性,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思想品德政治教育中,知識點的灌輸是必須要有的,但是如何貫徹落實,如何積極使用這些知識點是我們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以故事的形式把要表達的思想講述出來,以學生能夠理解的形式表述出來,讓學生能夠拓展思維,調動創造力,調動思維的積極性。
2.4加深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認知力
在學生尚未進入學校學習時,就已經學習過語數外等科目,但是對于思想政治卻全然不懂,學生的年紀較小,思想政治中的一些復雜的知識點相對來說比較難理解,學生并不能立即掌握其中的內涵,只有以故事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表述出來。思想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努力奮斗的良好作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樹立熱愛勞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更好地教育學生能正確處理個人、國家以及集體的關系,避免狹隘的個人主義。
3 如何利用“閱讀與感悟”模塊
3.1 仔細研讀,感知教材
閱讀是一種搜集知識、認識世界的有效途徑。閱讀能夠發展我們的思維,增長我們的見識,豐富我們的情感。在閱讀中我們能夠感悟生活的真諦,感受世間的美好。在思品課中,細細研讀品味“閱讀與感悟”模塊的素材,能夠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閱讀與感悟”模塊緊密貼近生活,加強了思品教育的實效性。如粵教版“閱讀與感悟”模塊選取的文章《為青春喝彩》,文章短小精悍,辭藻優美,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回到了那個洋溢著激情、揮灑著青春汗水的青年時代。
3.2 陶冶情操,感悟真理
有效的課堂是傳授知識的理想之所,是蘊養人性的最美之處,思品課的價值在于以一系列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會為人處世。老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固然重要,但是引領學生做一個品德高尚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更加重要。很多時候,教師采取滿堂灌的單向教學方式,不會使學生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得到良好塑造,不能達到教育目的。在教學中老師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閱讀與感悟”模塊中有一課《寬容化解仇恨》,這個故事講述了在蘇聯與德國戰爭后,一位蘇聯老人以寬容的態度對待身處逆境中的德國戰俘,文字的感染力讓每個閱讀者都發自內心地感動著。在講解這篇文章時,可以先讓學生回去把這篇文章讀一下,在課堂上集體把這篇文章朗讀一遍,老師可以針對這個文章提幾個問題,比如:如果你是文中的老婦人,你會如何對待曾經害得你們家破人亡的德國戰俘?那么為什么這個老婦人能夠寬容對待德國戰俘呢?閱讀這篇文章后的感悟是什么?在深入學習這篇文章后,學生得到了一些啟示,表示了自己將來遇到生活中的問題時,一定會學會包容。生活中我們應當有原則地寬宥別人,這是思品教材中“閱讀與感悟”模塊給我們傳遞的道理。
3.3 課后延伸,鞏固新課
思想品德課上除了會強調知識點的重要性之外,還非常重視知識的延展性。在上完一節課后,牢記知識點固然重要,但是我們更應該重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教師也需要不斷地促進學生、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的養成,將理論化作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及時有效地運用到位。在課后老師可以布置和當天授課內容有聯系的實踐型作業,根據實踐型作業的完成情況來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4 結束語
粵教版思想品德教材“閱讀與感悟”模塊拓寬了教師和學生的知識面,讓思想品德老師一方面與時俱進地學習更多的知識,一方面讓老師不斷自我提升,調整自己,學習新的教學理念,讓自己的知識、經驗等能夠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挖掘自身的內在潛能,以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以高質量地實現思想品德課程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智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策略*以粵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上冊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4(7):89-90,91.
特色專業是辦學思想、科學研究、培養模式等方面具有較高聲譽、個性風貌的專業,是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已產生較好的辦學效益和社會影響,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新”的個性化專業。2007年至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先后分批在全國本科高校立項建設了3376個特色專業建設點(涉及特色專業310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方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東北大學(自籌)、湖北科技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等10所高校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其中的特色專業建設點之一[1]。
(一)研究對象的選擇
我國現有127余所高校從事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迫瞬排囵B工作,其中96余所為綜合性或單科性理工類院校,31所單科性醫科院校。所有院校專業課程體系結構中都開設了人文社科課程、醫學類基礎課程、理工類基礎課程、工程類核心課程及其與其相關選修課程,不同院校在學分、學時與實施上有著不同程度的側重。一般來說,多數綜合性或理工類高校偏向于電子類、計算機類等理工方向,多數醫科類高校側重于生物材料與生物力學、影像工程、醫學物理、醫學儀器等領域。本研究以南方醫科大學與湖北科技學院為例,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比較分析。
(二)研究資料的來源
湖北科技學院的研究資料主要來源于原咸寧學院教務處編印的本科人才培養方案(2010年版)和學院主頁及其它查詢調研;南方醫科大學資料來源于該校提供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電子版及其該校專業建設點主頁。
(三)主要研究方法
基本研究方法參照作者前期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研究的思路[2],收集研究文獻材料采用系統研究法、比較法、統計法對院校學科專業、課程設置多維要素質點,進行多方面的比較分析,找出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以提出課程體系改革與優化措施和建議。
二、南方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課程體系
(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背景簡況
南方醫科大學(以下簡稱南醫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及其相關專業有醫學影像工程、醫學信息工程、醫學儀器檢測、醫學物理、電子信息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辦學方向,還有“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2007年獲教育部高校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并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和研究生示范課程多門,出版國家級教材多部,多次獲得廣東省教學成果獎。
(二)課程體系的核心課程群
主干學科是生物醫學工程;主要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大學物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C語言與程序設計、人體解剖學、生理學、信號與系統、醫學傳感器、醫用X線機原理、CT成像原理與技術、MR原理與技術、醫療器械質量體系與法規、醫學電子儀器原理等。
(三)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方向
課程體系中的主要課程決定畢業生未來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方向,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在醫療儀器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醫療儀器檢測機構、醫療儀器企業的研發機構、三甲醫院的設備中心、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學科的科研單位從事儀器檢測、生產研發和質量控制等工作,也可以攻讀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四)生物醫學院工程專業的課程結構
課程體系結構分為政治理論與人文素質課程、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四段式課程構架模式。課程總學分/總學時為14分/2644學時,理論課與實驗實踐學時比例為2183:461/1:0.21。必修課與專選課學分比例是104:45/1:0.43,學時比例是1820:824/1:0.45。
(五)集中實踐訓練環節
南醫大集中實踐訓練折合成32周,1280學時,其中模電課程設計1周,40學時;模電課程設計1周,40學時;醫療儀器綜合課程設計2周,80學時。畢業實習4學分,160學時;生產實習4周,160學時;畢業設計(論文)14周,560學時;軍訓與勞動2周,80學時;創新課程4學分,160學時。
三、湖北科技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課程體系
(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背景簡況
湖北科技學院(以下簡稱湖科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及其相關專業方向有醫學儀器、醫學影像工程、醫學物理、醫學信息工程、聽力學、眼視光學、醫學信息工程(注:醫學信息工程、眼視光學、聽力學方向沒有正式納入人才培養計劃實施)等6個培養方向。2007年被評為省級品牌專業,2009年獲教育部財政部高校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近年來出版醫用傳感器、醫療器械營銷實務等10余部國家級規劃教材,多次獲得湖北省部級、教育廳教學成果獎。
(二)課程體系的核心課群
主干學科生物醫學工程的主要課程包括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醫學圖像處理、基礎醫學概論、醫用傳感器、醫用檢驗儀器、醫學影像儀器、微機在醫學儀器中的應用等。
(三)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方向
本科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主要是二級以上醫院、其他醫療衛生保健機構、醫療器械公司從事醫療儀器、設備使用維護與維修,儀器設備管理,醫療器械營銷策劃與推廣,也可以攻讀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四)生物醫學院工程專業的課程結構
課程體系分為通識教育課(通識必修課、通識選修課)、學科基礎必修課、專業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三段式五層次課程構架模式。課程中總學分/總學時為158學分/2810學時,理論課與實驗實踐學時比例為2200:475/1:0.22;必修課與專選課學分比例是117:42,學時比例是2180:630/1:0.34。見表2。
(五)集中實踐訓練環節
湖科院集中實踐訓練共47周,其中專業實習26周,畢業設計(論文)10周,就業實踐8周,軍訓3周;而勞動教育,醫學儀器等課程、模電、數電課程設計教研室分散實施,沒有載入訓練周,這也是與南醫大的不同之處。
四、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比較分析
(一)專業課程體系架構的比較分析
南醫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課程結構由政治理論與人文素質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四段式課程構成。公共基礎課程只開設必修課,其他每段課程均開設必修課、選修課,段內必修課與選修課交織在一起。而湖科院本科專業課程結構是由通識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三段式、五層次課程結構組成。學科基礎課程只開設必修課,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均設有必修課、選修課兩層次。南醫大沒有開設醫用化學、電子工藝實習,是為數不多的院校,未開設醫用化學課程顯示遠離生物與高分子材料類。將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學列入公共基礎課程,可能是因為該校屬于單科性醫科院校,將其列入所有專業的公共課之故。南醫大公共基礎課程沒有選修課,湖科院是學科基礎課程未開設選修課。這意味著在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段建立大一統具有相對穩定性的課程教育平臺,有利于實現大基礎、寬口徑、后分流的人才培養模式選擇與創新,適合于發展專業培養方向,南醫大更能體現出平臺寬口徑。
(二)課程體系學分、學時分配的比較分析
1.專業課程總學分、總學時比較分析。兩院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總學分/總學時,理論課與實驗學時比例分別見表1、表2,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湖科院學分、學時、理論課與實驗學時比例分別高出南醫大分/166學時,比例高出1:1:0.07,但差異相差無幾。兩校分別與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學時比較,總學時1831學時,實驗課學時為243,占總學時13.3%[3]。兩校均高于上海交大,這數據顯示出211工程大學人才培養既重理論教學,又重實踐研發、自主學習之緣故。2.必修課與專選課學時比較分析。選修課是課程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必修課的優化和適時、適宜性補充和調節,彌補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內容的不足,調和、銜接課程內容的順序性,適應市場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南醫大必修課與選修課學分、學時比例分別是1:0.43、1:0.45,而湖科院是1:0.34、1:0.34。數據顯示,南醫大選修課學分、學時比例高于湖科院而偏高的現象,且選修課偏重于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課,容易造成學科、課程與教材建設方向性不明,建設穩定性差。由此建議,開設選修課學時數應以不超過必修課的10%為宜,有些課程還可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4]。3.學科基礎課程學分、學時分配比較分析。學科基礎課程學分、學時分配數據從表1、表2看出,學科基礎課開設門數、學分、學時及理論與實踐學時的比例,與全程教學課程總學分、學時基本平行,基本上分析內容要素都是湖科院高于南醫大,只有一項有意義的數據是理論與實踐學時的比例差異性大,湖科院高出南醫大的1:0.13,顯示出湖科院在學科基礎課程教學中重實踐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這種差異性說明,從總體上看湖科院更重視實踐教學,反映出其是綜合性院校,涵蓋醫學、理學、工學等十大學科門類,組建17個教學院部,給實踐教學創建了良好條件和寬厚的共享資源。4.醫學課程學時比較分析,課程體系中醫學課程開設情況與比較。南醫大開設醫學課程4門,總學時是212學時,分別是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和臨床醫學概論。湖科院開設醫學課程也是4門,總學時是297學時,分別是基礎醫學概論(解剖、生理、生化)和臨床醫學概論。從學時比較看,湖科院醫學課程學時高出南醫大85學時,高出率約占9%。值得討論的問題是南醫大是單科院校,醫學基礎條件好,該偏醫的卻偏工;而湖科院是綜合院校,有較強的理工教學條件卻偏醫。兩校與趙娜等人報道的“醫學院校開設的醫學基礎課程比例高于理工院校的論點不相符合[5]。從鄧軍民等人報道資料看[6],首都醫科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開設的醫學課程有6門共472學時,遠高于同類的南醫大260學時,也高于綜合類的湖科院175學時。
(三)專業課程與就業方向比較分析
從課程與就業的關系看,從整體上講,主要課程設置要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在很大程度就決定、支撐著就業方向、就業崗位。兩院校對就業方向總體的表述是在醫療儀器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醫療儀器檢測與研發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學科的科研單位、醫療器械公司等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而南醫大就業方向偏重儀器設備的檢測、質控與研發,而湖科院則偏重于儀器、設備的使用與維護,醫療器械公司從事儀器設備營銷策劃。
(四)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比較分析
實踐教學環節是集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主要措施。南醫大集中實踐訓練32周,與湖科院集中實踐訓練47周相比,從總體上少15周,由于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各校各異,比較的實際意義不大。但要說明的要素是,湖科院的醫學儀器類、模電、數電等課程設計在操作層面上由教研室分散安排,生產實習實際上是名義,也未開設創新課程。而兩校的共性不足是實踐教學環節都沒有開設工程實踐(金工實習)訓練課;南醫大未開設電子工藝實習課,開設電子工藝實習的湖科院也沒有做好集中訓練。實質上兩校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均不符合高校工科類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和標準。
五、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目標的建議
通過專業課程體系比較分析,參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引導建立國家專業本科教育標準,特色專業建設質量工程評估,配合專業認證制度與任務為載體的課程體系,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堅持辦學理念創新,探究專業培養前沿,明確專業培養目標
理念創新與目標要求可參照東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擬綜合利用中外優秀的辦學資源,發揮國內外企業、集團公司的科研、教學和市場優勢,實現“產、學、研”合作與合作教育,培養適應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前沿的科技領域發展需要,精通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此外,高校可利用專業教育教學資源條件探索與完善“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文科學士培養計劃”。
(二)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優化課程構架
第一,課程體系改革宜突破傳統三段式課程結構,建議建立新三段式九層次課程結構,每段課程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以西安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為例,通識教育課程分為思想政治教育、國防教育、大學英語、計算機等公共基礎通識教育課程;學科教育課程分為基礎科學教育課程、專業主干課程、專業課程;集中實踐教學分為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工程實踐、課外實踐(社會實踐、科技與競技活動)[7];第二,未來的任務是積極探索面向市場營銷方向的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文科學士培養方案,其專業課開設醫療器械管理、經濟、營銷類課程,學時不少于總學分、總學時的35%—40%;三是學習清華大學,結合本校特點探索夏季小學期制,滿足學生個性化課程選修,拓展實踐的時間、空間,采用多元教學及實踐活動設計。
(三)優化課程體系,規范課程主導原則
課程體系設置可參照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設置計算機與網絡技術、電子電路設計、傳感器與及儀器設計、信息與圖像處理、生命科學類等五大模塊[8]。要求在課程體系結構、內容之間應該設置合理比例,淡化學科自身的重要性,打破學科界限,避免體系出現較大的偏頗局面,也應避免面向市場、就業崗位的選修課而沖淡學科基礎或主干課程,對開設的選修課一定要突出個性化。鼓勵將學科前沿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快速引入主要課程內容中,拓寬學生的知識新視野。
(四)謀劃課程體系策略,適應控制學時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