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3:34
序論:在您撰寫音樂公開課教學設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課堂導入 學設計 學習興趣 實效性
說到“精彩一課”,對于從事十五年音樂課教學的我,在山區從事音樂課教學這么多年,我不斷地總結經驗,除了練好自身專業外,通過學習新課程,不斷地汲取專家和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往往一節精彩的公開課會牽涉和凝聚講課教師許多精力和心血,在不同程度上還傾注相關人員和領導的智慧和努力。一節好的公開課的確起到教改的趨勢與理念,是教師發展的平臺。下面我就“精彩一課”談一下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精心設計出具有創造性、符合自身教學的課堂導入
好的課堂導入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如果讓課堂導入能生活化,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諸如我給學生在講附點節奏的時候,我運用了學瘸子走路的方式讓同學們理解和掌握附點節奏,“學瘸子走路”把附點節奏生活化了,不但激起a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讓他們更好地掌握了這種節奏。
通過媒體,導入新課,是教學中直觀原則的具體表現,是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結合視覺來感受教學內涵。它能使繁瑣的東西簡單化,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它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全面提高各種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除了以上的導課設計外,在音樂教學中導課的方法還很多,如故事、舞蹈、配樂朗誦、簡筆畫、謎語、欣賞、情趣導課等。如前所述,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好的導課,就是聰明教師智慧的體驗。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要精心設計每節課的導入環節,激勵、喚醒和鼓勵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學生只有在優化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才會對音樂產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優化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才會對音樂產生興趣,擁有了興趣,即便是最枯燥、最難的音樂知識與技能,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被學生輕輕掌握。教師應該引領學生在主動參與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完成學習任務,要用心啟發學生的想象力,不要讓學生在教師規定的范圍里兜圈子。
例如:在音樂課上設計“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放手讓學生盡情地唱、盡情地跳,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有情節的表演活動中但當一個角色,讓學生在無拘無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華,既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精神狀態,又真正實現了“在玩中學、在學中樂”;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如果把音樂與游戲結合起來,開展游戲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樂感和美感的一條有效途徑。如:做節奏游戲時,教師擊掌拍出一段節奏,讓學生來模仿,在熟悉游戲后,為加深鞏固,可以讓一位學生來做小老師,讓其他學生來模仿,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學生在自己出題的過程中掌握方法、加深記憶。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唱、奏、舞、戲、競賽等綜合活動,給學生提供多種渠道接觸音樂,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使他們在音樂的世界中得到無窮樂趣。
三、教師只有在正確理解與掌握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怎樣使音樂課深受學生喜愛,變“要學”為“樂學”,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發揮出音教的特殊教育功能,這已成為不容推委的重要課題。因而,新課程對傳統意義上的“以知識技能掌握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挑戰,呼喚著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設計。組織好一堂課的開端,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天地之間的歌》教學中,教師事先制作太空人的服裝,將教室裝扮成望角,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設計導言,創造懸念:“同學們有誰去過太空?想不想去?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遨游太空,請大家輕輕閉上眼睛?!卑殡S著神秘的富有情趣的音樂,徐徐拉開望角的幕布,展現在學生眼前的是群星閃爍、浩渺無垠、充滿奧秘的太空世界。學生興趣濃厚。教師又設計由學生扮演銀光閃閃、栩栩如生的太空人,與學生做游戲,通過太空人對學生進行學科學、愛科學教育,讓教學活動變成一種充滿樂趣的活動。教學設計是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具體化為每一節課的高標準、高難度、高效率的教學活動,要根據課程標準的精神和要求,靈活而具體地進行課堂教學,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內容,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樂學、好學、會學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及預期的目標,讓我們的音樂課變得更加精彩!
四、教學公開課要注重實效性
對于公開課的許多教師存在著一定的困惑與茫然,那就是教師究竟如何上好一節公開課呢?如何讓公開課既新穎別致,又不做秀呢?首先我們應該讓公開課回歸自然;讓其貼近教師,貼近學生,貼近課堂,是教師們通過其可以真正交流和研討,改進教學,以達到促進成長發展的目的。一節精彩的公開課,教師應該是根據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素養,用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設計,上完課后,能讓學生真正地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能讓教師真正領略到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感受到優秀的教學風采。
[關鍵詞]青年教師 音樂 公開課 教學
公開課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最有效途徑之一,上好公開課,對青年教師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前不久筆者參加本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創新賽,聆聽了四位青年教師的音樂公開課教學,這四位老師教齡最長的是5年,最短的是2年。她們執教的是同一課題,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第十冊第七課《手拉手》。四堂課精心的教學設計,嫻熟的教學藝術,新型創新的教學模式,形式各異的教學方法。給聽課者獲益良多。聽課后,也引發筆者對公開課的思考。結合這次的活動,筆者對其中兩位教師的課談幾點拙見,以拋磚引玉。
《手拉手》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充滿朝氣的兩個聲部的合唱曲。曲中每樂句中“” 切分音的運用很有特點,使得曲調活潑跳躍,富于動感。切分節奏和二聲部教學是本課中的教學難點,兩位老師都把這兩個難點很巧妙的結合在教學實踐中。甲老師的教學方法采用合作學習,先從節奏模仿開始解決切分音,在節奏訓練中,內容豐富,訓練也扎實到位,學生對節奏的掌握準確。在進行聲部的訓練,老師采用了模唱、肢體動作的方式,讓學生很好的掌握二聲部的學習,整堂課氣氛濃厚,學生的學習興趣高,參與活動積極,效果良好。
乙老師則采用探究性學習,從二聲部入手,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先由聽辨單音漸進,過渡到旋律片斷,最后進行二聲部的和聲訓練,選擇的音都是“采摘”于這首歌的二聲部,接著采用公益廣告進行導入新課,在歌曲教學中則采用柯達伊手勢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找準音高,很好的進行合唱教學,最后讓學生自己探究聲響為歌曲伴奏。兩位老師都采用輔的教學手段從合作學習到探究性學習進行教學,效果良好。
1落實雙基實現有效教學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看到了很多的音樂公開課都能體現“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喚起人們的音樂本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進而獲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彪p基的訓練是枯燥的,公開課中的兩位老師都能把枯燥的音樂雙基訓練結合多種音樂活動,將音樂知識技能有效的滲透在教學實踐中,從而使學生在寬松的課堂氛圍中獲得音樂審美體驗。
甲老師在解決切分節奏采用的是節奏模仿:老師把二聲部中的切分節奏提出來,設計高聲部的用拍掌,低聲部的用踏步,老師先進行示范,學生來進行模仿,在師生互動中解決切分節奏,達到所設計的教學目標,課堂氣氛活躍。在解決二聲部旋律時采用模唱與律動同時練習:老師進行范唱高聲部,學生模唱,解決高聲部旋律。低聲部對學生來說比較難,因此,老師就邊唱邊律動(立 蹲 踏步 ),學生進行模仿動作,再帶律動模唱,最后進行合成。甲老師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采用難點分散、分解,遵循學生的認知能力循序漸進的鋪設教學梯度,讓學生的學習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層層遞進,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得到調動,課堂氣氛活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乙老師則從二聲部旋律入手,她先設計讓學生集體聽辨單音;再把兩個聲部的旋律運用圖形譜出示,讓學生分別進行連唱;待學生基本上達到要求后,再把單音加上節奏組成兩個聲部旋律,然后把學生分成兩個聲部進行訓練。乙老師采用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先由單音漸進過渡到旋律片斷練習,最后進行聲部訓練,而選擇的音都是“采摘”于這首歌的合唱部分。乙老師非常巧妙的運用了這種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學效果良好。
兩位老師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上,不是單純地傳授音樂知識和訓練技能,而是把雙基教學有機的融入教學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審美體驗中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在 “動中學,樂中學”中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2創設情境實現有效教學
新課程標準這樣闡述“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人格。” 課堂中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音樂教學就要創設一種可以讓學生教學聽、視、觸的環境和氛圍,以激發感染、陶冶、誘導學生的情感。兩位老師通過不同形式的情景創設,在教學的第一時間,抓住了學生的心,引導學生情感投入。有效的進行教學。甲老師創設的情景是這樣的:通過讓學生填空形容詞,來說一說自己的手是(〖ZZ(F〗X〖ZZ)〗 X )的 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一個個按捺不住,躍躍欲試地舉手發言,通過贊美自己的手,從而體會到手的作用是很多很多的,最主要的是在傳遞情感。一個簡單而精心的情景創設,讓學生興趣濃厚,積極的投入到探究性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乙老師則通過讓學生觀看公益廣告,(一位五年級同學的講述:她的同桌是一位聾啞學生,她們同桌5年了。上課時,她用手語幫助聾啞的同學講解難題,兩人每天一起上學,下學;一起吃飯;一起學習;像親姐妹一樣,不管發生什么,她們倆都團結在一起。)老師在廣告里播放的背景音樂是本課要學習的歌曲旋律,接著老師問“這則廣告給你帶來什么感想?”(學生集中注意力觀看)同學們邊看邊思考著??赐旰螅瑢W們感觸很深:有的說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有的說朋友間的友誼是深厚的;有的說要像這位同學學習,幫助別人;有的說手拉手可以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地球……在這樣的畫面中,同學們已經被深深的吸引,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和愿望,投入自己深厚的情感,通過視覺去體驗音樂、感受畫面。兩位老師都根據歌曲內在的審美因素,從情感入手,針對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了最恰當、最直接、最有效的導入,一切顯得那么自然而又不乏新意,在自然而又新奇的抓住了學生的心,學生已被老師創設的情景所吸引,情感已融入了音樂。
3扎實基本功展現教學美
教學的藝術美是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兩位老師在這次的公開課教學中給我們帶來了內在美和外在美的享受。首先她們的語言很美:老師們課堂語言、語速和節奏都符合音樂的塑造手法,富有感染力,語言節奏恰如其分,創設的情境與音樂的氛圍相互交融,讓學生把握住音樂的脈搏,全身心的感受音樂所帶來的無窮魅力。
其次她們的肢體很美:老師們通過自己的一切身體動作,創設出一個個歡快活潑的情境,用恰當的肢體語言讓學生感受音樂的內容,并很好的掌握。再著她們自身的專業美:老師們都展示了自己的長項,甲老師聲樂條件好,她采用自己范唱;乙老師舞蹈好,她采用律動教學。音樂老師是美的化身,愛的使者。通過自身的美吸引住學生的目光,感染學生。因此這次公開課教學總的來說是給我們一種審美的感受和體驗。
4公開課教學中的思考
公開課教學是展示――鍛煉――積累――提高的過程。通過公開課,青年老師的優勢也隨之顯現,有熱情、有激情、有新意、有個性、有智慧。但同時也存在著其他問題,引發我們的思考。如:如何有效的提問。提問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課堂上老師的提問缺乏針對性和新穎性,導致學生不知所措,沉默不語;缺乏探究性。殊不知道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愿望,發展其思維能力。又如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評價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潛質,促進學生對音樂的內涵有更深入的挖掘、理解、表達,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但是在本次的公開課上,老師們在這方面幾乎沒有。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指示的溪流?!苯處熒朴谶\用教學評價不僅可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還可以促進學生積極學習。
三尺講臺飛揚青春風采,教學比賽初露砥礪鋒芒。公開課教學是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的必選項目之一,也是青年教師展現自己教育教學水平與能力的一個舞臺。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教學展示活動,更多的展示了青年教師們的活力和風采,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為老師提供展示、交流和學習的平臺,讓更多的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公開課,是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也是為教師們探索實效優質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學習、研究的契機,有力地推進我們音樂教學教研工作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小學音樂教育》 浙江:《中小學音樂教育》 雜志社 2012年NO.03
“雙基加趣味,注重實效性”是上好音樂公開課的關鍵。本文通過新課導入、歌曲教學、課件運用、課后反思四方面闡述了如何上好音樂公開課。
音樂公開課是音樂教師教學研究和交流的主要形式,不但有利于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還有利于教師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提高。
作為龍子湖區一名專職的音樂教師,我覺得“雙基加趣味,注重實效性”是上好公開課的關鍵。下面就我個人的積累、觀察、反思和總結,談談如何上好音樂公開課。
一、新課導入
從開始上課到導入新課的時間盡管很短,但一節課的亮點與閃光之處也就在這一部分。導入新奇就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以好奇、探究的心態期待著音樂課新授的開始。
總結老師們采用的課堂導入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談話導入:許多兒童歌曲的內容都是十分貼近生活的,通過談話這種最簡單的日常生活溝通方式,更利于直接導入新課。
2.謎語導入:猜謎語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設置謎語導入新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故事導入:充滿趣味的故事情節能引導學生進入生動有趣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就能過渡到樂曲教學上了。
4.舞蹈導入:教師可以根據歌曲的特點表演簡單的舞蹈動作,讓學生感受唱歌跳舞的歡樂氣氛,產生唱起來舞起來的欲望。
5.多媒體展示導入: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動畫、視頻等,增加直觀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領悟力,是他們最喜歡的導入方法。
6.創設情境導入:通過創設情境可以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相對應的情境,使歌曲所表現的內容更易于學生接受。
教師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導入新課時一定不要脫離音樂本體,教師要根據每節課不同的風格和特點,找準切入點,并要精心琢磨、推敲用什么樣的語言才合適、恰當、自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教學創造一個成功的開端。
二、歌曲教學
1.準確把握重難點
根據本人的聽課筆記統計,我市音樂公開課99%都是唱歌教學。自然,歌曲教學是重點部分,但是如果弄不好就會陷入冷場。唱得少了,學不會就變成“夾生飯”;唱得多了,聽課老師會乏味,說你的課沒有亮點。怎樣才能消除這些弊端呢?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仔細研究旋律特點,準確把握重難點,在有限的時間里深入淺出地讓學生輕松掌握歌曲。
2.歌曲教學有鋪墊
要使90%的學生準確掌握歌曲,不聽唱六七遍是絕對不可能的。為了避免課堂教學陷入單調,教師要會運用不同的方式教授歌曲。首先,教師可以范唱歌曲,然后可以讓學生帶著諸如歌曲情緒、演唱方式、旋律特點等問題再聽一遍歌曲,接著讓學生再次聽唱,找出難點。容易解決的就讓學生跟琴模唱,不好解決的再提出來帶著學生進行針對節奏、音高等方面的雙基教學。三遍下來,學生對歌曲就能掌握得差不多了,這時候再跟琴順兩遍,進行樂句間的銜接,學生就基本掌握了。最后,再對歌曲進行律動表演等多種形式鞏固教學。這樣做,有條不紊、重點突出、層次清楚而且省時省力,學生也學得扎實有效。
3.拓展合理有效
現在大家都非常注重教學拓展,但有的教師把拓展誤解為一種形式、一道程序、一個點綴,為了給課堂增加所謂的亮點,花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拓展。教學中如何拓展才合理有效呢?根據好的課例總結出以下兩點:把課外的資源引進課堂,把課堂學習引向課外。前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勁頭,增加教學容量,突出教師的教學能力;后者可以讓學生鞏固課內所學,拓寬知識面。所以,本人認為在教學拓展中,要冷靜思考,擇優慎用。適度對音樂課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拓展是教學中應該提倡的。但前提必須是教師通過不斷學習,開闊視野,善于發現音樂與相關文化之間的內在聯系,只有這樣的拓展教學才能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才能更有效地為達成教學目標服務。
三、講究課件運用
音樂教學中的課件運用現在已經普及,教師們都知道利用課件聲像一體、視聽結合、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課堂教學服務。但有的公開課上,課件做得讓人眼花繚亂,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記憶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實,公開課不是比多媒體制作技術,課件是“輔助”,要用的“精”、“巧”、“好”,掌握好“度”和“量”。對必須掌握的知識點,有助于深化理解的地方,需要拓展的背景知識等應該恰當地運用課件,對那些只需板書或講解就能解決的地方,就可以簡化了。
四、課后反思不可缺
課后反思就是教師在課后的總結剖析,肯定自己的成功之處,總結失敗的經驗,不斷完善教學行為,減少教學遺憾,使教學更上一層樓。
首先,我覺得教師個人的素質十分重要。我相信,在成為教師之前,學校里已經傳授了作為某學科或某幾個學科教師所需的專業知識。如果培養的是音樂教師,那么唱歌、跳舞一定要會的;而體育教師,不一定會所有的體育項目,但是所傳授的體育項目一定要會。這個教師素質,在上公開課前的準備工作中體現得尤為突出。概括而言,就是“三備”:一是備教材,對所要上的公開課的全部內容、教學目的,以及重難點一定要心中有數。這樣,在教學設計時才具有方向性,設計出層次清晰的教學步驟,教學過程自然而流暢。二是備學生,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不是教師的“獨角戲”,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該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及理解能力,還有興趣愛好等。所設置的提問要有不同的難度值,以供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三是備教法,好的公開課,往往有著好的教學設計。那什么才是好的教學設計?應該是主線突出、簡潔明了、流暢平滑。在此基礎上,可力求創新,體現先進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更愉悅的氛圍中學習。
當然,僅僅具備專業知識的基本功是遠遠不夠的。俗話說“茶壺里煮餃子――有嘴倒(道)不出”,這樣的人就不適合當一名教師。因為教師的基本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這要求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具體表現在公開課如下幾個方面:一、課堂講解的能力。這是教師必備的、必須掌握的教學技能。即使是在當今講究創新教學的今天,講解的功能已經淡化,但是并沒有退出歷史的舞臺。適當有效的講解可以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因此,我們要講得更精、講得更科學、講得更有實效。二、課堂提問的能力。提問這種教學方法是每一節公開課都會用到的。但要注意,提問的對象是全體學生,不是針對個別學生。好的問題,應該略高于學生的智力和知識發展水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要富有啟發性,能使學生自?。荒軒椭鷮崿F教學目標,同時還有注意提問的時機和創造更加新穎的提問形式。三、課堂調動的能力。好的公開課上,教師都能充分調動出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一般來說,教師運用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最能調動課堂氣氛。四、課堂評價的能力。能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正確的評價和鼓勵,能使學生不斷進取和發展。
“一個好漢十個幫”,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要準備出一節完美的公開課,可借助集體的力量。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集體備課。我曾在一次賽課中見識到一支超豪華的作戰團體:一位參賽教師,配備了四個人的作戰隊伍,其中有兩人負責收集相關的資料和初步整理工作,一人負責課件的制作,一人負責指導參賽教師在上課中的具體操作。當然,只要沒有意外,就能成就一節完美的公開課。
關鍵詞: 音樂課堂教學 優質課 常態教學
當前,“優質課評選”成為必不可少而又最為時尚亮麗的一道教學風景線,旨在將音樂課堂教學導向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素質教育的軌道。為追求課堂教學的完美、精致,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出現了不同程度走形式、擺架子現象。為準備一堂“優質課”,教師會耗費大量時間精心準備,為了使參賽教師能推出一堂“高水平”的課,背后往往有一個龐大的“參謀團”幫助參賽者。每個環節都要精心策劃,反復演練。每一堂課上都要能反映出執教者的最新理念和最高水平,優質課往往成了表演課。其結果就是優質課所應具備的功能教學研討的功能被弱化了,而展示的色彩則更濃了。
我們進行教學研討活動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通過觀摩別人的教學來找到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學習別人的長處來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試問在正常的教學環境下,準備一節課,有哪一位教師能夠年年如此、月月如此?這樣一堂近乎完美的公開課,讓其他教師學什么?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所教學生的基礎存在差異,教學的設施設備與教學環境存在差異,以此類“優質課”的標準要求教師們的日常教學,無疑是不切實際的。
怎樣使課堂教學回歸常態,引導教師由對優質課的追求轉向富有生活化、個性化與生命力的教學探索?怎樣強化優質課的導向功能,促進廣大教師卓有實效地開展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我認為音樂課堂要返璞歸真,讓優質課回歸常態教學。上好“常態課”,“常態課”是教師基礎素質的積累,是上好優質課的前提。
一、何謂常態課
常態課:由學生自身的條件,場地器材的基礎條件來決定課堂教學的形式,是最樸素的課堂。盡管簡單,但也不是一支粉筆,一本書狀態下的隨意課,而是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有利資源,融入智慧,在課堂上顯現出創造性、豐富性、靈動性。
優質課:側重于課程的設計與教師的實踐活動的展示,體現在課程設計與實踐中是否反映了一定的教學理念、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每一節優質課、示范課往往都有很強的觀賞性,往往是通過實驗或者經過大家的研討,相對公認的具有一定理念和實踐價值的課,相對接近“標準”,讓大家有一個參考的目標。
準備一節課所需要的時間是衡量常態課與優質課的主要標準。用較少的時間去備課,或者形成思路、簡案,然后去上課,可以稱之為常態課,經過幾天,甚至更多時間的深思熟慮,精心打磨,同事探討,反復推敲,教研組修改等,我認為這就是優質課。
二、研究思路
常態下的公開課屬于研討性質的課,其目的是以授課人的行為作為平臺,把個人對課程理解、思想展現出來,大家討論,以便把實踐中與理論沖突的內容進行改進,共同提高。實踐中的思想或問題不僅僅是授課人的,也可能是觀摩人也有的和需要解決的。為解決教師個人實踐和反思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困惑,充分發揮區域內教師的同伴互助作用,要建立起有利于“實踐反思、合作分享、專業支持”的教學研究制度。
1.常態課研究中,以一個區為基本單位,以本區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解決發生在教學現場的教學問題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教研活動形式。
2.常態課研究中,以改進學校實踐、解決教師面臨的實際問題為目的。研究關注的不是宏觀層面的一般問題,而是把解決具體問題放在第一位。
3.常態課研究中,重在“研”――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法;而不是“教”――教大家照搬公開課,教研員怎么說,就怎么做。活動應該是教研員和廣大一線教師互動的平臺。
4.常態課研究中,克服以往一味追求優質課的傾向,注重教學的實效性,把工作重點放在規范教師的常態教學上,抓薄弱教師,促進區內各校教師素質的提高。
三、研究方法
1.轉變教師培養思路。由只注重優秀教師的培養變為名師與普通教師的培養同步,既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又關注其他教師的成長進步。
2.重心下移。凡獲得市以上級別優質課的教師,原則上不再參加區內的公開授課,要把重心下移,重點培養第二梯隊、第三梯隊,著力提高全體教師的素質,使教師們齊頭并進,不留死角。
3.改變傳統公開課模式。常態課是教師就單元教學計劃內容,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特點和學生、場地條件等情況進行短時備課,并對全區進行公開教學,大家就上課情況進行集體診斷與分析,獲得的新的意見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屬于大家的。
4.常態課不追求課堂的完美性,只需要保持本色,以教有所獲、生有所得為宗旨。教師是否使用多媒體完全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不作為上公開課的必要條件。一堂課所投入的時間、精力、人力和物力越少,師生的負擔越輕,所取得的成效越大,效率越高,這堂課的價值和效益就大。
5.創新研討形式,在現場教學觀摩、分組討論、互動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網上專題研討,每次教研活動都有專門的人員及時記錄活動過程轉貼在京口教育網的網上教研欄目,讓討論的話題繼續深入。通過網絡教研的積極開展,教師能隨時審視自身教學行為,隨時反思,使教研活動更加深入扎實有效地落到實處。
四、具體做法
在廣泛的逐校調研聽課的基礎上,我們發現教師們在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教師們感覺困惑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由基地研究員與教研員共同商定研討專題與授課人員,提前2-3天通知授課教師準備區級常態課,課后進行現場研討和網上專題研討。
操作流程:廣泛聽課――發現問題(或由教師提出問題)――提煉問題――個人針對問題短時備課――區內常態下的公開課――常態課教學研討――網上專題研討。
五、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常態課研討活動廣泛開展
1.互動式。以教學實踐中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為切入點,引導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教師主動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讓大家分析討論,集體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許多年輕教師在聽了一些精品課、優質課后,提出這樣的困惑:在音樂教學中要不要進行識譜教學?怎樣的歌曲要進行識譜教學?新課標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教師就會出現過分迎合學生興趣,如教唱歌曲時,不管歌曲難易程度,只學詞,干脆不學譜,還美其名曰“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淡化識譜”。學生學不到應學的知識與技能,長此以往,學生將更加不識譜。
經商議,由提出問題的年輕教師推薦一名代表和經驗較為豐富的骨干教師“同上一堂課”,圍繞“識譜教學”這一問題,兩位教師在短時備課后進行常態下的公開教學,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活潑、生動,教學方式多樣,手段新穎,而骨干教師的課堂教學扎實、有效,雖未用多媒體,但知識講解準確,技能訓練扎實。課后,我們就兩位教師在“識譜教學”這一環節采用教法、學法進行討論,提出若干小話題進行分組討論,怎樣的歌曲需要識譜教學?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識譜教學?在識譜教學中應該注意些什么?在識譜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由組長匯報交流。首先,大家覺得兩節課的課堂教學有親近感、親切感和真實感,教學的情況和師生的水平能夠真實反映,可看、可學、可用。其次,由于是兩位教師同一堂課,切入點好,教學內容一樣,比較性強,兩位教師在識譜教學中采取了不同方式,通過比較,可以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當然,由于是常態下的課,是最真實的課,因此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常態課教研活動讓更多的教師在活動中展示自己,提高自己。
2.專題式。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問題和典型的教學事件,形成專題,進行研討。在逐校調研聽課的活動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在課堂上為體現新課標合作學習的理念,為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合作探究學習這一環節,有的問題學生馬上就可以回答出來的,可教師卻刻意安排小組討論、合作研究后回答,這種合作教學的方法,舍近求遠,失去了合作教學原有的教學意義。于是我們就“如何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常態課教學研討活動,提前告知授課教師此次研討的目的,并請她們就合作學習進行簡單的教學設計,兩位教師根據教學進度,一位執教的是《憶江南》,一位執教的是《愉快的夢》,在學生熟練掌握歌曲《憶江南》后,教師設計了分組創編歌詞的環節,由于旋律掌握準確,再加上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可激發創作的素材,學生討論時有話可說,創作熱情高漲,參與率高,合作創編效果好。而執教《愉快的夢》的老師,在課堂上我們未看到傳統意義上的分組合作形式,而有的是師與生、生與生的合作演奏、合作演唱二聲部歌曲,學生聲音優美、和諧,教學效果好。通過兩節常態課展示,教師們感知到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群體音樂活動,如齊唱、合唱、合奏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我們不能被模式套牢,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針對性、實效性。
互動式、專題式的常態課教學研討活動,使教研內容與教師的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充分接納教師的各種觀點,并在各種觀點碰撞中達成共識;教研員和教師在共同反思研究中,總結基本經驗,促進雙方共同進步。
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現階段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發展趨勢。不論公開課還是常態課,都應該圍繞這一點展開,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大量現代教學媒體支持下的“公開課”在這些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如何把“公開課”的研究成果運用到常態課教學中來,是現代課堂教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只有把公開課中獲得的研究成果運用到常態課中來,才能充分發揮公開課的作用,才能真正促進課堂教學方法改革的深入和發展,使公開課更具實效性,從而發揮其存在價值。
一、進一步提高備課質量,是課堂優質高效的有力保障
大量的事實說明,教師課堂上好多問題的出現,都與教師課前備課不充分有關。因此,加強課前研究,協助教師提高備課質量實有必要。
策略一:在課前研究中,教師要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編寫意圖,對重點、難點、關鍵點、易混點等要有準確的把握。具體措施:教研活動中可開展這樣的專題。如怎樣編寫教學設計、如何制定教學目標。一節好課,只有教學目標制定準確,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共贏目標。
策略二:同時要吃透學生,正確分析學生的生理及心理接受程度、知識基礎、思維特征、學習方式等,在此基礎上準確確立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程序,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二、進一步加強教師“研究意識”的培養,是提高常態課的有效途徑
要將“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校正,在校正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長。要使每一位教師遵循《課程標準理念》,實實在在地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目標,上好每一堂常態課。相對于公開課而言,常態課的研究是不到位的。如果養成了學習、思考與研究的習慣,教師堂堂課都可以上得精彩。要用研究喚回教師的工作激情,用研究打造高效課堂,用研究塑造教師的職業生涯,在研究中體驗教師的職業幸福與快樂,引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鉆研《課標》,注重新課程的體驗性和發展性,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充分做好每堂課的拓展與探究。拿出可供普及的平時教學進行觀摩,少一些花架子,多一些體現教師能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大家共同研討好課的標準是什么,以此來推動課改向縱深發展,讓普普通通的常態課都能簡約高效。
三、進一步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優化“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
“以學定教”是當今教研教學中的熱點問題,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用什么樣的過程與方法解決問題,怎樣才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及優化情感體現,就是我們值得關注的。
《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加強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交流。真實,是課堂教學的生命。追求自然的、彌漫著生活氣息的課堂情景――樸實無華的教學。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鼓勵同伴間合作交流。
策略一:真正樹立“學生主體觀”。讓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自主地探究,從課題的選擇、方案的設計、活動的實施等都是由學生決定的,因而完全打破了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把學生推向主體學習、自主學習的地位。
策略二:由“注重結果”向“注重過程”的轉變,要求學生親歷和體驗發現問題、獲取并應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系統的知識傳授已不再作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標,因而就改變了過去 “重結果”的做法,教師不再苛求學生對某項具體知識或技能的掌握,而是關注他們的學習的過程,對所學知識的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策略三:由注重“書本記憶”到注重“知識運用”的轉變,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運用于實踐的機會,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特別強調學生對書本以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因此,“以學定教”的重點不在于向學生灌輸許多書本知識,而是通過設計問題,向學生傳授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實踐調查、搜集整理資料,自行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一過程正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熟練運用的過程,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培養和提高的。激發學生參與意識的同時,既不拘泥于教材的局限,又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做到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相輔相成的快樂學習。
【關鍵詞】慢節奏 公開課 教學實踐 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
自從參加教學工作以來,學校在每個學期開學初總會安排每位教師上一堂公開課。于是教師為了上好公開課,總是會提前準備很長時間,絞盡腦汁想盡辦法,但有時卻事倍功半。我自己教學十二年以來,公開課教學中也是有些歡喜有些憂。但終歸我在同仁的指導下,教學有了很大進步。我就自己在教學小學三年級英語第四單元《We love animals》這一堂公開課談談我的一些教學觀點。
一、回顧,感悟我的公開課教學
和往常一樣,開學初我就在學校公開課安排表上填寫了我的上課內容PEP Book3 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 Let’s do。主要教學目標是:1.能夠聽,說,認讀單詞:cat,dog,rabbit,panda,monkey.duck.,并能聽懂指示語,根據指令做動作。2.培養學生聽,說,讀,做的能力,并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3.通過運用語言來完成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確定教學內容,在公開課到來的前兩周,我開始認真的備課,我仔細鉆研教材。希望我的公開課盡善盡美。
本節課中我打算以游戲活動和形式豐富的新知講授為主,讓學生更快地融入到英語學習中去。根椐學生的個性特點,將教材中的單詞與句子相結合,將教材內容有序的編排。同時,充分利用課件輔助教學,通過叫聲,截圖片等猜動物,自然引入英語單詞教學。最后的拓展環節中,我將學生們喜愛的動物卡通形象出示在課件中,結合輕松的音樂背景,做為本課的總結,并有效的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不斷努力下,我終于有了一份我自認為較完整的教案。我期待著能在同仁面前展示我的成果。
正式上課時,從導入到新授再到鞏固,按照預設的教學設計,再加上我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的有效機智的處理,似乎一切都很順利。距離下課還有十分鐘時。我讓學生進行Let’do這一表演環節。通過電腦理解“Act like a monkey”的句意,并且表演今天所學的其他的動物。讓學生把課前自己制作的頭飾戴上,做出動物的特性表演。我以為學生會像我“Act like a monkey”一樣, 可以在表演中理解句意,邊表演邊說,使得難的句子也能成為有趣的話語,起到了化難為易的效用。事實上,課堂并非像我預期的效果一樣,只有少數學生能按照我的節奏用英語表達,有的還在思考是什么動物單詞 ,整個課堂效果也似乎因為這個環節大打折扣。
在同仁和點評和自己的反思后,我按照重新設計的教學思路,再次在另一個班上了此課,效果果然不同凡響。尤其在教學最后一環節中,我關注了全體學生的知識基礎,擇取了好幾個較優秀的學生個體表演。當課堂節奏緩慢放下時,同學們紛紛躍躍欲試,一個個舉手爭著上臺表演,課堂氣氛異常活躍,真正達到有效性課堂教學,他們所表演出來的智慧和熱情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料。
二、如何立足公開課教學,進而更好開展英語教學
公開課教學盡善盡美的設計讓教學效率高效,但是我們該如何讓“慢節奏”合理有效地應用于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依然引導學生慢節奏學習英語,于是我巧妙地應用了情景教學。有一位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情境好比美味可口的湯,知識好比鹽,知識必須要融入情境中,學生才能容易理解、消化、吸收知識!我在想:自己平時都給學生們創設了哪些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呢?
其一,巧用實物,形象直觀,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英語詞匯便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金字塔。但是枯燥地記憶單詞卻不是一種好的記憶方式。
其二,活用游戲,豐富趣味。我在教學顏色時設置了“猜一猜”的游戲,學生很感興趣,特別是猜對答案的時候,課堂中會聽到他們的歡呼聲,十分開心,我被他們的歡呼聲感染了,語言也變得很有激情。
其三,借用媒體,高效積極。多媒體介入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創設語言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學生可以從被動的信息接受變為語言交際的積極參與者。在教學六年級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但單元時,多媒體課件清楚展示了不同通往學校的路,使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這樣直觀有效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其四,智用表演,靈活熟用。 表演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所學內容,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給學生區別run和jump這兩個單詞時, 我便讓學生通過跑和跳的動作加深對單詞意思的理解,在這兩個單詞的讀音上,我還自編歌曲加深孩子們對[∧]的發音。平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將知識內容自編自讀自唱,可以選擇小組合作,雙人合作,單獨創作等等不同的方式進行創造性學習,學生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習新知識,也體現了三維目標的整合。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何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自己獨特的魅力,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內學到高效率的英語知識,這需要英語教師不斷地提煉有效的教學方法,讓“慢節奏”的教學發揮出高效的學習效率是我們執著的追求。
參考文獻:
[1]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