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13:32
序論:在您撰寫初中音樂教學隨筆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了解音樂的內涵,奠定理解音樂的基礎
中學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應當是讓學生具有較為準確的感覺和感受音樂的能力。按理說,凡具有聽覺的生物就應該具有感覺音樂的能力,但這種感覺未必準確,因為音樂并非僅針對聲音,它不僅包括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還包括聲音所表達的氣氛、情感、形象,平常所說的“對牛彈琴”即指對音樂所表現的氣氛、感情、形象的不理解,讓學生對各種音樂符號的學習、記憶,以及視唱、聽寫練習,等等,都是為了讓學生對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具有較為準確的感覺,這是音樂的基本常識,是理解音樂的基礎。
2.指導學生欣賞音樂,尊重學生的心理反應
音樂所表現的氣氛、情感、形象的感覺屬于理解音樂的范疇,只有理解音樂才有可能使精神受到熏陶。在全國統編的中學音樂教材中,在欣賞教學中基本上是讓學生按照教材的規定,在教師引導下去聽、去想的。對于理解能力還不太強的學生來講,這樣做當然是必要的。但由于人們對音樂的感受會受環境和心情等因素的影響,同一段音樂對于不同心情的學生來說,完全有可能引發出不同的心理反應,特別在不公開作品標題和不進行引導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當允許學生對相同音樂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學生聽后所產生的心理反應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確引發出了符合本人心情的聯想與想象,教師就應當予以承認,因為音樂的作用就在于引發聽者的心理反應,而這種反應并非僅僅局限于該段音樂的標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聽者的心情不同,引發出的心理反應有別是可能的,但對音樂所表現的感情的理解是不應該有分歧的(因為正常人產生感情的心理基因是相同的),如果有個別學生對感情的理解與大家出現了分歧,那么必定是由于某種特殊原因產生了特殊的心理障礙,切莫輕易否定,要仔細地誘導并研究,說不定會有新發現。
3.構建師生互動的新課堂
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是通過聆聽音樂、欣賞音樂而達到表現音樂、創造音樂以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的活動。在音樂課堂中,音樂老師唱獨角戲,缺少師生互動的現象仍然存在。如何才能在音樂課堂上使教師與學生互動呢?這是一個需要我們不斷思考、不斷改進的問題。
初中的音樂教程中涉及很多欣賞課,每次在上欣賞課的時候,教室里總會不時傳出嘻嘻哈哈的笑聲,不是因為音樂有多么歡快,而是學生們認為音樂聽起來很搞笑。例如:在欣賞《白毛女》選段的時候,學生們就哈哈笑,居然還有人說:“老師這是什么?。磕軗Q流行音樂聽嗎?”他們根本沒有耐心聽下去。在上唱歌課的時候,學生大多數覺得音樂書上的校園歌曲沒有流行音樂好聽,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敷衍了事,哼唱幾下就算完成了任務。開展活動時大家很積極,但是想的是“別人表演自己看”。例如:在學習《讓世界充滿愛》的時候,學生們被分成了幾個小組,要求以不同的方式表現這首歌曲,討論的時候還很積極,但是當要求各小組派一兩名代表時,大家就你推我,我推你,到最后上臺表演的人少之又少。無論是欣賞課還是唱歌課,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似乎缺少了一些劑,師生的互動似乎有些蒼白。
每個學年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需求,小學生們總希望音樂課就是他們的游戲課,而初中生們總希望音樂課老師能教些流行歌曲,希望老師能不斷給他們帶來驚喜。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所以老師們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興趣實施教學,比如在初中音樂課程中,可以在一節課快結束時播放一些流行音樂作為學生們本節課表現好的獎勵,還可以組織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創編、即興表演等活動,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對學生創編的動作或者表演的節目進行評價、總結,這樣就能做到“教”與“學”的很好互動。
4.營造創新氛圍,激發創作靈感
良好的音樂氛圍可以使學生置身于音樂美的熏陶中,利用游戲導趣,使學生寓教于樂,輕松愉快:利用美的直觀事物激趣;加強學生的藝術實踐啟趣;豐富教學內容,開闊視野喚趣。創新教育的指導思想在于營造創新的氛圍和愉快輕松的教學環境,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創造美。如:為歌曲配打擊樂節奏、為優美的旋律配身勢練習(手腳動作的協調配合)、填空完成旋律、為旋律配歌詞、改編歌詞、改編旋律、創作旋律,可以讓學生利用廢易拉罐、酒瓶蓋、茶杯、瓷碗等材料自制打擊樂器。這些活動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靈感,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自主參與、自主研究。提高創造力。使學生參與創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這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
5.采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本校學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在使用音樂新教材的同時,想方設法,找資料,給學生補基礎,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5.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闊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5.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生;音樂;學習興趣
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笔聦嵣险侨绱耍魳房梢越o人們帶來美好的享受。正因為如此,很多初中生對音樂都充滿了無窮的興趣。在課間的時候只要認真觀察,總會發現有那么幾個學生在小聲哼唱著自己喜愛的歌曲。遺憾的是:雖然初中生如此喜歡音樂,但是卻有不喜歡上音樂課的學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初中音樂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所造成的。如何有效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呢?
一、更新教學觀念,激發音樂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傳統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往往只對一些枯燥的音樂知識進行技能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不完美的。在沒上音樂課之前,很多學生都是滿懷希望地盼望音樂課,音樂課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輕松愉悅。但是,當他們真正上音樂課之后卻非常失望,他們發現音樂課僅僅只是一些抽象的音樂概念或者是音樂知識的堆砌。試想這樣的音樂課堂怎么可能會激發起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呢?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初中音樂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要時時做到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標準所提出來的全新理念,這個理念的提出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標志。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初中音樂教師,我們必須要時刻做到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引導同學們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時候,傳統的教法就是播放音樂讓學生用心體悟。事實上,對于音樂知識相對貧乏的初中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很難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也很難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為了有效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我在播放這首音樂的時候,還配以故事朗誦。故事的梗概大體是:梁祝相識――草橋結拜――同窗三載――十八里相送――抗婚――樓臺相會――化蝶。聽到這個故事,同學們再去欣賞音樂自然能很容易體會到音樂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這樣的教學方式正是以人為本的真正體現,有效激發了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二、運用學科整合,激發音樂學習興趣
音樂學科與很多學科教學是相互聯系的?;诖朔N情況,我們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不妨運用學科整合的方式來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這一點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已經進行了多次驗證。教學實踐結果表明:運用學科整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例如,在執教《大海啊,故鄉》的時候,我首先是要求同學們進行聽唱練習。由于這首歌很多同學以前都聽過,因此,很快同學們就學會了。學會之后,我還運用了合唱、領唱以及男女生伴唱等形式,讓同學們對這首歌進行反復練習。做完這些練習之后,離下課還有一段時間。為了有效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我要求同學們在聽歌的時候配以《大?!愤@首詩進行朗誦。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同學們朗誦得非常有感情。而正是這一小小的舉動,卻有效激發了同學們的音樂學習興趣。下課很久了他們還不愿意離開教室,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欣慰。
在執教《春之聲》一課的時候,我發現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并不濃??吹酱朔N情況,我略感失落,但是又非常慶幸。幸虧我之前準備了一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春之聲》這首歌曲與《春曉》這首詩有效地結合起來,并配以了若干動畫。面對這樣的教學形式,同學們的眼前一亮,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除此之外,我還利用美術知識,把《春之聲》這首歌曲的曲譜畫得有聲有色。這樣的學科整合方式,不僅有效激發了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還促進了同學們對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
三、發揮學生聯想,激發音樂學習興趣
音樂藝術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模糊性特征,而正是因為音樂的模糊性和自由性也給予了人們更多想象的空間。因此,我們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是要死板地進行音樂教學,而是要更多地發揮學生的聯想,讓同學們在聯想的過程中產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組織學生欣賞《九寨溝音畫》的時候,同學們紛紛被這首美妙的歌曲所吸引。看到同學們如癡如醉,我適時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讓同學們利用這首歌曲自己再根據其他一些風景名勝自編歌詞。這個任務布置下去之后,大家積極性很高,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聯想。于是就出現了諸如:“美麗的武陵源,田園風光,秀美和諧,翠竹依依,炊煙裊裊,令人陶醉。”“美麗的麗江古城,郁郁蔥蔥,花木清香,古樸壯麗”等美妙的歌詞。歌詞雖然很短,但是也足見同學們的用心良苦,他們是真正用心去寫的。再如,學習新疆民歌《青春舞曲》的時候,我要求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象編寫了很多類似的歌詞并創造了類似的幾個小節的音樂節奏。同學們對于完成這樣的任務都非常感興趣。音樂是一門藝術,而藝術都離不開聯想,這也是運用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初中生音樂學習興趣的真正原因。
愛因施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初中生缺乏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那么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根本是不能實現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多進行有效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的研究。為初中生創造一個樂學的教學環境,讓他們在音樂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參考文獻:
[1]劉秀芹.初中音樂教學隨筆[J].考試周刊, 2012(40).
[2]封喜花.論中學音樂教學[J].新課程,2011(8).
[3]張云霞.如何上好一節音樂課[J].科學教育,2011(4).
[4]侯亞敏.讓創新的火花在音樂課堂上綻放[J].教育教學論壇,
關鍵詞:江蘇地區;初中音樂教學;本土化
江蘇,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江蘇的音樂基礎深厚,其中江蘇民歌,在中國各眾多民歌之中深具代表性和影響力,像蘇南民歌《茉莉花》、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民樂《二泉映月》等廣為流傳,歷久不衰。江南絲竹是具有代表性的民間音樂。江蘇的地方戲曲表演藝術也是品種眾多,現存的影響較大的有昆劇、錫劇、淮劇、揚劇、滑稽劇、淮海戲、柳琴戲、梆子戲等。帶有江蘇地方特色的曲藝也各具特色,其中蘇州評彈、評話,揚州評彈、評話,徐州琴書,淮海鑼鼓,南京白局等影響較大。作為全國的教育大省,江蘇地區的初中學生對江蘇本土音樂認識有多少呢?
現在的中學生,他們所接觸的音樂環境幾乎被電臺、電視臺、電腦網絡中的音樂所占據,這些媒體被大量的流行音樂包圍。從心理學角度看,這些通俗音樂與民族音樂相比,旋律簡單、舒暢,朗朗上口,歌詞內容大多以情愛為主題,此類內容恰恰為中學生的情感發展提供了宣泄的機會。因此,大多數中學生排斥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有著極大的偏見,對民族音樂知識更是知之甚少,以至于有的學生把《光明行》的曲作者劉天華說成是劉德華,這不得不讓音樂老師痛心。
《新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以激發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笨梢姾霌P民族音樂的重要性。隨著新課改,初中音樂教材在不斷地更新與完善,但我認為弘揚民族音樂要先從本地區鄉土音樂開始,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從古至今,鄉土音樂就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地方史,它是人們美好愿望的寄托,也是本土人們社會生活的縮影。在內容上有不少取材于當地的民間傳說,反映了本地的風土人情,在表現形式上符合當地人的審美取向,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學習、欣賞鄉土音樂具有其他音樂難以替代的作用。優越的鄉土音樂環境與基礎,等待著課堂音樂教學去抓住精髓,體會精妙,評點特色,總結規律。讓學生從鄉土音樂入門,對民族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由學習而繼承,由普及而提高,應是發展民族音樂的最佳途徑。然而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我們江蘇地區所使用的初中音樂教材中又有多少關于江蘇本土音樂的內容呢?請隨筆者走近教材,看看江蘇地區初中音樂教材的使用情況:
現在江蘇地區初中音樂教學主要使用人教版和蘇少版的教材。其中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由“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個教學領域構成的。而蘇少版由“表現與實踐”(演唱、演奏)、“感受與鑒賞”(欣賞)、“活動與創造”三個模塊夠成。從以上兩個版本的教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只有七年級沒有江蘇本土音樂的內容,八年級和九年級的四冊書中各有一個單元通過“感受與鑒賞”教學來感受江蘇本土音樂,另外,在“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教學中也提到江蘇本土音樂相關知識。在蘇少版中,則恰恰相反,只有七年級有江蘇本土音樂的內容,并通過“表現與實踐”、“感受與鑒賞”來實現的,八年級、九年級的音樂教學中都沒涉及到。可見,不論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特別是蘇少版),江蘇本土音樂內容都很少。 面對這樣的現狀,作為教師,有義務弘揚本土化,而作為一種文化,更應該延續下去。
在江蘇地區初中音樂教學中,該如何把這樣一種文化延續下去呢?又該如何培養學生對江蘇本土音樂的特別情愫呢?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想解決好這一系列問題,首先要加強自身修養和知識積累,同時加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解讀新課標,努力處理好“多元化”與“本土化”的關系,即:音樂教育要以本民族音樂為基礎,然后盡可能地強調“多元化”……
現就以上想法作一具體闡釋:
一、教師是課程理念的主要實施者,要實現民族音樂教育的目的,首先要培養、造就一批具有民族音樂教育能力的師資隊伍。目前,江蘇地區中學音樂教師隊伍中,一部分教師沒有或很少受過基礎的民族音樂教育,缺乏系統的江蘇民間音樂知識,對民間藝術只是略知一二,不甚了解,很難談得上喜歡。音樂是情感藝術,如果音樂教師自己已經感動于古老的江蘇民間藝術,在師生互動的課堂中,學生肯定可以在教師的感染下產生共鳴。試想一個不喜歡江蘇民歌的教師怎能培養出喜愛江蘇民歌的學生呢?可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不容忽視。因此,音樂教師應該主動學習、研究江蘇的民族民間音樂,除了具有一定的民族音樂理論知識,能準確地區分蘇南、蘇北各地方、各類民歌,掌握典型的戲曲和曲藝音樂,如昆曲、蘇州評彈等能力外,還要演唱一定量的江蘇民歌的能力,除此之外,至少掌握一門民族樂器,并具有組織小型民樂隊的能力。
二、面對江蘇地區現行初中音樂教材中江蘇本地區鄉土音樂內容短缺,需要編寫一套具有江蘇民歌、地方戲曲、器樂曲等本土化音樂為內容的補充教材進行系統教授,這樣學生就可以從與自己生活貼近的鄉土音樂教材中熟悉本土的家鄉音樂,從音樂的潛移默化中獲得愛家鄉、愛祖國的熏陶。
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江蘇民間音樂的興趣。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全面落實本土音樂教育內容
1.從學唱江蘇民歌入手
江蘇民歌色調清雅,如詩如畫,生動地表現了江蘇民間藝術的神韻,從蘇北到蘇南可謂是“蘇北號子花”“蘇南風情錄”……最具代表性的有蘇北民歌《楊柳青》《拔根蘆柴花》,蘇南民歌《茉莉花》《太湖美》《滿江紅》《孟姜女》《無錫景》《月兒彎彎照九州》等堪稱音樂珍品,她們從田野走上舞臺,其獨特的魅力深深感染了中國和世界。在教唱這些歌曲時,首先要向學生介紹歌曲所包含的內涵,使學生充分理解詞和曲調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學唱過程中自始至終接受民族音樂的情感教育和知識技能的訓練。如:《茉莉花》,歌詞是詩,唱出來是歌,節奏韻律是舞蹈,旋律線條里有圖畫……這正是江蘇兒女孜孜以求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寫照。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感受并體檢:同一首《茉莉花》在使用不同方言演唱時所產生的不同情緒,用原汁原味的揚州話來演唱,流暢輕盈;用蘇州話演唱,柔美委婉;用普通話又是一種風味。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唱唱哼哼其它變體的《茉莉花》,如中原的淳樸真摯,東北的瀟灑明快,讓學生通過比較,再來談談江蘇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從而產生自豪感。又如:在《無錫景》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創編歌詞,通過《無錫景》優美的曲調唱出自己想說的話,使學生從內心喜歡江蘇民歌。
2.從音樂欣賞入手
音樂欣賞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欣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視聽結合,靠直觀畫面音響去激發學生對民間音樂的共鳴,如欣賞笛子獨奏曲《姑蘇行》,教師可以在播放《姑蘇行》音樂的同時,配以清淡雋秀的水粉畫《水鄉》或播放姑蘇古城庭臺樓閣的美景,這樣學生在欣賞時,既有看的,又有聽的,仿佛身臨其境,再加上教師話語的引導,很容易感悟到主題思想,無形中產生強烈的愛家鄉之情。
(二)走出課堂,廣泛開展本土音樂教育
加強中學生的民族音樂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民族素質是一項全面的工程,它不僅需要課堂教學的重點培養,更需要課外、校外、社會業余文藝活動的有力配合。
1.組織各種業余音樂活動
為促進學生的本土音樂教育,學校可以利用校園廣播,創建民族音樂味濃厚的校園環境;可以組織各種江蘇民間音樂(民歌、戲曲)比賽和民間音樂知識競賽;有條件的中學可以組建一支“江南絲竹”樂隊;巧用藝術節,為學生提供交流本土音樂的舞臺,宣傳江蘇本土音樂。
2.走出校園,開展校外民族音樂教育
在不影響正常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學??梢越M織學生參加校外音樂藝術實踐及民族文化交流活動,可以讓學生去生活中找幾首自己家鄉的民歌,和家長一起學唱一段地方戲,如柳琴戲。學校還可以請來社會上一些知名的民樂團、民樂演奏家、戲劇演員給學生表演、做講座。教師還可以錄制“江蘇衛視”的一些大型廣場演出給學生看,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這些文化節演出,有些演出家鄉味很濃,更能使學生責任感與主人翁意識油然而生。
當今多元文化成為國際音樂教育的主流,但是在強調“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時,不能忽視了“本土文化”的教育?!氨就廖幕笔且粋€民族自身的文明,是人們世代相傳的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里面包含有太多的思想和文化內涵,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根。所以說,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們對民族音樂的熱愛,是民族音樂發展的關鍵。不論世界如何變幻,音樂如何繁榮與發展,人們身居何處,民族音樂的旋律永遠是最貼近他們心靈的最美的聲音。這正是新《課標》中民族音樂地位最重要的體現,也是音樂教育矢志不渝的永恒追求。因此,江蘇地區初中音樂教學要以本土音樂為基礎,然后盡可能地強調“多元化”。
參考文獻:
[1]陳麗艷.《論民族音樂在新中的體現與運用》.樂
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2]張緒培總主編,吳銳淼主編.《中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專題
研究――如何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浙江
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江蘇作為歷史上許多朝代的地域政治文化中心,歷史悠久,文化遺產極為豐富。江蘇的音樂基礎深厚,其中江蘇民歌,在中國各眾多民歌之中深具代表性和影響力,像蘇南民歌《茉莉花》、蘇北民歌《拔根蘆柴花》、民樂《光明行》等廣為流傳,歷久不衰。江南絲竹是具有代表性的民間音樂。江蘇的地方戲曲表演藝術也是品種眾多,名家迭出,現存的影響較大的有昆劇、錫劇、淮劇、揚劇、滑稽劇、淮海戲、柳琴戲、梆子戲等。帶有江蘇地方特色的曲藝也各具特色,其中蘇州評彈和評話、揚州評彈和評話、徐州琴書、淮海鑼鼓、南京白局等影響較大。然而,在這方如此肥沃的土地上,作為全國的教育大省,江蘇的初中學生對江蘇本土音樂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網絡、電視、電臺等成為學生與音樂接觸的主要媒介,而這些媒體又被大量的流行通俗音樂充斥著。從心理學角度看,這些通俗音樂與民族音樂相比,旋律簡單、舒暢,朗朗上口,歌詞內容大多以愛情和青春為主題,此類內容恰恰為中學生的情感發展提供了宣泄的機會。因此,大多數中學生很少接觸到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知之甚微,更別指望欣賞到鄉土音樂的美。以至于有的學生把《二泉映月》的曲作者劉天華說成是劉德華,這不得不讓身為音樂教師的我無奈和痛心。
《新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了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以激發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笨梢姾霌P民族音樂的重要性。隨著新課改,初中音樂教材在不斷地更新與完善,但筆者認為弘揚民族音樂要先從本地區鄉土音樂開始,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從古至今,鄉土音樂就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地方史,它是人們美好愿望的寄托,也是本土人們社會生活的縮影。在內容上有不少取材于當地的民間傳說,反映了本地的風土人情,在表現形式上符合當地人的審美取向,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學習、欣賞鄉土音樂具有其他音樂難以替代的作用。優越的鄉土音樂環境與基礎,等待著課堂音樂教學去抓住精髓,體會精妙,評點特色,總結規律。讓學生從鄉土音樂入門,對民族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由學習而繼承,由普及而提高,應是發展民族音樂的最佳途徑。然而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我們江蘇地區所使用的初中音樂教材中又有多少關于江蘇本土音樂的內容呢?請隨筆者走近教材,看看江蘇地區初中音樂教材的使用情況:
在江蘇地區初中音樂教學中,主要使用人教版和蘇少版的教材。其中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由“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個教學領域構成的。而蘇少版由“表現與實踐”(演唱、演奏)“感受與鑒賞”(欣賞)“活動與創造”三個模塊夠成。從以上兩個版本的教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教版只有七年級沒有江蘇本土音樂的內容,八年級和九年級的四冊書中各有一個單元通過“感受與鑒賞”教學來感受江蘇本土音樂,另外,在“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教學中也提到江蘇本土音樂相關知識。在蘇少版中,則恰恰相反,只有七年級有江蘇本土音樂的內容,并通過“表現與實踐”“感受與鑒賞”來實現的,八年級、九年級的音樂教學中都沒涉及到??梢?,不論使用哪個版本的教材(特別是蘇少版),江蘇本土音樂內容都很少。面對這樣的現狀,作為教師,有義務弘揚本土化,而作為一種文化,更應該傳承下去。
在江蘇地區初中音樂教學中,該如何把這樣一種文化傳承下去呢?又該如何培養學生對江蘇本土音樂的特別情愫呢?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想解決好這一系列問題,首先要加強自身修養和知識積累,同時加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解讀新課標,努力處理好“多元化”與“本土化”的關系,即:音樂教育要以本民族音樂為基礎,然后盡可能地強調“多元化”……
現就以上想法作一具體闡釋:
一、教師是課程理念的主要實施者,要實現民族音樂鄉土音樂教育的目的,首先要培養、造就一批具有民族音樂教育能力的師資隊伍。目前,江蘇地區中學音樂教師隊伍中,一部分教師沒有或很少受過基礎的民族音樂教育,缺乏系統的江蘇民間音樂知識,對民間藝術只是略知一二,不甚了解,很難談得上喜歡。音樂是情感藝術,如果音樂教師自己已經感動于古老的江蘇民間藝術,在師生互動的課堂中,學生肯定可以在教師的感染下產生共鳴。試想一個不喜歡江蘇民歌的教師怎能培養出喜愛江蘇民歌的學生呢?可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不容忽視。因此,音樂教師應該主動學習、研究江蘇的民族民間音樂,除了具有一定的民族音樂理論知識,能準確地區分蘇南、蘇北各地方、各類民歌,掌握典型的戲曲和曲藝音樂,如昆曲、蘇州評彈等能力外,還要演唱一定量的江蘇民歌的能力,除此之外,至少掌握一門民族樂器,并具有組織小型民樂隊的能力。
二、面對江蘇地區現行初中音樂教材中江蘇本地區鄉土音樂內容短缺,需要編寫一套具有江蘇民歌、地方戲曲、器樂曲等本土化音樂為內容的補充教材進行系統教授,這樣學生就可以從與自己生活貼近的鄉土音樂教材中熟悉本土的家鄉音樂,從音樂的潛移默化中獲得愛家鄉、愛祖國的熏陶。
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采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江蘇民間音樂的興趣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全面落實本土音樂教育內容
1.從學唱江蘇民歌入手
江蘇民歌色調清雅,如詩如畫,生動地表現了江蘇民間藝術的神韻,從蘇北到蘇南可謂是“蘇北號子花”“蘇南風情錄”……最具代表性的有蘇北民歌《楊柳青》《拔根蘆柴花》、蘇南民歌《茉莉花》《太湖美》《滿江紅》《孟姜女》《無錫景》《月兒彎彎照九州》等堪稱音樂珍品,她們從田野走上舞臺,其獨特的魅力深深感染了中國和世界。在教唱這些歌曲時,首先要向學生介紹歌曲所包含的內涵,使學生充分理解詞和曲調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在學唱過程中自始至終接受民族音樂的情感教育和知識技能的訓練。如:《茉莉花》,歌詞是詩,唱出來是歌,節奏韻律是舞蹈,旋律線條里有圖畫……這正是江蘇兒女孜孜以求地追求幸福生活的寫照。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感受并體檢:同一首《茉莉花》在使用不同方言演唱時所產生的不同情緒,用原汁原昧的揚州話來演唱,流暢輕盈;用蘇州話演唱,柔美委婉;用普通話又是一種風味。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唱唱哼哼其它變體的《茉莉花》,如中原的淳樸真摯、東北的瀟灑明快,讓學生通過比較,再來談談江蘇民歌《茉莉花》的魅力,從而產生自豪感。又如:在《無錫景》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創
編歌詞,通過《無錫景》優美的曲調唱出自己想說的話,使學生從內心喜歡江蘇民歌。
2.從音樂欣賞入手
音樂欣賞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欣賞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等電教手段視聽結合,靠直觀畫面音響去激發學生對民間音樂的共鳴,如欣賞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教師可以邊播放《二泉映月》的音樂,邊播放著無錫惠泉山的美景,這樣學生在欣賞時,既有看的,又有聽的,仿佛身臨其境,再加上教師話語的引導,很容易感悟到主題思想,無形中產生強烈的愛家鄉之情。
(二)走出課堂,廣泛開展本土音樂教育
加強中學生的民族音樂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民族素質是一項全面的工程,它不僅需要課堂教學的重點培養,更需要課外、校外、社會業余文藝活動的有力配合。
1.組織各種業余音樂活動
為促進學生的本土音樂教育,有條件的中學可以組建一支“江南絲竹”樂隊,組織各種江蘇民間音樂(民歌、戲曲)比賽和民間音樂知識競賽,巧用藝術節,為學生提供交流本土音樂的舞臺,宣傳江蘇本土音樂,利用校園廣播,創建民族音樂味濃厚的校園環境。
2.走出校園,開展校外民族音樂教育
在不影響正常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學??梢越M織學生參加校外音樂藝術實踐及民族文化交流活動,可以讓學生去生活中找幾首自己家鄉的民歌,和家長一起學唱一段地方戲,如柳琴戲。學校還可以請來社會上一些知名的民樂團、民樂演奏家、戲劇演員給學生表演、做講座。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電視搜集優秀的鄉土音樂作品提供給學生欣賞,如央視的音樂頻道和相關音樂網站。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相關文化節演出,類似的文化節演出鄉土氣息濃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對家鄉的熱愛和自豪感。
當今多元文化成為國際音樂教育的主流,但是,在強調“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時,不能忽視了“本土文化”的教育?!氨就廖幕笔且粋€民族自身的文明,是人們世代相傳的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里面包含有太多的思想和文化內涵。所以說,加強民族音樂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們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創造良好的音樂環境,是民族音樂發展的關鍵。不論世界如何變幻,如何繁榮與發展,人們身居何處,音樂永遠是最貼近心靈的聲音,而民族音樂更是浸潤到了心靈深處。這正是新《課標》中民族音樂地位最重要的體現,也是音樂教育矢志不渝的追求。面對如此富饒而美麗的鄉土音樂,需要我們做的就是握緊這方沃土,呼吸她的芬芳。
參考文獻:
[1]陳麗艷.《論民族音樂在新中的體現與運用》.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關鍵詞:興趣教學;初中音樂;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33.9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1-0237-02
音樂是一種陶冶人情操最好的工具,也是一種心情最好的表達形式。雖然音樂對于很多學生來講不算入考試成績,但是不能以此判斷音樂就沒有意義。音樂對于一個人的情操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學習水平非常高,但是他缺少藝術細胞,也就不會有很好的宣泄方式。如果音樂可以成為很多人的情緒宣泄方式,那么他們就會變得平和一些,進而會為社會做出更多貢獻,而不是為社會制造麻煩。音樂的力量是偉大的,是不容我們忽視的。
一、音樂的作用
雖然音樂算是一門藝術類學科,但很多學生對其并沒有興趣,因為音樂不會算入到他們的中考成績,更不會影響他們讀大學。其實,他們錯了,音樂雖然不能算入一個人的中考成績,但是對于特長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特長考入理想的學校;而對于非藝術類學生來講,學習音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環境和壓力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很多學生棄學或者是心理發生扭曲,這些都是因為沒有好的宣泄方式造成的。如果一個人沒有興趣愛好,那么當他郁悶的時候,必然會找到一種宣泄方式。如果他以努力學習作為宣泄的方式,那我們無可厚非,但是長期壓抑也會讓一個人崩潰的。而對于一些心理不健康的人來講,如果沒有好的宣泄方式,那么他很可能會做出危害社會的事情來。很多事實表明,一些科學家之所以會被累垮,都是因為他們只知道工作,而缺少娛樂。陳景潤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他一心一意搞科研,而對于身邊的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致使他很早就住進了醫院。音樂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們不能夠忽視這種軟工具的力量[1]。
二、學生不喜歡音樂的原因分析
對于音樂來講,大部分學生還是能夠接受的。為什么會存在一些討厭音樂的學生呢?其實答案無非兩方面,內部和外部因素決定他們的愛好[2]。
1.內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學生個性和自身特點。一些學生對音樂本身就非常反感,無論如何都不喜歡音樂,這是一類人;另一類就是由于本身音樂天賦全無,肺活量小,加上嗓子破,這些硬傷導致他們不得不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對于前者而言,他們對音樂不感冒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曾經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而在這個過程中恰巧有音樂的成分,這就導致他們對音樂的厭惡。例如偶而在和父母吵架或者是發生更不愉快的事情的時候,一邊響起了某種音樂。這件事情之后,每當他聽到這種音樂,就會想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他們干脆就放棄了聽音樂。而對于后者而言,自身素質是一方面,社會輿論是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的嗓子非常差,我相信他也會偶爾哼哼一些小曲[3]。但是他們在欣賞自己的音樂的時候,看到社會上其他人對他的評價,就必然會導致他停唱。
2.外部因素。學習壓力是學生不喜歡音樂的主要方面,很多學校,尤其是寄宿學校也不允許學生帶隨身聽等音樂工具。學生自身壓力來自于學習,他們有著升學的壓力,而且還有著各科教師給他們的壓力。這些都導致了學生對音樂望而卻步。而對于一些非常喜歡音樂的學生,他們的音樂欣賞途徑也被學校的管理制度掐斷。很多學生在父母面前聽的最多的就是,好好學習。所以他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好,去努力學習。但是當他們學習累了之后,由于沒有他們感興趣的音樂,也就導致了他們無處尋找自己的興趣,這其實是非常不合理的一種現象[4]。
三、興趣教學
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音樂的機會和場所,讓他們在一個輕松的環境中盡享音樂帶給自己的快樂和輕松,為學生更好地去學習專業知識提供一個放松的平臺,這就是音樂教學的主要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音樂不僅可以放松心情,還可以很好地陶冶情操,為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打下良好基礎。
1.興趣培養。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主要是針對一些對音樂不感冒的同學,他們對音樂是非常閉塞的,所以如果可以打開他們的心扉,讓他們喜歡上音樂,就可以給他們一種非常好的放松方式。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更有利于其其他科目知識的學習。而對于那些本身就對音樂非常感興趣的同學,我們應該給他們正確的指導,讓他們對音樂的喜歡更規范更科學。因為很多同學偷偷使用隨身聽,而耳機會對他們的聽力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勸解。另外就是告訴他們,音樂課可以隨意欣賞音樂,但是在其他文化課中絕對不能夠欣賞音樂,否則音樂教學的意義就完全失去了[5]。
2.欣賞自然界的音樂。音樂本身是來源于自然,而自然界的音樂也是最美的音樂。鳥語花香是自然界最美的聲音,自然界給了人類最好的生活環境和音樂。讓同學們感受自然界的音樂,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對于同學們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和更好地放松心情提供了便利。帶學生去自然界欣賞自然界的美麗風光,讓學生們根據自然界聽到的聲音,去自己編排一種音樂。同學們通過過濾自然界的聲音,尋找更好的聲音,激發了他們對音樂的靈感,同時給他們帶來了愉悅的心情。
參考文獻:
[1]侯亞敏.讓創新的火花在音樂課堂上綻放[J].新課程,2011,(16).
[2]封喜花.論中學音樂教學[J].新課程,2011,(08).
[3]黃杰.中學音樂課堂要注重興趣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09,(09).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有機會在這里與大家交流,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談起教育教學,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在此,謹將自己任職骨干教師以來的工作情況以及點滴心得體會匯報于下,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師德方面:
始終自覺以一個骨干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從各個方面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生活中,遵紀守法、孝敬父母、善待鄰舍;工作中,精心備課,課堂精致,與同事愉快相處,對學校真心維護。把熱愛學生、熱愛本職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以教師職業道德為準則,自我奮斗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統一,以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個性發展為核心,做“學生喜歡、同事支持、領導放心的教師”。并做到時時刻刻,事事處處。
二、育人方面:
堅持愛心育人,身正為范。曾經做過一學年的班主任,后因身體原因脫離了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愿意蹲下身來聆聽學生的心聲,甘做學生的朋友、師長。關注教育中的細節,關注學生的心理,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了解、研究、評價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開發校內外課程資源,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反思學習過程和自我評價的習慣。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全心全意的教育好學生。
三、教學方面:
1、潛心教學研究,有明確的專業發展目標。
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有教育教學改革的決心與行為。能依據新課程的理念與要求,實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教后能夠進行理性反思,將教學方法、技能看成是一種藝術,時刻以研究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積累豐富的教育理論和學科知識,能把握所教教材內涵,掌握教學規律,體現教學個性,把構建高效音樂課堂作為自己每天的教學目標。我的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目標:基礎型教師——經驗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2、奮斗目標明確,教學改革愿望強烈。
不循常規,敢想敢做,既關注自身的發展,又關心事業的創新。對自己,抓課前鉆研教材,學情分析,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抓課堂教學效果,抓課后反思,問題研究。對學生,抓良好習慣培養;抓基本能力訓練,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在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可能和空間。努力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學生素質提高、班級管理等方面有所創新。
3、創新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用心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做好教后札記,研究教學案例評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體現教學個性和教藝美感。靜心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對教育教學的感悟及其成長經歷、有效促進學科發展。每學期提供2節高質量的有特色的研討課或公開課,上學年已經在校內執教了兩節公開課,即初一年級的唱歌課《DO RE MI》和初二年級的欣賞課《廣東民歌欣賞》。為傳承京劇文化魅力,構建校園文化特色,讓京劇藝術走進孩子們心中,兩年來我在我的初一、初二課堂上循序漸進的開展了傳統知識普及《京劇基礎知識欣賞》,激起了學生的研究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曾在課外活動時間排練了男生、女生的現代京劇聯唱、表演節目。
四、教科研方面:
(一)關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動態和趨向,學習教育理論專著。
立足自我專業發展和學校事業發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理論和專業知識,把握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內涵,指導教學創新。做到了平時多讀書,讀好書,多一些知識的積淀,形成比較強烈的教科研意識。主動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引領、推進新課程的帶頭人。
1、勤——時時處處皆學習。
俗話說:夜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我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力爭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20xx年10月學習《音樂新課程改革理論》并寫成心得。20xx年12月學習《中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并寫成心得。20xx年3月與全校的名師骨干教師一起赴青島學習“高效課堂”,寫成了《在探索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長——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高效課堂教學的反思與對策》一文,后又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寫成了《音樂課有效教學行為》的反思。20xx年5月赴北京參加“全國校園合唱指揮研修班”,回來后寫了學習心得。20xx年2月正值寒假期間,我靜心拜讀了《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一書,從這項山東省中小學人文教育研究與實踐成果中學習了成為名師的6大職業素養和49個細節,閱讀中一次次被書中多位名師的肺腑之言所打動,同時被書中多位名師所闡述的教育哲理深深折服,寫成《做優秀的音樂教師》讀后感。20xx年7月,參加全縣教師暑期培訓,寫了總結《音樂鑒賞與作品分析之感想》。20xx年9月觀摩第二輪立標課后寫了心得體會。20xx年12月寫了學習《中國教育報》的總結。
2、廣——博采眾長。
讀書使我心靈充盈,眼界開闊,為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我制定了學習計劃,并按照計劃,自主學習了《中國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中小學音樂教師手冊》、《中學音樂教師人文素質培養》、《奧爾夫學校音樂教材入門》、《中小學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每月有計劃的撰寫業務理論筆記及教學隨筆多篇,提升自己的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尤其是在我今年生病養病的幾個月時間里,忍著病痛,我把《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進行了細致的研讀,為自己“充電”,或做批注書寫自己的靈感,或做摘抄記錄自己的感想,感覺受益匪淺。
3、深——讀原著,明精髓。
學無止境,“學,然后知不足”。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把書籍作為我進步的階梯。認真研讀、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與優秀教師同行》、《與名師同行》、《骨干教師成長的秘訣》等專業書籍,從專家學者身上吸取理論精華,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
4、用——學以致用。
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善于積累,勤于動筆。 將自己的隨思隨想化為文字,積極投稿報刊雜志。20xx年撰寫論文《論音樂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發表于《現代教育報》教師周刊,20xx年撰寫論文《以音樂為本實施初中音樂新理念》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刊物,20xx年撰寫論文《改變教學方法打造高效音樂課堂》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教育學》刊物。
20xx年撰寫論文《談談音樂欣賞課教學》在“感動中國——20xx年全國第三屆音樂教案、論文大賽”中獲三等獎;20xx年創作歌曲《我把祖國愛心窩》在“感動中國——20xx年全國第三屆新創歌曲、歌詞大賽”中獲二等獎并發表收錄于《感動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精選》一書。
(二)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討,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在各級教研活動中發揮輻射、示范作用。發展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領本學科教師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深入課堂聽本學科的課和其他學科的課,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全力推進學科建設,打造強勢學科。提出本學科教育教學的改進方案,向學校及相關部門提出關于教學工作的合理化建設性意見,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三)充分利用網站資源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實現自我成長。
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每學期精心制作多個教學課件,并有效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網站資源與其他教師進行網上教研課改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帶動學??蒲泄ぷ鞯拈_展,促進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
五、專業技能方面:
積極參加專業技能實踐鍛煉,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忘不了與學校部分老師參加的20xx年春節文藝匯演文化廣場展演健身操,展示了錦秋中學老師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也忘不了與全校老師一起拼搏20xx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博興教育系統合唱比賽,喜獲二等獎,展現了錦秋人的積極豪邁。更忘不了與錦秋辦事處的全體職工一起參加縣委宣傳部組織舉辦的“慶祝69周年及我縣躋身全國經濟百強”大型廣場歌詠比賽,榮獲二等獎。并且珍惜和積極投身于全縣教育藝術團的每次排練和演出。
六、取得的點滴成績:
20xx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首批“骨干教師”,20xx年10月被評為“濱州市藝術教育優秀輔導教師”,20xx年3月入選全縣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20xx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第七批初中音樂學科教學能手”,20xx年12月被評為“濱州市第七批教學能手”。
七、不足和改進:
1、認真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和教科研課題,出經驗,出成果。
幾年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特長優勢,通過開展學生問卷調查,我選定開展的校本教研課題是《京劇推廣進校園》。計劃三年內完成課題研究,做好課題研究報告、教學案例等,每學期完成1—2篇具有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3000 字左右),力爭每年有1—2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推廣先進經驗,傳播新的教育理念,宣傳和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動學校的藝術教育發展。
至今還未完成研制校本教材,正在末期整理之中。未嚴格按教學科研的規定深化過程研究,整理出相關的數據、資料,提供有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的研究報告,總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用心積累學校的藝術教育成果,用愛打造精彩獨特的藝術作品。
學校藝術人才的培養和藝術成果的積累需要課外活動時間的打磨,需要日積月累和堅持不懈,課外活動開展需要常態化,才能保證兩年一屆的全市、全縣中小學藝術節節目精彩紛呈。
3、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達到資源共享。
利用網站資源記錄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在課堂教學中的靈感和反思,與其他教師進行網上教研課改交流,刊載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至今已經積累了近百篇教育教學日志,但用于寫博客的時間太少。
有機會在這里與大家交流,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談起教育教學,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在此,謹將自己任職骨干教師以來的工作情況以及點滴心得體會匯報于下,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師德方面:
始終自覺以一個骨干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嚴于律己,從各個方面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生活中,遵紀守法、孝敬父母、善待鄰舍;工作中,精心備課,課堂精致,與同事愉快相處,對學校真心維護。把熱愛學生、熱愛本職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以教師職業道德為準則,自我奮斗目標與學校發展目標統一,以關注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個性發展為核心,做“學生喜歡、同事支持、領導放心的教師”。并做到時時刻刻,事事處處。
二、育人方面:
堅持愛心育人,身正為范。曾經做過一學年的班主任,后因身體原因脫離了班主任工作。在工作中,愿意蹲下身來聆聽學生的心聲,甘做學生的朋友、師長。關注教育中的細節,關注學生的心理,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全面了解、研究、評價學生,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開發校內外課程資源,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反思學習過程和自我評價的習慣。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全心全意的教育好學生。
三、教學方面:
1、潛心教學研究,有明確的專業發展目標。
以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的理念指導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有教育教學改革的決心與行為。能依據新課程的理念與要求,實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教后能夠進行理性反思,將教學方法、技能看成是一種藝術,時刻以研究的眼光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積累豐富的教育理論和學科知識,能把握所教教材內涵,掌握教學規律,體現教學個性,把構建高效音樂課堂作為自己每天的教學目標。我的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目標:基礎型教師——經驗型教師——研究型教師。
2、奮斗目標明確,教學改革愿望強烈。
不循常規,敢想敢做,既關注自身的發展,又關心事業的創新。對自己,抓課前鉆研教材,學情分析,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抓課堂教學效果,抓課后反思,問題研究。對學生,抓良好習慣培養;抓基本能力訓練,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在平時的音樂課堂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可能和空間。努力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學生素質提高、班級管理等方面有所創新。
3、創新教學模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用心上好每一堂課,認真做好教后札記,研究教學案例評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體現教學個性和教藝美感。靜心撰寫教育隨筆,記錄對教育教學的感悟及其成長經歷、有效促進學科發展。每學期提供2節高質量的有特色的研討課或公開課,上學年已經在校內執教了兩節公開課,即初一年級的唱歌課《DOREMI》和初二年級的欣賞課《廣東民歌欣賞》。為傳承京劇文化魅力,構建校園文化特色,讓京劇藝術走進孩子們心中,兩年來我在我的初一、初二課堂上循序漸進的開展了傳統知識普及《京劇基礎知識欣賞》,激起了學生的研究學習興趣,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曾在課外活動時間排練了男生、女生的現代京劇聯唱、表演節目。
四、教科研方面:
(一)關注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動態和趨向,學習教育理論專著。
立足自我專業發展和學校事業發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理論和專業知識,把握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的內涵,指導教學創新。做到了平時多讀書,讀好書,多一些知識的積淀,形成比較強烈的教科研意識。主動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引領、推進新課程的帶頭人。
1、勤——時時處處皆學習。
俗話說:夜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我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力爭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2008年10月學習《音樂新課程改革理論》并寫成心得。2008年12月學習《中學音樂優秀教學設計》并寫成心得。2009年3月與全校的名師骨干教師一起赴青島學習“高效課堂”,寫成了《在探索中前行,在反思中成長——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高效課堂教學的反思與對策》一文,后又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寫成了《音樂課有效教學行為》的反思。2009年5月赴北京參加“全國校園合唱指揮研修班”,回來后寫了學習心得。2010年2月正值寒假期間,我靜心拜讀了《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一書,從這項山東省中小學人文教育研究與實踐成果中學習了成為名師的6大職業素養和49個細節,閱讀中一次次被書中多位名師的肺腑之言所打動,同時被書中多位名師所闡述的教育哲理深深折服,寫成《做優秀的音樂教師》讀后感。2010年7月,參加全縣教師暑期培訓,寫了總結《音樂鑒賞與作品分析之感想》。2010年9月觀摩第二輪立標課后寫了心得體會。2010年12月寫了學習《中國教育報》的總結。
2、廣——博采眾長。
讀書使我心靈充盈,眼界開闊,為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我制定了學習計劃,并按照計劃,自主學習了《中國音樂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實踐研究》、《中小學音樂教師手冊》、《中學音樂教師人文素質培養》、《奧爾夫學校音樂教材入門》、《中小學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每月有計劃的撰寫業務理論筆記及教學隨筆多篇,提升自己的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尤其是在我今年生病養病的幾個月時間里,忍著病痛,我把《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進行了細致的研讀,為自己“充電”,或做批注書寫自己的靈感,或做摘抄記錄自己的感想,感覺受益匪淺。
3、深——讀原著,明精髓。
學無止境,“學,然后知不足”。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把書籍作為我進步的階梯。認真研讀、學習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你能成為優秀的教師》、《與優秀教師同行》、《與名師同行》、《骨干教師成長的秘訣》等專業書籍,從專家學者身上吸取理論精華,充實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
4、用——學以致用。
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善于積累,勤于動筆。將自己的隨思隨想化為文字,積極投稿報刊雜志。2008年撰寫論文《論音樂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發表于《現代教育報》教師周刊,2009年撰寫論文《以音樂為本實施初中音樂新理念》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刊物,2010年撰寫論文《改變教學方法打造高效音樂課堂》發表于國家教育部主管的《教育學》刊物。
2009年撰寫論文《談談音樂欣賞課教學》在“感動中國——2009年全國第三屆音樂教案、論文大賽”中獲三等獎;2009年創作歌曲《我把祖國愛心窩》在“感動中國——2009年全國第三屆新創歌曲、歌詞大賽”中獲二等獎并發表收錄于《感動中國——建國六十周年優秀原創音樂作品精選》一書。
(二)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研討,不斷總結教育教學經驗。
在各級教研活動中發揮輻射、示范作用。發展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思維能力,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領本學科教師推進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深入課堂聽本學科的課和其他學科的課,從中不斷汲取營養,全力推進學科建設,打造強勢學科。提出本學科教育教學的改進方案,向學校及相關部門提出關于教學工作的合理化建設性意見,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三)充分利用網站資源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實現自我成長。
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每學期精心制作多個教學課件,并有效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去,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利用網站資源與其他教師進行網上教研課改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帶動學校科研工作的開展,促進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
五、專業技能方面:
積極參加專業技能實踐鍛煉,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忘不了與學校部分老師參加的2008年春節文藝匯演文化廣場展演健身操,展示了錦秋中學老師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也忘不了與全校老師一起拼搏2009年“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博興教育系統合唱比賽,喜獲二等獎,展現了錦秋人的積極豪邁。更忘不了與錦秋辦事處的全體職工一起參加縣委宣傳部組織舉辦的“慶祝60周年及我縣躋身全國經濟百強”大型廣場歌詠比賽,榮獲二等獎。并且珍惜和積極投身于全縣教育藝術團的每次排練和演出。
六、取得的點滴成績:
2008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首批“骨干教師”,2009年10月被評為“濱州市藝術教育優秀輔導教師”,2010年3月入選全縣學科中心教研組成員,2010年9月被評為“博興縣第七批初中音樂學科教學能手”,2010年12月被評為“濱州市第七批教學能手”。
七、不足和改進:
1、認真開展教育教學實踐和教科研課題,出經驗,出成果。
幾年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特長優勢,通過開展學生問卷調查,我選定開展的校本教研課題是《京劇推廣進校園》。計劃三年內完成課題研究,做好課題研究報告、教學案例等,每學期完成1—2篇具有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3000字左右),力爭每年有1—2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推廣先進經驗,傳播新的教育理念,宣傳和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動學校的藝術教育發展。
至今還未完成研制校本教材,正在末期整理之中。未嚴格按教學科研的規定深化過程研究,整理出相關的數據、資料,提供有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的研究報告,總結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用心積累學校的藝術教育成果,用愛打造精彩獨特的藝術作品。
學校藝術人才的培養和藝術成果的積累需要課外活動時間的打磨,需要日積月累和堅持不懈,課外活動開展需要常態化,才能保證兩年一屆的全市、全縣中小學藝術節節目精彩紛呈。
3、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達到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