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 16:12:58
序論:在您撰寫民國文學與文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 要:民族民間舞蹈與民族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因此本文將從利用民族文化教育來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教學。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討論:(1)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對民族民間舞教學的影響;(2)探討利用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教學。
關鍵詞:民族傳統文化、民族民間舞蹈、教學
1、前言
庫爾特·薩克斯先生曾經將舞蹈視做一切藝術之母。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融合了包括文學、哲學、運動等多種學科為一體,同樣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具體表現。中國民族民間舞所謂世界文化的瑰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民間舞的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的舞蹈組合而成。由于每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發展和地域風俗的區別,中國的民族舞藝術發展成為多種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1-3]。比如漢族的民間舞蹈:安徽花鼓戲、膠州秧歌、東北秧歌等;而少數民族也同樣發展出藏族、蒙族、朝鮮族、壯族等各具民族傳統文化的舞蹈。民族民間舞受到風俗、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和文化傳統等各方面的影響,表演的方式也存在差異。
在中國民間民族舞的教學活動中,也必須要正視不同種類的傳統文化和民族性格對舞蹈的影響[4,5]。筆者作為一名民族民間舞蹈教員,將結合中國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對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的影響,以及在傳統文化教育中如何更有效的進行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經驗,為民族民間舞蹈藝術教學提供參考。
2、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影響
2.1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特性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是民族民間群眾創造的,帶有鮮明的文化特質和地域特性的藝術形式[6]。民族民間舞蹈具有以下的特征:
(1)具有民族性與地域性。比如藏族舞蹈就很好的體現了藏族文化的特征與高原農牧的文化特性。
(2)具有自娛性和載歌載舞的傳統。在我國一些民族民間舞蹈藝術中,比如花燈、秧歌等,都是載歌載舞的民族民間舞蹈。
(3)繼承性。中國文化的本質是“文以載道、語以言志、舞以宣情”,民族民間舞蹈藝術,既是普通大眾的情感宣泄,也是經過一代代的繼承和改良而留下的民間藝術。
從民族民間舞蹈中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比如楊麗萍的《雀之靈》和賈作光老師的蒙族舞蹈《鄂爾多斯》,《盅碗舞》等都能夠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民族特色。
2.2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作用
舞蹈教學是實踐性的教學,因此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將傳統文化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7]。因為民族民間的舞蹈學習,并不僅僅需要學習到舞蹈的動作和形態,還需要學習到舞蹈的精神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含義。學習傳統文化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意義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1)傳統文化是民族民間舞蹈的根源。在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動作進行講解的時候,需要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分析舞蹈動作的來源以及所表達的情感,需要將傳統文化的根源與舞蹈教學結合起來。只有將傳統文化的學習融入到舞蹈動作之中,才能夠準確分析得到動作的情感依據以及情感脈絡,從而對民族民間舞蹈藝術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只有掌握傳統文化這個“源”,才能夠使自己的舞蹈動作更加生動活潑,具有民族民間的韻味。
(2)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學習不同風格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民族民間舞蹈與地域文化、風俗文化等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因此只有了解到這些文化特質,才能夠將舞蹈風格進行區分和理解。比如在教學中創造與所學習的民族民間舞蹈相適應的文化氛圍,借助服裝、化妝技巧和音樂使學生能夠身臨傳統文化的氣氛之中,加深對所學舞蹈的理解。
3、利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教學
3.1設計傳承傳統文化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計劃
民族民間舞蹈的源頭是傳統文化,在長期的發展、繼承與改造中具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8]。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必須要把握“傳承性”,從民俗學的角度對民族民間舞蹈藝術進行剖析,講解舞蹈的來源以及分析舞蹈動作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和意義,從而達到中專藝術教育的文化傳承。
教學計劃除了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性之外,還需要對訓練性也有所把握。在教學計劃的設計中須對民族民間舞蹈動作進行合理的編排,使教學內容連貫合理、循序漸進;從而使學生達到最大的鍛煉,增強民族民間舞蹈的表達能力。只有將傳統文化的傳承性與舞蹈設計的訓練性相結合,才能在教學中使民族民間舞蹈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特色,又符合當代舞蹈藝術的審美情趣。
3.2設計融入傳統文化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方法
(1)元素訓練法
中專藝術院校采用的教材是以許淑瑛教授所提倡的“元素教學法”下整合而成?!霸亟虒W法”中元素是基本的意思[9],該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將民族民間舞蹈中的技巧加以提煉分解成元素性動作,然后從元素性訓練開始,進行基礎、技能、組合等訓練,實現從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比如旋轉的技巧,在不同民族民間舞蹈中的表現方式不同,維族民間舞的夏克轉、蒙古族民間舞的海青式吸腿轉和朝鮮族民間舞的陀螺空轉都有所不同,在元素訓練法中應該對不同的旋轉方式進行單一、重復的元素訓練。然后將不同的元素進行集中重復的訓練,最后完成一個綜合動律組合,直到學習完整個舞蹈套路為止。
元素訓練法的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教學方法應該有所不同,在“開法兒”階段,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示范并且詳細的講解舞蹈動作元素的要領以及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內涵;在“鞏固訓練階段”主要采取大量的集中訓練,使學生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掌握動率特點。
(2)啟發式教學法
由于中國民族民間舞風格差異較大,因此在不同類型的舞蹈教學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10]。比如“東北秧歌”較為活潑,而蒙族民族舞則較為豪邁。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對這些動作進行講解和示范之外,還需要增強傳統文化的教育以增強學生的理解。比如東北秧歌中的“三點頭”,就明顯的反映出當地文化的特點以及舞蹈者的心態,所以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啟發性的教學,使學生自行體會和理解舞蹈的情感表達。
(3)表演組合教學法
通過放映音像資料使學生產生在實地學習的感覺,從而體會到當地的文化以及民間舞蹈所具有的特點。而且同時制造一種具體的情景,使學生進行情緒上的體驗,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對所學習的民族民間舞有更深刻的認識。這種教學法可以將技巧、文化和情感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4、結論
中專學校的民族民間舞蹈老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教學外,還承擔著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保護和傳承的使命。因此的教學的過程中,有必要將傳統文化的教育與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族民間舞蹈的內涵與表達的意義。(作者單位:無錫文化藝術學校)
參考文獻:
[1] 《民族民間舞蹈研究》(叢刊)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編.
[2] 賈安林.中國民族民間初級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
[3] 王次炤《藝術學基礎知識》,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4] 李贊等.論中國民間舞藝術[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
[5] 趙鐵春《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3年1-2期.
[6] 于景春.舞蹈教育在民族舞蹈傳承中的作用[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6,(4).
[7] 趙國緯.舞蹈教學心理[M].中國舞蹈出版社,1989.
[8] 袁榮輝.發展少數民族舞蹈之淺見[j],,民族藝術研究,1995.
關鍵詞:外國文學教育;民族文化;價值;對策
一、闡釋民族文化的內涵和特點
文化分為廣義文化和狹義文化。廣義文化是指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所創造出來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的總和。狹義文化僅是指精神層面的創造及成果。民族文化可以定義為各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和勞動基礎上形成的,是民族心理、民族文化觀念和民族思想感情的整合概念,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相對的獨立性和豐富的多樣性。民族文化是該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帶有鮮明的民族特征,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民族凝聚力、號召力和意識形態產生的源泉。民族文化是該民族社會實踐的產物,伴隨著民族的產生、發展、消亡的全過程,有民族必定有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反作用于本民族的存在和發展。
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特點。首先,民族性。它是本民族在其領域范圍內,集合了本民族自身的思想、道德、風俗習慣、信仰、藝術、宗教、科技等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和非意識形態只適用本民族,并獲得本民族的認可,具有超越時空的相對穩定性;其次,具有多樣性。一個民族文化既是不同地域文化的集合體,又是吸取了外來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拿來為其所用;再次,相對穩定性。民族文化是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伴而隨的,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但是有時候民族文化先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有時候又落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影響作用。
二、剖析在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中加強本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在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中加強本民族文化教育基于時代的訴求和破解當前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畸形發展的呼喚,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剖析。
1.文化全球化給本民族文化帶來的挑戰呼吁要加強本民族文化教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歌猛進,打破了地域和認知方面界限使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全球化趨勢進一步拓展。在這一進程中,世界各國在經濟和政治領域內的交流與合作加強,必將導致在文化領域內呈現出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和相互融合的趨勢,使各國文化的同質性逐漸增多,其后果必然使本民族的文化面臨著沖突和挑戰。同時,西方國家緊緊抓住文化全球化這一發展態勢,不斷向弱小國家推行自己的文化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利用文化對外文化交流進行滲透,利用信息技術和大眾傳媒進行文化擴展,利用文化產業占領文化市場,企圖在文化領域內以自己民族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取代其他民族。這種裸的文化侵略使本民族失去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基礎和紐帶,使傳統文化受到沖擊,文化認同出現偏頗,人們的精神文化貧乏,必將將本民族逼入到一個生死存亡的絕境中。面對文化全球化的這一時代現狀,迫切地需要加強本民族文化教育,鞏固本民族文化地位是刻不容緩的任務和時代訴求。
2.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中傳統教學目的和宗旨要求加強民族文化教育
語言與文化是辯證統一的,密不可分的。語言具有選擇、傳遞、傳承文化的作用,而文化為語言的形式和內容增添了多樣性和活力。同時,語言本身兼具工具性價值和人文性價值,它擔負著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使命,優秀的傳統文化能為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提供廣闊的深厚基礎,通過人文精神的塑造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并對本民族文化存在認同感和自豪感,從而樹立起愛國主義情懷為國家和諧發展努力奮斗。在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中注重對本民族文化因素的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而且積極而充分的民族文化因素的教學對語言教育本身十分有利,能起到促進和深化的作用。然而,對我國的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進行深刻的剖析不難發現,我國的教育教學目的和宗旨還停留在語言的工具性價值,而忽視了語言本身所具有的民族人文性價值。把教學目的和宗旨定位在對成績、對升學和對考級的追求上,不能夠意識到通過外國文學教學吸取積極的合理因素拿來為我所用,也不能夠認識到學習外國文化其實是為本民族文化服務的。在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中過于強調外國文學教學而忽視本民族文化的教育這種偏頗認識必將迷失教育方向,也必將失去本民族文化的前言陣地,最終不利于我國為之奮斗的有中國特色文化強國的建設。這種畸形的教育目的和宗旨強烈要求發展本民族文化為外國文學教學指引前進的方向。
三、探討在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中加強本民族文化教育的舉措
在外國文學教育實踐活動中如何加強本民族文化教育,以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為出發點可以進行探討:
1.審視和鞏固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傳播交流中的地位
外國文學教學與本民族文化教學是辨證統一的,不可割裂兩者關系。只有把兩者融和在一起,才能夠起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效應。首先,我們在進行外國文化教育活動時,要分析外國文學作品中所采用的哪些文學修辭和表達形式,它們如何結合巧妙地運用的。同時,回顧我國的本民族文化用語和文學表達方式,思索它們之間存在的共性和差異,吸取外國文學教學中的積極、合理的因素加入到中國本民族的文學作品中來,以達到外國文化為中國本民族文化服務;其次,認真剖析外國文學作品中所凝結的其民族精神和人文情懷,從中國人的同質化思維角度對這些精神要素進行分析,從中了解到外國人的行為習慣和方式,以便于對外國文學進行深層次的解讀基礎上把握其中的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對外文化的交流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并開辟新的道路,也使中國本民族的優秀文化深入到外國民族文化中去。
2.提升教師自身的本民族文化素養
在外國文學教育活動中融入文化教學已經獲得教育工作者一致認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使學生了解外國一系列社會文化現況、掌握一門外語只能說是實現了外國文學教育的初級目的,能夠使學生用外語表達本民族文化、實現跨文化交際才是達到了外語教育的終極目的。教師應該經常將外語文化與本民族文化比較,在對比中凸顯二者的差異,通過引導學習者思考跨文化交際中的差異問題,培養學習者的文化差異敏感性,這樣既有助于學習者避免交際失誤,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又幫助學習者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形成對世界各族文化的正確態度。但是,在現實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的教師缺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更缺失了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只是單線條化地去理解外語文化中所體現的外國本民族文化,在對學生的教育活動中沒有從本民族文化角度去解讀,僵化地灌輸外國人文文化和精神,長期以來使學生潛移默化地認同外國的民族文化而缺乏對本民族文化的思索和結合,最終導致本民族文化讓位于外國民族文化,不利于本民族凝聚力的培養乃至國家的安全。
3.培養學生傳承和推廣本民族文化的意識
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交際與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是兼收并蓄、平等相處的,因此進行文化學習必須同時兼顧外國語言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由于我們現在實施的以成績和分數定終身教育考察機制,使得許多學生對外語的學習過于追求價值性工具,而忽視了外語學習過程中所包含的人文性價值,使得許多學生對學習外語產生錯誤認識,認為學習外語是為了考試而考試,升學而升學,忽略了學習語言的真正意義,割裂了語言和文化交互關系,忽視了跨文化交流這一學習外語的根本目的。作為廣大外語教育工作者必須有意識的在講解外國文學作品時與中國的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和精神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覺性,使他們清晰地認識到本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學習外語不應該只單一地了解外國社會文化,還應該擔負起中華文化傳播的和平使者使命,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精華并能夠將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播給世界各國,使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并認同中國。
總之,在外國文化教育實踐活動中,不能夠單純地為學外國文化而學,忽視本國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而要樹立把外國文化和本國民族文化相結合的意識,在外國文化教育中體味本民族文化,在本民族文化中增添外國文化的合理因素,在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中找到契合點,相互尊重,,從而構建和諧世界。
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應然性需求和實然性缺失之間存在較大鴻溝,開展國學教育,促進大學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識習得的認可和自信,及對民族文化價值的探索和體悟,推動基于文化自覺的民族文化傳統踐行和升華,具有深遠意義。同時,需要構建大學國學教育課程體系,拓展國學教育陣地,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民族精神和鞏固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
關鍵詞:
國學教育;傳統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覺
當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掀,深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價值倫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熱點和社會關注。各個層類的有識之士本著重鑄民族精神,傳承優秀民族價值觀的宗旨,直面社會痼疾,反思百年來西方文化的沖擊和破壞,尋求和實踐優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揚的途徑。而這其中,對當代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民族價值觀念和倫理精神)教育,培育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復興的主陣地,尤顯急迫和意義深遠。筆者結合攀枝花學院《國學基礎》課程教學實踐和思考,來討論這一主題。同時,需要提前解決的問題是“信仰”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詞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禮敬的對民族道德精神的體悟和研修,進而達到踐行優良民族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覺、文化自強。
一、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義及其實然性缺失
大學生是我們民族復興事業的生力軍,也是民族文化傳承和振興的主體,青年興則國家興,大學生是否具備基本民族文化知識,是否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歷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覺體悟和研習民族文化精要知識,能否弘揚民族文化核心價值觀和倫理觀,做到厚德自強,信義擔當,既是大學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長和人格健全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當代大學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更是應對民族文化危機和道德沙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基礎和動力。雖則培育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義不言自明。然而,考察當代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現狀卻讓我們倍感心灼。根據筆者平時觀察,與大學生交流,以及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華文化繁榮發展的應然性需求和實然性缺失之間鴻溝較大。一是對民族文化認同不夠,惟西方文化為尊。多元文化特別是打著民主自由幌子的歐美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大行其道,嚴重沖擊青年一代的文化觀和信仰基礎。許多大學生對民族文化認同性和自豪感嚴重不足,對來勢兇猛的外來文化分析辨別能力不足,盲目認同西方社會的生活和娛樂方式,看美國大片,聽外國歌曲,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風靡大學校園,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蘊和民族精神的傳統節日在大學校園里反倒顯得冷清,對西方文化過分的依賴和崇拜;二是傳統文化知識缺乏,民族文化虛無主義,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強調,基于對本國歷史的了解應對本國歷史懷有一種溫情和敬意,“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歷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1]錢穆先生所言“本國歷史”與民族之精神、傳統之文化密切關聯,極力批評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學生群體,對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離;對中華民族優秀的倫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義和當今價值,崇尚實用、功利、享樂,認為華夏傳統文化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已經一無可取之處,應當求助于先進的技術工具和西方的契約精神。這造成了倫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對人生終極意義的追尋。大學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以上兩點反映了當今大學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這要求我們創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學生中間開展內容豐盈、形式多樣的國學教育,努力培育大學生民族文化意識,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華民族精神。
二、國學教育促進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個維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識習得的認可和自信。構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對大學生不良價值觀的重塑,而這樣一種關乎民族文化命運的培育過程是以大學生對于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知識的掌握和習得為前提的。必須讓我們的大學生邁進國學的“門檻”,并且“徜徉”在處處經典的傳統文化的大觀園里,在我們教師的講解和引領下,體會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們認識到我們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壯美,產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可和自信。知識是敲門磚,更是一扇窗,通過國學教育(在這里,國學教育指的是以漢民族文化為主干,以儒家道德為主體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授和弘揚),大學生能夠發現除了影響世界進程的四大發明,我們還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志品質,有“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之德,有“見素抱樸”、“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載中華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漢字,有數不勝數的文學高峰和熠熠閃光的文學作品,有蘊含人生況味的琴棋書畫,有厚重輝煌的人類歷史,有無可比擬的工藝技術,還有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這些不僅在產生的時代不遜色于西方的歷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們更稀缺,更先進,更符合人的自由發展,更利于應對當今世界性的難題和人類的困境。有了這樣的認可,大學生才會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較,不會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絕,激勵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用于應對外來文化的洪水猛獸,體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礎上的對于民族文化價值的探索和體悟。文化信仰和傳承是一個民族的核心,深層次來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實物和文化典籍的傳承,雖然必須有這種載體,但更主要是一種民族文化心理和價值觀的傳遞,“構成民族特征的各種文化要素的傳遞,只有經過心理傳承的過濾和整合,才能為該民族的社會群體所共識”。[2]“國學代表了中國浩瀚五千年文明積淀中的核心價值,代表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無疑問的是教育的主體是作為自由個體的大學生,所謂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學生對種種價值觀念和倫理道德的自我評判和體悟,以及再生產、再復制性質的探索,探索隱藏在國學知識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時代性需要傳承主體的探索和體悟,進而形成個體和群體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國學教育在達到知識傳授的目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促使大學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維度去理解、接納、體悟中華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覺的民族文化傳統踐行和升華。“所謂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曉該文化的誕生、形成過程,知曉該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優勢,了解該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簡言之,就是要有正確、健康的文化觀。”[4]基于認知和體悟的民族文化自覺更利于大學生發揚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質。盡管信仰關涉人的終極價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體現為宗教儀式活動的一樣,民族文化信仰應該在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和生命實踐中呈現出來,因為信仰必然靠著它指導下的(實踐)行為才成為這樣一種我們看不見但是我們承認其存在的精神活動,反過來,一種活動會產生并鞏固一種文化信仰。所以,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鞏固,必須也必然會由認知和體悟遞進到實踐行為。從知識類型來講,國學教育中不僅有理論性和思辨性的知識,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應用型和技術性的知識,在吃穿住行、人際交往、修養生性等方面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指導,能在行為失范、自我迷失的時候對大學生進行矯正,更能在無路可走、面臨挫折的人生關口提供一種來自靈魂的支持。
三、國學教育開展的可能形式及相關問題探討
大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開展國學教育,以國學精華來培植大學生群體的中華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構建大學國學教育課程體系,開設國學教育相關課程,我們已經看到席卷全社會的“國學熱”已經開始在大學校園蔓延,部分有條件的高校已經開設了國學或傳統文化類的院系、專業,出版了多種國學類教材,著力培養民族文化領域專業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領整個大學及全社會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研究和探索。對于更多的高校來說,受限于師資及辦學類型多種因素,以通識課的形式開展國學教育更具普適性,受眾面更廣,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種普及型的國學教育開展過程中同樣需要不斷加強師資建設,豐富國學教育的課程門類,既要有概要性的國學課程,幫助學生走近民族文化,認識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從文學、歷史、哲學、藝術以及服飾、飲食等各個方面有條件地開設國學類課程,以及專題性講座擴展廣度和深度,形成系統,便于大學生選擇符合自己審美興趣的課程進行研修。另一方面,我們的國學教育更要走出課堂,以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親近大學生,要把國學教育及傳統文化弘揚作為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團等學生組織,借助傳統民族節日等契機,將民族文化的傳統性和時代性有機融合,將國學精要與大學生課外活動結合起來,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種可觀可感可參與的形式呈現出來,潛移默化地培養大學生民族精神和鞏固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還需要澄清的問題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識的區別。民族意識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體長期積淀和內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觀念,強調的是一個族群的生存空間、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續,是構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現代民族國家的構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則是一種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識的基底,是個體對群體精神生活的積極向往,由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可和禮敬能夠升華為一種明確的民族觀念。信仰產生力量,信仰同時具有一種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語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擺脫“狹隘民族主義”的影響,培育大學生民族文化信仰不僅僅是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權益,同樣也是為了作為全人類財富的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傳播,不是站在對立面排斥外來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豐富我們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類生活共同體視閾中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和價值。
作者:王發奎 單位:攀枝花學院發規處
參考文獻:
[1]錢穆.國史大綱[M].上海:商務印書館,1994:2.
[2]趙世林.論民族文化傳承的本質[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14.
【關鍵詞】新國學 中國傳統文化 現代轉型 r值 【中圖分類號】D05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亦隨著經濟社會、生活習俗的變遷而演進,作為傳統文化源頭的國學,亦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被賦予了新的闡釋和解讀,成為兼具傳統與現代精神的新國學。新國學的形成是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型的結果。國學及傳統文化在轉型過程中吐故納新,煥發新的生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程中發揮重大作用。
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所創造、繼承和發展的文化,其內涵包括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經世致用的傳統史學等,而將這些傳統文化學術化、系統化、理論化的成果,即國學。國學與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色,其具有以下特點:
延綿不斷的生命力。中國是諸文明古國中,文明唯一沒有中斷的國家。雖然歷史上多有外來文化傳入,但中華傳統文化以其強大同化力量同化其它文化。歷史上,無論外部文化傳入,還是外來民族的入侵,都沒有使中國傳統文化中斷,反而是外來民族逐漸被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華文化所同化。時至今日,中國傳統文化仍然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處世方式。作為傳統文化集中體現的國學,成為中國人所研習的對象,延續千年。
熠熠生輝的人文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極早就擺脫了神學的束縛,以思考人的存在為出發點,以人為中心,天地人合而為一。這種特點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十分鮮明的非宗教化傾向,王權始終高于神權,形成了“重民輕神”的民本思想,重人道輕神道。這種非宗教傾向的特點,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上,就是不刻意追求靈魂的不朽,而是關注現實人生,把內在道德修養和外在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內圣”與“外王”結合起來,努力立德、立功、立言。
意蘊豐富的道德理念。中國傳統文化極重道德人倫,道德觀念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放眼浩瀚的國學典籍,對道德人倫反復強調無處不在,例如“天命無常、唯德是輔”“教之道、德為先”。倫理道德不但為歷朝歷代統治者所大力倡導,也是民間最為重視的價值觀念。道德修養方面,強調厚德載物,以寬厚之德包容萬物;為人處世方面,強調“仁者愛人”的博愛,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換位思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倫理道德觀念可謂系統而完備,尤以“仁義禮智信”五種基本的道德倫理規范影響最為深遠。
極重入世的務實精神。中國傳統文化以現世文化為主導,極其注重入世精神,立足于現實生活,倡導安土樂天的生活情趣和“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的思想觀念,重實用的經驗理性,而輕純理論的玄思。從漢武帝以后,儒家學說就占據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地位,在儒家的觀念中,是不認同宗教,也反對出世的學說的,人生的價值不寄托于天國和未來世界,而是建立于現世人生。
新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
結合當代語境,對國學進行現代化改造,形成新國學,進而實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才能使國學和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新國學的形成和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至少應該包含如下三個方面: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國傳統文化畢竟是古代社會的產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生活習俗及道德觀念均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一些傳統文化內容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其歷史局限性,甚至淪為糟粕,例如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等。實現傳統文化現代轉型,要根據時展的實際情況鑒別與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那些與當代倫理價值格格不入的內容,應予拋棄,而對那些具有現代價值的內容,則應充分挖掘和弘揚。
闡釋現代價值和意義。要處理國學的繼承與創造性發展的關系,做好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不能原封不動地移植到當下社會。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仍然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陳舊的表現形式加以改造,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進行當代性的闡釋和解讀,或對其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使之同現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相銜接,能夠適應現代文化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煥發新的生機。
在傳承基礎上發展和創新。全球化時代,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前所未有地緊密。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參照世界各民族的先進文化,站在人類文化的高度上來審視,既保存民族特色,又吸納世界先進文明諸如民主、平等、法治等觀念,從而提升與改造中國傳統文化,進而實現對當前世界先進文明的趕超。
新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現代轉型的價值
促進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通過現代轉型,發掘和弘揚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對于提升經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減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負面效應,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例如,對傳統文化中義利統一、誠實守信等思想的發掘,可促進構建良好市場經濟倫理,維護規范有序的市場秩序;對傳統文化中人本、誠信、修身等理念進行現代化的解讀和發展,在培育企業文化中可資借鑒,而《論語》與《孫子兵法》等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中蘊含豐富的經營管理思想,可通過結合現代語境解讀,供企業經營管理汲取營養。
促進社會管理能力的提升。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豐富的社會治理理念,通過對相應思想作現代轉型,挖掘和弘揚其積極作用,對于推進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意義。中國傳統文化蘊含重民、養民、富民、教民等方面的內涵和意蘊,“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皆是民本思想體現。政治管理具體方略上,一方面強調實行王道仁政,強調君主及官員的道德和對民眾的道德教化,同時重視法度在國家管理中的作用,“治之經,禮與刑”“法者,治之端也”。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豐富的生態思想,體現人與自然相互尊重、和諧共生的理念,如儒家的“天人合一”自然觀,道家的“萬物與我為一”的自然觀,乃至于佛家的“眾生平等”的思想,對于這些傳統文化內容的深入探析,并合理闡釋其現代意義,可以啟迪當下的生態文明建設。
促進社會道德水準的提升。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德倫理居于核心地位,通過現代轉型,傳統文化仍然可以產生強烈的道德感召力。在推進社會道德建設,提升社會精神文明水平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中道德建設資源的現代轉型和充分挖掘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傳統文化極重入世,充滿了對于國家、民族的高度關懷,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注重通過推己及人、“修齊治平”式的自我修養,使人們自覺踐行其在社會中應盡的道德義務,從而為社會和諧奠定基礎。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及弘揚,對于提升社會道德水準,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必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新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其價值遠不止于此,在開發具有中國氣度以及中國風格的文化產品,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在展示中國文化特色,提升中華文化現代影響力方面,以及在提升各民族文化認同,促進各民族和諧相處團結友愛方面等,新國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作者單位: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①《章太炎國學講義》,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年。
②鐘永圣:《傳承與復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年。
1.中國文化的引入對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促進作用。語言和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習目的語國家文化的過程,教一種語言也是在教一種文化模式和思維習慣。因此,語言教學也離不開文化教學。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外語教學的過程就是文化體驗的過程。[4]在英語教學中恰當地給學生們增加一些用英語表達的中國文化內容和他們所熟悉和喜愛的內容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例如在有關節日文化的學習中加入中國傳統節日的相關資料,有助于他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思考和實踐如何恰當地在英語教學中導入中國文化內容以及學生所熟悉和喜愛的內容的英文表達作為現有教材的補充,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自然地用英語表達這些內容,從而使得學生覺得離開英語課堂,英語的作用更強大。當學生不僅能夠用英語講出課本里的內容,也能用英語說出或者寫出中國傳統的一個節日、自己家鄉的一個景區、自己熟悉的一個風俗或者是自己喜愛的一個作家等等的時候,他們才會更深切地體會英語和現實需要是緊密相連的,這樣的學生才是未來有能力促進中國本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更好溝通和融合的人才。
2.中國文化的引入有助于培養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對于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尤其重要,因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和前提。[5]在少數民族地區的英語教學中引入中國文化的內容,主要是能使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這個偉大民族的悠久文化,增強他們的中國文化意識和愛國情感。其次,英語課堂中,中國文化的引入,是強調語言學習的興趣和體驗性,從而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中國文化在英語課堂中的引入,可以使學生感受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參與、體驗、熏陶并自愿和自由地運用語言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語言學習的過程也是感受目的語國家或本國文化的過程。比如說,jiaozi(餃子),litchi(荔枝),fengshui(風水),kungfu(功夫),jiayou(加油)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詞匯已被牛津英語詞典收錄。把這些中國文化內容融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當外國人聽到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詞匯時,很自然地會聯想到與其相關的中國文化。[6]即便他們不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好奇心會促使他們詢問這些詞語的真正意思,這樣學生就可以把所學的中國文化介紹給外國人,從而使中國文化在人們與異域人們交流的過程中被廣泛的傳播出去。這樣既促進了學生的英語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文化意識。
3.中國文化的引入可以培養學生對各種文化的接納與尊重的態度。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她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并且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和信仰,這些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下的人構成了我們的大家庭,因此形成的文化具有多元性。不同的生產生活環境造就了不一樣的民族文化,在這種文化獨特性的影響下,不同民族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各不相同,因而不同的文化本身具有其它文化不可取代的價值,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同的文化反映了該文化背景下的人的不同生存方式,都能夠對人類社會作出不同的貢獻。[7]然而,很多學生缺乏對中國這個大家庭中不同民族文化的正確認識,缺乏對不同民族習俗、信仰的理解、接納和認同。在如今的全球化語境下,我們不應該重視一種民族的文化而忽視或忽略另一種民族的文化,也不應該對他們抱有任何的偏見和歧視。在各種文化和民族融合的語境下,我們應該本著聆聽、接受、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去對待各種民族文化。正因為中華這個大家庭文化的多元性,在少數民族或非少數民族的語言教學中,對學生實施的教育也應該體現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所以,無論是英語課堂的內容上還是英語課本的內容上,都應該體現我國的民族多元文化,除了要設置漢文化,還要設置一定比例的少數民族文化的內容,從而樹立學生民族平等與團結的觀念,讓學生在接觸和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同時,形成對各種文化的寬容和彼此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態度,從而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和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二、結語
關鍵詞:科學文化;國民經濟;關系;實證
理論界關于科學文化與國民經濟的關系問題的探討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筆者通過維普數據庫查詢,在1989-2010年6月期間,與“科學文化”相關的文章有3578篇,探討“科學文化”與“經濟發展”或“科學文化”與“國民經濟”之間關系的文章有102篇,而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的文章則沒有發現。筆者試圖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和皮爾遜相關分析法等現代統計理論,就科學文化與國民經濟發展的關聯性進行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及選定
國民經濟數據選取我國1995-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單位:億元)??茖W文化數據共選取10個指標:投入選取2個指標:1995-2009年文化事業基本建設投資(WT),同期每年研究與開發經費(RD);科學文化產出選取5個指標:同期每年出版報紙的份數(BZ),同期年廣播人口覆蓋率(GB),同期年電視人口覆蓋率(DS),同期年專利授權量(ZL),同期年技術成交額(JS);勞動者及素質選取3個指標:同期每年文化從業人員數(WY),同期每年科技活動人員數(KY),同期每年每萬人中大學生數量(DX)(見表1)。
從上述原始數據來看,科學文化各項指標除文化事業基本建設投資和文化從業人員數據有些波動外,其余基本上呈現增長的趨勢。
二、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根據表1提供的全國1995-2009年科學文化各項主要指標數據,利用統計軟件SPSS17.0做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根據降維的思想,將相關性很高的多變量轉變為彼此相互獨立且不相關的少數變量,從而達到用較少的變量去解釋原來資料中的大部分變量的目的。通常是選出比原始變量個數少,能解釋大部分資料中的變量的幾個新變量,即所謂主成分,用以解釋資料的綜合性指標。
通過對表1中的科學文化10個指標的相關性分析,得出科學文化各項指標的相關矩陣(見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各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大多在0.6以上,沒有0.3以下的。同時還通過了KMO檢驗和Bartlett的球形檢驗。本案的KMO值為0.588(大于0.5的最低要求),表示適合進行主成分分析。另外,Bartlett’s球形檢驗的卡方值為397.571(自由度為45)達顯著,代表母群體的相關矩陣間有共同成分存在。因此,上述數據適合于主成分分析和進一步分析。通過分析,得到1個主成分,這個主成分的貢獻率達到86.922%,超過了85%的要求,它解釋了科學文化10個指標的大部分信息。對應的主成分得分系數矩陣(見表3)。
根據主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可以得到該主成分的計算模型:
F=0.113BZ+0.100GB+0.103DS+0.112WT+0.086WY+0.113DX+0.111ZL+0.112JS+0.110JS+0.110RD+0.110KY
F為主成分得分。相對應的主成分得分用于后面的分析。
(二)關聯性分析
全國1995-2009年GDP及科學文化綜合指標得分(即科學文化主成分得分)(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全國GDP發展指標的趨勢與科學文化主成分得分的趨勢基本是一致的,我們可以假定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正向關系。因此,我們選用皮爾遜(Pearson)相關分析方法和雙尾檢驗法(2-tailed)對表4GDP指標和科學文化主成分得分進行相關分析,結果拒絕了科學文化與國民經濟的相關性為零的原假設,科學文化主成分與GDP發展的相關性達到0.969,呈高度相關。這說明科學文化對國民經濟發展的確有正向的促進作用??茖W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是國民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一種先進的文化也是經濟發展不竭的動力。毫無疑問,國民經濟的發展反過來也會推動科學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表5出了國民經濟與科學文化各項指標的相關性。全國文化事業基本建設投資和研究與開發經費兩個資金投入指標與GDP的相關性分別高達0.961和0.998,呈高度相關,這顯示了資金投入的重要性,“一投就靈”非常符合我國的現實情況。
從科學文化產出的5個指標來看,除廣播、電視兩個指標與GDP的相關性數據分別為0.736和0.776,屬于有較高的相關性外,其余報紙出版份數、專利授權量、技術成交額3個指標分別高達0.918、0.994、0.998,呈高度相關。報紙數量增多了,說明看報的人多了,這從側面反映民眾文化素質的提高,從而對經濟發展產生正向的影響。專利授權量和技術成交額的增長,并與經濟發展高度相關,正是科學技術物化為生產力的最佳佐證。
從人員的3個指標來看,文化從業人員、科技活動人員和大學生數量與GDP的相關性分別達到0.637、0.995和0.962,文化從業人員與經濟發展相關性不高,主要是因為文化從業人員的增長出現多次波動,如2000年、2001年文化從業人員出現下降,是因為同期國家對文化事業基本建設投資減少,期間時值文化部門進行體制改革,實行人員分流造成。從2002年起,文化從業人員又開始增長,這與當時文化基本建設投資又開始增長是相吻合的??萍蓟顒尤藛T、大學生擁有量與國民經濟發展高度相關,這反映了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三、結論和建議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科學文化各項指標相關度很高,適合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對各項指標進行降維。通過分析得出了一個主成分,這個主成分在科學文化的10個指標上的載荷均在70%以上。
第二,科學文化與國民經濟之間存在明顯的正向相關關系。因此,加大對科學文化的投入,提高科學文化的產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發展和繁榮我國科學文化,是提高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大科學文化的發展力度應作為十二?五期間各級黨委、政府做好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任志安,景治中.經濟分析實驗教程[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9.
2、章文波,陳紅艷.實用數據統計分析及SPSS12.0應用[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內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江蘇 劉正偉)
法國現行學制為五·四·三制。即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這九年屬義務教育,稱為基礎教育階段:高中三年,第一學年學習為基礎學習階段,二三學年為分科教學階段,進行兩種教育,一是升入大學教育,一是就業指導教育。三年學習后,學生需獲得一種業士證書,方可畢業。這種業士證書共有四種:A(文學)業士學位(不需要數學);B、D業士(數學成績平平者);C業士(數學成績好)。其中最為人看重的是C業士證書。
法國分101省27個學區,全國實行比較統一的教育制度。一方面它強調統一的課程標準、統一的教學大綱,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視個性教育和特色教育。進入80年代以后,法國掀起一股民主化教育改革思潮,而作為基礎的核心課程之一的法語教學更是首當其沖。其顯示出來的諸多特點,亦給世界語文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許多思考點和借鑒處。
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中心的課程。課程是人們對社會共同經驗——文化的一種特殊選擇和組織,其目的是使文化持續存在和發展下去。很顯然,兒童通過學校安排和確立的某些課程,才能達到一定的目標,獲得某種能力。課程編制一般為兩類:一類是重視學科的,傳統的法國語文教學即屬此類;另一類是重視學生生活經驗的。課程重視學科,是以系統的、富有邏輯性的教材的形式出現的。在教材的編制上,則以學科為中心,強調學科內部的系統、結構和規律。優點是可以有系統地接觸文化遺產,但難以培養學生自主性、創造性、責任感和寬容性等民主價值觀。法國以往的語文教材很重視法語語言和法語文學內部的規律性。編制的語言課本從法語語言到作為其源頭的拉丁語、希臘語,從詞、詞匯到句子、語法規則,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和封閉的內在結構性;文學課本則既從詩歌、戲劇、童話、民間故事、小說等體裁組編課文,又按由古至今的順序安排法國文學史上有影響的作家作品,特別是法國歷史上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家作品和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作品,以引導學生直接與人類文化遺產接觸。這種教育的一個重要缺陷是顧此失彼,沒有顧及作為學習和接受主體的學生。這種后果在70年代末已暴露無遺。當時的一項調查報告表明,法國初中學生有1/3沒有掌握基本語法和基本閱讀能力。初中四個年級平均留級率12%,而11—13歲留級的兒童成千上萬。1977年出臺的一項措施是廢除留級制(除非家長要求),解放學生。從1977年實行的新的教學大綱強調,課程本身要求與學校周圍的生活和經驗有更加“具體”的和“實在”的聯系,鼓勵學校教育與社會適當接觸、開放和相互影響,把青少年在社會上、情緒上的成長作為教育中心目標,實施所謂“生活適應教育”。強調學習內容的生活化和實用化,以形成生活的主體。這種“生活適應教育”表現在法語學習上有二:一是在確立課程目標時,注重運用一交際目標。以前的法語教學注重學術性目標。1989年在全國實施的新的教學計劃,就指出要鞏固和擴大學生使用現代法語,通過口頭和書面形式進行表達和交流活動,發展學生掌握語言方面的實際技能;二是在教材編寫上,更注重選擇那些與生活有聯系或更及時深廣地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的好課文。此外,法國語文教學界還引進第二課程概念,即將法語課本以及以此為內容的課堂教學稱為第一課程,將除此而外設置的活動課、課外語文學習活動等統稱為第二課程。第二課程的特點是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靈活多變。在哈比教育部長的改革方案中,要求把社會上發行的多種報紙引進初中,作為正規的語文教材閱讀。因為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現代世界的公民,就得訓練他們加工和改造龐大的“信息”的能力,并對社會重大的問題展開討論、評析與思考,提高學生探討、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