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 16:12:58
序論:在您撰寫數字與信息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交通運輸;安全保障;解決方案
引言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問題 電子政務是一個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綜合性政務信息系統,涉及政府機關、各團體、企業和社會公眾,其基本框架一般來說主要包括政府辦公政務網、辦公政務資源網、公眾信息網和辦公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庫四個部分,即“三網一庫”。我國早在2002年7月《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中,明確“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信息化工作的重點,政府先行,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2006年進一步在《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明確“電子政務”作為我國信息化發展的重點戰略,實現政府“改善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強化綜合監管和完善宏觀調控”。
1.我國交通運輸電子政務平臺發展現
2004年2月,交通部在其制定的《中國交通電子政務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了“交通政務內網、交通政務外網和電子信息資源庫”的交通電子政務建設總體架構,同年12月又出臺了《交通運輸電子政務網絡及業務應用系統建設技術指南(試行)》。在政策的指導下,我國交通電子政務平臺的發展速度加快,交通電子政務平臺的基礎架構已經凸顯規模,部(交通運輸部)?。ǜ魇〉缆愤\輸管理部門)道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已實現了20多個?。▍^、市)運政系統與部聯網,縱向業務系統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整合利用的模式已初步建立。與此同時,交通電子政務平臺的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也得到進一步完善。目前,網絡“開放性”與政務“安全性”、網絡“可訪問性”與政務“穩定性”是我國交通電子政務實施過程的兩大矛盾。
1.1安全性與開放性的矛盾
即電子政務的安全要求與電子政務平臺的開放性要求成為交通電子政務實施過程中最難以平衡的一對矛盾。如何把握政務“安全”與網絡“開放”的平衡,一方面要把握住哪些信息是交通政府部門的機密,哪些是開放;另一方面,在電子政務平臺的建設過程中如何擺脫“安全絕對化”傾向,否則電子政務服務的公眾性就會失去落腳點,以政務信息化帶動社會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的戰略意圖也將難以實現。
1.2安全性與可訪問性的矛盾
電子政務的安全性要求與電子政務平臺的可訪問性要求成為交通電子政務實施過程中另一對矛盾。電子政務平臺應重視其信息安全問題,其另一層含義還應注意保持網絡安全性與可訪問性之間的平衡。交通電子政務平臺必須易于訪問,這樣才能激勵公眾去使用它。而在提供了更好的可訪問性的同時,也將交通運輸的數據暴露在不斷增長的病毒及未授權訪問的威脅之下,導致政務平臺的不安全性。
2.我國交通運輸電子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
當前我國交通電子政務實施過程的兩大矛盾的解決,依賴于安全、穩定、可靠的交通運輸電子政務平臺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對于電子政務平臺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信息安全保障問題,我國早在2003年9月頒發的《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建立等級保護制度和風險管理體系的要求。2004年11月,公安部等國家四部委聯合推出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測評準則和實施指南,為政務領域進一步建立政務信息系統風險管理體系提供了技術基礎和指導。交通運輸部也于2008年12月頒布的《交通運輸電子政務網絡及業務應用系統建設技術指南》中對交通電子政務平臺的安全保障體系作了詳細的技術規范。
2.1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及其基本要求。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保密性。主要體現在誰能擁有信息,如何保證秘密和敏感信息僅為授權者享有。
完整性。主要體現在擁有的信息是否正確以及如何保證信息從真實的信源發往真實的信宿,傳輸、存儲、處理中未被刪改、增添、替換。
可用性。主要體現在信息和信息系統是否能夠使用以及如何保證信息和信息系統隨時可為授權者提供服務而不被非授權者濫用。
可控性。主要體現在是否能夠監控管理信息和系統以及如何保證信息和信息系統的授權認證和監控管理。
不可否認性。主要體現在信息行為人為信息行為承擔責任,保證信息行為人不能否認其信息行為。
2.2安全組織體系。政府高度重視交通運輸信息化工作的同時,堅持把“積極防御,綜合防范”放在優先位置,首先要求成立專門的信息安全領導小組。信息安全領導小組可由交通主管領導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主管信息安全工作,下設信息安全工作組,各管理部門負責人、業務部門負責人為成員。
2.3 安全技術體系。交通電子政務平臺的安全技術體系可搭建專業的安全管理運營中心,并從基礎設施安全和應用安全兩個方面去搭建安全技術支撐體系。
2.4安全運營體系。安全運營體系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體系,在交通電子政務平臺的整個過程中,正常的運作流程,其信息流遵循自上而下的流程,即交通上級部門根據電子政務平臺信息安全需求的目標、規劃和控制要求做計劃,下級交通部門根據計劃進行執行、檢查和改進。而若交通電子政務平臺其安全性出現威脅,影響正常的運作流程時,此時信息流則遵循自下而上的逆向過程,下級交通部門向上級部門報送安全事件,上級部門根據其安全事件進行分析、總結和改進。
2.5 安全策略體系。網絡安全策略是為了保護網絡不受來自網絡內外的各種危害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的總和,因此信息安全策略是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實施的指導和依據,全面科學的安全策略體系應貫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始終。安全策略體系,主要包含安全政策體系、安全組織體系、安全技術體系和安全運行體系四個方面的要素,在采用各種安全技術控制措施的同時,必須制訂層次化的安全策略,完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提高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術水平,完善各種安全策略和安全機制,利用多種安全技術實施和網絡安全管理實現對網絡的多層保護。
2.6安全保障對象。交通電子政務平臺,其保障對象應該以由交通運輸政務內網所承擔著的政務信息傳輸作為其重中之重,包括交通運輸系統內部日常辦公業務和公文流轉系統、政務信息報送系統、部長辦公系統、內部數據共享平臺,與全國政府系統業務網絡連接等。
關鍵詞:大學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矯治策略
一、原因分析及對策
(一)由于家庭因素使大學生難以適應生活環境的轉變
案例分析:小張自言從小屬于“被管大的一代”,上中學時,爸爸媽媽什么都不讓她干,早上來不及吃飯,媽媽就把早餐送到學校去。到上大學后她慌神了,每天不知道該干什么,還覺得時間不夠用。她開始頭痛,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成了心理障礙隊伍中的一員。
矯正對策: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在學習、生活和與人交往中,學會開朗、樂觀、大度,要充滿自信,自覺不自覺地多與老師、同學交往。逐步增強獨立生活、合作學習能力。
(二)由于自身因素在緊張學習競爭壓力下產生過重心理負擔
案例分析:我校一名新生在中學是老師寵愛、同學羨慕的學習尖子,他經過高考拼殺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到大學之后,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蕩然無存,“眾星捧月”的地位變了,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升入大學后不久,在一次新生摸底考試中盡然未能及格,自信心頓然坍塌,從此心事重重。
矯正對策:由于個人早期生活背景、閱歷及成長道路的不同,大學生在生理發育、文化素養、智力、氣質、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差異。在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中,一些曾在中學只會埋頭學習的大學生,看到別的同學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寫會畫,有的能說會道,發現自己不如別人,經常處在自責的嘆息之中。這種自卑心理一經形成,便會發展到不敢表現自己的能力。因此,老師和家長要教育他們正視現實,認識到考上大學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勝利,今后的路還很長。從一進校門起,新的競爭又宣告開始,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線上。因此入校后短暫的興奮之后就應當及時冷靜、認真地分析利弊,正確認識自我,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
(三)由于不適應新環境大學生理想、目標落空造成內心困惑
礎較好,是有一定能力和特長的大學生,往往把期望值定得較高。進大學后進入大學后,很快覺著大學沒什么意思。不但沒有很好實現任務目標,還暴露了諸多的弱點。當他們感到自我設計的藍圖難以實現時,便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矯正對策:很多新大學生由于其涉世不深、認識問題偏頗和缺少自主學習能力,大學生活學習很被動,結果學習失去了中學時的動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了社會市儈、陰暗的一面,習慣于只讀圣賢書的學子們在現實面前感覺到困惑。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對某些有競爭性的活動,便采取“退避三舍”的態度,產生自卑的傾向。因此大學生應該明確學習目標,學習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質。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主性。平時要從學好專業課,提高專業技能,培養高尚道德情操,鍛煉組織社交能力,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多方面去努力。
二、大學生自我矯治策略
(一)認識自卑心理的危害,學會全面客觀的評價自己
從心理學分析,自卑實際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只是這種“防御”是消極的。一個人的自卑心理形成后,對自己的能力評價很低,不敢大膽主動地去與別人交往。漸漸地會從疏遠別人、自我孤獨發展到自我封閉,與周圍的人形成一道無形的高墻;這種情況又會使別人對你形成不良的看法,更為遠離和回避你,從而反過來進一步加深自己的自卑心理。
(二)學會正確歸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能力
大學生遇到失敗和挫折后要能夠正確分析主、客觀原因。雖然有時失敗、挫折是由于某些客觀原因和不可改變、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但有很多時候是由于自己設定的期望值不當DD很可能是過高造成的。適當的調整期望值,循序漸進。每一次成功會帶來喜悅、信心,經過不斷實現目標,不斷增強自信,自卑心理就能得到逐步克服。
(三)塑造良好性格,積極增加心理暗示
人的自卑心理有時是來源于心理上的一種消極自我暗示,自卑心理較強的學生多數伴隨有性格內向、膽小、多疑、處事謹慎,這就需要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就可以使自己在面臨困難時增加奪取勝利的信心。大學生應該加強鍛煉,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增加積極性心理暗示,將不利的性格特點轉化為有利的特點,以增強心理優勢。
(四)明確奮斗目標,執著追求,擺脫自卑心理的束縛
一個有遠大目標和理想、生活充實的人決不會自卑。大學生要樹雄心,立壯志,正確認識、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以優勢獲取成功,以成功戰勝自卑。一要正確認識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更要認識自己的長處,不能因為自己某方面存在的不足否定自己,放棄理想追求;二要勇于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增長才干。這樣就會不斷增強他們自身的能力和自信,最終擺脫自卑心理的束縛,走出自卑的陰影和誤區,健康地參與學習和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數字成都 技術偵察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P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4-0123-01
1.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整體情況
1.1 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概述
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是“數字成都”地理空間框架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建立相應的空間數據標準和數據分發、交換和服務機制,實現全市范圍內地理數據的廣泛共享,實現成都市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在各委辦局及行業單位的應用。
1.2 平臺標準及規范體系
標準與規范體系包括三個方面內容,即空間數據標準體系、空間數據管理制度體系、空間數據共享與交換技術規范體系(具體標準略)。
1.3 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應用功能
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主要應用功能包括資源展示功能及地理空間信息服務功能。
資源展示功能包括:地理空間基礎數據展示、遙感影像數字展示、三維地理信息展示、政務專題空間數據展示、地理空間信息服務功能;
地理空間信息服務功能包括:安全認證、元數據服務、共享服務、交換服務;
2.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技術體系與數據架構分析
2.1 平臺總體構架
2.2 構架模式
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的構建主要是采用B/S和C/S相結合的體系結構。
3.成都公安技術偵察信息化建設情況
偵察信息化建設是隨著公安機關的信息化也即“金盾工程”建設而共生的。公安機關的“金盾工程”建設從提出到現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總體看基本達到了預想的效果。
4.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與成都公安技術偵察信息化結合應用分析
4.1 空間地理信息應用
以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為基礎,提供包含房屋、水系、道路、橋梁、山體、地名、地址等要素的全市統一地理底圖以及精確的地理數據,包括矢量數據和影像數據,為公安技偵信息化偵察提供空間分析、最短路徑分析、空間布點分析、空間量測等輔助決策手段。
4.2 社會綜合情報資源應用
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融合政府各委辦局如建設、規劃、國土、房管、公安、城管、文化、醫療、勞動、公共交通等,為公安技偵信息化偵察提供如人口數據信息、房管數據信息、交通數據信息、規劃數據信息等社會綜合信息資源,為技偵情報分析、情報研判提供信息支持。
5.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與成都公安技術偵察信息化結合應用建設目的、原則與目標
5.1 建設目的
充分利用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信息資源,對現有技偵信息化平臺融合、創新;搭建系統運行的軟件環境;建設組件式應用體系,實現技偵GIS平臺在“數字成都”、房管、各委辦局內縱向貫通;與現有的技術系統、業務系統、PKI/PMI橫向集成,為行動技術支隊開展業務應用、實戰應用提供服務。
5.2 建設原則
為了工程建設能夠更加合理、科學,系統必須安全、可靠、穩定,具備很強的綜合分析、服務能力。建設原則包括:先進性和實用性原則;一致性和可管理性原則;智能性和高效性原則;高可靠性和穩定性原則;擴展性和開放性原則;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則。
5.3 建設目標
1)實現專用光纖與數字成都實現保密條件下的數據連接
2)建設針對數字成都交換共享服務技術接口體系技術研發,制定軟件部署、進度安排、聯調和方案,實現網絡資源共享與
3)建設滿足行動技術支隊業務支撐的基礎空間地理信息中心服務平臺
6.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與成都公安技術偵察信息化結合應用工程情況
6.1 系統構架
6.2 功能構架
平臺的網絡架構采用B/S方式為主,C/S為輔的混合體系結構,使系統具有良好的開發性和易擴展性。
7.功能體系介紹
7.1 應用服務功能服務
應用服務功能是在遵循平臺建設原則的基礎上,結合行動技術大隊具體情況,實現針對技偵GIS的智能分析、輔助決策功能的手段。
7.2 地理信息資源展示
資源展示為公安技偵部門提供一個電子地圖功能及空間地理資源展示的平臺,用戶通過查看并操作各類電子地圖,能對空間地理信息有更直觀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7.3 認證授權服務
通過向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提出對數據的使用請求,即針對各個圖層的可讀、可地址匹配、可下載、可元數據編輯等權限。
7.4 數據訪問服務
Web地圖服務能夠根據用戶的請求返回相應的地圖,是空間數據的可視化形式,包含PNG、GIF或JPEG等柵格形式,或者可縮放矢量圖形SVG和網絡電腦圖形文件WebCGM等矢量形式。
7.5 地址匹配服務
地址匹配服務是通過將寫法各異的行業地址名稱批量解析成標準地址名稱,轉換成標準地址編碼,在標準地址數據庫中進行精確和模糊匹配,然后將處理后的行業地址標記到電子地圖相應圖層的一種GIS行業服務。
7.6 針對技術偵察GIS功能服務
包括地圖查詢、查找最近、周邊查詢、地圖標會、路徑分析、軌跡分析等主要針對技偵部門的強GIS功能。
7.7 應用系統綜合集成
1)專業GIS軟件集成
平臺在應用傳統的4D數據(矢量數據、數字正射影像、數字高程模型數據、柵格地圖數據)的基礎上,也需緊跟地理空間技術的發展潮流,應用一些新型的地理信息數據及其他軟件,以豐富技偵地理空間平臺應用的數據種類和應用效果。
2)定位系統集成
集成各種定位系統,包括:各種報警定位系統、GPS定位系統和350M、固定及移動通信定位系統。協調各營運商提供定位系統的數據接口,實現定位數據的適時接收、顯示,并能依托上述數據開展應用。
3) PKI/PMI系統集成
集成PKI/PMI系統提供認證和權限控制接口。
7.8 應用系統擴展與通聯
1)適應性調整開發
平臺適應性調整開發包括與技術支撐系統的適應性調整,完成技偵獨立地理信息平臺與技術支撐系統的適應性調整;運行維護適應性調整,按照行對技術支隊要求調整組織機構、用戶、數據、功能權限等。
2)與全市范圍各委辦局逐步共享互通互連
隨著應用系統與“數字成都”共享交換平臺逐步推進,逐步實現與全市范圍各委辦局空間地理數據,社會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
參考文獻
[1] 《數字成都地理空間框架項目設計書》.
關鍵詞 大數據;檔案;教育數據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6)156-0064-01
大數據時代,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承載著檔案行業的應用服務,使得人們進行方便的瀏覽、下載和使用。
在這些檔案信息資源中,教育大數據是最為有其時代特點的一類數據,主要分為廣義教育大數據和狹義教育大數據。廣義的教育大數據指所有與日常教育有關活動的行為數據,這種數據具有等級分層性、時間順序性和復雜冗余性等特征,包括教育檔案、教育文件、相關政策、學習具體資源、學業評價等種種信息。狹義的教育大數據指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習者所經過的行為數據,包括學生學習過程數據、考試成績、教學評價、畢業考評等過程性數據。1教育數據應用的體系結構
教育數據應用的體系結構一般都采用采用B/S模式,所謂“B/S”模式是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的縮寫,即客戶端使用瀏覽器(如IE、360瀏覽器等),服務器端為WEB服務器,用戶的請求通過瀏覽器發出,主要事務邏輯處理在服務器端實現,協同應用服務器響應瀏覽器的請求,并及時反饋信息。系統結構將應用功能分為三層:表示層、功能層和數據層,如圖1所示。
表示層作為應用的用戶接口,主要功能是協調用戶與應用層間的對話,保證由用戶從輸入系統輸入的數據正確無誤地傳遞給功能層,并將處理后的數據通過瀏覽器顯示的方式返回給用戶,主要表現形式是用戶交互界面的需求與回顯信息。功能層作為應用的主體,主要功能是將具體的業務處理邏輯編寫進程序中,程序在服務器上接收用戶請求,從數據庫系統獲得數據,按用戶需求進行處理后生成數據反饋給用戶,功能層是表示層和數據層聯系的橋梁,主要表現形式是服務器端軟件。數據層主要是數據庫管理系統,負責管理對數據的加工處理,并可以迅速執行大量數據的更新和檢索。
2 教育數據所面臨的問題
對于這些教育數據,往往會受到相應的攻擊和干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數據存儲技術的安全
面對當前大數據時代,教育大數據是其中的一員,也一樣面臨著海量數據的存儲問題,正確的存儲有效的教育數據資源,是用戶正確的檢索和應用的前提和基礎,如何安全準確的存儲這些教育數據,是關鍵的一環。
2.2 遠程攻擊威脅
網絡平臺經常會受到黑客的攻擊,不管是惡意的還是惡作劇,都會嚴重損壞數據資源,而在教育數據方面,如果受到攻擊,會給學生造成不可逆轉的不良影響。
3 教育數據保障的應對策略
針對教育數據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3.1 數據備份
數據備份是保護數據的最基本措施。根據教育數據類型的不同,備份的方式也不同。對于公開數據,也就是對公眾公開的數據,需要進行完整性保護,所以要進行常規的日常的備份。對于一般性數據,為了避免受到破壞,影響使用,要進行定期的備份。對于重要的數據,需要進行監管,并進行冗余備份。對于關鍵數據和核心數據,要進行一式多份的多地備份,以防更改和丟失。
3.2 數據恢復
數據恢復是在數據遭到毀壞的情況下,進行恢復,有的也稱災難恢復。數據恢復是以數據備份為基礎的。只有相應的數據得到備份,才能進行恢復。要進行恢復的數據,必須要以多地多種形式進行備份,確保數據準確安全。
3.3 安全策略
在做好數據處理的同時,其他安全策略也同等重要。首先,要在平臺中建立身份認證機制,只有通過身份認證的用戶才可以進行登錄。其次,建立可問機制.在用戶跨越數據訪問邊界是再次進行確認。再次,建立隱私保護機制,對于個人身份信息,其他敏感信息,其他用戶無權訪問。最后,建立虛擬安全機制,使用虛擬機,定時有效進行隔離。
傳統的課堂教學,從目標上講,以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從內容上講,以課本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從方法上講,以灌輸式為主要教學方法;從技術上講,以粉筆、圓規、直尺的應用為主要教學技能;從時間上講,以45分鐘為主要教學單位;從地點上講,以學校課堂為主要教學陣地;從范圍上講,以班級人數為培養對象。傳統教學的優勢在于其方式、方法的普及與應用,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與學的理論和模式,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所熟知和掌握。但到了教育信息時代,這種理論與模式的局限性、滯后性已顯露無疑。因為它是工業化時期產生的教學(生產)方式,具有定時、定點、定量、定產、統一目的、統一內容、統一模式的計劃方式特征,難免產生同質化產品,出現同質化現象,而個性、獨立、創新的品質培養卻成為一種奢望。這也許是對錢學森之問的一種詮釋吧。
全時教學模式
信息時代的教學,從目標上講,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從內容上講,以學科知識和學習能力培養為教學內容;從方法上講,以“雙主教學”(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為主要教學方法;從技術上講,以教育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深度融合為主要教學技能;從時間上講,以全時空為主要教學空間;從地點上講,以“學校+家庭”為主要教學陣地;從范圍上講,以在線人數為培養對象。信息時代的教學,需要從教育的理念、觀念上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概念限制,需要建立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應具有全時、立體、交互、方便、高效的特點。它尊重人的個性發展,允許人的多元發展,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探索人的超前發展。
全時教學模式,就是基于信息化時代的教與學的新模式。信息時代,人們獲取、傳遞、掌握信息的數量、質量、速度,決定著事物的成敗。在教育領域,要掌握事物發展的主動權,掌握教改的主動權,就要從傳統教學轉變為全息教學,從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全時教學模式。全時教學模式亦可稱之為全時空教學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數字資源、教學設備、教育技術、教學空間、教學地點、教學過程、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具體到教師,基本要素包括教學資源、教學設備、教學技術、學科與技術的融合、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組卷、考試、評價、管理等;具體到學生,基本要素包括學習資源、學習設備、教育技術、預習、聽課、作業、復習、考試等。全時教學模式的基本流程是:學數字化技術、用數字化資源、備數字化教案、上數字化課堂、評數字化教學、育數字化人才。全時教學模式的教學步驟是:集中備課-線上預習-雙主教學-互動答疑-在線作業-批改整理-循環升華-自主學習。
全時教學模式教學步驟詳析
集中備課,就是由傳統備課轉為數字備課。就備課方式而言,教師從傳統教案(圖文式)轉變為數字教案(圖文音像式)。備課時可一個人準備,也可實行集體備課或網絡集體備課,讓你的教案變得鮮活起來,看起來有生機、有興趣、有吸引力、有穿透力。能自我感染、自我欣賞的教案,無疑就是一份好的教案。教師在數字備課過程中,應盡量選擇既有備課軟件又有與之相匹配的資源庫同時使用,一般備一節課的時間和傳統備課時間是一致的。數字教案完成后,教師還應做兩件事,一件是像“翻轉課堂”一樣,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完成每一課5~10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并且放在網上,另一件是制出數字學案,將學習內容、環節、步驟、方法等一一列出,供學生使用。就備課的范圍而言,就是從樹立學科知識結構觀開始,把知識看成樹葉,把章節看成樹枝,把課本看成樹干,備課時,將每課時的知識點拓展到一個章節或一冊書,即從備一節課到備一個章節的課,或者是備出一冊書的課。讓學生在學習時感受到知識結構的脈絡,感受到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連貫性。防止支離破碎地理解所學知識,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擺脫時空、地點、內容、方式、方法、進度的束縛和限制,在教師數字化教學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自我發展,充分張揚個性和特長。讓學習困難的學生能得到先進的學習方式的幫助,建立學習信心,掌握學習方法,奮發努力,擺脫學習的困境。
線上預習,就是學生根據數字學案、數字視頻以及其他教輔資料進行課前知識的預習。通過自主學習,將已知留給自己,將未知交給教師,將疑問帶給大家,將交流送給課堂。要把預習作為主要的教學環節給予足夠的重視,給予科學的安排。抓預習就是抓預知,抓預習就是抓未然。就像設置防空識別區一樣,提前預警、提前預知、提前準備、提前布置,課堂上就可以快速有效地直面存在的問題,集中精力,迅速突破重點和難點,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
雙主教學,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從字面上理解,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就是主導應該把主體帶到一個個知識的宿營地,并讓主體掌握獨自行走的知識、方法、技能、技巧,可以獨立地完成知識間的旅行。主導的任務就是告訴你知識的目標、路徑、工具、方法、注意事項,帶領你、幫助你由A點到達B點,主導的重點是引導和幫助知識的行者到達知識的驛站,主導的難點是用什么方式方法帶著大家到達。只能帶少數人到達終點的主導與能帶領大家共同到達終點的主導是有本質區別的。主體,就是在主導的指引下,自覺、自主地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勤學苦練,學會獨立到達終點。過去,主導與主體之間的聯系主要是在學校、在課堂上,而現在,二者之間的聯系是立體的、全方位的,它以所學課程為目標,以云資源平臺為依托,以教育技術為支撐,以數字教案、學案為載體,以網絡寬帶為紐帶,以點陣、書本為終端,突顯了教育技術在主導與主體之間的橋梁作用。雙主教學,前提是要把教育技術作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第一生產力,將課堂教學轉為全時教學,將零散的知識點教學轉為完整的知識結構教學,將灌輸式教學轉為渠道式教學,將學生亦步亦趨的學習方式轉為主動、互動的學習方式。課前,由文字教案到數字教案、數字學案、數字視頻,由文字預習到數字預習;課中,強調運用教育技術的手段和方式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新方式,形成開渠引水,水到渠成的局面;課后,強調運用教育信息技術的方式和優勢批改作業,利用大數據功能去統計學習數據,分析數據成因,調整方法步驟,確立新的教學思路。
互動答疑。這個環節涉及教與學的全過程,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應該設計出科學完整的循序漸進的學科知識線路圖,設計知識站點,設計“快車道”、“慢車道”、“人行道”,標明本站站點,指明前方站點,讓知識的行者對自己的行程心中有數,有路可循。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學會應用知識線路圖,根據圖示,選擇適合自己的線路,沿路行進。應充分利用課上、課下、線上、線下的方式,將疑點、難點隨時隨地與教師溝通,與同學互動,解決各種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障礙、方法障礙等,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在線作業,就是教師布置完作業后,學生運用點陣技術完成作業,并且上傳給教師的過程。運用這種形式,可以大幅度優化作業過程、作業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常規情況下,作業是由教師安排布置的,學生只有被動地接受和完成。現在,如果從“以人為本”和“學習主體”的角度去思考,那么,學習的主體也就可以利用云資源和云平臺去自主地設計自己當天或章節性的作業,只要達到學科知識的目標要求即可,充分體現了主導與主體的互動關系,達到教學相長。
批改整理,就是教師依托云平臺接收和批改學生的作業,一對一、一對多地回答學生的疑問,幫助學生進步。所謂整理,就是依據云平臺的大數據統計功能,將班組(年級、學校)學科的每次測試數據統計描述出來,供教師對成績優劣和成因進行分析研究。用大數據對教學成績進行比較性分析研究,是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前沿運用,必將以其精細、便捷、高效的特點受到廣大教師的喜愛,成為診斷學習問題,提高教學質量的新幫手。
一、整合帶來的需求
如何進行課程整合?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活動,這種建構有利于與知識技能的遷移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無法由他人取代的;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教學模式描述為:“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協作與會話等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對當前所學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并用其所學解決實際問題?!?/p>
建構主義教學要求學生主動搜集和分析有關的信息資料,對所學的知識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建構主義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但也強調教師在建構知識過程中提供給學生一定的幫助和支持,使學生的理解進一步深入。有學者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核心是數字化學習”。數字化的學習是指在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者利用數字化資源,采用數字化的學習方式。要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度整合,必須要能提供一種數字化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包括“情境”、“協作”、“會話”等諸多要素。而情境則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建構,協作發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學習小組的成員之間必須通過會話協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能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需求。為保證課程整合能常規化、日?;詳底只瘜W習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同與傳統的學習方式,應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
(1)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必須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要創設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參與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2、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之間的充分互動。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通過信息化教學媒體的功能以生動的形象呈現給學生。為此要保證信息技術工具的易用性,不能讓教師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軟件開發上,忽視整合過程的設計,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3、要保證數字化學習,使整合得以順利進行,必須要有龐大的教學資源為師生的教與學過程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
二、“學與教”軟件平臺的研制
在福州、廈門等地的學校具有萬兆主干的校園網絡和上千臺的計算機終端設備,初步具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硬件基礎,而選擇一個合適的網絡軟件平臺,將“教學―學習―評價”有機結合的教學評價觀貫徹在教學設計中,解決整合帶來的問題成為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創設數字化學習環境的前期調研中發現:
(1)要讓學生上網聊天或進入論壇,就很難再找到“差生”了。學生們積極參與,幾乎不用老師教,他們不僅主動學習,而且還能互相幫助,協作學習,很快就學會操作了,聊天室和論壇可以解決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之間的充分互動。
(2)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大部分是OFFICE軟件制作的課件,所以他們的現有資源和習慣要給予保留。
(3)新教學平臺應能給學生、教師帶來方便,它要既是教師的教案,也是學生的學案。只有得到師生的支持,才能有生命力。在調研基礎上及時與軟件公司合作研制。在校園網上創設一個數字化的學習環境,其幾個主要模塊應具有以下功能如圖1所示:
(一)備課系統:
網頁和WORD是教師們所熟悉電子教案形式,為此備課系統將word的編輯和網頁的展示結合起來,最大程度實現電子教案編輯的便利性和展示的美觀。
1.資源無縫集成。電子備課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資源的問題。學校原有一些教學資源,包括自有的和購買的。以往都是通過復制、粘帖的方式將資源移植到電子教案中?,F在要求該備課系統和我校的資源應用平臺無縫集成。備課系統隨時可以調用資源庫的資源,通過全文檢索、分類檢索、收藏夾等方式快速尋找、定位資源。需要說明的是該資源應用平全采用國家標準和元數據規范,所以只要符合該標準的教學資源都可以納入該平臺的管理。從而為備課系統服務。
2.靈活安排教學活動。將課堂教學活動按時間順序通過大家所熟悉的樹形結構展現出來(圖2)。
3.豐富的媒體樣式。平臺應支持圖像、音頻、視頻、Flash等多媒體信息??梢砸眠h程資源庫和本地的教學資源,也可以通過鏈接的方式實現Intemet資源的調用。
4.多樣的教學活動??梢詫⑻釂?、討論、作業、考試等傳統課堂活動在電子教案中實現。其中提問:如下圖所示,可以通過點擊問號和燈泡圖標,隨意控制提問和答案的順序,實現一問一答、多問多答等(圖3)。
5.共享。可以將自己的教案共享給某個組,或者某個人,也可以瀏覽別人共享給自己的教案,這樣可以優勢互補、促進交流、共同提高教案水平。
6、打印??梢詫⒅谱骱玫碾娮咏贪笇С龀蓪W校教案模板的WORD文檔,打印成一個圖文并茂的教案。
7.數學公式。支持任意的數學公式、部分化學公式、物理公式的錄入適應教學的需要。
8.個人文件夾。自己收集的教學資源可以上傳到個人文件夾,并隨時引用到教案中。個人文件夾的管理界面和資源管理器完全類似,輕松實現個人資源的管理。
9.可以自定義教案界面,保存成模板,以便隨時調用,保持教案界面的一致性,實現個性化風格。
(二)授課系統
電子教案制作好以后,教師可以隨時調用。考慮到大家對于PowerPoint的演示方式比較熟悉,所以電子教案的展示方法也和PowerPoint類似,不過賦予了更多教學功能。比如可以直接播放視頻、展示課件;也可以直接跳轉到作業、論壇等;同時還可以將教案結構樹形展示,方便老師隨意跳轉授課內容(圖4)。
(三)學習論壇
論壇(圖5)(圖6)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及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從教學規律出發,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對普通論壇功能進行改造,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增加教師評語欄。老師可以隨時對每一帖子進行短語評價,也可打分或給評價圖標。學生立即得到激勵和指導,起到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作用。
2.增加公式輸入功能。適應理科教學工作的需要。
3.普通論壇只顯示昵稱。改造后的學習論壇讓真名與昵稱可由管理者來決定是否同時出現,讓參加學習的人都知道是誰在發言,我與誰交談,有利學習的深入交流。同時,要求顯示學號(或班級座號)有利于老師的登記和管理。
4.構造論壇的多種模式。如在某論壇中分設小組討論,由學生(小組長)管理小組論壇,不允許亂竄;又如,在某一空間只許每人發表一次議論,然后,再讓全班同學來評判。進行這些改造,有利于在網上多種形式組織教學,有利于老師創造性的發揮。
5.對老師的操作要求簡單可行。許多操作可設計為批量操作。在學校里網速快,可以讓老師一次性調入學生100個帖子,以提供閱覽和評判的效率。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6.增加一些附屬功能。如放大指定帖子的字體,適合老師將其內容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中展示,有利于老師將網上學習與課堂學習結合起來。
(四)考試與作業系統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為組織題目、批改作業、成績統計、作業分析等發愁。利用軟件平臺的作業系統,可以全面解決以上問題:
1.與題庫無縫集成。與學校的同方思科的題庫集成,系統可以隨意調用該題庫的試題。
2.題型多樣化。支持客觀題、主觀題所有題型,例如: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簡答題、連線題等。還支持自定義題型。
3.自錄題目。允許錄入包含公式、圖像、視頻、音頻、flash等媒體信息的題目,從而突破傳統試題的局限,提高出題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每一道題都有題目解析,方便教師講解和學生自學。
4.組卷靈活。根據組卷策略,可以快速從題庫中挑選出符合難度、知識點等要求的題目,組成一份試卷??紤]到學生掌握程度不同,可以為不同學生不同難度的作業和試卷,做到個別化教學。組卷時可選中“學生答題結束后立即展示答案”的選項,滿足自測要求。
5.半自動化批改。對于客觀題,系統根據標準答案自動批改。這些客觀題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和連線題等。
對于填空題等半客觀題,系統實施智能批改:對于符合標準答案的,系統自動批改;教師只需要批改不符合標準答案的作業。批改時,對第一個學生進行評分,系統自動對和該學生答案一致的學生進行同樣的評分,這樣可以加快批改速度,減輕教師負擔。
對于主觀題,系統會在學生答題中用顏色標出關鍵字(該關鍵字在錄入題目時設定)。根據關鍵字,教師在批改時,可以快速批改。
6.試題分析。系統可以給出每一道題,每一個選項的答題情況、如答題人數、正確率,憑借這個功能,教師可以快速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檢驗自己教學效果。
7.錯題庫。在教師批改并講評過后,學生可以對錯題進行分析,并將分析結果保存。系統完整保存各個學生的錯題,便于學生在期末回顧錯題,了解自己的在哪些方面掌握不夠。
8.成績統計查詢。提供成績統計查詢、成績冊、考生成績查詢、正確率匯總統計等功能。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是否公布成績。
(五)網上答疑
教師可以在網上一些常見的、經典的,或者往屆同學經常提問的問題和答案。學生在家里自習時,如果有問題想在線咨詢教師,可以先進入網上答疑,看是否有公布自己想問的問題。如果有,可以直接參考答案;如果沒有,可以在線提出問題。教師在線反饋。這樣的好處是同學的提問和教師的回答面向所有同學,教師等于在向全部學生講解,從而免去教師重復解答之艱辛(圖7)。
此外,可以請一些名師在線答疑,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接受名師的指點。
(六)評價系統
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全面,包括數字化的和非數字化的、結果和過程的、自評和被評的。對于結果的、數字化的評價比較容易。大家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對一個學生的過程評價。而且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的主導性地位加強。學生之間的互評和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是評價體系的一個部分。軟件公司根據這些需求,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1.考試成績編輯和導入功能??梢栽诰€錄入學生的考試成績、或者從EXCEL中導入。
過程評價:系統自動采集學生在使用教學平臺過程中的所有評價信息,并分門別類進行匯總。系統支持評價追溯,可以針對某個過程評價,回溯當時學生參與的情況。
2.在線測試考試匯總自動匯總。在該教學平臺上進行的作業、考試,系統可以自動統計出各個學生歷次的成績。
3.自評與互評。讓學生可以對自己進行評價,同時可以對同班同學進行評價,實現互評。教師可以評價所教授的班級的學生。
三、探索實踐
“學與教”平臺研制后,我們在部分學科和班級中進行教學實驗,利用該平臺創設一個數字化學習的氛圍,進行了一種新型的學與教方式的探索,從而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度整合。
實驗中,老師在“學與教”平臺上備課,把教案、課件上傳到該平臺上,在普通教室教學時當成教案使用,在網絡教室教學時,當成學生的學案,通過網上聊天、論壇的方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在課后學生可在任何時間地點去點擊查閱教師的教案、習題、動畫課件,以及教師提供的相關網站的學習資源,自主地查缺補漏,使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學習。充分實現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資源共享,全面推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此外,教師充分利用教學園地的論壇和實時教學聊天室引導學生展開學科學習討論。這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自主探究學習提供了絕好的平臺。利用該平臺,學校有三位教師在全省“三優”聯評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獲得了二、三等獎,學校也獲得優秀組織獎;在學校承擔的中央電教館“十五”教育技術立項課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結題鑒定中,“學與教”平臺的應用也受到專家的好評。
【關鍵詞】中職;病理學;教學設計;水平;提升
一、中職病理學教學進行數字化設計的意義
二十一世紀的病理學教學面臨多元復雜的醫療環境,如何培育學生具備創造性思考能力以解決病患的健康問題,應為病理學教育的重點。傳統的口授課程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變遷的需求。課程改革是時代所需,而在課程改革過程中,不僅是教材、教學方法的改變或科目的調整,也須徹底改變教師的角色,從傳統講授者角色,轉變為促進者及引導者。如果學??梢酝ㄟ^數字化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日后面對病理的熟悉度,降低操作過程中的錯誤幾率,補足現今實習課程的不足,并利用網絡不受時間與距離限制的特性,在網絡學習環境中進行重復學習、測驗,課后練習,同時通過和同學或老師進行學習上的互動,將對學生學習具有引導與互動的功能;或是利用各種影音設備充實教學內容,通過觀賞影片等多元化教材,增加學生對抽象概念的了解,發揮數字化教學的優勢,提供更具學習吸引力的學習渠道,相信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素質。鑒于建構多媒體學習環境的數字學園為未來教學發展計劃之重點目標,病理學科需要大力推動數字教學工作。第一目標為建構數字教學資源,包含多媒體數字教學資料庫設置以及建立登錄管理系統。多媒體數字教學資料庫可提供豐富的影音信息教學資料,協助教師編制數字教學教案,并配合先前已架設完成的“隨選視訊系統”,提供豐富的影音多元化教學,滿足教師研究與教學需求。
二、進行數字化教學設計,提升中職病理學教學水平的措施
(1)建構多媒體影音教材資料庫。根據病理學課程的教育目標與配合教學需求,學校需要增購相關的互動教學光碟、影片、參考書籍、實踐模擬系統等相關教材。資料庫的內容需存放于學校數字教學專屬網站中,教師可根據實際需要將這些資料庫內的相關教材列入課程內容中,引導學生由本校網站首頁內點選進入,自行于網站上讀取相關內容,操作方式簡單易懂。這種影音教學方式可以改善以往傳統板書的口授方式,提升學習的興趣。外加配合搭設的視訊隨選功能(video on demand, VOD),學生可自行控制播放速度,并在過同時間及地點不斷重復觀看教材,作為補課、課后復習及自我測驗的用,促進學生自我學習的動機。增購的互動教學光碟則可以3D/VR的學習環境呈現,與真實環境相仿的學習環境可幫助學生更能熟悉實際情況,補足現今學生抽象思考較不足的特質,協助學生將概念具體化,增加學習效果,內含的情境模擬測驗則可幫助學生更切合實際的學習,網上討論區與留言版的設計更可即時了解學習成效。
(2)設計登錄管理系統。教學品質上的最大突破為采用登錄管理系統。學校的病理學評估實驗課程、基本實驗課程與內外科實驗課程均需于示范病房內練習及考試,學期中每項實驗課程各計應有約三百人次的練習需求與一學期至少需舉行一次的技術考試教學負荷。以往對于練習時間的安排與考試耗費許多人力,學生實際練習的時間也因此受限,而通過登錄管理系統的設計,將可有效協助修正傳統耗時耗力的技術考試方式,并能提升使用實驗課的效率,實際幫助學生彈性運用練習的時間,增加練習技術的機會。
(3)病理課程教師的數字教學能力培訓。鑒于電腦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積極輔導角色,因此教師在數字教學的專業能力也更為重要。教師不僅利用數字方式教學,提升授課成效,并作為學生的角色模范,培育出學生的信息素養。促使學生能有效發現自己信息的需求、尋找信息、判斷、和呈現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利用網絡資料庫內容豐富的優勢,進行相關知識信息檢索,跟隨上醫療界的更新與進步,而不被時代淘汰。為突破傳統課室教學的限制,以及利用多媒體呈現教學實境,借此提升學生對于抽象事物的了解及增加判斷能力,因此培育教師數字教學能力十分重要。計劃包含數字網絡教案設計訓練課程、數字教學種子教師培育以及數字教學成果觀摩活動。數字網絡教案設計訓練課程教導教師編輯數字教案的原則與技巧。數字教學種子教師將會接受多媒體教案制作的高級課程,熟悉多媒體網絡教案編輯功能以及各項數字教學設備的操作步驟,能帶頭示范,并為其他教師制作互動式網絡教材提供咨詢,協助同事學習及應用數字教學,降低對準備數字教學的不適應,帶動數字教學的風氣,落實視聽課程的執行。數字教學成果觀摩活動則可提供教師間彼此觀摩的機會。培訓計劃應與教師學期教學評值結合,實際了解數字教學績效與學生反應,作為改善教學依據,以提供配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數字教學課程。
參考文獻:
[1]胡琳,覃金霞.病理學多媒體教學效果調查及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