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 16:12:35
序論:在您撰寫稅收籌劃的風險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企業稅收籌劃的概述
越來越多的納稅人認識并接受了納稅籌劃,使得各式各樣的稅收籌劃活動在全國各地悄然興起。稅收籌劃是一項理財活動,它可以利用法律的漏洞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整體策劃。除此之外,企業還可以利用稅法的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減少納稅金額。與此同時,企業應該選用合適的會計政策,這樣,企業的理財活動才能順利的進行。企業在減輕稅負的方法中,包括節稅籌劃方法和避稅籌劃方法。稅收籌劃是一門復雜的實踐技術,能o納稅人帶來利益,也能給納稅人帶來風險。如果不對企業中蘊藏的風險進行規避和控制,企業就不能達到節稅的目的,進而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2企業涉稅風險的定義
稅收風險是指在征稅過程中,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政策、管理方面的失誤,以及種種不可預知和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稅源狀況惡化、稅收調節功能減弱、稅收增長乏力、最終導致稅收收入不能滿足政府實現職能需要的一種可能性。按照風險來源,可分為稅務部門稅收執法風險和企業稅收管理風險;按照風險可測程度,可分為指標性稅收風險和非指標性稅收風險;按照風險等級評定,可分為一般稅收風險和重大稅收風險。企業的涉稅風險是指企業的涉稅行為沒有按照稅收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進行處理,從而可能使企業的未來經濟利益流失。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未按照稅法規定承擔納稅義務而導致的現存或潛在的稅務處罰風險;二是因未主動利用稅法安排業務流程導致的應享受稅收利益的喪失。
3稅收籌劃中涉稅風險防范對策
3.1兼顧合法性與收益性
從納稅人的角度來看,稅收籌劃的兩個主要原則為收益性、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稅收籌劃工作符合國家相關制度法規,以此保障納稅人稅收籌劃行為不跨越法律范圍,同時,合法性也指稅收籌劃在立法精神層面受到相關法律的鼓勵以及支持。而收益性指的是稅收籌劃能夠提高企業的稅后收益,減輕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稅收負擔,另外,稅收籌劃是企業會計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戰略,稅收籌劃的合理性有利于企業經營策略的提出。需要指出的是,收益性是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的主要目的,但是企業不應僅僅看到收益性,否則容易誤入非法途徑。納稅人要取得稅收籌劃工作的成功,應當兼顧合法性與收益性,以此有效降低稅收籌劃工作的風險。
3.2樹立正確的稅收籌劃意識
從稅務機關的角度來分析,在企業稅收籌劃工作成功的情況下,稅務機關的稅收收入會大幅減少,因此,某些稅務機關管理人員比較注重于其自身利益,在實際生活中并不支持企業的稅收籌劃,主要原因在于這些部門干部并未真正理解稅收籌劃的實際內涵和主要作用。嚴格來說,稅收籌劃是受到法律鼓勵與支持的,但是其標準與國家立法意圖不一致,國家政策主要是為了完善稅法體系,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稅收的經濟作用等。所以,稅收籌劃并不是由稅務機關全權控制,而是與國家政策體系以及發展思想有著緊密聯系,稅務機關應當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意識,認清自身的服務地位,積極參與納稅人的稅收籌劃,唯有如此,才能推動國家立法政策的有效落實與貫徹,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
3.3建立稅收籌劃風險預警系統
建立稅收籌劃制度以及相關預警體系是降低稅收籌劃風險的主要手段之一,納稅人應當全面掌握稅收籌劃的基本流程,并在此前提下,建設合理、高效的稅收籌劃預警體系,以此實現對風險的實時監控。稅收籌劃風險預警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三個方面,即預知風險、信息采集以及控制風險等,信息采集也就是通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了解,積極分析市場的供需、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動等情況,實時掌握市場狀況。預知風險是稅收籌劃預警系統的主要作用,旨在通過預警及時提醒納稅人風險的存在,使其能夠盡早提出具備針對性的解決對策,順利避開風險。而風險控制則主要負責找出風險根源,以此從根本上控制稅收籌劃風險。
3.4建立稅收籌劃績效評估體系
稅收籌劃風險管理并非靜態過程,在實踐稅收籌劃的方案過后,企業應當針對方案的實踐水平以及風險控制管理水平進行評價,為稅收籌劃的二次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F階段,企業稅收籌劃的評價標準主要包括利潤、收入、資產以及成本等基本指標進行實踐,同時,這類評定指標也是稅務機關開展核查工作的重要體系,因此在評價稅收籌劃的實踐效果時,應當保障評價指標均處于合理范圍內。另外,稅務機關在進行稅收籌劃的工作時,應當了解納稅人的實際情況,具體即為納稅人對稅收籌劃的風險控制能力以及納稅人對稅法的了解程度等,若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較高,則可支持其進行稅收籌劃,并引導其采用合理的方案。
3.5提高稅收籌劃人員素質
提升稅收籌劃人員素質是降低稅收籌劃風險的必要途徑,籌劃人員的實際能力與籌劃風險有著緊密的聯系,作為一名優秀的籌劃人員不僅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還應當具備一定職業道德素養。所以,在企業中,管理人員應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使其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要求其學習我國稅法的基本政策,掌握立法知識。另外,企業應當保障稅收籌劃資料的準確性、真實性以及完整性,其資料應當包括會計資料、申報信息、稅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票據等,這是納稅人進行稅收籌劃的前提,是籌劃行為的合法依據。同時,企業可以與專業稅務機構合作,利用其專業化的技術降低企業籌劃風險,一般來說,稅務機構具備專業素質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科學合理的籌劃流程,企業與其建立合作關系可避免由于涉稅造成的稅收處罰,實時了解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首先,要防控稅收籌劃風險,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什么是稅收籌劃?它的本質是什么?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稅收籌劃指的是納稅企業根據相關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通過合理安排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在合法的基礎上減少稅收支出,實現公司價值。通俗的說,就是通過一系列合法手段,達到稅負最小化,實現最大利益的財務行為。引用《天津經濟(2003)》這本雜志的觀點:“愚者偷稅,蠢者抗稅,智者避稅,高者籌劃”,稅收籌劃更像是稅法和稅收實務是結合。實際上,縱觀稅收籌劃的全過程,我才發現,稅收籌劃不僅涉及稅法,還是一門涉及到法學、經濟學、管理學三個領域的學科,是一項復雜性非常強的金融活動。李騫在《風險分析稅務規劃》(現代制造技術和設備/2006年第3節)中寫到,想要獲得收益,必定就要承擔風險,稅收籌劃也是如此。一些稅收籌劃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率,但也有非常高的違法風險,如果控制不好,無疑會得不償失。因此,企業必須優先明晰稅收籌劃的實質,才能做好稅收籌劃的第一步。
其次,我們知道風險是由稅收籌劃失敗而來。那么,稅收籌劃為什么會失敗呢?風險產生的原因又是什么?這是我們了解稅收籌劃風險的重要問題之一。實際上,稅收籌劃雖然有法律法規的制約,但歸根究底,大部分仍是企業決策者的主觀行為。而稅收籌劃又是一項復雜的財務活動,需要具備稅法、財務、會計、其他法律等多項知識和技能,一般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很難同時具備多種知識和能力。對于稅收籌劃風險產生的原因,稅務總局的網站上還有另一種見解:“稅收籌劃不應“孤軍奮戰”。這句話是意思,是想說明稅收籌劃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任務”,還需要企業其他部門共同協作。雖然我贊同此觀點,但對于這點的理解,我還認為:在稅收籌劃的全過程中,稅務機關同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一定不能被忽視!因為稅法經過不斷的細化改革,已經呈現越發復雜的趨勢,執法也比以前更為嚴格,稅務機關作為稅收執法機關,決定著稅收籌劃的合法性是否有效。
除了以上兩點,我認為,納稅人對稅收籌劃的認識不高,甚至有些企業完全誤解了稅收籌劃的真實含義,根本不重視。這也是導致稅收籌劃在國內起步晚,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例如,未區分稅收籌劃和避稅的差別,將稅收籌劃與偷稅、逃稅混為一談,對避稅行為的風險認識不足,導致企業在實施稅收籌劃時,常常觸碰法律紅線,遭受財產損失的同時,也難逃企業自身風險損失。
最后,我們知道了稅收籌劃風險的來龍去脈,是時候想想該怎么防范與控制它了。就我而言,控制之前先防范才能避免以后的麻煩。通過《財政與稅務》(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5年第7—12期),我明白了既然財務人員是稅收籌劃的主力軍,為了能更好地完成稅收籌劃,財務人員需要密切關注稅法變化,加強稅法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稅收籌劃是高水平的金融活動,其中包括范圍廣泛的專業知識,如稅法、會計、投資、金融、貿易和物流等高度專業知識。所以,企業也可以使用社會中介組織、稅務專家的力量。
同時,《稅收籌劃概論》(計金標/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還提到,財務人員還要能掌握企業基本情況、與稅務有關短時間規劃事項等,最后在獲得真實、可靠和完整信息的基礎上,規劃正確的稅收籌劃切入點,制定正確的稅收籌劃程序。由于中小型企業專門知識、經驗和人才的限制,不一定能夠完成這一套流程,所以需要雇用專業的外部人員,以求進一步降低稅收籌劃的風險。但是,我們需要記住一點:任何風險都只能被降低,不能被完全消除。所以光有防范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控制手段。我認為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經常對稅收籌劃進行風險評估是最好的選擇。通過瀏覽《中國稅務》(中國財政雜志社/2009年第1-12期)一書,了解到了我們對稅收籌劃進行風險評估,能夠隨時觀察稅收籌劃的風險變化,靈活掌握和控制風險。然而從現階段來看,有許多公司稅收籌劃并沒有構成一個科學而有效的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管理混亂。
關鍵詞:企業;稅收籌劃;涉稅風險;成因;規避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企業越來越重視稅收籌劃相關管理工作,在尋求不斷的優化,有效地減少企業稅收籌劃中的涉稅風險,提高企業稅收籌劃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企業稅收籌劃水平,發揮稅收籌劃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價值作用。
一、企業稅收籌劃和涉稅風險相關理論概述
企業稅收籌劃是企業根據國家相關稅法優惠政策、會計政策,提前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進行策劃和安排,有效地減輕稅負,以增加企業的收益。企業涉稅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不能準確的、合理的運用國家的稅收相關的法律法規,導致出現逃稅或不合理避稅行為,從而造成企業成本的增加,造成企業利潤的損失。企業合理的稅收籌劃能夠有效地規避涉稅風險,增加經濟效益。
二、企業稅收籌劃中的涉稅風險
(一)法律風險企業在稅收籌劃過程當中,因為預期結果不確定、會計政策選取不合理、稅務人員的能力和水平、稅收籌劃相關政策不夠了解等因素影響。節稅的過程當中不能很好地把握,稅收籌劃方案、節稅的措施選取不夠科學合理,甚至可能出現非法避稅、偷逃稅的問題,造成企業補繳稅款等責任,帶來一定的法律風險。
(二)行政執法風險企業的稅收籌劃需要符合國家相關稅收政策和各部門的法律規范,還需要經由各行政部門確認。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受到稅務行政執法隊伍人員的素質等影響,可能會出現稅務行政執法偏差,從而造成企業稅收籌劃失敗,帶來行政執法風險。
(三)經濟風險企業的稅收籌劃所涉及的內容比較繁雜,部分企業在稅收籌劃過程中管理和落實不到位,稅收籌劃相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相對薄弱,可能會造成稅收籌劃成本的增加,造成一定經濟風險。
(四)信譽誠信風險企業的稅收籌劃中還伴隨著一定的信用危機和名譽損失等問題,企業的稅收籌劃行為不夠規范、不夠符合法律規定,一旦被稅務機關檢查發現,稅務機關在日常的工作中則會對其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設定更加嚴格的申報條件和程序。同時,也會造成企業時間和成本的增加,對企業的形象和市場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五)心理風險當企業需要承擔大量的經濟、法律和信譽誠信等風險時,在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的同時,容易給納稅人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尤其是部分企業在偷稅和逃稅的時候,擔心被發現、害怕被舉報。
三、企業稅收籌劃中涉稅風險的成因
(一)涉稅風險防范意識相對薄弱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涉稅風險防范意識相對薄弱。在企業內部沒有專門的辦稅人員,相關稅務人員對稅收政策法規的理解不全面,造成了企業稅負成本增加。部分企業財務人員獨立性不強,易受管理層影響。而且,我國稅務機關在處理企業涉稅問題時擁有自由裁量權,缺乏統一、規范的標準,容易造成稅務人員的權力濫用,造成極大的稅收風險。
(二)會計工作不規范部分企業會計的基礎工作把控不嚴格,在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過程中會計科目和會計賬簿的設置不合理,涉稅手續不夠完整和準確,對成本費用等的核算不夠全面等,對納稅申報造成極大的影響,影響企業稅收籌劃相關工作的準確性。
(三)涉稅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企業的涉稅人員業務素質較低,而且財務相關工作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不強,對財務和稅務的區分不夠準確,在相關工作的處理過程中容易出現混淆,造成成本費用處理不當。
(四)稅務管理體制不規范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財務流程比較形式化,規范性不強,而且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和風險預警機制,不能及時的發現和處理企業稅收政策中的風險問題。而且部分企業內部財務信息溝通體系不健全,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不利于企業涉稅信息的準確性。
四、企業稅收籌劃中涉稅風險的規避措施
(一)提高財務人員綜合能力與水平企業需要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和水平,定期地進行相關培訓,加強其對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學習和了解,以便在稅收籌劃的過程中,能夠科學合理的運用各項優惠政策,避免稅收政策無用造成的風險帶來的損失,還能有效地降低違反稅法規定的現象發生。企業還需要設立專門的稅務申報的相關從業人員和部門,提高稅收籌劃的專業性。稅務相關人員還需要加強其道德品質的提高,有效的規避偷稅漏稅等行為,促使企業稅收籌劃各項工作更加符合國家政策、法律法規。
(二)增強企業涉稅風險的防范意識89企業的稅收籌劃相關人員需要對涉稅風險有正確的認識,提高涉稅風險的警惕性,將稅收籌劃的風險問題的規避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地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應對能力??梢詫ι娑愶L險的防范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下,促使其主動地了解和認識涉稅風險防范相關知識。稅收籌劃相關人員還需要形成正確的涉稅理念,在日常的稅收籌劃工作當中,嚴格的依照會計準則和稅法的規定進行。企業稅收籌劃方案的制定需要與國家相關稅收政策保持一致,強化稅收籌劃的合法性、合理性、規范性。準確的了解國家稅收相關政策的變化,正確的處理節稅籌劃和避稅籌劃的關系。提高稅收籌劃方案綜合性,降低整體稅負。確保稅收籌劃方案的靈活性,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做好相關調整工作,有效的分散風險。
(三)規范企業稅務管理體制企業的稅收籌劃相關部門需要明確自身的職能和目標,以提高涉稅風險防范能力。強化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加強對企業財務制度、會計制度的各項規范,強化財務部門、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規范稅收籌劃的程序和標準,完善稅收籌劃的設計和執行方案,完善風險監督機制,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信息交流和溝通,促使各項財務信息資源交流順暢,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定期地對企業稅務報告中的涉稅事項進行核查,及時的發現錯誤并找出原因,并調整改正。聘請專業的稅務中介機構對企業的稅收籌劃和稅務工作進行監督審計。
(四)完善稅收籌劃風險預警機制企業需要建立健全稅收籌劃預警系統和機制,實施動態化監控,及時的發現經營過程和稅收籌劃過程中的風險問題。需要加強信息交流和溝通,好信息的收集。通過科學的分析市場、相關稅收政策、稅務執法、企業自身的經營發展等的具體情況,及時地了解和發現稅收籌劃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及時準確的發出警告,以便更好地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范。對稅收籌劃中存在的潛在涉稅風險,需要及時的找出根源,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和處理,做好風險的把控。
稅收籌劃的風險性分析
1.稅收籌劃的風險分析
從我國稅收籌劃的實踐情況分析,納稅人在進行稅收籌劃過程(包括稅務機構為納稅人籌劃)中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1)稅收籌劃具有主觀性。納稅人選擇籌劃方案的形式,以及如何實施籌劃方案,完全取決于納稅人的主觀判斷,包括對稅收政策的理解與判斷、對稅收籌劃條件的認識與判斷等。通常,稅收籌劃成功的概率與納稅人的業務素質成正比例關系。全面掌握稅收、財務、會計、法律等方面的政策與技能有相當的難度。因而,稅收籌劃的主觀風險較大。
(2)稅收籌劃具有條件性。稅收籌劃的條件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納稅人自身的條件,主要是納稅人的經濟活動;其二是外部條件,主要是納稅人適用的財稅政策。
稅收籌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納稅人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情況對財稅政策的靈活運用,有時是利用政策的優惠條款,有時是利用政策的彈性空間。而納稅人的經濟活動與財稅政策等條件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稅收籌劃的風險也就不可避免了。
(3)稅收籌劃存在著征納雙方的認定差異。嚴格意義上的稅收籌劃應當具有合法性,納稅人應當根據法律要求和政策規定開展稅收籌劃。但是稅收籌劃針對的是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行為,而每個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都有其特殊性,而且籌劃方案的確定與具體實施都由納稅人自己選擇,稅務機關并不介入其中。稅收籌劃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稅法規定,是否會成功,能否給納稅人帶來稅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稅收籌劃方法的認定。如果納稅人所選擇的方法并不符合稅法精神,諸如一些“打球”的做法,稅務機關可能會視其為避稅,甚至當作是偷逃稅,納稅人將為此遭受重大損失。
(4)稅收籌劃本身也是有成本的。任何一項經營決策都需要決策與實施成本,稅收籌劃也不例外。稅收籌劃在可能給納稅人減輕稅收負擔,帶來稅收利益的同時,也需要納稅人為之支付相關的費用。
納稅人的籌劃成本主要包括辦稅費用、稅務費用、培訓學習費用、稅收滯納金、罰款和額外稅收負擔等幾個方面。進行籌劃也應該遵循成本收益原則,這是一種成本約束。
2.稅收籌劃的相關風險及其計量
稅收籌劃主要有兩大風險:經營過程中的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稅收政策變動的風險。經營過程中的風險主要是由于企業不能準確預測到經營方案的實現所帶來的風險,實質上是一種簡單的經營風險,即經營過程未實現預期結果而使籌劃失誤的風險。如果方案涉及籌資決策,則稅收籌劃風險還包括財務風險。政策變動風險與稅法的“剛性”有關,目前中國稅收政策還處于頻繁調整時期,這種政策變動風險不容忽視。例如,原來許多企業通過變相的“公費旅游”為雇員搞福利,避稅現象嚴重。為彌補政策漏洞,國家規定公費旅游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個籌劃方案的實施一般要經過一定時期,所以我們在評價收益效果時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資金的時間價值與期望投資報酬率密切相關。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風險越大,期望投資報酬率越大,節稅價值就越小。
例如,A方案年凈現金流量為20萬元,經營期為10年;B方案的年現金凈流量為25萬元,經營期為8年。無風險報酬率為4%?;I劃者判斷,A方案的籌劃風險為5%,而B方案的籌劃風險為8%(經營期限短,經營風險小,但稅收政策變動的風險大)。8年期4%的年金現值系數為6.7327,10年期4%的年金現值系數為8.1109,8年期12%的年金現值系數為4.9676,10年期9%的年金現值系數為6.4177。
其一,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兩方案的凈現金流量相等。
其二,不考慮風險,只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
A方案的凈現金流量折現值:20×8.1109=162.218(萬元)
B方案的凈現金流量折現值:25×6.7327=168.318(萬元)
顯然B方案凈現金流量折現值大于A方案的凈現金流量折現值。
其三,考慮風險、資金的時間價值:
A方案的凈現金流量折現值:20×6.4177=128.354(萬元)
B方案的凈現金流量折現值:25×4.9676=124.19(萬元)
顯然A方案凈現金流量折現值大于B方案凈現金流量折現值。所以,在做籌劃時,經營期限僅是考慮風險的一個因素,風險才是考慮的重要因素。
稅收籌劃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經濟主體通過對風險的確認和評估,采用合理的經濟及技術手段對風險加以控制、規避或減低風險損失的一種管理活動。
1.稅收籌劃風險管理模式
稅收籌劃風險管理的基本模式可以分為四種,即風險規避、風險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1)風險規避。風險規避是指為避免風險的發生而拒絕從事某一事件??梢婏L險規避是避免風險最徹底的方法,但其只能在相當窄的范圍內應用。因為企業不能為避免稅收籌劃風險而徹底放棄籌劃思維與籌劃行為。
(2)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是指那些用以使風險程度和頻率最小化的努力,風險控制在于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減輕風險損失的程度,包括風險防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稅收籌劃更多的是事前籌劃性,即采取事前風險防范;對于事中、事后風險只能是補救或減小風險的損失和不利影響。
(3)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是將風險轉嫁到參與風險計劃的其他人身上,一般通過合約的形式將風險轉移,譬如納稅人可以與籌劃者簽定最終籌劃風險責任約定以及其他形式的籌劃損失保險合約等風險轉移合約。
(4)風險保留。風險保留是風險融資的一種方法,是指遭遇風險的經濟主體自我承擔風險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風險保留重心在于尋求和吸納風險融資資金,但這取決于人們對待風險的態度:一種是風險承擔,在風險發生后承擔損失,但可能因為須承擔突如其來的巨大損失而面臨財務問題;另一種是為可能出現的風險做準備,在財務上預提風險準備金就是常用的辦法。
2.稅收籌劃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
(1)密切關注財稅政策的變化,建立稅收信息資源庫。稅收籌劃的關鍵是準確把握稅收政策。但稅收政策層次多,數量大,變化頻繁,掌握起來非常困難。因此,筆者建議企業建立稅收信息資源庫,對適用的政策進行歸類、整理、學習掌握,并跟蹤政策變化,靈活運用。因此,準確理解和把握稅收政策是開展稅收籌劃、設計籌劃方案的前提條件,也是衡量稅收籌劃水平的重要標志。
(2)正確區分違法與合法的界限,樹立正確的籌劃觀。依法納稅是納稅人的義務,而合理、合法地籌劃稅收、科學安排收支,這也是納稅人的權利。納稅人應樹立正確的籌劃觀:稅收籌劃可以節稅,但稅收籌劃不是萬能的,其籌劃空間和彈性是有限的。切記不能做違法的事情,切記伸手必被捉。
(3)綜合衡量籌劃方案,降低風險。一個好的籌劃方案,應該合理、合法,能夠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實施籌劃方案往往會“牽一發而動全身”,要注意方案對整體稅負的影響;實施過程還會增加納稅人的相關管理成本,這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還要考慮戰略規劃、稅收環境的變遷等風險隱藏因素。
關鍵詞:稅收籌劃;風險;收益
一、稅收籌劃的風險及影響風險的因素
(一)稅收籌劃風險的概念
稅收籌劃的風險是指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活動時,由于會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或突發事件的影響,使得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得到的實際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的期望值。這種風險具體可分為經營風險和稅收政策運用的風險。
(二)影響稅收籌劃風險的因素
1.經營風險的影響因素
(1)企業自身經營活動的多變性會導致風險的產生。任何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隨著大環境的變化和企業戰略目標的調整進行相應的改變,稅收籌劃方案從確定到實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這一期間正好發生一系列因素的變動,勢必會影響著稅收籌劃方案的實施,因此企業必須時刻提高警惕應對由此可能產生的風險。
(2)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會導致風險的產生。這里所說的經營環境變化包括來自企業外部和內部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其中,外部環境的變化包括戰爭、自然災害、國民經濟衰退等,這些變化都是企業無法預見或難以預料的。內部環境的變化有企業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導致面臨破產清算、失去銷售市場等。這些變化可能使企業的持續經營受到影響,最終導致籌劃成本得不償失,整個籌劃方案的失敗。
2.稅收政策運用風險的影響因素
(1)稅收政策的變化產生的風險。國家的稅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對較短的時效性,它要跟隨一定時期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進行適時調整。因稅收籌劃是事前籌劃,每一項籌劃項目從期初的選擇到最終達到目的都需要一段時間,這期間,如果恰逢稅收政策發生變化,就有可能使最初設定的稅收籌劃方案由合法變成不合法,或由合理變成不合理,從而導致稅收籌劃無法達到預期收益。
(2)利用稅收政策操作不當產生的風險。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在內容上存在一些模棱兩可之處,使得納稅人在利用稅收政策開展籌劃活動時帶來了一定的操作風險,如果稍有理解偏差或對法規理解不透徹便會引發操作失誤,有時候往往籌劃人自認為采取的行為符合國家的政策精神,但實際則不然,這便可能導致稅收籌劃的失敗。
二、稅收籌劃的收益及熱
(一)稅收籌劃收益的概念
稅收籌劃的收益是指稅收籌劃人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國家的稅收政策開展稅收籌劃,給企業帶來的未來預期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二)稅收籌劃收益的內容
稅收籌劃的收益主要包括節稅金額、避免行政處罰、建立企業的良好信譽、現金流入收益、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的提高而使企業增加的收益等幾方面的內容。
三、稅收籌劃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一)計算風險與收益的公式
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教授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經濟行為的風險與收益往往成正比。因此,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稅收籌劃的收益率為:R=RF+RR= RF+bV(式中:R為稅收籌劃的總收益率;RF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RR為風險籌劃收益率;b為風險籌劃收益系數;V為籌劃標準離差率。)
(二)確定公式中收益率的方法
1.無風險籌劃收益率的確定方法
在稅收籌劃過程中,無風險收益幾乎不可能存在,因此確定這種收益率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幾種方法:
(1)根據國債利率或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確定。企業開展稅收籌劃需要一定的的成本費用支出,我們可以把這筆支出看成一項投資。針對這些支出,企業還可以作出其它選擇:首先,把這筆支出存入銀行或買理財產品,獲取利息收益;其次,用這筆支出購買國債,獲取投資收益。選擇這兩種方案帶來的收益可以認定為無風險收益。當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時,如果所帶來的收益大于或等于選擇這兩種方案帶來的收益,則由此推定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是不存在風險的,即可以把國債的利率或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定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
(2)比較把籌劃方案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當兩者相等時的收益率可確定為無風險收益率。
(3)借助無風險收益率的行業平均值來確定。同行業的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時可能會計算出本企業的無風險收益值,將這些數值加權求平均值,便可得出稅收籌劃無風險收益率的行業平均值。
2.風險籌劃收益率的確定方法
在實際稅收籌劃工作中,大多情況下都存在籌劃風險,因此,如何確定風險收益率顯得尤為重要。要想使計算的風險收益率盡量準確,關鍵是怎樣確定風險籌劃收益系數。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專家職業判斷或經驗值法。企業稅收籌劃人員(或稅收籌劃人員)會同有關資深稅務專家經過多次研討與協商,憑借他們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加上職業判斷,進行定性評議,定量分析,最終獲得收益系數。
(2)可以通過bi=(St-Sf)/ Vi 其中:St為目標籌劃收益率;Sf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V為籌劃標準離差率。
(3)用高低點法、散布圖法、回歸直線法,計算風險籌劃收益系數b。
四、稅收籌劃風險的規避
稅收籌劃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要從根本上消除這種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我們只能樹立風險意識,正確的評估、防范及控制風險,進一步規避各種風險的產生。
(一)經營過程中的風險規避
1.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力求使整體效益最大??梢酝ㄟ^設立風險預警值,提高風險意識的警惕性,防范風險的發生。
2.綜合考慮各種籌劃方案的有效性,防止某一稅收籌劃環節的失敗而造成企業整體利益的減少,從而導致整個稅收籌劃活動的失敗。首先要確定開展稅收籌劃的總體目標,在開展任何籌劃活動時必須緊緊圍繞這一總目標進行綜合分析,還要融合企業的戰略總方針,不能僅局限于個別稅種的某一環節,忽視全局,也不能僅著眼于開源節流。
3.貫徹成本效益原則,確保開展稅收籌劃產生的成本與獲得的收益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保證所花費的代價不能由此而產生的收益,力求實現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任何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期望獲得稅收收益時,必然要事先為該籌劃方案的實施付出一定的成本費用,也會存在因為選擇某一N籌劃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產生一定的機會成本。因此,稅收籌劃活動既要考慮其產生的成本支出,還要比較選擇某種稅收籌劃方案所放棄其它方案而產生的機會成本。
(二)稅收政策運用過程中的風險規避
1.明確劃清違法與合法的界限,確保開展的各種籌劃活動必須依法進行,使企業的稅收籌劃方案不能偏離國家的稅收政策導向,不能因為盲目追求收益最大化而隨意觸犯稅法的底線。
2.密切關注稅收政策的調整及經營環境的變化,及時、系統地學習新的、變動的稅收政策,深刻領悟其內涵,把握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開展稅收籌劃時可以做到靈活選擇實施方案。
3.力求搞好與稅務機關的關系。稅收征管方式因地域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各企業與當地稅務機關及時溝通,隨時了解當地的稅收政策及實施細則,及時獲取有用的信息,避免風險的產生。
4.聘請資深的稅收籌劃專家開展籌劃活動,提高稅收籌劃的權威性、可靠性,規避人為操作不當造成的風險。對于那些復雜的、綜合性與專業性比較強的、與企業生死存亡關系較大的稅收籌劃項目,最好還是聘請有一定資質的稅收籌劃專家,制定詳細、周密的稅收籌劃方案,將稅收籌劃的風險降到最低。
五、結論
關鍵詞:稅收籌劃;風險;收益
一、稅收籌劃的風險及影響風險的因素
(一)稅收籌劃風險的概念
稅收籌劃的風險是指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活動時,由于會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或突發事件的影響,使得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得到的實際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的期望值。這種風險具體可分為經營風險和稅收政策運用的風險。
(二)影響稅收籌劃風險的因素
1.經營風險的影響因素(1)企業自身經營活動的多變性會導致風險的產生。任何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隨著大環境的變化和企業戰略目標的調整進行相應的改變,稅收籌劃方案從確定到實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這一期間正好發生一系列因素的變動,勢必會影響著稅收籌劃方案的實施,因此企業必須時刻提高警惕應對由此可能產生的風險。(2)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會導致風險的產生。這里所說的經營環境變化包括來自企業外部和內部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其中,外部環境的變化包括戰爭、自然災害、國民經濟衰退等,這些變化都是企業無法預見或難以預料的。內部環境的變化有企業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導致面臨破產清算、失去銷售市場等。這些變化可能使企業的持續經營受到影響,最終導致籌劃成本得不償失,整個籌劃方案的失敗。2.稅收政策運用風險的影響因素(1)稅收政策的變化產生的風險。國家的稅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對較短的時效性,它要跟隨一定時期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進行適時調整。因稅收籌劃是事前籌劃,每一項籌劃項目從期初的選擇到最終達到目的都需要一段時間,這期間,如果恰逢稅收政策發生變化,就有可能使最初設定的稅收籌劃方案由合法變成不合法,或由合理變成不合理,從而導致稅收籌劃無法達到預期收益。(2)利用稅收政策操作不當產生的風險。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在內容上存在一些模棱兩可之處,使得納稅人在利用稅收政策開展籌劃活動時帶來了一定的操作風險,如果稍有理解偏差或對法規理解不透徹便會引發操作失誤,有時候往往籌劃人自認為采取的行為符合國家的政策精神,但實際則不然,這便可能導致稅收籌劃的失敗。
二、稅收籌劃的收益及內容
(一)稅收籌劃收益的概念
稅收籌劃的收益是指稅收籌劃人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國家的稅收政策開展稅收籌劃,給企業帶來的未來預期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二)稅收籌劃收益的內容
稅收籌劃的收益主要包括節稅金額、避免行政處罰、建立企業的良好信譽、現金流入收益、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的提高而使企業增加的收益等幾方面的內容。
三、稅收籌劃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一)計算風險與收益的公式
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教授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經濟行為的風險與收益往往成正比。因此,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稅收籌劃的收益率為:R=RF+RR=RF+bV(式中:R為稅收籌劃的總收益率;RF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RR為風險籌劃收益率;b為風險籌劃收益系數;V為籌劃標準離差率。)
(二)確定公式中收益率的方法
1.無風險籌劃收益率的確定方法在稅收籌劃過程中,無風險收益幾乎不可能存在,因此確定這種收益率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幾種方法:(1)根據國債利率或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確定。企業開展稅收籌劃需要一定的的成本費用支出,我們可以把這筆支出看成一項投資。針對這些支出,企業還可以作出其它選擇:首先,把這筆支出存入銀行或買理財產品,獲取利息收益;其次,用這筆支出購買國債,獲取投資收益。選擇這兩種方案帶來的收益可以認定為無風險收益。當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時,如果所帶來的收益大于或等于選擇這兩種方案帶來的收益,則由此推定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是不存在風險的,即可以把國債的利率或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定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2)比較把籌劃方案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當兩者相等時的收益率可確定為無風險收益率。(3)借助無風險收益率的行業平均值來確定。同行業的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時可能會計算出本企業的無風險收益值,將這些數值加權求平均值,便可得出稅收籌劃無風險收益率的行業平均值。2.風險籌劃收益率的確定方法在實際稅收籌劃工作中,大多情況下都存在籌劃風險,因此,如何確定風險收益率顯得尤為重要。要想使計算的風險收益率盡量準確,關鍵是怎樣確定風險籌劃收益系數。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1)專家職業判斷或經驗值法。企業稅收籌劃人員(或稅收籌劃人員)會同有關資深稅務專家經過多次研討與協商,憑借他們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加上職業判斷,進行定性評議,定量分析,最終獲得收益系數。(2)可以通過bi=(St-Sf)/Vi其中:St為目標籌劃收益率;Sf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V為籌劃標準離差率。(3)用高低點法、散布圖法、回歸直線法,計算風險籌劃收益系數b。
四、稅收籌劃風險的規避
稅收籌劃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要從根本上消除這種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我們只能樹立風險意識,正確的評估、防范及控制風險,進一步規避各種風險的產生。
(一)經營過程中的風險規避
1.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力求使整體效益最大??梢酝ㄟ^設立風險預警值,提高風險意識的警惕性,防范風險的發生。
2.綜合考慮各種籌劃方案的有效性,防止某一稅收籌劃環節的失敗而造成企業整體利益的減少,從而導致整個稅收籌劃活動的失敗。首先要確定開展稅收籌劃的總體目標,在開展任何籌劃活動時必須緊緊圍繞這一總目標進行綜合分析,還要融合企業的戰略總方針,不能僅局限于個別稅種的某一環節,忽視全局,也不能僅著眼于開源節流。
3.貫徹成本效益原則,確保開展稅收籌劃產生的成本與獲得的收益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保證所花費的代價不能由此而產生的收益,力求實現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任何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期望獲得稅收收益時,必然要事先為該籌劃方案的實施付出一定的成本費用,也會存在因為選擇某一種籌劃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產生一定的機會成本。因此,稅收籌劃活動既要考慮其產生的成本支出,還要比較選擇某種稅收籌劃方案所放棄其它方案而產生的機會成本。
(二)稅收政策運用過程中的風險規避
1.明確劃清違法與合法的界限,確保開展的各種籌劃活動必須依法進行,使企業的稅收籌劃方案不能偏離國家的稅收政策導向,不能因為盲目追求收益最大化而隨意觸犯稅法的底線。
2.密切關注稅收政策的調整及經營環境的變化,及時、系統地學習新的、變動的稅收政策,深刻領悟其內涵,把握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開展稅收籌劃時可以做到靈活選擇實施方案。
3.力求搞好與稅務機關的關系。稅收征管方式因地域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各企業與當地稅務機關及時溝通,隨時了解當地的稅收政策及實施細則,及時獲取有用的信息,避免風險的產生。
4.聘請資深的稅收籌劃專家開展籌劃活動,提高稅收籌劃的權威性、可靠性,規避人為操作不當造成的風險。對于那些復雜的、綜合性與專業性比較強的、與企業生死存亡關系較大的稅收籌劃項目,最好還是聘請有一定資質的稅收籌劃專家,制定詳細、周密的稅收籌劃方案,將稅收籌劃的風險降到最低。
五、結論
(一)稅收籌劃風險及其特征
稅收籌劃的風險,通俗地講就是稅收籌劃活動因各種原因而導致的籌劃失敗所付出的代價。由于稅收籌劃是在經濟行為發生之前作出的決策,而稅收法規具有實效性,再加上經營環境及其他因素的錯綜復雜,使其具有不確定性,蘊涵著較大的風險。
美國著名保險學家特瑞斯、普雷切特將風險定義為“未來結果的變化性”,這里強調的是風險的不確定性特征;另一位美國學者威雷特則強調了風險的客觀性特征,他把風險定義為“關于不愿發生的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的客觀體現”。中國許多學者認為,風險是事件出現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更廣義地認為是事件實現收益的不確定性。稅收籌劃風險也同其它許多風險一樣,具有不確定性和客觀性兩個不對等的特征。稅收籌劃風險可以通過籌劃的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變動程度來衡量,變動程度越大,風險越大;反之,則越小。
(二)稅收籌劃的風險存在性分析
從我國稅收籌劃的實踐情況分析,納稅人在進行稅收籌劃過程(包括稅務機構為納稅人籌劃)中都存在一定的風險。
1、稅收籌劃的主觀性引致的風險
納稅人選擇籌劃方案的形式,以及如何實施籌劃方案,完全取決于納稅人的主觀判斷,包括對稅收政策的理解與判斷、對稅收籌劃條件的認識與判斷等。通常,稅收籌劃成功的概率與納稅人的業務素質成正比例關系。全面掌握稅收、財務、會計、法律等方面的政策與技能,有相當的難度。因而,稅收籌劃的主觀風險較大。
2、稅收籌劃的條件性引致的風險
稅收籌劃要具備一定的條件,籌劃方案都是在一定條件下選擇與確定的,并且也只能在一定條件下才可以實施的。稅收籌劃的條件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納稅人自身的條件,主要是納稅人的經濟活動;其二是外部條件,主要是納稅人適用的財稅政策。稅收籌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納稅人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情況,對財稅政策的靈活運用,有時是利用政策的優惠條款,有時是利用政策的彈性空間。而納稅人的經濟活動與財稅政策等條件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稅收籌劃的風險也就不可避免了。
3、征納雙方的認定差異引致的風險
嚴格意義上的稅收籌劃應當具有合法性,納稅人應當根據法律要求和政策規定開展稅收籌劃。但是稅收籌劃針對的是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行為,而每個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都有其特殊性,而且籌劃方案的確定與具體實施,都由納稅人自己選擇,稅務機關并不介入其中。稅收籌劃方案究竟是不是符合稅法規定,是否會成功,能否給納稅人帶來稅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稅收籌劃方法的認定。如果納稅人所選擇的方法并不符合稅法精神,諸如一些“打球”的做法,稅務機關可能會視其為避稅,甚至當作是偷逃稅,那么納稅人會為此而遭受重大損失。
4、稅收政策、經濟環境的變化引致的風險
稅收籌劃利用國家政策節稅的風險,稱為政策風險。政策風險包括政策選擇風險和政策變化風險。政策選擇風險是指政策選擇正確與否的不確定性。該種風險的產生主要是籌劃人對政策精神認識不足、理解不透、把握不準所致。例如某服裝廠接受個體經營者代購的紐扣,但由于未按要求完成代購手續,在稅收檢查時被稅務機關確認為接受第三方發票,不僅抵扣行為被撤消,而且還受到相應的處罰。政策變化風險是指政策時效的不確定性。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體現國家的產業政策,及時調整經濟結構,一個國家的經濟政策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總要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作出相應的補充,修訂和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的稅收政策總是具有不定期或相對較短的時效性。例如,從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為了抵御1997年席卷全球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刺激外貿出口,國家稅務總局先后6次對出口退稅政策進行了調整,全國平均綜合退稅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從1999年到2001年3年內,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和國內外各種經濟貿易形勢的發展,我國出口退稅率政策變動了11次;據《財經時報》透露,為了有利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稅收再分配,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緩解目前人民幣所面臨的市場升值壓力,逐步削弱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后我國提高出口退稅率的影響,中國政府從2004年開始調低出口退稅率,即從目前的平均15%下調到11%;同時,羊毛、鉛、焦炭、稀土、鎢的出口退稅率被首次取消;預計在2010年前后,國家將全面取消出口退稅率政策。從實踐上看這項政策一旦實施,那些依賴出口退稅率生存的企業將面臨一場厄運,有的甚至是滅頂之災。
二、稅收籌劃風險的規避與控制
(一)提高稅收籌劃的風險意識
1、健全稅收籌劃風險防范體系
稅務機構要樹立稅收籌劃的風險意識,立足于事先防范。在接受委托時,要告知委托人(納稅人)稅收籌劃必須合法,只能在一定的政策條件下、一定的范圍內起作用,不能對其期望過高;要向委托人說明稅收籌劃的潛在風險,并在委托合同中就有關風險問題簽署具體條款,對風險有一個事先約定,減少可能發生的經濟糾紛;在具體籌劃過程中,要注意相關政策的綜合運用,從多方位、多視角對所籌劃項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企業的綜合效益進行充分論證。
2、建立稅收籌劃風險評估機制
要事先對稅收籌劃項目進行風險評估,綜合考慮的因素有:客戶要求是否合理、合法;客戶對籌劃的期望值是否過高;企業對籌劃的依賴程度有多大;過去及當前企業經營狀況如何,所處行業的景氣度如何,行業的總趨勢是否發生不良變化;以往企業納稅情況如何,是否對稅務事項過分敏感,以前年度是否存在重大稅務、審計問題;稅務管理當局對該企業依法納稅誠信度的評價如何;事務所及注冊稅務師對籌劃事項的熟練程度如何;等等。最后評估出一個較為客觀的風險值,然后再決定是否接受委托,或決定如何進行籌劃。
3、建立完善的稅收籌劃質量控制體系
執業質量對中介機構的生存和發展生死攸關,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后更是如此。稅務機構要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強化對業務質量的三級復核制;設置專門的質量控制部門(如技術標準部),依據統一標準,對所內各業務部門及下屬分所、成員所進行定期質量檢查,做到防檢結合,以防為主。要制定稅收籌劃工作規程,對于具體的籌劃項目要確立項目負責制,規定注冊稅務師與助理人員的工作分工、重要稅收籌劃文書的復核制、工作底稿的編制與審核等。要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劃分事故等級,通過教育、解聘甚至機構調整等辦法予以糾正。
(二)提高稅收籌劃執業水平
1、加強人員培訓,提高稅收籌劃人員業務素質
稅收籌劃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是評價稅收籌劃執業風險的重要因素。注冊稅務師資格是稅收籌劃人員必須具備的執業資格。在此基礎上,稅收籌劃人員還必須具備較高的稅收政策水平和對稅收政策深層加工能力,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稅務機構當務之急是加強人員培訓,吸收和培養注冊稅務師,建立合理有效的用人制度和培訓制度,充分挖掘人的潛力。要使執業人員除了精通法律、稅收政策和會計外,還要通曉工商、金融、保險、貿易等方面的知識,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客戶的基本情況、涉稅事項,籌劃意圖等,在獲取真實、可靠、完整的籌劃資料的基礎上,選準策劃切入點,制定正確的籌劃方案。
2、建立完善的稅收籌劃系統
提高稅收籌劃水平,除了有優秀的人才外,還應有完善的稅收籌劃數據庫和信息收集傳遞系統,使之能及時收集到準確的籌劃信息,建立一套包括資料庫、人才庫、方案庫、客戶檔案等在內的完善的籌劃系統。
3、及時、全面地掌握稅收政策及其變動
稅收政策在不同經濟發展時期總是處于調整變化之中,這不僅增加了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難度,甚至可以使企業稅收籌劃的節稅目標招致失敗。稅收籌劃從某個角度講,就是利用稅收政策與經濟實際適應程度的不斷變化,尋找納稅人在稅收上的利益增長點,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因此,稅務機構進行稅收籌劃就要不斷研究經濟發展的特點,時刻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趨勢,及時系統地學習稅收政策,全面準確把握稅收政策及其變動,從而避免和減少因稅收政策把握不準而造成的籌劃風險。
(三)加強稅務業的管理和自律
1、制定注冊稅務師執業準則
到目前為止,我國稅收行業尚未制定具體的注冊稅務師執業準則,面對日益加強的稅收征管和稽查,一旦籌劃被查出問題,注冊稅務師就必須承擔因籌劃失敗而被追究的責任。稅務業可以參照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盡快制定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注冊稅務師執業準則。
2、規范稅務機構內部運行機制
稅務機構要健全內部治理結構,提高管理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程度,強化內部管理。脫鉤改制的稅務中介要獨立面向市場,參與公平競爭,提高水平。要完善勞動人事、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對不符合要求的從業人員要及時調整或清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要樹立質量意識,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抵制各種違規違紀的行為,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提高業信譽。
3、加大對注冊稅務師行業自律
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實施同業復核制度,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的力量。行業協會除履行服務、協調等職能外,重點是充實管理職能,制定行規行約,加強自律管理。對進入本行業的機構和人員進行資格預審,防止非執業人員從事執業活動,對執業質量進行檢查督促,并對存在問題實行行業懲戒或提請政府部門進行行政處罰等。
(四)加強稅收籌劃理論和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