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 16:01:05
序論:在您撰寫小說的語言藝術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老舍 口語藝術 遣詞藝術 修辭藝術 幽默京味
老舍先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他以勤奮的創作和特有的藝術才華為中國文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文學創作上,他一生創作七十余部小說,三四十個話劇和戲劇劇本,還有許多散文、詩歌和雜文,他的創作多用北京話,作品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老舍在語言運用上多變且富有創造性,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語言風格。
一、清淺俗白的口語藝術
老舍先生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北京口語不但熟悉,而且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曾說過:“我說的是北京話,而且相當喜愛它。它怎么說,我便怎么寫?!币舱侨绱?,他才能充分地運用北京口語,表現北京的地方色彩和地域文化。他一直追求用清淺俗白、樸實活潑的口語再現生活。在老舍的作品中,口語化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口語化詞匯和句式的使用
閱讀老舍先生作品,最常見的是帶有北京地方特色、極富表現力的地方詞匯,這些詞的使用使得作品語言具有濃郁的北京風情和文化韻味。例如“媽那天對我特別好,我走不動便背我一程,到城門上還給我買了一些炒栗子”(《月牙兒》);“大壽桃點著紅嘴,插著八仙人,非常的大氣”,“每一個聲音都像踩了貓尾巴那么叫得鉆心”(《駱駝祥子》)。這幾個例子中的“一程”、“大氣”、“鉆心”都是北京的地方口語,在普通話中有其相應的規范詞,“一程”是“一陣”,“大氣”是“大方”,“鉆心”是“難受”。作品中類似這樣的詞還有很多,對這些詞的巧妙運用,明顯增強了口語色彩。北京話中存在大量的兒化詞。這在作品中隨處可見,“今兒個,娘兒倆,門口兒,不大會兒,身兒,名兒,一羅紙兒……”(《月牙兒》),兒化詞的運用,使得作品語言帶上北京口語特有的親切、自然的韻味。
口語化句式的運用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體現,老舍先生多采用簡潔明快的短句,結構單純,通俗明了。最為突出的是對話式的句子。一般都不超過七八個字,既簡單又明白,比如“過去拉住媽媽的手:‘媽不哭!不哭!”’(《月牙兒》)“我不喝酒!”“不喝就滾出去,……辣不死你……”(《駱駝祥子》)??谡Z化句式除了簡潔明快的短句,還有獨語句式、特殊句式等,這些結構簡單的短句,使得作品語言豐富多彩,貼近生活。
2.對生活語言的藝術加工
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滿生活氣息。作品中豐富多彩的口語詞匯大都源于生活,但又不是對生活的完全照搬。他擁有的詞匯量相當豐富,能夠用不同的詞匯最恰當地反映生活內容。例如“他逼著她拿錢,而且罵罵咧咧……”,“二太太以為他這是存心的輕看她,沖口而出的把他罵了個花瓜”(《駱駝祥子》)。“罵罵咧咧”和“罵了個花瓜”都有罵的意思,但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詞表達,在程度上明顯有了差別,比單獨一個“罵”字豐富生動。在老舍作品中,類似這種通俗的語言運用得恰當、生動的例子很多。比如就描寫不高興不滿意的神態來說,《二馬》中“馬先生一腦門子官司,沒理馬威”,“一腦門子官司”比“不高興”更加新穎、生動、貼切。
作為語言藝術大師,老舍先生在使用語言上十分認真。對待口語,他放膽使用,并經過巧妙的藝術加工,使通俗質樸的語言變得光彩鮮亮。他曾說過:“口語不是照抄的,而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他也真正做到了口語的藝術化加工?!对卵纼骸分小拔液蠡?,我,我要哭,我喜歡,我不知道怎樣好”,讀起來瑯瑯上口。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在口語提煉加工過程中。老舍先生往往能夠把語言控制得恰到好處。老舍先生對口語的運用真正做到了提煉口語,純凈至極,清淺俗白,雅俗共賞。
二、質樸自然,準確精當,簡潔凝練,生動形象的語言藝術
老舍先生使用語言不借助于典故,也不依賴于行話,只是運用常見的普通字詞進行加工琢磨。使其成了金玉良言,個個光彩奪目,給人印象深刻,能夠做到人物、環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既合乎情理,又能更加真實地反映生活。
1.質樸自然的語言特色
老舍先生一向很重視樸實語言的表現力,他曾說過:“文字不怕樸實,樸實也會生動,也會有色彩?!彼淖髌吠际峭ㄟ^樸實俗白的語言來反映下層人民生活和命運。極其平常、樸實的詞語在他筆下如虎添翼。活靈活現,極富表現力。比如“祥子喝了一氣涼水。……每一個井臺都成了他們的救星,……便和驢馬們同在水槽里大灌一氣”,“喝了一氣涼水”和“大灌一氣”都是描寫車夫喝水的情景,這里的遣詞非常符合車夫們的身份和生活境況,自然真實地展現出下層人民生活的艱辛。
2.準確恰當的語言特色
老舍先生在遣詞過程中追求準確精當。準確精當就運用語言要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和環境?!恶橊勏樽印分谢㈡ちR樣子:“祥子,你讓狼叼了去,還是上非洲挖金礦去了?”準確精當的用詞一下凸顯出虎妞粗俗豪爽,罵人也帶有男人的爽快性格。準確恰當的敘述描寫語言也能準確揭示人物性格,例如《離婚》中張大嫂對女兒的敘述:“只要一回來,不是買絲襪子,就是鬧皮鞋;一個駁回,立刻眉毛挑起一尺多高!”“鬧”和“挑”的使用恰到好處,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張大嫂女兒的任性和淘氣。
3.形象生動的遣詞特色
形象生動的語言是文學創作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標。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存在著大量形象生動的遣詞用法。例如《牛天賜傳》中“幾間小屋在一株老槐樹旁藏著”,一個“藏”字,一下子變靜態為動態,把小屋給寫活了。讓人感覺新穎而獨特。再如《駱駝祥子》中“這么點藥,那么個偏方,揍出他十幾塊錢去,病并沒有除根”。一個“揍”字,精彩形象,祥子平時惜錢如命,如今要花十幾塊錢,他無疑會感到非常心痛,就像挨了一頓揍似的。
4.簡潔凝練的遣詞藝術
老舍先生十分推崇精練而有表現力的古典文學和民間文學語言。他認為簡潔凝練就是深入淺出。話說得少而意思包含得多,用最合適的詞來表達想要表達的內容。《駱駝樣子》中寫祥子由兵營里逃出,上了劉四爺家,虎妞見了他很高興,說:“你讓狼叼去了,還是……”祥子只回答了“哼”一個字,這一個字雖簡略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一方面說明祥子是個天生就不愛說話的人,老實木訥,另一方面表現出他百感交集,心里難受不愿多說話。車丟了又被抓丁,經過一番磨難,生了一場大病,他心中充滿了不平、辛酸、委屈和怨恨。老舍先生做到了言簡意豐,這正是簡潔凝練藝術的魅力所在。
三、生動形象的描寫和修辭藝術
1.豐富的描寫藝術
生動形象的描寫是文學語言的重要特征之一,老舍先生十分重視形象生動的描寫語言。他說:“小說是要繪聲繪色的寫出來,故必須生動。”繪聲繪色就是描寫語言 的藝術化。老舍先生在作品中常常運用變化多姿的描段,使描寫語言達到有聲有色、意韻俱佳的藝術境界。對話描寫是文學創作中用于刻畫人物形象的有效途徑,老舍先生十分重視對話的作用,他筆下的人物說話都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讀起來真實自然。例如《駱駝祥子》中虎妞勸祥子喝酒的一段文字:“不喝就滾出去,好心好意,不領情怎著?你個傻駱駝!……”舉著盅兒:“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通過對話,把虎妞爽快、潑辣的性格凸顯出來。作品中對祥子肖像的描寫:“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眼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腮上沒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幾乎與頭一邊粗;臉上永遠紅撲撲的,特別亮的是顴骨……”從肖像上可以看出祥子是一副老實敦厚的模樣,人物形象也更加鮮明。在人物描寫上,老舍先生還常常通過人物的行為動作來刻畫人物,而且可以把對話、肖像、動作描寫結合在一起,使人物更加真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馬褲先生》里描寫的馬褲先生之所以讓人過目不忘,正是在話語、肖像和動作描寫方面的獨特之處。馬褲先生動不動就以全身的力氣喊叫,好似雷鳴;肖像上,穿馬褲,戴平光眼睛,清緞子洋服上身,腦袋插著小楷羊毫,足登青絨快靴;動作上,用食指挖鼻孔,在別人頭上脫靴子,并擊打靴底上的土。把小市民、小知識分子的形象充分表現出來。老舍先生筆下的景物描寫,生動形象充滿了靈性,如《駱駝樣子》中描寫暴雨來臨前的柳樹,“病了似的”、“無精打采”。使柳樹變得有了活氣,通過景物描寫更加突出人物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艱難。
2.形象生動的修辭藝術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生動形象,很大程度上與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是分不開的。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比喻、擬人和夸張的手法。形成了他獨特的修辭藝術特色。老舍先生對比喻的理解為:“比喻是生活知識的精巧聯想,在生活中沒有仔細觀察。廣泛注意,這種聯想便無從得來?!彼P下的自然萬物都可以作為比喻的對象,且能比喻得自然巧妙。如《駱駝祥子》中“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在他賃人家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著轉著的陀螺”,形象的比喻更能體現出人物生存的艱難。老舍的作品中還常常運用比擬、夸張、對比、借代,排比,反復、引用等修辭手法,而且都用得恰當自然,活潑生動,形成了老舍先生多姿多彩的修辭藝術。
四、詼諧幽默的京味風格
老舍先生的語言藝術中十分突出的是他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獨特的、耐人尋味的幽默風格,這種幽默風格是他本人的個性素質、生活經歷和藝術修養的必然結果。老舍先生作為京派作家的代表,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京味”風格。
1.詼諧幽默的藝術風格
作為一種藝術風格,幽默與語言技巧有著密切關系。平實的語言在老舍先生筆下也可以變得幽默起來,他的幽默深深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帶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質。這既是對現實的不滿的一種以“笑”代“憤”的發泄,又是對自身不滿的一種自我解嘲,借助笑聲使艱辛的人生變得好過些。他把幽默看成是一種心態,一種生命的劑。他的幽默格調多樣,既有溫厚的同情,又有峻厲的諷刺?!峨x婚》中“張大嫂一邊刷洗家伙,一邊落淚,還不敢叫丈夫看見,收拾完在爐前烤干了兩個濕眼睛”,“其實買個妾還不是件容易的事,只看男人的腦袋是金銀銅鐵那種金屬做的,吳先生的腦袋,據張大哥鑒定,是鐵的;雖然面積不小,可是能值多少錢一斤?”很平常的話讀起來令人發笑,風趣幽默。從創作《離婚》開始,老舍先生為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發展方向,即“追求更加生活化,在庸常的人性矛盾中領略戲劇意味,使幽默出自事實本身的可笑,可不是從文字中硬擠出來的”,追求更高的視點,更深厚的是思想底蘊,使幽默成為含有溫情的自我批判,而又追求藝術表現上的節制與分寸感,產生了喜劇與悲劇,諷刺與抒情的滲透、結合,獲得一種豐厚的內在藝術力量。
2.京味風格
關鍵詞:張愛玲 語言藝術 藝術風格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10
在眾多現代小說家當中,張愛玲是十分獨特的一位。張愛玲小說的語言優雅、描述深刻,與其他作家有著明顯的不同??v觀張愛玲的小說,不管是從故事的結構、角度的選擇還是語言藝術的使用都十分獨特。張愛玲小說的成功可以說是其語言藝術的成果。在小說中,語言藝術不僅僅能夠描述故事、描寫人物還能夠傳遞作者的心態與情感。由此可以看出,張愛玲的小說語言應用十分出神入化,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
一、西方技法的創新應用
(一)心理描寫
張愛玲在對人物內心描寫的時候充分借鑒了精神分析學中的無意識論,同時將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融合在其文學創作當中,其中包括意識流、新感覺主義等等。張愛玲的表現技巧運用得十分嫻熟,具有十分顯著的現代特征。張愛玲是一個十分擅長琢磨人們心理的作家,其在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時候都是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來進行闡述的。不僅僅有巧妙的心理暗示,還有精心設計的人物對話。張愛玲作品中每一個動作,每一種思維都是人物心理的真實反映[1]。話語即為動
作,動作即為話語,即使在沒有任何動作與語言的場景下,人物的情緒波動也十分強烈,不會受到無動作與語言的限制。例如,在張愛玲《金鎖記》當中,“七巧等要打,又掣回手去,重新一鼓作氣道:‘我真打!’抬高了手,一扇子劈下來,又在半空停住了,吃吃笑將起來。”這一部分的描寫中將每句話都變化為動作,將每個動作都變成了話語,將人物的內心情緒變化描寫得淋漓盡致。
(二)荒誕手法
在西方現代主義中,很多作家都采用了荒誕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傳遞其自身對人生、對社會、對生命的體驗與感受。張愛玲的文學作品中也常常使用荒誕的藝術手法來展現充滿悲劇的人生。在《心經》中,許小寒在青春好年華的時候迷戀上了自己的父親,喪失了健康正常的愛情。這一情節是十分荒誕的,但是卻又真實展現了作品中人物內心的痛楚與糾結。在作品《封鎖》,中張愛玲將荒誕這一藝術手段展現更加徹底,僅僅在“打個盹”的時間中男女主人公莫名的陷入了一場假戀當中。這是因為寂寞的心理與生存的寂寞讓男女主人公在虛幻的空間尋找著僅剩的溫情。
二、對于細節的描寫
在張愛玲的作品中有很多細節看上去沒有起到作用,但是實際上卻處處透露出巧妙的設計。張愛玲的作品《十八春》整篇的結構都設計得恰到好處,不論是張弛還是松緊都十分恰當。而這些恰到好處的張弛度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小細節拼接而成。在文中,紅寶石戒指這一物品出現了很多次。第一次是世鈞將它送給曼禎的時候。世鈞在戒指上纏繞了一截線衣上的毛線,然后這個戒指又被曼禎扔到了紙簍中。曼禎不久又將這個戒指撿了回來。情節在發展到后來,曼禎被姐姐囚禁了起來,每當曼禎看到這個戒指心里都會隱隱作痛,好像被針刺了一下[2]。為了逃脫出姐姐的囚禁,曼禎將這個戒指給了阿寶,阿寶又將這個戒指給了曼露。然后,世鈞又到了別墅中來找人。在這一情節發展中,曼禎好像聽到了世鈞皮鞋走路的聲音,但是最終世鈞與曼禎還是錯過了。當最后,曼禎將戒指給世鈞,并且離開別墅的時候,張愛玲對戒指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戒指上的毛線有一絲絲血跡。讀者讀到這里的時候心就懸了起來。世鈞覺得這個紅寶石戒指就像一個燙手的煙頭,將它隨手丟棄了。這一個個離奇的故事在張愛玲巧妙的設計當中緩緩開展,張愛玲對細節的處理與描寫將整篇作品連綴的驚心動魄,跌宕起伏。
三、精妙比喻與意向的修辭方式
在成功的文學作品中修辭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寫作方式,其在某種程度上對于文章主體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然而,通常來說,修辭在作品中往往不會占據主體的地位,這是由于比喻與意向過多使用會影響到小說情節的發展。但是,在張愛玲的小說當中,比喻與意向并不是影響小說情節開展的因素,而是造就了小說作品的成功。在《紅玫瑰與白玫瑰》當中,張愛玲對王嬌蕊的神態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她穿著一件曳地長袍 ,是最鮮辣的潮濕的綠色 ,沾著什么就染綠了。”讀者讀到這里只需要細細的一想就可以在腦海中浮現出這種綠色醒目到讓人難以接受的程度,這種綠色占到什么就能夠把什么的染成綠色,甚至連透明的空氣都可以留下綠色的影子[3]。張愛玲采用這一比喻手法也巧妙的暗示了王嬌蕊與振保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王嬌蕊甚至可以穿透振保呼吸的空氣。又如,在小說《傾城之戀》當中有著著名的“城墻”意向。這部小說是張愛玲所著的包含了濃厚蒼涼意味的作品中最特殊的一部,因為這部小說的結局是圓滿的。但是,“城墻”意向背后所包括的一個巨大的悲痛,是來自文明喪失的悲痛。特別是在情節后續發展的過程中,“城墻”在戰爭中再一次現身,使得這一個雖然結局是圓滿的小說看起來更加蒼涼與悲慘[4]。整體來說,張愛玲小說中這種精妙的比喻與意向幾乎全部都來自于人物身邊的景物與事物等,并且夾雜在男女之間的日常故事當中。
四、結束語
在中國現代文壇上,張愛玲絕對是獨樹一幟的人物。張愛玲還被稱為是“中國當年文壇上獨一無二的人物”。張愛玲之所以獲得這么高的評價不僅僅只是由于在她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生動的角色,更加重要的是張愛玲嫻熟又獨特的語言藝術功底。不落俗套、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奠定了張愛玲小說悲傷的基調。張愛玲利用自己獨特的語言藝術,將每種體驗與感受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當中,從而形成了她獨特的語言魅力。
參考文獻:
[1]周魏.張愛玲小說語言對現代小說創作的影響[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9):117-118.
[2]徐克瑜.隱喻和象征――細讀張愛玲小說的意象化呈現藝術[J].隴東學院學報,2011(1):43-46.
[3]胡莎.論時空意識與張愛玲小說的藝術魅力[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6):33-35.
[關鍵詞]閩南鄉土特色;菲律賓色彩;文言一致;幽默
[作者簡介]林明賢,華僑大學華文學院華文系講師,碩士,福建 廈門 361021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08)09―0159―04
董君君,本名黃秀琪,是菲律賓著名華文女作家。她祖籍福建省泉州市,1939年生于馬尼拉,曾就學于馬尼拉培元中學和中正學院師專,獲過菲律賓“王國棟文藝基金會”小說首獎、“菲華文經總會”小說獎、“聯合日報柯俊智文教基金會”小說獎等。董君君的小說主要分為兩類:一是講述“故鄉舊事”,如長篇小說《家》、短篇小說《五塊大洋》《巧搭祖厝》等;二是反映馬尼拉市井小民的生存狀況,如《拉霧的故事》《黑豹與哈巴狗》等。她的小說“故事無甚稀奇,卻親切感人”,不甚經營細節,卻另有別致。之所以“親切感人”,之所以“另有別致”,這與其獨特的語言風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對董君君的小說語言藝術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濃郁的閩南鄉土特色
董君君自幼旅居菲律賓,但對于祖籍地的大陸原鄉卻思戀至深。讀她的作品,我們聽到的是不絕于耳的鄉音,感受到的是濃得化不開的鄉情。菲律賓華文作家林忠民對董君君的小說語言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董君君的故事固很動人,但最特出之處,還是在文中正確地保存閩南方言,不論雅俗,兼收并蓄,可謂巧奪文功。這應是很好的歷史見證。如果她不是獨樹一幟,亦少有同樣的作品?!倍朴谶\用閩南方言詞語、俗語及歌謠等來刻畫當地華人和菲人的生活,是菲華文壇“鄉土語言派”的代表。如《肚臍眼的橘樹》:“……有我阿爸阿母活得這么苦的,也有阿姨阿媽那樣的‘上國人’,千戶百門沒得選的‘番客嬸婆’、‘番客子(九王)’蔭他們手足不沾水,穿金戴銀,連牙齒都鑲金的,找遍五鄉八鎮唯有這家‘好命人’?!边@段文字真實表達了一個螟蛉子的切身感受。在這里,作者使用了不少閩南方言詞語,如:“阿爸”(父親)、“阿母”(母親)、“阿媽”(奶奶)、“番客嬸婆”(華僑婦女)、“番客子(九王)”(兒子丈夫都是華僑)、“好命人”(命很好的人)等。這些方言詞語出自主人公―一個生于閩南農村貧困家庭的孩子之口,讀來讓人覺得親切、自然。我們知道,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中,有90%左右的人祖籍在福建的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沿海地區。他們中的許多人雖然不會講普通話,但幾乎人人都會講閩南話。閩南地區的方言及民間習俗對菲律賓的華僑華人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董君君自覺地將鄉音鄉語融科作品中,使其作品更加貼近菲律賓華僑華人的生活,更加為當地的讀者所喜聞樂道。
除了吸收閩南方言詞語外,董君君對于閩南方言俗語和民謠的運用也極為嫻熟,常常是信手拈來。在《肚臍眼的橘樹》中,作者引用了“一窩雞難免有一只癩痢頭”、“好兒好七桃(好玩兒),歹兒不如無”、“萬金買不到親生子”等十多條閩南地方俗語以及“天黑黑,要下雨,海龍王,要娶妻,豬吹簫,狗打鼓……”等三首閩南歌謠。這些俗語和歌謠,真實地反映了閩南人的傳統思想與觀念,同時也折射出閩南地區的文化風貌。又如《黑豹與哈巴狗》:“上帝創造大地萬物各從其類。菲諺語有句話說‘仙突樹不會結芒果’,而中國有句俗話說‘劣竹出好筍’――卑微的父母養出‘出類拔萃’的兒女多的是。”在這段話中,作者引用了菲律賓諺語和閩南俗語。仙突樹和芒果樹都是菲律賓常見的果樹,仙突樹的果子是酸的,而芒果是甜的。以“仙突樹不會結芒果”這句諺語為喻,是為了說明“龍生龍,鳳生鳳”的道理。“劣竹出好筍”是閩南的一句俗語,意為卑微的父母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子女,這正好與菲諺語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以“劣竹出好筍”這句閩南俗語來反襯“虎父犬子”的亞冷與依利這對父子,具有諷刺意味。這些閩南方言俗語與歌謠的運用,大大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與感染力。
作家能否在創作中使用方言?董君君的作品為我們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只要在吸收方言時注意以通俗、明了、恰當、傳神為準則,就能使方言成為大眾接受的語言。這正如新加坡著名華文作家趙戎所說:“作家對于方言的吸收,是有積極作用的,他要使那些有用的方言成為能夠通行各地的大眾語。那么,所謂方言,其實經過洗煉,已成大眾語了?!?/p>
二、鮮明的菲律賓本土色彩
對祖籍地的大陸原鄉,董君君懷有一種血緣上的親近感,而對于孕育她成長的菲律賓,董君君更是充滿了摯愛。她說:“我生于千島,長于千島,懂事于千島,所以我寫熟悉的千島――千島的人和事?!倍粌H僅滿足于寫“千島的人和事”,她巧妙地將千島所特有的物產與自然景觀化為具有某些象征意義的文學意象,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語言特色。在《她又來了》中,作者這樣寫道:“她來了,滿頭白發蓬松,一支發夾隨便挽個髻墮在腦后,多皺的臉上,老人斑像菲律賓地圖上的千島浮現海面?!狈坡少e素有“千島之國”的美稱,作者以“千島”來形容菲婦“沓壽太太”臉上的老人斑之多,既生動直觀,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卷發兄弟》中:“馬莉亞……摟著椰樹干似的兩個兒子,嘴里一疊聲說道……”我們知道,椰樹是菲律賓最常見的經濟樹種。這里用“椰樹干”作喻體,突出了“卷發兄弟”高大強健的體魄?!渡袼{》里有這么一段描寫:“在花叢中打滾的子建發現了一朵小小的茉莉花,那么潔白,那么清芬,叫他的眼睛發亮,怦怦心跳,雖是那么驚鴻一瞥,卻揮也揮不掉,忘也忘不了,這一朵小小的茉莉花開在誰家籬間卻無從知悉?!避岳蚧ㄊ欠坡少e的國花,遍布菲律賓城鄉的每個角落,深受菲律賓人民的喜愛。作者將主人公“莊子建”偶然遇到的心儀女子比喻為潔白清香的茉莉花,十分貼切,同時也契合菲律賓人民的審美心理和價值取向。
地震、臺風和雷電是菲律賓人最熟悉不過的自然現象,因而也成為董君君小說中最常用的文學意象?!毒?匪》中:“可比里茨特十級地震的菲律賓綁票勒贖,不斷發生,使千島之國天搖地動?!卑杨l繁發生的綁架勒贖事件與“里茨特大地震”作類比,強調它給社會治安帶來的嚴重危害。《黑豹與哈叭狗》:“一席話‘龍卷風’似颶得黑巷飛沙走石,蠅蟲不敢附在我們明亮的玻璃櫥上。”《五塊大洋》:“董安當機立斷,轉頭對身后的鄉里人說:‘退到十尺之外去,速退!’話如強風刮起,把夏蟆、銀來等一伙人刮退十尺外?!狈謩e以“龍卷風”和“強風”為喻,突出了“L警官”和“董安”話語的威懾力。《鋪板上的生命》:“扛豬儀式像股小龍卷風,刮得全村大人伸頭,小孩跟著,嘻嘻哇哇的……”則借“龍卷風”來形容扛豬儀式在村里引起的轟動效
應?!缎锞普叩膬号罚骸靶〉苄∶镁驮谶@水深火熱的夾縫中,相繼來到這不時刮龍卷風的家,被嚇大的。”這里的“龍卷風”暗喻家庭的暴力――父親對母親的毆打與斥罵?!芭榈囊宦暰揄?,門被臺風刮開似的,父親大著舌頭,咕嚕咕嚕胡言亂語著,時而鬼叫一聲,接著椅子被掀倒的聲音雷似的炸開。”門像“被臺風刮開似的”,強調父親撞門的力量之大,而“雷似的炸開”,強調聲音之大。通過“臺風”和“雷聲”這兩個意象,表達了少年的“我”對嗜酒如命的“父親”的恐懼與憎恨。《墻外枝椏》:“電話鈴聲像閃電似的割破水淹的空間,瓊瓊立刻抓起電話聆聽?!睂㈦娫掆徛暠扔鳛椤伴W電”,則烘托出一種突如其來的緊張氣氛,令人頓生驚悸之感。
董君君善于抓住菲律賓各種物產和自然景觀的特點,或用來刻劃人物,或用來渲染氛圍,既形象又貼切。有意識地運用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學意象,這是董君君對文學語言本土化的大膽嘗試。實踐證明,這種嘗試是十分成功的。
三、通俗易懂、文言一致
董君君的小說多用口語句式和樸素的語言,具有通俗易懂、文言一致的特點。如《拉霧的故事》:“貧民窟里,流鼻涕、光屁股、鼓著大肚子、臉有饑色的孩子密密麻麻的??鞠渌频钠莆堇铮瑪D滿了差距一歲的蘿卜頭,白天在泥濘途中活動,或過早地在垃圾堆里撿拾討生活。常見一輛小板車,哥哥們推車,半裸的年幼的弟妹坐在車中,和那些空鐵罐、碎玻璃、廢紙、塑膠廢料臟成一堆。這些東西從垃圾堆里撿來,可以換錢買東西吃,就這樣能活就活下去,能長大就長大罷。”這段文字沒有一個冷僻的詞,都是常用的字詞。作者僅是用一些淺顯的詞語和口語化的短句,就為我們勾勒出一幅菲律賓貧民兒童的生活場景,讓人讀后不禁為這些孩子惡劣的生存條件與渺茫的前途深感擔憂。
眾所周知,文學語言是在大眾口頭語的基礎上產生的。大眾口頭語來自于生活,是豐富的、新鮮的,富有生命力和表現力,但它也包含著粗糙、不明確的成分。因此作家在創作時,不能單純記錄或完全照搬大眾口頭語,而必須對它進行提煉和加工,才能成為優美的文學語言。董君君的語言非常大眾化、口語化,但卻能時時煥發出“智慧和藝術”的光彩,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由于她善于運用通俗的比喻。如《六無》:“我和愛娥的婚姻,像灶上壺里的冷水,時日是柴火,日溫,夜溫,溫出了感情。”用逐漸升溫的壺中水來形容日久生情的婚姻,既通俗又形象?!逗艚楔D―七五,七五》:“華人如圍欄里被狼偷襲的羊群,騷動著,挨擠在一起,吁吁哀叫,今天一只被狼爪拖走,后天再一只被銜去……”將深受綁架勒贖之苦的華人比作被狼偷襲的羊群,非常貼切,同時也表達出作者的辛酸悲憤之感?!蹲隼湘坏呐恕罚骸皫资陙硭皇且粋€陀螺,命運是抽她的繩子,她不得不轉……不得不轉……”用繩子帶動陀螺不停地旋轉,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種游戲,作者以此來比擬主人公無力自控的命運,實在令人稱絕!中國現當代作家孫梨曾說過:“質樸的形象,大都是用人民生活里習慣的認識、比喻,使大家能理解領會,能立刻感到那描寫的好處和趣味?!倍褂玫恼恰叭嗣裆罾锪晳T的比喻”。她作品里的比喻非常之多。這些喻體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但卻十分生動和形象。它們不僅使人形物狀活靈活現,而且起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四、幽默風趣、俏語喜人
董君君的小說善于運用擬人、夸張、諷喻、俚語、雙關、莊詞諧用等手法來寫人狀物,具有幽默風趣、俏語喜人的特點。如《黑豹與哈叭狗》:“緊鄰小河邊這座老屋,屋齡怕有半世紀吧,柱歪梁斜的油漆斑剝而找不到顏色,像煞老婦臉上擦不牢的脂粉紛落,木板墻壁被風吹雨打日曬扭曲了顏臉……”“一輛集尼車,載著一車流氓蓄意車撞朽爛的門板,轟的一聲,三個蝴蝶門軸兩個門框生離死別,上面的一個蝴蝶軸矢忠的咬緊門框,螺絲釘暴牙似的露出一半。”作者使用了擬人、夸張、莊詞諧用等手法,通過“紛落”、“扭曲”、“生離死別”、“矢忠”、“咬緊”、“露出”等一系列動詞的人格化描寫,賦予靜物生命力,將腐朽破落、面目全非的老屋與搖搖欲墜的門板描繪得惟妙惟肖,讓人忍俊不禁?!朵伆迳系纳访鑼懥艘粋€奔走于鄉間的豬販子:“……從一跌三跳的年輕,到臉上是風干的柚皮,發是蘆花飛絮,一團粗麻繩牽過不及數的豬只跨過奈何橋,數給買主的銀元,都有股腥臊味,盛錢的肚兜是污漬淋漓,油膩斑駁,其味無窮,兩只草鞋風塵仆仆,輾轉跋涉四方,門牙已告老還鄉,兩只虎牙倔強的不認老,笑著臨風站崗。”在這段文字中,既有比喻、擬人的手法,又有俏語、雙關語,真正把一個終生辛勞但卻純樸樂觀的豬販子的鮮明形象寫活了,大有“從紙上跳出”之感。
一、老舍相關背景概述
老舍,原名舒慶春,出生于北京一個旗人家庭,年幼的老舍幸免于難,和靠替人洗衣裳做活維持生計的母親相依為命。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后因經濟問題退學,同年又考取公費的北京師范學校。1924年秋,老舍赴英國倫敦大學,任華語講師,教導英國人學習中國的官話和古典文學,在此期間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并開始他的文學創作。1926年在小說月報上發表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1968年老舍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十年后,老舍得到,恢復“人民藝術家”稱號。在他的墓碑上有一副老舍浮雕銅像,上面刻著老舍在中《入會誓詞》中的一句話: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
二、老舍小說的語言傳統構成
1.民族語言傳統。
老舍對民族語言傳統有著充分的研究,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其對白話語的研究,更體現在其對古典文藝的見解上,老舍在喜愛民間文學的同時并沒有放下對古典文學的研究。中華文學幾千年的歷史,對老舍先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自小開始,老舍先生便展現出他對古代文學的熱愛和喜好。中國古代文學中不缺乏語言簡潔明朗,文風行云流水,情感真實質樸,內容深刻豐富的優秀作品。他認為作家應當對古代文學的語言有所了解,甚至深入了解,發掘我國語言的本質。作家的語感并不是從其華麗堆砌,風格獨特來說,而是從對寫作節奏和結構的掌握來說的,老舍先生的文章能夠體現出其深厚的文學功力,富有神韻,他是中華名族古代文學傳承和創新的先驅。
2.外國語言傳統。
老舍先生的語言藝術是中西結合的,有中國古典文學的優點,也吸取了西方文學的先進。他親身經歷過,接觸過新文學,并且曾經在工業革命先驅的英國教書。前文說過,老舍先生在英國時曾閱讀大量的英文作品,對西方的文化和語言非常了解。因此,他主張要學習世界其它各國先進的東西,他認為新文學吸收國外的語法來豐富本國語言,使得語言結構更加完整,他的這種先進的意識和接納思維在當時是非常寶貴的。在研究外國語言時,老舍先生時常把中西方語言放在一起比較,他發現中國語言有些時候顯得單薄,認為有些時候中國語言無法將一個復雜的情境表達清晰。所以他在創作時,時常把語言外國化,吸收國外的語法。他的小說中不僅具有口語化的短語,也有表達深刻的長句,吸收了西方長句的特點后,使他的語言更加的貼切和精準。
三、老舍的語言風格藝術特色
1.北京韻味。
老舍先生作品中一貫突出北京韻味,就拿其代表作《駱駝祥子》來說,這部作品最成功的,莫過于老舍先生在其中突出描寫的京味。主人公祥子及書中描寫的各種各樣的人物皆是處在一個老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北平下層社會中。在小說中祥子從軍營中順走幾匹駱駝,賣得不少錢的這段情節中,老舍用相當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的景物,將祥子的內心襯托的無比恰當。描寫天氣的時候,如烈日當頭突然傾盆大雨,不僅符合了北京的自然地理情況,又寫出在大自然變化的天氣中,祥子多么被動,這些都表明了作者對北京城的熟悉與寫作時輕車熟路的技巧。
2.通俗明白。
老舍在語言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追求,他曾多次表示不論寫什么樣的作品,都希望多運用大白話,認為大白話值得信賴。即使是描寫一些比較深刻的事理,他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術語和名詞。老舍在創作的過程中,一貫保持著他的“俗”與“白”。何為“俗白”,老舍先生一生致力于此,自然“俗白”并不是單純的俗?!八装住钡恼Z言不僅通俗,淺顯易懂,而且樸實無華,更貼近自然?!八装住钡恼Z言寫作方式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并不是那些粗俗淺陋的,相反,這種語言更加凝練深刻,令人回味。
四、老舍的語言審美特征與內涵
1.老舍語言風格的人格內涵。
老舍先生創作的年代剛好趕上的爆發,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逐漸地,人們懂得如何去發現本我,覺醒自身,受到新思想沖擊的人們開始在美麗而殘酷的世界中思考自身。在這種環境下,深受影響的老舍先生通過小說創作,展現出自身思考的結果,形成了具有其個性特征的人格內涵。作者在書寫書中人物悲慘的命運的同時,將自己的現實經歷融合進去,展現出作者對其的關愛之情,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同身受。同時,老舍先生的筆下也展現出一種對民族命運的反思人格,他認為幾千年的文化一根指頭并不能撼動,這種創作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財富。
2.老舍語言風格的文學功能。
關鍵詞:海明威小說 特色和藝術 主體思想
引言
海明威是美國歷史上二十世紀著名的小說作家,其一生寫作了大量的小說,其中很多部作品影響十分廣泛,對當時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讀者在閱讀其作品時均有這樣的感慨,海明威小說的語言是簡單、凝練和含蓄的,其中沒有冗繁的語言,人們稱海明威作品是“冰山風格”。與當時流行的繁冗文風相比,海明威的作品風格則是清新簡約,這種獨特的風格藝術形式后期得到了廣大學者的贊揚,并有一批學者對其語言風格進行了研究,但是筆者縱觀文獻發展,后期針對海明威小說語言風格進行研究的理論文獻均沒有分析這種風格產生的原因,而風格特色概括也不全面。
二、海明威小說中的語言特色
(一)簡約的語言富含深刻的情感
海明威小說的語言是簡約的,這種獨特的“冰山風格”語言形式實際上是集眾多優秀小說家語言特長而形成的,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提煉,形成具有自我語言特色的藝術風格。在海明威的小說中,很多事物和場景都是現實生活最為常見的,形式是十分簡單的,很多畫面是最為普通不過的畫面,可貴的是小說家正是對這些畫面和情節進行真實的體現和展示,并在描述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語言簡練但不簡單。小說家的情感往往又采用了隱藏式的處理手法,將更多的想象空間留給了讀者,讓讀者發揮自我想象力,體驗作品中凝聚的故事核心思想以及豐富的思想精髓,從而使讀者形成一種文字簡單但情感深邃的藝術宣傳效果。同樣海明威在事物勾畫和描述中,也主要是通過事物的簡單的外在描述,但賦予事物更多的思想情感,形成事物與情感的統一,這有利于與讀者產生共鳴,藝術感染力得到有效增強。
(二)精煉的口語化語言賦予事物情節的生動與逼真,增強讀者情感體驗
在海明威的小說中,其語言形式是十分口語化的,即使對于深厚思想情感的表達,海明威也是運用了十分精簡的語言,而不是采用華麗、細膩的文字進行修飾。這種口語化的語言給讀者的感覺往往是清新的,但是其語言藝術效果更加濃重。這是因為海明威小說語言盡管平實,但是卻是小說家精選和提煉的,小說寫作中他經常采用省略手法,對一些選擇性詞語進行篩除,例如在對人物關系的處理中,絕大多數小說家均是通過點名的方式進行劃分,但是海明威并不需要這種繁瑣的方式,對于復雜的人物關系他則是將其關系隱藏于口語化的對白中,日常的口語對白即使沒有點名道姓,讀者也清晰地了解其中的人物關系,這種理解又需要細細地閱讀,嚴格有邏輯,即使忽略了最簡單的一句對白,也有可能就會出現人物關系的混亂。
海明威正是利用這種口語化的對白,借用省略的手法,使小說語言簡單但不減縮,在口語化的語言中,一些復雜的關系得到梳理,內容更加清晰,人物關系更加有序,讀者閱讀起來情節感覺十分生動有趣,現場是逼真的,由于自己就在對話當中,讀者的體驗式情感增強。
(三)象征手法和簡約含蓄的語言賦予普通事物深刻的思想內涵
海明威在寫作中,常常借用一些簡單的事物來象征復雜的情感,這些事物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作者正是利用象征的手法賦予了普通事物的深刻思想,從而使小說形成獨特的語言藝術效果。以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為例,其中就是運用了多處象征?!独先伺c海》講述的是老人與鯊魚搏斗的故事,在整篇小說描述中,海明威所運用的語言都是樸素、簡單的,但是故事卻不失生動性。這是因為小說家在其中運用了象征手法,大海無疑是當時整個社會背景,盡管具有美麗的一面,但是也存在黑暗兇險的一面;老人與海進行搏斗,象征著正義力量與舊勢力的戰斗;突出老人的勇敢,實際上象征著對正義力量的贊揚。由此可見,小說家正是通過這一微小的故事折射其強大的思想精髓,賦予了這一平凡事物深刻的思想,這正是小說家語言的獨特魅力。
(四)內心獨白的語言藝術手法突出了小說的主體思想
海明威的小說中,往往對人物內心的活動描述十分細致,突出人物內心的真實感受,內心獨白的寫作手法十分常見,這種手法的運用不是小說家故意的行為,而是一種十分自然的行動,內部獨白手法的運用,往往使小說的主體思想更加突出。例如在《永別了,武器》中,多處描繪了“她死了,怎么辦?”這一內心獨白,雖然多處運用但是并不顯得重復嗦,正是通過這一內心獨白,描述出了主人公內心的焦躁不安。讀者通過這一句又一句內心獨白的灌輸,產生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小說的中心主題更加明確和突出,藝術效果更加明顯。
(五)可視化語言藝術,增強讀者感悟和思考
海明威不是一個哲學家,因此其小說寫作中沒有沉淀對生活的思考,也不能像哲學家那樣提出哲理性的語言;海明威也不是一個藝術學家,不能像藝術家那樣對生活的抽象進行描述,因此在形成自我語言藝術風格中,他利用簡約的語言,通過可視化的場景來勾勒自我的情感,他不對讀者進行直接教育和指導,而是利用簡單的事物和故事帶給讀者以啟迪,引發讀者自覺的感悟和思考,讓讀者自我去體會。因此海明威小說中對事物的描述就是客觀的,可視的,其語言的經典即使用電視畫面都沒法表達其震撼效果。
三、海明威小說語言特色的形成
作為一個優秀的小說家,海明威小說語言藝術是獨特的,其用簡約的語言賦予了事物和情節深刻的思想情感,闡明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海明威小說語言特色形成是在前人優秀語言技巧基礎上進行提煉,并凝聚自我生活背景的沉淀。
(一)吸收前人優秀語言技巧,提煉成為自我獨特的語言形式
海明威獨特的語言藝術與前人優秀的語言技巧運用分不開,他在借鑒眾多語言大師的成果之上,對其優秀的語言成分進行把握和提煉,形成了自我獨特的語言形式,因此,海明威的語言凝聚了自我的心血,也吸收了前人優秀的語言成分。
盡管海明威對前人語言技巧進行了借鑒,但是他并沒有一味地模仿,而是不斷地學習和提煉,運用自己扎實的語言功底,形成其小說的語言風格,這種風格使其與其他的小說家的語言風格分開,海明威的小說語言藝術不僅造就了語言豐富多彩,吸引了大量的讀者,產生了情感共鳴,其簡約的語言形式還被后來大量的小說家所模仿和借鑒。
(二)語言藝術是其生活時代背景的體驗和沉淀
語言藝術來源于生活,海明威小說語言藝術的形成與其生活背景有著深刻的聯系,海明威生活的年代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這對于一個小說家來說,生活賦予了他更多的故事原型,對其小說創造起到了極為重要的鋪墊作用。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海明威在欺騙性語言引導下參與了戰爭,他經歷了彷徨,心理有各種無奈。然而正是這一欺騙性的語言使海明威認識到了語言藝術的魅力,他將語言的運用技巧用于寫作中,用象征、隱晦式描法展示現實的事物。小說家的生活經歷為其創造進行了良好的環境渲染,時代賦予了他小說語言運用的技巧,給海明威的語言藝術轉化提供了靈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形式。
(三)對小說語言的不斷錘煉造就了其獨特的語言魅力
任何一種語言風格的形成與作者生活的背景都分不開,更與小說家自身的努力分不開。在長久的寫作生涯中,海明威深刻認識到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不需要奢華的語言,不需要刻畫浮夸的外表,通過簡約的語言來表現普通事物的深刻思想內涵是根本,簡約并不代表簡單,語言的運用更需要自我的提煉,只有運用自己的語言功底不斷對語言藝術進行錘煉,向人們傳遞最真實的畫面和故事,這才是最為重要的,海明威小說創造中對語言的運用要求也是較高的,熟練的,在不斷的發展中其作品風格得以成型。語
參考文獻
[1]王寧.試論海明威小說創作[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2-4.
[2]陳紅.海明威《在異鄉》的敘事藝術和文體風格[J].廣西社會科學,2013(11):12-14.
[3]鄧海燕.海明威小說的藝術借鑒問題探析[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1):3-5.
[4]駱賢鳳.弗洛伊德主義對海明威文學創作的影響[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06):67-68.
[5]沈美娟.論海明威小說的藝術風格[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4):34-36.
[6]沈美娟.淺論海明威小說的藝術風格[J].遠程教育雜志,2014(02):23-25.
[7]鄒群燕.“冰山理論”――海明威小說創作的獨特藝術[J].滁州學院學報,2014(04):20-23.
[8]張笑云.從人物對話解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殺人者》[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3(05):35-56.
[關鍵詞] 沈從文;小說語言;獨特,藝術美
語言的藝術是心靈的藝術,對于優秀的作家,讀者往往可以從他們的語言特色上分辨出其創作的獨特性。只有語言藝術出色,作品才能體現出它的文學藝術價值。沈從文崇尚一種恬淡、含蓄的語言美,這是他在自己的小說中一直的美學追求。他傾向于表現純樸、健康、自然、優美的人性,并用最符合人性的自然方式表達美的意境和人生,創作手法獨到,極大豐富了現代小說的表現方式,這在其小說的語言藝術特色中表現突出。沈從文小說的語言藝術在現代文壇獨樹一幟,質樸而又含蓄,采用抽象抒情的方式,用富有意味的詩化、散文化敘述形態,融寫實、象征于一體,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顯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
一、用質樸含蓄的語言唯美地表現人性的自然之美
沈從文小說質樸含蓄的語言是他對自然質樸人性的向往和尊重的體現,又成就了沈從文的健康、高雅、優美的藝術追求??梢哉f沈從文小說的語言藝術特色無處不在地實踐著他的藝術美學追求。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小說風格,用最簡單的語言打造最美的東西,讓最簡單的技巧煥發恒久的生命力。
讀沈從文的小說,無時無處不讓人感覺到他爐火純青的煉字本領,無論是小說中的背景環境還是人物形象,他都能用最簡練的字詞語句進行勾勒。這種煉字的能力即使是在繁華極盛的現代文壇上也是相當有代表性的。
背景環境的描述極盡精煉是他小說語言的一個鮮明特點,同時也是他文學藝術美學追求的體現。沈從文的對小說中的背景環境的描述是十分簡明的,他通常在描述事件之前用不加任何雕飾的語句先將環境構建清楚,既體現沈從文式的田園牧歌世界,也表現沈從文自然清新質樸含蓄的美學追求。他的短篇小說《柏子》這樣寫道:“把船停頓到岸邊,岸是辰州的岸?!边@樣一句話簡潔明了地將讀者引入沈從文式的湘西水鄉風情中,奠定了全文自然質樸的基調。類似的環境描寫沈從文的小說中隨處可見,優美的風景、質樸的心靈、凄美的命運、高貴的人性在這個環境中交融并得到升華,用簡單明了的語句表現這樣的意境,實現了對質樸的美的含蓄傳達。
沈從文無論對人物的整體形象塑造還是對人物語言的描摹都是惜墨如金,在精煉的筆觸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這種簡樸刻畫人物整體形象的語言,通常是用直接敘述的語氣、清新質樸的簡潔語言塑造人物形象?!洱堉臁分羞@樣描寫龍朱這個人物:“族長兒子龍朱年十七歲,為美男子中之美男子。這個人,美麗強壯像獅子,溫和謙遜如小羊。是人中模型。是權威。是力。是光?!睅讉€簡短的比喻,一個完美的龍朱的整體形象就出來了。在人物語言中,沈從文小說中的人物對話通常僅限一行,但往往是個性化的、人性化的、意在言外的。沈從文對人物語言精練的處理,對于讀者了解人物性格,理解人物話語之外的意義有益。這樣唯美含蓄的人物對話在沈從文的小說中比比皆是,連人物的名字也極盡簡略之能。通常沈從文小說中的人物連個名字也沒有,“婦人”“男子”“兵”“女孩”“紳士太太”,要在不引起混淆的情況下,他不給人物取名字。即使取名字也都是質樸的不能再質樸的“三三”“翠翠”之類的名字。
沈從文選擇用一種含蓄無華的語言把生活和人生中美的部分表現得合人性、把人性中的自然之美唯美地表現出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小說風格,用最簡單的語言打造最美的東西,用最簡單的技巧煥發恒久的生命力,用最質樸的語言感召最質樸的人性所具有的美好情感,這是沈從文小說語言的高明之處。從這個意義上說,沈從文簡明平實的小說語言風格正是形式服從內容的藝術典范,質樸含蓄的語言也恰好體現了沈從文一生對純真人性之美的追求。
二、雙重思維下的抽象的抒情
抽象的抒情是文學創作的原則之一,它是藝術思維與理性思維的融合,在本質意義上它實現了對自我、現實和人生超越,使文學創作走向自由的廣闊空間。沈從文認為生命在發展中,變化、矛盾、毀滅是常態,它需要借助文學藝術將某一種形式或狀態凝固下來,形成生命的另外一種存在和延續。這種凝固轉換生命形式的文學藝術就是一種抽象的抒情。
抽象的抒情是藝術思維和理性思維的融合,抒情是屬于藝術思維的范疇,抽象是屬于理性思維范疇。他的作品呈現出藝術思維和理性思維的融合,他的小說很明顯地表現出一種抽象意識,在語言上帶有感悟式的哲理意味,給讀者以審美愉悅的回響。沈從文抽象思維表現為思想散步和情緒的宣泄,從現實的存在中運用思維的模式將客觀賦予人的情感通過人的各種行為呈現出來。但抒情不能只停留在藝術思維的層面,它還必須上升到理性思維的層面,即上升到抽象的抒情層面,才會獲得完整的美學意義,只有如此作為重要的創作原則才會顯示出它對文學的普遍性價值。因此說,抽象的抒情在創作中是一種極高的美學創作思維。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沈從文是一位獨具特色的浪漫抒情作家,他把對文學虔誠的宗教情緒與對生活熱情的浪漫情緒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情深意切、聯想奇特的抒情風格;同時他也是一位理性深沉的作家,以深沉的理性思索將深刻的思想賦予形象的描寫之中,向純生命文學的深層掘進,成就了他小說的抽象抒情風格。就像小說《邊城》,二十一節一氣呵成,而各節又自成一體,像一首首圓滿的散文詩,在結構上不是嚴謹的而是疏放,風格上不是濃烈的而是清淡,意境上不是現實的而是超脫,氣勢上不是博大的而是精致?!哆叧恰返恼Z言充滿詩意、質感和痛感,如“老船夫做事累了睡了,翠翠做事倦了也睡了。翠翠不能忘記祖父所說的事情,夢中靈魂為一種美妙歌聲浮起來了,仿佛輕輕的各處飄著,上了白塔,下了菜園,到了船上,又復飛躥過懸崖半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作者能夠真實展示情竇初開的翠翠的美妙情懷,源自作者高超的抽象抒情技巧,使深刻的思想融入形象的描寫之中,使他的作品不只停留在思維的層面,而是上升到抽象抒情的層面,呈現出藝術思維和理性思維的完美融合,獲得了完整的美學意義。
三、富有意味的詩化、散文化敘述形態
沈從文突破傳統的小說創作手法,并不著力構筑完整、生動的故事情節,而是在小說語言的運用中將詩歌的抒情和散文式的敘述導入其中,以清新、自然、雋永的語言創造一種詩意抒情的表達方式,用一種清淡的散文筆調,將濃郁的邊地風情和秀麗的山川景物融為一體,實現情感思維的流動,奏出輕柔和諧的田園牧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探索生命、寄寓理想,刻畫他所熟悉的性情人格、所默想的人生事理、所企求的理想人生形式,從而在敘述形態上呈現出獨特的個性。
沈從文小說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他高度重視情感在 創作中的作用,強調表現作者對人生的詩化感覺,使小說浸透了一種“鄉土抒情詩”氛圍。他在《邊城》《長河》等小說的創作中著意描繪湘西的風土人情、文化傳統、歷史沿革,烘托故事氛圍,把自然景物與人物故事聯系起來,不僅為人物提供活動背景,且為作者內心情緒表達提供寄托,抒發作者對湘西自然美、人性美、生命美的贊頌之情。用自然流暢的抒情方式,通過描摹、象征、比喻、暗示等方法創造出風格各異的意境,寄寓著人物現實的人生情緒。
沈從文小說富有意味的詩化、散文化敘述形態在語言上還表現為煉字煉句。他的小說讀來不失韻味卻很少使用過分修飾的語言,寫景寫人極少用形容詞而是較多地使用實詞,用最平實的詞語描述傳達出貼切而富于詩情畫意的美感,使讀者產生意想不到的藝術美感和閱讀。如《邊城》中的“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做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小溪既為川湘來往孔道,水常有漲落,限于財力不能搭橋,就安排了一只方頭渡船。這渡船一次連人帶馬,約可以載二十位搭客過河,人數多時則反復來去。渡船頭豎了一枝小小竹竿,掛著一個可以活動的鐵環,溪岸兩端水槽牽了一段廢纜,有人過渡時,把鐵環掛在廢纜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緣那條纜索,慢慢的牽船過對岸去?!闭麄€自然背景描寫中僅出現了“靜靜的”“清澈透明”“慢慢的”三個普通的形容詞,更多的是平實的客觀詞語,以兼具抒情詩和散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小溪邊所見到的風物人情。沈從文小說中詩意、散文化的語言對水鄉意境的描繪是他藝術美學追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文字成為沈從文小說語言藝術的特色。
四、在象征手法的創新運用中領會永恒的無限意義
在沈從文的語言藝術追求中有一點值得重視,那就是他在小說中對于象征手法的創新運用。他在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象征手法的同時大膽地吸取、借鑒了象征主義的表現手法,將“象征”這一概念應用于小說的整體,強調讀者要通過聯想和想象,從作品有限的、瞬間存在的形象中領會永恒的無限的意義。沈從文善于駕馭紛繁復雜的象征表現手法,各種象征手法在他的小說中表現得相當充分。
沈從文小說的象征手法主要體現在景物象征、生活場景象征和人物形象象征上。凡是沈從文小說中帶有象征含義的自然景物,都凝聚著某種人格力量。他讓這種人格化的自然景物觀照人物命運的發展,使作品的情感蘊含更為深厚。如《八駿圖》中的大海顯示出一種活力,象征著符合自然、蘊涵了無盡活力的人生;《邊城》中的渡口象征著翠翠和老船工的世界,充滿了仁愛、幻想和純真;而《菜園》里的關聯著人物的命運,它們都是客觀景物的自然存在,但其中蘊涵著深層的寓意,這種自然物一旦成為象征意象就顯得特別深遠悠長。
沈從文在小說中通過象征使生活場景隱示出一種更為深廣的美學意境。在《邊城》里,人物活動的環境處于原始民風與封建宗法關系交結的狀態。清越的牧歌聲里夾朵著不和諧的現代雜音。橫在翠翠和攤送之間的那座碾坊,凝聚著封建買賣婚姻關系的本質,人物命運的演變在骨子里反映著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的現實人際關系。在《?!分?,農民大牛伯和他的小牛之間充滿諧趣的友情真摯動人,然而人性的溫情只能在和牛的友誼中得到表現和獲得滿足,更顯示出大牛伯處境的可悲和生活的孤苦寂寞。
一、考點梳理
所謂小說的語言藝術,有兩層含意:一是小說作者的語言風格;二是小說中人物的個性化語言。常見的考試題型有以下兩類:
1.考查小說作者的語言。(1)某一詞語在文中富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2)理解某句話在文中的含意。(3)分析小說語言特色。
2.考查小說中的人物語言。(1)理解文中某個人物所說的話的含意。(2)賞析人物語言。(3)分析人物對話。
二、答題方法
1.分析小說作者的語言。
(1)品味遣詞用字。解答這類題目時要注意“四聯系”,即聯系本詞(對本詞語的含義進行解說),聯系本句或者上下文,聯系文章的主旨與作者的態度情感,聯系特殊的表達效果。提問模式一般有:①某一詞語在文中富有表現力,試加以說明。例:魯迅先生在用詞方面,主張要“精”,即“要用表達意思最正確的詞”。請以下面句中的“藏”字為例加以說明。相關語段:我的母親很高興,但也藏著許多凄涼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談搬家的事。(魯迅《故鄉》)②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詞行嗎?為什么?例:下面句中的動詞“拖”,能不能換成“拉、領”等動詞?為什么?相關語段:他回過頭去說:“水生,給老爺磕頭?!北阃铣龆阍诒澈蟮暮⒆觼?,這正是一個二十年前的閏土,只是黃瘦些,頸子上沒有銀圈罷了。(魯迅《故鄉》)③理解“××”詞語在文中的特定含義。例:結合上下文,請你簡要說說“滿室芬芳”的意思和其單獨成段的作用。相關語段:黃云山凈了手,又擦拭干凈,忙給秋小巒沏上一杯茶,再尋出一個銅香爐,插上一根點著的檀香。滿室芬芳。(聶鑫森《大師》)
總之,理解詞語的含義,必須透過詞語的表面義,體味其深刻的內涵,比如詞語的比喻義、象征義、反語義、雙關義、指代義;此外,還必須聯系詞語的具體語境,結合作者觀點、文章主題,從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對應的闡釋。
(2)分析或賞析短語、句子。解答這類題目要注意:①從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②分析該句的語法特點,了解該句的主干和枝葉部分,尤其是枝葉成分。③注意本句與上下文的關系,還有頓號、分號、句號等表明語句結構的標點符號,此外,要熟悉常用句式的表達效果。④考慮修辭手法等。
例:分析下面文段中“一堆‘碎銀’”的妙處。相關語段:12點,你跨過兩條橫街,到了郵局,很小很小的一間郵局。你買了二十張郵票,寄出四封信。郵務員說,“二十文。”“二十塊”說“二十文”,總讓你覺得好像活在清朝,但是還沒完,他的下一句是,“你有碎銀嗎?”沒有,你沒有“碎銀”,因此他只好打開抽屜,設法把你的五百大鈔找開,反倒給了你一堆“碎銀”。(龍應臺《我村》)
(3)賞析作者的語言風格。不同的作者,會有不同的語言特點,如平實、樸素、華麗、冷峻、熱烈、簡潔、明快、曉暢、典雅、清麗、幽默、辛辣、含蓄;有時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遣詞造句、修辭、煉字、句式等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語言的地域色彩、語體色彩。
2.分析小說中人物的個性化語言。
(1)對小說中人物語言進行賞析。首先要讀懂題目的指向:要賞析的是人物語言,扣住“怎樣描寫的”和“有什么作用”兩個方面回答即可?;卮稹霸鯓訉憽?,一般還要考慮修辭、用詞、句式等?;卮鹦揶o類問題,首先要明確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其次要回答這種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在文句中表現了什么內容,最后回答這種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有何作用、好處或效果,并結合語境加以說明。
例:對小說中畫線處的人物語言進行賞析。相關語段:“這鳥籠根本不用養鳥,只要在樹上一掛,它自己就會叫起來”,說著,他當著眾人把鳥籠轉了幾轉,又把鳥籠擱回桌上,“得,我買下了”。(小說《巴爾塔薩的一個奇特的下午》)參考答案:運用了夸張、比擬的手法,寫出了鳥籠的精美,表達了老大夫對鳥籠的贊賞之意。
(2)揣摩人物語言,分析人物性格。例:下面是孫犁小說《荷花淀》中的一小段人物對話,請揣摩人物語言,分析人物性格。相關語段: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集在水生家里來,大家商量:①“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雹凇拔矣芯湟o的話,得和他說說。”③“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的女人說。④“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們快去快回來?!雹荨拔冶緛聿幌肴ィ墒前称牌欧墙形以偃タ纯此?,有什么看頭??!”于是這幾個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劃到對面馬莊去了。參考答案:上面四個婦女①機智伶俐;②、④(同一個人)爽朗直率;③沉穩謹慎;⑤忸怩含蓄。
【針對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兵回家探親時,小琪抱一個孩子來看他,兵屋里一屋子人,很熱鬧,小琪進來,把一屋子的熱鬧熄滅了。
旋即,眾人離去。
一屋子只剩下兵和小琪,還有那個抱在小琪懷里的孩子。相對無言。
良久,小琪開口說話了?!拔覍Σ黄鹉??!?/p>
兵無言。
小琪說:“是母親逼我嫁給大狗的。他有錢,給了聘禮兩萬塊。我不嫁,母親跳了兩次河?!?/p>
兵無言。
小琪說:“我是愛你的,一直愛你,我也知道你喜歡我,你還同意的話,我跟大狗離婚,跟你結婚?!?/p>
兵無言。
(選自《風鈴》)
小說《風鈴》開頭部分三次寫到“兵無言”,請談談你對這三處“兵無言”的理解。
答: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兩個女兒,長得跟她娘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眼睛長得尤其像,白眼珠鴨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渾身上下,頭是頭,腳是腳。頭發滑滴滴的,衣服格掙掙的。――這里的風俗,十五六歲的姑娘就都梳上頭了。這兩個丫頭,這一頭的好頭發!通紅的發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個去趕集,一集的人都朝她們望。
(選自《受戒》)
賞析上面語段的語言藝術。
答: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黛玉又問姊妹們讀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p>
(選自《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