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 16:00:58
序論:在您撰寫勞動教育活動設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設計類專題 關鍵要素 實踐探索
2012年9月,浙江省新版小學《勞動與技術》教材投入使用。新版勞技教材中,增加了設計類專題活動的內容,倡導在專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設計素養與實際操作能力。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從小培養他們的技術素養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良好的技術素養有利于學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學生適應社會需求。本文筆者即結合小學勞技教材中設計類專題的內容編排,談談設計類專題活動有效展開的關鍵要素與實踐探索。
一、設計類專題在勞技教材中的安排
以三至六年級的下冊教材為例,我們發現設計類主題的活動數量呈階梯狀上升,三年級開始先開設一個主題活動,四、五年級開設兩個主題活動,六年級開設三個主題活動,至此在一學期規定的五個主題活動中占到了整個教材的60%??梢?,對于小學生設計能力的培養,三年級是啟蒙階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能力,其設計要素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多。到六年級時,已成為小學勞技課程中非常關鍵的學科核心能力。從設計類主題的活動內容上看,這些操作的主題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生活動能力、生活經驗能夠有效銜接。從三年級學生比較熟悉的活動小屋到四年級的風箏,再到五年級的回力車、六年級的易拉罐椅子、庭院模型,都能將勞技課程的設計要素、技術要領與日常實踐充分整合,保證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性。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有效展開設計類專題課程的教學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認為應該圍繞設計類專題活動實施的幾大要素進行教學策略上的探索與實踐。
二、設計類專題活動實施要素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勞動與技術課程始終圍繞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能力和操作水平,選擇“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培養學生的技術設計能力。每個設計類專題安排三個活動,經歷“需求調查、方案構思、草圖繪制、模型制作、調配裝試、交流評價”等活動環節??偨Y起來可以得出以下四個關鍵的實施要素。
關鍵要素一:方案構思是前提
在設計之前,對設計方案進行構思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前提條件。以三年級《活動小屋模型的設計與制作》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觀察生活中的活動板房,也可以搜索網絡上供臨時居住的板房,結合這些信息先思考自己想設計什么樣的活動小屋?小屋由哪些主要部件組成?用什么方式來連接?等等。對自己即將要設計的活動小屋有個方案的構思。有了設計前的思考,再加上課堂上的教師指導、小組合作,學生形成的初步方案才會有一定的可行性。
關鍵要素二:草圖繪制是重點
小學生展示設計方案的方法一般是采用設計草圖的形式進行。草圖包括整體圖、展開圖和連接插口的示意圖。整體圖是指將頭腦里的設計思路通過在紙上平面化地展示出來??紤]到連接方式無法在整體圖上展示出來,所以還需要繪制連接插口的示意圖,以及配有具體尺寸的展開圖,這樣就能為后續的制作做足準備。對于小學生來說,繪制整體平面圖難度尚可,學生基本能畫出設計樣式的整體圖,但畫連接插口的示意圖有難度,需要學生對制作過程中的細節進行充分關注。這是培養學生設計能力、關注操作細節的重點。以“活動小屋”為例,“前墻與山墻”的插口示意圖是難點,教師在引導學生設計這部分示意圖的時候,將連接方式體現到設計圖上,以“插接”的方式來連接,并教會學生看懂圖示,明確插口的長度是板長度的一半左右,寬度是板的厚度,這樣插接牢固、結實。這些設計思路僅僅停留在腦海里還不夠,需要學生通過展開圖標出具體尺寸,才能具體落實到操作中。這樣的設計關注了細節,培養學生用技術的眼光去評價設計方案中的每個環節。
關鍵要素三:模型制作是關鍵
設計圖完工后的模型制作是關鍵。這個環節一來能檢測設計圖是否關注到了制作過程的各個細節,二來能對設計圖中的不合理處進行修正,為后續專題中設計草圖積累經驗。學生的技術設計能力就是在這一次次設計草圖、模型制作的實踐中不斷提升的。還是以“活動小屋”為例,制作時使用的材料是KT板,工具主要是美工刀、量尺。在制作過程中,美工刀的使用、KT板的切割大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細小插口的切割、屋頂的連接方式,又將學生的前期設計與后期實踐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兩者操作中不斷積累實踐經驗。然而,制作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就是設計圖中最容易忽略的細節,如前墻與山墻的尺寸不匹配,插接過松過緊等問題,都會在模型制作中出現。在草圖繪制與模型制作兩者交互之間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技術細節的認識、訓練,規范技術操作技能,由此讓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培養其技術素養。
關鍵要素四:合作學習是保障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進行設計圖的構思,然后設計草圖、展開圖、連接圖,并且根據設計圖進行模型的制作、拼裝,這些過程如果要學生全程獨立完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勞技教學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必要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中互學是開展設計類專題活動的有效保障。缺乏小組內的交流、分享、智慧碰撞,讓學生以個人的生活經驗和實踐能力去參與活動,純粹依靠個人力量很難解決活動中的各種問題,也會降低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只有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中,相互分享學習資源,發揮共同智慧,才能解決更多的實踐問題。所以說,小組合作學習是開展設計類專題活動的組織保障。
三、設計類專題活動教學策略
圍繞以上四點實施要素,并將其運用到設計類專題活動教學中去,可以形成以下幾點教學策略。
(一)重視設計前“預學”,提前進行思考
以四年級下冊設計專題“風箏的設計與制作”為例,一個主題三個小活動,其中“風箏的設計”是第一個活動。上課之前,布置學生進行相應的“預學”,讓學生對要設計操作的內容進行思考。針對設計類主題的“預學”,并不是先把教材上的步驟、方法學習一遍,而是圍繞相應的活動主題,以預學單的方式提前搜集有關的材料。比如“風箏的設計”主題,讓學生去觀察平時的風箏都由哪些部分組成,如形狀、大小、顏色、材質等等,也可以搜索古代風箏的起源、濰坊“風箏之都”的文字介紹,教師提前一周設計了這樣一份靈活的“預學單”(如圖1)。
從預學單的內容上來看,三個要求“風箏的組成、風箏的歷史、風箏的預設計”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學生樂于在周末去嘗試。從預學單的量來看,內容不多,可以綜合利用空余時間完成,不會占用學生大量的周末學習時間,所以從內容和數量上都是能接受的。但是,預學單的內容過多、難度太大,所占用的時間會大大影響學生的周末生活質量,也是不可取的。
(二)突出設計中“互學”,修正設計方案
這里談到的“互學”可以在兩個環節體現。第一環節是課堂教學中安排小組交流,讓學生圍繞課前的“預學單”在組內進行分享,交流自己的觀點。以“風箏的設計與制作”為例,前面的“風箏組成、風箏歷史”結合學生的交流、教師的補充來呈現,而“風箏的預設計”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先交流,認真傾聽,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自己的設計建議,同時也傾聽同伴的觀點與建議,為自己接下來設計方案做準備。
第二環節是在設計方案初稿確定的過程中安排“互學”。方案的設計既是為了讓自己看得明白,圍繞方案能進行后續制作,也是為了在與同伴交流中不斷修改、完善設計細節。這個設計方案不斷修正的過程,就是以小組為單位的“互學”來實現的。每個學生,需要在自己的觀點、同伴的建議、教師的指導下不斷修正,最終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設計方案,所以方案的設計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在系列活動中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過程。
(三)抓住設計后“分享”,完善設計細節
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分享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個別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吸收更多的同伴的觀點。這個交流分享的過程,既是向同伴表述自己設計觀點的過程,也是依靠同伴間觀點碰撞,以及教師的指導點評,將設計方案進一步細化的過程。以“風箏的設計與制作”為例:
一個學生站起來,在實物投影上展示他的設計方案,講述了他的設計意圖。旁邊的學生針對他的講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有的說“飄帶可以設計得再長一些”、有的建議“燕子的翅膀盡量大些”、有的則提醒“竹篾和風箏粘合的部分,你打算怎樣粘得漂亮些?”等等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中,有的已經在小組交流的層面涉及,這位學生也已經有了設計考慮,而有些內容是重新提出來的,需要這位學生在方案中進一步細化。在聽取同伴建議的同時,教師也可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或追問, 比如說:“飄帶加長,是要設計得又細又長?還是又寬又長?這里也有講究的!”
在這個分享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同伴的建議、教師的引導,其對于設計過程中的細節設想得更加周到,為后續的風箏制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 老年人;健康教育;行為研究
按照我們國家的標準,六十歲以上的人為老年人。這個單純就年齡為劃分的標準,是作為一種退休年齡的制度而言,卻并不完全符合客觀實際。事實表明,許多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科學家、發明家等,在他們的老年期仍然大有作為。因此,人到退休年齡時充分注意個別差異與個別需要而作適當的留任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在上幾個年代,我國的老年人少,而且社會變遷也少,大多數的家庭生活穩定,家庭關系和睦,老年問題尚未成為社會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深刻變化,人生價值觀念的更新,老年人的家庭成員也發生了變化,如失去了配偶,結了婚的子女離開家庭等等。更有甚者,有的子女照顧老人,其目的是為謀取老人的遺產;或虐待老人,使其無法生存。這樣,就使老人價值觀降低、孤獨、無人照料,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已經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尤其近年由于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老年人占的比例逐年升高,國內外越來越重視老年人的研究。例如興起的科學有老年學,老年病學,老年心理學等等。作為與老年人健康問題接觸機會頗多的醫護人員,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與其心理因素有關,而心理因素能直接地反映到心理行為及其適應社會的行為。因此,大家都多些關心老年人,為使其能夠在祥和的氣氛中生活,展開對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咨詢活動及對老年人適應社會的行為(簡稱適應行為)研究,是很必要的。本文就個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有關老年人的心理行為及其適應行為作粗略分析與體會,供同行們參考,以期作拋磚引玉之用。
人生經歷了六十余年,此時老年人的心理行為最為不平衡,是人們常說的退休的休克時期。此時子女已長大成人,紛紛離開,配偶年老多病,或喪偶,因而形成了孤獨感;放下了職位的重擔,讓出了權力地位,喪失了社會角色;社會地位有所改變,因而產生了無用感或遺忘感;退休這后停止職業活動,收入減少;因而失去了安全感;停止社會活動這后,體力逐漸減弱,形成了嚴重的健康問題等等。如何使老年人盡快地適應退休后的生活?就老年人本身而言,一般退休幾年這后,只要適應了生活變遷,心理行為與社會環境就能達到平衡。至于適應行為,老年人除了主動地鍛煉身體,保持良好的健康水平這外,同時要重新選擇自已的興趣。將要退休的應作好思想上、感情上一生活上的充分準備,即使接到退休的命令,也能愉快地離去。
主持人提示:德育自始至終都貫穿于整個教育體系,充分發揮勞動課的德育功能,可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德育空洞說教、被動灌輸的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體驗、感悟道德境界,提高分析判斷能力,主動遵從道德規范。
四川省成都市二十中校長胡鈴冬:勞動教育課的開設,使學校課程更加豐富,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對學生意識和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學校德育處規定:各年級勞動教育課程,高一40課時,高二30課時,高三15課時。從勞動教育課開設初始,學校組織教師編寫了簡明教材,經過不斷完善,成為校本教材《勞動技能》。該教材曾在2014年省級高中課改校本教材評比中獲得一等獎。內容涉及勞動教育的意義、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清掃的主要技能、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校園責任區的劃分、勞動效果的評價等。學校還專門為勞動班級制作了工作服裝,先為灰色大褂,不久就改為了沿用至今的綠背心。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和深入,勞動教育課又逐漸整合了禮儀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除了清掃校園維護校園整潔外,勞動輪值班級還承擔了每日的升降旗儀式、課間禮儀執勤、考場執勤等教育活動。隨著勞動課的開展,學校對學生打掃清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推垃圾車不能用傾倒方式,要把垃圾袋在垃圾房一袋一袋地放好,以便清潔工人進來收拾;給垃圾桶換垃圾袋,袋口覆蓋要達到8厘米,追求整齊美觀。學校希望通過這樣要求,指導學生做好身邊事、細小事,教給學生智慧的做事方式,務實的工作態度。
江蘇省海門市證大小學校長仇麗君:由學校德育部門協同少先隊大隊委,對各項勞動進行評估,配以相應數額的星光幣。完成該項勞動就獲得相應數值的星光幣,如果不能完成或者不能完全完成,要扣除一定數額的幣值。各個班級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在學期初進行一次性的勞動項目公布,也可中途每隔一兩月進行一次更替,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要求每一位學生至少參加一項以上班級勞動,一項校級勞動,這是期末評選“星光學生”和“十佳星光學生”的必備條件。每月最后一天,學生可以把一個月積攢的星光幣存到星光銀行,星光銀行進行登記并賦予一定比例的利率。學生獲得的星光幣,可以購買學校圖書館的折舊圖書,可以參加校園貿易節的拍賣活動。每學期學校都要舉行淘寶拍拍樂貿易節,也可以使用星光幣購買貿易節的各種物品?!缎枪鈳艅趧觿摌I》德育課程體系,是以學校公共福利為主要特征的勞動教育,通過對班級、校園內涉及的各項勞動進行梳理和整合,采用自由開放的認領形式,讓全體學生都積極投入到各項勞動中。而通過發行校園星光幣,把勞動教育與創業教育結合起來,從小培養學生“有勞動就有收獲,有付出就有回報”的積極創業思想。通過星光銀行的開設,讓學生初步感受貨幣流通,滲透理財理念。
體現校本課程特色
主持人提示:學校勞動教育要建立多元課程體系,形成“課程超市”,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個性化課程和選修課程等,以供學生自主選擇。
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德愛學校校長陳二泉:我校的勞動教育,是從和學生生活最緊密的“吃”開始的。從一年級就開設廚藝課,請廚藝大師給他們上課,從包餃子到做壽司、從炒菜到煲湯,學生按程序環環相扣、一絲不茍,然后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周末回家偶爾還能在父母面前展示一下,不但極大地增強了自信心,同時培養了學生愛惜糧食,也懂得了相互配合和尊重學校廚師等。學校還開設了手工課、泥塑課,每個學生每學期還要認領一盆花或一盆草,自己精心照顧和養護,每學期定期開展“美麗的班級我的家”活動,整個教室的布置和美化全部由學生完成,低年級則是在教師指導下完成,通過微信展示,并展開拉票活動。班級打破了以班長及各種委員為干部的組織結構,學校打破了以學生會等常規的學生組織,全部以小志愿者組成的各種組織機構,校園衛生、食堂管理、宿舍看管,完全是自發、自動、自覺、自愿。通過每個人親身參與,提升了他們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享受到校園因我而改變,感受到自己的水平和力量,真正喚醒了自己、發現了自己,從而帶動自己各方面不斷提升。
重慶市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小學副校長朱燕紅:在重慶市南岸區區域幸福教育理念的推動下,我校始終將“讓動手成為一種習慣”作為學校辦學理念的行動指南。學校組織了“播種在春天”的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自己種植蔬菜和花草,見證蔬菜等農作物的成長過程。在種植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耐心與責任意識,而且在勞動的過程中創造了美,感受了植物生長過程的魅力,進而塑造了學生的勞動意識與勞動精神。同時,我校借助開展“左手游戲,右手生活――培養鼓娃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德育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游戲和實踐活動中,學會了必要的生活小技能,讓學生通過自己制作手工零錢袋、水果拼盤等生活用品,發現自己的創造力,在勞動中體驗幸福。
江蘇省淮安市復興鎮中心小學校長王志洋:學校融合國家和省級課程,開辟校本勞動養成課程,編寫了《學會生活》教育讀本,按照“自理習慣、家證服務、生產勞動、社區服務、實踐活動、生存技能”六個板塊來設計。每個年級各板塊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形成六年一貫制的校本課程體系。學校德育處和教務處通力合作,制定出全校學年度技能競賽計劃,并以此來規范各年級學生勞動技能培養活動。學期初在家長會上將競賽項目布置給家長,各班級在學期中進行班級海選,學校擇優在家長會上進行技能展示競賽。上學期各年級預設的習慣類競賽項目為:一年級“我會系紅領巾”,二年級“我會系鞋帶”,三年級“我會裝書皮”,四年級“我會整理書包”,五年級“我會擦桌椅”,六年級“我會清掃地面”。這樣做,讓每一個孩子在小學六年中都能學到生活技能的教育。此外,爭取地方政府投入巨資,改善勞動教育硬件,添置“四維一體機”“標本室”“探究室”“勞技室”等教學設備,為學校勞動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礎。學校設有專門的勞動試驗田,加之集鎮周邊工廠商鋪較多,這些都是勞動教育的寶貴資源。
挖掘其他學科蘊含的勞技內容
主持人提示:在其他學科教學中,也或多或少蘊含著一些勞動教育內容,因此,“在其他學科教學和相關教育活動中也應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成為新的著力點。
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辦公室副主任張艷紅:學校提出辦“有靈魂的教育”,教會學生以勞動獲取幸福體驗,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幸福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校在一周一課時的基礎上,發動各科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充分發掘所在學科蘊含的勞技教育內容,不失時機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勞技教育,進而形成教育合力。比如:通過挖掘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課文,告訴學生幸福就在有益于人類的勞動之中。有的老師甚至將數學課開在了食堂,孩子們在食堂師傅的指導下開始學包餃子。利用這一主題先學廚藝,在“勞動”之后,老師才開始教學生進行數學的“統計”單元內容的學習。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真可謂是一舉兩得。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學校還專門開辟了種植園,園里有大片的竹林和丁香、桂花、海棠等觀賞植物60余棵,還有石榴、櫻桃、枇杷等果樹100多棵。學生親身體驗選種、播種、澆水、施肥、收獲等環節,教師讓孩子們觀察樹木、花草、麥苗以及蔬菜的生長過程。在陽光的照耀下,孩子們同大自然的植物一起長大。
安徽省蕪湖市棠梅小學校長沈鴻:學校十分重視對孩子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的培養,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是德育乃至整個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把學生勞動實踐納入德育系統中。學校利用班隊課和手工社團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日常勞動教育。此外,在學校每學年的“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系列活動中,會專門舉行兩次主題勞動教育活動:5月“我勞動我快樂”主題活動;11月,結合素質教育開放周開展的“勞動大比拼”專場比賽。今年5月開展的“我勞動我快樂”主題活動,體現了學科整合、全員育人的特點:美術教師組織學生在班級展示了勞動作品――“各行各業的勞動人民”的繪畫作品,有描繪交警指揮交通的,有描繪清潔工掃馬路的,有描繪園丁修剪樹枝的……每個同學的作品都栩栩如生,以學生向往的方式拉開了勞動的序幕;班主任組織一次室內大掃除和校外勞動實踐教育,大掃除活動,包干到人,分工勞動,清掃綠化帶、洗擦宣傳欄等;音樂教師教唱《勞動最光榮》等勞動歌曲。通過“畫、做、唱”等形式,引導學生體會勞動的樂趣,學會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實驗學校副校長孫怡:學生生活在一個科學技術瞬息萬變的時代。揭開技術的神秘面紗,我們可以看到,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了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也融合了經濟、法律、環保等方面的教育內容。綜合實踐課是國家課程,是勞動技術課實施的主渠道。學校從學情入手,設計了“衣食起居的勞動習慣、社會生存與生活技能、信息技術與應用”三個綜合實踐課主題,分三個年段,板塊推進,實施國家課程,很好地體現了國家課程校本化的一面;學校開發校本課程生物與種植、化學與生活、物理與維修等,把勞動技能有機地植入學科中,體現了校本課程生活化的一面;另外,學校還倡導特色教師開發個性課程,例如軍模設計課、光與電的探究課、保險與營銷課……鼓勵教師以生為本,各盡其才。
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主持人提示:言教不如身教。學校勞動教育離不開社會、家庭的配合。中小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的養成更離不開父母及家庭成員的模范作用。
江西省安遠縣三百山中心小學校長盧紅勝: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學校勞動教育離不開家庭的配合。我校通過組織開展“今日我當家”主題活動,激發小學生做家務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家庭生活,促進與家人之間的感情聯系?;顒觾热萦邢幢?、倒垃圾、掃地等,并讓孩子們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務勞動成果,讓孩子們產生濃厚的勞動興趣,形成一種帶動、交流的效果。通過一系列勞動實踐活動,促進了教育與生活的聯系,學校與社會的溝通,將學生的學習與教育置于真實的自然、社會、生活中,促進人的發展,在鍛煉多種勞動技能的基礎上,獲得一技之長。
一、指導思想:
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人,勞動創造了美。生產勞動是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基礎。搞好勞動課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簡單的勞動方法。提高勞動技能,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的高尚品質。并能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很多的方便和樂趣。
二、基本情況分析:
小學勞動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 , 題材廣泛,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都很強 。課堂教學要求學生既動腦又動手 , 手腦并用。這種教學實踐活動,正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發揮學生創造性的最佳機會。創造性勞動教學終極目標是鼓勵和引導學生增強創新意識,投身創造實踐,探索創造途徑,養成創新習慣。
勞動課的第一特性就是實踐性強,沒有實踐或實踐得不夠,都不能體現勞動課的最大特點。特別是我校地處農村,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很好的條件。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促進學生自主全面發展,實現學生功能的轉變。教材的內容易于學生接受,篇幅少而精。小欄目的設計,題目、教材語言的表達都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點,并圖、文并茂。封面設計等都不超越學生的興趣、學生的經驗,學生的現有知識。原教材來自城市內容的比較多,來自農村的比較少,新教材兼顧了農村、農業、農民、糧食問題和環保問題。教學措施:
四、教學目標:
1、營造寬松氛圍,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啟迪學生創造的智慧。
2、積極探索勞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生活、生存技能。
3、通過勞動課程的開展,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4、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對勞動的正確認識和情感態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四、教學措施
1、本學期我校勞動教育工作將緊緊把握時代脈搏,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堅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在動手動腦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2、在勞動實踐的基礎上,堅持“趣――授――練――評”的教學模式。
3、通過對學生勞動能力的培養,進而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 4、把勞動教育與德育結合,緊密與少先隊活動掛鉤,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和多樣性。
一、基本情況
今年的勞動教育宣傳月活動以大力開弘揚勞模精神、抗議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發廣大學生以奮發有為的進取狀態,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的,以“愛勞動、愛人民、愛家鄉、愛祖國”為活動主題,我縣*所中小學,*名中小學生參與了此次活動,主要通過廣泛宣傳、創意制作、成果展示等形式開展了此次勞動教育宣傳教育月活動。
二、主要做法
(一)認真部署,明確要求。
*縣教科局向全縣各中小學下發通知,對自治區《關于開展2021年勞動教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中的活動目的、活動主題、活動時間、和活動內容,以及《自治區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清單》向各中小學進行了傳達,并對勞動過程指導、活動材料上報等相關工作提出了具體建議和要求。
(二)各學校積極響應,確定方案。
各學校根據各學段學生年齡特征、針對實際學情,分年級選擇了合適的項目和內容,安排了適度的活動時間和強度,確定勞動教育宣傳月活動方案,并在各學校廣泛宣傳,通過勞動教育實踐,引領學生在勞動中健康成長。
(三)密切家校聯系,保障落實。
為提高學生活動的規劃和管理能力,各學校充分借力學生“家長”這一寶貴的教育資源,與家長協同育人。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家長的陪伴與呵護,避免安全隱患。老師悉心引導,家長近身“助力”,學生親身實踐,使勞動教育取得實效。
(四)落實有亮點,活動顯成效。
1、疫情專題篇。關注疫情、積極投入“疫情防控”,成為全縣中小學生成長的必修課。探究病毒來源、宣傳如何科學防護、記錄疫情人生百態、贊美勇敢的逆行者。學生們開動腦筋,做有創意的宣傳海報、繪制防護漫畫、制作“防疫”繪本;用手抄報記錄在疫情面前迎難而上的最美逆行者,傳遞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的家國情懷;“小主播說新聞”、“詩朗誦”為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加油,為中國加油!
2、生活勞動篇?;顒又黝}“ 家務小達人”、 “垃圾分類我在行”,低年級小主題“疊衣服”、“每天早早起床疊被子”、“整理我的房間”等等,讓家里干凈整潔;“護綠小衛士”讓綠色凈化心靈;“我是廚房小幫手”、“ 我和蔬菜交朋友”讓一粥一飯表達對家人的愛;“一起來做老游戲”讓親情洋溢;“做時間的小主人”、“體育鍛煉我最棒”讓身體更健康。
3、設計制作篇。“居家小小設計師”、“變廢為寶小制作”、“ 心靈手巧我在行”等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利用各種材料做成小制作,感受紙張、布塊、針線、盒子、一次性水杯這些小物件經過巧手后發生的神奇變化,培養了觀察力、想象力、創意物化能力。
4、藝術創意篇?!拔已壑械那锾臁敝黝}活動中,孩子們用畫筆畫出了秋意盎然的美麗新疆,也畫出自己的童年、童趣、童真。有些學校開展了“寫中國字,做中國人”、“一日一字抗疫有我”主題活動,孩子們以書法歌頌逆行的白衣戰士和一線防護人員,實現了思想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和統一。
5、實驗探究篇。“生活中的圖形”、“趣味小實驗”、“我是小小科學家”活動中,學生們在科學實驗中學會思考,培養了動手能力,激發了創造力,認識到科學就在身邊。
四、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勞動教育宣傳月主題活動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教育意義,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活動時間短,宣傳力度不夠,活動教育意義持久度不夠。
2、勞動實踐形式單一,大多集中于干家務、整理房間等簡單的勞動形式。
3、社會勞動資源利用較少,沒有拓寬勞動教育活動途徑。
主持人提示: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必須要加強制度建設,制定國家課程標準;加強課程管理,加強教學質量的督導與評估。
福建省南平市第四中學副校長紀聯昕:對未來的勞動教育課開展方式,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對勞技課的開展要有一個較完善的可操作的頂層設計,建立一套可行的考評制度。針對南北不同的地域、城市與鄉村以及不同學齡的學生,勞技課的教學內容應區別對待;建議對勞動工具的配置、配套的勞動設施設備、勞動實踐活動的經費等要得到保障;建議每個區(市、縣)屬地要有一個條件較成熟的勞動實踐基地;建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一支“能文能武”的穩定的勞技課教師隊伍。
廣東省廣州市長堤真光中學校長蔡練:“用最生活的教育提高學生生命質量”是學校和美特色教育目標之一。生活教育、勞動教育是“詩意校園”的重要內容。學校以社會需要、學科體系和學生發展為基點,把勞動教育的內涵從體力勞動拓展到綜合實踐、研究性學習等課程之中。例如:學校開設的“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系列特色課程,旨在通過自制果酒、插花與花語、茶藝等方面生活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愛勞動、會生活、懂情趣的美好情操。學校重視建立班級勞動考核制度。本學期,組織開展“課前一掃”活動,各班級在上課前,完成本班在校內公共區的包干勞動,全員參與到校園衛生保潔中。檢查勞動態度和效果,每周班級常規評比,將衛生包干勞動常規化、制度化。
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睿智學校校長盧大鋒:根據實踐性原則,學校構建了課堂教學、家校結合、定向培養等勞動教育模式。課堂教學模式:感知――實踐――導行,即通過教師對勞動技能的介紹,初步感知所學勞動技能的內容;通過教師小步子多循環的實驗演示,明確每個環節的要點;通過教師的親自指導,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相應的勞動技能;通過教師創設與所學勞動技能相關的活動,驗證學習效果。家校結合模式:學校勞動教育和家庭勞動教育相結合,各項教育內容均可利用此模式進行。比如學校在勞動課中學習做簡單飯菜,課后就可以利用家庭這一延伸的課堂,進行實踐性操作。這需要學校和家庭做好有效溝通,以達到教育目的的一致性。定向培養模式:主要用于畢業班級。每年學校對畢業生都盡可能提供就業幫助,學校主動與用工單位聯系,為學生尋找就業機會。一旦確定,學校就依據用工單位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培訓,從而使學生很快地適應工作。
激發學生的自我教育
主持人提示:作為旨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勞動技術教育,要想深入開展,必須觸動內心世界,成為孩子自己的需要,關鍵是要激發孩子的自我教育。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安里學校校長毛展煜:勞動教育要和堅韌品質、合作能力的形成相結合。勞動實踐本身就是艱苦的,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往往會遇到某些艱難困苦和曲折磨難,非常有利于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勞動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們自覺主動地迎難而上、敢于拼搏、戰勝困難,逐步養成堅決果斷、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同時,勞動教育還要和服務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相結合。家務勞動是每個家庭成員必須承擔的義務。孩子雖小,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有責任孝敬長輩,有義務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要培養孩子們自覺為學校服務、為社區服務的精神,承擔包干區保潔,為社區做義工等。同時,在勞動習慣養成中,培養他們服務家庭、服務社會的責任心。
江西省安遠縣三百山中心小學校長盧紅勝: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自主動手能力,培養了熱愛勞動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它加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強化了班級的班風班貌建設。同時,這對于實現中國勞動教學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重要意義。每一次活動,學生的熱情特別高,從原來不愛勞動,怕苦怕臟怕累,到如今能翻地、種植、管理,無不體現著學生勞動能力的質的飛躍。因此,學校要轉變教育觀念,提高對勞動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真正把勞動教育擺到“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位置上來;要加強勞動教育課的師資隊伍建設,努力建立一支質量較高、數量充足、專業齊全、相對穩定的勞動教育課教師隊伍;要爭取各級政府專項經費的支持,加強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配置必要的設施設備,并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學校開課;還要狠抓考核評估手段建設,建立行之有效的勞教考核評估手段,考核學生動手能力,最基礎最通用的技能等方面。
廣東省廣州市長堤真光中學校長蔡練:我校的勞動教育,不拘泥于傳統的說教,以特色主題活動、特色課程設置等渠道進行,充分創設體驗情境,教育方式生動有趣,說服力強。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勞動的樂趣,品嘗勞動的成果,逐步養成熱愛生活、感悟道德、熱愛勞動、知行合一的好品格。學校秉著“行勝于言”的精神,堅持開展勞動教育,把勞動教育活動與每年的“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按時開展,使之常規化。把勞動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合進行,固定課時、場所,開發校本教材,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學校在“行勝于言”的探索與實踐中,使勞動教育常規化、制度化、課程化和生活化,勞動教育的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也日益成熟。
勞動教育不能止于校內
主持人提示:勞動是一堂大課,它的教室是全社會。要真正體現勞動的意義,還須到課堂之外的廣闊社會之中去歷練、感受。
江蘇省宿遷市實驗小學辦公室副主任張艷紅:學校的課堂,相對來說是有限的,而課外、校外是無限的。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各界資源和校區優勢,打通校內與校外的屏障,將勞動教育落到實處。比如,我校和洋河集團聯合建立了勞動實踐基地。學生們深入到酒廠的釀造車間、灌裝車間,了解到一瓶酒要經過糧食原料的粉碎、配料、加曲、發酵、糟焙等24道工序,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學生們在包裝車間親手貼好酒瓶上的標簽,把它裝進包裝箱,親身感悟勞動的幸福和價值。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們在親眼見、親耳聽、親自做的過程中,獲得了勞動技能,養成了勞動習慣,突出了勞技教育的實踐性。
【關鍵詞】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專業特質
新時代背景下,要落實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其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鍵在于教師。勞動教育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專業特質,才能勝任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真正實現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價值。
一、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專業特質的內涵
從事不同行業的人,有著不同的專業特質。所謂特質是指一種可表現于許多環境的、相對持久的、一致而穩定的思想、情感和動作的特點,它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和行為傾向,具有抽象性、穩定性、相對性和結構層次性等特征[1]。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特質就是指勞動教育教師所具有的穩定、持久而獨立于情境的心理特征[2]。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只有具備從事勞動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需的、特有的品質,才能勝任勞動教育教學工作,在工作中有所作為。
二、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專業特質的主要表現
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特質是由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和新時代對勞動教育的要求所決定的。根據勞動教育教師應具備的特點和符合的要求,筆者認為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特質主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豐富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強烈的學習意識,以下展開具體論述。
(一)高尚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所應遵循的基本規范。教育是塑造學生靈魂的事業,教師只有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才能更好地培育學生。勞動教育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主要表現如下。1愛崗敬業能夠充分認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價值,高度認同勞動教育教師職業,熱愛勞動教育教學工作,對工作認真負責,兢兢業業。2關愛學生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全身心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體差異,相信學生的潛能,努力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3育人為本,因材施教牢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學生形成勞動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努力為每一名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
(二)豐富的專業知識
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持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教育最終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不僅影響著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而且影響著學生的學習[3]。勞動教育教師要具備的專業知識主要有以下幾點。
1扎實的教育知識
勞動教育教師的教育知識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具有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是開展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熟練掌握教育教學基本原理,特別是要把握好知、情、意、行相統一的勞動價值觀形成規律,按照教育教學規律開展教學活動,還要準確把握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做到因材施教。
2精深的學科知識
勞動教育學科知識主要指勞動教育教學的概念、原理、理論、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具體包括勞動教育的歷史發展、勞動教育的性質和基本理念、勞動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勞動教育的形式與方法、勞動教育的途徑與評價、勞動教育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以及勞動的相關知識等。它是教師進行正常教學、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教師要精準掌握勞動教育相關學科知識。
3豐富的學科教學知識
學科教學知識是教師運用學科知識進行教學活動的載體和基礎,具有實踐性、工作性、情境性、隱蔽性、綜合性的特點,是教師專業知識最核心的表現。勞動教育教師要從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系統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本質要求,掌握勞動教育課程開發的方法和教學策略,充分了解學生勞動教育的認知特點,然后將這些學科知識、教育教學方法知識及學生知識加以內化,融合于自己的思考中,運用于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
(三)過硬的專業能力
1課程規劃設計能力
勞動教育課程教學不像其他學科教學那樣,有課程標準、教學用書、教學參考書等可以依據和參考。也就是說,勞動教育課程沒有具體的體系化或校本化的目標和內容設計,它只有《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作為指導。那么如何確定校本化的勞動教育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實施模式和評價策略?這就需要勞動教育教師進行規劃和設計。勞動教育課程規劃能力就是教師在《綱要》指導下,基于學校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以及對學生學習需求和可以得到的校內外課程資源分析,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能力。其既包括對學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規劃設計,也包括對學年(學期)課程和具體勞動項目的規劃設計。課程規劃設計能力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能準確把握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二是能準確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勞動素養現狀及需求,并能對校內外勞動教育課程資源進行價值分析,做到充分利用;三是能確立校本化的勞動教育目標,包括學校目標、學期目標、主題目標、活動目標等;四是能構建基于目標的課程內容體系,做到科學安排、有所側重、因地制宜、凸顯特色;五是能探索出適合學校實際、滿足學生需求的課程實施和評價模式。
2課程實施能力
課程目標的達成關鍵在于課程的有效實施。課程實施能力是指教師在《綱要》指導下,將勞動教育的相關要求付諸行動,并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勞動教育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主要包括組織協調能力和活動指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是勞動教育教師應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因為勞動教育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精心組織活動和及時協調各種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能創設有效情境,調動學生參與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能及時發現學生勞動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學生有序有效開展勞動;三是能及時協調學科間、校內校外間,以及家庭、學校、社會間的關系,確保勞動教育順利進行?;顒又笇芰κ侵附處熢趯W生勞動中,能對學生的勞動知識、勞動技能、勞動習慣等及時給予指導,促進學生勞動素養的發展。教師的有效指導是實現勞動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顒又笇芰σ蠼處熥龅揭韵聨c:一是能熟練掌握各種勞動技能,即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認真學習和熟練掌握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做勞動教育的行家里手;二是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三是能及時發現學生在勞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恰當地給予指導和幫助;四是能指導學生及時進行交流反思,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
3勞動實踐能力
勞動實踐能力主要指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勞動素養。從一定程度上講,教師的勞動實踐能力決定了學生勞動素養的高低。教師的勞動實踐能力主要表現在:一是能清晰地講解勞動的意義、價值,以及勞動的知識技能;二是能正確、規范地使用勞動工具;三是能熟練掌握勞動技能,即能熟練掌握所指導的勞動項目的流程和技能;四是示范操作要科學規范,即能按照技術規范和流程進行示范操作,做到科學規范。
4課程評價能力
課程評價能力是指勞動教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教師自身課程實施情況的診斷評價能力,包括綜合評價學生的能力和自我評價與改進的能力。勞動教育教師綜合評價學生的能力包括對學生的學習現狀、學習與發展結果的診斷評價能力。教師要能利用多種方式、渠道收集評價信息,對評價信息進行科學分析,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和反饋改進作用;能做到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有機結合。自我評價與改進的能力是指教師對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情況進行自我認識和反思,從而實現自我素質的提高和專業自主能力的發展。教師要能制訂出具體明確的、可操作性強的自我評價指標體系;能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診斷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能充分利用自我評價結果不斷改進教學,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5課程資源開發能力
課程資源開發能力是指勞動教育教師在校本化的勞動教育目標指導下,在分析學生年齡特點和需求基礎上,對校內外勞動教育課程資源進行分析、開發和利用的能力。勞動教育課程不同于其他學科課程,它沒有現成的教學內容,它的課程資源廣泛存在于學校、家庭和社會之中,需要教師善于發現和開發勞動教育課程資源。因此,教師要具有課程資源開發意識,及時發現課程資源,并能合理利用,使之成為促進學生勞動素養發展的重要條件。
6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勞動教育課程教師在勞動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深化課程實施和實現自身專業成長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勞動教育教師專業能力的核心,是教師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關鍵能力。教師要能善于發現課程實施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并及時將問題轉化為要研究的課題;能對研究課題進行規劃,制訂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案;能進行文獻綜述與分析,找到已有成果的優點與不足;能在勞動教育教學實踐中利用科學研究方法進行深入研究,并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研究結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從而達到改進教學、促進自身專業成長的目的。
(四)強烈的學習意識
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勞動教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勞動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勞動教育教師不愿從事勞動教育教學工作,對勞動教育教學工作思考得少、研究得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專業水平低。而新時代勞動教育對勞動教育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這樣就形成了勞動教育教師專業水平不高與新時代勞動教育對教師的高要求之間的矛盾。為了全面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勞動教育教師應具有強烈的學習意識,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把學習當作一種不懈的精神追求和行為習慣[4]。勞動教育教師要認真學習關于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各種指導文件,深刻領會文件精神,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性質、理念、目標、內容、實施策略、評價方式等,積極探索全面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路徑和方法;要緊跟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工具、勞動技術、勞動形態的新變化,創新勞動教育內容、途徑、方式,增強勞動教育的時代性;要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心理學理論等,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努力做終身學習的典范。總的來說,勞動教育教師要肩負起新時代勞動教育賦予的使命,就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豐富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專業能力和強烈的學習意識。這就是新時代勞動教育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特質。
參考文獻:
[1]成有信.十國師范教育和教師[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顧明遠.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