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 16:00:43
序論:在您撰寫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F470.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地質災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由地質災害發育程度評價和地質災害損失程度評價2類、6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30個三級指標及100個評價因子構成。通過構建評價模型,得出評價結果,將發育程度和損失程度各級指標劃分為四個等級,有輕重之分,成圖后具有直觀性,為國家制定地質災害防災減災對策提供支撐服務。
1、建設原則
針對地質災害的特點及需求,按照以下原則建立地質災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一是有效反映地質災害基本特征,方便在統一平臺上進行宏觀對比,符合用戶使用習慣;二是充分考慮現有資料基礎,保證數據方便獲取,易定量描述,并可進行等級劃分,方便對比;三是從地質災害發育和危害兩方面進行區域綜合評價;四是從災害數量、死亡人數、經濟損失等不同角度選取指標,保證同一層次各指標具有獨立性;五是引進相對受災程度、災害發育密度等比值型指標,消除總量型指標的單一性和片面性。
2、框架與指標
根據地質災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原則,確定了由地質災害發育程度評價、地質災害損失程度評價2類、6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30個三級指標及100個評價因子構成的地質災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表1)
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是指標體系的主體,有明確的評價對象,滿足定量化和空間圖示化的要求,具備評價分級的功能,每一個指標都能實現獨立成圖;評價因子屬于數據庫中的基礎調查數據或經簡單計算得到的數據,不滿足空間制圖要求。
2.1、地質災害發育程度評價
2.1.1、指標含義與評價因子
地質災害發育程度的高低,一方面取決于地質災害數量的多少,同時也取決于地質災害規模的大小。針對已發生的地質災害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情況,地質災害發育程度評價包括地質災害發育現狀評價和地質災害發育趨勢評價。
地質災害發育現狀(趨勢)評價包括滑坡(滑坡隱患點)、崩塌(崩塌隱患點)、泥石流(泥石流隱患點)、地面塌陷(地面塌陷隱患點)和地裂縫(地裂縫隱患點)的發育程度評價。評價因子確定為災害點(隱患點)數量、災害點(隱患點)密度、規模數、規模密度。
2.1.2、評價模型
以地質災害發育現狀為例,地質災害發育趨勢評價模型的建立方法同發育現狀評價。建立步驟如下:
(1)計算評價因子值。災害點數量和體積為調查數據,點密度和體密度為點數量和體積分別與評價單元面積的比值。
(2)歸一化處理,計算公式為:
式中:
Cjk=評價因子樣本數據;
Cjk=歸一化后的評價因子數據;
n=樣本個數。
(3)確定評價因子的權重
采用灰色聚類權重分析法:先選取樣本,請地質災害專家按照地質災害發育程度為樣本打分,通過多方程聯合求解,確定各項評價因子的權重,經反演計算校正后,計算評價單元的地質災害發育程度。
(4)建立評價模型
單災種發育現狀指數=a×單災種災害點數量+b單災種災害點密度+c×單災種災害點規模數+d×單災種災害點規模密度
滑坡崩塌泥石流發育現狀指數=A×滑坡發育現狀指數+B×崩塌發育現狀指數+C×泥石流發育現狀指數
地面塌陷地裂縫發育現狀指數=D×地面塌陷發育現狀指數+E×地裂縫發育現狀指數
地質災害發育現狀指數+M×滑坡崩塌泥石流發育現狀指數+N×地面塌陷地裂縫發育現狀指數
其中:a、b、c、d、A、B、C、D、E、M、N分別為各項評價因子的權重。
(5)劃分評價區
根據評價模型得到評價結果,劃分為高、中、低、非四級發育區,各區界限根據曲線斜率突變處劃分。
2.2、地質災害損失程度評價
2.2.1、指標涵義與評價因子
地質災害損失程度是地質災害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與地質災害防治的最終目標緊密相連。依據指標體系建設原則,地質災害損失程度評價包括地質災害災情評價、地質災害險情評價、地質災害災度評價、地質災害險度評價(表1)。
(1)地質災害災情評價
地質災害災情評價是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及人員死亡的現狀,反映一個地區地質災害已造成的損失程度,經濟損失越大,死亡人口越多,災情越嚴重。
(2)地質災害險情評價
地質災害險情評價是潛在地質災害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反映一個地區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程度,威脅財產越大,威脅人口越多,險情越大。
(3)地質災害災度評價
地質災害災度評價是地質災害的相對損失情況,是死亡人口與經濟損失占本評價單元總人口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值,間接地顯示了一個地區的抗災能力和可恢復能力。
評價因子為經濟損失率、死亡人口率。
經濟損失率:評價單元內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與評價單元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死亡人口率:評價單元內地質災害造成的死亡人口總數與評價單元總人口之比。
(4)地質災害險度評價
地質災害險度評價是地質災害的相對威脅程度,是威脅人口與威脅財產占本評價單元總人口與地區生產總值的相對數。
評價因子為威脅財產率、威脅人口率。
威脅財產率:評價單元內潛在地質災害威脅財產總額與評價單元地區生產總值之比。
威脅人口率:評價單元內潛在地質災害威脅的人口總數與評價單元總人口之比。
2.2.2、評價方法
假設數量與密度同樣重要,可以同時反映損失程度。評價因子之間是“或“的關系,在指標中取等級最大值作為評價結果,劃分為高、較高、中、低四級。
等級界限的確定:數量界限依據數量除以平均數后的斜率突變處劃分;密度界限依據數量除以所有評價單元平均面積后的斜率突變處劃分。
3、研究實例
根據上述指標體系與方法,對全國滑坡崩塌泥石流發育現狀進行評價。評價單元為縣級行政單元,評價模型如下:
F=0.70H+0.13B+0.17N
式中:
F--縣滑坡崩塌泥石流發育現狀指數;
H--縣滑坡發育現狀指數;
B--縣崩塌發育現狀指數;
N--縣泥石流發育現狀指數。
根據評價模型,得出評價結果,根據曲線斜率突變處將發育現狀劃分為高(F≥8.0) 、中(3.4≤F<8.0) 、低(0<F<3.4) 、非( F=0) 四級發育區( 圖1)。
滑坡崩塌泥石流高發育區主要分布在西南中高山地區、東南低山丘陵區的東南部、新疆伊犁河谷地區、遼寧東部低山丘陵區?;卤浪嗍髦邪l育區主要分布在西昆侖山西部、青藏高原東南部、黃土高原地區、東南低山丘陵區西部及北部、河北北部燕山地區、吉林東部長白山地區?;卤浪嗍鞯桶l育區主要分布在新疆大部、青藏高原西部及北部、黑龍江南部?;卤浪嗍鞣前l育區主要分布在內蒙平原區、東北平原區、華北華東平原區。與全國易發區和各省發育現狀評價對比,結果基本一致。
結束語
多年來,地質災害評價研究多數是以地質環境條件為單元,預測地質災害的易發性、危險性以及風險,但無法反映災害現狀。例如,某地區地質災害為高易發,說明此地區具備高發地質災害的自然條件,而通過實地調查,此地區災害數量很少,地質災害發育現狀為低發育。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地質災害 監測治理 遙感技術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066-01
我國是一個人口巨多、地大物博的國家,同時也是地質環境較為復雜的地區,尤其以引起地震、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育的自然地質因素非常多。地質災害存在分布性廣、種類多、發生頻度高、強度大、破壞性強等特點,已成為我國危害性最大、影響范圍較廣的自然災害。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各行各業對礦產資源需求總量也在日益增大,華北、華南、西北等多省市已逐步向深部開采階段發展。礦區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存在斷層、巖脈縱橫交錯等復雜情況,加之礦山日常生產中的頻繁爆破振動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直接影響到礦山生產的正常有序進行,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穩定發展[1]。
1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監測治理必要性分析
隨著人居活動范圍和程度的進一步擴大增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呈加劇趨勢,直接威脅到區域城鎮農村居民的人生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高效穩定發展,急需比例尺更大、精度更高、信息數據資料更全、系統功能更翔實的區域地質資料。2003年11月國務院通過了《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并于2004年3月1日起具體施行;2004年4月29日,《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4年至2020年)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組織的專家評審。在2011年到2020年期間,我國將開展第三輪全國地質災害調查,將完成覆蓋全國的地質災害風險區劃,并全面掌握我國陸地和近海區域地質災害的分布與危害程度;將圍繞居民生命、財產、以及生存環境等進行地質災害資料調查收集工作,重點開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1∶50000),以期為各級地方政府制定相應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制度和實施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程提供重要基礎數據信息依據[2]。
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遙感監測技術
區域地質災害的監測技術較多,基于遙感技術的地質災害監測手段已從實驗階段逐步走向全面推廣的實踐適用階段,其在山區大型工程建設,以及江河湖庫等地質條件較為復雜的大區域地質防災減災工作中,獲得非常優良的應用效果。在地質災害實際監測過程中,充分利用航天遙感、差分干涉雷達、GPS全球定位技術、以及3S集成技術等進行區域地質災害的監測治理,是未來遙感對地觀測技術一體化系統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監測和治理工程中研發應用的必然趨勢。通過對區域地質信息的實時遙感監測,不僅可以達到對監測區地質災害的動態監控、預測的目的,同時可以通過地質災害治理前后的遙感影像資料對比分析,實現對地質災害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動態評估功能,為地質災害監測治理修正提供詳細的參考信息,便于制定完善系統的地質災害監測治理方案體系。航空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中應用的進一步成熟,為區域地質災害調查與實時監測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各種信息收集功能,并結合遙感動態監測技術,可以對待調查區域的地質災害進行詳細系統的調查、信息收集、以及地質災害種類和危害性的預測評估,進而獲取待調查區域詳細系統的各項綜合信息資料,便于建立區域地質災害空間信息管理系統,為區域地質災害的實時監測、預警決策、綜合防治、搶險救災等提供豐富的數據信息資料。
3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對策
采取有力的技術措施,對區域地質災害進行實時監測和綜合防治,是一項關系到城鎮農村居民人身財產安全,以及工礦企業可持續高效生產發展的復雜系統工作。
3.1 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降低人為地質災害發生
從大量地質災害原因調查結果可知,很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對于礦山采區地質災害而言,由于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往往不顧采區地質特點進行工程建設和資源開采,尤其是群集而上的掠奪式、無序式開采模式,導致采區地質災害發生頻率增加、破壞程度增強。因此,只有提高地質災害多發區居民和開發商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企業運營經濟效益等,與建立完善系統環境保護機制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制止人為地質災害的發生。
3.2 預防為主,增加地質災害監測治理專項資金投入
無論是地質災害監測、預防、治理,還是救災以及災后重建,均需要專項資金作為強有力的支持。從大量研究表明,災后治理費用往往是前期防治投資費用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因此,在地質災害監測防治工作中,要重視地質災害的監測預防工作,增加區域地質災害監測治理專項資金投入,努力做好地質災害前期防范工作,降低地質災害的發生頻率。
3.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災后治理措施
在發生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地段,應及時徹底清除堆積物,并將清理出的碎屑物統一堆放在固定場所,避免松散堆積物在外界力作用下再次滑坡或促使泥石流的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形成的危崖、陡壁等地段,應該采取擋、減、固、排等加固修復綜合治理措施,盡量避免或減少災害區發生二次地質災害。根據泥石流災害形成的溝道特性和規模,應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工程措施進行災害治理。對于西北黃土高原常見的泥石流災害,可以通過以下多種工程措施進行災害治理。(1)攔沙工程,如修建谷坊、攔渣壩、攔渣堰、格柵攔沙壩等,通過攔截蓄積泥沙,從而減少泥沙下泄量,降低泥石流的破壞程度;(2)修建淤地壩,可以用來攔泥淤地,從而達到泥石流災害的防治效果。自然淤積平整形成的壩地又可以作為土壤肥沃的高產農田。(3)疏導分洪工程,通過修建排洪溝,導流堤等工程,將泥石流進行人工分流,疏導到荒山溝等區域,從而達到減小泥石流規模,降低災害破壞程度,達到對泥石流綜合治理的目的。
3.4 加強地質災害預防監測、技術措施、以及綜合整治制度體系的研究
地質災害多發區的環境破壞和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作,是一個亟待進一步加深研究的內容,要從區域生態環境破壞、新增水土流失量、人為地質災害發生機理與規律等方面,加深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發生機理、規律、程度、頻率等方面的研究。同時,還要加強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評估和預報工作,為區域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提供重要科學參考依據。
4 結語
為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調查、監測預防、預警評估、以及綜合治理工作必不可少。只有在地質災害監測治理實踐工作中,重視區域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綜合防治工作,才能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地質災害;綜合防治;生命安全
[中圖分類號] X141 [文獻標識碼] A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因此,地質環境就成了人類生存的條件。地質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就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的建設帶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制約作用。近年來,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在我國的各個地區,不僅使人民群眾受災嚴重,同時也給國家帶來了不可估計的損失。因此,正確認識地質災害的成因和發生規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地質災害進行綜合防治,成為國民日益關注的問題。
1 地質災害的分類
要做好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就必須先了解地質災害的分類。地質災害的分類一般來說是比較復雜的。從地質災害形成的原因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自然變異引起的地質災害,稱為自然地質災害;另一類是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稱為人為地質災害。如果從地質環境或者地質破壞的速度上劃分,可以分為突發性的地質災害和緩慢性的地質災害。突發性的地質災害也即是人們常說的狹義的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等;緩慢性的地質災害又稱為環境地質災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2 地質災害的成因
2.1 由于礦產資源開發和采掘的不規范性,部分開采工人的安全意識淡薄,使他們在開采時,存在不合理或違規的開采現象,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過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導致人為地不合理開采,對安全工作不予重視,預留的礦柱較少,長時間的不規范開采造成應力失穩,形成采空區坍塌、山體開裂等,繼而發生山體崩塌滑坡。
2.2 在河流斷面上大量修建的水利工程、山區水庫和攔水壩,使下游河段的水體發生了變化,當特殊原因誘發堤壩決堤時,會引起嚴重的地質災害,如:泥石流、兩側山體滑坡等,造成地質災害發生和水土流失,另外,攔水壩的滲漏和水土的流失,增加了土地的浸潤和軟化作用,也導致了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
2.3 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土地資源逐漸稀缺,人們不斷地開挖邊坡和依山建房,政府大量的修建公路,形成了人工高陡切坡,當應力失穩時,極易誘發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2.4 由于人們對環境的無節制破壞行為,導致了地質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大量的砍伐樹木、放炮采石、破壞植被,從而嚴重破壞了穩定的生態環境,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造成水土流失嚴重,耕地的沙漠化速度加快,增加了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3 關于地質災害的治理措施
3.1 加強地質災害的安全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的環境意識
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工作的宣傳力度,強化人們對于地質災害的普遍認識,明確地質災害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的嚴重影響,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必須強化災害意識,確保在地質災害來臨時能夠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應對災害風險,從而不至于驚慌失措。管理人員和人民群眾都要正確認識到地質災害的不可預見性,強化地質災害防范意識,使之能夠在地質災害來臨時主動應對風險。例如:可以村為單位,開展地質災害的知識講座、組織廣播電視講座等,對人們大力宣傳地質災害知識,培養全體人民的災害意識,在不同的地方制作地質災害教育宣傳欄,從而保證做到在地質災害來臨前做好預防,在災害中從容應對,在災害發生后能夠積極自救,提高生存能力,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通過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使他們對災害能夠更加重視,做到居安思危,增強防災的意識。
3.2 建立地質災害有效科學的預警系統
建立有效科學的預警系統,需要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通過對不同地區地質災害情況的分析,建立起適合當地情況的完善的地質災害防范制度和應急預案,并通過上傳下達,層層落實,確保每個環節都安排具體人員負責。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需要建立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及時地對地質災害進行適時監控,定期一些關于地質災害的宏觀變化信息,增加工作人員對地質災害的把握程度,從而采取有效的地質災害防范措施,將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時還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建立起地質災害防范的電子網絡平臺,這已經逐步成為加強地質災害防范的重要手段,在這種網絡平臺中,可以將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的情況及時匯報到相關部門,從而為該地區提出有效地災害防范措施,提高地質災害防范的及時有效性。這能夠迅速地將地質災害防范工作覆蓋整個地區,全部聚集到這個監控空間中,并在地質災害防范過程中實行動態監測,做好災害防范措施,盡可能地規避風險。
3.3 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
要提高地質災害防治的效果,必須建立一套符合實際的管理制度,需要召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共同制定一套完善而又規范的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必須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規范用于地質災害防治的資金、預算和管理,建立嚴格的審批和監督制度。(2)規范職能,加強相關部門的職責劃分,確保各部門人員在自己的權利范圍內做好本職工作和行使職能。另一方面,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的管理工作,需要召集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掌握地質災害在一定區域內發生變化的規律,找出地質災害的易發區和危險區域,并確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管理體系,同時加強對信息系統的建設,要積極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配置與地質災害管理相適應的軟、硬件設施。作為上級主管部門,要與地方相關部門溝通協商,共同提出解決辦法,在政策上給下級部門創造條件,使地質災害管理信息化建設得到更快的發展,使之方便管理,提高效率,在管理中,對于地質災害情況復雜的區域,要做到24小時監控,重點管理。
3.4 因地制宜加強綜合防治工作
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除了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識,建立對于地質災害的有效科學的預測系統和科學的管理制度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需要因地制宜地加強綜合防治工作。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政府要積極行動起來,鼓勵和帶動村民植樹造林、退耕還林,保護好水土資源,盡量減少水土資源的流失,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需要科學管理,整體規劃,邊采邊治,杜絕盲目開采。另一方面,在建造水利工程的同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渠道的滲漏和水土的流失,減輕土地的浸潤和軟化作用,從根本上杜絕此類地質災害的發生。更主要的是,各地要依據實際情況,加大已有應急地質災害點的治理工作,從資金、技術、人才上予以重點扶持,將地質災害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去安排,去規劃,去治理,一切以圍繞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的優化為基本出發點,合理布局,綜合整治。另外,要建立一支有力的快速救援隊,對災區提供及時的幫助,最大程度的減少災害的損失,同時,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使災民在眾人的幫助下,盡快脫離險境,水利的恢復生產和正常的生活。
總之,通過全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從根本上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消除地質災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難,保證人民群眾和國家的利益,創造出和諧美麗的生存家園。
參考文獻:
[1]陳文林.福建大田縣蔡山礦區地面塌陷特征與防治[J].西部探礦工程.2006(09).
[2]王現國,吳東民,陳峰,強山峰.三門峽市地質災害發育特征與防治對策研究[J].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2003(03).
[3]高德云.江蘇省地質災害的危害、誘因及防治對策[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1(01).
關鍵詞:地質災害;綜合防治;生命安全
中圖分類號:F40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因此,地質環境就成了人類生存的條件。地質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就會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的建設帶來很大影響,同時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很大的制約作用。近年來,地質災害頻繁發生在我國各個地區,不僅使人民群眾受災嚴重,同時也給國家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因此,正確認識地質災害成因和發生規律,采取有效措施對地質災害進行綜合防治,成為國民日益關注的問題。
一、地質災害的分類
要做好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必須先了解地質災害的分類。地質災害的分類是比較復雜的。從地質災害形成的原因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自然變異引起的地質災害,稱為自然地質災害;另一類是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稱為人為地質災害。從地質環境或者地質破壞的速度上劃分,可以分為突發性的地質災害和緩慢性的地質災害。突發性的地質災害也是人們常說的狹義的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等;緩慢性的地質災害又稱為環境地質災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二、地質災害的成因
1.由于資源開發和采掘的不規范性,部分開采工人的安全意識淡薄,使他們在開采時,存在不合理或違規的開采現象,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過度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導致人為不合理開采,對安全工作不予重視,預留的礦柱較少,長時間不規范開采造成應力失穩,形成采空區坍塌、山體開裂等,繼而發生山體崩塌滑坡。
2.在河流斷面上大量修建的水利工程、山區水庫和攔水壩,使下游河段的水體發生了變化,當特殊原因誘發堤壩決堤時,會引起嚴重的地質災害,如:泥石流、兩側山體滑坡等,造成地質災害發生和水土流失,另外,攔水壩滲漏和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地的浸潤和軟化作用,也導致了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
3.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土地資源逐漸稀缺,人們不斷地開挖邊坡和依山建房,政府大量修建公路,形成了人工高陡切坡,當應力失穩時,極易誘發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4.由于人們對環境的無節制破壞行為,導致地質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大量砍伐樹木、放炮采石、破壞植被,從而嚴重破壞了穩定的生態環境,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造成水土流失嚴重,耕地沙漠化速度加快,增加了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三、關于地質災害的治理措施
1.加強地質災害的安全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的環境意識。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工作的宣傳力度,強化人們對于地質災害的普遍認識,明確地質災害對人們生產生活造成的嚴重影響,有關部門管理人員必須強化災害意識,確保在地質災害來臨時能夠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應對災害風險,不至于驚慌失措。管理人員和人民群眾都要正確認識到地質災害的不可預見性,強化地質災害防范意識,使之能夠在地質災害來臨時主動應對風險。例如:可以村為單位,開展地質災害知識講座、組織廣播電視講座等,對人們大力宣傳地質災害知識,培養全體人民的災害意識,在不同的地方制作地質災害教育宣傳欄,從而保證做到在地質災害來臨前做好預防,在災害中從容應對,在災害發生后能夠積極自救,提高生存能力,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通過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使他們對災害能夠更加重視,做到居安思危,增強防災的意識。
2.建立有效科學的地質災害提前預警系統。建立有效科學的預警系統,需要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通過對不同地區地質災害情況的分析,建立起適合當地情況的完善的地質災害防范制度和應急預案,并通過上傳下達,層層落實,確保每個環節都安排具體人員負責。有關部門管理人員需要建立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及時對地質災害進行適時監控,定期一些關于地質災害的宏觀變化信息,提高工作人員對地質災害的把握程度,從而采取有效的地質災害防范措施,將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時還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建立起地質災害防范的電子網絡平臺,這已經逐步成為加強地質災害防范的重要手段,在這種網絡平臺中,可以將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的情況及時匯報到相關部門,從而為該地區提出有效地災害防范措施,提高地質災害防范的及時有效性。能夠迅速將地質災害防范工作覆蓋整個地區,全部聚集到這個監控空間中,并在地質災害防范過程中實行動態監測,做好災害防范措施,盡可能規避風險。
3.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要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效果,必須建立符合實際的管理制度,需要召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共同制定完善而又規范的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必須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規范用于地質災害防治的資金、預算和管理,建立嚴格的審批和監督制度。(2)規范職能,加強相關部門的職責劃分,確保各部門人員在自己的權利范圍內做好本職工作和行使職能。此外,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的管理工作,需要召集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掌握地質災害在一定區域內發生變化的規律,找出地質災害的易發區和危險區,并確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管理體系,同時加強對信息系統的建設,要積極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配置與地質災害管理相適應的軟、硬件設施。作為上級主管部門,要與地方相關部門溝通協商,共同提出解決辦法,在政策上給下級部門創造條件,使地質災害管理信息化建設得到更快的發展,使之方便管理,提高效率,。在管理中,對于地質災害情況復雜的區域,要做到24小時監控,重點管理。
4.因地制宜加強綜合防治工作。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除了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識,建立有效科學的地質災害預測系統和科學的管理制度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需要因地制宜地加強綜合防治工作。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政府要積極行動起來,鼓勵和帶動村民植樹造林、退耕還林,保護好水土資源,盡量減少水土資源流失,礦產資源開采過程需要科學管理、整體規劃、邊采邊治、杜絕盲目開采。另一方面,在建造水利工程的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渠道滲漏和水土流失,減輕土地的浸潤和軟化作用,從根本上杜絕此類地質災害的發生。更主要的是,各地要依據實際情況,加大已有應急地質災害點的治理工作,從資金、技術、人才上予以重點扶持,將地質災害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去安排,去規劃,去治理,一切以圍繞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的優化為基本出發點,合理布局,綜合整治。
四、結語
總之,通過全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從根本上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消除地質災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難,保證人民群眾和國家的利益,創造出和諧美麗的生存家園。
參考文獻:
[1]楊文進. 水利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及措施[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16:72-73.
[2]申力,劉晶輝,江智明. 撫順西露天礦邊坡工程地質災害淺析[J].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1999,01:35-39.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策略;地質環境
眾所周知,地球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地球上各板塊間也存在著相對運動,加之人類為滿足生產活動的需求,不斷加大對大自然的改造力度,隨之也引發了出各類地質災害,造成的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應加強地質災害的控制與預防,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保證防治效果[1]。
1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概述
①地質災害:受自然界變異和生物活動的影響,我國自然災害現象頻頻發生,地質災害是其中最為頻繁出現的其中,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地質結構及相應板塊的運動,或由于人為地質作用,導致地質環境惡化,進而導致資源,生命和經濟損失的一種災害。災害發生時,人們往往無法提前感受到任何征兆,且地質災害強度及受災規模都相對較大,面對災害時,人們只能盡最大力量來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給我國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
②地質環境:地質環境是地球演化的結果,通過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等在能量和物質基礎上相互作用,發生能量交替和流動,最終形成相對平衡的地質環境體系。地質環境有兩大特點,一是開放性特點,地球表面各個圈層都與地質環境相關,二是周期性特點,從漸變到緩慢,再到突變和災變,地質環境發生著潛移默化的,呈現一定周期性的變化[2]。一旦當地質環境處于突變階段,就很有可能引發出地質災害。
③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的關系: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兩者關系密切相關,不可分割。一方面,地質災害發育在一定的地質環境中,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等構成了地質災害發生的條件;另一方面,地質災害的發生影響了反映地質環境質量優劣的地質環境各要素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適宜程度,給人類社會的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因此,在對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進行科學預測時,可從地質環境中分析地質運動的規律,以有效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2地質災害防治策略
(1)加強地質災害調查區劃的建設:地質災害調查區劃的建設是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實施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程,加強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建設,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勘查周邊地質界線,查清地質災害發生的地質環境條件;②預測災害的危險程度,進行地質災害風險區劃,確定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③根據地質災害的等級及破壞程度,制定出相應的等級預案,并配合有關部門及時做好相關預警應急措施[3]。
(2)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完善監測預警手段是進行地質災害防治的行政手段和技術手段,主要是通過建立監測預警體系,有效反映地質災害的防治成效,進行防災減災工作。監測區域內的地質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監測預警體系在第一時間利用防災減災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員預防災害、應急避險,為救援、避險爭取寶貴時間。地質災害具體監測預警流程。
(3)建立健全搬遷治理工程體制:當接收到監測預警體系發出的報警時,根據調查監測結果,分析該區域的災情,若發現災害的波及范圍較大,危險等級較高的地質災害隱患時,應采取搬遷避讓加強工程治理,確保受災區域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減少地質災害損失。另外,在治理災害工程中,應充分考慮災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質環境合理利用,實現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達到防災減災與土地資源再開發的雙重目的。
(4)完善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方案:由于我國地質災害發生具有突發性、隱蔽性和破壞性三大特點,因此,為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質災害給人們帶來的損失,應利用現有的經濟科技條件,建立并整合地質災害應急處置方案,其核心內容包括完善應急處理技術體系,建立網絡信息技術平臺以及配全應急設備。在地質災害發生時,可按照科學合理的流程第一時間進行準確的應急反應,最大限度的降低災害帶來的風險和威脅,達到最少的財物和人員損傷。
(5)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科學技術支撐研究體系: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科學技術支撐研究體系是防治地質災害的一項重要措施。在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應加強科學研究技術的能力,對地質災害的典型地質環境、內在機理及成因等進行研究,開發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的模擬和仿真系統,建立應急響應與模擬仿真研究體系。
3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地質環境應用
(1)構建地質環境綜合評價體系: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最終目的是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為確保地質的安全性,應加強對地質災害風險和地質環境安全的研究,建立地質環境綜合評價體系。具體來說,該體系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工程地質環境的實際質量評價;②地質環境中的工程容量評價;③工程地質環境的功能區分評價;④治理的風險調控評估和地質災害防范。在對區域地質環境應用的實際評價中,應充分考慮該區域特點,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環境調查,從而有效分析該區域地質環境的具體情況,使得該地質環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減少災害的發生,
(2)加強工程地質環境的安全評價:地質環境安全包括地質結構、地質成分、外部形態和工程性質等。加強對工程地質環境的安全評價,有利于規避工程風險,保障工程建設中的安全性,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①相關部門應樹立合理開發利用地質環境理念,注重人與自然的和平共處,將人類生產行為與自然改造進行有機結合,促進地質環境的可持續發展;②相關人員在評價環境前需搜集與地質環境有關的信息和數據,綜合數據提煉出對工程地質環境安全評價體系并完善,提高地質環境的開發利用效率;③注重地質環境安全中技術層次,包括建設工程區域地質安全評價、建設工程場址地質安全評價以及建設工程單體地質安全評價。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新形勢下,開展防治地質災害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應密切結合具體的地質環境,從地質環境的規律出發,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探求出最適合的地質災害防治策略并落實,有利于提高地質災害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孫佳茜,王鵬瑞.關于地質災害防治策略和地質環境應用探討[J].科技展望,2017,27(1):23-24.
[2]劉傳正,劉艷輝.論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J].吉林大學學報(地),2012,42(5):1469-1476.
要做好對地質災害的防治,就必須先了解地質災害的分類。地質災害的分類一般來說是比較復雜的。從地質災害形成的原因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自然變異引起的地質災害,稱為自然地質災害;另一類是由人為作用誘發的地質災害,稱為人為地質災害。如果從地質環境或者地質破壞的速度上劃分,可以分為突發性的地質災害和緩慢性的地質災害。突發性的地質災害也即是人們常說的狹義的地質災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等;緩慢性的地質災害又稱為環境地質災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地質災害的成因
1.由于礦產資源開發和采掘的不規范性,部分開采工人的安全意識淡薄,使他們在開采時,存在不合理或違規的開采現象,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過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導致人為地不合理開采,對安全工作不予重視,預留的礦柱較少,長時間的不規范開采造成應力失穩,形成采空區坍塌、山體開裂等,繼而發生山體崩塌滑坡。
2.在河流斷面上大量修建的水利工程、山區水庫和攔水壩,使下游河段的水體發生了變化,當特殊原因誘發堤壩決堤時,會引起嚴重的地質災害,如:泥石流、兩側山體滑坡等,造成地質災害發生和水土流失,另外,攔水壩的滲漏和水土的流失,增加了土地的浸潤和軟化作用,也導致了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
3.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土地資源逐漸稀缺,人們不斷地開挖邊坡和依山建房,政府大量的修建公路,形成了人工高陡切坡,當應力失穩時,極易誘發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4.由于人們對環境的無節制破壞行為,導致了地質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大量的砍伐樹木、放炮采石、破壞植被,從而嚴重破壞了穩定的生態環境,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造成水土流失嚴重,耕地的沙漠化速度加快,增加了地質災害發生的可能性。
關于地質災害的治理措施
1.加強地質災害的安全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的環境意識: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工作的宣傳力度,強化人們對于地質災害的普遍認識,明確地質災害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的嚴重影響,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必須強化災害意識,確保在地質災害來臨時能夠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應對災害風險,從而不至于驚慌失措。管理人員和人民群眾都要正確認識到地質災害的不可預見性,強化地質災害防范意識,使之能夠在地質災害來臨時主動應對風險。例如:可以村為單位,開展地質災害的知識講座、組織廣播電視講座等,對人們大力宣傳地質災害知識,培養全體人民的災害意識,在不同的地方制作地質災害教育宣傳欄,從而保證做到在地質災害來臨前做好預防,在災害中從容應對,在災害發生后能夠積極自救,提高生存能力,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通過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宣傳教育,使他們對災害能夠更加重視,做到居安思危,增強防災的意識。
2.建立地質災害有效科學的預警系統:建立有效科學的預警系統,需要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通過對不同地區地質災害情況的分析,建立起適合當地情況的完善的地質災害防范制度和應急預案,并通過上傳下達,層層落實,確保每個環節都安排具體人員負責。有關部門的管理人員需要建立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及時地對地質災害進行適時監控,定期一些關于地質災害的宏觀變化信息,增加工作人員對地質災害的把握程度,從而采取有效的地質災害防范措施,將災害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同時還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建立起地質災害防范的電子網絡平臺,這已經逐步成為加強地質災害防范的重要手段,在這種網絡平臺中,可以將不同地區地質災害的情況及時匯報到相關部門,從而為該地區提出有效地災害防范措施,提高地質災害防范的及時有效性。這能夠迅速地將地質災害防范工作覆蓋整個地區,全部聚集到這個監控空間中,并在地質災害防范過程中實行動態監測,做好災害防范措施,盡可能地規避風險。
3.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要提高地質災害防治的效果,必須建立一套符合實際的管理制度,需要召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配合政府主管部門,共同制定一套完善而又規范的管理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必須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1)規范用于地質災害防治的資金、預算和管理,建立嚴格的審批和監督制度。(2)規范職能,加強相關部門的職責劃分,確保各部門人員在自己的權利范圍內做好本職工作和行使職能。另一方面,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的管理工作,需要召集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掌握地質災害在一定區域內發生變化的規律,找出地質災害的易發區和危險區域,并確定相應的防范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地質災害管理體系,同時加強對信息系統的建設,要積極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配置與地質災害管理相適應的軟、硬件設施。作為上級主管部門,要與地方相關部門溝通協商,共同提出解決辦法,在政策上給下級部門創造條件,使地質災害管理信息化建設得到更快的發展,使之方便管理,提高效率,在管理中,對于地質災害情況復雜的區域,要做到24小時監控,重點管理。
4.因地制宜加強綜合防治工作: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除了提高人民的安全意識,建立對于地質災害的有效科學的預測系統和科學的管理制度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需要因地制宜地加強綜合防治工作。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政府要積極行動起來,鼓勵和帶動村民植樹造林、退耕還林,保護好水土資源,盡量減少水土資源的流失,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需要科學管理,整體規劃,邊采邊治,杜絕盲目開采。另一方面,在建造水利工程的同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渠道的滲漏和水土的流失,減輕土地的浸潤和軟化作用,從根本上杜絕此類地質災害的發生。更主要的是,各地要依據實際情況,加大已有應急地質災害點的治理工作,從資金、技術、人才上予以重點扶持,將地質災害治理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去安排,去規劃,去治理,一切以圍繞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環境的優化為基本出發點,合理布局,綜合整治。另外,要建立一支有力的快速救援隊,對災區提供及時的幫助,最大程度的減少災害的損失,同時,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使災民在眾人的幫助下,盡快脫離險境,水利的恢復生產和正常的生活。#p#分頁標題#e#
——丹巴縣國土資源局 張彬
一、地質環境概述
在地形地貌上,丹巴縣位于大雪山東麓邛崍山西坡,屬于岷山、邛崍高山區,是我國第一階梯向第二階梯過渡地帶,系典型高山峽谷地貌。境內地形復雜,地勢變化多端,相對高差懸殊,山脈逶迤,奇峰聳立,怪石磋砣,山河相間,河川縱橫,峽谷深切,河溝密布。在地質構造上,地處青藏滇緬印尼“歹”字型構造,川滇南北向構造與小金—金湯弧形構造和復合部位,構造體系復雜,區內南北向構造屬川滇南北向構造體系,褶皺發育。據地震資料,縣境內西側的鮮水河斷裂帶為一地震頻繁發生帶,近20年來先后發生的爐霍7.9級(1973年),塔公的5級(1978年)及道孚的6.9級(1981年)等地震均涉及本區。調查結果表明,地震為鮮水河斷裂左行扭動作用造成。本區小震活躍,大震較為頻繁,多集中于鄰近道孚縣及康定縣一帶,據《中國地震危險區劃》丹巴屬5.5級~6.9級地震危險區,設防震級為Ⅶ級。
二、地質災害概況
被譽為“美人谷”的丹巴縣,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山峽谷區,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大渡河上游。面積5649km2,轄3鎮12鄉181個行政村、4個社區,人口7萬余人,縣域內山高坡陡,峽谷深切,地勢險峻,地層復雜,地質構造發育,山體植被差,降雨集中,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強烈,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十分突出,素有“地質災害博物館”之稱,同時也是全國首批重點區域地質災害詳細調查三個試點縣之一。丹巴縣主城區位于大渡河源頭,是大金川河、革什扎河、東谷河、小金河和大渡河5條河流的匯聚點。由于災害發育,縣城所在的章谷鎮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40處,僅在主城區就有5條泥石流溝穿城而過,白嘎山大滑坡、橋1#和2#滑坡、雙擁路后山危巖、三岔河危巖帶、西河橋危巖帶、大風灣危巖帶等重大地質災害將主城區重重包圍。
汶川“5.12”大地震、蘆山“4.20”地震和康定“11.22”地震后,因丹巴距三次地震震中都非常近,受到的影響強烈,致使山體松而未滑、危石搖而未落的險情叢生,加劇了原有地質災害隱患的危險性和險情,使丹巴成為震后次生災害的高易發區。2017年,按照省、州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工作部署,我縣委托四川省地質工程集團公司等7家專業地勘單位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進行了全覆蓋的應急排查,查明地質災害隱患844處,共威脅居民8421戶,威脅人口42673人,威脅總資產達32.22億元。
三、歷年典型災害情況
2003年,丹巴縣發生的岳扎鄉鵝狼溝“6.26”泥石流及巴底鄉邛山溝“7.11”泥石流,為50至100年一遇的特大泥石流災害,以上2處特大泥石流災害共造成70多人死亡和失蹤的嚴重后果,同時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2005年,縣城建設街后山古滑坡復活,潛在滑坡方量達230萬立方米?;聦е虑把囟啻苯ㄖ霈F劇烈的拉裂變形,嚴重危及到半個縣城4900多人的生命安全。
2014年6月,我縣出現持續28天的強降水天氣,縣城月降水量達273.1毫米,部分鄉鎮超過300毫米,洪澇現象為歷史50年一遇,此次強降雨對交通、水利、文教、衛生等基礎設施和農牧業、林業、工礦企業、電力、通訊等行業造成了嚴重損毀,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億元。2014年8月9日凌晨2時,東谷鄉二卡子溝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沖出60余萬方的泥石流物質,致使10戶農房被完全沖毀、85戶農房嚴重受損,所幸監測預警和主動撤離避讓到位,避免了直接受威脅的651人可能因災造成的重大人員傷亡。
四、災多災頻災重的原因分析
丹巴縣地質災害的發生、發展和空間分布,主要受控于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和人類經濟工程活動。
(一)地質。丹巴縣出露的地層主要有震旦系、奧陶系、志留系、上古生界、三疊系及沿河谷地帶分布的第四系等,巖性復雜,以變質巖為主,局部出露侵入巖。構造上處于川滇南北向構造與小金-金湯弧形構造和復合部位,構造體系復雜,區內南北向構造屬川滇南北向構造體系,褶皺發育。據《中國地震危險區劃》,丹巴縣屬5.5級~6.9級地震危險區。由于距離鮮水河斷裂帶、康定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等地震高易發區較近,有歷史記錄以來丹巴雖未發生過較大以上地震,但受以上斷裂帶地震的波及影響亦十分強烈。
(二)地形地貌。丹巴縣屬于岷山、邛崍高山區,是我國第一階梯向第二階梯過渡地帶,系典型高山峽谷地貌。地形地貌以高山為主,次為中高山、極高山。境內河流侵蝕作用強烈,地勢變化多端,相對高差懸殊,斜坡坡度大,穩定性差。
(三)水文氣象條件。丹巴縣水系發育,境內河川溪流縱橫密布,主要有大渡河、小金河、大金川河、革什扎河及東谷河五大河流穿流而過。在氣候上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為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年平均降雨量在700mm左右。丹巴脆弱的地質環境受降雨的影響十分明顯,1小時內降雨超過10mm、24小時內降雨量超過20mm就極易引發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
(四)人類工程經濟活動。近年來,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縣域內人類工程經濟活動頻繁強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建了多座水電站,新修了多處水庫,利于形成局部小氣候,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極端氣候的多發頻發,降雨在時空分布上十分不均。二是公路的修建、改建十分頻繁,削山擴路、切坡削坡等易打破原穩定—較穩定山(坡)體的穩定性,加之削坡產生的土石隨意堆放形成新的物源,易引發和誘發地質災害。三是人地矛盾突出,因適宜建設的土地稀缺,村民修房建屋切坡削坡現象十分普遍,同時,坡地農墾耕作頻繁、漫灌普遍,村民為求交通便利和經濟利益在公路干線周邊私自開挖山(坡)體或在危巖崩塌等地質災害發育的區域修建房屋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未科學評估論證和缺乏技術指導,將房屋修建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及建筑結構設計不適宜斜坡地質條件要求的現象普遍,遭受潛在地質災害隱患威脅、危害的情況十分嚴重。
五、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和所取得的防災成效來分,丹巴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2003年岳扎鄉鵝狼溝“6.26”泥石流及巴底鄉邛山溝“7.11”泥石流之前,該階段的地災防治工作幾乎為空白,主要表現為無統一的政府機構統攬統籌該項工作,群眾識災、防災、避災的意識和能力十分淡薄有限,也基本上未投入資金開展群測群防和工程防治工作。
第二階段為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災害發生后至2013年,該階段以2003年2次特大泥石流血的教訓喚醒全縣上下開始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初步形成了發動群眾廣泛監測加強預警和零星地、分散地對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進行防治的格局。
第三階段是2014年至今,該階段以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理念和縣委、縣政府“全域治理”思路為代表,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體系,開始啟動實施“?!薄ⅰ叭骸苯Y合的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并通過實施避險搬遷、應急排危除險、重大工程治理、重點場鎮和小流域綜合防治、應急能力建設等系統性的工程對地質災害進行防治,該階段國家和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社會效益,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經濟正常健康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據統計,自2014年以來,省、州投入到丹巴縣開展地質環境防治的資金達3.92億元。
六、地質災害的防治對策思考
丹巴縣地質災害具有點多面廣、隱蔽性強、危害性大的特點 ,并直接威脅危害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結合丹巴縣地質災害現狀及國民經濟狀況,丹巴縣地質災害的防治應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原則,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走“群測群防”、“群專結合”的防災道路,在工程治理方面根據“全域治理”思路,以《丹巴縣2016-2020年地質災害綜合防治規劃》、《丹巴縣典型小流域調查報告》和丹巴縣地質災害詳細調查成果資料為支撐,按輕重緩急和防治建議,按計劃、分年度加快推進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及項目申報工作,力爭在2020年底實現“全面開展重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小流域綜合整治、應急排危除險、專業監測、應急能力建設等工作,基本完成主城區和各小流域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工程治理或避險搬遷,對其他隱患點,積極開展專群結合的監測預警,實現災情、險情得到及時監控和有效處置” 的目標。
防治對策著重從以下兩方面開展:
(一)強化行政管理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做好地災防治工作,領導是關鍵。縣、鄉兩級政府及各相關部門應將地質災害防治作為十分重要的工作來抓,堅持“以防為主”的方針,在進行城市規劃和農村宅基地選址方面要嚴把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關,盡量避開地質災害危險區,確實要開展建設時也要以建設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較小、可防可治為前提,同時必須優先落實有效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2.嚴格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切實貫徹執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四川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及《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要求》,對違反《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相關情形的行為嚴格執法力度。
(二)落實防治措施
1.非工程預防方面。一是加強地質災害基本知識科普宣傳,提高對地質災害的自防意識與自救能力。定期組織專業人員對當地居民進行地質災害科學預防知識與自救技能的培訓學習;在游覽道路上和風景點有危險的地段,豎立明顯的災害類型標記。二是認真貫徹水土保持法和生態環境保護法,減少人類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三是采取退耕還林、減少開礦等方式,減少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來保持水土流失和保護生態環境,堅決禁止亂開坡地,禁止以各種形式擠占、堵塞溝(河)道;筑路削坡又不進行護坡,禁止在崩塌、泥石流易發區內不經任何調查評估大肆進行旅游景點的開發等。四是充分發揮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體系和網絡的作用,若出現強降雨或持續較強降雨等不良天氣時,應引起重視,縣、鄉、村應及時向當地居民災害預警信號,組織村民避險,以免出現因災人員損傷。五是采取主動避讓措施,就當前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來看,針對一些大規模的地質災害,尚不能有效控制和減免,只能采取對應的避讓措施,特別是在進行宏觀的經濟和建設規劃時,要盡可能避開這些區域。
2.工程防治方面。一是大力實施地質災害危險區群眾的避險搬遷安置,使受地質災害威脅的群眾免于或減輕受到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威脅危害。二是實施控制治理,采取排危除險、工程治理、重點場鎮和小流域綜合整治等工程措施,對危險性大、威脅群眾多、具備治理條件、防治緊迫性強的地質災害隱患進行工程治理,有效控制其災情和險情。三是落實地質災害防治“三同時”制度,在開展工程項目建設時,保證地質災害治理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竣工。四是開展地質災害應急能力建設,提升應急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應急管制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