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3 15:50:32
序論:在您撰寫中學生心理研究綜述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引言
激烈的社會競爭不但影響著社會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對在校園中學習的中學生帶來諸多影響。學業壓力的增大使得學校、家長、學生對體育課這類非升學科目非常忽視,使得我國中學體育課程的質量長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時,學生課外時間被諸多補習培訓占用,無法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導致當今的中學生長期運動量不足。
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人們逐漸意識到體育鍛煉有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響似乎僅存于學術界,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并沒有顯著影響。2005年較1995年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顯示,我國學生雖在形態發育方面有所提高,營養狀況方面顯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發力、耐力素質等方面均明顯下降,肥胖和視力不良檢出率明顯升高。辛自強研究發現,我國中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長時間以來持續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緩慢下降[1]。
本文通過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進行分析,在介紹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探討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并提出建議。
2.概念界定與理論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狀態,包括積極的情緒情感和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2]。如性格、心理動力系統、認知風格、自我、應對方式以及人際素質和適應狀況等[3]。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機制有以下幾種理論模式:
2.1 轉移注意力假說
一般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特別是情緒方面存在抑郁、焦慮等問題的人,注意力往往專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體育鍛煉對生理資源的占用能使個體將生活中的不良情緒暫時忘卻,或積極宣泄,體驗鍛煉的快樂感。Bahrbe等認為,體育鍛煉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機制之一是為參與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徑,避免深陷困擾[4]。
2.2 興奮與抑制平衡理論
體育活動中,由于各種感覺信號輸入機體引起喚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奮。馬爾蒂森認為運動具有抗輕、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會交往假說
社會適應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體育鍛煉通常涉及與他人共同參與,促進人際交往的發展。任若鵬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常有自閉傾向,引導和鼓勵參加體育活動能增加其交往的機會,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5]。
2.4 內啡肽假說
這種假說認為,身體鍛煉能促進內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抑制低落情緒,減少痛苦感,使人在運動之后精神狀態良好,精力充沛。
2.5 認知行為假說
自我效能是指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種任務并達到預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種信念。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在完成鍛煉的過程中能體驗到運動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對抵制不良情緒的影響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中,以中學生為被試的研究較少。在整理分析相關文獻后可以發現,由于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課程任務的特殊性,相關研究更多的考慮了學業方面的因素。具體研究方面如下:
3.1 與抑郁、焦慮相關的研究
錢青文發現初中生較少進行有氧運動,學習和娛樂導致的久坐行為卻不斷增加,與抑郁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相關密切[7]。邱遠在對中學生抑郁、焦慮與體育鍛煉的關系考察中發現,體育鍛煉的喜愛程度、周煉次數、次煉時間、運動強度和堅持程度對改善男生的抑郁有顯著積極影響,喜愛程度和次煉時間對女生有顯著作用;在焦慮方面,周煉次數的積極效果最明顯[8]。
3.2 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的研究
孫利紅發現,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與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相關最強[9]。袁貴勇的研究發現,體育鍛煉與生活滿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關,運動時間與運動頻次對生活滿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預測作用。經常參與體育鍛煉能顯著提高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促進身心健康。宋鋒在調查中發現,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較高;在家庭形式的體育鍛煉上主觀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與同伴一起、學校組織、單獨一人;印證了中等運動量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較高的結果[10]。
3.3 與心理韌性相關的研究
戴麗玲的研究顯示,不同鍛煉次數的中學生在心理韌性的情緒控制和積極認知維度存在顯著差異;不同鍛煉時間的中學生在心理韌性的目標專注和情緒控制維度存在顯著差異[11]。歐陽翠云發現,參與體育鍛煉的中學生有更高的心理韌性,表現在人際交往、問題解決、積極認知、自我悅納、情緒的穩定與控制上;體育鍛煉可通過自我效能、應對方式等中介變量對中學生心理韌性產生影響[12]。
3.4 與整體心理健康相關的研究
蔣碧艷調查發現,體育鍛煉能有效降低負面情緒,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較大的運動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應[13]。蔡賡發現,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后疲勞程度和參與體育活動的外部動機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內部動機是導致心理健康產生變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過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徑是強化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機[14]。盧宏偉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較高,尤其在抑郁、焦慮、偏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敏感性、強迫癥等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上有明顯差異[6]。
4.存在的不足及對未來的展望
對相關文獻整理后發現,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作用在中學生中效果顯著,體育鍛煉水平高的學生更少出現抑郁和焦慮癥狀,有更多主觀幸福感和更強心理韌性,總體上顯現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但同時也發現,大多數學者采用相關研究方式,少有干預方法的研究。因此,國內鮮有能成功運用到現實教學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者應在考察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基礎上,加強干預模式的研究,解決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1] 辛自強,張梅.1992年以來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變遷:一項橫斷歷史研究.心理學報.2009, 41(11):69 -78
[2] 王永麗,俞國良,林崇德.學習不良兒童心理健康的特點研究.心理科學,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的編制.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鵬.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淺談青少年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四川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7,17(5):61-62
[6] 盧宏偉.中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學高中生為例.碩士學位論文.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5-7
[7] 錢文青,孫瑩,王彩紅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運動及久坐行為對心理認知的影響.中國學校衛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遠.中學生抑郁、焦慮、人際敏感與體育鍛煉關系的調查研究.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04,18(4):1-4
[9] 孫利紅.高中生主觀幸福感與體育鍛煉的關系研究.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5,21(2):36-39
[10] 宋鋒.青少年體育鍛煉中主觀幸福感與運動習慣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37-39
[11] 戴麗玲.身體鍛煉對中學生心理韌性的影響.內江科技,2010,6:164-165
[12] 歐陽翠云.體育鍛煉與中學生心理彈性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福州:福建師范大學, 2010:43-44
關鍵詞: 父母教養方式 中學生心理發展 研究綜述
一、父母教養方式研究綜述
(一)父母教養方式界定
對于對父母教養方式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曾琦(1997)認為,父母教養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撫養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一種行為傾向,是其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的綜合表現。也有研究將父母教養方式界定為父母在撫養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是教養觀念、教養行為及其對兒童情感表現的一種組合方式。
(二)父母教養方式類型
最早研究父母教養方式的是美國心理學家Symons(1939),他提出親子關系中的兩個基本維度:一是接受―拒絕,二是支配―服從。Schaefer(1959)劃分為愛―敵意和自主―控制兩個維度;Becker(1964)劃分為接受(溫暖)―拒絕(敵視)和允許―限制兩個維度。
當代有關父母教養方式的研究首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著名心理學家Baumrind對兒童及其家庭的著名研究。她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教養方式的兩個維度:要求和反應性。在Baumrind(1971)的早期作品中,將父母教養方式劃分為權威型、專制型和放任型三種。1983年,Maccoby和Martin在Baumrind對教養方式的分類基礎上,把放任型父母教養方式按要求和反應兩個維度又進一步分為溺愛型和忽視型,從而把父母教養方式劃分為四種類型:權威型父母、專制型父母、溺愛型父母和忽視型父母。
(三)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的現狀研究
20世紀70年代以來,學者們開始探求教養方式背后的影響因素。這期間,國外學者既從社會文化背景、社會階層、社會經濟地位及父母體驗到的壓力和社會支持等家庭系統以外更廣闊的層面出發,又從家庭系統內部的一些因素,從兒童特征入手,較全面地探討了家庭教養方式和教養行為的影響因素。
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的子女性別差異。陳陳(2002)研究發現,父母和兒童的性別影響父母對待孩子的方法,與孩子異性別的父母比與孩子同性別的父母對孩子更仁慈、少嚴厲且更允許孩子自由。
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的父母差異。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發現母親更多地采用溺愛型的教養方式,而父親則更多采用專制型、放任型的教養方式。在民主型教養方式上,父親和母親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此外,一些研究者分別對父母教養方式的城鄉差異、獨生/非獨生子女差異進行了研究。張文新(1997)比較了城鄉兩種文化背景對青少年父母教養方式的影響,結果發現,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鄉差異。他對獨生與非獨生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也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獨生與非獨生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存在顯著的差異。
二、關于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我國,13至16歲的中學生正好處于青春發育期,即由童年向成年的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他們身心各方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很多心理學家把初中生這個時期叫做心理斷乳期,即中學生在心理上要求擺脫對父母的依賴。他們的認識能力雖然尖銳但是片面,隨著自我意識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獨立意識表現明顯,但自我調節、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強,自我認識還不深刻。
國內調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學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和適應不良的學生所占比率相當高。廣州市(1995)1000名中學生的調查表明,53.2%的中學生有心理危機。時建樸(1998)調查表明,28.4%的中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問題,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在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上,其次是對人焦慮。以上調查數據表明:我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心理問題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三、父母教養方式與中學生心理發展相關研究綜述
國外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關注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他們對親子關系的維度和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作出劃分,并研究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Maccoby(1980)的不同性別青少年攻擊性的研究中發現,青少年的攻擊與父母的嚴厲懲罰有密切關系。研究發現: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現出社會需要行為,如情緒穩定、興趣廣泛、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絕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強,具有叛逆心理。Parker(1990)研究表明了父母的強迫行為、過分控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較低之間是相關的。以上研究證明了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個體的各個成長階段都會有所體現。
我國國內的學者也對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個體心理諸方面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父母的教養方式在青少年的學校社會適應及學業成績、歸因方式等方面均有著重要的影響,青少年的高焦慮和神經質等方面的特點與父母教養方式呈顯著相關。
有研究發現,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問題行為的發生率較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響父母教養方式的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傾向于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理解。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就越容易對子女采取過渡保護、干涉、懲罰、嚴厲或是偏愛等消極的教養方式。不健康的教養方式很容易使子女產生異常心理。
三、結語
父母教養方式是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父母給子女一個情感溫暖、理解的環境,施予理智的愛,子女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越小,而對子女采取不當的教養方式和表達負性情感越多,越會增大子女出現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可能性。因此,父母教養方式對中學生的成長是不容忽視的。這些應引起所有有關人士的關注,呼吁積極改進父母的教養方式,為子女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美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陳陳.家庭教養方式研究進程透視.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6.
[2]林磊.幼兒家長教育方式的類型及其行為特點,心理發展與教育,1995.
[3]左占偉.初中生父母教養方式的發展特點研究,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8.
[4]梁家國,朱玉英.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心理狀況影響初探,中國心理學雜志,1995,9.
[5]陽德華.父母教育行為與初中兒童抑郁、焦慮情緒的關系,教育導刊,2000,6.
[6]劉建榕.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優勢家庭教養方式的探究,四川心理科學,2001,2.
[7]Paker,G.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 decade of research.Social,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Epidemiology,1990,25.
關鍵詞: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綜述
一、前言
中小學階段是教育的關鍵階段,是教育發揮影響和作用最大的階段,中小學生的教育問題歷來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近十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國民素質的提高、國家對基礎教育認識的深化發展,基礎教育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成為被廣泛關注的問題,逐漸從接受、認識走向探索、發展。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學地認識、更系統地探索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狀況,筆者在中國知網期刊論文電子雜志全文數據總庫中以"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關鍵詞,瀏覽了48篇有關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其教育問題的文章,揀選其中32篇研究成果顯著論點鮮明見解獨到有力的文獻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歸納整理后,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總體情況進行了梳理和展望。
總體看來,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學者們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探索相對集中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界定、現狀、成因,以及初步的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關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統化專業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資料,提供更為專業的論點。
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界定
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標準,從1999年起教育部逐漸頒布一系列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們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以國際上普遍認可的如美國奧爾波特六個標準、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十條標準為依托,從不同側重點具體把握從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劃定心理健康的標準。如楊建飛在《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應系統綜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標準,也有研究者提出應結合我國傳統價值觀和正確的主導社會價值觀來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標準[1]。筆者認為,處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適用不同教育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標準下有所側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標準的界定更好地服務于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及成因
國內關于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現狀及成因的研究探討結論相對一致,調查研究顯示,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爆發的比率逐年上漲,并且呈現多樣性、集中性、年齡階段性等特征,多體現在學習障礙、行為問題、社交問題、性心理問題、適應問題[1]。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指向內、外兩個因素,內部因素指學生個人的主觀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學校、社會所囊括的人事物等方方面面,小到班級環境,大到教育機制缺陷,時代變革。
三、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及現狀研究
2002年到2005年,在國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取得巨大進展,以下主要方式在中小學校中發展起來:1開設心理健康課;2建立心理咨詢室;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4滲透于學科教育之中;5建立學校-家庭合作通道;6搭建同輩互助咨詢機平臺[2]。
有研究者通過對東、中、西部地區樣本學校校長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了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地區間發展不平衡,城鄉不平衡,以及心理咨詢開放時間供不應求,并提出了改善建議[3]。
筆者認為,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研究還有待發展,可以從更多角度進行研究,例如以受教育者為研究對象、以縱向研究或聚合交叉研究為研究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做深,做實。
四、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模式探索
(一)系統化趨勢
1、以教育系統提升為依托
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開,學者們越來越意識到單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緩解了矛盾,根本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4]。在教育機制、體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學生心理問題的爆發不可能完全杜絕。只有把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置于其背后的教育系統的大背景下,才能更深刻更徹底地找到問題根源,叫停連鎖反應。
2、提倡構建包括家庭、學校、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
由家庭、學校、社會構成的環境網絡是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外部因素,三者環環相扣密切聯系互相作用,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問題最終可以歸于環境適應問題。在處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必須同時考慮這三個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們逐漸達成的共識。
3、涉及學生個體、同輩、家長、老師、輔導員的人際互動網絡
人際因素也是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關鍵,并通過環境因素起作用。人際因素的運用關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敗。很多研究者尤其提倡讓孩子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體驗健康向上的力量,達到自己成長,自我提升的目的。基于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同輩、家長和老師在人際因素中是關鍵。
4、專業化趨勢
不少研究者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具體的方法研究上,對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進行了研究。例如同輩咨詢技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利因素[6],表明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走向專業化發展方向。理論研究上拓寬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渠道,實踐運用上也提高了對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素養要求。
五、現有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優勢與不足
雖然從1999年起我國才開始提倡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我國有著優良的德育傳統與和諧向上的社會價值觀,教育學、心理學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基礎,這就為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方向引導和理論支撐。十年來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步拓寬、深化,初見規模,指引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
但不少研究還是有稍顯空泛的問題,如所提對策缺乏具體的可行性方案,沒有通過實驗驗證的理論構建,缺少正反面的心理健康課堂教育經驗研究,現有理論與實際脫節,宏觀指導多微觀指導少,實踐性研究相對缺乏等問題。筆者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實用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而逐漸發展的,需要廣大一線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工作者發表自己的認識,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的感性材料。
六、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
筆者認為,我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望從以下幾個方面開拓道路:1進行實地調查,更多獲取直接數據,揭示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完整面貌;2開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徑,以適應廣大中小學生尋求心理幫助的需要,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技術支持;3密切聯系一線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理論與實踐互為指導,共同促進;最后,還要繼續加強系統化、科學化的理論構建,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定灣,何凡,劉碧瑤.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家庭環境特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7,(9).
[2]沈永江,鄧亞琴.論中小學生"預防-輔導"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J].教育探索,2002,(12).
[3]劉毅.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教育研究,2001,(9).
[4]周燕.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環境因素[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2).
[5]楊建飛.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3,(5).
一、“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歷史沿革
從教育理念層面提出“以學生為中心”觀點中外歷史上主要有:“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源于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00年在《學校與社會》一書中提出“現在,我們的教育中將引起的改變,是中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這是一種革命,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一樣那種革命。這里,兒童變成了太陽,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則圍繞著他們轉動。兒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圍繞他們組織起來?!边@是挑戰傳統教育提出的“以兒童為中心論”的宣言。
隨后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于1952年哈佛大學教育學院舉辦了一次主題為“課堂教學如何影響人的行為”的學術研討會,首次提出“以學生為中心”的觀點。46年后,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又提出“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國高等教育界、經濟界及政府機構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這次會議的規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歷史上是空前的。
在我國春秋時代,孔子認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主張“因材施教”;針對封建傳統教育無視學生特點,違反其身心發展的自然法則,束縛其個性發展而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觀點,均彰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理念。
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內涵
西方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兒童中心論”,強調尊重人類自由的天性、尊重心靈和遵循教育的規律,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羅杰斯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包括:個體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既著眼于現代社會對人的要求也要關注未來社會的發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至此相應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特征是重視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通常采用協作式、個別化、小組討論等教學形式或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組合起來教學模式在不同緯度的國家開始推廣應用。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其意圖是幫助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但認為學生可以通過聽課來獲得這種理解,學生無須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他們的知識觀念或已有的觀念。為了改變已有的觀念,學生需要自己建構他們的知識結構,為此學生必須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按照這種標準來分析當前的課堂教學,大多數課堂教學屬于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而且是認認真真、辛辛苦苦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課堂教學應該是老師點燃學生追求真理思想的火焰。
從教育本質論,突出“以學生為中心”使教育達到不僅是知識的獲得而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我完善。“以學生為中心”體現了“人文性”、“地域性”、“社會性”和教育本質所具有的客觀性、必然性、內在性、不可替代性、唯一性等等。
從實踐層面探究,黨的十強調,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具體到高等教育,就是加強內涵建設,具體到學校就是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赤峰學院“十二五”改革發展規劃中提出,著力構建“尚德行、厚基礎、重應用、求創新”的特色化人才培養模式,融入赤峰、服務地方,把培養適應地方需要的高層次實用性人才作為辦學的基本定位。把提升質量、辦出特色,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把強化管理、提高質量、凝練特色和學科建設、師資隊伍放在中心地位。實行學分制,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不論是古代教育家,還是現當代東西方教育學者們,對于以學生為中心,使教育回歸教育本質,在理論和實踐層面為深化落實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
三、研究“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1、“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論意義
教育學理論強調,教育領域呈現兩類規律。一是教育的外部規律,主要內容是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二是教育的內部規律,主要內容是教育必須適應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需要。前一類規律人們比較熟悉,也容易采納;后一類規律則往往被人們接受。強調外部規律的教育屬于社會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稱為工具教育論。強調內部規律的教育則屬于個人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稱為本體教育論。在中國,由于封建主義集權制社會的長期存在,再加上較長時期計劃經濟的影響,社會本位教育和工具教育論一直處于主導地位。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以及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近年“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思想的提出,教育的內部規律逐漸引起注意并且日益受到重視。為了遵循教育的內部規律,教學活動必須從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出發,必須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發展?;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是符合教育內部規律的。“以學生為中心”強調了學生在學校里的主體地位,揭示了學校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應該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換言之,假若學校現行的學科建設、課程設置、管理制度、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著不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發展的成分,就應該盡快地加以改進。
2、“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實踐意義
隨著教育的國際化和市場需求具有多樣化,大學只有建立更加開放靈活的制度才能滿足學生們的復雜要求;由于教育信息化和網絡一體化的實現,使以開放性、自主性、數字化、個別化等為特征的新型教學模式逐漸在大學得到應用,它也要求大學有更加開放靈活的制度以滿足個性化人才培養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邁向大眾教育的今天,學生來源多樣化,需求多樣化,而且學生繳費上學,對自己學什么、怎么學有更大的選擇權,大學應當以更加開放靈活的制度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教育成為一種服務,學生由教育對象轉變為教育服務的對象,學校成為一個提供服務的主體?;趦r值取向的變化,大學教學管理制度體現的自由理念就是要求尊重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創造性,增加學習的選擇性,加強管理的彈性,滿足學生學習的愿望,實現學生的學習自由。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耙詫W生為中心”表明了高校的領導者和廣大教職工對“為什么辦學”這一根本問題的價值判斷。在我國高等教育價值觀發生重大的轉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口號,正是體現出了高等教育觀念上的轉變,體現出了以學生為中心辦學理念的內涵,體現了高等教育的起點和歸宿。“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亦稱“人性化的管理”。它是在尊重人格獨立和個人尊嚴的前提下,激發人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使他們真正做到心情舒暢,不遺余力地為事業開拓創新。
當今大學教學管理應屬于“以人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以重視人的情感、培養人的綜合能力為著眼點,形成培養主體性強、自主自律、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自主人才的能力。其核心在于營造“以人為本”的育人環境,建立易于于調動人的積極性、各種潛能和創造性的有效機制。加強大學管理的人性化建設,將“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貫穿于大學管理的每個細節中,建立聯動機制。研究“以學生為中心”與高校人才培養的關系、研究“以學生為中心”與教育的諸要素之間的關系,可以了解“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思想基礎、實踐認識、歷史變遷和發展走向,以及在教育教學改革、教育創新、提高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別是新建本科院校,把握了解高等教育的特點、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有著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耙詫W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國是隨著主體教育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推行而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但是,把“以學生為中心”作為一種辦學理念,如何準確地闡述其內涵、把握其精髓、指導辦學實踐,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結束語:
辦學理念是對學校辦學思路與方略的高度概括,“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應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是在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并用以指導學校教育、管理和發展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思想和觀念體系,是為了實現辦學目標,依照教育規律而確立的辦學思想和教育觀念則反映學校辦學的價值取向,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未來?!耙詫W生為中心”應體現在管理服務上,真正意義上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參考文獻:
1、朱欣 “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的歷史審視與價值定向[J].現代教育管理,2012,04.
2、饒志華 論構建高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動力機制[J].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1)
3、劉秀峰 “以學生為中心”的人生觀教育如何可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3)
4、程星,周川主編 院校研究與美國高校管理[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關鍵詞】高中文科;數學學習心理;研究
Abstract: mathematics is the study of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pace from of science, a high school student mathematics learning psychological process research of mathematics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st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ore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liberal arts students from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mood, will quality, ability to migrate, expounds the research thinking habits, etc. That is designed to help in liberal arts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high school;mathematics learning psychology;research of arts
數學作為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一門學科,隨著社會對公民數學素養要求的提高,人們對中學數學教育中數學學習心理的研究日趨重視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實施素質教育就要求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使每一個學生的基本素質都得到提高。針對他們數學學習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幾點建議,期待對這些文科班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有所幫助。
現行高中一般在高二進行文理分科,一方面是滿足高中文理分科考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情緒、意志品質、能力遷移、思維習慣等數學學習心理的需求。文科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只有解決好了其內部因素,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高中數學知識學習中去。針對他們數學學習心理上存在的不足,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幾點建議,期待對這些文科班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有所幫助。
一、培養高中文科學生數學學習的契機――學習動機
關于數學學習,很多高中文科學生中談“數”色變,數學成為文科學生高考的最大障礙。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和動力,影響文科生數學學習動機的因素主要為學習興趣和自我效能感,教學中必須要找到提高文科生的學習動機針對性方法,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
首先,師生要轉變觀念,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高中數學新課標指出:“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高中數學課程追求的基本理念?!痹诮虒W中,教師要盡量關注學生主體參與,培養其對學好數學的自信力。
其次,學習的效能大小,關鍵在于勤奮。教學中,要因材施教,對基礎薄弱學生,給予更多關心和指導,幫助他們逐步提高數學成績;對驕傲自滿學生批評教育,戒驕戒躁,使教學效能發揮更大。最后,強化認識,克服不良因素,擴大學習動機對學習成績的促進效應。為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應提高其對數學學習的認識,激發學習好奇心。
最后,教師應把握數學學習任務難度,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重視家校聯合。數學閱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行,考查理解語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夠從普通語言中捕捉信息,將普通語言轉化為數學語言,以數學語言為工具進行數學思維與交流。對應用題,學生的弱點主要表現在將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能力上。
二、培養高中文科學生數學學習的關鍵――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為了使學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長,就必需使他們有對知識的渴望和掌握知識的愿望?!笔紫龋寣W生積極參與教學,體驗成功。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無論在課堂教學還是測評難度上應慎重,循序漸進。鼓舞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收獲了成功的快樂和被認可的喜悅。其次,教師要將熱愛數學時時刻刻體現在實現教學中去,言傳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起著表率的作用,教師的積極樂觀向上將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
三、培養高中文科學生數學學習的必要――學習情緒
教學中應加強學生興趣培養,使得文科學生在較為愉悅的狀態下學習。在解題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克服高中文科學生的厭學情緒,調控學習數學的良好情緒,幫助學生在日積月累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從而促進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
四、培養高中文科學生數學學習的動機――意志品質
意志是人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自覺地組織行動,并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過程,它是意識的能動表現。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考慮,數學學習是一個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意志過程。意志品質影響著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對數學學習活動中的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影響。高中文科學生大多數對數學學習有障礙,表現在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差,自制力不夠,解決問題果斷性不足等。
在教學中,首先,教育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增強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只有學生對學習數學的作用及意義有了一定認識,才有可能對數學產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并保持旺盛的學習數學動機,從而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其次,通過合理設計選擇題讓學生訓練,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果斷性。在解題時,務必審清已知條件與結論,快速尋求解法和可能的結果,得到較深刻認識和清醒估計,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即表現出果斷性。第三,充分發揮班集體和榜樣的教育作用。教師要教育學生應珍惜自己班級的榮譽,團結互助,克服數學學習障礙,并在教學中發揮榜樣作用,從而有效地扭轉文科數學學習現狀。
五、培養高中文科學生數學學習的體現――能力遷移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但數學對文科班學生來說,普遍存在著很大難度。大部分文科班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學數學成為他們最頭疼的事。因而,對高中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應引起重視。師生要共同感受架起條件與結論的橋梁的過程,體會對所學的基礎知識、思想方法、解題技巧等在分析、解決問題的合理應用。做好文科學生的能力遷移培養,重在解題,其是中學生會學習最外在的表現,是取得成績的必要條件。幫助學生認真、細致審題,注重問題的靈活性,適當分解,找到突破口,使問題合理解決。
六、培養高中文科學生數學學習的重心――思維習慣
培養文科生數學學習習慣:課前認真預習,帶著問題專心上課,勤于思考,學會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在解題教學中,充分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自己動手驗算,同時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具體做題情況,逐步培養審題習慣,合理的思維習慣和規范解題習慣。數學思維習慣不是一生俱有,需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并在不斷的實踐中得到發展,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是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職責,在文科生教學思維習慣的培養應為重中之重。
七、結語
文科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只有解決好了其數學學習動機、興趣等內部因素,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高中數學知識學習中去。因此,我們要從基礎做起,關注數學知識背景,聯系日常生活,要善于把握概念的本質,把握數學符號的來龍去脈,明確數學命題的現實原型,要善于總結、歸納、反思 。
參考文獻:
[1]王峰.文科生數學學習“困”在何處[J];中學數學研究;2011.08
[2]張義紅.高中數學文科生課堂參與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學數學月刊;2011.07
[3]呂茗.高中文科學生數學學習倦怠歸因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1.
關鍵詞 中學生 積極情感 影響因素 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al Stat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U Hongmei, LI Hui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s,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Leshan, Sichuan 614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positive emotions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gender factors, family factor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on positive emotions high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positive negative emotions questionnaire (Students) Sichuan Leshan two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550 sample survey. Results of boys than girls to be mor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Students whose parents divorced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family complete high school students;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be mor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junior high school . Students' generally positive mood optimistic conclusions status quo,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factors, academic and cultural level of the positive emotions were high school students affected.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 impact factors; survey
目前有很多研究者證實,積極情緒可以促進認知的發展,并能增強人的免疫力、思維能力、社會交際等。因為人在積極情緒狀態下,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認知范圍更廣,思維更加靈活,具有創新性。積極情緒還可以消除消極情緒體驗的不良后果,增加個體抵抗壓力和緩解焦慮的能力,對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而言,積極情緒的培養對身心的健康培養尤為重要。文章調查了中學生積極情緒現狀,并分析其相關影響因素,并提供對策,為促進中學生積極情緒的培養提供實證依據。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四川省樂山市兩所中學550名在校中學生接受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50份,最后獲得有效問卷517份,有效率94%。
1.2 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的問卷是由國內改編的積極消極情感量表中文版(中學生),分量表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的Cronbach Z系數分別為0.82和0.80,各個條目的因子負荷介于0.45~0.80,二元結構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標都在0.90以上。積極情感(PA , Positive Attect)與外向性的相關為0.34,消極情感(NA , Negative Attect)與情緒穩定性的相關為0.59,與SCL-90各項指標的相關介于0.37~0.57,因此,積極消極情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二元結構和信效度,共計14個題目。
1.3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工具采用SPSS for Windows 16.0軟件統計包。
2 結果
2.1 中學生積極情緒總體狀況
從表1知,被試的積極情緒得分顯著高于消極情緒(P
表1 中學生積極/消極情感得分情況
注:*P
2.2 中學生積極情緒在性別上的差異性檢驗
從表2可知,中學生的積極情緒在不同性別上存在差異(P 0.05)。
表2 不同性別中學生積極/消極情感得分及T檢驗
注:***表在0.001水平上有統計學意義。
2.3 中學生積極情緒在不同家庭情況上的差異性檢驗
從表3可知,中學生的積極情感在不同家庭情況(父母是否離異)上差異性顯著,即父母離婚的中學生積極情緒(P 0.05)。
2.4 中學生積極情緒在不同學習成績上的差異性檢驗
學習成績的等級(優、中等、差)是有被試對自己最近一周內學習成績的自我主觀評價。從表4可知,中學生的積極情感在不同學習成績之間差異極其顯著(P
表3 不同家庭狀況的中學生積極/消極情感得分及T檢驗
注:*表在0.05水平上有統計學意義。
表4 不同學習成績的中學生積極/消極情感得分及F檢驗
注:*表在0.05水平上有統計學意義,***表在0.001水平上有統計學意義。
2.5 中學生積極情緒在不同文化程度上的T檢驗
從表5可知,中學生的積極情緒在不同文化程度上差異顯著(P
表5 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學生積極/消極情感得分及T檢驗
注:*表在0.05水平上有統計學意義,***表在0.001水平上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中學生的積極情緒總體上多于消極情緒。研究發現,女生體驗到的積極情緒顯著低于男生,分析其原因,第一,家庭教養方式的不同,對于女生,家庭會采取更多的監控,因此,女生相比男生而言,其人身自由可能會更受家人的限制,體驗到的獨立性和信任感會少一些;第二,初中女生對學業的恐懼感顯著高于初中男生。學業占據初中生的大部分時間,如果學生對學業感到不順心,產生焦慮不安和恐懼感,很難從學習中體驗到樂趣和自豪等積極情緒。
研究表明,離異家庭的中學生相比健全家庭的中學生,其積極情緒的體驗顯著較低。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他們希望父母能表現出“親近感”,即父母與孩子之間有穩定的、溫情的、充滿愛意的、和積極關注的聯系,父母離婚可能會降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近感。并且,處于青少年期的中學生,其情緒情感還未完全獨立于父母,在此過程中,如果伴隨著家庭沖突,而這些沖突又會帶來累積的消極情緒;孩子在與父母的互動的過程中,其情緒是可以相互表達和傳遞的,孩子處理情緒的方式也可以從父母那里習得,如果學生面對的是整天爭吵,或者是長期不相往來的父母,學生的情緒習得如果沒有適當的引導,可能會導致他們的情緒調節比較偏激。
統計結果顯示,被試通過對最近一周來學習成績的自我評價,不同的學習成績水平,其積極情緒的得分存在極其顯著的差異。進一步分析表明,一部分被試認為自己的學習成績越好,其積極情緒的體驗相比認為成績不好的同學要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良好的學習成績會促進個人的學業成就感,而學業成就感能夠帶來愉快、驕傲、希望、滿足等積極情緒;另一方面,tredrickson的研究證實積極情緒拓寬人的認知范圍和注意范圍,從而提高思維的靈活性,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當個體處于積極情緒狀態下時,在流暢性、原創性、靈活性、持久性、積極觀點數、消極觀點數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現,這些思維能力均可以促進中學生的學習??梢?,積極情緒與學習成績的高低有相互促進的作用。
結果還顯示,在積極情緒的體驗上,初中生顯著高于高中生,可能一方面,高中生相比初中生而言,會有更多的競爭壓力和學習負擔,會產生學習疲勞、壓力和焦慮,降低主觀幸福感;另一方面,高中生比初中生在心理和生理的發育上會更成熟一些,高中生會面臨更多的情緒問題,此外,高中生在思維上的獨立性和生活上的依賴性與日益增強的成人主觀愿望與孩子的客觀身份等心理矛盾加劇,其感受到的壓抑和不滿等消極情緒可能會比較多。
基金項目:四川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立項項目 基于積極心理學理念,中學生積極情緒的教育心理干預實驗 課題號 CJF012032
參考文獻
[1] 陳文鋒等.積極消極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結構和效度.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11):763-772.
[2] 雷靂.發展心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36-237.
[3] 李磊,郭成.青少年學業情緒研究綜述.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25(4):12-15.
【關鍵詞】 生活變動事件;問卷調查;統計學;精神衛生;學生保健服務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195.1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02-0146-04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把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需要準確評價這一群體的生活事件。為此,國內外的研究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筆者通過閱讀文獻發現,國外問卷或量表條目的設置相對較少[1-4],過于強調急性或重大事件的影響;也有的所列事件過于細致,如Williamson[5]等人編制的應激性生活事件量表(stressful life events schedule,SLES)共列出了390條生活事件。但這些條目的設置對于國內青少年、尤其是中學生來說,使用上存在文化差異,缺少本土化研究;國內的問卷或量表大多經過縝密的設計和良好的信效度檢驗,但多為針對某一特定群體設計,如青少年運動員[6]、軍校大學生[7];或是針對某一特定地域的青少年[8-9];部分較為經典且廣為引用的問卷[10-12]所設計的年代距離現今已經有7~10 a,在我國經濟文化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這些問卷是否仍能滿足對現代中學生的評估需要得到進一步考證。該研究旨在根據問卷開發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嘗試編制適應中學生生活事件的多維評定問卷,為廣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適宜的研究工具。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整群抽取某市7所中學初一至高三學生3 928名,共獲得有效問卷3 732份。其中,男生1 948名,女生1 784名,平均年齡(15.10±1.99)歲。初一589人,初二676人,初三618人,高一751人,高二560人,高三538人,各年級男女比例均約為1:1。
1.2 方法
1.2.1 問卷項目的建立
1.2.1.1 文獻綜述 以青少年、中學生、應激、生活事件為檢索詞在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Pubmed數據庫中檢索文獻,進行綜述。
1.2.1.2 半結構式訪談 根據文獻綜述的思路編制半結構式訪談表,對8名中學教師、15名中學生、6名中學生家長進行調查,了解影響中學生的主要生活事件。
1.2.1.3 參考國內外同類量表或問卷中的有關條目 主要參考Holmes[13]和Rahe的“社會再適應評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Byrne[3]的“青少年應激問卷”(Adolescent Stress Questionnaire,ASQ)、張亞林[14]的“生活事件量表”、劉賢臣[12]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鄭全全[11]的“中學生應激源量表”、梁寶勇[15]的“中學生生活應激評定量表”等。
1.2.1.4 課題組座談 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編制了82個項目的項目庫,課題組專家及成員逐一對所列條目的代表性和合理性進行了反復修改,確定了由56個條目組成的初始問卷,并最終劃分為5個維度,分別為家庭生活維度(16個條目),學校生活維度(14個條目),同伴維度(9個條目),健康成長維度(7個條目),戀愛與性維度(10個條目)。
1.2.2 實施與計分方法 中學生生活事件多維評定問卷為自評式問卷,被試者需要判斷所列出的生活事件是否經歷過,再根據實際經歷或感受描述“最近0.5 a”內對自己的影響程度,測試時間需要10~15 min。
所編制的問卷為Likert式5點量表。若問卷中所列情境或生活事件被試沒有經歷過,直接勾取“未發生過”選項,數據分析時此項賦值為0;若發生過,按對被試者產生的影響程度依次分為:沒有影響,輕度影響,中度影響,重度影響,極重度影響,分別賦值為0,1,2,3,4。
1.2.3 項目分析方法
1.2.3.1 敏感性 采用兩樣本t檢驗法進行篩選,將受試對象按總得分高低排序,得分高的27%個體組成高分組,得分低的27%個體組成低分組,以t檢驗比較各條目高分組與低分組的得分,2組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的條目考慮刪除。
1.2.3.2 代表性 計算各條目與問卷總分及所屬維度總分之間的相關性,相關系數
1.2.3.3 獨立性 計算各條目與其他維度之間的相關性,與其他維度的相關性系數>0.4的條目考慮予以刪除。
1.2.3.4 有效性 考察各條目5個選項(即未發生或沒有影響、輕度影響、中度影響、重度影響、極重度影響)中被選中率低于10%的選項個數,數目多于3個的條目考慮刪除。
1.2.3.5 內部一致性 計算某一維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數(Cronbach's α),比較去掉某一條目后系數的變化情況,如果不變或有較大上升,則說明該條目的存在對所屬維度內部一致性不起作用或有降低的作用,應考慮刪除該條目。
1.3 統計分析 應用EpiData 3.0 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綜合運用t檢驗、相關系數、逐步回歸等8種統計學方法及專家評議對中學生生活事件多維評定問卷進行項目分析,同時對問卷進行信效度檢驗。
2 結果
2.1 統計分析結果 用上述8種項目分析方法對問卷的條目進行篩選,其中t檢驗與逐步回歸分析法的結果顯示所有條目均可入選,重點考查其他6種分析方法的結果。若該條目被選入次數小于或等于3次,在統計學意義層面考慮刪除;若提高對條目的篩選標準,被選入次數等于4的條目也可刪除。在本研究中,筆者將此部分條目納入待選范圍,用“/×”表示,將結合文獻報道以及專家意見做出最后取舍。
2.2 課題組專家意見
2.2.1 對統計學分析予以刪除的條目 課題組成員對經過統計學分析后建議予以刪除的11個條目逐一進行討論,根據目前的文獻報道以及專家意見,保留“家庭受創(如自然災害、被盜等)”、“父母離異”、“網絡成癮”和“有過”4個條目,刪除“家人違法”、“家庭重組”、“轉學”、“休學”、“老師或同學生病或亡故”、“意外懷孕或導致異性懷孕”和“遭遇他人性騷擾”7個條目。
2.2.2 對統計學分析考慮待選的條目 提高條目的篩選標準后,共有9個條目進入待定狀態。課題組成員經過審慎評議后,決定刪除“搬家”、“家庭成員重病或亡故”、“上學不方便”、“戀愛關系維系消費大”、“與戀人相隔異地”5個條目。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2.3 對統計學分析考慮保留的條目 經審慎考察,決定刪除第46條“有讓你煩惱、痛苦的回憶”,此條的表述過于籠統和概括,學生不便理解。
結合統計學分析和專家意見,問卷56個項目的初始條目池共刪除13個條目,保留43條,最終形成《中學生生活事件多維評定問卷》,見表1。
2.3 信度分析
2.3.1 重測信度 在某中學抽取114名學生在首次受測后2周進行重測,問卷總分及各維度在2次測量得分之間的相關性均大于0.75,見表2。
2.3.2 同質性信度 總分及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均大于0.70,見表2。
2.3.3 分半信度 總分和各維度的分半系數均大于0.66,見表2。
2.4 效度分析
2.4.1 內容效度 該問卷條目的編制綜合了文獻綜述、對中學生及其師長的半結構式訪談、國內外同類問卷或量表的設計以及課題組的認真評議。經專家評議,認為該問卷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
2.4.2 結構效度 見表3。
采用極大方差正交旋轉的因素分析法對問卷進行因子分析,共獲得10個公因子,累計貢獻率為53.87%,各條目在公因子中的分布符合問卷的理論維度構想。
2.4.3 效標關聯效度 本研究使用《焦慮自評量表》[16]和《抑郁自評量表》[17]作為效標檢測工具,該問卷得分與焦慮和抑郁自評得分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435,0.512(P值均
3 討論
3.1 問卷的理論構想 中學生最主要的生活場所是學校和家庭,最主要的接觸對象是父母、教師和同齡人。中學生直接接觸社會的時間和經歷都很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沖擊和變化多是從學校和家庭這兩條途徑間接地影響著他們。故該問卷主要圍繞家庭和學校2個場所,父母、教師和同伴3個主要群體,以及結合中學生自身最為關注的學習、成長、戀愛與性心理等多個維度,來對他們進行評定。每個維度的條目設計都嚴格按照綜述-訪談-參考同類研究-專家審議4個步驟進行。這些條目不僅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如父母離異、家庭受創等,也包括影響較為持續的生活瑣事,如父母經常爭吵、座位安排不理想等。這些多維的、或巨或細的條目設計,為準確評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該問卷所編寫的條目主要是負性生活事件。筆者及課題組成員認為,正性生活事件給人帶來的是積極的心理影響,與焦慮、抑郁等對健康有害的負性生活情緒關系不明顯。姚樹橋等[18]認為引起痛苦體驗且與疾病關系密切的大多數是負性生活事件。故該問卷條目在編制的過程中都是專注于負性生活事件來選擇的。
3.2 多種項目分析方法的綜合運用 問卷項目的篩選是制定問卷的一個重要步驟。根據項目篩選的原則即重要性大,敏感性高,獨立性強,代表性好,確定性好的原則,并兼顧可操作性及可接受性[19]。該問卷的項目分析綜合運用了8種統計學分析方法,從5個方面對條目進行考察。其中,克朗巴赫α系數法大多作為信度評價的指標,此次將其作為項目分析中考察內部一致性的分析方法,是一次較新的嘗試。
除了t檢驗與逐步回歸分析法外,其余6種方法中被選入次數≤3次的項目考慮予以刪除;為了提升篩選標準,將被選入次數等于4次的項目納入待選范圍。而上述篩選均為統計學分析的結果,該問卷的項目分析并未機械地執行這一篩選原則,而是充分結合文獻報道以及專家評審,對統計學分析予以刪除的條目、待選的條目以及予以納入的條目重新進行論證,以審慎的、發展的眼光最后對上述條目進行了決策性的篩選,這是另一新的嘗試。
3.3 需擴大效度評價范圍 問卷的效度檢驗也可以用實證研究來驗證。鄭日昌[20]等邀請醫院精神科醫生和高校心理咨詢專家對前來求助的被試的癥狀作出評估和診斷,同時讓被試使用研究的量表,通過對照分析來確定其實證效度。希望本問卷的效度研究也能跨出以問卷檢測問卷的傳統方法,用更多的實證研究來對其進行驗證。
理想的應激問卷或量表除了可以用于了解現狀外,還可以對所關注的問題進行預測。該問卷需要在今后擴大應用范圍,在大樣本人群的基礎上,根據各條目的評分制定出常模,從而更好地預測某一個或一類事件對中學生可能產生的影響,為更好地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出努力。
4 參考文獻
[1] MARX MB,GARRING TF,BROWER FR. The influence of recent life experience on the health of college freshmen. J Psychosom Res,1975,19(1):87-98.
[2] CODDINGTON R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events as etiologic factors in the diseases of children-Ⅱ:A study of a normal population. J Psychosom Res,1972,16(3):205-213.
[3] BYRNE DG,DAVENPORT SC,MAZANOV J. Profiles of adolescent str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olescent stress questionnaire (ASQ). J Adolesc,2007,30(3):393-416.
[41] WILLIAMSON DE,BIRMAHER B,FRANK E,et al. Nature of life events and difficulties in depressed adolescents.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8,37 (10):1 049-1 057.
[5] WILLIAMSON DE,BIRMAHER B,RYAN ND,et al. The stressful life events schedu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 Psychiatry Res,2003,119(3):225-241.
[6] 胡桂英,許百華. 青少年運動員應激源量表的編制和分析. 浙江體育科學, 2006,28(1):75-78.
[7] 梅清海,李俊麗. 軍校大學生生活應激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 中國學校衛生, 2004, 25(6):714-715.
[8] 廖喜明,劉治民. 廣州市中學生應激反應狀況調查與分析. 暨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6,27(6):834-838.
[9] 孫丹,古利奇,高明俊,等. 某縣城高中生應激及相關因素調查. 現代預防醫學,2007,34 (11):2070-2072.
[10]王宇中,馮麗云,王志銘,等. 大中專學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編制.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999,13(4):206-208.
[11]鄭全全,陳樹林.中學生應激源量表的初步編制. 心理發展與教育,1999(4):45-49.
[12]劉賢臣,劉連啟,楊杰,等.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檢驗.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1997,5(1):34-36.
[13]HOLMES TH,RAHE RH.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J Psychosom Res,1967,11(2):213-218.
[14]張亞林,楊德森. 生活事件量表.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01-106.
[15]梁寶勇,黃盈,馬麗莉,等. 中學生生活應激評定量表的初步編制.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5):313-316.
[16]吳文源. 焦慮自評量表.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235-237.
[17]舒良. 自評抑郁量表和抑郁狀態問卷.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94-196.
[18]姚樹橋,孫學禮.醫學心理學.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5.
[19]方積乾. 生命質量測定方法及應用. 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11.
[20]鄭日昌,鄧麗芳,張中華,等.《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 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3(2):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