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8 20:48:15
序論:在您撰寫美術課教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課堂教學不僅要追求活躍的氣氛、豐富的信息輸出,更要追求高效,只有提高教學有效性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的目的。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問題更應該值得我們去探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如下。
一、要充分認識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以教科書為主要藍本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它包括學生、教師、教材三個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運用這三個基本要素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地完成課堂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受眾,了解學生應該從年齡特征、生活經驗、學科基礎、內在需要等方面展開。比如,在美術的學習上學生對哪些內容感興趣、美術知識和技能基礎如何、哪些內容很陌生、希望通過怎樣的方式學習美術、學生希望如何評價等等問題,都是教師在課前應該掌握的。而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應該具備三個“力”:即親和力、學力和駕馭力。“親和力”主要指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平等對話,理解與包容等;“學力”主要指教師的學科知識結構及其水平,一個美術教師的“學力”應反映在美術專業知識、人文學科知識、教育科學知識及實踐習得知識等方面?!榜{馭力”指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對教材的理解與掌握則應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包括教材的定位與編寫思路、知識體系與邏輯線索、學習要點與提示、學習材料與方法、學習過程與評價、范例等等。因此,作為一個美術教師充實自己、了解學生、熟悉教材是順利實施教學的前提和保障,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教學流程、學習活動、學習評價等。
二、要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通過一堂課的學習,學生所應達成的學習任務。它區別于美術課程總目標,也區別于各學齡段的階段目標,它更強調單位時間內的效益。同時,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點。因此,制訂教學目標應該具體而準確,并且具有可檢測性。
制訂課堂教學目標應考慮三個層面: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意目標。但并非是課程總目標的三個維度,教師應在教學設計中以文字的形式把教學目標確定下來,把握“行為主體、行為條件、行為過程、行為結果”四個因素。
三、課堂上要多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
在教學中,課前要讓學生初步感知要教學的主題內容,讓學生在精心準備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體驗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每一點成功與滿足。
比如,在學習《實用又美觀的生活用品》這節課前,我讓學生每人帶一件生活用品實物或圖片。一上課,先請學生以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生活用品為例說出喜歡它的理由(從功能、造型、色彩等方面),導出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接下來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上的圖例,師生共同分析,學生發表意見,教師做提示和歸納:我們日常生活的用品應該是實用的,同時又是美觀的。日用產品不僅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也使我們在使用時感到舒適和愉快,很自然地給人以美的感受,這就是設計者的目標和任務。我們應該學會在生活中觀察和分析接觸到的工業產品,認識設計的成功和不足之處,提高我們的審美感受能力。此外,我們還可以以引導比較促進參與,比較是指對相關的藝術作品進行比較,找出不同的地方,以便對作品進行更深入的理解、觀察和剖析。在求同比較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求異比較,其教學效果更為明顯,印象更為深刻、理解更為全面。當然,在進行比較時,要注意作品之間有無可比性、比較價值的大與小、比較方法的多樣化等問題。要作有明確目的的比較,不作牽強附會的比較,教師不應以簡單的講解來取代學生的比較體驗過程。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分析,學生基本了解了美術作品表現性創作的方法的概念,并能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加以正確的反映。這些比較方法的靈活運用。經過反復的比較,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
四、課堂上要讓師生形成互動
師生互動主要是指在教師的啟發、激勵與引導下,學生主動與教師進行語言交流、思維碰撞,進而到達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講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這節課時,教師先導課:勞動創造世界。勞動,是古今中外許多畫家經常表現的重要題材之一。不同時代的畫家通過勞動題材所表現的主題是不一樣的,其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優秀的作品具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它不是簡單的停留在對勞動的描繪上,而是選擇富有表現力的情節,通過精心設計的構圖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畫、環境氣氛的渲染等藝術手段,表達出畫家對所描繪對象的獨特感受,并能引發觀賞者的許多聯想和深深的思索,以至對其創造的藝術形象久久不能忘懷。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鍛煉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能力。
五、有效練習策略
有效教學的顯現特征主要是判斷學生是否能夠掌握已學的知識與技能,而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特征是通過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性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應知應會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在課堂上設置的作業必須緊扣和服務于教學目標,必須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必須難易適度,讓學生對課堂作業感興趣,對學習有意義、有價值,在變化性、多樣性的環境中學的更加積極,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自覺性。
六、注重有效地評價
有效地評價是有效教學的保障。當學生的作業完成后,他們最期待的就是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利用這個有利時機,無論采用哪種形式,評價一定要有針對性,體現本節課所要求的和新學習的要點。為了更有效地提高作業質量,教師可將每次作業成績及時登記到班級名單上,便于老師及時反饋。
七、注重有效的教學延展
一、更新觀念,確立與時俱進的教學方法
初級中學的教學既要考慮到全體學生升學比率的共性基礎,又要考慮各學科學習獲取知識的延伸;既要考慮人才的培養,社會的需求,又要考慮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的培養。所以,在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下,新課程改革下,我們既要正確地對待學生的美術學習,又要抓住素質教育不放,以人為本,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習中乃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永遠具有品牌效應。根據我們初級中學現行的美術教學狀況,課程結構應做必要的調整,我認為初級中學的美術教學應抓住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1.基礎訓練環節
2.審美教育環節
3.社會實踐環節
二、關于課程資源的開發與美術教師專業的發展
1.課程資源的開發
美術課程正處在戰略性變革時期,課程資源開發成為新的切入點,凡是對學生藝術修養和對大自然的欣賞能力有提高作用的有效資源都應該進行開發。
2.課程資源開發可促進美術教師專業技能發展
美術教師參與課程資源開發必定會促進專業技能的發展。因為,介入課程資源開發以后,教師會面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素材和策略的挑戰,讓教師參與課程資源開發,從理論上講,能增進教師對學校課程及整個學校的歸屬感,可以提高教師的士氣,提高教師的工作滿足感和責任感,使教師對教學工作有更多的準備,并且教得更好,也更為自信。課程資源開發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變革的過程,是幫助美術教師在課堂上構建現代藝術觀及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課程資源開發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要與學生協作,從而達到“打造精品,文化與美術雙贏”的目標。
三、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畫先學做人,畫品亦是人品;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在美術教學中,在教學生學做人的同時,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要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內在興趣。
一、嚴格遵循美術教學的原則
美術是選型藝術,也叫視覺藝術,它具有視覺藝術的直觀性和具體性,而且其形象的表現又是靜止的并對物質具有特殊的依賴性,從而決定了美術教學的特點。如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思維的自主性、技能教學的實踐性、創造性思維的特殊性,以及個體操作與集體教學要求的矛盾性等。中學美術教學就是根據其自身的這些特點而確定了符合其自身規律的教學原則。
教學原則,在我國古代具有極其豐富的內容,如孔子提出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的“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等等?,F代又提出有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的原則,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系統性原則,量力性原則等等。他們當然都可以適用于中學美術教育,但美術教學畢盡因其自身的特點和有不同于其它學科的特殊性,而教學上又有其自己的一些原則。中學美術課的教學原則,是根據教學方針、教學的目的任務和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美術認識活動的規律提出來的,是美術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指導中學美術教學活動的一般規律。認真貫徹這些美術教學原則,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各種矛盾關系,為矛盾的轉化創造條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保證。
中學美術教學究竟主要有哪些原則,遵循這些原則有些什么要求,筆者有如下認為:
(一)審美性原則。1989年中央頒布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明確規定:“中學美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文化素質”,并再次要求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為主線貫穿于美術教學活動的始終??梢?,審美教育,是中學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它起著決定本學科教育性質的作用。
貫徹審美性原則,應該做到:
(1)把審美教育作為一根主線貫穿到美術教育工作的全過程,即要求教師從備課、上課到作業批改、輔導課外美術活動及教學總結,都應該注意給學生傳授審美知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他們認識美、創造美和應用美的能力。
(2)把審美教育同思想教育和傳授知識、技能訓練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美術教學在陶冶美的思想情感和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方面的特殊作用。恩格斯說:“美育就是美學方面的教育”;說:美育,“可以用它來陶冶人的感情,培養高尚的人格,發為偉大的行為”;康德也講:“美是道德的象征”。
審美教育,既是提高學生審美文化素養必須遵循的原則,它也是提高社會主義公民的審美文化素質重要途徑,全社會都應引為重視。
(二)直觀性原則。美術教學中首先要求的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美學問題、技巧問題,又往往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這就只有借助直觀教學的手段引導學生深入地觀察、感知客觀現象去形象地認識世界。如把握構成美術的基本因素—一形體、比例、結構、空間、明暗、色彩、筆、墨、線條等,才能獲得較明確的概念。
這就要求教師在貫徹直觀性原則時,應盡力作到:
(1)語言的表述應形象、生動,口齒清楚,能深入淺出,簡明扼要。
(2)要盡量采用多種直觀教學手段。如實物直觀,模象直觀,示范直觀等,并能做到把握好關鍵,適時展現。
(3)要教給學生掌握好感知物象的正確方法和培養他們的藝術感知能力。
(三)啟發性原則。教與學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對基本矛盾,而教是矛盾的主導方面,教師必須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以調動其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填鴨式的滿堂灌是起不到美術教學效果的。
貫徹啟發式原則,要求教師應做到:
(1)教師必須胸中有學生。班上有多少學生,他們對美術課學習的興趣愛好如何,掌握的知識、水平情況怎樣,心中有數,教學時方能作到有的放矢。
(2)啟發學生的思路要定向,前后所提之問題要有連貫性,而且只能圍繞主題進行,否則,會漫無邊際,無法收拾。
(3)不墨守陳規。即所提問題的方式、方法要多一些,形式變化要大一些,以拓寬學生的思路。
(四)精講善練原則。中學美術教學多屬技能性的內容,而且技能的本身就在于多練、苦練,但每課時又只有45分鐘,要騰出盡量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不精講就完不成教學任務。“精講”,就是要求教師在作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高質量地少講,把所用之道理講清楚,把重點、難點講透,把方法、步驟和要求講準確,以達到指導“善練”的目的?!吧凭殹?,就是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有明確的訓練目標,有嚴格的訓練計劃、方法步驟,按質按量地完成規定的學習內容。
貫徹精講善練原則,要求做到:
(1)明確所講理論與其指導實踐的關系,絕不能為講而講,更不能有與練無關的講。
(2)精講善練,講是關鍵。講的內容是為了解決學生的認識問題,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去認真地多練、苦練,使練的方法步驟正確,達到“善練”的目的。因此,對“講”,一要求精煉、概括、扼要;二要有真知灼見和規律性的知識。
(3)要保證學生練習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要認真做好輔導工作,即在學生練習時,要求教師認真巡視,看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學知識,并能否運用于指導實踐;是否理解了訓練的目的、要求和作畫的方法步驟;學生觀察、理解事物的方法是否合理;對工具材料的掌握和運用是否恰當等,并能及時地予以輔導、肯定或改正。
(五)以點帶面,面向全體的原則。我國現行的班級教學組織形式,基本上是以年齡為基準組建的,由于學生的來源及其生活條件、所處之社會環境的不同,對美術的興趣愛好乃至天賦差別,造成水平的參差不齊是必然存在的,而教學活動是集體的,要求也是以統編教材為依據即劃一的,這便產生了統一要求與水平程度參差不齊的矛盾。然而我們的社會制度決定了我們的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唯一的辦法,只有以點帶面,抓兩頭帶中間,在不同基點上去要求、提高。
貫徹這一原則,教師應該做好:
(1)善于選擇典型。上一節課,學生多,課時短,每人都能享受到教師的輔導是不可能的,只能依靠選擇典型來啟發大家。選優者,以用作模范,激發大家學習。有不足之處,可以通過輔導使其更完整,也可以給其加大學習份量,提出更高要求;選差者,指明缺陷,通過輔導糾正,一是在做差生的轉化工作,使其跟上趟,二是啟發大家改正自己不足,作借鑒之。
(2)注意加強輔導的針對性。教師經過巡視檢查,已基本上把掌了全局,對反映練習的目的、方法、步驟和要求方面的情況業已掌握,這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輔導對象,或是對訓練目的的不明確者,或是對方法、步驟掌握不正確者,或是不按要求去做者,進行重點輔導,可以達到啟迪多數,面向全體之目的。
(六)創造性原則。創造性是美術學科的顯著特征,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才能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創造性才能是衡量一個人能力大小最主要的標志,是人的智力結構中最主要的因素。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內容,也是時代和現實社會生活的需要,切不可忽視。美術教學在這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
貫徹創造性原則,應要求教師做到:
(1)正確認識美術教學是培養全面發展有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教育。學生全面發展需要審美文化素養的提高,離不開美術教育;社會的生產技術也離不開美術。
(2)培養創造性才能需要從創造性的學習開始。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講,學生需要邏輯思維能力的不斷發展,也需要形象思維能力的不斷提高;人的智力和才能,都得從小開始培養,這就需要教育,其中包括審美文化教育,教師在對學生的培養教育中,既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創造個性,又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以上之中學美術教學原則,既有他們間的區別,但又是互相聯系的,教師要善于從實際出發,把他們配合起來,靈活地、創造性地遵循和運用。
二、認真研究和選擇美術教學的方法
美術教學原則是美術課教學的基本準則,是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是用于指導中學美術教學的一般性原理,也是具體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依據。認真貫徹教學原則,有利于正確處理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教與學的關系,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美術教學法是教師根據美術教學原則為完成教學任務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方式和手段。當然,教學方法本身又是隨著教學實踐的深入和發展而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所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就是這個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方面,這進一步說明正確選擇教學方法對于完成預定之教學任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應認真研究和正確選擇美術教學方法。
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很多,但根據《中學美術教學大綱》精神的要求和筆者長期從事美術教學的經驗體會,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講授法。這是一種由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法。它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等。一般理論性的講述、美術常識、欣賞教學以及技法課訓練前的講解,都采用講授法。用這種方法教學的長處是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強、效率高,照顧面寬。但其缺點是容易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缺乏感性知識,如無法解決怎樣畫等問題。鑒于這種情況,使用這種方法教學時,應該注意下述情況:
(1)對所表述的內容要有科學性、思想性和系統性,以給學生一個合符邏輯的完整的概念。如中國人把描繪大自然為主的作品稱之為“山水畫”而不叫“風景畫”,學生肯定會問一個“為什么?”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講:一是從中國人的情感習慣去講,在通常情況下,“山水”、“山河”、“江山”、“河山”是“祖國”的同意詞或同義語,因此山水畫也可以說是愛國主義精神在中國藝術中的反映;二是山水畫的畫家經過擬人化加工處理了的作品,它是畫家藝術修養的表現。而風景畫屬西畫的稱謂,它是寫實性作品,是自然的客觀表現。經過分析和比較,就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山水畫”不能叫作“風景畫”。
(2)語言的形式要符合語法,要清晰、準確、精煉,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動,要富有感染力。
(3)要善于組織學生聽講,所述問題能引進學生的思維共鳴,要善于洞察學生的反映,及時調整講授的內容,變換講授的方式。
(4)可以借助板書、板畫或示范圖等直觀教具,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達到幫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演示法是為了配合講課和練習,通過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學生增加感性知識,加深印象,明了作畫(或其它美術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驟。這是美術課尤其是技法課教學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為:當堂作畫要求之全過程演示;按作畫步驟要求學生跟隨教師一起進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識地找準難點作局部演示。
運用這種方法,應該做到:
(1)演示的內容必須與課堂講述的內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講”是“練”的前提和基礎;“練”是“講”的深化,是所學知識的表現、運用和實踐。
(2)課堂演示要做的簡明扼要,要圖象清晰、準確、生動熟練,并能使全體學生都能看到、看清。
(3)為節省時間,有些示范可以在課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課堂上選擇關鍵的過程適時演示。
(三)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以達到鞏固知識、形成各種技能技巧、把新知識變換為能力之目的的一種方法。這是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教學方法。這種練習包括視覺觀察練習、造型技法練習、工具材料之操作練習和形象思維、邏輯思維練習等。按新編教材的要求,它在整個初中的教學活動中要占80%以上份量。所以,采用這種方法,要求特別講究:
(1)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當,引起學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鳴;還要注意組織教學,以便提高學生練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切忌盲目性和單純的為練習而練習的作法。
(2)應注意指導和檢查學生掌握練習的方法、步驟的情況;要科學合理地分配作業練習的時間。
(3)教師對學生練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優缺點應予及時總結,肯定成績糾正錯誤,可以個別問題單獨講,普遍問題集中統一講。
(四)談話法。談話法是通過同學生互相交談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包括啟發式談話法、提問式談話法和指導式談話法。這種方法有利于啟迪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和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信息的積極反鎖。但談話法的缺點是意見容易分散,不易控制,運用不好還容易使所傳授知識支離破碎。因此,運用談話法應做到:
(1)教師要有充分的準備,提問的目的要明確,要帶有啟發性,并且難易得當,要切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和知識水平,還要注意對學生回答問題可能出現的麻煩情況要有充足的預計,并為此還要準備好正確的答案。
(2)對此法的運用要帶有啟發性,所提問題要構成前后連貫,層層深入、逐步引向結論的問題系列,還應講究談話技巧,要面向全體學生。
(3)提問要注意讓學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應搞突然襲擊,而且談話的形式要活潑多樣。
(4)對學生回答的問題,正確與否,教師均應有明確的表示,要鼓勵他們敞開思路,大膽發言,錯了也不宜過多批評。
(五)參觀法。參觀法是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擴大視野,使教學同實際生活相聯系并從中受到實際教育的一種方法。其內容有參觀書畫攝影展覽、作業觀摩展覽、還有歷史文物、名勝古跡、建筑物體、自然風景、動物花卉等。這是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熱愛生活教育的一種較好的教學形式。
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應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師對參觀的內容要有足夠的了解,對其參觀活動要有充分的準備,并有明確的目的。
(2)要有嚴格的組織紀律規定,切不可放任自流。
(3)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和看法,認真討論,結束時教師要認真總結。
關鍵詞: 初中美術課 教學方法 初中生
1.引言
隨著現代社會的蓬勃發展,知識信息迅猛增長,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越來越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學生。其中,“美”即指美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過美術、音樂等藝術課程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的,以此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培養審美觀念。初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很多認識及習慣是從初中階段開始形成的,是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的重要時期。所以,如何利用初中美術課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陶冶審美情操,是每位初中美術老師都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以此為主題展開探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2.如何上好初中美術課
上好初中美術課程的關鍵是做到以下幾點。
2.1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初中美術教師要上好美術課,首先就要了解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特點,只有這樣,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教法展開教學。初中生正處于從少年期轉向青少年期的過渡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開始發展,思維活躍,滿腔熱情,對一些社會現象開始形成自己的感受,自制力和意志力不斷增強,開始迫切希望老師和家長相信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具有獨立意識。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能力有限,很多事情做不好。比如,在美術課上,他們對實際繪圖達不到一定的水平,再加上其他學科的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導致對美術課不夠重視,提不起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利用美術課教學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點了。針對這種情況,美術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規律,在教材和教法上進行鉆研,有意識地增強美術課的趣味性和靈活性,既不能停留在兒童繪畫的水平上,又不能過于成人化;既不能限制太嚴,又不能不重視教學方法。
2.2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美術教師要根據初中生的發展規律,綜合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2.2.1講故事法。美術教師根據美術作品向學生講解畫家軼事、作品產生的背景或者作品中傳達的內容。聽故事是初中生共同的愛好,借助此方法進行教學可以極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美術教師在講故事時應該結合作品的實際情況引出主要內容,使初中生容易接受。比如講解《奧古斯都像》,不必向學生直接講解雕像本身的特點,可以先講“國王與畫師”的故事,以此引出雕像的特點。
2.2.2啟發式討論法。讓學生根據美術作品相互討論,談談對美術作品的體會和感受,教師可以在作品產生背景、畫家生平等方面偶爾做些提醒,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審美經驗和生活經歷,辨別假、惡、丑與真、善、美的界限,以此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2.2.3誘導法。初中階段的美術教材加入了很多理論內容,這些理論比較抽象,很多學生對此不感興趣,為此,美術教師要合理利用誘導法,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加強對美術理論的了解。比如在講解《形勢與美》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武打電影的片段,大致如兩名高手在決斗,兩人沒有動,而周圍的環境在變化,樹枝在搖曳,樹葉被吹起,然后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導演為什么要創造這樣的場景,為什么不直接出現武打場景?利用這些問題讓學生明白通過動靜的強烈對比,可以烘托人們的心情這一理論。這樣的理論講解方式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讓學生易于接受理論知識。
2.2.4實踐法。美術課是一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如果教師只是匆匆地將理論講解完,并加入一些示范就直接布置作業,往往會讓學生學得不是很認真,馬虎地完成作業。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美術課的教學目的才能完成。所以,美術教師要根據本節美術課的具體要求,適當安排一些室外寫生課,讓學生在室外寫生過程中體會繪畫的感受,并鞏固繪畫技法。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既學得認真,又畫得開心,在無形中提高審美情趣和繪畫技巧。
3.結語
不管采取何種教學方法,美術教師都要時刻謹記,自己面對的是初中生,是一群活潑可愛的青少年。只有緊密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懷著對教育工作的滿腔熱愛,精心準備、巧妙布置、細心講解,才能為學生在這個人生轉折點上奠定美育基礎,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展,這樣,美術課才會具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梅玉潔.美術課中如何讓合作學習更有效[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2]徐曉東.例談合作學習在初中美術課上的使用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0,(06).
[3]劉長慧.試談素質教育下的高中美術教學方法[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04).
[4]袁良波.淺談高中美術課互動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08).
【關鍵詞】鄉土 美術 教學
家鄉是祖國大好河山的一部分,熱愛家鄉是中華民族自信的泉源。學校美術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的情感。鄉土資源就是存在于我們身邊,貼近學生生活,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產生藝術創作的靈感。農村蘊藏著豐富的鄉土美術資源,可以就地取材,造價低廉,有利于開展豐富多彩的鄉土美術教學活動:如抬眼就見郁郁蔥蔥的大山,放眼一片田園風光,這些風景可以寫生自然風光;俯首即是泥塊、木料、種子等可用來作為泥塑、木刻、豆貼畫等創作活動的材料。在新課程標準實施的背景下,作為農村地區美術教育如何更加突出農村鄉土特色,如何調和教育思想和教育現實間矛盾,開發利用美術鄉土資源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美術教學方式成為美術教育者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
一、明確課程目標,保證教學時間
在教學過程中,以興趣小組活動為龍頭,以美術課、為主要教學陣地,開展教學活動。各個年級中,根據師資和學生的意愿,開設相應的個性化版塊。
我們堅持體現文化價值和藝術自身的感染力;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突出體現鄉土美術的普及性和發展性。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和信息,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學生耐心、細致、刻苦的行為習慣和意志品質,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確定教學的內容,謀求多元發展
1.拼出鄉情——鄉土拼貼畫。農村這塊廣闊的天地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我們美術老師指引下,孩子們將這些農村中隨處可見的各種樹葉、麥秸、野草、蠶豆、稻谷、黃豆、稻草,甚至瓜子殼、樹皮、蛋殼、破布,經過孩子們的巧妙構思,精心制作,化腐朽為神奇,就誕生出了一件件別具一格富有情趣的藝術品。
而拼貼畫材料和工具的多樣性,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同時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教學活動,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鄉土”拼貼畫教學,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親自動手,熟悉各種材料的特性,掌握拼貼畫制作的方法,增強材料和工具的運用能力,體驗經過腦和手把普通材料變為一種藝術品的自豪和喜悅,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2.漫筆人生——鄉土漫畫教學。在“鄉土漫畫”的教學研究中,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少兒漫畫教學的認識,首先我們確立了漫畫教學與學生素質培養之間的關系,始終把通過漫畫教學培養學生素質擺在重要的地位。是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將漫畫教學靈活地、合理地引入美術課堂,挖掘能有效吸引學生眼球的課程資源,發揮漫畫的獨特優勢。我們發現兒童對夸張變了形的特征非常敏感,對夸張、變形、擬人、比喻、顛倒等漫畫表現手法具有濃厚的興趣,他們自覺地運用這些手法進行創作,表現出加癡如醉的游戲心態,這正是我們所追求兒童觀和教育觀。
3.“我形我塑”—— 鄉土泥塑教學?!拔倚挝宜堋蹦嗨芑顒邮侵バ∴l土特色的美術教學系列活動的之一,泥是田頭直接挖來的,場地是學校的水泥地。我們對學生的活動沒有更多要求,開心地玩泥巴,只要表現我想要表現的,塑我想塑的。讓孩子們在樹陰下,在花壇邊,在臺階上,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里,或坐或蹲或跪,盡情地玩,盡情地創作。學生作品里有小朋友們喜歡的小動物,也有科幻的外星人、城堡……讓師生都在玩中放松自己,讓老師在玩中回味童年,讓孩子在玩中享受童年,讓師生在創作的同時,親近泥土,享受快樂。我們摒棄了橡皮泥、陶泥,而去田間直接挖來泥土,在藝術教育的同時向學生宣揚了綠色理念,更在玩中累積熱愛土地的情感。
4.剪出生活——鄉土剪紙教學。剪紙教學其目的主要是:延續和發展剪紙的知識和技巧,以豐富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健全人格,培養基本的剪紙表現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通過內外作用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剪紙的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5.版下生輝——鄉土版畫教學。用紙版用為拓印材料制作版畫, 嘗試利用鄉村中一些常見的材料作為拓板,使版畫更具鄉土特色和表現藝術。
三、建立“展示性”評價機制,享受樂趣體驗成功
1.充滿熱情的評價方式。設立靜態展示舞臺,我們在教室的墻壁上,角落里,開辟出展示園地,展出學生日常作品。處處是展示的舞臺,時時是展示的時機,充分挖掘可展示因素,讓學生在展示中發展。
關鍵詞:激發興趣;促進參與;問題設置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10-0300-01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我讓學生找有關標志設計的資料,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并結合2008年中國奧運會,展開學生們的興趣被大大激發。以下是筆者對初中美術教學的幾點淺識: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
興趣是學習心理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習的直接動力。能否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打開學生心扉、提高教學質量的捷徑,也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前提。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知識必須要有一種健康、積極的心態,當師生雙方同處于精神高度亢奮狀態里面,傳遞知識就會自然、順暢、快速、準確,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就會處于極佳狀態。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在上第四課《梅竹精神》一課時候我沒有單單教他們國畫的畫法,而是講有關國畫的基礎知識、名家名作以及他們的歷史背景。學生像聽故事一樣,慢慢吸收我說講的故事。讓他們了解文化,了解國粹是我這一課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梁。
美術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寓知識技能于興趣之中,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能使美術學科成為一門活潑、輕松、富有魅力的學科,使美術課堂成為學生各顯其能,發揮想象,并能與老師互動交流的場所。
二、穩定學生興趣,促進參與才能誘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對于美術教學來說,各美術種類并非都有趣味性,甚至有的還枯燥無味,同時,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后,也不易長久維持。面對這種現實,就要求教師集中精力鉆研自己的學科,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滿足學生的需要。在課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讓他們感受到,上美術是一種享受,自己才是這節課的主角,讓他們在這里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并讓他們把所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使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長。
穩定學生學習興趣,是要讓學生主動地、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切身獲得對藝術的審美體驗。而教師要有意識的啟發誘導,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的轉換有所觀察,迎合學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不能只依據學生掌握美術技能的多少來評判學生學習的好壞,而應該觀察學生在參與美術教學活動過程中創造性和想像力的發揮程度來評價,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審美能力的發展。在具體美術教學時,我認為問題的設置是教師能否發揮引導作用的關鍵。從最初引起學生興趣、到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教師巧妙的問題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成為主動探尋知識、掌握知識的主體。
三、應用多媒體手段輔助美術教學,增加美術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當今社會中,現代教育呼喚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美術教學既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必然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必然要求。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較而言,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強,有省時、直觀、靈活、生動、節奏快、容量大等特點。在以往的美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資料來源往往局限于書本圖片或幾本書籍、雜志中的精彩圖片,但那一張張小得可憐的圖片使學生即使睜大眼睛,也看不清楚。我在上課的時候,比較重視教學手段,如電影、錄像、范畫、故事,游戲和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他們對形象的感受,對美術的濃厚興趣。如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各種信息,并有機組合,聲形并貌,這樣,學生無論在課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有力于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各種美術活動中來。
四、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術教育更加深刻和真實地反應了多層次、多側面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人類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傳播美術特有的歷史、思想、技術和知識的產物,是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美術教育內容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指普及性的美術教育工作,它是面向社會全體成員普及美術知識;二是指專門的美術職業化教育,通過對特定人群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相當文化修養和創作能力的美術專業人才。前者主要依靠包括中、小學在內的美術課程和公共教育體系來完成,后者則主要依賴中、高等美術專業教育來實現。
美育的教學方式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這是由它的性質決定的。舉個例子:一位滿臉皺紋的普通老人,生活中很少有人會覺得他美。但在藝術家眼中,一方面,老人的皺紋在形體上使臉部形體更豐富,這是外在的美感體現;另一方面,老人臉上的皺紋代表了他所經歷的生活,這是內在的美感映射。因此,美育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力求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發掘出美來,進而能以審美之心來看待生活,這樣才能培養其品性,完善其情操。正如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所說:“我教藝術科,主張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間接效果;不求學生能作直接有作用之畫,單求涵養其愛美之心,能用作畫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最大效用?!?/p>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和欣賞。因此,人們認識美、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要通過學習和訓練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強。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對美的內涵的認識卻大相徑庭,審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異,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強審美素養,就必須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斷積累和升華對美的體驗。這種體驗主要依靠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加以引導而得來。
二
引導學生喜愛美術課,用藝術的慧眼發現生活中的美,以下三點更為重要:
1.教學方式多樣運用
在剛開始進行美術教學時,筆者曾經和語文教學一樣講滿一節課,希望以豐富有趣的美術常識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知識、民族風俗等內容來充實學生的頭腦,引起其學習美術的興趣。但不久就發現學生的注意力并不能貫穿始終。而且,這種講法更是有單調之處,難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以后的課中,筆者又把很多的范圖集中在一節課給同學們欣賞,希望能通過方法的改變來達到引導的目的,但效果同樣不很理想。
有一次講《美術作品的形式美》,為了讓學生理解構圖這個概念,請五位同學分別到黑板上將六個蘋果組成一個構圖形式,課堂氣氛格外活躍。筆者得到啟發,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講授、出示范圖、在黑板上范畫、放映幻燈片、自由提問等形式不斷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一直集中并跟著筆者的引導走,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總是教師向學生提問,筆者反其道而行之。課堂的前10分鐘講授基礎知識,后30分鐘由同學提問,筆者來解答,最后5分鐘總結。這種授課方式中,學生有機會難為老師了,所以想方設法找出與本課有關的問題,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知識。當然,這種教學方式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學生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必須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在課堂上才不會出丑。
2.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使用傳統教學手法時,常常會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如范圍小、直觀性不夠等,特別是在教授美術技法時局限性更大。一方面學生要準備許多工具,另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操作,這就需要用一些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彌補不足。如用PPT制作電腦幻燈片,用Authorwaer制作交互性強的課件,或者直接播放光盤給學生欣賞,這樣可以有效地擴大學生的接觸面,從而達到審美的目的。
此外,在學生操作方面,也可以借計算機中的“畫筆”工具進行簡單的美術技法操作,如設計標志等內容。這樣的教學,學生一則可以對美術技法有一些了解,二則課堂的學習興趣也更濃一些。還可以針對不同的授課內容選擇其他的軟件配合教學,如講解空間,可以利用3DSMAX讓學生制作三維物體;講解室內設計,可以利用3DHOME制作簡單的室內設計作品。這樣,相信美術課堂會更受學生的歡迎。
3.注重對審美情趣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