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 09:22:21
序論:在您撰寫德育基本規律口訣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福州參加農村骨干教師培訓與《指南》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之后是放假學習和開學的培訓,每一次學習都會有新的收獲。在農村幼兒園大班(學前班)存在小學化的傾向。家長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才的迫切心理,促使他們將這種希翼轉嫁到小學教育、中學教育、甚至是學前教育。在這種心理促使下,他們在選擇幼兒園時,有相當多的家長會選擇一些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的幼兒園。如4、5歲教授幼兒算加減法,5、6歲寫漢字,背九九乘法口訣,入小學前能識上千個字。經常聽到家長質問我們幼兒園為什么沒有教寫字?沒有布置作業?還有的家長要求小班的幼兒要去上大班,可以去大班寫字。在幼兒園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許多私立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的心態,也不得不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更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更注重教育的即時效應。這種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日趨嚴重,讓我們覺得我們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子,提前開花,結果。
然而《指南》讓我們能正確地面對家長的質疑,不再為難?!吨改稀芬詾橛變汉罄^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通過提出3-6歲各年齡段兒童學習與發展目標和相應的教育建議,幫助教師和家長了解個年齡段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具體有來說,有以下幾點:
一、“育人為本”的理念
從本源上看,教育是一種基于人、通過人而又為了人的活動。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樹人育人,它以促進每一個兒童(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為本??倳浽谌珖逃ぷ鲿h上的講話中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體現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坝藶楸尽笔且宰鹬乜陀^規律為基礎的“科學發展觀”在教育中的體現。
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方式。但是,教育的工具主義思維方式導致了功利主義教育的盛行,造成了生命的遮蔽。在古希臘語中,教育意味著“引出”,也就是引出一個人來,是把人的內在天賦本性引發出來。課程是教育的核心?!罢n程”出于拉丁語,意指“跑道”,轉意為“學習之道”,意味學習者的路線。美國特拉華大學的托尼?惠特森教授非常欣賞從佛教與儒家孔子的思想中尋求課程智慧的觀點,認為課程是“人程之道”,即“人成之道”。課程中的“程”意味著人的形成,即“成為人,成人、成年”。生命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為了提高人的生命質量和實現人的生命價值而進行的活動。
二、尊重兒童
我國教育史上的偉大先哲孔子倡導“有教無類”、“啟發誘導”和“因材施教”,《學記》提出了教師教學要“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些尊重學生、尊重教育規律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輝。在西方近現代教育發展史上,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理論、裴斯泰洛齊的“和諧發展”教育觀,以及蒙臺梭利和杜威的教育思想與實踐等均飽含著“尊重兒童”的人文情懷。
對兒童的尊重,建立在傾聽與理解、包容與接納、感性共情與理性認識的基礎之上,體現在依據兒童學習與發展的規律來實施科學的教育活動之中。教是為了學而存在的,學的存在規定了教的存在。教師的教只有根據兒童已有的基礎構建在恰當的起點之上,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曾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教育活動目標的確定要以對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原有經驗的了解為基礎。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貼近幼兒的生活、注重幼兒學習的必要性、妥當性。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但是,這些條目還停留在抽象的理性層面,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吨改稀窂慕】?、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較為細致地描述了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并提出了具有極強實操性的教育建議。
教育是“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發展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以培養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健全的教育應該既與社會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也與兒童的根本利益相一致;既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也能滿足個體的需要。長期以來,人們偏重于對社會價值的追求,而忽視了對個體價值的尊重。
兒童從教育價值的邊緣走向教育價值的中心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特征?!吨改稀窂娬{“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這些基本原則都是“尊重兒童”個體價值的理性表達。
三、避免和糾正“小學化”縱象
在教學中,教師若能把美帶進課堂,會給審美教育帶來生機。而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感受美、鑒別、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和能力,“寓教于美,”“寓教于樂”,以美動人,以情感人,變“苦學”為“樂學”,不僅能極大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目的。
究竟如何把審美教育寓于數學課堂之中,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精心提煉教材中的美譽因素
數學含有豐富的美:有符號、公式和理論的概括簡潔美,命題的準確清晰美,概念、定義的確鑿深刻美,推理、運算的節奏簡潔美,圖形的對稱美、相似美,解決數學問題的奇異美以及整個數學體系的嚴謹和諧美、統一美等等。
例如,各類數學符號,可以說是當今世界最簡潔、最明了的文字,不少幾何定理的敘述,其語言的精練、形式的整齊可與但丁的詩句相媲美。例如,二次函數y=ax2(a≠0)表述變量x、y之間的一種變化關系,既可以表示自由落體運動規律:h=12gt2,又可以表示動能與速度的關系:E=12mv2,還可以表示成圓的面積公式:S=πr2等,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公式既可以描述宏觀天體運行軌道,也可以揭示微觀粒子運動軌跡,真是奇妙無比!幾何圖形有著豐富的感性內容和審美因素:直線剛正,曲線柔媚,三角形富于變化之美,四邊形富于對稱之美,方形穩重,圓形則流轉、優美等。
數學美是一種自然的、真實的美,但它不像藝術美那么外顯,它同其他科學美一樣,表現為一種抽象的,隱形的美。數學美的信息是隱藏在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數學語言之中的,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努力挖掘、精心提煉數學教材中的各種各樣的美。例如,從教材內容、解題方法、例題的選擇等方面,提煉美的因素,并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細細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從而陶冶思想情操,激發學習興趣,改善思維品質,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要講究美
數學課堂教學的設計,當然應當遵循通常所說的備課要求,如認真研究學生,認真鉆研教法,處理好教材的各個細節等。但如果要使教學設計更“藝術”一些,更“美”一些,還應重點體現在“有序”及“和諧”上。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有序及和諧,具體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教學層次的設計,或為遞進關系,步步深入,或為并列關系,各個展開討論,但無論如何,應突出重點,圍繞主題展開。除此之外,還應注意(1)每節課的開場白應該大致介紹本節內容、教學目的等。在板書設計上,要講究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在醒目的位置書寫本節課標題,小標題也要寫在不易被擦去的位置上,從而起到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作用。(2)把握上課的節奏。其中要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實際,控制好講話速度、音量,以及停頓時間等等。
三、課堂活動中的情景美
課堂教學中的情景美既是課堂教學設計美的有序延伸,又有其不同的內涵。課堂教學既是知識傳授的過程,又是復雜的心智活動過程。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精心設計好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運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營造一種知識與能力的結合、教學與藝術交融、教師與學生共鳴的優美情景,但是,要達到課堂活動的情景美,必須滿足下列三個條件:
(1)教師對教材以及教法非常熟悉,同時自身也當有較高的藝術素養――教師與教學內容相融。
在學習橢圓時,教材有這樣幾道習題。求適合條件的橢圓方程:
a.橢圓過P(2,0)、Q(0,4)
b.長軸是短軸的3倍,且過P(3,0)
c.焦點是(±2,0)且過P(2,0)
d.e=0.8,焦距是8
我們講:橢圓有兩種形式:焦點在x軸,焦點在y軸,但學生在學習時,常存在這樣的問題:其一,忘了焦點在y軸的情況;其二,何時焦點在x軸,在y軸?如何區別等等。上述四個小題包含了很多的內容。通過這四個小題的分析,可以回答相關一系列問題。正所謂“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教師可對這個習題加以利用,相信一定會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師的興趣、愛好、心理指向等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指向發生情感交流、轉移乃至共鳴――師生相融。
要做到師生相融,教師上課時應努力做到:以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現狀為前提,以學生的眼光去審視問題,想生所想,想生所難,想生所疑,想生所錯。
除此之外,師生相融還應做到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接近師生間距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學生對教學內容表現出極大興趣――學生與教學內容相融
教師應盡力給學生創造出具有輕松、愉快的學習心態,使之學中有美感,美中有興趣,樂中去學習,于教、于學、娛樂于一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教師抓住數學中的基本規律具有高度的概括、簡單和諧且適用的特征,引導學生用六邊形即以同角三角函數的八個公式,用“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等口訣來記憶繁雜的公式,既做到了心情舒暢,又在感受美的同時掌握了知識。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審美示范作用
1、教師的儀表美是最直觀的審美教育
教師穿著整潔、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會使學生產生親近、模仿、崇敬的心理意識,形成愉悅而積極的心態。學生在不知不覺的靜態中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2、教師的語言美是師德高尚的體現,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